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609-05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汉会要卷十八
            宋 徐天麟 撰
 封建下
  列侯
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
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
食吏民后避武帝讳为列侯武帝元朔二年令诸王得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609-0598b.png
推恩分众子土国家为封亦为列侯旧列侯奉朝请在
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次
车骑将军赐位朝侯次五校尉赐位侍祠侯次大夫其
馀以肺胕及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都者亦随时见会
位在博士议郎下(百官志胡广曰/是为猥诸侯)
  关内侯
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
少各有户数为限(百官志如淳曰列侯出关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关内之邑食)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609-0598c.png
(其租/税)
  爵
承秦爵十八级合关内侯列侯为二十等(百官/志)
刘劭爵制曰古者天子寄军政于六卿居则以田警则
以战秦依古制其在军赐爵为等级其帅人皆更卒也
有功赐爵则在军吏之例自一爵以上至不更四等皆
士也大夫以上至五大夫五等比大夫也九等依九命
之义也自左庶长以上至大庶长九卿之义也关内侯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609-0598d.png
者依古圻内子男之义也秦都山西以关内为王畿故
曰关内侯也列侯者依古列国诸侯之义也然则卿大
夫士下之品皆仿古比朝之制而异其名亦所以殊军
国也古者以车战兵车一乘步卒七十二人分翼左右
车大夫在左御者处中勇士居右凡七十五人一爵曰
公士者步卒之有爵为公士者二爵曰上造造成也古
者成士升于司徒曰造士虽依此名皆步卒也三爵曰
簪袅御驷马者要袅古之名马也驾驷马者其形似簪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609-0599a.png
故曰簪袅也四爵曰不更者为车右不复与凡更卒同
也五爵曰大夫大夫者在车左者也六爵为官大夫七
爵为公大夫八爵为公乘九爵为五大夫皆军吏也吏
民爵不得过公乘者得贳与子若同产然则公乘者军
吏之爵最高者也虽非临战得公卒车故曰公乘也十爵
为左庶长十一爵为右庶长十二爵为左更十三爵为
中更十四爵为右更十五爵为少上造十六爵为大上
造十七爵为驷车庶长十八爵为大庶长十九爵为关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609-0599b.png
内侯二十爵为列侯自左庶长己上至大庶长皆卿大
夫皆军将也所将皆庶人更卒也故以庶更为名大庶
长即大将军也左右庶长即左右偏裨将军也(百官/志注)
  王侯号
灵寿王(彭城靖王未封赐号灵寿/王未有国邑取其美名)
重熹王(乐城靖王未封/赐号重熹王)   承义侯(寇/恂)
成义侯(梁/统)  兴义侯(耿/况)  奉义侯(景/丹)
辅义侯(厍/钧)  扶义侯(辛/彤)  助义侯(竺/曾)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609-0599c.png
褒义侯(史/苞)  褒亲侯(侯/翕)  褒德侯(卓/茂)
归德侯(刘/飒)  褒成侯(孔志/孔僖) 显亲侯(窦/友)
建策侯(吴/汉)  建功侯(盖/延)  宣恩侯(阴/就)
讨奸侯(杜/习)  折奸侯(燕/广)  征羌侯(来/歙)
破虏侯(须/沈)  不义侯(苍头/子密) 破羌侯(榆/鬼)
率众王(乌/伦)  率众侯(其至/鞬)
 臣天麟按汉世封侯皆以县邑其后或以乡亭皆视
 其所食之邑而名之至于功名显著则有特加美名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609-0599d.png
 者西都信武冠军富民博陆之类是也东汉因之时
 有美号至于彭宠苍头以奴弑主而封之不义侯夫
 果不义则不应封爵使其功可封则非可言不义矣
 光武于是失之
  特进侯
高密侯邓禹以特进奉朝请
固始侯李通上大司空印绶以特进奉朝请
夷安侯邓康以病免加位特进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609-0600a.png
贾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
窦笃封郾侯进位特进得举吏
邓骘封上蔡侯位特进
窦固封显亲侯加位特进
马廖马防马光皆封列侯以特进就第
樊宏拜光禄大夫位特进次三公(按宏位特进时犹未/封侯建武五年始封)
(长罗/侯)
阴识封阴乡侯拜执金吾位特进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609-0600b.png
阴就封新阳侯为少府位特进
梁棠梁雍梁翟梁商俱封列侯位特进
朱隽封钱塘侯加位特进(各本/传)
后汉皇后父兄率为特进侯朝会位次三公(通/典)
 臣天麟按邓骘传云骘兄弟并奉朝请位次在三公
 下特进侯上注云在特进及列侯之上此注误也按
 百官志云列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则
 此所谓特进侯者盖谓列侯而赐位特进者耳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609-0600c.png
  侍祠侯(猥诸/侯)
富平侯张奋来朝显宗以为侍祠侯(张奋/传)
邓禹孙康以侍祠侯为越骑校尉注引汉官仪曰诸侯
功德优盛朝廷所敬者位特进在三公下其次朝侯在
九卿下其次侍祠侯其次下土小国侯以肺附亲公主
子孙奉坟墓于京师亦随时朝见是为猥诸侯也(邓禹/传)
  小侯
四姓小侯(明帝永平九年为四姓小侯立学校注云四/姓谓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诸子弟以非)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609-0600d.png
(列侯故曰小侯按颜氏家训/谓以小年获封故曰小侯)
邓禹少子鸿好筹策永平中以为小侯(本/传)
四姓及梁邓小侯(桓纪建和/二年赐帛)
马钜为常从小侯(马防/传)
  王主
汉制诸王女皆封乡亭公主仪服同乡亭侯肃宗唯特
