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说郛 卷七上
说郛 卷七上 第 1a 页 WYG0876-03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七上      元 陶宗仪 撰
  谭子化书卷一(谭景升/)
 道化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
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明而万物所以
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
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故藏
说郛 卷七上 第 1b 页 WYG0876-0314b.png
之为元精用之为万灵含之为太一放之为太清是以
坎离消长于一身风云发泄于七窍真气薰蒸而时无
寒暑纯阳流注而民无死生是谓神化之道者也
  蛇雀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
质此倏然失飞鸣之态而得介甲之体斲削不能加其
功绳尺不能规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当空团块见块
而不见空粉块求空见空而不见块形无妨而人自妨
说郛 卷七上 第 2a 页 WYG0876-0315a.png
之物无滞而人自滞之悲哉
  老枫
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自无情而之有情也贤
女化为贞石山蚯化为百合自有情而之无情也是故
土木金石皆有性情精魄虚无所不至神无所不通气
无所不类孰为彼孰为我孰为有识孰为无识万物一
物也万神一神也斯道之至矣
  耳目
说郛 卷七上 第 2b 页 WYG0876-0315b.png
目所不见设明镜而见之耳所不闻设虚气而闻之精
神在我视听在彼跰趾可以割陷吻可以补则是耳目
可以妄设形容可以伪置既假又假既惑又惑所以知
魂魄魅我血气醉我七窍囚我五根役我惟神之有形
由形之有疣苟其无疣何所不可
  环舞
作环舞者宫室皆转瞰回流者头目皆旋非宫室之幻
惑也而人自惑之非回流之改变也而人自变之是故
说郛 卷七上 第 3a 页 WYG0876-0315c.png
粉巾为兔药石为马而人不疑甘言巧笑图脸画眉而
人不知惟清静者物不能欺
  铅丹
术有火鍊铅丹以代榖食者其必然也然岁丰则能饱
岁俭则能饥是非丹之恩盖由人之诚也则是我本不
饥而自饥之丹本不饱而自饱之饥者大忘饱者大幻
盖不齐其道也故人能一有无一死生一性情一内外则
可以蜕五行脱三光何患乎一日百食何虑乎百日一食
说郛 卷七上 第 3b 页 WYG0876-0315d.png
  形影
以一镜照形以馀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
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
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
  蛰藏
物有善于蛰藏者或可以禦大寒或可以去大饥或可
以万岁不死以其心冥冥兮无所知神怡怡兮无所之
气熙熙兮无所为万虑不能惑求死不可得是以大人
说郛 卷七上 第 4a 页 WYG0876-0316a.png
体物知身体身知神体神知真是谓吉人之津
  枭鸡
枭夜明而昼昏鸡昼明而夜昏其异同也如是或谓枭为异
则谓鸡为同或谓鸡为异则谓枭为同孰枭鸡之异昼夜乎
昼夜之异枭鸡乎孰昼夜之同枭鸡乎枭鸡之同昼夜乎夫
耳中磬我自闻目中花我自见我之昼夜彼之昼夜则是昼
不得谓之明夜不得谓之昏能齐昏明者其为大人乎
  四镜
说郛 卷七上 第 4b 页 WYG0876-0316b.png
小人常有四镜一名圭一名珠一名砥一名盂圭视者
大珠视者小砥视者正盂视者倒观彼之器察我之形
由是无大小无短长无妍丑无美恶所以知形气陷我
精魂贼我奸臣贵我礼乐尊我是故心不得为君王不
得为之主戒之如火防之如虎纯俭不可袭清静不可
侮然后可以迹容广而跻三五
  射虎
射似虎者见虎而不见石斩暴蛟者见蛟而不见水是
说郛 卷七上 第 5a 页 WYG0876-0316c.png
知万物可以虚我身可以无以我之无合彼之虚自然
可以隐可以显可以死可以生而无所拘夫空中之尘
若飞雪而目未尝见穴中之蚁若牛斗而耳未尝闻况
非见闻者乎
  龙虎
龙化虎变可以蹈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
非有也有无相通物我相同其生非始其死非终知此
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
说郛 卷七上 第 5b 页 WYG0876-0316d.png
  游云
游云无质故五色含焉明镜无瑕故万物象焉谓水之
含天也必天含水也夫百步之外镜则见人人不见影
斯为验也是知太虚之中无所不有万跃之内无所不
见而世人且知心仰寥廓而不知迹处虚空寥廓无所
间神明且不远是以君子常正其心常俨其容则可以
游泳于寥廓交友于神明而无咎也
  哕咽
说郛 卷七上 第 6a 页 WYG0876-0317a.png
有言臭腐之状则辄有所哕闻珍羞之名则妄有所咽
臭腐了然虚珍羞必然无而哕不能止咽不能已有惧
菽酱若蝤蛴者有爱鲍鱼若凤膏者知此理者可以齐
奢俭外荣辱黜是非忘祸福
  大化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顾盼而顾盼化揖
让揖让化升降升降化尊卑尊卑化分别分别化冠冕
冠冕化车辂车辂化宫室宫室化掖卫掖卫化燕享燕
说郛 卷七上 第 6b 页 WYG0876-0317b.png
享化奢荡奢荡化聚敛聚敛化欺罔欺罔化刑戮刑戮
化悖乱悖乱化甲兵甲兵化争夺争夺化败亡其来也
势不可遏其去力不可拔是以大人以道德游泳之以
仁义渔猎之以形体笼罩之盖保其国家而护其富贵
也故道德有所不实仁义有所不至刑礼有所不足是
教民为奸诈使民为淫邪化民为悖逆驱民为盗贼上
昏昏然不知其弊下恍恍然不知其病其何以救之哉
  正一
说郛 卷七上 第 7a 页 WYG0876-0317c.png
世人皆知苋菹可以剖鳖而不知朱草可以剖人小人
由是知神可以分气可以泮形可以散散而为万不谓
不足聚而为一不谓有馀若狂风飘发魂魄梦飞屐齿
断蚓首尾皆动夫何故太虚一虚也太神一神也太气
一气也太形一形也命之则四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
之不失是谓正一
  天地
天地盗太虚生人虫盗天地生虰盗人虫生虰者
说郛 卷七上 第 7b 页 WYG0876-0317d.png
肠中之虫也㗘我精气铄我魂魄盗我滋味而有其生
有以见我之必死所以知天之必颓天其颓乎我将安
有我其死乎虰将安守所谓奸臣盗国国破则家亡
蠹虫蚀木木尽则虫死是以大人录精气藏魂魄薄滋
味禁嗜欲外富贵虽天地老而我不倾虰死而我长
生奸臣去而国太平
  稚子
稚子弄影不知为影所弄狂夫侮像不知为像所侮化
说郛 卷七上 第 8a 页 WYG0876-0318a.png
家者不知为家所化化国者不知为国所化化天下者
不知为天下所化三皇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为五帝
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不知其德化为三王之仁义三王
有仁义者也不知其仁义化为秦汉之战争醉者负醉
疥者疗疥其势弥颠其病弥笃而无反者也
  阳燧
阳燧召火方诸召水感激之道斯不远矣高视者强低
视者贼斜视者狡平视者仁张视者怒细视者佞远视
说郛 卷七上 第 8b 页 WYG0876-0318b.png
者智近视者拙外视者昏内视者明是故载我者身用
我者神用神合真可以长存
  死生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血血化形形化婴婴化童童化少
少化壮壮化老老化死死复化为虚虚复化为神神复
化为气气复化为物化化不间犹环之无穷夫万物非
欲生不得不生万物非欲死不得不死达此理者虚而
乳之神可以不化形可以不生
说郛 卷七上 第 9a 页 WYG0876-0318c.png
  爪发
爪发者我之形何爪可割而无害发可截而无痛盖荣
卫所不至也则是我本无害而筋骨为之害我本无痛
而血肉为之痛所以知喜怒非我作哀乐非我动我为
形所昧形为我所爱达此理者可以出生死之外
  神道
太上者虚无之神也天地者阴阳之神也人虫者血肉
之神也其同者神其异者形是故形不灵而气灵语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9b 页 WYG0876-0318d.png
灵而声灵觉不灵而梦灵生不灵而死灵水至清而结
冰不清神至明而结形不明冰泮返清形散返明能知
真死者可以游太上之京
  神交
牝牡之道龟龟相顾神交也鹤鹤相唳气交也盖由情
爱相接所以神气可交也是故大人大其道以合天地
廓其心以符至真融其气以生万物和其神以接兆民
我心熙熙民心怡怡心怡怡兮不知其所思形憁憁兮
说郛 卷七上 第 10a 页 WYG0876-0319a.png
不知其所为若一气之和合若一神之混同若一声之
哀乐若一形之穷通安用旌旗安用金鼓安用赏罚安
用行伍斯可以将天下之兵灭天下之敌是谓神交之
道也
  大含
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相乘而成声耳非听声也
而声自投之谷非应响也而响自满之耳小窍也谷大
窍也山泽小谷也天地大谷也一窍鸣万窍皆鸣一谷
说郛 卷七上 第 10b 页 WYG0876-0319b.png
闻万谷皆闻声导气气导神神导虚虚含神神含气气
含声相导相含虽秋蚊之翾翾苍蝇之营营无所不至
也由此知之虽丝毫之虑必有所察虽啾嚓之言必有
所闻唯大人之机天地莫能见阴阳莫能知鬼神莫能
窥夫何故道德仁义之所为
说郛 卷七上 第 11a 页 WYG0876-0319c.png
  谭子化书卷二
 术化
  云龙
云龙风虎得神气之道者也神由母也气由子也以神
召气以母召子孰敢不至也夫荡秽者必召五帝之气
苟召不至秽何以荡伏虺者必役五星之精苟役不至
虺何以伏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作风云可以会山陵
可以拔江海可以发然用之于外不如守之于内然后
说郛 卷七上 第 11b 页 WYG0876-0319d.png
用之于外则无所不可
  猛虎
猛虎行草木偃毒鸩怒土石揭威之所铄气之所搏顽
嚚为之作小人由是知铗可使之飞山河可使之移万
物可使之相随夫神全则威大精全则气雄万惑不能
溺万物可以役是故一人所以能敌万人者非弓刀之
技盖威之至也一人所以能悦万人者非言笑之惠盖
和之至也
说郛 卷七上 第 12a 页 WYG0876-0320a.png
  用神
虫之无足蛇能屈曲蛭能掬蹙蜗牛能蓄缩小人所以
见其机由是得其师可以坐致万里而不驰是故足行
者有所不达翼飞者有所不致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
者有所不闻夫何故彼知形而不知神此知神而不知
形以形用神则亡以神用形则康
  水窦
水窦可以下溺杵糠可以疗噎斯物也始制于人又复
说郛 卷七上 第 12b 页 WYG0876-0320b.png
用于人法本无祖术本无状师之于心得之于象阴为
阳所伏男为女所制刚为柔所尅智为愚所得以是用
之则钟鼓可使之哑车毂可使之斗妻子可使之改易
君臣可使之离合万物本虚万法本无得虚无之窍者
知法术之要乎
  魍魉
魍魉附巫祭言祸福事每来则饮食言语皆神每去则
饮食言语皆人不知魍魉之附巫祭也不知巫祭之附
说郛 卷七上 第 13a 页 WYG0876-0320c.png
魍魉也小人由是知心可以交气可以易神可以夺魄
可以录形为神之宫神为形之容以是论之何所不可
  虚无
虎之威可以禦龙之变可以役蛇虺可以不能蛰戈矛
可以不能击唯无心者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兵刃不能
加天命不能死其何故志于乐者犹忘饥志于忧者犹
忘痛志于虚无者可以忘生死
  虚实
说郛 卷七上 第 13b 页 WYG0876-0320d.png
方咫之木置于地之上使人蹈之而有馀方咫之木置
于竿之端使人踞之而不足非物有小大盖心有虚实
是故冒大暑而挠者愈热受炙灼而惧者愈痛人无常
心物无常性小人由是知水可使不湿火可使不燥
  狐狸
狐狸之怪雀鼠之魅不能幻明镜之鉴者明镜无心之
故也是故虚空无心而无所不知昊天无心而万象自
驰行师无状而敌不敢欺大人无虑而元精自归能师
说郛 卷七上 第 14a 页 WYG0876-0321a.png
于无者无所不之
  转舟
转万斛之舟者由一寻之木发千钧之弩者由一寸之
机一目可以观大天一人可以君兆民太虚茫茫而有
涯太上浩浩而有家得天地之纲知阴阳之房见精神
之藏则数可以夺命可以活天地可以反覆
  心变
至淫者化为妇人至暴者化为猛虎心之所变不得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14b 页 WYG0876-0321b.png
变是故乐者其形和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刚忧者其
形蹙斯亦变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顾六尺之躯可以
为龙蛇可以为金石可以为草木大哉斯言
  珠玉
悲则雨泪辛则雨涕愤则结瘿怒则结疽心之所欲气
之所属无所不育邪苟为此正必为彼是以大人节悲
辛诫愤怒得灏气之门所以收其根知元神之舍所以
收其光若蚌内守若石内藏所以为珠玉之房
说郛 卷七上 第 15a 页 WYG0876-0321c.png
  蠮螉
夫蠮螉之虫孕螟蛉之子传其情交其精混其气和其
神随物大小俱得其真蠢动无定情万物无定形小人
由是知马可使之飞鱼可使之驰土木偶可使之有知
婴儿似乳母斯道不远矣
  胡夫
胡夫而越妇其子髯面而矬足蛮夫而𦍑妇其子坳鼻
而昂首梨接桃而本强者其实毛梅接杏而本强者其
说郛 卷七上 第 15b 页 WYG0876-0321d.png
实甘以阴孕阳以柔孕刚以曲孕直以短孕长以大孕
小以圆孕方以水孕火以丹孕黄小人由是知可以为
金石可以为珠玉可以为异类可以为怪状造化之道

