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271-04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简集卷三十二
            明 孙承恩 撰
  记
   小西园记
小西园者何大宗伯戒庵先生靳公私第游观之所也
园在润城南而曰西者何公居之左为今太宰邃庵杨
公别圃兹园适居其西故因以名之也园广且若干亩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271-0425b.png
矣而曰小者何按润志故有西园乃宋韩魏公所治戒
庵公生魏公后而于邃庵公又尝亲受业于门下故为
是谦词以示不敢与抗之意焉耳夫魏公为宋室名臣
邃庵公今之魏公也两公地位固峻绝而吾戒庵公又
以圣贤格心之学居论思密勿之地则于两公俱无歉
焉而为是谦词者此则公之盛德也园有亭有台有馆
有榭位置之称藻饰之宜华不至侈朴不至陋木有楩
楠梧槚之材草有薜芷兰荪之秀花有金谷之富竹有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271-0426a.png
淇园之盛抗北固以为山截江流以为池澄泓秀特漾
空碧而生烟岚而彼缭青横紫巑岏突兀耸立霄汉云
涛吐吞涵浴日月争奇竞秀以助斯园之胜者登眺之
下可坐揽而有也噫斯亦可以寓乐矣虽然窃尝闻之
古之君子其役志于苑囿以为游观之乐者苟非势家
豪族则皆隐逸之士不得志于当时者之所为乃若得
位以行道则固将尽心于竹帛之事其于游观之计宜
不暇为即有之亦必待功成身退若裴晋公之绿野李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271-0426b.png
文饶之平泉固未尝有及夫仕而为太早计也魏公之
西园则因寓宦于兹以为游息者若吾戒庵公方柄用
中朝思济天下而兹园之治无乃非其时乎中岁士大
夫以官为家恋禄位而忘乡土去而无所于归自昌黎
韩子固已有是叹矣今公独有事于此则知公未老而
有归心方进而为退计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
其高怀雅量岂琐琐者可及也某不佞窃因是而有以
窥公之心兹承命而申其说以为兹园记公必掀髯疾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271-0426c.png
读拊掌一笑曰生言真知我哉
   观稼楼记
太子太保大司徒兼大学士京口戒庵先生靳公既谢
机务归即居第之右作楼焉而题其楣曰观稼戊寅之
春承恩常往拜公公属承恩为文以记既受命退则思
公以硕德奥学辅天子率百僚夙夜勤瘁任大责重今
既乞休退方将优游自适置人间事于不问日与高人
逸士从容诗酒泉石之乐否则养生缮性以跻乔松之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1271-0426d.png
寿不宜复屑屑鄙事且公既位尊望重远近仰瞻则百
亩不治之忧岂所以尽心哉然又惟周公请老亦有明
农之语则公之意盖必有以而卒未得其说无以复也
既辞公东归二载公复寓声曰吾已于兹楼两阅稼矣
子尚无一言复我子昔事我久吾雅教子矣其卒推吾
意为我记诸则再拜为说以复于公曰昔者圣人以身
任民物之责其所以植立世道者岂有他哉亦惟即人
事之粗浅近易者以寓教耳粗浅近易而生民之常道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271-0427a.png
所系圣人不敢厌弃焉于是而有以节文之其为教舍
是无所用心者是故进则用于天下退则施于家以范俗
使夫人者皆勉焉以勤厥生以安厥分以尽心于有益
之事所谓裁成辅相其道平实中正而无弊自圣学不
明士皆慕远忽近喜华恶实妄迂谬悠之徒动曰遗弃
俗事自诿于清虚淡泊为高然其所以衣且食以为生
者卒不能外吾所谓粗浅近易则又何可以废也彼晋
室诸人所以祸斯世者岂不可鉴哉而其养生缮性亦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271-0427b.png
不过岩穴枯槁之士之所为由是言之则粗浅近易之
事岂非圣人之所甚重而即以为教者乎则公名楼之
