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883-04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玉芝堂谈荟卷十八

  明 徐应秋 撰

  天地开辟

  春秋元命苞云天地开辟至鲁哀公十四年获麟之岁
凡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汉书律历志则云上元至伐
桀之岁十四万一千四百八十年列子杨朱则云伏羲
至今三十馀万岁命历叙自开辟至获麟二百二十七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883-0413b.png
万六千年分为十纪陈冕历元谓十纪合二百七十五
万九千八百八十六年乾凿度谓十纪合二百七十六
万年每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帝王世纪自天地开辟人
皇以来迄魏咸熙二年凡二百七十二代积二百七十
六万七百四十五年按邵尧夫皇极数断以天地之始
终止十二万八千年以邵子之言参之汉书列子则天
地之始终当两番矣参之元命苞则天地之始终又三
番矣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883-0414a.png
  梵天建立

  邵子有元会运世之说寅为开物戌为闭物其论甚奇
然佛氏已有此论矣佛之言曰过去世界磨灭之后经
无量时大重云遍覆梵天注大洪雨滴如车轮历百千
万年彼雨水聚渐渐增长至梵天雨止之后水还自退
有大风吹起彼水聚波涛沸涌生大沫聚吹置空中从
上至下依旧建立天地自此始也非开物之论乎又是
大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883-0414b.png
半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久久大风取第三日
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
出天下烟起七日出天下洞然直至梵天仍旧建立非
闭物之论乎

  浑天周髀

  古说天者有三一曰盖天即周髀其言天地中高而外
隤日月相隐蔽以为昼夜又云天形南高而北下日出
高故见日入下故隐天之高如倚盖极在人北是其证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883-0414c.png
也二曰宣夜则云天本无质日月众星浮生空虚之中
其行其止皆须乎气虞喜有安天论虞耸有穹天论皆
祖其说三曰浑天谓地居中而天周焉日在地上为昼
日在地下为夜扬雄桓谭张衡蔡邕王肃郑玄之徒并
所依用至西方之书曰地种之上有百亿须弥山各有
大海环之今此中国乃一须弥间地耳一须弥居一海
中分四洲焉其南谓之赡部洲阿耨山主之即昆崙山
也中国乃赡部东南一弹丸耳日月五星皆绕须弥之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883-0414d.png
腹而一周非实有昼夜也光之所及则明山之所障则
晦北州之日午为南州之半夜东西亦然王浚川雅述
言北极在天中中国在天南日月周行其光有限故光
到处则为昼不到则为夜列子以天倾西北地不满东
南亦非大观之见日月星辰恒在天也人远不及见如
入地耳论衡曰日不入地譬人把火夜行平地去人十
里火光藏矣非灭也昆崙地中极高之处故山南之水
皆入南海三方皆然中国当昆崙之东故江淮河汉皆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883-0415a.png
入东海乃云不满是知委而不知源也邵子以天地自
相依附夫天乘气机自能运立非藉乎地地在天内岂
能系属乎天惟释氏谓风轮能持水轮水轮能持大地
此论胜于邵子但言风而不及气为未尽耳天之转动
气机为之也虚空即气气即机此论为精到何承天曰
天形正圆而水居其半地中高外卑水周其下言四方
者东方曰旸谷日之所出西曰濛汜日之所入庄子又
云北溟有鱼化而为鸟将徙于南溟斯亦古之遗记四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883-0415b.png
方皆水证也陆文裕公云天包地外水在地中未尽天
包水外水包地外地水皆在天中黄帝书天在地外水
在天外水浮天而载地亦难据使天果有外恐只是气
耳浑天仪云天如鸡子地如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
地小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半覆
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隐半见天转如车毂之
运也周髀家云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旁转如推
磨而左行日月右行天左行故日月实东行而天乃牵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883-0415c.png
之以西没若蚁行磨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则
随磨左转耳

  天去地六万里

  春秋元命苞周天八十一万里论衡天积七十三万里
去地六万里洛书甄曜度一度一千九百三十二里天
地相去十七万八千五百里酉阳杂俎天地相去四十
万九千里四方相去万九千里贝编云色界天经一十
万八千三百八十三里方至地淮南子天有九野九千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883-0415d.png
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亿万里关尹内传天地南午北
子相去九千万里东卯西酉亦九千万里四隅空相去
九千万里天去地四十千万里天有五亿五万五千五
百五十里地亦如之广雅天围南北二亿三万三千五
百里七十五步东西减短四步周六亿十万七百里二
十五步从地至天一亿一万六千七百八十七里下度
地厚与天高等二十八宿间相距积一百七万九百一
十三里晋天文志地上去天八万一千三百馀里后汉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883-0416a.png
地志注周天积一百七万九百一十三里径三十五万
六千九百七十一里上下四方径各五万里周天实一
十一万里地上地下各八万里玉历通政经天东西南
北径三十五万七千里每一方八万九千二百五十里自
地至天八万里张衡灵宪云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
千三百里南北减短千里东西广增千里自地至天半
于八极地之深亦如之郑氏考灵曜注天之中央上下
正半之处一十九万三千五百里或曰地厚七万二千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883-0416b.png
二百里下至泉壤上至星天九万七千二百里下至九
幽洞渊上至星天一千二百一十八万里近时西洋利
玛窦精于天文云第一重天无星转动带第八重天一
日作一周自东而西第二重二十八宿天七十年作一
周自西而东第三重填星天二十九年一百五十五日
七十刻作一周第四重岁星天十一年三百一十三日
七十刻作一周第五重荧惑天一年三百二十一日九
十三刻作一周第六重日轮天第七重金星天第八重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883-0416c.png
辰星天俱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二刻作一周第九重月
轮天二十七日二十一刻作一周俱自西而东计地上
至中心隔一万四千三百一十八里十八丈地心至九
重月轮天四十八万二千五百二十馀里至第八重天
九十一万八千七百五十馀里至第一重六万四千七
百三十三万八千六百九十馀里此九层相包日月星
辰定在其内如木节在板因天而动第天体空明无色
则能通透光如琉璃又徐整长历日月径千里周围三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883-0416d.png
千里下于天七千里尚书考灵曜日光照四十万六千
里地镜书日月照四十五万里周髀曰日光照径八十
一万里日月行一日一夜二万六千馀里

