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0883-05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三
明 徐应秋 撰
天竺疆域
按杜氏通典云天竺后汉通焉即身毒国从月氏高附
图以西南至西海南东至盘起皆身毒之地有别城数
百城置长有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名身毒
(唐书天宝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乱其臣阿罗那顺篡立时右率卫府长史王玄策奉使至彼拒不得入
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三
明 徐应秋 撰
天竺疆域
按杜氏通典云天竺后汉通焉即身毒国从月氏高附
图以西南至西海南东至盘起皆身毒之地有别城数
百城置长有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名身毒
(唐书天宝初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乱其臣阿罗那顺篡立时右率卫府长史王玄策奉使至彼拒不得入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0883-0543b.png
乃檄吐蕃西邻诸国兵破之城降五百八十馀所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犒军迦没路国献地图谱则
合计五天竺之城盖不止杜氏所谓数百而已)汉书云揭毒国去长安九千八
百里师古云揭毒即身毒身毒即天竺也续汉书云天
竺即身毒在大月氏东南扶南传云伽尸国一名波罗
奈(奈一作祭)国一名伽波罗奈斯国属天竺(竺法维佛国记云波罗奈国在
伽维罗越国南千四百八十里又释道 安西域志云迦波罗奈斯国佛转法轮处)摩揭它传云摩
揭它一作摩伽陁属中天竺王居拘阇揭罗布罗城一
曰俱苏摩补罗一曰波吒釐城北濒殑伽河又有乌茶
合计五天竺之城盖不止杜氏所谓数百而已)汉书云揭毒国去长安九千八
百里师古云揭毒即身毒身毒即天竺也续汉书云天
竺即身毒在大月氏东南扶南传云伽尸国一名波罗
奈(奈一作祭)国一名伽波罗奈斯国属天竺(竺法维佛国记云波罗奈国在
伽维罗越国南千四百八十里又释道 安西域志云迦波罗奈斯国佛转法轮处)摩揭它传云摩
揭它一作摩伽陁属中天竺王居拘阇揭罗布罗城一
曰俱苏摩补罗一曰波吒釐城北濒殑伽河又有乌茶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0883-0544a.png
亦属天竺东距勃律六百里西距罽宾四百里有五城
王居术瞢蘖利城一曰瞢揭釐城东北有达丽罗川即
乌苌旧地梁天监初天竺王屈多遣其臣竺罗达来贡
罗达言其国临大江新陶源出昆崙分为江总名怕水
元魏书云南天竺国去代州三万一千五百里马氏通
考云宋乾德三年沧州僧道圆自西域还得佛舍利及
贝叶经四十夹道圆自天福中往西域在涂十二年住
五印度凡六年五印度即天竺也太祖石问五印度风
王居术瞢蘖利城一曰瞢揭釐城东北有达丽罗川即
乌苌旧地梁天监初天竺王屈多遣其臣竺罗达来贡
罗达言其国临大江新陶源出昆崙分为江总名怕水
元魏书云南天竺国去代州三万一千五百里马氏通
考云宋乾德三年沧州僧道圆自西域还得佛舍利及
贝叶经四十夹道圆自天福中往西域在涂十二年住
五印度凡六年五印度即天竺也太祖石问五印度风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0883-0544b.png
俗山川道里一一能记太平兴国初天竺僧施护能以
华言译梵书施护乃乌填裹国人自言其国属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乾陀国又西行二十日至曩誐啰贺啰
国又西行十日至岚婆国又西行十二日至誐惹曩国
又西行至波斯国得西海自北印度行百二十日至中
印度中印度西行三程至阿啰尾国又西行十二日至
未曩啰国又西行十二日至钵赖野迦国又西行六十
日至迦啰挐俱惹国又西行二十日至摩啰尾国又西
华言译梵书施护乃乌填裹国人自言其国属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乾陀国又西行二十日至曩誐啰贺啰
国又西行十日至岚婆国又西行十二日至誐惹曩国
又西行至波斯国得西海自北印度行百二十日至中
印度中印度西行三程至阿啰尾国又西行十二日至
未曩啰国又西行十二日至钵赖野迦国又西行六十
日至迦啰挐俱惹国又西行二十日至摩啰尾国又西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0883-0544c.png
行二十日至乌然尼国又西行二十五日至啰啰国又
西行四十日至苏啰荼国又西行十一日至西海自中
印度行六月程至南印度又西行九十日至供迦挐国
又西行一月至海自南印度南行六月程至南海云雍
熙中卫州僧辞浣自西域还与婆罗门僧永世波斯国
外道(有法术之称)阿里烟同至京师永世自言本国名利得
国王姓牙罗干得名阿喏你缚王妃曰摩诃你其国东
行经六月至大食国阿里烟自言本国王号黑衣姓张
西行四十日至苏啰荼国又西行十一日至西海自中
印度行六月程至南印度又西行九十日至供迦挐国
又西行一月至海自南印度南行六月程至南海云雍
熙中卫州僧辞浣自西域还与婆罗门僧永世波斯国
外道(有法术之称)阿里烟同至京师永世自言本国名利得
国王姓牙罗干得名阿喏你缚王妃曰摩诃你其国东
行经六月至大食国阿里烟自言本国王号黑衣姓张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0883-0544d.png
名哩没其国东行经六月至婆罗门又石湖范氏吴船
录云乾德二年诏沙门继业(姓王氏耀州人)等三百人往天竺一
求舍利及贝多叶至开宝九年始归得涅槃经一函四
十二卷继业于每卷后分记西域行程自阶州出塞西
行繇灵武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入伊吾高昌焉耆于阗
疏勒大食诸国度雪岭至布路沙国又度大葱岭雪山
至伽湿弥罗国西登大山有萨埵太子投崖饲虎处遂
至健他罗国谓之中印土(即中印度)又西至庶流波国及左
录云乾德二年诏沙门继业(姓王氏耀州人)等三百人往天竺一
求舍利及贝多叶至开宝九年始归得涅槃经一函四
十二卷继业于每卷后分记西域行程自阶州出塞西
行繇灵武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入伊吾高昌焉耆于阗
疏勒大食诸国度雪岭至布路沙国又度大葱岭雪山
至伽湿弥罗国西登大山有萨埵太子投崖饲虎处遂
至健他罗国谓之中印土(即中印度)又西至庶流波国及左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0883-0545a.png
栏陁罗国国有二寺又西过大四国至大曲女城南临滔
牟河北近怕河塔庙甚多而无僧尼又西二程有宝阶
故基又西至波罗奈国两城相距五里南临怕河又西
北十许里至鹿野苑塔庙佛迹更多南行十里渡怕河
河南有大浮屠自鹿野苑西至摩揭提国馆于汉寺南
与杖林山相对山北有优波掬多石室及塔庙故基西
南百里孤山三峰名鸡足是迦叶入定处又西北百里
有菩提宝座城四门相望金刚座其中东向又东至尼
牟河北近怕河塔庙甚多而无僧尼又西二程有宝阶
故基又西至波罗奈国两城相距五里南临怕河又西
北十许里至鹿野苑塔庙佛迹更多南行十里渡怕河
河南有大浮屠自鹿野苑西至摩揭提国馆于汉寺南
与杖林山相对山北有优波掬多石室及塔庙故基西
南百里孤山三峰名鸡足是迦叶入定处又西北百里
有菩提宝座城四门相望金刚座其中东向又东至尼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0883-0545b.png
连禅川东岸有石柱记佛旧事自菩萨座东南五里至
佛苦行处又西三里至三迦叶村及扳牛女池金刚座
之北门外有师子国伽蓝又北五里至伽耶城又北十
里至伽耶山是佛说宝云经处又自金刚座东北十五
里至正觉山又东北三十里至骨磨城馆于罗寺谓
之南印土诸国僧多居之又东北四十里至王舍城东
南五里有降醉象塔又东北登大山有舍利子塔临涧
有下马迎风塔山顶有大塔庙是七佛说法处山北平
佛苦行处又西三里至三迦叶村及扳牛女池金刚座
之北门外有师子国伽蓝又北五里至伽耶城又北十
里至伽耶山是佛说宝云经处又自金刚座东北十五
里至正觉山又东北三十里至骨磨城馆于罗寺谓
之南印土诸国僧多居之又东北四十里至王舍城东
南五里有降醉象塔又东北登大山有舍利子塔临涧
有下马迎风塔山顶有大塔庙是七佛说法处山北平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0883-0545c.png
地又有舍利本生塔其北山半曰鹫峰是佛说法华经
处山下即王舍城城北山趾有温泉二十馀井又北有
大寺及伽蓝陁竹园故迹又东有阿罗半身舍利塔温
泉西有平地直南登山腹有毕钵罗窟西有阿罗證果
塔此去新王舍城八里有树提迦故宅城其西有轮王
塔塔北十五里有那烂陁寺寺之南北各有数十寺门
皆西向其北有四佛座又东北十五里至乌巅头寺东
北十里至伽显弥罗寺寺南距汉寺八里许自汉寺东
处山下即王舍城城北山趾有温泉二十馀井又北有
大寺及伽蓝陁竹园故迹又东有阿罗半身舍利塔温
泉西有平地直南登山腹有毕钵罗窟西有阿罗證果
塔此去新王舍城八里有树提迦故宅城其西有轮王
塔塔北十五里有那烂陁寺寺之南北各有数十寺门
皆西向其北有四佛座又东北十五里至乌巅头寺东
北十里至伽显弥罗寺寺南距汉寺八里许自汉寺东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0883-0545d.png
行十二里至却提希山又东七十里有鸽寺西北五十
里有支那西寺古汉寺也西北百里至花氏城育王故
都也自此渡河至毗耶离城有维摩方丈故迹又至拘
尸罗城及多罗聚落踰大山数重至泥波罗国又至磨
逾里过雪岭至三耶寺繇故道入阶州余谓通典槩举
天竺城国之数而不言其邻界施护永世阿里烟辈秪
以日月计程而不备言所历之国继业所记仅述佛祖
修行说法灭度之处而五天竺之疆域邈乎未及也余
里有支那西寺古汉寺也西北百里至花氏城育王故
都也自此渡河至毗耶离城有维摩方丈故迹又至拘
尸罗城及多罗聚落踰大山数重至泥波罗国又至磨
逾里过雪岭至三耶寺繇故道入阶州余谓通典槩举
天竺城国之数而不言其邻界施护永世阿里烟辈秪
以日月计程而不备言所历之国继业所记仅述佛祖
修行说法灭度之处而五天竺之疆域邈乎未及也余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0883-0546a.png
又读刘氏旧唐书则谓天竺在岭西北去月氏西南
数千里一名磨迦陀又曰婆罗门地方三万馀里其中
分为五天竺一曰中天竺二曰东天竺三曰南天竺四
曰西天竺五曰北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各数百南天
竺际大海北天竺距雪山四周有山为壁南面一谷通
为国门东天竺东际大海与扶南林邑相邻但隔一小
海耳西天竺与罽宾波斯接壤中天竺据四天竺之会
其都城周回七十馀里北临禅连河南州异物志亦云
