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a 页 WYG0879-05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六十六上    元 陶宗仪 撰
  佛国记(释法显/)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于是遂以弘始二年岁在
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耨檀
国度养楼山至张掖镇张掖大乱道路不通张掖王慇
勤遂留为作檀越于是与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b 页 WYG0879-0531b.png
相遇欣于同志便共夏坐夏坐讫复进到燉煌有塞东
西可八十里南北四十里共停一月馀日法显等五人
随使先发复与宝云等别燉煌太守李浩供给度沙河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
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
枯骨为标帜耳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行至鄯善国
其地崎岖薄瘠俗人衣服粗与汉地同但以毡褐为异
其国王奉法可有四千馀僧悉小乘学诸国俗人及沙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a 页 WYG0879-0531c.png
门尽行天竺法但有精粗从此西行所经诸国类皆如
是唯国国言语不同然出家人皆习天竺书天竺语住
此一月日复西北行十五日到夷国夷国僧亦有
四千馀人皆小乘学法则齐整秦土沙门至彼都不预
其僧例法显得符行堂公孙经理住二月馀日于是还
与宝云等共为夷国人不修礼义遇客甚薄智严慧
简慧嵬遂返向高昌欲求行资法显等蒙符公孙供给
遂得直进西南行路中无居民涉行艰难所经之苦人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b 页 WYG0879-0531d.png
理莫比在道一月五日得到于阗其国丰乐人民殷盛
尽皆奉法以法乐相娱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
众食彼国人民星居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
二丈许作四方僧房供给客僧及馀所须国主安堵法
显等于僧伽蓝僧伽蓝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
犍槌食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一切寂然器钵
无声净人益食不得相唤但以手指麾慧景道整慧达
先𤼵向竭乂国法显等欲观行像停三月日其国中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a 页 WYG0879-0532a.png
四大僧伽蓝不数小者从四月一日城里便扫洒道路
庄严巷陌其城门上张大帏幕事事严饰王及夫人采
女皆住其中瞿摩帝僧是大乘学王所敬重最先行像
离城三四里作四轮像车高三丈馀状如行殿七宝庄
校悬缯幡盖像立车中二菩萨侍作诸天侍从皆金银
彫莹悬于虚空像去门百步王脱天冠易著新衣徒跣
持华香翼从出城迎像头面礼足散华烧香像入城时
门楼上夫人采女摇散众花纷纷而下如是庄严供具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b 页 WYG0879-0532b.png
车车各异一僧伽蓝则一日行像四月一日为始至十
四日行像乃讫行像讫王及夫人乃还宫耳其城西七
八里有僧伽蓝名王新寺作来八十年经三王方成可
高二十五丈彫文刻镂金银覆上众宝合成塔后作佛
堂庄严妙好梁柱户扇窗牖皆以金薄别作僧房亦严
丽整饰非言可尽岭东六国诸王所有上价宝物多作
供养人用者少既过四月行像僧绍一人随胡道人向
罽宾法显等进向子合国在道二十五日便到其国国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a 页 WYG0879-0532c.png
王精进有千馀僧多大乘学住此十五日已于是南行
四日入葱岭山到于麾国安居安居已止行二十五日
到竭叉国与慧景等合值其国王作般遮越师般遮越
师汉言五年大会也会时请四方沙门皆来云集己庄
严众僧坐处悬缯幡盖作金银莲花著缯座后铺净坐
具王及群臣如法供养或一月二月或三月多在春时
王作会已复劝诸群臣设供供养或一日二日三日五
日供养都毕王以所乘马鞍勒自副使国中贵重臣骑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b 页 WYG0879-0532d.png
之并诸白氎种种珍宝沙门所须之物共诸群臣发愿
布施布施已还从僧赎其地山寒不生馀谷唯熟麦耳
众僧受岁已其晨辄霜故其王每赞众僧令麦熟然后
受岁其国中有佛唾壶以石作色似佛钵又有佛一齿
国人为佛齿起塔有千馀僧尽小乘学自山以东俗人
被服粗类秦土亦以毡褐为异沙门法用转转胜不可
具记其国当葱岭之中自葱岭已前草木果实皆异唯
竹及安石榴甘蔗三物与汉地同耳从此西行向北天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a 页 WYG0879-0533a.png
竺在道一月得度葱岭葱岭冬夏有雪又有毒龙若失
其意则吐毒风雨雪飞沙砾石遇此难者万无一全彼
土人人即名为雪山人也度岭已到北天竺始入其境
有一小国名陀历亦有众僧皆小乘学其国昔有罗汉
以神足力将一巧匠上兜术天观弥勒菩萨长短色貌
还下刻木作像前后三上观然后乃成像长八丈足趺
八尺斋日常有光明诸国王竞兴供养今故现在于此
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艰阻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b 页 WYG0879-0533b.png
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
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傍梯者凡度七百度梯已蹑悬絙
过河河两岸相去减八十步九驿所记汉之张骞甘英
皆不至众僧问法显佛法东过其始可知耶显云访问
彼土人皆云古老相传自立弥勒菩萨像后便有天竺
沙门赍经律过此河者像立在佛泥洹后三百许年计
于周氏平王时由兹而言大教宣流始自此像非夫弥
勒大士继轨释迦孰能令三宝宣通边人识法固知冥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a 页 WYG0879-0533c.png
运之开本非人事则汉明之梦有由而然矣渡河便到
乌苌国乌苌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中天竺
所谓中国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佛法甚盛名众
僧住止处为僧伽蓝凡有五百僧伽蓝皆小乘学若有
客比丘到悉供养三日三日过已乃令自求所安常传
言佛至北天竺即到此国已佛遗足迹于此迹或长或
短在人心念至今犹尔及晒衣石度恶龙处亦悉现在
石高丈四阔二丈许一边平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发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b 页 WYG0879-0533d.png
向佛影那竭国法显等住此国夏坐坐讫南下到宿呵
多国其国佛法亦盛昔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
贸鸽处佛即成道与诸弟子游行语云此本是吾割肉
贸鸽处国人由是得知于此处起塔金银校饰从此东
下五日行到犍陀卫国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处佛为
菩萨是亦于此国以眼施人其处亦起大塔金银校饰
此国人多小乘学自此东行七日有国名竺刹尸罗竺
刹尸罗汉言截头也佛为菩萨时于此处以头施人故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a 页 WYG0879-0534a.png
因以为名复东行二日至投身喂饿虎处此二处亦起
大塔皆众宝校饰诸国王臣民竞兴供养散华燃灯相
继不绝通上二塔彼方人亦名为四大塔也从犍陀卫
国南行四日到弗楼沙国佛昔将诸弟子游行此国语
阿难云吾般泥洹后当有国王名罽腻伽于此处起塔
后腻伽王出世出行游观时天帝释欲开发其意化作
牧牛小儿当道起塔王问言汝作何等答曰作佛塔王言
大善于是王即于小儿塔上起塔高四十馀丈众宝校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b 页 WYG0879-0534b.png
饰凡所经见塔庙壮丽威严都无此比传云阎浮提塔
唯此为上王作塔成已小塔即自傍出大塔南高三尺
许佛钵即在此国昔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
佛钵既伏此国巳月氏王笃信佛法欲持钵去故兴供
养供养三宝毕乃校饰大象置钵其上象便伏地不能
得前更作四轮车载钵八象共牵复不能进王知与钵
缘未至深自愧叹即于此处起塔及僧伽蓝并留镇守
种种供养可有七百馀僧日将中众僧则出钵与白衣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a 页 WYG0879-0534c.png
等种种供养然后中食至暮烧香时复尔可容二斗许
杂色而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莹彻光泽贫人以少
华投中便满有大富者欲以多华而供养正复百千万
斛终不能满宝云僧景只供养佛钵便还慧景慧达道
整先向那竭国供养佛影佛齿及顶骨慧景病道整住
看慧达一人还于弗楼沙国相见而慧达宝云僧景遂
还秦土慧景应在佛钵寺无常由是法显独进向佛顶
骨所西行十六由延便至那竭国界醯罗城中有佛顶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b 页 WYG0879-0534d.png
骨精舍尽以金薄七宝校饰国王敬重顶骨虑人抄夺
乃取国中豪姓八人人持一印印封守护清晨八人俱
到各视其印然后开户开户已以香汁洗手出佛顶骨
置精舍外高座上以七宝圆砧砧下琉璃钟覆上皆珠
玑校饰骨黄白色方圆四寸其上隆起每日出后精舍
人则登高楼击大鼓吹螺敲铜钹王闻已则诣精舍以
华香供养供养已次第顶戴而去从东门入西门出王
朝朝如是供养礼拜然后听国政居士长者亦先供养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a 页 WYG0879-0535a.png
乃修家事日日如是初无懈惓供养都讫乃还顶骨于精舍
中有七宝解脱塔或开或闭高五尺许以盛之精舍门前朝
朝恒有卖华香人凡欲供养者种种买焉诸国王亦恒遣使
供养精舍处方四十步虽复天震地裂此处不动从此北行
一由延到那竭国城是菩萨本以银钱贸五茎华供养定光
佛处城中亦有佛齿塔供养如顶骨法城东北一由延到一
谷口有佛锡杖亦起精舍供养杖以牛头旃檀作长丈
以木筒盛之正复百千人举不能移入谷口四日西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b 页 WYG0879-0535b.png
有佛僧伽梨精舍供养彼国土亢旱府国人相率出衣
礼拜供养天即大雨那竭城南半由延有石室博山西
南向佛留影此中去十馀步观之如佛真形金色相好
光明炳著转近转微髣髴如有诸方国王遣工画师模
写莫能及彼国人传云千佛尽当于此留影影西百步
许佛在时剃发剪爪佛自与诸弟子共造塔高七八丈
以为将来塔法今犹在边有寺寺中有七百馀僧此处
有诸罗汉辟支佛塔乃千数住此冬二月法显等三人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a 页 WYG0879-0535c.png
南度小雪山雪山冬夏积雪山北阴中过寒暴起人皆
噤战慧景一人不堪复进口出白沫语法显云我亦不
复活便可时去勿得俱死于是遂终法显抚之悲号本
图不果命也柰何复自力前得过岭南到罗夷国近有
三千僧兼大小乘学住此夏坐坐讫南下行十日到跋
那国亦有三千许僧皆小乘学从此东行三日复渡新
头河两岸皆平地过河有国名毗荼佛法兴盛兼大小
乘学见秦道人往乃大怜悯作是言如何边地人能知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b 页 WYG0879-0535d.png
出家为道远求佛法悉供给所须待之如法从此东南
行减八十由延经历诸寺甚多僧众万数过是诸处已
到一国国名摩头罗又经捕那河河边左右有二十僧
伽蓝可有三千僧佛法转盛凡沙河已西天竺诸国国
王皆笃信佛法供养众僧时则脱天冠共诸宗亲群臣
手自行食行食已铺毡于地对上座前坐于众僧前不
敢坐床佛在世时诸王供养法式相传至今从是以南
名为中国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无户籍官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a 页 WYG0879-0536a.png
法唯耕王地者乃输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王治不
用刑罔有罪者但罚其钱随事轻重虽复谋为恶逆不
过截右手而已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举国人民悉
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
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
不相搪揬国中不养猪鸡不卖生口市无屠行及酤酒
者货易则用贝齿唯旃荼罗猎师卖肉耳自佛般泥洹
后诸国王长者居士为众僧起精舍供养供给田宅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b 页 WYG0879-0536b.png
圃民户牛犊铁劵书录后王王相传无敢废者至今不
绝众僧住止房舍床褥饮食衣服都无缺乏处处皆尔
众僧常以作功德为业及诵经坐禅客僧住到旧僧迎
逆代担衣钵给洗足水涂足油与非时浆须臾息已复
问其腊数次第得房舍卧具种种如法众僧住处作舍
利佛塔目连阿难塔并阿毗昙律经塔安居后一月诸
希福之家劝化供养僧作非时浆众僧大会说法说法
已供养舍利弗塔种种香华通夜然灯使彼人作舍利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a 页 WYG0879-0536c.png
弗本婆罗门时诣佛求出家大目连大迦叶亦如是诸
比丘尼多供养阿难塔以阿难请世尊听女人出家故
诸沙弥多供养罗云阿毗昙师者供养阿毗昙律师者
供养律年年一供养各自有日摩阿衍人则供养般若
波罗蜜文殊师利观世音等众僧受岁竟长者居士婆
罗门等各持种种衣物沙门所须以布施僧众僧亦自
各各布施佛泥洹已来圣众所行威仪法则相承不绝
自渡新头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万里皆平坦无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b 页 WYG0879-0536d.png
大山川正有河水从此东南行十八由延有国名僧伽
施佛上忉利天三月为母说法来下处佛上忉利天以
神通力都不使诸弟子知未满七日乃放神足阿那律
以天眼遥见世尊即语尊者大目连汝可往问讯世尊
目连即往头面礼足共相问讯问讯已佛语目连吾却
后七日当下阎浮提目连既还于时八国大王及诸臣
民不见佛久咸皆渴仰云集此国以待世尊时优钵罗
比丘尼即自心念今日国王臣民皆当奉迎佛我是女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3a 页 WYG0879-0537a.png
人何由得先见佛即以神足化作转轮圣王最前礼佛
佛从忉利天上来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
七宝阶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银阶在右边执白拂而
侍天帝释化作紫金阶在左边执七宝盖而侍诸天无
数从佛下佛既下三阶俱没于地馀有七级现后阿育
王欲知其根际遣人掘看下至黄泉根犹不尽王益信
敬即于阶上起精舍当中阶作丈六立像精舍后立石
柱高三十肘上作师子柱内四边有佛像内外映彻净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3b 页 WYG0879-0537b.png
若琉璃有外道论师与沙门诤此住处时沙门理屈于
是共立誓言此处若是沙门住处者今当有灵验作是
言已柱头师子乃大鸣吼见證于是外道惧怖心伏而
退佛以受大食三月故身作天香不同世人即便浴身
后人于此处起浴室浴室犹在优钵罗比丘尼初礼佛
处今亦起塔佛在世时有剪发瓜作塔及过去三佛并
释迦文佛坐处经行处及作诸佛形像处尽有塔今悉
在天帝释梵天王从佛下处亦起塔此处僧及尼可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4a 页 WYG0879-0537c.png
千人皆同众食杂大小乘学住处一白耳龙与此众僧
作檀越令国内丰熟雨泽以时无诸灾害使众僧得安
众僧感其惠故为作龙舍敷置坐处又为龙设福食供
养众僧日日众中别差三人到龙舍中食每至夏坐讫
龙辄化形作一小蛇两耳边白众僧识之铜盂盛酪以
龙置中从上座至下座行之似若问讯遍便化去年年
一出其国丰饶人民炽盛最乐无比诸国人来无不经
理供给所须寺北五十由延有一寺名火境火境者恶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4b 页 WYG0879-0537d.png
鬼名也佛本化是恶鬼后人于此处起精舍以精舍布
施阿罗汉以水灌手水沥滴地其处故在正复扫除常
现不灭此处别有佛塔善鬼神常扫洒初不须人工有
邪见国王言汝能如是者我当多将兵众住此益积粪
秽汝复能除不鬼神即起大风吹之令净此处有百枚
小塔人终日数之不能得知若至意欲知者便一塔边
置一人已复计数人人或多或少其不可得知有一僧
伽蓝可六七百僧此中有辟支佛食处泥洹地大如车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5a 页 WYG0879-0538a.png
轮馀处生草此处独不生乃晒衣地处亦不生草衣条
著地迹今故现在法显住龙精舍夏坐坐讫东南行七
由延到罽饶夷城城接恒水有二僧伽蓝尽小乘学去
城西六七里恒水北岸佛为诸弟子说法处传云说无
常苦说身如泡沫等此处起塔犹在度恒水南行三由
延到一林名呵梨佛于此中说法经行坐处尽起塔从
此东南行十由延到沙祇大国出沙祗城南门道东佛
本在此嚼杨枝刺土中即生长七尺不增不减诸外道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5b 页 WYG0879-0538b.png
婆罗门嫉妒或斫或拔远弃之其处续生如故此中亦
有四佛经行坐处起塔故在从此南行八由延到拘萨
罗国舍卫城城内人民稀旷都有二百馀家即波斯匿
王所治城也大爱道故精舍处须达长者井壁及鸯掘
魔得道般泥洹烧身处后人起塔皆在此城中诸外道
婆罗门生嫉妒心欲毁坏之天即雷电霹雳终不能得
坏出城南门千二百步道西长者须达起精舍精舍东
向开门户两厢有二石柱左柱上作轮形右柱上作牛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6a 页 WYG0879-0538c.png
形池流清净林木常茂众华异色蔚然可观即所谓祗
