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884-009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元明事类钞卷七
           监察御史姚之骃撰
  政术门(二/)
   重农
劝农官 元史至元九年命劝农官举察勤惰
耕织图 虞集文元置十道劝农使皆慎择其人亲历
 原野而教之功成省归宪司宪司置四佥事其二乃
卷七 第 1b 页 WYG0884-0095b.png
 劝农之官故天下守令皆以劝农系衔宪司以耕桑
 之事上大司农至郡县大门两壁皆画耕织图也
募耕间田 续通考元至元中募民能耕江南旷土者
 免其差徭又遣官垦甘肃间田给以牛种农器
社长 元经世大典凡县邑所属村堡五十家立一社
 择高年晓农事者为社长以教督农桑为事凡种田
 者立牌橛于田侧书某社某人于上社长以时点视
 举不率教者姓名以授提点官责之有疾病凶丧不
卷七 第 2a 页 WYG0884-0095c.png
 能耕种者合力助之一社之中灾病多者两社助之
 凡为长者复其身郡县官不得以社长与科差事
农桑辑要 元史世祖即位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
 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
 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分司农 元纲鉴顺帝时托克托言近京水地宜募南人
 耕种岁可得粟麦百万馀石不烦海运京师足食帝
 从之乃立分司农司立法佃种所用工价牛具悉从
卷七 第 2b 页 WYG0884-0095d.png
 官给
遍历农家 类函洪武间圜丘成帝出视太子从行因
 命左右导之遍历农家观其居处饮食器用
垦田 明纪沐英镇云南治水利垦田一百一万馀亩
 云南遂为乐土
农桑鼓 明纪事本末太祖令民每村置鼓凡遇农桑
 时月晨起击鼓会田所怠者里老督责之
耕夫记 明通纪宣宗道路见耕夫因录其语作耕夫
卷七 第 3a 页 WYG0884-0096a.png
 记
同观收穫 明通纪嘉靖十年无逸殿豳风亭成上召
 翟銮等同观收穫谕曰农之辛勤见于纸上不如亲
 见为真果为粒粒皆辛苦也
教艺稻 明史藁董应举万历时以御史理天津至山
 海屯务买田十八万亩广募耕者畀工廪田器牛种
 浚渠筑防教之艺稻凡费二万六千而岁收黍麦榖
 五万五千馀石廷臣多论其功
卷七 第 3b 页 WYG0884-0096b.png
开水田 明申时行集京东诸县多卑洼地可开水田
 如江南耕耨法岁收自倍徐尚宝主其说垦田以亿
 计亩收一钟而北人恐其起税如江南也挠之水田
 遂罢尽毁堤岸斥为间田案徐名贞明字孺东贵溪
 人
   漕粮
粮数 元史天下岁入粮数总计一千二百十一万四
 千七百八石
卷七 第 4a 页 WYG0884-0096c.png
海运 元通鉴朱清张瑄并为海道运粮万户详见海
京粮 元史顺帝时命大司农司屯种雄霸二州以给
 京师号京粮
仓数 元史河西务十四仓京师二十二仓通州十三
 仓
陆运术 元史类编董抟霄言海宁一境不通舟楫惟
 可陆运其陆运之方每人行十步三十六人可行一
 里三百六十人可行十里三千六百人可行一百里
