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312-049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汤子遗书卷四     工部尚书汤斌撰
  记
   乾清门奏对记
康熙二十二年三月三十日
上御乾清门(斌/)侍直
命录平日诗文进览(斌/)奏近因纂修
两朝圣训及明史所作诗文甚少
卷四 第 1b 页 WYG1312-0494d.png
上曰即旧作亦可四月初九日(斌/)
旨进所著文十篇诗十首
上召至乾清宫阅首篇籍田颂肃然改容曰此
世祖章皇帝时事汝为庶吉士时作乎(斌/)对曰是次阅
十三经注疏论二十一史论至春王正月辨
上命敷陈大意(斌/)对曰春王正月四字春秋本自明显
后儒议论不一有言周改月兼改时者有言改月不改
时者有言时月俱不改者臣以春秋本文断之时月俱
卷四 第 2a 页 WYG1312-0495a.png
改之说为是如冬十月雨雪二月无冰在夏时原不为
异又僖公五年左传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日南至
者子月也此改月改时之證也胡安国言夏时冠周月
臣以为不然行夏之时圣人平日论道之言春秋者圣
人尊王之书以夏时冠周月非为下不倍之义
上颔之又拟汉以禁囿假贫民举直言极谏之士诏
上问此诏何为而作(斌/)对曰此汉元帝时事臣散馆时
世祖章皇帝御试以此命题臣蒙
卷四 第 2b 页 WYG1312-0495b.png
恩授检讨之职又
命述学言篇大意(斌/)对曰自周子至朱子其学最为纯
正精微为儒者标准后学沉溺训诂殊失程朱精意王
守仁致良知之学正以救末学之流弊但语多失中门
人又以虚见承袭致滋后人之议臣窃谓先儒补偏救
弊各有深心愿学者识圣学之真身体力行久之当有
自得徒竞口语无益也
上复颔之潼关城楼刻诗记睢州儒学记嵩阳书院记
卷四 第 3a 页 WYG1312-0495c.png
赣州府志序
上一一览讫诗十首逐字看过至末首有年老才将尽
忧多道转亲二句
上伫思久之曰何谓忧多道转亲(斌/)对曰臣幼遭乱离
半生在忧患中尝随事体认于道理转觉亲切诗词朴
拙不胜惶恐
天颜和霁从容顾问晷刻频移
圣主优礼儒臣为
卷四 第 3b 页 WYG1312-0495d.png
国家重事微臣才力短浅无由报称愧且惧焉
   睢州移建庙学碑记
睢州儒学旧在北城濯锦池上明末黄河决城遂沦于
水有司权奉先师主于城南民舍地甚湫隘殿庑之制
不备堂斋皆缺诸生无所肄业屡议改建以财用匮乏
莫有毅然任其事者康熙十年知州事程公始至虑无
以兴学育才仰承
朝廷德意期年政通事简乃相庙东有地据冈面阳水
卷四 第 4a 页 WYG1312-0496a.png
环如璧群情咸合州之荐绅诸生量力捐助先建大殿
次及两庑戟门棂星门各如制明伦有堂启圣名宦乡贤
有祠树以崇坊缭以周垣位序丹雘应图合礼其相规制
稽出纳久而不懈者学正魏君也既讫工公率乡大夫士
行释菜礼而属余为记余不获辞乃言曰修学有司职也
诸生之游于斯者亦思所以为学而求进于古人之道乎
抑徒饰文辞溺训诂冀苟得利禄以夸耀一时已乎夫
朝廷庙学并建固期学者以圣贤为宗也夫圣贤之学
卷四 第 4b 页 WYG1312-0496b.png
其要存心而已存心者存天理而已微而不睹不闻显
而人伦日用皆天理所在也尧舜禹之相授受必致辨
于人心道心之危微孔子十五志学至七十始从心所
欲不踰矩然则圣人之异于人者惟在朝乾夕惕自彊
不息遂至与天为一耳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
召之为臣以及颜曾思孟诸大贤时至事起功业各不
