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一
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1312-02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梅村集卷二十一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
 序一
  观始诗集序
观始集者鄗城魏石生先生合海内之诗选之以名其
编者也鄗城之自为诗深䆒本源穷极体要乃以选者
弗规于正也京师輶轩之所集遂穷搜慱访朱黄点勘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1312-0208b.png
积有岁月始定为若干卷而授伟业序之曰子知诗所
以始乎依古以来世道之污隆政事之得失皆于诗之
正变辨之在昔成周之世上自郊庙宴飨下至委巷讴
歌采风肄雅无不隶于乐官王泽既竭矇史失职列国
之大夫称诗聘问乃仅有存者季札适鲁观六代之乐
君子曰此周之衰也鲁虽周公之后得赐备乐顾太师
所习夫孰非土风乃季子不之京师而适与国此岂复
有升歌象舞之盛哉降及汉魏乐府之首大风重沛宫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1312-0208c.png
也古诗之美西园尊邺下也初唐帝京之篇应制龙池
诸什实以开一代之盛明初高杨刘宋诸君子皆集金
陵联镳接辔唱和之作烂焉夫诗之为道其始未尝不
渟潆含蓄养一代之元音其后垂条散叶振藻敷华方
底于极盛而浸淫以至于衰也自兵兴以来后生小儒
穿凿附会剽窃摹拟皆僩然有当世之心甚且乱黑白
而误观听识者虽欲慨然釐正未得其道也会
国家膺图受箓文章彪炳思与三代同风一时名贤润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1312-0208d.png
色鸿业歌咏至化繄维诗道是赖于是表阊阖开明堂
起长乐修未央
圣人出治矞矞皇皇升中告虔引宫命商羽旄济济和
鸾锵锵吾观乎制度之始将取诗以陈之苍麟出白鹰
至龙之媒充上驷我车既闲我兵弗试维彼蛮方厥角
受事来享来王同书文字我观乎声教之始将取诗以
纪之仓庚既鸣时雨既零大田多稼恤此下民兰台群
彦著作之庭歌风缊瑟终和且平我睹乎政治之始将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1312-0209a.png
取诗以美之若夫淫哇之飨侧艳之辞哀怒怨诽之作
不入于大雅皆吾集所弗载者也余应之曰是则然矣
抑诗者缘情体物引伸触类以极其所至者也若子之
论其汰之无乃甚乎石生曰圣人删诗变风变雅处衰
季之世不得已而存焉以备劝诫者也且君子观其始
必要其终图其成将忧其渐吾若是其持之尚忧郑卫
之杂进而正始之不作也可不慎哉子不见夫水乎当
其发源涓涓淈淈其清也可凿其柔也可玩既而潢污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1312-0209b.png
行潦无不受也平皋广陆无不至也及乎排岩下濑淫
鬻宓泊于江湖之间则奔突冲决之患已成势且莫之
制矣吾为是选宁使后之君子有以加之踵事增荣殆
将俟焉若兹者起尾闾昉滥觞岂可即决防溃闲莫知
束伏而不早为之所乎凡以慎吾始焉余曰善乃书其
言以为之序
  宛平王氏家谱序
吾观周礼大宗伯之职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1312-0209c.png
宗族兄弟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而其属小宗伯则
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小史则奠系世辨昭穆盖古者
