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075-05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韩集点勘卷四
             长洲陈景云撰
乌氏庙碑 卢从史始立议 按汉书邹阳传羊胜公
 孙诡欲使梁王求为汉嗣袁盎等皆建以为不可师
 古曰建谓立议则立议犹言建议也或以立字断句
 非 至马都山 按樊氏所谓或者之论皆温公考
 异中语盖温公所见韩集乃祥符杭本其文作走可
卷四 第 1b 页 WYG1075-0565b.png
 突干渤海上至马都山渤海下无扰海二字与今本
 不同故公云尔至谓公未见许碑樊说是也 唐平
 卢一镇分契丹渤海之间契丹在平卢西北而渤海
 在其东马都山当是平卢东境与渤海接壤之地又
 唐以平卢帅兼领海运事自承玼既却渤海之兵于
 是东陲息警运道无虞故岁罢运钱以千万计也
 石岭军使 按石岭军在河东忻州秀容县因屯军
 边地故有积粟厉兵出入耕战事若左领军则职典
卷四 第 2a 页 WYG1075-0565c.png
 禁旅不当有下二语且左领军止有将军无军使或
 本自误也
河东节度使郑公神道碑 自号白云翁 按令狐楚
 表奏十卷盖集前后佐桂林太原二府事四帅幕下
 所草非专为郑儋从事时作也初桂帅王珙奏辟楚
 楚以父官并州不得奉养未尝预帅府燕乐满岁谢
 归太原诸帅皆高其行相继引入幕府及后表奏之
 编自佐桂林幕府始自号白云孺子盖用狄梁公登
卷四 第 2b 页 WYG1075-0565d.png
 太行遥望并州亲舍事方氏媚儋之诮恐承小说之
 失实也
田氏先庙碑铭 勿亟勿迟 按春秋桓公八年春正
 月己卯烝公羊传曰讥亟也注亟数也释文音去冀
 反勿亟义本此或读居力反作急字解者非 可作
 承辅 按汉书淮南衡山王不务遵蕃臣职以承辅
 天子
刘统军碑 以势自惮 按刘除陈州由佐新帅上官
卷四 第 3a 页 WYG1075-0566a.png
 说却蔡兵之功元侯即谓新帅言刘之威名本在节
 使上而能尽巡属之礼以事大府故曰以势自惮也
 注引韩全义事殊误 峻之大夫 按峻犹陟也张
 说平贞慎碑铭云严严宪府公三峻之与此同作浚
 非 及癸已岁 按统军以元和八年五月许州水
 灾事徵还六月归第至冬而卒秋涌水出之秋字定
 传录误况下文明云六月隆热则上不应言秋尤明
 矣
卷四 第 3b 页 WYG1075-0566b.png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 字某 按启字开士见刘梦得
 集 人吏迎观望见 按天宝末房太尉为扶风郡
 守郡后改凤翔府当其孙为此府参军时乃祖故吏
 民定尚有存者故云
太原郡公神道碑 兴官耆事 按耆与嗜同王介甫
 葛度支墓铭有乐职嗜事语正用韩文尤可證明朱
 子之说
曹成王碑 救兵州东北属乡还 按兵州文章正宗
卷四 第 4a 页 WYG1075-0566c.png
 作其州为是盖蒙上梏其州之文谓随州也属乡方
 本作厉乡与唐史合旧史曹王皋令伊慎击李希烈
 兵于随州厉乡大破之按汉书地理志南阳随县下
 注厉乡故厉国随县在唐为随州故九域志云厉乡
 随州村名盖本汉志朱子言当作属乡盖从嘉祐杭
 本又言厉乡属亳虽本史记老子苦县厉乡曲里人
 注然曹王战处乃随之厉乡非亳境也又权德舆伊
 慎碑引兵攻随走康叔于厉乡康叔李希烈所遣将
卷四 第 4b 页 WYG1075-0566d.png
 也盖曹王遣慎击走希烈兵之在厉乡者故曰救耳
 权韩两碑尤可互證又自𦧟随光化以下五句皆叙
 取随州事无及安州语朱子去安尚远之说亦非
扶风郡夫人墓志 司徒侍中庄武公之冢妇 按侍
 中二子少府其次也则卢夫人乃介妇今云冢妇未
 详或疑少府是嫡子故云尔然以公少府兄行状考
 之盖同母无嫡庶之异也 长子后注 按继祖乃
