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新刋权载之文集卷第二十八
            唐权德舆字载之
  铭赞
   唐故洪州开元寺石门道一禅师塔铭(并序)
钟陵之西曰海昏海昏南鄙有石门山禅宗大师马氏
塔庙之所在也门弟子以德舆尝游大师之籓俾文言
而揭之曰三如来身以大慈为之本六波罗蜜以般若
为之键非上德宿殖者恶乎至哉大师法讳道一代居
德阳生于异表幼无儿戏嶷如山立湛若川渟舌广长
以覆准足文理而成字全德法器自天授之尝以为九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流六学不足经虑局然理世之具岂资出世之方唯度
门正觉为上智宅心之域耳初落发于资中进具于巴
西后闻衡岳有让禅师者傅教于曹溪六祖直心超诣
是谓顿门跋履造请一言元解始类颜子如愚以知十
俄比静居默然于不二又以法惟无住化亦随方尝禅
诵于抚之西里山又南至于虔之龚公山攫搏者驯悍
戾者仁瞻其仪相自用丕变刺史今河南尹裴公久于
禀奉多所信向由此定惠发其明诚大历中尚书路冀
公之为连帅也舟车旁午请居理所贞元二年成纪李
公以侍极司宪临长是邦勤护法之诚承最后之说大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扺去三以就一舍权以趍寔示不迁不染之性无差别
次第之门尝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證法无所着触境皆
如岂在多岐以泥学者故夸父吃垢求之愈疏而金刚
醍醐正在方寸于是解其结发其覆如利刃之破骨索
甘露之洒稠林随其义味快得善利者可胜道哉化缘
既周趺坐报尽时贞元四年二月庚辰春秋八十夏腊
六十前此以石门清旷之境为晏然终焉之地忽谓入
室弟子曰吾至二月当还尔其识之及是委化如合符
节当夹钟发生之候叶拘尸薪火之期缁素幼艾失声
望路渡涸流而法雨滂洒及山门而天香纷霭交感之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际昧者不知沙门惠海智藏镐英志贤智通道悟怀晖
惟宽智广崇泰惠云等体服其劳心通其教以为吾师
真性湛然与虚空俱唯是体魄化为舍利则西方之故
事传焉不可巳也乃率吁其徒从茶毗之法珠圆玉洁
煜耀盈升建兹严事众所瞻仰至七年而功用成竭诚
信故缓也德舆往因稽首粗获击蒙虽飞鸟在空莫知
近远而法云覆物已被清凉今兹铭表之事敢拒众多
之请铭曰
达摩心法南为曹溪顿门巍巍振拔沉泥禅师宏之俾
民不迷九江西部为一都会亦既戾止元津横霈慈哀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摄护为大法砺五滓六触翳然相蒙直心道场决之则
通随器受益各见其巧真性无方知道不竭顾兹梦幻
示有生灭微言密用焕如昭晰过去诸佛有修多罗心
能悟之有一刹那何以冥哀兹窣堵波
   唐故宝应寺上座内道场临坛大律师多宝塔
    铭(并序)
京师东门二里所多宝塔者沙门灵凑等为先大师荐
祉尽敬之地也大师讳圆敬姓陈氏河南陆浑人报年
六十四经夏四十四以贞元八年春正月厌代入灭于
保寿寺越十有五日迁窆于龙首北原距兹塔西北十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馀步初大师入道依本县思远寺微公通法华经宝应
二年制度编僧籍于东京长寺受具于白马寺本律师
昙无德义言下信解以为遵道途而扺都邑涉门阈而
跻堂皇故尸罗毗尼以摄妄想五部四分是为扃键然
后因定发惠最上乘优婆鞠多由是道也敷畅微妙攘
除痴冥如一灯传照一雨润物宏我法者可胜道哉代
宗朝徵入内道场累诏受兴善安国宝应等寺纲首又
充僧录寻授宝寿寺上座赐律院以居授瑜珈灌顶密
契之法讲楞伽经起信论译虚空藏经鉴义润文世典
群书靡不该贯无非晏坐道场沃天心以了义照佛日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于中禁郁为龙象大拯斯人将灭之夕备申告诫中夜
累足如期顺化其智惠欤其解脱欤法子苾刍服纕成
列仰护念慈哀之旨舍莲花多宝之义厥后十五年而
功用成丹素觚棱石轮火齐施于外圣像真言多罗祇