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而所以训之敦睦使之亲亲
尊祖敬宗收族无侵凌悖乱之患者则皆大宗伯之事
也自宗伯之职不修而天下之人始有疏弃本支而视
其至亲无异秦越者于是乎常棣之风微而角弓之刺
作宗法之不讲其害可胜道哉惟敬哉王公以硕德钜
望为时名卿且父子相继为大宗伯当世尤艳称之推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1312-0209d.png
其孝友施于有政既以佐
天子惇叙五典諴和万民其于古宗伯之职已无不举
矣又念始祖来自任丘以羁旅至京师再世滋大及公
父子益贵盛不出长安国门而跻崇班登副相此固
兴朝知遇之恩而非祖宗以来累世种德无以致此使
谱牒不修世系失序数典而忘其祖非所以阐扬先德
昭示子孙者也是故作为家谱有名纪焉所谓别子为
祖继别为宗继祢为小宗者可考而知也有内传马自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1312-0210a.png
祖德以及壸仪凡嘉言懿行在人耳目者可述而志也
有外传焉盖仿古内宗外宗之制以广亲亲之谊诗所
谓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者也吾闻王氏有姬姓有妫姓
有子姓姬姓曰太原琅邪京兆河间妫姓曰北海陈留
子姓曰天水东平新蔡山阳中山章武河东汲郡其它
共有四十馀望而唐室宰相表王氏十三人定著为琅
邪太原京兆三族繇宋迄明公孤宰执不可胜数今宛
平王氏方伯公由进士起家扬历中外著有政绩垂条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1312-0210b.png
布叶施及后人先生之为斯谱自曾祖以前世远无徵
者宁阙而不书盖昔人所谓膏粢盛门爵位蝉联文才
相继者吾自有之春秋之义在乎传信此其作书大指
也夫京师者先王所以优礼元臣锡之汤沐而世家钜
室聚族而居焉者也成周之甘原巩汜分卿士之采邑
而长安鄠杜栎阳公侯列邸相望其篹食有堂其荐飨
有庙其教子孙有家塾然则王氏之遭风云处辇毂子
子孙孙弗替引之者岂独为其一家已乎观于其谱而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1312-0210c.png
孝悌慈爱之心油然以生推之天下使人皆知爱亲敬
长彝伦攸叙而万物靡不得其所虽古大宗伯之职所
以佐王和邦国者尽在此矣公之为意岂不深且远欤
先生辱与予游四十年当其早岁擅名为海内人士所
推服乃蕴隆之久而后遇天之所以佑王氏而光大其
堂构诚有非偶然者予晚与司空公同事禁苑先生尝
过邸中相劳苦其交在纪群之间王氏孝友惇睦之教
予深知之故先生家谱成不远三千里属序于予而先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1312-0210d.png
生之婿陈君来贰吾州与余故有世谊其门第在王氏
外传中礼有之大臣三命以孝行著于州里乡党者兄
弟亲戚僚友执友以及交游备称其慈弟仁信余虽不
敏窃自附于交游之末而先生之孝弟在乎此书不可
以莫之徵也爰述其意以为之序
  白东谷诗序
余少时得交天下士以为三晋者河岳之奥区也大行
王屋之交风气完密必有钜儒伟人魁垒沉塞者出乎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1312-0211a.png
其间吾庶几一见之然不能往也在南中从张藐姑先
生游先生家晋之阳城年六十馀矣德高而齿宿忧时
伤乱有国家飘泊之叹顾奉其经书讲诵不辍予得侍
函丈闻绪论心诚服之世故流离名贤抑没窃慨典型
不可复作既而遇白公东谷于京师知为先生之同里
攻实学修笃行不役役于富贵不陨穫于流俗冲乎其
自下确乎其自持有先正之风焉当
世祖皇帝优礼词臣东观横经长杨较猎凡有编摩咨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1312-0211b.png