相同而其深忧大惧不得已之心则千古同揆也是以
行无辙迹言无仿效总以此心纯一粹白相證于于穆
卷四 第 5a 页 WYG1312-0496c.png
之表而非从勋业文章一一较论也濂洛关闽以来大
儒相继辈出风会所值指授各殊而道本于心先后若
一学者不体验于性情践履与古人相见于精神心术
之间则为已功疏屋漏难慊即著书满家于道无当也
惟知道之大原出于天而体用具于吾心存养省察交
致其功信显微之无间悟知行之合一喜怒哀乐必求
中节视听言动必求合礼子臣弟友必求尽分蕴之为
天德发之为王道此学问之极功而尊信圣人之实事
卷四 第 5b 页 WYG1312-0496d.png
也然有难言者正学不讲俗痼日深利欲之根难断巧
伪之术益工苟非乘本体之偶露急加体认扩充之力
悠悠玩愒岁月几何转眼迟暮蹻蹠同归大禹之所以
惜寸阴而尚书有取于若药瞑眩岂不以此欤若曰吾
志在于科名惟事揣摩帖括他不暇计焉是视圣贤六
经祗为富贵利达之资异日备
朝廷任使安能秉道绝欺忧国奉公不几负
朝廷建学立庙之意乎余乡人也诚愿与乡之后进互
卷四 第 6a 页 WYG1312-0497a.png
相砥砺使贤才辈出以报
君恩敢述所闻以告之
   重修苏州府儒学碑记
康熙二十三年岁在甲子
天子以治定功成行古巡狩之礼冬十月
车驾至苏州询问民俗告诫有司还至曲阜祭先圣庙
拜献之仪视前代有加亲洒
宸翰题其庙额诏天下修葺学宫颁赐
卷四 第 6b 页 WYG1312-0497b.png
御书海内蒸蒸罔不从乂时(斌/)
命抚吴祗谒庙学见殿庑门垣日就颓圯明伦堂岌岌
欲倾虑无以仰承
圣天子兴学重道之意受事方新未遑兴作明年二月
蠲俸倡始藩臬庶僚饬材鸠工黾勉襄事杗栋栌桷楹
础之残缺者易之丹雘髹漆之漫漶者新之祠斋庖库
之久废者兴之缔搆坚贞典制具备泮水疏通远接太
湖松桧椅桐之属种植千本阅十月而讫工于是躬率
卷四 第 7a 页 WYG1312-0497c.png
僚属行释菜礼定期讲学于堂诸生执经问业远近咸
集又明年三月(斌/)奉辅导
东宫之命濒行进诸生而告之曰此地自范文正公建
学胡安定立教于今六百馀年矣名卿巨儒项背相望
诸生肄业于斯其所以绍述先哲仰答
天子作人雅意者果安在乎国家兴治化在正人心而
正人心在崇经术汉儒专门名家师说相承当诗书煨
烬之馀仪文器数之目删定传授之旨犹存什一于千
卷四 第 7b 页 WYG1312-0497d.png
百且其时举选不以词章通经学古之士皆得上闻朝廷
定大议断大疑博士据经以对故其时士大夫勇于自立
无苟简之心孝弟廉让之行更衰乱而不变此重经术之
效也其后虚无寂灭之说盛声律骈俪之习工而经学荒
矣宋濂洛关闽诸大儒出阐天人性道之源流故天下知
性不外乎仁义礼智而虚无寂灭非性也道不外乎人伦
日用而功利词章非道也所谓得六经之精微而继孔孟
之绝学又岂汉以后诸儒所可及欤宋史道学儒林釐为
卷四 第 8a 页 WYG1312-0498a.png
二传盖以周程张朱继往开来其师友渊源不可与诸儒
等耳而道学经学自此分矣夫所谓道学者六经四书之
旨体验于心躬行而有得之谓也非经书之外更有不传
之道学也故离经书而言道此异端之所谓道也外身心
而言经此俗儒之所谓经也宗洙泗而祢洛闽人心之所
以正也家柱史而户天竺世道之所以衰也今
圣朝尊礼先圣表章正学士子宜知所趋向矣吾恐朝
廷以实求而士子终以名应也苟无骛乎其名而致力
卷四 第 8b 页 WYG1312-0498b.png
于其实则亦曰躬行而已矣故学者必先明义利之界
谨诚伪之关则富贵贫贱之非道不处不去必划然也造
次颠沛生死祸福之间不可移易者必确然也毋为枉
尺直寻之事毋作捷径苟得之谋宁拙毋巧宁朴毋华
宁方毋圆戒惧慎独之功无时可间子臣弟友之职不
敢不勉不愧于大廷亦不愧于屋漏如此则发为议论
自能息邪距诐而乡愿杨墨之教不得骋也出为政事
