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881-028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九十三上    元 陶宗仪 撰
  茶经序
案周礼酒正之职辨四饮之物其三曰浆又浆人之职
供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郑司农云以水
和酒也盖当时人率以酒醴为饮谓乎六浆酒之醨者
也何得姬公制尔雅云槚苦荼即不撷而饮之岂圣人
之纯于用乎亦草木之济人取舍有时也自周以降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881-0282d.png
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
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始
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
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
岂小哉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
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之各补
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茶之事由周至今竟无纤遗
矣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余缺然于怀者谓有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881-0283a.png
其具而不形于诗亦季疵之馀恨也遂为十咏寄天随
子唐皮日休撰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881-0283b.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881-0283c.png
  茶经卷上(陆羽/)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
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
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
(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本上抽)其字或从草或从
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者义从木/当作𣗪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
(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周公云/槚苦荼)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881-0283d.png
(阳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茶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耳)其地上者生烂
石中者生栎壤(按栎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
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
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
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苦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
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
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881-0284a.png
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
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廖知人
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二之具
(加追/反)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
㪷二㪷三㪷者茶人负以采茶也(籯汉书音盈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颜)
(师古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釜用唇口者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881-0284b.png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箄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
入乎箄既其熟也出乎箄釜涸注于甑中(甑不带/而泥之)又以
榖木枝三亚者制之(○亚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牙笋并叶畏
流其膏
杵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
遣无所摇动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881-0284c.png
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
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音杞/离)一曰嬴子一曰旁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
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
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朴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881-0284d.png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
茶之半乾升下棚全乾升上棚
穿(音/钏)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州峡山纫榖皮为之江东
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
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
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锁缝
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881-0285a.png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
床傍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煻煨火令煴煴然江南
梅雨时焚之以火(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三之造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
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
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
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881-0285b.png
之封之茶之乾矣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
蹙缩然(京锥/文也)犎牛臆者廉檐然(○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
轮菌然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
水澄泚之(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
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
筛筛然(上离/下师)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
委萃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
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881-0285c.png
以皱黄坳垤言嘉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
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
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
也茶之否臧存于口诀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881-0285d.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881-0286a.png
  茶经卷中
  四之器
风炉(灰承/)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
 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
 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
 圣唐灭(缺/)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
 通飙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881-0286b.png
 二字一窗之上书羔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
 所谓伊公羔陆氏茶也置墆于其内设三格各画
 卦其一格有翟焉翟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
 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
 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
 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
 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
 作三足铁柈抬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881-0286c.png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
 (○楦古/筥字)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利箧口铄
 之
炭檛
 炭檛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一丰中执细头系一
 小以饰檛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
 作斧随其便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881-0286d.png
火筴
 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
 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音辅或作/釜或作釜)
 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
 刀之趄鍊而铸之内模土而外模沙土滑于内易其
 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
 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881-0287a.png
 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
 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
 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
 而卒归于银也
交床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881-0287b.png
 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
 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
 久也
纸囊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来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
 其香也
(拂末/)
 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881-0287c.png
 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馀
 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
 径三寸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
 末以鸟羽制之
罗合
 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
 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
 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881-0287d.png

 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七策之类则者量
 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七若好薄者减
 嗜浓者增故云则也
水方
 水方以椆(音胄木/名也)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
 之受一斗
漉水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881-0288a.png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
 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
 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
 囊织青竹以捲之裁碧缣以缝之细翠钿以缀之又
 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刋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荈
 赋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馀姚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881-0288b.png
 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
 他日瓯牺之馀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藜木
 为之
竹夹
 竹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
 尺银裹两头
鹾簋(揭/)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即今/盒字)或瓶或垒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881-0288c.png
 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熟盂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
 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
 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
 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881-0288d.png
 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泽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
 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斤已下越州瓷
 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
 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以白蒲捲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帕以
 剡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881-0289a.png
 札缉栟榈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
 若巨笔形
涤方
 涤方以贮涤洗之馀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方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以絁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881-0289b.png
具列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或竹
 黄黑可扄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具列者悉
 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
 以双蔑阔者经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
 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881-0289c.png
 寸阔二尺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881-0289d.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881-0290a.png
  茶经卷下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
逼火屡其翻正候炮(普教/反)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
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乾者以气熟止日
乾者以柔止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
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
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禳骨也炙之则其节若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881-0290b.png
倪倪如婴儿之臂耳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
无所散越候寒末之(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其火用炭
次用劲薪(谓桑槐桐/枥之类也)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
木败器不用之(膏木为柏桂桧也/败器为朽废器也)古人有劳薪之味信
哉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荈赋所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
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
令人有颈疾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
霜郊以前或潜龙蓄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881-0290c.png
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
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初沸则水合量
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馀(啜尝也市税/反又市悦反)无乃𪊇而钟
其一味乎(上古暂反下味/滥反无味也)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
激汤心则量未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
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字书并/本草饽)
(均茗沫也/蒲笏反)沬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881-0290d.png
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
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
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樽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
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
雪煜若春𧀮有之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
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徐县全/县二反)
(至美者曰隽永隽味也永长也史长/曰隽永汉书蒯通著隽永二十篇也)或留熟以贮之以
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881-0291a.png
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碗数少/至三多)
(至五若人多/至十加两炉)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
如冷则精英随气而渴饮啜不消亦然矣茶性俭不宜
广则其味黯淡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
色缩也其馨(香至美曰/音备)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
也啜苦咽甘茶也(一本云其味苦而不甘/槚也甘而不苦荈也)
  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881-0291b.png
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
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
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
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
国朝两都并荆俞(○俞当作/渝巴渝也)间以为比屋之饮饮有觕
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
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
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881-0291c.png
习俗不已于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
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
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
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
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
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
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夫珍鲜馥烈
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881-0291d.png
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
永补所阙人
  七之事
三皇炎帝神农氏周鲁周公旦齐相晏婴汉仙人丹丘
子黄山君司马文园令相如扬执戟雄吴归命侯韦太
傅弘嗣晋惠帝刘司空琨琨兄子兖州刺史演张黄门
孟阳傅司𨽻咸江洗马统孙参军楚左记室太冲陆吴
兴纳纳兄子会稽内史俶谢冠军安石郭弘农璞桓扬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881-0292a.png
州温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释法瑶沛国夏侯恺馀姚
虞洪北地傅巽丹阳弘君举高安任育长(育长任胆字/元本遗长字)
(今增/之)宣城秦精燉煌单道开剡县陈务妻广陵老姥河
内山谦之后魏琅琊王肃宋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
子尚鲍昭妺令晖八公山沙门谭济齐世祖武帝梁刘
廷尉陶先生弘景皇朝徐英公绩
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
周公尔雅槚苦荼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881-0292b.png
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
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晏子春秋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戈五卵茗
菜而已
司马相如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𣢾冬贝母木蘖蒌芩
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
椒茱萸
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881-0292c.png
吴志韦曜传孙皓每飨宴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虽
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三升皓初礼异密
赐茶荈以代酒
晋中兴书陆纳为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
(晋书云纳为/吏部尚书)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问之乃私蓄
数十人馔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
毕具及安去纳杖俶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文叔奈何
秽吾素业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881-0292d.png
晋书桓温为扬州牧性俭每宴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

搜神记夏侯恺因疾死宗人字苟奴察见鬼神见恺来
收马并病其妻著平上帻单衣入坐生时西壁大床就
人觅茶饮
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演书云前得安州乾姜一斤
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其茶汝
可置之(溃当/作愦)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881-0293a.png
傅咸司𨽻教曰闻南方有以囷蜀妪作茶粥卖为廉事
打破其器具乃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蜀姥何哉
神异记馀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
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
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牺之馀乞相遗也
因具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
齿自清历有姊字惠芳眉目粲如画驰鹜翔园林果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881-0293b.png
皆生摘贪华风雨中倏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
鼎䥶
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云借问扬子舍想见长卿庐程十
累千金骄侈拟五都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彄鼎食随
时进百和妙且殊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黑子过龙
醢果馔踰蟹蝑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
兹土聊可娱
傅巽七诲蒲桃宛柰齐柿燕栗峘阳黄梨巫山朱橘南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881-0293c.png
中茶子西极石蜜
弘君举食檄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应下
诸蔗木瓜元李杨梅五味橄榄悬豹葵羹各一杯
孙楚歌茱萸出芳树颠鲤鱼出洛水泉白盐出河东美
䜴出鲁渊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蓼苏出
沟渠精稗出中田
华陀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壶居士食忌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881-0293d.png
郭璞尔雅注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
取为茶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蜀人名之苦荼
世说任瞻字育长少时有令名自过江失志既下饮问
人云此为茶为茗觉人有怪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熟
为冷耳(下饮谓/设茶也)
续搜神记晋武帝世宣城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
毛人长丈馀引精至山下示以茗而去俄而复还乃
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881-0294a.png
晋四王起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

