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说郛 卷六十三上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879-038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六十三上    元 陶宗仪 撰
  吴地记(陆广微/)
按史记及吴越春秋自禹治水已后分定九州禹贡扬
州之域吴国四至东亘沧溟西连荆郢南括越表北临
大江盖吴国之本界也今郡在京师东南三千一百九
十里当磨竭斗牛之位列婺女星之分野从秦始皇并
吞六国之后至汉顺帝永建四年有山阴县人殷重献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879-0385b.png
策于帝请分江置两浙诏司空王袭封从钱唐江中分
向东为会稽郡向西为吴郡至陈朝贞明元年改为吴
州隋文帝开皇九年改郡邑至横山东新立城郭(一云/隋开)
(皇十三年/却为苏州)唐武德七年移新州却复旧址升为望管乡
七乡一百九十四户一十四万三(本作/二)千二(当作/三)百六
十一(阙/)税茶盐酒等钱六十九万二千八百八十五贯
七十六文
 吴县九万九千九百六十三贯七十三(本无/三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879-0386a.png
 长洲县九万八千五百七十六贯五百七十六文
 嘉兴县一十七万八千七十六贯一百二十文
 昆山县一十万九千五百三贯七百三十八文
 常熟县九万七百五十贯七百七十四(本无/四字)
 华亭县七万二千一百八十二贯四百三十一文
 海盐县四万六千五百八十一贯五十八文
续添
 吴江县三万六千二百六十九贯一百文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879-0386b.png
 使司割𨽻酱菜钱一十万七千七百二十贯二百四
 (作/四)十六(作/八)
 留苏州军事酱菜衣粮等钱一十七万八千三百四
 十九贯九十八文(当作九/百二文)
 团练使军资等三十(本无/十字)万六(当作/七)千八百三十贯
 文送纳(本无/纳字)上都
地名甄胃水名通波城号阖闾台曰姑苏隩壤千里是
号全吴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历生子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879-0386c.png
昌有圣瑞太王有疾泰伯仲雍以入山采药乃奔吴文
身断发示不可用以让季历子昌立是为西伯即文王
也吴人义泰伯归之为王泰伯三让弟仲雍仲雍立号
勾吴(所居/地名)卒葬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而仲雍立仲雍生季简
季简生释达释达生固章固章卒其后至寿梦始别筑
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基址/见存)自泰伯至寿梦十九
世寿梦生四子长诸樊次馀祭次馀昧次季札季札贤寿梦欲
立之札让不可乃立诸樊诸樊卒吴人固立札札弃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879-0386d.png
而耕之野乃止封札延陵季子而馀祭立四年吴使季
子行聘诸国馀祭卒授弟季子让逃去馀昧之子曰僚
立为诸樊之子公子光所弑在位十三年僚好炙鱼非
专诸炙不食诸樊之子光谮以百金令专诸进鱼上僚
置七首于炙鱼中刺僚死子光篡立是为阖闾王又令
刺客要离袖剑杀吴公子庆忌即王僚子也季子历三
年回闻僚被杀乃匍匐往其坟号哭于是子光谢过于
季子季子曰苟先君无废祀民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879-0387a.png
君子哀死事生以待天命耳
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回四十二里三
十步小城八里二百六十步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
门八以象地之八卦吴都赋云通门二八水道六衢是
也西阊胥二门南盘蛇二门东娄匠二门北齐平二门
不开东门者为绝越之故也
阊门亦号破楚门吴伐楚大军从此门出陆机诗曰阊
门势嵯峨飞阁跨通波又孔子登山望东吴阊门叹曰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879-0387b.png
吴门有白气如练今置曳练坊及望舒坊因此胥门本
伍子胥宅因名石碑见存出太湖等道水陆二路今陆
废门南三里有储城越(疑作/吴)王贮粮处十五里有鱼城
越王养鱼处门西五里有越来溪
盘门古作蟠门尝刻木作蟠龙以此镇越又云水陆相
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又云吴大帝蟠龙故名门内有
武烈大帝庙在祀典东北二里有后汉破虏将军孙坚
坟又有讨虏将军孙策坟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879-0387c.png
蛇门南面有陆无水春申君造以禦越军在已地以属
蛇因号蛇门前汉梅福字子贞为南昌尉避王莽乱政
称得仙弃妻子易姓名有人见福隐市卒即此门也
匠门又名干将门东南水陆二路今陆路废出海道通
大莱沿松江下沪渎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材五山之
精合五金之英使童女三百人祭炉神鼓橐金银不销
铁汁不下其妻莫邪曰铁汁不下曰有计干将曰先师
欧冶铸剑之颖不销亲铄耳以(阙/) 成物(阙/) 可女人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879-0387d.png
聘炉神当得之莫耶闻语跃入炉中铁汁出遂成二剑
雄号干将作龟文雌号莫邪鳗文馀铸得三千并号(阙/)
 文剑干将进雄剑于吴王而藏雌剑时时悲鸣忆其
雄也门南三里有葑门赤门有赤栏将军坟在蛇门东
陆无水道故名赤门东南角又有鲂鱮门吴曾鱮见
因号并非八门之数也娄门本号疁门东南秦时有古
疁县至汉王莽改为娄县东南二里有汉吴郡太守朱
梁坟本名赵避后汉和帝讳改为梁今吴郡朱氏皆梁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879-0388a.png
之后塘北有顾三老坟见存
齐门北通毗陵昔齐景公女聘吴太子终累阖闾长子
夫差兄也齐女丧夫每思家国因号齐门后葬常熟海
隅山东南岭与仲雍固章等坟相近葬毕化白龙冲天
而去今号为母冢坟门东二里有庐江太守关臻坟
平门北面有水陆通毗陵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故
号平门东北三里有殷贤臣申公巫咸坟亦号巫门西
北二里有吴偏将军孙武坟西北三里有酱醋城汉刘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879-0388b.png
濞筑东北三里有颍川太守陆宏坟
吴县在望下秦始皇二十六年置汉王莽改秦德县陈
贞明元年后主复为吴县隋开皇九年越国公杨素移
郡及县于横山东五里今复移城内管乡三十户三万
(阙/)千三百六十一坊三十
吴公子庆忌坟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今呼庆坟
步骘坟在县东北三里骘任吴为骠骑将军代陆逊为
丞相有石碑见存临顿桥西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879-0388c.png
周瑜坟在县东二里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仕吴大将军
南郡太守美姿猊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及孙
权称号谓公卿曰非周公瑾不帝矣瑜少精思音乐虽
三爵之后乐有阙误必知之则回顾时人谣曰曲有误
周郎顾
顾野王坟在横山东平陆地遗言不起坟野王字休伦
仕陈武帝为门下侍郎博综群书广搜经籍撰梁瑞应
图七十卷御览三百六十卷宫人各念一卷常随驾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879-0388d.png
内人谓之着脚御览
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五里阖闾造经营九年始成
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作九曲路以登之射台
在吴县横山安平里
鸭城在吴县东南二十里匠门外沙里中城东五里有
豨坟是吴王畜豨之所东二里有豆园吴王养马处又
有鸡陂阖闾置豆园在陂东
织里今织里桥在丽娃乡俗呼失履桥利娃乡讹也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879-0389a.png
澹台湖在吴县东南十里孔子弟子澹台灭明字子羽
宅陷为湖湖侧有坟
夏驾湖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
凿湖池置苑囿故今有苑桥之名
蔡经宅在吴县西北五十步经后汉人有道术练大丹
服菖蒲得仙今蔡仙乡即其隐处也
冯驩宅在吴县东北二里五十步驩平原君门下客今
有弹铗巷其坟在侧石碑见存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879-0389b.png
长洲县望在郡下贞观七年分吴县界以苑为名地名
茂苑水名仙山乡东一百里有秦时古疁王莽改为娄
县北三里有角溪广八里深四丈西入太湖北四十二
里有湖广四里深三丈县北二十七里有岑陂夏驾陂
马的陂(吴囤古/有此)管坊三十乡三十户二万三千七百
华池在长洲县大云乡安昌里
华林园在长洲县华林桥
南宫城在长洲县干将乡长乐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879-0389c.png
嘉兴县本号长水县在郡南一百四十三里周敬王十
年置在谷口湖秦始皇二十六年重移改由拳县景龙
二年嘉禾野生改嘉禾县吴赤乌五年避吴王太子名
改嘉兴县前有晋妓钱塘苏小小墓东五里有天心池
二里有会稽太守朱买臣坟西五百步有晋兵部尚书
徐恬宅舍为灵光寺县北三十里有槜里池是吴越战
敌处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
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879-0389d.png
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越绝书曰西施亡
吴国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北二十五里有长谷
亭入华亭县西北行七十里有震泽今升县望管乡五
十户一万七千五十四
昆山县在郡东七十里地名全吴水名新阳贞观十三
年分在吴县东置县南一百九十步有晋将军袁山松
城隆安二年筑时为吴郡太守以禦孙思军在沪渎池
滨半毁江中山松能楷书梁武帝评其书云山松书如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879-0390a.png
深山道者见之往往缩头卒赠司空将军葬横山东二
里会昌四年升县管乡二十四户一万三千九百八十

常熟县在郡北一百里晋建安二年分吴县海虞置本
号海虞县至唐贞观九年改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
孔子弟子言偃宅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十丈傍有盟(即/坛)
(也/)盟北百步有浣沙石可方四丈县北二里有海虞山
仲雍固章并葬山东岭上阖闾三子长曰终累婚齐女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879-0390b.png
蚤亡亦葬此山山有二洞穴穴侧有石坛周回六十丈
山东二里有石室太公吕望避纣之处山西北三里有
越王勾践庙郭西二里有夫差庙折姑苏台造管乡二
十四户一万三千八百二十
华亭县在郡东一百六十里地名云间水名谷水天宝
五年置盖晋元假陆逊宅造池亭华丽故名有陆逊陆
机陆瑁三坟在东南二十五里横山中有鹤鸣鹤唳玄
鹤管乡二十二户一万二千七百八十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879-0390c.png
海盐县在郡东南二百二十里地名殷水水名福见秦
始皇二十六年置陷为柘湖又改武元县湖为当湖隆
安五年改东武洲移在故邑上咸康七年改禦越复号
海盐县陈贞明元年割属盐官广德七年𨽻归嘉兴景
隆二年重置光天二年废开元五年刺史张廷圭奏请
重置县东十一里有晋穆公何皇后宅十五里有公孙
挺陈开强顾冶子三坟俱事齐景公勇烈有功于景公
为晏子馈以桃二颗令言功三人同日而死葬于此县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879-0390d.png
东南三十里有秦柱山有五百童女避秦始皇难于此
后并得仙县西五里有会稽山是陆华兄弟寻金牛之
处管乡一十五户一万三千二百会昌四年升为县
虎丘山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又名海涌山在吴县西
北九里二百步阖闾葬此山中发五郡之人作冢铜椁
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史记云阖闾冢在吴县阊门
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踞其上故
名虎丘山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879-0391a.png
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秦始皇东巡至虎
丘求吴皇宝剑其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
中于石(遗迹/尚存)其虎西走二十五里忽失扲今虎疁唐讳
虎钱氏讳疁改为浒墅剑无复获乃陷成池古号剑池
池傍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其山本晋司徒王珣与
弟司空王珉之别墅咸和二年舍山为东西二寺立祠
于山寺侧有贞娘墓吴国之佳丽也行客才子多题诗
墓上有举子镡铢作诗一绝其后人稍稍息笔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879-0391b.png
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其山蓊郁幽邃晋太康二年生
千叶石莲花因名山东二里有胥葬亭吴越阖闾置亭
东二里有馆娃宫吴人呼西施作娃夫差置今灵岩山
是也晋太尉陆玩舍宅置寺宫傍有石鼓大三十围吴
志云其鼓有兵则鸣晋隆安二年贼孙思作乱鼓鸣山
上有池旱亦不涸中有莼甚美夏食之则去热吴中以
为佳品
支硎山在吴县西十五里晋支遁字道林尝隐于此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879-0391c.png
后得道乘白马升云而去山中有寺号曰报恩梁武帝

岝㟧山在吴县西十二里吴王僚葬此山中有寺号思
益梁天监二年置
馀杭山又名四飞山在吴县西三十里有汉豫章太守
陆烈坟东二里有汉山阴县令陆寂坟山有白土如玉
甚光润吴中每年取以充贡号曰石脂亦曰白垩白磰
东三里有夫差义子坟十八所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879-0391d.png
横山又名据湖山在吴县西南十六里中有朱植坟及
晋门下侍郎陆云公坟
鸡笼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以形似鸡笼因名晋太康二
年司空陆玩葬此山掘地得石凤飞出今凤凰墩是也
陆玩字君瑶为左仆射苏峻之难与兄晔随帝在石头
城以晔玩吴民之望不敢加逼迁既登公辅尝叹息谓
宾客曰我为三公是天下无人其谦抑若是疾薨以佐
命之勋特置七十家守坟子纳字祖言(讷玩之弟/子讷误也)清操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879-0392a.png
绝俗不改素业为吴兴守至郡不受俸禄征讨大都督
谢安诣讷殊无供办茶果清谈而退终尚书令亦葬此