数千里一名磨迦陀又曰婆罗门地方三万馀里其中
分为五天竺一曰中天竺二曰东天竺三曰南天竺四
曰西天竺五曰北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各数百南天
竺际大海北天竺距雪山四周有山为壁南面一谷通
为国门东天竺东际大海与扶南林邑相邻但隔一小
海耳西天竺与罽宾波斯接壤中天竺据四天竺之会
其都城周回七十馀里北临禅连河南州异物志亦云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0883-0546b.png
天竺国地方三万里尚佛道其国王城郭宫室皆雕文
刻镂唐书又云乾封三年五天竺皆来朝开元时北天
竺来朝中天竺南天竺各遣使入贡盖五天竺各有境
土中国称彼为西天而彼则自以中天竺为天地之中
也及考大明一统志所载外夷诸国会典所载朝贡诸
番与夫瀛涯胜览海槎录等书并无天竺国名故今时
五天竺境土广袤(东西曰广南北曰袤)无得而详焉
黄河源
刻镂唐书又云乾封三年五天竺皆来朝开元时北天
竺来朝中天竺南天竺各遣使入贡盖五天竺各有境
土中国称彼为西天而彼则自以中天竺为天地之中
也及考大明一统志所载外夷诸国会典所载朝贡诸
番与夫瀛涯胜览海槎录等书并无天竺国名故今时
五天竺境土广袤(东西曰广南北曰袤)无得而详焉
黄河源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0883-0546c.png
河源在吐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馀泓或泉或潦小沮
洳散澳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逼观弗克
旁履高山下视灿若列星以故名腭端诺尔腭端译言
星宿也群流奔凑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拉克诺尔自
西徂东连属吞噬广轮马行一日程迤逦东骛成川号
齐彬河二三日程水西南来名伊新出合齐彬三四日
程南来名呼喇又水东南来名雅尔楚合流入齐彬其
流寖大始名黄河然水清人可涉又一二日程岐裂八九
洳散澳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溺不胜人迹逼观弗克
旁履高山下视灿若列星以故名腭端诺尔腭端译言
星宿也群流奔凑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拉克诺尔自
西徂东连属吞噬广轮马行一日程迤逦东骛成川号
齐彬河二三日程水西南来名伊新出合齐彬三四日
程南来名呼喇又水东南来名雅尔楚合流入齐彬其
流寖大始名黄河然水清人可涉又一二日程岐裂八九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0883-0546d.png
股名伊逊腭罗木译言九渡通广六七里马亦可渡又四
五日程水浑浊土人抱革囊乘马过之民聚落纠木以
象舟傅毛革以济仅容两人继是两山峡束广踰一里
二里或半里深叵测矣朵甘思东北鄙有雪山名伊拉
玛博啰其山最高译言腾格哩哈达即昆崙也山腹至
顶皆雪冬夏不消自八九股水至昆崙行二十日程河
行昆崙南半日程地又四五日程至地名库济及库德
二地相属又三日程地名哈喇博勒齐尔四达之冲也
五日程水浑浊土人抱革囊乘马过之民聚落纠木以
象舟傅毛革以济仅容两人继是两山峡束广踰一里
二里或半里深叵测矣朵甘思东北鄙有雪山名伊拉
玛博啰其山最高译言腾格哩哈达即昆崙也山腹至
顶皆雪冬夏不消自八九股水至昆崙行二十日程河
行昆崙南半日程地又四五日程至地名库济及库德
二地相属又三日程地名哈喇博勒齐尔四达之冲也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0883-0547a.png
昆崙迤西人简少多处山南山皆不穹峻水亦散漫其
东山益高地亦渐下岸狭隘有狐可一跃越之者行五
六日程有水西南来名纳琳哈喇译言细黄河也又两
日程水南来名恰尔玛尔楚二水合流入河河北行转西
至昆崙北二日程地水过之北流少东又北流约行半
月程至贵德州地名博勒齐尔又四五日程至积石州即
禹贡积石自发源至东地南北涧溪细流旁贯莫知纪
极山皆草山石山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世言河九折彼
东山益高地亦渐下岸狭隘有狐可一跃越之者行五
六日程有水西南来名纳琳哈喇译言细黄河也又两
日程水南来名恰尔玛尔楚二水合流入河河北行转西
至昆崙北二日程地水过之北流少东又北流约行半
月程至贵德州地名博勒齐尔又四五日程至积石州即
禹贡积石自发源至东地南北涧溪细流旁贯莫知纪
极山皆草山石山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世言河九折彼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0883-0547b.png
地有二折盖恰尔玛尔楚博勒齐尔及贵德州也汉张骞使
绝域历大宛月氏等数国其旁大国五六皆称传闻以
为穷河源乌能睹所谓河源哉史称河有两源一出于
阗一出葱岭于阗水北行出葱岭河注蒲类海下流洑
至临洮出焉今洮水自南来非蒲类明矣询之土人言
于阗葱岭水其下流散之沙碛又有言河与天河通寻
源得织女支机石以归亦妄也经曰敦薨之水西流注
于泑泽出于昆崙之东北陬寔惟河源而水经载河出
绝域历大宛月氏等数国其旁大国五六皆称传闻以
为穷河源乌能睹所谓河源哉史称河有两源一出于
阗一出葱岭于阗水北行出葱岭河注蒲类海下流洑
至临洮出焉今洮水自南来非蒲类明矣询之土人言
于阗葱岭水其下流散之沙碛又有言河与天河通寻
源得织女支机石以归亦妄也经曰敦薨之水西流注
于泑泽出于昆崙之东北陬寔惟河源而水经载河出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0883-0547c.png
昆崙经十馀国乃至泑泽山经又称阳纡之山河出其
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穆天子传亦云阳纡之山河伯
冯夷所居是惟河宗释氏西域志称阿耨达大山上有
大渊水即昆崙山也地理志亦称昆崙山在临羌西而
汉书载河出西源或称有或称无而源河所著异同况
世殊代易终莫能究我太祖二十有一年春正月征西
夏取甘肃等城秋取西凉府遂过沙陀至黄河河九渡
按昆崙当九渡下流则昆崙固已归我职方氏矣宪宗
中凌门之山河出其中穆天子传亦云阳纡之山河伯
冯夷所居是惟河宗释氏西域志称阿耨达大山上有
大渊水即昆崙山也地理志亦称昆崙山在临羌西而
汉书载河出西源或称有或称无而源河所著异同况
世殊代易终莫能究我太祖二十有一年春正月征西
夏取甘肃等城秋取西凉府遂过沙陀至黄河河九渡
按昆崙当九渡下流则昆崙固已归我职方氏矣宪宗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0883-0547d.png
二年命皇太弟实喇帅诸部军征西域凡六年辟封疆
四万里于是河源及所注枝出者尽在封域内逮世祖
皇帝遂命臣都实特置郡河源乃知更昆崙行一月始穷
其源
华山有仙掌峰相传黄河出积石过龙门至此连山
壅塞巨灵以掌劈其中使北为酉阳南为太华黄河
始通
四渎
四万里于是河源及所注枝出者尽在封域内逮世祖
皇帝遂命臣都实特置郡河源乃知更昆崙行一月始穷
其源
华山有仙掌峰相传黄河出积石过龙门至此连山
壅塞巨灵以掌劈其中使北为酉阳南为太华黄河
始通
四渎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0883-0548a.png
说苑四渎何以视诸侯能荡涤垢浊焉能通百川于海
焉能出云雨千里焉为貌盛大故视诸侯也中国之水
淮以北河为大而淝也颍也汝也汶也泗也卫也漳也
济也潞也滹沱也滦也沁也洮也渭也皆附于河者也淮
以南江为大而吴也越也钱塘也曹娥也螺女也章贡
也汉也湘也贺也左蠡也富春也澜沧也皆附于江者
也至其支流小𣲖北以河名而南以江名者尚不可胜
计而淮界其中导南北之流而会以入海故谓之淮淮
焉能出云雨千里焉为貌盛大故视诸侯也中国之水
淮以北河为大而淝也颍也汝也汶也泗也卫也漳也
济也潞也滹沱也滦也沁也洮也渭也皆附于河者也淮
以南江为大而吴也越也钱塘也曹娥也螺女也章贡
也汉也湘也贺也左蠡也富春也澜沧也皆附于江者
也至其支流小𣲖北以河名而南以江名者尚不可胜
计而淮界其中导南北之流而会以入海故谓之淮淮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0883-0548b.png
者汇也四渎之尊淮视江河汉大小悬绝而与并列者
良以其界南北而别江河也唐会要麟德三年十月上
发东都至濮阳问许敬宗曰济水微细而称渎何也对
曰尔雅渎者独也言不因馀水能独赴海水故也且天
有五星运而为四时地有五岳流而为四渎人有五事
运而为四支五阳数四阴数也阳者光耀阴者晦昧故
星辰潜运而难见济水潜流而难绝状虽细微其尊等
也李氏曰四渎惟江为大发于岷经夔州达扬而入于
良以其界南北而别江河也唐会要麟德三年十月上
发东都至濮阳问许敬宗曰济水微细而称渎何也对
曰尔雅渎者独也言不因馀水能独赴海水故也且天
有五星运而为四时地有五岳流而为四渎人有五事
运而为四支五阳数四阴数也阳者光耀阴者晦昧故
星辰潜运而难见济水潜流而难绝状虽细微其尊等
也李氏曰四渎惟江为大发于岷经夔州达扬而入于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0883-0548c.png
海自蜀而言江之外其水有七出于绵之神泉曰绵水
出于什邡之章洛山曰洛水分流于永康之湔曰湔
水湔水自绵出紫岩山过德阳洛水自什邡入雒湔水
过导江崇宇九陇濛阳亦入雒三水皆合于雒自雒过
怀好简资富顺至泸与江水会总曰内水发源于江源
之清川过绵潼遂东至合曰涪水发源于沔之清泥岭
过大安利浪果至于涪水会曰嘉陵水发源于小巴岭
过巴蓬之伏虞西南以至于渠曰巴水出万顷池过明
出于什邡之章洛山曰洛水分流于永康之湔曰湔
水湔水自绵出紫岩山过德阳洛水自什邡入雒湔水
过导江崇宇九陇濛阳亦入雒三水皆合于雒自雒过
怀好简资富顺至泸与江水会总曰内水发源于江源
之清川过绵潼遂东至合曰涪水发源于沔之清泥岭
过大安利浪果至于涪水会曰嘉陵水发源于小巴岭
过巴蓬之伏虞西南以至于渠曰巴水出万顷池过明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0883-0548d.png
通至渠与巴水合曰渠水巴渠二水既合过广安新明
至于嘉陵与涪水会以达于渝而江水始大此七水与
江别合之大略也若分流出夷徼入中国以附于江者
三曰青衣曰羊山曰马瑚青衣出来山过严道洪雅夹
江而下羊山出铁豹岭过汉源出嘉定之南与青衣合
入于江马瑚自夷都流至叙亦入于江又有出于郡邑
之山泽者则自岷峨而下沿流以至于夔不胜其众也
淮南子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至于嘉陵与涪水会以达于渝而江水始大此七水与
江别合之大略也若分流出夷徼入中国以附于江者
三曰青衣曰羊山曰马瑚青衣出来山过严道洪雅夹
江而下羊山出铁豹岭过汉源出嘉定之南与青衣合
入于江马瑚自夷都流至叙亦入于江又有出于郡邑
