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883-03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玉芝堂谈荟卷十五

  明 徐应秋 撰

  佛经缘起

  佛经者天竺之迦维卫国净饭王太子释迦牟尼所说
也释迦当周庄王之九年自母右胁而生姿貌奇异舍
太子位出家学道勤行精进觉悟一切种智而谓之佛
亦曰佛陀亦曰浮屠皆天竺语华言译之为净觉其所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883-0348b.png
说云人生虽有生死之异至于精神则常不灭此前之
身则经无量身矣积而修习则成佛道天地之外四维
上下更有天地亦无终极然皆有成败每一成败谓之
一劫此天地以前则有无量劫矣每劫必有诸佛得道
出世教化其数不同今此劫中当有千佛自初劫至释
迦已七佛矣其次当有弥勒出世必经三会演说法藏
开度众生繇是道者有四等之果一曰须陁洹二曰斯
陁含三曰阿那含四曰阿罗汉至罗汉则出入生死去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883-0349a.png
来隐显而不累阿罗汉已上至菩萨者深见佛性以
至成道每佛灭度遗法相传有正像末三等教法正
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已后众生愚钝
业行转恶年寿渐短经数百千载乃至朝生夕死然
后有大火大水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
又归淳朴谓之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初天竺
中多诸外道并事水火毒龙而善诸变幻释迦之苦
行也及佛道成尽皆摧伏并为弟子弟子男曰桑门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883-0349b.png
译言息心而总曰僧译曰行乞女曰比丘尼皆释累
辞家防心摄行僧止二百五十戒尼五百戒俗人信
凭佛法者男曰优婆塞女曰优婆夷皆去淫杀盗妄言
饮酒是为五戒释迦在世教化四十九年乃至天帝
人鬼并来听法弟子得道以百千万亿数然后于拘
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以二月十五日入般涅槃涅槃
亦曰泥洹译言灭度亦言常乐我净初释迦说法以
人之性识根业各差故有大乘小乘之说至是谢世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883-0349c.png
弟子大迦叶与阿难等五百人追共撰述缀以文集
载为十二部后数百年有罗汉菩萨相继著论赞明
其义此佛经教所自始也王弇州曰四果预流即
须陀洹为初果来即斯陀含为二果不来即阿那含
为三果无生即阿罗汉为四果自此以上独觉菩萨
为辟支佛自觉觉他为一切菩萨摩诃萨行因果圆
满为诸佛无上正等菩萨

  晋太康初朱士行得道行经乃梵本也于阗王积火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883-0349d.png
燔之火灭经存更觉鲜彩又永嘉中安慧写大品经
入火不烧先天元年玄觉参曹溪六祖一见语合遽
归永嘉著證道篇即时定中见其字化为金色满虚
空界

  如来灭后五百岁摩腾竺法以经来中国始谙其言
后五百年达摩以法来中国始傅其心杨用修曰
从佛出十二部从十二部经出九部修多罗从九部
修多罗出方等从方等出摩诃般若从摩诃般若出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883-0350a.png
大涅槃修多罗一曰素怛缆经也隋大业时佛经六
千一百九十八卷唐开元时五千四十八卷宋雍熙
时增新经凡九千五百卷

  龙树菩萨入龙宫流傅天竺分八万六千偈至中土
玄奘傅健驮国有雀离浮图元魏灵太后遣沙门道
主等赉大幡长七百尺往彼挂之脚才及地父老云
此浮屠天火七烧佛法当灭又西域金刚坐有标界
铜观自在像两躯国人相傅菩萨身没佛法亦尽隋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883-0350b.png
末已没过胸臆矣又起陀国头河岸有系白象树花
叶似枣相傅此树灭佛法亦灭尚书故实云佛教上
属鬼宿著鬼神之事鬼暗则佛教衰