  阴阳
阴阳相搏不根而生芝菌燥湿相育不母而生蝤蛴是
故世人体阴阳而根之敩燥湿而母之无不济者小人
由是知陶鍊五行火之道也流行无穷水之道也八封
说郛 卷七上 第 16a 页 WYG0876-0322a.png
环转天地之道也神物乃生变化之道也是以君子体
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夫大人之道幽且微则不知其
孰是孰非
  海鱼
海鱼有以虾为目者人皆笑之殊不知古人以囊萤为
灯者又不知昼非日之光则不能驰夜非烛之明则有
所欺观傀儡之假而不自疑嗟朋友之逝而不自悲贤
与愚莫知唯抱纯白养太玄者不入其机
说郛 卷七上 第 16b 页 WYG0876-0322b.png
  涧松
涧松所以能凌霜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火者蓄
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神芝觉所不觉思所
不思可以冬禦风而不寒夏禦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
气者可以远鬼神伏奸佞蓄至精者可以福生灵保富
寿夫何为多少之故也
  动静
动静相磨所以化火也燥湿相蒸所以化水也水火相
说郛 卷七上 第 17a 页 WYG0876-0322c.png
勃所以化云也汤盎投井所以化雹也饮水雨日所以
化虹霓也小人由是知阴阳可以召五行可以役天地
可以别构日月可以我作有闻是言者必将以为诞夫
民之形也头圆而足方上动而下静五行运于内二曜
明于外斯亦别构之道也
  声气
操琴瑟之音则翛然而閒奏郑卫之音则乐然而逸解
瓴甓之音则背膂凛森挝鼓鼙之音则鸿毛踯躅其感
说郛 卷七上 第 17b 页 WYG0876-0322d.png
激之道也如是以其和也召阳气化融风生万物也其
不和也作阴气化厉风辱万物也气由声也声由气也
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气振则风行而万物变化也
是以风云可以命霜雹可以致凤凰可以歌熊罴可以
舞神明可以友用乐之术也甚大
  大同
虚含虚神含神气含气明含明物含物达此理者情可
以通形可以同同于火者化为火同于水者化为水同
说郛 卷七上 第 18a 页 WYG0876-0323a.png
于日月者化为日月同于金石者化为金石唯大人无
所不同无所不化足可以与虚皇并驾
  帝师
镜非求鉴于物而物自投之橐非求饱于气而气自实
之是故鼻以虚受臭耳以虚受声目以虚受色舌以虚
受味所以心同幽冥则物无不受神同虚无则事无不
知是以大人夺其机藏其微羽符至怪阴液甚奇可以
守国可以救时可以坐为帝王之师
说郛 卷七上 第 18b 页 WYG0876-0323b.png
  琥珀
琥珀不能呼腐芥丹砂不能入燋金磁石不能取惫铁
元气不能发陶炉所以大人善用五行之精善夺万物
之灵食天人之禄驾风马之荣其道也在忘其形而求
其情
说郛 卷七上 第 19a 页 WYG0876-0323c.png
  谭子化书卷三
 德化
  五常
儒有讲五常之道者分之为五事属之为五行散之为
五色化之为五声俯之为五岳仰之为五星物之为五
金族之为五灵配之为五味感之为五情所以听之者
若醯鸡之游太虚如井蛙之浮沧溟莫见其鸿濛之涯
莫测其浩渺之程日暮途远无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19b 页 WYG0876-0323d.png
道一也忘其名则得其理忘其理则得其情然后牧之
以清静栖之以杳冥使混我神气符我心灵若水投水
不分其清若火投火不间其明是谓夺五行之英盗五
常之精聚之则一芥可包散之则万机齐亨其用事也
如酌醴以投器其应物也如悬镜以鉴形于是乎变之
为万象化之为万生通之为阴阳虚之为神明所以运
帝王之筹策代天地之权衡则仲尼其人也
  飞蛾
说郛 卷七上 第 20a 页 WYG0876-0324a.png
天下贤愚营营然若飞蛾之投夜烛苍蝇之触晓窗知
往而不知返知进而不知退但知避害而就利不知聚
利而就害夫贤于人而不贤于身何贤之谓也博于物
而不博于己何博之谓也是以大人利害俱亡何往不

