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说郛 卷六十五上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a 页 WYG0879-04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六十五上   元 陶宗仪 撰
  来南录(李翱/)
元和三年十月翱既受岭南尚书公之命四年正月己
丑自旌善第以妻子止船于漕乙未去东都韩退之石
浚川假舟送予明日及故洛东第访东野遂以东野行
浚川以妻疾自漕口先归黄昏到景云山居诘朝登上
方南望嵩山题姓名记别既食韩孟别予西归戊戌予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b 页 WYG0879-0485b.png
病寒饮葱酒以解表暮宿于巩庚子出洛下河止汴梁
口遂泛汴流通河于淮辛丑及河阴乙巳次汴州疾又
加召医察脉使人入卢又二月丁未朔宿陈留戊申医
人自卢又来宿雍丘乙酉次宋州疾渐瘳壬子至永城
甲寅至涌口丙辰次泗州见刺史假舟转淮上河如扬
州庚申下汴渠入淮风帆及盱眙风逆天黑色波水激
顺潮入新浦壬戌至楚州丁卯至扬州戊辰上栖灵浮
图辛未济大江至润州庚辰至常州壬午至苏州癸未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a 页 WYG0879-0486a.png
如虎丘之山息足千人石窥剑池宿望梅楼观走砌石
将游报息水涸舟不通无马道不果游乙酉济松江丁
亥官艘隙水溺舟败戊子至杭州己丑如武林之山(即/灵)
(隐天/竺寺)临曲波观轮登石桥宿高亭晨望平湖孤山江
涛穷竹道上新堂周眺群峰听松风召灵山永吟叫猿
山童学反舌声癸巳驾涛江逆波至富春丙申七里滩
至睦州庚子上杨盈川亭辛丑至衢州以妻疾止行居
开元佛寺临江亭后三月丁未朔翱在衢州甲子女某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b 页 WYG0879-0486b.png
生四月丙子朔翱在衢州与侯高宿石桥丙戌去衢州
戊子自常山上岭至玉山庚寅至信州甲午望君阳山
怪峰直耸似华山丙申上干越亭己亥直渡担石湖辛
丑至洪州遇岭南使游徐孺亭看荷叶五月壬子至吉
州壬戌至虔州己丑与韩泰安平渡江游灵应山居辛
未上大庾岭明日至浈昌癸酉上灵屯岭见韶石甲戌
宿灵鹫山居六月乙亥朔至韶州丙子至始兴公室戊
寅入东荫山看大竹笋如婴儿过浈阳峡己卯宿清远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a 页 WYG0879-0486c.png
峡山癸未至广州自东京至广州水道出衢信七千六
百里出上元西江七千一百有三十里自洛川下黄河
汴梁过淮至淮阴一千八百有三十里顺流自淮阴至
邵伯三百有五十里逆流自邵伯至江九十里自润州
至杭州八百里渠有高下水皆不流自杭州至常山六
百九十有五里逆流多惊滩以竹索引船乃可上自常
山至玉山八十里陆道谓之玉山岭自玉山至湖七百
有一十里顺流谓之高溪自湖至洪州一百有一十八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b 页 WYG0879-0486d.png
里逆流自洪州至大庾岭一千有八百里逆流谓之漳
江自大庾岭至浈昌一百有一十里陆道谓之大庾岭
自浈昌至广州九百有四十里顺流谓之浈江出韶州
谓之韶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a 页 WYG0879-0487a.png
  入蜀记(陆游/)
六日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岩突兀则峡中之
崄可知矣过碚望五龙及鸡笼山嵯峨正如夏云之奇
峰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碚上有石穴正方高可通人
俗谓之荆门则妄也晚至峡州泊至喜亭峡门在唐为
硖州后改为峡而印文则为陕州元丰中郎官何洵直
建言峡与陜相乱请改铸印文从山事下少府监而监
丞欧阳发言湖北之陕州从阜从夹(夹从/两入)陜西之陜州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b 页 WYG0879-0487b.png
从阜从夹(夹从/两人)偏旁不同本不相乱恐四方谓少府监
官皆不识字当时朝士之议皆是发而卒从洵直言改
铸云至喜亭记欧阳公撰黄鲁直书七日见知州叶安
行以小舟游西山甘泉寺竹桥石磴甚有幽趣有静练
洗心二亭下临江山颇疏豁法堂之右小径数十步至
孝妇泉谓姜诗妻庞氏也泉上有庞氏祠然欧阳公不
以为信故其诗曰业祠已废姜祠在事迹难寻楚语讹
又此篇首章云江上孤峰蔽绿萝初谓孤峰蒙藤萝耳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a 页 WYG0879-0487c.png
及至此乃知山下为绿萝溪也又至汉景帝庙及东山
寺景帝不知何以有庙于此欧阳公为令时有祈雨文
在庙中东山寺亦见欧阳公诗距望京门五里寺外一
亭临小池有山如屏环之颇佳晚群集于楚塞楼遍历
尔雅台锦障亭亭前海棠二本亦百年物尔雅台者图
经以为郭景纯注尔雅于此八日过下牢关夹江千峰
万嶂有竞起者有独拔者有崩欲压者有危欲坠者有
横裂者有直坼者有凸者有洼者有罅者奇怪不可尽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b 页 WYG0879-0487d.png
状初冬草木皆青苍不彫西望重山如阙江出其间则
所谓下牢溪欧阳公有诗云入峡水渐曲转滩山更多
即此也登三游洞蹑石磴二里其崄处不可著脚洞大
如三间屋有一穴通人过然阴黑峻崄缭山腹伛偻自
岩下至洞前差可行然下临溪潭石壁十馀丈水声恐
人又一穴后有壁可居钟乳岁久垂地若柱正当穴门
上有刻云黄大临弟庭坚同辛纮子大方绍圣二年三
月辛亥来游旁石壁上刻云景祐四年七月十日夷陵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a 页 WYG0879-0488a.png
欧阳永叔下缺一字又云判官丁下又缺数字丁者宝
臣也字元珍今丁字下二字亦髣髴可见殊不类元珍
字又永叔但曰夷陵不称今洞外溪上又有一崩石偃
仆刻云黄庭坚弟叔向子相侄儆同道人唐履来游观
辛亥旧题如梦中事也建中靖国元年三月庚寅按鲁
直初谪黔南以绍圣二年过此岁在乙亥今云辛亥者
误也泊石牌峡石穴中有石宛如老翁持鱼竿状九日
过扇子峡重山相掩正如屏风扇疑以此得名登虾蟆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b 页 WYG0879-0488b.png
碚水品所载第四泉是也虾蟆在山麓临江头鼻吻颔
绝类而背脊疱处尤逼真造物之巧有如此者自背上
深入得一洞穴石色绿涧泉泠泠有声自洞出垂虾蟆
口鼻间成水帘入江是日极寒岩岭有积雪而洞中温
然如春碚洞相对稍西有一峰孤起侵云名天柱峰自
此山势稍平然江岸皆大石堆积弥望正如浚渠土状
晚次黄牛庙山复高峻村人来卖茶茶如柴枝草叶苦
不可口庙灵感神封嘉应保安侯皆绍兴以来制书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a 页 WYG0879-0488c.png
其下即无义滩乱石塞中流望之可畏然舟过乃不甚
觉盖操舟之妙也传云神佐夏禹治水有功故食于此
门左右立小石马庙后丛木似冬青而非叶有黑文类
符篆然叶各不同欧诗刻石庙中又有张文忠一赞其
词曰壮哉黄牛有大神力辇聚巨石百千万亿剑戟齿
牙磥硊江侧壅激波涛险不可测威胁舟人骇怖失色
刲羊酾酒千载庙食张意似谓神聚石壅流以胁人求
祭飨盖过论也夜舟人来告请无击更鼓云庙后山中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b 页 WYG0879-0488d.png
多虎闻鼓则出十日早过鹿角虎头史君诸滩水缩已
三之二然湍险犹可畏泊城下归州秭归县界也与儿
曹步沙上回望正见黄牛峡庙后山如屏风叠嵯峨插
天第四叠上有若牛状其色赤黄前有一人如著帽立
者昨日及今早云冒山顶至是始见之因至白沙市慈
济院见主僧志坚问地名城下之由云院后有楚故城
今尚在因相与访之城在一冈阜上甚小南北有门前
临江水对黄牛峡城西北一山蜿蜒回抱山上有伍子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a 页 WYG0879-0489a.png
胥庙大抵自荆以西子胥庙至多城下多巧石如灵壁
湖口之类十一日过达洞滩滩恶乃陆行过滩滩际多
奇石五色粲然可爱亦或有文成物象及符书者犹见
黄牛峡庙后山太白诗云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
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欧阳公云朝朝暮暮见黄牛徒
使行人过此愁山高更远望犹见不是黄牛滞客舟盖
谚谓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一朝一暮黄牛如故故二公
皆及之欧阳公自荆渚赴夷陵而有下牢三游及虾蟆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b 页 WYG0879-0489b.png
碚黄牛庙诗者盖在官时来游也晚泊马肝峡口两山
对立修耸摩天略如庐山江岸多石颇碍牵百丈十一
日过东𤃩滩入马肝峡石壁高绝处有石下垂如肝故
以名峡其旁有狮子岩岩中有一小石蹲踞张颐碧草
被之如青狮子泉泠泠自岩中出溪上又有一峰孤起
秀丽略如小孤舟晚抵新滩十三日舟上新滩南岸曰
官漕(平/声)北曰龙门龙门水湍急多暗石官漕差可行故
舟率由南上然石多锐易穿船故为峡中最崄处必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9a 页 WYG0879-0489c.png
舟乃利往舟人利重载鲜不及也游江渎北庙庙正临
龙门下温泉出石隙常不涸一村赖之妇人负木盎汲
盎长二尺三足以杓挹水即倒坐旁石束盎于背而去
大抵峡中多役妇负物不独水也有妇负酒沽如负水
状呼买之长跪以献未嫁者率戴高二尺同心髻插银
钗多至六只后插牙梳如手大十四日留驿中晚渡江南
登山至江渎南庙有碑前进士曾华旦撰言因山崩石
壅为舟害于是著令自十月至二月禁行舟知归州赵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9b 页 WYG0879-0489d.png
诚闻于朝禁行舟疏凿之而滩害始去皇祐三年也盖
江绝于天圣中至是而复通然滩害至今未悉去若乘
冬春间水落石出时可并力尽镵去锐石则滩害可除
然滩上居民皆利于败舟贱卖板木及滞留货卖或赂
石工以为石不可去须断以必行乃可成又舟之所以
败皆失于重载当以大字刻石置驿前则过者必自惩
创矣十五日过白狗峡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去
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水味载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0a 页 WYG0879-0490a.png
水品色碧如黛已度过溪又里馀洞门小才袤丈既入
则可容数百人宏敞壮丽如入大宫殿中有石成幢盖
幡旗芝草竹笋仙人龙虎鸟兽之属千状万态莫不逼
真其绝异者东石正圆如日西日半规如月予平生所
见岩窦无及者有熙宁中谢师厚岑岩起题名又有陈
尧咨所作记叙此洞本末云猎者得之山中云十六日
到归州馆于报恩光孝寺距城一里许归之为州才三
四百家负卧牛山临江前即人鲊瓮城中无尺寸土滩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0b 页 WYG0879-0490b.png
声常如暴风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间然地比归
州差平或云楚始封于此山海经夏启封孟除于丹阳
城郭璞注云在秭归县南疑即此也然史记成王封熊
绎于丹阳裴骃乃云在枝江县未详孰是十七日群集
于望洋堂玩芳亭亦皆沙石荦确之地十九日访宋玉
宅在秭归县之东今为酒家旧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
以郡人避太守家讳去之可惜也二十日早离归州出
巫峡门过天庆观少留观唐天宝元年碑载明皇梦老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1a 页 WYG0879-0490c.png