  二祖奉佛灵异

  洪武四年冬十有二月诏徵江南高僧十人钦天监择
日于蒋山太平兴国禅寺建广荐法会上宿斋室却荤
肉弗御者一月复敕中书右丞相汪广洋左丞相胡惟
庸移书城社之神具宣上意俾达诸冥期以毕集明年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883-0350c.png
春正月辛酉昧爽上服皮弁临奉天殿群臣朝衣左右
侍尚宝卿梁子忠启御撰章奏识以皇帝之宝上再拜
燎香于炉复再拜躬视疏已授礼部尚书陶凯凯捧从
黄道出午门置龙舆中备法仗鼓吹导至蒋山天界总
持万金及蒋山主僧行容率僧伽千人持香华出迎取
疏入大雄殿用梵法从事白而焚之退阅三藏诸文自
辛酉至癸亥止当癸亥日时加申请浮屠行词事已上
法驾临幸云中雨五色子如豆或谓娑罗子或谓天花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883-0350d.png
坠地所变上服皮弁搢玉圭上殿礼佛北向立群臣各
衣法服以从和声即举麾奏悦佛之乐首曰善世曲上
再拜迎群臣亦再拜再奏昭信曲上跪进薰芗奠币复
再拜乐三奏延慈曲相以悦佛之舞舞人十其手各
有所执或香或灯或朱玉明水或青莲花冰桃暨名荈
衣食之物势皆低昂应以节上行初献礼跪进清净馔
史册祝复再拜亚终二献同其殊异者不用册光禄寺
卿徐兴祖进馔乐四奏曰法喜曲五奏曰禅悦曲舞同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883-0351a.png
三献已上还大次群臣退诸僧旋绕佛座演咒梵咒三
周以寓攀注之意初斸山石地成六十坎漫以垩至是
令军卒五百负汤实之汤蒸气成云诸僧速幽爽入浴
焚象衣使其更以彩幢法乐引至三解脱门每门内五
十步筑方坛高四尺上升坛东向坐侍仪使浦博西向
跪受诏而出集幽爽而戒饬之诏已引入殿致三佛之
礼听法于径山禅师宗泐受毗尼戒于天竺法师慧日
复引而出命轨范师饭摩伽陀斛法食凡四十九饭已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883-0351b.png
夜将半上复上殿群臣从如初乐六奏遍应曲执事者
彻豆上再拜群臣从拜七奏妙济曲上拜送者再群臣
复从拜八奏善成曲上至望位燎已还大次解严群臣
趋出濂复跋十四日甲午大风晦雨雪交作至午忽开
霁上悦敕近臣于秦淮河燃水灯万枝十五日夜过半
竣事还宫随有佛光五道从东北贯月烛天良久乃已
见宋学士蒋山佛会记又惺吉坚茂西僧也南京鸡鸣
山在六朝时为北郊之冈冈下有坑堑凡诸戮者皆寘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883-0351c.png
之俗呼万人坑明兴筑都城包坑城内矣太祖建十王
功臣等庙及鸡鸣寺于冈之阳以为祀神演法之所复
立国子监镇压之而旧时馀魂滞魄往往结为黑气气
触人辄昏仆甚至殒命亡躯一日事闻太祖服儒服幸
广业堂试其事则妖怪寂然驾回复作于是思以神道
治之遂敕使迎取西番有道僧而惺吉坚茂与七僧俱
来选日结坛场具大石钵盂三贮蓄净水菜饭三物诸
僧登坛作法忽感天雨宝花之异坛场上下黑气充塞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883-0351d.png
聚散开合宛若趋向之状供事人役气翳其身惟露顶
额耳似此者七昼夜始灭太祖嘉其神妙搆西番殿饰
黄金居之命光禄寺厚之日饩饩有馂留贮豆中不以
食人诸僧旋绕诵咒皆化为水越数年还国日瓦领禅
伯西僧也永乐五年四月望日成祖与往灵谷寺观向
日塔影斋心默祷曰愿祝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
在佛吉祥如意果鉴朕诚则示塔影一已塔影见成祖
又默祝愿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家给人足民不夭阏物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883-0352a.png
无疵疠果遂朕心更示塔影一已复见塔影二刹那之
顷三塔毕见其色始若黄金在矿含辉未露俄若跃冶
精光煜煜少焉如泥金布练毫芒纷敷若注若流绮窗
䌽棂黝垩丹碧灿然呈露至暮有五色圆光光中见二
佛像及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像已而复见
宝公像拱立于前十七日成祖万寿节也先一日复与
往复默祝曰明日为朕初度若吉庆福祥则塔影更见
已又见塔影二一照壁一映地与前塔影连为七其色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883-0352b.png
或黄或青流丹炫紫绀縓间施锦绣错综若琉璃映彻
水晶洞明若琥珀光若珊瑚色若玛瑙𤥭璖文彩晃耀
若渊沈而珠朗若山辉而玉润若丹砂聚鼎若空青出
穴若凤羽陆离若龙章焱灼若霓旌羽盖之飘摇金支
翠旗之掩映若景星庆云之炳焕若紫芝瑶草之斓斑
若阳燧之迎太阳方诸之透明水若日出而霞彩丽若
雨霁而虹光吐若岩空而电影掣至于铃索振摇宝轮
层叠霤瓦鳞鳞阑槛纵横玲珑疏透一一可数人行走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883-0352c.png
舞蹈若所服颜色若鸟雀冲过树动花飞悉见光中而
天花雨虚悠扬交舞十七日花遍下大者如杯小者如
钱东西两庑又见塔影十光辉炤烛如前胜妙十八日
复往景大胜前有彩云五色轮囷焕衍低翔徘徊乍舒
乍敛变化万状不可殚述塔心复见塔影一已而青篁
绿树之影纷然毕呈塔殿上所制七生丸异香芬馥充
达远近至暮留师居寺观之十九之朝师报塔影第一
层见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像三罗汉像六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883-0352d.png
环立左右第二层见红色观音像一左右菩萨像四侍
立拱手捧香花供养有圆光五色覆塔上宝盖垂荫璎
珞葳蕤上大悦曰物影一而已塔见多影佛道僧法于
斯为胜命图与师使归而言之国人见名山藏

