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934-004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四
  法祖(附更变/)
   历代事实
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书/)舜尽循尧道何更为哉
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授而守一道(董仲/舒策)虞夏袭尧之
爵行尧之道法度彰礼乐著垂拱而视天民之阜无为
(扬/子)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孟/)汤缵禹旧服(书/)太甲率
卷四 第 1b 页 WYG0934-0042d.png
乃祖攸行盘庚 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  高宗
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 监于先王成宪其永
无愆(并/书)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王季之德(史/记)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
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一戎衣而有
天下 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
述人之事也(中/庸)继代也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卒其代功
也文王有声遹骏有声遹求厥宁遹观厥成(诗大/雅)绳其
卷四 第 2a 页 WYG0934-0043a.png
祖武(下/武)下武继文王也武王有圣德复授天命能昭先
人之功焉(诗/)成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我/将)能酌
先祖之道以养天下也(诗/)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维天/之命)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假/乐)仪刑文王万邦作孚(文/王)述文武
之道以养其心(匡衡/传)率乃祖文王之彝训无作聪明乱
旧章(蔡/仲)康王君临万邦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
(顾/命)穆王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君/牙)嗣守文武成
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君/牙)宣王即位二
卷四 第 2b 页 WYG0934-0043b.png
相辅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汉文
帝循高祖之法加以恭俭天下几平由是言之循法则
治不循法则乱(梅/传)福文帝躬履俭约为天下守财景帝
遵而不改故家给人足(崔/湜)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
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言文景美矣(本/赞)武帝不改文
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以加焉(本/纪)臣愿陛
下近述孝文帝之时(东方/朔对)宣帝甘泉修武帝故事(郊祀/志)
魏相好观汉故事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
卷四 第 3a 页 WYG0934-0043c.png
奉行故事而已数修汉兴以来国家便宜故事奏请施
行故事诏书凡二十二事(相/传)章帝宣二祖之重光袭四