卷七 第 4b 页 WYG0884-0096d.png
 每人负米四斗以夹布囊盛之用印封识人不息肩
 米不著地排列成行日行五百回计路二十八里日
 可运米二百石此百里一日运粮之术也明史藁延
 绥盗起李继贞请发帑金用董抟霄人运法籴米输
 军前庄烈帝不从
罢海运 明纪事本末永乐十三年始罢海运凡漕渠
 在齐鲁间者宋礼功为多在江淮间者陈瑄功为多
长运 续通考成祖时海陆兼运后会通河成于淮安
卷七 第 5a 页 WYG0884-0097a.png
 诸处设仓令军船每岁通运四次所谓支运也宣德
 时始令民补给脚价及加耗米与运弁则转运变而
 为兑运也成化时罢瓜淮兑运里河官军雇江船于
 江南水次民加过江之费是兑运变而为长运也
通济仓 明实录永乐七年修通州卫十六年置通州
 卫通济仓
益耗纳官 明纪事本末宣德时陈瑄言支运法军民
 均劳甚善但民病舍穑往还不若益耗兑军便因改
卷七 第 5b 页 WYG0884-0097b.png
 为兑军法行之既久耗亦纳官矣
支变为兑 明邵宝集我朝支运虽遇灾伤民有免徵
 而军无免运支者不必出当年之居纳纳者不必供
 当年之军支盖通数年之裒益而计之及支变为兑
 向也转输今也直达派徵免纳丛于一岁之中矣
冬月兑运 玉堂丛话漕河通张居正谓岁赋逾春而
 发即水横溢非次即涸乃采漕臣议令以孟冬月兑
 运及岁初而毕发少罹水患
卷七 第 6a 页 WYG0884-0097c.png
四渎毕涉 明王恕漕河图志序跨江入淮由河达济
 四渎毕涉舳舻相望者三千里
减耗 续通考弘治二年令应天府上元等七县官田
 粮每石减耗米二斗五升民田每亩劝出米二升其
 馀有差
粟支六年 张居正尺牍运艘过淮无任欣慰今计太
 仓之粟一千三百馀万石可支五六年鄙意十年之
 上当别有勾当今未敢言也
卷七 第 6b 页 WYG0884-0097d.png
一耕十食 刘基感时诗圣人别九州田赋扬为殿豳
 风重稼穑王业丘山奠哀哉罔稽古生齿徒蕃羡一
 耕而十食何以奉征缮
漕四百万 吴宽诗幽燕建都邑九鼎从而迁八政一
 曰食仰此东南偏岁漕四百万舳舻相后先云帆罢
 转海江淮达且沿迤逦经齐鲁有渠昔人穿置闸以
 启闭相时为节宣
官仓行 何景明官仓行帐前喧呼朝不休剪旌分队
卷七 第 7a 页 WYG0884-0098a.png
 听唱筹富家得粟堆如丘大车槛槛服两牛乡间饿
 夫立墙下稍欲近前遭吏骂
   盐法
红盐甘 元史类编宁夏所产红盐池不办课程其池
 邻接陜西环州百馀里红盐味甘而价贱解盐味苦
 而价贵百姓私相贩而不可禁约
野盐 元史至元九年罢辽阳濒海民煎熬野盐
盐利居八 元史世祖时朝廷经费盐利居十之八而
卷七 第 7b 页 WYG0884-0098b.png
 两淮盐商独当天下之半法日以坏以郝彬行户部
 尚书省经理之
捞盐 元史中统十年命捞盐户每丁捞盐一石给工
 银五钱
地震涌盐 元通鉴邛州有金凤茅池二井因地震盐
 水涌溢民有愿作什器煮盐而输课于官者从之
海灶图 名世类苑彭韶进海灶图疏曰庶民之中灶
 户尤苦今将两浙盐场景物事情略分八节各绘为
卷七 第 8a 页 WYG0884-0098c.png
 图并述以诗装册上进庶几目击贫灶之迹
开中 续通考明初天下盐课俱于各边开中上纳本
 色米豆商人欲求盐利于近边转运本色以待开中
 故边方粟豆无甚贵之时嘉靖时户部尚书叶淇听
 商人言更其制而边储自此匮矣
不粟而银 明李文靖盐法议输之不粟而银也不之