自能尊王黜霸而管商申韩之政不得施也其斯为真
卷四 第 9a 页 WYG1312-0498c.png
经学其斯为真道学也已否则剽窃浮华苟为哗世取
宠之具讲论践履析为二事即诵说先儒世道亦何赖
乎当文正公时中庸犹杂戴记中公独举以示横渠则
公之深于经学可知矣安定之教以经义为本当时太
学取以为法宋世人才之盛实基于此诸生为乡邦后
进来游来观其亦有所兴起乎苏郡人文实四方所则
效也所以佐成
圣朝之治化者余实有厚望焉诸生请书其言为记
卷四 第 9b 页 WYG1312-0498d.png
   潼关卫儒学重建启圣祠记
学宫之有启圣祠也盖本宋熊禾明宋濂诸公之议而
嘉靖间张孚敬请而行之者也父子祖孙德不紊伦祀
不紊序其于典礼可谓至矣然吾于从祀诸贤犹不能
无议者考之家语七十弟子中孔弗字子蔑史记作孔
忠通典作孔患大抵字画之讹自为一人本孔子兄之
子于子思为从伯叔行今子思配飨堂上而子蔑列之
庑下于礼未协程敏政曰学宫虽传道之地未有外人
卷四 第 10a 页 WYG1312-0499a.png
伦而言道者则子蔑当从颜路曾晰之后移祀于启圣
祠雁行伯鱼可也又圣道传授独称曾子而名不列于
四科盖四科十子皆陈蔡相从之徒鲁论追而记之自
唐宋以来颜子配飨因进曾子以补其末后以曾子配
飨复进子张以补其末则是四科诸贤后之人皆得下
而上之出而入之矣然传记所载有若立言明道动协
规矩孔子既殁弟子欲事之如师公西华娴于礼仪原
思清静守节贫而乐道宓子贱爱人亲贤名齐君子子
卷四 第 10b 页 WYG1312-0499b.png
羔克执亲丧遇变不惑南宫适扪舌慎躬世清不废世
浊不污孔子俱亟称之夫六子之贤不下于冉有宰我
辈而终不得列于十子之后陆沉七十子中侧居庑下
吾不知其相安否也盖四科十子既为陈蔡相从之徒
原非杏坛一定之格以之进曾子可也以之进子张可
也以之进有若等六子亦无不可也余记建启圣祠而
及兹议窃自附于熊宋二君之后庶几于典礼少有裨

卷四 第 11a 页 WYG1312-0499c.png
   嵩阳书院记
嵩阳书院在登封县城北建自五代宋初与睢阳白鹿
岳麓号四大书院其地负嵩面颍左右少室箕山诸峰
秀矗云表中天清淑之气于是焉萃至道中赐九经子
史置校官生徒至数百人称最盛二程子尝讲学于此
后人因为建祠明末兵乱倾圯殆尽
国朝崇儒右文知县事黄州叶侯封建堂三楹祀二程
朱子而以地邻崇福宫凡宋臣之带崇福宫衔者皆祀
卷四 第 11b 页 WYG1312-0499d.png
之叶侯既迁京职邑人大名兵备副使逸庵耿先生介
家居讲学以程朱为道统所宗不当与诸贤列复捐赀
建堂三楹迁主崇祀又作讲堂三楹颜曰丽泽旁署两
斋曰博约曰敬义书舍若干楹庖湢门垣具备自康熙
十八年春至次年秋讫工知县事长洲张侯埙以兴起
斯文为任月吉讲学课艺其中多士彬彬向风逸庵作
书属余为记余适承乏史局方恨不得从事几席与闻
绪论其何敢辞然逸庵之意岂欲余记营建岁月而已
卷四 第 12a 页 WYG1312-0500a.png
乎或欲有言以告多士也窃以孔子教人之书莫详于
论语当时及门称颜子为好学尝与终日言而不违者
今所记不过问仁为邦二章而已然天德王道备矣颜
子谓夫子循循善诱博文约礼今他无可考即二章思
之意者虞夏商周之礼乐制度即所谓博文而克已复
礼之训即所谓约礼欤特学有体用问有先后耳中庸
言明善诚身而列其目亦自博学审问始孔子言知不
废多闻多见而语子贡以一贯则又以多学而识之者
卷四 第 12b 页 WYG1312-0500b.png
为非其所以一贯之旨终隐而不发即与门弟子言求
仁之方为仁之要多矣而仁之体则罕言也岂圣人之
过为隐与及读易乾卦彖传与中庸首章而后知道之
大原莫明于斯也盖道之大原出于天而仁者天道之