 德宗赐名事见李肇国史补则少监志云讳继祖非
卷四 第 5a 页 WYG1075-0567a.png
 有误也朱子之说误
秘书少监独孤府君墓志 按志言君生之年宪公殁
 世则始生而孤明矣注二岁语误 秘书兄朗旧史
 误以为弟新史已正之盖据公志 志言上将有所
 相不可于众谓裴均也不著其姓名盖缘均帅江陵
 时公尝在幕府以故吏为府主讳耳与秘监同谏之
 李约其斥均之辞甚丑见新史均传但史误以为德
 宗时事亦当据公志正之 秘监妻权夫人以夫殁
卷四 第 5b 页 WYG1075-0567b.png
 之岁十月卒其父文公作志言子诲生十年即此志
 之天官也志以四月作盖其时犹未命名故称其小
 名耳本传及世系表皆言名庠必又后来所改也
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 孝权大父注 志言大父
 讳孝先注或作奉先按或本是也唐人重家讳不应
 犯祖名
卫府君墓志 赠太子洗马讳某之孙注 方氏增考
 年谱云此志今本皆作卫之玄及质之善本实中立
卷四 第 6a 页 WYG1075-0567c.png
 非之玄中立字退之所谓善本即汪彦章所据王仲
 信本也方氏又云中立饵奇药求不死而卒死故白
 乐天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孔毅夫陈无已之
 徒皆指以为公晚年惑金石药非也观白氏所纪退
 之微之杜子崔君三四人皆非有闻于时者适以中
 立之字偶同耳其说最辨而核详见庆元魏本所刋
 韩文类谱中廖莹中集诸家之说采魏本为多方氏
 此条独在所削且于李博士志后复引孔陈云云盖
卷四 第 6b 页 WYG1075-0567d.png
 反以为笃论矣
河南令张府君墓志 抑首促促注 按注上龊字当
 作龌应劭汉书注喔𪘏急促猊𪘏即龊也二字非特
 音同其义亦一 帅他迁注李鄘为江东节度使
 江东当作河东
刘统军墓志 父讼注 父讼或作父诵朱子谓名讼
 无理疑避讳而改然后汉有司徒尹讼见段颎传是
 古人已有名讼者
卷四 第 7a 页 WYG1075-0568a.png
凤翔节度使李公墓志 宿卫四十馀年 按李公以
 建中四年扈跸立功及元和六年自金吾出镇其居
 宿卫二十馀年耳四字传录之误
平淮西碑 题注 按罗隐记石烈士事此碑立于蔡
 州及仆碑磨文后段文昌重撰其文云勒铭淮浦尤
 明證也后州人以裴晋公督师平蔡特立庙其地兼
 移段碑于庙庭至宋政和中州守陈珦因谒晋公庙
 读碑文大不平即磨去之重刻韩文事见夷坚志先
卷四 第 7b 页 WYG1075-0568b.png
 是祥符间吴兴姚铉辑唐文粹采文昌作而置韩碑
 陈姚二事前后相反如此 题下注愬妻唐安公主
 也 按公主下脱女字 稂莠不薅 按薅当从诗
 释文读呼毛反 遂定易定注义成节度使张茂昭
  按义成当作义武义成乃郑滑军号非易定二州
 地 今益以汝注徙𨽻汝州 按𨽻当作理河阳军
 本治盟津今移军驻汝 惟是朔方注 按陜州属
 陜虢观察使所辖非东川地注误 元济尽并其众
卷四 第 8a 页 WYG1075-0568c.png
 注骑军 按据史骑当作骡 其往抚师 按汉书
 李广传司马法曰振旅抚师以征不服 凡兹廷臣
 注 按判官书记下孙氏原注有皆朝廷之选上皆
 从之判官谓李正封冯宿书记谓李宗闵不著三人
 姓名注仍史文之旧也廖本删此二语是直以判官
 书记之职皆行军司马一人兼为之迹舛甚矣 河
 南附起注 按汴当作郓时郓帅李师道方与蔡寇
 相首尾与汴无涉又统诸军讨蔡者即汴帅韩弘也
卷四 第 8b 页 WYG1075-0568d.png
  三方分攻注 按三方分攻即上所谓道古攻其
 东南文通战其东愬入其西也三方中即已伏后西
 师之根矣至大军北乘二句始详叙颜胤武合攻其
 北之事自常兵时曲至郾城来降乃挈前文大战十
 六得栅城县二十三之要而言之试之新城二句则
