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丞相魏公谭训卷第六
亲族 外姻
师友 知人
曾祖丁高祖忧自翰苑奔丧复州归葬于闽闽之士
大夫皆远迓福建监司命士子相率数千人迓于衢
婺时章衡子平亦在遣中曾祖一见许以科甲名誉
但不言名位所至
祖父元丰六年自吏部侍郎丁曾祖母忧归润象先
侍行道士王从之来言虔州阳孝本行先赍数百千
买书京师今将归书甚富非臣舟不可载象先许诺
亲族 外姻
师友 知人
曾祖丁高祖忧自翰苑奔丧复州归葬于闽闽之士
大夫皆远迓福建监司命士子相率数千人迓于衢
婺时章衡子平亦在遣中曾祖一见许以科甲名誉
但不言名位所至
祖父元丰六年自吏部侍郎丁曾祖母忧归润象先
侍行道士王从之来言虔州阳孝本行先赍数百千
买书京师今将归书甚富非臣舟不可载象先许诺
卷六 第 1b 页
既见忻然如旧交行至宿州始白祖父一见大喜曰
汝得此贤者为师友如吾得聱隅矣及至扬寓居江
都阳亦馆于家几二年日与之讲习祖父间亦与谈
易庄老阳忻然自谓有得及还朝送至泗上复留扬
州谋舟以归明年祖父为吏部尚书象先赞曰以德
行纯固可为师表科荐之蒲传正书来云公荐阳行
先人皆叹服某当继之遂亦荐之盖行先旧馆于传
正家训其二子甚严其后虔州江西皆屡荐至大观
初遂以八行为国子录迁博士乞致仕以直秘阁提
点成都府玉局观以归大显名于时阳平生不娶多
汝得此贤者为师友如吾得聱隅矣及至扬寓居江
都阳亦馆于家几二年日与之讲习祖父间亦与谈
易庄老阳忻然自谓有得及还朝送至泗上复留扬
州谋舟以归明年祖父为吏部尚书象先赞曰以德
行纯固可为师表科荐之蒲传正书来云公荐阳行
先人皆叹服某当继之遂亦荐之盖行先旧馆于传
正家训其二子甚严其后虔州江西皆屡荐至大观
初遂以八行为国子录迁博士乞致仕以直秘阁提
点成都府玉局观以归大显名于时阳平生不娶多
卷六 第 2a 页
蔬食故东坡赠诗比之阳道州元德秀云
祖父晚年德业弥劭一时诸公皆宗仲焉李公择宜
彦祖赵无愧年齿不甚相远同朝同省而皆父事焉
吕吉甫为参政日使其亲友谓祖父曰(祖父/字)吾乡里
文人行若从吾言执政可得也祖父笑而不答
陈龙图贺祖父以大理寺丞知广德县曰五六人荐
举受恩如受敌不可忽也又云吾乡地薄难得福人
丈人心愈下气愈低临深履薄以度年又曰若图试
不得不如图邑南来年才三十有二惟恐官职太早
但以文人为则又何忧乎
祖父晚年德业弥劭一时诸公皆宗仲焉李公择宜
彦祖赵无愧年齿不甚相远同朝同省而皆父事焉
吕吉甫为参政日使其亲友谓祖父曰(祖父/字)吾乡里
文人行若从吾言执政可得也祖父笑而不答
陈龙图贺祖父以大理寺丞知广德县曰五六人荐
举受恩如受敌不可忽也又云吾乡地薄难得福人
丈人心愈下气愈低临深履薄以度年又曰若图试
不得不如图邑南来年才三十有二惟恐官职太早
但以文人为则又何忧乎
卷六 第 2b 页
黄聱隅献所为文于曾祖曾祖深器重之遂馆之书
室令祖父与之游从常谓聱隅曰成子名者韩稚圭
也子宜贽文见之聱隅如言韩果钦重其后荐之于
朝命之以官皆公力也聱隅名晞字景微著书号聱