访飞鞚趣召往往在严更之后风雪之中公应诏立成
辨言如响同官中咸以大人长德博闻强记推之及乎
出贰铨衡上参槐棘撤侍从而典邦禁
圣主以造邦之初成宪方立文墨法律之吏不足以著
絜令惟公经术深厚传古义定谳法故倚以天下之平
焉退而筑室于析城底柱之间俯仰河山流连今古取
其高深跂蔚尽发之于诗文上以垂竹素润金石次亦
散华落藻沾丐远近今所谓东谷集者是也伏而观之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1312-0211c.png
岂不盛哉白族大且显其最以学行著者公之尊人履
德先生兄弟明经典邑校讲授生徒多所成就学者以
比德河汾公有从兄曰季文多闻述作高尚不仕昔舅
犯之语重耳曰吾不如衰之文也夫三士皆足上人而
沾沾于成季之有文何耶春秋聘问之辞晋之卿士为
多被庐之蒐说礼乐而敦诗书即军旅亦所不废千载
而后风醇俗厚被服尔雅河东世有高门昭其文德为
天下先今以观白氏履德之有公士会之于范文子也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1312-0211d.png
公之有季文叔向之于铜鞮伯华也其原本家学遇会
处际乃一出而用之于世容偶然乎金华陈公文吏也
旧为公邑宰用治行高擢任吾州刻公之集于吴下以
公言徵余弁其首余浏览之馀既乐晋之有人又追想
藐姑之风流于徂往之后也称人之善必数其父兄与
其乡先哲是用推本书之以为东谷诗序
  陈百史文集序
溧阳陈先生以诗古文词名海内者二十馀年余也草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1312-0212a.png
野放废未尝一及先生之门先生顾寓书余曰吾集成
子为我序之夫先生之文衣被四海乃于三千里外欲
得穷老疏贱者之一言此其通怀好善诚不可及而余
则逡巡未敢也今年春始进谒于京师会先生刻其集
初就余得受而卒读凡诗文若干卷不揣为之序曰夫
文者古人以陈谟矢训作命敷告教世化俗者之所为
非仅以言辞为工者也有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文以
为之重当夫礼乐未行纪纲未定得其文以讽谕天下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1312-0212b.png
无不翕然从风及其成功而道浃荐之郊庙布之声歌
可谓盛矣乃其学不专一能书不名一家奇邪舛驳之
弊无自而起盖繇垂教之人即其谋国之人故因事立
言取其明体适用浮词剿说不得而入也三代而下人
材薄学术废草昧之功类不始于儒者迨乎升平累叶
文事乃兴用以粉饰铺张而无所缓急不得已借瑰异
诡僻之辞以自见其有卓然越于流俗者汉贾谊董仲
舒司马迁刘向之属皆在高惠以后韩柳则当唐之既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1312-0212c.png
衰有宋庆历嘉祐之问欧曾并起此数君子者各成一
代之文声施后祀余所惜者以彼其才使之生于开创
之初亲见其行事所著当不止此夫立乎定哀之际以
望隐桓孔子难之况其下焉者乎明初宋文宪公以大
儒而膺佐命上自诏敕训令下至于碑铭序记之文援
据六经镕铸百氏几与三代比隆今
国家鼎新景运
皇上亲儒重学而先生膺密勿心膂之寄高文大册咸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1312-0212d.png
出其手诗有之倬彼云汉为章于天其先生之谓哉文
宪虽典司文章不与机务又得黄溍柳贯之之徒倡明
婺学适会其成功先生勤劳经国大业能出其馀力为
文章且自文宪公后三百年来绍修绝学者不过数家
剽窃摹拟抽青媲白者榛芜塞路先生慨然起而釐正
之此其视文宪为尤难也已余既序先生之文因以正
告天下俾知大雅复作斯文不坠士君子务为原本之
学扶运会而正人心无矜纂组荟蕞之长比比焉从事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1312-0213a.png
