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
卷一百五 第 1a 页 WYG0882-01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一百五     元 陶宗仪 撰
  桐谱(宋陈翥/)
  古者汜胜之书今绝传者独齐民要术行于世虽
  古今之法小异然其言亦甚详矣虽茶有经竹有
  谱吾皆略而不具植桐乎西山之南乃述其桐之
  事十篇作桐谱一卷其植桐则有纪志存焉聊以
  示于子孙庶知吾既不能干禄以代耕亦有补农
卷一百五 第 1b 页 WYG0882-0110b.png
  之说云耳皇祐元年十月七日夜
    一之叙源    二之类属
    三之种植    四之所宜
    五之所出    六之采斫
    七之器用    八之杂说
    九之记志    十之诗赋
   叙源第一
桐柔木也月令曰清明桐始华又吕氏季春月纪云桐
卷一百五 第 2a 页 WYG0882-0111a.png
始华高诱曰梧桐也是日生叶故云始华尔雅释木曰
榇桐又曰荣桐木郭璞云即今梧桐也疏引诗大雅云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书云峄阳孤桐释木所谓榇
荣者乃桐之一木耳古诗云椅桐倾高凤又曰井桐栖
云凤故诗书或称桐或云梧或曰梧桐其实一也初生
叶脆而易长一年可耸七八尺更粪之围五六寸萌子
采伐之巨桩者或可尺围毳其萌至二月三月方渐向
阳者尤早背阴差迟其枝干濡脆而嫩又空其中皮肤
卷一百五 第 2b 页 WYG0882-0111b.png
叶薄易为风物所伤必须成气而后花是故干稚嫩者
先荣叶茂盛者先荣其花开有先后先者未有叶而开
自春徂夏乃结其实实如乳尖长而成穟庄子所谓桐
乳致巢是也后者至冬叶脱尽后始开秀而不实其蕊
萼亦小于先时者是知桐独受阴阳之淳气故开春冬
之两花而异于群木也其叶味苦寒无毒主恶蚀疮荫
皮主五痔杀三虫疗贲豚气病其花饲猪肥大三倍然
其皮叶亦有效于人也或者谓凤凰非梧桐而不栖且
卷一百五 第 3a 页 WYG0882-0111c.png
众木森森胡有不可栖者岂独梧桐乎答曰夫凤凰仁
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梧桐叶软之木也皮理细腻
而脆枝干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也又生于
朝阳者多茂盛是以凤喜集之即诗所谓梧桐生矣于
彼朝阳凤凰鸣矣于彼高冈者也诗称椅桐梓漆后之
人不别椅桐之异以为是一木古诗云椅桐倾高凤嵇
叔夜琴赋云惟椅桐之所生注云椅梧桐也又陶隐居
云梧桐一名椅桐也是不知椅与桐别耳故毛传云椅
卷一百五 第 3b 页 WYG0882-0111d.png
桐属也孔氏引释木云椅梓合而曰一名椅郭云即楸
也湛露曰其桐其椅既为类而梓一名椅故云椅桐为
梓属言梓属则椅桐别而释木椅梓为一者陆云梓者
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梓实桐皮曰椅则大类同小
别也定本椅梓属无桐字于理是也是知椅与桐非一
木也夫桐之为木其异于群类卓矣生则肌骨脆而嫩
死则材体坚而韧燥之所加而不坼裂湿之所渍而不
腐败虽松柏有凌霄冒雪之姿苟就以燥湿则与朽木
卷一百五 第 4a 页 WYG0882-0112a.png
无异耳王氏谓受气淳矣真不虚也于桐可独见之矣
其体湿则愈重乾则愈轻生时以斧砟之甚易乾乃软
而拒斧故鄙谚云轻是桐重是桐难砟亦是桐此之谓

   类属第二
桐之类非一也今略志其所识者一种文理粗而体性
慢叶圆大而尖长光滑而毳稚者三角因子而出者一
年可拔三四尺由根而出者可五七尺已伐而出于巨
卷一百五 第 4b 页 WYG0882-0112b.png
桩者或几尺围始小成条之时叶皆茸毳而嫩皮体清
白喜生于朝阳之地其花先叶而开白色心赤内凝红
其实穟先长而大可围三四寸内为两房房中有肉肉
上细白而黑点者即其子也谓之白花桐一种文理细
而体性𦂳叶三角而圆大白花花叶其色青多毳而不
光滑叶硬文微赤擎叶柄毳而亦然多生于向阳之地
其茂拔但不如白花者之易长也其花亦先叶而开皆
紫色而作穟有类紫藤花也其实亦穟如乳而微尖状
卷一百五 第 5a 页 WYG0882-0112c.png
如柯子而粘庄子所谓桐乳致巢正为此紫花桐实而
中亦两房房中与白花实相似但差小谓之紫花桐其
花亦有微红而黄色者盖亦白花之小异者耳凡二桐
皮色皆一类但花叶小异而体性𦂳慢不同耳至八月
俱复有花花至叶脱尽后始开作微黄色今山谷平原
间惟多有白花者而紫花者尤少焉一种枝干花叶与
白桐花相类其耸拔迟小而不侔其实大而圆一实中
或二子或四子可取油为用今山家多种成林盖取子
卷一百五 第 5b 页 WYG0882-0112d.png
以货之也一种文理细𦂳而性喜裂身体有巨刺其形
如欓树其叶如枫多生于山谷中谓之刺桐晋安海物
异名志云刺桐花其叶丹其枝有刺云凡二桐者虽多
荣茂而其材不可入器用乃不为工匠之所瞻顾也一
种枝不入用身叶俱滑如柰之初生今兼并之家成行
植于阶庭之下门墙之外亦名梧桐有子可啖与诗所
谓梧桐者非矣一种身青叶圆大而长高三四尺便有
花如真红色甚可爱花成朵而繁叶尤疏宜植于阶坛
卷一百五 第 6a 页 WYG0882-0113a.png
庭榭以为夏秋之荣观厥名真桐亦曰赪桐焉凡二种
虽得桐之名而无工度之用且不近贵色也
   种植第三
凡种其子当先粪其地然后匀散之一春可高三四尺
瘠地只一二尺耳土膏腴则茎叶青嫩而乌黑土瘦薄
则成苍黄之色至冬便可易而植之易之则独根者不
深而又易蔓苟从小而易至大则多为疾风之所倒拆
以其一根不能自持故也凡桐之子轻而喜飏如柳絮
卷一百五 第 6b 页 WYG0882-0113b.png
飞可一二里其子遇地熟则出在林麓间则不生矣夫
种子所长犹迟不如倒条压之覆以肥地自然节节生
条其上又多散根茎大断而植之胜于种者又种子之
地宜高原之处低湿则不能萌矣或要其栽之速者当
于桐处耕锄其下使蔓根寸断则其根断自萌而茂与
夫子种者又相万矣凡植之法于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止月叶陨汁归其根皮干未通之时必先坎其地而复
粪之择植一二春者全其根勿令冻损经久为霜雪所
卷一百五 第 7a 页 WYG0882-0113c.png
薄掘后即时以内坎中厥坎惟宽而深先粪之以栽著
其上又复以粪覆其上以黄土盖焉一无爪爬二无振
摇至春则荣茂而木又易于杰干其新茎可抽五六尺
者迨又至春则根行而蔓其发乃尤愈于初春时也如
用春植则皮汁通叶将萌根一伤故枝叶瘁矣至来春
则齐土砟去矣忌其空心者免为雨所灌令别抽心者
不然至别下栽时更砟去植则尤妙于春砟也盖春砟
则破损其桩又摇其根故也桐之性不耐低湿惟喜高
卷一百五 第 7b 页 WYG0882-0113d.png
平之地如植于沙湿低下泉润之处则必枯矣纵抽茂
不如高平之所凡植后至于抽条时必生岐枝日频视
之如岐枝萌五六寸则去之高者手不能及则以竹夹
折之至二三年则勿去其枝恐其长而头下垂故也伺
其大则缘身而上以铁刀贴身去慎勿留椿只经一两
春自然皮合也桐之皮甚软脆而易伤切忌耕锄之时
及牛马等损之如有所损当以楮皮缠缚之不尔则汁
出也及才一二丈则多斜曲亦可以物对夹缚之令直
卷一百五 第 8a 页 WYG0882-0114a.png
以木牵之亦可盖桐抽条不戴首而出又虚软故耳仍
不喜巨材所荫如此葺之其长可至十丈者故枚乘七
发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信哉凡桐之茂大尤速
于馀木故鄙语云相讼好栽桐桐树好做甑讼方兴言
其易大也
   所宜第四
桐阳木也多生于崇冈峻岳巉岩盘石之间茂拔显敞
高煖之地即嵇叔夜所谓荣绮季之畴乃相与登飞梁
卷一百五 第 8b 页 WYG0882-0114b.png
越幽壑拔璚枝陟峻岳以游乎其下是也今桐之所生
未必皆茂于崇冈峻岳但平原幽显之处向阳之地悉
宜之其性喜虚肥之土植者其下当常锄之令熟无使
草之滋蔓为诸藤之所缠缚致形材曲而不滑及其有
竹木根侵之尽锄去更用诸粪拥之则其长愈出野者