  三十六天

  李贺诗为君持此凌苍苍上达三十六玉皇李白诗三
十六帝欲相迎仙人翩翩下云軿按道书三十六天为
大黄皇曾天大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
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名六欲天界虚无越衡天太极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883-0417a.png
濛翳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曜明宗飘天竺落皇
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
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显定极风天始皇孝芒天
太皇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名
十八天色界皓庭霄度天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
乐禁上天名四天无色界无上常融天玉龙腾胜天龙
变梵度天平育贾奕天名四梵天共三十二天合清微
天禹馀天大赤天及无上大罗天为三十六天见灵宝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883-0417b.png
本元经而琅函经所载则无景无色郁单无量天无形
清微天无精波罗摩耨天色水无量亿罗天无极洞清
上上禅喜无量寿天玄微自然上虚禹馀天玄清上气
那首约净天梵行上清气稽那遏净天无穷洞虚极上
须延天玄梵玉虚无精无罗迦净明天无玄元达上灵
赤天大梵元气离和天无极上虚玉空玄洞寂然天梵
无色上真气蟠罗玄妙天飞梵行真上玄苓谩福德天
云梵流精中元近懿际渟天玄上洞极无崖不骄乐天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883-0417c.png
大梵玄天元精答和近际天行梵紫虚上元首带快见
天虚梵上清化灵须陀结爱天上极无景洞微化应声
天大梵九玄中元阿给道德天行梵元清下灵气须远
天极梵洞微九灵气须带阿那天无名至极洞微梵宝
天微梵玄天气带扇给道德天虚梵天气蝉然识慧天
空梵中天续元伊擅天太极无涯紫虚洞幽梵迦摩夷
天录梵自然识慧入天玄梵大行无景无所念慧天云
梵上行维先何擅天无色玄清洞微波黎答和天洞微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883-0417d.png
玄上梵气阿竭含那天玄上禄梵灭然天极色上行梵
泥维先若那天名各不同又太霄琅书灵书经九天郁
单无量天上上禅喜无量寿天梵监天兜率天不骄乐
天化应声天梵宝天梵摩迦夷天波黎答和天其一天
俱别置三天合三十六天又三十三天一名忉利天为
三十三天之一上有焰摩天兜率陀天他化自在天梵
众天化乐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天福生天福寿天广果天无烦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883-0418a.png
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空无边天
色无处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以上二十六天俱
在三十三天上其下又有四天王天日月星宿天持鬘
天常憍天坚首天共三十二天焰摩天一名离诤天光
音天一名极光天见大藏中及楞严因本阿舍等经日
月星宿下四天见婆娑论俗以三十三天为诸天有三
十三处非也又应真录云忉利天统东方八天其名住
峰天住山顶天善见城天钵私天俱叱天杂殿天欢喜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883-0418b.png
天光明天又统南方八天曰波利树天险崖天摩尼藏
天杂显崖天旋行天金殿天鬘影处天柔软地天又统
西方八天曰杂庄严天如意地天微细行天歌音乐天
咸德轮天日行天阎摩罗天速行天又统北方八天影
照天智慧星天众分天住轮天上行天威德颜天轮
回天清净天总之为三十三天然则忉利天实统三十
三天耳道家亦有东西南北三十三天见度人经又太
初天上清紫精天云笈七签云太初天中有景华之宫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883-0418c.png
宫有自然九素之气入其烟中者易貌居其烟中者百
变又有庆液之河号为吉人之津又有流泊之池池有
玉树饮此水则五藏明彻而生紫云上清紫精天中有
树其干似竹而赤其叶似鉴而明其子似李而无核名
曰百华之林其叶辟饥食其叶不死食其实即飞所谓
绛树丹实色炤五脏者也又阿迦尼吒天妙法莲花经
佛放眉閒白毫相炤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
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883-0418d.png
  按佛经从下地狱至六欲天从六欲至梵天及无道
天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须弥山王
四千天下四千大海千阎罗王千四天王千忉利天
王千梵王是谓小千世界尔所小千世界是为中千
世界尔所中千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世
界周匝成坏众生所居名一佛刹须弥山顶为帝释
天上一倍为夜摩天至此天无日月天光自炤但莲
花开合即知昼夜又上为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883-0419a.png
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九天上有十菩萨天名摩
醯首罗其人八臂三目骑白牛一念知三千大千世
界雨滴数四天王帝释天即连地界夜摩天以上方
是空居诸天上皆菩萨应化帝释是三地位菩萨渐
升至梵天王方是十地菩萨一云初地菩萨忉利王
二地菩萨夜摩王初地菩萨又作阎浮提王凡未能
离欲能窒欲者托生初天即四天王天清净自居
爱微薄生忉利天欲心不作动少静多生焰摩天静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883-0419b.png
心愈多未免应触生兜率天无心境至意味甚薄生
化乐天了然超越世味生它化自在天此六天名
六欲天尚居欲界心迹尚交地居两天则形交燄摩
勿抱兜率执手化乐时笑他化想视自此而上梵众
梵辅大梵三天为初禅少光无量光音三天为二禅
少净无量遍净三天为三禅最后身菩萨常于此教
化福生福寿广果无烦四天为四禅初禅尚有火灾
二禅尚有水灾三禅尚有风灾至四禅则无三灾矣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883-0419c.png
初禅除忧二禅灭苦三禅惟法悦乐出入息犹存四
禅遂得真佛性无出入息

