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五 第 1a 页 WYG0637-007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五
  经籍考(五/)
   经(春秋/)
日讲春秋解义六十四卷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春秋者帝王经世之大法史
 外传心之要典也大义炳若日星而褒贬笔削微显婉
 章非后世所能窥至其立法谨严宅心一本忠恕因善
卷二百十五 第 1b 页 WYG0637-0076d.png
 恶是非而施予夺焉有正例有变例有事同而辞异有
 事异而辞同一人之身前后不相掩一人之事功过不
 妨殊如化工之肖物随类付形未尝有所容心于其间
 后之说经者或穿凿深文或附会失实固难悉当圣人
 之心左氏亲见圣人公羊榖梁及门子夏犹彼此牴牾
 蹖驳互见何况去圣人日远纷纭探索如汉唐以下董
 仲舒赵匡啖助诸家乎惟宋康侯胡氏潜心二十年事
 本左氏义取公谷萃诸家之长勒成一家之书虽持论
卷二百十五 第 2a 页 WYG0637-0077a.png
过激抉隐太严未必当日圣心皆然要其本三纲奉九
法明王道正人心于春秋大旨十常得其六七较之汉
唐以后诸家优矣朕万几之暇研精六经窃有嘅于春
秋经圣人手定其衮钺本乎王章刑赏原于忠厚义例
虽繁而其明白正大之旨必不如后之说经者委折碎
细若此爰命儒臣撰集进讲大约以胡氏为宗而去其
论之太甚者无传经文则博采诸儒论注以补之朕亦
时有所折衷期归于一编辑成书朝夕省览亦欲俾学
卷二百十五 第 2b 页 WYG0637-0077b.png
者有所遵守其于经世大法传心要典未必无少助云

皇上御制序曰尝考春秋经文不过万有六千三百馀
 言自三传以后群儒义疏累数千万言而微词隐义
 之难明者犹十有六七盖是经乃夫子所手定也辞
 约而义深圣心之所运用每举一事其义必贯于全
 经非若他经一章一节各指一事虽有不通而不害
 其可通者故程朱二子深探力索久之皆见为难明
卷二百十五 第 3a 页 WYG0637-0077c.png
  而止至明初胡氏安国之说遂独列于学官以朱子
  深病是经之难通而教门人姑从胡氏之说也然谓
  其以义理穿凿则非义理之真而于圣人笔削之旨
  未能吻合明矣故自明以来虽著功令科举之士禀
  为程式而终不足以服学者之心我
圣祖仁皇帝聪明天亶自少时即笃好经书及
躬揽大政辨色出视朝裁决万几甫毕即
召儒臣讲论经义务抉其根源参伍群言以求至当经筵
卷二百十五 第 3b 页 WYG0637-0077d.png
  所进日讲四书及尚书周易解义皆裁自
圣心以为无憾者故即时刋布及晚年以明初五经大全
  收采讨论尚未精详口授指画成周易折中一书诗
  书春秋则
命重臣开馆编次而
亲釐定之惟三礼体大未议纂修盖有待也周易折中成
  于康熙五十四年春秋传说汇纂成于六十年已经
  颁布馀二经则至我
卷二百十五 第 4a 页 WYG0637-0078a.png
皇考继序之后始次第告成
皇考大孝尊亲凡
皇祖一言一动莫不敬述以昭示来兹念
钦定春秋于胡氏之说既多驳正则廷臣当日所进讲义
  一遵胡氏之旧者于
圣心自多未洽是以迟之又久未尝宣布必将俟诸经备
  成而后重加讨论也故再降
谕旨命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内阁学士方苞详细
卷二百十五 第 4b 页 WYG0637-0078b.png
  校订始事于雍正七年恭呈
御览者再而后告成凡六十四卷乾隆二年镌板既讫诸
  (臣/)请制序文颁示海内朕反覆循览于胡氏穿凿之
  说旷若发蒙笔削之旨阐明者亦过半焉夫解义之
  成盖数十年于兹矣观
皇祖之久不宣布可以徵望道未见之心观
皇考之再三考订而后
命刋可以知善继善述之义岂惟是经之窔穾将由是以
卷二百十五 第 5a 页 WYG0637-0078c.png
  开通哉即
两朝圣人之心法治法亦于斯可睹矣
   臣等谨按是编亦
圣祖仁皇帝讲筵旧稿雍正七年
世宗宪皇帝复命果亲王允礼大学士张廷玉等重加考
   订排次成书因崇政迩英进御旧体先徵左氏之