洹精舍也佛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九十日波斯匿王思
见佛即刻牛头栴檀作佛像置佛坐处佛后还入精舍
像即避出迎佛佛言还坐吾般泥洹后可为四部众作
法式像即还坐此像最是众像之始后人所法者也佛
于是移住南边小精舍与像异处相去二十步祇洹精
舍本有七层诸国王人民竞兴供养悬缯幡盖散华烧
香然灯续明日日不绝鼠衔灯炷烧花幡盖遂及精舍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6b 页 WYG0879-0538d.png
七重都尽诸国王人民皆大悲恼谓栴檀像已烧却后
四五日开东小精舍户忽见本像皆大欢喜共治精舍
得作两重远移像本处法显道整初到祇洹精舍念昔
世尊住此二十五年自伤生在边地共诸同志游历诸
国而或有还者或有无常者今日乃见佛空处怆然心
悲彼众僧出问显等言汝从何国来答云从汉地来彼
众僧叹曰奇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至此自相谓言我
等诸师和尚相承以来未见汉道人来到此也精舍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7a 页 WYG0879-0539a.png
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本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
为说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著地头面作礼杖遂
生长大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
名祇洹众僧中食后多往彼榛中坐禅祇洹精舍东北
六七里毗舍祛母作精舍请佛及僧此处故在祇洹精
舍大援落有二门一门东向一门北向此园即须达长
者布金钱买地处也精舍当中央佛住此处最久说法
度人经行坐处亦尽起塔皆有名字乃孙陀利杀身谤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7b 页 WYG0879-0539b.png
佛处出祇洹东门北行七十步道西佛昔共九十六种
外道论议国王大臣居士人民皆云集而听时外道女
名旃遮摩那起嫉妒心及怀衣著腹前似若妊身于众
会中谤佛以非法于是天帝释即化作白鼠齧其腰带
断所怀衣堕地地即劈裂生入地狱及调达毒瓜欲害
佛生入地狱处后人皆标识之又于论议处起精舍精
舍高六丈许里有坐佛其道东有外道天寺名曰影覆
与论议处精舍夹道相对亦高六丈许所以名影覆者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8a 页 WYG0879-0539c.png
日在西时世尊精舍影则映外道天寺日在东时外道
天寺影则北映终不得映佛精舍也外道常遣人守其
天寺扫洒烧香然灯供养至明旦其灯辄移在佛精舍
中婆罗门恚言诸沙门取我灯自供养佛为尔不止婆
罗门于是夜自伺候见其所事天神持灯绕佛精舍三
匝供养佛已忽然不见婆罗门乃知佛神大即舍家入
道传云近有此事绕祇洹精舍有九十八僧伽蓝尽有
僧住处唯一处空此中国有九十六种外道皆知今世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8b 页 WYG0879-0539d.png
各有徒众亦皆乞食但不持钵亦复求福于旷路侧立
福德舍屋宇床卧饮食供给行路人及出家人来去客
但所期异耳调达亦有众在供养过去三佛唯不供养
释迦舍卫城东南四里琉璃王欲伐舍夷国世尊当道
侧立立处起塔城西五十里到一邑名都维是迦叶佛
本生处父子相见处般泥洹处皆悉起塔迦叶如来全
身舍利亦起大塔从舍卫城东南行十二由延到一邑
名那毗伽是拘楼秦佛所生处父子相见处般泥洹处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9a 页 WYG0879-0540a.png
亦有僧伽蓝起塔从此北行减一由延到一邑是拘那
含牟尼佛所生处父子相见处般泥洹处亦皆起塔从
此东行减一由延到迦维罗卫城城中都无王民甚如
丘荒只有众僧民户数十家而已白净王故宫处作太
子母形像乃太子乘白象入母胎时太子出城东门见
病人回车还处皆起塔阿夷相太子处与难陀等扑象
捔射处箭东南去三十里入地令泉水出后世人治作
井令行人饮之佛得道还见父王处五百释子出家向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9b 页 WYG0879-0540b.png
优波离作礼地六种震动处佛为诸天说法四天王守
四门父王不得入处佛在尼拘律树下东向坐大爱道
布施佛僧伽梨处此树犹在琉璃王杀释种子释种子
先尽得须陀洹立塔今亦在城东北数里有王田太子
树下观耕者处城东五十里有王园园名论民夫人入
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太
子堕地行七步二龙王浴太子身浴处遂作井及上洗
浴池今众僧常取饮之凡诸佛有四处常定一者成道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0a 页 WYG0879-0540c.png
处二者转法轮处三者说法论议伏外道处四者上忉
利天为母说法来下处馀则随时示现焉迦维罗卫国
大空荒人民稀疏道路怖畏白象师子不可妄行从佛
生处东行五由延有国名蓝莫此国王得佛一分舍利
还归起塔即名蓝莫塔塔边有池池中有龙常守护此
塔昼夜供养阿育王出世欲破八塔作八万四千塔破
七塔已次欲破此塔龙便现身持阿育王入其宫中观
诸供养具已语王言汝供若能胜是便可坏之持去吾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0b 页 WYG0879-0540d.png
不与汝争阿育王知其供养具非世之有于是便还此
中荒芜无人洒扫常有群象以鼻取水洒地取杂华香
而供养塔诸国有道人来欲礼拜塔遇象大怖依树自
翳见象如法供养道人大自悲感此中无有僧伽蓝可
供养此塔乃令家洒扫道人即舍大戒还作沙弥自挽
草木平治处所使得净洁劝化国王作僧住处已为寺
今现有僧住此事在近自尔相承至今恒以沙弥为寺
主从此东行三由延太子遣车匿白马还处亦起塔从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1a 页 WYG0879-0541a.png
此东行四由延到炭塔亦有僧伽蓝复东行十二由延
到拘夷那竭城城北双树间希连河边世尊于此北首
而般泥洹及须跋最后得道处以金棺供养世尊七日
处金刚力士放金杵处八王分舍利处诸处皆起塔有
僧伽蓝今悉现在其城中人民亦稀旷止有众僧民户
从此东南行十二由延到诸梨车欲逐佛般泥洹处而
佛不听恋佛不肯去佛化作大深堑不得渡佛与钵作
信遗还其家立石柱上有铭题自此东行五由延到毗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1b 页 WYG0879-0541b.png
舍离国毗舍离城北大林重阁精舍佛住处及阿难半
身塔其城里本庵婆罗女家为佛起塔今故现在城南
三里道西庵婆罗女以园施佛作佛住处佛将般泥洹
与诸弟子出毗舍离城西门回身右转顾看毗舍离城
告诸弟子是吾最后所行处后人于此处起塔城西北
三里有塔名放弓仗以名此者恒水上流有一国王王
小夫人生一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生不祥之徵即盛
以木函掷恒水中不流有国王游观见水上木函开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2a 页 WYG0879-0541c.png
见千小儿端正殊特王即取养之遂便长大甚勇健所
往征伐无不摧伏次伐父王本国王大愁忧小夫人问
王何故愁忧王曰彼国王有千子勇健无比欲来伐吾
国是以愁耳小夫人言王勿愁忧但于城东作高楼贼
来时置我楼上则我能却之王如其言至贼到时小夫
人于楼上语贼言汝是我子何故作反逆事贼曰汝是
何人云是我母小夫人曰汝等若不信者尽仰向张口
小夫人即以两手搆两乳乳各作五百道堕千子口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2b 页 WYG0879-0541d.png
贼知是我母即放弓仗二父王于是思惟皆得辟支佛
二辟支佛塔犹在后世尊成道告诸弟子是吾昔时放
弓仗处后人得知于此立塔故以名焉千小儿者即贤
劫千佛是也佛于放弓仗塔边告阿难言我却后三月
当般泥洹魔王娆固阿难使不得请佛住世从此东行
三四里有塔佛般泥洹后百年有毗舍离比丘错行戒
律十事證言佛说如是尔时诸罗汉及持戒律比丘凡
夫者有七百僧更检校律藏后人于此处起塔今亦在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3a 页 WYG0879-0542a.png
从此东行四由延到五河合口阿难从摩竭国向毗舍
离欲般涅槃诸天告阿阇世王即自严驾将士众追到
河上毗舍离诸梨车闻阿难来亦复来迎俱到河上阿
难思惟前则阿阇世王致恨还则梨车复怨则于河中
央入火光三昩烧身而般泥洹分身作二分一分在一
岸边于是二王各得半身舍利还归起塔度河南下一
由延到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巴连弗邑是阿育王所治
城中王宫殿皆使鬼神作累石起墙阙彫文刻镂非世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3b 页 WYG0879-0542b.png
所造今故现在阿育王弟得罗汉道常住耆阇崛山志
乐闲静王敬心请于家供养以乐山静不肯受请王语
弟言但受我请当为汝于城里作山王乃具饮食召诸
鬼神而告之曰明日悉受我请无坐席各自赍来明日
诸大鬼神各持大石来辟方四五步坐讫即使鬼神累
作大石山又于山底以五大方石作石室可长三丈广
二丈高丈馀有一大乘婆罗门子名罗汰私婆迷住此
城里爽悟多智事无不达以清净自居国王宗敬师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4a 页 WYG0879-0542c.png
若往问讯不敢并坐王设以爱敬心执手执手已婆罗
门辄自灌洗年可五十馀举国瞻仰赖此一人弘宣佛
法外道不能得加陵众僧于阿育王塔边造摩诃衍
伽蓝甚严丽亦有小乘寺都合六七百僧众威仪庠序
可观四方高德沙门及学问人欲求义理皆诣此寺婆
罗门子师亦名文殊师利国内大德沙门诸大乘比丘
皆宗仰焉亦住此僧伽蓝凡诸中国唯此国城邑为大
民人富盛竞行仁义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4b 页 WYG0879-0542d.png
轮车缚竹作五层有承栌揠戟高二丈馀许其状如塔
以白氎缠上然后彩画作诸天形象以金银琉璃庄校
其上悬缯幡盖四边作龛皆有坐佛菩萨立侍可有二
十车车车庄严各异当此日境内道俗皆集作倡伎
乐华香供养婆罗门子来请佛佛次第入城入城内再
宿通夜然灯伎乐供养国国皆尔其国长者居士各于
城中立福德医药舍凡国中贫穷孤独践跛一切病人
皆诣此舍种种供给医师看病随宜饮食及汤药皆令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5a 页 WYG0879-0543a.png
得安差者自去阿育王坏七塔作八万四千塔最初所
作大塔在城南三里馀此塔前有佛脚迹起精舍户北
向塔塔南有一石柱围丈四五高三丈馀上有铭题云
阿育王以阎浮提布施四方僧还以钱赎如是三反塔
北三四百步阿育王本于此作泥犁城中央有石柱亦
高三丈馀上有师子柱上有铭记作泥犁城因缘及年
数日月从此东南行九由延至一小孤石山山头有石
室石室南向佛坐其中天帝释将天乐般遮弹琴乐佛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5b 页 WYG0879-0543b.png
处帝释以四十二事问佛一一以指画石画迹故在此
中亦有僧伽蓝从此西南行一由延到那罗聚落寔舍
利弗本生村舍利弗还于此村中般泥洹即此处起塔
今亦现在从此西行一由延到王舍新城新城者是阿
阇世王所造中有二僧伽蓝出城西门三百步阿阇世
王得佛一分舍利起塔高大严丽出城南四里南向入
谷至五山里五山周围状若城郭即是䓑沙王旧城城
东西可五六里南北七八里舍利弗目连初见頞鞞处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6a 页 WYG0879-0543c.png
尼犍子作火坑毒饭请佛处阿阇世王酒饮黑象欲害
佛处城东北角曲中耆旧于庵婆罗园中起精舍请佛
及千二百五十弟子供养处今故在其城中空荒无人
住入谷搏山东南上十五里到耆阇崛山未至头三里
有石窟南向佛本于此坐禅西北三十步复有一石窟
阿难于中坐禅天魔波旬化作雕鹫住窟前恐阿难佛
以神足力隔石舒手摩阿难肩怖即得止鸟迹手孔今
悉存故曰雕鹫窟山窟前有四佛坐处又诸罗汉各各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6b 页 WYG0879-0543d.png
有石窟坐禅处动有数百佛在石室前东西经行调达
于山北崄巇间横掷其石伤佛足指处石犹在佛说法
堂已毁坏止有砖壁基在其山峰秀端严是五山中最
高显于新城中买香华油灯倩二旧比丘送法显上耆
阇崛山华香供养然灯续明慨然悲伤收泪而言佛昔
于此住说首楞严法显生不值佛但见遗迹处所而已
即于石窟前诵首楞严停止一宿还向新城出旧城北
行三百馀步道西迦兰陀竹园精舍今现在众僧扫洒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7a 页 WYG0879-0544a.png
精舍北二三里有尸摩赊那尸摩赊那者汉言弃死人
墓田搏南山西行三百步有一石室名宾波罗窟佛食
后常于此坐禅又西行五六里山北阴中有一石室名
车帝佛泥洹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处出经时铺三空
座庄严校饰舍利弗在左目连在右五百数中少一阿
罗汉大迦叶为上座时阿难在门外不得入其处起塔
今亦在搏山亦有诸罗汉坐禅石窟甚多出旧城北东
下三里有调达石窟离此五十步有大方黑石昔有比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7b 页 WYG0879-0544b.png
丘在上经行思惟是身无常苦空不得净观厌患是身
即捉刀欲自杀复念世尊制戒不得自杀又念虽尔我
今但欲杀三毒贼便以刀自刎始伤再得须陀洹既半
得阿那含断以成阿罗汉果般泥洹从此西行四由延
到伽耶城城内亦空荒复南行二十里到菩萨本苦行
六年处处有林木从此西行三里到佛入水洗浴天按
树枝得攀出池处又北行二里得弥家女奉佛乳糜处
从此北行二里佛于一大树下石上东向坐食糜树石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8a 页 WYG0879-0544c.png
今悉在石可广长六尺高二尺许中国寒暑均调树木
或数千岁乃至万岁从此东北行半由延到一石窟菩
萨入中西向结跏趺坐心念若我成道当有神验石壁
上即有佛影现长三尺许今犹明亮时天地大动诸天
在空中白言此非过去当来诸佛成道处去此西南行
减半由延贝多树下是过去当来诸佛成道处诸天说
是语已即便在前唱导导引而去菩萨起行离树三十
步天授吉祥草菩萨受之复行十五步五百青雀飞来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8b 页 WYG0879-0544d.png
绕菩萨三匝而去菩萨前到贝多树下敷吉祥草东向
而坐时魔王遣三玉女从北来试魔王自从南来试菩
萨以足指按地魔兵退散三女变老自上苦行六年处
及此诸处后人皆于中起塔立像今皆在佛成道已七
日观树受解脱乐处佛于贝多树下东西经行七日处
诸天化作七宝屋供养佛七日处文鳞育龙七日绕佛
处佛于尼拘律树下方石上东向坐梵天来请佛处四
天王奉钵处五百贾客授麨蜜处度迦叶兄弟师徒千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9a 页 WYG0879-0545a.png
人处此诸处亦起塔佛得道处有三僧伽蓝皆有僧住
众僧民户供给饶足无所乏少戒律严峻威仪坐起入
众之法佛在世时圣众所行以至于今佛泥洹已来四
大塔处相承不绝四大塔者佛生处得道处转法轮
处般泥洹处阿育王昔作小儿时当道戏遇释迦佛行
乞食小儿欢喜即以一掬土施佛佛持还泥经行地因
此果报作铁轮王王阎浮提乘铁轮案行阎浮提见铁
围两山间地狱治罪人即问群臣此是何等答言是鬼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29b 页 WYG0879-0545b.png
王阎罗治罪人王自念言鬼王尚能作地狱治罪人我
是人主何不作地狱治罪人耶即问臣等谁能为我作
地狱主治罪人者臣答言唯有极恶人能作耳王即遣
臣遍求恶人见泄水边有一长壮黑色发黄眼青以脚
钩兼鱼口哹禽兽禽兽来便射杀无得脱者得此人已
将来与王王密敕之汝作四方高墙内殖种种华果并
好谷池庄严校饰令人渴仰牢作门户有人入者辄捉
种种治罪莫使得出设使我入亦治罪莫放今拜汝作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0a 页 WYG0879-0545c.png
地狱王有比丘次第乞食入其门狱卒见之便欲治罪
比丘惶怖求请须臾听我中食俄顷得有人入狱卒内
置碓臼中捣之赤沫出比丘见巳思惟此身无常苦空
如泡如沫即得阿罗汉既而狱卒捉内镬汤中比丘心
颜欣悦火灭汤泠中生莲华比丘坐上狱卒即往白王
狱中奇怪愿王往看王言我前有要今不敢往狱卒言
此非小事王宜疾往更改先要王即随入比丘为说法
王得信解即坏地狱悔前所作众恶由是信重三宝常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0b 页 WYG0879-0545d.png
至贝多树下悔过自责受八斋王夫人问王常游何处
群臣答言恒在贝多树下夫人伺王不在时遣人伐其
树倒王来见之迷闷躄地诸臣以水洒面良久乃苏王
即以塼累四边以百罂牛乳灌树根身四布地作是誓
言若树不生我终不起誓已树便即根上而生以至于
今今高减十丈从北南三里行到一山名鸡足大迦叶
今在此山中劈山下人入处不容人下人极远有旁孔
迦叶全身在此中住孔外有迦叶本洗手土彼方人若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1a 页 WYG0879-0546a.png
头痛者以此土涂之即差此山中即日故有诸罗汉住
彼方诸国道人年年往供养迦叶心浓至者夜即有罗
汉来共言论释其疑已忽然不现此山榛木茂盛又多
师子虎狼不可妄行法显还向巴连弗邑顺恒水西下
十由延得一精舍名旷野佛所住处今现有僧复顺恒
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国波罗捺城城东北十里许
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栖
宿世尊将成道诸天于空中唱言白净王子出家学道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1b 页 WYG0879-0546b.png
却后七日当成佛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故名此处为
仙人鹿野苑世尊成道已后人于此处起精舍佛欲度
拘驎等五人五人相谓言此瞿昙沙门本六年苦行日
食一麻一米尚不得道况入人间恣身口意何道之有
今日来者慎勿与语佛到五人皆起作礼处复北行六
十步佛于此东向坐始转法轮度拘驎等五人处其北
二十步佛为弥敕授记处其南五十步翳罗钵龙问佛
我何时当得免此龙身此处皆起塔见在中有二僧伽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2a 页 WYG0879-0546c.png
蓝悉有僧住自鹿野苑精舍西北行十二由延有国名
拘晱弥其精舍名瞿师罗园佛昔住处今故有众僧多
小乘学从东行八由延佛本于此度恶鬼处亦尝在此
住经行坐处皆起塔亦有僧伽蓝可百馀僧从此南行
二百由延有国名达嚫是过去迦叶佛僧伽蓝穿大石
山作之凡有五重最下重作象形有五百间石室第二
