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036-058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斋记事卷一      宋 范镇 撰
刘尚书涣尝言宣祖初自河朔南来至杜家庄院雪甚
避于门下久之看庄院人私窃饭之数日见其状猊奇
伟兼勤谨乃白主人主人出见而亦爱之遂留于庄院
累月家人商议欲以为四娘子舍居之婿四娘子即昭
宪皇太后也其后生两天子为天下之母定宗庙大计
其兆盖发于避雪之时圣人之生必有其符信哉
卷一 第 1b 页 WYG1036-0580d.png
太祖时李汉超镇关南马仁瑀守瀛州韩令坤常山贺
惟忠易州何继筠棣州郭进西山武守琪晋阳李谦溥
隰州李继勋昭义赵赞延州姚内斌庆州董遵诲环州
王彦升原州冯继业灵武筦𣙜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
则免其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
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备见而周知之故十馀年无西
北之忧也
太祖征河东绛州薛化光上言凡伐木先去枝叶后取
卷一 第 2a 页 WYG1036-0581a.png
根柢今河东外有契丹之援内有人户供输窃恐岁月
间未能下矣宜于太原北石岭山及河北两界山东静
阳村乐平镇黄泽关百井社各建城寨扼契丹援兵迁
其部内人户于西京襄邓唐汝州给閒田使自耕种绝
其供馈如此不数年间可平定矣其后卒用其策而下
河东化光简肃公之父后赠中书令
太祖一日御后殿虑囚内有一囚告念臣是官家邻人
太祖以为燕蓟邻人遣问之乃云臣住东华门外太祖
卷一 第 2b 页 WYG1036-0581b.png
笑而宥之
曹利用先赐进士出身而后除仆射乃知进士之为贵
也如此
景德中李迪贾边皆举进士有名当时及就省试主文
咸欲取之既而二人皆不与取其卷视之迪以赋落韵
边以当仁不让于师论以师为众与注疏异说乃为奏
具道所以乞特收试时王文正公为相议曰迪虽犯不
考然出于不意其过可恕如边特立异说此渐不可启
卷一 第 3a 页 WYG1036-0581c.png
将令后生务为穿凿破坏科场旧格遂收迪而黜边
蔡文忠公齐状元及第真宗视其形猊秀伟举止安重
顾谓寇莱公曰得人矣因诏金吾给驺从传呼状元给
驺从始于此也
祥符中杨文公以母疾不俟报归阳翟初真皇欲立庄
献为皇后文公不草诏庄献既立不自安乃托母疾而
行上犹亲封药加以金帛赐之
真皇时置天庆观张邓公士逊为广南东路转运使会
卷一 第 3b 页 WYG1036-0581d.png
诏天下置天庆观公因请即旧观为之以纾天下土木
之劳诏如其请
真宗东封放梁固以下进士及第祀后土汾阴放张师
德以下进士及第固状元梁颢子师德亦状元张去华
子魏野以诗贺曰封禅汾阴连岁榜状元俱是状元儿
真皇时以任密学中正知成都府代张尚书咏或以为
不可时王文正公为相上责问之对曰非中正不能守
咏之规矩它人往往妄有变更矣上是之言者亦服王
卷一 第 4a 页 WYG1036-0582a.png
公之能用人也
天圣三年汉州德阳县均渠乡民张胜家析木有天下
太平字因进上之朝廷赐以茶䌽仍改乡名太平
太平兴国六年司天言五福太一自甲申年入黄室巽