   事实次明公谷之义例凡三传之得失辨之至详
   而酌之极当伏读
卷二百十五 第 5b 页 WYG0637-0078d.png
 御制序文陈

述之源流志校刋之颠末
圣祖仁皇帝未经宣布之隐
世宗宪皇帝再三考订之心昭然若揭洵惟
 圣人能知
圣人矣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四十卷
卷二百十五 第 6a 页 WYG0637-0079a.png
   康熙三十八年大学士王掞等奉
敕撰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六经皆孔圣删述而孟子特言孔
 子作春秋左氏公羊榖梁三家各述所闻以为传门弟
 子各衍其师说末流益纷以一字为褒贬以变例为赏
 罚微言既绝大义弗彰至于灾祥谶纬之学兴而更趋
 于怪僻程子所谓炳若日星者不因此而反晦乎迨宋
 胡安国进春秋解义明代立于学官用以贡举取士于
卷二百十五 第 6b 页 WYG0637-0079b.png
 是四传并行宗其说者率多穿凿附会去经义愈远朕
 于春秋独服膺朱子之论朱子曰春秋明道正谊据实
 书事使人观之以为鉴戒书名书爵亦无意义此言真
 有得者而惜乎朱子未有成书也朕恐世之学者牵于
 支离之说而莫能悟特命大学士王掞纂辑是书以四
 传为主其有舛于经者删之以集说为辅其有畔于传
 者勿录书成凡四十卷名之曰传说汇纂夫春秋之作
 以游夏之贤不能赞一词司马迁称七十子之徒口授
卷二百十五 第 7a 页 WYG0637-0079c.png
 其传指而人人异端当时已无定论后之诸儒欲于千
 百年后悬断圣人笔削之指不亦难乎是书之辑亦惟
 择其言之当于理者虽不敢谓深于春秋而辨之详取
 之慎于属辞比事之义或有资焉是为序
   (臣/)等谨按是书卷首二卷曰纲领曰王朝世表列
   国年表王朝列国世次及兴废说列国爵姓地图
   王朝地名列国地名自隐公迄哀公分三十八卷
   通四十卷获麟后附录经传书成恭呈
卷二百十五 第 7b 页 WYG0637-0079d.png
钦定凡其中与经旨违戾者详加驳正于订释之内寓予
   夺之公而后尼山笔削之旨粲然如日月经天矣
 御纂春秋直解十六卷
   乾隆二十三年大学士傅恒等奉
 敕撰
 皇上御制序曰中古之书莫大于春秋推其教不越乎
  属辞比事而原夫成书之始即游夏不能赞一词盖
  词不待赞也彼南史董狐世称古之遗直矧以大圣
卷二百十五 第 8a 页 WYG0637-0080a.png
  人就鲁史之旧用笔削以正褒贬不过据事直书而
  义自为比属其词本非得已赞且奚为乎厥后依经
  作传如左氏身非私淑号为素臣犹或详于事而失
  之诬至公羊谷梁去圣愈远乃有发墨守而起废疾
  俨然操入室之戈者下此龈龈聚讼人自为师经生
  家大抵以胡氏安国张氏洽为最著及张氏废而胡
  氏直与三传并行其间傅会臆断往往不免承学之
  士宜何所考衷也哉我
卷二百十五 第 8b 页 WYG0637-0080b.png
皇祖钦定传说汇纂一书镕范群言去取精当麟经之微
  言大义炳若日星朕服习有年绍
闻志切近因辑易诗二书竣事命在馆诸臣条系是经
  具解以进一以汇纂为指南意在息诸说之纷歧以
  翼传融诸传之异同以尊经庶几辞简而事明于范
  宁去其所滞择善而从之论深有取焉夫儒者猥云
  五经如法律春秋如断例故啖助赵匡陆淳辈悉取
  经文书法纂而为例一一引徽切墨以求之动如凿
卷二百十五 第 9a 页 WYG0637-0080c.png
  枘之不相入譬诸叔孙通萧何增置傍章已后例转
  多而律转晦盖曲说之离经甚于曲学之泥经也审
  矣书既成命之曰直解匪不求甚解之谓谓夫索解
  而过不直则义不见尔而岂独春秋一经为然哉是
  所望于天下之善读经者
   (臣/)等谨按是书宗主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以求笔削之大旨复承
 训示务酌情理之平凡穿凿破碎之见悉斥不采辞简
卷二百十五 第 9b 页 WYG0637-0080d.png
   事明晓易切直一洗旧说迂曲之弊彼胡安国传
   之附会臆断经
 御制序文直揭其失而后圣经之微意涣然冰释怡然
   理顺不诚读春秋者之大幸哉