升犹山在吴县西二十里吴太宰嚭所葬嚭楚伯州犁
之孙楚诛伯州犁奔吴吴以为大夫谗佞夫差而诛子
胥后句践灭吴诛嚭以其不忠也
女坟湖在吴县西北六里越绝书曰夫差小女字幼玉
见父无道轻士重色其国必危遂愿与书生韩重为偶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879-0392b.png
不果结怨而死夫差思痛之金棺铜椁葬阊门外其女
化形而歌曰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既高飞罗当奈何
志欲从君谗言孔多悲怨成疾没身黄坡又赵晔吴越
春秋云阖闾有女哀怨王先食蒸鱼乃自杀王痛之厚
葬于阊门外其女化为白鹤舞于吴市千万人观之后
陷成湖今号女坟湖流杯亭在女坟湖西二百步阖闾
三月三日泛舟游赏之处
太湖按汉书志云尔雅九薮曰吴越之间有具区郭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879-0392c.png
云今吴县西南太湖即震泽也中有包山去县一百三
十里其山高七十丈周回四百里下有洞庭穴潜行水
底无所不通号为地脉又有大小二雷山按越绝书曰
太湖周回三万六千顷亦曰五湖虞翻云太湖有五道
之别故谓之五湖国语曰吴越战于五湖在笠泽一湖
耳张勃吴录云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以其周行五百里
以五湖为名周处风土记曰舜渔泽之所也扬州记曰
太湖一名震泽一名洞庭今湖中包山有石穴其深莫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879-0392d.png
知其极即十大洞天之第九林屋洞天也洞庭山记曰
洞庭有二穴东南入洞幽邃莫测昔阖闾使令威丈人
寻洞秉烛昼夜而行继七十日不穷而返启王曰初入
洞口狭隘伛偻而入约数里忽遇一石室可高二丈常
垂津液内有石床枕砚石几上有素书三卷持回上于
阖闾不识乃请孔子辩之孔子曰此夏禹之书并神仙
之事言大道也王又令再入经二十日却返云不似前
也唯上闻风水波涛又有异虫挠人扑火石燕蝙蝠大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879-0393a.png
如鸟前去不得丈人姓毛名苌号曰毛公今洞庭有毛
公宅石室并坛存焉
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阙/)   越伐吴禦之笠泽
其江之源连接太湖一江东南流五十里入小湖一江
东北二百六十里入于海一江西南流入震泽此三江
之口也咸仲云松容也容裔之猊尚书云三江既入震
泽底定是也晋张翰仕齐王囧在京师见秋风起思松
江鲈鱼鲙遂命驾东归俄而囧败人皆谓之见机卒葬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879-0393b.png
横山东五里
唐曹恭王庙在松江恭王太宗第十四子调露元年则
天皇后出为苏州刺史
百口桥后汉郡人顾训家有百口五世同居乡人效之
共议近宅造百口桥以彰孝义也
乘鱼桥在交让渎郡人丁法海与琴高友善高世不仕
共营东皋之田时岁大稔二人共行田畔忽见一大鲤
鱼长可丈馀一角两足双翼舞于高田法海试上鱼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879-0393c.png
静然不动良久遂下请高登鱼背乃举翼飞腾冲天而

