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650-046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五十三上
  乐
 俗乐
   总序
俗乐之名古未尝有至齐宣王始有今乐古乐之辨汉
高祖定天下与故人父老相乐醉酒作大风之歌令沛
中童儿百二十人习而歌之至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650-0463b.png
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协律郎多举司马相如
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
章之歌以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使童男女七十人
俱歌昏祠至明哀帝时诏罢乐府官凡郊祭乐及古兵
法乐非郑卫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世祖平陇蜀乃增
广郊祀诸乐曰黄门乐天子宴群臣用之曰短箫铙歌
军中用之其后章帝亲制歌诗四章列在食举又制云
台十二门诗各以其月祀而奏之魏文帝受禅改汉铙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650-0463c.png
歌十二曲使缪袭为词言代汉之意并制鞞歌五曲鞞
歌未详其始相传以为高帝用巴渝伐楚其人好歌舞
有曲四篇一曰矛渝二曰弩渝三曰安台四曰行辞其
辞既古莫能晓其句读至魏初乃改作焉晋武帝受禅
命傅玄荀勖等改汉铙歌代魏鼓角横吹曲及正旦大
会王公上寿等曲梁武帝命沈约制雅歌外又改汉鼓
吹旧曲更造新歌以述功德后魏道武设宫悬正乐兼
奏燕赵秦吴之音五方殊俗之曲又有掖庭中歌真人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650-0463d.png
代歌凡百五十章北齐武成改汉鼓吹朱鹭等曲惟黄
雀钓竿二曲略而不用诸州镇戍各给鼓吹乐人多少
以等级为差唐太宗制破阵乐以象武功唐玄宗分乐
为二部堂上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下坐奏谓之坐部伎
立部伎有八一曰永安乐二曰太平乐三曰破阵乐四
曰庆善乐五曰大定乐六曰上元乐高宗所造七曰圣
寿乐武后所作八曰光圣乐高宗所造坐部伎有六一
曰宴乐张文收所作二曰长寿乐三曰天授乐四曰鸟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650-0464a.png
歌万岁乐皆武后作五曰龙池乐六曰小破阵乐玄宗
所作生于立部伎也又选坐部弟子三百教于梨园号
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为梨园弟子又作霓裳羽衣曲
及隋法曲号曰清乐法曲之始即清商三调并汉氏以
来旧曲晋朝播迁其音分散隋文帝平陈得之领于清
商署唐武后时惟存四十四曲唐又分清乐宴乐与高
丽天竺高昌疏勒等诸蕃乐总为十部伎代宗复两京
制宝应长宁乐及广平太乙乐文宗制云韶法曲宣宗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650-0464b.png
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衣珠绣歌之其歌有播皇猷
及葱岭等曲宋有教坊乐分为四部凡圣节三大宴为
十九次陈奏间以杂戏继以致词称述德美舞用女弟
子队小儿队各十又有云韶部黄门乐也钧容部军中
乐也元燕乐分为三队乐音王队元且用之寿星队圣
节用之礼乐队朝贺用之各分为十次更迭上奏器服
歌舞俱有节序
   乐器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650-0464c.png
作乐之制在乎八音八音克谐然后成乐然自宫悬雅
乐外八音备见者少惟唐清商乐其制钟一架磬一架
琴一瑟一独弦琴一秦琵琶一卧箜篌一筑一筝一节
鼓一笙二笛二箫二篪二歌二张文收宴乐用玉磬一
架大方响一架筝一筑一卧箜篌一大箜篌一小箜篌
一大琵琶一小琵琶一大五弦琵琶一小五弦琵琶一
大笙一大觱篥一小觱篥一大箫一小箫一正铜钹一
和铜钹一长笛一尺八一短笛一揩鼓一鼗鼓二桴鼓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650-0464d.png
二歌二高丽乐用弹筝一搊筝一卧箜篌一竖箜篌一
琵琶一五弦琵琶一义觜笛一笙一横笛一箫一小筚
篥一大筚篥一桃皮筚篥一腰鼓一齐鼓一檐鼓一贝
一高昌乐用答臈鼓一腰鼓一鸡娄鼓一羯鼓一箫一
横笛二筚篥二五弦琵琶二琵琶二铜角一竖箜篌一
笙一疏勒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横笛一
箫一筚篥一答臈鼓一腰鼓一羯鼓一鸡娄鼓一康国
乐用笛二正鼓一和鼓一铜钹二安国乐用琵琶一五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650-0465a.png
弦琵琶一竖箜篌一箫一横笛一大筚篥一双筚篥一
正鼓一铜钹二箜篌一天竺乐用羯鼓一毛员鼓一都
昙鼓一筚篥一横笛一凤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
一铜钹一贝一西凉乐用钟一架磬一架弹筝一搊筝
