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609-07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汉会要卷三十一
            宋 徐天麟 撰
 食货
  田制
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至建武二年
野榖旅生麻菽尤盛野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至
五年野榖渐少田亩益广焉(纪/)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609-0713d.png
建武十五年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
纪互相增减乃诏下州郡检覆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
巧苟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民遮道啼
呼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
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
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伏抵言于长寿街得之帝怒时
东海公阳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
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609-0714a.png
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踰制不可为准
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十六年河南尹张伋
及诸郡守十馀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刘隆传及/光武纪)
章帝建初三年秦彭为山阳太守兴起稻田数千顷每
于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
乡县于是奸吏跼蹐无所容诈彭乃上言宜令天下齐
同其制诏书以其所立条式班令三府并下州郡(传/)
王景为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馀而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609-0714b.png
食常不足郡界有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
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传/)
仲长统昌言曰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
亩连于方国荣乐过于封君力势侔于守令虽由禁网
疏阔盖分田无限使之然也今欲张太平之纪纲立至
化之基趾齐民财之丰寡正风俗之奢俭非井田实莫
由也今当限夫田以断兼并去末作以一本业通肥饶
之率计稼穑之入令亩收三斛斛取一㪷未为甚多一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609-0714c.png
岁之间则有数年之储虽兴非法之役恣奢侈之欲广
爱幸之赐犹未能尽也不循古法规为轻税及至一方
有警一面被灾未逮三年校计骞短坐视战士之蔬食
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二十税一名
之曰貊况三十税一乎夫薄吏禄以丰军用缘于秦征
诸侯续以四夷汉承其业遂不改更危国乱家此之由
也今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吏食日禀禄班未定可为法
制画一定科租税什一更赋如旧今者土广民稀中地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609-0714d.png
未垦虽然犹当限以大家勿令过制其地有草者尽曰
官田力堪农事乃听受之若听其自取后必为奸也(传/)
荀悦论曰古者什一而税以为天下之中正今汉人田
或百一而税可谓鲜矣然豪富彊人占田踰侈其赋大
半官收百一之税而人输豪彊大半之赋官家之惠优
于三代豪彊之暴酷于亡秦是以惠不下通威福移于
豪人也今不正其本而务除租税适足以资富彊也孝
武皇帝时董仲舒尝言宜限人占田至哀帝时乃限人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609-0715a.png
占田不得过三十顷虽有其制卒难施行然三十顷又
不平矣且夫井田之制不宜于人众之时田广人寡苟
为可也然欲废之于寡立之于众土地布列在豪彊卒
而革之并有怨心则生纷乱制度难行由是观之若高祖
初定天下光武中兴之后人众稀少立之易矣既未悉
备井田之法宜以口数占田为之正限人得耕种不得
卖买以赡贫弱以防兼并且为制度张本不亦宜乎虽
古今异制损益随时然纪纲大略其致一也崔寔政论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609-0715b.png
曰昔圣人分口耕耦地各相副今青徐兖冀人稠土狭
不足相供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
稀厥田宜稼悉不垦发今宜遵故事徙贫人不能自业
者于宽地此亦开草辟土振人之术也(荀悦/论)
和帝永兴元年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顷八十
亩百四十步
安帝延光四年垦田六百九十四万二千八百九十二
顷二十三亩八十五步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609-0715c.png
顺帝建康元年垦田六百八十九万六千二百七十一
顷五十六亩一百九十四步
冲帝永嘉元年垦田六百九十五万七千六百七十六
顷二十亩百单八步
质帝本初元年垦田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
十八亩(并郡国/志注)
  租税
建武六年十二月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609-0715d.png
什一之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
三十税一如旧制(纪/)
肃宗时榖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
榖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
天下之用于是诏诸尚书通议朱晖奏据林言不可施
行事遂寝后陈事者复重述林前议以为于国诚便帝
然之有诏施行晖复独奏曰王制天子不言有无诸侯
不言多少令布帛为租则吏多奸诚非明王所当宜行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609-0716a.png
帝卒以林等言为然(朱晖/传)
安帝元初元年诏除三辅三岁田租更赋口算
桓帝延熹八年初令郡国有田者亩税敛钱(亩十/钱也)
灵帝中平二年税天下田亩十钱(并/纪)
帝欲铸铜人而国用不足乃诏徵民田亩敛十钱陆康
上疏曰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