琴高宅在交让渎法海寺西五十步法海寺济阳丁法
海舍宅所置法海盖丁令威之裔殿西浮图下有令威
炼丹井也
皋桥在吴县北三里有五十步汉议郎皋伯通字奉卿
所居因名伯通卒葬胥门西二百步号伯通墩高士梁
鸿隐居伯通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举案齐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879-0393d.png
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舍于家鸿潜闭门著书十馀篇疾困告主人曰昔延陵
君葬子嬴博之间不归乡里慎勿令我子持丧归去乃
卒伯通等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伯鸾
清高宜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
都亭桥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基址见存
炭渚桥吴时海渚通源后沙涨为陆基址见存
定跨桥阖闾于行苑内置游赏之处基址见存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879-0394a.png
重玄寺梁卫尉卿陆僧瓒天监二年旦暮见住宅有瑞
云重重覆之遂奏请舍宅为重云寺台省误写为重玄
时赐大梁广德重玄寺
乾元寺晋高士戴颙舍宅置乾元初苏州节度采访使
郑桂清书额奉敕依年号为乾元寺
通玄寺吴大帝孙权吴夫人舍宅置晋建兴二年郡东
南二百六十里有沪渎渔人夜见海上光明照水彻天
明日睹二石神像浮水上众言曰水神也以三牲日祝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879-0394b.png
迎之像背身泛流而去时郡有信士朱应及东陵寺尼
率众香花钟磬入海迎之载入郡城像至通玄寺前诸
寺竞争数百人牵拽不动众议玄像应居此寺言毕数
人舁试像乃轻举便登宝殿神验屡彰光明七日七夜
不绝梁简文帝制石佛碑曰有迦叶佛维卫佛梵字刻
于像背唐东宫长史陆柬之书碑载初九年则天皇后
遣使送珊瑚镜一面钵一副宣赐供养兼改通玄寺为
重云寺开元五年兼赐金鱼字额旧通玄寺移盐官县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879-0394c.png
东四十里鲍郎市其后像失一躯后人造一躯以并之
龙光寺梁天监二年金紫光禄大夫(阙/) 舍宅置陆柬
之书额
永定寺梁天监三年苏州刺史吴郡顾彦先舍宅置陆
鸿渐书额
宴圣寺梁天监三年司徒沈长史吴郡张融舍宅置右
卫翊陆远书额
禅房寺宋建武元年苏州刺史张岱舍宅置吴郡陆曾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879-0394d.png
书额
流水寺吴郡陆襄舍宅置三殿三楼高僧清闲建吴郡
县令田业伯叶书额
唐慈寺宋建武元年高士将军舍宅置
朱明寺晋隆安二年郡人朱明孝义立身而家大富与
弟同居弟妻言树坏欲弃兄异居明知弟意乃以金帛
馀谷尽给与弟唯留空宅忽一夕狂风骤雨悉吹财帛
还归明宅弟与妻羞见乡里自尽明乃舍宅为寺号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879-0395a.png
明寺
般若台晋穆疾何曾置内有水池石桥铜像一躯高一
丈六尺高士戴颙建唐景龙二年有神光现数日不歇
奉敕改神景寺东北有般若桥因寺而名
崇福寺梁天监三年武帝置周朝废之宝应元年重置
龙兴寺则天皇后置御书额八方开元五年再兴此寺
刺史张廷圭模勒御书于碑
慈悲寺齐永明二年吴人薛昙舍宅置宋周昙卒遗言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879-0395b.png
迁其灵柩于殿下
陆卿寺梁庄舍宅置
崇善玉芝二观并天监二年置
  右馆八所
全吴   通波   龙门   临顿
升羽(带城桥/二百步)乌鹊(在郡南/高桥)江风(渴马/港是) 夷亭(养鱼/之亭)
  右坊三十六所
通波   三让   水浮   阖闾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879-0395c.png
坤维   馆娃   调啁   平权
金风   南宫   通关   盖簪
吴越   白贲   南记   长干
望馆   曳练   苌楚   处暑
常县   白华   即次   甘节
吴渝   荐雷   义和   噬嗑
嘉鱼   陋烛
 已上三十坊在吴县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879-0395d.png
迁善   旌孝   儒教   绣衣
太玄   黄鹂   玉铉   布德
立义   孙君   青阳   建善
从义   迎春   载耜   开水
丽泽   释菜   和令   (阙/)
南政   仲吕   必大   豸冠
八貂   同仁   天宫   布农
富春   循陔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879-0396a.png
 已上三十坊在长洲县
周太王三子长曰泰伯次曰仲雍次曰季历季历贤而
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于季
历焉周与吴皆后稷之后姓姬氏吴国泰伯在位四十
九年无子弟仲雍立
 周繇王在位三十七年(子熊遂立之/)
 熊遂在位四十九年(子早轸立之/)
 早轸在位五十九年(子𣢾吾立之/)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879-0396b.png
 𣢾吾在位三十八年(子阙兄夷处立之/)
 夷处在位三十九年(侄壁羽立之/)
 壁羽在位三十六年(子齐玄立之/)
 齐玄在位五十年(子柯卢立之/)
 柯卢在位二十七年(弟柯转立之/)
 柯转在位二十四年(子娇夷立之/)
 娇夷在位二十四年(侄鸱夷立之/)
 鸱夷在位三十年(子界嗣立之/)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879-0396c.png
 界嗣在位三十五年(子知济立之/)
 知济在位二十七年(子诸樊立之/)
 馀祭在位十七年(子夷昩立之/)
 馀昧在位二十一年(子僚立之/)
 子僚在位十三年(堂弟子光立之/)
 子光在位二十年(子光诸樊之子杀僚篡/位号阖闾子夫差立之)
 夫差在位二十三年(为越王句践/所杀国灭)
  已上计二十五王治国总六百二十四年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879-0396d.png
罗城作亚字形周敬王六年丁亥造至今唐乾符三年
丙申凡一千八百九十五年其城南北长十二里东西
九里城中有大河三横四直苏州名标十望地号六雄
七县八门皆通水陆郡郭三百馀巷吴长二县古坊六
十虹桥三百有馀地广人繁民多殷富古踪灵迹实异
事后因王郢叛乱罗城乃以重修今姑纂成图画以俟
后来者添修矣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879-0397a.png
  游城南注(张礼/)
元祐改元季春戊申明微茂中同出京兆之东南门
 唐皇城之安上门也至德二载改为先天门寻复旧
 肃宗以禄山国雠恶闻其姓京兆坊里有安字者率
 易之 续注曰志总序云唐开元元年改雍州为京
 兆府以京城为西京天祐元年昭宗东迁降为佑国
 军梁开平元年改府曰大安越二年改军曰永平后
 唐同光元年复为西京晋天福元年改军曰晋昌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879-0397b.png
 乾祐元年改军曰永兴其府名皆仍旧有宋因之故
 其南北相值之街亦曰安上
历兴道务本二坊
 兴道坊在安上门街之西景龙三年改瑶林坊务本
 坊在安上门街之东与兴道坊相对景龙二年改玉
 楼坊景云元年并复旧二坊之地今为京兆东西门
 外之草市馀为民田
由务本西门入圣容院观荐福寺塔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879-0397c.png
 圣容院盖唐荐福寺之院也今为二寺寺之浮图今
 正谓之荐福寺塔尚存焉其寺文明元年立谓之大
 献佛寺天授元年改为荐福寺景龙中宫人率出钱
 起塔十五层 续注曰贞祐乙亥岁塔之缠腰尚存
 辛卯迁徙废荡殆尽惟砖塔在焉
南行至永乐坊
 即横冈之第五爻也今谓之草场坡古场存焉隋宇
 文恺城大兴以城中有六大冈东西横亘象乾之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879-0397d.png
 爻故于九二置宫室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置百司以
 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
 大兴善寺以镇之玄都观在崇业坊大兴善寺在靖
 善坊其冈与永乐坊东西相直长安志云坊东有裴
 度宅度欲入朝有张权舆上疏云度名应图谶宅据
 冈原盖尝有人与度作谶云非衣小儿坦其腹天上
 有口被驱逐言度曾讨淮西平吴元济宅据冈原与
 兴善玄都相连故也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879-0398a.png
东南至慈恩寺少迟登塔观唐人留题
 寺本隋无漏寺贞观二十一年高宗在春宫为文德
 皇后立为慈恩寺永徽三年沙门玄奘起塔初惟五
 层砖表土心效西域窣堵波即袁宏汉记所谓浮图
 祠也长安中摧倒天后及王公施钱重加营建至十
 层其云雁塔者天竺记达嚫国有迦叶佛伽蓝穿石
 山作塔五层最下一层作雁形谓之雁塔盖此意也
 嘉话录谓张莒及进士第间行慈恩寺因书同年姓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879-0398b.png
 名于塔壁后以为故事按唐登科记有张台无张莒
 台于大中十三年崔铏下及第冯氏引之以为自台
 始若以为张莒则台诗已有题名之说焉塔自兵火
 之馀止存七层长兴中西京留守安重霸再修之判
 官王仁裕为之记长安士庶每岁春时游者道路相
 属熙宁中富民康生遗火经宵不灭而游人自此衰
 矣塔既经焚涂圬皆剥而砖始露焉唐人墨迹于是
 毕见今孟郊舒元舆之类尚存至其它不闻于后世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879-0398c.png
 者盖不可胜数也 续注曰正大迁徙寺宇废毁殆
 尽惟一塔俨然塔之东西两龛唐褚遂良所书圣教
 序及唐人题名记碑刻存焉西南一里许有西平郡
 王李公晟先庙碑工部侍郎张彧撰建业韩秀弼八
 分书字画历历可读
倚塔下瞰曲江宫殿乐游燕喜之地皆为野草不觉有
黍离麦秀之感
 江以水流屈曲故谓之曲江其深处下不见底司马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879-0398d.png
 相如赋曰临曲江之隑洲盖其地也剧谈曰曲江本
 秦隑洲唐开元中疏凿为胜境江故有泉俗谓之汉
 武泉又引黄渠之水以涨之泉在江之西旱而祷雨
 有应今为滨江农家湮塞然春秋积雨池中犹有水
 焉黄渠水出义谷北上少陵原西北流经三像寺鲍
 陂之东北今有亭子头故巡渠亭子也北流入鲍陂
 鲍陂隋改曰杜陂以其近杜陵也自鲍陂西北流穿
 蓬莱以注之曲江由西北岸直西流经慈恩寺而西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879-0399a.png
 欧阳詹曲江记其略曰兹地循原北峙回冈旁转圆
 环四匝中成坎窞窙窌港洞生泉翕源东西三里而
 遥南北三里而近崇山浚川钩结盘护不南不北湛
 然中停荡恶含和厚生蠲疾涵虚抱景气象澄鲜涤
 虑延欢栖神育灵观此可得其槩矣唐进士新及第
 者往往汎舟游宴于此文宗时曲江宫殿废十之九
 帝因诵杜甫哀江头之诗慨然有意复升平故事太
 和九年𤼵左右神策军三千人疏浚修紫云楼彩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879-0399b.png
 亭仍敕诸司有力建亭馆者官给閒地任营造焉今
 遗址尚多存者江水虽涸故道可因若自甫张村引
 黄渠水经鲍陂以注曲江则江景可复其旧不然疏
 其已塞之泉渟潴岁月亦可观矣乐游原亦田园在
 曲江之北即秦宜春院也汉宣帝起乐游庙因以为
 名在唐京城内每岁晦日上已重九士女咸此登赏
 韨褉乐游之南曲江之北新昌坊有青龙寺北枕高
 原前对南山为登眺之绝胜贾岛所谓行坐见南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879-0399c.png
 是也
出寺涉黄渠上杏园望芙蓉园西行过杜祁公家庙
 杏园与慈恩寺南北相直唐新进士多游宴于此芙
 蓉园在曲江之西南隋离宫也与秦园皆秦宜春下
 苑之地园内有池谓之芙蓉池唐之南苑也杜祁公
 家庙咸通八年建石室尚存俗曰杜相公读书堂其
 石室曰藏书龛 续注曰石室奉安神主之室也
出启夏门览南郊百神灵星三坛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879-0399d.png
 启夏门唐皇城之南门也北当皇城之安上门少西
 盖京城之南凡三门中曰明德门今谓之五门西曰
 安化门今为之三门此其东门也三坛在门外西南
 二里百神灵星二坛颇毁而圆丘特完南一里有莲
 花村未详其所以名也 续注曰少西北有唐赠户
 部尚书杨贞公玚庙碑晋公李林甫撰王曾书王敬
 从题额次东南有唐相国令狐氏庙碑太和三年刘
 禹锡撰并书陈锡篆额杨氏苗裔太和间尚盛人呼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879-0400a.png
 为庙坡杨辛卯迁移后无闻焉
次杜光村
 杜光村有义善寺俗谓之杜光寺贞观十九年建盖
 杜顺禅师所生之地顺解华严经著法界观居华严
 寺證圆寂今肉身在华严寺
东南历仇家庄
 庄即唐宦官仇士良别业也士良死籍没其家后晋
 锡晋昌军节度使安彦威安氏子孙世守之士良墓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879-0400b.png
 碑俱存其南为郭子仪墓西南长孙无忌之墓碑皆
 断仆 续注曰抚定后府南赵牛里皓阳观主李可
 贞乔志朴相过语余观西北有二大碑云是郭氏墓
 碑他日往观其一寿州刺史郭敬之神道碑敬之字
 敬之子仪父也以子仪贵赠太保徐国公碑额御题
 韩国公苗晋卿撰序萧华书其一郭氏所尚升平公
 主墓碑书撰姓名失传
过高望西南行至萧灌墓读碑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879-0400c.png
 灌嵩之父也碑乃明皇题额张说为文梁升卿书嵩
 墓别葬张曲
由赵村访章敬寺基经拨川王论弓仁墓
 五代周太子太师致仕皇甫玄庄在赵村建隆二年
 置墓在村东碑在其庄内章敬寺长安志曰在通化
 门外本鱼朝恩庄也后为章敬皇后立寺故以为名
 殿宇总四千一百三十间分四十八院以曲江亭馆
 华清宫观风楼百司行解及将相没官宅舍给其用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879-0400d.png
 今此基不甚侈且舆志所载地里不同岂四十八院
 之一耶论弓仁者吐蕃普赞之族也世相普赞戎言
 谓宰相为论因以为氏圣历三年以所统吐浑七千
 帐降唐累有战功死赠拨川王葬赵村张说为碑今
 已毁仆字无存者独其题额在焉
下勋荫坡入牛头寺登长老文公禅堂夜宿寺之南轩
 勋荫坡今牛头寺之坡也寺即牛头山第一祖遍照
 禅师之居也贞元十一年建内有徐士龙所撰碑太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879-0401a.png
 平兴国中改寺曰福昌元丰癸亥长老道文自南方
 来居于寺之北堂其南轩为延客之所今有朱公掞
 题壁
己酉谒龙堂循清明渠而西至皇子陂徘徊久之
 龙堂在牛头寺之西寺故有龙泉塔院此堂即其地
 也泉北有塔俗称龙堂坡地甚平衍中多植杏谓之
 杏花坪见杜诩胜游录清明渠隋开皇初引沉水西
 北流屈而东流入城当大安坊南街又东流至安乐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879-0401b.png
 坊入京城今其渠自朱坡东南分流水穿杜牧之九
 曲池循坡而西经牛头寺下穿韩符庄西过韦曲至
 渠北村西北流入京城皇子陂又在龙堂之西秦葬
 皇子于陂起冢冢于陂北原上因以名之隋文帝改
 永安坡唐复旧
览韩郑郊居至韦曲扣尧夫门上逍遥公读书台寻所
谓何将军山林而不可见因思唐人之居城南者往往
旧迹湮没无所考求岂胜遗恨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879-0401c.png
 韩店即韩昌黎城南杂题及送子符读书之地今为
 里人杨氏所有凿洞架阁引泉为池穿地得大鸣起
 信论碑之上篇郑谷庄在坡之西今为里人李氏所
 有韦曲在韩郑庄之北尧夫进士韦师锡之字也世
 为韦曲人远祖夐后周时居此萧然自适与族人处
 玄及安定梁旷为放逸之友时人慕其闲素号为逍
 遥公明帝贻之诗曰香动秋兰佩风飘莲叶衣北史
 有传今其读书台俨然屹立逍遥谷则在骊山西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879-0401d.png
 盖亦慕夐而名之也杜甫何将军山林诗有不识南
 塘路今知第五桥又曰忆过杨柳渚走马定昆池今
 第五桥在韦曲之西与沈家桥相近定昆池在韦曲
 之北杨柳渚今不可考南塘按许潭诗云背岭枕南
 塘其亦在韦曲之左右乎尝读唐人诗集岑嘉州有
 杜陵别业终南别业而石鳖谷高冠谷皆有其居郎
 士元有吴村别业段觉有杜村閒居元微之亦有终
 南别业萧氏有兰陵里梁升卿有安定庄今皆湮没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879-0402a.png
 谩不可寻盖不特何将军山林而已
晚抵申店李氏园亭夜宿祁子虚书舍
 申店夹潏水之两溪李氏名之邵字公材尝为进士
 祁子虚名(阙/)  人婿也园之东有阁曰秘春北有
 小轩曰明月
庚戌子虚邀饮韦氏会景堂及门主人出迓明微以为
不足子虚道其景且诵其诗明微闻之始入其奥
 韦氏名宗礼字中伯世为下杜人盖唐相之裔家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879-0402b.png
 其谱不知为何房城南诸韦聚处韦曲宜其属系系
 易知然或东眷或西眷或逍遥公或郑公或东陂公
 或龙门公不知其实何房也中伯博学好古葺治园
 亭奇花异草中莫不有日与宾客宴游朝奉郎白序
 题其堂曰会景中伯圃中有对金竹其状与对青相
 似长安有此竹者惟处士苏季明张思道与中伯三
 家而已
复相率济潏水陟神禾原西望香积寺塔原下有樊川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879-0402c.png
御宿之水交流谓之交水西合于澧北入于渭
 长安志曰潏水今名泥水一作埙水自南山流至皇
 子陂今潏水不至皇子陂由瓜州村附神禾堑上穿
 申店而原愈高凿原而通深至八九十尺俗谓之埙
 河是也瓜洲村之东北原上潏水北岸上尚有川流
 故道西北过张王村之东又西北经内家桥又西北
 经下杜城过沈家桥杜城之西有丈八沟即杜子美
 陪诸公子纳凉遇雨之地潏水上原西北流而合御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879-0402d.png
 宿川水是名交水在香积寺之西南香积寺唐永隆
 二年建中多石象塔砖中裂院中荒凉人鲜游者
下原访刘希古过瓜洲村
 刘希古名舜才为进士不第退居申店潏水之阴瓜
 洲村俗以为牧之种瓜之地予读许浑集有和淮南
 相公重游瓜洲别业诗淮南相公杜佑也佑三子师
 损式方从郁牧之从郁子也由此考之在佑已有瓜
 洲别业则非牧之种瓜地明矣今村南原上有瓜洲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879-0403a.png
 墓岂始有瓜洲人居此而名之耶亦犹长安县有高
 丽曲因高丽人居之而名也
复涉潏水游范公五居
 范公庄本唐岐国杜公佑郊居也门人权德舆为之
 记纂叙幽胜极其形容旧史称佑城南樊川有桂林
 亭卉木幽邃佑日与公卿宴集其间元和七年佑以
 太保致仕居此式方傅又云杜城有别墅亭馆林池
 为城南之最牧之之赋亦曰予之思归兮走杜陵之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879-0403b.png
 西道岩曲泉深地平木老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
 汉园斜阳衰草其地有九曲池池西有玉钓亭许浑
 诗所谓九曲池西望月来池迹尚存亭则不可考也
 又其地有七叶树每朵七叶因以为名罗隐诗所谓
 夏窗七叶连檐暗是也以是求之其景可知矣此庄
 向为杜氏所有后归尚书郎胡拱辰熙宁中侍御史
 范巽之买此庄于胡故俗谓之御史庄中有溪柳岩
 轩江阁圃堂林馆故又谓之五居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879-0403c.png
东上朱坡憩华岩寺下瞰终南之胜雾岩玉案圭峰紫
阁粲在目前不待足履而尽也
 朱坡在御史庄东华寺寺西牧之朱坡三绝句极言
 其景华岩寺贞观中建寺之北原下瞰终南可尽其
 胜岑参诗所谓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是也终南
 一名太乙一名地肺关中记曰终南太乙左右三百
 里内为福地柳宗元碑曰据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
 于褒斜又西至于陇首以临于(阙/)东至于商颜又东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879-0403d.png
 至于太华以距于关秦末四皓隐于其间后因立庙
 唐文宗诏建终南山祠册为广惠公圭峰紫阁在祠
 之西圭峰下有草堂寺唐僧宗密所居因号圭峰禅
 师紫芝之阴即渼陂杜甫诗曰紫阁峰阴即渼陂是
 也太乙在祠之东雾岩玉案附丽而列二峰之间有
 冰井经暑不消长安岁不藏冰夏则取冰于此紫阁
 之东有高观峪岑参作高冠蒋之奇作高官未知孰
 是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879-0404a.png
已而子虚希古开樽三门寺僧子齐出诗凡七百篇皆
咏寺焉予赏苏子美诗明微吟唐僧子兰诗疏钟摇雨
脚积雨浸云容之句及读相国陈公悔把吾庐寄杜城
之言则又知华岩之为胜也酒阑过东阁阁以华岩有
所蔽而登览胜之真如塔在焉谓之东阁以西有华岩
寺故也今为草堂别院
 长安志曰真如塔在华岩寺今其塔在东阁法堂之
 北壁间二石记皆唐刻也具载华岩寺始末则华岩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879-0404b.png
 东阁本一寺也不知其后何以𨽻草堂焉
下阁至澄襟院院引北岩泉水架竹落庭注石盆
彻可挹使人不觉顿忘俗意时子虚希古先归院之东
元医之居也予与明微宿焉
 澄襟院唐左行僧录遍觉大师智慧之塔院也碑云
 起塔于万年县神禾乡孙村今属鸿固乡元医世为
 樊川人其居北倚高坡泉声泠泠竹阴相接圃中植
 花穴洞岩间架阁池上茂林修竹与之隐映真有幽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879-0404c.png
 胜之趣 续注曰澄襟院水久涸今为长滨滨巨源
 衣钵院庄则金兴定辛巳间尚为元氏之居迁徙后
 遂无闻焉近代李构即庄建阁凿洞立三清像遂呼
 为三清阁兵后高窦老奉披云真人为十方院门人
 樊志高尽有元庄典刑虽在盛事则废
辛亥历废延兴寺过夏侯村王白二庄林泉
 延兴寺在杨万坡断碑遗址瓦砾遍地兴废之由无
 可考今为里人刘氏所有竹木森蔚泉流清浅景胜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879-0404d.png
 元医之居但不葺治耳驸马都尉王铣林泉在延兴
 寺之东与朝奉郎白序为邻王氏林泉久不治白字