一卧箜篌一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箫一
大筚篥一小筚篥一长笛一横笛一腰鼓一齐鼓一檐
鼓一贝一铜钹二龟兹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
琶一笙一横笛一箫一筚篥一答臈鼓一腰鼓一羯鼓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650-0465b.png
一毛员鼓一鸡娄鼓一铜钹二贝一宋教坊乐用版十
琵琶二十一箜篌二笙十一筝十八筚篥十二笛十二
方响十一羯鼓三杖鼓二十九大鼓七五弦琵琶四云
韶乐用琵琶四笙四筝四版四方响三觱篥八笛七杖
鼓七羯鼓二大鼓二傀儡八钧容乐用版十琵琶七笙
九筝九觱篥四十五笛三十五方响十一杖鼓三十四
大鼓八羯鼓三元乐用兴隆笙琵琶筝火不思胡琴方
响龙笛头管箜篌云璈箫戏竹大鼓杖鼓札鼓和鼓𥱧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650-0465c.png
拍板水盏
   乐舞
古者舞以象功汉高祖歌大风用童男子舞之武帝祀
甘泉圜丘舞用女童后汉有黄门鼓吹舞宴乐用之有
短箫铙歌舞军中用之其始因高祖用賨人定三秦其
俗喜舞使乐人习之有巴渝舞用牟弩舞之剑舞巾舞
者沛公在鸿门范增令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
得害沛公今之剑舞巾舞此其原也汉顺帝时祀灵星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650-0465d.png
用童男女十六人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雀
及穫刈舂簸之形又汉天子临轩设乐绳系两柱相去
数丈二倡女对舞绳上比肩而不倾盘舞者晋大康中
天下为晋世宁之舞其舞仰手执杯盘而反覆之反覆
至危也杯盘酒食器也而名晋世宁者言时人苟且饮
食忘其危也白纻舞宋齐间有白纻歌及舞白纻吴地
所出疑白纻吴舞也倾杯舞唐明皇尝令教舞马百驷
分为左右部时塞外亦献善马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650-0466a.png
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铃饰其鬣间杂以珠玉奋
首鼓尾纵横应节其曲谓之倾杯乐凡数十叠竿舞者
明皇时坊有王大娘善戴百尺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
丈仍令小儿持绛节出入其间而舞不辍柘枝舞用二
童鲜衣帽施金铃抃转有声始为二莲花童藏其中花
拆而后见对舞相占实舞中之雅妙也坐立二部伎乐
舞永安乐后周武平齐所作谓之城舞行列方正象城
郭也太平乐舞亦谓五方狮子舞缀毛为衣象其俛仰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650-0466b.png
驯狎之容二人持绳为习弄之状五方狮子各依其方
色破阵乐舞唐所造也太宗为秦王制破阵乐左员右
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
以象战阵之形庆善乐舞太宗生于武功庆善宫既贵
宴宫巾赋诗被以管弦舞蹈安徐以象文教大定乐舞
高宗所造出自破阵乐歌云八纮同轨以象平辽东而
边隅大定也上元乐舞高宗所造舞者画云水备五色
以象元气故曰上元圣寿乐舞武后所作舞之行列必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650-0466c.png
成字十六变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
祚弥昌光圣乐舞玄宗所造宴乐舞张文收所造分为
四部曰景云舞庆善舞破阵舞承天舞长寿乐舞天授
乐舞并武后作鸟歌万岁乐舞武后时宫中养鸟能称
万岁作乐以象之龙池乐舞玄宗龙潜旧居变为池瞻
气者以为异作乐以歌其祥小破阵乐舞玄宗所造生
于立部伎宋教坊乐舞小儿队其名有十一曰女伎队
二曰剑器队三曰婆罗门队四曰醉胡腾队五曰诨臣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650-0466d.png
万岁乐队六曰儿童感圣乐队七曰玉兔浑脱队八曰
异域朝天队九曰儿童解红队十曰射雕回鹘队女伎
队其名有十一曰菩萨蛮队二曰感化乐队三曰抛毬
乐队四曰佳人剪牡丹队五曰拂霓裳队六曰采莲队
七曰凤迎乐队八曰菩萨献香花队九曰彩云仙队十
曰打毬乐队元乐舞用乐音王队男子三人戴青面具
舞蹈次为飞天夜叉队舞蹈而进又以妇女二十人执
牡丹花舞唱次以妇女摇日月金腔稍子鼓舞唱相和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650-0467a.png
次男子五人作五方菩萨相一人作乐音王相歌舞其
寿星队用男子执金字牌或执梅竹松椿石或作飞鸦
之象俱各歌舞而进又有执宝盖日月棕毛扇或鱼鼓
简子龙竹藜杖齐唱舞而前礼乐队用童子五人执香
花妇女二十人分为四行鞠躬拜兴舞蹈或执孔雀幢
舞唱男子八人披金甲执金戟一人冠平天冠执圭齐
舞唱而前
   乐工舞人员数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650-0467b.png
汉高祖大风歌舞童百二十人武帝祀甘泉圜丘舞男
女七十人巾舞白纻巴渝等舞梁以前并用十二人至
