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六 第 1a 页 WYG0637-009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
 经籍考(六/)
  经(论语/) (孟子/) (孝经/) (经解/)
  读论语劄记二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
  论语稽求篇四卷
  毛奇龄撰奇龄见易类
卷二百十六 第 1b 页 WYG0637-0095d.png
  论语传注二卷
  李塨撰塨见易类
  论语温知录二卷
  崔纪撰纪见易类
  论语说二卷
  桑调元撰调元字韬甫钱塘人雍正癸丑进士官
  工部主事
  (臣/)等谨按是书大旨在阐集注未尽之义卷分上
卷二百十六 第 2a 页 WYG0637-0096a.png
  下凡五百条
  乡党图考十卷
  江永撰永见礼类
  例略曰是编分类凡九曰图谱曰圣迹曰朝聘曰
  宫室曰衣服曰饮食曰器用曰容貌曰杂典凡经
  传中制度名物有关乡党者毕录焉
  右论语
  孟子师说二卷
卷二百十六 第 2b 页 WYG0637-0096b.png
  黄宗羲撰宗羲见易类
  宗羲自序曰天下之最难知者一人索之而弗获
  千万人索之而无弗获矣天下之最难致者一时
  穷之而未尽千百年穷之而无不尽矣四子之义
  平易近人非难知难尽也学其学者讵止千万人
  千百年而明月之珠尚沈于大泽既不能当身理
  会求其著落又不能屏去传注独取遗经精思其
  故成说在前此亦一述朱彼亦一述朱宜其学者
卷二百十六 第 3a 页 WYG0637-0096c.png
  之愈多而愈晦也先师子刘子于大学有统义于
  中庸有慎独义于论语有学案皆其微言所寄独
  孟子无成书羲读刘子遗书潜心有年粗识先师
  宗旨所在窃取其意因成孟子师说一卷以补其
  所未备或不能无所出入以俟知先生之学者纠
  其谬云
  读孟子劄记二卷
  李光地撰光地见易类
卷二百十六 第 3b 页 WYG0637-0096d.png
  读孟子劄记(无卷/数)
  崔纪撰纪见易类
  纪自序曰按史记或曰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或
  曰亲受业于子思今反覆七篇之旨无一不出于
  曾子所传之大学如仁义礼智之言性恻隐羞恶
  辞让是非之言情性者心之体情者心之用即大
  学之明德也知言者格致之验养气者诚正修之
  功新民之道以恕与絜矩为本而孟子明义利辨
卷二百十六 第 4a 页 WYG0637-0097a.png
   王霸大旨归于同民惟后二篇阐发精微极似中
   庸然其为根柢大学无疑也
   右孟子
御注孝经一卷
   顺治十三年
世祖章皇帝御撰
世祖章皇帝御制序曰朕惟孝者首百行而为五伦之本
 天地所以成化圣人所以立教通之乎万世而无斁放
卷二百十六 第 4b 页 WYG0637-0097b.png
 之于四海而皆准至矣哉诚无以加矣然其广大虽包
 乎无外而其渊源实本于因心溯厥初生咸知孺慕虽
 在颛蒙即备天良故位无尊卑人无贤愚皆可以与知
 而与能是知孝者乃生人之庸德无甚玄奇抑固有之
 秉彝非由外铄诚贵乎笃行而非语言之间所得而尽
 也虽然降衷之理固根于万民之心而觉世之功必赖
 夫圣人之训苟非著书立说以迪天性自然之善抒人
 子难已之情使天下之人晓然于日用之恒行即为大
卷二百十六 第 5a 页 WYG0637-0097c.png
经大法之所存而敦行不怠以全其本始夫亦孰由知
孝之要尽孝之详以无忝所生也哉此孔子孝经之书
所由作也朕万几之暇时加三复自开宗明义迄于终
篇见其言近而旨远理约而该博本之立身以行道推
之移风而易俗爱敬所著公卿士庶皆得循分以承欢