意盖亦端可识矣而承恩前之所疑不亦已陋而为公
之所弃也哉不佞曩侍公讲下实闻巨诲盖长慨叹夫
华靡夸诞之事既不切乎用而岩穴枯槁之士之所为
又无以裕乎人窃因识公固大贤君子为世道之言兹
受命而偶得之敢用述以为记若夫谓公以农圃自适
忘弃势分无所愿慕乎外与夫以勤俭敦本示厥后人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271-0427c.png
为一家私者则尤浅之为说知非公命名之意不敢剿以
渎听也
   画记
杂古今人物故事为一册林壑幽胜轩辕广成坐而语
道然摇精劳形之语特养生者宗旨帝之所以开物成
务者不系是弃瓢事诚绝人逃世者所为然吾意其衣
且食者固不能不琐琐与人同也充类之尽必并废衣
食则可否则亦犹夫人耳又何以逃与绝也夷齐二子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271-0427d.png
采薇空山貌悴而神甚畅以是知马迁之传非其心而
西山之歌亦伪耳瞿聃俨然而侍宣圣端拱正立视他
画崇异教者独为得之天风汹汹草木皆作号呼态列
子翩然高举然御风之说要是寓言不可便作实事瀑
布倒泻飞雪飘洒自是绝尘之境而又以遗世之蒙庄
坐而玩焉其清可知骑者七人牛者二驴者三马者二
其戴笠者一冠者二巾者四又从而担负者四世所传
七贤过关者前辈俱莫考其为谁要是周末避世之士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271-0428a.png
空山寂寥曳杖行歌原思也嚣然有自得之貌一樵者
徙倚观奕当是王质烂柯事仙家以人世千年为一日
然等易掷耳不觉其千年也斯与处世无异亦何用乎
邯郸之梦炊黍犹一世常作是梦则是几处亿万世矣
此一大可笑事予抱此感久矣漫及之三闾大夫行吟
泽畔憔悴枯槁揖渔父而语千载下犹可想见其忠恳
孤愤之意易水之饯风萧萧寒日黯黯无色荆卿掀髯
独往虽非正道要是烈丈夫慨想其事令人义烈之气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271-0428b.png
勃不可遏偃偻负米行行若欲速慰倚门之望者子欲
养而亲不待此恨千古所同伤心哉太乙真人莲叶舟
韩子苍所为赋诗者要是荒唐之说胡僧貌极奇古于
菟如鼠伏座下有龙蜿蜒欲降僧以摩尼珠戏之龙虎
疑仙家者说若是真龙虎则不知也石洞虚明道士坐
而读易清寒幽绝非神志坚定者不能处此三叟仰面
大笑意各绝倒苏长公谓衣服冠履亦有笑意然其所
以笑者则杳矣老父踞坐孺子进履甚恭隐君子闵其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271-0428c.png
博浪之谋之疏有以试之折其少年果锐之气予亦闻
之坡翁然蓬首弊衣垂钓于荒寒寂寞之境一老妪就
而食之英雄之未遇有如此四老人夷犹空山末为安
储一出或曰子房伪耳四老人者卒未始出也果尔则
四人者亦贤矣冱寒雪甚袁子闭门偃卧士之固穷当
如是原野閒寂群羝散漫苏子持节困顿不知后娶妇
生子时犹有此若否此意迄今无论定者白云悠然长
松敷阴马融坐而吹笛即此甚适又何必用女乐败儒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271-0428d.png
者素风也草庐抱膝高吟梁父左将军且至犹勿知也
此君此士三代以后所仅见者名园清夜飞盖追随至
今言雅会者称之然实以启两晋清谈废事之弊中散
披衣鼓琴目送飞鸿于云外虎头谓手挥五弦目送归
鸿虽此画亦庶几得之但不知古人之妙何如耳亭榭
靓丽姬侍妍好金谷园也纵侈贾祸可为后世之戒长
松落落陶弘景箕踞其下凉吹谡谡袭人声如笙竽要
是人间清福使人名利之心尽灰氅衣纶巾陟降林麓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271-0429a.png
从以二姬真率自任然为贤者累不小脩髯白晰手执
羽扇临流观鹅可玩之物岂必鹅也高人偶有所得故
随物以寓兴耳竹林萧疏七人者徜徉其间然史称其
袒裸相逐而此犹冠服俨然者画袒裸当是不雅画且
不雅而诸贤自谓高致何也凉风吹衣策杖轻矫如归
云入山如流水返壑意此翁犹悔辞五斗之晚耳麻衣
草履读书牛背上纵令志意雄远亦终作得项籍事犹
坐读汉书未熟登瀛事一时文运之盛然以敬宗义甫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271-0429b.png