   左传杜解补正三卷
   顾炎武撰炎武一名绛字宁人昆山人
   炎武自序曰北史言周乐逊著春秋序义通贾服
   说发杜氏违今杜氏单行而贾服之书不传矣吴
卷二百十五 第 10a 页 WYG0637-0081a.png
  之先达邵氏宝有左觿百五十馀条又陆氏粲有
  左传附注傅氏逊本之为辨误一书今多取之参
  以鄙见名曰补正凡三卷若经文大义左氏不能
  尽得而公谷得之公榖不能尽得而啖赵及宋儒
  得之者则别记之于书而此不具也
  春秋程传补二十卷
  孙承泽撰承泽见书类
  (臣/)等谨按承泽以程子春秋传为未完之书重为
卷二百十五 第 10b 页 WYG0637-0081b.png
  增辑于桓公九年以前则全录程传旧文十年以
  后补以经说经说所无集诸儒之说以补之其九
  年以前程传之所无者亦为补缀然所采取多本
  新安汪克宽纂疏则是胡氏安国之徒而非程子
  之意矣
  左传统笺三十五卷
  姜希辙撰希辙字二滨馀姚人明崇祯壬午举人
 入
卷二百十五 第 11a 页 WYG0637-0081c.png
 国朝官至奉天府府丞
  春秋稗疏二卷 春秋家说三卷
  王夫之撰夫之见易类
  春秋平义十二卷 春秋四传纠正一卷
  俞汝言撰汝言字右吉秀水人前明诸生
  汝言自序曰公谷胡氏以名称褒贬言春秋而六
  经有名家法家矣彼其初未始不欲探圣人之精
  蕴而智识弇浅强求深远迨至有宋大儒程朱辈
卷二百十五 第 11b 页 WYG0637-0081d.png
  出而后正其纰缪夫春秋左氏亲见圣人公谷传
  诸高第弟子而偏驳者半焉康侯品高学博方以
  为程氏之正传而疵累不少朱子心知之而时时
  见于弟子讲论之馀后人又不能推明其义徒使
  附会穿凿刑名法术之言出于一代大儒而不觉
  是可异也汝言不揣纂集诸家自为一书先之以
  四传纠正为六端以该之一曰尊圣而忘其僣二
  曰执理而近于迂三曰尚辞而邻于凿四曰亿测
卷二百十五 第 12a 页 WYG0637-0082a.png
  而涉于诬五曰称美而失情实六曰摘瑕而伤锲
  刻六者之弊去而后可以读春秋矣
  缪泳曰汝言研精经史之学尤熟于明代典故拟
  成一书仅先就宰辅列卿年表而已晚专治春秋
  其诗古文曰渐川集
  读左日钞十二卷补二卷
  朱鹤龄撰鹤龄见书类
  鹤龄自序曰春秋三传并立左氏独详于史事必
卷二百十五 第 12b 页 WYG0637-0082b.png
  世为鲁史能尊信圣经而为之作传其蹖驳而不
  纯者固有之而胪陈二百四十年史事则十得八
  九特其笔法简古往往费人推索元凯注既多未
  备而孔仲达疏又卷帙繁重东山赵子常特申不
  书之旨辑为补注多与经义相證发予复广演而
  博通之自孔疏而下弋获于刘原父吕东莱陈止
  斋王伯厚陆贞山邵国贤傅士凯者居多又取春
  秋人物引绳墨而论断之使学者知古今人材之
卷二百十五 第 13a 页 WYG0637-0082c.png
  盛兵法之精莫过于春秋应变出奇益人神智读
  史者当有取焉
  春秋传注三十六卷
  严起隆撰起隆字尔泰乌程人前明诸生
  春秋论二卷
  严㲄撰㲄字佩之无锡人前明诸生
  春秋正业经传删本十二卷
  金瓯辑瓯字完城一字宁武秀水人
卷二百十五 第 13b 页 WYG0637-0082d.png
  春秋传议四卷
  张尔岐撰尔岐见易类
  左传事纬十二卷附录八卷
  马骕撰骕字骢御又字宛斯邹平人顺治己亥进
  士官淮安府推官终灵璧县知县
  朱彝尊曰马氏左传事纬凡十二卷前有序传一
  卷辨例三卷图说一卷览左随笔一卷春秋名氏
  谱一卷左传字音一卷又尝会萃三代之书为绎
卷二百十五 第 14a 页 WYG0637-0083a.png
  史人目之曰马三代
  (臣/)等谨按序传等八卷即附录也本名前书其十
  二卷曰正书凡百有八篇篇为终始篇末各为之
  论盖易编年为叙事者
  春秋志十五卷
  汤秀琦撰秀琦见易类
  宋荦序曰临川汤子弓庵作春秋志分事与理为
  二体事则统以年表而为表者八理则统以书法
卷二百十五 第 14b 页 WYG0637-0083b.png
  而为法者四八表各主一事为纲二百四十二年
  之首尾数简足以瞭之其书法四种以精义为经