 塞下而之鹾司也自度支叶淇始也
停奏讨 治世馀闻李东阳疏曰盐法今大坏各边开
卷七 第 8b 页 WYG0884-0098d.png
 中徒有其名商人无利不肯上纳此皆因奏讨之弊
 盖奏讨之中有夹带奏一分则夹带十分也上然其
 言
鹾有秋 邢侗集姚三让按山西鹾周视鹾池剂量池
 势高下别为塍畦翻车以时转运不令亢旱潦淖鹾
 乃大有秋
盐租界 元贡师泰诗法重盐租严犯界官多鱼税倍
 征关
卷七 第 9a 页 WYG0884-0099a.png
黑井好 明施武煮盐词使君不及郁林廉旧例逡巡
 新例添白井争如黑井好一斤水煮半斤盐
   茶马
长短引 续通考至元中定茶课长引短引之法以三
 分取一后置𣙜茶都转运司于江州总江淮荆湖福
 建之税遂除长引专用短引
降金牌 经济录杨一清言我朝之制西番纳马谓之
 差发我则酬以茶斤较之前代互市得失较然洪武
卷七 第 9b 页 WYG0884-0099b.png
 年颁降金牌以定茶马数目今金牌制废私贩盛行
 番人不知怀德畏威坐失茶马之利此大弊也
折马 明袁黄群书备考祖制种马所以壮京营乃种
 之既久而马蕃则议折折之既久而价多则议借至
 边镇之借者遂沿以为例而太仆大困矣
种马 明刘大夏疏祖宗之法种马养在民间正欲孳
 生起俵以备边用今虽有种马之额而无种马之实
易马 续通考洪武初令陜西洮州河州西宁各茶马
卷七 第 10a 页 WYG0884-0099c.png
 司收贮官茶每年一次差京官捧金牌信符往附近
 番族将茶易马上等马每匹一百二十斤中七十斤
 下五十斤
中茶 续通考明招商中茶上引五千斤中引四千斤
 下引三千斤每七斤蒸晒一篦运至茶司官商对分
 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每上引仍给附茶百篦中八十
 下六十名曰酬劳
马市 明纪事本末嘉靖时仇鸾有贡马互市之请详
卷七 第 10b 页 WYG0884-0099d.png
 见疆域
馀地何罪 王世贞集罗良司理大名时燕齐之境不
 困赋而困养马故事养马而赋金者为牧地赋金而
 免马者为馀地后并赋金地悉通融养马矣久之赋
 复如故公曰馀地何罪而重困之乃更为调停蠲减
 焉
   荒政
不罪擅发 元史王克敬除江浙行省都事番阳大饥
卷七 第 11a 页 WYG0884-0100a.png
 总管王都中出仓粟赈之行省欲罪其擅发克敬曰
 番阳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为仁而吾属乃不
 仁乎都中因得免
示糠饼 元史盖苗为单州判官岁饥郡遣苗至户部
 请赈部难之苗伏中书堂下出糠饼以示曰济宁民
 率食此况不得食此者尤多岂可坐视不救因泣下
 时宰悟乃许赈
善法汉唐 续通考元立义仓于乡社又置常平于路
卷七 第 11b 页 WYG0884-0100b.png
 府使饥不损民丰不伤农可谓善法汉唐者矣
廪给流移 明通纪宣宗时山西民饥流移至南阳诸
 郡者十馀万有司捕逐死亡者多上闻之曰民饥流
 移岂其得已驱逐使之失所不仁甚矣其即发仓廪
 给之随其所至居住有捕治者罪之
秋赈 明蔡清集何乔新按察河南时大水民艰食旧
 制赈贷贫民至秋罢公曰止于秋者以秋成可仰也
 今秋田无收赈可已乎命如旧赈之麦熟乃止
卷七 第 12a 页 WYG0884-0100c.png
识额授票 献徵录同安大饥俞大猷领赈东偏每诣