武帝省之咸用八人而已后周安乐舞八十人唐太宗
破阵乐舞百二十人庆善乐舞舞童十六人大定乐舞
者四十人上元乐舞者八十人圣寿乐舞者十二人天
授乐舞者四人鸟歌万岁乐舞者三人龙池乐舞者七
十二人小破阵乐舞者四人龟兹乐舞者四人宋教坊
乐工二百令七人复增二百三十二人小儿舞队七十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650-0467c.png
二人女弟子队百五十三人云韶部八十四人钧容部
二百六十五人元乐音王队乐工二十人舞者九十三
人寿星队乐工十五人舞者一百零四人礼乐队乐工
十二人舞者一百零三人
   乐工舞人服色
唐清乐工人平巾帻舞人碧轻纱衣裙襦大袖画云凤
之状㭍鬟髻饰以金铜杂花状如雀钗锦履永安乐舞
人刻木为面狗喙兽耳以金饰之垂丝为发画袄皮帽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650-0467d.png
太平乐舞人缀毛为衣服饰皆作昆崙像庆善乐舞童
皆进德冠紫大袖裙襦漆髻皮履大定乐舞人被五彩
文甲持槊上元乐舞者画云水备五彩圣寿乐舞者金
铜冠五彩画衣光圣乐舞者鸟冠五彩画衣景云舞花
锦袍五色绫裤彩云冠乌皮靴庆善乐舞者紫绫大袖
丝布裤假髻破阵乐绯绫袍绯绫裤承天乐舞人紫袍
进德冠并金铜带长寿乐舞人画衣冠天授乐舞人画
衣五彩凤冠鸟歌万岁乐舞人绯衣大袖并画鸲鹆冠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650-0468a.png
作鸟象龙池乐舞人冠饰以芙蓉小破阵乐舞人被金
甲胄高丽乐工紫罗帽饰以鸟羽黄大袖紫罗带大口
裤赤皮靴五色绦绳舞者四人椎髻于后以绛抹额饰
以金珰二人黄裙襦赤黄裤二人赤黄裙襦裤极长其
袖乌皮靴双双并立而舞天竺乐工皂丝布幞头巾白
练襦紫绫裤绯帔舞二人辫发朝霞袈裟若今之僧衣
行缠碧麻鞋高昌乐工人白袄锦袖赤皮靴赤带红抹
额龟兹乐工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袖绯布裤舞四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650-0468b.png
人红抹额绯白裤帑乌皮靴疏勒乐工人皂丝布头巾
白丝布袍锦袊褾白丝布裤舞二人白袄锦袖赤皮靴
赤皮带康国乐工人皂丝布头巾绯丝布袍锦衿舞二
人绯袄锦袖绿绫浑裆裤赤皮靴白裤双舞急转如风
俗谓之胡旋乐安国乐工人皂丝布头巾锦褾衿紫䌷
裤舞二人紫袄白裤帑赤皮靴西凉乐工平上帻绯褶
白舞一人方舞四人白舞今阙方舞四人假髻鬓支钗
紫丝布褶白大口裤五䌽接袖乌皮靴宋教坊乐小儿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650-0468c.png
队一曰女伎队衣五色绣罗宽袍戴羌帽系银带二曰
剑器队衣五色绣罗襦裹交脚幞头红罗绣抹额带器
仗三曰婆罗门队衣紫罗僧衣绯挂手执锡环拄杖四
曰醉羌腾队衣红罗襦系银䩞鞢戴毡帽五曰诨臣万
岁乐队衣绯紫绿罗宽衫裹簇花幞头六曰儿童感圣
乐队衣青罗生色衫系勒帛总两角七曰玉兔浑脱队
衣四色绣罗襦系银带冠玉兔冠八曰异域朝天队锦
襦系银束带冠番冠执宝盘九曰儿童解红队衣紫绯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650-0468d.png
绿绣襦系银带冠花砌凤冠十曰射雕回鹘队衣盘雕
锦襦系银䩞鞢执射雕盘女弟子队凡百五十三人一
曰菩萨蛮队衣绯生色窄砌衣冠卷云冠二曰感化乐
队衣青罗生色通衣背梳髻系绶带三曰抛毬乐队衣
四色绣罗宽衫银带捧绣毬四曰佳人剪牡丹队衣红
生色砌衣戴金凤冠剪牡丹花五曰拂霓裳队衣红仙
砌衣碧霞帔戴仙冠红绣抹额六曰采莲队衣红罗生
色绰子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七曰凤迎乐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650-0469a.png
队衣仙砌衣戴云环凤髻八曰菩萨献香花队衣生色
窄砌衣戴宝冠执香花盘九曰彩云仙队衣黄色道衣
紫霞帔冠仙冠执幢节鹤扇十曰打毬乐队衣四色窄
绣罗襦系银带裹顺风脚簇花幞头执毬杖元乐音王
队大乐礼官二员冠展角幞头紫袍涂金带执笏次执
戏竹二人服同前乐工八人冠花幞头紫窄衫铜束带
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展角幞头紫袍次妇女一人冠唐
帽黄袍次三队男子三人戴红束发青面具杂彩衣次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650-0469b.png
一人冠唐帽绿襕袍角带次四队男子一人戴孔雀明
王面具披金甲从者二人戴毗沙神像面具红袍次五
队男子五人冠五梁冠戴龙王面具绣氅次六队男子
五人为飞天夜叉象次七队乐工八人冠霸王冠青面
具锦绣衣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广翠冠销金绿衣次
九队妇女二十人冠金梳翠花钿绣衣次十队妇女八
人花髻服销金桃红衣次男子五人作五方菩萨梵相
次一人作乐音王梵相寿星队冠服同前次二队妇女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650-0469c.png
十人冠唐巾销金紫衣铜束带次妇女一人冠平天冠
服绣鹤氅方心曲领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同前乐音