之山泽者则自岷峨而下沿流以至于夔不胜其众也
淮南子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0883-0549a.png
须弥山
须弥山秦言妙高道经曰人鸟山又名玄圃山或曰大
地金根山本无妙玄山元气宝洞山神玄七转观天山
又四铁围山翻译山名砍迦罗一曰梧伽罗应法师曰
此翻轮山旧云铁围法苑珠林须弥为帝释所居铁围
为藩垣之城盖此山佛经之名有三道经之名有五总
之中国所谓昆崙也十洲记曰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
干辰之辉名阆风巅正西玄圃台正东名昆崙宫有五城
须弥山秦言妙高道经曰人鸟山又名玄圃山或曰大
地金根山本无妙玄山元气宝洞山神玄七转观天山
又四铁围山翻译山名砍迦罗一曰梧伽罗应法师曰
此翻轮山旧云铁围法苑珠林须弥为帝释所居铁围
为藩垣之城盖此山佛经之名有三道经之名有五总
之中国所谓昆崙也十洲记曰山有三角其一角正北
干辰之辉名阆风巅正西玄圃台正东名昆崙宫有五城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0883-0549b.png
十二楼其人鸟经曰山广三百六十亿万里自然七宝
宫殿为元始天尊治按因本经称须弥山顶为帝释天
所居入海中出水上各八万四千由旬下根连大金轮
山顶四面峰挺出各高七百由旬金银琉璃玻璃珍珠
车渠码碯之所庄挍日天宫殿绕须弥半常行不息南
阎浮提日正中时东佛提日始没西瞿陀尼日将出北
郁单越正夜半然其上复有诸天道经所称人鸟山在
诸天最尊处似不同也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有四
宫殿为元始天尊治按因本经称须弥山顶为帝释天
所居入海中出水上各八万四千由旬下根连大金轮
山顶四面峰挺出各高七百由旬金银琉璃玻璃珍珠
车渠码碯之所庄挍日天宫殿绕须弥半常行不息南
阎浮提日正中时东佛提日始没西瞿陀尼日将出北
郁单越正夜半然其上复有诸天道经所称人鸟山在
诸天最尊处似不同也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有四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0883-0549c.png
大天王须弥山顶为帝释天上一倍为夜摩天下为兜
率陀天凡三十三天中央城曰善见纯金所成高万由
旬半面各二千五百由旬周万由旬其城体金但用百
一杂宝严饰其地柔软如兜罗绵是城四面有一万六
千宝柱宝桴宝椽宝檐四面四门又有千数门四门侧
五百天子皆坚服铠守护是门城中有帝释殿曰殊胜
殿四方高四百由旬半面各二百五十由旬周千由旬
善见东北有如意树名波利阇多亦名圆生树根深五
率陀天凡三十三天中央城曰善见纯金所成高万由
旬半面各二千五百由旬周万由旬其城体金但用百
一杂宝严饰其地柔软如兜罗绵是城四面有一万六
千宝柱宝桴宝椽宝檐四面四门又有千数门四门侧
五百天子皆坚服铠守护是门城中有帝释殿曰殊胜
殿四方高四百由旬半面各二百五十由旬周千由旬
善见东北有如意树名波利阇多亦名圆生树根深五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0883-0549d.png
十由旬高百由旬条支旁布五十由旬能施欲乐下有
盘石曰阿㗚摩丽歌色白如氎面各五十由旬周三百
由旬又七宝山者祛提罗迦山高四万二千由旬次伊
沙陁罗山高二万一千由旬次善见山高六千由旬次
马半头山高三千由旬次民尼陁罗山高一千二百由
旬次毗那耶迦山高二百由旬以上广如高七宝所成
起世经四洲地心即是须弥山山外别有八山其咸海
广于无际海外有山即大铁围山四周围轮其须弥山
盘石曰阿㗚摩丽歌色白如氎面各五十由旬周三百
由旬又七宝山者祛提罗迦山高四万二千由旬次伊
沙陁罗山高二万一千由旬次善见山高六千由旬次
马半头山高三千由旬次民尼陁罗山高一千二百由
旬次毗那耶迦山高二百由旬以上广如高七宝所成
起世经四洲地心即是须弥山山外别有八山其咸海
广于无际海外有山即大铁围山四周围轮其须弥山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0883-0550a.png
祛提罗迦山二间关八万四千由旬周匝无量有优钵
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荼利迦花等遍覆水上外
有七海州重林西域记苏迷卢云唐言妙高旧曰须弥
法苑珠林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四天下以苏迷卢山为
中因本经其山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山日月之
所回泊诸天之所游舍七山七海环峙环列四面各有
一色东黄金南琉璃西白银北玻璃随其方而水同山
色毗昙俱舍云妙高七宝所成故名妙出七金山故名
罗花钵头摩花拘牟陀花奔荼利迦花等遍覆水上外
有七海州重林西域记苏迷卢云唐言妙高旧曰须弥
法苑珠林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四天下以苏迷卢山为
中因本经其山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山日月之
所回泊诸天之所游舍七山七海环峙环列四面各有
一色东黄金南琉璃西白银北玻璃随其方而水同山
色毗昙俱舍云妙高七宝所成故名妙出七金山故名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0883-0550b.png
高淮南子昆崙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
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脩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
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
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间四里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
北之隅(横或作彭受不死药器也)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倾宫旋室
县圃凉风樊桐在昆崙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
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其源是谓丹水饮之不死赤水出
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入于
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脩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
树在其西沙棠琅玕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
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间四里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
北之隅(横或作彭受不死药器也)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倾宫旋室
县圃凉风樊桐在昆崙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
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其源是谓丹水饮之不死赤水出
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入于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0883-0550c.png
流沙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
沃焦山
物类相感志曰沃焦山东海之外荒海中有三焦炎而
峙高深莫测盖禀至阳之为质也海水激浪投其上噏
焉而尽计其昼夜噏摄无极若熬鼎受其洒汗耳此道
家之说无是山也四海受百川之涨必然汹涌而溢也
庄子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
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疏曰沃焦山在碧海
沃焦山
物类相感志曰沃焦山东海之外荒海中有三焦炎而
峙高深莫测盖禀至阳之为质也海水激浪投其上噏
焉而尽计其昼夜噏摄无极若熬鼎受其洒汗耳此道
家之说无是山也四海受百川之涨必然汹涌而溢也
庄子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
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疏曰沃焦山在碧海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0883-0550d.png
之东有石阔四万里厚四万里居百川之下海水注者
无不焦尽故名沃焦又名尾闾佛藏云大海有石其名
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初不增长玄中记
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海水灌之而即消吴融有
沃焦山赋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九日落为
沃焦华严经海有尽无馀之宝能缩所注故无增减及
婆竭龙宫水涌出有时是故潮不失时夷坚志宁海县
东海中有尾闾与海门马箸相直自高山望之其水湍
无不焦尽故名沃焦又名尾闾佛藏云大海有石其名
曰焦万流沃之至石皆竭所以大海初不增长玄中记
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海水灌之而即消吴融有
沃焦山赋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九日落为
沃焦华严经海有尽无馀之宝能缩所注故无增减及
婆竭龙宫水涌出有时是故潮不失时夷坚志宁海县
东海中有尾闾与海门马箸相直自高山望之其水湍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0883-0551a.png
急陷为大涡者十馀凡浮物近之则沉旧传东海泄水
处