异苑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
古冢每饮辄先祀之二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劳意
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梦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
馀年卿二子恒欲见毁赖相保护又享吾佳茗虽潜壤
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
但贯新耳母告二子惭之从是祷钦愈甚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881-0294b.png
广陵耆老傅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
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傍孤
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絷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鬻
茗器从狱牖中飞出
艺术傅燉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
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
释道该说续名僧傅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
过汪遇沈台真请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悬车(○悬车/喻日入)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881-0294c.png
(之候指人垂老时也淮南子曰/日至悲泉爰息其马亦此意也)饭所饮茶永明中敕吴
兴礼致上京年七十九
宋江氏家传江统字应迁悯怀太子洗马常上疏谏云
今西园卖醯面蓝子菜茶之属亏败国体
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
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微杂诗寂寂掩高阁寥寥空广厦待君竟不归收领
今就槚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881-0294d.png
鲍昭妺令晖著香茗赋
南齐世祖武皇帝遗诏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
饼果茶饮乾饭酒脯而已
梁刘孝绰谢晋安王饷米等启传诏李孟孙宣教旨垂
赐米酒瓜笋菹脯酢茗八种气苾新城味芳云松江潭
抽节迈昌荇之珍疆场擢翘越葺精之美羞非纯束野
麇裛似雪之鲈鲊异陶瓶河鲤操如琼之粲茗同食荈
酢类望柑免千里宿舂省三月种聚小人怀惠大懿难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881-0295a.png