数倍十馀年间可几也矣其地宜黄土之地则自然荣
矣若沙石之所虽与时皆昌其长拔有迟焉乐肥与熟
者惟桐耳纵桑柘亦无所敌夫肥熟则叶圆而大条虚
卷一百五 第 9a 页 WYG0882-0114c.png
而嫩叶圆而大则鼓风矣条虚而嫩则易折矣凡欲避
鼓折之患则以竹竿破其叶令作三片又摘之令疏则
虽过疾风不能损也以其叶破故耳至三四春乃自坚
成不必然也桐之性皆恶阴寒喜明煖阴寒则难长明
煖则易大故诗雅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或阴湿
之地植之终不荣矣夫阴湿则枝干曲而斜渍湿则根
叶黄而槁凡植于高平黄壤经三两春后锄其下令见
蔓根以粪拥之尤良盖厥性耐肥故也
卷一百五 第 9b 页 WYG0882-0114d.png
   所出第五
夫桐之所出岂独蜀之为美植之亦可以为器诗不云
乎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斯可知矣江南之地
尤多今略志其书传所出堪美材者峄山书曰峄阳孤
桐注云峄山书曰峄阳之阳特生桐中琴瑟龙门山周
礼春官大司乐云龙门之琴瑟注云龙门山名也枚乘
七发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
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溯波又
卷一百五 第 10a 页 WYG0882-0115a.png
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冽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
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黄鹂鸹鴠鸣焉暮则羁
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是
言龙门所生之桐也云和山周礼大司乐云云和之琴
瑟以礼天神注云云和山名也空桑山又大司乐云空
桑之琴瑟注云空桑山名也此言云和空桑山之桐耳
可为琴瑟以礼天神地祗也寒山张协七命云寒山之
桐出自太冥含黄钟以吐干据苍岑而孤生又云晞三
卷一百五 第 10b 页 WYG0882-0115b.png
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零雪写其根霏霜封其条木
既繁而后绿草未素而先凋剪葳蕤之阳柯剖大吕之
阴茎注云太冥北方也其有骠国吹台所生之类备于
杂说篇中此不具也
   采斫第六
夫别地之肥瘠辨木之善否明长育之法识栽接之宜
者惟山家流能之然至其长养剥斫之术多不能尽之
盖只知其长养之道而不详乎器用所妨者今山家凡
卷一百五 第 11a 页 WYG0882-0115c.png
剥树之枝悉皆去枝二寸或尺馀云免为雨所灌损而
不知槁椿长则皮不能包矣迨至材巨槁椿方没却反
引水自灌及取用之时以斧锯刃之即槁椿腐而所置
器者必为空穴矣良由去之不早耳凡长桐木三二春
其岐枝可以竹夹去之竹夹不能及则缘身而上用快
刀去之其去之务令与身相平勿留馀蘖不二三春自
然皮合矣至大而用之则无腐穴之病于其中也岐枝
只候长五寸便可折矣亦无留嫩椿则萌矣夫岂惟桐
卷一百五 第 11b 页 WYG0882-0115d.png
乎斫诸木者亦可平身而去但人自昧耳桐材成可为
器其伐之也勿高留焉齐上而取之若在山岩险绝之
地邃坞坑崖之处其倒之则必拗惊折裂扑伤体理以
其势不可以絜故也如法之伐宜当所伐之下斧破之
上用巨绳缠缚一尺有馀则免折裂之虞矣复用绳牵
之俾向上山而从仍先去其临险之枝则亡扑损之害
矣不然则周锄其下以斧悉断其根则其倒也无二者
之患然临事筹计知出于匠氏但贵其勿伤为善者也
卷一百五 第 12a 页 WYG0882-0116a.png
凡诸材之用其伐必当八九月伐之为良不尔必多蛀
虫惟桐木无时焉
   器用第七
古今匠氏为小大之器度而用之其可贵者则必云乌
椑白杨梓𣗪圭山桃白石梼栗楩楠松柏椅棐之类
善则善矣然而采伐不时则有蛀虫之害焉渍湿所加
则有腐败之患焉风吹日曝则有坼裂之衅焉雨溅泥
淤则有枯藓之体焉夫桐之材则异于是采伐不时而
卷一百五 第 12b 页 WYG0882-0116b.png
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曝而不坼裂雨溅
泥淤而不枯藓乾濡相兼而其质不变楩楠虽类而其
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卓矣故施之大厦可以为栋梁
桁柱莫比其固但雄豪侈靡贵难得而尚华藻故不见
用者耳今山家有以为桁柱地伏者诸木屡朽其屋两
易而桐木独坚然而不动斯久效之验矣又世之为棺
椁其取上者则以紫沙𣗪为贵以坚而难朽不为乾湿
所坏而不知桐木为之尤愈于沙木沙木齧钉久而可
卷一百五 第 13a 页 WYG0882-0116c.png
脱桐木则粘而不锈久而益固更加之以漆措诸重壤
之下周之以石灰与夫沙𣗪可数倍矣但识者则然亦
弗为豪右所尚也凡用琴瑟之材虽皆用桐必须择其
可堪者周礼取云和龙门空桑之桐为琴瑟陶隐居云
惟冈桐与白桐堪作琴瑟书曰峄阳孤桐风俗通云生
岩石之上采东南孙枝以为琴是择其泉石向阳之材
自然其声清雅而可听蔡伯喈闻㸑下桐声取以为琴
号曰焦尾则知桐之材有贤不肖皆混而无别惟赏音
卷一百五 第 13b 页 WYG0882-0116d.png
者识之耳凡白花桐之材以为器燥湿破而用之则不
裂今多以为甑杓之类其性理慢之故也紫花桐之材
文理如梓而性𦂳而不可为甑以其易坼故也使尤良
焉馀桐之材但有名耳不入栋梁棺椁器具之用矣今
之僧舍有刻以为鱼者亦白花之材也匠氏之用尤喜
紫花者白花涩而难光净紫花𦂳而易光滑故也
   杂说第八
魏明帝猛虎行曰双桐生枯井枝叶自相加通泉溉其
卷一百五 第 14a 页 WYG0882-0117a.png
根玄雨润其柯王逸少曰木有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
异于群类者也庄子云空门来风桐乳致巢注门户空
风喜投之桐子似乳者叶而生鸟喜巢之易纬曰桐枝
濡毳而又空中难成易伤须成器而华新论曰神农皇
帝削桐为琴风俗通曰梧桐生于峄阳山岩石之上采
东南孙枝为琴声清雅庄子曰外子之神劳子之精则
倚树而吟据梧而瞑注云劳困故耳吕氏春秋曰成王
与唐叔虞燕居剪桐叶以为圭曰以此封汝淮南子曰
卷一百五 第 14b 页 WYG0882-0117b.png
智者有所不足故桐不可以为弩遁甲曰梧桐不生则
九州异君梧桐以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
从下数一月有闰则十三叶视叶小者则知闰何月也
不生则九州异君崔绮七蠲曰爰有梧桐生于亥溪传
根朽壤托险生危淮南子曰桐木成云注云取十石瓮
满以水置桐其中盖之三四日气如云作庄子曰鹓雏
发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竹实不食名山志
曰吹台有高桐皆白围峄阳孤生方此为劣淮南子又
卷一百五 第 15a 页 WYG0882-0117c.png
曰以巨斧击桐薪不待利日良时后而破之加斧桐薪
之上而无人力之奉虽顺招摇刑德而不能破无其势
也论衡曰李子长为政欲知囚情刻桐象囚形凿地为
坎卧木囚其中囚若正木囚不动若有冤木囚动出盖
人之精诚着木人也古诗曰井梧栖云凤又曰椅桐倾
高凤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
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
思甚也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卷一百五 第 15b 页 WYG0882-0117d.png
广志曰骠国有白桐木其叶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