  太空之上有自然五霞其色苍黄号曰黄天黄天之
上其色青苍号曰苍天苍天之上其色玄空号曰青
天故曰三界之上眇𦕈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又
道书天有九霄赤霄碧霄玄霄青霄绛霄靲霄练霄
缙霄也一曰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
霄紫霄大霄玉枢经云玉霄一府所统三十六天总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883-0419d.png
五雷临三界也酉阳杂俎六天一曰纣绝阴天宫二
曰泰煞谅事宫三曰明辰耐犯宫四曰怙炤罪气宫
五曰宗灵七非宫六曰敢司连苑宫人死皆至其中
又耐犯宫主生纣绝天主死祸福续命由怙炤天

  日月宫殿

  起世经日天宫殿正方遥看是圆一面是天金一面是
天玻璃所成清净光明中有阎浮檀金以为妙辇日天
子身寿五百岁日天身光出炤于辇辇有光明复炤宫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883-0420a.png
殿已炤耀遍四大部洲五百光明旁行而炤五百光明
向下而炤日移六拘卢舍有五种风吹转而行一持二
住三随顺转四波罗呵游五将行月天宫殿纯以天银
天香琉璃而相閒错亦有五辇青琉璃所成月天子寿
五百岁身分光明炤覆青辇其辇光明炤月宫殿宫殿
光明炤四大洲有五百光向下而炤有五百光旁行而
炤亦为五风摄持而行又经称日城郭方正二千四十
里其高亦然日王坐方二十里导从音乐林观浴池如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883-0420b.png
忉利天月之城郭广长千九百六十里其高亦然二分
是银一分是琉璃星宿城郭天之舍也以水晶为城七
宝为郭悬在空中大风持之大者七百里中者五百里
小者百二十里宫室围地如四天王寿命亦尔

  日中王字

  帝王世纪汉文帝时日中有王字春秋传君应阳君臣
和德过度则日含王字宋志有圣人起则日再中君臣
有道则日含王字汉书文帝十七年日再中于是更为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883-0420c.png
元年按易辨终备日再中乌连嬉仁圣出握知时

  日晕五色

  李奇曰太平之世日抱重光日晕五色再重天下有喜
日两珥焰焰有光人主有喜日两珥中赤外青或两珥
色黄润泽皆为人主有喜日抱黄白润泽中赤外青天
子喜有来降者日二抱天子喜色赤白黄皆吉日四旁
各有重抱四方信服日旁有抱人主子孙昌日戴而珥
天子有喜贺子孙之事日缨而珥后宫有喜日抱真顺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883-0420d.png
珥为喜日多抱珥则国内欢喜而和洽日晕而珥下有
黄云人主有喜日晕且戴人主有德令日晕而负其国
有喜得地日晕有冠珥且细人主有喜日晕而有抱抱
为顺王者有喜子孙昌日晕有六珥抱黄白润泽内赤
外青天子有喜日上芒如火人君大昌日上有黄芒得
玉色君有福月有戴不出百日主人有喜月有两珥其
下国喜兵在外则胜月有四珥其下国安有喜月冠而
珥有大风人主有喜月戴珥不出百日人主有喜月晕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883-0421a.png
黄色将军有喜益禄进爵朱文公曰日一珥为拜将而
攻战又两军相当欲和解三珥为喜验之女后四珥为
庆应于子息开元占曰日抱珥重光福禄并降日旁重
抱两珥人主有喜一抱两珥下有黄气此月太子有喜
晋天文志日下有黄气三重名曰承福人主有喜且得


  青云扶日

  洛书曰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赤云扶日黄帝起黄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883-0421b.png
云扶日白帝起白云扶日权德舆诗更有观台称贺处
黄云扶日瑞升平宋景文诗云路旧扶黄道日霞觞深
映绿符天一曰苍帝气如人向日拳手而俛首一手在
后赤帝气如象火光如覆黄收立其下黄帝气如马在
日下黑帝气如船在日下白帝气如虎在日下又符瑞
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来降翟公巽诗青女霜如失黄
人日故迟晏元献诗青帝回风还习习黄人捧日故迟
迟十洲记汉武帝时西域远夷来贡云常占东风入律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883-0421c.png
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意中国有好道之君令
狐楚诗郁郁复纷纷青霄干吕云王履贞诗异方占瑞
气干吕见青云然考占书日抱黄君得地日左右有黄
珥国有赦令又曰日上下有黄气君有喜又曰黄云抱
日辅臣纳忠洛书摘亡辟曰日抱黄白润泽中赤外青
天子喜有来降者军在外不战敌降军罢色青将忧色
赤兵争色白有丧色黑将死日抱有两珥天子有喜下
有黄气如月名曰遗德天子喜日抱三重有两方珥色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883-0421d.png
皆黄白润泽天子战胜外兵败者来降珥方者兵也日
旁黄气如人像者人主有贤佐日抱两珥下有黄云天
子有喜期一百二十日又曰日晕有聚云在旁色黄白
吉青白兵行黑白内乱青赤兵解青黑兵战流血日下
有赤云气如死蛇其国分大疫大饥日晕而有赤云如
破车轮向日为内提内臣叛背日为外提外臣叛日晕
旁有赤云气两头锐其下万人战日晕旁有赤云气如
旌节如旗状在外亦曰蚩尤之旗兵自内起日旁有赤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883-0422a.png
气如众树有兵起客胜赤云如两鸟夹日其国亡日旁
有赤云二道向日其分有自立者日下有赤气形如悬
镜先举兵者败日上有赤云气如雄鸡不出三日其分
有兵丧赤云气扶日其下兵起日下有赤气如锋刃在
两旁破军杀将日下有白气如扬旗帜天子有喜有白
云如悬弓一道一乱以数占之日旁有赤气如幕万人
战死其下日旁有赤云如幕夹日其下不宜先举兵日
旁有气青白如镜圆明其下有贤人隐日下有云气如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883-0422b.png
两青鸟相向人主忧乾象新书日旁气如黑龙御日下
有叛臣如青龙守日戒饮膳下有谋云如青赤马向在
日下或青鸟相向在日下者人主有虑赤气如马守日
战则兵丧一曰兵连绵赤云扶日或曲如轮在日旁此
为兵起失地赤云截日大如旅军在外万人死气漠漠
如车马驰走状在日下者下有破军一曰有反者披甲
而走赤云如鸡临日上不出三月有兵丧白云广二尺
在日左右其分兵起国忧赤云如鸟夹日而飞主君忧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883-0422c.png
则似扶日之云惟黄为吉未知以何说为正又按春秋
运斗枢曰黄云四合女讹惊邦感精符妻党翔则黄云
入国谓女谒盛也则黄云亦未必专主吉矣俟再详之