于所无用此先生之志也
  程翼苍诗序
新安程翼苍馆丈以道尊于吾吴为士子师其所为诗
和平温厚归于尔雅而侘傺怨诽之音不作余读而重
焉昔金华宋文宪为文以送河南张翀翀之由编修出
为南阳教授也文宪始幸其遭继重其职而终勉以不
负天子作人立教之意虽其时设官之制容有不同而
士君子随地循分以自处于出入进退之间者其道不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1312-0213b.png
当如是耶成弘以降馆阁之体益重其有高世之才负
俗之累不容于侍从者辄隐居自放作为歌诗以发其
忧愁惬迫懑愤无聊之思余初入馆中好访求前辈故
实有言正德中黄冈王稚钦绥德马仲房为同年同馆
选后先同谪补外稚钦以通侻竟废仲房终跻尊显此
二君者皆诗人也稚钦颖悟绝伦所为诗纵恣诙谪脱
去绳束以慢侮当世仲房诗整练有法步伍秩然虽才
不及稚钦而用意过之今其集具在论其世以考其人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1312-0213c.png
之得失不亦可乎此吾所以有重于翼苍也士君子患
其行之不高学之不赡而不患名位之不达入而为相
如枚皋出而为贾生董相一而已矣何必长杨载笔太
液从游而后可以傲当时称作者哉程之先篁墩先生
从数岁召入史馆赐上第亚春卿诗文考證古今精深
典洽先朝所推宿儒钜公未能或之过也今
国家以古法改定官制其从禁掖出者
召还待以不次之位而翼苍名誉日高异时吴中子弟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1312-0213d.png
论讲舍之横经记篮舆之负杖山巅水涯高谈胜集且
诧为盛事而诗歌之传述从可知已虽然吾闻新都之
胜黄海白岳神仙之奥区其俯视蓬池道山碌碌寻丈
而况于吾吴之培塿者乎翼苍之芥视轩冕超然尘壒
之表者诚有以也而吾又乌足以知之
  宋玉叔诗文集序
余尝观古今文人才士之兴而知天之生材甚艰其成
就之尤不易也夫世习榛芜绝学陨坠即有俊异非常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1312-0214a.png
之资犹难卓然自拔天于其先必生数人焉为之导湮
宣郁光启前徽然后俊哲挺生从渐渍濡染之内荟萃
融液独自名家而此一人者或生于高门世胄地望通
显性灵恐伏而未发天于是又使之中历艰虞荐更塪
壈以激为要眇之音乃始解駮其沉滞而致之亨途益
昌厥辞轶迈作者世徒服其材之度越而不知天之笃
若人以底于成良不偶然矣若莱阳宋子玉叔殆其人
也当万历之中叶海内文气衰苶古道寝顿士争缉拾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1312-0214b.png
躗语缪诩逢年之技而莱阳宋氏独以学古攻文辞鸣
鸿生俊儒后先辈望翕然金舂而玉应也三齐科第大
都一姓为多因而陟巍资跻贵仕者圭重组袭何其盛
哉而吾友故司空九青在其间尤称绝出诗文踔厉廉
悍雄视汉唐以来诸家遭时兵火篇章荡为烟壒弗果
信今而传后后九青而起者又得吾友玉叔玉叔天才
俊上接闻父兄典训胚胎前光甘嗜文学自九青之存
骎骎乎欲连镳而竞爽弱冠南踰大江薄游吴会日寻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1312-0214c.png
英儒酌酒倡和长歌短赋舂容寂寥他文皆厖蔚炳朗
濯濯其英晔晔其光盛年值际兴运绾绶登朝羽仪京
国不可谓不遭时也而仍见疐跲用诬浮系于理凡浃
月而获湔韨还官郎署践敡计铨仅循年出调外省远
迹穷边绝徼人咸谓非所宜而玉叔不然当夫履幽忧
乘亭障羁累憔悴浮沉迁次之感一假诗文以发之其
才情隽丽格合声谐明艳如华温润如璧而抚时触事
类多凄清激宕之调又如秋隼盘空岭猿啼夜境事既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1312-0214d.png
极亦复不盭于和平庶几乎备文质而兼雅怨者今被
简命来长臬于浙浙为东南都会湖山美秀由来风月