感应所通东西南北罔不渐被而思服诚万世不刋之
懿矩百圣不易之格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不可一日
阙者夫子所谓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良有以也自汉
卷二百十六 第 5b 页 WYG0637-0097d.png
以来去圣日远诠释滋多厥旨寖晦孔安国尚古文郑
玄主今文互有异同各矜识解魏晋而降诸儒群兴析
疑阐奥代不乏人源流攸分不无繁芜迨及开元更立
注疏亦既萃一代之菁英垂表章于奕世矣而详略或
殊讵云至当宋之邢炳元之吴澄辈标新领异间有发
挥然揆之美善或未尽焉至于明季著述纷纭或拾前
贤之绪馀文其谫陋或摘古人之纰缪肆彼讥弹不知
天怀既薄学问复疏因心之理未明空文之多奚补其
卷二百十六 第 6a 页 WYG0637-0098a.png
于作经之意均未当耳夫亲恩罔极高厚难酬德至圣
人犹虞未尽同为人子孰不佩至教而兴永锡之感乎
然则训诂未确渐摩弗力欲其相观而善厥路无由朕
为此虑爰集古今之注更互考订其得中而窾綮者采
辑之其妄逞而臆说者删除之譬诸沙砾既披美镠始
出稂莠尽剪嘉禾乃登至若流览之馀时获一是或足
以补未发之蕴者辄为增入聊备参观总以孝之为道
甚大而平故不必旁求隐怪用益高深誇示繁缛徒滋
卷二百十六 第 6b 页 WYG0637-0098b.png
复赘惟以布帛菽粟之言昭广大中正之理虽未知于
作者之旨能尽吻合可无枘凿与否然而前代诸儒之
书瑕瑜难掩与夫近代群言之失淆乱不稽者于兹正
之庶几发蒙启锢四方亿兆咸知效法而久迪共底于
大顺之休焉夫如是将见至德要道由此而广和睦无
怨由此而成矣
  (臣/)等谨按孝经向分今古文诸儒议论纷如迄无
  定本
卷二百十六 第 7a 页 WYG0637-0098c.png
御注孝经因石台旧本
亲加删定阐发微言考明圣蕴庶孔曾遗训可以家喻户
   晓已
御纂孝经集注一卷
   雍正五年
世宗宪皇帝御定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曰孝经者圣人所以彰明彝训觉悟
 生民溯天地之性则知人为万物之灵叙家国之伦则
卷二百十六 第 7b 页 WYG0637-0098d.png
 知孝为百行之始人能孝于其亲处称惇实之士出成
 忠顺之臣下以此为立身之要上以此为立教之原故
 谓之至德要道自昔圣帝哲王宰世经物未有不以孝
 治为先务者也恭惟
圣祖仁皇帝缵述
世祖章皇帝遗绪
诏命儒臣编辑孝经衍义一百卷刋行海内垂示永久顾
 以篇帙繁多虑读者未能周遍朕乃命专绎经文以便
卷二百十六 第 8a 页 WYG0637-0099a.png
诵习夫孝经一书词简义畅可不烦注解而自明诚使
内外臣庶父以教其子师以教其徒口讽其文心知其
理身践其事为士大夫者能资孝作忠扬名显亲为庶
人者能谨身节用竭力致养家庭务惇于本行闾里胥
向于淳风如此则亲逊成化和气薰蒸跻比户可封之
俗是朕之所厚望也夫
  孝经注义一卷
  魏裔介撰裔介字石生号贞庵柏乡人顺治丙戌
卷二百十六 第 8b 页 WYG0637-0099b.png
  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乾隆元年追谥文毅
  孝经集解一卷
  蒋永修撰永修字慎斋宜兴人顺治丁亥进士官
  至平越府知府
  (臣/)等谨按永修督学湖广时辑是编与小学合刋
  名之曰孝经小学集解大全然两书合为一编是
  取圣经与宋儒杂纂之本相比伦矣于义殊有未
  协故仍析为二焉
卷二百十六 第 9a 页 WYG0637-0099c.png
  读孝经四卷
  应是撰是字敬非号敬斋宜黄人康熙己酉举人
  孝经类解十八卷
  吴之騄撰之騄字耳公歙县人康熙壬子举人官
  绩溪县教谕迁镇江府教授