 一乡令民敷地而坐公遍行坐间审其饿者以药识
 其额就授以票使得受榖于官既不病里胥墨冒而
 饥民又无离乡而死者
济农仓 泳化编周忱巡抚江南诸郡大稔朝廷诏许
 以官钞平籴且劝借储峙以待赈忱承命于各县置
 仓分贮名曰济农仓
救荒令 群书备考凡救荒洪武六年有蠲免税粮之
卷七 第 12b 页 WYG0884-0100d.png
 令二十六年有先发仓廪然后奏闻之令永乐二年
 有星口借给之令六年有各项停徵之令景泰四年
 有有力囚犯给米赈济之令
散银 明朱睦㮮集山东大饥议出帑银三万赈之徐
 有贞曰散银有弊无益饥者李贤曰天下事未尝无
 弊顾奉行何如耳散银有弊而不贷将听其饥死乎
 上以为然命增银四万两民赖以活
救荒录 名世类苑王庄毅巡抚江北时淮南大祲公
卷七 第 13a 页 WYG0884-0101a.png
 不待奏报大发广运仓赈之近者人日饲之粥远者
 量散以米流移者给米以为道食被鬻者赎其人以
 还择医四十人空庾四十楹处流民之病者其死者
 给以棺为丛冢葬之或述公行事为救荒录传世
籴以升斗 玉堂丛话京师饥陈俊奉敕发太仓粟百
 万减价粜之有乘时射利者俊请凡籴以升斗计满
 一石者闭不与由是饥者获济
救荒平政 明杨继盛集京师有舍米饭及减价卖米
卷七 第 13b 页 WYG0884-0101b.png
 之惠人皆闻风而来而又鲜有实惠每至冻饿以死
 夫救荒自有均平之政若令各处抚按作急赈济然
 后给示谕之使各归乡里又将所舍之米预支二三
 十日以为回家之费则穷民有乡井饱食之乐京师
 无死亡道路之惨矣
移檄转籴 明朱坤集茅坤补丹徒令时旱饥徐沛间
 稍登而闭籴公移檄诸司词多剀切遂得弛禁于是
 搜库金五千两并导富民出赀收籴于稔乡归而出
卷七 第 14a 页 WYG0884-0101c.png
 粜价踊者平矣
救荒本草 献徵录周定王以庶草多可佐饥乃购诸
 野人得四百馀种植圃中躬自辨别察其成熟绘图
 而注疏之作救荒本草四卷
发赈旁县 献徵录梁泂奉命赈徐州时萧砀二县亦
 饥泂欲赈之有司以未有命沮泂泂曰民皆王民可
 坐视其死耶有罪吾自任之遂发粟赈济事闻太宗
 嘉之
卷七 第 14b 页 WYG0884-0101d.png
籴粮贮仓 续通考正统时杨士奇言太祖备荒有制
 郡县悉出官钞籴粮贮仓以时散敛岁久滋弊榖尽
 仓毁请京官往督之五年敕立预备仓发所在库银
 籴粮贮焉
赎锾籴榖 续通考嘉靖时许缵言郡县赎锾引税多
 乾没宜令籴榖备赈从之
   刑法
循金律 元史元兴其初未有法守百官断理狱讼循
卷七 第 15a 页 WYG0884-0102a.png
 用金律颇伤严刻
用七 元经世大典五刑自七下至一百七数用七者
 考之元以前断狱皆用成数大德中刑部尚书王约
 言国家用刑宽恕笞杖十减其三故笞十减为七今
 之杖一百者宜止九十七不当又加十也议者惮于
 变更其事遂寝
误杀罚铜 元史济阳县有牧童持铁连击野雀误杀
 同牧者系狱数岁达尔玛曰小儿实无杀人意难以
卷七 第 15b 页 WYG0884-0102b.png
 定罪罚铜而遣之
身被五刑 元通鉴曹伯启言五刑者刑异五等今黥
 杖徒役于千里之外百无一生还者是一人身被五
 刑也法当改
焚狱具 元史富珠哩翀往淮东覈宪司官声时宪臣
 尚刑多置狱具翀曰国家所以立风纪将肃清天下
 初不尚刑也取其狱具焚之
绳索法 元典章王仪为刑部侍郎能以一绳缚囚令