子事巴东太守刘瑫所立字画颇清逸碑侧题当时郡
官吏胥姓名字亦佳又有周显德中荆南判官孙光宪
为知归州高从让所立碑从让盖南平王家子弟光宪
亦知名国史有事迹盖五代时归峡皆隶荆渚也殿前
有柏数百年物观下即叱滩乱石无数饭于灵泉寺遂
登舟过业滩亦名滩也水落舟轻俄顷遂过二十一日
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
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萧条邑中才百馀户自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1b 页 WYG0879-0490d.png
令廨而下皆茅茨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临江山遂
登双柏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
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
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
珠溅玉冷入肌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
入楚行五千馀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
正在县廨厅事之后二十二日发巴东山益奇怪有夫
子洞者一窦在峭壁绝高处人迹所不可至然髣髴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2a 页 WYG0879-0491a.png
有栏楯不知所谓夫子者何也过三分泉自山窦中出
止两𣲖俗云三𣲖有年两派中熟一𣲖或绝流饥馑泊
疲石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
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
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
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
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
来峰顶上峰顶上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2b 页 WYG0879-0491b.png
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
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
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祠旧
有鸟数百送迎客舟自唐幽州刺史李贻诗已云群乌
幸胙馀矣近乾道元年忽不至今绝无一乌不知其故
泊清水洞洞极深后门自山后出黮闇水流其中鲜能
入者岁旱祈雨颇应二十四日早抵巫山县在峡中亦
壮县也市井胜归峡二郡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3a 页 WYG0879-0491c.png
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盖施州正路黄鲁直诗
云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归梦绕羊肠即谓此也县廨
有故铁盆底锐似半瓮状极坚厚铭在其中盖汉永平
中物也缺处铁色光黑如佳漆字画淳质可爱玩有石
刻鲁直作盆记大略言建中靖国元年予弟叔向自涪
陵尉摄县事予起戎州来寓县廨此盆旧以种莲余洗
涤乃见字云游楚故离宫俗谓之细腰宫有一池皆当
时宫中燕游之地今堙没略尽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3b 页 WYG0879-0491d.png
山奇丽又有将军墓东晋人也一碑在墓后跌陷入地
碑倾前欲压字才半存二十六日入瞿唐峡两壁对耸
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疋练然水已落峡中
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
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
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
对滟滪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
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入谒白帝庙气象甚古松柏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4a 页 WYG0879-0492a.png
皆数百年物有数碑皆孟蜀时立庭中石笋有黄鲁直
建中靖国元年题字又有越公堂隋杨素所创少陵为
赋诗者已毁近所筑亦宏壮自关而东即东屯少陵故
居也二十七日早至夔州州在山麓沙上所谓鱼腹永
安宫也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甘夫人墓西南景
德中转运使丁谓薛颜所徙比白帝颇平旷然失关险
无复形势在瀼之西故一曰瀼西土人谓山间之流通
江者曰瀼云州东南有八阵碛孔明之遗迹碎石行列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4b 页 WYG0879-0492b.png
如引绳每岁江涨碛上来数十丈比退阵石如故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5a 页 WYG0879-0492c.png
  揽辔录(范成大/)
乾道六年闰五月戊子成大被命以资政殿大学士与崇
信军节度使康谞为奉使大金国信使副六月甲子出国门
八月戊午度淮金遣尚书兵部郎中田彦皋行侍御史
完颜德温为接伴使副皆带银牌金法出使者必带牌
有金银木之别上有金国书准敕急递字及阿固达花
押宣差者所至视三品朝旨差者视五品庚申过虞姬
墓墓在路左双石门出丛草间往来观者成蹊甲子至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5b 页 WYG0879-0492d.png
南京金改为归德府过雷万春墓环以小墙额曰忠孝
雷公之墓西门外南望有宋玉台及张巡许远庙世称
双庙睢阳人又谓之双王庙丙寅过雍丘县二十里过
空桑世传伊尹生于此一里过伊尹墓道左有砖堠石
刻云汤相伊尹之墓过陈留县县有留侯庙西门外十
里孟庄有孟姜女庙丁卯过东御园即宜春苑也颓垣
荒草而已二里至东京金改为南京入新宋门即朝阳
门也金改曰弘仁门弥望悉荒墟入旧宋门即丽景门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6a 页 WYG0879-0493a.png
也金改为宾矅门过大相国寺倾檐缺壁无复旧观横
入东御廊门绝北驰道出西御廊门过交钞所交钞所
者金本无钱惟炀王亮尝一铸正隆钱绝不多馀悉用
中国旧钱又不欲留钱于河南故仿中国楮币于汴京
置局造官会谓之交钞拟见钱行使而阴收铜钱悉运
而北过河即用见钱不用钞钞文曰南京交钞所准户
部符尚书省批降检会昨奏南京置局印造一贯至二
贯例交钞许人纳钱给钞河南路官私作见钱流转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6b 页 WYG0879-0493b.png
赴库支给即时给付每贯输工墨钱五十文七年纳换
别给钱以七十为陌伪造者处斩偿钱三百千前后有
户部管当令史干当官交钞库使副书押四围画云鹤
为饰焉入都亭驿歇泊旧京自城破后创痍不复炀王
亮徙居燕山始以为南都独崇饰宫阙比旧加壮丽民
间荒残自若新城内大抵皆墟至有犁为田处旧城内
市肆皆苟完而已四望时见楼阁峥嵘皆旧宫观寺宇
无不颓毁民亦久习其俗态度嗜好与之俱化最甚者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7a 页 WYG0879-0493c.png
衣装之制尽改革矣自过淮已北皆然而京师尤甚惟
妇人之服不甚改而戴冠者甚少多绾髻贵人家即用
珠珑璁冒之谓之方髻庚午出驿循东御廊百七十馀
间有面西棂星门大街直东出旧景灵东宫也过棂星
门侧望端门旧宣德楼也金改为承天门五门如画两
傍左右升龙门东至西角楼转东逾匙头街御廊对皇
城俱东出廊可二百许间过左掖门至皇城东角楼廊
亦如画出樊楼街转土市马行街出封丘门即安远门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7b 页 WYG0879-0493d.png
也金改为元武门门西金水河旧交城曲江之处河中
卧石礧磈皆艮岳所溃过药市桥街蕃衍宅龙德宫撷
芳撷景二园楼观俱存撷芳中喜春堂犹岿然所谓八
滴水阁者使属官吏望者皆殒涕不自禁也今以为上
林胜宫过清辉桥出新封丘门旧景阳门也金改为柔
远馆壬申过伏道有扁鹊墓墓上有幡竿人传云四傍
土可以为药或于土中得小圆黑褐色亦可以治病伏
道艾医家最贵之十里即汤阴县也癸卯过河河上有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8a 页 WYG0879-0494a.png
羑里城四垣俨然居民林木满其中过相州市有秦楼
翠楼康乐楼月白风清楼皆旗亭也秦楼有一妇衣金
缕鹅黄大油袍金缕紫勒帛褰帘吴语云是宗室女郡
守家也遗黎往往垂涕嗟愤指使人云此中华佛国人
也老姬跪拜者尤多昼锦堂尚存今尝更修饰之过漳
河入曹操讲武城周遭十数里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
散在数里间传云操冢正在古寺中高翻墓在道傍碑
云魏侍中黄钺大尉录尚书事渤海高公翻墓翻字飞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8b 页 WYG0879-0494b.png
爵事不见于史甲戌过台城镇故城延袤数十里城中
有灵台坡陁邯郸人春时倾城出祭赵王歌舞台上城
傍有廉颇蔺相如墓三十里至邯郸县墙外居民以长
竿磔白犬悬其首别一竿縳茅浸酒揭于上云金国人
用以祭天祷病甲子过河六十里至柏乡县县人云沙
河直东有尧山县古尧山也尧葬焉有放勋庙乙酉过
良乡县是日大风几拔木接伴吏云此谓之信风使人
远来此风先报使入城也丙戌止燕山城外燕宾馆燕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9a 页 WYG0879-0494c.png
毕与馆伴使副并马行柳堤缘城过新石桥中以杈子
隔绝道左边过桥入丰宜门即外城门也过石玉桥石
色如玉桥上分三道皆以阑楯隔之雕刻极工中为御
路亦阑以杈子两傍有小亭中有碑曰龙津桥入宣阳
门金书额两头有小四角亭即登门路也楼下分三门
中门为御路常阖皆画龙两傍门通行皆画凤入门北
望其阙由西御廊首转西至会同馆戊子早入见上马
出馆复循西御廊至横道至东御廊首转北循檐行几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19b 页 WYG0879-0494d.png
二百间廊分三节每节一门路东出第一门通街第二
门通毬场第三门通太庙庙中有楼将至宫城廊即东
转又百许间其西亦有三门但不知所通何处望之皆
民居东西廊中驰道甚阔两傍有沟沟上植柳两廊屋
脊皆覆以青琉璃瓦宫阙门户即纯用之驰道之北即
端门十一间曰应天之门旧尝名通天亦开两挟有楼
如左右升龙之制东西两角楼每楼次第攒三檐与挟
楼皆极工巧端门之内有左右翔龙门日华月华门前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0a 页 WYG0879-0495a.png
殿曰大安殿使人入左掖门直北循大安殿东廊后壁
行入敷德门自侧门入又东北行直东有殿宇门曰东
宫墙内亭观甚多直北面南列三门中曰集英门云是
故寿康殿母后所居西曰会通门自会通东小门北入