宗之缉熙(班固/引)唐宪宗常称太宗玄宗之盛朕不佞欲
庶几二祖道德风烈何行而至此欤(李绛/传)文宗曰我思
贞观开元时以观今日则气拂吾膺(李石/传)常读太宗正
要慨然慕之(本/赞)宣宗书贞观正要于屏风每正色扶手
而读之(通/鉴)
   偶句
卷四 第 3b 页 WYG0934-0043d.png
尧舜之盛必有典谟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夏之纪纲一乱于太康之手君子有失道之讥
周之文章一伤于厉王之世君子有思古之念
高宗欲监先王成宪傅说则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宪宗欲几二祖风烈李绛则曰言之不行为无益也
宣帝知有汉家之制度矣而不能盖其刑名绳下之愆
武帝知有孝文之时事矣而不能革其黩武穷兵之祸
卷四 第 4a 页 WYG0934-0044a.png
武帝纷更制度而文景之恭俭卒弃蔑而不顾
德宗创立两税而太宗之租调亦变乱而无馀
宣帝徒知制度之自有不知王道之不可杂也
文帝徒知正要之可读不知小人之所当斥也
东方朔论治汉庭必近述孝文时事
令狐绹进金镜书亦惟以太宗为法
   皇朝事实
太宗赦文先皇帝创业今二十年事为之制曲为之防
卷四 第 4b 页 WYG0934-0044b.png
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踰越真宗赦文曰
先朝庶政尽有成规务在遵行不敢失坠 王钦若述
登位以来放天下逋欠钱物千馀万系囚三千馀人请
付史馆上曰先帝方欲行之朕成先志尔 刘承规求
节度使上谕王旦旦曰陛下所守者祖宗典故典故所
无不可听也若听承规所请后必有邀求枢密使者矣
此必不可上乃止 王旦言宋兴三世祖宗之法具在
故其为相务行故事仁宗命尹洙余靖孙甫欧阳修同
卷四 第 5a 页 WYG0934-0044c.png
编修祖宗故事先是枢密副使富弼言太祖始革五代
之弊创立法度太宗克绍前烈纪纲益明真宗承两朝
太平之基谨守成宪臣今欲选官置属将三朝典故分
明类聚编成一书俾为模范 四年于迩英阁出御书
十三轴凡三十五事一曰遵祖训二曰奉真考业三曰
祖宗艰难不敢有坠四曰真宗爱民孝思感噫 嘉祐
六年胡宿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方建明利害多更
张庶事以革宿弊宿独厌之曰变法古人所难不务守
卷四 第 5b 页 WYG0934-0044d.png
祖宗成法而徒纷纷无益于治(并长/编)英宗即位韩琦寻
考中书祖宗御批得百馀番皆经国长算大策如取太
原下江南伐犬戎之类付中书编成十馀轴一日袖进
上一见之不觉避御座是时同列谓公有不言之教(言/行)
(录/)神宗熙宁二年枢密院言欲检寻本院诸文书凡关
祖宗以来法制所宜施于远者并删取大旨著为画一
及圣政釐革条章以次纪录其事目曰兵制马政边防
夷狄属国城守器械捕盗选材责效各以事类相从赐
卷四 第 6a 页 WYG0934-0045a.png
名经武要略上谕王安石曰闻有三不足之说否王安
石曰不闻上曰陈荐言外人云今朝廷以为天变不足
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安石曰仁宗在位四
十二年凡数次修整其法一定子孙当世世守之则祖
宗何故屡自变改今议者以为祖宗之法皆可守然祖
宗用人皆不以次今陛下试如此则彼异论者必更纷
纷 文彦博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
卷四 第 6b 页 WYG0934-0045b.png
便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并/长)
(编/)哲宗御迩英阁召讲读官讲三朝宝训终侍读苏颂
等奏曰陛下勤求治道仰法祖宗臣等每愧荒疏不能
发明上宣答曰祖宗治道兹有本原迨此终篇悉资开
发高宗曰王居正进仁祖十事参以今日所宜言极可
采祖宗以来率用故事为法昔宣仁圣烈皇后尝以祖
宗故事绘画为图以授哲宗皇帝时以哲庙幼冲欲使
便于观省也 绍兴五年因张戒上书朕见仁祖在位
卷四 第 7a 页 WYG0934-0045c.png
四十二年德洽民心至今天下诵之朕心仰慕如尧舜
文武故当时立政用人之事朕常置之左右朝夕以为
法 绍兴十二年上曰诗书所载五帝三王之治皆有