层作师子形有四百间第三层作马形有三百间第四
层作牛形有二百间第五层作鸽形有百间最上有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2b 页 WYG0879-0546d.png
水循石室前绕房而流周围回曲如是乃至下重顺房
流从户而出诸层室中处处穿石作窗牖通明室中朗
然都无幽暗其室四角头穿石作梯磴上处今人形小
缘梯上正得至昔人一脚所蹑处因名此寺为波罗越
波罗越者天竺名鸽也其寺中常有罗汉住此土丘荒
无人民居去山极远方有村皆是邪见不识佛法沙间
婆罗门及诸异学彼国人民常见人飞来入此寺于时
诸国道人欲来礼此寺者彼村人则言汝何以不飞耶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3a 页 WYG0879-0547a.png
我见此间道人皆飞道人方便答言翅未成耳达嚫国
崄道路艰难而知处欲往者要当赍钱货施彼国王王
然后遣人送展转相付示其径路法显竟不得往承彼
土人言故说之耳从波罗捺国东行还到巴连弗邑法
显本求戒律而北天竺诸国皆师师口传无本可写是
以远步乃至中天竺于此摩诃衍僧伽蓝得一部律是
摩诃僧祇众律佛在世时最初大众所行也于祇洹精
舍传其本自馀十八部各有师资大归不异于小小不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3b 页 WYG0879-0547b.png
同或用开塞但此最是广说备悉者复得一部抄律可
七千偈是萨婆多众律即此秦地众僧所行者也亦皆
师师口相传授不书之于文字复于此众中得杂阿毗
昙心可六千偈又得一部綖经二千五百偈又得一卷
方等般泥洹经可五千偈又得摩诃僧祇阿毗昙故法
显住此三年学梵书梵语写律道整既到中国见沙门
法则众僧威仪触事可观乃追叹秦土边地众僧戒律
残缺誓言自今已去至得佛愿不生边地故遂停不归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4a 页 WYG0879-0547c.png
法显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于是独还顺恒水东下
十八由延其南岸有瞻波大国佛精舍经行处及四佛
坐处悉起塔现有僧住从此东行近五十由延到多摩
梨帝国即是海口其国有二十四僧伽蓝尽有僧住佛
法亦兴法显住此二年写经及画像于是载商人大舶
泛海西南行得冬初信风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彼国
人云相去可七百由延其国大在洲上东西五十由延
南北三十由延左右小洲乃有百数其间相去或十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4b 页 WYG0879-0547d.png
二十里或二百里皆统属大洲多出珍宝珠玑有出摩
尼珠地方可十里王使人守护若有采者十分取三其
国本无人民正有鬼神及龙居之诸国商人共市易市
易时鬼神不自现身但出宝物题其价直商人则依价
直直取物因商人来往住故诸国人闻其土乐悉亦复
来于是遂成大国其国和适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
种随人无有时节佛至其国欲化恶龙以神足力一足
蹑王城北一足蹑山顶两迹相去十五由延于王城北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5a 页 WYG0879-0548a.png
迹上起大塔高四十丈金银庄校众宝合成塔边复起
一僧伽蓝名无畏山有五千僧起一佛殿金银刻镂悉
以众宝中有一青玉像高一丈许通身七宝炎光威相
严显非言所载右掌中有一无价宝珠法显去汉地积
年所与交接悉异域人山川草木举目无旧又同行分
拆或留或亡顾影唯己心常怀悲忽于此玉像边见商
人以晋地一白绢扇供养不觉悽然泪下满目其国前
王遣使中国取贝多树子于佛殿旁种之高可二十丈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5b 页 WYG0879-0548b.png
其树东南倾王恐倒故以八九围柱拄树树当拄处心
生遂穿柱而下入地成根大可四围许柱虽中裂犹裹
在其外人亦不去树下起精舍中有坐像道俗敬仰无
倦城中又起佛齿精舍皆七宝作王净修梵行城内人
信敬之情亦笃其国立治已来无有饥荒丧乱众僧库
藏多有珍宝无价摩尼其王入僧库游观见摩尼珠即
生贪心欲夺取之三日乃悟即诣僧中稽首悔前罪心
告白僧言愿僧立制自今已后勿听王入其库看比丘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6a 页 WYG0879-0548c.png
满四十腊然后得入其城中多居士长者萨薄商人屋
宇严丽巷陌平整四衢道头皆作说法堂月八日十四
日十五日铺施高座道俗四众皆集听法其国人云都
可五六万僧悉有众食王别于城内供五六千人众食
须者则持本钵往取随器所容皆满而还佛齿常以三
月中出之未出十日王庄校大像使一辩说人著王衣
服骑象上击鼓喝言菩萨从三阿僧祗劫苦行不惜身
命以国妻子及挑眼与人割肉贸鸽截头布施投身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6b 页 WYG0879-0548d.png
虎不吝髓脑如是种种苦行为众生故成佛在世四十
九年说法教化令不安者安不度者度众生缘尽乃般
泥洹泥洹已来一千四百九十七年世间眼减众生长
悲却后十日佛齿当出至无畏山精舍国内道俗欲植
福者各各平治道路严饬巷陌办众花香供养之具如
是唱已王便夹道两边作菩萨五百身已来种种变现
或作须大挐或作睒变或作象王或作鹿马如是形像
皆彩画庄校状若生人然后佛齿乃出中道而行随路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7a 页 WYG0879-0549a.png
供养到无畏精舍佛堂上道俗云集烧香然灯种种法
事昼夜不息满九十日乃还城内精舍城内精舍至齐
日则开门户礼敬如法无畏精舍东四十里有一山山
中有精舍名拔提可有二千僧僧中有一大德沙门名
达摩瞿谛其国人民皆共宗仰住一石室中四十许年
常行慈心能感蛇鼠使同止一室而不相害城南七里
有一精舍名摩诃毗诃罗有二千僧住有一高德沙门
戒行清洁国人咸疑是罗汉临终之时王来省视依法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7b 页 WYG0879-0549b.png
集僧而问比丘得道耶其便以实答言是罗汉既终王
即案经律以罗汉法葬之于精舍东四五里积好大薪
纵广可三丈馀高亦尔近上著旃檀沈水诸香木四边
作阶上持净好白氎周匝蒙积上作大舆床似此间輲
车但无龙鱼耳当阇维时王及国人四众咸集以华香
供养从舆至墓所王自华香供养供养讫舆著积上苏
油遍灌然后烧之火然之时人人敬心各脱上服及羽
仪伞盖遥掷火中以助阇维阇维已即检取骨即以起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8a 页 WYG0879-0549c.png
塔法显至不及其生存唯见葬时王笃信佛法欲为众
僧作新精舍先设大会饭食僧供养己乃选好上牛一
双金银宝物庄校角上作好金犁王自耕顷四边然后
割给民户田宅书以铁劵自是已后代代相承无敢废
易法显在此国闻天竺道人于高座上诵经云佛钵本
在毗舍离今在揵陀卫竟若千百年(法显闻诵之时有/定岁数但今忘耳)
当复至西月氏国若千百年当至于阗国住若千百年
当至屈茨国若千百年当复来到汉地住若千百年当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8b 页 WYG0879-0549d.png
复至师子国若千百年当还中天竺到中天已当上兜
术天上弥勒菩萨见而叹曰释迦文佛钵至即共诸天
华香供养七日七日已还阎浮提海龙王持入龙宫至
弥勒将成道时钵还分为四复本频那山上弥勒成道
已四天王当复应念佛如先佛法贤劫千佛共用此钵
钵去已佛法渐灭佛法灭后人寿转短乃至五岁十岁
之时糯米酥油皆悉化灭人民极恶捉木则变成刀杖
共相伤割杀其中有福者逃避入山恶人相杀尽已还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9a 页 WYG0879-0550a.png
复来出共相谓言昔人寿极长但为恶甚作诸非法故
我等寿命遂尔短促乃至十岁我今共行诸善起慈悲
心修行仁义如是各行信义展转寿倍乃至八十岁弥
勒出世初转法轮时先度释迦遗法弟子出家人及受三
归五戒斋法供养三宝者第二第三次度有缘者法显
尔时欲写此经其人云此无经本我止口诵耳法显住
此国二年更求得弥沙塞律藏又得长阿含杂阿含复
得一部杂藏此悉汉土所无又得此梵本已即载商人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39b 页 WYG0879-0550b.png
大船上可有二百馀人后系一小船海行艰险以备大
船毁坏得好信风东下二日便值大风船漏水入商人
欲趣小船小船上人恐人来多即斫絙断商人大怖命
在须臾恐船水漏即取粗财货掷著水中法显亦以军
持及澡灌并馀物弃掷海中但恐商人掷去经像唯一
心念观世音及归命汉地众僧我远行求法愿威神归
流得到所止如是大风昼夜十三日到一岛边潮退之
后见船漏处即补塞之于是复前海中多有抄贼遇辄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0a 页 WYG0879-0550c.png
无全大海瀰漫无边不识东西唯望日月星宿而进若
阴雨时为逐风去亦无准当夜闇时但见大浪相搏晃
然火色鼋鼍水性怪异之属商人荒遽不知那向海深
无底又无下石住处至天晴已乃知东西还复望正而
进若值伏日则无活路如是九十日许乃到一国名耶
婆提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停此国五月
日复随他商人大船上亦二百许人赍五十日粮以四
月十六日发法显于船上安居东北行趣广州一月馀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0b 页 WYG0879-0550d.png
日夜鼓二时遇黑风暴雨商人贾客皆悉惶怖法显尔
时亦一心念观世音及汉地众僧蒙威神祐得至天晓
晓巳诸婆罗门议言坐载此沙门使我不利遭此大苦
当下比丘置海岛边不可为一人令我等危崄法显本
檀越言汝若下此比丘亦并下我不尔便当杀我汝其
下此沙门吾到汉地当向国王言汝也汉地王亦敬信
佛法重比丘僧诸商人踌躇不敢便下于时天多连阴
海师相望僻误遂经七十馀日粮食水浆欲尽取海咸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1a 页 WYG0879-0551a.png
水作食分好水人可得二升遂便欲尽商人议言常行
时正可五十日便到广州尔今已过其多日将无僻耶
即便西北行求岸昼夜十二日长广郡界牢山南岸便
得好水菜但经涉险难忧惧积日忽得至此岸见藜藿
菜依然知是汉地然不见人民及形迹未知是何许或
言未至广州或言已过莫知所定即乘小船入浦觅人
欲问其处得两猎人即将归令法显译语问之法显先
安慰之徐问汝是何人答我是佛弟子又问汝入山何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1b 页 WYG0879-0551b.png
所求其便诡言明当七月十五日欲取挑腊佛又问此
是何国答言此青州长广郡界统属刘家闻已商人欢
喜即乞其财物遣人往长广太守李嶷敬信佛法闻有
沙门持经像乘船汎海而至即将人从至海边迎接经
像归至郡治商人于是还向扬州刘法青州请法显一
冬一夏夏坐讫法显远离诸师久欲趣长安但所营事
重遂便南下向都就诸师出经律法显发长安六年到
中国停六年还三年达青州凡所游历减三十国沙河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2a 页 WYG0879-0551c.png
已西迄于天竺众僧威仪法化之美不可详说窃唯诸
师未得备闻是以不顾微命浮海而还艰难具更幸蒙
三尊威灵危而得济故竹帛疏所经历欲令贤者同其
闻见
 是岁甲寅晋义熙十二年岁在寿星夏安居末迎法
 显道人既至留共冬斋因讲集之际重问游历其人
 恭顺言辄依实由是先所略者劝令详载显复具叙
 始末自云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所以乘危履险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2b 页 WYG0879-0551d.png
 不惜此形者盖是志有所存专其愚直故投命于不
 必全之地以达万一之冀于是感叹斯人以为古今
 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然后知
 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奖无功业而不成
 成夫功业者岂不由忘夫所重重夫所忘者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3a 页 WYG0879-0552a.png
  神异经(东方朔/)
  东荒经
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
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
每投千二百矫(㙔按仙传拾/遗矫字作袅)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𡄵
(华曰/叹也)矫出而脱误不接者(言失/之)天为之笑(华云言笑/者天口流)
(火炤灼今天下不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
东方有人焉男皆朱衣缟带玄冠女皆采衣男女便转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3b 页 WYG0879-0552b.png
可爱恒恭坐而不相犯相誉而不相毁见人有患投死
救之名曰善人(俗曰/士人)一名敬(俗云/敬谨)一名美(俗云/美人)不妄言
然而笑仓卒见之如痴(俗云善人如/痴此之谓也)
东方荒外有豫章焉此树主九州其高千丈围百尺本
上三百丈本如有条枝敷张如帐上有玄狐黑猿枝主
一州南北并列面向西南有九力士操斧伐之以占九
州吉凶斫之复生其州有福创者州伯有病积岁不复
者其州灭亡(亡者州伯死复/者木创复也)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4a 页 WYG0879-0552c.png
东方有桑树焉高八十丈敷张自辅其叶长一丈广六
七尺其上自有蚕作茧长三尺缲一茧得丝一斤有椹
焉长三尺五寸围如长
东方有树焉高百丈敷张自辅叶长一丈广六尺其名
曰梨如今之楂梨但树大耳其子径三尺剖之少瓤白
如素和羔食之为地仙衣服不败辟榖可以入水火(一/名)
(木/梨)
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4b 页 WYG0879-0552d.png
寸和核羔食之令人益寿(㙔按别本/作寿短误)食核中仁可以治
嗽小桃温润嘅嗽人食之即止(㙔按别本作嘅/嗽人肉滑者误)
东海之外荒海中有山焦炎而峙高深莫测盖禀至阳
之为质也海中激浪投其上噏然而尽计其昼夜噏摄
无极若熬鼎受其洒汁耳
大荒之东极至鬼府山臂沃椒山(㙔按玄中记云天下/之彊者东海之恶燋)
(焉水灌而不已恶燋山名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之即消即㓇椒也)脚巨洋海中升载
海日盖扶桑山有玉鸡玉鸡鸣则金鸡鸣金鸡鸣则石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5a 页 WYG0879-0553a.png
鸡鸣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潮水应之矣
东海沧浪之洲生彊木焉洲人多用作舟楫其上多以
珠玉为戏物终无所负其木方一寸可载百许斤纵石
镇之不能没
东方荒中有木名曰栗其壳径三尺三寸壳刺长丈馀
实径三尺壳亦黄其味甜食之多令人短气而渴(㙔按/太平)
(御览引此云东荒北有栗树高三十丈栗径三尺其壳/赤其肉黄白味甘食之令人短气而渴广记所引出酉)
(阳/记)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5b 页 WYG0879-0553b.png
东方裔外有建山其上多橘柚
  东南荒经
东南方有人焉周行天下身长七丈(㙔按说郛所/引作七尺误)腹围
如其长头戴鸡父魌头(华曰发烦乱也/㙔曰鸡父未详)朱衣缟𢃄以赤
蛇绕额(一作恶/蛇绕项)尾合于头不饮不食朝吞恶鬼三千暮
吞三百此人以鬼为饭(㙔按广记饭作/食别本作饮误)以露为浆(广记/作雾)
名曰尺郭一名食邪道师云吞邪鬼一名赤黄父今世
有黄父鬼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6a 页 WYG0879-0553c.png
东南荒中有邪木高三千丈或十馀围或七八尺其枝
乔直上不可那也(㙔云那/犹何也)叶如甘瓜二百岁叶落而生
花花形如甘瓜花复二百岁落尽而生萼萼下生子三
岁而成熟成熟之后不长不减子形如寒瓜长七八寸
径四五寸萼复覆生顶(言发萼而/得成实)此不取万世如故若
取子而留萼萼复生子如初年月复成熟复二年则成
萼而复生子其子形如甘瓤少(音/练)甘美食之今人身
泽不可过三升令人冥醉半日乃醒木高人取不能得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6b 页 WYG0879-0553d.png
唯木下有多罗之人缘能得之(多罗/国名)一名无叶世人后
生不见叶故谓之无叶也一名倚骄
东南隅大荒之中有朴父焉夫妇并高千里腹围自辅
天初立时使其夫妻导开百川懒不用意(说郛/用力)作谪之
并立东南男露其势女露其牝(势北谓男女之/阴阳御览作杀)不饮不
食不畏寒暑唯饮天露须黄河清当复使其夫妇导护
百川古者初立此人开导河河或深或浅或隘或塞故
禹更治使其水不壅天责其夫妻倚而立之若黄河清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7a 页 WYG0879-0554a.png
者则河海绝流水自清矣
东南海中有烜洲洲有温湖鲋鱼生焉其长八尺食之
宜暑而避风寒
东南有石井其方百丈上有二石阙侠东南面上有蹲
熊有榜著阙曰地户
  南荒经
南方有人人面鸟喙而有翼手足扶翼而行食海中鱼
有翼不足以飞一名鹏兜书曰放鹏兜于崇山(按古文/尚书作)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7b 页 WYG0879-0554b.png
(鹏/吺)一名驩兜为人狠恶不畏风雨禽兽犯死乃休耳
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
所之国大旱(俗曰/旱魃)一名格子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
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诗曰旱魃为虐或曰生捕得杀
之祸去福来
南荒外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㙔按别本作/不昼之木)昼夜火
燃得暴风不猛猛雨不灭(㙔按玄中记南方有炎火山/四月生火其木皮为火浣布)
南方大荒之中有树焉名曰柤稼𣘗柤者柤梨也稼者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8a 页 WYG0879-0554c.png
株稼也𣘗亲䁥也三千岁作花九千岁作实其华蕊紫
色其实赤色其高百丈或千丈也敷张自辅东西南北
方枝各近五十丈叶长七尺广五尺色如绿青木皮如
梓树理如甘草味饴实长九尺围如其长而无瓤核以
竹刀剖之如凝蜜(一作/如酥)得食复见实即灭矣言复见后
实熟者寿一万二千岁(玮按言复见以下/十三字乃茂先注)
南方大荒有树焉名曰如何三百岁作华九百岁作实