宫在吴分仍于京城东南苏村作东太一宫至天圣六
年又言戊辰自黄室趣蜀分乃于八角镇筑西太一宫
春夏秋冬四立日更遣知制诰舍人率祠官往祠之一
日宋元宪公祠东太一宫见殿庑欹倒疏漏因问道士
卷一 第 4b 页 WYG1036-0582b.png
答曰孤寒太一幸舍人奏闻完修之时西太一宫新建
室宇宏丽供具严饬故道士因目东太一宫为孤寒太

天圣中童谣云曹门好有好好曹门高有高高其后今
太皇太后为皇后太皇太后姓曹氏英宗皇帝即位而高
太后为皇后高后曹氏之所出前史载谣言者信哉不
可忽也
赏花钓鱼会赋诗往往有宿搆者天圣中永兴军进山
卷一 第 5a 页 WYG1036-0582c.png
水石适置会命赋山水石其间多荒恶者盖出其不意
耳中坐优人入戏各执笔若吟咏状其一人忽仆于界
石上众扶掖起之既起曰数日来作一首赏花钓鱼诗
准备应制却被这石头擦倒左右皆大笑翌日降出其
诗令中书铨定秘阁校理韩羲最为鄙恶落职与外任
初永兴造塼塔姜遵知府多采石以代塼甓及烧灰管
内碑碣为之一空得是石不敢毁来献其石盖榻状也
书山水二字镵之字可数尺笔势雄健施枕簟其上水
卷一 第 5b 页 WYG1036-0582d.png
流其间潺潺有声盖开元中所作也今在清晖殿
赏花钓鱼宴旧制三馆惟直馆预坐校理以下赋诗而
退
道家有金龙玉简学士院撰文具一岁中斋醮数投于
名山洞府天圣中仁宗皇帝以其险远穷僻难赍送醮
祭之具颇为州县之扰乃下道录院裁损才留二十处
馀悉罢之河南府平阳洞台州赤城山玉京洞江宁府
华阳洞舒州潜山司真洞杭州大涤洞鼎州桃源洞常
卷一 第 6a 页 WYG1036-0583a.png
州张公洞南康军庐山咏真洞建州武夷山升真洞潭
州南岳朱陵洞江州马当山上水府太平州中水府润
州金山下水府杭州钱塘江水府河阳济渎北海水府
凤翔府圣湫仙游潭河中府百丈泓龙潭杭州天目山
龙潭华州车湘潭所罢处不可悉记予尝于学士院取
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天圣中雄州民妻张氏户绝有田产于法当给三分之
一与其出嫁女其二分虽有同居外甥然其估缗钱万
卷一 第 6b 页 WYG1036-0583b.png
馀当奏听裁仁皇曰此皆细民自营者无利其没入悉
以还之是时王沂公为宰相吕文靖公鲁肃简公参知
政事极赞美之
故事翰林侍读学士无带出外者张知白罢参知政事
授此职知大名府然非历二府而出者不得焉宝元中
梅询始带知郑州改许州自后两制遂为例也
景祐元年仁皇感疾屡更翰林医不愈李大长公主言
许希者善针遂召使针三进针而愈擢希尚药奉御赐
卷一 第 7a 页 WYG1036-0583c.png
予甚厚希谢恩舞蹈讫又东向而拜上遣人问之对谢
其师扁鹊乃诏修扁鹊庙是时山东颜太初作诗美其
不忘本而刺讥士大夫都贵位享厚禄而不知尊孔子
庆历三年澧州献木有文曰太平之道予尝于天章阁
下观瑞物见枣木板有北斗文仍有辅星形势曲折文
采灿然
后唐明宗置端明殿学士太平兴国中改端明为文明
以程羽为文明殿学士位在枢密副使之下明道元年
卷一 第 7b 页 WYG1036-0583d.png
改承明为端明二年除宋宣献公为学士与文明之职
并存而降其班序是岁又改殿曰延和庆历七年以真
宗谥号改文明为紫宸而丁文简公度为紫宸殿学士
既而言者以为紫宸非臣下所称乃以延和为观文殿
而以丁为观文殿学士相继以贾文元公昌朝为大学
士仍诏自今非尝为宰相者勿除
庆历八年后以茶盐香药见钱为四税沿边用之茶盐
