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036-05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斋记事卷四      宋 范镇 撰
成都府学有周公礼殿及孔子像在其中其上壁画三
皇五帝及三代以来君臣即晋王右军与蜀守帖求三
皇五帝画像是也其柱钟会𨽻书刻其上其屋制甚古
非近世所为者相传以为秦汉以来有也殿下有二堂
曰温故曰时习东西相对堂各有碑碑曰左生某右生
某皆𨽻书亦西汉时诸生姓名也其门屋东西画麟凤
卷四 第 1b 页 WYG1036-0597b.png
盖取感麟叹凤之义其画甚精亦不知何代所为蒋密
学堂谒庙令圬墁之莫测所谓也其西有文翁石室其
南有高胅石室比文翁石室差大皆有石像胅或以为
胜宋温之璋洗石以辨之乃胅字也(音持/禀反)相传东汉人
也殿之南面有石刻九经盖孟氏时所为又为浅廊覆
之皆可读也(周公礼殿乃古之学祀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至唐明皇始以孔子为先圣也)
武侯庙柏其色若牙然白而光泽不复生枝叶矣杜工
部甫云黛色参天二千尺其言盖过今才十丈古之诗
卷四 第 2a 页 WYG1036-0598a.png
人好大其事率如此也工部诗及段相国文昌记石龛
于庙堂中
大慈寺御容院有唐明皇铸像在焉又有壁画明皇按
乐十眉图其地有瑞草纹谓之瑞草地亦谓之花锦地
张乖崖公尝令刬平之封其门户后五日开复生如故
滟滪堆在夔州江中传者云与成都石笋根相连往时
石笋下炽火而滟滪水沸盖妄也或云出图经
剑门山崖壁相传有志公和尚隐像戴笠以拄杖担经
卷四 第 2b 页 WYG1036-0598b.png
望之宛然如真又传有白檀立崖石上若雪色然予庆
历末得告归过剑门关关使罗君天锡遗予香数两且
言有一卒曾为井匠由崖缝中以两肘拐石而上伐一
巨枝乃枯柏也其香酷烈非常柏之𩔖二物者几千百
年行人往来无不瞻仰至天锡时始知为柏则志公亦
可知矣
严仙观即严君平拔宅仙处今其地可一二顷陷尺许
谓之严仙观至今有拖肠鼠相传当时堕地者遗种又
卷四 第 3a 页 WYG1036-0598c.png
云严卜真人乘鹤上升之地南宋元嘉三年建有七星