陶宏景杂录苦茶轻换膏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后魏录琅琊王肃仕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还北地又好
羊肉酪浆人或问之茗何如酪肃曰茗不堪与酪为奴
桐君录西阳武昌庐江晋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
饽饮之宜人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门冬拔揳取
根皆益人又巴东别有真茗茶煎饮令人不眠俗中多
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并冷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881-0295b.png
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
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芼辈
坤元录辰州溆浦县西北三百五十里无射山云蛮俗
当吉庆之时亲族集会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
括地图临遂县东一百四十里有茶溪
山谦之吴兴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881-0295c.png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本草木部茗
苦茶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渴热令人
少睡秋采之苦主下气消食注云春采之
本草菜部苦荼一名茶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
山陵道傍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乾注云疑此即是今
茶一名茶令人不眠本草注按诗云谁谓荼苦又云堇
荼如饴皆苦菜也陶谓之苦茶木类非菜流茗春采谓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881-0295d.png
之苦茶(途遐/反)
枕中方疗积年瘘苦茶蜈蚣并炙令香熟等分捣筛煮
甘草汤洗以末傅之
孺子方疗小儿无故惊蹶以苦茶葱须煮服之
  八之出
山南以峡州上(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襄州荆州次(襄州生/南鄣县)
(山谷荆州生/江陵县山谷)衡州下(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金州梁州又下(金州/生西)
(城安康二县山谷梁州/生襄城金牛二县山谷)淮南以光州上(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881-0296a.png
义阳郡舒州次(生义阳县钟山者与襄州同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寿州下
(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也)蕲州黄州又下(蕲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
(荆州梁/州同也)浙西以湖州上(湖州生长城县顾渚山谷与峡/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师二寺白)
(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南义阳郡同生凤亭山㐲翼间/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常州同生安吉武康二)
(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常州次(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郡同生圈岭善权)
(寺石亭山/与舒州同)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宣州生宣城县雅山/与蕲州同太平县生)
(上睦临睦与黄州同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上目山与/舒州同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睦州生桐庐县山谷歙)
(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润州苏州又下(润州江宁县生傲山苏州/长洲县生洞庭山与金州)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881-0296b.png
(蕲州梁/州同)剑南以彭州上(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棚口与襄州同)绵州蜀州
(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蜀州青城县生)
(丈人山与绵州同青/城县有散茶木茶)邛州次雅州泸州下(雅州百丈山/名山泸州泸)
(川者与金/州同也)眉州汉州又下(眉州丹校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与润州同)
浙东以越州上(馀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县同)明州婺州
(明州鄞县生榆筴村婺州/东阳县东目山与荆州同)台州下(台州曹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中生恩州播州费州夷州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岭南
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闽方/山山阴县也)其恩播费夷鄂袁吉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881-0296c.png
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九之略
其造具若方春禁火之时于野寺山园丛手而掇乃蒸
乃舂乃复以火乾之则又棨朴焙贯棚穿育等七事皆
废其煮器若松间石上可坐则具列废用槁薪鼎枥之
属则风炉灰承炭檛火筴交床等废若瞰泉临涧则水
方涤方漉水囊废若五人已下茶可味而精者则罗废
若授藟跻嵓引絙入洞于山口炙而末之或纸包合贮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881-0296d.png
则碾拂末等废既瓢碗筴札熟盂醝簋悉以一筥盛之
则都篮废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阙一则茶
废矣
  十之图
以绢素或四幅或六幅分布写之陈诸座隅则茶之源
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之事之出之略目击而存于
是茶经之始终备焉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881-0297a.png
  茶录(蔡襄/)
 茶论
  色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去/声)其面故有青黄紫黑
之异善别茶者正如相工之视人气色也隐然察之于
内以肉理润者为上既己末之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
者受水详明故建安人斗试以青白胜黄白
  香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881-0297b.png
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建安民
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若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
草其夺益甚正当不用
  味
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
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
水泉不甘能损茶味前世之论水品者以此
  藏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881-0297c.png
茶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
蒻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温则
禦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
  炙茶
茶或经年则香色味皆陈于净器中以沸汤渍之刮去
膏油一两重乃止以钤钳之微火炙乾然后碎碾若当
年新茶则不用此说
  碾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881-0297d.png
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搥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则色
白或经宿则色已昏矣
  罗茶
罗细则茶浮粗则沫浮
  候汤
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沈前世谓之蟹眼者
过熟汤也况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熁盏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881-0298a.png
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
  点茶
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
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
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
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
曰相去一水两水
 器论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881-0298b.png
  茶焙
茶焙编竹为之裹以蒻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
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
味也
  茶笼
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
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881-0298c.png
  茶钤
茶钤屈金铁为用以炙茶
  茶碾
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䃋石皆能生鉎(音/星)
不入用
  茶罗
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
汤中揉洗以羃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881-0298d.png
  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柸微厚
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
及也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
  茶匙
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
轻建茶不取
  汤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881-0299a.png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江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
银铁或瓷石为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881-0299b.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881-0299c.png
  试茶录(子安/)
堤首七闽山川特异峻极回环势绝如瓯其阳多银铜
其阴孕铅铁厥土赤坟厥植惟茶会建而上群峰益秀
迎抱相向草木丛条水多黄金茶生其间气味殊美岂
非山川重复土地秀粹之气钟于是而物得以宜欤北
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东至东宫百里而遥
(姬名有三十六/东东宫其一也)过洄溪踰东宫则仅能成饼耳独北苑
连属诸山者最胜北苑前枕溪流北涉数里茶皆气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881-0299d.png
然色浊味尤薄恶况其远者乎亦犹橘过淮为枳也近
蔡公作茶录亦云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造色味皆
重矣今北苑焙风气亦殊先春朝隮常雨霁则雾露昏
蒸昼午犹寒故茶宜之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
自北苑凤山南直苦竹园头东南属张坑头皆高远先
阳处岁发常早芽极肥乳非民间所比次出壑源岭高
土决地茶味甲于诸焙丁谓亦云凤山高不百丈无危
峰绝崦而冈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881-0300a.png
也又以建安茶品甲于天下疑山川至灵之卉天地始
和之气尽此茶矣又论石乳出壑岭断崖缺石之间盖
草木之仙骨丁谓之记录建溪茶事详备矣至于品载
止云北苑壑源岭及总记官私诸焙千三百三十六耳
近蔡公亦云唯北苑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故
四方以建茶为目皆曰北苑建人以近山所得故谓之
壑源好者亦取壑源口南诸叶皆云弥珍绝传致之间
识者以色味品第反以壑源为疑今书所异者从二公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881-0300b.png
纪土地胜绝之目具疏园陇百名之异香味精粗之别
庶知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别移其性又以
佛岭叶源沙溪附见以质二焙之美故曰东溪试茶录
自东宫西溪南焙北苑皆不足品第今略而不论
  总叙焙名(北苑诸焙或还民间或𨽻北/苑前书未尽今始终其事)
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
大为民间所苦我宋建隆已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供
外焙俱还民间而裁税之至道年中始分游坑临江汾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881-0300c.png
常西濛洲西小丰大熟六焙𨽻南剑又免五县茶民专
以建安一县民力裁足之而除其口率泉庆历中取苏
口曾坑石坑重院还属北苑焉又丁氏旧录云官私之
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独记官焙三十二东山之焙十
有四北苑龙焙一乳橘内焙二乳橘外培三重院四壑
岭五谓源六范源七苏口八东宫九石坑十连溪十一
香口十二火梨十三开山十四南溪之焙十有二下瞿
一濛洲东二汾东三南溪四斯源五小香六际会七谢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881-0300d.png
坑八沙龙九南乡十中瞿十一黄熟十二西溪之焙四
慈善西一慈善东二慈惠三船坑四北山之焙二慈善
东一丰乐二
  北苑(曾坑石/坑附)
建溪之焙三十有二北苑首其一而园别为二十五苦
竹园头甲之鼯鼠窠次之张坑头又次之苦竹园头连
属窠坑在大山之北园植北山之阳大山多修木丛林
郁荫相及自焙口达源头五里地远而益高以园多苦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881-0301a.png
竹故名曰苦竹以高远居众山之首故曰园头直西定
山之隈土石回向如窠然南挟泉流积阴之处而多飞
鼠故曰鼯鼠窠其下曰小苦竹园又西至于大园绝山
尾疏竹蓊翳昔多飞雉故曰鸡薮窠又南出壤园麦园
言其土壤沃宜麰麦也自青山曲折而北岭势属如贯
鱼凡十有二又隈曲如窠巢者九其地利为九窠十二
垄隈深绝数里曰庙坑坑有山神祠焉又焙南直东岭
极高峻曰教练垄东入张坑南距苦竹带北冈势横直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881-0301b.png
故曰坑坑又北出凤凰山其势中跱如凤之首两山相
向如凤之翼因取象焉凤凰山东南至于袁云垄又南
至于张坑又南最高处曰张坑头言昔有袁氏张氏居
于此因名其地焉出袁云之北平下故曰平园绝岭之
表曰西际其东为东际焙东之山萦䊸如带故曰带园
其中曰中历坑东又曰马鞍山又东黄淡窠谓山多黄
淡也绝东为林园又南曰柢园又有苏口焙与北苑不
相属昔有苏氏居之其园别为四其最高处曰曾坑际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881-0301c.png
上又曰尼园又北曰官坑上园下坑园庆历中始入北
苑岁贡有曾坑上品一斤丛出于此曾坑山浅土薄苗
发多紫复不肥乳气味殊薄今岁贡以苦竹园茶充之
而蔡公茶录亦不云曾坑者佳又石坑者涉溪东北距
焙仅一舍诸焙绝下庆历中分属北苑园之别有十一
曰大畬二曰石鸡望三曰黄园四曰石坑古焙五曰重
院六曰彭坑七曰莲湖八曰严历九曰乌石高十曰高
尾山多古木脩林今为本焙取材之所园焙岁久今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881-0301d.png
不开二焙非产茶之所今附见之
  壑源(叶源/附)
建安郡东望北苑之南山丛然而秀高峙数百丈如郛
郭焉(民间所谓/捍火山也)其绝顶西南下视建之地邑(民间谓之/望州山)
山起壑源口而西周抱北苑之群山迤逦南绝其尾岿
然山阜高者为壑源头言壑源岭山自此首也大山南
北以限沙溪其东曰壑水之所出水出山之南东北合
为建溪壑源口者在北苑之东北南径数里有僧居曰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0a 页 WYG0881-0302a.png
承天有园陇北税官山其茶甘香特胜近焙受水则浑
然色重粥面无泽道山之南又西至于章历章历西曰
后坑西曰连焙南曰焙山又南曰新宅又西曰岭根言
北山之根也茶多植山之阳其土尺埴其茶香少而黄
白岭根有流泉清浅可涉涉泉而南山势回曲东去如
钩故其地谓之壑岭坑头茶为胜绝处又东别为大窠
坑头至大窠为正壑岭实为南山土皆黑埴茶生山阴
厥味甘香厥色青白及受水则淳淳光泽(民间谓之/冷粥面)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0b 页 WYG0881-0302b.png
其面涣散如粟虽去社茅叶过老色益青明气益郁然
其止则苦去而甘至(民间谓之草木/大而味大是也)他焙芽叶遇老色
益青浊气益勃然甘至则味去而苦留为异矣大窠之
东山势平尽曰壑岭尾茶生其间色黄而味多土气绝
大窠南山其阳曰林坑又西南曰壑岭根其西曰壑岭
头道南山而东曰穿栏焙又东曰黄际其北曰李坑山
渐平下茶色黄而味短自壑岭尾之东南溪流缭绕冈
阜不相连附极南坞中曰长坑踰流为叶源又东为梁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1a 页 WYG0881-0302c.png
坑而尽于下湖叶源者土赤多石茶生其中色多黄青
无粥面粟纹而颇明爽复性重喜沈为次也
  佛岭
佛岭连接叶源下湖之东而在北苑之东南隔壑源溪
水道自章阪东际为丘坑坑口西对壑源亦曰壑口其
茶黄白而味短东南曰曾坑(今属/北苑)其正东曰后历曾坑
之阳曰佛岭又东至于张坑又东曰李坑又有硬头后
洋苏池苏源郭源南源毕源苦竹坑岐头槎头皆周环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1b 页 WYG0881-0302d.png
佛岭之东南茶少甘而多苦色亦重浊又有篢源(篢音/胆未)
(详此/字)石门江源白沙皆在佛岭之东北茶泛然缥尘色
而不鲜明味短而香少为劣耳
  沙溪
沙溪去北苑西十里山浅土薄茶生则叶细芽不肥乳
自溪口诸焙色黄而土气自龚漈南曰挺头又西曰章