参之画者恨不斥去使无为房杜诸公累白云悠扬天
际梁公引领睇望一时之言遂为千载口实蹇驴驼负
踯躅于断桥野水之滨小奚负梅枝从其后此不知何
时若在凤翔同谷之日当无此暇豫也月明中天扁舟
江上倒披锦袍撚髭豪吟真所谓旁若无人者昌黎公
蹇驴踏雪驴冻且欲仆仆从亦似面无人色此味吾人
不可不知要见毅烈之气不以患难挫昌黎公或未免
此不然何以至潮后多出巽语乎桑榆掩蔼花柳明媚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271-0429c.png
高冈平垄幽斋芳榭蔽翳隐映今江南如辋川此景者
多有之但不知能有闻于后世否此则系人耳湖深雨
霁凉风吹衣扁舟垂钓于白蘋红蓼之间疑张志和氏
予雅有烟水癖此心已飘然在三泖之上矣老梅偃蹇
逋仙容与索笑自是幽人胜韵即无暗香疏影之句亦
不可少芙渠的历香风袭人太极翁悠然坐玩清明高
远之意犹可想见月出江上奇石巉耸老坡与过以小
艇掠其侧意观所谓石钟者虽则好奇要是一时高兴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271-0429d.png
一叟吹笛篷窗下二小鬟歌坐其侧铁史杨维桢也老
铁自谓放达毕竟为礼法罪人右共四十三幅题曰盛
子昭作虽未必真要亦一名笔予同年新安张景周氏
得于都下间以示予辄为记其大都如此噫嘻古人远
矣其往事遗迹使人载之图画流风馀韵照映简编观
者瞻仰企慕有不获从之叹然则吾人可不自立哉予
于是乎有感
   东庄记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271-0430a.png
余前甲戌岁自玉堂得告归明年乙亥得此庄于韩氏
为价七十千钱地在车墩东一里由俞溪支流折而南
宅一区以亩计者七屋几三十楹因旧更葺之中为潜
斋余潜修处也屋后杂植群卉为屏为栏北有亭翼然
借借亭也亭前夹植槐桂十二株馀桃李柿橘各倍东
有桧亭西有木香棚桧亭东疏小河为环玉溪蓄鱼七
八百头小桥跨焉河东地三丈许植桃李外为蔬畦缘
堤芙蓉红蓼每秋深的历可爱溪北植竹且亭焉亭曰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271-0430b.png
翛然田凡九十馀亩环列宅前后左三面续得七十馀
亩在庄南一里许田颇膏腴非大水旱率得熟余既得
此喜其地甚僻又去余家不远余且多病厌事故时至
至则三四日始归焚香隐几冥心却虑嗒然忘形或独
行花径蔬畦掬水葺树为野人事倦则与邻翁野老谈
说稼穑晨起登陇首远眺雾瀰漫被平畴如白云滉漾
炊烟矗起林际宵则闻渔歌互答于清风明月之下远
村灯乍明乍灭若夫四时晴晦景各不同而各有其趣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271-0430c.png
虽巧说不能尽余甚乐此自谓莫或予及虽千金不愿
易也嗟乎松多富家大族彼其田连阡陌亭台池榭率
皆瑰奇美丽吾庄何足比数而自诧莫余及也余闻君
子当安于所寓而不可有非分之望安所寓则随其有
皆可自足是故饱藿菽者不知刍豢之为美习韦布者
不知锦绣之为华彼诚安之也冀望非分则非惟莫之
致而无有厌极之心祗益劳瘁耳余家世清白无厚赀
撙节口体乃克有此薄业岁所常入足以给一家饘粥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271-0430d.png
而又葺此陋居足为偃息游乐之地余已不啻过望而
又何敢瑰奇美丽之是求乎虽然此庄惟以吾故故虽
甚陋而贤士大夫时辱临之相与笑歌赋咏以发其趣
区区以富称者未必有也夫然则视彼瑰奇美丽者吾
庄诚何歉焉因为之记
   潜斋记
斋以潜名有退藏之义焉斋雅而洁迥而静廓而且深
无市喧尘氛之扰为退藏者所宜居而余之志窃于是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271-0431a.png
有深契者故因名嗟乎潜之为义大矣彼其夸毗炫耀
以为事者既无以得乎此然所谓退藏者岂徒窅然隤
然谓是莫吾用离群异俗若山林枯槁之士隐晦屈伏
者哉且余既以菲薄忝列侍从陪诸俊英翱翔于凤阁
鸾坡之上则义不得暂取退藏以自托也吾闻君子以
深敛厚蓄为待用之本顾余持未成之学出以应世少