夜函于内又以见凑公成就付嘱而为上首况不出户
庭持经万遍愿力期满严饰斯崇勒铭于兹以示尘劫
铭曰
三生不驻如电如瀑七情相攻如虿如蝮彼上人者为
世导师乃精毗尼以摄群疑宏道日大化缘斯毕建兹
严事如地涌出国门之东万宇来同斯为宝所烛耀无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唐大兴善寺故大宏教大辩正三藏和尚影堂
    碣铭(并序)
三藏者何于心为戒定慧于学为经律论惟西域二大
士以正智法器为天人师大宏教和尚本号金刚智南
印度人出家于那兰陁寺道成于迦毗罗卫国事龙智
阿堵梨通惣持灌顶之法入师子国登楞伽山航海涉
险聿来中土开元中随銮辂于两都大智大慧皆抠衣
请益春秋七十三夏腊五十化灭于洛京起塔于龙门
传法于大辨正和尚和尚法号不空师子国人母氏方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娠梦佛光照顶弱冠受具通三密法尝赍国信往诣他
方讽真言而海风恬息结秘印而狂象调伏若岁大旱
实作霖雨内出方袍之锡犹命服焉至德初宣皇受命
于灵朔译不动尊经以献凡所以顺天心而导善气者
又何可胜言自开元末至大历中三朝尊奉以密行救
世代宗授以特进鸿胪卿赐号大广智三藏既以众生
病为病于卧内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大历九年
夏六月既望示灭于兴善寺追命司空不视朝三日尊
名曰大辩正遣中谒者吊祠报年减先师三岁而休夏
同数初武皇帝崇大师以次公命卿也先师有仪同之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赠宏教之谥大师之弟子曰沙门含光昙贞觉超惠龄
于邻潜真惠觉等或为肃宗灌顶阿堵梨清凉山功德
使或为内道场三教大德或为僧录皆伟然龙象为法
栋梁而惠应惠觉传授秘藏永怀世道乃于仁祠法堂
严事华饰仪同在西肃国在东睟容德宇瞻仰如在应
公又推本其教曰昔毗卢遮那如来入不空王三昧说
瑜珈最上乘义授于普贤以平等性智而造妙觉一印
舍万法五部周四方金刚之坚利莲花之清静悟入之
速可思议哉普贤授龙猛龙猛授龙智凡千百载而先
大师授于大师纂服六叶之教绍明三摩之法摄护成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就斯为妙门大凡翻经七十七部一百卷命书悯册表
章答礼传译之差次弟子之号名环周素壁耸视生敬
净名会中亦参世典宏明集内无匪佛乘初先大师之
灭也吕工部向杜卫公鸿渐为之记大师之云亡也严
京兆郢沙门飞锡为之碑感缘行化皆以详熟今应公
以二大师遗影之在此堂也不可以不识应公入大师
之室德舆入应公之藩以兹因缘俾揭文字铭曰
法身遍照六叶传妙惟二大师三朝演教天竺西极瑜
珈度门连开法界月破重昏俨然象设复获亲觐如闻
软语如结秘印一室之中寂然感通道行无穷法子之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唐故东京安国寺契微和尚塔铭(并序)
和尚俗姓权氏法讳契微天水略阳人十代祖安邱敬
公翼为前秦仆射事备载记曾祖文诞皇银青光禄大
夫涪常二州刺史荆州都督府长史平凉郡开国公祖
崇本皇朝散大夫滑州匡城县令与兄户部郎中崇基
水部员外崇先皆以文学政事显名于贞观永徽之际
考同光皇河南县尉长安县丞翰林详定学士与伯兄
益州成都县尉无待仲兄歙桂梓三州刺史若讷三人
同以大名举进士擢第文章之美为当时冠首然其世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德钟庆若后无达者则有以清净住世故和尚生而敏
悟超然元觉九岁于荐福寺金刚三藏发心入㬅茶罗
道场传持圣印悟入之速发于岐嶷然其德容具举家
族敬异将必择卿士之良者以嫔之时勇于出世至欲
刃其肤以自免翰林府君既捐馆母兄竟不能抑遂以
初䈂之年被服紫褐至天宝元年始受具于福先寺定
宾律师隶东京安国寺师事苾刍尼无胜受心门方便
之学以为心寔境化真由妄遣遣之而真亦随尽化之
而心乃湛然故外示律义内修禅说因初心而住实智
离有相而證空法乃通四部经于宏正大师尤精楞伽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之义而后住无住证洗六妄离二边遵大道以坦荡入