  异心
虎踞于林蛇游于泽非鸱鸢之雠鸱鸢从而号之以其
蓄异心之故也牛牧于田豕眠于圃非乌鹊之驭乌鹊
说郛 卷七上 第 20b 页 WYG0876-0324b.png
从而乘之以其无异心之故也是故麟有利角众兽不
伏凤有利嘴众鸟不宾君有奇智天下不臣善驰者终
于蹶善斗者终于败有数则终有智则穷巧者为不巧
者所使诈者为不诈者所理
  弓矢
天子作弓矢以威天下天下盗弓矢以侮天子君子作
礼乐以防小人小人盗礼乐以僭君子有国者好聚敛
蓄粟帛具甲兵以禦贼盗贼盗擅甲兵踞粟帛以夺其
说郛 卷七上 第 21a 页 WYG0876-0324c.png
国或曰安危德也又曰兴亡数也苟德可以恃何必广
粟帛乎苟数可以凭何必广甲兵乎
  聪明
无所不能者有大不能无所不知者有大不知夫忘弓
矢然后知射之道忘策辔然后知驭之道忘弦匏然后
知乐之道忘智虑然后知大人之道是以天下之主道
德出于人理国之主仁义出于人亡国之主聪明出于

说郛 卷七上 第 21b 页 WYG0876-0324d.png
  有国
有国之礼享郊庙敬鬼神也亹龟策占吉凶也敬鬼神
信祸福之职也占吉凶信兴亡之数也奈何有大不信
穷民之力以为城郭夺民之食以为储蓄是福可以力
取是亡可以力敌是疑贰于鬼神是欺惑于龟策是不
信于天下之人斯道也赏不足劝罚不足惧国不足守
  黄雀
黄雀之为物也日游于庭日亲于人而常畏之而人常
说郛 卷七上 第 22a 页 WYG0876-0325a.png
挠之玄鸟之为物也时游于户时亲于人而不畏人而
人不挠之彼行促促此行佯佯彼鸣啾啾此鸣锵锵彼
视矍矍此视汪汪彼心戚戚此心堂堂是故疑人者为
人所疑防人者为人所防君子之道仁与义中与正何
忧何害
  笼猿
笼中之猿踊跃万变不能出于笼匣中之虎狂怒万变
不能出于匣小人之机智虑万变不能出于大人之道
说郛 卷七上 第 22b 页 WYG0876-0325b.png
夫大人之道如地之负如天之垂无日不怨无人不欺
怨不我怒欺不我夷然后万物知其所归
  常道
仁义者常行之道行之不得其术以至于亡国忠信者
常用之道用之不得其术以至于获罪廉洁者常守之
道守之不得其术以至于暴民才辩者常御之道御之
不得其术以至于罹祸盖拙在用于人巧在用于身使
民亲稼则怨诫民轻食则怒夫饵者鱼之嗜膻者蚁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23a 页 WYG0876-0325c.png
慕以饵投鱼鱼必惧以膻投蚁蚁必去由不得化之道
  感喜
感父之慈非孝也喜君之宠非忠也感始于不感喜始
于不喜多感必多怨多喜必多怒感喜在心犹物之有
毒犹蓬之藏火不可不虑是以君子之业爵之不贵礼
之不下亲之不知疏之不疑辱之不得何感喜之有
  太医
太医之道脉和而实者为君子生之道也挠而浮者为
说郛 卷七上 第 23b 页 WYG0876-0325d.png
小人死之道也太卜之道策平而慢者为君子吉之道
也曲而利者为小人凶之道也以是论之天下之理一
也是故观其国则知其臣观其臣则知其君观其君则
知其兴亡臣可以择君而仕君可以择臣而任夫揖让
可作而躁静不可作衣冠可诈而形器不可诈言语可
文而声音不可文
  谗语
藏于人者谓之机奇于人者谓之谋殊不知道德之机
说郛 卷七上 第 24a 页 WYG0876-0326a.png
众人所知仁义之谋众人所无是故有赏罚之教则邪
道进有亲疏之分则小人入夫弃金于市盗不敢取询
政于朝谗不敢语天下之至公也
  刻画
画者不敢易于图像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于木
偶苟侮之必贻祸始制作于我又要敬于我又寘祸于
我是故张机者困于机设险者死于险建功者辱于功
立法者罹于法动一窍则百窍相会举一事则万事有
说郛 卷七上 第 24b 页 WYG0876-0326b.png
害所以机贵乎明险贵乎平功贵乎无状法贵乎无象
能出刻画者可以名之为大象
  酒醴
夫酒醴者迫之饮愈不饮恕之饮愈欲饮是故抑人者
人抑之容人者人容之贷其死者乐其死贷其输者乐
其输所以民盗君之德君盗民之力能知反覆之道者
可以居兆民之职
  恩赏
说郛 卷七上 第 25a 页 WYG0876-0326c.png
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
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
其当也犹为争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故我
自卑则赏不能大我自俭则恩不得奇历观乱亡之史
皆骄侈恩赏之所以为也
  养民
民不怨火而怨使之禁火民不怨盗而怨使之防盗是故
济民不如不济爱民不如不爱天有雨露所以招其怨
说郛 卷七上 第 25b 页 WYG0876-0326d.png
神受祷祝所以招其谤夫禁民火不如禁心火防民盗
不如防我盗其养民也如是
说郛 卷七上 第 26a 页 WYG0876-0327a.png
  谭子化书卷四
 仁化
  得一
旷然无为之谓道道能自守之谓德德生万物之谓仁
仁救安危之谓义义有去就之谓礼礼有变通之谓智
智有诚实之谓信通而用之之谓圣道虚无也无以自
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静也无以自用故授之以仁仁用
而万物生万物生必有安危故授之以义义济安拔危
说郛 卷七上 第 26b 页 WYG0876-0327b.png
必有否臧故授之以礼礼秉规持范必有凝滞故授之
以智智通则多变故授之以信信者成万物之道也
  五行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仁发生之谓也故均于
木义救难之谓也故均于金礼明白之谓也故均于火
智变通之谓也故均于水信悫然之谓也故均于土仁
不足则义济之金伐木也义不足则礼济之火伐金也
礼不足则智济之水伐火也智不足则信济之土伐水
说郛 卷七上 第 27a 页 WYG0876-0327c.png
也始则五常相济之业终则五常相伐之道斯大化之
往也
  畋渔
夫禽兽之于人也何异有巢穴之居有夫妇之配有父
子之性有死生之情乌反哺仁也隼悯胎义也蜂有君
礼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万物之中
五常百行无所不有也而教之为网罟使之务畋渔且
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夺其亲爱非义也以斯为享非礼
说郛 卷七上 第 27b 页 WYG0876-0327d.png
也教民残暴非智也使万物怀疑非信也夫膻臭之欲
不止杀害之机不已羽毛虽无言必状我为贪狼之与
封豕鳞介虽无知必名我为长鲸之与巨虺也胡为自
安焉得不耻吁直疑自古无君子
  牺牲
牺牲之享羔雁之荐古之礼也且古之君子非不知情
之忧喜声之哀乐能动天地能感鬼神刀机前列则忧
喜之情可知矣鹰犬齐至则哀乐之声可知矣以是祭
说郛 卷七上 第 28a 页 WYG0876-0328a.png
天地以是祷神明天地必不享苟享之必有咎神明必
不歆苟歆之必有悔所以知神龙见丧风云之象也凤
凰来失尊戴之象也麒麟出亡国土之象也观我之义
禽不必义也以彼为祥禽不必祥也
  太和
非兔狡猎狡也非民诈吏诈也慎勿怨盗贼盗贼惟我
召慎勿怨叛乱叛乱禀我教不有和睦焉得仇雠不有
赏劝焉得斗争是以大人无亲无疏无爱无恶是谓太
说郛 卷七上 第 28b 页 WYG0876-0328b.png