 圣均庄有挥金堂顺年堂疑梦室醉吟庵翠屏阁寒
 泉亭辛夷亭桂嵓亭今为王员外家所有
东次杜曲前瞻杜固盘桓移时
 唐史称杜正伦与城南诸杜素远求通谱不许衔之
 世传杜固有王气诸杜居之衣冠世美及正伦执政
 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方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0a 页 WYG0879-0405a.png
 止自是南杜稍不显居杜固者谓之南杜以北有杜
 曲故也杜固今谓之杜坡所凿之处崖堑尚存俗曰
 马塴崖或曰凤凰嘴不知何谓也杜氏世葬少陵原
 司马村之西南杜甫尝称杜曲诸生少陵野老正谓
 杜曲少陵相近故也甫为晋征南将军预之后预玄
 孙某随宋武帝南迁遂为襄阳人甫曾祖某为巩令
 又徙河南宋孙洙为甫傅以牧之为甫族孙盖同出
 于预也是甫乃城南诸杜之裔耳然唐宰相世系不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0b 页 WYG0879-0405b.png
 载不知何故俟再考之
越姜堡至兴教寺上玉峰轩南望龙池废寺
 兴教寺总章二年建有三藏玄奘慈恩西明三塔寺
 倚北冈南对玉案峰元丰中知京兆龙图李公登眺
 于斯命僧创轩是名玉峰擢明年令陈正举为之记
 龙池寺直玉案山之北 续注曰兴教寺开成四年
 沙门令总载修三藏塔铭屯田郎中兼侍御史刘轲
 撰慈恩塔铭太子左庶子御史中丞李宏度撰西明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1a 页 WYG0879-0405c.png
 塔铭贡士宋复撰三藏塔奠中差大右慈恩左西明
 差小殿宇法制精密庄严
过塔院抵韦赵览牛相公樊乡郊居
 塔院者京兆开元寺福昌塔之庄也俗谓之塔院修
 竹乔林森结参天池台废基颇多不知在唐为谁氏
 业俗傅国初狂人李琰居之琰诛没官后福昌塔成
 赐之为常住韦赵村有牛相僧孺郊居子孙尚有存
 者僧孺八世祖某隋封奇章公长安城南下杜樊乡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1b 页 WYG0879-0405d.png
 有赐田数顷书千卷僧孺居之依以为学后为相与
 李德裕相恶门生故吏各相为党先是泓沙相德裕
 宅为玉碗僧孺宅为金杯且云金毁可作他器玉毁
 不复用矣其言果验然唐史传方技者不载其事其
 亦阙文乎
乃登少陵原西过司马村穿三像院寻旧路暮归孙君
中复之庐
 长安志云少陵原南接终南山北直浐水本为凤栖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2a 页 WYG0879-0406a.png
 原汉许后葬少陵在司马村之东因即其地呼少陵
 原杜牧之自志云葬少陵司马村柳宗元志伯妣墓
 曰墓万年之少陵原实凤栖原也原脉起自南山曲
 原西北冈阜相连累累不断凡五十里然则凤栖少
 陵其实一本因地异名耳汉总谓之洪固原今万年
 县有洪固乡司马村今在长安城之东南少陵在村
 之东北则浐水在东非在北矣少陵东接丰梁原或
 作凤凉原浐水出焉东北对白鹿原荆谷水出焉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2b 页 WYG0879-0406b.png
 水合流入渭杜甫诗所云天高素浐原是也少陵之
 东冈下即浐水之西岸其地有泉旧傅有犊跑鸣而
 泉出今谓之鸣犊镇三像寺开元中建背倚北原高
 数百尺始寺依原刻三大佛故名又云开元末为武
 惠妃建武氏墓在凤栖原长兴坊与寺亦相近中复
 田家子今为进士
壬子渡潏水而南上原观乾湫憩涂山寺望翠微百塔
子虚约游五台而与仆夫负行李者相失遂饮于御宿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3a 页 WYG0879-0406c.png
川之王渠醉还申店几半夜矣
 乾湫在神禾原皇甫村之东旧传有龙移去南山炭
 谷原之湫水遂涸故谓之乾湫炭谷之水遂著灵异
 历代崇为太乙湫或曰炭谷本太乙谷土人语急连
 呼之耳 续注曰涂山寺在皇甫村神禾原之东南
 旧传皇甫村有三社曰鸾驾坪(阙/)  及废栖真观
 翠微寺在终南山上本太和宫武德八年建贞观十
 年废廿年太宗厌禁内烦热命将作大匠阎立本再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3b 页 WYG0879-0406d.png
 葺改为翠华宫元和元年废为翠微寺杜甫诗曰云
 薄翠微寺则元和之前固已谓之寺矣百塔在梗梓
 谷口唐信行禅师塔院今谓之兴教寺唐裴行俭妻
 厍狄氏尝读信行集录及殁迁窆于终南山鸱号
 堆信行塔之后由是异信行者往往归葬于此今小
 塔累累相比因谓之百塔塔东为石鳖谷广惠神祠
 在焉西为豹林谷种放隐居之地放居今为女冠所
 有苏季明松门亦在其西而董村寺翠微寺下院也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4a 页 WYG0879-0407a.png
 又在其西自董村西行几十里曰丰德寺丰德长老
 所居今其寺犹有僧焉南五台者曰观音曰灵应曰
 文殊曰普贤曰现身皆山峰卓立故名五台圆光寺
 王建集为灵应台寺陆长源辩疑志为慧光寺韩渥
 集为神光寺今谓之圆光寺五台之北有留村数寺
 皆下院也御宿川按扬雄传曰武帝开上林南院至
 宜春鼎湖昆吾傍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
 濒渭而东游观则止宿其中故曰御宿大抵樊川御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4b 页 WYG0879-0407b.png
 宿皆上林苑地也
癸丑诣张思道循原而东诣莲花洞经裴相旧居越幽
州庄上道安洞抵炭谷既行小雨而还复寻会景堂清
谈终日
 思道唐学士鷟之后居潏水之阴好读书善属文雅
 丽有祖风自思道之居东行五六里直樊川之上倚
 神禾原有洞曰莲花旧为村人郑氏之业郑氏远祖
 乾曜尚明皇之女临晋公主杜甫诗有宴郑驸马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5a 页 WYG0879-0407c.png
 中云主家阴洞细烟雾宜即此地也自洞东行三四
 里为唐裴相国郊居林泉之胜亦樊川之亚今为鄱
 阳沈思之居又南行三里至幽州庄李氏林亭李氏
 燕人也故以幽州名泉竹之盛过沈庄矣南行四里
 至道安洞今为尼院院中起小塔西倚高崖东眺樊
 南之景举目可尽又南行七八里至炭谷自谷口穿
 云渡水蹑乱石冒悬崖行十馀里数峰耸削蹬道之
 半有司马温公𨽻书二十八字曰登山有道徐行则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5b 页 WYG0879-0407d.png
 不困择平稳之地而置足则不跌人莫不知之鲜能
 慎谷前太乙观有希夷先生所撰碑观南为故处士
 雷蕳夫隐居之地
甲寅北归及内家桥子虚别焉子与明微自翠台庄由
天门街上毕原西望三会寺定昆池迤逦入明德门
 内家桥今名也或曰雷家或曰能家皆姓也桥之西
 又有沈家桥第五桥亦以姓名罗隐城南杂感诗有
 赖家桥上潏河边之句似当以能为是翠台庄不知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6a 页 WYG0879-0408a.png
 其所以庄之前有南北大路俗曰天门界北直京城
 之明德门皇城之朱雀门宫城之承天门则界当为
 街俗呼之讹耳许浑有天门街望之诗可据天门街
 当毕原之中长安志曰少陵原西入长安县界五里
 盖毕原也志误以为少陵西望三会寺寺边有大冢
 世传为周穆王陵北有池旧与昆明池相通唐为放
 生池有台俗曰迦叶佛说法台而传记以为苍颉造
 书台景龙中中宗幸三会寺与群臣赋诗上官倢伃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6b 页 WYG0879-0408b.png
 所谓释子谈经处轩臣刻字留是也定昆池安乐公
 主之西庄也在京城之延平门外景龙初命司农卿
 赵履温将作少监杨务廉为园凿沼延十数里时号
 定昆中宗临幸与群臣赋诗
历延祚光行道德永达四坊之起至崇业坊览玄都观
之遗基过冈论唐昌观故事
 唐昌观又曰唐兴观在安业坊玄都观北中有玉蕊
 花元和中有仙子来观严休父元稹辈俱有倡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7a 页 WYG0879-0408c.png
既而北行数里入含光门而归焉实闰月十六也
 城南之景有闻其名而失其地者有具其名得其地
 而不知其所以者有见于近世而未著于前代者若
 牛头寺碑阴记永清公主庄长安志载沙城镇薛据
 南山别业罗隐杂感诗有景星观姚家园叶家林闻
 其名而失其地者也翠台庄高望楼公主浮图温国
 塔朱坡具其名得其地而不得其所以者也杨舍人
 庄唯释院神禾少陵两原三清观涂山寺陈氏昆仲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7b 页 WYG0879-0408d.png
 报德庐刘翔集之濛溪刘子衷之樊溪五台僧坟院
 见于近世而未著于前代者故皆略之以俟再考至
 于名迹可据而暴于人之耳目者皆得以详书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8a 页 WYG0879-0409a.png
  北户录(段公路/)
  通犀
通犀置大雾重露下终不沾濡又堪辨毒药酒药酒生
沫若贮米饲鸡鸡见辄惊散一呼为骇鸡犀或中毒箭
刺于创中立愈盖犀食百毒棘刺故也
  孔雀媒
雷罗数州收孔雀雏养之使极驯扰致于山野间以物
绊足傍施罗网伺野孔雀至则倒网掩之无遗一说孔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8b 页 WYG0879-0409b.png
雀不疋偶但音影相接便有孕如白鹢雌雄相视则孕
或曰雄鸣上风雌鸣下风亦孕见博物志宋纪曰孝武
大明五年有献白孔雀为瑞者愚按说文曰率鸟者系
生鸟以来之名曰囮字林音由今猎师有囮也淮南万毕
术曰鸡鸺致鸟注云取鸡鸺拆其大羽绊其两足以为
媒博物志又云鸺鹠一名鸡鸺
  鹧鸪
衡州南灵鹧鸪解岭南野葛诸菌毒及辟温瘴又一名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9a 页 WYG0879-0409c.png
(音/述)多对啼广志言鹧鸪鸣云但南不北古今注云其
名自呼南越志云其鸣自号杜薄州食之亡厉惟本草
说鸣云钩辀格磔(竹客/反)
  鹦鹉瘴
广之南新勤春十州呼为南道多鹦鹉凡养之俗忌以
手频触其背犯者即多病颤而卒土人谓为鹦鹉瘴愚
亲验之
  赤白吉了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49b 页 WYG0879-0409d.png
普宁有廉州民𫉬赤白吉了各一头献于刺史者其赤
者寻卒白者久而能言
  绯猿
公路咸通十年往高凉程次青山镇其山多猿有黄绯
者绯者绝大毛彩殷鲜真谓奇兽夫猿则狙玃猱狖之
类其色多傅青白玄黄而已今则岂可穷其族类与其
猿能伏鼠多群行猿善啼者其音凄入肝脾方知当一
部鼓吹岂独蛙声然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0a 页 WYG0879-0410a.png
  蚺蛇牙
蚺蛇大者长十馀丈围可七八尺多在树上候獐鹿过
者吸而吞之至鹿消即缠大树上出其头角乃不复动
土人伺之以竹签签煞之取其胆也故南裔异物志曰
蚺蛇牙长六七寸土人尤重之云辟不祥利远行卖一
枚直牛数头
  红蛇
公路至雷州对岸倚舟候风势见群小儿簇二巨蛇各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0b 页 WYG0879-0410b.png
长丈馀一如孔雀尾毛色金翠夺目一如真红色鲜明
若血又有十馀头白蛇前后相次若导从俱入一榕藤
窍内竟不复去故知蛇有草木水土四种其类不可穷
也又归化县有两头蛇南越志云无毒蛮人饵之兼名
苑云两头蛇一名越王约发俗占见之不祥然论衡引
楚相孙叔敖事者何也会丛又云浑夕之山有蛇一首
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大旱管子曰固水之精名曰蟡(音/威)
一头两身以其名呼之可使取鱼鳖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1a 页 WYG0879-0410c.png
  蛤蚧
蛤蚧首如蟾蜍背绿色上有黄斑点若古锦文长尺馀
尾绝短其族则守宫蜥蜴蝘蜓多居古木窍间自呼其
名声绝大又有十二时亦其类也大者一尺尾长于身
传云自旦至暮变十二般色伤人必死愚尝获一枚闭
于笼中玩之止见变黄褐赤黑四色
  红蟹壳
儋州出红蟹大小壳上多作十二点深胭脂色其壳与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1b 页 WYG0879-0410d.png
虎蟹堪作叠子按蟹一名蛫(音/诡)广雅云雄曰螂蚁雌曰
博带抱朴子又云山中辰日称无肠公子蟹也古今注
云小蟹一名长卿广志云铺(音/脯)小蟹大如货钱又蟹奴
如榆荚在其腹中生死不相离山海经载千里蟹洞冥
记有贡百足蟹长九尺四螯者今恩州又出石蟹
  蛱蝶枝
公路南行历悬藤峡维舟饮水睹岩侧有一木五䌽初
谓丹青之树因命僮仆采之顷获一枝尚缀软蝶凡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2a 页 WYG0879-0411a.png
十馀个有翠绀缕者金眼者丁香服者紫斑眼黑花者
黄白者绯脉者大如蝙蝠者小如榆荚者愚因登岸视
乃知木叶化焉是知蝶生江南柑橘树蠹变为蛱蝶鸟
足之叶为蝴蝶皆造化使然非虚语也又会要云大食
国西邻大海尝遣人乘船经八年未极西岸中有一方
石石上有树干赤叶青树生小儿长六七寸见人皆笑
动其手脚若著树枝其使摘取一枝小儿即死异苑大
元中汝南人入山伐木见一竹中央蛇形已成上枝叶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2b 页 WYG0879-0411b.png
如故吴郡桐庐民尝伐余遗竹一宿见雉头颈尽就身
犹未化此亦竹为蛇蛇为雉也
  红蝙蝠
红蝙蝠出陇州背深红色惟翼脉浅黑多双伏红蕉花
间采者若获其一则一不去南人收为媚药王子年拾
遗云有五色蝙蝠异物志鼍虱鱼因风入空木而化为
蝙蝠灵枝图说曰蝙蝠服之寿万岁又媚药载软金鸟
辟寒金龙子布谷脚胫骨鹊脑砂䅑茎草草左行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3a 页 WYG0879-0411c.png
独未见录红蝙蝠处岂阙载乎又有无风独摇草男女
带之相媚又陈藏器云榼子蔓生取子中仁带于衣令
人有媚多迷人
  金龟子
金龟甲虫也五六月生于草蔓上大于榆荚细视之真金
帖龟子行则成双其虫死金色随灭如萤光也南人收
以养粉云与汞粉相宜
  乳冗鱼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3b 页 WYG0879-0411d.png
金义之西南有山曰盘龙山有乳洞乳洞有金沙龙盘
鱼皆四足修尾丹腹状若守宫游泳水滨人莫敢犯按
御览云龙蟠山有石洞洞中小水水有四足鱼皆如龙
形人杀之即风雨也然唐韵云鳎鱼各四足山海经云
人鱼如䱱(音/啼)鱼四脚出丹洛二水有鲵大者谓之虾(音/啼)
尔雅注鲵似鲇四足声似小儿但未见言其可致风雨
耳公路因思道书说五头鱼三足麂皆神化所致不可
以类而推也若以鱼之异者则澧水之鱼名朱鳖六足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4a 页 WYG0879-0412a.png
有珠又历涧潭有五色鱼又丹水出丹鱼割肉以涂足
下则可步履水上又翔法师云鲚(音/荠)鱼一首十身博物
志云金鱼脑中有麸金出功婆塞江又吴王食鲙有馀
弃江中为鱼今名吴王鲙馀者长数寸又魏武四时食
制曰望鱼侧如刀可以割草出豫章白发鱼戴发形如
妇人白肥无鳞出滇池又郭延生述征记云城阳县南
尧母庆都墓庙前一池鱼头间有印文谓之印颊鱼非
告祠者捕不得又临海异物志云䱼鱼如指长七八寸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4b 页 WYG0879-0412b.png
但有脊骨曝作烛极有光明又比目鱼一名鲽(音/榻)一名
沈怀远南越志谓之板鱼亦曰左介介亦作魪吴都
赋云双则比目片则王馀异物志南方镜鱼圆如镜也
又异苑云䱤(音/陷)鱼凡诸鱼欲产䱤鱼辄以头冲其腹世
谓众鱼之生母又临海水土异物志鹿鱼头上有两角
如鹿又云鲮(闾蒸/反)鱼腹背有刺如三角菱又神异经黄
公鱼长七八尺状如醴鱼以乌梅三七煮之即熟食之
无鲠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5a 页 WYG0879-0412c.png
  鱼种
南海诸郡人至八九月于池塘间采鱼子著草上悬于
灶烟上至二月春雷𤼵时却收草浸于池塘间旬日内
如虾蟆子状鬻于市号鱼种育池塘间一年内可供口
腹也愚按陶朱公养鱼经曰朱公谓威王治生之法有
五水畜第一水畜鱼也又拂菻国有羊羔生于土中然
其脐与地连割之则死惟人著甲走马击鼓骇之其羔
惊鸣而脐绝便逐草矣博物志云取鳖挫如棋捣赤苋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5b 页 WYG0879-0412d.png
汁和令厚以茅苞之六月中投于池泽间经旬脔脔
成鳖也
  水母
水母一名蚱一名石镜南人治而食之云性热偏疗河
鱼疾也
  蚊母扇
端新州有鸟类青鲵而嘴大常在池塘间捕鱼而食每
作一声则有蚊子群出其口按尔雅曰鷏鸟似乌而大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6a 页 WYG0879-0413a.png
广志云蚊母此鸟吐出蚊也土人云其翅堪为扇惟辟
蚊子与陈藏器说同又云塞北有䖟母草岭南有䖟母木
南越志云古度树一呼䢷子南人号曰秺(日亚/反)不华而
实实从木皮中出如缀珠珰其实大如樱桃黄即可食
过则实中化蛾飞出亦有为蚊子者
  鹅毛被
鹅毛被邕之南有酋豪多熟鹅毛为被如稻畦衲之其
温软不下绵絮也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6b 页 WYG0879-0413b.png
  红虾杯
红虾出潮州潘州南邑县大者长二尺土人多理为杯
王子年拾遗记云大虾长一尺须可为簪洞冥记载须杖
兼名苑云广州献虾头杯简文将盛酒无故自跃乃不
复用愚又按毛诗义其大者有一尺六七寸今九真交
趾以为杯盘实奇物也
  鸡毛笔
番禺诸郡多以羊毛毫为笔韶州择鸡毛为笔亦有圆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7a 页 WYG0879-0413c.png
如锥方如凿可抄写细字者昔溪源有鸭毛笔以山鸡
毛雀雉毛间之五色可爱笔有丰狐之毫(博子云/汉末笔)虎仆
之毛(博物似豹/毛可为笔)蚃蛉鼠毛(广志可/以为笔)鼠须(均州/出)羖䍽羊毛
(邛州取/腋族毛)麝毛狸毛(郑虔云/狸毛笔)鹿毛马毛羊须(陶隐居烧丹/封鼎际用羊)
(须/笔)胎发(姬玄以小儿发为笔之/郑虔云萧祭酒常用)龙箸(拾遗/记)为之然未若
兔毫
  鸡卵卜
邕州之南有善行术者取鸡卵墨画祝而煮之剖为二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7b 页 WYG0879-0413d.png
片以验其黄然后决嫌疑定祸福言如响答据此乃古
法也神仙传曰人有病就茅君请福煮鸡子十枚以内
帐中须臾茅君掷出中无黄者病多愈有黄者不愈常
以此为候愚又见卜者流杂书传虎卜紫姑卜牛蹄卜
灼骨卜鸟卜虽不法于蓍龟亦有可称者
  鸡骨卜
南方逐除夜及将发船皆杀鸡择骨为卜传古法也卜
占即以肉祠船神呼为孟公孟姥其来尚矣按梁简文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8a 页 WYG0879-0414a.png
船神记云船神名冯耳五行书云下船三拜三呼其名
除百忌又呼为孟公孟姥刘思真云玄冥为水官死为
水神冥孟声相似又云孟公父名㥽母名衣孟姥父名
板母云履或云冥父冥姥因玄冥也
  象鼻炙
广之属城循州雷州皆产黑象牙小而红土人捕之争
食其鼻云肥脆偏堪为炙愚按象有十二肉陈藏器云
惟鼻是其本肉诸即杂肉梁翔法师云象一名伽那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8b 页 WYG0879-0414b.png
训云象孕子五岁始生
  鹅毛脡
恩州出鹅毛脡乃盐藏其味绝美其细如针郭义恭云
小鱼一斤千头未之过也
  桄榔炙
桄榔茎叶与波斯枣古散(古散堪/为拄杖)椰子槟榔小异其水
如莎树皮酿木皮出面可食洛阳伽蓝记云昭仪寺有
酒树面木得非桄榔乎其心为炙滋腴极美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9a 页 WYG0879-0414c.png
  红盐
恩州有盐场出红盐色如绛雪验之即由煎时染成差可爱也
郑公虔云琴湖池桃花盐色如桃花随月盈缩在张掖
西北按盐有赤盐紫盐黑盐青盐黄盐亦有如虎如印
如伞如石如水晶状者
  米饼
广州南尚米饼合生熟粉为之白薄而软按刘孝威谢
官赐交州米饼四百屈详其言屈岂今之数乎且前朝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59b 页 WYG0879-0414d.png
短书杂说有呼食为头(晋元帝谢赐功德净馔一头又/谢赍功德食一头又刘孝威谢)
(赐果食/一头)以鱼为㪷(梁科律生/鱼若干斗)茗为薄为夹(温贡茗二百/尺薄又梁科)
(律薄茗千/夹云云)笔为双为床为枝(搜神记益州西神祠祈祷/者持一双笔南朝呼笔四)
(管为一床梁简文帝答书云乍置/笔床又云写书笔一枝一万字)墨为螺为丸为枚(陆/云)
(以兄送墨二螺梁科律御墨一量十二丸蔡质汉官/仪曰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为番锦为两(王佐云/锦二两)衣为裁(陆纬谢安城王楚越衣二/裁沈约有谢葛衫裁也)
袈裟为缘(简文帝云蒙/惠袈裟一缘)奴为头(简文帝书言安城/王饷胡子一头)麝为
子蜡为饼(麝香如干子蜡如干/饼齐建武四年事)槟榔为口胡桃为子(陆/陲)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0a 页 WYG0879-0415a.png
(谢安成王赐槟榔一/千口并胡桃一千子)其事不可备论
  睡菜
睡菜五六月生田塘中叶类茨菰根如藕梢土人采根
为盐菹或曰食之好睡郭子横云五味草食之不使人
睡亦名却睡草
  水韭
水韭生于池塘中叶似薤得非龙瓜韭乎字林云签(音/严)
水中野韭也又荶(音/吟)见字林似蒜生水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0b 页 WYG0879-0415b.png
  蕹菜
蕹菜叶如柳三月生陈藏器云主解胡蔓草毒胡蔓即
野葛也愚按广之菜有掉(辛叶/也)东风(味如酪香/气似马兰)(音戢/蜀人)
(所谓/菹者)(音晶𦳓/茨苗也)之类无足奇者吴志孙皓时有荬(音/买)
晋安帝义熙二年有苦荬菜生扬州国初建达国献佛
土菜泥婆罗国献波棱菜
  斑皮竹笋
湘源县十二月食斑皮竹笋诸笋无以及之吴录云马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1a 页 WYG0879-0415c.png
援至荔浦见冬笋名曰苞笋博物志曰斑皮竹尧女以
涕挥竹竹尽斑也尔雅曰笋竹之萌说文曰笋竹胎诗
疏义笋皆四月生巴竹笋生八月篃(音/媚)竹笋冬夏生永
嘉记含堕竹笋六月生愚按山海经竹生花其年便枯
六十年一易根必结实而枯死实落土复生六年还成
町也竹谱曰䈙必六十年复亦六年是也南中有以竹
为刀错子者如少钝复以浆水洗之如初广州记云石
林竹劲利削为刀切截象皮如截草也愚闻贞元五年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1b 页 WYG0879-0415d.png
番禺有海户犯盐禁避罪罗浮山入至第十三岭遇巨
竹百丈万竿竹围二十一尺有三十九节节长二丈海
户因破之为篾会罢吏捕逐遂挈而归时有军人获一
篾以为奇货后献于刺史李复复命陆子羽图而记之
许氏说文有长节竹谓之䇗(音/钟)得非罗浮山龙钟之义