隅子
祖父知颖州王深甫居乡里每以使君学士为称不
以字称呼及罢郡乃讲平生之好祖父在郡每以旦
日升堂拜其母乡人风化焉
杜相在南都尤待遇祖父每一月不往必曰(祖父/字)𣣔
为不可得而亲疏耶何待老夫之薄也是时欧公为
室令祖父与之游从常谓聱隅曰成子名者韩稚圭
也子宜贽文见之聱隅如言韩果钦重其后荐之于
朝命之以官皆公力也聱隅名晞字景微著书号聱
隅子
祖父知颖州王深甫居乡里每以使君学士为称不
以字称呼及罢郡乃讲平生之好祖父在郡每以旦
日升堂拜其母乡人风化焉
杜相在南都尤待遇祖父每一月不往必曰(祖父/字)𣣔
为不可得而亲疏耶何待老夫之薄也是时欧公为
卷六 第 3a 页
尹每燕会止是两客祁公与祖父也
蔡元导元翰贤良自抚至洪谒见曾祖曾祖甚相器
重留馆于书室使与祖父同学执子侄之礼甚恭情
义尤渥每有缝纫浣濯必祝老阍曰烦持此以呈爣
子为脩治之其后戒子景繁以父事祖父景繁复戒
宽夫事大人诸父而以兄称象先辈
曾祖宰无锡圭田八百硕皆储于外宾客馈送周急
恤族宴集之费尽之客至如归焉
陈龙阁知广州赠祖父诗曰妇翁清白传儿女莫把
珠玑缀绮罗人谓公必不以珠玉为赠也陈公既以
蔡元导元翰贤良自抚至洪谒见曾祖曾祖甚相器
重留馆于书室使与祖父同学执子侄之礼甚恭情
义尤渥每有缝纫浣濯必祝老阍曰烦持此以呈爣
子为脩治之其后戒子景繁以父事祖父景繁复戒
宽夫事大人诸父而以兄称象先辈
曾祖宰无锡圭田八百硕皆储于外宾客馈送周急
恤族宴集之费尽之客至如归焉
陈龙阁知广州赠祖父诗曰妇翁清白传儿女莫把
珠玑缀绮罗人谓公必不以珠玉为赠也陈公既以
卷六 第 3b 页
任子恩奏其侄仍赠以诗曰门前桃李已成阴更有
荆枝与竹林比并势豪虽不足遭逢恩泽亦难任江
山在望皆吾土晨夕供甘有俸金十载相从应学得
怕人知事莫萌心人谓公之操行断章见之
高祖知邵州苦刑狱之繁州牌邵字从刀从口乃改
从召囹圄大省祖父为郡幕杜祁公以故相居于家
祖父每造请相与如骨月期于异日及召试馆职祖
父请居中都所宜公曰吾弟年少有盛名当致通显
不可使当路指为门人某在京局未尝见执政贵人
惟参辞谢贺乃一往故人无得而疏亲终躬无党附
荆枝与竹林比并势豪虽不足遭逢恩泽亦难任江
山在望皆吾土晨夕供甘有俸金十载相从应学得
怕人知事莫萌心人谓公之操行断章见之
高祖知邵州苦刑狱之繁州牌邵字从刀从口乃改
从召囹圄大省祖父为郡幕杜祁公以故相居于家
祖父每造请相与如骨月期于异日及召试馆职祖
父请居中都所宜公曰吾弟年少有盛名当致通显
不可使当路指为门人某在京局未尝见执政贵人
惟参辞谢贺乃一往故人无得而疏亲终躬无党附
卷六 第 4a 页
之名祖父敬佩其言终躬行之
祖父将罢南都幕赵康靖公孙文简公暨翰苑诸公
连章荐文继先世宜在朝廷遂召试馆职欧公常为
尹又省试主文以其未常致力颇有不足色乃曰大
凡相知未必相成相成不必相知某少为西京幕事
三相初钱思公相待如昆弟不复以职事责及其罢
也未常荐京秩其次王曾稍加程督而一荐后王曙
寡言严毅不可犯每以职事诘责方欲引疾避之王
亦还朝乃延誉于中都首荐入馆故知相知未必相
