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609-04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汉会要卷二
            宋 徐天麟 撰
 帝系下
  皇太子
世祖建武二年立皇子彊为皇太子(母曰郭/皇后)十九年郭
后既废太子彊意不自安㕁恽说太子曰久处疑位上
违孝道下近危殆不如辞位以奉养母氏太子从之数
卷二 第 1b 页 WYG0609-0462b.png
因左右及诸王陈其恳诚愿备藩国上不忍迟回者数
岁六月戊申诏曰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皇后
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彊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
情重久违之其以彊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庄师事博士桓荣学通尚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
是为孝明皇帝
 袁宏论曰夫建太子所以重宗统一民心也非有大
 恶于天下不可移也世祖中兴汉业宜遵正道立为
卷二 第 2a 页 WYG0609-0462c.png
 后法今太子之德未亏于外内宠既多嫡子迁位失
 矣然东海归蕃谦恭之心弥亮明帝承统友于之情
 愈笃虽长幼易位兴废不同父子兄弟至性无失以
 三代之道处之亦何以过乎
明帝永平三年立皇子炟为皇太子少宽容好儒术明
帝器重之十八年八月即皇帝位是为孝章皇帝
章帝建初三年四月戊子立皇子庆为皇太子七年六
月废庆为清河王立皇子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二月
卷二 第 2b 页 WYG0609-0462d.png
即皇帝位是为孝和皇帝
和帝元兴元年立皇子隆为皇太子夜即皇帝位是为殇帝
安帝永宁元年立皇子保为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
母王圣大长秋江京等与中常侍樊丰阎后妄造虚无
谮谗太子九月废皇太子为济阴王明年三月安帝崩
北乡侯立济阴王以废黜不得上殿及北乡侯薨车骑
将军阎显及江京与中常侍刘安陈达等白太后秘
不发丧而更召立诸王子乃闭宫门屯兵自守中黄门孙
卷二 第 3a 页 WYG0609-0463a.png
程等十九人共斩江京刘安陈达等迎济阴王于德阳
殿西钟下即皇帝位年十一是为孝顺皇帝
顺帝建康元年四月辛巳立皇子炳为皇太子其年八
月庚午即皇帝位是为孝冲皇帝(并帝/纪)
  杂录
东宫(班彪传云东宫初建按震为长子/震东方也故太子所居称东宫)
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周卫交戟五日一朝因坐东箱
省视膳食其非朝日使仆中允旦旦请问而已明不媟
卷二 第 3b 页 WYG0609-0463b.png
黩广其敬也(班彪/传)
拜皇太子仪(见礼/类)
世祖以太子舅阴识守执金吾阴兴为卫尉皆辅导太
子识性忠厚入虽极言正议及与宾客语未尝及国事
帝敬重之上以桓荣为议郎使授太子经使左中郎将
钟兴授太子及宗室诸侯春秋赐兴爵关内侯兴辞以
无功帝曰生教训太子及诸王侯非大功耶(阴识钟/兴传)
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桓荣弟子何汤为
卷二 第 4a 页 WYG0609-0463c.png
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
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桓荣/传)
建武二十八年上大会群臣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
望上意皆言太子舅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
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
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
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
以博士桓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以太子经学成
卷二 第 4b 页 WYG0609-0463d.png
毕上疏谢曰臣幸得侍帷幄执经连年而智学浅短无
以补益万分今皇太子以聪睿之姿通明经义观览古
今储君副主莫能专精博学若此者也斯诚国家福祐
天下幸甚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汜再拜归
道太子报书曰庄以童蒙学道九载而典训不明无所
晓识夫五经广大圣言幽远非天下之至精岂能与于
此况以不才敢承诲命昔之先师谢弟子者有矣上则
通达经旨分明章句下则去家慕乡求谢师门今蒙下