 所谓颜胤武合战益用命也自是贼势日蹙专备北
 境故西师得成捣虚之功西师句尤与上分攻相应
 细寻文义旧注之灭裂自见矣
卷四 第 9a 页 WYG1075-0569a.png
南海神庙碑 题注 观察使当从方氏举正使上增
 支字支使之职与书记同公郓州溪堂诗序作于此
 碑后中有从事陈曾当即是人盖旋去桂幕而从事
 于郓也 来享饮食注享或作慕 按慕当作篡扬
 子法言篡取也此篡字所本古本扬子亦有误作慕
 者盖两字相似易讹也
罗池庙碑 侯之船兮两旗五句 按舟中树两旗设
 寓马以迎神此岭外祀神旧俗见南宋临邛韩本注
卷四 第 9b 页 WYG1075-0569b.png
 盖侯船及乘驹诸句皆纪其实也东坡书此诗泊之
 作汩之然似从集为长盖因中流阻风停桡故有待
 侯不来之悲耳 北方之人兮二句 此言中原士
 大夫方多腾口吹毛者也据唐史子厚从永州召还
 复有岭外之行盖深为言路所排所谓为侯是非者
 此也北一作此为一作谓皆误 宋丘崇重修罗池
 庙记略云柳侯祠罗池三百馀年英灵犹存元祐五
 年赐额曰灵文庙崇宁三年赐爵曰文惠侯承糦践
卷四 第 10a 页 WYG1075-0569c.png
 笾袂尝相属所谓施利钱者岁不知几何率以十万
 为公帑用馀则庙得之以备营缮此记乃政和初作
 施利钱即后代香钱也至绍兴末加封文惠昭灵侯
 致和元年又进封文惠昭灵公见元史盖柳侯著灵
 南土州人祀之久而益虔碑文所谓钦于世世者信
 矣
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 公字弘中 按法言
 修身篇或问士如何斯可以禔身曰其为中也弘深
卷四 第 10b 页 WYG1075-0569d.png
 王公字本此 按仲舒连州之谪乃为同列所挤同
 列者韦执谊也时虽在郎署方承恩用事故得逞其
 私与王叔文无预
许国公神道碑 恒无宿储 祥符本无恒字为是见
 举正碑作于长庆中应避御名 京兆尹 时韩方
 尹京监护丧事者即公也故公祭韩令公文中有云
 锡秘物之必周余将命而临视是也祭文乃门人沈
 亚之代作亚之时为栎阳尉京兆属邑也
卷四 第 11a 页 WYG1075-0570a.png
柳子厚墓志 勇于为人 按为当读于伪反郑康成
 诗笺云为犹助也史言王叔文密结柳刘诸人定为
 死交勇于为人即言子厚党助叔文而微其辞也
 不自贵重顾藉 按顾藉之义与顾惜同公上留守
 相公启云无一分顾藉心是也或以二字属下非
 八司马初贬有永不量移之命后八人中惟程异以
 大臣李巽力荐复得进用位登宰辅可谓有钜力推
 挽矣然物望素轻殁于相位旋即身名俱灭视子厚
卷四 第 11b 页 WYG1075-0570b.png
 之以文章传世百世不磨者所得孰多耶异先子厚
 卒当韩志柳墓时正两人盖棺论定之日故志中云
 云似专为异而发也太史公有言富贵而名磨灭者
 不可胜记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韩子之轩轾柳程
 犹斯志也
国子司业窦公墓志 题注 按送窦从事序中称殿
 中侍御史者盖先是司业佐留府之官也志中明言
 佐六府五公八迁至检校虞部郎中则前此使府所
卷四 第 12a 页 WYG1075-0570c.png
 历官具在其中矣注何以不载为疑耶 为郎官令
 守 按郎官虞部都官郎也令守洛阳令泽州守也
 守字句绝又前郑群墓铭已有郎官郡守语正与此
 同考异欲乙令守二字则当属下慎法为句恐非
尚书左丞孔公墓志 不能进退郎官 按唐制郎官
 有缺左右丞举之亦有已在郎署而为丞所汰且甫
 除而丞不放入省者是郎官进退丞皆得主之故戣
 自以不能举职为嗛也
卷四 第 12b 页 WYG1075-0570d.png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 按公以贞元三年至京师是夏
 平凉有吐蕃劫盟事公兄御史弇遇害始主和戎之