  无核荔枝
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少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2a 页 WYG0879-0416a.png
劣其高潘者最佳五六月方熟有无核类鸡卵大者其
肪莹白不减水晶性热液甘乃奇实也
  变柑
新州出变柑有苞大于升者且皮薄如洞庭之橘馀柑
之所弗及传云移植不百里形味俱变因以为名亦如
踰淮为枳乃水土异也
  橄榄子
八九月熟其大如枣广志云有大如鸡子者有野生者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2b 页 WYG0879-0416b.png
高不可梯但刻其根方数寸许入盐于中子皆落矣今
高凉有银坑橄榄子细长味美于诸郡产者其价亦贵
陈藏器云其木主䲅鱼毒此木作楫拨著䲅鱼皆浮出
  山橘子
冬熟有大如土瓜者次如弹丸者皮薄下气普宁多有

  山胡桃
山胡桃皮厚底平状如槟榔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3a 页 WYG0879-0416c.png
  白杨梅
杨梅叶如龙眼树冬青一名朹(音/求)潘州有白色者甜而
绝大
  偏核桃
占卑国出偏核桃形如半月状波斯人取食之绝香美
  红梅
岭南之梅小于江左居人采之杂以朱槿花和盐曝之
梅为槿花所染其色可爱又有选大梅刻镂瓶罐结带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3b 页 WYG0879-0416d.png
之类取棹汁渍之(棹木/叶汁)亦甚甘脆
  五色藤筌蹄
琼州出五色藤合子书囊之类细于锦绮亦藤工之妙
手也新州作五色藤筌台皆一时之精绝者梁刘孝仪
谢太子五色藤筌蹄一枚云炎州采藤丽穷绮褥得非
筌台与蹄语讹欤
  香皮纸
罗州多笺香树身如柜柳皮堪捣纸土人号为香皮纸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4a 页 WYG0879-0417a.png
  抱木屧
抱木产水中叶细如桧其身坚类柏惟根软不中刀锯
今潮州新州多刳之为屧
  红藤簟
琼州出红簟一呼为笙或谓之蘧蒢亦谓之行唐其色
殷红莹而不垢
  方竹杖
澄州产方竹体如削成劲挺堪为杖亦不让张骞筇竹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4b 页 WYG0879-0417b.png
杖也其隔州亦出大者数丈又海晏(地/名)出芦堪为拄杖
高潘州出千岁蕨拄杖之类甚多更有疏节竹(五六尺/一节)
僧道多以为杖又按王最云溱州通竹直上无节空心