以为布齐地记曰齐城有梧台即梧宫也齐书曰豫章
王于郡起山列种桐梧武帝幸之置酒为乐瑞应图曰
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礼斗威仪曰君乘火
而王其正平梧桐长生述异记曰梧桐园在吴夫差蕉
国一名琴川梧园在句容县传曰吴王别馆有楸梧成
林焉古乐府云梧宫秋吴王愁是也秦记曰初长安谣
曰凤凰凤凰止阿房符坚遂于阿房城植桐数万株以
卷一百五 第 16a 页 WYG0882-0118a.png
待之其后慕容冲入阿房城而止焉冲小字凤也晋书
武帝时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打之无声张华曰可以蜀
中桐木刻鱼形扣之得鸣如其言果声闻数十里后汉
书蔡邕在吴吴人有烧桐以㸑者邕闻火裂之声知其
良木也因请裁为琴果有美音故诗人名之曰焦尾琴
齐书曰王晏为员外郎父普曜斋前松树忽成梧桐论
者以为梧桐虽有栖凤之美而失后彫之节晏后果不
终高僧传曰僧瑜幼入释门担薪欲焚身以宋孝建中
卷一百五 第 16b 页 WYG0882-0118b.png
集薪为龛请僧设斋礼别而入火中经三日而瑜房内
忽生双桐树根枝丰茂郁翠非常道辈异之号为双桐
沙门
   记志第九
西山植桐记云咸聱子陈翥子翔少渐义方训涉孤哀
沦于季孟茕疾否滞十有馀年蝎蠹木虚根枝不附志
愿相畔退而治生至庆历八年戊子冬十有一月于家
后西山之南始有地数亩东止陈诩西止柴𣝡凡东西
卷一百五 第 17a 页 WYG0882-0118c.png
延二十丈有奇南止弟翊北止兄剪凡南北袤十丈有
奇自十二月至于皇祐三年辛卯冬浇而植之凡数百
株南栽戟榆以累翊北树槿篱以分剪馀桐皆布于内
靡有列也未植前斫其地有圃者至而问曰将胡为乎
余答曰植桐于其中圃者笑曰得利之速植桐不如植
桑之博矣余应之曰吾非不知衣食之源为世所急但
足而已夫仲尼岂不能明老圃之业乎下惠岂不能为
盗蹠之事乎苟议利而后动诚圣贤之所不取亦吾心
卷一百五 第 17b 页 WYG0882-0118d.png
之所未能也翌日将植抚而祝之曰尔其材森森直而
理敷荣朝阳立而不倚吾将激清风将其声听之以为
古琴之操焉尔其叶萋萋绿而繁应时开落不为物顽
吾将招君子游其下乐之以待灵凤之栖焉又曰吾今
四十以傒我数十年当蕲尔为周身之具斯吾植之心
也因书为植桐记西山桐竹志云庆历八年冬十有一
月咸聱子陈翥治地数亩于山之南其下旧有水竹之
苗陈子以厥土惟黄壤非桑之宜堪桐与竹耳始其谋
卷一百五 第 18a 页 WYG0882-0119a.png
而童氏谓曰吾谓植数亩桐竹不如植桑且以桑一年
一叶质之以买桐竹可数倍矣桐竹岂为生之急务乎
陈子默然不对卒皆植桐与竹而已自谓曰农圃之事
余岂不能为哉苟有白圭陶朱之术以致富而亡白圭
陶朱之心诚一聚祸之林薮窟宅耳昔齐豫章王于郡
起山列种桐竹号桐山武帝幸之置酒为乐吾虽布衣
孤而且否亦心有所好焉夫竹岁寒不彫所以坚志性
之操也桐识时之变所以顺天地之道也俟桐茂竹盛
卷一百五 第 18b 页 WYG0882-0119b.png
则当列坐石命交友谈诗书论古今以招凉乎其下岂
有期我桑中之刺哉俾后之好事者观之知陈子虽无
桑子起家之能亦有虚心待凤之意其豫章子猷之俦
乎乃自号桐竹君既为植桐记又作桐竹志以尽之云
   诗赋第十
植桐诗(并序/)书曰峄阳生桐诗云椅桐梓漆谓其可以
为清庙之雅器含太古之正音也然自非蔡伯喈之奇
识张茂先之博物亦灶下之劳薪林中之常木耳庆历
卷一百五 第 19a 页 WYG0882-0119c.png
八年冬予手植两行八十株于西山之南因为植桐诗
(诗/缺)桐竹君咏(并序/)吾年至不惑命乖强仕埙篪不合遂
成支离始有数亩之地于西山之南乃植桐与竹伯仲
皆窃笑之以为不能为农圃之事而不知吾无锥刀之
心不迫于世利但将以游焉而至其中休焉而坐其下
可以外尘纷邀清风命诗书之交为文酒之乐亦人间
之逸老壶中之天地也乃自号桐竹君又为之咏云高
桐临紫霞修篁拂碧云吾常居其间自号桐竹君不解
卷一百五 第 19b 页 WYG0882-0119d.png
仿俗利所希脱世纷会友但文学启谈皆典坟嘘嗟机
巧徒反道是胡云西山桐十咏(并序/)吾始植桐于西山
之阳议者诮其治生之拙及数年桐茂森然可爱而玩
复私羡之始知桐之易成耳因作西山桐十咏识所好
也桐栽曰吾有西山桐植之未盈握所得从野人移来
出乔岳节凝(去/声)叶尚秘根冻土自剥匪为待篱鴳庸将
栖鸑鷟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巨则为栋梁微亦任
楹桷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
卷一百五 第 20a 页 WYG0882-0120a.png
斲桐根曰我有西山桐蚤邻桃与李得地自行根受芘
踰高垒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盘结侔循环岐分类
肢体乘虚肌体大愤涨土脉起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
址愿偕久深固无为伴生死死议大厦材合抱由滋此
桐花曰我有西山桐桐成茂其花香心自蝶恋缥缥带
无遮华白含秀色粲如凝瑶华紫者吐芳英烂若舒朝
霞素柰未足拟红杏宁相加世但贵丹药夭艳姿骄奢
歌管绕庭槛玩赏成今誇倘或求美材为尔长吁嗟桐
卷一百五 第 20b 页 WYG0882-0120b.png
叶曰吾有西山桐下临百丈溪布叶虽迟迟庇本亦萋
萋密类张翠幄青堪剪封圭滑泽经日久濡毳随干跻
迎风带影动坠雨向身低宁隐凡鸟巢自蔽仪凤栖松
柏徒尔顽蒲柳空思齐但有知心时应候常弗迷桐乳
曰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犀不可数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霜
后感气裂随风倒烟坞虽非松柏子受命亦于土谁能
好琴瑟种之向春圃始知非凡材诸核岂余伍桐孤曰
卷一百五 第 21a 页 WYG0882-0120c.png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擅
美惟东南滋荣藉萋菶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宁入
吴人㸑堪随伯禹贡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况有奇
特材足任雅琴用中含太古音可奏清风颂桐风曰分
材植梧桐桐茂成翠林日日来轻风时时自登临拂干
动微毳吹叶破圆阴虚凉可解愠鼓拂如调琴莫传独
鹄号愿送栖凤吟岂羞楚襄王兰台堪披襟亦陋陶隐
居高阁听松音无为摇落意慰我休閒心桐阴曰枝软
卷一百五 第 21b 页 WYG0882-0120d.png
自相交叶荣更分茂所得成清阴仍宜当白昼阴疑翠
帟展翳若繁云覆日午密影叠风摇碎花漏冷不蔽空
井高堪在庭甃吾本閒野人受乐忘煢疚亭亭如张盖
翼翼如层构月夕独徘徊犹思一重覆桐径曰时人羡
桃李下自成蹊径而我爱梧桐亦以成乎性中平端隧
道还往非辽夐直入无欹斜横延亦径挺月夕照影碎
春暮花光映清朝濛露湿落日随烟暝不使草蔓滋任
从根裂迸堪诣蒋诩徒惟任蓬蒿盛桐赋(并序/)始吾植
卷一百五 第 22a 页 WYG0882-0121a.png
桐与竹于西山南见诮乎天伦间以谓拙难于生计不
如桑柘果实之木有所利吾决而遂其志乃自号桐竹
君以固而拒之又作西山桐诗十二首复掇其诗之馀
次而为赋所以伸植之之心也其辞曰伊梧桐之柔木
生崇绝之高冈盗天地之淳气吐春冬之奇芳借濡润
于夕陛藉和煖于阴阳绵岁月之久持森郁茂而延昌
尔其溪临千仞岩空百丈增巘岌以周列重峰嶪其相
向势崔嵬而峭且峻形岖崄而不可上崖崄巇以无土
卷一百五 第 22b 页 WYG0882-0121b.png
壑嶒巉而弗敞枝上拔而虽荣根下朵而不长迅雷疾
风之所飘击涌濡飞溜之所涤荡蒙苦雾而含暝锁愁
云于写望霏霜封条而欲折积雪拥根而致强枝蠹则
中间节伤则液满同枌棘以溷殽杂枢榆而苍莽于是
哀狖晨吟饥枭夜啼熊狐傍宿麇麑下蹊悲号叫啸回