元也知天人同原则知吾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无间
民胞物与之念油然而生而戒慎恐惧自不容已故程
子谓学者须先识仁以此也然仁之为体非可口传耳
授也在人之默识耳孔子自十五志学至能立不惑五
卷四 第 13a 页 WYG1312-0500c.png
十而后知天命则知命亦难矣今之讲学者聚数十百
人于堂而语之曰天命云何心性云何将大本大原皆
为口耳影响之谈学者于俄顷之间与闻性道之秘其
不至作光景玩弄视诗书为糟粕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为粗迹也几希矣斯亦讲学者之过也夫道无所谓高
远也其形而下者具于饮食器服之用形于上者极于
无声无臭之微精粗本末无二致也孔子语颜子曰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语樊迟曰居
卷四 第 13b 页 WYG1312-0500d.png
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圣人与上智中材所言皆不越是
盖以天命流行不外动容周旋而子臣弟友即可上达
天德所谓无行不与者此也所谓知我其天者此也今
功利词章举业技艺之习陷溺人心士子穷年矻矻志
在利禄名誉而天之所与我者茫然也是其学回非圣
人之学矣夫中庸之博学将以笃行也颜子之博文将
以约礼也大易之穷理将以尽性而至命也大学之格
物将以修齐治平也今滞事物以为穷理未免沉溺迹
卷四 第 14a 页 WYG1312-0501a.png
象既支离而无本离事物以言致知又近于堕聪黜明
亦虚空而鲜实学路久迷习染日深偶尔虚见未为真
得非默识本体诚敬存之绵绵密密不贰不息前圣心
传何能会通无间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呜呼岂
易言哉逸庵之学以主敬为宗以体天理为要可谓得
程朱正旨矣我惧学者之易视之也故因记书院而详
言之欲其深思而自得之焉张侯明经起家治行多可
纪于逸庵相与有成尤足嘉也吾又惧来者之不能继
卷四 第 14b 页 WYG1312-0501b.png
故备书之以告后之君子
   庆都县尧母陵庙碑记
尧母陵在庆都县城东门内封之盈丈陵之前有庙焉
庆都于汉为望都张宴曰尧山在北庆都山在南登尧
山见都山故以为名迨金元乃更今名考秦始皇七年
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则其名邑古矣尧母陈锋氏或
曰陈酆或曰陈隆为帝喾第三妃见于史记见于世本
见于大戴氏礼记尧以唐侯升为天子始封于唐皇甫
卷四 第 15a 页 WYG1312-0501c.png
谧谓中山唐县是也故山曰尧山水曰唐水城曰唐城
池曰唐池谧又言望都山尧母庆都之所居邑既有尧
祠思尧之德畏其神追祀其母固其宜尔欧阳修以史
记地志诸书无尧母葬处得汉建宁五年成阳灵台碑
文曰庆都仙没盖葬于兹欲人莫知名曰灵台上立黄
屋尧所奉祀遂定尧母葬处在成阳而郭缘生述征记
有云成阳县东南有尧母庆都墓上有祠庙郦道元注
水经亦云成阳城西二里有尧母庆都陵审是则尧母
卷四 第 15b 页 WYG1312-0501d.png
之葬在济阴可据矣虽然成阳之碑称盖葬于兹盖也
者未敢信之辞尧既封于唐矣母之终安知不于唐葬
之故土而妥其魂魄焉此亦事理之可信者也庙凡三
楹列以两庑康熙二十四年秋天久雨庙圮水穿陵露
穴知县事锦州蒋侯国桢出俸钱治之以砖筑陵之四
旁外设重垣涂饰庙貌建坊于前题曰尧母陵余自江
南奉
召入都过之请余为文勒之石余按帝喾妃十人尧母
卷四 第 16a 页 WYG1312-0502a.png