坑又南曰永安西南曰南坑漈其西曰砰溪又有周坑
范源温汤漈厄源黄坑石龟李坑章坑章村小梨皆属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2a 页 WYG0881-0303a.png
沙溪茶大率气味全薄其轻而浮浡浡如土色制造亦
殊壑源者不多留膏盖以去膏尽则味少而无泽也(茶/之)
(面无光/泽也)故多苦而少甘
  茶名(茶之名类殊/别故录之)
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
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
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
之比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叶仲元叶世万叶世/荣叶勇叶世积叶相)壑源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2b 页 WYG0881-0303b.png
岩下一(叶务/滋)源头二(叶团/叶肱)壑源后坑(叶/久)壑源岭根三(叶/公)
(叶品/叶居)林坑黄漈一(游/客)丘坑一(游用/章)毕源一(王大/照)佛岭尾
(游道/生)沙溪之大梨漈上一(谢/汀)高石岩一(云摖/院)大梨一
(吕/演)砰溪岭根一(任道/者)次有甘叶茶树高丈馀径头七八
寸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
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民间采
制为试焙者四曰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
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曰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3a 页 WYG0881-0303c.png
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曰晚茶盖鸡茶之类
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曰丛茶亦曰蘖茶丛生高不
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贫民取以为利
  采茶(辨茶须知制/造之始故次)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
蛰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蛰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
俱不佳唯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诸
焙后北苑者半月去远则益晚凡采茶必以晨兴不以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3b 页 WYG0881-0303d.png
日出日出露晞为阳所薄则使芽之膏腴俱耗于内茶
及受水而不鲜明故常以早为最凡断芽必以甲不以
指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择之必精濯之
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为茶病(民间常/以春阴)
(为桴茶得时日出而采则茅叶/易损建人谓之采摘不鲜是也)
  茶病(试茶辨味必须知/茶之病故又次之)
芽择肥乳则甘香而粥面著盏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则
云脚涣乱去盏而易散叶梗半则受水鲜白叶梗短则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4a 页 WYG0881-0304a.png
色黄而泛(梗谓芽之身除去白合处茶/民以茶之色味俱在梗中)乌带白合茶之
大病不去乌带则色黄黑而恶不去白合则味苦涩(丁/谓)
(之论/备矣)蒸芽必熟去膏必尽蒸芽未熟则草木气存(适口/则知)
去膏未尽则色浊而味重受烟则香夺压黄则味失此
皆茶之病也(受烟谓过黄时火中有烟使茶香尽而烟/臭不去也压去膏之时久留茶黄未造使)
(黄经宿香味俱失弇/然气如假鸡卵臭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4b 页 WYG0881-0304b.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5a 页 WYG0881-0304c.png
  大观茶论(宋徽宗/)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榖粟之于
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
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
气钟山川之灵禀袪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
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
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
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举海内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5b 页 WYG0881-0304d.png
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
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
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
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乎时之污隆时或遑遽
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
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
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竞为閒暇
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6a 页 WYG0881-0305a.png
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
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
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
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地产
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
味疏以薄必资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
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阴阳相济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6b 页 WYG0881-0305b.png
则茶之滋长得其宜
  天时
茶工作于惊蛰尤以得天时为急轻寒英华渐长条达
而不迫茶工从容致力故其色味两全若或时旸郁燠
芽甲奋暴促工暴力随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压压
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黄留积其色味所失已半故
焙人得茶天为庆
  采择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7a 页 WYG0881-0305c.png
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
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
凡芽如雀舌榖粒者为斗品一鎗一旗为拣芽一鎗二
旗为次之馀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
乌带白合不去害茶味乌带不去害茶色
  蒸压
茶之美恶尤系于蒸芽压黄之得失蒸太生则芽滑故
色青而味烈过熟则芽烂故茶色赤而不胶压久则气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7b 页 WYG0881-0305d.png
竭味漓不及则色暗味涩蒸芽欲及熟而香压黄欲膏
尽亟止如此则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制造
涤芽惟洁濯器惟净蒸压惟其宜研膏惟热焙火惟良
饮而有少砂者涤濯之不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过
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长均工力之众寡会采择
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过宿则害色味
  鉴辨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8a 页 WYG0881-0306a.png
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膏稀者其肤蹙以文
膏稠者其理敛以实即日成者其色则青紫越宿制造
者其色则惨黑有肥凝如赤蜡者末虽白受汤则黄有
缜密如苍玉者末虽灰受汤愈白有光华外暴而中暗
者有明白内备而表质者其首面之异同难以槩论要
之色莹彻而不驳质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碾之则铿
然可验其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可以心解又
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碎已成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8b 页 WYG0881-0306b.png
饼易以范模虽名氏采制似之其肤理色泽何所逃于
鉴赏哉
  白茶
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
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
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
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
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9a 页 WYG0881-0306c.png
但品不及
  罗碾
碾以银为熟铁次之生铁者非掏拣搥磨所成间有黑
屑藏于隙穴害茶之色尤甚凡碾为制槽欲深而峻轮
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
运边中而槽不戛罗欲细而面𦂳则绢不泥而常透碾
必力而速不欲久恐铁之害色罗必轻而平不厌数庶
已细者不耗惟再罗则入汤轻泛粥面光凝尽茶之色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49b 页 WYG0881-0306d.png
  盏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
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
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
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
立耐久
  筅
茶筅以觔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劲本欲壮而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0a 页 WYG0881-0307a.png
末必𦕈当如剑瘠之状盖身厚重则操之有力而易于
运用筅疏劲如剑瘠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瓶
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
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𦂳而不散嘴之末
欲圆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𦂳则发
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杓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0b 页 WYG0881-0307b.png
杓之大小当以可受一盏茶为量过一盏则必归其馀
不及则必取其不足倾杓烦数茶必冰矣
  水
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
品水虽曰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
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
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污虽轻甘无取凡用
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迸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1a 页 WYG0881-0307c.png
就火顷刻而后用
  点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
眼者谓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
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
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
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
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1b 页 WYG0881-0307d.png
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
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
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
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三汤多寘如前击拂渐贵
轻匀周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
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
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
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2a 页 WYG0881-0308a.png
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
以筅著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
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
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
之宜人虽多不为过也
  味
夫茶以味为上香甘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
兼之其味醇而乏风骨者蒸压太过也茶鎗乃条之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2b 页 WYG0881-0308b.png
萌者木性酸鎗过长则初甘重而终微涩茶旗乃叶之
方敷者叶味苦旗过老则初虽留舌而饮彻反甘矣此
则芽胯有之若夫卓绝之品真香灵味自然不同
  香
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乾而研
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
蒸气如桃人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
  色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3a 页 WYG0881-0308c.png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
次之天时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天时暴暄芽
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
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
  藏焙
数焙则首面乾而香减失焙则杂色剥而味散要当新
芽初生即焙以去水陆风湿之气焙用熟火置炉中以
静灰拥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轻灰糁覆良久即置焙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3b 页 WYG0881-0308d.png
篓上以逼散焙中润气然后列茶于其中尽展角焙未
可蒙蔽候火速彻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
手中炉火气虽热而不至逼人手者为良时以手挼茶
体虽甚热而无害欲其火力通彻茶体尔或曰焙火如
人体温但能燥茶皮肤而已内之湿润未尽则复蒸暍
矣焙毕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缄藏之阴润勿开终年再
焙色常如新
  品名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4a 页 WYG0881-0309a.png
名茶各以圣产之地叶如耕之平园台星岩叶刚之高
峰青凤髓叶思纯之大岚叶屿之屑山叶五崇𣏣之罗
汉上水桑芽叶坚之碎石窠石臼窠(一作/穴窠)叶琼叶辉之
秀皮林叶师复师贶之虎岩叶椿之无又岩芽叶懋之
老窠园叶各擅其美未尝混淆不可概举后相争相鬻
互为剥窃参错无据不知茶之美恶在于制造之工拙
而已岂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
而后劣者昔负而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4b 页 WYG0881-0309b.png
  外焙
世称外焙之茶脔小而色驳体耗而味淡方之正焙昭
然则可近之好事者箧笥之中往往半之蓄外焙之品
盖外焙之家久而益工制之妙咸取则于壑源效像规
模摹外为正殊不知其脔虽等而蔑风骨色泽虽润而
无藏蓄体虽实而缜密乏理味虽重而涩滞乏香何所
逃乎外焙哉虽然有外焙者有浅焙者盖浅焙之茶去
壑源为未远制之能工则色亦莹白击拂有度则体亦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5a 页 WYG0881-0309c.png
立汤惟甘重香滑之味稍远于正焙耳于治外焙则迥
然可辨其有甚者又至于采柿叶桴榄之萌相杂而造
味虽与茶相类点时隐隐如轻絮泛然茶面粟文不生
乃其验也桑苧翁曰杂以卉莽饮之成病可不细鉴而
熟辨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5b 页 WYG0881-0309d.png
 
