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312-04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汤子遗书卷一     工部尚书汤斌撰
  语录
   仁和门人沈佳柘城窦克勤巩县姚尔申手述
    (二十三条/)
人皆可以为尧舜要体察我之可为尧舜者何在识得
工夫自不容已
问喜怒哀乐未发曰当于人欲净尽时验之既而曰先
卷一 第 1b 页 WYG1312-0425b.png
儒教人看未发前气象正是教人下手做工夫最亲切

语姚岳生曰鸢飞鱼跃如何是子思子吃紧为人处答
曰鸢鱼上下皆道之机也吾人体道不可须臾离亦是
如此曰然满前洋溢俱是发育峻极何处得个空閒容
我疏放耶然却随处自有个恰好的道理一切将迎期
必总用不著所以工夫正在勿忘勿助之间
学者读书不务身体力行专为先儒辨同异亦是玩物
卷一 第 2a 页 WYG1312-0425c.png
丧志先儒之言都是自己用工夫体认过来无一句不
是实话总之源头澄澈随时立教不妨互异正当反求
诸身识其所以同者勿向话头讨分晓始得
问仁之体可一言尽否曰仁体极难形似如何一言可
尽仁者得天地生物之心此言最宜体会
近代学者皆以近溪为禅近溪蚤于释典丹经无不探
讨晚年语录一本诸大学孝弟慈之旨绝口不及二氏
其孙伯愚尝私阅中峰广录近溪一见辄持去曰汝曹
卷一 第 2b 页 WYG1312-0425d.png
慎勿观此禅宗之说最令人躲闪一入其中如落陷阱
更能转出头来复归圣学者百无一二惟究心大学孝
弟慈之旨足矣近溪世所号为近禅者其言如此则沉
溺诐淫者可不知所戒哉
夜坐岳生閒问曰先儒有因人泛问辄曰汝辈是拣心
中疑的问是拣难的问盖非诚心切问先儒常不轻答
一日举必有事焉勿忘勿助长以告曰助长非必著力
紧促只容些小私意便是
卷一 第 3a 页 WYG1312-0426a.png
先儒尝有言顿悟之非不知悟未有不顿者但必学问
真积力久方有一旦豁然大悟处是顿因于渐也古人
由悟而悔由悔而悟真实用功一日憬然醒悟浑身汗
下透出本来面目从前误亦有益若不痛不痒剽窃圣
贤言语糟粕纵步趋无失究竟成一乡原到对天质人
处心中多少愧怍
时有以助长为患者曰心体原是天机动静内外无不
周流但时时体认天理不令昏散亦不可躁迫须知必
卷一 第 3b 页 WYG1312-0426b.png
有事焉工夫原极精密勿助长非放松之谓也稍放松
便忘非必有事矣总之涉有意便是私心
人不患思虑不宁只患心体未透
学者最怕是以实未了然之心含糊归依以实未凑泊
之身将就冒认
小人只是不认得独字
问事亲从兄有许多仪节亦不可不知曰如何可不知
但所谓仪节如问安视膳昏定晨省此念从何而起侍
卷一 第 4a 页 WYG1312-0426c.png
父母而问安视膳昏定晨省有时离父母则仪节于何
处行须要透得孝弟根源则充之足以保四海矣
问何思何虑曰何思何虑非全无思虑也观同归殊涂
一致百虑可见非无思虑惟得其所谓一致者虽千变
万化而寂然者自在也
心中有趣才得乐此趣从不愧不怍而生不愧不怍从
戒慎恐惧而出学者先有用力处后有得力处
凡人为一善事则心安而体舒为一不善事则心不安
卷一 第 4b 页 WYG1312-0426d.png
而色愧可见人一身内浑是天理于此便见人性皆善
人能随事体察勿亏此心本体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
所不欲这便是尽心复性的真实工夫故格物是要紧

道在日用任人一步一趋无往不有天理流行之妙舍
却子臣弟友更有何道故曰中庸不可能也惟中庸故
难能故入其中愈寻味愈乐
为学工夫只在当下
卷一 第 5a 页 WYG1312-0427a.png
或问孟子言性善阳明言无善无恶心之体何也曰此
是对有善有恶意之动而言心之体不但恶非所有即
善亦不得而名也善亦不得而名乃为至善孟子言性