  崇奉佛法

  陈眉公曰隋文帝与唐文皇皆以振世之威独委心帖
膝于黄面老子隋文帝尝云朕兴崇佛法好食麻豆前
身是从道人中来繇少时在寺至今乐闻钟鼓之声史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883-0353a.png
曰帝故同州般若寺尼所抱子那罗延也唐文皇亦轮
王十善化世者也隋智高等赍梵经自西域还敕付有
司宣人翻译帝且亲为撰序又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
利自内而出置于金琉璃瓶侍者三人散官一人薰陆
香百二十斤分道送往三十州州境诸官步引四部大
众共以幢盖台辇种种乐供养围绕而玄奘法师抵罽
宾天林以至曲阇国与番商八十人渡殑伽河至中天
竺穷探大乘以象马驼还文皇迎见于仪鸾殿敕入弘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883-0353b.png
福寺译经经成赐九道总管又赐剃刀百金磨衲亦自
撰圣教序以张之文帝享国二十四年写经四十六藏
十三万卷修治故经四百部造金铜檀像六千馀万区
修治故像一百五十万九千宫内造刺绣织成像及画
像五彩珠幡以亿计崇缉寺宇五十馀所翻译道僧二
十四人所书经论垂五百卷而唐初四方壁垒之秋战
声鼎沸精蓝森列破薛举立昭仁寺于幽州破王世充
立昭觉寺于潞州破刘武周立弘济寺于汾州破宋金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883-0353c.png
刚立慈灵寺于晋州破霍老生立普济寺于侣州破窦
建德立等慈寺于鄞州破刘黑闼立招福寺于洛州并
给度牒敕虞世南李伯药褚遂良颜师古岑文本许敬
宗等分撰新寺碑志当时经狮律虎及一切人天龙象
联瓢接锡于法宫殿廷之间而二祖之慧可四祖之道
信天台之智者三藏之玄奘尤为嵬特宗旨明教乘普
皆其力也噫盛矣哉隋唐之交经藏既显而幽奇变幻
之迹亦时足以撼王公而怖士庶如慧琳供养塑像忽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883-0353d.png
生须三十六茎荪之柩五百异花绕尸而生长可一
二尺许隋文与后食从齿下得舍利以银碗水浮其一
示百官须臾化二凡得十九粒多放光明唐文皇行方
等悔法见光明中七佛现是皆古今书史所不载而震
旦国中所罕习者也王元美曰韩退之言汉明帝时始
有佛法在位才十八年宋齐梁陈事佛渐谨梁武在位四
十八年饿死台城国亦寻灭此不足以服宪宗也自宪
宗前赫连勃勃画佛于背迫僧礼拜为雷震死子昌灭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883-0354a.png
佛教身死国灭魏太武诛僧毁寺见弑人手周武帝除
佛法次年晏驾子夭国亡宪宗后武宗去塔寺亦以次年
崩无子宋徽宗改佛为金仙约僧留发寻有播迁之祸
以唐文皇宋艺祖我太祖太宗之明断隋文帝之威果
而不免归心释教此必有内契于心者矣

  西域请经始末

  笔丛贞观七年法师玄奘游天竺求法达于王舍城奘
生洛州偃师陈氏隋季出家具戒博贯经籍每慨前代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883-0354b.png
译经多所讹略志游西土访求异本以参订焉以三年
冬抗表辞帝制不许即私遁自原州玉关抵高昌高昌
王曲文秦奉奘行资护送达于罽宾从僧伽论师夬俱
舍因明大毗婆沙等论至大林国从婆罗门学中论及
异道典籍时婆罗门七百馀岁至仆底国从伏光法师
学对法宗显理门等论至那伽罗国从月胃论师学众
事分毗婆沙至禄勒那国从阇那屈多三藏学经部毗
婆沙及萨婆多部辨真等论至曲阇国从毗邪屖那三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883-0354c.png
藏学二毗婆沙王有胜兵十万雄冠西域奘与商者八
十许人渡殑伽河彼俗以人祀天奘与诸商被执以奘
风度特异将戮以祭俄大风作尘沙涨天昼日晦暝彼
众震惧以奘为圣人遂释之至中天竺遇大乘居士为
奘开瑜伽师地即入王舍城彼预闻奘至具礼郊迎之
日供上馔馔有龙骨香乳苏蜜及大人米米香闻百步
奘寓其国从正法藏穷探大乘秘奥日益智證至贞观
十六年奘发王舍城入祗罗国国主郊迎之已而问曰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883-0354d.png
而国有圣人出世作小秦王破阵乐试为我言其为人
奘粗陈帝神武削平天下躬行尧舜之治其王大惊即
以青象名马助奘驮经而还以贞观十九年至长安文
皇惊喜手诏飞骑迎之亲为经文作序名圣教

