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934-045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三十二
  象山
   事实源流
先生姓陆讳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生有异禀端重
不伐䆒心典籍见于躬行三四岁时侍宣教公忽问天
地何所穷际公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读书不苟
简勤于考索伊川近世大儒学者尊敬讲习不替先生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0934-0457d.png
独曰丱角时闻人诵伊川语自觉若伤我者亦尝谓人
曰伊川之言奚与孔孟之言不类初读论语即疑有子
之言支离读书至宇宙二字忽大省曰宇宙内事即已
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又尝曰东海有圣人出
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
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
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
也又曰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自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934-0458a.png
少时闻靖康事慨然有复仇之义访求智勇之士与之
商确益知武事利病形势要害人物短长贵溪有山先
生登而乐之结茆其上山形如象遂名曰象山号象山
翁知荆门军故事上元设斋醮为民祈福先生会吏民
讲洪范敛福锡民一章以代醮事杨简发本心之问先
生举是日扇讼是非以答简忽省此心之清明忽省此
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先生之心非口说
所能赞述所可言者日月之明先生之明也四时变化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934-0458b.png
先生之变化也天地之广大先生之广大也鬼神不可
测先生之不可测也欲尽言之虽穷万古不可得而尽
也虽然先生之心与万古人之心一贯无二致学者不
可自弃(杨简撰行状谥文安/)
   偶句
    闻诵伊川语知与孔孟之言不类
    初读论语书即知有子之言支离
    太极之外断然谓不复有无极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934-0458c.png
    西海圣人大省其同理而同心
    读宇宙而自省此顿悟之妙也
    举扇讼而答人此开示之机也
   著书立言
学问之要在得其本心心之本真未有不善有不善者
非其初然也(袁燮文集序/)念虑之正不正在顷刻之间
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虑之正者顷
刻而失之即为不正此事皆在其心书曰惟圣罔念作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934-0458d.png
狂惟狂克念作圣然心念之过有可以形迹指者有不
可以形迹指者常人不能知此等处又未足论世固有
两贤相值而不相知者亦是此处如老泉之于王临川
东坡之于伊川先生是也 尧舜文王孔子四圣圣人
之盛者也二典之形容尧舜诗书之形容文王论语中
庸之形容孔子辞各不同诚使四圣人者并时而生同
堂而学同朝而用其气禀德性所造所养亦岂能尽同
至其同者则禹益汤武亦同也夫子之门惟颜曾得其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934-0459a.png
传以颜子之贤夫子犹曰未见其止孟子曰具体而微
曾子则又不敢望颜子然颜曾之道固与圣人同也非
特颜曾与圣人同虽其他门弟子亦固有与圣人同者
不独当时之门弟子虽后世之贤亦固有与圣人同者
非独士大夫之间有与圣人同者虽田亩之人良心之
不泯发见于事亲从兄应事接物之际亦固有与圣人
同者指其同者而言之则不容强异然道之广大悉备
悠久不息而人之得于道者有多寡久暂之殊而长短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934-0459b.png