法流而洄复以深惠善诱诱诲学徒或权或实为归为
趣亦犹净名之随机摄导蜀严以忠孝为言故中外族
姻遍沐其化渐渍饶益可胜道哉初以广德中随其家
南渡安居于苏州朱明寺以建中二年九月六日冥然
化灭报年六十二经夏四十一弟子尼惠操又其兄子
也故探其义味最为深入乃率吁缁俗号捧金身建塔
于东武邱寺之东北岗从其教也侄孙德舆以为宣武
有西方圣人之说东汉有浮图仁祠之教以其教言之
自菩萨提达摩七叶至大照祖师皆以心法秘印迭相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授受故戒生定定生惠得第一义者冲而诣之呜呼今
其诣之矣桑门纪述多不分系绪今备书者亦无忘先
德故其文也繁铭曰
教旨清净戒珠圆映识浪情尘还源返性彼一切见皆
妄想生精修密诣湛尔融明示现者何此身非久强为
之铭以焯于后
   兴唐观新钟铭(并序)
声为阳所以发越金尚羽所以清澈故凫氏工焉法器
成焉元门揭焉与夫乐出虚铿立号同其功用而信响
受祉之说倍焉兴唐观新钟者观主道门威仪太清供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奉郤尊师彝素之所创也是观经搆之初与旧钟俱当
开元甲戌距今七十有七岁嗄缺毁弃法音不嗣久矣
师有环中大辩为道流龟龙循其妙然后无为而无不
为所以恢元功宏愿力诚修而物应言发而响会上士
仁人展其助飞廉回禄理其具精乎六齐合以万数以
心齐以神遇橐地籁腾天光无害金无耗气不窕不槬
不石不播于是登簴在悬希声殷然小大随叩昏昕警
众周六虚而洞三界拔九幽而清五苦皇都人士游者
萃者感于耳和于心躁者静者悬解师之善利利物可
胜道哉古者林钟景钟皆铭其功儒氏之典也推类以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镂文字师之心也铭曰
其动也悬如天其用也虚而圆雷大音兮集群仙福元
后兮斯亿年铿訇响亮鸿都前上入冥兮下澈泉然后
舂容销散兮返万物于自然
   世德铭
肃肃我祖元鸟自天天乙革夏武丁相贤手文命子开
国于权肇荒南荆瓜瓞绵绵爰暨周襄征伐下颛凌暴
纷纷遇楚而颠嬴吞四方我邦用迁乃宅陇坻乃封甘
泉汉魏之际守相相继或仁或哲亦夷亦惠图谍葳蕤
十有三世伊川其戎晋化为东九州辐裂苻有关中明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明安邱濡迹匪躬二纪清夷明谟之功元魏以降苴茅
继封宜昌鄜城仍世仪同洸洸平凉策勋于随乃破公
祏尅其枚回运偶圣时土田载开仗节建旄自东徂西
父子六人承家钟庆百里同休南宫并命自时厥后德
煇愈盛不享大官世名文行我曾王父弱岁观光声轶
大学名登奉常伟节三虎联华并芳翰苑春生士林风
翔迨至王父保和居易人文独步天爵自贵展禽下位
贾生不试至今德声尚耸清议郁郁世范先子承之大
节明义人伦宗师行极忠孝道冥希夷卷舒无方焯耀
当时曰予无状龀岁而孤不知义方藐尔舂愚亦既羁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贯甫习诗书以直为师与时𥧲疏琅琅清风皦皦士则
及兹顽童是玷是辱聿修之戒大惧不克夙夜以思敢
铭世德
   几铭
大和熙熙酌而用之旁魄变化皆生乎几上合乾道万
物阴骘下为人纪百工咸秩游泳虚无含体浑区乃卷
乃舒与群有俱冲用为工方寸为炉周行不殆造物可
侔一人制动寡以理众或行其道或藏其用盘桓利贞
得其大行燮赞裁成粲然文明舒亘八极藏之无形山
川出云元气冥冥故曰知几其神孔父用文去圣远矣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时无其人见几而作造形斯悟蘧生可卷颜子殆庶物
至知之节宣好恶无愆五事无汩百度静之如渊运之
如环得丧纠纆相望其间不见眹莫知其然审而用之
吾道常全
   岁星居心赞(并序)
兴元纪号春三月司天氏奏岁星居心宿五度其色黄
明润大光泽帝位积五十馀日诏下有司臣谨按岁星
五帝为苍五行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猊天意若曰时
以至仁为理覆露万人浃洽生类则发于心纬形于古