之奥区而廉宪古观察也官以采风为职骖騑所过㪺
耶溪之水瀹鉴湖之蕺探天姥石梁之嵌岩崱屴其足
资吟哦纪述者又可胜道耶然则天之善成玉叔与玉
叔之所自得为何如哉玉叔既之官邮示其所刻前后
集俾余序之余幼执经张西铭先生门即知莱阳之文
与东吴豫章埙篪应和洎通籍入都交玉叔尊人吏部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1312-0215a.png
公于邸舍守京官师从九青游奉使同视楚闱登黄鹤
楼俛眺荆江鄂渚间拊楹慷慨九青题咏甚夥余愧未
能成章亦勉赓以纪名胜九青不鄙而进余谓可深造
于斯事尝示余掖中数诗能谙诵其佳句每念时移势
谢先友云徂并其遗文销蚀粪土悲未尝去于心也乃
今得扣玉叔之韬帙而卒业焉窃幸典刑之未能希大
雅之复作其不在斯人欤其不在斯文欤何能无一言
以弁诸简首因为推本其所自来有得于天之成就者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1312-0215b.png
如此欲使世之习读者知统系在斯相与珍重而虔奉
之也是为序
  戴沧州定园诗集序
余尝思自古诗人享盛名履高位者代不数见唐人如
张曲江高达夫庶足以当之矣曲江晚年忧谗畏事达
夫五十始显佐戎幕历兵间其登眺诸作类有堙郁抑
塞之感焉先朝如李长沙王弇州皆以绝代之才位至
卿相遘际平世雍容歌啸领袖群流跌宕骚苑于乎又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1312-0215c.png
何盛也余于天下思一见其人不得乃今得之沧州戴
公公工文章善书画为诗深浑奇峭超迈绝伦荐登三
事再世侍中父子俱列台阁赐
召见给笔札丹青墨宝照耀殿壁赋诗纪事
天子动容甚至亲洒
宸翰以赐之文人遭逄可谓隆矣公馀丰暇品藻人士
慇勤赏接长缣短幅淋漓墨沈残膏剩馥沾丐海内风
流文采掩映一时嗟乎十馀年来宿素凋谢文事衰歇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1312-0215d.png
宾朋之赏会景物之流连诚未有如今日之戴公者也
公将刻其诗余得受而读之乃见其身经丧乱俯仰悲
凉蔓草铜驼潸然兴感泊乎谪宦南阳中原灌莽千里
极目追念昔人战斗胜负故处贳酒悲歌抚羊今之遗
碑过张衡之故里徘徊凭吊泣数行下然后知公虽席
丰履盛而忧危侘傺之意未尝不壹发之于诗其所得
者盖已深矣余友合肥龚公孝升与公相知为最其才
地名位亦相亚孝升之诗忼慨多楚声余辄读辄泣且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1312-0216a.png
疑其何以至是今又得公所作乃知文人才士所蕴略
同而非寻常拘墟之见可得而窥测者也是为序
  毛卓人诗序
昔者先王以诗教天下自祭祀聘飨乡饮大射无不用
诗为登歌故以立之学宫肄习子弟汉遂置博士等官
而唐因之设科取士虽先王温柔敦厚之旨渐已散亡
于其教亦可谓之盛矣繇宋以后始改为制举之文章
本意在黜浮华尚经术后人乃沿习苟且躐取世资自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1312-0216b.png
守其固陋空疏尽诎诸儒百家之言于弗讲一二有志
之士厌苦束縳思有以驰骋变化之不免稍戾于法则
已为当世之所绳而不克自振盖唐以诗取士诗有正
变不同即士之不遇者犹得为放歌长吟用比物连类
之辞发坎壈不平之气身虽未达而名足以传近代以
文取士文有奇有平其言总无当于用彼不遇者已矣
或有遇者以其才偶见排抵则姓名抑没于兔园故纸
之中虽有人求而好之何所持以断其必然拄斯世而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1312-0216c.png
夺之议如吾友毗陵毛卓人是也卓人既以文被摈乃
益肆力于诗上溯汉魏下探三唐含咀菁华讨求声律
不数年而学大就会当事惜其才湔韨复用家贫乞禄
得吾州之学官颓屋败椽弦歌不辍其与卓人同时被