卷二 第 5a 页 WYG0609-0464a.png
列不敢有辞愿君谨疾加餐重爱玉体(桓荣/传)
永平十五年上使越骑校尉桓郁郎中张酺授太子经
二人朝夕侍讲劝以经学是时太子家颇为奢侈酺每
正谏甚见严惮会平阳公主薨太子同生也哀戚过礼
酺以为太子举措宜动合礼度因是上疏曰臣伏见皇
太子仁厚宽明发言高远卓然绝异非人所能及也今
平阳公主薨悲哀发中形体骨立恩爱恻隐世希似是
顾臣愚浅不识大体以为宜选名儒高行以充师傅问
卷二 第 5b 页 WYG0609-0464b.png
讯起居之日太傅时赐宴所以宣德音以成圣德也侍
中丁鸿仁而有让达于从政谒者费恽资性淳笃遵领
法度如并侍左右必能发起微意增广徽猷者也(袁/纪)
清河孝王庆母宋贵人有宠肃宗立庆为皇太子窦皇
后宠盛心内恶之日夜毁谮贵人母子遂渐见疏庆出
居承禄观七年遂废太子庆而立皇太子肇肇梁贵人
子也乃下诏曰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
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
卷二 第 6a 页 WYG0609-0464c.png
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皇子肇保育皇
后承训怀妊导达善性将成其器盖庶子慈母尚有终
身之恩岂若嫡后事正义明哉今以肇为皇太子(清河/王传)
安帝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
舍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
禁不可久御圣及其女永与大长秋江京及中常侍樊
丰王男邴吉等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谮男吉皆幽囚死
家属徙比景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妄
卷二 第 6b 页 WYG0609-0464d.png
造虚无间谗太子及东宫官属帝怒召公卿以下会议
废立耿宝等承旨皆以为太子当废太仆来历与太常
桓焉廷尉张皓议曰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
且男吉之谋皇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礼
义废置事重此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是日遂废太
子为济阴王时监太子家小黄门籍建中傅高梵等皆
以无罪徙朔方历乃要结光禄勋祋讽宗正刘玮将作
大匠薛皓侍中闾丘弘陈光赵代施延太中大夫朱伥
卷二 第 7a 页 WYG0609-0465a.png
第五颉中散大夫曹成谏议大夫李尤符节令张敬持
书侍御史龚调羽林右监孔显城门司马徐崇卫尉守
丞乐闱长乐未央厩令郑安世等十馀人俱诣鸿都门
證太子无过龚调据法律明之以为男吉犯罪皇太子
不当坐帝与左右患之乃使中常侍奉诏胁群臣曰父
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恩为天下也历讽等不识大
典而与群小共为欢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邪违
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若
卷二 第 7b 页 WYG0609-0465b.png
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谏者莫不失色薛皓先顿首曰
固宜如明诏历怫然廷诘皓曰属通谏何言而今复背
之大臣乘朝车处国事固得辗转若此乎乃各稍自引
起历独守阙连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历兄弟官削国
租历遂杜门不与亲戚通时人为之震慄(来历/传)
安帝废皇太子为济阴王廷尉张皓与太常桓焉太仆
来历廷争之不能得皓退而上疏曰昔贼臣江充造间
谗逆至令戾园兴兵终及祸难后壶关三老一言上乃
卷二 第 8a 页 WYG0609-0465c.png
觉悟虽追前失悔之何逮今皇太子春秋方始十岁未
见保傅九德之仪宜简贤辅就成圣质书奏不省(张皓/传)
顺帝擢种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
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
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
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
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种皓/传)
  皇子
卷二 第 8b 页 WYG0609-0465d.png
光武十一子郭皇后生东海恭王彊沛献王辅济南安
王康阜陵质王延中山简王焉许美人生楚王英光烈
皇后生显宗东平宪王苍广陵思王荆临淮怀公衡琅