 议者马燧也公见燧殆在劫盟后燧念弇新殁王事
 故抚恤公者特厚耳 玉雪可念注 王丞相下当
 有夫人二字见世说注
幽州节度判官张君墓志铭 自申于闇明 按张平
 子灵宪中论日之明云由明瞻闇闇还自夺韩子语
 似本此
卷四 第 13a 页 WYG1075-0571a.png
太学博士李君墓志 司空之后注 后文当作孝文
  胥其出注 廉颇当作赵奢 年四十八注 按
 长庆三年岁在癸卯干以癸卯卒年四十八则其生
 当在大历十一年丙辰非元年也又志既载卒之岁
 月及得年若干则始生之年自见此注尤赘 广川
 书跋云李干志李翱书志云干字子渐韩集无此按
 子渐之字当取鸿渐于干义其名从干为是
毛颖传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云中山在溧水县山出
卷四 第 13b 页 WYG1075-0571b.png
 兔豪为笔最精韩文毛颖传中中山谓此按中山兔
 毫亦见白乐天鸡距笔赋白又有紫毫笔诗则云贡
 自宣城以新史地理志参证宣州贡笔与诗语合而
 溧水则宣之属县也则宣城之贡即出自中山明矣
 但当秦始皇时楚郡寿春在江之北而溧水中山则
 江南地秦未克楚都其兵不得先渡江而南朱子所
 谓虽寓言而不能无失者殆谓此也
鳄鱼文 将其丑类 按定四年传将其丑类注丑众
卷四 第 14a 页 WYG1075-0571c.png
 也文末年传注丑类恶物也
太傅董公行状 其子乃复欲为士宁之故 按乃当
 从唐史作乃李万荣子名也乃乃虽同而字有今古
 之异诸注家不注万荣子名盖皆误以为虚字而略
 之耳
荐侯喜状 题注 郁为选首者盖州家牒送举进士
 之首如张籍举进士由汴州牒送是其证也汝州刺
 史领防禦使不𨽻大府故亦得举士 按卢虔终秘
卷四 第 14b 页 WYG1075-0571d.png
 书监从史之父也
为裴相公让官表 又毗邦宪注 按元和十年晋公
 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宪非别除也注中
 为字当作兼
举钱徽自代状 按集中举人自代状凡六篇此其一
 也馀五篇皆先具新除之官于前如国子监尚书兵
 部之类此状乃除刑部侍郎时进首行状字下当有
 尚书刑部四字盖偶脱耳 常参官上后三日举一
卷四 第 15a 页 WYG1075-0572a.png
 人自代诸州刺史亦如之皆建中制也以韩子历官
 言之如御史职方比部考功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及
 两任吏部侍郎皆当有举人自代状而集止有六状
 盖逸者已大半矣惟都官之除时方分司东都尚未
 入省不当辄举自代人耳又刺袁潮二州止有袁州
 举韩泰自代状而潮州举状亦逸之当时虽左降官
 莅州亦例举人自代如柳子厚集中有柳州举自代
 人状即其证也
卷四 第 15b 页 WYG1075-0572b.png
举张正甫自代状 按长庆中正甫为尚书右丞驳于
 頔更谥事见頔传中其刚直可知事在公举自代后
论盐法状 今臣计其新法亦用十万不啻 按啻字
 句绝不啻犹言不止也左传鲜不五稔杜注少尚当
 历五年多则不啻又柳子厚序棋亦有相去千万不
 啻语
海水 题注 公登第后未尝还江南不知注说何据
赠崔立之 题注 按正集有酬崔少府诗乃别是一
卷四 第 16a 页 WYG1075-0572c.png
 人非崔丞也又少府行十六与崔丞行二十六又不
 同注误
上崔虞部书 儳焉而不终注白头而新 按汉书邹
 阳传作如新董说盖本新序非误也
通解 必谓偏而不通者矣 按此句下脱其可不谓
 之大贤者哉一句当从宋闽本增
河南府同官记 题注 此记洪谱系于元和四年朱
 子于本传附注从之盖记中既五年句乃合永贞元
卷四 第 16b 页 WYG1075-0572d.png
 年言之上下文义甚明此注中元和五年当作四年