鲁国卞县有漏陂亦谓之陷泽其水将漏即有声闻
四远者风雨之聚先回旋若涡势然后沦入于穴莫
知其趍向及穴之浅深列子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
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
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柳子曰东穷
归墟又环西盈坟炉燥疏渗渴而升充融有馀漏泄
处
鲁国卞县有漏陂亦谓之陷泽其水将漏即有声闻
四远者风雨之聚先回旋若涡势然后沦入于穴莫
知其趍向及穴之浅深列子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
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
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柳子曰东穷
归墟又环西盈坟炉燥疏渗渴而升充融有馀漏泄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0883-0551b.png
复行
宛委山
吴越春秋禹按黄帝中经见圣记在九疑天柱号曰宛
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玉字禹乃南巡登衡
岳宛委山得治水之记今岣嵝山有禹科蚪碑向藏地
中韩退之刘梦得并有禹碑诗皆闻而不及见国朝嘉
靖初有人掘地得碑遂摹拓传世杨用修沈镒各有释
文湛原明有跋徐灵期南岳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
宛委山
吴越春秋禹按黄帝中经见圣记在九疑天柱号曰宛
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玉字禹乃南巡登衡
岳宛委山得治水之记今岣嵝山有禹科蚪碑向藏地
中韩退之刘梦得并有禹碑诗皆闻而不及见国朝嘉
靖初有人掘地得碑遂摹拓传世杨用修沈镒各有释
文湛原明有跋徐灵期南岳记云夏禹导水通渎刻石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0883-0551c.png
书名山之高即此碑也集仙录云华(巫山神女名)告禹曰太
上悯汝之志将授灵宝之文陆策虎豹水制蛟龙馘邪
检凶以成汝功因授上清宝文又得庚辰虞余之助(益稷
字)遂导流决川奠五岳别九州天锡玄圭以为紫庭真
人而马永卿于宋绍兴十七年过巫山撰神女庙记亦
称禹得玉篆之书开疏水山无不如志又李佐于汉永
和九年泛洞庭登包山入灵洞得古岳渎经第八卷奇
字蠹毁不解谯允南周解语云禹治淮水三至桐柏山
上悯汝之志将授灵宝之文陆策虎豹水制蛟龙馘邪
检凶以成汝功因授上清宝文又得庚辰虞余之助(益稷
字)遂导流决川奠五岳别九州天锡玄圭以为紫庭真
人而马永卿于宋绍兴十七年过巫山撰神女庙记亦
称禹得玉篆之书开疏水山无不如志又李佐于汉永
和九年泛洞庭登包山入灵洞得古岳渎经第八卷奇
字蠹毁不解谯允南周解语云禹治淮水三至桐柏山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0883-0551d.png
惊风迅雷石号木鸣土伯拥川天老肃兵功不能兴
禹怒召百灵授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
鸿蒙氏彰商氏兜氏庐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支无
祈(支无祈水神名)善应对言语形若猿猱缩鼻高额青躯白首
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赶疾利倏忽视
不可久禹授之童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乌木田
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能制鸱脾柏胡木魅水魅山妖
石怪奔号丛绕者以千数庚辰持戟逐去颈锁大械鼻
禹怒召百灵授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
鸿蒙氏彰商氏兜氏庐氏犁娄氏乃获淮涡水神支无
祈(支无祈水神名)善应对言语形若猿猱缩鼻高额青躯白首
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赶疾利倏忽视
不可久禹授之童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乌木田
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能制鸱脾柏胡木魅水魅山妖
石怪奔号丛绕者以千数庚辰持戟逐去颈锁大械鼻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0883-0552a.png
穿金铃徙之淮阴龟山之足俾淮水永安而释氏以为
泗州僧伽之所降水母者罗长源尝辨其非矣大哉神
禹之力世儒不得闻其槩今之黄冠履斗罡戟指书空
者辄称禹步禹诀焉诸葛孔明黄陵庙记云仆总师趍
蜀道见石壁间神像宛然如画前竖一柱旗右驻一黄
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
不诬也夫世人有道术者亦能治蛟螭之怪如许敬之
逊斩蛟之迹显著楚中姑亡论而襄阳耆旧传城北渴
泗州僧伽之所降水母者罗长源尝辨其非矣大哉神
禹之力世儒不得闻其槩今之黄冠履斗罡戟指书空
者辄称禹步禹诀焉诸葛孔明黄陵庙记云仆总师趍
蜀道见石壁间神像宛然如画前竖一柱旗右驻一黄
犊犹有董工开导之势古传所载黄龙助禹开江治水
不诬也夫世人有道术者亦能治蛟螭之怪如许敬之
逊斩蛟之迹显著楚中姑亡论而襄阳耆旧传城北渴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0883-0552b.png
水有蛟患邓遐守襄拔剑入水斩之遂无蛟患浔阳记
城东桥水有蛟董奉书符咒水即见蛟死又原化记种
园张老以法禁龙(荆湘僧居近冰有龙时挟雷雨出入种园张老者术士也嗔此龙损物密
禁以法龙潜告僧曰某乃龙也住此水多年今为张老所禁命在危急请和尚救之愿酬一宝珠僧如其言以
告张老张老曰和尚勿救此龙若受其珠后悔无及僧恳请不已张老乃放龙出潭水张老去雷雨忽作坏僧
舍夺其珠)裴铏傅奇西域异僧金刚仙能摄龙于瓶中(开成初僧
金刚仙西域人居清远挟山寺能梵音善拘鬼魅制蛟螭锡杖一声召雷立震后欲归天竺乃于挟山潭盘摇
锡而咒水开见底以瓶张之有一泥鳅长三寸许跃入瓶中语寺僧曰此龙也吾至海门以药煮膏涂于足则
城东桥水有蛟董奉书符咒水即见蛟死又原化记种
园张老以法禁龙(荆湘僧居近冰有龙时挟雷雨出入种园张老者术士也嗔此龙损物密
禁以法龙潜告僧曰某乃龙也住此水多年今为张老所禁命在危急请和尚救之愿酬一宝珠僧如其言以
告张老张老曰和尚勿救此龙若受其珠后悔无及僧恳请不已张老乃放龙出潭水张老去雷雨忽作坏僧
舍夺其珠)裴铏傅奇西域异僧金刚仙能摄龙于瓶中(开成初僧
金刚仙西域人居清远挟山寺能梵音善拘鬼魅制蛟螭锡杖一声召雷立震后欲归天竺乃于挟山潭盘摇
锡而咒水开见底以瓶张之有一泥鳅长三寸许跃入瓶中语寺僧曰此龙也吾至海门以药煮膏涂于足则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0883-0552c.png
渡海若履平地是夜龙王化白衣叟持黄金百两以馈寺僧恳请舍其龙金刚仙倾鳅于潭泛舶而归)况
神禹乎读禹穴纪异及墉城集大禹治水玄奥录皆言
禹导岷山至于峡中实为上古鬼神龙蟒之宅见禹至
护惜巢穴作为妖怪风沙昼暝迷失道路禹乃仰空而
叹俄见神人状类天女授禹太上先天呼召万灵玉篆
之书且使其臣狂章黄麾大医童律为禹助禹于是呼
吸风雷役使鬼神驱逐龙蟒始能治水异哉此禹之所
以称神也故有豢龙氏御龙氏盖以驯龙得姓左传蔡
神禹乎读禹穴纪异及墉城集大禹治水玄奥录皆言
禹导岷山至于峡中实为上古鬼神龙蟒之宅见禹至
护惜巢穴作为妖怪风沙昼暝迷失道路禹乃仰空而
叹俄见神人状类天女授禹太上先天呼召万灵玉篆
之书且使其臣狂章黄麾大医童律为禹助禹于是呼
吸风雷役使鬼神驱逐龙蟒始能治水异哉此禹之所
以称神也故有豢龙氏御龙氏盖以驯龙得姓左传蔡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0883-0552d.png
墨对魏献子甚详而周礼秋官有壶涿氏其职主于杀水
神死则渊为陵又抱朴子西域方士禹步吹气龙即
浮出十馀丈更吹之辄缩至数寸掇取入壶遇旱发龙
入潭又禹步吹之复长十数丈北齐书云晋阳有人明
法术曰我本恒岳仙人谪至此汾水暴涨禹步投符水
流便绝此或神禹之遗法也
玉京洞
广舆记天台玉京洞许迈尝隐于此尝闻上有橹声或
神死则渊为陵又抱朴子西域方士禹步吹气龙即
浮出十馀丈更吹之辄缩至数寸掇取入壶遇旱发龙
入潭又禹步吹之复长十数丈北齐书云晋阳有人明
法术曰我本恒岳仙人谪至此汾水暴涨禹步投符水
流便绝此或神禹之遗法也
玉京洞
广舆记天台玉京洞许迈尝隐于此尝闻上有橹声或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0883-0553a.png
云是江底洞也又泰和有清水岩广可容数百人深不
可测有人进穴约十馀里闻撒网声惧而出建宁有渔
人没潭中见石室金字匾曰玉清洞一童子出曰此司
命真君之府括异志永兴桥之西陆氏宅有大井不知
何年所凿面阔数尺其深不可测虽大旱不涸其下可
以转篙时时于其中有浮萍及破碎蒲帆浮起不知何
来古来相传此下通大海岂海水伏地中从此过耶南
昌府西有秦人洞有人秉炬入洞约可五里忽豁然开
可测有人进穴约十馀里闻撒网声惧而出建宁有渔
人没潭中见石室金字匾曰玉清洞一童子出曰此司
命真君之府括异志永兴桥之西陆氏宅有大井不知
何年所凿面阔数尺其深不可测虽大旱不涸其下可
以转篙时时于其中有浮萍及破碎蒲帆浮起不知何
来古来相传此下通大海岂海水伏地中从此过耶南
昌府西有秦人洞有人秉炬入洞约可五里忽豁然开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0883-0553b.png
朗一水横绝不可渡遥望桑麻芃芃若有居室又府治
西南有生米潭有捕鱼者投其中不觉行至石门见一
老翁曰此非所宜来渔人骇而登岸入水已三日矣故
老谓此即西山天宝洞南门也广信鬼谷洞可容数千
人傍有一洞口甚狭小而人入见林木室庐俨如村落
华山云台峰下有穴相传有人入穴中东出方山云经
黄河底上闻有流水声其峰上有玉女窗即明星玉女
之别馆也图经陵州盐井井底有灵不得以火投及污
西南有生米潭有捕鱼者投其中不觉行至石门见一
老翁曰此非所宜来渔人骇而登岸入水已三日矣故
老谓此即西山天宝洞南门也广信鬼谷洞可容数千
人傍有一洞口甚狭小而人入见林木室庐俨如村落
华山云台峰下有穴相传有人入穴中东出方山云经
黄河底上闻有流水声其峰上有玉女窗即明星玉女
之别馆也图经陵州盐井井底有灵不得以火投及污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0883-0553c.png