  比事为纬而条例遗旨且足为交参考互之资其
  为道也备矣以此陈事宁复乱而无绪乎以此制
  理宁复参而不一乎
  春秋备要三十卷
  翁汉麟撰汉麟字仔安常熟人
  春秋类义折衷十六卷
卷二百十五 第 15a 页 WYG0637-0083c.png
  王芝藻撰芝藻见易类
  芝藻自序略曰公羊袭取谷梁之书而续为之亦
  多缪戾左传可信者十之四不可信者十之六惟
  谷梁犹不失圣门之旧
  春秋疏略五十卷
  张沐撰沐见易类
  (臣/)等谨按沐以经文为鲁史以左传为孔子所作
  谓孔子尊鲁史为经而以不可为经者附之经左
卷二百十五 第 15b 页 WYG0637-0083d.png
  故曰左传殊骇人听闻也
  春秋类考十二卷 春秋疑义一卷
  华学泉撰学泉字天沐无锡人
  春秋辑传辨疑(无卷/数)
  李集凤撰集凤字翙升临榆人官洛阳县丞
  畿辅通志曰集凤淹贯群籍尤善春秋汇先儒注
  解讨辨详核历三十年凡四易稿然后成书名曰
  春秋辨疑
卷二百十五 第 16a 页 WYG0637-0084a.png
  春秋惜阴录八卷
  徐世沐撰世沐见易类
  春秋蓄疑十一卷
  刘荫枢撰荫枢见易类
  春秋毛氏传三十六卷 春秋简书刋误二卷
  春秋属辞比事记四卷 春秋条贯篇十一卷
  毛奇龄撰奇龄见易类
  李塨序毛氏传曰经解曰春秋之失乱乱者亡之
卷二百十五 第 16b 页 WYG0637-0084b.png
  端也又曰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夫
  属辞比事治乱之法也先生知其然专为治经因
  为立一例曰以传释经不以经释传取史官记事
  法以设门部经若干条条若干事事若干门门若
  干部于是联其书法之通覈谓之属辞较其记事
  之参变谓之比事而予夺见焉于是始为之治传
  就三传之中取其事之与经合者曰传且别其传
  之与史合者曰策书不特杜预何休贾逵范宁受
卷二百十五 第 17a 页 WYG0637-0084c.png
  其区别即公羊谷梁指斥如蒯隶必不使与左氏
  策书互相溷乱至于唐后诸儒大率弃置不屑道
  而胡氏一书三致意焉以为是书者固乱经之阶
  而亡经之本也间考先生立说不好诡异每所考
  校必与门部相依而分乃一袪杂例若所称三体
  五情七缺九旨者而以四例该之礼者固春秋要
  领也事与文与义又春秋之所自备也于是又立
  一例曰以经释经不以传释经任取经文一条而
卷二百十五 第 17b 页 WYG0637-0084d.png
  初观其礼继审其事继核其文又继定其义而经
  之予夺进退无出此者而犹谓春秋之亡非藉是
  书以存之不得矣
  (臣/)等谨按朱彝尊经义考云毛氏说春秋分二十
  二门曰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会侵伐迁灭
  昏觌享唁丧葬祭祀蒐狩兴作甲兵田赋丰凶灾
  祥出国入国盗弑刑戮而总括以四例曰礼例谓
  前二十二门皆典礼也曰事例则以二十二门一
卷二百十五 第 18a 页 WYG0637-0085a.png
  千八百馀条无非事也曰文例则史文之法也曰
  义例则贯乎礼与事与文之间其简书刋误一编
  取三传异文详为辨證大率多取左氏而仍执其
  传据策书经据简书之说故以简书为名属辞比
  事记四卷仿沈棐赵汸之例以经文分隶二十二
  门然仅得七门盖其未完之书条贯篇则奇龄分
  校礼闱时监试官谓春秋双题必以胡传条贯奇
  龄谓惟经始可以条贯归田后既为传三十六卷
卷二百十五 第 18b 页 WYG0637-0085b.png
  复于圣经中检其事之有绪属者或一条一属或
  数条一属而为是编也
  春秋集解十二卷绪馀一卷春秋提要补遗一卷
  应撝谦撰撝谦见易类
  学春秋随笔十卷
  万斯大撰斯大见礼类
  浙江通志曰斯大之言春秋也一曰专传经无事
  实待传而明左氏详覈宜奉为主一曰论世春秋
卷二百十五 第 19a 页 WYG0637-0085c.png
   二百四十二年世皆无道孔子但据事直书是非
   自见一曰属辞比事春秋一事必有本末异事亦
   有同形如卫人杀州吁卫人立晋此属辞而见其
   为一人也立晋书卫人立王子朝书尹氏此比事