  海鱼
海鱼有吐黑水上庇其身而游者人因黑而渔之夫智
者多屈辩者多辱明者多蔽勇者多死扄鐍固贼盗喜
忌讳严敌国幸禁可以越者号也兵可以夺者符也蜀
败于山晋败于马夫大人之机道德仁义而已矣
  神弓
誉人者人誉之谤人者人谤之是以君子能罪巳斯罪
说郛 卷七上 第 29a 页 WYG0876-0328c.png
人也不报怨斯报怨也所谓神弓鬼矢不张而发不注
而中天得之以假人人得之以假天下
  救物
救物而称义者人不义之行惠而求报者人不报之民
之情也让之则多争之则少就之则去避之则来与之
则轻惜之则夺是故大义无状大恩无象大义成不知
者荷之大义就不识者报之
  书道
说郛 卷七上 第 29b 页 WYG0876-0328d.png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忘手笔然后知书之道和畅
非巧也淳古非朴也柔弱非美也强梁非勇也神之所
浴气之所沐是故点策蓄血气顾盼含情性无笔墨之
迹无机智之状无刚柔之容无驰骋之象若黄帝之道
熙熙然君子之风穆穆然是故观之者其心乐其神和
其气融其政太平其道无眹夫何故见山思静见水思
动见云思变见石思贞人之常情也
  凤鸱
说郛 卷七上 第 30a 页 WYG0876-0329a.png
凤不知美鸱不知恶陶唐氏不知圣有苗氏不知暴使
陶唐氏恃其圣非圣也有苗氏知其暴不暴也众人皆
能写人之形而不能写已之形皆能求人之恶而不能
求己之恶皆能知人之祸而不能知己之祸是以大人
听我声察我色候我形伺我气然后知人之情伪
  知人
观其文章则知其人之贵贱焉观其书篆则知其人之
情性焉闻其琴瑟则知其人之道德焉闻其教令则知
说郛 卷七上 第 30b 页 WYG0876-0329b.png
其人之吉凶焉小人由是知唐尧之容淳淳然虞舜之
容熙熙然伯禹之容荡荡然殷汤之容堂堂然文王之
容巍巍然武王之容谔谔然仲尼之容皇皇然则天下
之人可以自知其愚与贤
  蝼蚁
蝼蚁之有君也一拳之宫与众处之一块之台与众临
之一粒之食与众蓄之一虫之肉与众𠯗之一罪无疑
与众戮之故得心相通而后神相通神相通而后气相
说郛 卷七上 第 31a 页 WYG0876-0329c.png
通气相通而后形相通故我病则众病我痛则众痛怨
何由起叛何由始斯太古之化也
  歌舞
能歌者不能者听之能舞者不能者观之巧者不巧者
辩之贤者不贤者任之夫养木者必将伐之待士者必
将死之网之以冠冕钓之以爵禄若马驾车辂贵不我
得彘食糟糠肥不我有是以大人道不虚贵德不虚守
贫有所倚退有所恃退者非乐寒贱而甘委弃
说郛 卷七上 第 31b 页 WYG0876-0329d.png
  踯躅
踯躅之酒乌喙之脯莨菪之膏野葛之乳初啖之若芥
再啖之若黍复啖之若丸又啖之若脯小人由是知彊
弩可以渐引巨鼎可以渐举水火可以渐习虎兕可以
渐侣逆者我所化辱者我所与不应者我所命不臣者
我所取所以言柔马不可驭渐贼不可禦得之以为万
化之母
  止斗
说郛 卷七上 第 32a 页 WYG0876-0330a.png
止人之斗者使其斗抑人之忿者使其忿善救斗者预
其斗善解忿者济其忿是故心不可伏而伏之愈乱民
不可理而理之愈怨水易动而自清民易变而自平其
道也在不逆万物之情
  象符
术有降万物之蕴毒者则交臂均指象之为符是故若
夭矫之势者鳞之符若飞腾之势者羽之符若偃蹇之
势者毛之符若拳跼之势者介之符所以知拱折者人
说郛 卷七上 第 32b 页 WYG0876-0330b.png
之符夫拱手者人必拱之折腰者人必折之礼之本也
而疏之为万象别之为万态教之舞蹈非舞蹈也使之
祷祝非祷祝也我既寡实彼亦多虚而责人之无情固
无情也而罪礼之无验固无验也
  善恶
为恶者畏人识必有识者为善者欲人知必有不知者
是故人不识者谓之大恶人不知者谓之至善好行惠
者恩不广务奇特者功不大善博奕者智不远文绮丽
说郛 卷七上 第 33a 页 WYG0876-0330c.png
者名不久是以君子惟道是贵惟德是守所以能万世
不朽
说郛 卷七上 第 33b 页 WYG0876-0330d.png
说郛 卷七上 第 34a 页 WYG0876-0331a.png
  谭子化书卷五
 食化
  七夺
一日不食则惫二日不食则病三日不食则死民事之
急无甚于食而王者夺其一卿士夺其一兵吏夺其一
战伐夺其一工艺夺其一商贾夺其一道释之族夺其
一稔亦夺其一俭亦夺其一所以蚕告终而缲葛苧之
衣稼云毕而饭橡栎之实王者之刑理不平斯不平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34b 页 WYG0876-0331b.png
甚也大人之道救不义斯不义之甚也而行切切之仁
用戚戚之礼其何以谢之哉
  巫像
为巫者鬼必附之设象者神必主之盖乐所飨也夷狄
之礼事母而不事父禽兽之情随母而不随父凡人之
痛呼母而不呼父盖乳哺之教也虎狼不过于嗜肉蛟
龙不过于嗜血而人无所不嗜所以不足则斗不与则
叛鼓天下之怨激烈士之忿食之道非细也
说郛 卷七上 第 35a 页 WYG0876-0331c.png
  养马
养马者主而牧之者亲养子者母而乳之者亲君臣非
所比而比之者禄也子母非所爱而爱之者哺也驽马
本无知婴儿本无机而知由此始机由此起所以有爱
恶所以有彼此所以稔斗争而蓄奸诡
  丝纶
王取其丝吏取其纶王取其纶吏取其綍取之不巳至
于欺罔欺罔不巳至于鞭挞鞭挞不巳至于盗窃盗窃
说郛 卷七上 第 35b 页 WYG0876-0331d.png
不巳至于杀害杀害不巳至于刑戮欺罔非民爱而聚
敛者教之杀害非民愿而鞭挞者训之且夫火将逼而
投于水知必不免且贵其缓虎将噬而投于谷知必不
可或觊其生以斯为类悲哉
  奢僭
夫君子不肯告人以饥耻之甚也又不肯矜人以饱愧
之甚也既起人之耻愧必激人之怨咨食之害也如是
而金笾玉豆食之饰也钟鼓戛石食之游也张组设绣
说郛 卷七上 第 36a 页 WYG0876-0332a.png
食之惑也穷禽竭兽食之暴也滋味厚薄食之忿也贵
贱精粗食之争也欲之愈不止求之愈不已贫食愈不
足富食愈不美所以奢僭由此而起战伐由此而始能
均其食者天下可以治
  燔骨
嚼燔骨者燋唇烂舌不以为痛饮醇酎者哕肠呕胃不
以为苦馋嗜者必忘于痛苦饥窘者必轻于性命痛苦
可忘无所不欺性命可轻无所不为是以王者以我欲
说郛 卷七上 第 36b 页 WYG0876-0332b.png
求人之欲以我饥求人之饥我怒民必怒我怨民必怨
能知其道者天下胡为乎叛
  食迷
民有嗜食而饱死者有婪食而鲠死者有感食而义死
者有辱食而愤死者有争食而斗死者人或笑之殊不
知官所以务禄禄所以务食贾所以务财财所以务食
而官以骄佞谗讟而律死者贾以波涛江海而溺死者
而不知所务之端不知得死之由而迁怨于辈流归咎
说郛 卷七上 第 37a 页 WYG0876-0332c.png
于江海食之迷也
  战欲
食之欲也思盐梅之状则辄有所吐而不能禁见盘肴
之盛则若有所吞而不能遏饥思啖牛渴思饮海故欲
之于人也如贼人之于欲也如战当战之际锦绣珠玉
不足为富冠冕旌旗不足为贵金石丝竹不闻其音宫
室台榭不见其丽况民腹常馁民情常迫而谕以仁义
其可信乎讲以刑政其可畏乎
说郛 卷七上 第 37b 页 WYG0876-0332d.png
  胶竿
执胶竿捕黄雀黄雀从而噪之捧盘餐享乌鸟乌鸟从
而告之是知至暴者无所不异至食者无所不同故蛇
豕可以友而群虎兕可以狎而驯四夷可以率而宾异
族犹若此况复人之人
  庚辛
庚氏穴池构竹为凭槛登之者其声策策焉辛氏穴池
构木为凭槛登之者其声堂堂焉二氏俱牧鱼于池中
说郛 卷七上 第 38a 页 WYG0876-0333a.png
每凭槛投饵鱼必踊跃而出他日但闻策策堂堂之声
不投饵亦踊跃而出则是庚氏之鱼可名策策辛氏之
鱼可名堂堂食之化也
  兴亡
疮者人之痛火者人之急而民餐饥谓之疮比饥谓之
火盖情有所切也夫鲍鱼与腐尸无异鱁鮧与足垢无
殊而人常食之饱犹若是饥则可知苟其饥也无所不
食苟其迫也无所不为斯所以为兴亡之机
说郛 卷七上 第 38b 页 WYG0876-0333b.png
  雀鼠
人所以恶雀鼠者谓其有𣀮窃之行雀鼠所以疑人者
谓其怀盗贼之心夫上以食而辱下下以食而欺上上
不得不恶下下不得不疑上各有所切也夫剜其肌啖
其肉不得不哭扼其喉夺其哺不得不怒民之瘠也由
剜其肌民之馁也由夺其哺呜呼惜哉
  无为
牛可使之驾马可使之负犬可使之守鹰可使之击盖
说郛 卷七上 第 39a 页 WYG0876-0333c.png
食之所感也猕猴可使之舞鹦鹉可使之语鸱鸢可使
之死斗蝼蚁可使之合战盖食有所教也鱼可使之吞
钩虎可使之入陷雁可使之触网敌国可使之自援盖
食有所利也天地可使之交泰神明可使之掖卫高尚
可使之屈折夷狄可使之委伏盖食有所奉也故自天
子至于庶人暨乎万族皆可以食而通之我服布素则
民自煖我食葵藿则民自饱善用其道者可以肩无为
之化
说郛 卷七上 第 39b 页 WYG0876-0333d.png
  王者
猎食者母分乳者子全生者子触网者母母不知子之
所累子不知母之所苦王者衣缨之费盘肴之直岁不
过乎百万而封人之土地与人之富贵百万之百万如
𠯗王之肌如饮王之血乐在于下怨在于上利归于众
咎归于王夫不自贵天下安敢贵不自富天下安敢富
  鸱鸢
有智者悯鸱鸢之击腐鼠嗟蝼蚁之驾毙虫谓其为虫
说郛 卷七上 第 40a 页 WYG0876-0334a.png
不若为人殊不知当岁歉则争臭惫之尸值严围则食
父子之肉斯豺狼之所不忍为而人为之则其为人不
若为虫是知君无食必不仁臣无食必不义士无食必
不礼民无食必不智万类无食必不信是以食为五常
之本五常为食之末苟王者能均其衣能让其食则黔
黎相悦仁之至也父子相爱义之至也饥饱相让礼之
至也进退相得智之至也许诺相从信之至也教之善
也在于食教之不善也在于食其物甚卑其用甚尊其
说郛 卷七上 第 40b 页 WYG0876-0334b.png
名尤细其化尤大是谓无价之货
说郛 卷七上 第 41a 页 WYG0876-0334c.png
  谭子化书卷六
 俭化
  太平
夫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至于败家盖失于
不简也饮馔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至于亡身盖
失于不节也夫礼失于奢乐失于淫奢淫若水去不复
返议欲救之莫过于俭俭者均食之道也食均则仁义
生仁义生则礼乐序礼乐序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41b 页 WYG0876-0334d.png
怒太平之业也
  权衡
服絺绤者不寒而衣之布帛愈寒食藜藿者不饥而饭
之黍稷愈饥是故我之情也不可不虑民之心也不可
不防凡民之心见负石者则乐于负涂见负涂者则乐
于负刍饥寒无实状轻重无必然盖丰俭相形彼我相
平我心重则民心重我务轻则民务轻能至于俭者可
以与民为权衡
说郛 卷七上 第 42a 页 WYG0876-0335a.png
  礼道
礼贵于盛俭贵于不盛礼贵于备俭贵于不备礼贵于
簪绂俭贵于布素礼贵于炳焕俭贵于寂寞富而富之
愈不乐贵而贵之愈不美赏而赏之愈不足爱而爱之
愈不敬金玉者富之常官爵者贵之常渴饮则甘饥食
则香夫惟俭所以能知非
  食象
睹食象者食牛不足观戴冕者戴冠不足不足有所自
说郛 卷七上 第 42b 页 WYG0876-0335b.png
不廉有所始是知王好奢则臣不足臣好奢则士不足
士好奢则民不足民好奢则天下不足夫天下之物十
之王好一民亦一王好五民亦五王好十民亦十以十
论之则是十家为一家十国为一国十天下为一天下
何不弊之有
  民情
其夫好饮酒者其妻必贫其子好臂鹰者其家必困剩
养一仆日饮三瓯岁计千瓯以一岁计之可享千兵王
说郛 卷七上 第 43a 页 WYG0876-0335c.png
者岁率是享则必告劳而聚怨病在于增不在于损王
驾牛车民骄于行王居土陛民耻于平杜之于渐化之
于俭所以见葛藟不足者则乐然服布素之衣见窳杯
而食者则欣然用陶匏之器民之情也
  悭号
世有悭号者人以为大辱殊不知始得为纯俭之道也
于己无所与于民无所取我耕我食我蚕我衣妻子不
寒婢仆不饥人不怨之神不罪之故一人知俭则一家
说郛 卷七上 第 43b 页 WYG0876-0335d.png
富王者知俭则天下富
  君民
君之于民异名而同爱君乐驰骋民亦乐之君喜声色
民亦喜之君好珠玉民亦好之君嗜滋味民亦嗜之其
名则异其爱则同所以服布素者爱士之簪组服士之
簪组者爱公卿之剑佩服公卿之剑佩者爱王者之冕
旒是故王者居兆民所爱之地不得不虑也况金根玉
辂夺其货高台崇榭夺其力是贾民之怨是教民之爱
说郛 卷七上 第 44a 页 WYG0876-0336a.png
所以积薪聚米一岁之计而易金换玉一日之费不得
不困不得不俭
  乳童
乳童拱手谁敢戏之岂在乎黼黻也牧竖折腰谁敢背
之岂在乎刑政也有宾主之敬则鸡黍可以为大享岂
在乎箫韶也有柔淑之态则荆苧可以行妇道岂在乎
组绣也而王者之制设沟隍以禦之陈棨戟以卫之蓄
粟帛以养之张阑槛以远之盖有机于民不得不藏有
说郛 卷七上 第 44b 页 WYG0876-0336b.png
私于己不得不防夫能张俭之机民自不欺用俭之私
我自不疑夫俭者可以为大人之师
  化柄
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
俭于私可以获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闼可以无
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
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
为万化之柄
说郛 卷七上 第 45a 页 WYG0876-0336c.png
  御一
王者皆知御一可以治天下也而不知孰谓之一夫万
道皆有一仁亦有一义亦有一礼亦有一智亦有一信
亦有一一能贯五五能宗一能得一者天下可以治其
道盖简而出自简之其言非玄而入自玄之是故终迷
其要竟惑其妙所以议守一之道莫过乎俭俭之所律
则仁不荡义不乱礼不奢智不变信不惑故心有所主
而用有所本而民有所赖
说郛 卷七上 第 45b 页 WYG0876-0336d.png
  三皇
君俭则臣知足臣俭则士知足士俭则民知足民俭则
天下知足天下知足所以无贪财无竞名无奸蠹无欺
罔无矫佞是故礼义自生刑政自宁沟垒自平甲兵自
停游荡自耕所以三皇之化行
  天牧
奢者三岁之计一岁之用俭者一岁之计三岁之用至
奢者犹不足至俭者尚有馀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馀
说郛 卷七上 第 46a 页 WYG0876-0337a.png
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奢者好亲人所以多过俭者
能远人所以寡祸奢者事君必有所辱俭者事君必保
其禄奢者多忧俭者多福能终其俭者可以为天下之