承明门又北则昭庆门东则集禧门尚书省在门外又
西则有右嘉会门四门正相对入右嘉会门门有楼与
左嘉会门相对即大安殿后门之后至幕次有顷入宣
明门即常朝后殿门也门内庭中列卫士二百许人贴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0b 页 WYG0879-0495b.png
金双凤幞头团花红锦衫散手立入仁政门盖隔门也
至仁政殿下大花毡可半庭中团双凤两傍各有朵殿
朵殿之上两高楼曰东西上阁门两傍悉有帘幕中有
甲士东西御廊循檐各列甲士东立者红茸甲金缠杆
枪黄旗画青龙西立者碧茸甲金缠杆枪白旗画黄龙
直至殿下皆然惟立于门下者皂袍持弓矢殿两阶立
仪物幢节之属如道士醮坛威仪之类使人由殿下东
行上东阶却转南由露台北行入殿金主幞头红袍玉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1a 页 WYG0879-0495c.png
带坐七宝榻背有龙水大屏风四壁帟幕皆红绣龙拱
斗皆有绣衣两楹间各有焚香大金狮藉地铺礼佛毯
满一殿两傍玉带金鱼有金带金鱼者各十四五人相
对列立遥望前后大殿屋崛起处甚多制度不经工巧
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1b 页 WYG0879-0495d.png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2a 页 WYG0879-0496a.png
  骖鸾录(范成大/)
石湖居士以乾道壬辰十二月七日发吴郡帅广西泊
舟姑苏馆十七日至湖州十九日游北山石林乘轻舟
十里馀登篮舆小憩牛氏岁寒堂自此入山松桂深茂
幽绝无尘事过大岭乃至石林则栋宇倾颓两廊尽拆
去成菜畦矣正堂无恙亦有旧床榻在凝尘中堂正面
十山高峰层峦空翠照衣袂略似上天竺白云堂所见
而加雄尊自堂西过二小亭佳石错立道周至西岩石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2b 页 WYG0879-0496b.png
益奇而多有小堂曰承诏叶公自玉堂归守先陇经始
之初创有此堂后以天官召还受命于此因以为志焉
其旁登高有罗汉岩石状怪诡皆嵌空装缀巧过镌劖
自西岩回步至东岩石之高壮礧埼又过西岩小亭亦
颓矣叶公好石力剔山骨森然发露若林而开径于石
间亦有自他所移徙置道旁以补缺空者方公著书译
经于堂上四方学士闻风仰之如璇玑景星语石林所
在又如仙都道山欲至不可得盖棺未几而其家不能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3a 页 WYG0879-0496c.png
守委而弃之灌莽丛薄间游子相与徘徊叹息不能去
或谓此地离人太远岑蔚荒虚非大官部曲众多者难
久处又云公没后山鬼抢攘暮夜与人错行妇子不能
安室故诸郎去之云出石林饭旌善寺叶氏坟祠也霅
川有两玲珑山石林为大玲珑又有小玲珑在长兴县
界路口闻其山尤胜小玲珑今属沈氏沈氏之父死二
子幼方检校于官此山石色微黄而更奇古一丘在空
中洞穴十数皆旁相通贯故名玲珑泉声泻坏嶝中窈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3b 页 WYG0879-0496d.png
如深谷堂前小池石如马虺隤其中池后山屏上洗出
之石襞积嵌岩巧怪万状缺罅清泉渟泓丛桂覆其上
亭馆既无人居亦渐荒废霅川特无好事者能损厚资
买之沈氏虽不得山亦足以豪矣杜牧之所游玲珑即
石林是也小玲珑晚出而加胜由沈家步登舟回至城
下一鼓后矣二十一日宿德清县泊舟左顾亭孔愉放
龟处也庭前两大枯木可千年而挺立不朽德清古之
馀不地今孔侯墓庙在焉庙居墓前与其夫人像皆盘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4a 页 WYG0879-0497a.png
膝坐二十三日宿馀杭县苕溪馆二十八日宿富阳县
三十日发富阳雪满千山江色沉碧夜小霁风急寒甚
披使北时所作锦袍戴毡帽坐船头纵观不胜清绝剡
溪夜汎景物未必过此晚宿严州桐庐县癸巳岁正月
一日巳午间至钓台率家人子登台讲元正礼谒三先
生祠登绝顶扫雪平石上诸山缟然冻云不开境过清
矣臧获亦贪殊景皆忍寒犯滑来登始予自绍兴己卯
岁以新安户曹沿檄来始识钓台题诗壁间后十年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4b 页 WYG0879-0497b.png
括苍假守被召复至自和二篇及今又四年盖三过焉
复自和三篇薄宦区区如此岂惟愧羊裘公见篙师滩
子惭颜亦厚二日至严州泊定川馆七日至兰溪泊澄
江馆九日至婺州泊金华驿十二日宿龙游县龙丘驿
十三日至衢州十八日过常山县十九日宿信州玉山
县玉川驿二十五日过弋阳县二十六日过贵溪县二
十七日过饶州安仁县二十八日至馀干县闰月一日
宿邬子口邬子者鄱阳湖尾也名为盗区非便风张帆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5a 页 WYG0879-0497c.png
及有船伴不可过四日至隆兴府泊南浦亭五日登滕
王阁其故址甚侈今但于城上作大堂耳十一日过丰
城县十二日宿临江军十六日宿新喻县十七日宿分
宜县十八日至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特往
游之二十五里先至季惠庙庙祠兄弟二王不血食其
神龙也旧传二龙昔居仰山中以其地施仰山祖师迁
居于此庙有阳氏神称吴时加封司徒竹册尚存又称
保大元年余向居乡得吴江村寺石幢所记亦以保大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5b 页 WYG0879-0497d.png
纪年盖钱氏有浙时或尝用杨氏正朔此二證为甚确
也出庙三十里至仰山履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之间皆
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晚出山复入袁州二十六日
宿萍乡县萍实驿人以此地为楚王得萍实之地然去
大江远非是三十日宿潭州醴陵县二月三日泛湘江
七日宿衡山县十二日至衡州北行冈陇将尽忽一峰
特起如大矶浸江中蒸水自邵阳来绕其左潇湘自桂
林零陵来绕其右而皆会于合江亭之前并为一水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6a 页 WYG0879-0498a.png
东去石鼓雄踞要会大略如春秋霸主号令诸侯勤王
蒸湘如兄弟同奔来会禀命载书乃同轨以朝宗盖其
形胜如此十五日舍舟遵陆登回雁峰十八日宿永州
祁阳县十九日游浯溪浯溪近山石涧也喷薄有声流
出江中临石崖数壁才高寻丈中兴颂在最大一壁碑
之上馀石无几所谓石天齐者说者谓或是天然整齐
之义二十日渡湘水即至愚溪二十六日入桂林界有
大石表跨官道榜曰广南西路家人举头惊咤以为何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6b 页 WYG0879-0498b.png
为至于此也二十八日至灵州县又六十里至八桂堂
桂林北城之外圃也未至桂林二三里泊八桂堂旬日
三月十日入城交府事郡治前后万峰环列与天无际
按桂林自唐以来以山川奇秀称韩文公虽不到然在
潮熟闻之故诗有参天带水翠羽黄柑之语末句乃曰
飞鸾不暇骖盖歆羡之如此故余行记以骖鸾名之若
其风土之详则有桂海虞衡志焉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7a 页 WYG0879-0498c.png
  吴船录(范成大/)
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
泊舟合江亭下合江者乃岷山江别𣲖自永康流入成
都又彭蜀诸郡水皆合于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
清远极似江南风景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
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左则万里桥诸葛孔明送
费袆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后人因以名桥杜子美
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正为吴人设余在郡时每出东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7b 页 WYG0879-0498d.png
都过此桥辄为慨然六月己巳朔发家属舟下眉州彭
山县泊单骑转城过东北门又转而西自侍郎堤西走
岷山道中五十里至郫观者塞途严籹盛饰帟幕相望
盖自来无制帅行此路者庚午至永康军崇德庙在军
城西门外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辛未登城西
楼其下岷江对江即岷山最近者曰青城其尤大者曰
大面山大面之后皆西(阙/)山矣西门名玉垒关将至青
城当再渡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8a 页 WYG0879-0499a.png
二绳相继排连上布竹笆钻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
石固其根每数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
幡幡然大略如鱼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又须舍舆
疾步稍从容则震掉不可行望者皆失色郡人云稍迂
数里有白石渡可以船济然极湍险也晚至青城山曰
宝仙九空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巑峙如屏
观之台殿筑于岩腹丈人峰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
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真君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帝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8b 页 WYG0879-0499b.png
从之问龙蹻飞行之道本朝赐名会庆建兔宫癸酉自
丈人观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宫在最高峰之颠以板
阁插石作堂殿下视丈人峰如墙堵耳岷山数百峰悉
在阑槛之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一轩对大面山更
上六十里有夷坦道曰芙蓉坪道人于彼种芎非留旬
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此雪山三峰
烂银珠玉闯出大面后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几万里
而了然可见则其峻极可知上清之游真天下伟观哉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9a 页 WYG0879-0499c.png
夜有灯出此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
者不能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草木之灵者亦
有光或有谓神龙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则以为先圣之
所设化也甲戌下五里复至丈人观二十里早顿长生
观范长生得道处也乙亥十五里发青城县丙子二十
里早顿周家庄十里至蜀州郡圃内西湖极广芦花正
盛呼湖船泛之系缆修竹古木间景物甚野为西州胜
处湖中多小菱可食蜀无菱至此始见之丁丑三十里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29b 页 WYG0879-0499d.png
早顿江源县四十里宿新津县成都及此郡送客毕会
邑中借居僦舍皆满市人以为盛成都万里桥下之江