试辄仆则已欿然其无所恃茫然其未有所底止也兹
以优假归复得此宽閒幽僻之地乃退而藏修乎兹室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271-0431b.png
则余所谓潜者岂真窅然隤然若山林枯槁之士无所
用心者之为哉盖必有其道矣抑余观圣人之系易也
曰洗心退藏于密矣圣人既以明乎天地之故究乎消
息盈虚吉凶存亡之理未事而浑然莫窥事至而随感
即应呜呼斯则圣人所谓退藏者乎而义不系身之进
退也则潜之为义渊乎深哉而余小子寡昧何足以言
之姑状其似以见鄙志且以记吾斋云耳
   借借亭记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271-0431c.png
孙子既葺别业复即圃中作亭焉题其楣曰借借客骇
且疑曰异哉是非所以示厥后人远久计也余笑曰客
何见之拘也昔者庄周列禦寇糠秕世故其言宏阔澹
泊要其旨直欲揽万物而推之甚则以此身亦暂假于
大块非我所得有也虽于吾圣人之道似为过中然究
竟物理有固然者是故衣吾借以禦寒食吾借以疗饥
室吾借以栖吾身僮仆吾借以役使子孙吾借以嗣续
引伸触类则天下之物凡见用于吾者孰非借者乎而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271-0431d.png
妄庸者乃以富贵货利为己所固有誇世而自多至于
一奇玩可喜之物廑廑保守惟恐人之或吾攘也弊焉
劳瘁累其天真汩其天倪卒以老死而不觉悟不亦甚
惑哉平泉之记谓以一草木与人者非佳子弟其意直
欲世守弗替然今则何在乎高人达士笑文饶者至今
犹齿冷盛衰兴废相寻无穷人固昧焉耳夫是亭固吾
东邻之物彼昔固借而有而吾兹得之故曰借于借呜
呼庸讵知夫人不有欲借吾者哉又庸讵知吾之子孙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1271-0432a.png
不有欲举以借人者哉斯名斯义视彼创业为远久计
之意虽左然所谓远久计者则固有在而非此外物之
谓盖有不俟借而人亦不得借者此则吾之所以贻后
而吾子孙所当世守耳客以予言有理故书以为记
   桧亭记
潜斋之东北隅环玉溪之西旧有桧四焉角峙植立蓊
郁苍翠或曰昔人欲为亭者也余乃亦亭之其法缚竹
为榱桷蒙桧枝与叶为盖芟夷剪治屈曲殊甚既成数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1271-0432b.png
日焦然色日枯瘁余忧其死也命园丁勤灌溉焉未几
复如故色泽鲜好茂密益甚呜呼予盖有所感矣桧劲
物也彼其生岩谷之内干云霄而出风雨宁能受此屈
抑哉譬之贞介之士刚肠义操可杀而不可辱顾使其
降志頫首以徇人意有不郁然拂然乎洎乎培之而复
故则有似乎安豢养者之姑为隐忍也不然则所谓迎
之致敬有礼亦贤者所屑就而且以身为斯人庇覆亦
所自喜者乎虽然吾观其苍然毅然坚姿劲质所以傲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1271-0432c.png
睨冰霜者犹自在也则夫区区荣辱乌足以变易志士
之所守乎园丁又言是宜屡葺之不尔且纵呜呼吾固
知其非绳律之可久羁也吾见其杰然而挺矣
   翛然亭记
环玉溪北三十步许植竹几万竿内辟小径逶迤屈曲
底里隙地三弓作亭焉葺茆为衣缚竹为椽不采不饰
示质素也四面苍筠结素团翠潇疏劲特每天风徐来
铿然作戛玉声盛夏赤日亭午解衣盘礴不知人世之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1271-0432d.png
有暑气也尤称月夕清影满地密若布裀席疏如走龙
蛇天空籁静凉露袭人沆瀣湛湛不容世间半分尘土
翛然有遗世之趣呜呼孰使予甘澹泊而忘荣辱者非
兹亭也欤
   杨氏回山记
正德己卯冬十月天官璞庵杨先生与其子给事君士
宜即后圃叠石为山既成余获从郡大夫崇仁吴侯觞
于其下相与登焉璞庵忽喟然曰是虽区区而有所系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1271-0433a.png
矣余请其说璞庵曰噫嘻是固杨氏故物也失去且四
十年而今复购得之吴侯欢然顾曰有是哉是宜名曰
回山且不可以无诏后者璞庵于是退而属予文以记