  雕笼
悬雕笼事玉粒养黄雀黄雀终不乐垂礼乐设赏罚教
生民生民终不泰夫心不可安而自安之道不可守而
自守之民不可化而自化之所以俭于台榭则民力有
说郛 卷七上 第 46b 页 WYG0876-0337b.png
馀俭于宝货则民财有馀俭于战伐则民时有馀不与
之由与之也不取之由取之也海伯亡鱼不出于海国
君亡马不出于国
  礼要
夫礼者道出于君而君由不知事出于职而职由不明
儒者栖山林敬师友穷礼乐讲本末暨乎见羽葆车辂
之状钟鼓箫韶之作则矍然若鹿怡然若豕若醉于酒
若溺于水莫知道之本莫穷礼之旨谓弓为弧则民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47a 页 WYG0876-0337c.png
知矣谓马为驷则民莫信矣所以数乱于多不乱于少
礼惑于大不惑于小能师于俭者可以得其要
  清静
奢者好动俭者好静奢者好难俭者好易奢者好繁俭
者好简奢者好逸乐俭者好恬淡有保一器毕生无璺
者有挂一裘十年不弊者斯人也可以亲百姓可以司
粟帛可以掌符玺可以即清静之道
  损益
说郛 卷七上 第 47b 页 WYG0876-0337d.png
夫仁不俭有不仁义不俭有不义礼不俭有非礼智不
俭有无智信不俭有不信所以知俭为五常之本五常
为俭之末夫礼者益之道也俭者损之道也益者损之
旨损者益之理礼过则淫俭过则朴自古及今未有亡
于俭者也
  解惑
谦者人所尊俭者人所宝使之谦必不谦使之俭必不
俭我谦则民自谦我俭则民自俭机在此不在彼柄在
说郛 卷七上 第 48a 页 WYG0876-0338a.png
君不在人恶行之者惑是故为之文
 
 
 
 
 
 
 
说郛 卷七上 第 48b 页 WYG0876-0338b.png
 
 
 
 
 
 
 
 说郛卷七上
说郛 卷七上 第 49a 页 WYG0876-033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说郛卷七下      元 陶宗仪 撰
  素书(黄石公/)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
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
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
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
说郛 卷七上 第 49b 页 WYG0876-0338d.png
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
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
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
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
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
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
说郛 卷七上 第 50a 页 WYG0876-0339a.png
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
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