卷七 第 16a 页 WYG0884-0102c.png
 其遍身痛楚稍重则四肢断裂号王侍郎绳索法
赃吏治丧 元纲鉴顺帝时有议赃吏遭丧不许归葬
 须竟其狱者右司郎中成遵曰恶人固可怒然与人
 伦孰重议遂寝
赎俸 泳化编洪武中工部尚书坐法当笞太祖曰六
 卿不宜以细故辱命以俸赎罪后百官有过皆许赎
 俸盖始此
审驳成卷 吾学编王恭毅任两法司及畿籓多所平
卷七 第 16b 页 WYG0884-0102d.png
 反诸所审驳会文切理伦要简畅转相传录类成卷
 籍至今法司行之
八字五服 续通考明律以名例摄科条以八字括词
 议以五服参情法以墨涅识盗窃凡死刑并谳上巳
 乃听决
焚会定书 续通考宣德时王恕言近日书坊刋大明
 律后有会定见行律一百八条皆轻重失伦不可行
 于天下法司会议自后断罪悉依大明律并奏准现
卷七 第 17a 页 WYG0884-0103a.png
 行事例不得用会定律条仍行书坊即将刻本烧毁
抱案听读 明周忱墓志文襄欲活一死狱而无路形
 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
 处忽然点头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折狱缘文 明文徵明集薛君采折狱详明所当必允
 缘饰以文条例灿然一时法家咸推之
枷锁香 杨继盛朝审口吟诗风吹枷锁满城香簇簇
 争看员外郎
卷七 第 17b 页 WYG0884-0103b.png
廷杖 明伍袁萃集自古言官无杖辱者国初间有之
 然皆不去衣重绵裹受汪直用事或教之曰言官不
 怕贬只怕杖耳于是始去衣痛惩后宰执亦效尤而
 毙杖下者多矣
重毡叠帕 嘉靖注略林俊言古者挞人于朝辱之而
 已成化初廷杖容令重毡叠帕至刘瑾始启解衣之
 端酿成挞死之惨非祖宗仁厚之意
胡蓝狱 明纪事本末太祖时胡惟庸之狱僚属党与
卷七 第 18a 页 WYG0884-0103c.png
 被诛者凡万五千人蓝玉之狱坐党论死者可二万
 人
瓜蔓抄 王鏊集景清醢上昼寝梦清入绕殿追之曰
 清犹能为厉耶命籍其乡转相攀染至数百千人谓
 之瓜蔓抄明曾朝节方正学祠诗瓜蔓抄虽毒遗文
 百世传
鸩血染衣 泳化编太祖用法过严一时仕者多以鸩
 血染衣带一有捕命即吮带死每早朝即与妻子泣
卷七 第 18b 页 WYG0884-0103d.png
 诀至暮则相庆更生
二字狱 明纪事本末英宗复辟徐有贞嗾言官以迎
 立外籓议劾王文并诬于谦下狱勘之无验法司阿
 石亨辈乃以意欲二字成狱
犯圣经 嘉靖注略杨继盛论严嵩刑部受嵩指论绞
 或问郎曰继盛绞犯何律曰不犯律犯圣经耳直而
 无礼则绞也满朝传为美谈
遣缇骑 天启注略许显纯勘问汪文言受魏忠贤指
卷七 第 19a 页 WYG0884-0104a.png
 罗织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诸人于是内传旨遣缇骑
 逮之明纪事本末御史杨仁愿言臣子获罪但敕抚
 按槛车送诣未为不可缇骑一遣为害实深
用比律 文徵明集吴愈为比部郎内库遗火事连中
 司坐死者数人公具狱以比请尚书言情罪既得奚
 比为公曰法如是不可踰也狱上当谳者称善曰此
 所坐非正律宜以比言卒改用比律奏之
焚燬非刑 明通纪庄烈帝元年诏曰非法非刑惨毒
卷七 第 19b 页 WYG0884-0104b.png
