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042-09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茅亭客话卷三
            宋 黄休复 撰
  淘沙子
伪蜀大东市有养病院凡乞丐贫病者皆得居之中有
携畚锸日循街坊沟渠内淘泥沙时获碎铜铁及诸物
以给口食人呼为淘沙子焉辛酉岁有𨼆迹于淘沙者
不知所从来及名氏常戴故帽携铁把竹畚多于寺观
卷三 第 1b 页 WYG1042-0926d.png
阒静处坐卧进士文谷因下第往圣兴寺访相识僧见
淘沙子披褐于佛殿上坐谷见其状貌古峭辞韵清越
以礼接之因念谷新吟者诗数首谷愕然又讽其自作
者数篇其诗或讥讽时态或警励流俗或说神仙之事
谷莫之测因问谷今将何往谷曰谒此寺相识僧求少
纸笔之资别谋投献其人于怀内探一布囊中有麻绳
贯数小铤银遂解一铤遗谷戴帽将所携器长揖出寺
而去谷后得伪通奏使王昭远礼于宾席因话及感遇
卷三 第 2a 页 WYG1042-0927a.png
淘沙子之事念其诗曰九重城里人中贵五等诸侯阃
外尊争似布衣云水客不将名字挂乾坤王公曰有此
异人遂闻于蜀主因令内园子于诸街坊寻访之时东
市国清寺街有民宇文氏宅门有大桐树淘沙子休息
树阴下宇文颇留心至道见其人容质有异遂延于厅
问其艺业云某攻书嗜酒言论非俗因饮之数爵与约
再会浃旬淘沙子或到其门将破帽等寄与门仆令报
主人其仆忿然厉声骂之曰主人岂见此等贫儿耶宇
卷三 第 2b 页 WYG1042-0927b.png
文闻之遽出迎候愧谢曰翘望日久何来晚耶即与饮
且酣宇文曰神仙可致乎至道可求乎淘沙子曰得之
在心失之亦心宇文曰某数年前遇人教令咽气未得
其验废之已久淘沙子曰修道如初得道有馀皆是初
勤而中惰前功将弃之矣世有黄白有之乎好之乎宇
文曰某虽未尝留心安敢言不有安敢言好之淘沙子因
索铜钱十文衣带中解丹一粒醋浸涂之烧成白金此
则神仙之艺不可厚诬之但罕遇也有自言者皆妄也
卷三 第 3a 页 WYG1042-0927c.png
遽辞而去翌日凌晨扣门将一新手帕裹一物云淘沙
子寄与主人宇文开而观之乃髻发一颗莫测其由至
日高门仆不来令召之云今早五更睡中被人截却头
髻将去蜀主闻之访于宇文宇文寻于养病院云今早
出去不归自兹无复影响休复见道书云刺客者得𨼆
形之法也言刺客若死尸亦不见每二十年一度易形
改名姓谓之脱难多有奇怪之事名籍已系地仙淘沙
子是其流也
卷三 第 3b 页 WYG1042-0927d.png
  张道者
伪蜀大东门外有妙圆塔院僧名行勤俗姓张氏人以
其精于修行因谓之道者早岁南行中年驻锡庞眉皓
发貌古形羸住草屋数间唯绳床一张及木棺一所不
从斋请昼则升床而坐夜则入棺而卧衣服未尝更换
人问之拱默不对人皆仰其高节遗之衣服则转施贫
人与米面盐酪则受以一大瓶贮之常满每斋则取一
抄合而食三纪偃息自若不诳流俗其清尚如此时齿
卷三 第 4a 页 WYG1042-0928a.png
八十临终自拾薪草积于院后告诸门徒曰吾即日行
化希以木棺置于薪草之上以火爇之老僧幸矣至期
依其教谕于煨烬中得舍利数十粒葬于塔中时有慈
觉长老禅门宗匠也有书妙圆塔院张道者屋壁云成
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秖将淡薄作家风未
省承迎相苟且南地禅宗尽遍参西蜀丛林游已罢深
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张道者傍沙溪居兰
若草作衣裳茅作舍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
卷三 第 4b 页 WYG1042-0928b.png
借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沿身不直五分
铜一句玄玄岂论价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鹤性云
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总逢劫火未为灾暗里龙
神应叹讶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尽
奔名利漫驱驱个个何曾有般若分明与说速休心供
家却道也烂也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
社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大觉禅师
卷三 第 5a 页 WYG1042-0928c.png
禅师名慈觉字法天姓刘氏自王蜀末游南方至孟蜀
初归住大觉禅师性急言速应答如流人问一部莲经
何者是妙法师戟其手曰教汝鼻塌问为甚如此对曰
谤斯经故获罪如是伪蜀李相炅尝问道于师优礼待
之师有禅客须知集禅宗祖裔图阐道歌行偈颂三百
馀篇题曰禅宗至道集行于世
  张平云
张居士名峤字平云学释氏法人谓之居士时有勾居
卷三 第 5b 页 WYG1042-0928d.png
士问不拘生死者愿师直指答云非干日月照昼夜自
分明又问百亿往来非指的光明终不碍山河时如何
答云红尾漫摇三尺浪真龙透石本无踪尝撰参玄录
玄珠集歌行句偈百馀篇云毳流来问我家风我道玲
珑处处通顷刻万邦皆遍到途中曾未见人逢其仙化
三日口吐气满屋氛氲有弟子告云居士常言宗门秪
以眼目为先不以睡相为事居士今日何以如此言讫
香气乃绝
卷三 第 6a 页 WYG1042-0929a.png
  王居士
居士王裕四十馀年留心禅学三蜀丛林皆尽参遍学
流与之切磋话句无逃其确论尔至暮年示疾于同流
曰吾期某日行化至期居士有季父为僧语之曰吾为
汝作十念居士曰透满无形十方无碍直至无心未得
为了何况有念者哉言讫奄然而逝
  勾居士
勾居士名令玄蜀都人也宗嗣张平云有学人问答随