予闻之天下之事理与数耳惟以数则盛衰兴废恒相
寻故虽积善之后亦鲜克常盛而善庆之理或戾然往
往不远而复盖数终不胜理亦固然也是故君子惟尽
心于显然者而其盛衰兴废则一以待其自定吾何暇
知哉易之屯蹇虽各有亨道然未尝舍正以求必济其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1271-0433b.png
亨者谓圣人固有以自信矣维杨氏著籍于松久世力
穑殷厥家而尤以积德称璞庵尊甫南隐翁行义尤焯
倒廪倾囷以济贫乏乡人迄今德之不忘呜呼善必昌
后孰使兹山之忽中徙哉数者天所不能违而况人事
之倏忽也今杨氏昆季父子奋庸于时敦德励行善继
善述以益大其绪呜呼又孰使兹山之失弗久而复也
不然则积善福后圣人之言且伪矣杨氏亦何容心哉
吾又闻昔山之属人也下有盘牢踞不可撼竟委之去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1271-0433c.png
兹舁至犹自其故处也诚若有待而然者天之急于与
善不亦彰彰较著乎此君子之所恃赖以裕其后者而
记平泉者乃徒致意于笔舌之属则陋矣抑易于既济
也其辞多危惧难谌者天不可自满者善杨氏兹可谓
盛矣其子弟皆高才颖秀而福祚之至方隆未艾然危
惧者圣人所不敢忘则杨氏之所以益懋厥善以保此
盛者宜何如也余不佞辱其昆季父子厚既本其义之
大者为记而并及此若山之胜与登眺之乐则以待夫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1271-0433d.png
能赋者固璞庵意也复系以诗曰
巉巉兹山我祖所有世变时移弗克嗣守继述维孝兹
焉敢忘頫仰百年顾怀永伤夙夜黾勉以迄天定光复
旧业常理非幸靡善不福靡德弗培帝命夸娥负之来
归山亦慰只庆复其故舒英吐奇妍巧毕露匪兹玩好
世泽攸存卓峙屹立根盘轮囷烟云含滋雨露发秀神
鬼卫护灵气斯构父老走贺既叹而惊言执其斝酬兹
山灵惟善之遗有续无替兹山与俱永镇千祀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1271-0434a.png
   光霁楼记
一斋苏子作楼于黄浦之上而问于其友毅斋孙子商
名焉孙子曰吾未及登子之楼然闻兹楼也伟矣巨矣
是其轩豁洞达可以迎皓月而来长风宜莫光霁名为
称苏子曰吁斯山谷氏所赞濂溪而李愿中谓善形容
有道者气象也予曷敢当哉子试语吾所以乃告曰天
地清明和粹之气洋溢充满光风霁月者气之呈露而
有象者也是气象也乃天地自然之气象亘万古而常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1271-0434b.png
新惟其然也故六合以之开泰焉万物以之昭融焉人
禀天地之气以有生则所谓清明和粹者亦其本然也
而弗克具者利欲害之耳利欲剥蚀吾心惨于酖毒甚
于垢秽吾心之清明和粹者则既无馀矣而又何气象
之可言乎是故君子有省察之功焉有克治之力焉有
存养之道焉必敬以直内焉必义以方外焉敬义夹持
内外交致充积之久效验乃著见乎动静形乎四体晬
面盎背盖有莫知其然者矣夫人与天地本同一气人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1271-0434c.png
惟丧失其正斯与天地之气判不相入在我者既复其
本然矣则精神之流通志意之融释清明和粹之气天
地吾身坱圠无间由是可以赞造化而育民物岂非盛
德之至者乎故曰人身一天地也吾心一太极也由中
达外积微至著是恶可强而致哉而亦岂非吾人体认
之学也吾欲与子登斯楼启八窗以披豁俯仰宇宙览
观山川沐斯风也玩斯月也其精神志意亦有触发而
孚契者乎使于是而有得焉则所谓光霁者不在风与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1271-0434d.png
月而在吾身与吾心矣苏子曰善哉子之言可以进德
矣予虽不足以当斯名而不敢不勉于子之言也乃属
孙子大书其扁揭之于楣并录其语为记
   东郭草堂记
自予有园居树竹木作亭轩馀廿载矣日以成趣而独
虚其中未有为宴宾之所顷乃搆堂三间深十六尺广
倍之翼以回廊八窗洞启虽无所谓巨丽者而雅洁明
整居然为吾园之主因扁曰东郭草堂记实也夫古今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1271-0435a.png