 
 
 
 
 
 
 说郛卷九十三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6a 页 WYG0881-03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九十三下    元 陶宗仪 撰
  宣和北苑贡茶录(熊蕃/)
陆羽茶经裴波茶述者皆不第建品说者但谓二子未
尝至建而不知物之发也固自有时盖昔者山川尚閟
灵芽未露至于唐末然后北苑出为之最是时伪蜀时
辞臣王文锡作茶谱亦第言建有紫笋而腊面乃产于
福五代之季属建南唐岁率诸县民采茶北苑初造研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6b 页 WYG0881-0310b.png
膏继造腊面既又制其佳者号曰京铤圣朝开宝末下
南唐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
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又一种茶丛生石崖枝叶尤
茂至道初有诏造之别号石乳又一号的乳又一种号
白乳盖自龙凤与京石的白四种绍出而腊面降为下
矣盖龙凤等茶皆太宗庙所制至咸平初丁晋公漕闽
始载之于茶录庆历中蔡君谟将漕创小龙团以进被
旨仍岁贡之自小龙团出而龙凤遂为次矣元丰间有旨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7a 页 WYG0881-0311a.png
造密云龙其品又加于小龙团之上绍圣间改为瑞云
翔龙至大观初今上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者与常
茶不同偶然出非人力可致于是白茶遂为第一既又
制之已细茶及试新銙贡新銙自三色细第出而瑞云
翔龙顾为下矣凡茶芽数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鹰爪
以其劲直纤挺故号芽茶次曰拣芽乃一芽带一叶者
号一鎗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带两叶号一鎗两旗其
带三叶四叶皆渐老矣芽茶早春极少景德中建守周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7b 页 WYG0881-0311b.png
绛为补茶经言芽茶只作早茶驰奉万乘尝之可矣如
一鎗一旗可谓奇茶也故一鎗一旗号拣芽最为挺特
光正舒王送人闽中诗云新茗斋中试一旗谓拣芽也
或者乃谓茶芽未展为鎗已展为旗指舒王此诗为误
盖不知有所谓拣芽也夫拣芽犹贵重如此而况芽茶
以供天子之新尝者乎芽茶绝矣至于水芽则旷古未
之闻也宣和庚子岁漕臣郑公可问始创为银线水芽
盖将已拣热芽再剔去秪取其心一缕用珍器贮清泉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8a 页 WYG0881-0311c.png
渍之光明莹洁若银线然以制方寸新銙有小龙蛇蜒
其上号龙团胜雪又废白的石乳鼎造花銙二十馀色
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盖茶之妙
至胜雪极矣故合为首冠然犹在白茶之次者以白茶
上之所好也异时郡人黄儒撰品茶要录极称当时灵
芽之富谓使陆羽数子见之必爽然自失蕃亦谓使黄
君而阅今日则前此者未足诧焉然龙焙初兴贡数殊
少累增至于元符以斤计者一万八千视初已加数倍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8b 页 WYG0881-0311d.png
而犹未盛今则为四万七千一百斤有奇矣(此数见范/达所省龙)
(焙美成茶录/达茶官也)白茶胜雪以次厥名实繁今列于左使好
事者得以观焉
  贡新銙(大观二/年造) 试新銙(政和二/年造)白茶(政和二/年造)
  龙团胜雪(宣和二/年造)御苑玉芽(大观/二年)万寿龙芽(大观/二年)
  上林第一(宣和/二年) 乙夜清供(宣和/二年)承平雅玩(宣和/二年)
  龙凤英华(宣和/二年) 玉除清赏(宣和/二年)启沃承恩(宣和/二年)
  雪英(宣和/二年)   云叶(宣和/二年)  蜀葵(宣和/二年)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9a 页 WYG0881-0312a.png
  金钱(宣和/三年)   玉华(宣和/二年)  寸金(宣和/三年)
  无比寿芽(大观/四年) 万春银叶(宣和/二年)宜年宝玉(宣和/三年)
  玉清庆云(宣和/二年) 无疆寿龙(宣和/二年)玉叶长春(宣和/四年)
  瑞云翔龙(绍圣/二年) 长寿玉圭(政和/二年)兴国岩銙
  香口焙銙   上品拣芽(绍兴/二年)新收拣芽
  太平嘉瑞(政和/二年) 龙苑报春(宣和/四年)南山应瑞(宣和/四年)
  兴国岩拣芽  兴国岩小龙 兴国岩小凤(已/上)
  (号细/色)     拣芽    小龙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59b 页 WYG0881-0312b.png
  小凤     大龙    大凤(以上号/粗色)
 又有琼林毓料浴雪呈祥壑源供李篚推先价倍南
 金旸谷先春寿岩却胜延平石乳清白可鉴风韵甚
 高凡十色皆宣和二年所制越五岁省去
右岁分十馀纲惟白茶与胜雪自惊蛰前兴役浃日乃
成飞骑疾驰不出仲春已至京师号为头纲玉芽以下
即先后以次发逮贡足时夏过半矣欧阳文忠公诗曰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盖异时如此以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0a 页 WYG0881-0312c.png
较昔又为最早因念草木之微有瑰奇卓异亦必逢时
而后出而况为上者哉昔昌黎先生感上鸟之蒙采擢
而自悼其不如今蕃于是茶也焉敢效昌黎之感姑务
自警而坚其守以待时而已
  贡新銙(竹圈/银模) 方一寸二分 试新銙(竹/圈)同上
  龙团胜雪(竹圈/银模)同上 白茶(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御苑玉芽(银圈/银模)径一寸五分 万寿龙芽(银圈/银模)
  上     上林第一  方一寸二分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0b 页 WYG0881-0312d.png
  乙夜清供(竹圈/)同上    承平雅玩
  龙凤英华  玉除清赏  启沃承恩(同上/)
  雪英    横长一寸五分
  云叶 同上 蜀葵    径一寸五分
  金钱(银/模)同上 玉华(银/模)   横长一寸五分
  寸金(竹圈/)  方一寸二分 无比寿芽(银模/竹圈)
  同上    万春银叶(银模/银圈)两尖径二寸二分
  宜年宝玉(银圈/银模)直长三寸  玉清庆云(银模/银圈)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1a 页 WYG0881-0313a.png
  方一寸八分 无疆寿龙(银模/竹圈)直长一寸
  玉叶长春(竹/圈) 直长三寸六分
  瑞云翔龙(银模/铜圈)径二寸五分 长寿玉圭(银模/)
  直长三寸  兴国岩銙(竹圈/)方一寸二分
  香口焙銙(竹圈/)同上    上品拣芽(银模/铜圈)
  新收拣芽(银模/银圈)同上    太平嘉瑞(银圈/)
  径一寸五分 龙苑报春  径一寸七分
  南山应瑞(银模/银圈)方一寸八分 兴国岩拣芽(银模/)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1b 页 WYG0881-0313b.png
  径三寸    小龙   小凤(银模/铜圈)上同
  大龙(银模/铜圈)   大凤(银模/铜圈)
先人作茶录赏贡品极胜之时凡有四千馀色绍兴戊
寅岁克摄事北苑阅近所贵皆仍旧其先后之序亦同
惟跻龙团胜雪于白茶之上及无兴国岩小龙小凤盖
建炎南渡有旨罢贡三之一而省去之也先人但著其
名号克今更写其形制庶览之无遗恨焉先是壬子春
漕司再摄茶政越十三载乃复旧额且用政和故事补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2a 页 WYG0881-0313c.png
种茶二万株(正和周漕/种三万株)比年益虔贡职遂有创增之目
仍改京铤为大龙团由是大龙多于大凤之数凡此皆
近事或者犹未之知也三月初吉男克北苑寓舍书
北苑贡茶最盛然前辈所录止于庆历以上自元丰后
瑞龙相继挺出制精于旧而未有好事者记焉但于诗
人句中及大观以来增创新銙亦犹用拣芽盖水芽至
宣和始名顾龙团胜雪与白茶角立岁元首贡自御苑
玉芽以下厥名实繁先子观见时事悉能记之成编具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2b 页 WYG0881-0313d.png
存今闽中漕台所刋茶录未备此书庶几补其阙云淳
熙九年冬十二月四日朝散郎行秘书郎国史编修官
学士院权直熊克谨记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3a 页 WYG0881-0314a.png
  北苑别录(无名氏/)
建安之东三十里有山曰凤凰其下直北苑旁联诸焙厥
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兴国中初为御焙岁模龙凤
以羞贡篚盖表珍异庆历中漕台益重其事品数日增
制度日精厥今茶自北苑上者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
也方其春虫震蛰群夫雷动一时之盛诚为大观故建人
谓至建安而不诣北苑与不至者同仆同摄事遂得研
究其始末姑摭其大概修为十馀类目曰北苑别录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3b 页 WYG0881-0314b.png
  御园
   九窠十二陇 麦窠    壤园
   龙游窠   小苦竹   苦竹里
   鸡数窠   苦竹    苦竹源
   鼯鼠窠   教练陇   凤凰山
   大小焊   横坑    猿游陇
   张坑    带园    焙东
   中历    东际    西际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4a 页 WYG0881-0314c.png
   官平    石碎窠   上下官坑
   虎膝窠   楼陇    蕉窠
   新园    天楼基   院坑
   曾坑    黄际    马鞍山
   林园    和尚园   黄淡窠
   吴彦山   罗汉山   水桑窠
   铜场    师如园   灵滋
   苑马园   高 畬   大窠头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4b 页 WYG0881-0314d.png
   小山
    右四十六所广袤三十馀里自官平而上为
    内园官坑而下为外园方春灵芽萌拆先民
    焙十馀日如九窠十二陇龙游窠小苦竹张
    坑西际又为禁园之先也
  开焙
惊蛰节万物始萌每岁常以前三日开焙遇闰则后之
以其气候少迟故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5a 页 WYG0881-0315a.png
  采茶
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晨则夜露未晞茶芽肥
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
鲜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挝鼓集群夫于凤凰山(山有打/鼓亭)
监采官人给一牌入山至辰刻则复鸣锣以聚之恐其
踰时贪多务得也大抵采茶亦须习熟募夫之际必择
土著及谙晓之人非特识茶发早晚所在而于采摘亦
知其指要盖以指而不以甲则多温而易损以甲而不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5b 页 WYG0881-0315b.png
以指则速断而不柔(从旧/说也)故采夫欲其习熟政为是耳
(采夫日役二/百二十二人)
  拣茶
茶有小芽有中芽有紫芽有白合有乌带不可不辨小
芽者其小如鹰爪初造龙团胜雪白茶以其芽先次蒸
熟置之水盆中剔取其精英仅如针小谓之水芽是小
芽中之最精者也中芽古谓之一鎗二旗是也紫芽叶
之紫者也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是也乌带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6a 页 WYG0881-0315c.png
之带头是也凡茶以水芽为上小芽次之中芽又次之
紫芽白合乌带皆在所不取使其择焉而精则茶之色
味无不佳万一杂之以所不取则首面不均色浊而味
重也
  蒸茶
茶芽再四洗涤取令洁净然后入甑俟汤沸蒸之然蒸
有过熟之患有不熟之患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
色青易沈而有草木之气唯在得中为当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6b 页 WYG0881-0315d.png
  榨茶
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欲其/冷也)方入小榨以去其水
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则以高榨压/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帛束
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
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击必至于乾净而后已盖建茶之
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沈其膏建茶唯恐其
膏之不尽膏不尽则色味重浊矣
  研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7a 页 WYG0881-0316a.png
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
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
龙凤二其馀皆一十二焉自十二水而上曰研一团自
六水而下曰研三团至七团每水研之必至于水乾茶
熟而后已水不乾则茶不熟茶不熟则首面不匀煎试
易沈故研夫尤贵于强有力者也尝谓天下之理未有
不须而成者有北苑之芽而后有龙井之水龙井之水
清而且甘书夜酌之而不竭凡茶自北苑上者皆资焉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7b 页 WYG0881-0316b.png
亦犹锦之于蜀江胶之于阿井讵不信然
  造茶
造茶旧分四局匠者起好胜之心彼此相誇不能无弊
遂并而为二焉故茶堂有东局西局之名茶銙有东作
西作之号凡茶之初出研盆荡之欲其匀操之欲其腻
然后入园制銙随笪过黄有方故銙有花銙有大龙有
小龙品色不同其名亦异随纲系之于贡茶云
  过黄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8a 页 WYG0881-0316c.png
茶之过黄初入烈火焙之次过沸汤爁之凡如是者三
而后宿一火至翌日遂过烟焙之火不欲烈烈则面炮
而色黑又不欲烟烟则香尽而味焦但取其温温而已
凡火之数多寡皆视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有十火至
于十五火銙之薄者八火至于六火火数既足然后过
汤上出色出色之后置之密室急以扇扇之则色泽自
然光莹矣
  纲次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8b 页 WYG0881-0316d.png
   细色第一纲
  龙焙贡新
   水芽  十二水十宿火 正贡三十銙
   创添二十銙
   细色第二纲
  龙焙试新
   水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创添五十銙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9a 页 WYG0881-0317a.png
   细色第三纲
  龙团胜雪
   水芽 十六水 十二宿火 正贡三十銙(续/添)
   (二十銙创/添二十銙)
  白茶
   水芽 十六水 七宿火  正贡三十銙(续/添)
   (五十銙创/添八十銙)
  御苑玉芽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69b 页 WYG0881-0317b.png
   小芽 十二水 八宿火 正贡一百片
  万寿龙芽
   小芽 十二水 八宿火 正贡一百片
  上林第一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乙夜清供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承平雅玩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0a 页 WYG0881-0317c.png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龙凤英华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玉除清赏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启沃承恩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銙
  雪英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0b 页 WYG0881-0317d.png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贡一百片
  云叶
   小牙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贡一百片
  蜀葵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贡一百片
  金钱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贡一百片