   而见其公私也一曰原情定罪如鲁桓见杀于齐
   时庄公尚幼法无可施故书薨书丧至书葬迨既
   长而忘雠共狩则书如齐如莒以罪之
   春秋遵经集说二十六卷
卷二百十五 第 19b 页 WYG0637-0085d.png
   邱钟仁撰钟仁字近夫昆山人康熙戊午应博学
   鸿词老不与试
特赐中书舍人
   例略曰是编本述孟子朱子说经之义故冠二子
   之说于简端其集说则兼取诸家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 左传姓名考四卷
   高士奇撰士奇字澹人钱塘人居于平湖以诸生
   荐直
卷二百十五 第 20a 页 WYG0637-0086a.png
  内廷授中书舍人改翰林院侍讲官至詹事府詹事
   士奇自序曰成周千八百国春秋以还强兼弱削
   见于经传者总一百二十四国(按晋书地理志见/于春秋经传者百)
   (有七十国百三十九知其所居三十一国尽亡/其处杜佑通典同与此序互异谨附识于此)
   安礼指掌图可按也元凯所注十得八九若郑
   樵春秋地名谱十卷杨湜春秋地谱十三卷及郦
   善长水经注陆淳春秋纂例张洽春秋集传多所
   考按然世代侵寻沿革互异地名之异同往往毫
卷二百十五 第 20b 页 WYG0637-0086b.png
   釐千里王地洛邑相近而殊名故绛新田屡迁而
   非昔楚邱之纷纷聚讼郊郢之讹为郢中所系非
   细士奇奉
命总修春秋讲义于纂记之暇博搜诗书而参考之取春
   秋二十会盟之国为纲各以其当时封境所属随
   地标名诸小国则编年附缀之削入他国者则从
   其初不从其后使览者一展卷而知当日之某地
   某邑即今日之某名某处云
卷二百十五 第 21a 页 WYG0637-0086c.png
  (臣/)等谨按地名考或又以为士奇乡人徐善著善
  字敬可嘉兴人朱彝尊曝书亭集中载有此序谓
  地名考吾乡徐善所辑馀文并同谨附志于此以
  备参核姓名考则考周鲁郑晋楚齐宋卫陈曹蔡
  秦越许邾吴滕薛杞莒及诸小国君臣见经传者
  或以族从或以官从后夫人妇人附焉亦间采国
  语
  春秋大义(无卷/数)
卷二百十五 第 21b 页 WYG0637-0086d.png
  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人康熙乙丑进士官
  至翰林院侍讲学士
  希良自序曰善说经者莫若康侯私心窃有所未
  满者圣心忠恕刻则离圣心简直曲则离圣心明
  白而正大纤则离左氏即未亲见圣人亦必窃窥
  鲁史公榖二氏得之传闻难以依据康侯据二氏
  以驳左亦未为尽得故一本左氏错综当时之事
  势平心以想圣人之心而名字人爵时日诸例概
卷二百十五 第 22a 页 WYG0637-0087a.png
  所不取
  春秋管窥十二卷
  徐庭垣撰庭垣秀水人官新昌县丞
  庭垣自序曰世但知推尊圣人而不知孔子当日
  一鲁大夫也于周天子则其大君于鲁公则其本
  国之君于列国诸侯则俱周天子所封建与鲁君
  并尊者也身为人臣作私书以赏罚王侯君公此
  犯上作乱之为而谓圣人肯为之乎如谓所诛绝
卷二百十五 第 22b 页 WYG0637-0087b.png
  者非在位之王公岂先王先公遂可得而诛之乎
  昌言无忌祸之招也纵曰深藏其书不轻示人然
  圣人者不欺屋漏明知犯上干禁而故作之又深
  匿之以图幸免亦必无之事矣又自述释例曰以
  左传之事实质经以经之异同辨例于公羊谷梁
  二传及诸儒论释其合于义例先后无悖者不复
  置议如其曲说偏断理有窒碍则据经文先后以
  驳正之
卷二百十五 第 23a 页 WYG0637-0087c.png
  三传折诸四十四卷
  张尚瑗撰尚瑗字宏蘧一字损持吴江人康熙戊
  辰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外补兴国县知县
  (臣/)等谨按尚瑗取扬雄群言淆乱折诸圣之语故
  名是编曰折诸虽体要有乖而引据犹称典核
  春秋参义十二卷 春秋事义慎考十四卷 公
  谷汇义十二卷
  姜兆锡撰兆锡见易类
卷二百十五 第 23b 页 WYG0637-0087d.png