与岷正𣲖流于此戊寅为送客住一日饭罢发遣令各
归留者尚十五六己卯以小舟至彭山与孥累船会即
解维午后至眉州城外江即玻瓈江也冬时水色如此
方夏潦怒涛涨皆黄流耳辛巳招送客燕于眉馆与叙
别壬午发眉州六十里午后至中岩号西川林泉最佳
处相传为第五罗汉诘矩那道场又为老慈姥龙所居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0a 页 WYG0879-0500a.png
凡五里至慈姥岩岩前即寺也甲申早出山至嘉定日
未晡自眉至嘉百二十里中岩其半涂也乙酉泊嘉州
壬寅食后发嘉州仅行二十里至王波渡宿蜀中称尊
老者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曰有所谓天波日波月
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称此王波盖王老或王翁也宋景
文尝辨之谓当作皤字鲁直贬涪州别驾自号涪皤或
从其俗云癸卯发王波渡四十里至罗汉镇百里至犍
为县过县三十里至下坝宿甲辰发下坝百里至宣化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0b 页 WYG0879-0500b.png
县百二十里至叙州才亭午叙古戎州也山谷当谪叙
居小寺中号大死庵后人遂作祠堂乙巳发叙州十五
里广南江来合大江通百二十里至南溪县四十里至
江安县百二十里至泸州方申时近城有渡泸亭不知
诸葛孔明的从何处渡或云叙正对马湖江马湖入诸
夷路也当自此渡戊申发泸州百二十里至合江县己
酉发合江二百四十里至恭州江津县二十里过渔洞
宿泥培村庚戌发泥培村六十里至恭州自此入峡路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1a 页 WYG0879-0500c.png
大抵西川至东川风土已不同至峡益陋矣辛亥𤼵恭
州嘉陵江自利阆果合等州来合大江百四十里至乐
温县蒲氏墨旧出此县大韶死久矣其族犹卖墨不复
能佳亦以价日贱故也七十里至涪州排亭之前波涛
大汹淖如屋不可捎船过州入黔江泊此水自黔来合
大江江怒涛水色黄浊黔江乃清冷如玻璃其下悉是
石底自成都登舟至此始见清江涪虽不与蕃部杂居
旧亦蛮俗号为四种人者谓华人巴人及廪君与盘瓠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1b 页 WYG0879-0500d.png
之种也壬子发涪州百二十里至丰都县数十里至竹
平宿癸丑发竹平七十里至忠州百十里至万州宿甲
寅发万州六十里至开江口水自开建来合大江四十
里至下岩四十里至云安军又十馀里风作水涌泊舟
宿乙卯行百四十里至夔州余前年入蜀以重午至夔
鱼复方涨八阵在水中今来水更过六十四蕝不复得
见颇有遗恨峡江水性大恶饮辄生瘿妇人尤不能免
前过此时婢子辈汲江而饮数日后发热一再宿项胫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2a 页 WYG0879-0501a.png
肿起十馀人悉然至西川月馀方渐消散丙午泊夔州
早遣视瞿塘水仅能没滟滪之顶盘涡撒出其上谓之
滟滪撒发人云水势如马尚不可下况撒发邪是夜水
忽骤涨渰及排亭及明走视滟滪则已在五丈已下或
可以侥倖入峡而夔人尤难之丁巳水复涨遂决解维
十五里至瞿塘口水平如席独滟滪之顶犹涡文瀺灂
舟拂其上以过摇橹者皆汗手死心面无人色盖天下
至险之地行路极危之时旁观者莫不神惊余在舟中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2b 页 WYG0879-0501b.png
一切付之自然不暇他问据胡床坐招头处任其荡漾
每一舟入峡数里后舟发方续水势急怒恐猝相遇不
可解折也帅司遣卒执一旗次第立山下上一舟平安
则簸旗以招后舟旧图经云滟滪大如朴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此俗传滟滪大如象瞿塘不
可上盖非是也后人立石辨之甚详峡中两岸高岩峻
壁斧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滩最号险恶两山束江骤
起水势不能平余来水势适平俗所谓茶槽者又水大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3a 页 WYG0879-0501c.png
涨渰没草木谓之青草齐则诸滩之上水宽少浪可以
犯之余之来此未能尽漫草木但多草根齐亦不可涉
然犯难而行不可回首也十五里至大溪口水稍阔亦
差远夔峡之险纡矣七十里至巫山县宿县人云昨日
水大涨滟滪恰在船底故可下夔峡巫峡则不然却须
水退十丈乃可是夕水骤退数丈同行者皆有喜色戊
午乘水退下巫峡滩泷稠险濆淖洄洑其危又过夔峡
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前滩尤汹怒十二峰俱在北岸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3b 页 WYG0879-0501d.png
前后映带不能足其数十二峰皆有名不甚切事不足
录所谓阳台高唐观在来鹤峰上亦未必是神女之事
据宋玉赋本以讽襄王后世不察一切以儿女子亵之
今庙中石刻引庸城记瑶姬西王母之女称云华夫人
助禹令鬼神斩石疏波有功见纪今封妙用真人庙额
曰凝真观庙前有驯鸦客舟将来则迓于数里外舟过
亦送数里土人谓之神鸦二十里至东奔滩高浪大涡
巨艑掀舞不当一槁叶或为涡所使如磨之旋三老挽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4a 页 WYG0879-0502a.png
招竿叫呼力争以出涡二十里过巴东县九十里至归
州未至州数里曰叱滩其险又过东奔连接新城下大
滩曰人鲊瓮己未泊归州八月戊辰朔发归州五里至
白狗滩三十里至新滩此滩名豪三峡八十里至黄牛
峡上有沼川庙黄牛之神也亦云助禹疏川者庙皆大
峰峻壁壁有黄迹如牛上一墨迹如人牵之云此其神
也顺而下流黄牛峡尽则为扇子峡过此尽峡中滩矣
三十里得南岸则尽平地曰平善坝舟出峡至是人皆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4b 页 WYG0879-0502b.png
相庆如更生舟师篙工皆有犒赐己巳发平善坝三十
里至峡州登至喜亭亭弊甚不称醉翁之记百四十里
至杨木寨宿庚午发杨木寨八十里至江陵之枝江县
四十里至松滋县二百一十里至荆州南之沙头乙亥
移舟出大江宿江渎庙前丙子发江渎庙七十里至公
安县百二十五里至石首县丁丑发石首百七十里至
鲁家洑自此至鄂渚有两涂一路遵大江过岳阳及临
湘嘉鱼二县经岳阳通洞庭波浪连天有风即不可行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5a 页 WYG0879-0502c.png
故客舟多避之一路自鲁家洑入纯纯者江旁支流如
海之神㳌其广仅通舟不畏风浪两岸皆多芦荻时时
有人家但支港通诸小湖故为盗区自鲁家洑避大江
入纯月明行三十里宿戊寅己卯皆行纯中庚辰行过
所谓百里荒者皆湖泺茭芦不复有人迹巨盗之所出
没也壬午行不止辰出大江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己
丑解维小泊汉口午后风息通行百八十里至三江口
宿三江口之名所在皆有凡水参会处皆称之庚寅发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5b 页 WYG0879-0502d.png
三江口辰时抵赤壁泊黄州临皋亭下辛巳发黄州四
十里过巴州河通行二百三十里至桐木沟宿壬辰发
桐木沟八十里至马头宿癸巳发马头百二十五里至
江州泊琵琶亭前戊戌发江州回望庐山渐东过湖口
望大孤如道士冠立碧波万顷中亦奇观也九十里至
交石夹宿己亥发交石夹东望孤山如艾炷澎浪矶在
其南风起浪作食顷通行八十里宿庚子风未止强移
舟数里至马当对岸小港中泊辛丑风少缓移舟五六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6a 页 WYG0879-0503a.png
里至波斯夹中泊癸卯发波斯夹行几三百里至长风
洑下口宿甲辰发长风洑百里午至池州十数里风作
泊清溪口戊申发清溪宿长沙己酉发长沙入夹行晚
泊太平州辛亥发太平州壬子至建康府泊赏心亭下
丙辰发建康丁巳泊长芦襆被宿寺中此为达磨一苇
浮渡处戊午至瓜州己未至镇江府壬戌买小舟发镇
江久去江浙奔走川广乍入舴艋萧然有渔钓旧想不
知其身之自天来归也甲子至常州丙寅发常州平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6b 页 WYG0879-0503b.png
亲戚故旧来相迎迓者陆续于道恍如隔世焉冬十一
月丁卯朔雨中放舟行戊辰未至浒墅十里泊己巳入
盘门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7a 页 WYG0879-0503c.png
  汎舟录(周必大/)
三月乙丑乘便风渡湖渰达宜兴妇家来迎方知外舅
以二月十九日不禄四月戊辰朔癸酉地理僧净如来
乙亥邑中迎社颇盛云周孝侯生日也癸未早仲宁仲
贤过善权设水陆斋约同登舟风水俱逆其行甚缓晡
时掠桐渚晚望杨氏坟庵颇壮丽由小港登焉方坟阙
角僣侈非度自此至寺才数里乃肩舆以行过离墨山
最高或谓与善权通号离墨云稍前即董山囤碑在焉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7b 页 WYG0879-0503d.png
欲上而日已落径入善权敕额曰广教而龙图阁待制
傅楫兴化人尝为徽宗端邸宫僚既死援王陶例未至
执政特赐功德院而不改广教之额楫墓在寺侧其群
从亦有依寺而居者按旧碑寺本齐武帝赎祝英台庄
所置山东北有石坛号九斗坛世传梁武帝祷雨于此
会昌废寺田产归钟离寺咸通八年凤翔节度使李蠙
奏云臣大和中尝肄业此寺崖洞有白龙之异愿以已
俸赎田复旧诏可之其碑并蠙诗尚存仍画像以祀南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8a 页 WYG0879-0504a.png
唐时尝为道观后主复为寺宣政间傅氏子狗时又请
为崇道观建炎间复旧单氏图经云殿屋乃庐州刺史
张崇造寺多唐人题名今独乾符以来塑像役人姓名
班班可考殿柱上有雷部鬼书曰骆审火者一谢钧火
者二字皆倒书于柱视之不见所谓唐匠姓名及骆审
火字其谢钧火入木寸馀又有诗米等字皆遒劲可爱
客馆崖石奇秀潴水为池颇立亭宇于其上壁间有元
丰甲子秋九月彭城刘彝执中夜宿寺中追怀陈襄述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8b 页 WYG0879-0504b.png
古诗云精识世所稀友道古难有伊人虽云亡遗德不
可朽尝厌石渠游是邦爰出守浚河纳湖波股𣲖活畎
亩学宫启城隅涂人或薪槱既富而教之薄俗适忠厚
矧予平生时昏弱赖磨揉共颐姬孔微肯出皋稷后醇
源浩罔涯实行靡容苟犹其老崖阿寂寞待同扣天乎
夺大成旅葬宜兴阜我未薙荆榛雨泪滴杯酒恸哭起
秋风落叶纷林薮永怀三益思语报乏琼玖愿子生人
间世世笃亲友古人于交游情谊盖如此述古墓去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9a 页 WYG0879-0504c.png
十馀里甲申晴宜兴人谓尧时夏雨甲申而致九年之
水故甚畏之早同仲贤仲宁地理僧净如过丁墅卜地
去寺约二十里饭于吴寺丞庵回至怀相坞入吴秀才
庵少休天气骤热将至善权由傅公神道绕寺后访二
洞约行里馀度小岭乃至焉乾洞在上有大石当户其
四周髣髴数叠墙宝盖下垂鹅管悬缀有盐堆米堆惟
肖视张公洞差小然亦可容千人水洞在乾洞之下水
自山出未至洞口披石斗泻汇而为湫细流入洞洞中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39b 页 WYG0879-0504d.png
石田皆成疆畔每丘才盈尺高高下下水满其中石文
蹙成花草如雕镌者陈述古诗云阴阳融结此山川便
有盐堆与石田风俗每来占水旱却疑乾洞有神仙注
谓乾洞中有盐米堆石田数丘乡人岁时祷祈以占水
旱若田中有水则为丰年之兆又诗云水洞深无百尺
泉白龙腾蛰已多年谁知此物能云雨常济山南万顷
田注谓图经云水洞中有泉大旱不竭常有云气升腾
太和中白龙出于洞中予观石田在水洞而述古乃言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0a 页 WYG0879-0505a.png
于乾洞不知何故白龙即李蠙所见者水既入洞即伏
流达寺中昨日所游崖石亭宇正临其上时有四足鲇