封东平宪王苍琅邪孝王京女为县公主
  妇人封号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609-0601a.png
显宗时东海王彊上疏言天恩悯哀以臣无男之故处
臣三女小国侯(本传注云即妇人封侯也若吕后之妺/吕须封为临光侯萧何夫人封酂侯之)
(类/)
安帝永初元年爵皇太后母阴氏为新野君(纪/)
安帝乳母王圣封野王君(来历/传)
延光元年追尊阎皇后母宗为荥阳君(续汉志曰妇人/封君仪比公主)
(油画軿车带绶以䌽组为绲带各/如其绶色黄金辟邪加其首为带)
顺帝爵号阿母宋娥为山阳君(五行/志)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609-0601b.png
初顺帝废为济阴王乳母宋娥与黄门孙程等共议立
帝帝后遂封娥为山阳君邑五千户尚书令左雄上封
事曰夫裂土封侯王制所重诚不宜追录小恩亏失大
典按尚书故事无乳母爵邑之制唯先帝时阿母王圣
为野王君造生谗贼今阿母躬蹈俭约而与王圣同爵
号惧违本操乞岁以千万给奉阿母帝卒封之(传/)
阳嘉二年有地动山崩之异李固对策曰前孝安皇帝
变乱旧典封爵阿母今宋阿母虽有大功但加赏赐足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609-0601c.png
以酬其劳苦至于裂土开国实乖旧典顺帝览其对即
时出阿母还第舍(传/)
顺烈梁皇后母追封开封君(五行/志)
桓帝永兴中封邓皇后母宣为长安君四年更为昆阳

灵帝封何皇后母兴为舞阳君(后/纪)
建宁二年爵号乳母赵娆为平氏君(袁/纪)
梁冀为大将军宰宣言冀有周公之功其妻宜为邑君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609-0601d.png
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十万
冀一门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梁冀/传)
  四夷国
四夷国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百/官)
(志/)
  位次
列侯封邑小大不同而其位序则与公卿相配按灵思
何后纪注大县侯位视三公小县侯位视上卿乡亭侯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609-0602a.png
视中二千石盖中二千石即九卿秩耳然百官志云旧
列侯奉朝请在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惟以功德
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赐位朝侯次五校尉赐位侍
祠侯次大夫其馀以肺附及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师
者亦随时见会位在博士议郎下而邓禹传注复云诸
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者位特进在三公下其次朝侯
在九卿下是三者前后参错未知孰正也(以纪/传修)
  户邑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609-0602b.png
太子食汤沐邑十县(班彪/传)
永平十五年明帝按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马后见
而言曰诸子食数县于制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宜与
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千万足矣(明德马/后传)
列侯所食县为侯国公主所食汤沐曰国(百官/志)
 臣天麟按西都之制列侯封君食租税岁率户二百
 千户之君则二十万至封户多寡之目则初无定制
 特视其功之大小以加之霍光封博陆侯所食才二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609-0602c.png
 万霍去病封冠军侯所食万七千七百馀至后汉梁
 冀所食至三万户视西都为益广矣
  国租
明帝封诸子租岁不过二千万(孝明八/王论)
肃宗按舆地图令诸国户口皆等租入岁各八千万(陈/敬)
(王/传)
顺帝永和六年诏贷王侯国租一岁
汉安二年又贷王侯国租一岁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609-0602d.png
桓帝延熹四年贷王侯半租
五年损王侯租以助军粮出濯龙藏钱还之(并/纪)
诸绍封者皆食故国半租邓禹孙康袭父爵以太后戚
属独三分食二(邓禹/传)
  茅土
诸王封者皆受茅土归以立社稷礼也(百官志按蔡邕/独断曰天子大)
(社封诸侯者取其土苞白茅授之以立社其国故谓之受/茅土汉兴唯皇子封为王者得茅土其他功臣以户数)
(租入为节不受/茅土不立社也)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609-0603a.png
  朝贺
列土特进朝侯贺正月执璧(百官/志)
大夫无员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
北海敬王睦岁终遣中大夫奉璧朝贺(北海王/兴传)
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彊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
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纪下/同)
明帝永平二年九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
延东海王政来朝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609-0603b.png
六年正月沛王辅楚王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
京东海王政赵王盱北海王兴齐王石来朝
十一年正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王苍淮阳
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东海王政来朝
肃宗建初七年正月沛王辅济南王康东平王苍中山
王焉东海王政琅邪王宇来朝
东平王上疏请诏诸王朝各赐装钱千万东平王加五
百万(袁/纪)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609-0603c.png