善究竟是于情上看出性之善如何可说下言知善知
恶是良知这良知便是性之虚灵不昧处恻隐羞恶辞
让是非皆从此出是即孟子所谓性善宋儒言主敬阳
明恐学者过于执著反于心体上多一敬字故教人只
提醒良知便是其言无善无恶只是教人涵养未发勿
卷一 第 5b 页 WYG1312-0427b.png
过执著而已
凡事功不从心性上发出于自己毫无干涉若于心性
上毫无亏欠颜子之箪瓢陋巷便是禹稷事业
圣贤学问只在心性上用功譬如种树日于根本上培
养灌溉久之自然畅茂条达纵未畅茂条达根本自在
今人只于枝叶上用功外面虽极好看究之全非已有
今人为学须持心坚牢如铁壁铜墙一切毁誉是非略
不为其所动乃可渐入若有一毫为人的意思未有不
卷一 第 6a 页 WYG1312-0427c.png
入于流俗者
 (呜呼此先大夫之所尝语也先大夫与臣言忠与子/言孝平居讲习讨论有来问者未尝不竭诚而发其)
 (覆也盖言之可传者百此矣惜乎未经裒录此编为/姚岳生窦敏修沈昭嗣各因所闻而识之者然存语)
 (虽少皆先大夫躬行心/得之馀也男溥敬识)
   柘城窦克勤日录(四十九条/)
学者须明义利之介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又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能在此处立定天下无
卷一 第 6b 页 WYG1312-0427d.png
事不可为所以平天下到底只说到义上去
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
破除流俗是学者第一关键透出便是豪杰
日之行也日复一日总无一息而已君子之为学也顾
可息乎一时息则一时非学矣曾子曰仁以为已任死
而后已朱子以为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其警惕学
人莫有痛切于此者
大凡学人具刚勇之志量者其造道恒深中庸说知说
卷一 第 7a 页 WYG1312-0428a.png
仁终必说勇勇是收拾上面处若无这个便不济事
颜渊问仁夫子只教以克复数语说得规模既极弘远
功夫又极切实颜子闻言便直下承当其大勇者乎
事不论大小只论是非学者须令事事合理一事不可
忽略故曰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曰集义是日积月
累事功夫不可一时息一有息时便与天行之健不相

理流行于天地间不有此身则虚而无著此身关系最
卷一 第 7b 页 WYG1312-0428b.png
重不可不敬其身
天地生物势不能无阙陷有阙陷处端赖人以补助之
故人能赞天地之化育方为克尽人道
中庸之书甚是整齐初从天命说起中间支派分明末
又自下学立心之始说归天命去首尾一贯甚好看
问士之守曰中庸说不变塞至死不变观两变字可见
人能自立者不之而败于末路者亦复不少先生曰观
人全在末路上
卷一 第 8a 页 WYG1312-0428c.png
宋儒教人道理说不尽留有馀以待学人之疑至明儒
说得太尽人反忽过不能深入有得也
斯道沦落圣贤不数数见三代而后如汉仅一仲舒隋
仅一文中子唐仅一昌黎然学未必纯虽宋有濂洛诸
大儒又不无生不同时居不同地之感大抵学道之事
能与大家讲明同归于善固其素心若世人不知而已
独为之亦惟躬行实践自尽其道而已矣
为学于举世讲学之日学之途或虑其杂为学于举世
卷一 第 8b 页 WYG1312-0428d.png
不知为学之日学之事犹存其真故圣道沉沦或一二
知已散处四方心期砥砺吾道已处其孤天地间正不
可无此真修君子以为维持
天下之理感应二者而已
圣人之意寄之于言真有言不能尽意处学者读书当
默识以求得若徒泥乎词以求之则圣人之意亦有时
而晦矣如太极图周子欲显其象以示人势不得不叠
画几个圈子若论其理则太极之中即有阴阳五行如