鱼出游村夫或击而食之今日僮仆辈亦有见之者水
由寺而出灌溉之利远矣游洞毕回视傅公冢乃归寺
在宜兴西南陆行四十里舟行六七十里张舜民南迁
时过黄州闻东坡云近获一鱼似鲇而有四足能履地
而行或云鲵鱼也乙酉早肩舆二三里至董山按三国
志金陵实录孙皓因国山有石自立遣司空董朝太常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0b 页 WYG0879-0505b.png
周处封禅刻石埋银龙铜马于其下其石如囤故俗呼
囤碑山高数十丈与徐宗策杖同登碑字三面可辨惟
东向皆剥裂模糊盖无屋以芘之也俗呼董山谓董朝
也碑词载所遣官姓名而无周处史氏误矣前长老法
济参斋罢登舟归邑初行十里四望尘沙涨天既入湖
渰西北风大作浪涌舟驶逼暮到家庚寅大风而晴早
同仲宁仲贤如师再出南门卜地一里许曰画店二三
里曰山门盖自此入山地南来诸山聚于阳羡界太湖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1a 页 WYG0879-0505c.png
而止对县治号铜棺山(一曰/君山)尤雄拔故此邑多富贵之
家壬辰早约庄德迈饭讫泛舟数里至言村访胡茂老
松年枢密旧居有堂榜曰万幅平远邑人第呼横山堂
堂去湖渰才百馀步湖外峰峦横陈又其外远山如屏
方茂老所筑时陆艺花木水植荷莲死才二十一年皆
湮废不治而第宅颓坏予甲戌岁尝与外舅具舟欲来
大风而止今日亦遇风雨甲午早同仲宁仲贤净如出
南门过横涧入袁氏庵观地投宿洞灵观知观邵惟道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1b 页 WYG0879-0505d.png
字集虚极有干才支倾补弊观遂复兴登张公洞中路
回望太湖宜筑小亭焉山非甚大而洞极广盖一山皆
空耳其间肖像不一而数柱若擎之者乙未早过湖洑
镇跨溪有桥号侍郎桥或曰谓陆希声而图志颇疑其
称呼不相应也饭于金沙寺登颐山访讲易台酌潜虬
泉皆希声遗迹也寺有岳飞己酉岁留题刻石词甚壮
游李福坟庵即李显忠斩之者入镇中观潜泉仲宁兄
弟同净如过山中观地予乃与道士王见志字全隐者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2a 页 WYG0879-0506a.png
游惠氏南园久之过北园仲宁兄弟至遂买舟泛湖洑
而归两岸多朱藤故号罨画溪历唐贡山净如云唐贡
茶之社也又过冢山蠡湖甲夜抵邑中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2b 页 WYG0879-0506b.png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3a 页 WYG0879-0506c.png
  汎舟录(周必大/)
乾道丁亥闰七月丙寅朔甲午拂旦同邵方远出南门
过王庭修道人家献石棋子一副张公洞泥所造也进
至香山与仲贤大悦饭茇舍遂过湖洑西行三里至孙
仲益坟庵修竹流水门径幽深自其胸次丘壑也龟潭
形如龟阔不盈丈有亭曰酌潦而庵名千息对祠堂创
一龛华甚设四几案为其二室一妾且留自待也又西
南行行一里访玉女潭虽有茅亭而路皆榛翳赖扶栏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3b 页 WYG0879-0506d.png
表之潭在四山中三面皆石崖有窦上达水浮墨色可
畏投以物则盘旋而下唐权德舆李幼卿独孤及皆有
诗自此东行里馀呼荛儿导至佛窟崖崖高一丈五尺
阔数倍水出其左或云自玉女潭来流而为涧石佛数
身皆断躯干或云像出崖中土人神之多求嗣焉其毁
之必以不验也又西南二三里由王直中知军家墓道
出支径访龙潭伐筱刜棘望石崖而进有蒋天成者得
其地樊以竹木路不可行易樵湫也窥观毛发森疏回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4a 页 WYG0879-0507a.png
望蒋庵不远会日昃归饭千息庵投宿洞灵知观邵惟
道置酒秉烛过圣堂观元丰间刘宜夫谊及元祐辛未
五月僧仲殊留题然后寝八月乙未朔早至前知观应
若谷房赏秋香观中有仁庙时赐度人经一藏今渐散
失归至香山少休遂入庄僖简公神道长松夹路殆五
六里由径过单时中主簿坟庵访白鹤洞水自中出令
从者侧入以望云相去二三丈复有洞口阔数尺闻过
此则平广道人辈采石脂于中云复出旧路行里馀乃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4b 页 WYG0879-0507b.png
至僖简追远庵住持净照来迎饭罢留题而出亭午至
横涧折而东二里许抵川步访所谓洞山者才高二十
馀丈周围三里筱形如张弓其上皆丛筱无他异洞口
流水清澈觅轻舠匍匐其中夹以炬火棹而入崖石色
正白中为裂罅谓之石脊石岸如削玉如砥平如刓刻
诡异不一鹅管钟乳往往可取石燕遇火惊飞扑人行
数十丈顶稍高而洞宽俄值深潭邵生惧甚促归或云
自此而进可陆行半里有石桥石磬之属唐人刻姓名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5a 页 WYG0879-0507c.png
在焉此洞惟冬涸可穷览若积雨则水与洞平不可入
今日仅能入也晡时过长岘岭入庄刑曹报慈庵赏木
犀遂归是役也崖洞在邑南鄙者十得五六道辈且不
知所在况游客乎尚有大城君阳洞期异日访之丁酉
早谒果利庙(土人谓/之西庙)庙神乃后汉袁令玘今封嘉应字
人侯庙碑殊可观正祠本在邑南铜棺山初曰荆南山
(谓荆溪/之南)相传袁令将死天下铜棺如王乔玉棺然故曰
铜棺又名君山亦谓袁君也庚子早过香山以酒馔犒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5b 页 WYG0879-0507d.png
匠人及役夫饭罢同仲谟自横涧西行四五里访静乐
寺荆溪尊者湛然此地人后传天台教建中三年没梁
肃撰碑是日冒雨行小径意寺可宿而破落不堪其忧
留题而出常日在邑中望铜棺山甚远今寺后一峰正
倚山脚非好事不能至也里馀至庄子上知府庵欲循
旧路复出横涧会日向晚问土人得捷径号使岭既登
峻甚仲谟窘于跻攀从者又畏班寅予不恤也一上约
二三里乃得平顶俯视县郭仅成聚落隔湖及众渰一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6a 页 WYG0879-0508a.png
一可指眼界廓然雨后下岭尤险几不能容足过西石
亭梅树满林邑人游赏处也至山门始出大路暮夜抵
郭内甲辰晴未后约致远过庄德政同度周桥访后汉
许太尉夫人墓道中有石翁仲龟趺披榛莽至其下渐
为邑人斸掘有碑侧立字多磨灭惟其前数百字粗可
读大略云夫人会稽山阴人刘氏盖太尉之妇也丙午
外舅之柩登舟未时至川步登陆雨骤作申后至茔所
戊申至香山送葬者毕集而地已不用矣庚戌观侧(即/洞)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6b 页 WYG0879-0508b.png
(灵/观)百馀步一峰壁立状若镌刻绍圣四年有人遁形而
入故号会仙崖崖下流水可浮杯今有小亭午后同致
远西南行里馀访白马洞将至涧水淙淙有声其源出
洞中入洞顶如砥平鞠躬而进观沈辽刻字归辛亥早
同致远肩舆西南行过黄家桥(此可登/舟入邑)入湖洑度侍郎
桥再游惠园其眷眷于此者以古涧碧流也又行十馀
里进游大城洞单氏风土志谓洞门狭隘止容一人行
内颇宽旷有盐米堆白石高峙如雪山状洞中有四际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7a 页 WYG0879-0508c.png
水流今殊不然入洞才十步为村民以土窒之前日遣
人开治仅高一二尺以草为茵鱼跳而进又行十馀步
大石相倚中有深谷寸步滑磴且恐已而稍宽广石乳
如宝盖垂于其上傍又有一谷然不若前谷之险稍前
即大坑阱乃近岁崩陷者所谓盐米堆雪山不可至矣
炬火欲尽遂出憩村民吴氏以茶果交相遗归入饶州
太守蒋天祐垂裕庵半里至君阳洞陆希声云在君山
之阳故以为名洞去龙潭甚迩水自洞口出行两崖间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7b 页 WYG0879-0508d.png
清驶可爱天日下照不必秉烛视他洞为胜惜乎天祐
之兄营坟其上不复为游观之地矣归过金沙致远独
游停车以待同饭洞灵抵暮还邑凡宜兴南鄙崖洞搜
索殆遍惟图志中载武陵洞在龙山去湖洑渚南十里
中若张公洞石乳凝结有旌幢羽盖之状又有瀑布送
流但榛蔓蒙密人迹罕至不能一往而南岳山稠锡禅
师道场古迹颇多且邹志完所乐去县二十里而近反
未至焉既迫南归须俟他年矣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8a 页 WYG0879-0509a.png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8b 页 WYG0879-0509b.png
 
 
 
 
 
 
 
 说郛卷六十五上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9a 页 WYG0879-05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六十五下     元 陶宗仪 撰
  乾道奏事录(周必大/)
乾道庚寅南剑守阙到法当奏事以四月六日丁亥挈
家泛舟入浙甲辰次隆兴府己酉赴府会于东湖孺子
亭按洪刍职方乘云湖在郡东南周广五里郦道元云
十里一百二十六步今士大夫多倡楼阁以环之城中奇观
也酒三行泛舟过总持院本唐僧子畋所造畋精太乙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49b 页 WYG0879-0510b.png
术能祈雨乞晴今有井祈求不废雷堂之后有澹台灭
明墓刍云史记虽言灭明居楚又有渡江斩蛟之事然
豫章非真楚尚可疑也平江亦有澹台墓院中老僧年
七十及从徐师川游能写字鼓琴自总持过讲武亭复
登舟庚戌解维过樵舍镇宿昌邑山五月辛亥朔抵吴
城山谒庙少休看经阁东坡所留石砮尚在近岁过客
又舍一矢形稍大而色青不若旧物之古也庙侧有圣
池池中有小石浮水面壬子抵南康军癸丑早肩舆过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0a 页 WYG0879-0511a.png
简寂观观门外斗坛石初为沙石所堙前岁大水复出
与知观欧阳齐年对泉石小酌食甜苦笋名不虚得饭
罢入栖真观即梁昭明书堂前欲游而不至者荒芜殊
甚次至开先主僧虚席殊不成丛林而飞桥已为大水
所冲少憩方丈首座川僧又逸粗可语同访招隐泉有
亭覆之日斜归甲寅赴军会坐五老亭甚久而晴岚晻
暧殊不满人意乙卯凌晨冒大雨陆行四十里至延真
招德观与江州乐顺之教授相会饮菖蒲酒五行同登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0b 页 WYG0879-0511b.png
阁而别由间道渡溪入净慧院主僧净一此两处皆前
岁所未至者未后出山晚投宿寻真观丙辰晴早过白
鹤栖贤寺寺愈萧索独登五老亭坐玉渊及三峡桥而
行约十里饭罗汉院院不经兵火而住持不得人日就
摧毁近长老方葺僧堂又引去今藏殿法堂童行堂之
属气象犹壮伟未时还军别太守欲解缆南风太高遂
止丁巳拂旦离南康风顺而高舟过大孤轩簸可畏泊
交石夹戊午过马当泊波斯夹己未泊怀家渡庚申北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1a 页 WYG0879-0511c.png
风大作移舟十馀里长风沙距舒州一百三十里辛酉
北风未止行四十里至蒋家汊夜月佳甚风稍定壬戌
至大通镇癸亥早南风挂帆行近四十里片云忽在头
上转为北风两舟相望篙师皆失色无措急令转柂就
帆逆行十馀里入铜陵夹方定午至铜陵县游天王禅
寺今名护法残僧败屋不类丛林寺后山上有富览亭
望江流帆三夹对岸即濡须也五里有宝云寺李白祠
堂十里至铜坑邑在乱山中殊陋甲子北风复作夜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1b 页 WYG0879-0511d.png
月色如昼波伏不兴今乃阻滞如此阎宰送别于石龙
矶矶下有洞虽为三门而浅局无足观稍前江边有玛
瑙石晚抵繁昌县乙丑早风复作行夹中行四十里近
月子港而止过此复出大江故也丙寅风定鸡再鸣乘
月解维过三山矶入青敦夹望鲁江口遂入芜湖泊吴
波亭下丁卯雨略至吉祥寺戊辰风雨稍止晨发芜湖
过褐山矶未时次太平州己巳赴州会风雨不已天气
如暮秋庚午再赴州饭初约会于凌歊不果饭罢独往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2a 页 WYG0879-0512a.png