华色朱其实正黄高五十丈敷张如盖叶长一丈广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8b 页 WYG0879-0554d.png
尺馀似菅苧色青厚五分可以絮如厚朴材理如支九
子味如饴实有核形如枣子(或作/棘子)长五尺围如长金刀
剖之则酸芦刀剖之则辛食之者地仙不畏水火不畏
白刃
南方荒中有涕竹长数百丈围三丈六尺厚八九寸可
以为船其笋甚美食之可以止疮疠(张茂先注/曰子笋也)
南方有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
如蜜咋齧其汁令人润泽可以节蛔虫(广记引/作虫)人腹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9a 页 WYG0879-0555a.png
蛔虫其状如蚓此消榖虫也多则伤人少则榖不消是
甘蔗能减多益少凡蔗亦然
不烬木火中有鼠重千斤毛长二尺馀细如丝但居火
中洞赤时时出外而毛白以水逐而沃之即死取其毛
绩纺织以为布用之若有垢涴以火烧之则净
南方蚊翼下有小蜚虫焉目明者见之每生九卵复未
尝有毈复成九子蜚而复去蚊遂不知亦食人及百兽
食者知言虫小食人不去也此虫既细且小因曰细蠛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49b 页 WYG0879-0555b.png
陈章对齐桓公小虫是也(玮按陈章鹪螟巢于/蚊睫事见晏子春秋)此虫常
春生以季夏藏于鹿耳中名婴蜺
南方有兽似鹿而豕首有牙善依人求五榖名无损之
兽人割取其肉不病肉复自复其肉惟可作鲊使
美而咋肉不坏吞之不入尽更添肉复作鲊如初愈
美名曰不尽鲊是也(御览兽部引此/字作沈鲊字作鲜)
南荒之外有火山长四十里广五十里其中皆生不烬
之木火鼠生其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0a 页 WYG0879-0555c.png
南方有银山长五十里高百馀丈悉是白银
  西南荒经
西南大荒中有人长一丈腹围九尺践龟蛇戴朱鸟左
手凭白虎知河海水斗斛识山石多少知天下鸟兽言
语土地上人民所道知百谷可食识草木咸苦名曰圣
一名哲一名贤(俗曰/先知)一名无不达凡人见而拜之令人
神智此人为天下圣人也一名先通
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0b 页 WYG0879-0555d.png
而不食人榖彊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曰饕餮春
秋言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一名贪惏一名彊夺
一名凌弱此国之人皆如此也
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兔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
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言食其肉则/其人言不诚)一名

  西荒经
昆崙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1a 页 WYG0879-0556a.png
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脏
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
德则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春秋云浑沌帝鸿
氏不才子也空居无为常咋其尾回转仰天而笑(以史记/正义校)
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
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春秋云颛顼氏
有不才子名梼杌是也有人面目手足皆人形而胳下有翼不
能飞为人饕餮淫逸无理名曰苗民春秋所谓三苗书云窜三苗于三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1b 页 WYG0879-0556b.png
西荒之中有人焉长短如人著百结败衣手虎瓜名曰
貘㺔伺人独行辄食人脑或舌出盘地丈馀人先闻其
声烧大石以投其舌乃气绝而死不然食人脑矣
西方日宫之外(广记引/作目官)有山焉其长十馀里广二三里
高百馀丈皆大黄之金其色殊美不杂土石不生草木
上有金人高五丈馀皆纯金名曰金犀入山下一丈有
银又一丈有锡又入一丈有铅又入一丈有丹阳铜似
金可锻以作错涂之器淮南子术曰饵丹阳之为金是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2a 页 WYG0879-0556c.png

西荒中有兽如虎豪长三尺人面虎足口牙一丈八尺
人或食之兽斗终不退却唯死而已荒中人张捕之复
黠逆知一名倒寿
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馀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
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
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著火中爆烞而
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2b 页 WYG0879-0556d.png
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马朱鬣白衣玄冠从十二童子驰
马西海水上如飞如风名曰河伯使者或时上岸马迹
所及水至其处所之之国雨水滂沱暮则还河
西海之外有鹄国焉男女皆长七寸为人自然有礼好
经纶拜跪其人皆寿三百岁其行如飞日行千里百物
不敢犯之唯畏海鹄过辄吞之亦寿三百岁此人在鹄
腹中不死而鹄一举千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3a 页 WYG0879-0557a.png
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
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茂先
注云会稽常山最多此孙子兵法三军势如率然者是

  西北荒经
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
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
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亦食诸禽兽也(㙔按别本云穷/奇似牛而狸尾)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3b 页 WYG0879-0557b.png
(尾长曳地其声似狗狗头人形钩爪锯牙逢忠/信之人齧而食之逢奸邪者则禽禽兽而伺之)
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发蛇身人手足而食五榖禽兽
贪恶愚顽名曰共工书流共工于幽州幽州北裔也而
此言西北方相近也皆西裔之族耳
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长深三丈酒
美如肉澄清如镜上有玉尊玉笾取一尊一尊复生焉
与天同休无乾时石笾有脯焉味如獐鹿脯饮此酒人
不生死一名遗酒其脯名曰追复食一片复一片(或作/一斤)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4a 页 WYG0879-0557c.png
西北荒中有二金阙高百丈金阙银盘圆五十丈二阙
相去百丈上有明月珠径三丈光照千里中有金阶西
北入两阙中名曰天门(㙔按陆公佐新阙铭/云北荒明月即此事)
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一分其君朱衣玄冠乘辂车马引
为威仪居人遇其乘车㧓而食之其味辛终年不为物
所咋并识万物名字又杀腹中三虫三虫死便可食仙
药也
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两脚中间相去千里腹围一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4b 页 WYG0879-0557d.png
千六百里但日饮天酒五斗(张华云天/酒甘露也)不食五榖鱼肉
唯饮天酒忽冇饥时向天仍饮好游山海间不犯百姓
不干万物与天地同生名曰无路之人一名仁一名信
一名神
  北荒经
北方荒中有枣林其高五十丈敷张枝条数里馀疾风
不能偃雷电不能摧其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赤如
朱乾之不缩气味润泽殊于长枣食之可以安躯益于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5a 页 WYG0879-0558a.png
气力故方书称之赤松子云北方大枣味有殊既可益
气又安躯
北方荒中有石湖方千里岸深五丈馀恒冰唯夏至左
右五六十日解耳湖有横公鱼长七八尺形如鲤而赤
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
煮之则死食之可止邪病其湖无凸凹平满无高下
北方层冰万里厚百丈有溪鼠在冰下(㙔按御览/溪作鼷鼠)土中
焉形如鼠食草木肉重千斤可以作脯食之已热其毛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5b 页 WYG0879-0558b.png
八尺可以为褥卧之却寒其皮可以蒙鼓闻千里其毛
可以来鼠此毛所在鼠辄聚焉
北海有大鸟其高千尺头文曰天胸又曰候左翼文曰
鹥右翼文曰勒头向东正海中央捕鱼或时举翼而飞
其羽相切如风雷也
  东北荒经
东北荒中有木高四十丈叶长五尺广三尺名曰栗其
实径三尺二寸其壳赤其肉黄白味甜食之令人短气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6a 页 WYG0879-0558c.png
而渴
  中荒经
昆崙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
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
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
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故其柱铭曰昆崙铜柱其高入天员周如削肤体美焉
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6b 页 WYG0879-0558d.png
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
九府玉童玉女与天地同休息男女无为匹配而仙道
自成张茂先曰言不为夫妻也男女名曰玉人
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高三仞左右阙高百尺画以五色
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题曰天地长男之宫西方有宫
白石为墙五色玄黄门有金榜而银镂题曰天地少女
之宫中央有宫以金为墙门有金榜以银镂题曰天皇
之宫南方有宫以赤石为墙赤铜为门阙有银榜曰天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7a 页 WYG0879-0559a.png
皇中女之宫北方有宫以黑石为墙题曰天地中男之
宫东南有宫黄石为墙黄榜碧镂题曰天地少男之宫
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曰地皇之宫
东方裔外有东明山以青石为墙西方裔外有大夏山
以金为墙南方裔外有冈明山以赤石为墙西南裔外
老寿山以黄铜为墙东南裔外阓清山以青石为墙西
北裔外西明山以白石为墙皆有宫(盖神仙/之宅也)东北有鬼
星石室三百户共一门石榜题曰鬼门西南铜关夹榜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7b 页 WYG0879-0559b.png
题曰人往门东北铜关夹门榜题曰人来门
南方有兽焉角足大小形状如水牛皮毛黑如漆食铁
饮水其粪可为兵器其利如刚名曰齧铁(玄黄经云南/方齧铁粪利)
(为刚食铁引水肠中不伤㙔/按今蜀中深山亦有齧铁兽)
鬼门昼日不开至暮即有人语有青火色
西南大荒有马其大二丈髯至膝尾委地蹄如丹踠可
握日行千里至日中而汗血乘者当以絮缠头以辟风
病彼国人不缠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8a 页 WYG0879-0559c.png
北方有兽焉其状如狮子食人吹人则病名曰㺊(音/恙)
近人村里入人居室百姓患苦天帝徙之北方荒中
西方深山有兽焉面目手足毛色如猴体大如驴善缘
高木皆雌无雄名绸顺人三合而有子要路彊牵男人
将上绝冢之上取果并窃五榖食更合三毕而定十月
乃生
不孝鸟状如人身犬毛有齿猪牙额上有文曰不孝口
下有文曰不慈胸上有文曰不道左胁有文曰爱夫右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8b 页 WYG0879-0559d.png
胁有文曰怜妇故天立此异畀以显忠孝也
 
 
 
 
 
 
 说郛卷六十六上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9a 页 WYG0879-05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六十六下    元 陶宗仪 撰
  拾遗名山记(王嘉/)
  昆崙山
昆崙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
相去万里有云色从下望之如城阙之象四面有风群
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四面风者言东南西北一时
俱起也又有祛尘之风若衣服尘污者风至吹之衣则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59b 页 WYG0879-0560b.png
净如浣濯甘露濛濛似雾著草木则滴沥如珠亦有朱
露望之色如丹著木石赭然如朱雪洒焉以瑶器承之
如𥹋昆崙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
中上有九层第六层有五色玉树荫翳五百里夜至水
上其光如烛第三层有禾穟一株满车有瓜如桂有柰
冬生如碧色以玉井水洗食之骨轻柔能腾虚也第五
层有神龟长一尺九寸有四翼万岁则升木而居亦能
言第九层山形渐小狭下有芝田蕙圃皆数百顷群仙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0a 页 WYG0879-0561a.png
种耨焉旁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最
下层有流精霄间直上四十丈东有风云雨师闻南有
丹密云望之如丹色丹云四垂周密西有螭潭多龙螭
皆白色千岁一蜕有五脏此潭左侧有五色石皆云是
白螭肠化成此石有琅玕璆琳之玉煎可以为脂北有
珍林别出折枝相扣音声和韵九河分流南有赤陂红
陂千劫一竭千劫水乃更生也
  蓬莱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0b 页 WYG0879-0561b.png
蓬莱山亦名防丘亦名云来高二万里广七万里水浅
有细石如金玉得之不加陶冶自然光净仙者服之东
有郁夷国时有金雾诸仙说此上常浮转低昂有如山
上架楼室常向明以开户牖及雾灭歇户皆向北其西
有含明之国缀鸟毛以为衣承露而饮终天高登取水
亦以金银仓环水精火藻为阶有冰水沸水饮者千岁
有大螺名裸步负其壳露行冷则复入其壳生卵著石
则软取之则坚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有葭红色可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1a 页 WYG0879-0561c.png
编为席温柔如罽毳焉有鸟名鸿鹅色似鸿形如秃鹙
腹内无肠羽翮附骨而生无皮肉也雄雌相眄则生产
南有鸟名鸳鸯形似雁徘徊云间栖息高岫足不践地
生于石穴中万岁一交则生雏千岁衔毛学飞以千万
为群推其毛长者高翥万里圣君之世来入国郊有浮
筠之干叶青茎紫子大如珠有青鸾集其上下有沙礰
细如粉柔风至叶条翻起拂细沙如云雾仙者来观而
戏焉吹风竹叶声如钟磬之音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1b 页 WYG0879-0561d.png
  方丈山
方丈之山一名峦雉东方龙场地方千里玉瑶为林云
色皆紫有龙皮骨如山阜散百顷遇其蜕骨之时如生
龙或云龙常斗此处膏血如水流膏色黑者著草木及
诸物如淳漆也膏色紫先著地凝坚可为宝器燕昭王
二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
云之台亦曰通霞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
国人望之咸言瑞光世人遥拜之灯以火浣布为缠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2a 页 WYG0879-0562a.png
西有照石去石十里视人物之影如镜焉碎石片片皆
能照人而质方一丈则重一两昭王舂此石为泥泥通
霞之台与西王母常游居此台上常有众鸾凤鼓舞如
琴瑟和鸣神光照曜如日月之出台左右种恒春之树
叶如莲花芬芳如桂花随四时之色昭王之末仙人贡
焉列国咸贺王曰寡人得恒春矣何忧太清不至恒春
一名沉生如今之沉香也有草名濡奸叶色如绀茎色
如漆细软可萦海人织以为席荐卷之不盈一手舒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2b 页 WYG0879-0562b.png
则列坐方国之宾莎罗为经莎罗草细大如发一茎百
寻柔软香滑群仙以为龙鹄之辔有池方百里水浅可
涉泥色若金而味辛以泥为器可作舟矣百鍊可为金
色青照鬼魅犹如石镜魑魅不能藏形矣
  瀛洲
瀛洲一名魂洲亦曰环洲东有渊洞有鱼长千丈色斑
鼻端有角时鼓舞群戏远望水间有五色云就视乃此
鱼喷水为云如庆云之丽无以加也有树名影木日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3a 页 WYG0879-0562c.png
视之如列星万岁一实实如瓜青皮黑瓤食之骨轻上
如华盖群仙以避风雨有金峦之观饰以众环直上于
云中有青瑶瓦覆以云纨之素刻碧玉为倒龙之状悬
火精为日刻黑玉为乌以水精为月青瑶为蟾兔于地
下为机棙以测昏明不亏弦望时时有香风泠然而至
张袖受之则历年不歇有兽名嗅石其状如麒麟不食
生卉不饮浊水嗅石则知有金玉吹石则开金沙宝璞
粲然而可用有草名芸苗状如菖蒲食叶则醉饵根则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3b 页 WYG0879-0562d.png
醒有鸟如凤身绀翼丹名曰藏珠每鸣翔而吐珠累斛
仙人尝以其珠饰仙裳盖轻而耀于日月也
  员峤山