王队次四队男子一人冠金漆弁冠服绯袍涂金带执
笏从者二人锦绣衣次五队男子一人冠捲云冠青面
具绿袍涂金带次六队男子五人为乌鸦之象次七队
乐工十一人冠云头冠销金袍白裙次八队妇女二十
人冠凤翘冠翠花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绶玉佩次九
队妇女二十人冠玉女冠翠花钿服黄销金宽袖衣加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650-0469d.png
云肩霞绶玉佩次十队妇女八人冠杂彩帽衣被檞叶
次男子八人冠束发冠掩心金甲销金绯袍次男子五
人冠黑纱帽服绣鹤氅朱履礼乐队引队礼官乐工冠
服同前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人冠黑漆弁冠服青
素袍方心曲领白裙束带次妇女一人冠九龙冠服绣
红袍玉带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同乐音王队次四队
男子三人皆冠捲云冠服黄袍涂金带次五队男子五
人皆冠三龙冠服红袍次六队童子五人三髻素衣次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650-0470a.png
七队乐工八人皆冠束发冠服锦衣白袍次八队妇女
二十人冠笼巾服紫袍金带次九队妇女二十人冠束
髻冠服销金蓝衣云肩佩绶次十队妇女八人冠翠花
唐巾服锦绣衣次男子八人冠凤翅兜牟披金甲次男
子一人冠平天冠服绣鹤氅
   乐歌
汉高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650-0470b.png
 守四方
汉短箫铙歌亦曰鼓吹曲多叙战阵之事凡二十二曲
 (无/词)
 朱鹭(鹭惟白色汉有朱/鹭之祥因而为诗)思悲翁 艾如张(温子升曰/辞云谁在)
 (閒门外罗家诸少年张机蓬艾侧结网槿篱边若能/飞自勉岂为矰所缠黄雀倘为戒朱丝犹可延此艾)
 (如张之事也观李贺诗有艾叶绿花谁剪刻/中藏祸机不可测以剪艾叶为蔽张之具也)上之回
 (汉武帝元封中因至雍遂通回中道后数游幸焉其/歌称帝游石关望诸国月支臣匈奴服盖誇时事也)
 拥离 战城南(古词云战城南死郭北野死而不葬/鸟可食此言野死不得葬为鸟鸟所)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650-0470c.png
 (食愿为忠臣义士朝出战而暮/不得归后来作者皆体此意)巫山高(古词巫山高/高以大淮水)
 (深深以游大略言江淮深无梁以渡临水远望/思归而已后之作者皆涉阳台云雨之事非矣)上陵
 (汉章帝元和二年作诗四篇一曰思齐姚皇二曰六/麒麟三曰竭肃雍四曰涉屺与鹿鸣承元气二曲为)
 (宗庙食举又以重来上陵二曲合八曲为上陵食举/如此所言自是八曲之一曲或作于武帝之前亦不)
 (可知盖因上/陵而为之也)将进酒 有所思亦曰嗟佳人(汉大乐/食举十)
 (三曲第七曰有所/思亦以此乐侑食)芳树 上邪 君马黄(古词云君/马黄臣马)
 (苍二马同逐臣马良终言美人归以南以北驾马/驰车令我心伤但取第一句以命题主意不在此)
 子斑 圣人出 临高台 远如期亦曰远期(汉大/乐食)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650-0470d.png
 (举十三曲一曰鹿鸣二曰重来三曰初造四曰侠安/五曰来归六曰远期七曰有所思八曰明星九曰清)
 (凉十曰涉大海十一曰大置十二曰承元气十三曰/海淡淡魏时以远期承元气海淡淡三曲为不通利)
 (故省/之)石留 务成 玄云 黄雀行 钓竿篇(伯常/子避)
 (仇河滨为渔父其妻思之而为钓竿歌每至河/侧辄歌之后司马相如作钓竿诗遂传为乐曲)
鞞歌五曲
 关中有贤女 章和二年中(汉章/帝造)乐久长 四方皇
  殿前生桂树
魏短箫铙歌十二曲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650-0471a.png
 楚之平(言魏代/汉朱鹭)战荥阳(言曹公代/汉思悲翁)获吕布(言曹公围/临淮擒吕)
 (布代汉/艾如张)克官渡(言曹公破袁绍/代汉上之回)旧邦(言曹公胜袁绍/还谯牧苑上代)
 (汉拥/离)定武功(言曹公初破邺/代汉战城南)屠柳城(言曹公破三郡/乌桓于柳城代)
 (汉巫/山高)平荆南(言曹公征马超定/关中代汉将进酒)应定期(言文帝受命/应期代汉有)
 (所/思)邕熙(言君臣雍穆庶/绩熙代汉芳树)大和(言明帝继统得大/和平代汉上邪)
魏鞞歌五曲
 明明魏皇帝(代汉关中/有贤女)大和有圣帝(代汉章和/二年中)魏历
 长(代汉乐/久长)天生烝民(代汉四/方皇)为君既不易(代汉殿前/生桂树)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650-0471b.png
晋武帝令傅玄作铙歌二十二篇以述功德
 灵之祥(代朱鹭/三十句)宣受命(代思悲翁/二十句)征辽(代艾如/张十句)宣辅
 政(代上之回/十九句)时运多艰(代拥离/十二句)景龙飞(代战城南/二十一句)
 玉衡(代巫山高/十三句)文皇总百揆(代上陵二/十一句)因时运(代将/进酒)
 (十/句)惟庸蜀(代有所思/二十六句)天序(代芳树二/十一句)大晋承运(代上/邪十)
 (四/句)金灵运(代君马黄/三十六句)于穆我皇(代雉子斑/三十五句)仲春振旅
 (代圣人出/二十句)夏苗田(代临高台/二十二句)仲秋狝田(代远如期/二十二句)