  兆锡公谷汇义自序曰左氏传主纪事二传主发
  义先儒谓左氏为史学而失之诬二传为经学而
  失之凿唐以来乃升诸传为经而与于十三经之
  列是明经而不免乱经也胡文定尝本程传以推
  经之蕴而朱子复参胡传以探经之真故程胡朱
  子之论合而后圣经存所以存其是也杜预尝注
  左氏传以释经之事而忘其诬何休范宁复注公
  羊榖梁二传以释经之义而忘其凿故杜预何休
卷二百十五 第 24a 页 WYG0637-0088a.png
  范宁之论纷而后诸传存而圣经乱所以驳其非
  也驳其非乃以存其是也何也其文其事皆其义
  定之也夫左之失诬不待言矣且以二传言之如
  月当书日之文间有逸文也而诬为异例则支月
  有书时之文乃指首时也而臆为异义则紊此皆
  混其文为害而义随之也如赤归曹而连郭偃纳
  燕而牵阳且唐为阳又增为阳生朱为东又幻为
  东国此又皆窜其文为害而事随之义亦随之也
卷二百十五 第 24b 页 WYG0637-0088b.png
  又如公子翚公子招而谓豫贬于前公子臧公叔
  术而谓延赏于后祭仲党奸谋蔑国君而美之曰
  行权叔术背王命奸国母而推之曰贤行讫于婴
  齐以弟继兄卫辄以子拒父又皆事与义胥害而
  害义弥大也然则二传一无取乎曰如所谓正终
  以正始贵道不贵惠之属固卓乎道义之权衡圣
  哲之轨范也其择之也宜慎故曰驳其非乃以存
  其是也
卷二百十五 第 25a 页 WYG0637-0088c.png
  春秋义疏(无卷/数)
  蒋家驹撰家驹见易类
  春秋指掌三十卷前事一卷后事一卷
  储欣蒋景祁同撰欣字同人康熙庚午举人景祁
  字京少皆宜兴人
  春秋详说(无卷/数)
  冉觐祖撰觐祖见易类
  宋元春秋解提要(无卷/数)
卷二百十五 第 25b 页 WYG0637-0088d.png
  黄叔琳撰叔琳见易类
  (臣/)等谨按是编与宋元易解提要皆其属稿未完
  之书
  或庵评春秋三传(无卷/数)
  王源撰源字昆绳号或庵大兴人康熙癸酉举人
  春秋钞十卷
  朱轼撰轼见易类
  轼自序略曰是编恪守胡传惟间有词旨未畅及
卷二百十五 第 26a 页 WYG0637-0089a.png
  意所未安者始妄陈管窥之见以质之
  春秋阙如编八卷
  焦袁熹撰袁熹字广期金山人康熙丙子举人
  春秋宗朱辨义十二卷
  张自超撰自超字彝叹高淳人康熙癸未进士见
  江南通志儒林传
  自超自序曰朱子谓圣人作春秋原以褒善贬恶
  示万世不易之法今乃用此说以诛人未几又用
卷二百十五 第 26b 页 WYG0637-0089b.png
  此说以赏人非圣人至正之道又谓春秋直载当
  时之事使见其治乱兴衰不于一字两字定褒贬
  此则春秋之条目可悉举也朱子之说虽略因其
  说而推之不必强立为例而大义自通
  春秋通论四卷 春秋比事目录四卷
  方苞撰苞见礼类
  苞自序曰屈摺经义以附传事者诸儒之蔽也执
  旧史之文为春秋之法者传者之蔽也脱去传者
卷二百十五 第 27a 页 WYG0637-0089c.png
  诸儒之说必义具于经文始用焉而可通者十四
  五矣然后以义理为权衡辨其孰为旧史之文孰
  为孔子所笔削而可通者十六七矣
  春秋长历十卷 春秋世族谱一卷
  陈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官
  苏州府教授以通算入直
 内廷改授检讨终右谕德
  (臣/)等谨按厚耀明于算学是书补杜预长历而作
卷二百十五 第 27b 页 WYG0637-0089d.png
  而所推较预为密能正杜氏之讹舛实有裨于推
  步之学世族谱一卷亦补杜氏之阙盖预有释例
  原本久就湮没恭遇
圣朝博访遗编表章旧学释例一编得于永乐大典中
  辑成完帙而世族谱尚阙厚耀既未见释例因据
  孔氏正义證以他书搜采颇为淹洽治春秋者固
  不可少此两书矣
  半农春秋说十五卷
卷二百十五 第 28a 页 WYG0637-0090a.png
  惠士奇撰士奇见易类
  春秋三传纂凡表四卷
  卢轩撰轩字六以海宁人康熙己丑进士官翰林
  院编修
  左传拾遗二卷
  朱元英撰元英字师晦上元人康熙己丑进士
  春秋说十二卷