  十煇望气

  周礼视祲氏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谓
阴阳五行之气浸淫相侵也如日有抱珥背璚之属是
也二曰象谓云气成形象如赤乌夹日以飞之类是也
三曰镌日傍气刺日形如童子所佩之镌也四曰监谓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883-0422d.png
云气临在日上也五曰闇谓日月蚀或脱光也六曰瞢
谓瞢瞢不光明也七曰弥谓虹蜺弥天而贯日也八曰
序谓云气若山而在日上或冠珥背璚次序在于日旁
也九曰隮谓晕气也或曰虹也诗所谓朝隮于西是也
十曰想谓气五色有形青饥赤兵白丧黑忧黄熟可思
想而知其吉凶也占书凡望气占候皆在子午卯酉之
时太乙初移宫皆有气见可以测之夕则日入时朝则
日出时夜则夜半时中则午时天无言以七曜垂文地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883-0423a.png
无言以五云腾气四时无言以寒暑变节六甲无言以
孤虚定位凡望云气仰而望之三四百里平望在桑榆
上馀二千里登高而望之下属地者三千里候气常以
平旦下晡日出没之时盖气多假日月光炤曜之而形
故晕珥抱皆出日月之旁虹蜺想像莫不因日而见昼
候日夜候月辉光所烛无得而隐矣凡气见近三日远
七日有大风雨则灾不成故曰风以散之雨以解之日
月旁气一曰冠青赤气曲覆日月之上为冠二曰戴青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883-0423b.png
赤气横在日月之上微微隆起为戴三曰珥赤气短小
在日月之旁为珥四曰抱青赤气弯曲向日为抱五曰
背青赤气曲而背日月者背叛乖离之象六曰璚青赤
气曲向外中有横枝状似山字一曰如弓形而有牙七
曰直青赤色长及丈馀正立日月旁八曰交青赤气状
如两直相交在日月上下左右九曰提日月四旁有赤
云屈曲如钩向内有牙出之名曰四提十曰缨青赤气
小而交于月下为缨十一曰纽青赤气两边交曲而双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883-0423c.png
结为纽十二曰承青赤气如半景在日下为承人主有
喜得地十三曰履青白或青赤在日下为履喜气也十
四曰格青赤气横在日月上下为格格者格斗之象十
五曰战青赤长而斜倚日月之旁战者戈戟相伤之象
十六曰晕圆气围绕日月内赤外青十七曰负青赤气
如小山晕在日上为负见则人主有喜得地又瑞气一
曰庆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二曰
昌光赤为龙状圣人起帝受终则见妖气一曰虹蜺日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883-0423d.png
旁气也二曰牂云如狗赤色长尾或二三或四五相随
而行所见之国有大兵郁郁葱葱隐隐隆隆佳气也绵
绵条条片片兵气也泽泽𦦨𦦨女子气也自华以南其
气下黑上赤嵩高三河其气正赤恒山之北气青渤海
之间气正黑江淮之间气皆白东海气如圆簦河水气
如引布江汉气劲如杼济水气如黑豚渭水气如狼白
尾淮南气如白羊一曰如帛少室气如白兔青尾恒山
气如黑牛青尾东夷气如树西夷气如室屋南夷气如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883-0424a.png
楼台或如舟船幡旗塞北气如群羊又如穹庐海旁蜃
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天子气内赤外黄或如千石
仓在雾中又气象青衣人垂手在日西天子气也将军
之气如龙如虎在杀气中军上气如蛟蛇向人此猛将
气也城营上气如火烟或如山水竹木或如衣色而有
赤气绕之或紫黑如城门或上黑下赤如旌旗或白如
沸粉或如夜火炤人皆猛将气也军上气黄白而润泽
将有盛德不可击也赤气上与天连军中有良将也赤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883-0424b.png
气如人持节兵来未息也白气如带一道竟天有暴兵
也云气一道上白下黄或白色如疋帛长数丈或上黄
下白曲一道如布帛为蚩尤旗见则兵突起也气如赤
杵在乌云中或如幢节在乌云中或如乌人在赤云中
或黑气浑浑赤气在其中或白气粉沸起如楼状其下
有伏兵不可轻击也云气纷纷绵绵似蒿草长数尺者
以车骑为伏兵也云如布席似蒿草长尺许者此以步
卒为伏兵也黑气如引索来如阵前锐者黑气如幢出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883-0424c.png
于营中上黑下黄有阴谋也天有青气入营兵弱惊也
天有赤气入营兵暴惊也天有黄气入营兵和解也天
有白气入营兵强也天有黑气入营士卒败也城上气
如双蛇前高后卑城可攻也有气如蛟头白内向者城
可攻也白气从城中南北出者不可攻也青云从城中
南北出者不可攻也城上气如双蛇举首向前卑后高
不可攻也气白如旌旗或白气如旗而赤界其边或气
出如火烟或云分为两彗不可攻也军上有五色气上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883-0424d.png
与天连不可击也军上有黄赤气上达于天不可击也
军上气遥望如斗鸡赤白相随在云中得天助不可击
也云如日月而有赤气绕之似日月晕有光者不可击
也凡两军相当平旦视其所向甲乙日有白云丙丁日
有黑云戊己日有青云庚辛日有赤云壬癸日有黄云
皆不可动凡甲乙日青气在东方丙丁日赤气在南方
庚辛日白气在西方壬癸日黑气在北方得之者胜向
之者败上黄下赤者暴气也上下赤者怒气也上下黑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883-0425a.png
者忧气也白者徙气也此望气之大较也凡海船候气
黄气知有人烟国土见白气知有山峰岩壑见黑气水