初孟氏时蜀之邑里常患盗眉州陈氏常依青神县东
山以避之蜀既平公弼之祖母史氏议徙族于邑中乃
西过江掷金钗中流曰今圣天子在上吾不复过此以
与贼为仇也噫妇人女子乃知喜治如此况贤哲乎可
以见一方之人情也
淳化中张邓公士逊为梓州射洪县令会岁旱祷于白
卷四 第 3b 页 WYG1036-0598d.png
崖山陆使君祠遂雨公立庭下若听命然须雨足乃退
蜀人刻石记其事于祠中
初蜀人虽知向学而不乐仕宦张公咏察其有闻于乡
里者得张及李畋张逵屡召与语民间事往往延入卧
内从容款曲故公于民情无不察者三人之佐也其后
三人皆荐于朝俱为员外郎而蜀人自此寖多仕宦也
张尚书咏在蜀时米㪷三十六文绢疋三百文公计兵
食外尽令输绢米之馀者许城中贫民买之岁凡若干
卷四 第 4a 页 WYG1036-0599a.png
贫民颇不乐公曰他日当知矣今米㪷三百绢疋三贯
富人纳贵绢而贫人食贱米皆以当时价于官无所损
益而贫富乃均矣此张公之惠故蜀之人怀思之不能
己也
张尚书再任蜀承甲午庚子年后户口凋丧久之乃谕
僧司令作大会集四路僧以观民心与其登耗是时荐
更乱离人家稍复生业公大喜文潞公守成都僧司因
用张公故事请作大会公许之四路州军人众悉来观
卷四 第 4b 页 WYG1036-0599b.png
看填溢坊巷有践踏至死者客店求宿一夜千钱自张
公至是四五十年间蕃滋不啻数千百倍地不加广而
人众如此取之又日益多可不虑哉初人家门前各以
阔狭管认僧众茶汤其一僧遗袈裟笠子而去行茶者
至众皆以为圣僧罗汉争分袈裟笠子无孑遗者顷之
僧还乃登厕来众大笑复集钱市袈裟笠子偿之至今
传之为笑
田元均密谏况宽厚明辨其治成都最为有声有诉讼
卷四 第 5a 页 WYG1036-0599c.png
其懦弱不能自伸者必委曲问之莫不尽得其情故决
遣未尝少误蜀人谓之照天蜡烛
蜀州江有硬堰汉州江有软堰皆唐章仇公兼琼所作
也鲜于惟几蜀州人为汉州军事判官更为硬堰一夕
水暴至荡然无孑遗者盖蜀州江来远水势缓故为硬
堰硬堰者皆巨木大石汉州江来近水声湍悍猛暴难
制故为软堰软堰者以粗茭细石各有所宜也自惟几
改制甫毕工而坏前人之作岂可轻变之哉惟几名享
卷四 第 5b 页 WYG1036-0599d.png
多学能棋又善医其为人自强人谓之鲜于第一
文潞公任成都府日米价腾贵因就诸城门相近寺院
凡十八处减价粜卖仍不限其数张榜通衢翌日米价
遂减前此或限升斗以粜或抑市井价直适足以增其
气焰而终不能平其价大扺临事当须有术也如此
蜀人正月二日三日上冢知府亦为之出城置会是时
薛公奎以是日会于大东门外有戌卒扣郑龙脑家求
富贵郑即以银匙箸一把与之既出随以告人至第二
卷四 第 6a 页 WYG1036-0600a.png
巷尾客店升屋放火杀伤人相次都监至捕者益多卒
自知不免即下就擒都监往白薛公公指挥只于擒获
处令人斩却民以为神断不然妄相攀引旬月间未能
了得又安其徒党反侧之心也
薛长孺为汉州通判戍卒闭营门放火杀人谋杀知州
兵马监押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孺挺身叩
营谕之曰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作此事元不预谋者
各作一边于是不敢动惟首谋者八人突门而出散于
卷四 第 6b 页 WYG1036-0600b.png
诸县村野捕获是时非长孺则一城之人尽遭涂炭矣
钤辖司不敢闻遂不及赏长孺乃简肃公之侄质厚人
也临事乃敢决如此
广安军俗信巫疾病不加医药康定中大疫寿安县太
君王氏家婢疫染相枕藉它婢畏不敢近且欲召巫以
治之王氏不许亲为煮药致食膳左右争劝止之则曰
平居用其力至病则不省视后当谁使者王氏之子黎
洵錞尝与予同举太学为予言之俦侁即其孙也
卷四 第 7a 页 WYG1036-0600c.png
蜀有孙太古知微善画山水仙官星辰人物其性高介
不娶隐于大面山时时往来导江青城故二邑人家至
今多藏孙画亦藏画于成都今寿宁院十一曜绝精妙
有先君题记在焉又有李怀衮者成都人亦善山水又
能为水石翎毛其常所居及寝处皆置土笔虽夜中酒
醒睡觉得意时急起画于地或被上迟明模写之则优
于平居所为也又有赵昌者汉州人善画花每晨朝露
下时绕栏槛谛玩手中调采色写之自号写生赵昌人
卷四 第 7b 页 WYG1036-0600d.png
谓赵昌画染成不布采色验之者以手扪摸不为采色
所隐乃真赵昌画也其为生菜折枝果实尤妙三人者
平生至意精思一发于画故其画为工而能名于世又
有王有者汉州卒也州将每令赵昌画则遣有服事供
应久之其画遂亚于昌其为人亦精洁有巧思非卒之
流辈也
黄筌黄居寀蜀之名画手也尤善为翎毛其家多养鹰
鹘观其神俊以模写之故得其妙其后子孙有弃其画
卷四 第 8a 页 WYG1036-0601a.png
业而事田猎飞放者既多养鹰鹘则买鼠或捕鼠以饲
之又其后世有捕鼠为业者其所置习不可不慎人家
置博弈之具者子孙无不为博奕藏书者子孙无不读
书置习岂可以不慎哉予尝为梅圣俞言圣俞作诗以
记其事
蜀有朝日莲蔓生其花似莲而色白其大如钱人家以
盆贮水而植之朝生于东夕沉于西随日出没可以测
候时刻又有虞美人草唱虞美人曲则动摇如舞状以
卷四 第 8b 页 WYG1036-0601b.png
应拍节唱他曲则不然予熙宁乙卯还乡见朝日莲日
出则出日没则没无东西也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动此
传者过尔
蜀江有咸泉有能相度泉脉者卓竹江心谓之卓筒井
大率近年不啻千百井矣每筒日产盐数百斤其少者
亦不下百十斤两蜀盐价不贱信乎食口之众
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
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目
卷四 第 9a 页 WYG1036-0601c.png
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也其生最晚常在春夏之
交其芽长二寸许其色白味甘美而其性温暖非他茶
之比蒙顶者书所谓蔡蒙旅平者也李景初与予书言
方茶之生云雾覆其上若有神物护持之其次罗村茶
色绿而味亦甘美
蜀之蚊蚋惟汉州为最著濒水处蛙声亦为多唐相房
公琯作西湖无蚊蚋及蛙声周礼蝈氏掌去蛙黾焚牡
鞠以灰洒之则死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殆用此
卷四 第 9b 页 WYG1036-0601d.png
术然不载蚊蚋之禁如何而同历数百年其术不衰予
熙宁乙卯宿西湖虽无蛙声然有蚊蚋或云近始有或
云误传
 
 
 
 
 东斋记事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