香药为三税近里州军用之议者谓四税与见钱之法
卷一 第 8a 页 WYG1036-0584a.png
皆不可常守必视边计之厚薄与其物价之高下以时
而变通之乃可也
庆历八年南岳瑞应峰前一夕大雷雨平地涌木若龟
然头足皆具高二尺围一丈
庆历初万胜军皆市井罢软新应募者西贼易之而素
畏虎翼是时麟府路兵马钤辖张亢修建宁寨更其旗
帜贼见万胜旗帜不知其虎翼军也先犯之万弩齐发
贼奔溃斩首二千馀级遂筑建宁清塞百胜中候镇川
卷一 第 8b 页 WYG1036-0584b.png
五堡亢之智谋大率如此
真宗皇帝严于醮祭之事其表章则用昭受乾符之宝其
后大内火宝亡止用御前之宝庆历中下学士院定其
文曰皇帝钦崇国祀之宝醮祠则用之
庆历中兴学一日判监诸学官皆会石守道言于坐曰
蜀生有何群者只知有仁义不知有寒饿遂馆于家是
时谏官御史言以赋取士无益于治而群尤致力助之
下两制议两制以为赋诗用之久且祖宗故事不可废
卷一 第 9a 页 WYG1036-0584c.png
群闻之大恸焚其生平所为赋百篇誓不复举进士又
以戒其子云其后何圣从荐之赐号安逸处士群果州
西充县人
庆历中广南西路区希范以白崖山蛮蒙赶内寇破环
州及诸寨时天章杜待制杞自西京转运使徙广西既
至得宜州人吴香等为乡导攻白崖等寨复环州因说
降之大犒以牛酒既醉伏兵发擒诛六百馀人后三日
始得希范醢之以赐溪洞诸蛮取其心肝绘为五藏图
卷一 第 9b 页 WYG1036-0584d.png
传于世其间有眇目者则肝缺漏是时梅公仪挚为御
史言杞杀降失朝廷大信请加罪朝廷录其功止加戒
谕而已其后杞知庆州一日方据厕见希范等前诉叱
谓曰若反人于法当诛尚何诉为未几而卒杀降古人
所忌杞知之心常自疑及其衰乃见为祟无足怪也
皇祐末邕州白气亘天江水泛溢司户参军孔宗旦白
于知州陈珙宜备边珙不听未几而侬智高内寇破邕
贵横贺浔藤梧封康端十州围广州杀将吏张忠等数
卷一 第 10a 页 WYG1036-0585a.png
十人最后遣狄公青以蕃落五百骑败于邕州归仁铺
凡得首级五千三百四十一筑为京观初谣言云农家
种籴家收至是为狄公所败
仁宗至和二年封孔子四十七代孙孔宗愿为文宣公
寻改封孔宗愿为衍圣公(按宋史仁宗本纪至和二年/三月丙子封孔子后为衍圣)
(公不载初封为文宣公事然文苑传称文宣公孔/圣祐则原封实为文宣公本纪据其后改之名耳)
嘉祐元年五月二十四日昏时二星相继西流一出天
江一出天市刘仲更曰出天江者主大水出天市者主
卷一 第 10b 页 WYG1036-0585b.png
散财未几都城大水居民室庐及军营漂流者不知几
千万区天变不虚发也如此
嘉祐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召近臣天章阁下观书阅
瑞物上亲作飞白书令左右搢笏以观又令禹玉跋尾
人赐一纸既而置酒群玉殿上谓群臣曰今天下无事
故与卿等乐饮中坐赐诗群臣皆和又赐太宗时斑竹
管笔李廷圭墨陈远握墨陈朗麝围墨再就坐终宴更
大盏取鹿头酒视封遣内侍满斟遍劝韩魏公琦一举
卷一 第 11a 页 WYG1036-0585c.png
而尽又劝一杯卢公彦平生不饮亦釂一巨杯又分上
前香药增诸饤中各令持归至二十六日温州进柑子
复置会自台谏三馆臣僚悉预因宣谕前日太草草故
再为此会其礼数一如前但不赋诗矣
仁宗时书诏未尝改易庆历七年春旱杨𨼆甫草诏既
进上以罪己之词未至改云冀高穹之降监悯下民之