成相成不必相知也
祖父将罢南都幕赵康靖公孙文简公暨翰苑诸公
连章荐文继先世宜在朝廷遂召试馆职欧公常为
尹又省试主文以其未常致力颇有不足色乃曰大
凡相知未必相成相成不必相知某少为西京幕事
三相初钱思公相待如昆弟不复以职事责及其罢
也未常荐京秩其次王曾稍加程督而一荐后王曙
寡言严毅不可犯每以职事诘责方欲引疾避之王
亦还朝乃延誉于中都首荐入馆故知相知未必相
成相成不必相知也
卷六 第 4b 页
祖父少受知杜祁公公为相不及百日而经宗祀冠
貂蝉数有大仪制皆预后以东宫少师致仕年八十
而薨祖父在相位不及一年亦预策后郊礼以宫师
致政薨年八十有二与公出处始终略同
祖父少与王深甫兄弟游从王外祖乃曾鲁公太夫
人之父祖父每升堂拜焉时置酒设茗果蜜姜甚奇
祖父食之既曾夫人乃数起自取增之见祖父至必
大喜曾鲁公少时第五人及第常坐累左迁曾祖为
禁从力为湔洗于诸公间寖至大用后张安道见祖
父每言曾岂可忘先公恩德乎凌公景阳祖母兖国
貂蝉数有大仪制皆预后以东宫少师致仕年八十
而薨祖父在相位不及一年亦预策后郊礼以宫师
致政薨年八十有二与公出处始终略同
祖父少与王深甫兄弟游从王外祖乃曾鲁公太夫
人之父祖父每升堂拜焉时置酒设茗果蜜姜甚奇
祖父食之既曾夫人乃数起自取增之见祖父至必
大喜曾鲁公少时第五人及第常坐累左迁曾祖为
禁从力为湔洗于诸公间寖至大用后张安道见祖
父每言曾岂可忘先公恩德乎凌公景阳祖母兖国
卷六 第 5a 页
夫人之父初为兴化军仙游县尉一日验覆于村墅
有一道士挟二童子来观眉目疏秀精神爽拔公问
谁道士言蔡耆长之子问读书乎曰未也乃君谟与
其弟高尔及归戒道士谕其家令至邑躬自教以经
子日进不已如夙学者踰年几成及罢秩挈至军中
属守置之学督课之及公归京久之为三司勾当公
事税居西冈尼寺前一日老阍告云有兴化军二举
子欲见公日晡归矣如是三日公不省何人久之悟
曰必二蔡生也乃使家人具饭俾阍者留以待及归
见之果君谟兄弟问其学业已富矣来从都中举公
有一道士挟二童子来观眉目疏秀精神爽拔公问
谁道士言蔡耆长之子问读书乎曰未也乃君谟与
其弟高尔及归戒道士谕其家令至邑躬自教以经
子日进不已如夙学者踰年几成及罢秩挈至军中
属守置之学督课之及公归京久之为三司勾当公
事税居西冈尼寺前一日老阍告云有兴化军二举
子欲见公日晡归矣如是三日公不省何人久之悟
曰必二蔡生也乃使家人具饭俾阍者留以待及归
见之果君谟兄弟问其学业已富矣来从都中举公
卷六 第 5b 页
为之经营就试及试寝不踰庙赋毕君谟录以呈公
时晏元献为三司使凌公以蔡赋呈之元献甚喜曰
高解不出二十名又十日前所示赋甚佳必不出十
人及榜将出晏公曰蔡襄赋必第一人今岁名名所
作世人皆见之无踰襄者榜出果第一遂致通显凌
公力也凌以妻弟之女葛氏妻焉及为谏官或言凌
公与富人孙固结姻罢省判知漳州众论以蔡不为
凌辨为不直孙和甫后致位枢长及以祖母归于我
家皆以凌公为知人
曾祖为三司判官夏相为使一岁才一开晏女乐侍姬
时晏元献为三司使凌公以蔡赋呈之元献甚喜曰
高解不出二十名又十日前所示赋甚佳必不出十