卷一 第 9a 页 WYG1312-0429a.png
何可分周子当日岂见不及此只是落到言语上自须
如此说画到图样上自须如此画此际总在学者默识
而心通之尔
先儒解易特地创解无所依据后人观玩甚省力却不
加思索只据现成说粗心看去此后人所以不及前人

问处世之道曰初之用潜不成乎名其处世而能善者
乎君子处世不韬光晦显使人得以名之则忌之者众
卷一 第 9b 页 WYG1312-0429b.png
矣先生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其虑天下来世无一不
备后人取而观玩之固无在不得处世之道也
君子慎言语节饮食见得明道者此言语乱道者亦此
言语故慎之养生者此饮食害生者亦此饮食故节之
渐之进得位以卦画推之似初上未为得位问曰进得
位以中四爻言也先生曰何独遗初上乎问曰此自卦
变而言谓自涣而来九进居三自旅而来九进居五各
当其位故止以中四爻取义而不及乎初上也先生曰
卷一 第 10a 页 WYG1312-0429c.png
程传于六爻皆取之而谓初上二爻阳上阴下亦为得
位似觉未安问曰玩其象又似少此一层不得盖总六
爻论之艮下巽上有男下乎女之象分初上二爻观之
阳上阴下又有夫妇尊卑之象女未归则男先下乎女
女既归则妇不先乎夫二者互相发明义始备也先生
曰程传不主卦变今观卦画皆是乾坤而来三四阴阳
相交其女归之日乎上二爻皆乾下二爻皆坤其既为
夫妇之后乎只将三四爻合看上下四爻分看自有精
卷一 第 10b 页 WYG1312-0429d.png
义可思
刑之一事圣人每慎言之旅之象曰君子以明慎用刑
而不留狱与噬嗑之明罚敕法贲之明庶政无敢折狱
同一慎重之意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其万
世用刑之准乎
兑之丽泽何取朋友讲习之义程子曰两泽相丽互相
滋益妙在滋益二字已与朋友讲习之义相关切矣
问各卦爻取义不同有取本爻者有取他爻者随时而
卷一 第 11a 页 WYG1312-0430a.png
观各惟所适如兑之三四五爻皆在他爻取义若执本
爻求之又不得先生曰兑有相引而说之义故圣人系
兑之本爻多于他爻取义
问人之德业必资友而成兑之六三来兑初二岂不是
他好处却系之以凶想是他阴柔不中正只是以非道
说之尔若刚柔得中正之位圣人自不如此说此际当
随其时以观之先生曰如此看三百八十四爻皆活
包羞是小人之爻若君子筮得此必有自心歉然之事
卷一 第 11b 页 WYG1312-0430b.png
春秋之义显而可寻人自不体尔如公如晋胡氏亦未
有传骤读之几不知其何属一取上文连类考之则书
法自明上文书天王崩公自宜如周而乃如晋是忽天
王而重霸国其罪不言自见矣
微予之去止遁于郊尔后人妄以归周为言不知微
之元子也亦圣人也岂有归周之理甚至有面缚衔
璧之说何其敢于诬圣人也要知受封于宋在武庚被
诛之后而白马来宾之诗亦周人誇耀之词尔然究以
卷一 第 12a 页 WYG1312-0430c.png
客礼待之而不臣也至于祭又令得用天子之礼乐其
所以处之者厚矣
商之天下已失而武王于箕子之囚则释之此时为箕
子者审乎天理人情之安惟不仕于周即其所以报商
者也乃其时道统在上而不在下箕子以一身荷尧舜
以来相传之道不容泯没无传王访于箕子箕子安得
不为万世存道统为万世存道统安得不为武王陈洪
范圣人审天命人事之归其心公天下而不以一毫私
卷一 第 12b 页 WYG1312-0430d.png
意与于其间道可传则传之义不可仕则弗仕之武王
亦亟于访道而不强箕子以仕故封于朝鲜而不臣也
呜呼可谓仁之至义之尽矣
齐家之道与治国不同臣之在国也有犯无隐若以此
道施之于家则不可家之中不得径行其直须有委曲
默为转移之法
齐家之道最难周子云家亲而国与天下疏惟其亲故
不可以义伤恩又不可以恩掩义然则教家者亦惟渐
卷一 第 13a 页 WYG1312-0431a.png