  孝经正文一卷内传一卷外传一卷
  李之素撰之素字定庵麻城人
  孝经问一卷
卷二百十六 第 9b 页 WYG0637-0099d.png
  毛奇龄撰奇龄见易类
  李塨曰此先生说经之馀录也先生自言曰学圣
  之功宜行不宜说惟经义是非极须论辨每思建
  讲堂集诸生议群经得失而历求其人不可得遂
  尔中止此祗就问及偶然入记者登之于录
  (臣/)等谨按奇龄驳诘朱子孝经刋误吴澄孝经定
  本辑成是书设为与门人张燧问答之词凡十条
  一曰孝经非伪书二曰今文古文无二本三曰刘
卷二百十六 第 10a 页 WYG0637-0100a.png
  炫无伪造孝经事四曰分章所始五曰朱氏分经
  传无据六曰经不宜删七曰孝经言孝不言效八
  曰朱氏吴氏删经无优劣九曰閒居侍坐十曰朱
  子极论改文之弊反复辨论颇失诂经之体然其
  持论甚正恪守旧文则与变乱古经之习甚异矣
  孝经本义一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兆锡自序略曰间尝取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卷二百十六 第 10b 页 WYG0637-0100b.png
  之义因作本义一卷附在春秋参义后
  孝经详说二卷
  冉觐祖撰觐祖见易类
  孝经三本管窥一本
  吴隆元撰隆元见易类
  孝经一卷
  朱轼注轼见易类
  轼自序曰元儒吴文正刋误参校古今文于朱子
卷二百十六 第 11a 页 WYG0637-0100c.png
  本时有更定轼裒益旧注附以臆见编于易斋三
  本管窥之后易斋三本者归安吴隆元所编今文
  本古文本朱子刋误本也
  梁份序略曰是书不标目第自称曰朱某学公大
  臣也大儒也而撝谦若是
  孝经集解一卷
  张星徽撰星徽号北山永城人
  孝星章句一卷
卷二百十六 第 11b 页 WYG0637-0100d.png
  任启运撰启运见易类
  启运自述曰传之十章君子无不敬也以下一百
  一十二字得之山西佛寺中疑为熊安生所传之
  本又曰王肃于家语言本文有见戴记者后人辄
  于家语除其文此章之阙亦必因本文见戴记而
  后人于此除其文也
  (臣/)等谨按熊安生北齐人其本恐未能传至于今
  启运之说未必有据至所增一百一十二字与礼
卷二百十六 第 12a 页 WYG0637-0101a.png
  记文亦小异今本孝经皆无之
  孝经通义一卷
  华玉淳撰玉淳见书类
  孝经通释十卷
  曹庭栋撰庭栋见易类
  (臣/)等谨按是书采录自唐以来凡数十家徵引极
  博又旁證诸说颇为详备其大旨则力主古文而
  今文亦附载其(次/)
卷二百十六 第 12b 页 WYG0637-0101b.png
  右孝经
钦定翻译五经五十八卷四书二十九卷
  乾隆二十年
钦定翻译四书及易诗书春秋礼记至乾隆四十七年
  以次告成
  (臣/)等谨按北魏孝文帝命侯伏侯可悉陵译国语
  孝经教于国人载于隋经籍志中特侯伏侯可悉
  陵学识拘陋未能遍及诸经我
卷二百十六 第 13a 页 WYG0637-0101c.png
 国家肇兴东土所作十二字母于一切语音无不贯
  摄是编复以
 国语详译诸经演明大旨微言大义䌷译成章于以
嘉惠寰瀛垂示无极
同文盛轨宜乎驾轶万古也
  墨庵经学(无卷/数)
  沈起撰起字仲方秀水人
  五经翼二十卷
卷二百十六 第 13b 页 WYG0637-0101d.png
  孙存泽撰存泽见书类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六卷
  原本题西条掌书记山井鼎撰东都讲官物观校
  勘山井鼎物观俱日本人
  (臣/)等谨按是书为日本国所刋专取汲古阁本为
  主而以其国足利学所有诸本参考异同凡有五