邪孝王京
明帝九子贾贵人生章帝阴贵人生梁节王畅馀七
千乘
哀王建陈敬王羡彭城靖王恭乐成靖王党下邳
惠王衍淮阳顷王炳济阴悼王长本书不载母氏
章帝八子宋贵人生清河孝王庆梁贵人生和帝申贵
卷二 第 9a 页 WYG0609-0466a.png
人生济北惠王寿河间孝王开馀四王千乘贞王伉平
春悼王全城阳淮王淑广宗殇王万岁不载母氏
和帝一子平原怀王胜(并列/传)
  宗室
宗正卿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
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
正宗正以闻乃报决(胡广曰又岁一治诸王世/谱差序秩第见百官志)
和帝元兴元年宗室以罪绝者悉复属籍
卷二 第 9b 页 WYG0609-0466b.png
永元十五年幸章陵祠旧宅会宗室于旧庐劳赐作乐
顺帝永建元年宗室以罪绝者皆复属籍
阳嘉元年宗室绝属籍者一切复籍(并/纪)
封爵宗室(见封/建门)
  公主
南顿君三女
  湖广长公主黄
  新野公主元适邓晨
卷二 第 10a 页 WYG0609-0466c.png
  宁平长公主伯姬适李通
世祖五女
  武阳长公主义王适梁松
  涅阳长公主中礼适窦固
  馆陶公主红夫适韩光
  淯阳公主礼刘适郭璜
  郦邑公主绶(一作/绥)适阴丰
显宗十一女
卷二 第 10b 页 WYG0609-0466d.png
  获嘉长公主姬适冯柱
  平阳公主奴适冯顺
  隆虑公主迎(或作/延)适耿袭
  平氏公主次(不言所适史/阙文后仿此)
  沁水公主致适邓乾
  平皋公主小姬适邓蕃
  浚仪公主仲适王度
  武安公主惠适来棱
卷二 第 11a 页 WYG0609-0467a.png
  鲁阳公主臣
  乐平公主小迎
  成安公主小民
肃宗三女
  武德长公主男
  平邑公主王适冯由
  阴安公主吉
和帝四女
卷二 第 11b 页 WYG0609-0467b.png
  脩武长公主保
  共邑公主成
  临颍公主利适贾建
  闻喜公主兴
顺帝三女
  舞阳长公主生
  冠军长公主成男
  汝阳长公主广
卷二 第 12a 页 WYG0609-0467c.png
桓帝三女
  阳安长公主华适伏完
  颍阴长公主坚
  阳翟长公主修
灵帝一女
  万年公主某
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
公主仪服同蕃王其后安帝桓帝妹亦封长公主同之
卷二 第 12b 页 WYG0609-0467d.png
皇女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袭母封为列侯皆传
国于后(并本/纪)
公主所食汤沐曰国(百官/志)
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其馀属吏增减无常(同/上)
  杂录
桓帝延熹中荀爽对策曰夫妇人伦之始王化之端故
文王作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孔子曰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夫妇之道所谓顺也尧典曰釐降二女于妫
卷二 第 13a 页 WYG0609-0468a.png
汭嫔于虞降者下也嫔者妇也言虽尧帝之女下嫁于
虞犹屈体降下勤修妇道易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妇
人谓嫁曰归言汤以娶礼归其妹于诸侯也春秋之义
王姬嫁齐使鲁主之不以天子之尊加于诸侯也今汉
承秦法设尚主之仪以妻制夫以卑临尊违乾坤之道
失阳唱之义孔子曰昔圣人之作易也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睹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
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今观法于天则北
卷二 第 13b 页 WYG0609-0468b.png
极至尊四星妃后观法于地则昆山象夫卑泽象妻睹
鸟兽之文鸟则雄者鸣雊雌能顺服兽则牡为唱导牝
乃相从近取诸身则乾为人首坤为人腹远取之物则
木实属天根荄属地阳尊阴卑盖乃天性且诗初篇实
首关雎礼始冠婚先正夫妇天地六经其旨一揆宜改
尚主之制以称乾坤之性遵法尧汤式是周孔合之天
地而不谬质之鬼神而不疑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
符出地五韪咸备各以其叙矣(荀爽/传)
卷二 第 14a 页 WYG0609-0468c.png
  内职
周礼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一世妇八十一女御
以备内职秦并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爵列八品(前/书)
(曰汉兴因秦之称号正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汉兴因循
其号而妇制莫釐高祖孝文选纳尚简饰玩少华自武