  浮屠二宗

  浮屠学不出教禅二端宋太史叙之极详其文云西方
圣人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自从鹿野苑中直至跋
提河演说苦空无我无量妙义随机钝利分为顿渐无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883-0355a.png
小无大尽皆摄入萨婆苦海既灭度后其弟子阿难陀
多闻总持有大智慧结集为修多罗藏而诸尊者或后
或先各阐化源优波离集四部律谓之毗尼金刚萨埵
于毗卢遮那前亲受瑜伽五部谓之秘密章句无著天
亲频升知足天宫咨参慈氏相与造论发明大乘谓之
唯识宗旨西竺龙胜以所得毗罗之法弘其纲要谓之
中观论燉煌杜法顺深入华严不思议境大宣玄旨谓
之华严法界观毗尼之法魏嘉平初昙柯罗始持僧祗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883-0355b.png
戒本至洛阳而昙无德昙谛等继之立羯磨法唐南山
澄照律师道宣作疏明之四分律遂大行是谓行事防
非止恶之宗萨埵以瑜伽授龙猛猛授龙智智授金刚
智唐开元中智始来中国大建曼荼罗法事大智道氤
大慧一行及不空三藏咸师尊之是为瑜伽微妙秘密
之宗唐贞观三年三藏玄奘往西域诸国会戒贤于那
兰陀寺因受唯识宗旨以归授慈恩窥基基乃网罗旧
说广制疏论是为三乘法相显理之宗梁陈之间比丘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883-0355c.png
惠闻因读中观论悟旨遂遥礼龙胜为师开空假中三
观正观法门以法华宗旨授慧思思授天台国师智顗
顗授灌顶顶授智威智威授惠威惠威授玄朗朗授湛
然是为四教法性观行之宗隋末顺以法界观授智俨
俨授贤首法藏至清凉大统国师澄观追宗其学旨作
华严疏论数百万言圭峰宗密继之而其化广被四方
是为一念圆融具德之宗瑜伽久亡南山亦仅存其盛
行于今者唯天台慈恩贤首而已此则世之所谓教者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883-0355d.png
也世尊大法自迦叶二十八傅至菩提达摩达摩悲学
佛者缠蔽于竹帛间乃弘教外别傅之旨不立文字而
见性成佛达摩傅慧可可傅僧璨璨傅道信信傅弘忍
忍传曹溪大鉴禅师慧能而其法特盛能之二弟子怀
让行思皆深入其阃奥让傅道一一之学江西宗之其
傅为怀海海傅希运运傅临济惠照大师义玄玄立三
玄门策励学徒是为临济之宗海之旁出为沩山大圆
禅师祐祐傅仰山智通大师慧寂父唱子和微妙玄机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883-0356a.png
不可凑泊是为沩仰之宗思傅希迁迁之学湖南主之
其傅为道悟悟傅崇信信傅宣鉴鉴傅义存存傅云门
匡真大师闻偃偃之气宇如王三句之设如青天震雷
闻者掩耳是为云门之宗玄沙师备偃之同门友也其
傅为桂琛琛傅法眼大师文益益虽依华严六相唱明
宗旨迥然独立不涉凡情是为法眼之宗迁之旁出为
药山惟俨俨以宝镜三昧五位显诀三种渗漏傅昙晟
晟傅洞山悟本大师良价价傅曹山元澄大师本寂而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883-0356b.png
复大振是为曹洞之宗法眼再傅至延寿流入高句骊
仰山三傅至芭蕉彻当石晋开运中遂亡弗继云门曹
洞仅不绝如线唯临济一宗大用大机震荡无际若圣
若凡无不宗仰此则世之所谓禅者也禅家五宗独临
济为盛傅石霜石霜傅杨歧杨歧至五祖演演傅天目
齐齐傅懒牛和和傅竹林宝宝傅竹林安安傅西堂容
容傅中和璋璋傅简公号海云大士禅学至此盖中兴
焉印简弟子二人曰可庵朗曰颐庵儇傅西云安住天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883-0356c.png
都庆寿寺元之诸主皆崇奉赐以玉印曰临济正宗

  智光禀龙树大士依般若中观等经论立法性宗戒
贤禀弥佛无著依深密瑜伽等经论立法相宗又五
祖弘忍弟子神秀与六祖慧能行业相埒天下散傅
其道人谓神秀为北宗慧能为南宗南能为顿宗北
秀为渐宗

  三世诸佛

  三世诸佛过去见在未来过去曰庄严劫见在曰贤劫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883-0356d.png
未来曰星宿劫庄严劫第一尊曰华光佛末后尊曰毗
舍浮佛贤劫第一尊曰俱留孙佛末后尊曰娄至佛星
宿劫第一尊曰日光佛末后尊曰须弥相佛凡过去现
在未来每劫千佛今释迦文当第九减劫于贤劫为第
四尊弥勒当第十减劫于贤劫为第五尊一大劫者成
住坏空凡四种为一大劫成而即住住而续坏坏而复
空共成住坏空八十辘卢劫总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万年
为始终极数所谓一大劫也一曰五劫龙汉为木劫赤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883-0357a.png
明为火劫延康为土劫开皇为金劫上皇为水劫一起
一伏周而复始又劫有六种一中劫二成劫三住劫四
坏劫五空劫六大劫中劫者即辘卢劫初阎浮提人寿
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凡过百年命减一年身减一寸
过千年命减十年身减一尺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
劫之极也自尔复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年身增一
寸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增八丈则增劫之极也如
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辘卢劫积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883-0357b.png
二十辘卢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自成劫
后交住劫已经八减八增八辘卢今当第九减劫有四
佛出世初减人六万岁时俱留孙佛出世次减人年四
万岁时俱那舍牟尼佛出世次减人年二万岁时迦叶
波佛出世次减人年一百岁时释迦文佛出世从住劫
至释迦文已一万四千二百七十九万三千年又至释
迦文减至宋绍兴二千一百年又减二十一年身减二
尺一寸今人只可六尺寿八十也此去更过七千年人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883-0357c.png
寿十岁身长一尺此减劫之极也复入第九增劫至二
万岁时铁轮王出四万岁时铜轮王出六万岁时银轮
王出八万四千岁时金轮王出此增劫之极也复入第十
减劫减至八万岁时弥勒下生是时百亿阎浮真金为
地平如掌粳稻自生思衣衣来思食食具男女五百岁
方婚嫁弥勒初会度人九十六亿第二会度人九十四
亿第三会度人九十二亿尔后度人无数弥勒灭后尚
有九百九十五佛相继出世十一辘卢劫中如是千尊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883-0357d.png
出尽二十辘卢已满则坏劫到来渐成空劫大灾之后
复入成劫如前劫风鼓扬劫水水聚沫化作三禅天等
迤逦下至人间大地依前造化星宿劫亦有千佛出世
右见庄椿论然则释迦乃第九减劫末尊而弥勒则第
十减劫首尊也又曰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
光飞行自在见有地肥极为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
体重无光日月始生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灭
没复生粳米朝割暮生食彼米故才分男女形相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883-0358a.png
  古佛名号