摈者受殊遇为显贵人寻不幸以死而卓人独栖迟一
毡婆娑东海之畔默默不自得手一编问序于余嗟乎
自举世相率为制举义而诗道湮灭无闻十馀年来学
宫之子弟稍有习其事者无过修干谒希进取不离时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1312-0216d.png
艺者近是纵语以挽近者作者迷瞀不解况于先王比
兴之义有得而闻之乎夫吾州素以文献重海内今再
得名贤以为之师诚使卓人尽出所学以诗道训邦之
子弟庶几元音正始可以复作乃吾观从游之众虽知
师之贤而尊事之有能以诗是正于先生者固已少矣
然则卓人之穷不徒以其文即所为诗亦聊以自娱若
云修其职以行其道犹未也昔西汉毛公为河间献王
博士而诗义在齐鲁韩三家为独传国家一朝更科举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1312-0217a.png
之法搜扬风雅广厉学宫求宿儒大材通知四始者主
其事先生殆其人乎是又一毛公矣余故为之序不泛
称其诗而举所以为诗者援先王以为训此即卓人之
教也夫
  程昆崙文集序
吾友新城王贻上为扬州法曹地殷务剧宾客日进早
起坐堂皇目览文书口决讯报呼謈之声沸耳案牍成
于手中已而放衙召客刻烛赋诗清言霏霏不绝坐客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1312-0217b.png
见而诧曰王公真天才也乃贻上盛推程公昆崙不置
程公镇江通守也南徐幕府初开军国异容主客狎进
程公一儒者左支右掣日不暇给顾以其间为诗古文
词与贻上邮筒唱酬于烟江相望之内尝登焦山披草
搜瘗鹤铭遗迹为冲波撼击缺蚀不完别购善本磨悬
崖而刻之拉贻上同游相视叫绝凭高吊古各赋一章
纪其事江干之人艳称之余因以追溯旧游盖识贻上
在十年之前而昆崙别去已三十馀载贻上年盛志得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1312-0217c.png
一以为赵张一以为终贾其材具诚不可揣量昆崙制
举艺盛为当时东南诸子所推岁月绵邈知交零落若
余之仅存者其衰迟已不足数矣乃昆崙农力耆事克
振奋于功名之涂吏治文章偕精彊少年争能而度智
吾闻山右风完气密人材之挺生者坚良廉悍譬之北
山之异材冀野之上驷严霜零不易其柯修坂骋不失
其步若程公者真其人乎噫嘻抑何其壮也在昔江左
六朝京口广陵为桓庾王谢名家世胄回翔之地扬州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1312-0217d.png
从事北府参军文采风流至于今未沫贻上之先大司
马有勋德于云中昆崙大王父大司空公清修直谏在
先朝皆著节老臣今两家子弟砥砺名行读书从政绰
有令闻览斯编者能无慨然于世德之显翼而家学之
弘长乎昆崙之于文含咀菁华讲求体要雅自命为作
者其从吾郡袁重其邮书于余也自以身名晼晚投老
一经不克酬其所志视其中若有不舍然者余则以为
士君子处世当随分自效而已自古富贵而名多澌灭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1312-0218a.png
惟博闻绩学之士垂论著以示来祀虽残膏剩馥与江
山同其永久而又复奚憾焉因叙其集以归之并以寓
贻上何如也
  宋牧仲诗序
往余在京师从大司农归德侯公以尽交宋中诸贤诸
贤方以雪园文社相推许公仲子朝宗遇余特厚无何
寇事作朝宗以其家南下一再见于金陵于吴门出其
文所为二三同志作传则皆不免于兵余为之嘘唏太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1312-0218b.png
息不忍竟读已而酒酣抵掌剧谈海内奇士辄又跃然
起曰吾雪园近有年少轶才若之所未见者为宋君牧
仲牧仲相国太保公之子也相国向官御史时识余比
余再入京师相国久致政归中州人称牧仲者不容口
朝宗之言益信余心向慕之又十数年牧仲通守黄州
文章政事有当官声因吾弟圣符为蕲水丞裒其诗累