其意而不见其施设之详太祖以英武定天下之乱仁
宗以惠爱结天下之心此朕家法其设施之详可见于
世者也朕当持守家法而求二帝三王之意于诗书则
治道成矣孝宗诏太上临御三纪法令典章灿然备具
其议设官裒集建炎绍兴以来所下诏旨条例以闻朕
卷四 第 7b 页 WYG0934-0045d.png
当与卿恪意奉承以对扬慈训(圣/政)乾道三年上曰朕欲
依祖宗故事先令有司具囚情款前数日进入朕亲阅
之可释者释之可罪者罪之庶几不为虚文可降指挥
今后并依祖宗典故(会/要)侍讲张拭论奏本朝制体以忠
厚仁信为本因及熙丰元符用事大臣上曰祖宗法度
乃是家法熙丰之后不可改耳 淳熙二年上因论国
家承平三百馀年法令明备若画一倘能守之自足为
治盖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耳 七年史浩奏读三朝
卷四 第 8a 页 WYG0934-0046a.png
宝训上曰朕乐闻祖宗谟训日尽一卷亦未为多虽双
日及休暇亦当特坐(并圣/政)宁宗绍兴五年改元庆元诏
朕以渺躬托兆人之上惟日兢惧无以绍列圣之休而
对扬上皇之慈训也 嘉定元年施行讲和诏朕获以
𦕈身仰承洪业念列圣忠厚之德度越汉唐而三朝揖
逊之光庶几虞夏每严持守曷敢荒宁(并本/纪)
   偶句
仁祖当培植国本之时而能以仁治故凡所以立太平
卷四 第 8b 页 WYG0934-0046b.png
之基而泰山其安者无非仁德之所积
孝宗任振起国势之责而能以孝治故凡所以厚中兴
之业而金城其崇者无非孝德之所充
熙宁间王吕倡为变法之说而祖宗之法始异
绍圣间章蔡倡为绍述之论而祖宗之法益废
奉行成规不敢改易非太宗之圣训乎
遵守制度何敢失坠非真宗之圣语乎
高宗论兵制则曰祖宗制度是朕家法敢不遵承
卷四 第 9a 页 WYG0934-0046c.png
孝宗论治体则曰祖宗法度乃是家法不合变更
法仁宗五事者有之(哲/宗)
进仁宗十事者有之(高/宗)
类三朝典故以为模范仁宗继述之善也
进累朝实录尽见规模高宗钦承之意也
祖宗谟训朕所乐闻见于孝宗之读宝训也
仰遵鸿烈次第施行见于宁宗之读圣政也
   更变
卷四 第 9b 页 WYG0934-0046d.png
历代事实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
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汉武帝诏曰天
地不变不成施化阴阳不变物不畅茂朕据旧监新其
教天下与民更始(本/纪)仲舒对策曰譬之琴瑟不调甚者
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
之乃可理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
治者失之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张汤以更定律令为
廷尉汲黯责张汤于上前曰公不能褒先帝之功业安
卷四 第 10a 页 WYG0934-0047a.png
国富民使囹圄空虚空取高皇约束纷更之(本/传)唐玄宗
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
而用度之数不能节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
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 世业口分之田
坏而为兼并租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
田和籴铜钱括苗㩁利借商进奉贡献无所不为(食货/志)
元帝即位之初更制七十馀事其心甚诚其称甚美然
纪纲日紊由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刘蕡/策)德宗相杨炎遂
卷四 第 10b 页 WYG0934-0047b.png
作两税法议者以租调高祖太宗之法也不可轻改而
德宗方信用炎不疑也(食货/志)德宗随时立制遇弊则变
何必因循惮改作耶(杜祐/议)
皇朝事实熙宁更张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上问
安石方今治当何先对曰以择术为始又曰当以尧舜