  六祖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
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俱留孙佛俱那
舍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傅西土二
十七祖至二十八祖达摩教入东土傅六祖后分五宗
已另有考今详七佛内毗婆尸佛为过去庄严劫第九
百九十八尊此云胜观释迦于此佛州初种相好故为
七佛之首尸弃佛为第九百九十九尊此云持髻毗舍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883-0358b.png
浮佛为一千尊此云遍一切自在俱留孙佛见在贤劫
第一尊此云所应断那舍牟尼佛贤劫第二尊此云金
色仙迦叶佛贤劫第三尊此云饮光人寿减至二万岁
时出而释迦牟尼佛则贤劫第四尊也人寿百岁时出
宛委馀编云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俱姓刹利俱留
孙佛俱那舍牟尼佛迦叶佛俱姓迦叶释迦文佛姓刹氏
小字顿吉讹为悉达又异国十三佛一头楼斯和二罗
邻那阿谒三朱蹄彼会蔡四密蔡罗萨五楼波黎波蔡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883-0358c.png
㗫六那惟玉蔡七维黎波罗八和阿蔡九尸和群黎十
那他蔡十一和那罗维于蔡㗫十二佛霸国耶蔡十三
随阿闪谁波多蔡见事物绀珠又考名经所载三十佛
始金刚不坏佛终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五十三佛始普
光佛终释迦牟尼佛凡八十八佛人所常诵又诸佛始
释迦牟尼终摄取光明宝台凡七千六百八十三世尊
始妙乐上德终须弥山王凡十有二如来始宝莲华步
终宝生德凡六千七十有六菩萨始初会无量终大意声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883-0358d.png
王凡三千二百五十五尊者始吉祥密终噜呬尼圣坚
宝贵凡七百四十五神僧始摩腾终胆巴凡二百有七
合计万有八千六百七十有七其专名定号毋论己中
多泛称者如诸佛则有一藏虚空佛十方佛十光佛十
上光明佛六十光明佛六十功德宝佛六十宝作佛六
十二毗留罗佛百金光藏香流佛三百同名大幢佛五
百波头摩王佛五百欢喜佛五百威德佛五百日王佛
五百净声佛七百同名光严庄佛百千晃耀光明佛百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883-0359a.png
千德光幢佛千光明佛千上光佛千近佛千香佛千迦
叶佛千阎浮檀宝空藏佛千阎浮檀金佛千光静住王
佛千八百寂灭佛二千宝幢佛三千毗卢舍那佛八千
坚精进佛八千威德佛八千然灯佛十千迦叶如意佛
万八千婆罗王佛三万同名毗卢舍那佛四万愿庄严
佛八万四千名自在幢佛二亿同名拂邻佛百亿微尘
金刚藏佛百千亿劫智慧岳声德佛如来则有过去七
如来灭罪八如来八江河沙佛如来十一无垢世界等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883-0359b.png
行如来十一江河沙诸佛土忍慧世界香尽如来十四
江河沙诸佛土梵音世界梵德如来六十功德宝如来
百燄光明胎如来五百上威德如来五百净声王如来
五百普现如来百千佛土庄严德如来千光明如来千
势自在声如来千八百寂灭如来三千毗卢舍那如来
八千坚精进如来九千法庄严如来万八千普护佛如
来万八千婆罗王如来三万散花王如来十八亿佛刹
如来百亿江河沙诸佛土水晶世界净尊如来千亿光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883-0359c.png
明如来恒河沙宝如来菩萨则有十百光明火炽然菩
萨千相菩萨日光千相菩萨东北西南千万亿菩萨初
会二会三会无量至百十会恒河沙数菩萨凡此皆泛
称无量者也又佛经有三千人成佛者前千佛始光华
佛终毗舍中千佛始俱留孙佛终楼至如来后千佛始
日光如来终须弥相与名经又迥异又经云值一千佛
名紫幢值五百佛名莲花值六十四佛名螺髻

  按佛者觉也一曰佛陀一曰浮屠一曰部多一曰母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883-0359d.png
驮一曰没陀五天竺异音耳释迦牟尼佛能仁寂默
也迦叶波饮光佛也袍休兰罗大宝也是为多宝佛
阿弥陀佛无量寿也一曰无量清净是为普光功德
山王波颇智光佛也提洹靖然灯佛也提婆达天授
佛也伊湿伐逻自在佛也毗陵一切自在佛也修跋
拿婆颇郁多摩金光明佛也鞞患无胜佛也祗陀洹
战胜佛也颇(缺)马胜佛也苏达梨舍那善现佛也阿
奢理(缺)奇特佛也栴檀一曰阿捺摩无我佛也阿斯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883-0360a.png
(缺)无比佛也阿罗阇无垢佛也婆沙提伽一曰梵摩
清净佛也毗梨耶一曰禅那精进佛也羼提忍辱佛
也刺那伽罗宝积佛也般若拘罗智积佛也钵底婆
辩才佛也波毗畎伽清辩佛也阿湿縳窭生马鸣大
士佛也辟支佛独觉也阿难佛无苦也阿育佛无忧
也摩诃那钵大势至菩萨也是为善住功德宝王那
婆罗吉利低输观世音菩萨也远磨波罗护法菩萨
也昙摩耶舍法称菩萨也昙摩识法丰菩萨也昙无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883-0360b.png
竭法勇菩萨也阿伽云药王菩萨也妙法文殊师利
菩萨也邲输跋陀一曰三曼跋陀普贤菩萨也菩提
萨埵菩提觉也萨埵有情也省提埵字止称菩萨谓
觉有情也凡有生皆有情佛有觉性而无情菩萨则
不免有情而能觉也多陀阿伽陀度如来也路迦那
他世尊也摩诃萨大菩萨也南无一曰那谟一曰南
摩诸佛世尊号也