渍化𨗳而已久当自变也
论义门郑氏曰礼义之心必如此浃洽方为善道然非
一朝一夕之故先生曰家道惟创始为难久则相承即
间有不率礼义之风已成可观摩而化也
问胎教曰只是无时不宜以正自处尔先生曰古之言
胎教者原子之未生而言也妇人以正自处不言可见
意不重此
教子弟只是令他读书他有圣贤几句话在胸中有时
卷一 第 13b 页 WYG1312-0431b.png
借圣贤言语照他行事开𨗳之他便易有省悟处
从来以女贾祸者不可胜数然非旦夕之故即如人家
旧守家风本无他事乃忽动念为改观之事令女子读
书习字妄念一起后患即伏将来必有受之者矣
圣人之言包举无遗试观九经始言修身次言尊贤次
言亲亲以至臣民百工远人诸侯无不处之各得其道
圣人之学通天彻地后世之儒者徒见迂疏浅陋而已

卷一 第 14a 页 WYG1312-0431c.png
节用最关治道若经制不定财用靡侈未有能几于治

自圣人之道不明至汉而人崇黄老之术大抵亦是承
秦攻伐之后人心厌纷扰而思恬静固时会使然也问
曰帝王之治天下有礼以维持大纲其间质文损益随
时而变乱极思治治极思乱考其时会可知也当秦汉
时固动极思静之会但可动亦可静者莫如圣人之道
当时何无一人讲明与天下相休息必崇尚黄老何为
卷一 第 14b 页 WYG1312-0431d.png
乎先生曰圣人之道与时消息惜当时无人知之故终
汉之世治术不纯至唐而益甚
古之民有四今之民有六其耗财已至何怪匮乏相继
乎问曰古之士为真儒农皆乐业商贾安居今则士无
真修农日困迫富商大贾虽或相安然亦坐而待敝矧
又益诸僧道诸游民从而耗其财此皆本业不修之故
也先生曰欲驱游惰而农之惟在使民乐为农今之为
农者力作不足供赋税不见其乐而止见其苦苦则思
卷一 第 15a 页 WYG1312-0432a.png
逃逃则不复思返如商贾之徒固是奔竞之心胜亦缘
不能安业故思他图又如僧道辈其心岂不欲有父母
妻子之乐多缘农困无以为生故逃归僧道既逸其力
又不匮于衣食则亦安之不思返矣是莫若轻徭薄赋
使民安于农而乐为之则游惰者不驱而归农矣问曰
游惰者归农矣其间贫富相耀风俗终难整理若何先
生曰此最难处今之时势与古不同古之时无甚贫甚
富之俗所以易治今之富者田连阡陌贫者至求数亩
卷一 第 15b 页 WYG1312-0432b.png
自给而不可得此中甚费区画今但使一乡之中富者
明礼义兴仁让有以庇贫者而不至失业则后此可以
徐图矣明太祖召江南父老谕以至道无欺凌贫民亦
此意也
明太祖定制令府州县各有乡长总理一乡之事遇有
祭孤魂等事亦乡长主其事每乡置亭乡长常至其处
稽乡人之善恶而籍记之以为劝惩小事直决之乡长
大事方告有司所以狱讼衰息又闻老人云洪武时每
卷一 第 16a 页 WYG1312-0432c.png
逢朝觐令天下里老各赴京询以民隐及归即令掌社
仓积谷备荒略仿古义仓之制及后在史馆阅明制诚
然其立法甚详密后之爱民者恐不能出此规模也
汤淑原问适所论治道就一邑论之有司若立申明亭
之类专其责于乡长令以时书善恶为劝惩未有不可
成俗者何有司莫之行乎先生曰后世利欲浸渍极重
难返留心治道者绝少若有司有志复古整理一方尽
可行去初无难事
卷一 第 16b 页 WYG1312-0432d.png
问乡举里选虽不能复似亦不可废先生曰明初极重
此典此典废而专重科举亦虑贤否并进名实混淆不
如舍彼取此尔问曰只缘后世取士除以言观人更无
别法故如此然究其立法之意亦是乡举里选之遗但
取士以言与取士以德收效不同今科举不能废若更
兼德行之选举不亦可乎此事实与风俗相表里又须
将风俗整顿如置乡长设义仓之类措置得法方可先
生曰然
卷一 第 17a 页 WYG1312-0433a.png
为臣而不尽职非君子也为臣而踰乎职分之所当为
亦非君子也欲不至于不尽职任事必须做事欲不踰
乎职分之所当为多事不如省事
官无论尊卑各有当尽之职为一官即尽一职便是天
地位万物育的气象至于司教一席培养人材潜移世
运关系特重时克勤将就教职先生又曰人有动念利