安帝延光三年齐王无忌北海王普乐安王延来朝(纪/)
朱晖辟东平王府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
是时阴就为府卿骄贵吏傲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
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
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请试观之主簿
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
掾义士勿复求更以他璧朝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
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朱晖/传)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609-0603d.png
  奉朝请
邓骘兄弟俱以列侯奉朝请(按汉制列侯在京师无/职位皆以奉朝请为名)
邓晨以西华侯奉朝请(并本/传)
  就国
建武六年始遣列侯就国(纪/)
肃宗性宽仁而亲亲之恩笃故叔父济南中山二王每
数入朝特加恩宠及诸昆弟并留京师不遣就国宋意
以为人臣有节不宜踰礼过恩乃上疏諌曰陛下至孝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609-0604a.png
烝烝恩爱隆深以济南王康中山王焉先帝昆弟特蒙
礼宠圣情恋恋不忍远离比年朝见久留京师崇以叔
父之尊同之家人之礼车入殿门即席不拜分甘损膳
赏赐优渥昔周公怀圣人之德有致太平之功然后王
曰叔父加以赐币今康焉幸以支庶享食大国陛下即
位蠲除前过还所削黜衍食它县男女少长并受爵邑
恩宠踰制礼敬过度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所不臣所
以尊尊卑卑强干弱枝者也陛下德业隆盛当为万世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609-0604b.png
典法不宜以私恩损上下之序失君臣之正又西平王
羡等六王皆妻子成家官属备具当早就蕃国为子孙
基阯而室第相望久磐京邑婚姻之盛过于本朝仆马
之众充塞城郭骄奢僣拟宠禄隆过今诸国之封并皆
膏腴风气平调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来不难且割情
不忍以义断恩发遣康焉各归蕃国令羡等速就便时
以塞众望帝纳之(宋意/传)
和帝即位陈王羡彭城王恭乐成王党下邳王衍梁王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609-0604c.png
畅始就国(建初二年章帝不忍与诸王/乖离皆留京师今遣之国)
殇帝延平元年清河王庆济北王寿河间王开常山王
章始就国(并/纪)
  王国官属
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本注
曰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相如太守有长史如
郡丞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
至千里又其官职傅为太傅相为丞相又有御史大夫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609-0604d.png
及诸卿皆秩二千石百官皆如朝廷国家唯为置丞相
其御史大夫以下皆自置之至景帝时吴楚七国恃其
国大遂以作乱几危汉室及其诛灭景帝惩之遂令诸
王不得治民令内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
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武帝改汉内史中尉郎中令之
名而王国如故员职皆朝廷为补不得自置至成帝省
内史治民更令相治民太傅但曰傅中尉一人比二千
石本注曰职如郡都尉主盗贼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皆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609-0605a.png
千石本注曰郎中令掌王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勋
自省少府职皆并焉仆主车及驭如太仆本注曰太仆
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仆又皆减其秩治书比六百石
本注曰治书本尚书更名大夫比六百石本注曰无员
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及使诸国本皆持节后
去节谒者比四百石本注曰掌冠长冠本员十六人后
减礼乐长本注曰主乐人卫士长本注曰主卫士医工
长本注曰主医药永巷长本注曰宦者主宫中婢使祠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609-0605b.png
祀长本注曰主祠祀皆比四百石郎中二百石本注曰
无员(百官/志)
  侯国官属
列侯每国置相一人其秩各如本县本注曰主治民如
令长不臣也但纳租于侯如户数为限其家臣置家丞
庶子各一人本注曰主侍侯使理家事列侯旧有行人
洗马门大夫凡五官中兴以来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
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不置家丞又悉省行人洗马门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609-0605c.png
大夫(百官/志)
  恤典
自中兴至和帝时皇子始封薨者皆赙钱三千万布三
万匹嗣王薨赙钱千万布万匹(中山简/王传)
自永初以后国用不足始封王薨减赙钱为千万布万
匹嗣王薨五百万布五千匹(济北惠/王传)
东海恭王薨使大司空持节护丧事大鸿胪副宗正将
作大匠视丧事赠以殊礼升龙旄头鸾辂龙旂虎贲百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609-0605d.png
(本/传)
东平宪王薨遣大鸿胪持节五官中郎将副监丧及将
作使者凡六人赐钱前后一亿布九万匹及葬加赐鸾
辂乘马龙旂九旒虎贲百人元和三年东巡狩幸苍陵
为陈虎贲鸾辂龙旂以章显之祠以太牢亲拜祠坐哭
泣尽哀赐御剑于陵前(本/传)
 
 东汉会要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