  释迦佛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883-0360c.png
  本起经翻释迦为能仁本行绎牟尼为寂默寂默故不
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兼运立此嘉称释迦佛
天竺国刹利王子一云迦维卫国在葱岭西三万馀里
有五天竺独中天竺临禅连河是佛所生处也我佛初
于无数劫中修度万行最后于毗卢遮那佛得法界观
于然灯佛授记来世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居兜率陀天
为护明菩萨自兜率降迦毗罗国即中天竺也佛初生
时乘白象入母右胁其母梦怀白象梵仙占曰若梦日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883-0360d.png
月当生国主若梦白象必生圣子夫人将诸䌽女游蓝
毗尼国攀无忧树于时树下忽出莲花大如车轮化从
夫人右胁而生大地震动井水溢出有五色光入贯太
微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四寻生已四方
各行四步为降魔梵发诚实语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时
四天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床上帝释执盖梵王
持拂左右侍立九龙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
身天龙八部满虚空中作天伎乐雨妙香花缨络天衣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883-0361a.png
不可胜数抱入天祠天像悉起斯则净饭国之王太子
也姓瞿昙氏字悉达多祖号师子类父名净饭母大术
天臂城中善觉长者第八女曰摩耶十九出家于檀特
山中修道始于阿蓝迦蓝处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
舍复至郁头蓝佛处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三十岁于
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四十九年处世以庄王十年
甲午二月八日夜鬼宿合生至匡王四年壬子二月十
五日夜于拘尸城入般涅槃以金缕迦黎衣傅法于摩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883-0361b.png
阿迦叶弟子以香薪茶毗之烬后金棺如故高七多罗
树得舍利八斛四斗世尊灭后一千十七年永平中教
至中夏通孝论佛降神兜率之宫垂象迦毗之域氏曰
瞿昙种称刹利俗名悉达道字能仁乃净饭王之太子
也神形六动方门七步五净雨花满国二龙洒水遍空
身边则金色一丈眉间则白毫五尺开卐字于胸前蹑
千轮于足下于是仙林始抽簪之地禅河起苦行之迹
沐金流之净水游道场之吉树食假献糜座因施草法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883-0361c.png
轮则奈园初转僧侣则憍陈始度迦叶兄弟目连朋友
他仕宫里乃弘十地耆阍山上方会三乘周书异记穆
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天沸星出不云而雨山吼波
逆尘刹大震暴风忽起连夜不灭西方有白虹十二道
南北通过此时佛涅槃也拘尸那城北阿利罗跋提河
此译为有金河河畔有婆罗林如来于此林中入于涅
槃拘尸城诸国共以金棺敛佛举不能动摩耶夫人自
忉利天宫下至哀恸尔时金棺自开如来起身合掌问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883-0361d.png
讯慈母棺即自举下迦叶自鸡足奔来七日方至佛出
双足棺外遂以兜罗致毼举火自焚顶骨四牙灿然不
动天人乞得一牙作供建塔其三牙在海龙王宫叨条
国乾陀国各有舍利八斛四斗诸天及龙王与八国各
得一分其后百年同育王取龙宫舍利建八万四千塔

  佛父临猊国王名屑头耶母名莫邪后人改佛父曰
净饭王母曰摩耶非也摩耶是其祖名佛未出家时
娶妻曰耶轮跎生子曰摩㬋罗出家十二年归妻子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883-0362a.png
复聚居今僧徒无妻非佛本义也

  释迦于诸弟子授记后当成佛至云弥勒发意先我
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
精进超越九劫得于无上真正之道则授记先后又
有不可定者释迦虽先成佛于五浊恶世人寿百岁
时弥勒成佛当人寿八万岁时初会度人九十六亿
第二会度人九十四亿第三会九十二亿尔后度人
无数盖佛无高下功德有大小缘与愿力所成耳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883-0362b.png
弥勒发心在释迦前一进一退释迦超六劫而先证
菩提考法华经日月灯光明佛时文殊以妙光菩萨为
上足弟子作七佛师而文殊八百弟子中有求名菩
萨贪著利养虽复诵经而不通利多所遗失是为弥
勒亦自称心重世名好游族姓至燃灯佛出现于世
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识性流出无量如来而
释迦于时仅一献花布发之男子耳此其为前后辈
易知也第燃灯佛见释迦即授记作佛而弥勒又历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883-0362c.png
诸无央佛踰七佛至释迦而始授记夫释迦之精进
在燃灯佛前不应始献花布发其精进在燃灯佛后
则不应先弥勒而受记也弥勒紫金身十六丈而释
迦止丈六尺弥勒寿八万岁而释迦仅八千岁弥勒
行化之地东西长四十万里南北广三十万里王国
鸡头末城周围四百八十里而释迦所化仅五天竺
诸国不过十万馀里净饭所都与王舍所栖其城不
过四十里而已弥勒之地若琉璃镜平无丘陵坎窞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883-0362d.png
人无夭札厉病战斗而释迦皆反之所谓五浊世界
也释迦正报身为千丈毗卢遮那于色究竟天成佛
释迦仅亿身之一身耳而弥勒则未闻有他报身也
释迦二辅文殊普贤皆古佛现菩萨身以世无两大
耳而弥勒之辅无著未登十地天亲甫脱二乘去二
大士殊有间也