  田嘉榖撰嘉谷见易类
卷二百十五 第 28b 页 WYG0637-0090b.png
  春秋义十五卷
  孙嘉淦撰嘉淦见礼类
  (臣/)等谨按是编无传文谓经旨本明无藉传也
  春秋集传十卷
  李文炤撰文炤见易类
  左传杜注补义一卷
  苏本洁撰本洁字幼清常熟人康熙癸巳举人官
  宣化府知府
卷二百十五 第 29a 页 WYG0637-0090c.png
  陶贞一曰本洁原本兼补林尧叟注义贞一为删
  之
  春秋测微十三卷
  朱奇龄撰奇龄字与三号拙斋海宁人康熙中贡
  生
  春秋三传同异考一卷
  吴陈琰撰陈琰字宝崖钱塘人
  春秋左传事类年表一卷
卷二百十五 第 29b 页 WYG0637-0090d.png
  顾宗玮撰宗玮字廷敬吴江人
  (臣/)等谨按是编凡例尚有三传异同一卷春秋通
  例一卷春秋稽疑一卷春秋参同一卷春秋提要
  发明一卷春秋图谱一卷春秋笺释一卷春秋馀
  论一卷今皆未见其书盖犹未完之本耳
  左绣三十卷
  冯李骅陆浩同编李骅字天闲钱塘人浩字大瀛
  定海人
卷二百十五 第 30a 页 WYG0637-0091a.png
  春秋大事表五十卷偶笔一卷附录一卷
  顾栋高撰栋高见书类
  栋高自序曰胡氏之春秋即开章春王正月一条
  而其违背者有二其一谓春秋以夏时冠周月是
  夫子以布衣而改时王之正朔也其一谓不书即
  位为首绌隐公以明大法是夫子以鲁臣子而黜
  君父也其馀多以复雠立论是文定之春秋而非
  夫子之春秋用是覃精研思废寝与食家贫游历
卷二百十五 第 30b 页 WYG0637-0091b.png
  燕齐宋晋陈卫吴楚越之区所至访求春秋地理
  始创意为表为目五十为卷六十有四首列时令
  表明商周皆改时改月以正胡氏及蔡氏书传之
  非于吉礼表详列十二公即位或不书即位明当
  日皆据事实书以正圣人以天自处贬削君公之
  谬列朔闰及长历拾遗二表以补杜氏之长历而
  二百四十二年之时日屈指可数列疆域及犬牙
  相错五表以补杜氏之土地名而一百四十国之
卷二百十五 第 31a 页 WYG0637-0091c.png
  地理聚米可图郊禘社雩崩薨卒葬蒐田大阅会
  盟聘享逆女纳币列吉凶宾军嘉五礼以纪上陵
  下僭之情形税以足食赋以足兵乃鲁税亩而田
  制坏作邱甲而兵制亦坏列田赋军旅表以志强
  臣损上剥下之实霸统兴而王道绝周室夷为列
  国霸统绝而诸侯散列国淆为战争列争盟凡五
  交兵凡七以纪盛衰强弱之世变列晋中军楚令
  尹以志二国盛衰强弱之由列宋郑二执政表以
卷二百十五 第 31b 页 WYG0637-0091d.png
  志二国向背关于天下之故列王迹拾遗鲁政下
  逮二表以志周鲁陵迟尾大不掉之渐禘即祫祫
  即禘而朱子取赵伯循说谓祭始祖所自出殊不
  知帝喾原非稷契之父生民长发皆商周禘祀之
  乐断无称母不称父之理著禘祫说以明戴记祭
  法大传之诬去姜存氏去氏存姜杜孔已断为阙
  文宋儒谓各有意义不知文姜哀姜之恶岂待去
  其姓氏而明况上下截去一字人复知为谁某圣
卷二百十五 第 32a 页 WYG0637-0092a.png
  人无此弄巧文法列阙文表以扫后儒穿凿支离
  之翳三传各执一说学者靡所适从列三传异同
  表酌衷一是以袪后日雷同偏枯之弊列四裔表
  以正史迁允姓姬宗目为兄弟之妄列兵谋以志
  孙吴韬略之始文王演易周公作诗书一时士大
  夫占筮决疑歌诗赠答引物知类千里同风列三
  经表以志汉宋儒经说之祖大河迁徙从古不常
  而周定王五年河徙系鲁宣公之七年春秋以河
卷二百十五 第 32b 页 WYG0637-0092b.png
  为境者六国独系于卫列河未徙与已徙二图以
  志春秋与禹贡河流迁变之自谨述其缘起命之
  曰春秋大事表云
  春秋义存录十二卷
  陆奎勋撰奎勋见易类
  春秋识小录九卷
  程廷祚撰廷祚见易类
  (臣/)等谨按是编凡职官考略三卷地名辨异三卷
卷二百十五 第 33a 页 WYG0637-0092c.png
  人名辨异三卷订證颇为详洽惟考职官一门略
  诸国而独详晋则未解其何意也
  春秋笔削微旨二十六卷 春秋通论五卷
  刘绍攽撰绍攽见易类
  空山堂春秋传十二卷