禄者当其始君子已病其终一心扶持名教便无不尽
职之虑
卷一 第 17b 页 WYG1312-0433b.png
儒者不患不信理患在信之过而用法过严者亦是一
病天地间法情理三字原并行不悖如官司有弗称职
者若优容贻害固不可必嫉之过而加以重罪至陨命
析产亦不忍有仁术焉轻其罪使之蚤去则我亦不流
于残而民已除其害矣
天下事惟公而已矣向在潼关时惟于此字甚得力
先生任潼关时年饥麦不熟兵饷匮乏人心骚动先生
知之欲发仓储秋粮以贷俟来年麦收仍以两季麦粮
卷一 第 18a 页 WYG1312-0433c.png
拨发督镇不可先生曰今事变仓卒非可拘以常数若
以此安抚人心利害由我而当何不可变通行之督镇
以为然及召各营弁谕之众皆欢欣感谢变遂寝后督
镇每谓僚属曰作事如汤公真可谓尽职无遗憾有能
仿而行之者即善类也
先生任潼关时同列问曰得百姓心易得僚属心难公
何兼而致之易如也先生曰吾于属吏不惟不取其财
且彼有善吾力成之以遂其愿故人或不以为苦同列
卷一 第 18b 页 WYG1312-0433d.png
曰无所取于彼何所应于上先生曰无所取于彼亦无
所应于上交际之礼不过寻常帛物四件上官且戏谓
吾礼物有班数亦各谅之无所受也至往来过往之官
未有以金帛为赠者其于上下间如此而已
先生任潼关时无取于属吏属吏不得肆暴百姓无取
于津吏津吏不得贻害商贾无取于武弁武弁不得尅
减军粮以此行之人感德深至所以自关中来者有望
门而拜者有经过茔中拜其祖墓者其得人心如此
卷一 第 19a 页 WYG1312-0434a.png
问潼关之政先生曰惟于保甲乡约社学义仓四者加之
意而已又曰实政录不可不读也
先生时为讲官曰讲官所职者大宜从源头上整理古
人正色立朝其一段至诚感孚处有格君心于不自知
者君心正而天下治此犹天之枢纽转运众星而人不
之见者也讲官又是默令枢纽能转运底是何等关系
 (康熙壬戌春闱下第将归先生留止之设榻斋头晨/夕晤对讲论互发答问无遗因撮其语并事迹约略)
 (记之凡三阅月而/归柘城窦克勤记)
卷一 第 19b 页 WYG1312-0434b.png
   男溥手述(六条/)
课子溥等读书尝至夜分不辍曰吾非望汝蚤贵少年
儿宜使苦苦则志定将来不失足也
天理二字不可不时时体察用力既久愈见亲切从此
行将去自然仰不愧俯不怍
在林下时或劝之著书曰学贵日新今之所是异日未
必不以为非何敢妄为
抚吴时秉烛治事四鼓始假寐日中始食或劝进药饵
卷一 第 20a 页 WYG1312-0434c.png
恐事烦心血渐槁非暮年所宜慨然曰君命即天命也
且曰吾自信者心也安能保其必当乎
占易以彖象为主常曰易非教人趋吉避凶祗审理之
当否其进退存亡介在几微间非沉潜玩味不能得也
临殁时以潞河勘楠木归感风寒疾漏下二鼓犹戒子
溥等曰孟子言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汝
等当养此真心真心时时发见则可上与天通若但依
成规袭外貌终为乡愿无益也
卷一 第 20b 页 WYG1312-0434d.png
   钱塘门人王廷灿手述(五条/)
年少登科切勿自喜见识未到学问未足一生吃亏在
此即使登高第陟高位庸庸碌碌徒与草木同朽耳往
往老成之人一入仕途建立一二事便足千古由其阅
历深也
诸生能吃苦否吃得苦无事做不来死于安乐生于忧
患刻刻当存此念
学问之道全在收拾此心此心不曾收拾毋论声色货
卷一 第 21a 页 WYG1312-0435a.png
利皆是戕害我身之具即读书诵诗亦为玩物丧志
读书遇古人疑难大事先须掩卷静思如我处此何以
措置然后看将下去方知古人得失学识方有长进不
然一直看去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有何益处
汉人全尚气节有锋芒有圭角终非圣贤地位圣贤非
无气节却从性分中发出皆是天理流行不可名之为
气节