无辜与其降疾于人不若移灾于朕
嘉祐中交趾贡麒麟二予尝于殿廷中与观状如水牛
卷一 第 11b 页 WYG1036-0585d.png
身披肉甲鼻端一角食生刍果瓜每饲之必先以杖击
其角然后食之是时中外言非麟者众田元均况为枢
密使言非麟又历引诸书所载形状皆无此兽恐为远
人所欺卒以为异兽诏答之予尝见陈公弼言荣州杨
氏家水牛生子𩔖此盖牛入水而蛟龙感之以生也
仁皇朝内侍张宗礼无为山烧香得古柏围数丈中空
可以施卧榻坐墩予目为自然庵其上枝叶郁然前有
竹径设童子如迎客之状甚可爱赏
卷一 第 12a 页 WYG1036-0586a.png
仁宗朝讲读官侍迩英者皆立每问事则众人齐对颇
纷纭乃诏皆坐惟当读者以次立而记注亦坐石昌言
扬休奏记注官当立侍密迩德音以详记录不可坐遂
令立侍
崇政殿之西有延羲阁南向迎阳门之北有迩英阁东
向皆讲读之所也仁宗皇帝即位多御延羲每初讲读
或讲读终篇则宣两府大臣同听赐御书或遂赐宴其
后不复御延羲专御迩英凡春以二月中至端午罢秋
卷一 第 12b 页 WYG1036-0586b.png
以八月中至冬至罢讲读官移门上赐食俟后殿公事
退系鞋以入宣坐赐茶就南壁下以次坐复以次起讲
读又宣坐赐汤其礼数优渥虽执政大臣亦莫得与也
仁宗当暑月不挥扇镇侍迩英阁尝见左右以拂子祛
蚊蝇而已冬不御炉每御殿则于朵殿设炉以禦寒气
寒甚则于殿之两隅设之医者云体备中和之气则然

仁宗皇帝好雅乐又严天地宗庙祭祠之事及崇奉神
卷一 第 13a 页 WYG1036-0586c.png
御故中外言乐者不可胜计置局而修制亦屡焉其费
不赀宦侍建言修饰神御岁月不绝然为之终身不衰
庆历中陜西用兵后有建请出田猎以耀武功四方以
鹰犬来献惟恐居后然出猎者一再而止帝王之好岂
可以不慎哉好雅乐祭祠之事人争以雅乐祭祠之事
奉己未必皆得其当然好之终身不衰不害也方下令
校猎而人争以田猎鹰犬来奉己一再而遂止仁皇帝
诚知所好矣不然者何以庙号曰仁哉
卷一 第 13b 页 WYG1036-0586d.png
仁皇末年有鹊巢于宣德门山棚上毁而复累者再识
者咸以为异初正月十四日上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
曰朕非好游观盖与万民同乐翌日蔡君谟献诗纪其

治平三年春有星孛出营室历于虚危术者占曰营室
卫分濮水出主宗庙祭祠事虚危齐分上受命之国主
坟墓哭泣踰年而熙宁改元矣天之告人岂不昭昭然

卷一 第 14a 页 WYG1036-0587a.png
故事郊庙读祝册官至御名必起上至郊宫更衣诣坛
下百官皆回班迎向英宗皇帝初告庙诏读册官无起
及诣坛下诏百官勿迥回班所以见事宗庙之精意也
予尝修玉牒知国家庆绪之繁衍治平中宗室四千馀
人男女相半在亡亦相半亲王置翊善侍讲记室馀则
逐宫院置都讲教授岁时有喜庆则燕崇政殿或太清
楼命之射课其书劄或试以歌诗择其能者而推赐器
币以旌劝之景祐三年始置大宗正司以濮王及彰化
卷一 第 14b 页 WYG1036-0587b.png
军节度观察留后守节领其事有所奏请不得专达必
经宗正司详酌而后以闻所以勉进其敦睦而纠正其
愆违也其后增置讲书官四员别置小学教授一十二
员又增同知大宗正一员而置官益多其疏属又听其
出外官则自励而向学者弥众矣
 
 
 东斋记事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