天下草堂见于篇什者不一而杜咏内有曰草堂尊酒
者予窃喜之谓善道人意夫甫生不遇时畸穷沦落故
常有安居栖息之念雨燕风鸳其托兴可悲也若予者
生当太平忝窃禄仕桑梓之地世相守也而又何感于
甫之言哉嗟夫予以迂拙之性负蠢执愚既不能与当
世才智之士角逐功名之会又不能淟涊屈抑以为凭
藉之地恒欲褰裳敛迹退脩初服其于崇显富贵实非
所冀望而独欲得明净幽邃之居读书鼓琴以乐先王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1271-0435b.png
之道暇则邀二三良友命壶觞谐咏歌谈说往古得失
理乱之事较论人物臧否于是以卒老斯则平生之愿
而有契于甫之言者此也然甫惟以生非时也迫逐于
兵戈其得享草堂尊酒之乐者无几也即其诗可考而
予以清时无事优游暇豫永谐素心时葺治之遂将以
贻吾子孙则视甫所得不多哉惜也寡昧浅学无甫之
高吟大作以为斯堂重亦如甫之草堂烜赫有闻于后
此则甫之所多抑斯堂之不负予而予之有负于斯堂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1271-0435c.png
者也
   清旷亭记
孙子作亭于中园而题之曰清旷客有哂曰亭以清旷
名必其雅洁可以隔尘氛轩豁可以远眺望今兹亭也
鄙朴卑隘农圃猥杂花竹丛蔽耳目所及不逾数寻曷
取其清旷也孙子曰事理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迹求子
必以冰崖雪窟而后为清必以莽苍之墟汗漫之野而后
为旷耶夫人心有至清至旷者不系于外也盖其本然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1271-0435d.png
者冰玉不足为其洁河海不足为其容惟夫汩以利欲
扰以纷华则清者污旷者塞去其污者塞者而清旷见
矣故清旷者内也非外也吾心所固有也特因寓而见
焉耳尝视于此亭端居默处屏黜万虑独观本心寂然
湛然浩然神释超然意舒情与境融吾惟见兹亭之清
且旷也是故不加洁也而若临冰崖若坐雪窟不加辟
也而若适莽苍若乘汗漫超绝尘壒俯仰宇宙其为清
旷孰得而名言哉然则清不以亭也清自我出旷不以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1271-0436a.png
亭也旷自我出故曰内也非外也吾心所固有也特因
寓以见也客喜而对曰善哉子之所谓清旷也乃吾今
亦洒然若饮凉飔廓然若彻蔀屋矣
   抱瓮亭记
抱瓮亭者孙子治圃时而憩息之所也孙子尝读庄周
氏之书而非其自诡异于圣贤兹曷取乎抱瓮之说也
夫周之说何如哉古者圣人备物制用立成器以为天
下利既已竭心思殚智虑而生人者赖之以养生送死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1271-0436b.png
周以备焉古而无圣人吾不知人之类何如也且圣人
既以一身寄生民命则所以仁爱之者其心岂有穷已
哉夫其较计功利之私固非圣人之心而事有可以节
生民之劳以裕其用要归于为天下万世利者圣人亦
不得而废也今如周之说则事不必其济功不必其成
是将颓弛废坏而不可收拾斯则大祸生人者也而岂
可哉故曰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虽然周游方之
外者也其书盖愤世疾邪有激之言也周生战国功利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1271-0436c.png
之世彼见夫生民之智巧日入于变诈习于倾危而莫
有底止也厌且恶之乃为是激切过正之论而不知讳
也故其言曰知一而不知二知内而不知外究其术盖
绝物而不可以宰物遗世而不可以御世卒之于自私
自利此其丼自外于先王之道者也予非其徒也而窃
悲其志又悲夫今之人变诈者益为矫诬倾危者至于
戕贼而莫有底止也是以姑取于斯人之说斯亦忧世
之心也欤斯不得已之心也欤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1271-0436d.png
   挹爽轩记
乾坤至爽之气无乎不寓而惟虚寂之境与清洁之物
得之为多小轩当园之幽偏尘事罕及前疏流泉植菡
萏夏秋之交花开满池芳香郁馞屋后脩竹数百竿萧