人及榜将出晏公曰蔡襄赋必第一人今岁名名所
作世人皆见之无踰襄者榜出果第一遂致通显凌
公力也凌以妻弟之女葛氏妻焉及为谏官或言凌
公与富人孙固结姻罢省判知漳州众论以蔡不为
凌辨为不直孙和甫后致位枢长及以祖母归于我
家皆以凌公为知人
曾祖为三司判官夏相为使一岁才一开晏女乐侍姬
卷六 第 6a 页
管弦器皿穷极奢僣后晏公代使每休沐约同寮置酒
案上不过数器久之渐进盈几乃草具歌舞倦则曰
此辈伎俩已尽吾辈亦可呈事艺设砚墨𥿄札各赋
诗述怀以为乐未尝一日虚废夏晏贤否于此分矣
刘元甫少时一僧善传神见曾祖曾祖召元甫使僧
为之传神刘时未登第僧问所服刘曰但直缀皂绦
可也逡巡画成逼真刘即以歌诗谢之顷刻而成曾
祖大赏之曰可谓三绝
曾祖为洪州通判黄庠为省元以病归 仁宗展御
试待庠为第一竟不能赴会曾祖往见之乃为启事
案上不过数器久之渐进盈几乃草具歌舞倦则曰
此辈伎俩已尽吾辈亦可呈事艺设砚墨𥿄札各赋
诗述怀以为乐未尝一日虚废夏晏贤否于此分矣
刘元甫少时一僧善传神见曾祖曾祖召元甫使僧
为之传神刘时未登第僧问所服刘曰但直缀皂绦
可也逡巡画成逼真刘即以歌诗谢之顷刻而成曾
祖大赏之曰可谓三绝
曾祖为洪州通判黄庠为省元以病归 仁宗展御
试待庠为第一竟不能赴会曾祖往见之乃为启事
卷六 第 6b 页
以谢其略云失邯郸之步既已徒归复雁门之骑若
为未效又云车骑雍容亲都亭之谒管弦昏夜兼容
便坐之趋黄既归自以名重不复行卷但作封状谒
守倅人谓志满必非远器竟以疾不起不沾一第曾
祖平生与李献臣张安道梁相适孙枢沔厚善至被
诬以朋党国史谓时号草头木脚祖父辨其事后削
去之窦卞之先人为无锡尉曾祖为宰窦未有子常
得异梦曾祖为诊其梦曰必生贵子当以殊科位通
显已而生卞后果以第三人登第终天章阁待制林
次中娶第十一祖姑善能文熙宁中次中为御史事
为未效又云车骑雍容亲都亭之谒管弦昏夜兼容
便坐之趋黄既归自以名重不复行卷但作封状谒
守倅人谓志满必非远器竟以疾不起不沾一第曾
祖平生与李献臣张安道梁相适孙枢沔厚善至被
诬以朋党国史谓时号草头木脚祖父辨其事后削
去之窦卞之先人为无锡尉曾祖为宰窦未有子常
得异梦曾祖为诊其梦曰必生贵子当以殊科位通
显已而生卞后果以第三人登第终天章阁待制林
次中娶第十一祖姑善能文熙宁中次中为御史事
卷六 第 7a 页
有所忤或曰诸苏教之有人云何必诸苏家中自有
文士
祖父少时邻居皇甫郎中来谒祖父将往谢之曾祖
曰汝见前辈必有襕鞟封状在前辈必行书封状已
为简矣
黄聱隅游京师章得象为相以乡里召置门下黄一
日邂逅见祖父如旧识久之语曰某居乡人之馆其
间杂以驵侩令人郁郁祖父曰能移就敝庐乎黄大
喜白曾祖曾祖曰汝辈夺时相之客岂得不防祸耶
祖父曰此自其志也遂来谒曾祖大爱重之遂迁居
文士
祖父少时邻居皇甫郎中来谒祖父将往谢之曾祖
曰汝见前辈必有襕鞟封状在前辈必行书封状已
为简矣
黄聱隅游京师章得象为相以乡里召置门下黄一
日邂逅见祖父如旧识久之语曰某居乡人之馆其
间杂以驵侩令人郁郁祖父曰能移就敝庐乎黄大