  目曰考异补阙补脱谨按存旧其别孟子于七经
  之外者盖犹仿唐制也
卷二百十六 第 14a 页 WYG0637-0102a.png
  九经误字一卷
  顾炎武撰炎武见春秋类
  炎武自序曰今天下九经之本以国子监所刻者
  为据而其中讹脱实多又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二
  传既不列于学官其学殆废而仪礼则更无他本
  可雠其讹脱尤甚炎武至关中见唐石壁九经复
  得旧时摹本读之虽不无蹖驳而有足以正今监
  本之误者列之为离经之一助云
卷二百十六 第 14b 页 WYG0637-0102b.png
  稽古订讹(无卷/数)
  龚廷历撰廷历字玉成别号震西武进人顺治壬
  辰进士官湖南推官
  五经辨讹五卷
  吕治平撰治平号愚庵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
  德清县教谕
  勉庵说经十卷
  齐祖望撰祖望字望子号勉庵广平人康熙庚戌
卷二百十六 第 15a 页 WYG0637-0102c.png
  进士官至南安府知府
  七经同异考三十四卷
  周象明撰象明字悬著太仓人康熙壬子举人
  (臣/)等谨按七经者易诗书春秋三礼也大抵仿黄
  震日抄章如愚山堂考索之例而裒集旧说附以
  己意盖详于采录而略于订證者也
  经问十八卷 经问补三卷
  毛奇龄说经语其门人录以成编奇龄见易类
卷二百十六 第 15b 页 WYG0637-0102d.png
  李塨曰仁和汪祭酒尝答人书谓西河论经终不
  见有绌理似乎郑康成杜预孔颖达贾公彦辈皆
  有赢有绌而西河随问随答无是焉
  经说一卷
  冉觐祖撰觐祖见易类
  此木轩经说汇编六卷
  焦袁熹撰袁熹见春秋类
  六经图十六卷
卷二百十六 第 16a 页 WYG0637-0103a.png
  江为龙等编为龙桐城人康熙庚辰进士官吏部
  主事
  重编五经图十二卷
  卢云英编云英字默存卢江人
  冬馀经说十二卷
  邵向荣向荣字东葵馀姚人康熙壬辰进士官
  镇海县教谕
  王仕源跋曰此书辨制度于汉唐探义理于濂洛
卷二百十六 第 16b 页 WYG0637-0103b.png
  非尚意气争同异者可也
  十三经义疑十二卷 三传三礼字疑六卷附春
  秋大全字疑一卷礼记大全字疑一卷
  吴浩撰浩字养斋华亭人
  (臣/)等谨按浩于注疏之学虽未能融贯而考订颇
  核义疑十二卷较笺传之得失辨注释之异同其
  用力颇勤字疑之作则因汀州板不概见而北监
  板毛晋汲古阁板又多谬误乃取监本毛本校其
卷二百十六 第 17a 页 WYG0637-0103c.png
  字画之舛讹然亦未能详稽确證以定其是非也
  经史辨疑一卷
  朱董祥撰董祥见易类
  九经古义十六卷
  惠栋撰栋见易类
  (臣/)等谨按是编所解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凡十
  经而左传六卷刋板别行更名补注故仅存其九
  曰古义者汉儒专门训诂之学得以考见于今者
卷二百十六 第 17b 页 WYG0637-0103d.png
  也栋掇拾残剩颇见精核与王应麟诗考郑氏易
  注诸书均为有功于经学焉
  经稗六卷
  郑方坤撰方坤字则厚建安人雍正癸卯进士官
  至兖州府知府
  经玩二十卷
  沈淑编淑见礼类
  (臣/)等谨按是编一名经玩七书七书者经典异文
卷二百十六 第 18a 页 WYG0637-0104a.png
  辑经典异文补左传分国土地名左传职官左传
  器物左传宫室及注疏琐语也采辑颇为勤笃而
  于考證发明处则略焉
  三经附义六卷
  李重华撰重华字君实号玉洲吴江人雍正庚戍
  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松源经说四卷