  求人之志章第三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让过贬酒阙色所
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
微言所以修身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
穷亲仁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
说郛 卷七上 第 50b 页 WYG0876-0339b.png
所以济物瘅恶斥谗所以止乱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
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括囊顺会所以
无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制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
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
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
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
说郛 卷七上 第 51a 页 WYG0876-0339c.png
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遵义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闇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
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
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
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惛女谒公行者乱
私人以官者浮陵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略已而
责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弃废以过弃功者损群下
说郛 卷七上 第 51b 页 WYG0876-0339d.png
外异者沦既用不任者疏行赏吝色者沮多许少与者
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念旧而弃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
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者弱决策于不仁者险阴计
外泄者败厚敛薄施者凋战士贫游士富者衰货赂公
行者昧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
可任者浊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赏则
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赏不服人罚不甘心
说郛 卷七上 第 52a 页 WYG0876-0340a.png
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
亡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安体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
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士富在迎来贫在
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
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
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
说郛 卷七上 第 52b 页 WYG0876-0340b.png
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
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
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
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
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
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
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
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
说郛 卷七上 第 53a 页 WYG0876-0340c.png
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
钟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同志相得同仁
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
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
得不可与理违释巳而教人者逆正巳而化人者顺逆
者难从顺者易行难从则乱易行则理如此理身理家
理国可也
说郛 卷七上 第 53b 页 WYG0876-0340d.png
说郛 卷七上 第 54a 页 WYG0876-0341a.png
  枕中书(葛洪/)
洪历观天地之宝藏上圣之宫第至上之尊神仙图记
犹未知极妙之根以去月乙丑夜半静斋于罗浮山忽
惊风骇起香馥乱芳龙鸣虎啸踯躅空中有顷之间紫
云覆林忽见一真人眼瞳正方项负圆光天颜绝世乘
白麟之车建九旄之节腰带琼文凤绣之锦旌头戴六
通之冠年可二十许侍者执夜光之火玉羽卫可有千
人自号玄都太真王问曰子是葛洪乎何为而希长存
说郛 卷七上 第 54b 页 WYG0876-0341b.png
洪稽首披陈长跪执礼神告余曰子是藉九天之嘉庆
乘运挺英复千年之后太清有仙伯之名今当远变去
世卜宅西乡相携于太华之上丹宫之中且还时朝以
龙渊代身密乎寂往莫识今真子穷玩坟典聪秀逸群
解滞悟惑可谓妙才矣但未知真仙之宫第上圣之所
由耳吾今行矣相告计共事不复为久也洪因伏叩头
于是真人即令侍者执笔擘纸口授妙言既毕左手授
与洪云吾往方丈简仙官致复相过子勖之焉吾去矣
说郛 卷七上 第 55a 页 WYG0876-0341c.png
见驾乘冉而高乃失所在也
真书曰昔二仪未分溟涬鸿濛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
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
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涬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
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
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
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
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
说郛 卷七上 第 55b 页 WYG0876-0341d.png
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滨牵生刚须刚须
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
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
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
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
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
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
说郛 卷七上 第 56a 页 WYG0876-0342a.png
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
之寿与天地相毕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
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
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
天皇受号十三头后生地皇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
九头各治三万六千岁圣真出见受道天无为建初混
成天任于令所传三皇天文是此所宣故能召请天上
大圣及地下神灵无所不制故天真皇人三天真王驾
说郛 卷七上 第 56b 页 WYG0876-0342b.png
九龙之舆是也次得八帝大庭氏庖羲神农祝融五龙
氏等是其苗胤也今治五岳是故道隆上代弊极三王
三王夏禹殷汤周武也是以淳风既浇易变而礼兴礼
为乱首也周末阳弱而阴强国多寡妇西戎金兵起而
异法兴焉既而九州湮没帝业荒芜此言验也后来方
有此事道隆之代其人混沌异法之盛人民猾伪也洪
曰此事玄远非凡学所知吾以庸才幸遭上圣眄目论
天地之奥藏畅至妙之原本辄条所诲铭之于素以为
说郛 卷七上 第 57a 页 WYG0876-0342c.png
绝思矣夫无心分之人慎勿以此元始告之也故置遗
迹示乎世之贤耳
真记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周回九万里在大罗之上城
上七宝宫宫内七宝台有上中下三宫如一宫城一面
二百四十门方生八行宝林绿叶朱实五色芝英上有
万二千种芝沼中莲花径度十丈上宫是盘古真人元
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
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玉京有八十一万天路
说郛 卷七上 第 57b 页 WYG0876-0342d.png
通八十一万山岳洞室夫以得道大圣众并赐其宫第
居宅皆七宝宫阙或在名山山岳群真所居都有八十
一万处古今有言九九八十一是终天路玉京山也上
仙受天任者一日三朝玄都太真人也虽有亿万里往
还如一步耳世人安知此哉众仙或有日三朝扶桑公
或三朝西王母玉京金阙是太上真人月三朝元始天
王太上真人元始之弟子皆如帝王有司徒丞相也金
阙老子太上弟子也扶桑大帝元始阳之气治东方故
说郛 卷七上 第 58a 页 WYG0876-0343a.png
世间帝王之子应东宫也
西汉九光夫人始阴之气治西方故曰木公金母天地
之尊神元气鍊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
由之精神长存命则无终抱一不离故能长久天失阴
阳水旱不节人失阴阳神根命竭世人不能保一守三
修生反死固其宜矣可后怨耶吾复千年之间当招子
登太上金阙朝宴玉京也此电顷未足为久今且可浮
游五岳采灵芝寻隐仙之友逍遥无为吾言信可望
说郛 卷七上 第 58b 页 WYG0876-0343b.png

扶桑大帝住在碧海之中宅地四面并方三万里上有
太真宫碧玉城万里多生林木叶似桑又有椹树长数
丈大二千馀围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名为扶桑宫第象
玉京也众仙无量数玄洲方丈诸群仙未升天者在此
去会稽岸六万里大清仙伯太上丈人所治蓬莱山对
东大海之东北岸山周回五千里溟海中涛浪冲天九
气丈人所治
说郛 卷七上 第 59a 页 WYG0876-0343c.png
昆崙玄圃金为墉城四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
十二琼华之屋紫翠丹房七宝金玉积之连天巨兽万
寻灵香亿千西王母九光所治群仙无量也
广成丈人今为钟山真人九天仙王汉时四皓仙人安
期彭祖今并在此辅焉
务成子力墨子为岷山真人今玄子玉子为岷山侯
太昊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
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
说郛 卷七上 第 59b 页 WYG0876-0343d.png
为白帝治华阴山
 右五氏为五帝
尧治熊耳山舜治积石山禹治盖竹山汤治玄极山青
乌治长山及冯修山长
 右五人为五帝佐相领五帝事五帝一劫迁佐者代
 焉
许由巢父今为九天侍中箕山公夏启周发受书为田
极明公或住罗酆或在洞天三周大者为降陵真人二
说郛 卷七上 第 60a 页 WYG0876-0344a.png
人并在金华山汉高祖光武并为四明宾友周灵王今
为太虚侍郎治波龙山乐子长阖家得仙未升天任并
住方丈之室神洲受太玄生箓五芝为粮也郭景纯为
都录司命治虚台也左元放今为天柱真人监仙侯葛
玄受金阙君命为太极左仙公治盖竹山又在女几山
常驾乘虎骑也许映始为霍林仙人许穆在华阳洞天
立宅为真人许玉斧在童初之北位为真人未有掌领
鲍靓为地下主者带潜山真人复五百年当为昆兵侍
说郛 卷七上 第 60b 页 WYG0876-0344b.png
郎郑思远住南霍常乘虎豹白鹿未有职事蔡郁垒为
东方鬼帝治桃丘山张衡扬子云为北方鬼帝治罗酆山
杜子仁为南方鬼帝治罗浮山领羌蛮鬼周乞嵇康为
中央鬼帝治抱犊山赵文和王真人为西方鬼帝治嶓
冢山
夫地仙游五岳朝朝西王母夕憩钟山岳虽未升天此
观乐亦难言也及童初之府昜迁之宫唯有此乐也名
山之中年年有仙去者世人不见不信神仙可哀叹也
说郛 卷七上 第 61a 页 WYG0876-0344c.png
夫学不顾躯命心志清白者吾未见虚往也或修之不
勤勤而不除贪欲之乐三业十恶未改犹抱石而赴长
津矣
吴越及梁益风气清贞故多仙人是以成都之境丹阳
之域会稽之东南天路所冲善宜修尚也凡此众仙及
命过受书者巨众不可具记在小岳之中者亦略举之