  山花胭脂
山花丛生端州山崦间多有之其叶类蓝其花似蓼正
月开花土人采含苞者卖之用为胭脂粉或持染帛其
红不下蓝花又郑公虔云石榴花堪作胭脂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5a 页 WYG0879-0417c.png
  鹤子草
鹤子草蔓花也当夏开南人云是媚草甚神可比怀子
梦芝采之曝乾以代面靥形如飞鹤状翅羽嘴距无不
毕备亦草之奇者草蔓延春生双虫常食其叶土人收
于奁粉间饷之如养蚕诸虫老不食而蜕为蝶女子佩
之如细鸟皮号为细蝶郭子横记勒毕献细鸟以方尺
玉笼盛数百形大如蝇状如鹦鹉声闻数百里间如黄
鹄也国人以此为候日晷亦曰候日虫帝得之旬日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5b 页 WYG0879-0417d.png
尽明年有细鸟集于帷帟或袭人衣袖因名禅衣宫内
嫔御有鸟集其衣者辄蒙爱幸至武帝末稍稍自死人
服其皮者多为丈夫所媚余访花子事如面光眉翠月
黄星靥其来尚矣然事有相类者见拾遗引孙和悦邓
夫人尝置膝上和月下舞水晶如意误伤夫人颊流血
染裤和自舐疮太医曰獭髓杂玉及琥珀屑当灭痕和
乃作膏琥珀太多痕未灭而颊有赤点细视之更益其
妍诸嬖要宠者以丹青点颊而后进幸一说上官昭容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6a 页 WYG0879-0418a.png
自制花子以掩黯处
  越王竹
严州产越王竹根于石上状若荻枝高尺馀土人用代
酒筹次有沙箸产于海岛间其心若骨可为筹箸凡欲
采者须轻步从之不尔闻人行声则缩入沙中不可取
陈藏器云越王馀算味咸生南海长尺许
  无名花
广州之南数百里有蔓草生吐一叶白花片大如掌初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6b 页 WYG0879-0418b.png
夏开遍问土人莫有知者
  指甲花
花细白绝芳香番人重之未详其名又弭𢘤耶花白茉
莉花(红者/不香)皆波斯移植夏中如金钱花也本出外国大
同二年始来中土又扶南传曰顿逊国有区拨花叶逆
花致祭花摩夷花唐初罽宾国献俱佛头花伽失不国
献泥楼钵罗花皆中国所无者
  相思子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7a 页 WYG0879-0418c.png
相思子有蔓生者与龙脑相宜能令香不耗干宝搜神
记云大夫韩冯妻美宋康王夺之冯自杀妻自投台下
死王怒令冢相望宿昔有文梓木生二冢之端根交于
下枝错其上宋王哀之因号其木曰相思树
  睡莲
睡莲叶如荇而大沉于水面其花布叶数重凡五种色
当夏昼开夜缩入水底昼复出也与梦草昼入地夜即
复出一何背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7b 页 WYG0879-0418d.png
 
 
 
 
 
 
 