秽曾有汲水误以火坠即大吼沸涌烟气冲上或云泉
脉通东海时有败船木浮出天宝中遣道士祭罗浮朱
明洞时见一洞垂一人下约五丈馀却出云下视四底
日月星辰无不具备震泽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馀
尺仰公驰误堕洞中旁行升降五十馀里至一龙宫昼
夜光明遇守门小蛟张鳞奋爪拒之不得入公貤在洞
百有馀日食青泥味若粳米忽得归路寻出乃具事闻
梁武帝帝问杰公公曰此洞穴有四枝一通洞庭湖西
脉通东海时有败船木浮出天宝中遣道士祭罗浮朱
明洞时见一洞垂一人下约五丈馀却出云下视四底
日月星辰无不具备震泽中洞庭山南有洞穴深百馀
尺仰公驰误堕洞中旁行升降五十馀里至一龙宫昼
夜光明遇守门小蛟张鳞奋爪拒之不得入公貤在洞
百有馀日食青泥味若粳米忽得归路寻出乃具事闻
梁武帝帝问杰公公曰此洞穴有四枝一通洞庭湖西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0883-0553d.png
岸一通蜀道青衣浦北岸一通罗浮两山间穴溪一通
枯桑岛东岸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王珠藏小龙千
数卫护此珠龙畏蜡爱美玉及空青而嗜燕若遣使往
可得宝珠洛中有洞穴深不可测有人误坠穴中因行
数里觉所践如尘闻米香即裹以为粮复前行遇如泥
者味似向尘又赍以去久之渐觉明旷见有宫殿人物
人皆长三丈被羽衣便告请求哀长人语令前去凡遇
如此者九处最后所至苦告饥馁长人指中庭大柏树
枯桑岛东岸盖东海龙王第七女掌龙王珠藏小龙千
数卫护此珠龙畏蜡爱美玉及空青而嗜燕若遣使往
可得宝珠洛中有洞穴深不可测有人误坠穴中因行
数里觉所践如尘闻米香即裹以为粮复前行遇如泥
者味似向尘又赍以去久之渐觉明旷见有宫殿人物
人皆长三丈被羽衣便告请求哀长人语令前去凡遇
如此者九处最后所至苦告饥馁长人指中庭大柏树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0883-0554a.png
近百围下有一羊令跪捋羊须初得一珠长人取之次
捋亦取后捋令啖食即得疗饥请问九处之名答曰问
张华当悉此人便复随穴而行遂得出交郡往还六七
年间即归洛问华以所得二物视之华云如尘者是黄
河龙涎泥是昆山下泥九处地仙名九馆羊为痴龙其
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己酉
阳杂俎唐开成末永兴坊百姓王乙掘井过常井一丈
馀无水忽听向下有人语及鸡声甚喧闹近似隔壁井
捋亦取后捋令啖食即得疗饥请问九处之名答曰问
张华当悉此人便复随穴而行遂得出交郡往还六七
年间即归洛问华以所得二物视之华云如尘者是黄
河龙涎泥是昆山下泥九处地仙名九馆羊为痴龙其
初一珠食之与天地等寿次者延年后者充饥而己酉
阳杂俎唐开成末永兴坊百姓王乙掘井过常井一丈
馀无水忽听向下有人语及鸡声甚喧闹近似隔壁井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0883-0554b.png
匠惧不敢掘遽令塞之乌山下无水魏末有人掘井五
丈得一石函复掘三丈水流汹汹俄有一船触石船上
得一杉板板刻字曰吴赤乌二年武昌王子义之船稽
神录江夏有林主簿所爱一女好食鸡里胥日供双鸡
一日将杀鸡鸡走入舍北枯井中女亦逐之入井遂不
见林自往亦不出俄井中黑气上腾有屠者请入视之
但见大釜汤沸火炽久之气息井中得鸡骨一具人骨
二具建州魏使君宅有大井淤塞军人浚之入者二人
丈得一石函复掘三丈水流汹汹俄有一船触石船上
得一杉板板刻字曰吴赤乌二年武昌王子义之船稽
神录江夏有林主簿所爱一女好食鸡里胥日供双鸡
一日将杀鸡鸡走入舍北枯井中女亦逐之入井遂不
见林自往亦不出俄井中黑气上腾有屠者请入视之
但见大釜汤沸火炽久之气息井中得鸡骨一具人骨
二具建州魏使君宅有大井淤塞军人浚之入者二人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0883-0554c.png
皆卒尸亦不获有一人请入以绳缒引绳即亟出之既
入忽引绳出之已如痴矣良久乃能言说云入井但见
城郭井邑人物甚众其主曰李将军机务鞅掌府署甚
盛惧而遽出竟不获二尸括异志婺源公山二洞有穴
咸通有道士以绳缒下百馀丈傍有穴往视之路穷水
阻隔岸有花木二道士对棋使一童子刺船而至问欲
渡否曰当还复攀绳而出明日石笋塞其口自是无复
入者神仙感遇传河东薛逢梦入洞府有人曰此天仓
入忽引绳出之已如痴矣良久乃能言说云入井但见
城郭井邑人物甚众其主曰李将军机务鞅掌府署甚
盛惧而遽出竟不获二尸括异志婺源公山二洞有穴
咸通有道士以绳缒下百馀丈傍有穴往视之路穷水
阻隔岸有花木二道士对棋使一童子刺船而至问欲
渡否曰当还复攀绳而出明日石笋塞其口自是无复
入者神仙感遇传河东薛逢梦入洞府有人曰此天仓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0883-0554d.png
也及明话于宾友或曰绵州界昌明县有天仓洞即使
道士孙灵讽与亲吏访焉入洞可十馀里渐明朗又三
五里豁然与人世无异崖室极广可容千人有石床罗
列饮食甚多皆新熟甘美灵讽拜而食之洞中堆盐积
豉不知纪极又行一二里溪水迅急隔溪见山川居第
历历不敢渡而止携食物出洞门皆化为石又舆地志
少室山有自然五谷神芝仙药周太子晋学道上仙有
九十年资粮留于山中又石室中有自然经书自然饮
道士孙灵讽与亲吏访焉入洞可十馀里渐明朗又三
五里豁然与人世无异崖室极广可容千人有石床罗
列饮食甚多皆新熟甘美灵讽拜而食之洞中堆盐积
豉不知纪极又行一二里溪水迅急隔溪见山川居第
历历不敢渡而止携食物出洞门皆化为石又舆地志
少室山有自然五谷神芝仙药周太子晋学道上仙有
九十年资粮留于山中又石室中有自然经书自然饮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0883-0555a.png
食又天台山东有洞八十里中有居人市肆乾符中有
游僧入洞经历市中问食者买蒸饼啖之一僧服气不食
行十馀里出洞门已是青州牟平县而食僧俄变为石
博异志神龙元年君州竹山县阴阳客家穿井二年已深
一十馀丈而无水工人忽闻地中鸡犬鸟雀声更凿数
尺旁一石穴人入探之初扪壁傍行下连一山乃下山
正立而视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岩万
壑莫非灵景水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
游僧入洞经历市中问食者买蒸饼啖之一僧服气不食
行十馀里出洞门已是青州牟平县而食僧俄变为石
博异志神龙元年君州竹山县阴阳客家穿井二年已深
一十馀丈而无水工人忽闻地中鸡犬鸟雀声更凿数
尺旁一石穴人入探之初扪壁傍行下连一山乃下山
正立而视别一天地日月世界其山傍向万仞千岩万
壑莫非灵景水尽碧琉璃色每岩壑中皆有金银宫阙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0883-0555b.png
有大树身如竹有节叶如芭蕉又有紫花如盘五色蛱
蝶翅大如扇五色鸟大如鹤阙前署曰天桂山以银字
书之乃梯仙国也
水品井味咸色绿者其源通海旧云东风时凿井则
通海脉理或然也莆田壶公山绝顶有蟹井其脉通
海视潮盈缩
佛林水银海
梁四公传西海中岛岛上有大林林皆宝树中有万馀
蝶翅大如扇五色鸟大如鹤阙前署曰天桂山以银字
书之乃梯仙国也
水品井味咸色绿者其源通海旧云东风时凿井则
通海脉理或然也莆田壶公山绝顶有蟹井其脉通
海视潮盈缩
佛林水银海
梁四公传西海中岛岛上有大林林皆宝树中有万馀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0883-0555c.png
家其人皆巧能造宝器所谓佛林国也岛西北有坑盘
坳深千馀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彼云是
色界天王之宝藏朱泽民异域记景佑间有佛林国来
朝备言其国当日没之处土地甚广有七十二酋长地
有水银海周回可四五十里国人取之之法先于近海
十里掘坑井数十然后使健夫骏马驰骤可逐飞雁者
人马皆贴以金箔迤逦行近海日炤金光晃耀则水银
深沸如潮而来势若粘裹其人即回马疾驰水银随后
坳深千馀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彼云是
色界天王之宝藏朱泽民异域记景佑间有佛林国来
朝备言其国当日没之处土地甚广有七十二酋长地
有水银海周回可四五十里国人取之之法先于近海
十里掘坑井数十然后使健夫骏马驰骤可逐飞雁者
人马皆贴以金箔迤逦行近海日炤金光晃耀则水银
深沸如潮而来势若粘裹其人即回马疾驰水银随后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0883-0555d.png
赶至行稍迟缓则人马俱为水银拦没人马既回速于
是水银之势渐远力渐微却复奔回遇有坑井则水银
溜积其中然后其国人取之用香草同煎皆化为银神
异经西方日宫之外有山长十馀里广二三里高百馀
丈其山黄皆金不杂土石不生草木上有金人高五丈
名曰金犀入山下一丈有银又入一丈有锡又入一丈
有铅又入一丈有丹阳铜西国行传繇吐蕃雪山南界
至奇尔图实哩等国从此驿行可九日有一宝山悉是
是水银之势渐远力渐微却复奔回遇有坑井则水银
溜积其中然后其国人取之用香草同煎皆化为银神
异经西方日宫之外有山长十馀里广二三里高百馀
丈其山黄皆金不杂土石不生草木上有金人高五丈
名曰金犀入山下一丈有银又入一丈有锡又入一丈
有铅又入一丈有丹阳铜西国行传繇吐蕃雪山南界
至奇尔图实哩等国从此驿行可九日有一宝山悉是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0883-0556a.png
黄金
于阗玉河
晋天福中高居诲使于阗记于阗玉河其源出昆崙山
西流二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流三河一曰黄
玉河一曰绿玉河一曰乌玉河其源则一其玉则随地
而变每五六月大水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
小八月水退始可取国人谓之捞玉玉分五色惟青碧
一色高下至多端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
于阗玉河
晋天福中高居诲使于阗记于阗玉河其源出昆崙山
西流二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流三河一曰黄
玉河一曰绿玉河一曰乌玉河其源则一其玉则随地
而变每五六月大水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
小八月水退始可取国人谓之捞玉玉分五色惟青碧
一色高下至多端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至河滨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0883-0556b.png
又西域记于阗玉池国人夜视月光盛必得美玉常以
端午日王亲往取之每得玉一团则以一团石投之西