百首以书寓余而朝宗亦已亡矣嗟乎甚矣余之惫也
回首三十馀年旧游恍如梦寐才如牧仲生平所愿见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1312-0218c.png
者远在江山千里之外焉得而与之游乎牧仲顾犹不
弃而索其一言余乃为之序曰春秋鲁僖公九年弦子
奔黄十二年黄人不共楚职二国寻折而入于楚其地
即今黄州之境楚之所以强者以其兼并江黄故能东
向以争盟长自汉以降蕲黄实为江淮门户明季盗起
其民罔有孑遗迄于今流移未复疮痍未起君子问其
俗考其风未有不为之兴怀隐恻者也商颂殷武之章
曰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罙入其阻次章曰维女荆楚居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1312-0218d.png
国南乡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夫殷道未衰楚人先
贰高宗奋六师行挞伐深入其险阻始克有济余以为
此必非荆楚尽叛之也楚昭王十六年庸人率群蛮麋
人率百濮以谋楚楚人出师自庐以往振廪同食七遇
皆北而后王卒会于临吕子越自石溪子贝自仞遂以
灭庸然则殷高宗所挞伐者乃群蛮百濮之属以其嵚
㟢林莽非搜讨不能成功诗人所谓罙入其阻也夫古
之庸濮今之郧房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1312-0219a.png
国家光启南服而西山馀党连战乃尅牧仲官于楚将
作铙歌以纪武功庶几来享来王之盛比诸商颂之咏
汤孙罔有加焉虽然楚人以餫饷之艰故纪其振廪同
食以见为役之不易今自黄达郧二千里方事之殷民
之转运而死者不知纪极呻吟痛惜之声至今未改也
牧仲之于诗也其有恤人之心哉余按夫黄人之所艳
称者莫过于苏子瞻氏当是时宋有天下已踰百年其
去用兵之日如孙曹战争者盖已久矣月明星稀乌鹊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1312-0219b.png
南飞子瞻所流连兴感者乃不在乎江山景物此风人
之旨其所寄托者远也牧仲宰相子生长兵间目击乎
梁宋乱离蕲黄糜烂生民之脱锋镝者曾几何人岂知
一旦官于其土江楼啸咏为今日之胜耶夫劳止之歌琐
尾之叹诗人所不容已者余故举其流风遗俗以告牧
仲庶几休养生息声施乎江汉非徒以其登临才藻媲
美昔贤而已若夫临皋之馆快哉之亭风帆沙鸟烟峦
云树此牧仲揽之有馀而黄亦余所旧游也虽老尚当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1312-0219c.png
随牧仲之后从而赋之
  和州守杨仲延诗序
南和杨仲延为新泰令以余之过其地而问曰吾赵人
也而仕于鲁鲁赵之故足以修文章饬吏治者可得闻
乎余曰春秋虢之会晋赵文子鲁叔孙穆叔同飨穆叔
赋鹊巢又赋采蘩赵孟赋常棣穆叔与曹郑之大夫皆
拜此余所知二国之旧闻也赵孟有文德以宣示诸侯
光辅晋君以为盟主而鲁实事晋聘问会同非辞令不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1312-0219d.png
为功故比物谕志于称诗乎见之今天下一家自百里
之宰无不受命于
朝非若春秋大夫各仕其土惟彊邻是遵是奉如穆叔
所云小国为蘩大国省穑而用之也为吏者苟不能广
教化美风俗渐渍斯民以礼乐诗书使之咏歌先王之
道而亟亟焉期会簿书悉索敝赋以从事是穆叔之所
羞称赵孟之所不许也而吾为子愿之乎且而邑固泰
山之旁县而汶水所自出也诗曰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1312-0220a.png
书曰浮于汶达于济其山川高广风气完密出云雨润
天下为神皋奥区而圣贤所繇继起蕞尔邑封域土田
周公庸之民人子弟孔子教之吾徒诵法周孔可不想
像其遗风哉仲延颔其言曰唯唯越四年仲延擢守江