员峤山一名环丘山有方湖周回千里多大鹊高一丈
衔不周之粟粟穗高三丈粒皎如玉鹊衔粟飞于中国
故世俗间往往有之其粟食之历月不饥故吕氏春秋
云粟之美者有不周之粟焉东有云石广五百里駮骆
如锦扣之片片则蓊然云出有木名猗桑煎椹以为蜜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4a 页 WYG0879-0563a.png
有冰蚕长七尺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
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
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西有星池千里
其中有神龟八足六眼背负七星日月八方之图腹有
五岳四渎之象时出石上望之煌煌如列星矣有草名
芸蓬色白如雪一枝二丈夜视有白光可以为杖南有
移池国人长三尺寿万岁以茅为衣服皆长裾大袖因
风以升烟霞若鸟用羽毛也人皆双瞳脩眉长耳餐九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4b 页 WYG0879-0563b.png
天之正气死而复生于亿劫之内见五岳再成尘扶桑
万岁一枯其人视之如旦暮也北有浣肠之国甜水绕
之味甜如蜜而水强流迅急千钧投之久久乃没其国
人常行于水上逍遥于绝岳之岭度天下广狭绕八柱
为一息经四轴而暂寝拾尘吐雾以算历劫之数而成
丘阜亦不尽也
  岱舆山
岱舆山有员渊千里常沸腾以金石投之则烂如土矣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5a 页 WYG0879-0563c.png
孟冬水涸中有黄烟从地出起数丈烟色万变山人掘
之入数尺得燋石如炭灭有碎火以蒸烛投之则然而
青色深掘则火转盛有草名莽煌叶圆如荷去之十步
炙人衣则燋刈之为席方冬弥温以枝相摩则火出矣
南有平沙千里色如金若粉屑靡靡常流鸟兽行则没
足风吹沙起若雾亦名金雾亦曰金尘沙著树粲然如
黄金涂矣和之以泥涂仙宫则晃昱明粲也西有白玉
山其石五色而轻或似履舄之状光泽可爱有类人工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5b 页 WYG0879-0563d.png
其黑色者为胜众仙所用焉北有玉梁千丈驾玄流之
上紫苔覆漫味甘而柔滑食者千岁不饥玉梁之侧有
斑斓自然云霞龙凤之状梁去玄流千馀丈云气生其
下傍有丹桂紫桂白桂皆直上百寻可为舟航谓之文
桂之舟亦有沙棠豫章之木长千寻细枝为舟犹长十
丈有七色芝生梁下其色青光辉耀谓之苍芝萤火大
如蜂声如雀八翅六足梁有五色蝙蝠黄者无肠倒飞
腹向天白者脑重头垂自挂黑者如鸟至千岁形变如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6a 页 WYG0879-0564a.png
小燕青者毫毛长二寸色如翠赤者止于石穴穴上入
天视日出入恒在其上有兽名嗽月形似豹饮金泉之
液食银石之髓此兽夜喷白气其光如月可照数十亩
轩辕之世获焉有遥香草其花如丹光耀入月叶细长
而白如忘忧之草其花叶俱香扇馥数里故名遥香草
其子如薏中实甘香食之累月不饥渴体如草之香久
食延龄万岁仙人常采食之
  昆吾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6b 页 WYG0879-0564b.png
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于此
地掘深百丈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鍊石
为铜铜色青而利泉色赤山草木皆剑利土亦钢而精
至越王句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祠昆吾之神采金铸
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以之指日则光昼暗金阴
也阴盛则阳灭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即不合三名转
魄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四名悬剪飞鸟游过触其
刃如斩截焉五名惊鲵以之泛海鲸鲵为之深入六曰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7a 页 WYG0879-0564c.png
灭魂挟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郤邪有妖魅者见之则
伏八名真刚以切玉断金如削土木矣以应八方之气
铸之也其山有兽大如兔毛色如金食土下之丹石深
穴地以为窟亦食铜铁胆肾皆如铁其雌者色白如银
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被食尽而封署依然王
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
胆肾方知兵刃之铁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
胆肾以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镆铘者雌其剑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7b 页 WYG0879-0564d.png
可以切玉断犀王深宝之遂霸其国后以石匣埋藏及
晋之中兴夜有紫色冲斗牛张华使雷焕为丰城县令
掘而得之华与焕各宝其一拭以华阴之土光耀射人
后华遇害失剑所在焕子佩其一剑过延平津剑鸣飞
入水及入水寻之但见双龙缠屈于潭下目光如电遂
不敢前取矣
  洞庭山
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8a 页 WYG0879-0565a.png
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楚怀王之时举群才赋诗
于水湄故云潇湘洞庭之乐听者令人难老虽咸池九
韶不得比焉每四仲之节王常绕山以游宴举四仲之
气以为乐章仲春律中夹钟乃作轻风流水之诗宴于
山南时中蕤宾乃作皓露秋霜之曲后怀王好进奸雄
群贤逃越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湘披蓁茹草混同禽
兽不交世务采柏实以和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
赴清泠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其神游于天河精灵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8b 页 WYG0879-0565b.png
时降湘浦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其山又有灵洞入
中常如有烛于前中有异香芬馥泉石明朗采药石之
人入中如行十里回然天清霞耀花芳柳暗丹楼琼宇
宫观异常乃见众女电裳冰颜艳质与世人殊别来邀
采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奏以箫管丝桐饯
令还家赠之丹醴之诀虽怀慕恋且思其子息郤还洞
穴还若灯烛导前便绝饥渴而达旧乡已见邑里人户
各非故乡邻唯寻得九代孙问之云远祖入洞庭山采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9a 页 WYG0879-0565c.png
药不还今经三百年也其人说于乡里亦失所之
 录曰按禹贡山海正史说名山大泽或不列书图著
 于编杂之部或有乍无或同乍异故使览者回惑而
 疑焉至如列子所说员峤岱与瑰奇是聚先坟莫记
 蓬莱瀛州方丈各有别名昆吾神异张骞亦云焉睹
 中外不同寒暑律人獦禽至其异气云水草木怪丽
 殊形考之载籍同其生类非夫贵远体大则笑其虚
 诞俟诸宏博验斯灵异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69b 页 WYG0879-0565d.pn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0a 页 WYG0879-0566a.png
  海内十洲记(东方朔/)
  祖洲在东海   瀛洲在东海
  炎洲在南海   玄洲在北海
  长洲在东海   元洲在北海
  流洲在南海   生洲在东海
  凤麟洲在西海  聚窟洲在西海
汉武帝既闻王母说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
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0b 页 WYG0879-0566b.png
人迹所稀绝处又始知东方朔非世常人是以延之曲
室而亲问十洲所在所有之物名故书记之方朔云臣
学仙者耳非得道之人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名儒墨于
文教之内抑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
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矣亦由尊上好道且复欲抑绝
其威仪也曾随师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
丘纯阳之陵始青之下月宫之间内游七丘中旋十洲
践赤县而遨五岳行陂泽而息名山臣自少及今周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1a 页 WYG0879-0566c.png
六天广陟天光极于是矣未若凌虚之子飞真之官上
下九天洞视百万北极勾陈而并华盖南翔太丹而栖
大夏东之通阳之霞西薄寒穴之野日月所不逮星汉
所不与其上无复物其下无复底臣所识乃及于是愧
不足以酬广访矣
祖洲近在东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万里上有
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长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
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昔秦始皇大苑中多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1b 页 WYG0879-0566d.png
枉死者横道有鸟如乌状衔此草覆死人面当时起坐
而自活也有司闻奏始皇遣使者赍草以问北郭鬼谷
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
琼田中或名为养神芝其叶似菰苗丛生一株可活一
人始皇于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𤼵童
男童女五百人率摄楼船等入海寻祖州遂不返福道
士也字君房后亦得道也
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2a 页 WYG0879-0567a.png
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
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生洲上多
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两岸三
十六万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
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
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里去北岸九万里上有风生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2b 页 WYG0879-0567b.png
兽似豹青色大如狸张网取之积薪数车以烧之薪尽
而兽不然灰中而立毛亦不燋斫刺不入打之如灰囊
以铁锤锻其头数十下乃死而张口向风须臾复活以
石上菖蒲塞其鼻即死取其脑和菊花服之尽十斤得
寿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毛长三
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许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是
此兽光照状如火光相似取其兽毛以缉为布时人号
为火浣布此是也国人衣服垢污以灰汁浣之终无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3a 页 WYG0879-0567c.png
净唯火烧此衣服两盘饭间振摆其垢自落洁白如雪
亦多仙家
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各五千里去岸
二十五万里上饶山川及多大树树乃有二千围者一
洲之上专是林木故一名青丘又有仙草灵药甘液玉
英靡所不有又有风山山恒震声有紫府宫天真仙女
游于此地
元洲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3b 页 WYG0879-0567d.png
玄涧涧水如蜜浆饮之长生与天地相毕服此五芝亦
得长生不死亦多仙家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里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
川积石名为昆吾冶其石成铁作剑光明洞照如水晶
状割玉物如割泥亦饶仙家
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接蓬莱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
百里去西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数万天气安和芝
草常生地无寒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4a 页 WYG0879-0568a.png
之水味如饴酪至良洲者也
凤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
水绕之鸿毛不浮不可越也洲上多凤麟数万各为群
又有山川池泽及神药百种亦多仙家煮凤喙及麟角
合煎作膏名之为续弦胶或名连金泥此胶能续弓弩
已断之弦刀剑断折之金更以胶连续之使力士掣之
他处能断所续之际终无断也武帝天汉三年帝幸北
海祠恒山四月西国王使至献此胶四两吉光毛裘武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4b 页 WYG0879-0568b.png
帝受以付外库不知胶裘二物之妙用也以为西国虽
远而上贡者不奇稽留使者未遣之时武帝幸华林园
射虎而弩弦断使者时从驾又上胶一分使口濡以续
弩弦帝惊曰异物也乃使武士数人共对掣引之终日
不脱如未续时也胶色青如碧玉吉光毛裘黄色盖神
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沈入火不燋帝于是乃悟厚
谢使者而遣去赐以牡桂乾姜等诸物是西方国之所
无者又益思东方朔之远见周穆王时西夷献昆吾割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5a 页 WYG0879-0568c.png
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
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冥夕出杯于中庭以向天
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
器秦始皇时西夷献切玉刀无复常满杯耳如此胶之
所出从凤麟洲来剑之所出必从流洲来并是西海中
所有也
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崙二
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真仙灵官宫第比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5b 页 WYG0879-0568d.png
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
之兽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人鸟山山
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
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惊神骇
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
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
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
香一种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6a 页 WYG0879-0569a.png
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薰死人更加神验征和三年
武帝幸安定西夷月支国王遣使献香四两大如雀卵
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又献猛兽一
头形如五六十日犬子大如狸而色黄命国使将入呈
帝见之使者抱之似犬羸细秃悴尤怪其之非也问使
者此小物可弄何谓猛兽使者对曰夫威加百禽者不
必系之以大小是以神麟故为巨象之王鸾凤必为大
鹏之宗百足之虫制于螣蛇亦不在于巨细也臣去国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6b 页 WYG0879-0569b.png
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
连月不散者当知中国时有好道之君我王固将贱百
家而贵道儒薄金玉而厚灵物也故搜奇蕴而贡神香
步天林而请猛兽乘毳车而济弱渊策骥足以度飞沙
契阔途遥辛苦蹊路于今已十三年矣神香起夭残之
死疾猛兽却百邪之魅鬼夫此二物实济众生之至要
助政化之升平岂图陛下反不知真乎是臣国占风之
谬矣今日仰鉴天姿亦乃非有道之君也眼多视则贪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7a 页 WYG0879-0569c.png
色口多言则犯难身多动则淫贼心多饰则奢侈未有
用此四者而成天下之治也武帝恧然不平又问使者
猛兽何方而伏百禽食啖何物膂力何比其所生何乡
耶使者曰猛兽所出或生昆崙或生玄圃或生聚窟或