之外其著者有邰氏有娀氏诗言赫赫姜嫄有娀方将
是已娵訾氏常仪生挚邹屠氏生八英羲和生宴龙当
时卜其四子皆有天下而有邰生弃则云履大神迹有
娀生卨则云鳦遗卵吞之其事甚怪或以为释经之误
至于尧母更谓其观于三河感赤龙而生尧何其诞也
以尧之神圣则其母之遗迹固不可以不治也因侯之
请述所闻于古者兼为神弦诗俾侯岁时授工歌焉辞

卷四 第 16b 页 WYG1312-0502b.png
帝高辛兮十其妃伊尧母兮降斗维岁阏逢兮涒滩丹
陵侧兮三河干震夙兮生子望舒盈兮十四析土兮陶
唐望都山兮母之乡千秋兮万岁思帝怀兮罔替列俎
兮执笾荐馨香兮母前灵之来兮缤纷覆轮囷兮黄云
灵之逝兮婀娜从彤车兮驾白马觋舞兮巫歌会鼓兮
传芭陵不崩兮庙不改邦人祀事兮永久
   重建汉太尉杨公飨堂碑记
华阴城东三十里有汉太尉杨公墓按本传公于延光
卷四 第 17a 页 WYG1312-0502c.png
中为太尉以忠直被放归饮酖卒于夕阳亭顺帝即位
门人虞放陈翼诣阙追讼公事诏以礼改葬公于华阴
潼亭祀以中牢此即其地也余以丙申备兵潼关获展
谒墓下见兵乱之后堂基颓废周垣尽圮蔓草荒烟碑
版纵横忾然而叹者久之会岁歉未遑兴作越明年谋
于县令起而新之为飨堂三间峻其垣墉旁庑屏门渠
渠岩岩碑碣之仆者起泐者续役罔妨农财匪帑出两
阅月而告成余尝读汉史至公事未尝不呜咽流涕云
卷四 第 17b 页 WYG1312-0502d.png
盖汉至安帝而乱甚矣王圣以保姆之勤与女伯荣出
入宫掖金吾常侍转通货赂至刘环一配阿母女得袭
侯封下诏为起津城门内第舍连楹刻栋穷山采石车
驾东巡冥然不顾当是时公卿大夫奔走贵戚惟恐不
及而公欲以区区一掌力挽颓波抑亦难矣夫地震星
变天之所以诰诫人主者乃反借以收太尉印绶何其
谬也或有咎公以不蚤去者呜呼大臣之义不可则止
岂公之贤而不明此乎盖公以自高祖来杨氏世有功
卷四 第 18a 页 WYG1312-0503a.png
于国而公位列上相职匡社稷诚不忍见主心惑于群小
冀杀身而君或悟也当其时去光武明帝之世未远使
帝侧席悔过慨然于建武永平之丕绩屏绝宠倖委任
忠直则东汉之隆尚或未艾观其语门人诸子杂木布
被数言千载而下谁不为之感泣者乃能致大乌之祥
而卒不能回安帝之听此汉祚所以不永而公之无可
如何者也于戏伤哉虽然公殁后子孙相继为太尉若
秉若赐若彪并著清节卫主于崎岖危难之际使卓操
卷四 第 18b 页 WYG1312-0503b.png
辈睥睨神器而不敢举直至剥挠数极潜移运祚士君
子犹有感其遗教甘覆折而不悔者谓非公之馀烈使
然欤儒者不察猥以潜身远害之道议王臣匪躬之节
吾未见其可也夫太华函谷之间由汉以来勋业著于
当时名字勒于彝鼎者众矣然皆湮灭无复睹记所遗
墓宫至有牧竖箕踞啸傲于其上乡里后进不知有斯
人之墓四方游士驱车过之亦无有肃然而起敬者公
自改葬以迄于今虽屡经变革祠宇常有倾圮而子孙
卷四 第 19a 页 WYG1312-0503c.png
环庐错处岁时祭祀不辍今余一倡而乡士大夫响应
恐后四方君子登其堂览其迹者想见公之风声气烈
犹低徊留之而不能去呜呼是可以知公矣
   潼关楼刻诗记
潼关古桃林地也太华峙其西崤函踞其东秦山回合
万峰刺天河渭屈盘千壑奔会崖谷岗岭环抱丛倚道
路狭峻车马如东真天造奇险为秦阃阈汉唐以来莫
不倚为巨镇以资屏藩兵火之后城垣倾圮楼橹半缺
卷四 第 19b 页 WYG1312-0503d.png
废址荒烟过者为之踌蹰而悽怆顺治十三年(斌/)
命饬兵兹土自顾庸菲不足当斯重寄恒惴惴自恐仰赖
朝廷德威遐被数千里外如在辇毂之下故承乏三年
兵彊吏驯士习民安乃谋寮属重建城楼赀皆蠲俸
役罔妨农工既成集古人过关题咏之词自唐明皇
以下凡一帝十有八人为诗二十九首刻于东门楼壁
呜呼当明皇停銮关上与侍从唱和其时君臣乐豫海
宇清宁登高蹑岱勒石铭功可谓极盛未几而渔阳变