  佛国记毗舍离国本庵婆罗女家为佛起塔佛将泥
洹最后所行处僧伽施国佛上忉利天三月为母说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883-0363a.png
法来下处罽饶夷城佛为诸弟子说无常苦说身如
泡沬处那谒国是菩萨本以银钱贸五茎华供养定
光佛处捷陀卫国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佛为菩萨
时于此国以眼施人竺刹尸罗国汉言截头佛为菩
萨时于此以头施人宿呵多国皆天帝释试菩萨化
为鹰鸽割肉贸鸽处拘夷那谒城北双树间希禅连
河边世尊于此北首而般泥洹乃须跋最后得道处
以金棺供养世尊七日处金刚力士放金杵处八王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883-0363b.png
分舍利处诸处皆起塔

  栴檀佛

  辍耕录京师栴檀佛像以灵异著故老相傅云其像四
体无所倚著人君有道则至其国国初时尚可通一线
今则不然矣按学士程钜夫瑞像殿碑刻释迦如来初
为太子生七日母摩耶弃世生忉利天佛既成道思念
母恩遂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优填国王自以失瞻仰于
如来乃刻栴檀为像目犍连尊者以神力摄三十二匠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883-0363c.png
升忉利天谛观相好三返乃得其真既成国王奉如真
佛及佛自忉利天复至人间此像腾步空中向佛稽首
佛为摩顶受记曰我灭度后汝从震旦广利人天繇是
西土一千二百八十五年龟兹六十八年凉州四年长
安十七年江南一百七十三年淮南三百六十七年复
至江南二十七年汴梁一百七十七年北至燕京居圣
安寺十二年北至大京大储庆寺二十年南返燕宫内
殿五十四年丁丑三月迎还圣安寺今五十九年计自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883-0363d.png
优填王造像至今延祐丙辰凡二千二百有七年然按
释氏咸通录称梁武帝遣郝骞等往天竺迎佛栴檀像
其王模刻一像付骞天监十年至建康迎奉太极殿则
今圣安所安之像优填王之所刻与天竺之模刻与又
阿含经优填王敕中国巧匠以牛头栴檀刻作佛像供
养晨夕礼拜波斯匿王以紫磨金作佛像于是阎浮提
始有二像考佛国记拘萨罗国舍卫城城内人民稀旷
即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出城南道西长者须达起精舍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883-0364a.png
所谓祗洹精舍也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九十日波斯
匿王思见佛即刻牛头栴檀作佛像置佛坐处佛后还
入精舍像即避出迎佛佛言还坐吾般泥洹后可为四
部众作法式像即还坐此像是众像之祖佛于是移住
南边小精舍与像异处鼠衔灯炷烧花幡盖遂及精舍
七重都尽谓栴檀像已烧开东小精舍户忽见本像皆
大欢喜则造栴檀佛者波斯匿王非优填国王也海丰
白牛塔俗傅栴檀佛乘白牛至此化为石通极论瞻相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883-0364b.png
好于香檀记名号于贝叶

  佛国记那竭国城东北有佛锡杖以牛头栴檀作长
丈六七许正复千百人举

  佛国记僧伽施国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以神通力
不使诸弟子知阿那律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大目
连往问讯佛于时八国大王及诸臣民云集此国又
北天竺有小国名陀历国有罗汉以神足力持一小
匠上兜率天观弥勒菩萨长短色貌还下刻像斋日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883-0364c.png
常有光明

  又附记佛像之异宝康初道安至襄阳五檀溪寺建
浮图铸铜像能起自行光明烛天秦王苻坚送外国
金像弥勒道安设诵一日像光照室顶有舍利焉
隋仁寿初京城近兴寺铸丈六金像其日雨宝屑银
花香气甚异是时法师元琬造丈六金释迦像成天
雨花状如云母

  刘宋元嘉中江陵张僧定妹幼嗜佛法常奉小金像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883-0364d.png
而父母密许适邴氏女不知也及羔雁既至女悲呼
不就烧香坎地而死像遂放金光弥竟一村

  五灯会元世尊九十日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及辞天
界而下时四众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莲花色比丘
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后见佛不如用神力
变作转轮灵王千子围绕最初见佛果满其愿世尊
才见乃呵云汝虽见吾色身且不见吾法身须菩提
岩中宴坐却见吾法身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883-0365a.png
  西天二十七祖

