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实录院 牒 泰州
 检准淳熙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尚书省劄子
 国史院状勘会巳降
 圣旨指挥修
 高宗皇帝实录续奉
 圣旨编修
 御集今来合要
 高宗皇帝朝曾任宰执侍从卿监应职事等官被
 受或收藏
 御制
卷首 第 1b 页
 御笔手诏及奏议章疏劄子并制诰日记家集碑
 志行状谥议事迹之类委守臣躬亲询访如逐官
 其间有己物故者询其家子孙取索如部秩稍多
差人前去抄录及委官点对津发赴院仍许投献
优赐钱帛多者推赏候
指挥五月二十三日三省同奉
 圣旨依劄付院当院今访问得泰州通判王明清
 有挥麈前后录合行点使须至公文
牒请详牒内事理遵从巳降
圣旨指挥移文王通判借本差人抄录委官点对无
卷首 第 2a 页
差漏疾速津发赴院守等照使幸勿违滞仍先希巳
依应 公文回示谨牒
   庆元元年七月初八日牒
 宣教郎太学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戴 溪
 奉议郎袐书省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李璧
中奉大夫行军器少监兼玉牒所检讨官兼实录院检讨官高文虎
朝请郎新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实录院检讨官石宗昭
实录院 牒 泰州
 检准淳熙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尚书省劄子
 节文勘会巳降
卷首 第 2b 页
 圣旨指挥修
 高宗皇帝实录续奉
 圣旨编修
 御集今来合要
 高宗皇帝朝曾任宰执侍从卿监职事等官被受
 或收藏
 御制
 御笔手诏及奏议章疏劄子并制诰日记家集碑
 志行状谥议事迹之类今访问得泰州通判王明清
 有挥麈前后录合行照使当院巳于七月内文移
卷首 第 3a 页
 贵州去后至今多日未见依应前来须至再行公文
牒请详牒内事理遵从巳降
圣旨指挥移文王通判借本差人抄录前项所要文
字委官点对无差漏疾速津发赴院守等照使幸勿
仍前违滞谨牒
    庆 元 元年九 月 日牒
 宣教郎太学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官戴溪
 奉议郎袐书省著作佐郎兼实录检讨官李璧
奉议郎秘书省秘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兼 弟许国公府教授兼权司封郎官颜棫
朝散郎秘书省著作郎兼实录检讨官兼吴王益王府教授兼权兵部郎官王容
卷首 第 3b 页
承议郎袐书丞兼实录院检讨官兼权礼部郎官邵康
中奉大夫行军器少监兼玉牒所检讨官实录院检讨官高文虎
朝议大夫起居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兼权刑部侍郎刘德秀
朝请大夫权尚书礼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杨辅
朝奉大夫权尚书吏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应孟明
朝议大夫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兼实录院同修撰黄由
太中大夫试吏部尚书兼侍讲兼实录院同修撰叶翥
卷首 第 4a 页
挥麈前录总目
卷之一
一诞节立名自唐明皇千秋节始
二祖宗御像所在
三祖宗诞圣之地建寺赐名
四开基节名因孟若蒙乞置
五太祖诏修三代帝王祠庙配享所在
六本朝功臣配享
七高宗用人纳言皆有明见
八仁宗不以玉带为宝以人安为宝
九李和文其家书画皆冠世之宝
卷首 第 4b 页
十以玉带为朝仪始于熙宁
十一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十二郡国立学自元魏献文始
十三东台西台立号所始
十四崇政殿讲书肇于开宝
十五本朝列圣潜藩升府
十六英宗与令铄同年月日时生
十七皇朝列圣搜访书籍
十八士大夫家藏书多失于雠校
十九绍兴帝后陵寝以𣪁宫为名
二十徽宗永固陵为永祐
卷首 第 5a 页
 卷之二
二十一祖宗重先代陵寝诏禁樵采
二十二欧阳文忠公以太子少师带观文殿学士致仕
二十三国朝侍从以上自有寄禄官
二十四旧制侍从致仕加赠四官
二十五翰林佩鱼自蒲传正始
二十六熙宁间始置在外宫观
二十七本朝官制分左右字沿革
二十八本朝宰相再为枢密使
二十九枢密使子弟皆㭪班行
三十馆职编修不可令武臣提举
卷首 第 5b 页
三十一密院承旨文武互用自王荆公始
三十二汤特进封庆国公上章不受
三十三州县官带学事系衔
三十四五朝俱立三相
三十五本朝宰相兼公师
三十六本朝三入相者六人
三十七本朝自外拜相者四人
三十八弟草兄麻国朝以来有两家
三十九国朝宰相享富贵耆寿者十人
四十本朝名公多厄于六十六
四一本朝宰相年少无逾范觉民张魏公
卷首 第 6a 页
四二宰相见子入政府惟曾宣靖一人
四三本朝吕氏一家执七朝政
四四本朝父子兄弟为宰执者二十馀人
四五韩奉常之妻可俪于唐之苗夫人
四六钱氏富贵三百年相续前代未见
四七古砚犀带皆王氏旧物
四八本朝居政府在具庆下者十七人
四九本朝状元登庸者六人
五十本朝父子兄弟俱居翰苑
五一雍孝闻三世俱以罪废
五二本朝族望之盛
卷首 第 6b 页
五三建州浦城有四甲族
五四浦城章氏登科题名
卷之三
五五蜀中大族犯高宗御名各易其姓
五六三世探花郎
五七钱氏一家盛事常占天台
五八本朝苏蔡吕入相故事
五九子孙当为祖父讳名
六十本朝以遗逸起者二人
六一国初取士极少无踰宣和之盛
六二配享宣圣兖邹并列
卷首 第 7a 页
六三刘器之殿试取马巨济巨济不称门生
六四薛叔器家有古关外侯印
六五台吏杨涤丹阳李格藏多唐纶轴告命
六六欧宋唐书不著文中子而李习之刘禹锡等载
   之甚详
六七欧苏二公作文多避祖讳
六八赐生辰器币至遣使命
六九庆历赦书许文武官立家庙
七十衣绯绿赐金紫
七一本朝父子兄弟俱为状元有四家
七二监司遇前宰执帅守处即入客位通谒
卷首 第 7b 页
七三张载贤者不当使鞠狱
七四立法贵得中制
七五太宗还西夏所献鹘
七六朱绂自陈与奸人同姓名蔡元长大喜
七七徐德占读诏声音之讹
七八董彦远连徵蔡居安爪事果补外
七九曾文肃梦衣绿谢恩
八十虏主犀带磁盆
八一建隆遗事词多诬谤
八二张贤良应制科遇所著论中选
八三久在馆中始呼学士
卷首 第 8a 页
八四高宗得尉拒敌故得南渡
八五饮酒谈禅贵安自然
八六国初吏部给出身兼说岁数形貌以防伪冒
八七靖康追褒或有侥倖
八八张文潜元带阁职
八九李成因子觉为国博赠光禄寺
卷之四
九十王素同姓名者二李定同姓名者三
九一心丧始于郭稹
九二三泉县令许发贺表奏补
九三张逸知蜀断政如神
卷首 第 8b 页
九四南朝沙合出宰相
九五昔人重契义书札严分守
九六王延德历叙使高昌行程所见
九七王仲言弱龄见知于朱希真徐毅立二公
九八郭熙画山水有名
九九吕微仲安厚卿二公贤否
一百姚令威得会稽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
百一王仲言序
百二李贤良简
百三王知府跋
    前四卷秀州巳尝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