鬼谷先生为太玄师治青城山王子乔为金阙侍中治
说郛 卷七上 第 61b 页 WYG0876-0344d.png
桐柏山赤松为昆林仙伯治南岳山王子登为小有天
王治王屋山孤竹伯夷叔齐等并为九天仆射治天台
山孔丘为太极上真公治九疑山颜回受书初为明泉
侍郎后为三天司真七十二人受名玄洲门徒三千不
经北酆之门项仪山为蓬莱司马周公旦为北帝师治
劲革山庄周为太玄博士治在荆山孙权受任治亦在
荆山张道陵为三天法师统御六虚数侍金阙太上之
股肱治在庐山三师同宅王方平今为上相治月支国
说郛 卷七上 第 62a 页 WYG0876-0345a.png
人鸟山墨翟为太极仙卿治马迹山徐来勒为太极真人
治括苍山小宫在天台山陈世安治小台山严君平今
治在峨嵋山屈原为海伯统领八海王弼为北海监郭
声子为阆风真人魏夫人治南岳山裴清灵治四明山
马明生今在钟山阴长生为地肺真人孙登闾丘真人
九华真妃治夏盖山或在龙山王长赵升受书为庐山
中正一三天都护韩众今为霍林真人琅琊为太虚左
掾侍史
说郛 卷七上 第 62b 页 WYG0876-0345b.png
三茅为保命定录司非监在华阳洞府治北居栖憩包
山有数千小山亦不减百皆是神山今略證仙人之数
足以令子心坚仰慕矣秘之勿宣若高贤心驰岭外子
去世之际可缄以示之苟行业不建德务不仁者终天
无令见也凡青嶂之里千岭之际仙人无量与世人比
肩而不知凡人有因缘者或在深山迷误入仙家使为
仙洞玉女所留请先功厚也初学道不必入山闭门勤
修不杂人物长斋执志或清香洒扫亦能降真矣魏夫
说郛 卷七上 第 63a 页 WYG0876-0345c.png
人许氏之徒皆其流也要当捃拾方术真书良久传影
响粗应便当绝道耳若出入人间暂舍山谷事缘衣服
饮食不须与世交当有异矣外和光同尘内守其真一
斯言之妙也
说郛 卷七上 第 63b 页 WYG0876-0345d.png
说郛 卷七上 第 64a 页 WYG0876-0346a.png
  参同契(魏伯阳/)
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辐牝
牡四卦以为橐籥覆育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
衔辔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
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为表里朔旦屯直
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
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
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
说郛 卷七上 第 64b 页 WYG0876-0346b.png
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
其理
  乾坤设位章第一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故位者
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
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亦无常幽潜沦
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以无制有器用者空
故推消息坎离没亡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引验见效校
说郛 卷七上 第 65a 页 WYG0876-0346c.png
度神明推类结字原理为證坎戊月精离巳日光日月
为易刚柔相当土旺四季罗络始终青赤黑白各居一
方皆禀中宫戊巳之功
  日月悬象章第二
易者象也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穷神以知化阳往则
阴来辐辏而轮转出入更卷舒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
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
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雄阳播玄施雌阴化黄包混
说郛 卷七上 第 65b 页 WYG0876-0346d.png
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
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圣人上观章第三
于是仲尼赞鸿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
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圣人不虚生上观显天符
天符有进退诎伸以应时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蒙长
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三日
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
说郛 卷七上 第 66a 页 WYG0876-0347a.png
体就盛满甲东方(别本作/东方甲)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
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
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
十日东北丧其朋节尽相辉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
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
阳气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元精眇难视推
度效符证居则观其象唯拟其形容立表以为范占候
定吉凶发号顺时令勿失爻动时上察河图文下序地
说郛 卷七上 第 66b 页 WYG0876-0347b.png
形流中稽于人心参和考三才动则循卦节静则因彖
辞乾坤周施行天地然后治
  君臣御政章第四
御政之首鼎新革故(他本缺/此句)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
魁柄统化纲纽爻𧰼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
动四七乖戾誃离俯仰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
各典所部日合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
复更始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佚亢满违道或臣
说郛 卷七上 第 67a 页 WYG0876-0347c.png
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
主辰极受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炼已立基章第五
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原本隐明内照形躯闭塞其兑筑
固灵株三光陆沈温养子珠视之不见近而易求黄中
渐通理润泽达肌肤初正则终修干立末可持一者以
掩蔽世人莫知之
  明知两窍章第六
说郛 卷七上 第 67b 页 WYG0876-0347d.png
上德无为不以察求下德为之其用不休上闭则称有
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
气亦相胥知白守黑神明自来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
者道枢其数名一阴阳之始玄舍黄芽五金之王北方
河车故铅外黑内怀金华被褐怀玉外为狂夫金为水
母母隐子胎水为金子子藏母胞真人至妙若有若无
髣髴太渊乍沈乍浮退而分布各守境隅采之类白造
之则朱炼为表卫白里贞居方圆径寸混而相居先天
说郛 卷七上 第 68a 页 WYG0876-0348a.png
地生巍巍尊高旁有垣阙状似蓬壶环匝关闭四通踟
蹰守禦密固阏绝奸邪曲阁相通以戒不虞可以无思
难以愁劳神气满室莫之能留守之者昌失之者亡动
静休息常与人俱
  明辨邪正章第七
是非历脏法内观有所思履行步斗宿六甲以日辰阴
道厌九一浊乱弄元胞食气鸣肠胃吐正吸外邪昼夜
不寤寐晦朔未尝休身体日疲倦恍惚状若痴百脉鼎
说郛 卷七上 第 68b 页 WYG0876-0348b.png
沸驰不得清澄居累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
象梦寐感慨之心观意悦喜自谓必延期遽以天命死
腐露其形骸举错辄有违悖逆失枢机诸术甚众多千
条有万馀前却违黄老曲折戾九都明者省厥旨旷然
知所由勤而行之夙夜不休伏食三载(作服/食非)轻举远游
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道成德就潜
伏俟时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满上升膺箓受图
  龙虎两弦章第八
说郛 卷七上 第 69a 页 WYG0876-0348c.png
火记不虚作演易以明之偃月法鼎炉白虎为熬枢汞
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上弦
兑数八下弦艮亦八两弦合其精乾坤体乃成二八应
一斤易道正不倾
  金返归性章第九
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
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日受符金返
复其母月晦日相包隐藏其匡廓沈沦于洞虚金复其
说郛 卷七上 第 69b 页 WYG0876-0348d.png
故性威光鼎乃熺
  二土全功章第十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呼
吸相含育伫思为夫妇黄土金之父流珠木之子(作孝/字非)
水以土为鬼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蓺平调胜负水
盛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巨胜
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伏
食之(伏作/服非)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
说郛 卷七上 第 70a 页 WYG0876-0349a.png
入五内雾散若风雨薰蒸达四肢颜色悦怿好发白皆
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老妪成姹女改形免世
厄号之曰真人
  同类合体章第十一
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冰雪得温汤解释成太虚金
以砂为主禀和于水银变化由其真始终自相因欲作
伏食仙宜以同类者植禾当以谷覆鸡用其卵以类辅
自然物成易陶冶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类同者相
说郛 卷七上 第 70b 页 WYG0876-0349b.png
从事乖不成宝燕雀不生凤狐兔不乳马水流不炎上
火动不润下世间名学士高妙负良材邂逅不遭遇耗
火亡资财据按依文说妄以意为之端绪无因缘度量
失操持捣治韶石胆云母及矾磁硫黄烧豫章泥汞相
炼治鼓下五石铜以之为辅枢杂性不同类安肯合体
居千举必万败欲黠反成痴侥倖讫不遇至人独知之
稚年至白首中道生狐疑背道守迷路出正入邪蹊管
窥不广见难以揆方来
说郛 卷七上 第 71a 页 WYG0876-0349c.png
  三圣前识章第十二
若夫至圣不过伏羲始画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
结体演爻辞夫子庶圣雄十翼以辅之三君天所挺迭
兴更御时优劣有步骤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
审分铢有形易忖量无兆难虑谋作事令可法为世定
时书素无前识资因师觉悟之皓若褰帷帐瞑目登高
堂火记六百篇所趣等不殊(作不/迷非)文字郑重说世人不
熟思寻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窃为贤者谈曷敢轻为
说郛 卷七上 第 71b 页 WYG0876-0349d.png
书若遂结舌瘖绝道获罪诛写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
犹豫增叹息俛仰缀斯愚陶冶有法度未可悉陈敷略
述其纲纪枝叶见扶疏
  金丹刀圭章第十三
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
炉定铢两五分水有馀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其三
遂不入火二与之俱三物相合受变化壮若神下有太
阳气伏蒸须臾间先液而后凝号曰黄舆焉岁月将欲
说郛 卷七上 第 72a 页 WYG0876-0350a.png
讫毁性伤寿年形体为灰土状若明窗尘捣治升合之
持入赤色门固塞其际会务令致完坚炎火张于下昼
夜声正勤始文使可修终竟武乃陈候视加谨慎审察
调寒温周旋十二节节尽更须亲气索命将绝休死亡
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称还丹粉提以一丸刀圭最为