卷三 第 6b 页 WYG1042-0929b.png
机应响著火莲集无相宝山论法印传况道杂言百馀
篇有敬礼瓦屋和尚塔偈曰大空无尽劫成尘玄步孤
高物外人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流流法
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
塔葬全身瓦屋和尚名能光日本国人也嗣洞山悟本
禅师天复年初入蜀伪永泰军节度使禄虔扆舍碧鸡
坊宅为禅院居之至孟蜀长兴年末迁化时齿一百六
十三故有是句
卷三 第 7a 页 WYG1042-0929c.png
  味江山人
唐末蜀州青城县味江山人唐求至性纯悫笃好雅道
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
酣而归非其𩔖不与之交或吟或咏有所得则将稿撚
为丸内于大瓢中二十馀年莫知其数亦不复吟咏其
赠送寄别之诗布于人口暮年因卧病索瓢致于江中
曰斯文苟不沈没于水后之人得者方知我苦心耳漂
至新渠江口有识者云唐山人诗瓢也探得之已遭漂
卷三 第 7b 页 WYG1042-0929d.png
润损坏十得其二三凡三十馀篇行于世题郑处士𨼆
居云闻说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
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樽酒病夫颜亦红
赠行如上人云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沲衲补云千片
香焚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后高
悬滤水罗题青城山范贤观云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
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
绿畦锄嫩玉夜开红灶撚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
卷三 第 8a 页 WYG1042-0930a.png
瑶花月满坛赠僧云曾开半偈雪山中贝叶翻时理尽
通般若常添持戒力药叉谁算念经功云开晓月应难
染海上孤舟自任风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
空夫草泽间有𨼆逸得志者以经籍自娱诗酒怡情不
耀文彩不扬姓名其趋附苟且得无愧赧唐山人乎
  兰亭客序
昔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太原孙统承公富
春孙绰兴公唐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石高平郗昙
卷三 第 8b 页 WYG1042-0930b.png
春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子凝之徽之
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褉之会羲之为序兴逸而书之
笔迹遒媚劲健绝代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太
宗购得其本令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摹勒以
赐皇太子诸王近臣太宗酷好书法有大王书真迹三
千六百张率以一丈二尺为一轴得一百五十卷太宗
自书贞观二字为印印缝及卷之首尾又𨕖贵臣子弟
有性识者以为弘文馆学生内出书法命之学习焉其
卷三 第 9a 页 WYG1042-0930c.png
有人间善书者并召入馆由是十数年间海内靡然工
书翰者众其王书法帖所宝惜者独兰亭序为最常置
于御座之侧朝夕观览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临崩
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
汝意如何高宗听命太宗曰吾欲得兰亭可将去乎高
宗哽噎流涕曰唯命奉讳之日用玉匣贮之随仙驾送
入灵宫今赵模等所摹者本往往有好事者收藏得伪
蜀时吴王遣内客省使高弼通好持国书于蜀因献伪
卷三 第 9b 页 WYG1042-0930d.png
皇太子王羲之石本兰亭一轴当时识者议此本是羲
之撰序后刻石于兰亭者伪皇太子攻王书体法精妙
弼故有是献伪翰林待诏米道邻侍书于太子掌书法
百馀卷皆是二王法帖古来名贤墨迹及石本者迨圣
朝伐蜀其书帖尽归米道邻私家至乾德中有鬻彩笺
王七郎名文昌与道邻世旧道邻因文昌石本兰亭即
吴使高弼献太子者文昌好博雅古来名书多收藏之
羲之真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晋魏两汉至李
卷三 第 10a 页 WYG1042-0931a.png
唐名臣墨迹及石本皆萃于家当时与往还好书者
熙震
王著勾中正张仁戬黄居实张德钊张文懿史戴
滕昌祐石恪李德华陈熙载僧怀戬义西尝访之阅其
所藏终日忘倦太平兴国初光禄卿高公保寅即渚宫
高氏之后入川为九州巡检休复尝谒见之因得张藻山
水一轴羲之墨迹兰亭一轴注崇山二字围者乎二字
皆是赵模诸葛贞拓者檀香轴古锦标皆烟晦虫蠹时
得与诸贤往复玩之甲午岁家藏书画焚掠殆尽今蜀
卷三 第 10b 页 WYG1042-0931b.png
中两经寇乱诸家名书古画罕得见闻故备言之尔
 
 
 
 
 
 
 茅亭客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