卷四 第 20a 页 WYG1312-0504a.png
起雄师告溃关塞失守六龙西幸岂山河之险不足恃
欤抑成败之故皆自于人也孟子曰地利不如人和吴
起曰在德不在险有国家者修德以怀远和人以守国
则雍容樽俎偃戈休甲彼放牛归马之盛此非其故墟
哉后之君子登斯楼也眺山川之雄胜览昔人之咏歌
古今兴衰之感制治保邦之要亦可以慨然而思矣
   重修乾明寺碑记
睢州城西北隅有寺曰乾明按通志元至正元年建考
卷四 第 20b 页 WYG1312-0504b.png
元人碑记云国初寺基河患方横则在元即重修非初
建矣或曰寺在唐宋为楞伽禅院苏文忠公于绍圣元
年将适岭表遇雨信宿于此书松醪赋后人为之建亭
刻像镌赋于石文士往往构别业于旁其地有林木水
竹之胜河屡迁湮没不常其沿革未能尽考也余幼时
来游见壁间有高子业吴明卿题字皆擘窠大书遒媚
可观馀不能尽识意以坡公遗迹故来游者众欤寺东
南有断塔欹侧如将倾者明崇祯末以寇乱毁塔得石
卷四 第 21a 页 WYG1312-0504c.png
记言塔去则河当徙城当废土人异之未几壬午三月闯
贼破睢州九月河决汴梁水由寺北堤口入直灌州郡旧
城遂废石记历历皆验岂区区一塔果关兴废欤抑偶然
欤或物之成毁有时精易数者类能为之非甚异事欤城
陷后值鼎革未暇言治河遂为巨浸者七载吴越荆楚
之贾高樯巨帆出入城郭阛阓间余尝乘舟过此见蒲
苇莲芡一望无际白鹭飞鸣与渔歌相答铁佛像斜立
波涛中嗟叹者久之顺治十七年河治地出僧真元募
卷四 第 21b 页 WYG1312-0504d.png
资建大殿三间栋楹坚壮像设具备僧院禅堂次第毕
举介袁进士炌生请记久未及为其请益力闻形家言
此寺于州风水有裨余未习其说然州地最洼下寺当
河冲岿然峻峙有独障狂澜之象形家言或不谬又州
以屡湮故古迹荡然此寺建立数百年沧桑陵谷变幻
无常而楼阁庄严坏而复新当绍圣改元正坡公遭谗
放逐之时游戏翰墨不怨不戚风流犹可想见彼张商
英赵挺之辈果安在哉其荒坟断碣亦有过而流连者
卷四 第 22a 页 WYG1312-0505a.png
乎寺东锦水沦涟西则古城长堤烟柳映带南望雉堞
楼台参差如画可以备诗人之吟眺而钟鱼磬板经声
梵呗缭绕于晓风残照之间于以消尘虑而发深省不
可谓非真元之绩也若其年逾七十精神强健事必期
其成功必要其久乞言专诚十载弗懈此亦足激发吾
党何忍以庐居火书之论却之故为之记
   田烈妇孙氏殉节碑记
烈妇孙氏岁贡生胤光之女性贞静通女诫大义年十
卷四 第 22b 页 WYG1312-0505b.png
七归处士田云龙云龙躬耕自给烈妇荆布操作相对
如严宾康熙六年夏酷暑云龙行吟潭上解衣游泳雨
后水大涨遂溺死烈妇抚尸长号尽鬻簪珥之属治二
棺先以一殓云龙遂自缢家人亟救得苏其父劝慰曰
汝父在独不相念乎烈妇曰在家从父既嫁从夫礼也
从一而终古之训也夫亡与亡计之熟矣其父无以难
第令诸娣姒防护之烈妇哀泣勺水不入口见防卫且
密乃绐曰我今不死矣须葬后再为计也与诸娣姒营
卷四 第 23a 页 WYG1312-0505c.png
丧事至夜分诸娣姒大半睡去烈妇呼之醒曰若不惧
我死乎因与之长谈至四鼓尽诸娣姒困不能支皆熟
睡烈妇遂自经夫棺侧盖六月十九日也㫿阳之人无
远近皆知田氏之有烈妇也孙氏之有贤女也缙绅儒
林歌咏之郡大夫式其庐里人相与醵金立石而请余
一言传其事窃惟夫妇大伦一醮不改名之曰信是谓
庸德宜若非人所难者然诗三百篇以节著者共姜一
人而已春秋去古未远二百四十年之间全节不失妇
卷四 第 23b 页 WYG1312-0505d.png
道者惟纪伯姬何寥寥也兹观烈妇亦何忝焉今
朝廷方敦崇节义伫看太史采风
纶音宠贲勒之青史以为彤管光或輶轩失采而刻铭
道周芳魂灵气犹将翱翔兹地土魍木夔亦知呵护此
石永不颠踣即星霜迁易岁月滋古茑萝蒙翳苔藓剥