  寸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1a 页 WYG0881-0318a.png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贡一百銙
   细色第四纲
  龙团胜雪    已见前 正贡一百五十銙
  无比寿芽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贡五十銙   创添五十銙
  万春银叶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四十片   创添六十片
  宜年宝玉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1b 页 WYG0881-0318b.png
  正贡四十片   创添六十片
  玉清庆云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贡四十片   创添六十片
  无疆寿龙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贡四十片   创添六十片
  玉叶长春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贡一百片
  瑞云翔龙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2a 页 WYG0881-0318c.png
  正贡一百八片
  长寿玉圭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贡二百片
  兴国岩銙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一百七十銙
  香口焙銙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五十銙
  上品拣芽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2b 页 WYG0881-0318d.png
  正贡一百片
  新收拣芽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六百片
   细色第五纲
  太平嘉瑞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贡三百片
  龙苑报春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贡六十片   创添六十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3a 页 WYG0881-0319a.png
  南山应瑞 小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贡六十銙   创添六十銙
  兴国岩拣茶   中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贡五百十片
  兴国岩小龙   中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贡七百五片
  兴国岩小凤   中芽  十二水
  十五宿火    正贡五十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3b 页 WYG0881-0319b.png
  先春雨色
  太平嘉瑞    已见前 正贡二百片
  长寿玉圭    已见前 正贡一百片
  续入额四色
  御苑玉芽    已见前 正贡一百片
  万寿龙芽    已见前 正贡一百片
  无比寿芽    已见前 正贡一百片
  瑞云翔龙    已见前 正贡一百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4a 页 WYG0881-0319c.png
   粗色第一纲
  正贡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
  六水 十宿火
  入脑子小龙七百片四水十五宿火
  增添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
  入脑子小龙七百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4b 页 WYG0881-0319d.png
  建宁府附发小龙茶八百四十片
   粗色第二纲
  正贡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六百四十片
  入脑子小龙六百七十二片
  入脑子小凤一千三百四十片 四水
  十五宿火
  入脑子大龙七百二十片 二水 十五宿火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5a 页 WYG0881-0320a.png
  入脑子大凤七百二十片 二水 十五宿火
  增添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
  入脑子小龙七百片
  建宁府附发小凤茶一千三百片
   粗色第三纲
  正贡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六百四十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5b 页 WYG0881-0320b.png
  入脑子小龙六百四十片
  入脑子小凤六百七十二片
  入脑子大龙一千八百片
  入脑子大凤一千八片
  增添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一千二百片
  入脑子小龙七百片
  建宁府附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6a 页 WYG0881-0320c.png
  大龙茶四百片 大凤茶四百片
   粗色第四纲
  正贡
  不入脑子上品拣芽小龙六百片
  入脑子小龙三百三十六片
  入脑子小凤三百三十六片
  入脑子大龙一千二百四十片
  入脑子大凤一千二百四十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6b 页 WYG0881-0320d.png
  建宁府附发
  大龙茶四百片 大凤茶四十片
   粗色第五纲
  正贡
  入脑子大龙一千三百六十八片
  入脑子大凤一千三百六十八片
  京铤改造大龙一千六百片
  建宁府附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7a 页 WYG0881-0321a.png
  大龙茶八百片 大凤茶八百片
   粗色第六纲
  正贡
  入脑子大龙一千三百六十片
  入脑子大凤一千三百六十片
  京铤改造大龙一千六百片
  建宁府附发
  大龙茶八百片 大凤茶八百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7b 页 WYG0881-0321b.png
  京铤改造大龙一千二百片
   粗色第七纲
  正贡
  入脑子大龙一千二百四十片
  入脑子大凤一千二百四十片
  京铤改造大龙二千三百二十片
  建宁府附发
  大龙茶二百四十片 大凤茶二百四十片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8a 页 WYG0881-0321c.png
  京铤改造大龙四百八十片
   细色五纲
  贡新为最上后开焙十日入贡龙团为最精而建
  人有直四万钱之语夫茶之入贡圈以箬叶内以
  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重篚花箱内外又有黄罗羃
  之可谓什袭之珍矣
   粗色七纲
  拣芽以四十饼为角小龙凤以二十饼为角大龙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8b 页 WYG0881-0321d.png
  凤以八饼为角圈以箬叶束以红缕包以红纸缄
  以茜绫惟拣芽俱以黄焉
  开畬
  草木至夜益盛故欲尊生长之气以糁雨露之泽
  每岁六月兴工虚其本培其末滋蔓之草遏郁之
  木悉用除之政所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
  也此之谓开畬唯桐木则留焉桐木之性与茶相
  宜而又茶至冬则畏寒桐木望秋而先落茶至夏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9a 页 WYG0881-0322a.png
  而畏日桐木至春而渐茂理亦然也
  外焙
  石门 乳吉 香口
  右三焙常后北苑五七日兴工每日采茶蒸榨以
  其黄悉送北苑并造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79b 页 WYG0881-0322b.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0a 页 WYG0881-0322c.png
  品茶要录(黄儒/)
说者常怪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盖前此茶事未甚
兴灵芽真笋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国初已来
士大夫沐浴膏泽咏歌升平之日久矣夫身世洒落神
观冲淡惟兹茗饮为可喜园林亦相与摘英誇异制棬
鬻新而趣时之好故殊异之品始得自出于蓁莽之间
而其名遂冠天下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
当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负瑰伟绝特者未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0b 页 WYG0881-0322d.png
尝不遇时而后兴况于人乎然士大夫间为珍藏精试
之具非尚雅好真未尝辄出其好事者又常论其采制
之出入器用之宜否较试之汤火图于缣素傅玩于时
独未有补于赏鉴之明耳盖园民射利膏油其面色品
味易辨而难详子因阅收之暇为原采造之得失较试
之低昂次为十说以中其病题曰品茶要录云
  一采造过时
茶事起于惊蛰前其采芽如鹰爪初造曰试焙又曰一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1a 页 WYG0881-0323a.png
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三火矣故市茶芽者惟
同出于三火前者为最佳尤喜薄寒气候阴不至冻(芽/发)
(时尤畏霜有造于一火二火皆遇/霜而三火霜霁则三火之茶胜矣)晴不至于暄则榖芽
含养约勒而滋长有渐采工亦优为矣凡试时泛色鲜
白隐于薄雾者得于佳时而然也有造于积雨者其色
昏黄或气候暴暄茶芽蒸发采工汗手薰渍拣摘不给则
制造虽多皆为常品矣试时色非鲜白水脚微红者过
时之病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1b 页 WYG0881-0323b.png
  二白合盗叶
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茶芽斗品虽最上
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且物之
变势无常而人之耳目有尽故造斗品之家有昔优而
今劣前负而后胜者虽人工有至有不至亦造化推移
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
銙而已拣芽则不然遍园陇中择其精英者耳其或贪
多务得又滋色泽往往以白合盗叶间之试时色虽鲜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2a 页 WYG0881-0323c.png
白其味涩淡者间白合盗叶之病也(一鹰爪之芽有两/小叶抱而生者白)
(合也新条叶之初生而白者盗叶也造拣/芽常剔取鹰爪而白合不用况盗叶乎)
  三入杂
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
叶者建人号为入杂銙列入柿叶常品入桴槛叶二叶
易致又滋色泽园民欺售直而为之试时无粟纹甘香
盏面浮散隐如微毛或星星如纤絮者入杂之病也善
茶品者侧盏视之所入之多寡从可知矣向上下品有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2b 页 WYG0881-0323d.png
之近虽銙列亦或勾使
  四蒸不熟
榖芽初采不过盈筐而已趣时争新之势然也既采而
蒸既蒸而研蒸有不熟之病有过熟之病蒸不熟则虽
精芽所损已多试时色青易沈味为桃仁之气者不蒸
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五过熟
茶芽方蒸以气为候视之不可以不谨也试时色黄而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3a 页 WYG0881-0324a.png
粟纹大者过熟之病也然虽过熟愈于不熟甘香之味
胜也故君谟论色则以青白胜黄白余论味则以黄白
胜青白
  六焦釜
茶蒸不可以逾久久而过熟又久则汤乾而焦釜之气
出茶工有乏新汤以益之是致蒸损茶黄试时色多昏
黯气焦味恶者焦釜之病也(建人号/热锅气)
  七压黄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3b 页 WYG0881-0324b.png
茶已蒸者为黄黄细则已入捲模制之矣盖清洁鲜明
则香色如之故采佳品者常于半晓间冲蒙云雾或以
罐汲新泉悬胸间得必投其中盖欲鲜也其或日气烘
烁茶芽暴长工力不给其采芽已色不鲜明薄如瑰卵
气者压黄之病也
  八渍膏
茶饼光黄又如荫润者榨不乾也榨欲尽去其膏膏尽
则有如乾竹叶之意唯吾饰首面者故榨不欲乾以利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4a 页 WYG0881-0324c.png
易售试时色虽鲜白其味带苦者渍膏之病也
  九伤焙
夫茶本以芽叶之物就之捲模既出捲上笪焙之用火
务令通熟即以灰覆之虚其中以熟火气然茶民不喜
用实炭号为冷火以茶饼新湿欲乾以见售故用火常
带烟焰烟焰既多稍失看候以故薰损茶饼试时其色
昏红气味带焦者伤焰之病也
  十辨壑源沙溪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4b 页 WYG0881-0324d.png
壑源沙溪其地相背而中隔一岭其去无数里之远然
茶产顿殊有能出力移栽植之亦为土气所化窃尝怪
茶之为草一物尔其势必犹得地而后异岂水络地胍
偏钟粹于壑源岂御焙占此大冈巍陇神物伏护得其
馀荫耶何其甘芳精至而美擅天下也观夫春雷一惊
筠笼才起售者已担簦挈橐于其门或先期而散留金
钱或茶才入笪而争酬所直故壑源之茶常不足客所
求其有桀猾之园民阴取沙溪茶黄杂就家捲而制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5a 页 WYG0881-0325a.png
人耳其名睨其规模之相若不能原其实者盖有之矣
凡壑源之茶售以十则沙溪之茶售以五其直大率仿
此然沙溪之园民亦勇于觅利或杂以松黄饰其首面
凡肉理怯薄体轻而色黄试时虽鲜白不能久泛香薄
而味短者沙溪之品也凡肉理实厚体坚而色紫试时
泛盏凝久香滑而味长者壑源之品也
  后论
余尝论茶之精绝者其白合未开其细如麦盖得青阳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5b 页 WYG0881-0325b.png
之轻清者也又其山多带砂石而号佳品者皆在山南
盖得朝阳之和者也余尝事閒乘晷景之明净适轩亭
之潇洒一一皆取品试既而神水生于华池愈甘而新
其有助乎然建安之茶散人下者不为也而得建安之
精品不善炙盖有得之者亦不能辨或不善于烹试矣
或非其时尤不善也况非其宾乎然未有主贤而宾愚
者也夫惟知此然后尽茶之事昔者陆羽号为知茶然
羽之所知者皆今之所谓茶草何哉如鸿渐所论蒸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6a 页 WYG0881-0325c.png
并叶畏流其膏盖草茶味短而淡故常恐去膏建茶力
厚而甘故惟欲去膏又论福建为未详往往得之其味
极佳由是观之鸿渐未尝到建安欤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6b 页 WYG0881-0325d.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7a 页 WYG0881-0326a.png
  本朝茶法(沈括/)
本朝茶法乾德二年始诏在京建州汉蕲口各置𣙜货
务五年始禁私卖茶从不应为情理重太平兴国二年
删定禁法条贯始立等科罪淳化二年令商贾就园户
买茶公于官场贴射始行贴射法淳化四年初行交引
罢贴射法西北入粟给交引自通利军始是岁罢诸处
𣙜货务寻复依旧至咸平元年茶利钱以一百三十九
万二千一百一十九贯为额至嘉祐三年凡六十一年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7b 页 WYG0881-0326b.png
用此额官本杂费皆在内中间时有增亏岁入不常咸
平五年三司使王嗣宗始立三分法以十分茶价四分
给香药三分犀象三分茶引六年又改支六分香药犀
象四分茶引景德二年许人入中钱帛金银谓之三说
至祥符九年茶引益轻用知秦州曹玮议就永兴凤翔
以官钱收买客引以救引价前此累增加饶钱至天祐
二年镇戎军纳大麦一斗本价通加饶共支钱一贯二
百五十四乾兴元年改二分法支茶引三分东南见钱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8a 页 WYG0881-0326c.png
二分半香药四分半天圣元年复行贴射法行之三年
茶利尽归大商官场但得黄晚恶茶乃诏孙奭重议罢
贴射法明年推治元议省吏计覆官旬献官皆决配沙
门岛元详定枢密副使张邓公参知政事吕许公鲁肃
简各罚俸一月御史中丞刘筠入内内侍省副都知周
文买西上阁门使薛招廓三部副使各罚铜二十斤前
三司使李咨落枢密直学士依旧知洪州皇祐三年算
茶依旧只用见钱至嘉祐四年二月五日降敕罢茶禁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8b 页 WYG0881-0326d.png
国朝六𣙜货务十三山场都卖茶岁一千五十三万三
千七百四十七斤半租额钱二百二十五万四千四十
七贯一十其六𣙜货务取最中嘉祐六年抛占茶五百
七十三万六千七百八十六斤半租额钱一百九十六
万四千六百四十七贯二百七十八荆南府租额钱三