  月中影

  徐孺子小儿时月下戏有人曰使月中无物当极明耶
曰不然如人目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此语可谓明通
似不烦臆说乃后世揣摩百出如说文云月太阴之精
象形内象蟾桂之象故夕从月半见而林罕以为象其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883-0425b.png
未有蟾桂之形也乾凿度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
体就穴鼻始明穴决也鼻兔也因本经则云月中有影
者须弥山大洲中有阎浮提树其树高大影见月轮因
此有影瑜伽论则云大海中有鱼鳖等影现于月轮故
其内有黑相现酉阳杂俎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
水影也虞喜安天论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
见仙人之足渐以成形桂树后生焉云笈七签月中树
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在月中也得食其叶者为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883-0425c.png
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晶琉璃焉西域记婆女泥
斯国有三兽塔劫初有狐兔猿异类相悦时天帝释化
一老夫诣三兽求食于是狐衔鲤猿采果俱来惟兔空
还自伤卑劣乃投火充餐时老夫收取焦兔伤叹曰吾
感其心不泯其迹寄之月轮传乎后世咸言月中之兔
自斯而有不啻宋人之说年矣宗大经有月影辩深辟地
影之非而曰日火之精火之体则极清月水之精水之
体则稍浊月中之影其渣滓之凝结者乎律书称羿得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883-0425d.png
不死之药羿妻嫦娥窃以奔月是为蟾蜍龙城录称上
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天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素娥
十馀人乘白鸾舞广庭桂树之下又云上与太真随叶
法善携乐游月宫见龙楼雉堞金阙玉扉冷气逼人怀
庆娄知县枢谓月中有月影犹上天有天河也列子曰
天积气耳日月星辰积气中之有光曜者知积气中有
光曜即知光曜中有积气矣又古今皆谓月有缺惟沈
括以为无缺言月如银丸本无光日曜之乃光光之初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883-0426a.png
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炤而
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
视之则正圆也王普说月生明之夕但见其一钩至日
月相望而人处其中方见其全明必有神人能凌空倒
景旁日月而往参其间则虽弦晦之时亦得见其全明
而与望夕无异矣史伯璿曰文公尝言月与星皆受日
之光为光夫既曰月与星皆受日光则月之生明在朔
之第三日是时月巳去日四十度矣然始生之明不过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883-0426b.png
一线渐增以至于半而满而望望后渐亏以至于晦亦
然无明生顿满之理今经星纬星近日远日光皆圆满
无以渐者似乎星自有光星若自有光乌知月之不自
有光乎陆文裕玉堂谩录新月之阙向东残月之阙向
西此之谓映日可也惟望后月阙亦向西似与映日之
说稍异朱子亦云旧说月朔则去日渐远故魄死而明
生既望则去日渐近故魄生而明死既晦而朔则又远
日而明复生果如此则未望之前西近东远而始生之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883-0426c.png
明当在月东既望之后东近西远而未死之明当在月
西矣安得未望载魄于西既望终魄于东而朔日以为
明乎

  空同子夏之初月高其圆也低冬之初月低其圆也
高进退之义也

  结璘嫦娥

  大洞经日亦名郁仪月亦名结璘上清紫文云郁仪奔
日之仙结璘奔月之仙七圣记郁仪赤文与日同居结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883-0426d.png
璘黄文与月同居蛾眉山洞石书云郁仪引日精结璘
致月神仙书有太上郁仪文太上结璘文玉京山经云
左顾提郁仪右眄携结璘黄庭经郁仪结璘善相保高
奔日月吾上道登真隐诀云上真之道七郁仪奔日文
为最结璘奔月文为次唐麟德殿东西有郁仪结璘楼
又奔日月二景隐文曰西玄山下洞台中有郁仪结璘
经九真中经曰奔日月之道无上太清九皇四司真人
之所宝秘玄元君之玉章也自非有玉名及东华紫字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883-0427a.png
皆不得闻见郁仪奔日结璘奔月章温飞卿赋璀璨织
女之东足燕婉嫦娥之结璘盖郁仪者羲和结璘者嫦
娥也搜神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
将往筮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逄
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
蜍易归藏云嫦娥奔月是为月精不言其名结璘乐彦
引道德经又有月中仙人宋无忌及纤阿岩女子跃为
月御之说而广说则云嫦娥奔月之后羿思惟成疾正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883-0427b.png
月十四夜忽有童子诣宫求见曰明日乃月圆之夜宜
用粉米作团如月置西北方呼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
如期果降为夫妇如初今言月中有嫦娥大谬盖月中
自有主者乃结璘非嫦娥也又酉阳杂俎旧言月中有
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有一人常斫之树
创随合人姓吴名刚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李贺箜篌引
则以为吴质杂俎又载郑仁本表弟与一王秀才游嵩
山见一人枕一襆物呼之其人曰君知月七宝合成乎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883-0427c.png
月势如丸常有八万三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
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
生可一生无疾然则月中固不止一嫦娥矣学斋佔俾
云庄子载嫦娥一事后汉张衡灵宪引之为證且云嫦
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岂有人化蟾蜍之理假如其说
蠢尔形容尚得为月中仙乎其后承讹因陋盛赞素娥
之美至明皇游月宫而怪妄极矣尝观汉志黄帝使羲
和占日常仪占月车区占星疑嫦娥即常仪之误及读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883-0427d.png
周官注仪义二字古皆音俄而洪正相适引诗实惟我
仪协在彼中阿乐且有仪亦协中阿太玄亦以各遵其
仪协不偏不陂而汉碑凡蓼莪皆作蓼仪然后知诸人
之妄以常仪为嫦娥明矣足订诸说之讹