生天路其寿不穷食气饮露解人言语仁慧忠恕当其
仁也爱护蠢动不犯虎豹当其威也一声叫发千人伏
息牛马百物惊断絙系武士奄忽失其势力当其神也
立兴风云吐嗽雨露百邪迸走蛟龙腾骛处于太上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7b 页 WYG0879-0569d.png
厩役御狮子名曰猛兽盖神光无常能为大禽之宗主
乃玃天之元王辟邪之长帅者也灵香虽少斯更生之
神丸也疫病灾死者将能起之及闻气者即活也芳又
特甚故难歇也于是帝使使者令猛兽发声试听之使
者乃指兽命唤一声兽𦧇唇良久忽叫如天大雷霹雳
又两目如䃱磹之交光光朗冲天良久乃止帝登时颠
蹶掩耳震动不能自止侍者及武士虎贲皆失仗伏地
诸内外牛马豕犬之属皆绝绊离系惊骇放荡久许咸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8a 页 WYG0879-0570a.png
定帝忌之因以此兽付上林苑令虎食之于是虎闻兽
来乃相聚屈积如死虎伏兽入苑径上虎头溺虎口去
十步已来顾视虎虎辄闭目帝恨使者言不逊欲收之
明日失使者及猛兽所在遣四出寻讨不知所止到后
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大半帝试取月支神
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
于是信知其神物也乃更秘录馀香后一旦又失之检
函封印如故无复香也帝愈懊恨恨不礼待于使者益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8b 页 WYG0879-0570b.png
贵方朔之遗语自愧求李君之不勤惭卫叔卿于揩庭
矣明年帝崩于五柞宫已亡月支国人鸟山震檀却死
等香也向使厚待使者帝崩之时何缘不得灵香之用
耶自合命殒矣
沧海岛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
面绕岛各广五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沧海也岛上
俱是大山积石至多石象八石石脑石桂英流丹黄子
石胆之辈百馀种皆生于岛石服之神仙长生岛中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9a 页 WYG0879-0570c.png
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所治仙官数万人居焉
方丈洲在东海中心西南东北岸正等方丈方面各五
千里上专是群龙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
治之处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来此洲受太玄生箓仙
家数十万耕田种芝草课计顷亩如种稻状亦有玉石
泉上有九源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及龙蛇巨鲸阴精
水兽之辈
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79b 页 WYG0879-0570d.png
海海广狭浩污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味
香美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
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又有椹树长者数千
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
扶桑仙人食其椹而一体皆作金光色飞翔空玄其树
虽大其叶椹故如中夏之桑也但椹稀而色赤九千岁
一生实耳味绝甘香美地生紫金丸玉如中夏之瓦石
状真仙灵官变化万端盖无常形亦有能分形为百身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0a 页 WYG0879-0571a.png
十丈者也
蓬丘蓬莱山是也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
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
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
真人所居唯飞仙有能到其处耳
昆崙号曰昆崚在海西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
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山东南接积石圃西北接北
户之室东北临大活之井西南至承渊之谷此四角大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0b 页 WYG0879-0571b.png
山实昆崙之支辅也积石辅南头是王母告周穆王云
咸阳去此四十六万里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有三
角方广万里形如偃盆下狭上广故名曰昆崙山三角
其一角正北于辰之辉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
玄圃堂其一角正东名曰昆崙宫其一角有积金为天
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所其北户山
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鲜如流精之阙光碧玉
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锦云烛日珠霞九光西王母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1a 页 WYG0879-0571c.png
之所治也真宫仙灵之所宗上通璿玑元气流布五常
玉衡理九天而调阴阳品物群生希奇特出皆在于此
天神济济不可具记此乃天地之根纽万度之纲柄矣
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于珉城象
纲辅也诸百川极深水灵居之其阴难到故治无常处
非如丘陵而可得论尔乃天地设位物象之宜上圣观
方缘形而著尔乃处玄风于西极坐王母于坤乡昆吾
镇于流泽扶桑植于碧津离合火生而光兽生于炎野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1b 页 WYG0879-0571d.png
次揔众阴是以仙都宅于海岛艮位名山蓬山镇于寅
丑巽体元女养巨木于长洲高风鼓于群龙之位畅灵
符于瑕丘至妙玄深幽神难尽真人隐宅灵陵所在六
合之内岂唯数处而已哉此盖举其标未尔臣朔所见
不博未能宣通王母及上元夫人圣旨昔曾闻之于得
道者说此十洲大丘灵阜皆是真仙隩墟神官所治其
馀山川万端并无觌者矣其北海外又有钟山在北海
之子地隔弱水之北一万九千里高一万三千里上方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2a 页 WYG0879-0572a.png
七千里周旋三万里自生玉芝及神草四十馀种上有
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舍天帝居治处也钟山之南有
平邪山北有蛟龙山西有劲草山东有束木山四山并
钟山之枝干也四山高钟山三万里官城五所如一登
四面山下望乃见钟山尔四面山乃天帝君之城域
也仙真之人出入道经自一路从平邪山东南入穴
中乃到钟山北阿门外也天帝君揔九天之维贵无
比焉山源周回具有四城之高但当心有观于昆崙也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2b 页 WYG0879-0572b.png
昔禹治洪水既毕乃乘蹻车度弱水而到此山祠上帝
于北阿归大功于九天又禹经诸五岳使工刻石识其
里数高下其字科斗书非汉人所书今丈尺里数皆禹
时书也不但刻剫五岳诸名山亦然刻山之独高处尔
今书是臣朔所具见其王母所道诸灵薮禹所不履唯
书中夏之名山尔臣先师谷希子者太上真官也昔授
臣昆崙钟山蓬莱山及神洲真形图昔来入汉留以寄
知故人此书又尤重于岳形图矣昔也传授年限正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3a 页 WYG0879-0572c.png
尔陛下好道思微甄心内向天尊下降并传授宝秘臣
朔区区亦何嫌惜而不宣所有哉然术家幽其事道法
秘其师术泄则事多疑师显则妙理散愿且勿宣臣之
意也
武帝欣闻至说明年遂复从受诸真形图常带之肘后
八节当朝拜灵书以书求度脱焉朔谓滑稽逆知预观
帝心故弄万乘傲公侯不可得而师友不可得而喜怒
故武帝不能尽至理于此人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3b 页 WYG0879-0572d.pn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4a 页 WYG0879-0573a.png
  洞天福地记(杜光庭/)
国家保安宗社修金箓斋设罗天醮祈恩请福谢过消
灾投金龙玉简于天下名山洞府谨按本教龟山白玉
上经具列所在去处云尔
第一玉屋洞周回一万里名小有清虚之天在东都
第二委羽洞周回一万里名大有虚明之天在兖州东

第三西城洞周回三千里名太玄总真之天在梁州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4b 页 WYG0879-0573b.png
王母所居昆崙之别宫
第四西玄洞周回一千里名三元极真之天在华州
第五青城洞周回二千里名宝仙九室之天在蜀青城

第六赤城洞周回三百里名上玉清平之天在台州唐
兴县
第七罗浮洞周回五百里名珠明耀真之天在惠州博
罗县八十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5a 页 WYG0879-0573c.png
第八句曲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金坛华阳之天在润
州金坛县界属茅山
第九林屋洞周回四百里名佐神幽墟之天在苏州洞
庭湖中
第十括苍洞周围三百里名成德隐玄之天在台州乐
安县界有宫一所
 右十洞天大小悉皆相通光明景耀妙异不可备陈
 太上列上真之封掌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5b 页 WYG0879-0573d.png
第一洞霍童山周回三千里名霍林之天在福州长溪
县有三所观及游仙湖
第二洞东岳泰山周回一千里名蓬玄之天在兖州
第三洞南岳衡山周回七百里名朱陵之天在衡州衡
山县
第四洞西岳华山周回三百里名总仙之天在华州
第五洞北岳镇山周回一百三十里名总玄之天在镇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6a 页 WYG0879-0574a.png
第六洞中岳嵩山周回三千里名思真之天在洛州
第七洞峨嵋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

第八洞庐山周回二百六十里名洞灵咏真之天在江

第九洞四明山周回一百八十里名丹山赤水之天在
明州
第十洞会稽山周回三百五十里名阳明洞天一名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6b 页 WYG0879-0574b.png
玄太元之天在越州
第十一洞太白山周回五百里名玄德之天在明州
第十二洞西山周回三百里名天宝极玄之天在洪州
第十三洞大围山周回三百里名好生玄上之天在潭
州醴陵县
第十四洞潜山周回八十里名天柱司玄之天在舒州
怀宁县
第十五洞鬼谷山周回七十里名玄思之天在信州贵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7a 页 WYG0879-0574c.png
溪县
第十六洞武夷山周回一百二十里名升真化玄之天
在建宁府
第十七洞玉笥山周回一百二十里名太秀法乐之天
在临江军
第十八洞华盖山周回三十里名容成太玉之天在温
州永嘉县
第十九洞盖竹山周回八十里名长耀宝元之天在台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7b 页 WYG0879-0574d.png
州临海县
第二十洞都峤山周回一百八十里名宝玄之天在容

第二十一洞白石山周回七十里名琼秀长真之天在
和州
第二十二洞句漏山周回四十里名玉阙宝圭之天在
容州流阳县
第二十三洞九疑山周回三十里名相真太虚之天在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8a 页 WYG0879-0575a.png
道州
第二十四洞洞阳山周回一百十里名洞阳隐观之天
在潭州
第二十五洞幕阜山周回一百里名玄真太元之天在
鄂州唐年县
第二十六洞大酉山周回一百里名大酉华妙之天在
辰州
第二十七洞金庭山周回三百里名金庭崇妙之天在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8b 页 WYG0879-0575b.png
剡县
第二十八洞麻姑山周回一百五十里名丹霞之天在
抚州南城县
第二十九洞仙都山周回三百里名祈仙之天在处州
缙云县
第三十洞青田山周回四十里名青田太鹤之天在处
州青田县
第三十一洞钟山周回一百里名朱湖太生之天在润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9a 页 WYG0879-0575c.png
州上元县
第三十二洞良常山周回三十里名方会之天在茅山
东北
第三十三洞紫盖山周回八十里名紫玄洞照之天在当阳
第三十四洞天目山周回二百里名太微玄盖之天在
杭州馀杭县
第三十五洞姚源山周回七十里名白马玄光之天在
朗州武陵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89b 页 WYG0879-0575d.png
第三十六洞金华山周回一百五十里名金华洞元之
天在婺州金华县
 右三十六小洞天出本教龟山白玉山经
地肺山在润州茅山
盖竹山在台州临海县
石磕山在台州黄岩县
东仙源在台州乐安县
青屿山在西海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0a 页 WYG0879-0576a.png
赤水山在真诰岩
郁木坑在临江军新淦县
丹霞洞在抚州南城县
君山在洞庭湖中
桂源山在桂州桂阳县
灵墟在天台山
沃州在剡县南
天姥岑在唐兴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0b 页 WYG0879-0576b.png
若耶溪在会稽县
金庭山在剡县
清远山浦在阳县
安山在交州
马岭山在郴州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
洞真墟在长沙县西
青玉坛在衡山祝融峰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1a 页 WYG0879-0576c.png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
光天坛在南岳
洞宫在长溪县
陶山在温州安固县
三皇井在温州永嘉县
烂柯山在衢州西安县
芹溪在建宁府建阳县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1b 页 WYG0879-0576d.png
灵山在饶州
泉水源在龙川界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
閤皂山在临江军新淦县
始丰山在丰城县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
钵池在楚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2a 页 WYG0879-0577a.png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
毛公坛在洞庭湖中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
桐柏山在台州唐兴县
平都山在忠州
绿罗山在武陵县
彰龙山在沣阳县
抱福山在连州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2b 页 WYG0879-0577b.png
大面山在鄂州
虎溪在江州
元辰山在都昌县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
德山在武陵县
蓝水在河中
玉峰在河中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3a 页 WYG0879-0577c.png
商谷山在商州
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
湖鱼洞在姚州西
白山中条山在河中
司马悔山在天台北面
绵竹山在蜀西川
甘山在黔中
瑰山在溪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3b 页 WYG0879-0577d.png
金城山在古限戍
云山在朗州武陵县
北邙山在东都
武当山在均州
女几山在洛州福昌县
少室山在东都
丽山在江州
西仙源在台州峤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4a 页 WYG0879-0578a.png
南田山在东海
玉琉山在乐城县
抱犊山在镇州
  右七十二福地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4b 页 WYG0879-0578b.pn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5a 页 WYG0879-0578c.png
  别国洞冥记(郭宪/)
汉武帝未诞之时景帝梦一赤彘从云中直下入崇兰
阁帝觉而坐于阁上果见赤气如烟雾来蔽户牖望上
有丹霞蓊郁而起乃改崇兰阁为猗兰殿后王夫人诞
武帝于此殿有青雀群飞于霸城门乃改为青雀门乃
更修饰刻木为绮橑雀去因名青绮门
建元二年帝起腾光台以望四远于台上撞碧玉之钟
挂悬黎之磬吹霜条之篪唱来云依日之曲方朔再拜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5b 页 WYG0879-0578d.png
于帝前曰臣东游万林之野获九色凤雏涔源丹濑之
水赤色西过洞壑得沧渊虬子静海游珠洞壑在虞渊
西虬泉池在五柞宫北中有追云舟起风舟侍仙舟含
烟舟或以沙棠为枻楫或以木兰文柘为橹棹又起五
层台于月下
甘泉宫南昆明池中有灵波殿七间皆以桂为柱风来
自香帝既耽于灵怪常得丹豹之髓白凤之膏磨青锡
为屑以苏油和之照于神坛夜暴雨光不灭有霜蛾如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6a 页 WYG0879-0579a.png
蜂赴火侍者举麟须拂拂之
元光中帝起寿灵坛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
丈有朱露色如丹汁洒其叶地皆成珠其枝似龙之倒
垂亦曰珍枝树此坛高八丈帝使董谒乘云霞之辇以
升坛至夜三更闻野鸡鸣忽如曙西王母驾玄鸾歌春
归乐谒乃闻王母歌声而不见其形歌声绕梁三匝乃