比旧加葺塔后又创怀古堂恨烟雨不见历阳略至广
福寺壬申早雨俄晴舟行小河甚驶至采石镇以风气
駮杂少留已而复行泊慈湖夹癸酉蚤入鹅港泊新河
口丙子早乘便风出新河午至长芦寺江水涨溢去寺
才十馀步不暇游也日欲晡次真州丁丑蚤欲行会大
雨不敢解维赴王守饭于山堂之澄澜阁同报恩长老
妙湍登塔两级望金山及扬州大明寺塔遂同过漕司
东园即六一先生为发运副使许元作记者所谓拂云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2b 页 WYG0879-0512b.png
之亭澄虚之阁画舫之舟清宴之堂皆在焉戊寅至镇
江府闰五月庚辰朔早至丹阳馆携邓子长及纶止甘
露寺不到巳十八年镇江因北固山以为城而寺在上
东坡诗云古郡山为城层梯转朱阑尽之矣观很石铁
镬李卫公像舍利塔所谓陆探微狮子惟有近岁画本
馀皆亡矣旧多景楼乃行者堂去年太守陈天麟侍郎
别卜地起楼甚雄壮金焦二山在左右而面对瓜州似
胜旧基也辛巳冒大风雨登浮玉亭亭在江边独山上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3a 页 WYG0879-0512c.png
或谓此即浮玉山故创亭焉后有小石山是为蒜山又
其后有土山号坚土山土纹皆坚固也登舟风益大冲
浪至金山龙游寺长老宝印川人有众二百栋宇鼎新
寺绕山临水为屋故谚云金山屋里山焦山山里屋盖
实录也三门借石牌山为案乃江中三石峰耳其外小
山稍有树木而鸟崔不栖者世传为郭璞墓或谓石牌
山正为浮玉水涨不能没唐人于此铸镜南岸创亭者
非也别有鹘山以鹘栖得名寺有雄跨堂颇雄伟洪景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3b 页 WYG0879-0512d.png
伯书额观音殿下临龙渊长老云顷年军士习水战尝
坠石测之深三十二丈而扬子江心深七十馀丈云会
饭于方丈白丝糕黑咸豉糖豆粥三者山中之精馔也
登妙高台烹茶壁间有坡公画像初公族成都中和院
僧表祥画公像求赞公题云目若新生之犊心如不系
之舟要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崖州集不载蜀人传之
茶罢上绝顶观坡及晁无咎题字转至头陀崖头陀姓
裴唐贞元中获金于山而得名者闻此崖旧乃蛟窟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4a 页 WYG0879-0513a.png
中𤃩泉在水陆堂中陆羽品江心之水此与同味酌之
闻京口城中井水皆咸浊甘泉仅一二云日午观僧斋
毕过歙州门僧榻皆逼江夏潦方至凭栏眩骇大抵寺
之轩匆无不临水而此尤可畏戏投饼饵鼋龟毕集初
欲自此下焦山而风雨殊未止复冲巨浪还西津亦危
道也谒下元水府庙而归甲申早大雨舟行隔堤望练
(记云方/四十里)自离镇江皆溯流未后次丹阳县古曲阿也
乙酉晴早过吕城闸至奔牛镇晚次常州丁亥未后解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4b 页 WYG0879-0513b.png
维抵暮仅行十三里宿小井戊子次无锡己丑午携家
游惠山住持法皞七十八矣同上南北阁酌陆子泉冰
泉龙渊泉凭水陆池槛观鼋戏而归辛卯至平江丁酉
早出盘门如昆山以塘路桥低转湖泺(土人谓之/皇天荡)正值
东南风打头晡时方抵下苧渎距府城才十二里戊戌
抵昆山六月庚戌朔过山寺访老僧法回步至塔院山
之绝顶也丙寅入娄门壬申出娄门晚次吴江县甲戌
早次秀州丁丑至临安闸饭后入北关门权寓普惠院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5a 页 WYG0879-0513c.png
  河源志(潘昂霄/)
延祐丁卯春圣天子以四海万国之繁轸念庶民艰虞
罔控告也分使诸外郡诸道宣布德音休戚兴替之清
浊激扬之畿甸密迩独不得均其泽越五月诏前翰林
学士承旨臣库库楚翰林院侍读臣昂霄奉使宣抚京
畿西道臣昂霄奉命惊悖罔措唯务罄竭忠赤尽求民
瘼而后已库库楚一日语昂霄曰余尝从余兄荣禄公都
日抵西域穷河源昂霄闻之不觉矍然骇曰有是乎哉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5b 页 WYG0879-0513d.png
请笔书其语公曰世祖高皇帝至元十七年岁在庚辰
余兄钦承圣谕曰黄河之入中国夏后𨗳之知自积石
矣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
营一戍俾蕃贾互市规置航传凡物贡水达京师古无
有也朕为之以求后来无穷利益盖难其人都实汝旧
人且习诸国语往图汝谐受金虎符招讨使以行是岁
四月至河洲东六十里有宁河驿驿西南五六十里山
曰杀马关林麓穹隘译言秦石达巴启足浸高一日程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6a 页 WYG0879-0514a.png
至巅西迈愈高四阅月约四五千里始抵河源冬还图城傅
位置以闻上悦往营之授吐蕃等都元帅仍金虎符置寮寀
督工师悉资内地造航为艘六十城传措工物完遣库库楚
驿闻适僧格征衮噶藏布不回力阻遂止翌岁兄都实旋都河
源在吐蕃朵甘斯西鄙有泉百馀泓或泉或潦水沮洳散涣
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弱不胜迹逼观弗克傍履高山下视
粲若列星以故名鄂端诺尔鄂端译言星宿也群流奔辏近
五七里汇一巨泽名鄂楞诺尔自西徂东连属吞噬广轮马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6b 页 WYG0879-0514b.png
行一日程迤逦东骛成川号齐必勒河二三日程水西南来名
伊尔齐合齐必勒三四日程南来名呼兰又水东南来名伊拉齐
合流入齐必勒其流浸大始名黄河然水清人可涉又一二日
岐裂八九股名伊逊鄂罗木译言九度通六七里马亦可
度又四五日程水浑浊土人抱革囊乘骑过之民聚落
纠木干象舟傅毛革以济仅容两人继是两山峡东广
可一二里或半里深叵测矣朵甘斯东北鄙有大雪山
名曰伊拉玛博啰其山最高译言腾格哩哈达即昆崙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7a 页 WYG0879-0514c.png
山腹至顶皆雪冬夏不消土人言远年成冰时六月见
之自八九股水至昆崙行二十日程河行昆崙南半日
程地又四五日程至地名库济克特是也相属又三日
程至地名哈喇伯勒齐尔四达之冲也多寇盗有官兵
镇防昆崙迤西人简少多处山南皆不穹峻水亦散漫
兽有髦牛野马狼狍羱羊之类其东山益高地亦渐下
岸狭隘有狐可一跃越之者行五六日程有水西南来
名纳琳哈喇译言细黄河也又两日程地有水南来名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7b 页 WYG0879-0514d.png
奇尔穆苏合流二水入河河北行转西至昆崙两日程
地水过之北流少东又北流约行半月程至贵德州地
名必齐勒始有州事官府隶河州署司吐蕃等处宣慰
司所辖又四五日程至积石州即禹贡积石五日程至
河州安乡关一日程至打锣坑东北行一日程洮河水
南来入河又一日程至兰州下过北卜渡至鸣沙河过
应吉里州正东行至宁夏府南东行即东胜州界隶西
京大同路地面自发源至汉地南北溪涧细流傍贯莫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8a 页 WYG0879-0515a.png
可纪极山皆草石山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世言河九折
彼地有二折盖奇尔穆苏及贵德州必齐勒也汉张
骞使绝域羁联拘执难危百罹历大宛月氐等数国其
傍大国五六皆传称之以为穷河源乌能睹所谓河源
哉史称河有两源一出于阗一出葱岭于阗水行合葱
岭河注蒲类海流状至临洮出焉今洮水自南来非蒲
类明矣询之土人言于阗葱岭水其下流散之沙碛又
有言与天河通寻源得织女支机石而归亦妄也昆崙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8b 页 WYG0879-0515b.png
出嵩高五万里阆风玄圃瑶草华盖仙人所居又何邪
唐史吐蕃传河上流由洪济梁上南二十里水益狭春
可涉秋天可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
山右所谓昆崙其言颇类然止称河源其间云国家蔽
天威亘天地所覆帱无间海内外冠带万国罔非臣妾
视汉唐为之不足讶故穷河源去万里若涉闺闼嘻盛
典也不可不志因志之都实族女真  蔡氏统乌
藏路暨招讨都元帅凡三百里至吐蕃   任甘肃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9a 页 WYG0879-0515c.png
行省参知政事是岁八月初吉谨述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59b 页 WYG0879-0515d.png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0a 页 WYG0879-0516a.png
  于役志(欧阳修/)
景祐三年丙子岁五月九日丙戌希文出知饶州
戊子送希文饮于祥源之东园
壬辰安道贬筠州
甲午师鲁贬郢州
乙未安道东行不及送余与君贶追之不克还过君谟
 家遂召穆之公期道滋景纯夜饮
丁酉与损之送师鲁于固子桥西兴教寺余留宿明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0b 页 WYG0879-0516b.png
 道卿损之公期君贶君谟武平源叔仲辉皆来会饮
 晚乃归余贬夷陵
己亥夜过邃卿家话别邃卿病也
庚子夜饮君贶家会者公期君谟武平秀才范镇道滋
 饮妇家不来
辛丑舟次宋门夜至公期家饮会者君谟君贶景纯穆
 之道滋饮妇家不来
壬寅出东水门泊舟不得岸水激舟横于河几败家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1a 页 WYG0879-0516c.png
 惊走登岸而避遂泊亭子下损之来弈棋饮酒暮乃
 归
癸卯君贶公期道滋先来登祥源东园之亭公期烹茶
 道滋鼓琴余与君贶弈已而君谟来景纯穆之武平
 源叔仲辉损之寿昌天休道卿皆来会饮君谟景纯
 穆之寿昌遂留宿明日子野始来君贶公期道滋复
 来子野还家馀皆留宿君谟作诗道滋击方响穆之
 弹琴秀才韩杰居河上亦来会宿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1b 页 WYG0879-0516d.png
己巳晨兴与宿者别舟既行武平来追及至下锁见之
 少顷乃去午次陈留登庾庙
丙午在陈留
丁未次南京明日留守推官石介应天推官谢郛石军
 巡判官赵衮曹州观察推官蒋安石来小饮于河亭
 余疾不饮客皆醉以归
六月己酉次柳子
庚戌过宿州与张参约泊灵壁镇游损之园会余有客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2a 页 WYG0879-0517a.png
 住宿州参先发舣灵壁待余不至乃行晚次灵壁独
 游损之园会舟次失水道败柂
辛亥次青阳
壬子至于泗州晚与国器小饮
癸丑始见春卿
甲寅乙卯丙辰独在泗州始食淮鱼
丁巳次洪泽与刘春卿同年黄孝恭相遇始识大理寺
 丞李惇裕洪泽巡捡颜怀玉者钱思公在洛时故吏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2b 页 WYG0879-0517b.png
 遂与四人者夜饮五鼓罢明日食毕解舟与饮者别
 春卿复相送以前晚入沙河乘月夜行向山阳与春
 卿联句二鼓宿闸下黎明元均来遂至楚州泊舟西
 仓始见安道于舟中安道会饮于仓亭始食瓜出仓
 北门看雨与安道弈
庚申小饮舟中会者元均春卿安道余始饮酒移舟舣
 城西门门闭泛月以归
辛酉安道解舟不果别与春卿奕于仓亭晚别春卿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3a 页 WYG0879-0517c.png
壬戌与元均小饮仓北门舟中夜宿仓亭
癸亥夕与元均坐水次纳凉已而大风雨震雹暴至
乙丑与隐甫及高继隆焦宗庆小饮水陆院东亭看雨
 始见荷花
丙寅与元均隐甫饮于西仓
丁卯隐甫来会登仓北偃上亭纳凉迟客至遂及元均
 小饮舟中已而大风震雹遂宿舟中
戊辰余生日具酒为寿于舟中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3b 页 WYG0879-0517d.png
己巳与元均泛舟北辰会隐甫小饮宿仓亭
庚午同年朱公绰来自京师