  日月二星

  甘氏星经日一星在房之西氐之东日者阳精之宗也
为鸡二足为乌三足鸡在日中而乌之精为星以司太
阳之行度日生于东故于是在焉月一星在昴之南毕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883-0428a.png
之北月者阴精之宗也为兔四足为蟾蜍三足兔在月
中而蟾蜍之精为星以司太阴之行度月生于西故于
是在焉日精在房氐月精在昴毕自司其行度而氐房
昴毕乃黄道之所经不得而司之按此则日月之外又
有日月二星今人言日中有三足乌而不言日中有二
足之鸡言日中有乌月中有蟾蜍而不知乌与蟾蜍之
精各为星也又按鸡正西方之物兔正东方之物大明
生于东故鸡入之月生于西故兔入之此犹镜之炤西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883-0428b.png
象入东镜东象入西镜云尔范育曰日出于昴卯之属
为兔而兔之宅乃在月中月出于酉酉之属为鸡而鸡
之宅乃在日中是为阴阳之精互藏其宅灵宪曰日者
阳精之宗积精成象积象成禽金鸡火乌也皆三足表
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精成象积象为兽玉
兔蟾蜍也皆四足表阴之类其数偶河图蟾蜍去月天
下大乱朱文公曰当望不见蟾蜍大水城陷民流亡物
类相感志凡日无光则日乌不见日乌不见则飞乌隐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883-0428c.png
乱汉元帝永光元年日无光其日长安无乌或言日中
乌去之也明夷日入地中丘长春曰轻清者上腾为天
重浊者下凝为地三光轻清悉止于天如何却沉于地
乎夫二十八宿周天均布太阳逐日会同一岁之中历
经周遍且如日在箕斗箕斗在天河日入时星河皆入
地邪日独入地而星河只在天耶若道星河皆入地则
七八月间河汉尤显日正东西出没初夜则河汉东北
西南向晓则东南西北是知河汉不入地而随天运行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883-0428d.png
若日入地与箕斗拆破如何向晓则东方出时却与箕
斗相会同行天上乎天上日月无出没人閒常有出没
此间东方日出时西向千里之外犹未万里之外犹昏
北斗直西半夜北斗之北初没子丑寅卯周天轮次迤
逦而去未尝暂止北斗斡运昭然可见而强称日入地
中有何意义明夷之象假象明理耳

  周髀步日自东而南而西而北穹天所论日绕辰极
没西而还东不出入地中周云渊曰日月星辰丽天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883-0429a.png
转运其去人有远近而在天无升沉以极之东西为
经南北为纬非人所谓东西南北也人谓东西南北
非有常处各以日出为东日中为南日入为西日没
为北以见日为昼不见日为夜极东谓南南方之东
也极西谓北北方之西也以背日为北向日为南昼
夜易处东西无方而八方皆南矣

  日食二十占

  成帝永始元年九月日有食之四方不见京师见谷永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883-0429b.png
以为沉湎于酒祸在内也二年二月日有食之四方见
京师不见谷永以为百姓屈竭祸在外也司马光以四
方不见京师见者祸尚浅四方见京师不见祸浸深又
京房易传曰亡师兹谓不御厥异日食其食也既并食
不一处诛众失理兹谓生叛厥食既光散纵畔兹谓不
明厥食先大雨三日雨除而寒寒即食专禄不封兹谓
不安厥食既先日出而黑光反外烛(韦昭曰中无光四边有明外烛)
臣不通兹谓亡厥蚀三既同姓上侵兹谓诬君厥食四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883-0429c.png
方有云中央无云其日大寒公欲弱主位兹谓不知厥
食中白青四方赤已食地震诸侯相侵兹谓不承厥食
三毁三复君疾善下谋上兹谓乱厥食既先雨雹杀走
兽弑君获位兹谓逆厥食既先风雨折木日赤内臣外
乡兹谓背厥食食且雨地中鸣(韦昭曰地中有声如鸣耳或曰如狗子声)
宰专政兹谓因厥食先大风食时日居云中四方无云
伯正越职兹谓分威(师古曰正者长帅之称)厥食日中分诸侯争
美于上兹谓泰厥食日伤月食半天营而鸣(韦昭曰食半谓食望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883-0429d.png
也臣瓒曰月食半谓食月之半也月食常以望不为异也)赋不得兹谓竭厥食星随
而下受命之臣专征云试厥食虽侵光犹明若文王臣
独夫纣矣小人顺受命者征其君云杀厥食五色至大
寒陨霜若纣臣顺武王而诛纣矣诸侯更制兹谓叛厥
食三复三食食已而风地动嫡让庶兹谓生欲厥食日
失位光晻晻月形见酒亡节兹谓荒厥食乍青乍黑乍
赤明日大雨发雾而寒凡食二十占其形二十有四改
之辄除不改三年三年不改六年六年不改九年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883-0430a.png
  日夜食