萧飒飒昔人诗所谓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声吾亭实
有之亭既虚寂荷风竹露天下至清至洁莫加焉而晨
夕居处乎轩之内鼻吸香气耳纳清音乾坤爽气日厌
饫耳鼻也虽然有说焉人之一身相周流也故耳鼻也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WYG1271-0437a.png
者气之窍也气也者心之舆也心也者神之舍也挹爽
云者合内外通精粗者也是故形通乎气气通乎心心
通乎神形爽则气爽气爽则心爽心爽则神爽神爽则
超然矣乃若得其外而遗其内得其粗而遗其精尘土
溷其襟纷华扰其思则虽日置身于若邪渭川之间然
鼻焉尔矣耳焉尔矣是其气且将昏然而况于心与神
之爽乎是故具耳鼻而弗觉者禽兽也拘耳鼻而弗通
者夫人也由耳鼻以达心神者吾之所谓挹爽也呜呼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WYG1271-0437b.png
昔之爱竹玩莲者固得此矣
   白斋记
园之西北隅结屋四楹垩其中栏楯户牖无髹漆焉几
席帘幕无藻饰焉纯然白也槛外植梅二十馀株冬时
盛开万玉璀璨被以密雪铺琼叠练内外交莹斋之名
白实以之夫白素也素则有精粹明洁之象而无黯闇
秽杂故白之义素者其一为洁白为精白为清白为明
白皆白之义也是以古之君子深取义焉夫洁白者言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WYG1271-0437c.png
乎其脩身也记曰孝子洁白是矣精白者言乎其心也
匡衡曰精白以承休德是矣清白者言乎其操也杨震
以清白遗子孙是矣明白者言乎其行与事也荀子曰
仁人所务者白是矣则白之义不亦君子之所贵乎反
是斯黯闇斯秽杂饬躬者之所忌也夫君子之于道必
以悟而入必以养而固耳目所习精神所接皆其助也
吾是以辟此斋焉尽致其白者以足耳目以通精神以
为身心之益也不既多乎尝试与客当梅雪之时抚幽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WYG1271-0437d.png
芳玩积素近睨远览皑皑皓皓上下一色真昔人所谓
遍天地皆白玉合成令人心胆澄澈者味羲经白贲之
旨诵庄周虚白之论赓白雪之音鼓鸣鹤之操顾客笑
曰清矣哉世常言白玉楼水晶宫无则已耳有则宁是
过也此而有以尘俗事溷吾斋者便当如古人以大白
浮之
   听雨轩记
轩当小溪屈曲之处两岸竹树掩覆绿阴蓊合亭午无
卷三十二 第 26a 页 WYG1271-0438a.png
日色也八窗虚明朴野幽阒不闻市嚣予每于是偃息
焉久未有以名之间日与二三客觞于其中忽鸣雨骤
至萧萧飒飒飕飕雭雭万叶齐响四集乎轩窗也时新
秋凉气袭衣清思入骨静听之久忻然语客曰乐哉客
亦知乎吾今之听雨非昔之听雨者也曩在都下每天
雨淤泥塞途人事牵逼骑款段污泥没马腹沾渍衣领
颠顿劳倦顾见从者前跛后曳意苦厌之五鼓入朝昏
黑中彳亍长安道上兢兢执马绥陨坠是惧中夜枕上
卷三十二 第 26b 页 WYG1271-0438b.png
梦觉闻淅沥声响即悒然以愁尔时情兴何如也兹也
优游暇豫与二三子开口笑嘘无少拘系情以境殊有
心会焉子试听乎飕飕雭雭萧萧飒飒忽而挥霍飘洒
如风起水涌倏而悠然有万里江湖之思一洗胸中尘土
此中之听客谓何如都下枕上梦觉时耶吾今乃知静
适之乐决不以轩冕易也是吾轩之成趣虽无不宜而
犹莫宜于听雨欲名轩曰听雨何如客曰善哉遂扁曰
听雨
卷三十二 第 27a 页 WYG1271-0438c.png
   傍秋亭记
亭何名傍秋也纪节变也何言乎纪节变也淮南子曰
桐叶落而知秋亭之左右各植一桐以是纪节变也纪
节变何言乎傍也草木之于气候各有所先得桐得秋
气之先者故言秋者必于桐唐人诗所谓秋色傍梧桐
吾亭若曰傍秋色云耳一气流行其运周也四时代谢
其数均也何独纪于秋一气运而始终异四时行而荣
悴殊节叙之感人莫秋若也古之惊秋感秋悲秋皆以
卷三十二 第 27b 页 WYG1271-0438d.png
是也人生非金石与大化而推移其盛衰荣枯固其自
然耳而又曷以惊曷以感曷以悲也夫秋就也万物所
当成就也君子观万物之成就则以考德业矣夫秋阴
也阴自是而愈进也君子究二气之消长则以占天运
矣考德业者君子乾乾惕虑之心也占天运者圣人扶