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婕妤一娙/娥二容华)
(三充依四已上武帝置昭仪五元帝置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
(舞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十四此六宫品秩同为一等也)妖倖毁政之符外姻乱
卷二 第 14b 页 WYG0609-0468d.png
邦之迹前史载之详矣及光武中兴斲彫为朴六宫称
号唯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奉不过粟数十斛又置
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并无爵秩岁时赏赐充给而已汉
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
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
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所以明慎聘
纳详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宫教颇修登建嫔后必先
令德内无出阃之言权无私溺之授可谓矫其敝矣向
卷二 第 15a 页 WYG0609-0469a.png
使因设外戚之禁编著甲令改正后妃之制贻厥方来
岂不休哉虽御已有度而防闲未笃故孝章以下渐用
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皇后/纪)
邓太后久临朝政宫婢出入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邓/后)
(传/)
女尚书(陈蕃传注云/宫内官也)
皇子封王妾数无限别乃制设正适曰妃取小夫人不
得过四十人(百官/志注)
卷二 第 15b 页 WYG0609-0469b.png
  诸园贵人
诸园贵人(安纪注云谓宫人/无子守陵园者也)
明帝崩诸贵人当徙居南宫马太后感析别之怀各赐
王赤绶加安车驷马白越三千端杂帛二千匹黄金十
(马后/纪)
和帝葬后宫人并归园太后赐周冯贵人策曰朕与贵
人托配后庭共欢等列先帝早弃天下孤心茕茕今当
以旧典分归外园惨结增叹其赐贵人王青盖车采饰
卷二 第 16a 页 WYG0609-0469c.png
辂骖马各一驷黄金三十斤杂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
又赐冯贵人王赤绶以未有步摇环佩加赐各一具(和/熹)
(邓后/纪)
殇帝延平元年窦太后诏诸园贵人其宫人有宗室同
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园监实覈上名太后自御北宫
增喜观阅问之恣其去留即日免遣者五六百人(皇后/纪)
  出宫人
殇帝延平元年皇太后诏司徒大司农长乐少府曰朕
卷二 第 16b 页 WYG0609-0469d.png
以无德佐助统政夙夜经营惧失厥衷思惟治道由近
及远先内后外自建武之初以至于今八十馀年宫人
岁增房御弥广又宗室坐事没入者犹托名公族甚可
悯焉今悉免遣及掖庭宫人皆为庶民以舒幽隔郁滞
之情诸官府郡国王侯家奴婢姓刘及疲癃羸老皆上
其名务令实悉(纪又袁纪云诏免掖庭宫/人六百馀人皆为庶人)
顺帝阳嘉中郎顗上疏臣窃见皇子未立储宫无主仰
观天文太子不明荧惑东入轩辕出后星北轩辕者后
卷二 第 17a 页 WYG0609-0470a.png
宫也荧惑者至阳之精也而出入轩辕绕还往来易曰
天垂象见吉凶其意昭然可见矣礼天子一娶九女嫡
媵毕具今宫人侍御动以千计或生而幽隔人道不通
郁积之气上感皇天故遣荧惑入轩辕垂象见异以悟
主上昔武王下车出倾宫之女表商容之闾以理人伦
以表贤德故天授以圣子成王是也今陛下多积宫人
以违天意故皇嗣多夭诗云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方今
之福莫若广嗣广嗣之术可不深思宜简出宫女恣其
卷二 第 17b 页 WYG0609-0470b.png
姻嫁则天自降福子孙千亿惟陛下丁宁再三留神于
(郎顗/传)
桓帝延熹二年光禄勋陈蕃上疏曰比年收敛十伤五
六万人饥寒不聊生活而采女数千食肉衣绮脂油粉
黛不可赀计鄙谚言盗不过五女门以女贫家也今后
宫之女岂不贫国乎是以倾宫嫁而天下化楚女悲而
西宫灾且聚而不御必生悲忧之感以致并隔水旱之
困云云(陈蕃/传)
卷二 第 18a 页 WYG0609-0470c.png
九年荀爽对策曰臣窃闻后宫采女五六千人从官侍
使复在其外冬夏衣服朝夕禀粮耗费缣帛空竭府藏
赋调增倍十而税一空赋不辜之民以供无用之女百
姓穷困于外阴阳隔塞于内故感动乖气灾异屡臻臣
愚以为诸非礼聘未曾幸御者一皆遣出使成妃合一
曰通怨旷和阴阳二曰省财用实府藏三曰修礼制绥
眉寿四曰配阳施祈螽斯五曰宽役赋安黎民此诚国
家之大福也(荀爽/传)
卷二 第 18b 页 WYG0609-0470d.png
 
 
 
 
 
 
 
 东汉会要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