  庄公十八年三月日有食之榖梁传曰不言日不言朔
夜食史推合朔在夜明旦日食而出出而解是为夜食
刘向以为夜食者阴因日明之衰而夺其光又春秋日
食三十六有甲乙者三十四历家推验精者不过二十
六唐一行得二十七宋卫朴得三十五独庄十八年三
月古今算不入食法见困学记闻刘歆三统以为五月
二十三分月之二十而日一食空得食日而不得时乾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883-0430b.png
象历始推日食加时中兴天文志按战国以后古历废
坏汉世始推月九道然未验其所行之迟速也汉末都
尉刘洪作乾象历复推月行迟速然交食之法犹未详
著大抵朔望值交不问内外入限便食至陈世张宾创
立外限然应食不食亦未能明惟隋张胄元独得其妙
以为日行黄道月行月道交络黄道外十三日有奇入
经黄道谓之交朔望去交前后十五度即当食若月行
内道在黄道之北食有验月行外道在黄道之南虽遇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883-0430c.png
正交无繇掩映食多不验交食之法至是始精

  旧说日有五蚀谓起上下左右中央也汉尚书令黄
香曰日蚀皆从西无上下中央者春秋鲁桓公三年
日蚀贯中上下竟黑疑者以为日月正等月何得小
而见中郑玄曰月正掩日日光从四边出故言从中
起也春秋二百四十二年日食三十六前汉二百一
十年日食五十三后汉一百九十六年日食七十二
魏晋一百五十年日食七十九又春秋日食三十六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883-0430d.png
晦七夜二二日一汉高即位三年十月十一月晦日
频食前汉日食五十三而朔十三晦三十六先晦一二
日三后汉郑兴曰日月交会数应在朔顷日食每多
在晦先时而合月行疾也京房易传日食不以晦朔
名曰薄人君诛杀不以道或贼臣将暴起

  交初交中

  洪景卢曰历象论日月食自汉太初以来始定日食不
在朔则在晦否则二日然甚少月食则有十四十五十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883-0431a.png
六之差盖置望参错也天体有二交道曰交初曰交中
交初者星家以为罗㬋交中者计都也隐暗不可见于
是为入交法以求之然不过能求朔望耳若馀日入交
则书所不载繇汉及唐二十八家暨本朝十一历皆然
姑以庆元丁巳岁五次月食考之二月望为入交中七
月为交初惟十月二十二十一日连两夜乃以二更尽
月食之既才两刻复明十一月十八夜复如之案此三
日皆是交中十月二十夜月在张五度而计都在翼二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883-0431b.png
度次夜月在张十七度计都未定相距才四度耳十一
月十八夜月在星五度而计都在张十九度相距二十
度十二月十七夜五更月在星二度入交阳末卯初四
刻交甚食六分半八刻退交十四夜四更月在张六度
交中阴初至寅四刻交甚食九分卯五刻退交其验如
此予窃有疑焉太阴一月一周天必两值交道今年遂
至八食一一如星官历翁之说仍不拘月望则玉川子
之诗不胜作矣当更求其旨趣云顷见太史局官刘孝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883-0431c.png
荣言月本无光受日为明望夜正与日对故一轮光满
或月行有迟速先后日光所不照处则为食朔旦之食
日月同宫如月在日上掩太阳而过则日光为所遮故
为日食非此二日则无薄蚀之理春秋隐公元年至哀
公二十七年凡三千一百五十四日食惟三十六是虽
交而不食也襄二十一年九月十月二十四年七月八
月频食是顿交而食也汉高三年十月十一月亦频食
余闻之畴人太阳交会时常有亏但分数不多下土不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883-0431d.png
见则不言食言食大抵以三分为率

  历家以日之行天一日一周月之行天二十九日有
馀乃一周日月异道互相交错月之一周必半在日
道里从外而入内也半在日道表从内出外也或六
入七出或七入六出凡十三出入而与日一会历家
谓之交道通而计之一百七十三日有馀而有一交
交在望前朔则日食望则月食交在望后望则月食
后月朔则日食此自然常数也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883-0432a.png
  月在日上当云月在日下