域贾客言海中玉将出时光浮海者灿然有光继而近
岸土人以物迫之即圆转入崖土中掘四五尺馀始得
玉张世南游宦纪闻玉出蓝田昆冈今蓝田不闻有玉
本朝礼器及乘舆服御多是于阗玉大观中添创八宝
从于阗求大玉后果得厚大踰二尺色如截脂者宁和
殿有玉等子以诸色玉次第排定凡玉至比之高下自
端午日王亲往取之每得玉一团则以一团石投之西
域贾客言海中玉将出时光浮海者灿然有光继而近
岸土人以物迫之即圆转入崖土中掘四五尺馀始得
玉张世南游宦纪闻玉出蓝田昆冈今蓝田不闻有玉
本朝礼器及乘舆服御多是于阗玉大观中添创八宝
从于阗求大玉后果得厚大踰二尺色如截脂者宁和
殿有玉等子以诸色玉次第排定凡玉至比之高下自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0883-0556c.png
见南村辍耕录丞相巴延尝至于阗于其国中凿井得
一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肪炤之皆见筋骨脉络即贡
上方又有一段白玉高六尺阔五尺长十七步以重不
可致抱朴子玉亦仙药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
寿如玉又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极玄真者玉之别名也
得于阗国白玉尤善其次有南阳徐善亭部界中玉及
日南卢容水中玉亦佳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为
水以葱酱消为𥹋赤松子以玄虫血渍玉为水能乘烟
一玉佛高三四尺色如截肪炤之皆见筋骨脉络即贡
上方又有一段白玉高六尺阔五尺长十七步以重不
可致抱朴子玉亦仙药玉经曰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
寿如玉又曰服玄真者其命不极玄真者玉之别名也
得于阗国白玉尤善其次有南阳徐善亭部界中玉及
日南卢容水中玉亦佳玉可以乌米酒及地榆酒化为
水以葱酱消为𥹋赤松子以玄虫血渍玉为水能乘烟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0883-0556d.png
上下又白民国人白如玉国中无五谷惟种玉食之
椎为屑采地榆叶同食之玉得叶即柔软味甘而肥
宴客则以膏露浸玉屑少选便成美酒饮一升醉三年
始醒
潮汐
谢在杭云天下海潮之来皆以渐次余家海滨每乘潮
汐渡江舟中初不觉也盐官潮来则稍泊岸激石成声
与长溪松下潮相似钱塘则不然初望之一片青气稍
椎为屑采地榆叶同食之玉得叶即柔软味甘而肥
宴客则以膏露浸玉屑少选便成美酒饮一升醉三年
始醒
潮汐
谢在杭云天下海潮之来皆以渐次余家海滨每乘潮
汐渡江舟中初不觉也盐官潮来则稍泊岸激石成声
与长溪松下潮相似钱塘则不然初望之一片青气稍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0883-0557a.png
近则茫茫白色其声如雷其势如山吼掷狂奔一瞬至
岸如奔山倒屋之状三跃而定则横江千里水天一色
矣近岸一带人居潮至浪花直喷屋上檐溜倒倾若骤
雨初观之亦令人心悸按浙江一名钱塘江一名罗刹
江所谓罗刹者江心有石即秦望山脚横截波涛中船
至此多倾覆也汉东宣伯褧先生常作浙江潮候图说
曰大海而东凡水之入于海者无不通潮而浙江之潮
独为天下奇观地势然也浙江之江有两山焉其南曰
岸如奔山倒屋之状三跃而定则横江千里水天一色
矣近岸一带人居潮至浪花直喷屋上檐溜倒倾若骤
雨初观之亦令人心悸按浙江一名钱塘江一名罗刹
江所谓罗刹者江心有石即秦望山脚横截波涛中船
至此多倾覆也汉东宣伯褧先生常作浙江潮候图说
曰大海而东凡水之入于海者无不通潮而浙江之潮
独为天下奇观地势然也浙江之江有两山焉其南曰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0883-0557b.png
龛山北曰赭山并峙于海江之会谓之海门下有沙潬
跨江东西三百馀里若伏槛然潮入于浙江也泛乎浩
渺之区而顿登就敛束逼迫回薄激射趍于两山之间
拗怒不息则奋而上凌如素蜺横空奔雷激地观者胆
掉心怖故为东南之至险非他江之可同也原其消长
之故山海经以为海䲡之出入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
化海峤志以为随月盈亏窦叔蒙海涛志以潮汐作涛
必待于月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明东海渔翁海潮论
跨江东西三百馀里若伏槛然潮入于浙江也泛乎浩
渺之区而顿登就敛束逼迫回薄激射趍于两山之间
拗怒不息则奋而上凌如素蜺横空奔雷激地观者胆
掉心怖故为东南之至险非他江之可同也原其消长
之故山海经以为海䲡之出入浮屠书以为神龙之变
化海峤志以为随月盈亏窦叔蒙海涛志以潮汐作涛
必待于月月与海相推海与月相明东海渔翁海潮论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0883-0557c.png
谓地浮而大海随气出入上下地下则沧海之水入于
江而为潮地上则江河之水入于海而为汐浙江江水
少海水多故其潮特大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之血脉
随气进退而为潮高丽录天包水水乘地而元气升降
其中地乘水力以自持且与元气升降互为抑扬而不
觉耳其他或曰天河激涌或曰地机翕张揆其晨夕之
候曰依阴而附阳曰随日而应月地志海经言殊旨异
胡可得而一哉盖圆则之运大气举之方仪之静大水
江而为潮地上则江河之水入于海而为汐浙江江水
少海水多故其潮特大王充论衡以为水者地之血脉
随气进退而为潮高丽录天包水水乘地而元气升降
其中地乘水力以自持且与元气升降互为抑扬而不
觉耳其他或曰天河激涌或曰地机翕张揆其晨夕之
候曰依阴而附阳曰随日而应月地志海经言殊旨异
胡可得而一哉盖圆则之运大气举之方仪之静大水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0883-0557d.png
承之气有升降地有浮沉而潮汐生焉气升地沉则水
溢而为潮气降地浮则水缩而为汐月有盈虚潮有起
伏故盈于朔望虚于两弦息于脁朒消于胐魄而大小
准焉月为阴精水之所生日为阳宗水之所从故昼潮
之期日常加子夜潮之候月必在午而晷刻定焉卯酉
之月阴阳之交故潮大于馀月大梁析木河汉之津也
朔望之后天地之变故潮大于馀日寒暑之大建丑未
也一晦一明再潮再汐一朔一望再虚再盈天一地二
溢而为潮气降地浮则水缩而为汐月有盈虚潮有起
伏故盈于朔望虚于两弦息于脁朒消于胐魄而大小
准焉月为阴精水之所生日为阳宗水之所从故昼潮
之期日常加子夜潮之候月必在午而晷刻定焉卯酉
之月阴阳之交故潮大于馀月大梁析木河汉之津也
朔望之后天地之变故潮大于馀日寒暑之大建丑未
也一晦一明再潮再汐一朔一望再虚再盈天一地二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0883-0558a.png
之道也月经于上水纬于上进退消长相为生成历数
可推毫釐不爽斯天地之至信也昼潮大于春夏夜潮
大于秋冬潮之极涨常在春秋之中潮之极大常在朔
望之日大抵潮之消长每日而移一时潮之大小八日
而经一变每岁则卯酉二月皆大而酉戌二月为尤大
凡江浙钦廉之潮皆有定候琼海之潮半月东流半月
西流潮之大小随长短星不俟月之盛衰闽人占潮方
言初一十五潮满正午初八廿三满在早晚初三廿五
可推毫釐不爽斯天地之至信也昼潮大于春夏夜潮
大于秋冬潮之极涨常在春秋之中潮之极大常在朔
望之日大抵潮之消长每日而移一时潮之大小八日
而经一变每岁则卯酉二月皆大而酉戌二月为尤大
凡江浙钦廉之潮皆有定候琼海之潮半月东流半月
西流潮之大小随长短星不俟月之盛衰闽人占潮方
言初一十五潮满正午初八廿三满在早晚初三廿五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0883-0558b.png
潮平日暮又有水醒水忌每月初一三十日初二初三
四五六水醒至初七平交十五水醒至十六十七十八
十九二十日水俱醒二十一日水平如前水醒则流势甚
急船身不敢偏东水平则船身不可偏西
按丘处机云海潮人皆言因月唐卢肇独言因日余
游海上询其故老月初出则潮初上月卓午则潮满
月西转则潮渐退月没则潮退尽北方月出则潮复
上斗北月中则潮满月东转则潮渐退月没则潮退
四五六水醒至初七平交十五水醒至十六十七十八
十九二十日水俱醒二十一日水平如前水醒则流势甚
急船身不敢偏东水平则船身不可偏西
按丘处机云海潮人皆言因月唐卢肇独言因日余
游海上询其故老月初出则潮初上月卓午则潮满
月西转则潮渐退月没则潮退尽北方月出则潮复
上斗北月中则潮满月东转则潮渐退月没则潮退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0883-0558c.png
尽卢肇言日是太阳水是纯阴日西入地时阴避太
阳东海潮上日出时水乃西流东海潮下且箭之急
疾昼夜不能行万里如何海之深阔洪波荡漾日夜
能行数万里乎又肇之所言昼夜方是一潮知肇不
曾海上游行耳
龙王宅
孙公谈圃宋杨康国钱协使高丽丰稷为杨掌笺表言
东海洋龙宫之宝藏所也浓气厚雾虽无风亦有巨浪
阳东海潮上日出时水乃西流东海潮下且箭之急
疾昼夜不能行万里如何海之深阔洪波荡漾日夜
能行数万里乎又肇之所言昼夜方是一潮知肇不
曾海上游行耳
龙王宅
孙公谈圃宋杨康国钱协使高丽丰稷为杨掌笺表言
东海洋龙宫之宝藏所也浓气厚雾虽无风亦有巨浪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0883-0558d.png
使人卧木匣中虽荡而身不摇食物尽吐惟饮少浆舟
前大龟如屋两目如炬烛放光耀沙上舟人以此卜之
见则无虞也杜光庭录异记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
五六日程小岛之间阔百馀里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
无风而浪高数丈舟船不敢辄近每大潮水漫没其上
不见此浪船则得过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
百馀里上与天连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海槎馀录
贞观中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至倭国在大海中浮
前大龟如屋两目如炬烛放光耀沙上舟人以此卜之
见则无虞也杜光庭录异记海龙王宅在苏州东入海
五六日程小岛之间阔百馀里四面海水粘浊此水清
无风而浪高数丈舟船不敢辄近每大潮水漫没其上
不见此浪船则得过夜中远望见此水上红光如日方
百馀里上与天连人相传龙王宫在其下矣海槎馀录
贞观中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至倭国在大海中浮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0883-0559a.png
海数月方至自云路经地狱门其上气色幽郁闻叫号