应阴骘大化昭报成功元符幽赞其昭昭如是礼运之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论圣人以日星为纪以四时为柄洪范之叙皇极曰敛
时五福用敷锡厥庶人发于人格于天天人交感合若
符节微臣伏于草茅之下沐浴仁圣敢献岁星居心赞
一章以备周诗由庚由仪之关赞曰
皇矣上帝降鉴下人后王承之制作礼文乂用清明家
尚孝仁人无疠疵俗以阜蕃敷佑四方发为天祥重华
煌煌乃居明堂下煦仁泽上为祥光回复感通天人攸
同乃法五事乃建大中君君臣臣德辉昭融保佑命之
自天无穷微臣作歌敢备唐风
   二疏赞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静专动直惟乾之德酌用不穷君子中庸矫矫二疏知
微知终功成不居父子清风天子赐金群公出祖都门
之美焯映千古优游衡门栖息化源日饮醇酎心闲道
尊人或言利和令智昏清行素风可贻子孙万物营营
吉凶相生环中之枢泊然遗形中林寂寥幽兰自荣虽
有矰缴不羁冥冥知止不殆古先炯戒贤哉大夫终始
无悔
   秘阁五绝图贺监草书赞
季真造适挥翰睨壁酒仙逸态草圣绝迹兴涵云海词
韵金石传于秘邱永永无斁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无为先生赞
至人无感与化升降全而不形保而不荡汎然顺物付
之自当苟乖于是无非溺丧保合浩淳先生其人德机
不发鸟兽同群稽首元关清涤蒙昏笑而谓子道不远
身支离而全以静为君滑之则散泊之则存天性者名
木伐兰薰与时卷舒中若浮云挐臭丝棼无桡而真勤
而用斯至妙之门百昌皆化吾亦归根动作天纪静为
地文鸟行无章变化沄沄强名无为以镜心源
   画西方变赞
惟西方有极乐国以首楞严为理其应溥其用神大抵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摄万缘群动会于虚寂其次则感通信誓为釐为福局
于世论者多置为他方之教惟孝子信士仰为冥助则
像设之䌽绘之用申罔极之报今兹西方变即故户部
员外郎赠给事中范公之孤曰傅正傅质奉为先妣博
陵崔夫人既练所画也惟夫人以淑明柔顺光配户部
自昼哭之后训二孤之暇每读诵大乘微言密诣精理
今传正等又能将顺先旨发于孝思于精庐素壁合朱
绿金翠之饰天人法相靡不严静以夫人之福履孝子
之至诚若乘念以游如经之旨当趺坐于芙渠上品之
中生灭流妄于是昭息予尝心奉其教故得赞其所以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画释迦如来赞
释迦大圣以无碍应身演一切法后之人迹文字以为
象设诚明在中而福祉随之伯舅武进县丞府君守儒
门言行之训安贞下位其道未光贞元三年捐馆舍太
夫人从子于钟陵承讣发哀茹终鲜之痛且痛不得当
哭泣之位躬即远之事期丧之礼有加等又曰悲哀钟
于情而不足以为冥助也乃稽诸释氏说以为幽赞交
感之际不相远也是徼景福以作绘事焕以金碧穆然
尊严瞻仰之际如在佛刹况孝悌通乎神明圣功演乎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无方小子德舆谨系以赞
五色相宣兮圣质昭明福祥下炤兮保佑冥冥
   绣阿弥陀佛赞
十二因缘之中生死循环忧悲蕴聚夫非大圣以利刃
断之慈航济之则沦胥颠没之不给矣惟阿弥陀佛化
行西方其号极乐有生之乘念感化则游于斯今兹功
德者清信士女陇西李氏为亡夫襄陵尉荥阳郑君再
期之为也女士归郑周一星而孀凡事舅姑以孝从娣
姒以敬佐夫以义拊下以仁隐约终寠至于昼哭卫风
硕人柏舟之诗实兼痛焉初郑君旅人于晋因以筮仕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成命甫行禄未及而大病女士方侍姑于吴承讣加痛
宏誓徼福荐于冥冥纫针缀缕叶用五采青莲白毫髣
髴嚬伸彼二大士列侍左右睟容交光炳耀煌煌发于
心成于手阿鞞跋致其远乎哉郑固善士妻又吾伯舅
之女子子也得周知之因以赞曰
西方大圣乘念则至写彼相好导兹智气冥助无方以
成郑志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新刋权载之文集卷第二十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