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国之法哉(传/)
  算赋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609-0716b.png
汉法常以八月算人(见皇后纪按西都之制民年十五/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
(算高祖四年八月初为算赋/故两汉率用八月算人也)
明帝永平九年徙朔方复口算(纪下/同)
章帝元和元年人无田徙他界者除算三年
二年正月诏曰令云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今诸怀
𡜟者赐胎养榖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
安帝永初四年除三年过更口算
元初元年诏除三辅更赋口算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609-0716c.png
桓帝永寿元年复泰山琅邪更算
  口赋
汉仪注民年七岁至十四出口赋钱人二十三二十钱
以供天子其三钱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光武/纪注)
建武二十二年地震压死者其口赋逋税勿收(纪下/同)
安帝元初六年会岁大疫除田租口赋
建光元年郡国被灾甚者勿收口赋
顺帝永建元年勿收汉阳田租口赋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609-0716d.png
阳嘉元年勿收更租口赋
永和三年金城陇西地震被害尤甚者勿收口赋
  更赋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皆
当迭为之有一月一更是为卒更贫者欲得顾更钱次
直者出钱顾之月一千是谓践更也天下人皆当戍边
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
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戌又行者当自戌三日不可往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609-0717a.png
即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
给戍者是为过更也(明帝/纪注)
明帝即位九月发天水三千人讨叛羌复是岁更赋(纪/)
永平五年复元氏田租更赋六岁(纪下/同)
和帝永元六年流民就贱还归者复一岁田租更赋
十四年诏复象林县更赋田租二岁
安帝永初四年除三年过更口算
元初元年诏除三辅更赋口算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609-0717b.png
顺帝永建五年郡国贫人被灾者勿收责今年过

阳嘉元年勿收冀州更租口赋
永和四年除太原民更赋
桓帝永平五年复元氏田租更赋
  调度
大司农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
给足(百官/志)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609-0717c.png
明帝即位赦陇西勿收今年租调
桓帝延熹九年诏岁比不登其令大司农今岁调度追
求及前年所调未毕者勿收(并/纪)
  财用
大司农掌诸钱榖金帛诸货币四时上月旦见钱榖簿
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
多益寡取相给足部丞一人主帑藏太仓令一人主受
郡国传漕榖(百官/志)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609-0717d.png
建武六年诏曰顷者师旅未解用度不足故行什一之
税今军士屯田粮储差积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
一如旧制(纪/)
肃宗时榖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
榖所以贵由钱贱故也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以通
天下之用又盐食之急者虽贵人不得不须官可自鬻
又宜因交趾益州上计吏往来市珍宝收采利武帝时
所谓均输者也于是诏诸尚书通议朱晖奏据林言不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609-0718a.png
可施行事遂寝后陈事者复重述林前议以为于国诚
便帝然之有诏施行晖复独奏曰王制天子不言有无
诸侯不言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今均输之法
与贾贩无异盐利归官则人穷怨布帛为租则吏多奸
盗诚非明主所当宜行帝卒以林等言为然(朱晖/传)
旧大官汤官经用岁且二万万窦太后诏杀省珍费自
是裁数千万(纪/)
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馀万西域岁七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609-0718b.png
千四百八十万
桓帝时段颎言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
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馀亿今若以骑五千
步万人车三千两二冬二夏无虑用费五十四亿(传/)
灵帝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贲羽林入
钱各有差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纪/)
中平二年中常侍张让赵忠说帝敛天下田亩十钱以
修宫室又令西园驺分道督趣恐动州郡多受赇赂刺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609-0718c.png
史二千石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责助军修宫钱大郡至
二三千万馀各有差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
得去其守清者乞不之官皆迫遣之时钜鹿太守司马
直新除以有清名减责三百万直被诏怅然曰为民父
母而反割剥百姓以称时求吾不忍也辞疾不听行至
孟津上书极諌当世之失即吞药自杀书奏帝为暂绝
修宫钱又造万金堂于西园引司农金钱缯帛仞积其
中又还河间买田宅起第观帝本侯家宿贫每叹桓帝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609-0718d.png
不能作家居故聚为私藏复藏寄小黄门常侍钱各数
千万(张让/传)
时帝多蓄私藏收天下之珍每郡国贡献先输中府名
为导行费(中府内府也导引也贡献外别/有所入以为所献为之导引也)吕强上疏諌
曰天下之财莫不生之阴阳归之陛下岂有公私而令
尚方敛诸郡之宝中御府积天下之缯西园引司农之
藏中厩聚太仆之马而所输之府辄有导行之财调广
民困费多献少奸吏因其利百姓受其敝书奏不省(吕/强)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609-0719a.png
(传/)
灵帝欲铸铜人而国用不足乃诏徵民田亩敛十钱而
比水旱伤稼百姓贫苦陆康上疏諌曰夫什一而税周
谓之彻彻者通也言其法度可通万世而行也故鲁宣