喜白曾祖曾祖曰汝辈夺时相之客岂得不防祸耶
祖父曰此自其志也遂来谒曾祖大爱重之遂迁居
卷六 第 7b 页
讲学颇恨相见之晚一日舅祖陈孟阳见祖父云知
聱隅馆于公家可喜也然前日汴上遇之不敢揖昨
在乡里与人相遇于汉上逡巡顾揖鞠躬反走几坠
水中汴流逡巡急不同寻常故不揖也盖黄力恭谨
如此黄性好奕二叔祖亦善奕每相见晨起欲出留
之曰有急干即举指曰一局如何曰可矣淹留早膳
或至抵暮不已叔祖问急干如何黄绝倒乃知贤者
亦有所蔽也黄酷好左氏得丘明所书筮易之法王
则叛建章得象筮之曰百日必尅已而果然常梦丘
明曰吾后世启在棣州子能访之乎后果往寻访得
聱隅馆于公家可喜也然前日汴上遇之不敢揖昨
在乡里与人相遇于汉上逡巡顾揖鞠躬反走几坠
水中汴流逡巡急不同寻常故不揖也盖黄力恭谨
如此黄性好奕二叔祖亦善奕每相见晨起欲出留
之曰有急干即举指曰一局如何曰可矣淹留早膳
或至抵暮不已叔祖问急干如何黄绝倒乃知贤者
亦有所蔽也黄酷好左氏得丘明所书筮易之法王
则叛建章得象筮之曰百日必尅已而果然常梦丘
明曰吾后世启在棣州子能访之乎后果往寻访得
卷六 第 8a 页
之与之周旋及黄老有一子不克肖似诸公将特起
之黄不愿仕但𣣔得七品官以荫其子孙诸公以问
祖父祖父以实告遂除国子四门助教致仕
祖父为大理丞馆阁校勘月俸共十七千赁宅养马
已费三之一迎侍高曾祖母二曾叔祖二曾祖姑二
叔祖三叔姑皆未昏嫁食指既众亲宾益多太夫人
治家每俭约条理之故居京九年上下无不足之色
祖父与王岐公同年王每相访祖父必拜之王逡巡
引避时以为得体欧公上胥内翰启时犹未冠胥阅
书甚奇之及进见益以为异乃语人曰始见其书谓
之黄不愿仕但𣣔得七品官以荫其子孙诸公以问
祖父祖父以实告遂除国子四门助教致仕
祖父为大理丞馆阁校勘月俸共十七千赁宅养马
已费三之一迎侍高曾祖母二曾叔祖二曾祖姑二
叔祖三叔姑皆未昏嫁食指既众亲宾益多太夫人
治家每俭约条理之故居京九年上下无不足之色
祖父与王岐公同年王每相访祖父必拜之王逡巡
引避时以为得体欧公上胥内翰启时犹未冠胥阅
书甚奇之及进见益以为异乃语人曰始见其书谓
卷六 第 8b 页
已读万卷及见其人才涉猎尔此尤难得异时必有
大名于世故以女妻之公少时有一僧相之曰君耳
过面当得天下重名然唇不著齿亦多招公谤
锁厅试周以宗强沈文通为考官祖父拆号文通不
及束带迎问外传好赋乎祖父曰人传张挺卿沈曰
云何祖父遂举文子文孙代有金城之固卜年卜世
势增磐石之强沈撧耳顿足曰不见此赋必有说也
及取真卷乃文通不思一张之语大抹之遂黜
祖父为殿试考官张斯立挺卿五祖姑之婿也名在
丙科既而乘醉大悖以谓祖父避嫌故抑之下科祖
大名于世故以女妻之公少时有一僧相之曰君耳
过面当得天下重名然唇不著齿亦多招公谤
锁厅试周以宗强沈文通为考官祖父拆号文通不
及束带迎问外传好赋乎祖父曰人传张挺卿沈曰
云何祖父遂举文子文孙代有金城之固卜年卜世
势增磐石之强沈撧耳顿足曰不见此赋必有说也
及取真卷乃文通不思一张之语大抹之遂黜
祖父为殿试考官张斯立挺卿五祖姑之婿也名在
丙科既而乘醉大悖以谓祖父避嫌故抑之下科祖