之代胜得失之互居此小大广狭浅深高卑优劣之所
从分而流辈等级之所由辨也苟无所蔽必无所穷苟
有所蔽必有所穷学必无所蔽而后可 主于道则欲
消而艺可进主于艺则欲炽而道亡艺亦不进以道制
欲则乐而不厌以欲亡道则惑而不乐 有有志有无
志有同志有异志观鸡与彘可以辨志絷猿槛虎可以
论志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道行道明则耻尚得所不行不明则耻尚失所耻得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934-0459c.png
所者本心也耻失所者非本心也圣贤所贵乎耻者得
所耻者也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 求处情求处厚
求下贤欲行浮于名耻名浮于行邪正纯杂系念虑清
浊强弱系血气 后世知有事而不知有政知责详于
法而不知责详于人(并文集/)
   诸儒至论
朱晦庵曰陆子静说良知良能广充四端之类不可谓
之不是然求本而遗末其弊至于合理会底事却理会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934-0459d.png
不得遇事无所㩀依(语录/)问象山师承曰他天资也高
不知谁师然不问师传人学多是就气质上做便解偏
(同上/)志公和尚颂云不起纤毫脩学心无相光中常
自在此陆子静除意见之学也除意见三字误天下学
者自尧舜相传至历代圣贤书册上并无此三字熹谓
除去不好底意见则可若好底意见须是存留(同上/)
某向与子静说话子静以为意见某曰邪意见不可有
正意见不可无 问陆象山道当下便是先生云看圣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934-0460a.png
贤教人曾有此等语无圣人教人皆从平实地上做去
如所谓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直须是先克去己私方得
岂曾说个当下便是底语 陆子静之学他自是胸中
柰许多禅何看是甚文字不过假借以说其胸中所见
尔 子静说话常是两头明中间暗或问暗是如何曰
是他那不说破处他所以不说破处便是禅 陆氏之
学只是禅后生不登其门便学得不逊无礼出来极可
畏时举问释氏有豁然顿悟之说不知使得否先生曰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934-0460b.png
某也曾是丛林中有言顿悟者然后来看这人也只寻
常如陆子静门人初见他时常云有所悟后来有所为
却更颠倒错乱 陆子静不读书不求义理只静坐澄
心却似告子外义 陆子静杨敬仲有为已工夫若肯
䆒理当甚有可观惜其不改也 若陆氏之学某道他
断然是异端断然是曲学断然非吾圣人之学(并语录/)
孔炜谥议曰公与季兄复斋讲贯理学号江西二陆其
学务穷本源不为章句训诂惟孟轲氏书是崇是信盖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934-0460c.png
谓此心之良天所与我信能知此则宇宙无非至理圣
贤与我同类大端既立趋向既定此心之灵此理之明
将涣然释怡然顺元臣硕辅或荐进其心悟理融出于
自得或称美其治郡善政司验躬行丁端祖覆议曰象
山陆氏者自非用时闻人诵伊川语尝曰伊川之言奚为
与孔孟之言不类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长而
讲学论及太极断然以太极之上不复更有无极(并谥/)
(议/)吴杰曰二谥议一以为学得孟氏一以为学非伊洛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934-0460d.png
真得先生之心至论也
   主意
议论门庭讲明道学各伸己见前辈有不同之议论主
张道统共阐圣传前辈无不同之门庭知其有不同之
议论则复斋尊程氏之学象山辨伊川之言不可混而
为一矣知其无不同之门庭则二程濂溪之同归二
陆伊川之异趣不可分而为二矣何则先觉大儒后学
南针遗言绪论千古北面谓宜钻坚仰高同一步武传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934-0461a.png
芳接响同一音调或研精覃思于场屋摈弃之馀或立
论辨疑于群儒宗仰之日其趋向吻合者固有夫子韦
编三绝之气象瑕瑜不掩者又得孟氏武成三策之意
脉要知彼固非私仿像以寄藩篱此亦非肆诋诃以角
矛楯皆相反相成以为讲明斯道计耳乃若坛宇自任
本非名媒标帜一立已为争府当知继圣脉络无二渊
源为道津梁无一途辙若或指某学为某之门户认某