 天道(代石留二/十九句)唐尧(代务成/二十句)玄云(仍汉旧名/三十八句)伯益(代/黄)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650-0471c.png
 (雀行二/十八句)钓竿(仍汉旧名/三十八句)
晋鞞歌五篇
 洪业篇(代魏明明魏/皇帝六十句)天命篇(代魏大和有圣/帝三十四句)景皇篇
 (代魏魏历长/五十一句)天晋篇(代魏天/生烝民)明君篇(代魏为君既不/易五十二句)
魏晋鼓角横吹十四曲
 黄鹄吟 陇头吟 望行人 折杨柳 洛阳道
 长安道 豪侠行 梅花落 紫骝马 骢马
 雨雪  刘生  古剑行 洛阳公子行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650-0471d.png
吴歌杂曲
 凤将雏 碧玉歌 懊憹歌 子夜歌 长史变
 阿子歌 欢闻歌 桃叶歌 前汉歌 团扇歌
 公莫舞 白纻歌
晋宋间杂歌
 督护歌 读曲歌 乌夜啼 石城乐 莫愁乐
 襄阳乐 寿阳乐
唐乐章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650-0472a.png
 倾杯曲 乐社乐曲 英雄乐曲 黄骢叠曲(右唐/太宗)
 (内宴诏无忌作/之皆宫调也)景云河清歌 承天乐 夷美宾乐
 (右高宗/朝所作)
立部伎八曲
 一安乐舞 二太平乐 三破阵乐 四庆善乐
 五大定乐 六上元乐 七圣寿乐 八光圣乐
坐部伎六曲
 一宴乐 二长寿乐 三天授乐 四鸟歌万岁乐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650-0472b.png
  五龙池乐 六小破阵乐 夜半乐 还京乐
 文乐乐 霓裳羽衣曲 小长寿 顺天乐 君臣
 相遇乐 荔枝香 梨园法曲 凉州 伊州 甘
 州(皆天宝/乐曲)
清乐曲(大唐武后时犹/存六十三曲)
 白雪 公莫 巴渝 明君 明之君 铎舞 白
 鸠 白纻 子夜吴声 四时歌 前溪 阿子欢
 闻团扇 懊憹 长史变 督护 读曲 乌夜啼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650-0472c.png
 古城 莫愁 襄阳 栖夜 乌飞 估客 杨叛
 雅乐 骁壶 常林欢 三洲采叶 春江花月夜
 玉树后庭花 堂堂 泛龙舟(已上三十三曲又/四曲有声无词)
 上林 凤雏 平调 清调 瑟调 平折 命啸
 (通前惟四十/四曲存焉)
宋乐曲
   正宫十曲
 一阳生 玉窗寒 念边功 玉如意 琼树枝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650-0472d.png
 鹔鹴裘 塞鸿飞 漏丁丁 息鼓鼓 劝流霞
   南吕十一曲
 仙盘露 冰盘果 芙蓉园 林下风 风雨调
 开月幌 凤来宾 落梁尘 望阳台 庆年丰
 青骢马
   中吕十三曲
 上林春 春波绿 百花林 寿无疆 万年春
 击珊瑚 柳垂绿 醉红楼 折红杏 一园花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650-0473a.png
 花下游 游春归 千株柳
   仙吕九曲
 折红蕖 鹊填河 紫兰香 喜尧时 猗兰殿
 步瑶阶 千秋乐 百合香 佩珊瑚
   黄钟十二曲
 菊花杯 翠幕新 四塞清 满帘霜 画屏风
 折茱萸 望秋云 苑中鹤 赐征袍 望回戈
 秋稼成 汎金英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650-0473b.png
   高宫九曲
 喜顺成 安远塞 猎骑游 游兔园 锦步幛
 博山炉 暖寒杯 雪纷纷 待春来
   道调九曲
 会夔龙 汎仙杯 披云襟 孔雀扇 百尺楼
 金樽酒 奏明庭 拾落花 声声好
   越调九曲
 翡翠帷 玉照台 香旖旎 红楼夜 朱顶鹤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650-0473c.png
 得贤臣 兰堂烛 金滴流
   双调十六曲
 宴琼林 汎龙舟 汀洲绿 登高楼 麦陇雉
 柳如烟 杨花飞 王泽新 玳瑁簪 玉阶晓
 喜清和 人欢乐 征戍回 一院香 一片云
 千万年
   小石调七曲
 满庭香 七宝冠 玉瑶杯 辟尘犀 喜新晴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650-0473d.png
 庆云飞 太平时
   林钟十曲
 秋采兰 紫䌽囊 留征骑 塞鸿度 回纥朝
 汀洲雁 风入松 蓼花红 曳珠佩 遵渚鸿
   歇指调九曲
 榆塞情 听秋风 紫玉箫 碧池鱼 鹤盘旋
 湛恩新 听秋蝉 月中归 千家月
   大石调九曲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650-0474a.png
 花下宴 甘雨足 画鞦韆 夹竹桃 攀露桃
 燕初来 踏青回 抛绣毬 澄火雨
   大石调八曲
 贺元正 待花开 采红莲 出谷莺 游月宫
 望回车 塞云平 秉烛游
   小石角九曲
 月中春 折仙枝 春日迟 绮筵春 登春台
 紫桃花 一株红 喜春雨 泛春池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650-0474b.png
   双角九曲
 凤楼登 九门开 落梅香 春冰拆 万年宴
 催花发 降真香 迎新春 望蓬岛
   高角九曲
 日南郊 帝道昌 文风盛 琥珀杯 雪花飞
 皂貂裘 征马嘶 射飞雁 雪飘飖
   大石角九曲