   秀水门人范景手述(十五条/)
卷一 第 21b 页 WYG1312-0435b.png
景侍先生问涉世之道如何曰言忠信行笃敬圣人教
人不过如是
君子小人在天地间如阴阳之相乘试看从古以来虽
极治时举朝皆君子其间也有小人就是极乱时举朝
皆小人其间也有独为君子的有志者正须自立
先生抚吴时闻有当事登坛讲学者慨然语景曰学当
躬行实践不在乎讲讲则必有异同有异同便是门户
争端当初孙夏峰先生为一代大儒未曾应聘开讲不
卷一 第 22a 页 WYG1312-0435c.png
过于一室中二三同志从容问答而已若必登坛南面
聚众而谈何异禅门家数
问为政当以顺民情为第一义否曰然良久又曰也有
顺不得的所在即如我当初在赣州作道时正值海寇
猖獗忽有贼持伪檄到抚军辕门抚军传余甚急食顷
三至余诣抚军所以此贼付余余在辕门讯之百姓观
者如堵颇多惶惑余请抚军急枭示以绝贼人觊觎抚
军犹豫欲监候上闻余意不容稍缓请益力因令押赴
卷一 第 22b 页 WYG1312-0435d.png
市曹百姓人人震恐遮道而请曰杀之则贼众大至百
万生灵不保矣余晓百姓曰杀之则贼知我不惧而不
敢来即贼众果至我自有方略保障抵敌尔百姓无恐
此贼亦大呼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余呵之曰汝贼耳
安得云国亟斩之寻贼败去竟无警使是时稍顺民情
不断然斩之奸宄生心保无意外之变乎此岂不是顺
不得处非是当初年少气壮只是明理耳
先生问闻吴中上方山神最灵祭赛最盛起于何时景
卷一 第 23a 页 WYG1312-0436a.png
对曰相传是南宋时沿流到今灵异之说皆出乡里之
传说耳先生曰鬼神福善祸淫治幽赞化若来祭享者
方免其祸不来祭享者即降以灾直与世间贪官行事
一般定是邪鬼决非正神吾只是不信
乙丑夏候先生于院署因留宿署中时已二鼓先生犹
办事未寝至景榻前从容问近所施设果允协人心否
抑犹有当行而未及行者否盖先生德愈盛而心愈下
如此
卷一 第 23b 页 WYG1312-0436b.png
自古治日常少乱日常多要知乱日之所以多者皆缘
人之情欲相感邪淫日生其气上通于天故天降丧乱
日甚一日然天心仁爱常欲拨乱反治故笃生圣人以
为天下主设不生圣人则人之相残相害无有已时非
上天生人之意矣
自古有为之君必亲君子远小人与君子日亲自与小
人日远与小人日远凡声色货利之欲土木兴作之烦
奇技淫巧之物俱耳目所不及见心思所不及谋君志
卷一 第 24a 页 WYG1312-0436c.png
清明忠言易入天下事可理矣
天生民而立之君人君之职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
择相故曰劳于求贤而逸于得人此总其大纲以御天
下者万世人君之道也
封建与井田相表里井田不可复矣明大封同姓之制
使诸王散居于外而不假以权却最得法
人君之所最重者无如总宪朝廷有违德总宪则匡之
宰相有失政总宪则纠之六曹有不尽职卿大夫有不
卷一 第 24b 页 WYG1312-0436d.png
守度总宪则劾奏之举凡用人行政无一非总宪之责
职固若此其重也而岂易副哉
学问之事有为己为人之别真修君子朴实做去不求
人知人亦莫得而知之直至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此才
是真实学问故为己之学圣人有味乎其言之也
易有象必有理数与理相因非判而为二者也其断以
吉凶者亦就一定之理以断之至孔子系易纯是说理
虽周家卜世三十卜年八百若有定数毕竟有文武诒
卷一 第 25a 页 WYG1312-0437a.png
谋之善方能永久若秦至二世而亡亦似有定数毕竟
始皇所为不善以致此数固不离乎理也
易重阳刚故成天下事者必刚健中正若柔顺中正必
有相助者始可成功此阴阳之辨也
问丰之六五柔暗之主二三四爻之障蔽皆由此爻不
好至此爻却说来章何也先生曰他爻之障蔽皆由此