南之和州以其诗寓余凡徂徕新甫历山孔林诸什具
在余既幸仲延知所以为治而其诗又醇雅可诵也再
从而正告之曰夫和江表之钜州也昔者文王之化先
被江汉而吴楚不采于国风江左之称诗者至晋宋齐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1312-0220b.png
梁始盛而人犹谓南音啴缓不振岂秣陵姑孰土气痹
薄使然欤唯滁和寿泗之间漭泱千里北走中原人民
阔达而硕厚当南北战争之日克寿阳悲彭城之作入
于清商杂部音节谐壮有泰山东武之风焉斯所谓不
刚不柔得天地之中者非乎周宣王江汉之诗命召虎
以南征而终之以矢其文德洽此四国今
国家驻重兵于沿江诸戍而尤重州县之选欲以辑和
群黎式遏乱略夫江淮其人轻心不能及邹鲁礼义之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1312-0220c.png
国苟得其政亦足以致治诚有如杨君者弦歌而理之
沨沨乎美哉俾浸润乎文王之教而服习于周公孔子
是治鲁者即可移之以治吴虽文德不外是也而犹仅
称其诗乎哉余故序仲延之集始终告之以为治而归
其说于中和以无失乎教化斯民之意呜呼此即吾说
诗之大指也
  董苍水诗藁序
余初与云间董遂初先生游时先朝方行保举法诸生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1312-0220d.png
用荐者集阙下先生以吏侍郎摄部事考其德艺而进
退之盖朝廷忧科目不足尽天下士仿两汉贤良孝弟
诸选搜扬殊尤绝异之材以资世用诏书既下士之应
命至者且觊觎不次乃自宰执以下凡风纪议论之司
率缘科目以为阶枝联党附相与坚持之不可其付之
吏部不过聊塞上意授州县之职为常调而已先生虽
欲力请之不能也与余叹息者久之后二十馀年识先
生之孙孝廉苍水偕其兄进士君阆石俱以才名显其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1312-0221a.png
乡既由科目进矣坐公事摧挫抑塞而不用盖当时号
为重科目二百年来虽有董相贾傅相如子云者复出
非由此涂也弗进末造艰难号咷求贤卒为公卿大臣
之所格盖科目之根据于朝廷其不可动摇如此今天
下科目之途渐狭而其选又渐轻世家旧族门户不坠
从式微不振之中奋身乎有司之举如二董君者求什
一于千百耳顾沦落如故几与岩居穴处者同穷困则
亦已矣甚至乡里小儿胥徒伍伯直乘气以排之嗟乎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1312-0221b.png
余游于董氏祖孙间俯仰三十载具世事迁变人材用
舍之故可胜道哉苍水之所学尤长于诗云间固才薮
而诗特工在先朝由经术取士士之致身者废风雅于
弗讲独云间坛坫声名擅海内至今日零落尽矣苍水
又起而继之其才与地既足自拔而又使之优閒不仕
蕴其肮脏牢落之气一发之于诗故讲求益密而寄托
益深其篇什将为当世所推不独雄云间也董为江南
望姓余犹及见大宗伯文敏公馆阁老成文章书画妙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1312-0221c.png
天下然其侪偶异同犹訾謷翰墨风流非救时干济者
所急故不䆒于大用繇今视之当时所谓大用者于文
章翰墨故目为不急而弃之矣吾不知其救时干济于
世会之得失竟何如也又胡以服山林蓬蔚之士而谓
士之不由科目者必无其人乎今以苍水之年少瑰异
天固壅阏之不遽至于通显俾富贵利达漠然于胸中
益且镞砺于其所得然则是编也直其兴会之寓焉者
耳夫岂足尽苍水哉余且见苍水学殖之富行治之修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1312-0221d.png
科名建竖大展乃祖之所志然则向之所谓重者毋乃
为轻而今之所谓轻者毋乃为重欤是在苍水有以自
勖焉
 
 
 
 
 梅村集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