为法上曰卿可谓责难于君安石参政与陈升之同制
置三司条例司上问何以得陜西钱重可积边谷安石
对欲钱重当修开阖敛散之法因言泉府一官昔先王
卷四 第 11a 页 WYG0934-0047c.png
所以摧兼并均济贫弱交通天下之财而使利出于一
者也升之深狡多数善傅会以取富贵既登相位于条
例司事遂不肯预安石大怒青苗熙宁二年条例司言
今欲将见在斗斛遇贵量减初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
仍以见钱依陜西青苗钱法于夏秋未熟已前预支召
民硕请以半为夏科半为秋科随税纳从之 邵氏闻
见录荆公知明州鄞县货谷于民立息以偿邑人便之
熙宁所行之法皆本乎此然荆公知行于一邑则可不
卷四 第 11b 页 WYG0934-0047d.png
知行于天下不可也 十一月司马光曰朝廷散青苗
钱非便后翰林学士范镇判大名府韩琦苏轼辙孙觉
吕公著程颢皆奏疏论列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诏给
散青苗 元祐元年用司马光言诏诸路提举并罢司
马光劄子勘会青苗钱更不支俵均输熙宁二年条例
司言发运使实总六路之赋入而其职以制置茶盐矾
酒税为事若假以钱货继其不给使知六路财赋之有
无而用之则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
卷四 第 12a 页 WYG0934-0048a.png
易远从之九年判司农寺熊本奏罢之差役治平四年
韩绛乞委侍从官集议裁定其使当力役无偏重之害
熙宁二年条例司上言使民出粟雇役者人以为便于
是提点赵子几以其法奏免役法盖始于此三年曾布
判司农寺改助役为免役元祐元年司马光奏免役之
法其害有五为今之计莫若直降敕命应天下免役钱
一切并罢其诸色役人并依绍圣元年上曰止用元丰
法而减去宽剩钱何有不便范纯仁曰四方各不同须
卷四 第 12b 页 WYG0934-0048b.png
因民立法上曰令户部议之 邵氏闻见录差募二事俱
有弊吴蜀之民以雇役为便秦晋之民以差役为便荆
公司马公皆早贵少历知县不能周知四方风俗故荆
公主雇役温公主差役苏内翰范忠宣温公门下士复
以雇役为未便章子厚荆公门下士复以差役为未尽
绍圣初子厚再入复议以雇役改差役置司讲论久不
决京白子厚曰取熙宁元丰役法施行耳尚何讲焉子
厚信之雇役遂定保甲熙宁三年中书言司农专定畿
卷四 第 13a 页 WYG0934-0048c.png
县保甲条例四年上批保甲须要弓箭又筑射垛自办
钱粮如此搔扰可速指挥令止八年司马光乞尽罢诸
处保甲保马熙宁六年翰林学士曾布等修成义勇保
甲及养马条三卷市易熙宁五年诏于京师置市易务
六年文彦博言市易司遣官监卖果实有损国体敛民
怨王安石曰上非规利直欲便细民遂寝不报元祐修
复神宗崩司马光入临太皇太后问光所当先者光上
疏言新法之弊有如保甲免役钱将官三者皆当釐革
卷四 第 13b 页 WYG0934-0048d.png
议者必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况今军国大事
太皇太后权同处分是乃母改子之政非子改父之道
何惮而不为哉始光当国悉改熙宁元丰之旧事或谓
光曰旧臣章子厚吕惠卿辈皆小人他日有以父子之
义间上则朋党之祸作矣光正色曰天若祚宋必无此
事遂改之不疑绍圣绍述元祐八年先是杨畏为谏议
大夫上疏言神宗更制立法以垂万世乞赐讲求以成
继述之道上因询畏以先朝故臣孰可调用乞召章子
卷四 第 14a 页 WYG0934-0049a.png
厚为宰相上皆嘉纳绍圣元年二月李清臣守中书侍
郎邓温伯守尚书左丞清臣首倡绍述温伯和之靖康
元年御史中丞吕好问言自章子厚蔡卞首建绍述之
说后蔡京得志专用此术以济其奸(并长/编)
   经傅格言
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明圣者述作之谓也(乐/记)君子
创业垂统为可继也(梁惠/王下)若考作室厥子乃弗肯堂矧
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穫(大/诰)其父析薪其子
卷四 第 14b 页 WYG0934-0049b.png
弗克负荷(左昭/五)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