 异常岂盛世所宜有今遵高皇帝敕概从焚燬
   贿赂
羊羔利 元史时州县多贷回鹘贾银以偿官息动累
 数倍名羊羔利至奴其妻子犹不足楚材奏令本利
 相侔而止民所负者官代偿之
棒头血 杨维桢集四溪吏某积金若干盛以巨木匮
 妻曰此非金匮乃血匮耳吏问故曰棒头旧血渐新
 血匮里黄金压白金匮非血乎
卷七 第 20a 页 WYG0884-0104c.png
四高会 弇州史料严世蕃积赀满百万辄置酒一高
 会其后四高会矣而乾没不止
以钱偿 明纪给事韩一良言今之世何处非用钱之
 地何官非爱钱之人向以钱进安得不以钱偿臣起
 家县官居言路知县令行贿之首而给事纳贿之魁
 今但咎守令之不廉然守令亦安得廉乎
黄白米 明史藁宦者李广死于其家得路籍多文武
 大臣名馈黄白米各千百石帝曰广食几何家亦甚
卷七 第 20b 页 WYG0884-0104d.png
 隘岂能容是左右曰黄米者金白米者银也帝怒下
 法司究交结广者
京债 明纪事本末刘瑾用事诸司官朝觐者各敛银赂
 之多贷于京师富豪复任日取官库赔偿名曰京债
古器货赂 明王稚登集往时吴中古器物视今价不
 能一二今读邸中书若某人为御史则曰以某器进
 某人为监司则曰以某图入是古钟鼎金石图书为
 金钱货赂矣
卷七 第 21a 页 WYG0884-0105a.png
扫钱 明季遗闻福籓称制江南马士英借徵饷名卖
 官鬻爵时人语曰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书帕长安 明赵南星疏司选者每遇退朝群遮留讲
 升讲调至署则公书私书阗户盈几所谓面皮世界
 书帕长安也
戏双陆 元史哈玛尔宁宗乳母之子顺帝深眷之官侍
 御史尝与帝双陆为戏又密进西天僧以运气术媚
 帝帝习为之号演揲儿法
卷七 第 21b 页 WYG0884-0105b.png
以言利进 元纲鉴卢世荣初以言利进太子深非之
 曰财非天降安能岁取赢乎后伏诛
   佞幸
折柳鼓噪 明通纪成祖宠任纪纲既久端午帝与群
 臣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
 以觇众瑛如其言无敢纠者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
 遂谋不轨
臣安进 皇甫庸纪略宪宗崩宫中得疏一箧皆房中
卷七 第 22a 页 WYG0884-0105c.png
 术也纸尾悉署臣安进太监怀恩袖至阁下示安曰
 是大臣所为乎安惭汗不能出一语案万安时为大
 学士
遣校侦事 明史藁天顺时逯杲大幸遣校尉侦事凡
 四方大吏及富家多进伎乐货贿以祈免亲籓郡王
 亦然无贿者辄执送于是天下朝觐官大半罹罪
学五雷法 明纪事本末宪宗好方术李孜省乃学五
 雷法厚结中官以符箓进赐金冠法印至擢礼部侍
卷七 第 22b 页 WYG0884-0105d.png
 郎掌通政
大小丞相 杨继盛疏嵩以臣而弄君之权世蕃复以
 子而弄父之柄京师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谣
枕卧 明史藁钱宁得幸赐国姓为义子其名刺自称
 皇庶子帝在豹房常醉枕宁卧百官候朝至晡莫得
 帝起居密伺宁宁来则知驾将出矣
炼秋石 献徵录顾可学以进士官参议家居十年瞷
 上好长生重贿相嵩自言能炼秋石服食却老遂得