止坛傍草树枝叶或翻或动歌之感也四面列种软枣
条如青桂风至自拂阶上游尘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6b 页 WYG0879-0579b.png
董谒字仲玄武都郁邑人也少好学尝游山泽负挟图
书患其繁重家贫拾树叶以代书简言其易卷怀也编
荆为床聚鸟兽毛以寝其上
波祗国亦名波弋国献神精香草亦名荃蘼一名春芜
一根百条其间如竹节柔软其皮如丝可为布所谓春芜
布亦名香荃布坚密如纨冰也握一片满室皆香妇人
带之弥月芬馥
翕韩国献飞骸兽状如鹿青色以寒青之丝为绳系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7a 页 WYG0879-0579c.png
及死帝惜之而不瘗挂于苑门皮毛皆烂朽惟骨色犹
青时人咸知其神异更以绳系其足往视之惟见所系
处存而头尾及骨皆飞去
旦露池西有灵池方四百步有连钱荇浮根菱倒枝藻
连钱荇荇如钱文浮根菱根出水上叶沈波下实细薄
皮甘香叶半青半白霜降弥美因名青冰菱也倒枝藻
者枝横倒水中长九尺馀如结网有野鸭秋凫及鸥鹥
来翔水上入此草中皆不得出如缯网也亦名水网藻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7b 页 WYG0879-0579d.png
中有转羽舫凌龙舫凌波舫帝尝游宴于此
瑶琨去玉门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之以酿酒则味如
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而醒
琳国去长安九千里生玉叶李色如碧玉数十年一熟
味酸昔韩终常饵此李名韩终李
元封三年大秦国贡花蹄牛其色駮高六尺尾环绕
其身角端有肉蹄如莲花善走多力帝使辇铜石以起
望仙宫迹在石上皆如花形故阳关之外花牛津时得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8a 页 WYG0879-0580a.png
异石长十丈高三丈立于望仙宫因名龙钟石武帝末
此石自陷入地唯尾出土上今人谓龙尾墩也
帝好微行于长安城西夜见一螭游于路董谒曰昔桀
媚末喜于膝上以金簪贯玉螭腹为戏今螭腹馀金簪
穿痕安知非此耶曰白龙鱼麟网者食之帝曰试我也
元封四年脩弥国献駮骡高十尺毛色赤斑皆有日月
之象帝以金𤥻为锁绊以宝器盛刍以饲之
勒毕国人长三十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常群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8b 页 WYG0879-0580b.png
飞往日下自曝身热乃归饮丹露为浆丹露者日初出
有露汁如珠也
太初三年起甘泉望风台台上得白珠如花一枝帝以
锦盖覆之如照月矣因名照月珠以赐董偃盛以琉璃
之筐
李克冯翊人也自言三百岁荷草畚负五岳真图而至
帝礼待之亦号负图先生也
孟岐河清之逸人也年可七百岁语及周初事了然如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9a 页 WYG0879-0580c.png
目前岐侍周公升坛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玉笏
与之岐尝宝执每以衣袂拂拭之笏厚七分今铳断恒
切桂叶食之周帝好仙时披草盖而来谒帝焉
郭琼东郡人也形貌丑劣而意度过人曾宿人家辄乞
薪自照读书书眠眼不闭行地无迹帝闻其异徵焉
黄安代郡人也为代郡卒自云卑猥不获处人间执鞭
怀荆而读书画地以记数者夕地成池矣时人谓黄安
年可八十馀视如童子常服朱砂举体皆赤冬不著裘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99b 页 WYG0879-0580d.png
坐一神龟广二尺人问子坐此龟几年矣对曰昔伏羲
始造网罟获此龟以授吾吾坐龟背已平矣此虫畏日
月之光二千岁即一出头吾坐此龟已见五出头矣行
即负龟以趋世人因而谓黄安万岁矣
帝所幸宫人名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
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李延年和之于芝生殿唱回
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置丽娟于明离之帐恐尘垢污
其体也帝常以衣带縳丽娟之袂闭于重幕之中恐随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0a 页 WYG0879-0581a.png
风而去也丽娟以琥珀为佩置衣裾里不使人知乃言
骨节自鸣相与为神怪也
西域献龙虎高七尺映日看之光如聚炬火有童子遥
见有黄鹄白首鼓翅于帝前即方朔著黄绫单衣头班
白汉朝皆异其神化而不测其年矣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0b 页 WYG0879-0581b.pn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1a 页 WYG0879-0581c.png
  西京杂记序
汉之西京惟固书为该练非固之能尔亦其所资者缮
也仲尼约之宝书马迁鸠诸国史因宝而成在古皆然
也暇得葛洪氏西京杂记读之云为刘子骏所撰以甲
乙第次百卷考比固作殆是全取刘书有小异同耳洪
又抄集固所不录者二万许言命曰西京杂记予于是
始知固之汉书盖根起于子骏也乃溯忆其所不录之
故大约有四则猥琐可略闲漫无归与夫杳昧而难凭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1b 页 WYG0879-0581d.png
触忌而须讳者也其猥琐者则霍妻遗衍之类是也其
闲漫者则上林异植之类是也其杳昧者则宣狱佩镜
秦库玉灯之类是也而其触忌者则庆郎赵后之类是
也凡若此者披金置沙法所删弃矣至于乘舆大驾仪
在典章鲍董问对言关理奥亦皆摈落而无采宜书而
不书者何也岂不幸存于杂记欤但今所传且失其半
又非洪之故简矣鸣呼后代之儒安得如子骏者遐收
汇集以待班固者出欤诚为史家之一嘅也吴郡黄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2a 页 WYG0879-0582a.png
曾撰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2b 页 WYG0879-0582b.pn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3a 页 WYG0879-0582c.png
  西京杂记(刘歆/)
  天子笔
天子笔管以错宝为跗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
之以杂宝为匣厕以玉璧翠羽皆直百金
  吉光裘
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上时服此裘以听朝
  戚夫人
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3b 页 WYG0879-0582d.png
每泣下流涟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
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彄环
戚姬以百鍊金为彄环照见指骨上恶之以赐侍儿鸣
玉耀光等各四枚
  斩蛇剑
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奏白玉玺高祖斩白蛇剑剑
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4a 页 WYG0879-0583a.png
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
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
  七孔针
汉䌽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宝镜
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
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旧传此镜见妖魅得
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及接大位每持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4b 页 WYG0879-0583b.png
此镜感咽移辰常以琥珀笥盛之缄以戚里织成锦一
曰斜文锦帝崩不知所在
  蒲桃锦
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
绫出钜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
作之机用一百二十镊六十日成一匹匹直万钱又与
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黄金百两为起第宅奴婢
不可胜数衍犹怨曰吾为尔成何功而报我若是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5a 页 WYG0879-0583c.png
  昭阳殿
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中庭彤朱而殿上丹漆砌皆铜
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含蓝田璧明珠
翠羽饰之上设九金龙皆衔九子金铃五色流苏带以
绿文紫绶金银花镊每好风日幡旄光影照耀一殿铃
镊之声惊动左右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玉几
玉床白象牙簟绿熊席席毛长二尺馀人眠而拥毛自
蔽望之不能见坐则没膝其中杂熏诸香一坐此席馀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5b 页 WYG0879-0583d.png
香百日不歇有四玉镇皆达照无瑕缺窗扉多是绿琉
璃亦皆达照毛发不得藏焉椽桷皆剖作龙蛇萦绕其
间麟甲分明见者莫不兢慄匠人丁缓李菊巧为天下
第一缔构既成向其姊子樊延年说之而外人稀知莫
能传者
  昆明池
昆明池刻玉石为鱼每至雷雨鱼常鸣吼鬐尾皆动汉
世祭之以祈雨往往有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6a 页 WYG0879-0584a.png
  长安巧工
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满灯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
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
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
之被褥故以为名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
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七轮扇
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6b 页 WYG0879-0584b.png
寒颤
  赵后
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
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为当时第一
皆擅宠后宫
  王嫱
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7a 页 WYG0879-0584c.png
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
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
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
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画工有杜陵毛
延寿为人形丑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陈敞新礼刘白
龚宽并工为牛马飞鸟众势人形好丑不逮延寿下杜
阳望亦善画尤善布色樊育亦善布色同日弃市名画
工于是差稀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7b 页 WYG0879-0584d.png
  五侯鲭
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
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
奇味焉
  鹔鹴裘
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
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
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8a 页 WYG0879-0585a.png
酒相如亲著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王孙果以为病乃
厚给文君文君遂为富人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
际常若芙容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
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
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
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新丰
太上皇徙长安居深宫悽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其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8b 页 WYG0879-0585b.png
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
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
之太上皇乃悦故新丰多无赖无衣冠子弟故也高祖
少时常祭枌榆之社及移新丰亦还立焉高祖既作新
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
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于通涂亦竞识其家其匠人胡
宽所营也移者皆悦其似而德之故竞加赏赠月馀致
累百金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9a 页 WYG0879-0585c.png
  珠帘
汉诸陵寝皆以竹为帘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昭阳
殿织珠为帘风至则鸣如珩佩之声
  子虚赋
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
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
成其友人盛览字长通牂牱名士尝问以作赋相如曰
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09b 页 WYG0879-0585d.png
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
内不可得而传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终身不复
敢言作赋之心矣
  思贤苑
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客
馆皆广庑高轩屏风帏褥甚丽
  王胥
广陵王胥有勇力常于别囿学格熊后遂能空手搏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0a 页 WYG0879-0586a.png
莫不绝脰后为兽所伤陷脑而死
  贾佩兰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
时见戚夫人侍高帝尝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
几半日不言叹息悽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
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
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
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0b 页 WYG0879-0586b.png
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
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
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
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
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
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
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
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1a 页 WYG0879-0586c.png
  白头吟
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
如乃止
  枚皋长卿
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
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疾行无善迹矣扬子云
曰军旅之际戎马之间飞书驰檄用枚皋廊庙之下朝