 红炉火 翠云裘 庆成功 冬夜长 金鹦鹉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650-0474c.png
 玉楼寒 凤戏雏 一炉香 云中雁
   歇指角九曲
 玉壶冰 捲珠箔 随风帘 树青葱 紫桂丛
 五色云 玉楼宴 兰堂燕 千千岁
   越角九曲
 望明河 华池鹭 赠香囊 秋气清 照秋池
 晓风度 靖边尘 闻新雁 吟风蝉
   林钟角九曲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650-0474d.png
 庆时康 上林果 画帘垂 水晶簟 夏木繁
 暑气清 风中琴 转轻裾 清风来
   仙吕十五曲
 喜清和 芰荷新 清世欢 玉钩栏 金步摇
 金错落 燕引雏 草芊芊 步玉砌 整华裾
 海山青 旋絮绵 风中帆 青丝骑 喜闻声
   南吕宫七曲
 春景丽 牡丹开 展芳茵 红桃露 啭林莺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650-0475a.png
 满林花 风飞花
   中吕调九曲
 宴佳宾 会群仙 集百祥 凭朱栏 香烟细
 仙洞开 上马杯 拂长袖 羽觞飞
   般涉调九曲
 喜秋成 戏马台 汎秋菊 三殿乐 鸂鶒杯
 玉芙蓉 偃干戈 听秋砧 秋云飞
   又般涉调十曲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650-0475b.png
 玉树花 望星斗 金钱花 玉窗深 万民康
 瑶林风 随阳雁 倒金罍 雁来宾 看秋月
   黄钟羽七曲
 宴邹枚 云中树 燎金炉 涧底松 岭头梅
 玉炉香 瑞云飞
   平调十曲
 万国朝 献春盘 鱼上水 红梅花 洞中春
 春雪飞 翻罗袖 落梅花 夜游乐 斗春鸡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650-0475c.png
  (已上并出陈氏/乐书曲调中)
元乐曲
 长春柳 吉利牙 新水令 沽美酒 太平令
 水仙子 青山口 万年欢 山荆子带祅神急
 祅神急
也可唐兀
 姑南姑黄黄太姑   姑南姑黄姑太姑
 (一工一合合四一/)   (一工一合一四一/)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650-0475d.png
 姑南姑黄黄太姑   姑南姑黄姑太姑
 (一工一合合四一/)   (一工一合一四一/)
 姑南姑黄黄太姑   姑南姑黄姑太姑
 (一工一合合四一/)   (一工一合一四一/)
 姑南姑黄黄太姑   仲姑黄太仲太姑
 (一工一合合四一/)   (上一合四上四一/)
 姑南姑黄黄太姑   仲姑黄太仲太姑
 (一工一合合四一/)   (上一合四上四一/)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650-0476a.png
 姑南姑黄黄太姑   仲姑黄太仲太姑
 (一工一合合四一/)   (上一合四上四一/)
 南太太黄太仲太姑  太太黄太仲太姑
 (工四四合四上四一/)  (四四合四上四一/)
 太太黄太仲太姑   林蕤林南林南林姑
 (四四合四上四一/)   (尺勾尺工尺工尺一/)
 林蕤林南林南林姑  林蕤林南林南林姑
 (尺勾尺工尺工尺一/)  (尺勾尺工尺工尺一/)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650-0476b.png
 林南林姑林南林姑  林南林姑林南林姑
 (尺工尺一尺工尺一/)  (尺工尺一尺工尺一/)
 林南林姑林南林姑  仲姑仲南林
 (尺工尺一尺工尺一/)  (上一上工尺/)
 林林林南林蕤林   林林林南林蕤林
 (尺尺尺工尺勾尺/)   (尺尺尺工尺勾尺/)
 林林林南林蕤林   林蕤林南林蕤林
 (尺尺尺工尺勾尺/)   (尺勾尺工尺勾尺/)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650-0476c.png
 林蕤林南林蕤林   林蕤林南林蕤林
 (尺勾尺工尺勾尺/)   (尺勾尺工尺勾尺/)
 南林林南南林南   南林林南南林南
 (工尺尺工工尺工/)   (工尺尺工工尺工/)
 南林林南南林南   仲南仲姑
 (工尺尺工工尺工/)   (上工上一/)
 黄南黄黄黄南黄南  黄南黄黄黄南黄南
 (合工合合合工合工/)  (合工合合合工合工/)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650-0476d.png
 黄南黄黄黄南黄南
 (合工合合合工合工/)
畏兀儿
 太太蕤林南南蕤姑  太太蕤南林蕤林应
 (四四勾尺工工勾一/)  (四四勾工尺勾尺凡/)
 南应林南林蕤姑太  林蕤林应南南
 (工凡尺工尺勾一四/)  (尺勾尺凡工工/)
 黄应南应林南    林蕤姑太应大黄应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650-0477a.png
 (合凡工凡尺工/)    (尺勾一四凡四合凡/)
 太太
 (四四/)
畏兀儿过篇
 太太蕤林南南蕤姑  太太蕤南林蕤林应
 (四四勾尺工工勾一/)  (四四勾工尺勾尺凡/)
 南应林南应应    姑太姑姑
 (工凡尺工凡凡/)    (一四一一/)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650-0477b.png