税亩而蝝灾自生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民物
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国之法哉宜留神
省察改敝从善以塞兆民怨恨之望书奏内倖因此谮
康援引亡国以譬圣明大不敬(陆康/传)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609-0719b.png
  钱币
初王莽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建武初马援在陇西
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三府奏以为未可
许事遂寝及援还从公府求得前奏难十馀条乃随牒
解释更具表言帝从之(马援/传)
建武十六年始行五铢钱天下赖其便(马援/传)
建武时长安铸钱多奸第五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市
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传/)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609-0719c.png
桓帝时有上书言人以货轻钱薄故致贫困宜改铸大
钱事下四府群僚及太学能言之士刘陶上议曰当今
之忧不在于货在乎民饥窃见比年已来良苗尽于蝗
螟之口机轴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盬
之事岂谓钱货之厚薄铢两之轻重哉盖民可百年无
货不可一朝有饥议者不达农殖之本多言铸冶之便
或欲因缘行诈以贾国利国利将尽取者争竞造铸之
端于是乎生盖万人铸之一人夺之犹不能给况今一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609-0719d.png
人铸之则万人夺之乎虽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役不
食之民使不饥之士犹不能足无厌之求也夫欲民殷
财阜要在止役禁夺则百姓不劳而足陛下悯海内之
忧戚伤天下之艰难欲铸钱齐货以救其弊此犹养鱼
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水木本鱼鸟之所生也用之
不时必至燋烂愿陛下宽锲薄之禁后冶铸之议听民
庶之谣吟问路叟之所忧瞰三光之文耀视山河之分
流天下之心国家大事粲然皆见无有遗惑者矣当今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609-0720a.png
地广而不得耕民庶而无所食群小竞起进秉国之位
鹰扬天下鸟钞求饱吞饥及骨并噬无厌诚恐卒有役
夫穷匠投斤攘臂登高远呼使愁怨之民响应云合八
方分崩中夏鱼溃虽方尺之钱何能有救其危帝竟不
铸钱(刘陶/传)
灵帝中平三年铸四出文钱钱皆四道识者窃言侈虐
己甚形象兆见此钱成必四道而去及京师乱钱果流
布四海(宦者/传)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609-0720b.png
献帝初平元年董卓坏五铢钱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
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
榖石数万又钱无轮理文章不便人用(董卓/传)
  盐铁
郡有盐官铁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本注曰凡郡
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
(百官/志)
肃宗建初中议复盐铁官郑众諌以为不可诏数切责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609-0720c.png
至被奏劾众执之不移帝不从(传/)
元和三年帝幸安邑观盐池(纪/)
时榖贵县官经用不足朝廷忧之尚书张林上言盐食
之急者虽贵人不得不须官可自鬻于是诏诸尚书通
议朱晖奏据林言不可施行事遂寝后陈事者复重述
林前议以为于国诚便帝然之有诏施行晖复独奏曰
盐利归官则人穷怨诚非明主所当宜行帝卒以林等
言为然(朱晖/传)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609-0720d.png
和帝即位诏曰昔孝武皇帝致诛吴越故权收盐铁之
利以奉师旅之费自中兴以来匈奴未宾永平末年复
修征伐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
探观旧典复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宁安边境而吏多
不良动失其便以违上意先帝恨之故遗戒郡国罢盐
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其申敕刺史二千
石奉顺圣旨勉弘德化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纪/)
永元十五年复置涿郡故盐铁官(纪/)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609-0721a.png
  禁沽酒
和帝永元十六年二月己未诏兖豫徐冀四州比年雨
多伤稼禁沽酒(纪下/同)
顺帝汉安二年十月丙午禁沽酒
桓帝永兴二年诏曰朝政失中云汉作旱蝗虫滋蔓饥
馑荐臻趣不糜烂则为国宝其禁郡国不得卖酒祠祀
裁足
  罢贡献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609-0721b.png
建武十三年正月戊子诏曰往年已敕郡国异味不得
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
道上疲费过所其令官勿复受明敕下以远方口实所
以荐宗庙自如旧制(纪/)
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价兼百金诏以
马驾鼓车剑赐骑士(循吏/序)
野王岁献甘醪膏饧每辄扰人吏以为市樊鯈临终奏
乞罢之明帝从之(本/传)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609-0721c.png
章帝建初二年诏齐相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旧齐有/三服官)
(今/省)
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
者继路时临武长汝南唐羌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和
帝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
本其敕大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安帝永初五年二月丁卯诏省减郡国贡献大官口食
(并/纪)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609-0721d.png
顺帝永建四年五月壬辰诏曰海内颇有灾异朝廷修
政大官减膳珍玩不御而桂阳太守文砻不惟竭忠宣
畅本朝而远献大珠以求幸媚今封以还之(本纪袁纪/作汉阳都)
(尉/)
 
 
 
 东汉会要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