蚀好古之士摹而传之可以补史氏之阙而烈妇姓氏
终以不没于世则世之砥行砺节者无虑湮灭不彰矣
   重修中州会馆记
卷四 第 24a 页 WYG1312-0506a.png
中州会馆在宣武门之左旧为梁司徒公别墅所谓银
湾曲也顺治十四年同乡官都下者捐赀购得改建会
馆宗伯薛公为记其事岁久渐颓屡议修治以艰于费
弗果越康熙十八年秋地震倾圮殆尽时都諌王君子
厚方主馆事捐俸以倡同籍各输金有差鸠工庀材中
翰王君三雪身董其役再阅月而讫工于是乡之诸大
夫士置酒其堂谓不可以无记而属文于余余谓
国家画十五方域而京师其都会也凡乡之仕于朝者官
卷四 第 24b 页 WYG1312-0506b.png
阶之崇卑职掌之钜细繁简不侔也分曹治事有朝会
而外终岁未尝过从者矣其官于外或数百里或数千
里声闻不相通有一旦以奉表述职而至者矣有贡举
于乡以应试谒选而至者矣亦有京朝官出秉节钺备
藩臬郡守之任倏而数百里数千里声问不相及者矣
幸而聚于一时则岁时伏腊会集宴飨于同朝事
主之时修亲睦乡曲之义岂不谓行古之道乎都谏斯
举洵为知所务也余更三复宗伯之记称述吾乡先哲
卷四 第 25a 页 WYG1312-0506c.png
若李文达刘文靖之相业顾轩两都宪之清直马端肃
许襄毅之事功何文定崔文敏之文章气节属望后人
希慕风烈交相砥砺不在饮食燕衎相徵逐用意可谓
深且厚矣余谓诸公德业盖有所本亦在其学而已中
州文章莫盛于昌黎其学辟佛老崇仁义得圣道之大
端论者以为精微之蕴犹有未究其极者至两程子出
独深探原本穷理尽性接千古不传之统故程子者实
儒学之大宗而乡之后进所当奉为准的者也若许文
卷四 第 25b 页 WYG1312-0506d.png
正姚文献讲学苏门佐兴元太平之运而明之曹正夫
倡道崤渑距邪闲正居一代理学之冠其后尤季美孟
叔龙绍述于洛西鲁正卿吕叔简振兴于宋郡吕忠节
阐绎孝经贺景瞻发明春秋刘文烈力任风教大节皎
然数君子皆不惑于功利权谋词章技能之习而确然
有以自信者也诚得其所以为学以之事君必忠以之
事亲必孝以之交友必信于前修之事功风节不规规
求合吾见其无不合也夫程子之学以至诚为圣功之
卷四 第 26a 页 WYG1312-0507a.png
极以主敬为入德之要凡与斯会者揖让进退必准于
礼可否然诺必揆诸道敬存于心貌恭非敬也敬而后
能诚非敬无以为诚也以此交修弗怠庶不堕先哲之
遗教于以勉尽职业报
朝廷之知遇非徒讲乡曲之情岁时伏腊聚会燕好之
数数也古人无在而非学故敢推广前记与诸君子共
勉之
   重建信陵君祠记
卷四 第 26b 页 WYG1312-0507b.png
开封旧有信陵君祠在上方寺之右云杜李本宁宗伯
宦梁时所建也崇祯壬午没于河今
国家承平三十年废典渐次修复而信陵祠独缺永平韩
子客游梁叹曰兹非魏都耶夷门之墟犹有侯嬴朱亥若
而人乎使当时无信陵则侯嬴朱亥亦以监门市屠老耳
岩穴不乏人能识人不耻下交者世不数见也于是偕寺
僧即其祠地土中求得云杜故碑醵金建祠以侯朱配仍
旧也韩子又曰侯生犹魏产耳若毛公薛公固生于赵为
卷四 第 27a 页 WYG1312-0507c.png
平原所简贱而羞与为伍者也信陵何自而得之卒赖
其言趣驾救魏率五国之兵败秦师至函谷关而还信
陵之终不失臣节于魏者二公力也徒以非魏产而不
祀非阙典欤补主列侯朱之次旌功也所谓礼以义起
者也工既讫请于官春秋致祭复选石刻史记魏公子
列传立祠中过睢阳请余为之记余酌酒与韩子曰君
燕市布衣也未尝绾绶分符有修复旧典表章古烈之
任者也何汲汲为此得无悼沦落之难偶慨知已之莫
卷四 第 27b 页 WYG1312-0507d.png
遇与信陵旷世而相感乎夫信陵岂独以好客重乎秦
之并六国也此古今一大变局也赵与魏为唇齿而魏
与五国为籓维信陵用兵虽太公穰苴无以加焉使当