辛未子聪来自寿州夜饮仓亭留宿
壬申泛舟饮于北辰
癸酉隐甫来饮别与元均小饮宿仓亭
甲戌知州陈亚小饮魏公亭看荷花与者隐甫朱公绰
 晚移舟楚望亭陈从益来自京师见余于舟中始闻
 君谟动静秀才陈策来自京师夜见余于楚望亭作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4a 页 WYG0879-0518a.png
 常州书自泊西仓至于楚望凡十有七日
乙亥次宝应
丙子至于高邮
七月丁丑复见子聪会饮弭节亭
戊寅遂与子聪同舟以前次邵伯
己卯至于扬州遇秀才廖倚夜与倚及子聪饮观风亭
 明日子聪之润州廖倚之楚州伯起来宿观风亭
辛巳与伯起饮溯渚亭会者集贤校理王君玉大理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4b 页 WYG0879-0518b.png
 丞许元太常寺太祝唐诏祠部员外郎苏仪甫
壬午仪甫来小饮观风亭会者许元唐诏君玉伯起先
 归
癸未与许元小饮溯渚亭会者如壬午伯起不来
甲申与君玉饮寿宁寺寺本徐知诰故第李氏建国以
 为孝先寺太平兴国改今名寺甚宏壮画壁尤妙问
 老僧云周世宗入扬州时以为行宫尽圬墁之惟经
 藏院画玄装取经一壁独在尤为绝笔太息久之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5a 页 WYG0879-0518c.png
乙酉小饮秀才吕有家会者如壬午伯起不来余遂留
 宿
丙戌至于真州大热无水
辛卯饮僧于资福寺移舟溶溶亭处士谢去华援琴待
 凉以入客舟
戊戌入客舟泊涵虚亭
庚子次江口
辛丑次长芦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5b 页 WYG0879-0518d.png
壬寅夜乘风次清凉寺
癸卯晨至江宁府
入月丙午犹在江宁
丁未小饮君绩家
己酉小饮于水阁
庚戌次采石
辛亥阻风与侍禁陈宗颜饮
壬子过太平州夜乘风宿带星口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6a 页 WYG0879-0519a.png
癸丑过芜湖繁昌宿慈母矶
甲辰乘风昼夜行
丙辰祷小姑山神至江州
丁巳在江州约陈侍禁游庐山余病呼医者不果复遂
 行次郭家洲
己未阻风郭家洲与澧阳县令赵师道饮村市就村人
 市羊供膳不得余疾谋还江州召庐山僧以医不果
庚申次盘唐港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6b 页 WYG0879-0519b.png
辛酉至于蕲阳
壬戌小饮瞿珣家会丹棱知县(阙/)  郎范祐蕲春主
 簿郭公美
癸亥次新冶祷江神得大鱼
甲子至于磁湖
乙丑犹在磁湖自丁巳余体不佳至是小间
丙寅至于黄州
丁卯与知州夏屯田饮于竹楼兴国寺又约余明年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7a 页 WYG0879-0519c.png
 社饮不果夜登江澳次漆磁
戊辰次双柳夹
己巳次白杨夹
庚午至于鄂州始与令狐修己相识
辛未遣人之黄陂召家兄大风不克渡江而还
壬申小饮修己家遂留宿明日家兄来见余于修己家
 始中酒睡兄家
甲戌饮于兄家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7b 页 WYG0879-0519d.png
乙亥饮令狐家夜过兄家会宿
九月丙子次沌口
丁丑次昭化港夜大风舟不得泊祷江神
戊寅次穿石矶夜大风击舟不得寝
己卯至岳州夷陵县夜来接泊城外
庚辰假舟于邵暧
辛巳壬午入官舟
癸未入荆江次李家洲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8a 页 WYG0879-0520a.png
甲申次鸟沙
乙酉次鲁洑
丙戌次塔子口观鱼望五鹅鹿角望夫诸山
丁亥次石首夜大风
戊子阻风
壬辰次公安渡
 右于役志一卷虽非著述传流至今则不可略按夷
 陵抵京师一千六百里公与尹师鲁书云临行台吏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8b 页 WYG0879-0520b.png
 催苛百端始谋陆行以大暑又无马乃沿汴绝淮泛
 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与此志合
 自公安后阙而不录既以十月二十六日到官则留
 荆约旬馀正庭参转运时也
 王慎中曰此公酒肉帐簿也亦见史笔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9a 页 WYG0879-0520c.png
  峡程记(韦庄/)
三峡连山七百里略无断处自非亭午不见日月水经
云杜宇所凿以通江水
峡乃三峡之门两崖并峙中贯一江滟滪当其口真天
险也
滟滪堆乃积石所成江心突兀而出水经所载白帝城
西有孤石冬月石出二十馀丈夏即没世俗相传滟滪
大如象瞿唐不敢上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是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69b 页 WYG0879-0520d.png
六月下瞿唐水高于堆不知其几至峡口则水汹涌逆
流舟人相顾失色
急水过堆余曾冒险下峡然舟人虽利之责之不敢下

瞿唐水涨一泻千里故太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
里江陵一日还
急流处有濆有漩缓棹随漩乃得出不与水争争即舟
埋水矣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0a 页 WYG0879-0521a.png
三峡多猿故郦道元曰猿鸣三声断客肠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0b 页 WYG0879-0521b.png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1a 页 WYG0879-0521c.png
  述异记(任昉/)
  盘古氏
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
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
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
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
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
古氏墓亘三百馀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1b 页 WYG0879-0521d.png
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
  鬼母
南海小虞山中有鬼母能产天地鬼一产十鬼朝产之
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虎头龙足蟒目蛟眉(蟒/蛇)
(目圆蛟/眉连生)今吴越间防风庙土木作其形龙首牛耳连眉
一目
  防风氏
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2a 页 WYG0879-0522a.png
三丈其骨头专车今南中民有姓防风氏即其后
  响玉
侯家肃客则鸣响玉
  蛇市
扬州有蛇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鲛布鲛人即泉先也
又名泉客
  龙纱
南海出鲛绡纱泉先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馀金以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2b 页 WYG0879-0522b.png
服入水不濡
  龙绡宫
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珊瑚市
郁林郡有珊瑚市海先市珊瑚树碧色生海底一株十
枝枝间无叶大者高五六尺至小者尺馀鲛人云海上
有珊瑚宫汉元封二年郁林郡献瑞珊瑚
  女珊瑚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3a 页 WYG0879-0522c.png
光武时南海献珊瑚妇人帝命植于殿前谓之女珊瑚
一旦柯叶甚茂至灵帝时树死咸以谓汉室将亡之徵

  龙珠
凡珠有龙珠龙所吐者蛇珠蛇所吐者南海俗谚云蛇
珠千枚不及玫瑰言蛇珠贱也(玫瑰亦是/美珠也)越人谚云种
千亩木奴不如一龙珠
  珠市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3b 页 WYG0879-0522d.png
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吴越
间俗说明珠一斛贵如玉者合浦有珠市
  瑞笋
东海畔有孤竹焉斩而复生中有管周武王时孤竹之
国献瑞笋一株
  空桑
空桑生大野山中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
  古宫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4a 页 WYG0879-0523a.png
帝舜都郭门古宫存焉宫前有尧台舜馆铭记古文莫
有识者
  湘竹
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室望帝台昔舜南巡而葬
于苍梧之野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与恸哭
泪下沾竹竹文上为之班班然
  懒妇鱼
江南有懒妇鱼俗云昔杨氏家妇为姑所溺而死化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4b 页 WYG0879-0523b.png
鱼焉其脂膏可燃灯烛以之照鸣琴博弈则烂然有光
及照纺绩则不复明焉
  琵琶鱼
海鱼千岁为剑鱼一名琵琶形如琵琶而善鸣因以名

  角虎
汉中山有虎生角道家云虎千年则牙蜕而角生
  阖闾墓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5a 页 WYG0879-0523c.png
阖闾夫人墓中周回八里别馆洞房迤逦相属漆灯照
烂如日月焉尤异者金蚕玉燕各千馀双
  姑苏台
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
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为长
夜之饮造千石酒钟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
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馆
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珠玉饰之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5b 页 WYG0879-0523d.png
  文种墓
广州东界有大夫文种之墓墓下有石为华表柱石鹤
一只种即越王句践之谋臣也
  赵王园
邯郸有故宫基存焉中有赵王之果园梅李至冬而花
春得而食
  铜驼石犬
邺中铜驼乡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6a 页 WYG0879-0524a.png
不可吠铜驼徒尔为
  香水
一说香水在并州其水香洁浴之去病吴故宫亦有香
水溪俗云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妆于
此溪上源至今馨香古诗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尘
俗说魏武帝陵中亦有泉谓之香水
  磨镜石