卷六 第 9a 页
父不与之较后应制举一夕暴卒人以为心绝
张安道雅不喜石介以谓狂谲盗名所以与欧范不
足至目以奸邪一日谒曾祖在祖父书室中案上见
介书曰吾弟何为与此狂游又问黄叔微何在问前
日狂生以羔雁聘之不受何不与吃了羊著了绢一
任作怪何足与之较辞受义理也
曾祖除御史中丞固辞不拜石介以书与祖父以不
拜命为非其略曰内相为名臣(祖父/字)为贤子天下属
望所系非轻岂可以辞位为廉初曾祖中司之命恳
辞不拜是时曾子固亦以书劝受命比书至已得謮
张安道雅不喜石介以谓狂谲盗名所以与欧范不
足至目以奸邪一日谒曾祖在祖父书室中案上见
介书曰吾弟何为与此狂游又问黄叔微何在问前
日狂生以羔雁聘之不受何不与吃了羊著了绢一
任作怪何足与之较辞受义理也
曾祖除御史中丞固辞不拜石介以书与祖父以不
拜命为非其略曰内相为名臣(祖父/字)为贤子天下属
望所系非轻岂可以辞位为廉初曾祖中司之命恳
辞不拜是时曾子固亦以书劝受命比书至已得謮
卷六 第 9b 页
矣盖是时高祖知复州年老多病故曾祖不敢当言
职也
曾叔祖寺丞(绎)高尚不仕居复州博学能文惟喜黄
白之术然生平不遇其人竟无所得忽一日有道士
来谒谈铅汞甚奇且命置水银十馀两设大镬然薪
翌日发视粲然银也叔父神异之许传其术道士忽
暴中眩瞀卒货其金办棺敛葬处裁足用叔祖曰无
妄之财不可冀无益之事不必作意者天以此警戒
吾也终躬不复言黄白之事
曾叔祖太尉(缄)进士登第文学知名少豪迈磊落不
职也
曾叔祖寺丞(绎)高尚不仕居复州博学能文惟喜黄
白之术然生平不遇其人竟无所得忽一日有道士
来谒谈铅汞甚奇且命置水银十馀两设大镬然薪
翌日发视粲然银也叔父神异之许传其术道士忽
暴中眩瞀卒货其金办棺敛葬处裁足用叔祖曰无
妄之财不可冀无益之事不必作意者天以此警戒
吾也终躬不复言黄白之事
曾叔祖太尉(缄)进士登第文学知名少豪迈磊落不
卷六 第 10a 页
群侬贼作乱自秘书丞换右列为广东路分都监屡
有战功再黜再起后以皇城使知邕州蛮贼攻城拒
守甚力叔祖子元调桂州司户将挈其孥犯围以往
曾叔祖曰汝若挈族而出人心易摇必败吾事单马
而行可也拒守计穷百日城破先开一坎手刃妻子
男女孙婢妾三十六人然后自裁事闻 神宗为之
流涕辍朝祖父知杭州陛辞上首及其事祖父谢恩
典之异 神宗怆然曰朝廷自当褒崇以劝忠义初
叔祖过润祭奠曾祖墓次题诗曰五里平郊烟霭村
泪流坟土泣英魂近年忠义心如铁不负平生教育
有战功再黜再起后以皇城使知邕州蛮贼攻城拒
守甚力叔祖子元调桂州司户将挈其孥犯围以往
曾叔祖曰汝若挈族而出人心易摇必败吾事单马
而行可也拒守计穷百日城破先开一坎手刃妻子
男女孙婢妾三十六人然后自裁事闻 神宗为之
流涕辍朝祖父知杭州陛辞上首及其事祖父谢恩
典之异 神宗怆然曰朝廷自当褒崇以劝忠义初
叔祖过润祭奠曾祖墓次题诗曰五里平郊烟霭村
泪流坟土泣英魂近年忠义心如铁不负平生教育
卷六 第 10b 页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