惶惨悽勇夫闻之而心碎山鬼寻之而昼迷寒雕啄鹰
以之游集妖乌怪鵩以之安栖盖人迹罕履故物类来
萃材虽具不见用于匠氏根已固故不可以移陟其或
卷一百五 第 23a 页 WYG0882-0121c.png
春气和木向荣飞子结孕其柢抽萌条毳毳以嫩耸叶
茸茸而绿成水再离而自茂气犹缺而未英当斯时也
吾孤且否人无我谙既支离而不煖始有地于西山之
南遂忘刻锐任情意命以薙草向阳以避地列行行
之坑坎有鳞鳞之位次庸以梧桐植而异群类也由是
召山叟访场师披榛棘之丛薄陟峰峦之险危望椅梓
以相近求拱把而见移全根本之延蔓择材干之珍奇
乃等地以森植亦分株而对之侔底道之矢直鄙左右
卷一百五 第 23b 页 WYG0882-0121d.png
之器欹迈夹道之细柳类通衢之高椅略岁时而茂盛
发花叶之繁滋土膏泉液以泽乎根春风夏雨以长其
枝晨霞暮雨以荫其干清露薄雾以润其肌阳乌舒煖
以条布阴兔飞光而影垂佳庭雪之难积噱岩霜之易
晞是以其上则鹎鹧鷩鴺之所不敢栖也其下则腾猿
飞𤢹之所不获息也结藤垂蔓莫得而依也奔泉依濑
亡由而及矣故远而望之而列戟与排矛即而憩之若
绿幄与翠裯将以集鸑鷟鸣飘鹠玩之以兴咏听之以
卷一百五 第 24a 页 WYG0882-0122a.png
消忧于是招直谅之宾命端善之友坐萋萋之阴荫论
诗书之盛否逍遥乎志气宴乐以文酒赏兹桐之森森
玩桑柘之黝黝彼槐叹婆娑樗伤拥肿一则为尽其生
意一则嗟无其器用未若叶中药饵材堪梁栋云和曾
入于周制峄阳乃随于禹贡有名实以相副岂虚伪以
动众吾将采东南之孤枝创疏白之雅琴弦以檿桑之
丝徽以双南之金同夔牙以挥鼓并钟期而侧聆追淳
风于先德写太古之遗音使纣桀之乐惭靡郑卫之声
卷一百五 第 24b 页 WYG0882-0122b.png
愧淫非铿锵也不足以倾鄙夫之耳有幽静也自可以
悦君子之心桐竹君乃神魂清心志和以道自任孰知
其它据高梧以释俗申素臆以长歌歌曰蒿艾茂郁兮
芝兰不馨柞栎芬芳兮楩楠不亨苟毁方以趋势兮虽
棫朴而见称傥容援之云依兮虽楸梓而弗名且斥远
于匠石兮终见委于林衡自乐天以知命兮故无虑而
自营歌卒瞬目周玩沉吟自断复以馀音系而为乱曰
贵远贱近时之宜兮众咸去朴争华伪兮花叶不能资
卷一百五 第 25a 页 WYG0882-0122c.png
耳目兮子实无堪充口腹兮人谁采用到林麓兮虽材
还同不材木兮无愿终身老林泉兮器与不器居其间
兮梓桐放怀事都捐兮优游共得终天年兮
卷一百五 第 25b 页 WYG0882-0122d.png
卷一百五 第 26a 页 WYG0882-0123a.png
  竹谱(晋戴凯之/)
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
 山海经尔雅皆言以竹为草事经圣贤未有改易然
 则称草良有难安竹形类既自乖殊且经中文说又
 自皆讹经云其草多族复云其竹多篃又云云山有
 桂竹若谓竹是草不应称竹今既称竹则非草可知
 矣竹是一族之总名一形之偏称也植物之中有草
 木竹犹动品之中有鱼鸟兽也年月久远传写谬误
卷一百五 第 26b 页 WYG0882-0123b.png
 今日之疑或非古贤之过也而此之学者谓事经前
 贤不敢辩正何异匈奴恶郅都之名而畏木偶之质
 耶
小异空实大同节目
 夫竹之大体多空中而时有实十或一耳故曰小异
 然虽有空实之异而未有竹之无节者故曰大同
或茂沙水或挺岩陆
 桃枝筼筜多植水渚篁筱之属必生高燥
卷一百五 第 27a 页 WYG0882-0123c.png
条畅纷敷青翠森肃质虽冬茜性忌殊寒九河鲜育五
岭实繁
 九河即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禹
 所导也在平原郡五岭之说互有异同余往交州行
 路所见兼访旧老考诸古志则今南康始安临贺为
 北岭临漳宁浦为南岭五都界内各有一岭以隔南
 北之水俱通南越之地南康临贺始安三郡通广州
 宁浦临漳二郡在广州西南通交州或赵佗所通或
卷一百五 第 27b 页 WYG0882-0123d.png
 马援所并厥迹在焉故陆机请伐鼓五岭表道九真
 也徐广杂记以剡松阳建安康乐为五岭其谬远矣
 俞益期与韩康伯以晋兴所统南移大营九冈为五
 岭之数又其谬也九河鲜育忌隆寒也五岭实繁好
 殊温也
萌笋苞箨夏多春鲜根干将枯花𥳇乃县
 竹生花实其年便枯死𥳇竹实也𥳇音福
䈙必六十复亦六年
卷一百五 第 28a 页 WYG0882-0124a.png
 竹六十年亦易根易根辄结实而枯死其实落土复
 生六年遂成町竹谓死为䈙䈙音纣
籦龙之美爰自昆崙
 籦龙竹名黄帝使伶伦伐之于昆崙之墟吹以应律
 声谱云籦龙大竹此言非大小之称笛赋云籦龙非
 也自一竹之名耳所生若是大竹岂中律管与笛
员丘帝竹一节为船巨细已闻形名未传
 员丘帝俊竹一节为船郭注云一节为船未详其义
卷一百五 第 28b 页 WYG0882-0124b.png
 俊即舜字假借也
桂实一族同称异源
 桂竹高四五丈大者二尺围阔节大叶状如甘竹而
 皮赤南康以南所饶也山海经云灵原桂竹伤人则
 死是桂竹有二种名同实异其形未详
𥶽尤劲薄博矢之贤
 𥶽细竹也出蜀志薄肌而劲中三续射博箭𥶽音卫
 见三仓
卷一百五 第 29a 页 WYG0882-0124c.png
篁任篙笛体特坚圆
 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
 船细者为笛篁音皇见三仓
棘竹骈深一丛为林根如椎轮节若束针亦曰笆竹城
固是任篾笋既食鬓发则侵
 棘竹生交州诸郡丛生有数十茎大者二尺围肉至
 厚实中夷人破以为弓拔节皆有刺彼人种以为城
 卒不可攻万震异物志所谓种为藩落阻过层墉者也
卷一百五 第 29b 页 WYG0882-0124d.png
 或卒崩根出大如十石物纵横相承如縿车一名笆
 竹见三仓笋味落人须发
单体虚长各有所育
 单竹大者如腓虚细长爽岭南夷人取其笋未及竹
 者灰煮绩以为布其精者如縠焉
苦实称名甘亦无目
 苦竹有白有紫而味苦甘竹似篁而茂叶下节味甘
 合汤用之此处处亦有
卷一百五 第 30a 页 WYG0882-0125a.png
弓竹如藤其节郤曲生多卧上立则依木长几百寻状
若相续质虽含文须膏乃缛
 弓竹出东垂诸山中长数十丈每节辄曲既长且软
 不能自立若遇木乃倚质有文章然要须膏涂火灼
 然后出之篾卧竹上出也
厥族之中苏麻特奇修干平节大叶繁枝凌群独秀蓊
茸纷披
 苏麻竹长数丈大者尺馀围概节多枝丛生四枝叶
卷一百五 第 30b 页 WYG0882-0125b.png
 大如履竹中可爱者也此五岭左右遍有之
筼筜射筒箖箊桃枝长爽纤叶清肌薄皮千百相乱洪
细有差
 数竹皮叶相似筼筜最大大者中甑笋亦中射筒薄
 肌而最长节中贮箭因以为名箖箊叶薄而广越女
 试剑竹是也桃枝是其中最细者并见方志赋桃枝
 皮赤编之滑劲可以为席顾命篇所谓篾席者也尔
 雅释草云四寸一节为桃枝郭注云竹四寸一节谓
卷一百五 第 31a 页 WYG0882-0125c.png
 桃枝余之所见桃枝竹节短者不兼寸长者或踰尺
 豫章遍有之其验不远也恐尔雅所载草族自别有
 桃枝不必是竹郭注加竹字取之谬也山海经云其
 木有桃枝剑端又广志层木篇云桃枝出朱提郡曹
 爽所用者也详察其形宁近于木也但未详尔雅所
 云复是何桃枝耳经雅所说二族决非作席者矣广
 志以藻为竹是误后生学者往往有为所误者耳
相繇既戮厥土维腥三堙斯沮寻竹乃生物尤世远略
卷一百五 第 31b 页 WYG0882-0125d.png
状传名
 禹杀共工相繇二臣膏流为水其处腥臊不植五谷
 禹三堙皆沮寻竹生焉在昆崙之北南岳之山见大
 荒北经中
般肠实中与笆相类于用寡宜为笋殊味
 般肠竹生东郡缘海诸山中其笋最美云与笆竹相
 似出闽中并见沈志其形未详
筋竹为矛称利海表槿仍其干刃即其杪生于日南别
卷一百五 第 32a 页 WYG0882-0126a.png
名为篻
 筋竹长二丈许围数寸至坚利南土以为矛其笋未
 成竹时堪为弩弦见徐忠南中奏刘渊林云夷人以
 史叶竹为矛余之所闻即是筋竹岂非一物而二名
 者也
百叶参差生自南垂伤人则死医莫能治亦曰篣竹厥
毒若斯彼之同异余所未知
 百叶竹生南垂界甚有毒伤人必死一枝百叶因以
卷一百五 第 32b 页 WYG0882-0126b.png