因先王之道可谓知乎(孟离/娄)继治世者其道同(董仲/舒传)
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易/)通其变天下无弊
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故曰存乎其人(文中/子)继治世者
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董/策)
   名臣奏议
法仁祖五事范祖禹上哲宗臣掌国史伏睹仁宗在位
四十二年丰功盛德固不可得名言所可见者其事有
卷四 第 15a 页 WYG0934-0049c.png
五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纳谏仁宗能行此五者于天
下所以为仁也硕陛下深留圣思法象祖宗日新辉光
昭示所好以慰答群生之望
当专法仁祖范祖禹上哲宗修德之实惟法祖宗洪惟
一祖五宗畏天爱民后嗣子孙皆当取法惟是仁祖在
位最久德泽深厚结于天下陛下诚能上顺天意下顺
民心专法仁宗则垂拱无为海内宴安成康之隆不难
致也臣尝采集仁宗圣政三百二十七事编录成书名
卷四 第 15b 页 WYG0934-0049d.png
曰仁皇训典凡六卷上之自绍圣以后章蔡倡为绍述
之说而祖宗之法尽废
更改之多陈瓘上哲宗自熙宁至今二十馀年天下之
事已经四更改熙宁改治平元丰改熙宁元祐改神考
绍圣改宣仁凡所行之事各有先后
乞讲故事丁骘上哲宗本朝祖宗之德具在方策威明
仁厚不惟有益于当时尚可为法于后世臣愚欲乞晓
谕侍讲臣僚预先编叙六圣典故可以取法于后来者
卷四 第 16a 页 WYG0934-0050a.png
以备讲筵听纳庶几前圣后圣所行所为如合符节
当改则改朱文公上孝宗曰且舜承尧禅二十有八年
之间其馀礼乐刑政更张多矣其大者举十六相皆尧
之所未举去四凶皆尧之所未去然而舜不以为嫌尧
不以为罪孔子录之以为大典况臣非欲尽取太上约
束分更之贱其所贵贵其所贱也因革损益顾义如何
耳陛下何嫌之有哉
   诸儒至论
卷四 第 16b 页 WYG0934-0050b.png
熙宁变法之弊陛下求治太切用意过当奸臣缘隙得
进邪说始议开边以中上心于是延安有横山之谋保
安有招诱之计西鄙骚然而不宁而陛下始一悔矣置
制条例司以讲求天下之遗利一出而为常平青苗再
出而为料兵练营三出而为出钱雇役四出而为保甲
教阅四者并行于世官吏疑惑兵民愤怨而陛下既再
悔矣出兵无人之境筑城不守之地困弊腹心以求无
益之功已筑之城随即倾覆救援之兵相继溃叛四方
卷四 第 17a 页 WYG0934-0050c.png
震动君臣宵旰而后下罪已之诏而陛下既三悔矣(苏/颖)
(滨代孙/安道言)
熙宁变法之弊盖自青苗之议起而天下始有聚敛之
疑青苗之议未允而均输之法行均输之法方扰而边
部之谋动边部之祸未艾而漳河之役作漳河之害未
平而助役之事兴其间又求水利也则民劳而无功又
淤田也则费大而不效又省并州县也则诸路莫不强
民以应令又起东西府也则大困财力禁门之侧斧斤
卷四 第 17b 页 WYG0934-0050d.png
不绝者将一年而未已其议财也则市井屠贩之人皆
召而登政事堂其征利也则下至于日官之贱皆得与
搢绅齿忠厚老成者摈之为无能侠少儇薄者取之为
可用守道忧国者谓之流俗败常扰民者谓之通变能
附者不次而进之曰吾方擢才不可招者为名而斥之
曰吾方用法故尽变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
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刘/摰)
熙宁变法之弊轻改旧章谓之新法其人意所欲为人
卷四 第 18a 页 WYG0934-0051a.png
主莫能夺天下莫能移与之同者援引登青云与之异
者摈斥流沟壑专欲遂其狠心不顾国家大体设官则
以冗增冗立法则以苛益苛祖宗之法惠民也熙宁之
法惠国也绍圣之法惠奸也(温/公)
崇宁变法之弊为国者必师上古必法祖宗必戒后世
危亡之渐按春秋税亩丘甲田赋书初书作书用者讥
变古也崇宁以来变铨法而官制紊变军法而兵政弛
变泉货法而轻重不平变学校法而风俗衰薄变㩁茶
卷四 第 18b 页 WYG0934-0051b.png
法而刑狱滋炽变盐钞法而征赋倍增变漕运法而仓
廪虚竭法既屡变吏得为奸民受其弊(胡文/定)
   主意
法祖宗之心有帝王之政有帝王之心帝王之政载于