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1b 页 WYG0879-0586d.png
  董贤第
哀帝为董贤起大第于北阙下重五殿洞六门柱壁皆
画云气蘤山灵水怪或衣以绨锦或饰以金玉南门
三重署曰南中门南上门南更门东西各三门随方面
题署亦如之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平津侯
平津侯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阁营客馆以招天下
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馆以待大才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2a 页 WYG0879-0587a.png
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其有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处
钦贤之馆其有才堪九列将军二千石者居翘材之馆
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而躬自菲薄所
得俸禄以奉待之
  闽越王
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白鹇黑鹇各一
双高帝大悦厚报遣其使
  江都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2b 页 WYG0879-0587b.png
江都王劲捷能超七尺屏风
  天玺
元后在家尝有白燕衔白石大如指坠后绩筐中后取
之石自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复还
合乃宝录焉后为皇后常并置玺笥中谓为天玺也
  虎子
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使侍中执之行幸以从
  紫泥玺室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3a 页 WYG0879-0587c.png
中书以武都紫泥为玺室加绿绨其上
  文固阳
茂陵文固阳本琅琊人善驯野雉为媒用以射雉每以
三春之月为茅障以自翳用觟矢以射之日连百数茂
陵轻薄者化之皆以杂宝鐕厕翳障以青州芦苇为弩
矢轻骑妖服追随于道路以为欢娱也阳死其子亦善
其事董司马好之以为上客
  李亨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3b 页 WYG0879-0587d.png
茂陵少年李亨好驰骏狗逐狡兽或以鹰鹞逐雉兔皆
为之佳名狗则有修毫釐睫白望青曹之名鹰则有青
翅黄眸青冥金距之属鹞则有从风鹞孤飞鹞杨万年
有猛犬名青駮买之百金
  东方生
东方生善啸每曼声长啸辄尘落帽
  刘道
齐人刘道强善弹琴能作单鹄寡凫之弄听者皆悲不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4a 页 WYG0879-0588a.png
能自摄
  赵后
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
列女之象亦善为归风送远之操
  郭舍人
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
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
激矢令还一矢百馀反谓之为骁言如博之揽枭于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4b 页 WYG0879-0588b.png
中为骁杰也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
  象牙簟
武帝以象牙为簟赐李夫人
  李广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
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
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矢
饮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5a 页 WYG0879-0588c.png
而石不伤
  魏王冢
魏襄王冢皆以文石为椁高八尺许广狭容四十人以
手扪椁滑液如新中有石床石屏风宛然周正不见棺
柩明器踪迹但床上有玉唾壶一枚铜剑二枚金玉杂
具皆如新物王取服之
  哀王冢
哀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有黄气如雾触人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5b 页 WYG0879-0588d.png
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初至一户无
扃钥石床方四尺床上有石几左右各三石人立侍皆
武冠带剑复入一户石扉有关钥叩开见棺柩黑光照
人刀斫不入烧锯截之乃漆杂兕革为棺厚数寸累积
十馀重力不能开乃止复入一户亦石扉开钥得石床
方七尺石屏风铜帐𨪋一具或在床上或在地下似是
帐糜朽而铜𨪋堕落床上石枕一枚尘埃朏朏甚高似
是衣服床左右石妇人各二十悉皆立侍或有执巾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6a 页 WYG0879-0589a.png
镜镊之象或有执盘奉食之形无馀异物但有铁镜数
百枚
  袁盎冢
袁盎冢以瓦为棺椁器物都无唯有铜镜一枚
  汉制
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以象牙为
火笼笼上皆散花文后宫则五色绫文以酒为书滴取
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夏则羽扇冬设缯扇公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6b 页 WYG0879-0589b.png
侯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罽为橐以凭之不得加绨

  鱼藻宫
赵王如意年幼未能亲外傅戚姬使旧赵王内傅赵媪
傅之号其室曰养德宫后改为鱼藻宫
  赵王
惠帝尝与赵王同寝处吕后欲杀之而未得后帝早猎
王不能夙兴吕后命力士于被中缢杀之及死吕后不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7a 页 WYG0879-0589c.png
之信以绿囊盛之载以小軿车入见乃厚赐力士力士
是东郭门外官奴帝后知腰斩之后不知也
  日华宫
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馀区以待学士自奉
养不踰宾
  太液池
太液池边皆是彫胡紫萚绿节之类菰之有米者长安
人谓为彫胡葭芦之未解叶者谓之紫萚菰之有首者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7b 页 WYG0879-0589d.png
谓之绿节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
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鵁青鸿鹢动辄成群
  丹青树
终南山多离合草叶似江蓠而红绿相杂茎皆紫色气
如萝勒有树直上百尺无枝上结丛条如车盖叶一青
一赤望之班駮如锦绣长安谓之丹青树亦云华盖树
亦生熊耳山
  蛟龙玉匣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8a 页 WYG0879-0590a.png
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镂武帝匣
上皆缕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成帝
成帝设云帐云幄云幕于甘泉紫殿世谓三云殿汉掖
庭有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开襟阁临池观不
在簿籍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长鸣鸡
成帝时交趾越巂献长鸣鸡伺鸡晨即下漏验之晷刻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8b 页 WYG0879-0590b.png
无差鸡长鸣则一食顷不绝长距善斗
  盛饰鞍马
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皆以白玉作之玛瑙石为勒
白光琉璃为鞍鞍在闇室中常照十馀丈如昼日自是
长安始盛饰鞍马竞加雕镂或一马之饰直百金皆以
南海白蜃为珂紫金为以饰其上犹以不鸣为患或
加以铃镊饰以流苏走则如撞钟磬若飞幡葆后得贰
师天马帝以玟㻁石为鞍镂以金银鍮石以绿地五色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9a 页 WYG0879-0590c.png
锦为蔽泥后稍以熊罴皮为之熊罴毛有绿光皆长二
尺者直百金卓王孙有百馀双诏使献二十枚
  剑铭
昭帝时茂陵家人献宝剑上铭曰直千金寿万岁
  弹棋
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为劳体非至尊所宜帝曰朕
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家君作弹棋以献帝大悦
赐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觐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19b 页 WYG0879-0590d.png
  四宝宫
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案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
人谓之四宝宫
  鲁恭王
鲁恭王好斗鸡鸭及鹅雁养孔雀鵁鶄俸榖一年费二
千石
  袁广汉
茂陵富人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0a 页 WYG0879-0591a.png
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
高十馀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氂牛青兕奇兽
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其中致江鸥
海鹤孕雏产鷇延漫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屋皆徘
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广汉后有罪诛
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植上林苑中
  蒲桃锦
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0b 页 WYG0879-0591b.png
  乐游苑
乐游苑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
或谓之光风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
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
  赵飞燕书
赵飞燕为皇后其女弟在昭阳殿遗飞燕书曰今日嘉
辰贵姊懋膺洪册谨上襚三十五条以陈踊跃之心
紫轮帽 金紫罗面衣 织成上襦 织成下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1a 页 WYG0879-0591c.png
裳 五色文绶 鸳鸯襦 鸳鸯被 鸳鸯褥 金错
绣裆 七宝綦履 五色文玉环 同心七宝钗 黄
金步摇 合欢圆珰 琥珀枕 龟文枕 珊瑚玦
玛脑彄 云母扇 孔雀扇 翠羽扇 九华扇 五
明扇 云母屏风 琉璃屏风 五层金博山香炉
回风扇 椰叶席 同心梅 含枝李 青木香 沈
水香 香螺卮(出南海一/名丹螺) 九真雄麝香 七枝镫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1b 页 WYG0879-0591d.png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2a 页 WYG0879-0592a.png
  南部烟花记(冯贽/)
  桂宫
陈后主为张贵妃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
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
一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丽华被素
袿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苏孕子靸玉华飞头履时独
步于中谓之月宫帝每入宴乐呼丽华为张嫦娥
  绿绮窗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2b 页 WYG0879-0592b.png
隋文帝为蔡容华作潇湘绿绮窗上饰黄金芙蓉花琉
璃网户文杏为梁彫刻飞走动值千金
  金齑玉脍
吴都献松江鲈鱼炀帝曰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
  闪电窗
帝观书处窗户玲珑相望金铺玉观辉映溢目号为闪
电窗
  帐中香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3a 页 WYG0879-0592c.png
江南李主帐中香法以鹅梨蒸沉香用之
  五方香床
隋炀帝观文殿前两厢为堂各十二间堂中每间十二
宝厨前设五方香床缀贴金玉珠翠每驾至则宫中擎
香炉在辇前行
  螺子黛
炀帝宫中争画长蛾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出波斯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3b 页 WYG0879-0592d.png
  司花女
迎辇花外殷紫内素腻菲芬粉蕊心深红跗争两花枝
干烘翠类通草无刺叶圆长薄其香气秾芬馥或惹襟
袖移日不散嗅之令人不多睡帝令宝儿持之号曰司
花女
  玉拨
隋炀帝朱贵儿插昆山润毛之玉拨不用兰膏而鬓鬟
鲜润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4a 页 WYG0879-0593a.png
  帐各异名
炀帝迷楼上张四宝帐帐各异名一名散春愁二名醉
忘归三名夜酣香四名延秋月
  金螭屏风
吴主亮命工人潘芳作金螭屏风镂祥物一百三十种
种种有生气远视若真一日与夫人戏触屏坠其一凤
顷之飞去
  响玉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4b 页 WYG0879-0593b.png
临池观竹既枯后每思其响夜不能寝帝为作薄玉龙
数十枚以缕线悬于檐外夜中因风相击听之与竹无
异民间效之不敢用笼以什骏代
  琵琶
陈后主孔贵嫔琵琶名怀风
  宫烛
炀帝香宝宫中烛心至跋皆用异屑燃之有异彩数里
  柘弹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5a 页 WYG0879-0593c.png
陈宫人喜于春林放柘弹
  尽画鸾凤
陈宫人佩玉尽画鸾凤
  尘香
陈宫人卧履皆以薄玉花为饰内散以龙脑诸香屑谓
之尘香
  思玄曲
炀帝在扬州每集童女鸣鼓吹箫歌龙女思玄之曲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5b 页 WYG0879-0593d.png
  乐器名
箫一名石弦鼓一名吹云筝一名东宛钟一名长啸一
名粲谷
  沈香履箱
陈宫人有沈香履箱金屈膝
  跋扈将军
隋炀帝泛舟忽阴风颇𦂳叹曰此风可谓跋扈将军
  北苑妆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6a 页 WYG0879-0594a.png
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
面皆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鬓上时号北苑妆
  金刚舞夜乂歌
隋诸葛昂高瓒争为豪侈昂屈瓒串长八赤饼阔丈馀
餤粗如柱酒行自作金刚舞以送之瓒复屈昂以车行
酒马行肉碓斩鲙碾蒜齑自唱夜叉歌以送之
  迷楼
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6b 页 WYG0879-0594b.png
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
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
  乌铜屏
上官自江外得替回铸乌铜屏数十面磨以成鉴为屏
可环于寝所帝御女纤毫皆入于鉴中以千金赐之
  色如桃花
侯夫人一日自经于栋下臂悬锦囊中有文左右取以
进帝反覆伤感抚其尸曰此已死颜色犹美如桃花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7a 页 WYG0879-0594c.png
  夜珠
一士人娶得陈宫人夜注火则恶煤气士人易以蜡复
恶其影荡人士人因诘之汝后宫何以照夜宫人曰唯
室中悬珠一颗耳
  堤柳
炀帝树堤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
  锦帆
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7b 页 WYG0879-0594d.png
  十六院
炀帝十六院皆自制名择宫中佳丽谨厚有容色美人
实之
  湖上曲
帝既作龙凤舸因制湖上曲望江南八阕多令宫中美
人歌唱之
  夹道宿
帝多幸苑中去来无时侍御多夹道而宿帝往往中夜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8a 页 WYG0879-0595a.png
即幸焉
  绣裙
梁武帝造五色绣裙加朱绳真珠为饰隋炀帝作长裙
十二披名仙裙
  来梦儿
炀帝沈湎失度每睡须棰烦劳动方就一梦侍儿韩俊
娥尤得意每就枕必令振耸支节常得美睡因呼为来
梦儿
说郛 卷六十六上 第 128b 页 WYG0879-0595b.png
  女相如
焬帝以合欢水果赐吴降仙降仙以红笺进诗谢帝曰
降仙才调女相如也
 
 
 
 
 说郛卷六十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