 为名沈志刘渊林云篣竹有毒夷人以刺虎豹中之
 辄死或有一物二名未详其同异
䈏与由衙厥体俱洪围或累尺䈏实衙空南越之居梁
柱是拱
 䈏实厚肥孔小几于实中二竹皆大竹也土人用为
 梁柱䈏竹安成以南有之其味苦俗号䈏由衙竹交
 州广志云亦有生于永昌郡为物丛生吴郡赋所谓
 由衙者篁䈏音雹性柔弱见三仓
卷一百五 第 33a 页 WYG0882-0126c.png
竹之堪杖莫尚于筇磥砢不凡状若人功岂必蜀壤亦
产馀邦一曰扶老名实县同
 筇竹高节实中状若人刻为杖之极广志云出南广
 邛都县然则邛是地名犹高梁堇张骞传云于大夏
 见之出身毒国始感邛杖终开越隽越隽则古身毒
 也张孟阳云邛竹出兴古盘江县山海经谓之扶竹
 生寻伏山去洞庭西北一千一百二十里黄图云华
 林园有扶老三株如此则非一处赋者不得专为蜀
卷一百五 第 33b 页 WYG0882-0126d.png
 地之生也礼记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者扶老
 之器也此竹实既固杖又名扶老故曰名实县同也
𥲊二族亦甚相似杞发苦竹促节薄齿束物体柔殆
同麻枲
 𥲊二种至似苦竹而细软肌薄𥲊笋亦无味江汉
 间谓之苦𥲊见沈志𥲊音聊音礼齿有文理也
盖竹所生大抵江东上密防露下疏来风连亩接町竦
散岗潭
卷一百五 第 34a 页 WYG0882-0127a.png
 盖竹亦大薄肌白色生江南深谷山中不闻人家植
 之其族类动有顷亩典录贺齐传云讨建安贼洪明
 于盖竹盖竹以名地犹酸枣之名邑豫章之名邦者
 类是也
鸡胫似篁高而笋脆稀叶梢杪类记黄细
 鸡胫篁竹之类纤细大者不过如指疏叶黄皮彊肌
 无所堪施笋美青班色绿沿江山岗所饶也
狗竹有毛出诸东裔物类众诡千百不计
卷一百五 第 34b 页 WYG0882-0127b.png
 狗竹生临海山中节间有毛见沈志
有竹象芦因以为名东瓯诸郡缘海所生肌理匀净筠
色润贞凡今之篪匪兹不鸣
 此竹肤是芦出扬州东垂诸郡浙江以东为瓯越故
 曰东瓯苏成公始作篪似于今篪故曰凡今之篪
会稽之箭东南之美古人嘉之因以命矢
 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
 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故尔雅云东南之美者有
卷一百五 第 35a 页 WYG0882-0127c.png
 会稽之竹箭也非总言矣大抵中矢者虽多此箭为
 最古人美之以首其目见方言是以楚俗(阙/) 伯细
 箭五十跪加庄王之背明非矢者也
箘簬载籍贡名荆鄙
 箘簬二竹亦皆中矢皆出云梦之泽禹贡篇出荆州
 书云底贡厥名言其有美名故贡之也大较故是会
 稽箭类耳皮特黑涩以此为异吕氏春秋云骆越之
 箘然则南越亦产不但荆也
卷一百五 第 35b 页 WYG0882-0127d.png
篃亦箘徒概节而短江汉之间谓之竹䈛
 山海经云其竹名篃生非一处江南山谷所饶也故
 是箭竹类一尺数节叶大如履可以作蓬亦中作矢
 其笋冬生广志云魏时汉中太守王图每冬献笋俗
 谓之䈛笴䈛苦怪反
根深耐寒茂彼淇苑
 北土寒冰至冬地冻竹根类浅故不能植唯䈛根深
 故能晚生淇园卫地殷纣竹箭园也见鲍彪志淮南
卷一百五 第 36a 页 WYG0882-0128a.png
 子曰乌号之弓贯淇卫之箭也毛诗所谓瞻彼淇澳
 绿竹猗猗是也
彗筱苍苍接町连篁性不卑植必也嵓岗踰矢称大出
寻为长物各有用扫之最良
 彗筱中扫帚细竹也特异他筱见广志至大者不过
 如箭长者不出一丈根杪条等下节生惟高阴动有
 町亩庐山所饶也扫帚之选寻阳人往往取下都货
 焉
卷一百五 第 36b 页 WYG0882-0128b.png
又有族类爰挺峄阳悬根百仞竦干风生箫笙之选有
声四方质清气亮众管莫伉
 鲁郡邹山有筱形色不殊质特坚润宜为笙管诸方
 莫及也笙赋云所谓邹山大竹  孤桐此山特能
 贞绝也
亦有海筱生于岛岑节大盈尺干不满寻形枯若箸色
黄如金徒为一异罔知所任
 海中之山曰岛山有此筱大者如箸内实外坚拔之
卷一百五 第 37a 页 WYG0882-0128c.png
 不曲生既危埇海又多风枝叶稀少状若枯箸质虽
 小异无所堪施交州海石林中偏饶是也
赤白二竹还取其色白薄而曲赤厚而直沅澧所丰馀
邦颇直
 颇少也俗曰白鹿竹亦可作簟浔阳郡人呼为白木
 竹燥时皮肉皆赤武陵溪中是所丰足也
肃肃筨畟畟攒植擢笋于秋冬乃成竹无大无小千
万修直幕内皓绣文外赩
卷一百五 第 37b 页 WYG0882-0128d.png
 筨竹大如脚指坚厚修直腹中白幕阑隔状如湿
 面生衣将成竹而笋皮未落辄有细虫齧之陨箨之
 后虫齧处往往成赤文颇似绣画可爱南康所生见
 沈志也
诞节内实外泽作贡汉阳以供辂策
 箛竹生于汉阳时献以为辂马策见南郡赋
浮竹亚节虚软厚肉临溪覆潦栖云荫木洪笋滋肥可
为旨蓄
卷一百五 第 38a 页 WYG0882-0129a.png
 浮竹长者六十尺肉厚而虚软节阔而亚生水次彭
 蠡以南大岭以北遍有之其笋未出时掘取以甜糟
 藏之极甘脆南人所重旨蓄谓草莱甘美者可蓄藏
 之以候冬诗曰我有旨蓄可以禦冬
厥性异宜冬有所育植于宛□生于蜀
 竹见南郡赋□竹见蜀都赋
细筱大簜
 书云筱簜既敷郑玄云筱箭簜大竹也
卷一百五 第 38b 页 WYG0882-0129b.png
竹之通目互名统体譬牛与犊人之所知事生轨躅
 车迹曰轨马迹曰躅
赤县之外焉可详录臆之必之匪迈伊瞩
 邹子云今四海谓之瀛海瀛海之内谓之赤县瀛海
 之外如赤县者复有八故谓之九州非禹贡所谓九
 州也天地无边苍生无量人所闻见因轨躅所及然
 后知耳盖何足云若耳目所不知便断以不然岂非
 愚近之徒者耶故孔子将圣无意无必庄生达迈以
卷一百五 第 39a 页 WYG0882-0129c.png
 人所知不若所不知岂非苞鉴无穷师表群生之谓
 乎
卷一百五 第 39b 页 WYG0882-0129d.png
卷一百五 第 40a 页 WYG0882-0130a.png
  续竹谱(元刘美之/)
蜀土有状若垂钓俗名钓丝竹也
毛竹生武夷山李义山诗云安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
鼓当时回武夷洞里毛生竹老尽玄孙不更来
方竹生岭外大者如巾筒小者如界方
瑞竹合欢发地尺馀分为两竿
沙摩竹生桂岭一人止可擎一竿欲种则鈖其苗载二
尺许钉入土不踰月而生根叶期年长芽笋不三载而
卷一百五 第 40b 页 WYG0882-0130b.png
为林
箪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南人取嫩竹细破搥
漫之织而为布
竹皮上有文可为错子错甲利胜于铁若钝以浆洗
之还复快利
北户录云贞元年有盐户犯禁逃于罗浮山深入第内
三岭(南越志云本即有罗山忽海外有山浮来相合是/曰浮山有五岭三十峰九百六十瀑泉域中无出)
(其右/也)见巨竹千万竿围皆二丈馀有三十九节节长二
卷一百五 第 41a 页 WYG0882-0130c.png
尺许逃者遂伐一竿破以为篾会赦遂挈以出有人得
一篾奇之献之太守李复乃图而记之今海南以竹为
甑者屡见之矣皆罗浮之竹也
斑竹世传二妃将沈湘水望苍梧而泣洒泪染竹成斑
黄竹穆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谓之黄竹之歌
紫竹其茎如染出青城蛾眉山可作笙竽箫管
棕竹蜀中多有之皮叶皆似棕亦谓之桃竹
猫儿竹长沙有之下丰上细其笋甚甘美大者重十馀
卷一百五 第 41b 页 WYG0882-0130d.png

斑竹出峡州宜都州县飞鱼口大者不过寸鲜美可爱
顾凯之竹谱云南岭实烦有毛竹筜竹青皮竹木竹钓
鱼竹桃竹越王竹(越根生石上细荻高丈馀以其青色/者用为竹筹越王弃馀算而生焉)
箣竹即节上有刺南人呼刺为箣邕州旧以为城蛮蜑
来侵竟不能入即箣竹也
卷一百五 第 42a 页 WYG0882-0131a.png
  荔枝谱(蔡襄/)
   第一
荔枝之于天下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汉初南粤王尉
佗以之备方物于是始通中国司马相如赋上林云答
遝离支盖夸言之无有是也东京交阯七郡贡生荔枝