一书之中帝王之心超乎一书之表载于书者其经画
设施也超于书者其精神心术也临以君德肃以朝纲
维以人才缉以吏治内而钱帛之通融外而将士之奋
励凡若是者皆记载之所可模写也故曰载于一书之
卷四 第 19a 页 WYG0934-0051c.png
中思付托之惟艰念舆图之未复一念之烈雷厉风飞
一念之运乾旋坤转蚤作夜思昼惧夕惕凡若是者非
记载之所可形容也故曰超乎一书之表
气象气脉有气象有气脉观前朝之气象不若观前朝
之气脉夫气象人才所为也而气脉非人才所得为也
徒知盛治气象自人才出不知正人气脉自君心出则
今日之所以取法仁祖者抑末矣何者治在天下非更
新振起之为难而维持保养之为不易诗非蔡襄固不
卷四 第 19b 页 WYG0934-0051d.png
足为明时贺然手舞足蹈襄能之也而异日之或有转
移襄之诗其能制乎颂非石介固不足为圣德赞然浓
墨大字介能之也而异日之或有杂揉介之颂其能保
乎是则成襄之诗全介之颂以至八年醲郁之盛衍为
皇祐以来之庆者皆仁祖之心实为之也然则以今淳
祐法古庆历其将观盛治之气象乎抑当观正人之气
脉乎如知气脉之所在则气象不难至矣
家法心法有家法有心法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此家法
卷四 第 20a 页 WYG0934-0052a.png
也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此心法也祖宗家法之所传无
非心法之所寓后之守其家法者容可不体其心法乎
洪惟我朝列圣相承宏谟懿范可效可师若正说若宝
训若通略皆旧章成宪之寓也而炳然二帝之典谟则
有仁皇训典在粹然一王之政事则有孝宗圣政在金
匮玉册光彩贲如呜呼盛哉肆我皇上不自神圣缉熙
光明日御旃厦虽祈寒隆暑之不辍若稽古之编录若
资治之纲目若大学之衍义皆进德修业之助也而讲
卷四 第 20b 页 WYG0934-0052b.png
臣入侍首以仁皇训典为进读之请迩日建言又以孝
宗之圣政为参观之要监于成宪其永无愆猗欤休哉
固家法也亦心法也
   偶句
述祖宗之事易  为天下守家法易
继祖宗之志难  以家法用天下难
欲以古法用天下
不若家法用天下
卷四 第 21a 页 WYG0934-0052c.png
贻孙谋以燕翼子祖宗善后之远图也
酌祖道以养天下人主法祖之实学也
   警段
以实德用家法必有大易体天行健之德而后家法为
能用必有大学明德新民之功而后家法为能用必有
中庸纯亦不已之诚而后家法为能用否则议论详而
功实少条目备而纲领疏是皆虚文故事之为而未见
其有益于法祖也
卷四 第 21b 页 WYG0934-0052d.png
君臣相与守法尝谓人主为祖宗守法大臣为人主守
法群工百执事上以扶持道揆下以遵奉法守尤当悉
心尽瘁以兴旧典以革宿弊可也必以公灭私则弊可
革否则以私意而坏法矣必循名责实则弊可革否则
以虚文而坏法矣必赏信罚当必权衡素定则弊可革
否则旁蹊曲径捷出而乘之则法易坏矣
家法贵善用盖祖宗之法祖宗之所以用天下者在是
也祖宗既能以是而用天下则后世继治者必得其所
卷四 第 22a 页 WYG0934-0053a.png
以用者而用之则家法日新治道修举固无一弊之可
言矣不然徒知一话一言罔敢失坠曰此祖宗之训也
一政一事不敢更易曰此祖宗之法也精神风采之不
加而规模制度之日陋吾见家法固自若也而事功日
蠹于冥冥之中将求以革弊而弊愈滋矣岂祖宗所望
于后人哉
持守贵乎久故始初未尝不纯于用贤也事变所怵初
心转移遂疑君子之无用几至于杂进小人矣始初未
卷四 第 22b 页 WYG0934-0053b.png
尝不乐夫忠谏也事变所惕初心转移遂疑忠谏之好
名几至于不绝佞谀矣始初未尝不愤权贪之污浊思
所以一断之也事变所怵初心转移遂疑更改之为非
几至于拳拳故辙之思矣
法祖宗立志大孝宗之所以为孝宗者亦惟能先立
其志而已何则国家自绍兴讲解以来军政以和议而
偷财用以和议而窘吏习以和议而污纪纲以和议而
废贤人君子以和议而一去不返天怒神怨以和议而
卷四 第 23a 页 WYG0934-0053c.png
挽莫能回朝廷上下习见以为常儿童走卒讳言以为
耻天下事不可人意者几八九矣我孝宗起自宗藩受
禅于尧思欲洗三京之黄尘抚九庙之故楸兴一念必
以恢复为心处一事必以恢复为主用一人必以恢复
为期寝不安枕食不下咽惟欲渡江而北耳是以用之
于练兵则兵强用之于理财则财裕用之于御史则旧
习革用之于守法则公道行虽符离一衄未能大快此
心之所欲为而阅天下之义理为愈深历天下之变故