时不以谗废则秦不得灭魏魏不灭则五国不至折而
入于秦即信陵一旦以老病死其知人下士如此必能
得如信陵者而托国焉暴秦之虐不能及于天下矣其
以毁废也饮酒近妇人而卒其亦不忍见天下之遽归
于秦而求速毕一朝之命乎李牧死而赵亡信陵死而
卷四 第 28a 页 WYG1312-0508a.png
魏亡始皇之肆威于海内天也汉高过大梁而以太牢
祀之也其亦有见于此乎信陵墓在扬州门外河流变
迁湮没不可问矣此祠之建其不可已也遂为之记韩
子名鼎业字子新博学好古慷慨有大节此祠之建其
一端云
   星聚堂记
昔东汉陈太丘过颍川荀朗陵家太史奏德星见其占
曰五百里内有贤人聚至今载诸史册千古传为盛事
卷四 第 28b 页 WYG1312-0508b.png
吾谓太丘修德清静进退合度可谓贤矣至荀淑博学
高行其子号曰八龙然爽彧并濡迹乱时有遗议焉何
至上动天象哉疑当日诸公雅负重望一时傅会为之
盖东汉标榜之习则然未必尽有其实也徵君孙先生
隐居苏门之夏峰天下望之如泰山乔岳夏峰去孟城
里许郭子骙臣别业在焉当风日清和先生命驾往游
诸门人执经问难郭子载酒具馔以从盖若尧夫之行
窝云堂旧有题扁以避御讳先生为更之曰星聚顾谓
卷四 第 29a 页 WYG1312-0508c.png
斌曰汝其记之斌谓先生孝友笃行当逆阉窃柄正人
沦陷先生周旋其间脱然党锢之祸似有类于太丘而
道德纯备不乐仕进不为僻隐忧天悯人守先待后则
非太丘所能彷佛万一也郭子先世宗伯大参两公清
德直道炳耀前朝公隆公望克绍家学两河诗礼名族
首推郭氏亦似非荀氏所敢望昔汉高入关五星聚于
东井宋太祖时五星聚于奎井秦分也奎为文章之府
汉宋两朝人文最盛已见于此儒者师弟相聚洙泗而
卷四 第 29b 页 WYG1312-0508d.png
后一聚于河汾再聚于伊洛至元初姚公茂许平仲
仁甫
窦子声共聚百泉之上独刘静修家容城然声气
亦相往来不可谓非聚也先生生静修之里而隐于苏
门一时学士负笈从游无异隋之河汾宋之伊洛也夫
天人一理人之精神原与天地相通故严陵动客星之
象处士应少微之占贤士聚于下则德星聚于上理固
然也将见司天占象室壁奎娄之间当有五星聚矣彼
颍川之事何足云云斌庸陋无足比数追随杖履于斯
卷四 第 30a 页 WYG1312-0509a.png
堂之上以与郭子游亦不敢不自勉焉
   三圣庙碑记
睢州城东南三十里曰黑龙王庙不知所自始相传昔
时黑龙见因庙祀雩祷辄应万历中河水暴溢有关帝
像沿流而至土人祠于其左后又立庙祀真武三庙鼎
峙而黑龙王庙最久故名特著庙旁村径窈折茅屋数
十家务农桑无市贩之习茂树千章幽若林麓从叔父
九式公爱之遂卜葬焉尝携门人子弟读书庙中睹栋
卷四 第 30b 页 WYG1312-0509b.png
宇毁顿醵赀新之时顺治十四年也今二十馀载叔父
墓木拱矣从弟镐虑无以承先志砻石请余为记余承
乏史局编摩无暇秋月卧病经旬惧负宿诺乃驰书告
之曰叔父卜葬于此也固爱其土风朴厚勤耕凿以供
赋税也而其人知读书重礼义则叔父之功实多其新
此庙也所以聚一方之心志而使之为善去恶也夫读
书以明礼义力田以给公上而又处乎遐陬僻壤无纷
华市侩之习以诱其心则必能孝弟姻睦恭敬信让争
卷四 第 31a 页 WYG1312-0509c.png
竞不作乡里无怨如此而受多福宜也昔之盛时有司
常令里民择宽敞祠宇讲乡约读律令礼法以匡迪之
神明以感动之故荒村野叟皆有士君子之风今军兴
旁午不暇修举隆典贤士居其乡者仿而为之固令甲
之所不禁也镐欲承先志故亟亟于斯是不可以无记
 
 
 
卷四 第 31b 页 WYG1312-0509d.png
 
 
 
 
 
 
 
 汤子遗书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