锤锯之声甚可畏惧唐会要崖州海外有鬼哭滩极怪
异舟至则没头只手独足短秃鬼百十为群伍争来赶
舟人以米饭频频投之即止未闻有害人者续墨客挥
犀李仲游承议知同安县有一人泛海舟交易外国经
岁始还云为大风飘至一岛屿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
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
形耳舟人鸣锣鼓以骇之复连臂大笑入海而去近屿
锤锯之声甚可畏惧唐会要崖州海外有鬼哭滩极怪
异舟至则没头只手独足短秃鬼百十为群伍争来赶
舟人以米饭频频投之即止未闻有害人者续墨客挥
犀李仲游承议知同安县有一人泛海舟交易外国经
岁始还云为大风飘至一岛屿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
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
形耳舟人鸣锣鼓以骇之复连臂大笑入海而去近屿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0883-0559b.png
人云此名海人室在屿下
送女潮
吴越春秋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乃盛以䲭夷之皮投
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往来前潮水者子胥后
潮水者文种也又录异记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子
胥庙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突鼓怒而起至其庙前
高一丈广十馀步食顷乃安西吴记长兴吴山下有溪
名吴山湾昔吴王送女至此有潮高三尺倒流七十里
送女潮
吴越春秋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乃盛以䲭夷之皮投
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往来前潮水者子胥后
潮水者文种也又录异记庐州城内淝河岸上亦有子
胥庙每朝暮潮时淝河之水亦突鼓怒而起至其庙前
高一丈广十馀步食顷乃安西吴记长兴吴山下有溪
名吴山湾昔吴王送女至此有潮高三尺倒流七十里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0883-0559c.png
名吴王送女潮图经苕溪在馀杭夹岸多苕花因得名
相传古有尹公者善推候有异术乡人王氏有女美质
尹公求之不得叱水成潮以溺其居至今日暮则风生
水长数寸号为尹公潮然则子胥之潮不止钱塘而激
水成潮亦不但子胥矣岳阳风土记荆江出巴蜀自高
注下浊流汹涌夏秋暴涨则逆泛洞庭潇湘清流顿皆
混冲岳人谓之翻流水南至青草湖或三五日乃还俗
云水神朝君山
相传古有尹公者善推候有异术乡人王氏有女美质
尹公求之不得叱水成潮以溺其居至今日暮则风生
水长数寸号为尹公潮然则子胥之潮不止钱塘而激
水成潮亦不但子胥矣岳阳风土记荆江出巴蜀自高
注下浊流汹涌夏秋暴涨则逆泛洞庭潇湘清流顿皆
混冲岳人谓之翻流水南至青草湖或三五日乃还俗
云水神朝君山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0883-0559d.png
阿耨达池
大藏西域记云阿耨达池在香山之南大雪山北周八
百里东南流入海者曰殑伽河西南流入海者曰缚刍
河北流入海者曰徙多河又潜流地下出积石山东北
流入海者为中国之河源阿耨达华言无烦恼似指所
谓星宿海者殑伽华言天堂缚刍华言清徙多华言冷
阿耨池一名卜叉从琉璃马口出象教皮编曰殑伽河
天堂河也一曰恒伽河此河从天堂而来恒河东面金
大藏西域记云阿耨达池在香山之南大雪山北周八
百里东南流入海者曰殑伽河西南流入海者曰缚刍
河北流入海者曰徙多河又潜流地下出积石山东北
流入海者为中国之河源阿耨达华言无烦恼似指所
谓星宿海者殑伽华言天堂缚刍华言清徙多华言冷
阿耨池一名卜叉从琉璃马口出象教皮编曰殑伽河
天堂河也一曰恒伽河此河从天堂而来恒河东面金
卷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0883-0560a.png
象口而出流入东海信度河验河也从阿耨池南面银
牛口而出流入南海徙多河冷河也一曰卜叉河从阿
耨池西面琉璃马口而出流入西海缚刍河清河也一
曰博叉河从阿耨池北面玻瓈狮子口而出流入北海
蜀都火井
博物志火井在蜀都纵横五尺深二三丈时以竹木投
之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观后火转盛热以盆着井上煮
之得盐后土人以家烛火投井中即灭息至今不复然游
牛口而出流入南海徙多河冷河也一曰卜叉河从阿
耨池西面琉璃马口而出流入西海缚刍河清河也一
曰博叉河从阿耨池北面玻瓈狮子口而出流入北海
蜀都火井
博物志火井在蜀都纵横五尺深二三丈时以竹木投
之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观后火转盛热以盆着井上煮
之得盐后土人以家烛火投井中即灭息至今不复然游
卷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0883-0560b.png
宦馀谈火井在云台山东五里火自井出周围有灶数
十居民各以竹刳其中引火至灶锅滚而竹不然观者
不敢近井盖井火时一喷辄及数丈不用时以物盖之
用时去盖投火少许即腾腾燄上至井近井数十家擅
其利云华阳国志火井夜时光彩上炤民欲其火先以
家火投之顷许如雷火燄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
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有二水井取井火煮之一斛
水得五斛盐家火煮之无几也隋置火井县旧史袁天
十居民各以竹刳其中引火至灶锅滚而竹不然观者
不敢近井盖井火时一喷辄及数丈不用时以物盖之
用时去盖投火少许即腾腾燄上至井近井数十家擅
其利云华阳国志火井夜时光彩上炤民欲其火先以
家火投之顷许如雷火燄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
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有二水井取井火煮之一斛
水得五斛盐家火煮之无几也隋置火井县旧史袁天
卷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0883-0560c.png
罡为火井令又蓬溪县志载覆龙山有火井尹王良谟
至其地问之土人试即一地掘尺许便水泉涌出如沸
少选渐盛火荧荧浮水面以火引之即然潼川火井穴
地而洼若池以火引之少顷交炽夏月积水则燄生水
上水沸而寒如故王子年拾遗记西海之西有浮玉山
山下有穴穴中有火其色如水波涛灌荡而光不灭名
曰阴火水经注大同西溪水导源火山山有火井南北
七十步广减尺许深不见底炎热上升常若雷霆发响
至其地问之土人试即一地掘尺许便水泉涌出如沸
少选渐盛火荧荧浮水面以火引之即然潼川火井穴
地而洼若池以火引之少顷交炽夏月积水则燄生水
上水沸而寒如故王子年拾遗记西海之西有浮玉山
山下有穴穴中有火其色如水波涛灌荡而光不灭名
曰阴火水经注大同西溪水导源火山山有火井南北
七十步广减尺许深不见底炎热上升常若雷霆发响
卷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0883-0560d.png
以草衅之则烟腾火发亦名荧台郡国志邢州尚书房
车有地周百馀步其地人马行土轰作雷声掘之即火
出汉书注西河鸿门县有天封苑有火井祠火从地中
出九国志杨渭武义二年冬十月浚东塘之杨林江水
出火可以燃煮杨用修曰火井在蜀之临邛今嘉定犍
为有之其泉皆油爇之则然人取为烛灯水涸则土上
有燄观者至焚其裾老学庵笔记吴中卑薄斸地二三
尺辄见水予顷在南郑见一军校火山军人也言火山
车有地周百馀步其地人马行土轰作雷声掘之即火
出汉书注西河鸿门县有天封苑有火井祠火从地中
出九国志杨渭武义二年冬十月浚东塘之杨林江水
出火可以燃煮杨用修曰火井在蜀之临邛今嘉定犍
为有之其泉皆油爇之则然人取为烛灯水涸则土上
有燄观者至焚其裾老学庵笔记吴中卑薄斸地二三
尺辄见水予顷在南郑见一军校火山军人也言火山
卷二十三 第 36a 页 WYG0883-0561a.png
之南地尤枯瘠锄钁所及烈燄应手涌出故以火名军
尤异也宋鲁应龙括异记嘉禾志顾亭林庵中有忠烈
公祠近岁忽地裂数尺中有风涛声以物探之应手火
起孝成河平八年丙申山阳火生石中集异记晋穆帝
升平三年二月凉州城东池中有火四年四月姑臧水
中又有火刘协新论水性宜冷而有华阳之温泉火性
宜热而有萧丘之寒燄按萧丘在海中有自生火春起
秋灭着木不焚又李元阳洱海记言夜见水面火高数
尤异也宋鲁应龙括异记嘉禾志顾亭林庵中有忠烈
公祠近岁忽地裂数尺中有风涛声以物探之应手火
起孝成河平八年丙申山阳火生石中集异记晋穆帝
升平三年二月凉州城东池中有火四年四月姑臧水
中又有火刘协新论水性宜冷而有华阳之温泉火性
宜热而有萧丘之寒燄按萧丘在海中有自生火春起
秋灭着木不焚又李元阳洱海记言夜见水面火高数
卷二十三 第 36b 页 WYG0883-0561b.png
丈问人曰阳火也霏雪录洪武丁卯会稽王家堰夜大
雨水暴至死者十四五水上有火万炬咸以为鬼予尝
询于习海事者曰咸水夜动则有光盖海水为风雨所
击故其光如火耳
水火池
王玄策西国传泥婆罗国西南至颇罗渡来村东坎下
有水火池将家火炤之即有火燄从水中出以水沃之
其燄转炽汉使会于池架釜炊饭得熟使人云曾经以
雨水暴至死者十四五水上有火万炬咸以为鬼予尝
询于习海事者曰咸水夜动则有光盖海水为风雨所
击故其光如火耳
水火池
王玄策西国传泥婆罗国西南至颇罗渡来村东坎下
有水火池将家火炤之即有火燄从水中出以水沃之
其燄转炽汉使会于池架釜炊饭得熟使人云曾经以
卷二十三 第 37a 页 WYG0883-0561c.png
杖刺着釜匮令人挽出不可得相传是弥勒佛当来成
道火冠金龙守之此池火是火龙之火也
广成化城
三水小牍汝州临汝县广成城有小山曰崆峒若三春
九秋天景清丽必有素雾自岊起须臾粉堞青甍弥亘
数里楼殿轇轕草木焕烂数息中雾势漫散不复见矣
俗名广成化城皇览赵简子墓在临水界上冢上气成
楼台之状恩县白马营在县西十五里相传为唐时故
道火冠金龙守之此池火是火龙之火也
广成化城
三水小牍汝州临汝县广成城有小山曰崆峒若三春
九秋天景清丽必有素雾自岊起须臾粉堞青甍弥亘
数里楼殿轇轕草木焕烂数息中雾势漫散不复见矣
俗名广成化城皇览赵简子墓在临水界上冢上气成
楼台之状恩县白马营在县西十五里相传为唐时故
卷二十三 第 37b 页 WYG0883-0561d.png
镇二三里外夏秋之际侵晨望之如城郭掩映林木蓊
郁日出即不见每岁约数次汶上县西南周回三十里
每秋水泛涨一望无际遥视村落在烟波杳霭中又常
有城楼人马之状出于水上谓之水市阚亭在南旺湖
中水际时见烟云楼台之状灵璧县沫沟湖天色晦暝
之际隐隐有城屋状霍丘县大业陂天晴日霁陂中或