十里一置五里一堠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临武
长唐羌上书言状和帝诏太官省之魏文帝有西域蒲
桃之比世讥其缪论岂当时南北断隔所拟出于传闻
卷一百五 第 42b 页 WYG0882-0131b.png
耶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时之词人多
所称咏张九龄赋之以托意白居易刺忠州既形于诗
又图而序之虽髣髴颜色而甘滋之胜莫能著也洛阳
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虽曰鲜献而传置之速腐烂
之馀色香味之存者亡几矣是生荔枝中国未始见之
也九龄居易虽见新实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
所出大率早熟肌肉薄而味甘酸其精好者仅比东闽
之下等是二人者亦未始遇夫真荔枝者也闽中唯四
卷一百五 第 43a 页 WYG0882-0131c.png
郡有之福州最多而兴化军最为奇特泉漳时亦知名
列品虽高而寂寥无纪将尤异之物昔所未有乎盖亦
有之而未始遇乎人也予家莆阳再临泉福二郡十年
往还道由乡国每得其尤者命工写生稡集既多因而
题目以为倡始夫以一木之实生于海濒岩险之远而
能名彻上京外被夷狄重于当世是亦有足贵者其于
果品卓然第一然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而又道理辽绝
曾不得班于卢橘江橙之右少发光彩此所以为之叹
卷一百五 第 43b 页 WYG0882-0131d.png
惜而不可不述也
   第二
兴化军风俗园池胜处唯种荔枝当其熟时虽有他果
不复见省尤重陈紫富室大家岁或不尝虽别品千计
不为满意陈氏欲采摘必先闭户隔墙入钱度(音/铎)钱与
之得者自以为幸不敢较其直之多少也者列陈紫之
所长以例众品其树晚熟其实广上而圆下大可径寸
有五分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膜如
卷一百五 第 44a 页 WYG0882-0132a.png
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其
味之至不可得而状也荔枝以甘为味虽百千树莫有
同者过甘与淡失味之中唯陈紫之于色香味自拔其
类此所以为天下第一也凡荔枝皮膜形色一有类陈
紫则已为中品若夫厚皮尖刺肌理黄色附核而赤食
之有查食已而涩虽无酢味自亦下等矣
   第三
福州种植最多延貤原野洪塘水西尤其盛处一家之
卷一百五 第 44b 页 WYG0882-0132b.png
有至于万株城中越山当州署之北郁为林麓暑雨初
霁晚日照曜绛囊翠叶鲜明蔽映数里之间焜如星火
非名画之可得而精思之可述观揽之胜无与为比初
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劵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
计美恶悉为红盐(去/声)者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
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日本流求大食之属莫不爱好
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
不知几千万亿而乡人得饫食者盖鲜以其断林鬻之
卷一百五 第 45a 页 WYG0882-0132c.png
也品目至众唯江家绿为州之第一
   第四
荔枝食之有益于人列仙传称有食其华实为荔枝仙
人本草亦列其功葛洪云蠲渴补髓所以唐羌疏曰未
必延年益寿盖云虽有其传岂果能哉亦谏止之词也
或以其性热人有甘啖千颗未尝为疾即少觉热以蜜
浆解之其木坚理难老今有三百岁者枝叶繁茂生结
不息此亦其验也
卷一百五 第 45b 页 WYG0882-0132d.png
   第五
初种畏寒方五六年深冬覆之以护霜霰福州之西三
舍曰水口地少加寒已不可殖大略其花春生蔌蔌然
白色其色多少在风雨时与不时也有间岁生者谓之
歇枝有仍岁生者半生半歇也春雨之际旁生新叶其
色红白六七月时色已变绿此明年开花者也今年实
者明年歇枝也最忌麝香或遇之花实尽落其熟未更
采摘虫鸟皆不敢近或已取之蝙蝠蜂蚁争来蠹食园
卷一百五 第 46a 页 WYG0882-0133a.png
家有名树旁植四柱小楼夜栖其上以警盗者又破竹
五七尺摇之答答然以逼蝙蝠之属
   第六
红盐(去/声)之法民间以盐梅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
渍之曝乾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去/声)脩贡与商人
皆便之然绝无正味白晒者正尔烈日乾之以核坚为
止畜之瓮中蜜封百日谓之出汗去(去/声)汗耐久不然踰
岁坏矣福州旧贡红盐蜜煎二种庆历初大官问岁进
卷一百五 第 46b 页 WYG0882-0133b.png
之状知州事沈邈以道远不可致减红盐之数而增白
晒者兼令漳泉二郡亦均贡焉蜜煎剥生荔枝笮去其
浆然后蜜煎之予前知福州用晒及半乾者为煎色黄
白而味美可爱其费荔枝减常岁十之六七然脩贡者
皆取于民后之主吏利其多取之责赂晒煎之法不行

   第七(陈紫已下十二品有等次/虎皮已下二十品无等次)
陈紫因治居第平窳坎而树之或云厥土肥沃之致今
卷一百五 第 47a 页 WYG0882-0133c.png
传其种子者皆择善壤终莫能及是亦赋生之异也
江绿大较类陈紫而差大独香薄而味少淡故以次之
其树已卖叶氏而民间犹以为江家绿云
方家红可径二寸色味俱美言荔枝之大者皆莫敢拟
岁生一二百颗人罕得之方氏子名蓁今为大理寺丞
游家紫出名十年种自陈紫实大过之
小陈紫其树去陈紫数十步初一家并种之及其成也
差小又时有槱核者因而得名其家别居二紫亦分属
卷一百五 第 47b 页 WYG0882-0133d.png
东西陈焉
宋公荔枝树极高大实如陈紫而小甘美无异或云陈
紫种出宋氏世传其树已三百岁旧属王氏黄巢兵过
欲斧薪之王氏媪抱树号泣求与树偕死贼怜之不伐
宋公名諴公者老人之称年馀八十子孙皆仕宦
蓝家红泉州为第一蓝氏兄弟圭为太常博士丞为尚
书都官员外郎
周家红独立兴化军三十年后生益奇声名乃损然亦
卷一百五 第 48a 页 WYG0882-0134a.png
不失为上等
何家红出漳州何氏世为牙校尝有郡将全树买之树
在舍后将熟其子日领卒数十人穿其堂房乃至树所
其来无时举家伏藏欲即伐去而不忍今犹存焉
法石白出泉州法石院色青白其大次于蓝家红
绿核颇类江绿色丹而小荔枝皆紫核此以绿见异出
福州
圆丁香丁香荔枝皆旁(去/声)蒂大而下锐此种体圆与味
卷一百五 第 48b 页 WYG0882-0134b.png
皆胜
虎皮者红色绝大绕腹有青纹正类虎斑尝于福州东
山大乘寺见之不知其出处
牛心者以状言之长二寸馀皮厚肉涩福州唯有一株
每岁贡乾荔枝皆调于民主吏常以牛心为准民倍直
购之以输予尝黜而不用
玳瑁红荔枝上有黑点疏密如玳瑁斑福州城东有之
硫黄颜色正黄而刺微红亦小荔枝以色名之也
卷一百五 第 49a 页 WYG0882-0134c.png
朱柹色如柹红而扁大亦云朴柹出福州
蒲桃荔枝穗生一朵至一二百将熟多破裂凡荔枝每
颗一梗长三五寸附于枝此等附枝而生乐天所谓朵
如蒲桃者正谓是也其品殊下
蚶壳者壳为深渠如瓦屋焉
龙牙者荔枝之变怪者其壳红可长三四寸弯曲如爪
牙而无瓤核全树忽变非常有也兴化军转运司厅事
之西尝见之
卷一百五 第 49b 页 WYG0882-0134d.png
水荔枝浆多而淡食之蠲渴荔枝宜依山或平陆有近
水田者清泉流溉其味遂尔出兴化军
蜜荔枝纯甘如蜜是谓过甘失味之中
丁香荔枝核如小丁香树病或有之亦谓之槱核皆小
实也
大丁香出福州天庆观厚壳紫色瓤多而味微涩
双髻小荔枝每朵数十皆并蒂双头因以目之