爻不好若此爻能不使他爻障蔽便是他大有好处故
只以来章言之亦见他是阴暗不能独立必借人而成
卷一 第 25b 页 WYG1312-0437b.png
若不能来章即不能有庆誉之吉矣戒意已具词中也
  附
   志学会约
学者莫先于立志孔子十五志学便志到从心所欲不
踰矩我辈四十五十尚未知志学何以为人程子曰言
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今与诸君子立会以
志学名欲先定其志要识圣人之所志者何志所学者
何学如适京师者必先识京师之路虽相去千万里毕
卷一 第 26a 页 WYG1312-0437c.png
竟路径不差渐次可近京师否则适北而南辕用力愈
勤相去愈远矣后列会约数则大约本之冯少墟先生
旧约而稍稍增损附以己见亦藉以就正先生长者焉
一会以每月初一十一廿一中午为期不用柬邀
一揖就坐世情寒温语不必多各言十日内言行之得
失务要直述无隐善则同人奖之过则规正所讲以身
心性命纲常伦理为主其书以四书五经孝经小学濂
洛关闽金溪河东姚江诸大儒语录及通鉴纲目大学
卷一 第 26b 页 WYG1312-0437d.png
衍义等书为主不许浮泛空谈亵狎戏谑凡涉时政得失
官长贤否及亲友家门私事与所作过失并词讼请托
等事一概不许道及违者注册记过
一会中崇真尚朴备馔多不过八器围坐荤不许过素
若人少则四器亦可饭罢酒即止甚勿杯盘狼籍饮酒
笑谑以伤风雅违者注册记过
一会中置一册子凡是日讲论有能发明义理或近日
有所心得即录册中以便商订或有疑难一时不能明
卷一 第 27a 页 WYG1312-0438a.png
白者亦记册中渐次考正亦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
能之意仍将所问答参悟有合于道者略为缀记成篇
以存其说
一彼此讲论务要平心易气即有不合亦当再加详思
虚已商量不可自以为是过于激辨舍己从人取人为
善圣贤心传正在于此否则虽所论极是亦见涵养功
疏况未必尽是乎尤西川先生云让古人是无志不让
眼前人是好胜
卷一 第 27b 页 WYG1312-0438b.png
一学之不讲孔子且忧况学者乎人心易放学问难穷
故亲师取友一则夹辅切䃺使不至放逸其心一则问
津指路使不至错用其功总是自己求益非务外徇人
也邹东廓先生云讲学者非以资口耳所以讲修德之
方法也闻义而徙不善而改便是讲学以修德实下手
处吕泾野先生云学不讲不明非是自矜将验已之是
非又云学道之名亦不消畏避人知方是真做才有避
人知的心便与好名的心相近我辈浮沉世味悠悠岁
卷一 第 28a 页 WYG1312-0438c.png
月衰老将至漫无心得碌碌一生草木同朽岂不负父
母生成之恩为宇宙间一大罪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我辈大家猛省非求名誉非结声气总要各完自
己性分各成自己人品不致丧尽几希沦于异类富贵
功名转眼即空如不可求从我所好愿同志者相与精
进勇猛共證此事焉
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吾辈发愤为学必要实心改过
默默点检自己心事默默克治自己病痛若瞒昧此心
卷一 第 28b 页 WYG1312-0438d.png
支吾外面即严师胜友朝夕从游何益乎每见朋友中
自己吝于改过偏要议论人过甚至数十年前偶误常
记在心以为话柄独不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舜蹠
之分只在一念转移若向来所为是君子一旦改行即
为小人矣向来所为是小人一旦改图即为君子矣岂
可一眚便弃阻人自新之路更有背后议人过失当面
反不肯尽言此非独朋友之过亦自己心地不忠厚不
光明此过更为非细以后会中朋友偶有过失即于静
卷一 第 29a 页 WYG1312-0439a.png