 说郛卷六十三上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8a 页 WYG0879-04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六十三下    元 陶宗仪 撰
  湖山胜槩(泗水潜夫/)
南山路
 自丰乐楼南至暗门钱湖门外入赤山烟霞石屋止
 南高峰方家峪大小麦岭并附于此
丰乐楼
 旧为众乐亭又改耸翠楼政和中改今名淳祐间赵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8b 页 WYG0879-0419b.png
 京尹与筹重建宏丽为湖山冠又甃月池立秋千梭
 门植花木构数亭春时游人繁盛旧为酒肆后以学
 馆致争但为朝绅同年会拜乡会之地
湖堂
 旧在耸翠楼侧又有集贤亭今并不存
吕洞宾祠
 旧传洞宾尝至此
灵芝崇福寺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9a 页 WYG0879-0419c.png
 钱王故苑以芝生其间舍以为寺故名灵芝高宗孝
 宗尝到凡四临幸有浮碧轩依光堂亦为新进士会
 拜题名之地
显应观
 祀磁州神崔府君六月六日生朝游人甚盛咸淳间
 改昭应今归灵芝寺旧有萧照山水及苏汉臣画壁
 今不复存矣
杨郡王府上船亭   聚景园(详见御/园门)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69b 页 WYG0879-0419d.png
灵应堂(俗呼包/道堂)    宝莲院
紫霄宫廨院     宝成院(旧名/释伽)
兴福院       永隆院
慧光尼庵(张循/王府)    省马院船步(内有正觉/超化二院)
长桥        妙净院
宝德寺
 杨和王重建充三衙建圣节道场
希夷道堂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0a 页 WYG0879-0420a.png
 刘蓑衣建于南屏园左今移于此
真珠园
 有真珠泉高寒堂杏堂水心亭御港曾经临幸今归
 张循王府
南园
 中兴后所创光宗朝赐平原郡王韩侂胄陆放翁为
 记后复归御前改名庆乐赐嗣荣王与苪又改胜景
 有许閒堂和容射厅寒碧台藏春门凌风阁西湖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0b 页 WYG0879-0420b.png
 天归耕庄清芳堂岁寒堂夹芳豁望矜春鲜霞忘机
 照香堆锦远尘幽翠红香多稼晚节香等亭秀石为
 山内作十样锦亭并射圃流杯等处弁阳翁诗云清
 芳堂下千株桂犹是韩家旧赐园白发老翁和泪说
 百年中见两平原又云旧事凄凉尚可寻断碑空卧
 草深人凌风阁下槎牙树当日人疑是水沉
雷峰显严院
 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峰钱王妃建寺筑塔名王妃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1a 页 WYG0879-0420c.png
 塔或云地产黄皮遂讹为黄皮塔山顶有通玄亭望
 湖楼
普宁寺(又名白莲有铁/塔一石塔二) 云涛观
净相院
 旧名瑞相有无尽意阁娱客轩一段奇轩幽深可喜
 今皆不存
上清宫
 葛仙鍊丹旧址道士胡莹微祖筑庵郑丞相清之曾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1b 页 WYG0879-0420d.png
 此读书淳祐中重建赐今额理宗御书清净道院
甘园
 内侍甘昪园又名湖曲曾经临幸至今有御爱松望
 湖亭小蓬莱西湖曲曲后归赵观文又归谢节使弁
 阳翁诗云小小蓬莱在水中乾淳旧赏有遗踪园林
 几换东风主留得庭前御爱松
御船坊(理宗御/舟在焉)
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2a 页 WYG0879-0421a.png
 孝宗常临幸山曰南屏有慧日峰旧名慧日永明太
 宗赐寿宁院额孝宗御书慧日阁有千佛阁五百罗
 汉堂理宗御书华严法界正遍知阁等额梁贞明大
 铁锅存焉画壁作五十三参等寺后庵宇甚幽大抵
 规模与灵隐相若故二寺号南北山之最东坡诗云
 卧闻禅老入南山净扫风尘五百间其弘壮自昔已
 然今益侈大矣
南山昭庆院     惠照寺(后为斋宫/今归净慈)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2b 页 WYG0879-0421b.png
南屏御园(正对南屏/又名翠芳)
南屏兴教寺
 旧名善庆有齐云亭清旷楼米元章书琴台及唐人
 磨崖八分家人卦中庸乐记篇后人于石傍刋右司
 马温公书六字其实非也
广法院(齐王功德院/有清旷亭)  法因院(景献太子殡所有/古铁塔钱王井)
宝林院(庄文太子殡所旧/名总持有可赋轩)
赤山殡宫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3a 页 WYG0879-0421c.png
 旧瑞龙寺后为安穆成公慈懿恭淑四后殡所今为
 炽盛光寺
修吉寺(旧瑞龙寺移于/此有西湖奇艳) 正济寺(又名/普门)
法雨寺(旧名/水心)     安福寺
极乐尼寺
高丽寺
 旧名惠因寺湖山间惟此寺无敕额元丰间高丽王
 子僧统义天入贡学贤首教于此因施金建华严阁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3b 页 WYG0879-0421d.png
 有易庵期忏堂皇姑成国公主殡所
玉岑山
惠因桥(秦少游龙井记游所谓/濯足于惠因涧即此)
广果寺       开化尼寺
六通慈德院(旧名惠/德塔)  法兴寺
保福院       长耳相院(旧名/法相)
定光庵(有定/光泉)     永庆院
延长真如院     延寿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4a 页 WYG0879-0422a.png
净梵院(旧名/瑞峰)     崇教院
石屋洞
 大仁院有石庵天成石罗汉其洞后又一洞名蝙蝠
 洞
水乐洞
 院名西关净化即满觉院山孝宗时赐李隶慈明殿
 赐杨郡王后归贾平章山石奇秀中一洞嵌空有声
 以此得名有声在堂界堂爱此留照独喜玉渊漱石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4b 页 WYG0879-0422b.png
 宜晚上下四方之宇诸亭及金莲池
满觉院
 旧名圆兴今在水乐洞岭旁
石佛接待庵
烟霞洞
 清修院有象鼻石佛手岩石罗汉东坡留题等
归云庵
 宁宗时水庵清禅师坐禅石窟中闻南峰钟鸣遂大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5a 页 WYG0879-0422c.png
 悟今改永兴庵
关真人道院     小龙井(井侧有/龙王祠)
南高峰塔
 荣国寺有白龙祠五显祠险峻甚于北峰中有坠石
 相传云昔有道者镇魔于此又有颍川泉
方家峪
 自方家峪至冷泉峪慈云岭泥路嘉会门外至大慈
 山龙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5b 页 WYG0879-0422d.png
遇真道院      悟真道院
崇真道院      广教院(号小/南屏)
褒亲崇寿寺
 在凤皇山刘贵妃功德有凤凰泉瑞应泉松云亭观
 音洞笔架池偃松交枝桧三门有陈公储画龙甚奇
西莲瑞相院(黄贵妃/功德)  地藏尼寺
慈光尼寺(张府/功德)    广慈院(旧名/广福)
宝藏院(有乌龙井钱武肃庙碑/今钱氏五王庙在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6a 页 WYG0879-0423a.png
宁亲广福院(陈淑妃香火院虽/小而幽邃可喜)
福全尼寺      广严院(旧名妙严有/徐正节墓)
净教院(蔡贵妃/殡所)    安福禅院(内侍陈都知香/火名小陈寺)
水月寺(路口有/灵固石)    崇教院(旧名荐福/有珍珠泉)
华津洞
 赵冀王府园水石甚奇胜有仙人棋台
西林法惠院
 旧名兴庆钱王建有雪斋秦少游记东坡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6b 页 WYG0879-0423b.png
冷水峪       梯子岭
慈云岭
净明院
 郊坛斋宫有易安斋梅岩高孝两朝御和诗满阶棕
 梠旧有江月庵筇写亭
龙华宝乘院
 本钱王瑞萼园舍建有傅大士塔并柏板门槌犹存
 有温公祠堂题名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7a 页 WYG0879-0423c.png
天华寺
 镜清禅师道场旧名千春龙册有颐轩妙因楼化生
 池
感业寺(旧名天龙有/木观音像)
胜相院
 旧名龙兴千佛有五丈观音像二并阁释迦丈六金
 身像
大通院(旧名/显明)     天真院(旧名登云台/有灵化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7b 页 WYG0879-0423d.png
龙华山(有石如龙与/两石龙寺接)  下石龙净胜院
上石龙永寿院(旧名资贤石崖/刻仁宗佛牙赞)
郊台(钱王郊台/亦近焉)    道林院(旧名/普济)
大慈寺       般若院
宝惠院(旧名/普济)     钱王坟(文穆忠献二/王坟在此)
长庆崇福院(皇叔祖太师/和王功德)窑池(一名乌/菱池)
圣果寺(在包/家山)     真觉院(旧名奉庆有东/坡瑞香花诗)
包家山桃花关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8a 页 WYG0879-0424a.png
 桃花甚盛旧有蒸霞二字春日游人甚多
法云寺(旧名/资崇)     大慈山(旧有广福/金书院额)
虎跑泉
 旧传性空禅师居此无泉二虎跑地而出东坡诗云
 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拱抚掌
乾溪寨       小杨寺
香严寺
小麦岭(饮马桥前后至龙/井止九溪十八涧)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8b 页 WYG0879-0424b.png
道人山(有石/洞)     饮马桥(地名放/马场)
旌德显庆教寺
 咸淳甲戌冬改旌德袭庆慈明太后香火方丈有轩
 曰云扉后山有泉石甚奇曰林泉有清壑凝紫静云
 等诸亭
南山禅关(旧名龙井路今/又改南天竺)
仰妃墓(吴越钱/王妃)    梅坡园(杨郡王园/又名总秀)
灵隐观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9a 页 WYG0879-0424c.png
 宁宗朝张知宫创御书冲隐庵淳祐中道士范善迁
 重建赐名今额今庵在观右而今改仁寿院矣
太清宫
 宁宗时朱灵宝守固建杨太后书道德经石幢有岁
 寒轩养性凝神二堂后为贾贵妃功德今改观音院
松庵(杨郡/王府)
崇德显庆院
 旧名栖真章楶质夫功德后为永王祈王殡所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79b 页 WYG0879-0424d.png
章司徒墓
 名得象枢使楶之祖栖真院碑可考
翁五峰墓(名孟寅/字宾𤾉)   徐典章墓(名申字干臣/号青山翁)
强金紫墓
 名至字几圣今石羊虎犹存其子文宪公渊明墓在
 西溪乡诸子亦多附此
陈拾遗墓(唐人岁久莫考名/字在积庆山下)
冰壑书堂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0a 页 WYG0879-0425a.png
 金枢密渊号冰壑尝作书堂于此因葬焉积庆永清
 二山在后平鼎山在左湖山在前凡钱塘城邑江湖
 之胜皆近在几席间乃南北二峰中之最高一山也
 有君子天一二泉理宗御书积庆山怡颜藏书农圃
 以赐又赐功德寺名曰积庆教忠后不及建而止
赞宁塔(天圣间/葬此)    灵石山
薛开封墓(名居正/谥贞显)   崇因报德院
 有灵石泉又名岁寒泉甚清高宗常临幸院与积庆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0b 页 WYG0879-0425b.png
 山后永清院皆薛开府功德此院已废独灵石塔犹
 存
净林广福院
 开府杨庆庵祖坟土人呼为上杨庵有松关南泉芳
 桂亭
无垢寺
 旧名无着乃无著禅师道场旧在石人岭庆元中韩
 平原以寺为生坟遂移寺于此嘉定十一年重修有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1a 页 WYG0879-0425c.png
 雅鸡岩仙人台清音轩偃松下有茯苓因名泉为茯
 苓泉后为演福寺遂废
崇恩演福教寺
 宝祐丁巳重建咸淳中改禅寺德祐后复为教寺贾
 贵妃殡所周汉国端孝公主祔焉旧山门有妙庄严
 域及生清净心亭真如亭诸天阁罗汉阁
鸡笼山       金钟峰
褚家坎(汉末褚盛族/旧有居此者)  白莲院(相传晋肇法/师讲经于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1b 页 WYG0879-0425d.png
风篁岭       小水乐(福祇/园)
二老亭
 后改德威旧在风篁岭头东坡辩才往来于此皆有
 诗今移于龙井祠下
龙井
 吴赤乌中葛稚川尝鍊丹于此在风篁岭上岩壑林
 樾幽古石窦一泓清澈翠寒甘美可爱虽久旱不涸
 石上流水处其色如丹游者视久水辄溢人去即减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2a 页 WYG0879-0426a.png
 其深不可测相传与江海通有龙居之每祷雨必应
 或见小蟹斑鱼蜥蜴之类井傍有惠济龙王祠
陈寺丞墓
 名刚中绍兴中以言事与张状元九成连坐谪知虔
 州安远县而卒后葬风篁岭沙盆坞
胡侯墓(名则知杭州/庙在墓前)  刘庵(孝宗朝刘婉/所今归龙井)
龙井延恩衍庆寺
 辩才故地旧名报恩看经院后改寿圣东坡书额犹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2b 页 WYG0879-0426b.png
 存又改广福元祐以来诸贤留题甚多及东坡竹石
 廉宣仲枯木寺前有过溪桥又名归隐桥又名二老
 桥寺有方圆庵寂照阁清献赵公閒堂讷斋潮音堂
 涤心沼镜清堂冲泉萨埵石辩才清献东坡三贤祠
 辩才塔诸天阁山有狮子峰
叶苔矶墓(元索字唐/卿诗人)  五云山(中有真际院岭上/有天井大旱不竭)
九溪十八涧
大麦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3a 页 WYG0879-0426c.png
法空寺(旧名/资庆)     南资圣院(濮王/坟)
花家山
卢园(内侍卢允升园景物奇秀西湖/十景所谓花港观鱼即此也)
净安院(内侍董宋/臣香火)   崇真宫(昔为女冠今/为永净尼寺)
茆家步       独角门
净严广报院(内侍董永/仲功德) 隆兴庵(杨寺/廨院)
黄泥岭       水陆庵(杨寺廨院后/名庆安院)
妙心寺       水竹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3b 页 WYG0879-0426d.png
西湖三堤路
 苏公堤自南新路直至北新路口小新堤自曲院至
 马蝗桥
苏公堤
 元和中东坡守杭日所筑起南迄北横截湖面夹道
 杂植花柳中为六桥九亭坡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
 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
 空后守林希榜之曰苏公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4a 页 WYG0879-0427a.png
第一桥(港通赤山教/场名映波)
旌德观
 元系定香寺旧址宝庆间京尹袁韶改建为观有西
 湖道院虚舟云锦二亭今复为定香寺
先贤堂
 名仰高祠许由已下共四十人刻石作赞具载事迹
第二桥(通赤山麦岭/路名锁澜)  湖山堂(旁有水阁/尤宏丽)
三贤堂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4b 页 WYG0879-0427b.png
 祠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
第三桥(通花家山/港名望山)   第四桥(通茆家步港名压/堤北新路第三桥)
施水庵(名圆通有石台/笼灯以照夜船) 雪江书堂(胡贤良/觥所居)
新水仙王庙(龙王祠与葛/岭者为二)
崇真道院(贾平章建后有/阁今改为僧寺)
松窗(张濡/别墅)      第五桥(通曲院港名东浦/北新路第二桥)
第六桥(通耿家步港名跨/虹北新路第一桥)
小新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5a 页 WYG0879-0427c.png
 淳祐中赵京尹与筹自北新路第二桥至曲院筑堤
 以通灵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夹岸花柳比苏堤
 或名赵公堤
履泰将军庙
 有天泽井葛仙翁所植虬松将军钱塘人姓孙名显
 忠任吴越时嘉熙中赵与欢尹京祷雨有验奏闻因
 敕封天泽侯
杨园(杨和/王府)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5b 页 WYG0879-0427d.png
永宁崇福院
 又名小隐寺元系内侍陈源适安园近世所歌菊花
 新曲破之事正系此处献重华宫为小隐园孝宗拨
 赐张贵妃寺前有涧曰双峰又曰金沙
裴园
 裴橲园诚斋诗云岸岸园亭傍水滨裴园飞入水心
 横傍人莫问游何处只拣荷花开处行
乔园(乔幼/闻园)      史园(史屏右/徽孙)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6a 页 WYG0879-0428a.png
资国园(旧名报国有东坡书隐/秀斋赵令畤德麟跋语)
淳固先生墓(斌姓宋号庸斋/师晦庵先生)
马蝗桥
孤山路
西陵桥(又名西林桥又名/西泠桥又名西村)
孤山(旧有柏堂竹阁四照阁巢/居阁林处士庐今皆不存)
四圣延祥观
 有韦太后沉香四圣像小蓬莱阁瀛屿堂金沙井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6b 页 WYG0879-0428b.png
 一泉馀见御园类
西太乙宫
 旧四圣观园理宗朝建今黄庭殿乃昔凉堂也两壁
 萧照画尚存亭馆名并见御园类有和靖墓玛瑙坡
 陈朝柏
四面堂       处士桥(以和靖/得名)
涵碧桥       高菊涧墓(名九万葬孤/山后谈家山)
断桥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7a 页 WYG0879-0428c.png
 又名段家桥万柳如云望如裙带白乐天诗云谁开
 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北山路
 自丰乐楼北沿湖至钱塘门外入九曲路至德胜桥
 南印道堂小溜水桥黄山桥扫帚坞鲍家田青芝坞
 玉泉驼巘栖霞岭东山衕霍山昭庆教场水磨头葛
 岭九里松灵隐寺石人岭西溪路止三天竺附
柳洲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7b 页 WYG0879-0428d.png
龙王庙(名会灵所谓柳/洲五龙王也)
惠明院(旧名资福今呼柳洲/寺其地旧为通元庵)
上船亭       养鱼庄(杨郡/王庙)
环碧园(杨郡王府堂/扁皆御书)  迎光楼(张循/王府)
刘氏园(内侍刘公/江所居)   一清堂(后改玉莲竞/渡争标于此)
菩提院
 旧名惠严与昭庆寺相连有灵感大悲像阁绿野白
 莲堂碧轩四观轩南有迎熏澄心涵碧玉壶氍毹今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8a 页 WYG0879-0429a.png
 废
玉壶御园      杨和王水阁
贾府上船亭     钱塘门上船亭
秀邸新园      谢府园(有一碧/万顷堂)
隐秀园(刘鄜/王府)     先得楼(即古望/湖楼)
释胜园(秀邸有御书择/胜爱间二堂) 九曲城下
法济院(旧名观音院/有明爽二轩)  五圣庙(有苏汉/臣画壁)
妙因院(元系慈/光庵)    宝严院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8b 页 WYG0879-0429b.png
真觉尼院(元系隐/静庵)   钱氏园(华亭/钱府)
新岳庙       东湖道院
关王庙(旧满路种桃/号半道红)  古北关
杨府廨宇(杨郡王府/今舍为寺)  玉虚观
崇果院(德胜桥南/旧名罗汉)   印道堂
赵郭园       罗汉院
史府(今为慧/日寺)     水丘园
西隐精含      丰乐院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9a 页 WYG0879-0429c.png
铁佛寺       梅冈御院
张氏园       王氏园
小溜水桥      精进院(斋宫旧/名精脩)
廷寿院       澄寂院(桃花/衕)
黄山桥       扫帚坞
万花小隐(谢府/园)    常清宫(沂王/功德)
聚秀园(杨/府)      鲍家田
秀野园(谢/府)      南禅资福尼寺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89b 页 WYG0879-0429d.png