卷四 第 23b 页 WYG0934-0053d.png
为愈熟胸中所主终无一毫之少变也呜呼此非所谓
志者乎此志也有坚定而无转移有刚明而无巽懦有
奋发果敢而无牵制依违阉寺小臣不得而摇拨也后
宫嫔御不得而迎合也戚畹里言不得而沮挠也奸人
小夫不得而窥伺也乾淳之治有自来矣然则今日之
事亦惟当志孝宗之志耳夫孝宗犹志于恢复今日独
不能志于持守乎孝宗犹志于太平今日独不能志于
革弊乎孝宗犹志于再还国初之盛今日独不能志于
卷四 第 24a 页 WYG0934-0054a.png
乾淳之盛乎苟能矣天下尚可为也圣训有云朕心未
尝放下一日之间天下须行一两遭此志之说也
   偶句
宏纲懿范炳耀日星  经营缔创之甚难
显谟丕烈辉映天地  变乱纷更之甚易
牙签玉轴云汉昭回  人主以先正望其臣
宝训金科日月辉映  大臣以先王望其君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祖功宗德万世源流
卷四 第 24b 页 WYG0934-0054b.png
一举一动罔越成宪  圣子神孙一意润色
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不可一日而忘
人民者祖宗之人民不可一日而忽
必有精明之实德而后能以家法新天下
必有真积之实功而后能以家法用天下
崇尚之意多而推行之实寡
敬信之不足而观美之有馀
   事證
卷四 第 25a 页 WYG0934-0054c.png
古人法祖自皇祖有训之言见于夏书而后知大禹之
道存自先王成宪之言载于说命而后知成汤之道著
自觐光扬烈之戒见于周书而后知文武之道布在方

汉唐诸君得失炎汉之有天下也以宽厚为习以恭俭
为务后之继体守文者所宜遵守而勿失也若武帝好
大喜功穷奢极欲狱刑之滥至有腹诽沈之法赋敛
之重乃及舟车盐铁之算果无负于高惠文景之初心
卷四 第 25b 页 WYG0934-0054d.png
乎若宣帝杂霸自甘德教不任常幸宣室斋居决事则
下侵有司之职赵盖韩杨皆以冤死则不免刑名之尚
又果无失于高惠文景之善谋乎彼其视祖宗家法不
暇参稽以为验而躬行践履往往龃龉而不合是虽近
述时事为戒恳切于东方朔故事便宜之奏勤拳于魏
弱翁而武宣二君之意向吾知其终有不可回者矣唐
宪宗企二祖之盛庶几道德风烈文宗观太宗政要慨
慕贞观之隆又若有意于述事者然贞观之隆二祖之
卷四 第 26a 页 WYG0934-0055a.png
盛盖唐家三百年所以系天命结人心端在于此吾将
以二祖为法则黄裳之言可用也而吐突承璀之言岂
当用裴度之功可相也而皇甫镈程异之徒岂所当相
元和之政不克有终回视李绛所谓正身励已遵道德
远佞邪者果与祖宗合德否耶吾将以贞观为法则励
精为治竟日视朝固为美也而何朝中朋党之难去中
外相贺债帅合鲜固为得也而何事决北司之下移太
和之间不满人意如僧孺所谓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
卷四 第 26b 页 WYG0934-0055b.png
至流散又果可与贞观比隆也耶
汉唐诸君之公利汉高祖以马上得天下艰难倥偬其
经营一代之法度公平大略近古者天资暗合也自是
以来清净饮醇之宰相惟守汉之三章奉法除奸之太
守每奉汉之三尺不敢以私见挠公法也彼锻鍊舞文
纷更约束虽法吏摇动之病宁非武帝好大喜功之私
心有以召之耶太宗兴自民间顿八纮而澄清之其兵
农官民之制挽回太平六典气象亦上契乎帝王之公
卷四 第 27a 页 WYG0934-0055c.png
心也自时厥后风采酝藉之直臣议及封功必曰唐法
之当遵百奏丹青之内相论及制军则惧唐法之轻变
不敢以私论摇公法也彼七再变之后斜封墨敕射骑
两税纷纷而起虽群臣逢迎之过岂非玄宗穷奢纵欲
之私心有以来之矣
列圣守家法艺祖立极宽仁结人心刚毅驭臣下菑而
播焉播而穫焉家法一定世守不易太宗嗣位之诏曰
谨当遵守不敢踰越真宗嗣位之诏曰务在遵行不敢
卷四 第 27b 页 WYG0934-0055d.png
失坠至于仁宗奉守惟谨既曰遵祖宗之训矣又曰奉
真考之业既曰念祖宗之艰难矣又曰思真宗之养民
远而祖训近而父政一意遵守不敢有失焉其在当时
或进三朝政要或上三朝圣政君臣上下皆以旧典从
事其法祖何如也高宗中兴一则曰祖宗法度坠者欲
举二则曰仁宗家法理当举行论兵制则曰祖宗制度
敢不遵承进累朝实录则曰欲尽则祖宗规模孝宗之
出令修政一则曰奉承绍兴诏旨以对扬慈训二则曰