真珠剖之纯瓜圆白如珠荔枝之小者止于此
卷一百五 第 50a 页 WYG0882-0135a.png
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时人以少女比之俚传闽
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得名其冢今在城
东报国院冢旁犹有此树云
将军荔枝五代间有为此官者种之后人以其官号其
树而失其姓名之传出福州
钗头颗红而小可间妇人女子簪翘之侧故特贵之
粉红者荔枝多深红而色浅者为异谓如傅朱粉之饰
故曰粉红
卷一百五 第 50b 页 WYG0882-0135b.png
中元红荔枝将绝才熟以晚重于时予尝七月二十四
日得之
火山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穗生梗如枇杷
闽中近亦有之(出在梧州/)
 右三十二品言姓氏尤其著者也言州郡记所出也
 不言姓氏州郡四郡或皆有也
卷一百五 第 51a 页 WYG0882-0135c.png
  橘录(韩彦直/)
按开宝中陈藏器补神农本草书柑类则有朱柑乳柑
黄柑石柑沙柑今永嘉所产实具数品且增多其目但
名少异耳凡圃之所植柑比之橘才十之一二大扺柑
之植立甚难灌溉锄治少失时或岁寒霜雪频作柑之
枝头殆无生意橘则犹故也得非琼杯玉斝自昔易阙
邪永嘉宰勾君燽有诗声其诗曰只须霜一颗压尽橘
千奴则黄柑位在陆橘上不待辨而知
卷一百五 第 51b 页 WYG0882-0135d.png
  真柑
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其柯木与花实皆异凡木木
多婆娑叶则纤长茂密浓阴满地花时韵特清远逮结
实颗皆圆正肤理如泽蜡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
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北人未之识者一见而知其为
真柑矣一名乳柑谓其味之似乳酪温四邑之柑推泥
山为最泥山地不弥一里所产柑其大不七寸围皮薄
而味珍脉不黏瓣食不留滓一颗之核才一二间有全
卷一百五 第 52a 页 WYG0882-0136a.png
无者南塘之柑比年尤盛太守燕赏为秋日盛事前太
守参政李公赏柑之诗曰忘机白鸟冲船过堆案黄柑
噀手香侍郎曾公之词曰满树叶繁枝重缀青黄千百
皆佳句也
   生枝柑
生枝柑似真柑色青而肤粗形不圆味似石榴微酸崔
豹古今注曰甘实形如石榴者为壶柑疑此类是乡人
以其耐久留之枝间俟其味变甘带叶而折堆之盘俎
卷一百五 第 52b 页 WYG0882-0136b.png
新美可爱故命名生枝
   海红柑
海红柑颗极大有及尺以上围者皮厚而色红藏之久
而味愈甘木高二三尺有生数十颗者枝重委地亦可
爱是柑可以致远今都下堆积道旁者多此种初因近
海故以海红得名
   洞庭柑
洞庭柑皮细而味美比之他柑韵稍不及熟最早藏之
卷一百五 第 53a 页 WYG0882-0136c.png
至来岁之春其色如丹乡人谓其种自洞庭山来故以
得名东坡洞庭春色赋有曰命黄头之千奴卷震泽而
与还翠勺银罂紫络青纶物固唯所用酝酿得宜真足
以佐骚人之清兴耳
   朱柑
朱柑类洞庭而大过之色绝嫣红味多酸以刀破之渍
以盐始可食园丁云他柑必接唯朱柑不用接而成然
乡人不甚珍宠之宾祭斥不用
卷一百五 第 53b 页 WYG0882-0136d.png
   金柑
金柑在他柑特小其大者如钱小者如龙目色似金肌
理细莹圆丹可玩啖者不削去金衣若用以渍蜜尤佳
欧阳文忠公归田录载其香清味美置之樽俎间光彩
灼烁如金弹丸诚珍果也都人初不甚贵其后因元温
成皇后好食之由是价重京师
   木柑
木柑类洞庭少不慧耳肤理坚顽瓣大而乏膏在外彊
卷一百五 第 54a 页 WYG0882-0137a.png
中乾故得名以木
   甜柑
甜柑类洞庭高大过之每颗必八瓣不待霜而黄比之
他柑加甜柑林未熟之日是柑最先摘置之席间青黄
照人长者先尝之子弟怀以归为亲庭寿焉然是种不
多见治圃者植一株二株焉故以少为贵
   橙子
橙子木有刺似朱栾而小永嘉植之不若古栝之盛比
卷一百五 第 54b 页 WYG0882-0137b.png
年始竞有之经霜早黄肤泽可爱状微有似真柑但圆
正细实非真柑北人喜把玩之香气馥馥可以熏袖可
以芼藓可以渍蜜真嘉实也若真柑则无是二三者人
自珍之得非瞭然在人耳目者盖真柑之细邪
卷一百五 第 55a 页 WYG0882-0137c.png
  橘录卷中
牛僧孺幽怪录有生于橘者摘剖之有四老人焉其一
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恨不能深根固蒂耳由是有橘
隐名楚屈原作离骚其橘颂一章有曰后皇嘉树橘来
服受命不迁生南国宋谢惠连橘赋亦曰园有嘉树橘
柚煌煌以是知橘实嘉物昔人所爱慕若此孔安国曰
小曰橘大曰柚郭璞亦云柚似橙而大于橘温无柚而
种橙者少非土所宜也本草载橘柚味辛温无毒主去
卷一百五 第 55b 页 WYG0882-0137d.png
胸中瘕热利水谷止呕欬久服通神轻身长年陶隐居
云此言橘皮之功效若此其实之味甘酸食之多痰无
益其说为是隐居不敢轻注本草盖此类也陈藏器补
本草谓橘之类有朱橘乳橘塌橘山橘黄淡子今类见

   黄橘
黄橘状比之柑差褊小而香雾多于柑岁雨旸以时则
肌充而味甘其围四寸色方青黄时风味尤胜过是则
卷一百五 第 56a 页 WYG0882-0138a.png
香气少减惟遇黄柑则避舍置之海红生枝柑间未知
其孰胜先名之曰千奴真屈称也
   塌橘
塌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绿而心甚红经春
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其种不常有特橘之次也
   包橘
包橘取其累累然若包聚之义是橘外薄内盈隔皮脉
瓣可数有一枝而生五六颗者悬之极可爱然土膏而
卷一百五 第 56b 页 WYG0882-0138b.png
树壮者多有之不称奇也
   绵橘
绵橘微小极软美可爱故以名圃中间见一二树结子
复稀物以罕见为奇此橘是也
   沙橘
沙橘取细而甘美之称或曰种之沙洲之上地虚而宜
于橘故其味特珍然邦人称物之小而甘美者必曰沙
如沙瓜沙蜜沙糖之类特方言耳
卷一百五 第 57a 页 WYG0882-0138c.png
   荔枝橘
荔枝橘多出于横阳肤理皱蜜类荔子故以取名横阳
与闽接轸荔子称奇于闽黄橘擅美于温故慕而名之
有言橘踰淮为枳植物岂能变哉疑似之乱名多此类
   软条穿橘
软条穿橘其干弱而条远结实颇大皮色光泽滋味有
馀其心虚有瓣如莲子穿其中盖接橘之始以枝之杪
者为之其体性终弱不可以犯霜不可以耐久又名为
卷一百五 第 57b 页 WYG0882-0138d.png
女儿橘
   油橘
油橘皮似以油饰之中坚而外黑盖橘之若柤若柚者
擘之而不闻其香食之而不可于口是又橘之仆奴也
   绿橘
绿橘比他柑微小色绀碧可爱不待霜食之味已珍留
之枝间色不尽变隆冬采之生意如新横阳人家时有
之不常见也
卷一百五 第 58a 页 WYG0882-0139a.png
   乳橘
乳橘状似乳柑且极甘芳得名又名漳橘其种自漳浦
来皮坚穰多味绝酸不与常橘齿乡人以其颇魁梧时
置之客间堪与饤座梨相值耳他日有以乳橘为真柑
者特珷玞之似玉也
   金橘
金橘生山径间比金柑更小形色颇类木高不及尺许
结实繁多取者多至数升肉瓣不可分止一核味不可
卷一百五 第 58b 页 WYG0882-0139b.png
食惟宜植之栏槛中园丁种之以鬻于市亦名山金柑
周美成词有露叶烟梢寒色重攒星低映小珠帘为是
橘作
   自然橘
自然橘谓以橘子下种待其长历十年始作花结实味
甚美由其本性自然不杂之人为故其味全盖他柑与
橘必以柑淡子著土俟其婆娑作树以枝接之为柑为
橘为多种俱非天也故是橘以自然名之然十年之计
卷一百五 第 59a 页 WYG0882-0139c.png
种之以木今之辟圃者多不年岁间爬其肤以验其枯
荣粪其本以计其久近谁能迟十年之久以收效耶是