十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八贯三百七十五受纳潭鼎澧
岳归峡州荆南府片散茶共八十七万五千三百五十
七斤汉阳军租额钱二十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一贯五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9a 页 WYG0881-0327a.png
十一受纳鄂州片茶二十三万八千三百斤半蕲州蕲
口租额钱三十五万九千八百三十九贯八百一十四
受纳潭建州兴国军片茶五十万斤无为军租额钱三
十四万八千六百二十贯四百三十受纳潭筠袁池饶
建歙江洪州南康兴国军片散茶共八十四万二千三
百三十三斤真州租额钱五十一万四千二十二贯九
百三十二受纳潭袁池饶歙建抚筠宣江吉洪州兴国
临江南康军片散茶共二百八十五万六千二百六斤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89b 页 WYG0881-0327b.png
海州租额钱三十万八千七百三贯六百七十六受纳
睦湖杭越衢温婺台常明饶歙州片散茶共四十二万
四千五百九十斤十三山场租额钱共二十八万九千
三百九十九贯七百三十三共买茶四百七十九万六
千九百六十一斤光州光山场买茶三十万七千二百
十六斤卖钱一万二千四百五十六贯子安场买茶二
十二万八千二十斤卖钱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九贯三
百四十八商城场买茶四十万五百五十三斤卖钱二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0a 页 WYG0881-0327c.png
万七千七十九贯四百四十六寿州麻步场买茶三十
三万一千八百三十三斤卖钱二万四千八百一十一
贯三百五十霍山场买茶五十三万二千三百九斤卖
钱三万五千五百九十五贯四百八十九开顺场买茶
二十六万九千七十七斤卖钱一万七千一百三十贯
庐州王同场买茶二十九万七千三百二十八斤卖钱
一万四千三百五十七贯六百四十二黄州麻城场买
茶二十八万四千二百七十四斤卖钱一万二千五百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0b 页 WYG0881-0327d.png
四十贯舒州罗源场买茶一十八万五千八十二斤卖
钱一万四百六十九贯七百八十五太湖场买茶八十
二万九千三十二斤卖钱三万六千九十六贯六百八
十蕲州洗马场买茶四十万斤卖钱二万六千三百六
十贯王祺场买茶一十八万二千二百二十七斤卖钱
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三贯九百九十二石桥场买茶五
十五万斤卖钱三万六千八十贯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1a 页 WYG0881-0328a.png
  煎茶水记(张又新/)
 故刑部侍郎刘公讳伯刍于又新丈人行也为学精
 博颇有风鉴称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
扬子江南零水第一
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
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
扬州大明寺水第五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1b 页 WYG0881-0328b.png
吴松江水第六
淮水最下第七
 斯七水余尝具瓶于舟中亲挹而比之诚如其说也
 客有熟于两浙者言搜访未尽余尝志之及刺永嘉
 过桐庐江至严子濑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皆用
 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以煎佳茶不可名其鲜
 馥也又愈于扬子南零殊远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
 用之亦不下南零以是知客之说信矣夫显理鉴物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2a 页 WYG0881-0328c.png
 今之人信不迨于古人盖亦有古人所未知而今人
 能知之者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于荐
 福寺余与李德垂先至憩西厢玄鉴室会适有楚僧
 至置囊有数编书余偶抽一通览焉文细密皆杂记
 卷末又一题云煮茶记云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
 维扬逢陆处士鸿渐李素熟陆名有倾盖之欢因之
 赴郡泊扬子驿将食李曰陆君善于茶盖天下闻名
 矣况扬子南零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载一遇何旷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2b 页 WYG0881-0328d.png
 之乎命军士谨信者挈瓶操舟深诣南零陆利器以
 俟之俄水至陆以杓扬其水曰江则江矣非南零者
 似临岸之水使曰某擢舟深入见者累百敢虚绐乎
 陆不言既而倾诸盆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
 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骇伏罪曰某自南零赍至
 岸舟荡覆半至惧其鲜挹岸水增之处士之鉴神鉴
 也其敢隐焉李与宾从数十人皆大骇愕李因问陆
 既如是所历经处之水优劣精可判矣陆曰楚水第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3a 页 WYG0881-0329a.png
 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
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
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
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
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
 虾口水第四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第五
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六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3b 页 WYG0881-0329b.png
扬子江南零水第七
洪州西山西东瀑布泉第八
唐州柏岩县淮水源第九(淮水/亦佳)
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
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十一
扬州大明寺水第十二
汉江金州上游中零水第十三(水/苦)
归州玉虚洞下香溪水第十四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4a 页 WYG0881-0329c.png
商州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未尝/泥)
吴松江水第十六
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第十七
柳州圆泉第十八
桐庐严陵滩水第十九
雪水第二十(用雪不/可大冷)
 此二十水余尝试之非系茶之精粗过此不之知也
 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4b 页 WYG0881-0329d.png
 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李实诸司马遇有言
 茶者即示之又新刺九江有客李滂门生刘鲁封言
 尝见说茶余醒然思往岁僧室获是书因尽箧书在
 焉古人云泻水置瓶中焉能辨淄渑此言不必可判
 也万古以为信然盖不疑矣岂知天下之理未可言
 至古人妍精固有未尽强学君子孜孜不懈岂止思
 齐而已哉此言亦有裨于劝勉故记之
  大明水记(欧阳脩/)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5a 页 WYG0881-0330a.png
世传陆羽茶经其论水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又云
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瀑涌湍漱勿食食久令人有
颈疾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其说止于此而未
尝品第天下之水味也至张又新为煎茶水记始云刘
伯刍谓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载羽为李季卿论水次
第有二十种今考二说与羽茶经皆不合羽谓山水上
而乳泉石池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伯刍以扬子江为
第一惠山石泉为第二虎丘石井为第三丹阳寺井为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5b 页 WYG0881-0330b.png
第四扬州大明寺井为第五而松江第六淮水第七与
羽说相反季卿所说二十水庐山康王谷水第一无锡
惠山石泉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扇子峡虾
水第四虎邱寺井水第五庐山招贤寺下方桥潭水第
六扬子江南零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泉第八桐柏淮
源第九庐山顶水第十丹阳寺井水第十一扬州大明
寺井第十二汉江南零水第十三玉虚洞香溪水第十
四武关西洛水第十五松江水第十六天台千丈瀑布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6a 页 WYG0881-0330c.png
水第十七柳州圆泉水第十八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
第二十如虾口水西山瀑布天台千丈瀑布皆羽戒
人勿食食而生疾其馀江水居山水上井水居江水上
皆与茶经相反疑羽不当二说以自异使诚羽说何足
信也得非又新妄附益之耶其述羽辨南零岸水特怪
其妄也水味有美恶而已欲举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
之者妄说也故其为说前后不同如此然此井于扬水
之美者也羽之论水恶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汲多者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6b 页 WYG0881-0330d.png
江虽长流然众水杂聚故次山水惟此说近物理云
  浮槎山水记(欧阳脩/)
浮槎山在慎县南三十五里或曰浮巢二山其事出于
浮图老子之徒荒怪诞妄之说其上有泉自前世论水
者皆弗道余尝读茶经爱陆羽善言水后得张又新水记
载刘伯刍李季卿所列水次第以为得之于羽然以茶
经考之皆不合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
羽之说及得浮槎山水然后益知羽为知水者浮槎与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7a 页 WYG0881-0331a.png
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较其味不及浮槎远甚而又新
所记以龙池为第十浮槎之水弃而不录以此知其所
失多矣羽则不然其说曰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
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言虽简而于论水尽矣浮槎之
水发自李侯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留后出守庐州因
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
涓可爱盖羽所谓乳泉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
问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7b 页 WYG0881-0331b.png
侯可谓贤矣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之乐
也至于荫长松藉丰草听山溜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
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
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
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
惟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为乐至于攀
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
者可谓多矣李侯折节好学喜交贤士敏于为政所至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8a 页 WYG0881-0331c.png
有能名凡物不能自见而待人以彰者有矣其物未必
可贵而因人以重者亦有矣故予为志其事俾世知奇泉
发自李侯始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8b 页 WYG0881-0331d.png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9a 页 WYG0881-0332a.png
  十六汤品(苏廙/)
第一得一汤火绩已储水性乃尽如斗中米如称上鱼
高低适平无过不及为度盖一而不偏杂者也天得一
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
第二婴汤薪火方交水釜才炽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
孩欲责以壮夫之事难矣哉
第三百寿汤人过百息水踰十沸或以话阻或以事废
始取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鬓苍颜之大老还可执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99b 页 WYG0881-0332b.png
弓抹矢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迈远乎
第四中汤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失妙亦见磨墨
者也力合中则失浓声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
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汤之中臂任其责
第五断脉汤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亸
惟恐其深瓶觜之端若存若忘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
是犹人之百脉气血断续欲寿奚苟恶毙宜逃
第六大壮汤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0a 页 WYG0881-0332c.png
者伤于粗也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
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
第七富贵汤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荣功
建汤业贫贱者有不能遂也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
之不可拾桐墨之不可舍胶
第八秀碧汤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也琢以为器
秀犹在焉其汤不良未之有也
第九压一汤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0b 页 WYG0881-0332d.png
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誇珍
衒豪臭公子道
第十缠口汤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暇深择铜铁铅锡
取熟而已夫是汤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
而不得去
第十一减价汤无油之瓦渗水而有王气虽御銙宸缄
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
者幸志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1a 页 WYG0881-0333a.png
第十二法律汤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惟沃茶之汤
非炭不可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薰犯律踰法
汤乖则茶殆矣
第十三一面汤或柴中之麸大或焚馀之虚炭木体虽
尽而性且浮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炭则不然实汤之