见城郭之影东阿县桃城铺铺旁一丘高可数仞每阴
雨后烟雾中隐隐有市井车马之形录异记益水在淇
郁日出即不见每岁约数次汶上县西南周回三十里
每秋水泛涨一望无际遥视村落在烟波杳霭中又常
有城楼人马之状出于水上谓之水市阚亭在南旺湖
中水际时见烟云楼台之状灵璧县沫沟湖天色晦暝
之际隐隐有城屋状霍丘县大业陂天晴日霁陂中或
见城郭之影东阿县桃城铺铺旁一丘高可数仞每阴
雨后烟雾中隐隐有市井车马之形录异记益水在淇
卷二十三 第 38a 页 WYG0883-0562a.png
阳县治去长沙三百里东望时见长沙城隍人马形色
悉可审辨或停览瞩移晷乃灭封禅仪光武封禅云亭
山百官布野时山上云气成宫阙百官皆见之汉武遣
方士徐登浮海探药于波中见汉家楼观参差公侯第
宅满目班超在浑邪国平旦云霞鲜朗忽见天际宫阙
馆宇严列侍臣左右悉如汉家斯并山川之灵迹也
金波宝燄
宋晦翁庐山纪行诗斯须莫云合白日无馀晖金波从
悉可审辨或停览瞩移晷乃灭封禅仪光武封禅云亭
山百官布野时山上云气成宫阙百官皆见之汉武遣
方士徐登浮海探药于波中见汉家楼观参差公侯第
宅满目班超在浑邪国平旦云霞鲜朗忽见天际宫阙
馆宇严列侍臣左右悉如汉家斯并山川之灵迹也
金波宝燄
宋晦翁庐山纪行诗斯须莫云合白日无馀晖金波从
卷二十三 第 38b 页 WYG0883-0562b.png
地涌宝燄穿林飞又有观野灯诗云须信地灵资物化
金膏随处发精光余谓马血之为飞燐人血之为鬼火
此所谓昭明焄蒿悽怆也若庐山之野灯杭州之湖光
峨眉之佛光金堂之圣光海赋之阴火皆山川宝玉之
气衡山文殊峰唐宣宗太子慕道自霍之衡西望峰山
见金色瑞相弥陀僧以为文殊出现故名太室玉镜峰
峰上常现瑞光晶彩如玉少室玉华峰山有宝玉气远
望光彩聂矗张道陵得道于此赣州大龙山层峰叠嶂
金膏随处发精光余谓马血之为飞燐人血之为鬼火
此所谓昭明焄蒿悽怆也若庐山之野灯杭州之湖光
峨眉之佛光金堂之圣光海赋之阴火皆山川宝玉之
气衡山文殊峰唐宣宗太子慕道自霍之衡西望峰山
见金色瑞相弥陀僧以为文殊出现故名太室玉镜峰
峰上常现瑞光晶彩如玉少室玉华峰山有宝玉气远
望光彩聂矗张道陵得道于此赣州大龙山层峰叠嶂
卷二十三 第 39a 页 WYG0883-0562c.png
遇夜则红光烛天秦淮口张丽华墓时有光如金练掬
之作水银顷即流散上高灵峰山风雨之夜时有赤光
如斗名胜志黄岩鸡笼山每星月晦冥有光烛天一日
晶彩昼见或视之金玉弥山谷往取即灭胥此类也湖
广华容方台山上产云母石土人候云气所出掘之往
往有长数尺者可制为屏莆田县壶山上有辟支岩石
间小窍迸出异香青泥坊在资县苌(阙)死三年而血化
为碧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
之作水银顷即流散上高灵峰山风雨之夜时有赤光
如斗名胜志黄岩鸡笼山每星月晦冥有光烛天一日
晶彩昼见或视之金玉弥山谷往取即灭胥此类也湖
广华容方台山上产云母石土人候云气所出掘之往
往有长数尺者可制为屏莆田县壶山上有辟支岩石
间小窍迸出异香青泥坊在资县苌(阙)死三年而血化
为碧今数里之内土色尚青
卷二十三 第 39b 页 WYG0883-0562d.png
海市
閒览载登州海中遇晴霁忽见台观城市人物往还者
谓之海市东坡尝一见之名胜志浙江象山县大韭山
在东南大海中遍地皆云岚天霁则蜃气焕发楼台殿
阁龙凤之形变态万状广东新安县西北合兰洲春晴
蜃气结为楼台城堞人物车马往来之状(陈连诗云㳽漫合兰海南
与沧溟通蜃气起蛟室珠光出龙宫楼台纷隐现墟市现空濛谩将化城比还与幻境同天风忽吹荡人物归
虚空)漳州府志载万历壬子四月浴佛日海中东镇屿前
閒览载登州海中遇晴霁忽见台观城市人物往还者
谓之海市东坡尝一见之名胜志浙江象山县大韭山
在东南大海中遍地皆云岚天霁则蜃气焕发楼台殿
阁龙凤之形变态万状广东新安县西北合兰洲春晴
蜃气结为楼台城堞人物车马往来之状(陈连诗云㳽漫合兰海南
与沧溟通蜃气起蛟室珠光出龙宫楼台纷隐现墟市现空濛谩将化城比还与幻境同天风忽吹荡人物归
虚空)漳州府志载万历壬子四月浴佛日海中东镇屿前
卷二十三 第 40a 页 WYG0883-0563a.png
吐蜃气成重楼叠阁状甚巍峨忽变为层台城垛有人
物游宴于其上倏忽复变为艅艎又变为狮象终而变
为黄盖若神人羽客出没自寅至未始散而登莱之市
为著狯园载副将谢廷芝建牙东省亲见登莱海市初
堂屋三间甚轩厂罘罳掩映中悬大珠帘见一曲几上
安鹊尾香炉篆烟袅袅有丱角童子拥彗而至次第扫
地毕乃取香添入炉中历历分明移时乃灭谢在杭曰
海市海气所结非蜃气家居海滨每秋月极明水天一
物游宴于其上倏忽复变为艅艎又变为狮象终而变
为黄盖若神人羽客出没自寅至未始散而登莱之市
为著狯园载副将谢廷芝建牙东省亲见登莱海市初
堂屋三间甚轩厂罘罳掩映中悬大珠帘见一曲几上
安鹊尾香炉篆烟袅袅有丱角童子拥彗而至次第扫
地毕乃取香添入炉中历历分明移时乃灭谢在杭曰
海市海气所结非蜃气家居海滨每秋月极明水天一
卷二十三 第 40b 页 WYG0883-0563b.png
色海中蚌蛤车螯之属大者如斗吐珠与月光相射忽
吐成市城楼阁截流而渡至杳不可见方没人亦习以
为常不知异也
吴兴慎蒙观海市记云丁亥孟夏二十二日余至逢
莱越二日登蓬莱阁召守阁者问之曰海市春夏见
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
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
也迟而拙余谓市既有时难以必见将行矣俄从者
吐成市城楼阁截流而渡至杳不可见方没人亦习以
为常不知异也
吴兴慎蒙观海市记云丁亥孟夏二十二日余至逢
莱越二日登蓬莱阁召守阁者问之曰海市春夏见
秋冬少见大雾之后天晴见天阴不见微风见无风
不见大风不见风微急其见也速而巧风微缓其见
也迟而拙余谓市既有时难以必见将行矣俄从者
卷二十三 第 41a 页 WYG0883-0563c.png
报曰山抬头张口海市矣翘首视之牵牛岛见楼台
前低后昂大一竹山见一大城其色则青白相间雄
伟壮丽殆若王都顾盼之间惊愕交并又自以为眩
而妄也凭栏视之倏然俱灭俄有报者曰珠玑山更
见一城其色则青黄相间其形则或高或下其城上
之诸楼则隐显无常其楼阁之大则离合不定回视
夫牵牛岛二峰或开而离或合而联或大者自然而
小或尖者忽然而平俄又有报者曰半洋离咫尺忽
前低后昂大一竹山见一大城其色则青白相间雄
伟壮丽殆若王都顾盼之间惊愕交并又自以为眩
而妄也凭栏视之倏然俱灭俄有报者曰珠玑山更
见一城其色则青黄相间其形则或高或下其城上
之诸楼则隐显无常其楼阁之大则离合不定回视
夫牵牛岛二峰或开而离或合而联或大者自然而
小或尖者忽然而平俄又有报者曰半洋离咫尺忽
卷二十三 第 41b 页 WYG0883-0563d.png
复合为一大楼中留一门复塞其东则起三圆亭皆
重檐三叠透彻玲珑其西则起假山者三皆孤峰特
耸突兀嵯峨其大楼之东则复起一小楼与大楼相
等其大者默移于前小者默移于后既而升者沉起
者伏遂隐而不见俄而一楼独大巍然突起三阁微
小列于左三屋则又小乃杂聚于右而前后左右各
起数楼或淡而似远或浓而似近顷之忽大楼耸起
于中极其庄严三方楼端拱于左层楼叠起楼之帘
重檐三叠透彻玲珑其西则起假山者三皆孤峰特
耸突兀嵯峨其大楼之东则复起一小楼与大楼相
等其大者默移于前小者默移于后既而升者沉起
者伏遂隐而不见俄而一楼独大巍然突起三阁微
小列于左三屋则又小乃杂聚于右而前后左右各
起数楼或淡而似远或浓而似近顷之忽大楼耸起
于中极其庄严三方楼端拱于左层楼叠起楼之帘
卷二十三 第 42a 页 WYG0883-0564a.png
间窗牖闪烁种种具在三团松植立于右其葆盖亭
亭形容特异虽古今之名画秦汉离宫不足拟其天
成之妙也未几三松之顶三楼之表微有云气初如
一线与大殿相连俄而小者渐大狭者渐阔恍然一
巨桥下视三松三楼皆变为大桥中涵数洞如苍龙
跨海忽变为一大台又分而为二破而为三其中则
变为一大宫如宗庙正室左右分二小宫如明堂之
旁个已而缭以垣墙笼以草树环以房屋又合为一
亭形容特异虽古今之名画秦汉离宫不足拟其天
成之妙也未几三松之顶三楼之表微有云气初如
一线与大殿相连俄而小者渐大狭者渐阔恍然一
巨桥下视三松三楼皆变为大桥中涵数洞如苍龙
跨海忽变为一大台又分而为二破而为三其中则
变为一大宫如宗庙正室左右分二小宫如明堂之
旁个已而缭以垣墙笼以草树环以房屋又合为一
卷二十三 第 42b 页 WYG0883-0564b.png
若富家大室极为壮观已而垣墙则或高或下林树
则或聚或分房屋则或疏或密或方起一楼未成而
复隐复起一阁既显而又微日欲入暮观者已疲乃
命舆而归
放光谷
大理府白云峰下曰茫涌溪深处为放光谷四围皆有
佛也或长或圆五色互异是药师佛道场又名悉达场
明李逸民游鸡足山记繇僧衣寺历万松庵华严龙祥
则或聚或分房屋则或疏或密或方起一楼未成而
复隐复起一阁既显而又微日欲入暮观者已疲乃
命舆而归
放光谷
大理府白云峰下曰茫涌溪深处为放光谷四围皆有
佛也或长或圆五色互异是药师佛道场又名悉达场
明李逸民游鸡足山记繇僧衣寺历万松庵华严龙祥
卷二十三 第 43a 页 WYG0883-0564c.png
放光寺忽兜罗绵云缅出一白宛如玉地大圆光倚立
玉地之上外晕七重每重五色环中虚明如镜观者自
见自身现镜中毛发可数举手动足影亦如之僧呼为
摄身光有顷光没风起壑中云气散尽复出一光如大
虹霓然只半缺而佛光则圆莹如水晶映物有时见平
云上现二银船樯舵皆具往来江村沙浦中如人掉之
但不见人闽书晋江横山南行有画船浦浦沙地也而
有船痕帆樯皆具虽夜掘土扫除之明日沙平其迹复
玉地之上外晕七重每重五色环中虚明如镜观者自
见自身现镜中毛发可数举手动足影亦如之僧呼为
摄身光有顷光没风起壑中云气散尽复出一光如大
虹霓然只半缺而佛光则圆莹如水晶映物有时见平
云上现二银船樯舵皆具往来江村沙浦中如人掉之
但不见人闽书晋江横山南行有画船浦浦沙地也而
有船痕帆樯皆具虽夜掘土扫除之明日沙平其迹复
卷二十三 第 43b 页 WYG0883-0564d.png
见其日南风则帆樯向南其日北风则帆樯向北盖一
异也暖姝繇笔吴江赵宽会元子禧为眉州州判言峨
眉山放光亦有时曾见七圆光五大二小大者寺僧一
一指言文殊辟支弥勒等佛二小者善财童子也众人
看者各见自己身形在光中一二日前有鸟连叫施主
施主数声后云佛现了其鸟似画眉而小蜀都杂抄峨
眉古今胜境山中光怪若虹霓然每见于云月映射之
际所谓佛光者是己佛光未发有鸟先飞过若言施主
异也暖姝繇笔吴江赵宽会元子禧为眉州州判言峨
眉山放光亦有时曾见七圆光五大二小大者寺僧一
一指言文殊辟支弥勒等佛二小者善财童子也众人
看者各见自己身形在光中一二日前有鸟连叫施主
施主数声后云佛现了其鸟似画眉而小蜀都杂抄峨
眉古今胜境山中光怪若虹霓然每见于云月映射之
际所谓佛光者是己佛光未发有鸟先飞过若言施主
卷二十三 第 44a 页 WYG0883-0565a.png
发心菩萨来到光既散复来作声施主布施菩萨去了
有白石如泰山之狼牙上饶之水晶置之日隙则五色
光日中则无僧曰佛现者此也夜半有光熠熠来自天
际谓之圣灯夹江县伏龟山有仙掌洞其山云常作五
色黄色居其中亦佛光之类耶
有白石如泰山之狼牙上饶之水晶置之日隙则五色
光日中则无僧曰佛现者此也夜半有光熠熠来自天
际谓之圣灯夹江县伏龟山有仙掌洞其山云常作五
色黄色居其中亦佛光之类耶
卷二十三 第 44b 页 WYG0883-0565b.png
玉芝堂谈荟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