 又既五年注当削 开府汉阳注 按均入为仆射
 后加同平章事出镇襄阳记中两称宰相以其新命
 言之也仆射不为正宰相自唐中叶后已为定制今
 注脱其加使相事似未明悉 岁时出旌旗 按东
 都留守其之官例赐旗甲见唐史吕元膺传出旌旗
 城外衙之即谓出所赐旌麾也
潮州请置乡校牒 无所从学尔 考异云尔或作耳
卷四 第 17a 页 WYG1075-0573a.png
 非是按尔字若作语助句绝与耳字无异公他文中
 亦有尔耳二字两本互异者考异但并存而已今由
 朱子作耳非是语推之此尔字似当作尔汝之尔属
 下句读盖此牒即授赵德秀才故云然也如公上张
 仆射书云受牒之明日亦是受署幕职文牒耳又韦
 执谊贬崖州司户刺史请摄军事衙推有勿惮縻贤
 之牒此尤刺史署衙推即牒其人之明证元稹草陈
 谏除官制中有尔諌语与此牒中尔德类盖当日自
卷四 第 17b 页 WYG1075-0573b.png
 有此文体
顺宗实录卷一 太常卿许孟容撰议文 按议似当
 作诔
卷二 追故相忠州刺史陆贽 按陆相贬忠州别驾
 卒于贬所未尝有刺史之授详见实录第四卷此刺
 史二字误
卷三 五坊小儿 按南部新书五坊使者雕鹘鹰鹞
 狗谓之五坊置使分领之若小儿则又以小阉分𨽻
卷四 第 18a 页 WYG1075-0573c.png
 五坊而给本坊役使者也 张荐卒于赤岭东回纥
 辟 按旧史张荐使吐蕃至赤岭东被病殁于纥壁
 驿吐蕃传其柩以归此回纥辟乃传录之误
卷四 以尚书左丞韩皋 按新史方镇表元和元年
 始升鄂岳观察为武昌军节度使当顺宗世鄂岳未
 尝为节镇武昌军节度使六字疑衍 六月乙亥
 按旧史顺宗纪是年七月戊辰朔乙亥乃七月八日
 也六月无乙亥一本作己亥为是又一月中前有乙
卷四 第 18b 页 WYG1075-0573d.png
 亥后不当有癸丑以下文癸丑推之乙亥之误益明
  赠故忠州别驾陆贽 按追赠陆贽阳城事不系
 月日以旧史考之乃七月丙子盖日月并脱也又潘
 孟阳除官之命乃戊寅非戊午七月亦无戊午并当
 以史为正 议者言参死由贽注 按贽请令长举
 属吏状长下脱官字
卷五 贬韦执谊崖州司马 按新史宰相表执谊之
 贬在是冬十一月又司马新旧史执谊传并作司户
卷四 第 19a 页 WYG1075-0574a.png
 而本纪及宰相表作司马与实录同当是自司马再
 贬司户犹刘柳诸人初贬刺史再贬司马耳又刘柳
 等七人但谪远州无一过岭者而崖州之贬独再涉
 鲸波所窜之地视诸人为最恶宜降秩尤卑纪表第
 举其初贬之官故与本传互异又执谊至崖州刺史
 李甲牒摄牙推事盖缘司户与牙推皆州幕官故可
 牒之兼摄若司马乃州之上佐刺史不得牒署矣此
 亦执谊再贬司户之证 张万福元和元年卒 按
卷四 第 19b 页 WYG1075-0574b.png
 前书万福卒系六月己亥之后但未书日耳则其卒
 之年月已详元和元年四字乃衍文 永贞二年正
 月景戌朔注 按顺宗之崩在正月甲申则此月之
 朔非景戌也戌作寅为是
饮城南道边 题注 按题中既不著中丞之姓又无
 他事可證何由知其为晋公此注当削
本传 终秘书郎注 已详疑已诞之误王性之有博
 洽名然其杂著中往往语涉齐谐此说亦近之 调
卷四 第 20a 页 WYG1075-0574c.png
 四门博士注 以公博士之除在十七年證洪樊二
 谱之说最为辨悉按公十七年与杨敬之书有仆守
 一官且不足以修理语是必在已授博士后益可证
 公为博士非十八年也 权知国子博士注在江陵
 有答张彻诗 按答张彻诗乃公从江陵还朝官国
 子博士日作非在江陵时也 华阴令柳涧注 郎
 中当作郎官 转考功注 窜走当作窜定 进中
 书舍人注去年冬 按洪谱原文作九年为是
卷四 第 20b 页 WYG1075-0574d.png
 
 
 
 
 
 
 
 韩集点勘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