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6b 页 WYG0879-0524b.png
常洁不生蔓草
  裸人乡
桂林东南边海有裸川桓谭新论云呈衣冠于裸川海
上有裸人乡
  石麒麟
丹阳大姑陵陵下有石麟二枚不知年代传曰秦汉间
公卿墓则以石麒麟镇之卢氏县有卢君古冢冢旁柏
二株枝条荫茂二百馀步树文隐起皆如龟甲根劲如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7a 页 WYG0879-0524c.png
铜石
  弹筝谷
安定西陇道其谷中有弹筝之声行人过闻之谓之弹
筝谷
  粉水
粉水出房陵永清谷取其水以渍粉即鲜洁有异于常
谓之粉水
  九井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7b 页 WYG0879-0524d.png
汉水西山有九井井中常出五色烟高数丈传云昔人
有缒入得数斛空青
  却尘犀
却尘犀海兽也然其角辟尘致之于座尘埃不入
  燃石
羊山上有燃石其色黄而文理疏以水沃之便如煎沸
其上可炊烹稍冷即复以水沃之
  辟寒香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8a 页 WYG0879-0525a.png
辟寒香丹丹国所出汉武时入贡每至大寒于室焚之
暖气翕然自外而入人皆减衣
  迷榖
迷榖出招摇山亦名鹊山其树如榖又如楮其花四照
名曰迷榖如佩之令人不迷
  梦口穴
南康雩都县西沿江有石室名梦口穴尝有船人遇一
人通身黄衣担两笼黄瓜求寄载过至岸下此人唾盘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8b 页 WYG0879-0525b.png
上径下崖直入石穴中船主初甚忿之见其人入石始
知异视盘上唾悉是金矣
  明月珠
哙参养母至孝曾有玄鹤为戎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
养疗治疮愈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秉烛视鹤雌雄双
至各衔明月珠以置参家
  风生兽
炎洲在南海中上有风生兽似豹青色大如狸网取之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9a 页 WYG0879-0525c.png
积薪数车烧之不燃铁锤锻头数十下乃死以口向风
须臾便活以石上菖蒲塞鼻即真死取其脑和菊花服
之可寿五百岁
  异鸟
兰陵山有井异鸟巢其中金翅而身黑此鸟见即大水
井不可窥窥者盈岁辄死
  玉女冈
萍乡西津有玉女冈天当雨辄先涌五色气于石间俗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79b 页 WYG0879-0525d.png
谓玉女披衣
  石鼓
八方之荒有石鼓其径千里撞之其音即成雷也天之
申威于此
  黑蚕
员峤山名还丘东有云石广五百里有蚕长七寸黑色
有鳞角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采织为
文锦入水不濡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0a 页 WYG0879-0526a.png
  妒女泉
并州妒女泉妇人不得靓妆䌽服至其地必兴云雨一
名是介推妹
  俞儿
齐桓公北征孤竹见人长尺具衣冠左袪而走于马前
管仲曰此山之神也名曰俞儿霸王之君兴则见也
  石室山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0b 页 WYG0879-0526b.png
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
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螺亭
螺亭在南康郡昔有一女采螺为业曾宿此亭夜闻空
中风雨声乃见众螺张口而至便乱啖其肉明日惟有
骨存焉故号此亭为螺亭
  枣梨
北方有七尺之枣南方有三尺之梨凡人不得见或见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1a 页 WYG0879-0526c.png
而食之即为地仙
  积忧虫
汉武帝幸甘泉长平阪道中有虫赤如肝头目口齿悉
具人莫知也时东方朔曰此古秦狱地也积忧所致上
使按图果秦狱地朔曰夫积忧者得酒而解乃取虫置
酒中立消
  止雨笛
周穆王时天下连雨三月穆王乃吹笛其雨遂止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1b 页 WYG0879-0526d.png
  报春鸟
顾渚山有报春鸟春至则鸣秋分亦鸣似鶗鴂之类也
  返魂树
聚窟州有返魂树伐其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又熬之
令可丸名曰惊精香或名震灵丸或名反生香又名却
死香死尸在地闻气即活
  獬豸
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人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2a 页 WYG0879-0527a.png
令羊触之
  黄头郎
邓通以棹船为黄头郎曰土胜水其色黄故刺船郎皆
著黄帽
  化蛾
楚庄王宫人一旦而化为野蛾飞去
  古谚
汉世古谚曰虽有神药不如少年虽有珠玉不如金钱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2b 页 WYG0879-0527b.png
  香市
日南有香市商人交易诸香处
  香尉
汉雍仲子进南海香物拜为涪阳尉时谓之香尉日南
有千亩林名香出其中
  宫人草
楚中有宫人草状如金䔲而甚氛氲花色红翠俗说楚
灵王时宫人数千皆多愁旷有囚死于宫中者葬之后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3a 页 WYG0879-0527c.png
墓上悉生此花
  灵枫
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灵枫
  甜溪
甜溪水其味如蜜东方朔得以献武帝帝乃投于阴井
中井水遂甜而寒洗浴则肌理柔滑
  离合风
列禦寇郑人御风而行常以立春日归乎八荒立秋日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3b 页 WYG0879-0527d.png
游于风穴是风至即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谓之离
合风
  玉燕钗
汉武帝元鼎元年起招灵阁有一神女留一玉钗与帝
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宫人见此钗光莹甚异
共谋欲碎之明视钗匣唯见白燕直升天去后宫人常
作玉钗因名玉燕钗
  辟寒金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4a 页 WYG0879-0528a.png
三国时昆明国贡魏𠻳金鸟鸟形如雀色常翱翔海上
吐金屑如粟至冬此鸟即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
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也
  石栉石履
兴安县水边有平石其上有石栉石履各一具俗云越
王渡溪脱履堕栉于此
  乳窟
荆州清溪秀壁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4b 页 WYG0879-0528b.png
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鸦
  水虺
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
千年为应龙
  封使君
汉宣城郡守封邵亘化为虎食郡民呼之曰封使君因
去不复来故时语曰无作封使君生来治民死食民夫
人无德而寿则为虎虎不食人人化虎则食人盖耻其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5a 页 WYG0879-0528c.png
类而恶之
  獍
獍之为兽状如虎豹而雄小始生还食其母故曰枭獍
  鹄国人
西海外有鹄国人长七寸日行千里百兽不犯惟畏海
鹄鹄见必吞之在鹄腹中不死鹄一举亦千里
  䝟貐
䝟貐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百尺善走以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5b 页 WYG0879-0528d.png
为食遇有道君即隐藏无道君即出食人
  鼠国
西域有鼠国大者如犬中者如兔小者如常鼠头悉白
商贾有经过其国者若不祈之则啮人衣裳
  六角牛
周成王时东夷送六角牛
  磅磄山
磅磄山去扶桑五万里日所不及其地甚寒有桃树千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6a 页 WYG0879-0529a.png
围万年一实一说日本国有金桃其实重一斤
  活人草
汉武帝时西方日支国有献活人草二茎有人死者将
草覆面即活
  玉桃
昆崙山有玉桃光明洞澈而坚莹须以玉井泉洗之便
软可食
  虹饮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6b 页 WYG0879-0529b.png
晋时晋陵薛愿家有虹饮其釜中水须臾而竭愿因以
酒祝而益之虹复饮尽吐金满釜而去愿家遂至大富
  真香茗
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
无忘
  伺潮鸡
伺潮鸡潮水上则鸣孙绰望海赋曰石鸡清响而应潮
是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7a 页 WYG0879-0529c.png
  龙羹
汉元和元年大雨有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赐
群臣龙羹各一杯故李尤七命曰味兼龙羹七命即文
章名也
  青牛
千年木精为青牛
  猿
猿五百岁化为玃玃千岁化为老人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7b 页 WYG0879-0529d.png
  鹄
鹄寿三千岁
  燕
燕之千年生胡髯
  虎鱼
虎鱼老者为蛟
  穆王犬
周穆王之犬日走千里食虎豹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8a 页 WYG0879-0530a.png
  水精宫
阖闾构水精宫尤极珍怪皆出自水府
  雨鱼
古说雍州雨鱼长八尺寸许
  雨金
汉惠帝二年宫中雨黄金黑锡
  雨钱
周时成阳雨钱终日而绝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8b 页 WYG0879-0530b.png
  雨鹿
汉成帝末年宫中雨一苍鹿杀而食之其味甚美
  雨石
魏武帝末年邺中雨五色石
  雨枣
魏世河内冬雨枣
  禹馀粮
今药中有禹馀粮者世传昔禹治水弃其所馀粮于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9a 页 WYG0879-0530c.png
中生为药也
  懒妇箴
桂林有睡草见之则令人睡一名醉草亦呼为懒妇箴
又出海南地记
  鸣琴川
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旧园也一名鸣琴川
  桄榔面
西蜀石门山有树名曰桄榔皮里出屑如面用作饼食
说郛 卷六十五上 第 89b 页 WYG0879-0530d.png
之与面相似因谓之桄榔面焉
  蟹奴
璅𤥐似小蚌有一小蟹在腹中为𤥐出求食故淮海之
人呼为蟹奴
 
 
 
 说郛卷六十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