卷七 第 23a 页 WYG0884-0106a.png
 进用累擢至礼部尚书然惟带空衔支俸不与闻公
 事
兼公孤 弇山堂集陆炳以乳媪子得幸势倾天下累
 加太保兼少傅掌锦衣如旧故事三公无兼三孤者
 仅于炳见之
四字谥 嘉靖注略邵元节入京大加宠信后拜礼部
 尚书死时帝为出涕赐少师葬用伯爵礼礼官拟谥
 荣靖不称旨又拟文康帝遂兼用之互见道士
卷七 第 23b 页 WYG0884-0106b.png
   权奄
释奠风异 元通鉴武宗遣宦者李邦宁释奠于孔子
 方行礼忽大风起殿上及两庑烛尽灭烛台底铁鐏
 入地尺许无不拔者邦宁惭悔累日
失铁牌 献徵录太祖置铁牌高三尺上铸内臣不得
 干预政事八字在宫门内王振恶之一夕忽失牌所
 在
西厂 明纪事本末宪宗命太监汪直诇刺外事遂置
卷七 第 24a 页 WYG0884-0106c.png
 西厂初永乐中因僇建文诸臣设东厂主刺奸至是
 名西厂以别之明商辂集去岁有妖物出自西北绕
 城伤人当时人言必有应验及妖怪方息遂立西厂
 一如妖物害人之时若不除革祸卒难消
呼先生 王鏊纪闻王振之横天子亦以先生呼之三
 殿初成宴百官故事宦官虽贵宠不与上乃使人视
 王先生何为振方大怒曰周公辅成王我独不可一
 坐乎使以复命乃命振由东华中门出使百官候振
卷七 第 24b 页 WYG0884-0106d.png
 拜振始悦
两帝 疏议辑略刘瑾肆恶四川巡抚林见素上疏以
 为今日近而京师远而天下皆有两皇帝之谣曰朱
 皇帝刘皇帝又曰坐皇帝立皇帝
入觐投册 明纪事本末庄烈帝时总理太监张彝宪
 请入觐官投册以隆体统许之佥事袁继咸上言诸
 臣未觐天子之光先拜内臣之座士大夫尚得有廉
 耻乎
卷七 第 25a 页 WYG0884-0107a.png
老伴来 明陆釴漫记宦官覃吉识大体通书史辅导
 东宫之功为多东宫尝念高王经而吉适至骇曰老
 伴来矣即以孝经自携吉跪曰主得无念经乎曰否
 吾才读孝经耳其见畏如此
垂手小扶 王世贞觚不觚录冯珰势张甚固安武清
 以长乐尊父见之亦叩头惟谨冯少屈膝荅之曰皇
 亲免礼而已若驸马叩头则垂手小扶之耳
笞寄尚书 嘉靖注略太监崔文奴横索民钱刑部鞠
卷七 第 25b 页 WYG0884-0107b.png
 之文请旨移讯锦衣尚书林俊不与文劾俊抗旨即
 收捕告人捶之叱曰此笞寄与尚书
内臣总兵 明纪事本末英宗使太监曹吉祥监定西
 侯军号都督多选降丁骑射以从此内臣总兵之始
呼士录书 吴中故语成化时太监王敬以采药材书
 籍至江南横暴尤甚呼士子录书至千馀卷或不如
 意则出梵经使钞之得赂而止方近秋试复以纸牌
 召集诸生于是有三学骂王敬一事
卷七 第 26a 页 WYG0884-0107c.png
刻沉香 明纪事本末英宗复辟悔杀王振乃刻沉香
 木为振形葬之祀智化寺焉
厂臣并旨 天启注略时有旨称朕与厂臣轸念云云
 嗣后圣谕皆上与厂臣并称而不名
蟒玉趋随 明杨涟疏魏忠贤进香涿州铁骑之簇拥
 如云蟒玉之趋随耀日警跸传呼清尘垫道
富贵自在 明纪事本末闯贼薄彰义门太监杜勋缒
 城上入见大内张皇贼势语守珰辈曰吾党富贵自
卷七 第 26b 页 WYG0884-0107d.png
 在也
秉笔尊 明周宗建感事诗宫禁高皇诰尚存只今秉
 笔自言尊
 
 
 
 
 元明事类钞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