  孙之騄撰之騄见书类
卷二百十六 第 18b 页 WYG0637-0104b.png
  经学渊源录三十卷
  黄琳撰琳字仲珩号蕴山武进人雍正中诸生
  十三经注疏正字八十一卷
  沈廷芳撰廷芳字椒园仁和人乾隆丙辰
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山东按察使
  (臣/)等谨按是书以监本重修监本陆氏闽本毛氏
  汲古阁本校正十三经注疏略仿韩文考异之例
  以本句标题而所订异同得失条系于下于形声
卷二百十六 第 19a 页 WYG0637-0104c.png
  六体考据尤详洵有裨于注疏之学不少
  朱子五经语类八十卷
  程川编川字鄜渠号春昙钱塘人乾隆元年荐举
  博学鸿词
  心园说二卷
  郭兆奎撰兆奎见书类
  六经图六卷
  王皓撰皓字又皓号雪鸿六安人
卷二百十六 第 19b 页 WYG0637-0104d.png
  (臣/)等谨按周伯琦六书正讹以说文鸿字为俗体
  造为鸿字取工字谐声不知江字古亦音工无烦
  别造皓不知其误取此字为号则于考古之学多
  见疏浅宜其补校诸图毫无订證也
  群经补义五卷
  江永撰永见礼类
  经咫一卷
  陈祖范撰祖范字亦韩亦字见复常熟人雍正癸
卷二百十六 第 20a 页 WYG0637-0105a.png
  卯举人本年中式会试乾隆辛未荐举经学
特赐国子监司业衔
  (臣/)等谨按祖范膺荐后尝恭录是书进呈
御览门人归宣光等为之校刋凡涉经义者各以类附
  为条七十为篇七其曰经咫者取晋语咫闻之义
  也
  九经辨字渎蒙十二卷
  沈炳震撰炳震归安人
卷二百十六 第 20b 页 WYG0637-0105b.png
  古经解钩沈三十卷
  余萧客撰萧客字仲林长洲人
  萧客自序曰是书创始于己卯成稿于壬午昼夜
  手录几于左目青盲而后成帙先儒所著义训其
  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亦不载馀
  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
  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
  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登载又以传从经
卷二百十六 第 21a 页 WYG0637-0105c.png
  钩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书并仿资暇集龙
  龛手镜之例兼其书之卷第以示有徵云
  十三经字辨(无卷/数)
  陈鹤龄撰鹤龄字瑶宾江南通州人
  (臣/)等谨按是书所谓十三经者乃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仪礼尔雅也所列经
  目次第古无此例于数亦不相协即其所谓校画
  校音者参订亦多讹漏也
卷二百十六 第 21b 页 WYG0637-0105d.png
  古学偶编一卷
  张炯撰旧本题潜山人仕籍未详
  九经图(无卷/数)
  杨魁植编其子文源增订魁植字辉斗文源字泽
  汪长泰人
  说书偶笔四卷
  丁恺曾撰恺曾字萼亭日照人
  经解五卷经义杂著一卷
卷二百十六 第 22a 页 WYG0637-0106a.png
  黄文㴻撰文㴻字雨田一曰谷田又曰谷亭丰城
  人
  右经解
 
 
 
 
 
卷二百十六 第 22b 页 WYG0637-0106b.png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