  牛运震撰运震见易类
  春秋管见(无卷/数)
  魏枢撰枢见易类
卷二百十五 第 33b 页 WYG0637-0092d.png
  春秋义补注十二卷
  杨方达撰方达见易类
  (臣/)等谨按方达凡例载孙嘉淦作春秋义复自燬
  其板盖嘉淦以胡传常事不书之说为宗主于春
  秋本旨颇多未惬方达为孙嘉淦所知因为增其
  阙略删其讹舛以成是编故名之补注
  春秋原经四卷
  王心敬撰心敬见易类
卷二百十五 第 34a 页 WYG0637-0093a.png
  左传补注六卷
  惠栋撰栋见易类
  春秋左氏传小疏一卷
  沈彤撰彤见书类
  春秋地理考实四卷
  江永撰永见礼类
  (臣/)等谨按永以现在之舆图订春秋山川国邑地
  名确指其今为何地当时方向道里会盟侵伐之
卷二百十五 第 34b 页 WYG0637-0093b.png
  迹读者得以展卷瞭如订讹补阙凿凿可稽名曰
  考实信不诬也
  三正考二卷
  吴鼐撰鼐见易类
  春秋究遗十六卷
  叶酉撰酉见诗类
  春秋深十九卷
  许伯政撰伯政见易类
卷二百十五 第 35a 页 WYG0637-0093c.png
  春秋随笔二卷
  顾奎光撰奎光字星五无锡人乾隆乙丑进士官
  泸溪县知县
  春秋集古传注二十六卷或问六卷
  郜坦撰坦淮安人
  春秋义解十二卷
  刘梦鹏撰梦鹏字云翼蕲水人乾隆辛未进士官
  饶阳县知县
卷二百十五 第 35b 页 WYG0637-0093d.png
  梦鹏自序曰公榖比事属辞义不诡于儒者而斤
  斤于日月名氏爵号以求例曾谓春秋之旨尽如
  是乎若左氏纪事多而误说经疏而谬如莒密州
  之事经不云世子展舆也而左以为展舆莒庶其
  之事经不云世子仆也而左以为仆蔡侯申之事
  经贱者书盗也而左以为公孙翩晋州蒲之事经
  不云栾书中行偃也而左以为书与偃晋夷皋之
  事经以为赵盾也而左以为穿郑伯夷之事经以
卷二百十五 第 36a 页 WYG0637-0094a.png
  为归生也而左以为宋吴僚之事经不云公子光
  也而左以为光郑髡顽经以为卒也而左以为公
  子騑之谋楚子麋经以为卒也而左以为公子围
  之逆齐阳生经以为卒也而左以为陈乞以说于
  吴其他大夫奔杀经或止一二人而左增入数人
  会盟侵伐经各有其事而左或牵移他事滕薛杞
  宋蔡邾各二国经载分明而左误合为一缘陵城
  杞实系两地而左以为俱系淳于入祊假田各有
卷二百十五 第 36b 页 WYG0637-0094b.png
  情事而左以为鲁郑相易子帛君氏讹误字也而
  左以为名称甲戌己丑两存日也而左以为再赴
  葬桓王讳也而左以为改葬子般卒也而左以为
  杀子牙卒也而左以为酖诸如世次增添事迹引
  误难以殚述
  读左补义五十卷
  姜炳章撰炳章见易类
  炳章自述略曰春秋无例左氏所言之例皆史氏
卷二百十五 第 37a 页 WYG0637-0094c.png
  之旧文其凡有五一曰西周旧典二曰东迁后列
  国相沿之例三曰鲁史自相传授之例四曰霸国
  更定之例五曰鲁君臣私定之例杜预所谓凡例
  皆周公之礼经变例皆圣人之新意者未为定论
  春秋经传类求十二卷
  孙从添过临汾同编从添号石芝常熟人临汾长
  洲人
  左传评三卷
卷二百十五 第 37b 页 WYG0637-0094d.png
  李文渊撰文渊字静叔益都人
  李文藻曰弟文渊潜心易礼两经取古人图象传
  注罗而绎之者数年以至于病故所评阅多未终
  卷
  春秋日食质疑一卷
  吴守一撰守一字万先歙县人
  春秋不传十二卷
  汤启祚撰启祚字迪宗宝应人
卷二百十五 第 38a 页 WYG0637-0095a.png
  (臣/)等谨按是书专取公谷胡氏三家严刻煅鍊之
  说裒为一编名之曰不传者谓于四传无所专从
  也
  春秋集解读本(无卷/数)
  吴应申撰应申字文在歙县人
  春秋三传事实广證(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卷二百十五 第 38b 页 WYG0637-0095b.png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