说为某之流𣲖占甲之袒则排乙为异端操乙之戈则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934-0461b.png
攻甲为曲学遂使实学废而虚谈心传易而口实助胜
崇私岂知其皆为主张斯道讣哉嗟夫议论雷同随声
逐影后学不可以此观前辈也门庭日异见的援弓前
辈亦不以此望后学也知其议论之不能不异又知其
门庭之本无不同则执事所询二陆先生之学有可得
而言矣
自信自得鹅湖泓迤学者川航先生之于伊洛也有自
信之真象峰崒嵂乡人山斗先正之于伊洛也有自得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934-0461c.png
之妙是二者其实耳大矣哉自信之功乎觉无先后世
有古今𠻳馀润而沉涵挹遗风而企慕陈编可按不以
私意而立帜格言可味不以时论而倒戈宁䌷绎其辞
而不使之弃于土梗宁推尊其说而不使之玷于简书
夫是之谓自信至矣哉自得之趣乎灵扃中启独见内
融超往哲之高踪轹前贤之逸驾筌蹄可忘不徇于形
迹之末脉络可贯不拘于慕仿之间人见其矛盾也而
理之所到者终于同归人见其枘凿也而义之所趋者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934-0461d.png
终于一致夫是之谓自得是以自信者非苟同也慕道
之心为甚笃仰道之意为甚坚故凡见诸话言者宁佩
服之无忽略之宁主张之毋訾毁之岂若关中诸儒托
为师说以尊师道而适以累伊川也哉自得者非苟异
也觉道之机为甚敏得道之见为甚高故凡寓诸讲贯
者宁体认之无剽切之宁审订之无轻徇之岂若郭忠
孝辈党事一起不相往来而甘于叛伊川者哉知乎此
则二陆之学可以辨明矣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934-0462a.png
会道以心视听言动由乎礼人曰颜子之学然也而不
知其学得之于屡空之时高明广大加之意人曰曾子
之学然也而不知其学得之于一唯之际盖身以道而
立道以心而悟此心清明则其道亦从而昭晢此心蒙
蔽则其道亦从而晦冥心之所在即道之所在也 宋
德当天奎星炳耀大江之西金溪之上有异人出焉象
山先生之学其诸学者之北辰欤先生之道其诸学者
之太岳欤日用饮食此道也立身行巳此道也上而启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934-0462b.png
沃君心此道也下而切摩同志亦此道也儒为正学
释特异端儒释之分不可不严义根公理利出私情则
义利之别不容不判遏俗学之横流援天下于既溺人
曰其道为隐而不知其为著也人曰其道为邈而不知
其为近也先生发之如指迷途先生正之如药久病夫
岂无自而然哉良以先生一心表里清明神采照映动
静一体应用无方太极之妙融于中扄无极之妙洞照
胸次自非方寸内融见理昭彻其焉能立吾道之帜左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934-0462c.png
吾道之袒使当时后世尊其道慕其学哉故曰身以道
而立道以心而悟者此也
   警段
论二陆不相侔二陆先生英伟奇特一则伏读故编而得
其旨一则听诵遗言而讶其非则是复斋慕程氏之有
可尊而象山置伊川为不足法矣吁不然也前辈吐谈
各有指趣童心浅识岂易测窥复斋当道学废弃之时
而独程氏之说可谓不移于俗象山当洛学盛行之际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934-0462d.png
而力辨伊川之言是正欲扶其偏盖复斋之处乡校也
厌晋魏风流之习起浩然归来之思其于不传绝学先
觉绪言诚所敬慕彼一尊尚之馀一委心之顷必有所
见固非苟以程氏学为缘饰为标致也象山之立教也
恐人以文义蔽道真以意见蚀天理其于持敬之说释
经之旨容有不合彼不类孔孟之说自觉伤我之说殆
有所指必非尽以伊川语为不类为伤我也愚谓程陆
之议论不当玩之以口耳而当悟之以心可也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934-0463a.png
与二程不相异二程先生玉色金声浑然天成规矩准
绳允矣君子二程先生为时师表简易工夫埙篪相应
精微基址棣萼相辉濂溪得二程金溪得二陆来从伊
洛流及江西人孰不以为在此切谓复斋之学出于自
信者也象山之学出于自得者也何以言之复斋尝与
人书曰进学节序惟圣贤能知之其馀则信圣贤之言
此其为意盖谓道散乎书而符印贵乎默合也故遗书
所传人多舍之而我则含咀其英华一时所摈人多从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934-0463b.png
之而我则宗盟其议论先生之为此者非异众而独立