  释迦文佛首傅西天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摩谒陀国人
偈曰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
法第二祖阿难尊者王舍城人偈曰本来付有法付了
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二法第三祖商那和修摩
尊者突罗国人偈曰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
法时是法非心法(西域有七枝秀草若罗汉生则此草主清净之地处第三祖和修生时九
枝秀草应时而生)第四祖优波鞠多尊者叱利国人偈曰心自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883-0365b.png
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第五祖
提多迦尊者摩迦陀国人偈曰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
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第六祖弥遮迦尊者中印
度人偈曰无心无可绎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
心心法第七祖婆须密多尊者北天竺国人偈曰心同
空虚界示等空虚法证得空虚时无是无非法第八祖
佛驮难提尊者迦摩罗国人偈曰虚空无内外心法亦
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第九祖佛驮密多尊者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883-0365c.png
提迦国人偈曰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
非真亦非伪第十祖胁尊者中印度人偈曰真体自然
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门无门亦无止(第十祖胁尊者生时又梦
白象背有宝坐上有明珠入门而生俱见傅灯录)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华国
人偈曰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
非二十二祖马鸣大士波罗柰国人偈曰隐显即本法
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聚亦非离十三祖迦毗摩
罗尊者华氏国人偈曰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883-0365d.png
隐显法非愚亦非智十四祖龙树大士西天竺国人偈
曰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于法心不证无嗔亦无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南天竺国人偈曰本对傅说人
为说解脱理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十六祖罗㬋罗
多尊者迦毗罗国人偈曰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
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十七祖僧迦难提尊者室罗伐
城宝庄严王之子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
不相妨华果亦复尔十八祖迦那舍多尊者摩提国人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883-0366a.png
偈曰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明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
生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大月氐国人偈曰性上本无
生为对求人说于法既无得所怀决不决二十祖阇耶
多尊者北天竺国人偈曰言下合无生同于法界性若
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罗阅
城人偈曰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无今
亦无古二十二祖摩那罗尊者那提国王次子偈曰心
随万物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二十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883-0366b.png
三祖鹤勒那尊者月氐人偈曰认得心性时可说下思
议了了无可得时时不说知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中印
度人偈曰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
即于今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阙)宝国人偈曰圣人说
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亦悟其性无道亦无理二十六祖
不如密多尊者南印度德胜王太子偈曰真性心地藏
无头亦无尾应胜而化物方便呼为智二十七祖般若
多罗尊者东印度人偈曰心事生诸种因事复生理(缺)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883-0366c.png
满菩提圆华开世间起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南天
竺国王第二子王姓刹利帝名香至有三子长名月净
多罗仲名功德多罗季即达摩大师梁普通七年至金
陵为东土初祖

  东土六祖

  释迦默契燃灯一心之妙说法四十九年未谈一字偶
拈优钵罗花揭示人天独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
叹曰善哉善哉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于汝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883-0366d.png
仍以所披金缕袈裟钵盂付之傅信教外别傅之道爰
自此始二傅阿难展转授手至二十八傅菩提达摩大
师傅法于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师念震旦缘熟乃航海
而来三周寒暑达于南海五羊实梁普通七年庚子九
月二十一日也梁武帝诏至金陵问曰朕造寺写经有
何功德师曰此但小果有漏之因并无功德师知不契
魏正光元年寓嵩山少林石室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谓
之壁观婆罗门人莫之测时魏氏律师流支三藏每与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883-0367a.png
师议论是非蜂起数加毒药至第六度以缘化既毕遂
不复究端坐而逝是为初祖有僧神光博览群书善谈
玄理闻达摩大士住少林乃待参承大雪积雪过膝又
断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名之曰慧可是为二
祖俗姓姬二祖继阐玄风博求法嗣至北齐天平二年
有一居士身缠夙恙设礼求忏祖曰与汝忏毕宜依佛
法僧住后祖为剃发出家受其付法于大树下合掌立
化是为三祖僧灿灿隐居皖公山有沙弥道信来礼祖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883-0367b.png
乞解脱法门服劳九载乃付衣钵是为四祖道信姓司
马氏生于广济既嗣祖风摄心无寐胁不至席垂六十
年于黄梅逢一小儿骨相奇秀异常儿识其法器乞令
出家付法傅衣是为五祖弘忍又按弘忍先为破头山
栽松道者常请于四祖曰法祖可得闻乎祖曰汝已老
矣倘若再来尚可迟汝果即托生浣衣女女孕后父母
以为不祥抛泻港中明日溯流而上气体鲜明遂举之
随母行乞后遇信大师得法嗣化五祖于破头山遇居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883-0367c.png
士卢能谒祖问曰汝自何来师曰岭南祖曰须何事曰
惟求作佛祖曰岭南人无佛性师曰人有南北佛性岂
然祖呵令入槽服劳杵臼八月馀以法衣付之是为六
祖六祖于南海法性寺从智光律师登跋陀戒坛授满
分戒始于菩提树下剃发中宗敕改宝林为中兴寺以
居之即今之曹溪也其后脉出二支禅分五派皆衍曹
溪之旨

  六祖母梦庭前百花竞发白鹤双飞异香满室觉而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883-0367d.png
有孕经六年而生师生时光烛虚空异香馥郁不饮
母乳每夜神人灌以甘露化时异香袭人白虹属地
时诏新两郡各修灵塔莫决所之共焚香祝曰香烟
引处即师所欲归时炉香腾便直向曹溪入塔谥曰
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之塔得法弟子四十三人
惟青愿思行南岳怀让最居上首


  玉芝堂谈荟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