处尽言相告令其改图即所闻未真亦不妨当面一问
以释胸中之疑不惟不可背后讲说即在公会中亦不
可对众言之令彼难堪反决然自弃交砥互砺日迈月
征庶几共为君子改过迁善为圣学第一义我辈勉之
一圣贤义理载于五经四书而其要在于吾身若舍目
前各人进修之实不以改过迁善为务纵将注疏大全
辨析毫釐与已终无干涉圣学首重诚意自欺自慊皆
在隐微独知处勘證若徒弥缝形迹不实在心地打点
卷一 第 29b 页 WYG1312-0439b.png
即外面毫无破绽总是瞻前顾后义袭而取苦力一生
究竟成一乡愿到对天质人处心中多少愧怍我辈著
实用力必期躬行心得义利诚伪关头不可一毫将就
混过此日勉强久之必有纯熟境界阳明先生致良知
为圣学真脉各求所以致之之道勿忽也
一近日风俗衰薄巧诈滋起凡我会中各宜敦本尚实
力崇古道不得概从流俗苟且避谤至于四礼仪节亦
当斟酌复古有断当改正者亦不必因循随众
卷一 第 30a 页 WYG1312-0439c.png
一善是大家公共的不是一人自私的为善却是自己
担当的不是他人强攀的既入会必须实实照约行否
则彼此无益孟云浦先生曰学者躧两家船不得
新吾吕先生曰吾学工夫秪有事心一著最为吃紧若
把一心被耳目口鼻四肢驱策如犬马役使如奴婢男
儿七尺之躯不能为他做一主张发之言动措之事业
纵有一二可观都是气质作用安得尽合道理协于天
则必须大勇猛振委靡之气坚果确之心勿以戒慎恐
卷一 第 30b 页 WYG1312-0439d.png
惧为桎梏勿以怠荒淫肆为脍炙于发愤忘食之中尝
乐以忘忧之味久则和顺于道德优游于矩度驯焉安
焉才是得力处呜呼呼吸一过万古无轮回之时形神
一离千载无再生之我悠悠一世可为恸哭又曰圣学
入门先要克已归宿只是无我盖自私自利之心是立
人达人之障此便是舜蹠关头死生岐路又曰敬者不
苟之谓也敬无他攻击此心之苟而已故苟则不敬敬
则不苟戒慎恐惧心体不苟也中规中矩步履不苟也
卷一 第 31a 页 WYG1312-0440a.png
无淫视无侧听耳目不苟也安定辞守如瓶声音不苟
也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与人不苟也一息尚存此志
不容少懈终身不苟也敬外无圣人居敬外无圣人之
道其始也毋不敬终也恭而安尽之矣又曰防欲如挽
逆水之舟才歇手便下流力善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
便下坠是以君子之心无时而不敬畏也又曰学者要
养心气心气一衰万事分毫做不得又曰胸中只摆脱
一恋字便十分爽净十分自在人生最苦处只是此心
卷一 第 31b 页 WYG1312-0440b.png
沾泥带水明是知得不能割断耳又曰才能技艺让他
占个高名莫与角胜至于纲常大节定要自家努力不
可退居人后
夏峰孙先生曰静坐读书须先澹其安饱之念方称好
学自世人以富贵为性命以贫贱为雠敌而坏心术丧
名节祗此欲恶两念为之祟耳程子曰大凡学者学处
患难贫贱今观孔颜乐处不出乎世情所谓澹泊忧愁
中即伊川气貌容色逾胜平生亦自涪川贬后见之益
卷一 第 32a 页 WYG1312-0440c.png
信圣贤所为乐不于富贵得志时学者正要于此处见
得分明又曰世人不知学者勿论即素有志于学动辄
曰目前为贫所苦为病所苦为门户所苦为忧愁拂逆
所苦不知学之实际正在此贫病拂逆种种难堪处不
可轻易错过若待富贵安乐时始向学终身无学之日
学之晦于天下也久矣又曰大凡向学之人独立之意
多近于方方之弊也为单板随人之意多近于圆圆之
弊也为软熟初学宜以方入学力深单板自化断不可
卷一 第 32b 页 WYG1312-0440d.png
失之软熟耳新吾先生为同郡先哲夏峰先生为今日
先觉故各摘语录数则与同志共勖焉
 
 
 
 
 
 汤子遗书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