橘名之曰自然当矣接木之详见于下篇
   早黄橘
早黄橘著花结子比其类独早秋始半其心已丹千头
方酸而早黄橘之微甘已回齿颊矣王右军帖有曰奉
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岂是类耶
   冻橘
卷一百五 第 59b 页 WYG0882-0139d.png
冻橘其颗如常橘之半岁八月人日为小春枝头时作
细白花既而橘已黄千林已尽乃始傲然冰雪中著子
甚繁春二三月始采之亦可爱前辈诗有曰梅柳搀先
桃李晚东风元是一般春此诗不独咏桃李物理皆然
   朱栾
朱栾颗圆实皮粗瓣坚味酸恶不可食其大有至尺三
四寸围者摘之置几案间久则其臭如兰是品虽不足
珍然作花绝香乡人拾其英烝香取其核为种折其皮
卷一百五 第 60a 页 WYG0882-0140a.png
入药最有补于时其详具见下篇
   香栾
香栾大于朱栾形圆色红芳馨可玩
   香圆
香圆木似朱栾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长
如爪有及一尺四五寸者清香袭人横阳多有之士人
置之明窗净几间颇可赏玩酒阑并刀破之盖不减新
橙也叶可以药病(药疑作疗/)
卷一百五 第 60b 页 WYG0882-0140b.png
   枸橘
枸橘色青气烈小者似枳实大者似枳壳能治逆气心
胸痹痛中风便血医家多用之
卷一百五 第 61a 页 WYG0882-0140c.png
  橘录卷下
   种治
柑橘宜斥卤之地四邑皆距江海不十里凡圃之近涂
泥者实大而繁味尤珍耐久不损名曰涂柑贩而远适
者遇涂柑则争售方种时高者畦垄沟以泄水每株相
去七八尺岁四锄之薙尽草冬月以河泥壅其根夏时
更溉以粪壤其叶沃而实繁者斯为园丁之良
   始栽
卷一百五 第 61b 页 WYG0882-0140d.png
始取朱栾核洗净下肥土中一年而长名曰柑淡其根
荄蔟蔟然明年移而疏之又一年木大如小儿之拳遇
春月乃接取诸柑之佳与橘之美者经年向阳之枝以
为贴去地尺馀絇截之剔其皮两枝对接勿动摇其
根拨掬土实其中以防水蒻护其外麻束之缓急高下
俱得所以候地气之应接树之法载之四时纂要中是
盖老圃者能之工之良者挥斤之间气质随异无不活
者过时而不接则花实复为朱栾人力之有参于造化
卷一百五 第 62a 页 WYG0882-0141a.png
每如此
   培植
树高及二三尺许剪其最下命根以瓦片抵之安于土
杂以肥泥实筑之始发生命根不断则根迸于土中枝
叶乃不茂盛
   去病
木之病有二藓与蠹是也树梢久则枝干之上苔藓生
焉一不去则蔓衍日滋木之膏液荫藓而不及木故枝
卷一百五 第 62b 页 WYG0882-0141b.png
干老而枯善圃者用铁器时刮去之删其繁枝之不能
华实者以通风日以长新枝木间时有蛀屑流出则有
虫蠹之相视其冗以物钩索之则虫无所容仍以真杉
木作钉窒其处不然则木心受病日以枝叶自凋异时
作实瓣间亦有虫食柑橘每先时而黄者皆其受病于
中治之以早乃可
   浇灌
圃中贵雨旸以时旱则坚苦而不长雨则暴长而皮多
卷一百五 第 63a 页 WYG0882-0141c.png
拆或瓣不实而味淡园丁沟以泄水俾无浸其根方亢
阳时抱瓮以润之粪壤以培之则无枯瘁之患
   采摘
岁当重阳色未黄有采之者名曰摘青舟载之江浙间
青柑固人所乐得然采之不待其熟巧于商者间或然
尔及经霜之二三夕才尽剪遇天气晴霁数十辈为群
以小剪就枝间平蒂断之轻置筐筥中护之必甚谨惧
其香雾之裂则易坏雾之所渐者亦然尤不便酒香凡
卷一百五 第 63b 页 WYG0882-0141d.png
采者竟日不敢饮
   收藏
采藏之日先净埽一室密糊之勿使风入布稻藁其间
堆柑橘于地上屏远酒气旬日一翻拣之遇微损谓之
点柑即拣出否则侵损附近者屡汰去之存而待贾者
十之五六人有掘地作坎攀枝条之垂者覆之以土至
明年盛夏时开取之色味犹新但伤动枝苗次年不生

卷一百五 第 64a 页 WYG0882-0142a.png
   制治
朱栾作花比柑橘绝大而香就树采之用笺香细作片
以锡为小甑每入花一重则实香一重使花多于香窍
花甑之旁以溜汗液用器盛之炊毕彻甑去花以液浸
香明日再蒸凡三换花始暴乾入瓷器密盛之他时焚
之如在柑林中柑橘并金柑皆可切瓣勿离之压去核
渍之以蜜金柑著蜜尤胜他品乡人有用糖熬橘者谓
之药橘入蒻之灰于鼎间色乃黑可以将远又橘微损
卷一百五 第 64b 页 WYG0882-0142b.png
则去皮以肉瓣安灶间用火熏之曰熏柑置之糖蜜中
味亦佳
   入药
橘皮最有益于药去尽脉则为橘红青橘则为青皮皆
药之所须者大抵橘皮性温平下气止蕴热攻痎疟服
久轻身至橘子尤理腰膝近时难得枳实人多植枸橘
于篱落间收其实剖乾之以之和药味与商州之枳几
逼真矣枸橘又未易多得取朱栾之小者半破之日暴
卷一百五 第 65a 页 WYG0882-0142c.png
以为枳异方医者不能辨用以治疾亦愈药贵于愈疾
而已孰辨其为真伪耶
卷一百五 第 65b 页 WYG0882-0142d.png
卷一百五 第 66a 页 WYG0882-0143a.png
  打枣谱(元柳贯/)
   事
埤雅云棘大者枣小者棘盖若酸枣所谓棘也于文重
束为枣
诗曰八月剥枣十月穫稻剥击也枣实未熟虽击不落

孟子曰养其樲棘樲酸枣也
世云啖枣多令人齿黄
卷一百五 第 66b 页 WYG0882-0143b.png
养生论曰齿居晋而黄晋食此故也
尔雅曰今江东枣大而锐上者呼为壹枣犹瓠也细腰
者今鹿卢枣
卢谌祭法春祠用枣油
苏秦说燕文侯曰比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
之实足食于民矣
潘岳赋曰周有弱枝之枣
唐本注云枣啖服使人瘦久即呕吐揩热痱疮也
卷一百五 第 67a 页 WYG0882-0143c.png
食疗云枣和桂心白瓜仁松树皮为丸久服之令人香

   名
鹿卢枣(子细腰者/)   鸡冠枣(出睢阳宜作脯/)
拭酸枣(树最小实酢/)  醍醐枣(出睢阳宜生啖/)
櫅白枣(核白也/)    白枣(即盐官枣也/)
羊枣(实小而圆紫黑色/) 无实枣(不著子者/)
边腰枣       杨彻齐枣(尔雅未详/)
卷一百五 第 67b 页 WYG0882-0143d.png
煮填枣(尔雅未详/)   波斯枣(生波斯国长三寸/)
牛头枣       上皇枣
赤心枣       崎廉枣
骈白枣       灌枣
细腰枣       西王母枣(三月熟/)
桂枣        鸡心枣
弱枝枣       狗牙枣
玉门枣       蹙婆枣
卷一百五 第 68a 页 WYG0882-0144a.png
青华枣       谷城紫枣(长二寸/)
棠枣        猕猴枣
棣枣        三心枣
红枣(出山东红色/)   紫纹枣
香枣(出哈密/)     圆爱枣
火枣(见穆天子传/)   三寸枣
金槌枣       御枣(出青州/)
凤眼枣       冻枣
卷一百五 第 68b 页 WYG0882-0144b.png
沙枣(出赤斤蒙古卫/)  嵭嵣枣(汉嵭嵣山献万年一/实)
几枣(出本草图经/)   安平枣(出何晏九州论/)
糯枣(出北梦琐言/)   太枣(出河东猗氏/)
溟海枣(李少君食之大如/瓜)玉文枣(西王母食之大如瓶/)
细核枣(拾遗记北极岐峰/有其核细)羊角枣(石季龙园所种十子/二尺)
仙人枣(长四寸其核如针/)天蒸枣(乾红于树上/)
騩山枣(色甚美/)    胶枣
南枣(大恶不堪啖/)   团枣
卷一百五 第 69a 页 WYG0882-0144c.png
美枣        匾枣
良枣        卧枣
盐官枣(出海盐紫色味佳/)莬枣(高尺许实如枣出丹阳/)
七尺枣(见述异记/)   蜜云枣(出蜜云县味最甘/)
牙枣(先熟亦甘美/)   金城枣(形大而虚少脂/)
青州枣       赤枣(子如赤枣味酸/)
万岁枣(出三佛齐国/)  山枣(状如枣而圆色青黄而/味甘酸出广州)
西玉枣(出昆崙山/)
卷一百五 第 69b 页 WYG0882-0144d.png
 
 
 
 
 
 
 
 说郛卷一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