第十四宵人汤茶本灵草触之则败粪火虽热恶性未
尽作汤泛茶减耗香味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1b 页 WYG0881-0333b.png
第十五贼汤(一名/贱汤)竹筱树梢风日乾之燃鼎附瓶颇甚
快意然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为茶之残贼也
第十六魔汤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恶烟燃柴一枝
浓烟蔽室又安有汤耶苟用此汤又安有茶耶所以为
大魔
 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煎
 以老嫩言者凡三品注以缓急言者凡三品以器标
 者共五品以薪论者共五品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2a 页 WYG0881-0333c.png
  述煮茶小品(叶清臣/)
夫渭黍汾麻泉源之异禀江橘淮枳土地之或迁诚物
类之有宜亦臭味之相感也若乃撷华掇秀多识草木
之名激浊扬清能辨淄渑之品斯固好事之嘉尚博识
之精鉴自非笑傲尘表逍遥林下乐追王濛之约不让
陆纳之风其孰能与于此乎吴楚山谷间气清地灵草
木颖挺多孕茶荈为人采拾大率右于武夷者为白乳
甲于吴兴者为紫笋产禹穴者以天章显茂钱塘者以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2b 页 WYG0881-0333d.png
径山稀至于桐庐之岩云衡之麓鸦山著于吴歙蒙顶
傅于岷蜀角立差胜毛举实繁然而天赋尤异性靡俗
谙苟制非其妙烹失于术虽先雷而赢未雨而担蒸焙
以图造作以经而泉不香水不甘爨之扬之若淤若滓
予少得温氏所著茶说尝识其水泉之目有二十焉会
西走巴峡经虾蟆窟憩芜城汲蜀冈井东游故郡绝扬
子江留丹阳酌观音泉过无锡㪺慧山水粉抢牙旗苏
兰薪桂且鼎且缶以饮以歠莫不瀹气涤虑蠲病折酲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3a 页 WYG0881-0334a.png
祛鄙吝之生心招神明而达观信乎物类之宜得臭味
之所感幽人之佳尚前贤之精鉴不可及已噫紫华绿
英均一水也皆忘情于庶汇或求伸于知己不然者丛
薄之莽沟渎之流亦奚以异哉游鹿故宫依莲盛府一
命受职再期服劳而虎邱之觱沸松江之清泚复在在
封畛居然挹注是尝所得于鸿渐之目二十而七也昔
郦元善于水经而未尝知茶王肃癖于茗饮而言不及
水表是二美吾无愧焉凡泉品二十列于右幅且使尽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3b 页 WYG0881-0334b.png
神方之四两遂成其功代酒限于七升无忘真赏云南
阳叶清臣述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4a 页 WYG0881-0334c.png
  采茶录(温庭筠/)
  辨
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维扬逢陆鸿渐抵扬子驿将
食李曰陆君别茶闻扬子南𤃩水又殊绝今者二妙千
载一遇命军士谨慎者深入南𤃩陆利器以俟俄而水
至陆以杓扬水曰江则江矣非南𤃩似临岸者使者曰
某掉舟深入见者累百敢有绐乎陆不言既而倾诸盆
至半陆遽止之又以杓扬之曰自此南𤃩者矣使者蹶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4b 页 WYG0881-0334d.png
然骇曰某自南𤃩赍至岸舟荡覆过半惧其鲜挹岸水
增之处士之鉴神鉴也某其敢隐焉
李约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尝曰茶须缓火
炙活火煎活火谓炭之有焰者当使汤无妄沸庶可养
茶始则鱼目散布微微有声中则四边泉涌累累连珠
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谓之老汤三沸之法非活火
不能成也
  嗜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5a 页 WYG0881-0335a.png
甫里先生陆龟蒙嗜茶荈置小园于顾渚山下岁入茶
租薄为瓯牺之费自为品第书一篇继茶经茶诀之后
  易
白乐天方斋禹锡正病酒禹锡乃馈菊苗齑芦菔鲊换
取乐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
  苦
王濛好茶人至辄饮之士大夫甚以为苦每欲候濛必
云今日有水厄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5b 页 WYG0881-0335b.png
  致
刘琨与弟群书吾体中愤闷仰真茶汝可信致之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6a 页 WYG0881-0335c.png
  斗茶记(唐庚/)
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
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
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
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
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
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
公好饮惠山泉置驿傅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6b 页 WYG0881-0335d.png
师作龙茶录序称嘉祐七年亲享明堂致斋之夕始以
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
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銙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
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
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
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去龙塘无数
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
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馀上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7a 页 WYG0881-0336a.png
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
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
此非吾君之力欤夫耕凿食息终日蒙福而不知为之
者直愚民耳岂我辈谓耶是宜有所纪述以无忘在上
者之泽云
 
 
 
说郛 卷九十三上 第 107b 页 WYG0881-0336b.png
 
 
 
 
 
 
 
 说郛卷九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