阳抑阴之意也而是以惊是以感是以悲焉予是以记
乎秋也
   阅耕楼记
卷三十二 第 28a 页 WYG1271-0439a.png
孙子居宅之后有常稔之田七十亩既閒居则修厥农
事斥地数丈立圃复即其北作楼四楹以临之楼小而
虚无障碍可以远眺烟蓑雨笠农歌牧唱日与耳目接
也因名楼曰阅耕昔者樊迟请学稼圣人斥其为小人
之事而不与者也予其为樊氏矣乎夫耕非不善也君
子于天下其自负重则其平居之所问学必有远且大
者耕稼非所先矣而迟也独欲专意以讲求焉则是未
尝有志于远大此圣人所以深陋之而非以耕为不善
卷三十二 第 28b 页 WYG1271-0439b.png
也彼历山莘野何为者哉徐孺子非其力不食躬耕隆
中者出为王者佐朝耕暮读韩愈氏所以称董生者而
可谓耕为不善耶予家世本农也幸忝禄仕二十馀年
兹将倦而归休矣则进而朝署退而畎亩固予事也而
又何嫌乎樊氏之同哉夫道无乎不在世俗浮靡之弊
极矣予盖将敦本实谢纷华念生民粒食之艰思造化
发育之盛歌豳风诵无逸想见三代盛时气象岂不充
然有得哉若夫谨烝尝之需资俯仰之用所以先事而
卷三十二 第 29a 页 WYG1271-0439c.png
为之者此生民之大端而圣贤所不免予不能废也乃
作楼记
   会益堂记
似斋吴子有先庐在松城之阳时葺治之而其中堂久
未有扁顷告予曰吾日于斯会胜己之友以求益也欲
名曰会益何如予曰可哉子不以供嬉游宴乐而志惟
求益不亦善也既为大书其额而因以告曰子之为志
则善矣然有说焉夫益子者友受益者子也亦观于水
卷三十二 第 29b 页 WYG1271-0439d.png
乎水所以灌物注于壑千万斛可也激石则返矣就乎
下千万里可也逆上则止矣是故惟虚也斯可以受益
惟谦也斯可以受益而自满自高者反是吴子蹙然曰
吾方愧不敏无以为受益之地斯二者吾知免夫吾又
有以告吾子也昔者吾夫子论友之为益者直谅多闻
夫直谅多闻可以益我者谓闻过进于诚也进于明也
然三者我固有也机在我也益自内生也非由外入也
是故过也者吾心之邪慝也诚也者吾心之实理也明
卷三十二 第 30a 页 WYG1271-0440a.png
也者吾心之灵觉也吾求自益反之心焉夜气清明有
过未尝不知善端真切未始伪也万物皆备未始惛也
在充之而已故曰我固有也机在我也非人益吾所无
也特助发之耳故人之益我不若我之自益也乃若弗
著弗察漫然尔矣遒然尔矣则虽日与三者处何益哉
子尝求之易乎益之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
过则改夫观风雷之迅烈于迁善改过其为益也孰禦
斯自益之谓也人其得而与诸子其勉之毋谓人益我
卷三十二 第 30b 页 WYG1271-0440b.png
也吴子谢曰善哉子之言益我弘矣请揭堂壁以为记
   滨泖草堂记
滨泖者黄子正之别号也松为东南泽国泖实松之水
之大其旁多美田沃壤岁之所入视他田独厚泖之上
既旷远寥阒而洄溪曲洑则更转入幽邃村落错峙民
居静深竹树娟秀风物雅洁故人率视为乐土而喜居
之然田之为直亦视他田独厚盖几倍蓰焉非有先世
之遗卒不易得也黄氏世居松之七保七保田多瘠自
卷三十二 第 31a 页 WYG1271-0440c.png
其先大夫西坡公仕至宪副食四品禄始克积其羡馀
置百亩乃筑室以为别业而黄子世守之既以为号而
复书其堂之扁间求予文为记予谓黄子之谓是也有
务本之意焉有堂构之意焉有不忘缔造之意焉有安
土敦仁不愿乎外之意焉是皆有可书者抑黄子既以
泖为号矣乃若君子观于泖而益得以为助者黄子其
亦有闻乎是故泱漭浩漫吾以育吾德渟涵渊深吾以
积吾学灌溉疏泄利泽枯槁吾以广吾仁愆阳毒霪靡
卷三十二 第 31b 页 WYG1271-0440d.png
益靡竭吾以充吾量鼓风雷兴波涛震荡轩涌吾以作
吾气阴晴明晦景象变幻吾以妙吾文则为吾益者不
多哉是故黄子必作如是观而后为有得也黄子读书
砥行方志在用世必如是而后可树立于时斯不虚厥
号矣若夫泖上行乐之趣则予异时过子草堂与子扁
舟而泛撷兰苕狎鸥鹭汲清煮茗斫鲜荐醪听渔歌于
空濛杳霭间远览浩笑其趣无涯然非黄子事也姑为
子道之
卷三十二 第 32a 页 WYG1271-0441a.png
 
 
 
 
 
 
 
 
卷三十二 第 32b 页 WYG1271-0441b.png
 
 
 
 
 
 
 
 文简集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