  夷坚志宋宁宗庆元二年十月二十夜月三更后出
团圆如望夕临安嘉兴两郡人未寝者皆见之草木
子元至正七年正月既望夜月出无光

  五星各占

  立春岁星王七十二日其色有白光角芒土王三月十
八日其色黄而大休则圆废则内虚立夏荧惑王七十
二日色赤黄土王六月十八日其色黄而大立秋太白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883-0432b.png
王七十二日光芒无角土王九月十八日其色黄而大
立冬辰星王七十二日其色白芒角土王十二月十八
日其色黄而大五星有赢缩圜角圜角者星备云五星
更王相休废其色不同王则光芒相则内实休则光芒
无角不动摇废则少光色也汉书岁星(晋灼曰太岁在四仲则岁行三
宿太岁在四孟四季则岁行二宿二八十六三四十二而行二十八宿十二岁而周天)曰东方春
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仁亏貌失逆春令伤木气
罚见岁星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超舍而前为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883-0432c.png
赢退舍为缩赢其国有兵不复缩其国有忧其将死国
倾败所去失地所之得地一曰当居不居国亡所之国
昌已去之又东西去之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安静中度
吉出入不当其次必有天祅见其舍也岁星赢而东南
(孟康曰五星东行天西转岁星晨见东方行疾则不见不见则变为祅星)石氏见彗星甘氏
不出三月乃生彗本类星末类彗长二丈赢东北石氏
见觉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棓本类星末锐长四尺
缩西南(孟康曰岁星常伏西方行迟早没变为祅星也)石氏见欃云如牛(欃音参差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883-0432d.png
之参)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欃左右锐长数丈缩西北石
氏见枪云如马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本类星末锐
长数丈石氏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乱君
伏死其辜馀殃不尽为旱凶饥暴疾至日行一尺出二
十馀日乃入甘氏其国凶不可举事用兵出而易所当
之国是受其殃又曰祅旱不出三年其下有君若失地
及国君丧荧惑(晋灼曰常以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出入无常也)曰南
方夏火礼也视也礼亏视失逆夏令伤火气罚见荧惑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883-0433a.png
逆行一舍二舍为不祥居之三月国有殃五月受兵七
月国半亡地九月地大半亡因与俱出入国绝祀荧惑
为乱为贼为疾为丧为饥为兵所居宿之国受殃殃还
至者虽大当小居之久殃乃至者当小反大已去复还
居之若居之而角者若动才环之及乍前乍后乍左乍
右殃愈甚一曰荧惑出当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止息
乃为其死丧寇乱在其野者亡地以战不胜东行疾则
兵聚于东方西行疾则兵聚于西方其南为丈夫丧其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883-0433b.png
北为女子丧荧惑天子理也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荧
惑所在太白(晋灼曰常以正月甲寅与荧惑晨出东方二
百四十日而入入四十日又出西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三十五日而复出东方出以寅戌入以丑未也)曰西方秋金义也言
也义亏言失逆秋令伤金气罚见太白日方南太白居
其南日方北太白居其北为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
凶日方南太白居其北日方北太白居其南为缩侯王
有忧用兵退吉进凶当出不出当入不入为失舍不有
破军必有死王之墓有亡国一曰天下匽兵野有兵者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883-0433c.png
所当之国大凶当出不出未当入而入天下匽兵兵在
外入未当出而出当入而不入天下起兵有至破国未
当出而出未当入而入天下举兵所当之国亡当期而
出其国昌出东为东方入为北方出西为西方入为南
方所居久其国利易其乡凶(苏林曰疾过也一说易乡而出入也晋灼曰上言出
而易言疾过是也)入七日复出将军战死入十日复出相死之
入又复出人君恶之已出三日而复微入三日乃复盛
出是为耎而伏(晋灼曰耎退也不进而伏伏不见也)其下国有军其众败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883-0433d.png
将北已入三日又复微出三日乃复盛入其下国有忧
帅师虽众敌食其粮用其兵虏其帅出西方失其行夷
狄败出东方失其行中国败一曰出早为月食晚为天
祅及彗星将发于亡道之国太白出而留桑榆间病其
下国(晋灼曰行迟而下也正出举目平正出桑榆上馀二千里也)上而疾未尽期日
过参天病其对国(晋灼曰三分天过其一此戌酉之间也)太白经天天下
革民更王(孟康曰谓出东入西出西入东也太白阴星出东当伏东出西当入西过午为经天晋灼
曰日阳也日出则星亡昼见午上为经天)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883-0434a.png
明彊国弱小国彊女主昌太白兵象也出而高用兵深
吉浅凶卑浅吉深凶行疾用兵疾吉迟凶行迟用兵迟
吉疾凶角敢战吉不敢战凶击角所指吉逆之凶进退
左右用兵进退左右吉静凶圜以静用兵静吉躁凶出
则兵出入则兵入象太白吉反之凶赤角战太白者犹
军也而荧惑忧也故荧惑从太白军忧离之军舒出太
白之阴有分军出其阳有偏将之战当其行太白还之
破军杀将辰星杀伐之气战斗之象也与太白俱出东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883-0434b.png
方皆赤而角夷狄败中国胜与太白俱出西方皆赤而
角中国败夷狄胜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
积于西方夷狄用兵者利辰星不出太白为客辰星出
太白为主人辰星与太白不相从虽有军不战辰星出
东方太白出西方若辰星出西方太白出东方为格野
虽有兵不战辰星入太白中五日乃出及日而上出破
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辰星来抵太白不去将死正
其上出破军杀将客胜下出客亡地视其所指以名破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883-0434c.png
军辰星绕环太白若斗大战客胜主人吏死辰星过太
白间可椷剑小战客胜(苏林曰椷音函函容也其间可容一剑也)居太白前
旬三日军罢出太白左小战历太白右数万人战主人
吏死出太白右去三尺军急约战凡太白所出所直之
辰其国为得位得位者战胜所直之辰顺其色而角者
胜其色害者败(晋灼曰郑色黄而赤苍小败宋色黄而赤黑小败楚色赤黑小败燕色黑黄小
败皆大角胜也)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右肩青比参左肩
黑比奎大星色胜位(晋灼曰有色胜得位也)行胜色(晋灼曰太白行得度胜有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883-0434d.png
色也)行得尽胜之(晋灼曰行应天度虽有色得位行尽胜之行重而色位轻星经传得字作德)
辰星(晋灼曰常以二月春分见奎娄五月夏至见东井八月秋分见角亢十一月冬至见牵牛出以辰戌
入以丑未二旬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也)曰北方冬水知也听也知亏
听失逆冬令伤水气罚见辰星出蚤为月食晚为彗星
及天祅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失时
而出为当寒反温当温反寒当出不出是谓击卒兵大
起与它星遇而斗天下大乱(祅星彗孛之属也一曰五星)出于房心
间地动填星(晋灼曰常以甲辰元始建斗之岁填行一宿二十八岁而周天也)曰中央
卷十八 第 44a 页 WYG0883-0435a.png
季夏土信也思心也仁义礼智以信为主貌言视听以
心为主故四星皆失填星乃为之动填星所居国吉未
当居而居之若已去而复还居之国得土不乃得女子
当居不居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国失土不乃失女不
有土事若女之忧居宿久国福厚易福薄当居不居为
失填其下国可伐得者不可伐其赢为王不宁缩有军
不复一曰既已居之又东西去之其国凶不可举事用
兵失次而上一舍三舍有王命不成不乃大水失次而
卷十八 第 44b 页 WYG0883-0435b.png
下二舍有后戚其岁不复不乃天裂若地动







  玉芝堂谈荟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