 太姑蕤蕤      姑蕤南南
 (四一勾勾/)      (一勾工工/)
 南南蕤林南南蕤姑  太太蕤南林蕤林应
 (工工勾尺工工勾一/)  (四四勾工尺勾尺凡/)
 南应林南林蕤姑太  林蕤林应南南
 (工凡尺工尺勾一四/)  (尺勾尺凡工工/)
 黄应南应林南    林蕤姑大
 (合凡工凡尺工/)    (尺勾一四/)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650-0477c.png
 应太黄应太太
 (凡四合凡四四/)
四季万年欢
   黄钟宫(俗呼/正宫)
 夷林蕤太     黄清夷林姑
 (工尺勾一/)     (六/) (工尺一/)
 蕤林黄太黄    林夷黄清夷太黄太姑林姑
 (勾尺合四合/)    (尺工六/) (工四合四一尺一/)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650-0477d.png
 黄姑夷林姑林   夷黄姑太黄清夷
 (合一工尺一尺/)   (工合一四六/) (工/)
 蕤林黄清夷林蕤姑 太姑林黄黄清
 (勾尺六/) (工尺勾一/) (四一尺合六/)
 太清 黄清
 (五/)  (六/)

 太清黄清夷黄太姑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650-0478a.png
 (五/) (六/) (工合四一/)
万岁乐
   黄钟宫(俗呼/正宫)
 林南黄南姑大黄   姑林应南林姑林
 (尺工六工一四合/)   (一尺凡工尺一尺/)
 姑南黄蕤南林姑   应南林南姑大黄
 (一工六勾工尺一/)   (凡工尺工一四合/)
 黄应黄南姑大黄   姑林应南林姑林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650-0478b.png
 (六凡六工一四合/)   (一尺凡工尺一尺/)
 姑南黄蕤南林姑   应南林南姑大黄
 (一工六勾工尺一/)   (凡工尺工一四合/)
   大吕宫(俗呼/高宫)
 夷无大无仲夹大   仲夷黄无夷仲夷
 (工凡四凡上一四/)   (上工合凡工上工/)
 仲无大林无夷仲   黄无夷无仲夹大
 (上凡四尺凡工上/)   (合凡工凡上一四/)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650-0478c.png
 大黄大无仲夹大   仲夷黄无夷仲夷
 (四合四凡上一四/)   (上工合凡工上工/)
 仲无大林无夷仲   黄无夷无仲夹大
 (上凡四尺凡工上/)   (合凡上凡上一四/)
   大蔟宫(俗呼中/管高宫)
 南应太应蕤姑大   蕤南太应南蕤南
 (工凡四凡勾一四/)   (勾工四凡工勾工/)
 蕤应太夷应南蕤   大应南应蕤姑大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650-0478d.png
 (勾凡四工凡勾工/)   (四凡工凡勾一四/)
 太太太应蕤姑大   蕤南大应南蕤南
 (四四四凡勾一四/)   (勾工四凡工勾工/)
 蕤应太夷无南蕤   大应南应蕤姑太
 (勾凡四工凡工勾/)   (四凡工凡勾一四/)
   夹钟宫(俗呼中/吕宫)
 无黄夹黄林中夹   林无太黄无林无
 (凡合一合尺上一/)   (尺凡四合凡尺凡/)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650-0479a.png
 林黄夹南黄无林   太黄无黄林仲夹
 (凡合一工合凡尺/)   (四合凡合尺上一/)
 夹大夹黄林仲夹   林无大黄无林无
 (一四一合尺上一/)   (尺凡四合凡尺凡/)
 林黄夹南黄无林   大黄无黄林仲夹
 (尺合一工合凡尺/)   (四合凡合尺上一/)
   姑洗宫(俗呼中管/中吕宫)
 应大姑大夷蕤姑   夷无夹大应夷应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650-0479b.png
 (凡四一四工勾一/)   (工凡一四凡工凡/)
 夷大姑无大应夷   夹大应大蕤夷姑
 (工四一凡四凡工/)   (一四凡四勾工一/)
 姑夹姑大夷蕤姑   夷应夹大应夷应
 (一一一四工勾一/)   (工凡一四凡工凡/)
 夷大姑无大应夷   夹大应大夷蕤姑
 (工四一凡四凡工/)   (一四凡四工勾一/)
   仲吕宫(俗呼/道宫)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650-0479c.png
 黄太仲大南林仲   南黄姑大黄南黄
 (合四上四工尺上/)   (工合一四合工合/)
 南大仲应大黄南   姑大黄大南林仲
 (工四上凡四合工/)   (一四合四工尺上/)
 仲姑仲大南林仲   南黄姑大黄南黄
 (上一上四工尺上/)   (工合一四合工合/)
 南大仲应大黄南   姑大黄大南林仲
 (工四上凡四合工/)   (一四合四工尺上/)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650-0479d.png
   蕤宾宫(俗呼中/管道宫)
 大夹蕤夹无夷蕤   无大仲夹大无大
 (四一勾一凡工勾/)   (凡四上一四凡四/)
 无夹蕤黄夹大无   仲夹大夹无夷蕤
 (凡一勾合一四凡/)   (上一四一凡工勾/)
 蕤仲蕤夹无夷蕤   无大仲夹大无大