极乐尼寺      思故塔
屠虚圣昭庙(广慧/侯)   资寿院(元系大/圣庵)
明觉院(旧名报先/有虚心轩)   永庵(阎/府)
万安院(旧名清/化永安)
慈圣院(旧名慈云潘李二贵妃殡/所有圣水池大旱不涸)
罗寺        妙智院(旧名报/国观音)
玉泉净空院(泉色清澈蓄大/金鱼有龙王祠)
西观音山      青芝坞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0a 页 WYG0879-0430a.png
悯忠资福普向院(杨和王建专充殿前诸/军功德及为诸军瘗所)
上关寺(内侍关少师功/德名崇先显庆) 竹所
杜北山墓(汝能字叔谦太后诸/孙居曲院能诗有声)
天清宫(女/冠)      灵峰院(裴氏/功德)
裴坟(有双/节亭)      驼巘岭
灵耀观       西峰净严院(感义郡/王功德)
大明院
圆明崇福禅寺(岩阿有井泉极清冽/内侍霍汝弼功德)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0b 页 WYG0879-0430b.png
栖霞岭       神仙宫(有偃松如龙/名御爱松)
乾湿水洞(有一寺/在侧)   净元观
妙明院       东山衕
不空院(旧名/传经)     永安院(元系吴秦王府香/火庵有清芬亭)
护国仁王禅寺(后有龙洞龙/王祠在焉)
西靖宫(女/冠)      宁国院
广照院       霍山
长庆院(旧名华严庵/主张王香火)  张王广惠庙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1a 页 WYG0879-0430c.png
永庆院       光相塔院(山水/甚奇)
涌泉(高宗尝/取瀹茗)     清心院(旧名/涌泉)
淫池园(吕/氏)      金轮梵天院(旧名金轮寺/后即巾子峰)
宝胜院(旧名/应天)     金牛护法院
洞明庵       天龙洞(道者开无/门所居)
云洞园
 杨和王府有万景天全方壶云洞潇碧天机云锦紫
 翠间濯缨五色云玉龙玲珑金粟洞天砌台等处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1b 页 WYG0879-0430d.png
 木皆蟠结香片极其华洁盛时凡用园丁四十馀人
 监园使臣二名
大昭庆寺(与前菩提寺相连旧/名菩提寺有戒坛)
策选锋教场     古柳林
钱塘县尉司
 旧有平湖轩英游阁又有片石周益公字之曰奇俊
 盖相传为王子高旧居故也
葛岭路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2a 页 WYG0879-0431a.png
水磨头       石涵桥(有水闸泄湖/水入下湖)
放生亭       德生堂(理宗/御书)
泳飞亭(理宗/御书)
总宜园(本张太尉后归赵平/远淇今为西太乙宫)
大吴园       小吴园
水月园
 绍兴中赐杨和王孝宗拨赐嗣秀王水月瀛燕堂玉
 林堂皆御书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2b 页 WYG0879-0431b.png
兜率院       葛岭(葛仙常往来于此/故得名亦名葛坞)
十三间楼相严院
 旧名十三间楼石佛院东坡守杭日每治事于此有
 冠胜轩
大石佛院
 旧传为秦皇缆船石俗名西石头宣和中僧思净就
 石镌成大佛半身或云下通海眼
保叔塔崇寿院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3a 页 WYG0879-0431c.png
 咸平中僧永保脩故得名有应天塔极乐庵落星石
 石狮峰又名巾子峰及石屏风在焉碑刻旧有屏峰
 院记封山记
宝积山       敷惠庙
多宝院(旧名宝积/有绿阴堂)   嘉泽庙祠(水仙有荐/菊泉及亭)
孙花翁墓
 惟信字季蕃隐居湖山弃官自放诗词尤工赵节斋
 葬之刘后村为志杜清献为文以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3b 页 WYG0879-0431d.png
普安院       挹秀园(杨驸/马)
秀野园(刘鄜王有/四井堂)   上智果院(有参寥泉/东坡题)
治平寺(有锦坞/烟云阁)    寿星院
江湖伟观(即观台旧址尽/得江湖之胜)
宝云庵
 旧名千光玉寺邳王殡所有宝云庵清轩月窟澄心
 阁南隐堂妙思堂云巢今不复存又有灵泉井宝云
 庵初阳台亦废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4a 页 WYG0879-0432a.png
玛瑙宝胜院
 昔在孤山后改为四圣观遂迁于此有中庸子陶器
 墓乃法惠法师智圆自号也有高生阁仆夫泉
养乐园
 贾平章有光渌阁春雨观潇然养乐堂嘉生堂生意
 生物之府
玉清宫(有葛仙/鍊丹井)    半春园(史卫/王府)
小隐园(史/府)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4b 页 WYG0879-0432b.png
集芳御园
 后赐贾平章内有假山石洞通出湖滨名曰后乐园
 有蟠翠雪香翠岩倚绣挹露玉蕊清胜已上皆高宗
 御题亦集芳旧物也西湖一曲奇勋理宗御书贾秋
 壑遂初容堂度宗御书又有初阳精舍警室熙然台
 无边风月见天地心琳琅步归舟等不一
香月邻(廖莹中园/后归贾相)
嘉德永寿教寺(毛娘娘功德有/翔泳堂芝岩)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5a 页 WYG0879-0432c.png
喜鹊寺
 即禅宗院以鸟窠禅师得名魏婉仪殡所白乐天有
 紫杨花诗
宝严院(旧名/垂云)
定业院(鸟窠禅师道埸有君子泉/石甑山环峰堂袭梦轩)
虎头岩(介于宝严/定业之间)
施梅川墓
 名岳字仲山吴人能词精于律吕杨守斋为寺后树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5b 页 WYG0879-0432d.png
 梅作亭以葬薛梯飙为志李筼房书周草窗题盖
仁寿尼庵      招贤寺
报恩院
 旧名报先即孤山六一泉寺后以其地为延祥观遂
 迁于此德国公主殡所
广化院
 旧名永福自孤山迁于此旧有白公竹阁柏堂水鉴
 堂涵晖亭凌云阁金沙井辟支佛骨塔慧琳塔白公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6a 页 WYG0879-0433a.png
 祠堂
快恬园(赵/氏)
水竹院落
 贾平章园御书阁曰奎文之阁有秋水观第一春思
 剡亭道院
显明院
 旧名兴福保清仪王仲堤殡所有鉴空阁绿净堂
北新路口      栖霞岭口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6b 页 WYG0879-0433b.png
古剑关(栖霞/岭下)
岳王坟
 岳武穆王飞所葬其子云亦祔焉叶靖逸诗云万古
 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如公少缓须臾死此
 地安能八十年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褒忠演福院
 元系智果观音院后充岳鄂王香火岳云所用铁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7a 页 WYG0879-0433c.png
 犹存
冲虚宫(旧名宁/寿庵)    耿家步
东山衕口      福寿院
廖药洲园      小石板口
九里松一寺门
 唐刺史袁仁敬守杭日植松于左右各三行门扁吴
 说书高宗尝欲易之自以不及但金饰其字
驼巘岭口      石板巷口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7b 页 WYG0879-0433d.png
曲院巷口      行春桥
小行春桥      忠勇庙(统制/张祠)
左军教场      三岁塔院
明真宫(女冠今改/为三藏寺)   资德庙(慕容贵/妃香火)
万寿院(南山白/云宗建)    唐家衕
后涧溪       紫芝道院(道士陈/崇真)
瑞冈坞       燕脂岭(以土色/得名)
普福教寺      崇寿院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8a 页 WYG0879-0434a.png
崇亲资福院(张淑妃/香火)
天申万寿圆觉教寺
 旧为了义法师塔院有归云堂三昩正受阁并高宗
 御书累朝临幸有御座御榻理宗御书清凉觉地
石狮子路      香林园
斑衣园(韩/府)      金沙涧(灵竺之水自/此东入于湖)
显慈集庆教寺
 阎贵妃香火寺扁殿阁皆理宗御书有月桂亭甚佳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8b 页 WYG0879-0434b.png
 金碧为湖山诸寺之冠
灵隐天竺寺门
 俗呼二寺门袁居中书白乐天诗一山门作两山门
 两寺元从一寺分正此也
合涧桥(灵竺二山之/水会合于此)  龙脊桥
武林山
 又曰灵隐山又曰灵苑山又曰仙居山上有五峰曰
 飞来曰白猿曰嵇留曰月桂曰莲华山前有涧即武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9a 页 WYG0879-0434c.png
 林泉也
呼猿洞
龙泓洞
 有蒋之奇篆字前后诸贤题字极多二洞在飞来峰
女儿山(一名玉/女岩)    青林岩
理公岩(乃灵隐开山惠理/法师在灵鹫寺后)
冷泉
 有亭在泉上冷泉二字乃白乐天书亭字乃东坡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99b 页 WYG0879-0434d.png
 书诗扁充栋不能悉录林丹山诗云一泓清可浸诗
 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向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
 山时
温泉        醴泉(二泉在冷/泉之上)
葛坞        朱墅
候仙亭       壑雷亭
观风亭
 又有虚白见山袁君紫微翠微石桥月桂等亭及丹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0a 页 WYG0879-0435a.png
 灶隐居许迈思真三堂连岩栈伏龙溅等今皆废
景德灵隐禅寺
 相传灵隐禅寺乃葛仙翁书或云宋之问书景德中
 续加景德二字有百尺弥勒阁莲峰堂方丈曰直指
 堂千佛殿延宾水阁望海阁理宗御书觉玉宝殿妙
 庄严域又有巢云亭见山堂白云庵松源庵东庵等
 在山后尤幽寂可喜
北高峰塔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0b 页 WYG0879-0435b.png
 在灵隐寺山后绝顶比南高峰尤高上有五显祠远
 近炷香四时不绝
法安院
 旧名广严唐韬光禅师筑庵于院后有清献东坡题
 名
保宁院(旧名保安/无量寿)   资圣院(旧名大明开/山咸泽禅师)
韬光庵
 韬光禅师道场与乐天同时周伯㢸有诗前后诸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1a 页 WYG0879-0435c.png
 留题甚多旧有僧尝于此降仙请至释子兰以下十
 人凡七士三释皆唐人能诗者各书一诗语皆奇绝
 曲尽其景今诗尚存壁间
永福寺
 隆国黄夫人功德咸淳九年建位灵隐西石笋山下
石笋普圆院
 天福二年黄氏重修旧名资严山有石如笋高数十
 丈故名石笋寺有超然台金沙白沙二泉邺公庵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1b 页 WYG0879-0435d.png
 守祖无择爱此山之胜结庵于此取公所封名之方
 丈左右金漆板扉皆赵清献诸贤苏秦陈黄留题及
 文与可竹数枝如张总得父子吴傅朋等题字甚多
 岁久暗淡犹隐隐可见寺极清古幽邃为湖山诸刹
 之冠后隆国黄夫人以超然台为葬地遂移此院于
 山之西而古意不复存矣
天圣灵寿院(僧德/贤建)   铁石庵
隆亲永福院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2a 页 WYG0879-0436a.png
时思荐福寺
 吴益王坟寺旧以下竺为坟寺后以古刹遂别建于
 此高宗尝临幸吴太后手书金刚经有杨太后跋及
 高宗御书心经并刻石藏下竺灵山塔下益王神道
 碑蒋灿书甚佳墓前二石马琢刻如生旧传夜辄驰
 骤其鞦辔光莹如玉至今苔藓不侵寺有宜对亭双
 珠亭万玉轩湖山至此极幽邃矣
黄妃墓(钱王/妃)     卓笔峰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2b 页 WYG0879-0436b.png
明惠尼院(旧名定惠钱/王孙妃香火) 石人岭
海峰庵
无着禅师塔
 旧有无垢院韩平原以为寿地迁院于灵石山侧后
 杨郡王复取为寿地遂启其塔乃陶龛容色如生发
 垂至眉指爪皆绕身舍利无数留三日不坏竟茶毗
 之僧肇淮海有诗云一定空山五百年不须惆怅启
 颓砖路边多少麒麟冢过眼无人赠纸钱今地为永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3a 页 WYG0879-0436c.png
 福所有
西溪路
毕宫师墓(毕再遇之父/子皆葬于此)
三天竺(自灵鹫至上/竺郎当岭止)
陈明大王庙
 汉熹平馀杭令陈浑后唐长兴中封太平灵卫王
灵鹫兴圣寺
 惠理法师卓锡之地吴越王建有灵山海会阁理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3b 页 WYG0879-0436d.png
 御书理公岩滴翠轩九品观东坡祠东坡题名
隋观法师塔(下竺开山/祖师真观)
下天竺灵山教寺
 在隋号南天竺五代时号五百罗汉院祥符初号灵
 山寺天禧复名天竺寺绍兴改赐天竺时思荐福为
 吴秦王香火庆元复今额有御书阁藏仁宗及中兴
 五朝御书曲水亭前塔跳珠泉枕流亭适安亭清晖
 亭九品观堂石面灵桃石莲华水波石悟侍者塔并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4a 页 WYG0879-0437a.png
 祠草堂西岭卧龙石石门涧神尼舍利塔日观庵方
 丈曰佛国山法堂二字乃云房钟离权书甚奇古金
 光明三昩堂神御殿瑞光塔普贤殿无量寿阁回轩
 亭七叶堂客儿亭大悲泉重荣桧葛仙丹井白少傅
 烹茶井石梁翻经台望海阁香林亭香林洞无根藤
 斗鸡岩夜讲堂登啸亭灵山后塔慈云忏主榻七宝
 普贤阁旃檀观音瑞像有记大抵灵竺之胜周回数
 十里岩壑尤美实聚于下天竺寺自飞来峰转至寺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4b 页 WYG0879-0437b.png
 后诸岩洞皆嵌空玲珑莹滑清润如虬龙瑞凤如层
 华吐萼如皱縠叠浪穿幽透深不可容猊林木皆自
 岩骨拔起不土而生傅言兹岩韫玉故腴润若此石
 间波纹水迹不知何时有之其间唐宋游人题名不
 可殚记览者顾景兴怀云
吴越孝献世子墓(文穆/王子) 枫林坞
永清寺(薛开府居/正香火)
中天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5a 页 WYG0879-0437c.png
 隋开皇千岁宝掌和尚开山建寺吴越时名崇寿院
 政和中改赐今名有摩利支天像华严阁如意泉
弥陀兴福教院(皇子兖邠/二王殡所)
显亲多福院(旧名/光福)   大明寺(元系兴/国庵)
上天竺灵感观音院
 天福中建名天竺看经院咸平初赐今名淳祐中赐
 广大灵感观音教寺旧寺额蔡襄书后理宗易以御
 书外山门乃蔡京书绍兴乾道淳熙皆尝临幸有十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5b 页 WYG0879-0437d.png
 六观堂应真阁超诸有海理宗御书有云汉之阁藏
 累朝所赐御书两峰堂白云堂中印堂凊华轩延桂
 阁秋芳阁伴云阁前后赐珠冠玉炉珍玩甚多每水
 旱朝廷必祷焉外古迹有肃仪亭梅峰庵琮老桥金
 佛桥复庵流虹涧梦泉植杖亭谢履亭凝翠泉观音
 泉云液池孙公亭无竭亭
双桧峰       白云峰
乳窦峰       杨梅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6a 页 WYG0879-0438a.png
郎当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6b 页 WYG0879-0438b.png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7a 页 WYG0879-0438c.png
  约斋燕游志(张镃/)
淳熙丁未秋余舍所居为梵刹爰命桂隐堂馆桥诸池
名各赋小诗总八十馀首逮庆元庚申历十有四年之
久匠生于心指随景变移徙更葺规模始全因删易增
补得诗凡数百纲举而言之东寺为报上严先之地西
宅为安身携幼之所南湖则管领风月北园则娱宴宾
亲亦庵神居植福以资净业也约斋昼处观书以助老
学也至于畅怀林泉登赏吟啸则又有众妙峰山包罗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7b 页 WYG0879-0438d.png
幽旷介于前六者之间区区安身嗜静之志造物亦不
相负矣或问予曰造物不负子子其恶负造物哉释名
宦之拘囚享天真之快适要当于筋骨未衰时今子三
仕中朝颠华齿坠涉笔总无十二旬如之何则可余应
之曰仕虽多不使胜闲日余之愿也余之幸也敢不勉
旃壬戌岁仲夏张镃功父书
  东寺(敕为广/寿慧云)
大雄尊阁(千佛/像)    静高堂(寝室/)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8a 页 WYG0879-0439a.png
真如轩(种竹/)
  西宅
丛奎阁(安奉被赐/四朝宸翰)   德勋堂(祖庙以高宗/御书二字名)
儒闻堂(前堂用告/词取名)   现乐堂(中堂用朱/岩壑语)
安閒堂(后堂/)     瀛峦胜处(东北小堂/前后山水)
绮互亭(有四/小轩)     柳堂花院
应铉斋(筮得鼎/卦故名)    振藻(取告词/中字名)
宴颐轩       尚有轩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8b 页 WYG0879-0439b.png
赏真亭(山水/)
  亦庵
法宝千塔(铁铸千塔/藏经千卷)  如愿道场(药师/佛坛)
傅衣轩       写经寮(书华严等/大乘诸经)
  约斋
泰定轩       烟波观
南湖        御风桥(十间/)
阆春堂(牡丹/芍药)     把菊亭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9a 页 WYG0879-0439c.png
天镜亭(水心/)     星槎(舟名/)
鸥渚亭       泛月阙(水门/)
  北园
群仙绘幅楼(前后十一间下临丹桂五/六十株尽见江湖诸山)
桂隐(诸处总名/今揭楼)    清夏堂
玉照堂(梅花四/百株)    苍寒堂(青松二/百株)
艳香馆(杂春花/百馀椮)    碧宇(修竹/十亩)
水北书院(对山/临溪)    界华精舍(梦中/得名)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09b 页 WYG0879-0439d.png
抚鹤亭(近松/株)     芳草亭(临池/)
味空亭(腊梅/)     垂云石(高二丈广/十四尺)
揽月桥       飞雪桥(在梅/林中)
蕊珠洞(荼蘼二/十五株)    芙蓉池(红莲十亩四/面种芙蓉)
珍林(杂果/小园)      涉趣门(总门入/松径)
安乐泉(竹间/井)     杏花庄(村酒/店)
鹊泉(井名/)
  众妙峰山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10a 页 WYG0879-0440a.png
诗禅堂       黄宁洞
景白轩(寘香山/画像)    文光轩(临池/)
绿画轩(木犀/临侧)     书叶轩(柿二/十株)
俯窠轩(高桧/旁)     无所要轩
长不昧轩      摘星轩
餐霞轩(樱桃三/十馀株)    读易轩
咏永轩(道德/经)     凝薰堂
楚佩亭(兰/)      宜雨亭(千叶海棠二/十株夹流水)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10b 页 WYG0879-0440b.png
满霜亭(橘五十/馀株)    听莺亭(柳边/竹外)
千岁庵(仁皇飞/白字)    恬虚庵
凭晖亭       美芝亭
都徽别馆(诵度人经处经/乃徽宗御书)
水湍桥       漪岚洞
施无畏(观音/铜像)     澄霄台(面东/)
登啸台       金竹岩
隐书岩(石五仙书在岩穴/中可望不可取)古雪岩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11a 页 WYG0879-0440c.png
新岩        叠翠亭(茂林中容/十许人坐)
钓矶        菖蒲涧(上有小/石桥)
中池(养金鱼/山涧中)     珠旒瀑
藏丹谷       煎茶磴
 
 
 
 
说郛 卷六十三上 第 111b 页 WYG0879-0440d.png
 
 
 
 
 
 
 
 说郛卷六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