也非矫时以干誉也特谓吾之自信不过若是盖有不
能夺其好耳象山尝与人书曰前辈多戒门人无妄录
其语言为其不能通解必失其实此其为意盖谓道隐
于心而机括贵乎自通也故观其言者人多行之而我
则虑其异洙泗之风诵其语者人多信之而我则惧其
为簧鼓之说先生之为此者非浪肆于雌黄也非轻为
于品藻也亦谓吾之自得自有到处盖有不能已于言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934-0463c.png
耳大扺先儒之道固不可以异户也然疑而必辨亦不
害其为致知先儒之论固不可以左袒也然和而不同
亦不害其为审问诚敬入门非伊川乎力行之方以敬
为要在复斋既同之矣而存诚持敬须为辨析则象山
亦无异辙也即事明理非伊川乎遇事触物有所发明
在复斋既同之矣而实理实事力为议论则象山亦无
异旨也前辈尝谓复斋渐进象山颖悟其得之矣
复斋象山非禅象山先生推寻统绪揭以示人其宗旨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934-0463d.png
不出乎本心而其用工之地则以简易为要法故其言
曰虽田野之人良心不泯亦有与圣人同者又曰得其
本心养而无害则谁得而禦之此其宗旨也论近世学
者之病以为意见不实自作艰难论太极数书曰具有
疑于架屋下之屋安床上之床则其要法又可见矣复斋
先生
相与讲明可无异旨鹅湖之诗埙篪之应象山曰
斯人千古不流心而复斋则曰百圣相传只此心于此
可见二先生之宗旨矣象山曰简易工夫终久大而复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934-0464a.png
斋则曰着意精微转陆沉于此又可知二先生之要法
矣或者致疑于先生之说则有疑其近禅者有疑其守
空者不知本心之说出于孟子简易之旨传于易系是
岂先生自为说哉
象山非禅象山之所谓顿悟者亦非曰即心是法超然
径诣如禅宗者流也诚有见夫德性之不尊则礼仪威
仪皆为外物大者之不立则勉强闻见皆为虚文良心
内存众妄渐灭一真有觉万境春融由萌蘖之生而至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934-0464b.png
于枝叶扶疏非二本也由源泉混混而至于放乎四海
非二物也故曰此心本灵此理本明幡然而改沛然而
莫禦又即其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者而标的
之此顿悟之说所以表暴其自得之学也
   结尾
学见于用虽然有实学有实用二陆先生之实学既敬
陈之矣而其学之见于用者试略为执事诵之新学校
之规绳绳乎纪纲主乡社之兵井井乎条理复斋之学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934-0464c.png
非迂阔之术也闻靖康之事而起复仇之心畀荆门之
垒而验躬行之化象山之学非高虚之论也惜也所用
不足以䆒其所蕴耳今之君子习熟先儒之议论而惜
之于用则疏出入先儒之门庭而施之于时则戾遂使
道学能使人重而不能使人爱功利能使人淡而不能
使人忘是谁之过欤噫瞻彼临汝维水决决山川炳灵
风景如昨其必有闻二先生之风而卓然为之兴起者
学宜用力流风未远遗响其存试一旦以身体之以心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934-0464d.png
会之则久大工夫孰为简易浮沉事业孰为支离有基
方筑室果孰为之基无址不成岑又孰为之址东探禹
穴而窥王渊此舞雩咏归之气象也今尚可想见乎独
酌蟾光长吟野色此弄月吟风之旨趣也今尚可想见
乎果能有得于斯则羹墙皆尧衣裳皆孔况二先生之
雅言粹行固非寥邈者也不然则碌碌以科举之尘洋
洋以赴利禄之波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而居陆氏之乡
诵陆氏之言其有腼颜面多矣承学方将以自警不识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934-0465a.png
执事其谓何
学有见毁虽若名者忌之府誉者毁之端也驰骋乎道
德之舆游息乎礼义之府先生操履非不正也而或者
且有断是异端之机披阅乎百家之编吟求乎六艺之
文先生讲论非不勤也而或者且有不求义理之诮嗟
天寒暑之公民亦曰咨天地之大人犹有憾以夫子之
圣而叔孙毁之以孟子之贤而臧仓排之于先生乎何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934-0465b.png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