 (勾上勾一凡工勾/)   (凡四上一四凡四/)
 无夹蕤黄夹大无   仲夹大夹无夷蕤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650-0480a.png
 (凡一勾合一四凡/)   (上一四一凡工勾/)
   林钟宫(俗呼南/吕宫)
 大姑林姑应南林   应大蕤姑大应大
 (四一尺一凡工尺/)   (凡四勾一四凡四/)
 应姑林大姑大应   蕤姑大姑应南林
 (凡一尺四一四凡/)   (勾一四一凡工尺/)
 林蕤林姑应南林   应大蕤姑大应大
 (尺勾尺一凡工尺/)   (凡四勾一四凡四/)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650-0480b.png
 应姑林大姑大应   蕤姑大姑应南林
 (凡一尺四一四凡/)   (勾一四一凡工尺/)
   夷则宫(俗呼仙/吕宫)
 夹仲夷仲黄无夷   黄夹林仲夹黄夹
 (一上工上合凡工/)   (合一尺上一合一/)
 黄仲夷大仲夹黄   林仲夹仲黄无夷
 (合上工四上一合/)   (尺上一上合凡工/)
 夷林夷仲黄无夷   黄夹林仲夹黄夹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650-0480c.png
 (工尺工上合凡工/)   (合一尺上一合一/)
 黄仲夷大仲夹黄   林仲夹仲黄无夷
 (合上工四上一合/)   (尺上一上合凡工/)
   南吕宫(俗呼中管/仙吕宫)
 姑蕤南蕤大应南   大姑夷蕤姑大姑
 (一勾工勾四凡工/)   (四一工勾一四一/)
 大蕤南夹蕤姑大   夷蕤姑蕤大应南
 (四勾工一勾一四/)   (工勾一勾四凡工/)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650-0480d.png
 南夷南蕤大应南   大姑夷蕤姑大姑
 (工工工勾四凡工/)   (四一工勾一四一/)
 大蕤南夹蕤姑大   夷蕤姑蕤大应南
 (四勾工一勾一四/)   (工勾一勾四凡工/)
   无射宫(俗呼黄/钟宫)
 仲林无林大黄无   大仲南林仲大仲
 (上尺凡尺五六凡/)   (四上工尺上四上/)
 大林无姑林仲大   南林仲林大黄无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650-0481a.png
 (四尺凡一尺上四/)   (工尺上尺五六凡/)
 无南无林大黄无   太仲南林仲大仲
 (凡工凡尺五六凡/)   (四上上尺上四上/)
 大林无姑林仲大   南林仲林大黄无
 (四尺凡一尺上四/)   (工尺上尺五六凡/)
   应钟宫(俗呼中管/黄钟宫)
 蕤夷应夷夹大应   夹蕤无夷蕤夹蕤
 (勾工凡工一四凡/)   (一勾凡工勾一勾/)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650-0481b.png
 夹夷应仲夷蕤夹   无夷蕤夷夹大应
 (一工凡上工勾一/)   (凡工勾工一四凡/)
 应无应夷夹大应   夹蕤无夷蕤夹蕤
 (凡凡凡工一四凡/)   (一勾凡工勾一勾/)
 夹夷应仲夷蕤夹   无夷蕤夷夹大应
 (一工凡上工勾一/)   (凡工勾工一四凡/)
   百戏
剑戏战国时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君以双技长倍其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650-0481c.png
身属其踵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角抵戏本六国所造秦因而广之
汉武帝开上林穿昆明池千门万户设酒池肉林以飨
四夷之客作诸戏以观示之角抵者角其技也两两相
当角及伎艺射御也鱼龙漫衍戏汉天子正旦临轩设
九宾乐舍利兽从西方来戏于殿庭激水成比目鱼跳
跃𠻳水作雾翳日化成黄龙长七尺耸跃而出耀熀日
光乐毕作鱼龙漫衍黄门鼓吹三通亦百戏之一也蹋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650-0481d.png
鞠之戏盖古兵势汉兵家有蹴鞠二十五篇霍去病在
塞外穿域蹋鞠亦其事也蹴毬盖始于唐植两脩竹高
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毬毬工分左右朋以角胜否
岂亦蹴鞠之变欤弄参军戏始于汉馆陶令石耽有赃
和帝惜其才每宴乐令衣白夹衫令优伶戏弄辱之大
中以来弄假妇人又弄婆罗门戏有代面者始自齐神
武之弟善斗战其以颜雌无威于敌每入阵即著面具
  百戏起于秦汉有鱼龙蔓延高絙凤凰安息五案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650-0482a.png
  都卢寻撞走丸跳剑戏车山车兴云动雷跟挂腹
  旋吞刀履索吐火激水转石𠻳雾扛鼎象人怪兽
  舍利之戏(纂/要)梁有高絙伎盖今之戏绳也又有舞
  轮技盖今之戏车轮也透三峡伎盖今之透飞梯
  也(类/要)吞刀吐火植瓜种树之类术皆从西域来
 
 
 
明集礼 卷五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650-0482b.png
 
 
 
 
 
 
 
 明集礼卷五十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