卷四 第 28a 页 WYG0934-0056a.png
祖宗法令不合变更论小官差除则曰不敢坏祖宗成
法论中宫节约则曰本朝家法远过汉唐其守家法又
何如也
祖宗变于熙丰熙丰间王吕用事王则有祖宗不足法
之语吕则有一月一变法之说㨿经以为高援古以为
證而大体则不问青苗之法未允而均输之法行均输
之法方扰而边鄙之谋动边鄙之事未艾而助役之法
兴其间又求水利也游田也并省州县也二三年间阖
卷四 第 28b 页 WYG0934-0056b.png
辟动摇天下皆不得其宁矣元祐初政因神考末年之
志而奉行之且天下方有更生之幸而二三小人以绍
述之说进复王吕之弊政而废祖宗之良法循致中原
之祸岂非小人之罪乎
   时政
今日同符仁祖皇上临御初元慈闱拥护其与天圣明
道同一时也权奸当国其与景祐宝元康定同一时也
暨于淳祐以来则一邪一正更进迭入不知其几局面
卷四 第 29a 页 WYG0934-0056c.png
则又与庆历初年同一气象今而为淳祐年则与庆历
以后又同一景候是以台纲之论奏经筵之启沃与夫
廷绅之奏对一则曰法仁祖二则曰法仁祖其亦以仁
祖之任贤去邪者望皇上以庆历之转否为泰者望淳
祐矣不知今日所用之人何如也惟见旧学儒臣坐秉
国钧即彦博之平章事也前日权奸一去不返即夷简
之不复来也迩者攻击奸邪凡几章奏即十八疏之去
竦也累年昏浊之气象一旦而清明平日杂处之薰莸
卷四 第 29b 页 WYG0934-0056d.png
一朝而别白皇上开泰之机信乎无愧于仁祖矣
今事势如庆历且今之事势犹庆历也今之革弊如庆
历否今之积习犹庆历也今之责治如庆历否规模甫
定风采未扬气象方回血脉未壮或者犹以前日之纵
弛为宽厚而以今日之收敛为锲薄如此则当缓之乎
抑当急之乎
法其一心之天夫有阳而有阴有中国而有夷狄有君
子而有小人此天之所以为天也内阳而外阴内中国
卷四 第 30a 页 WYG0934-0057a.png
而外夷狄内君子而外小人此仁祖之所以为天也故
论仁祖者当论其一心之天而法仁祖者亦当法其一
心之天天之在仁祖其定也久矣定吾之天以应天之
天阴阳之未调夷狄之未服是天之未应也而吾之天
固定也阴阳之已调夷狄之已服是天之已应也而吾
之天亦定矣
法其心于书之外且孝宗之可得而模写者何如也讲
学以勤君德彰矣恩不废法朝纲肃矣即位未几首召
卷四 第 30b 页 WYG0934-0057b.png
二十八年沦弃之忠鲠而举当世之英豪津津皆生意
矣人才之翕集为何如宰执不视事则虑其积压给舍
不封驳则导以听从其吏治之兴起为何如记之实录
载之宝训侈盛德之形容彰累朝之盛事儒绅因之以
劝讲九重藉之以宪章是则帝王之政非载于一书之
中乎若夫孝宗之不可得而形容者何也我朝巍巍配
天之钜业金瓯无阙之天下运厄中天王纲板荡遂使
一家文轨中隔华夷万里江山半分南北痛心疾首奚
卷四 第 31a 页 WYG0934-0057c.png
啻齐城之未复枕戈待旦不止越雠之未报机会未至
隐忍待时故圣训有曰朕心一日常行天下一遭推此
念也其奋发激烈之志当何如哉此帝王之心非超于
一书之外者乎
   结尾
法仁祖保泰虽然开天下之泰在人才保天下之泰在
人主仁祖之治前有庆历后有嘉祐庆历之泰韩范诸
公为之也嘉祐之泰韩琦诸公为之也故社稷大计至
卷四 第 31b 页 WYG0934-0057d.png
嘉祐益以定中书大政至嘉祐益以凝四十二年之间
公道之砥柱矻如君子之气脉不绝正人虽暂去而复
来小人虽暂得志而终必斥此不惟天之所相亦我仁
祖容受直言涵养人才之力也保泰之功不其伟欤正
人用则天下泰国本定则天下泰朝廷尊则天下泰吾
君诚能以仁祖为法则淳祐不止于庆历将进而为嘉
祐之泰矣诗云维其有之是以似之臣不胜拳拳
法孝宗之心虽然患无孝宗之心耳上有孝宗之心必
卷四 第 32a 页 WYG0934-0058a.png
有孝宗之德有孝宗之德必有孝宗之政孝宗之心何
心也未尝放下一日间天下定行一两遭之心也其心
如此故其德如此孝宗有图画莫就之孝德上祀宁考
以配天孝则似之硕王心益加焉孝宗有不敢怠荒之
敬德上亦图敬天以继志敬则似之硕王心益加焉仁
同万里孝宗之仁德也上之矜恻已似其仁愿王心益
加焉明见万里孝宗之明德也上之听断已似其明愿
王心益加焉孝宗行此四德者使顾成之庙称为孝宗
卷四 第 32b 页 WYG0934-0058b.png
上继太祖与宋无极心者德之本也德者政之本也明
主可为忠言执事盍为我言之
 
 
 
 
 
 群书会元截江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