  水火情性章第十四
推演五行数较约而不繁举水以激火奄然灭光明日
说郛 卷七上 第 72b 页 WYG0876-0350b.png
月相薄蚀常在晦朔间(一云/朔望)水盛坎侵阳火衰独昼昏
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名者以定情字者以性言金
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吾不敢虚说仿效圣人文古记
题龙虎黄帝美金华淮南炼秋石玉阳加黄芽贤者能
持行不肖毋与俱古今道犹一对谈吐所谋学者加勉
力留念深思惟至要言甚露昭昭不我欺
  阴阳精气章第十五
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须以造化精
说郛 卷七上 第 73a 页 WYG0876-0350c.png
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不可尽图圣人
揆度参序元基四者混沌径入虚无六十卦周张布为
舆龙马就驾明君御时和则随从路平不邪邪道险阻
倾危国家
  君子居室章第十六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谓万乘之主
处九重之室发号出令顺阴阳节藏器俟时勿违卦月
屯以子申蒙用寅戌馀六十卦各自有日聊陈两象未
说郛 卷七上 第 73b 页 WYG0876-0350d.png
能究悉立义设刑当仁施德逆之者凶顺之者吉按历
法令至诚专密谨候日辰审察消息纤芥不正悔吝为
贼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
不应漏刻水旱相代风雨不节蝗虫涌沸群异旁出天
见其殃山崩地裂孝子用心感动皇极近出已口速流
殊域或以招祸或以致福或兴太平或造兵革四者之
来由乎胸臆动静有常奉其绳墨四时顺宜与气相得
刚柔断矣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缩易行周流屈
说郛 卷七上 第 74a 页 WYG0876-0351a.png
伸反复
  晦朔合符章第十七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濛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
化流通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于
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明潜潭见象发散清
光昴毕之上震出为徵阳气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
阴以八道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
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运
说郛 卷七上 第 74b 页 WYG0876-0351b.png
其初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主止
进不得踰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
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养众子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
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
合性转而相与循环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可察
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爻象功用章第十八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
说郛 卷七上 第 75a 页 WYG0876-0351c.png
乃滋彰播施柔暖黎烝得常临炉施条开路正光光耀
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仰以成泰刚柔并
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运而趋时渐历大壮
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夬
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乾健盛明广被
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姤始纪序履霜最先井底寒
泉午为蕤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遁去世位收敛其精
怀德俟时栖迟昧冥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
说郛 卷七上 第 75b 页 WYG0876-0351d.png
(一作/毁伤)姓名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复荣
荠麦芽蘖因冒以生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气既竭亡
失至神道穷则反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玄幽
远眇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元寥廓恍惚莫知其
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
消息相因终坤复始如循连环帝王承御千载常存
  养性立命章第十九
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未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
说郛 卷七上 第 76a 页 WYG0876-0352a.png
本一无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
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性主处内立置鄞
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爰斯之时
情合乾坤乾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
施而退柔化以滋九还七返八归六居男白女赤金火
相拘则水定火五行之初上善若水清而无瑕道之形
象真一难图变而分布各自独居类如鸡子白黑相符
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
说郛 卷七上 第 76b 页 WYG0876-0352b.png
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铅
  二气感化章第二十
阳燧以取火非日不生光方诸非星月安能得水浆二
气玄且远感化尚相通何况近存身切在于心胸阴阳
配日月水火为效徵
  关键三宝章第二十一
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
曲以视听开阖皆合同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气
说郛 卷七上 第 77a 页 WYG0876-0352c.png
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濛三者既
关键缓体处空房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證验以推
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寤候存亡颜色浸以润
骨节益坚强排却众阴邪然后立正阳修之不辍休庶
气云雨行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达足究竟
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沸沸彼谷中反者道之验弱者德
之柄耕耘宿污秽细微得调畅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

说郛 卷七上 第 77b 页 WYG0876-0352d.png
  傍门无功章第二十二
世人好小术不审道浅深弃正从邪径欲速阏不通犹
盲不任杖聋者听商宫没水捕雉兔登山索鱼龙植麦
欲获黍运规以求方竭力劳精神终年无见功欲知伏
食法事约而不繁
  流珠金华章第二十三
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化为白液凝
而至坚金华先唱有顷之间解化为水马齿阑干阳乃
说郛 卷七上 第 78a 页 WYG0876-0353a.png
往和情性自然迫促时阴拘畜禁门慈母育养孝子报
恩严父施令教敕子孙五行错王相据以生火性销金
金伐木荣三五与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子
当右转午乃东旋卯酉界隔主客二名龙呼于虎虎吸
龙精两相饮食俱相贪便遂相衔咽咀嚼相吞荧惑守
西太白经天杀气所临何有不倾狸犬守鼠鸟雀畏鹯
各得其功何敢有声不得其理难以妄言竭殚家产妻
子饥贫自古及今好者亿人讫不谐遇希有能成广求
说郛 卷七上 第 78b 页 WYG0876-0353b.png
名药与道乖殊
  如审遭逢章第二十四
如审遭逢睹其端绪以类相况揆物终始五行相克更
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禀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审专
不泄得为成道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天地至
象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两入喉辄僵不得俛仰当此
之时周文揲蓍孔子占象扁鹊操针巫咸扣鼓安能令
苏复起驰走
说郛 卷七上 第 79a 页 WYG0876-0353c.png
  姹女黄芽章第二十五
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
知所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物无阴阳违天背元牝鸡
自卵其雏不全夫何故乎配合来连三五不交刚柔离
分施化之精天地自然火动炎上水流润下非有师道
使其然也资始统正不可复改观夫雌雄交媾之时刚
柔相结而不可解得其节棨非有工巧以制御之男生
而伏女偃其躯禀乎胞胎受气元初非徒生时著而见
说郛 卷七上 第 79b 页 WYG0876-0353d.png
之及其死也亦复效之此非父母教令其然本在交媾
定置始先
  男女相胥章第二十六
坎男为月离女为日日以耀德月以智光月受日化体
不亏伤阳失其契阴侵其明晦朔薄蚀掩冒相倾阳消
其形阴陵灾生男女相胥含吐以滋雌雄错杂以类相
求金化为水水性周章火化为土水不得行男动外施
女静内藏溢度过节为女所拘魄以钤魂不得淫奢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80a 页 WYG0876-0354a.png
寒不暑进退合时各得其和俱吐证符
  四者混沌章第二十七
丹砂木精得金乃并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则
为龙虎龙阳数奇虎阴数偶肝青为父肺白为母肾黑
为子离赤为女脾黄为祖子五行始三物一家都归戊

  卯酉刑德章第二十八
刚柔迭具更历分部龙西虎东建纬卯酉刑德并合相
说郛 卷七上 第 80b 页 WYG0876-0354b.png
见欢喜刑主伏杀德主生起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
麦生天罡据酉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复
始含元虚危播精于子
  君子好逑章第二十九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
不孤居玄武龟蛇蟠纠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假使
二女共室颜色甚姝苏秦通言张仪合媒发辩利舌奋
舒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弊发腐齿终不相知若药
说郛 卷七上 第 81a 页 WYG0876-0354c.png
物非种名类不同分剂参差失其纲纪虽黄帝临炉太
乙执火八公大炼淮南调合立宇崇坛玉为阶陛麟脯
凤脂把籍长跪祷祝神祇请哀诸鬼沐浴斋戒冀有所
望亦犹和胶补釜以硵涂疮去冷加冰除热用汤飞龟
舞蛇愈见乖张
  圣贤伏炼章第三十
惟昔圣贤怀玄抱真伏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
德三光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长存累积
说郛 卷七上 第 81b 页 WYG0876-0354d.png
长久变形而仙忧悯后生好道之伦随傍风采指画古
人著为图籍开示后昆露见枝条隐藏本根托号诸名
覆谬众文学者得之蕴匮终身子继父业孙绍祖先传
世迷惑竟无见闻遂使宦者不仕农夫失耘商人弃货
志士家贫吾甚伤之定录此文字约易思事省不繁披
列其条核实可观分两有数因而相循故为乱辞孔窍
其门智者审思用意参焉
  法象成功章第三十一
说郛 卷七上 第 82a 页 WYG0876-0355a.png
法象莫大乎天地兮玄沟数万里河鼓临星纪兮人民
皆惊骇晷影妄前却兮九年被凶咎皇上览视之兮王
者退自改(一作/后)关楗有低昂兮云气遂奔走江淮之枯
竭兮水流注于海天地之雌雄兮徘徊子与午寅申阴
阳祖兮出入复终始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化(一/作)
(升/)熬于甑山兮炎火张设下白虎导唱前兮苍液(一作/龙)
和于后朱雀翱翔戏兮飞扬色五彩遭遇罗网施兮压
(一作/止)不得举嗷嗷声甚悲兮婴儿之慕母颠倒就汤
说郛 卷七上 第 82b 页 WYG0876-0355b.png
镬兮摧折伤毛羽漏刻未过半兮鱼鳞狎鬣起五色象
炫耀兮变化无常主潏潏鼎沸驰兮暴涌不休止接连
重叠累兮犬牙相错距形如仲冬冰兮阑干吐钟乳崔
嵬而杂厕兮交积相支拄阴阳得其配兮淡薄而(一作/泊自)
相守青龙处房六兮春华震东卯白虎在昴七兮秋芒
兑西酉朱雀在张二兮正阳离南午三者俱来朝兮家
属为亲侣本之但二物兮末而为三五三五并与一(一/作)
(危/一)兮都集归一所治之如上科兮日数亦取晡(亦作/甫)
说郛 卷七上 第 83a 页 WYG0876-0355c.png
白而后黄兮赤黑达表里名曰第一等(一作第/一鼎)兮食如
大黍米自然之所为兮非有邪伪道山泽气相(一作若/山泽气)
蒸兮兴云而为雨泥竭遂成尘兮火灭化为土若檗染
为黄兮似蓝成绿组皮革煮成胶兮曲糵化为酒同类
易施工兮非种难为巧惟斯之妙术兮审谛不诳语传
于亿世后兮昭然自可考焕若星经汉兮炳如水宗海
思之务令熟兮反复视上下千周灿彬彬兮万遍将可
睹神明或告人兮心灵本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
说郛 卷七上 第 83b 页 WYG0876-0355d.png
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于贤者
  鼎器妙用章第三十二
圆三五寸一分口四八两寸唇长尺二厚薄均腹齐三
(一作/正)坐垂温阴在上阳下奔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
三旬二百六善调匀阴火白黄芽银(一作/铅)两七窍(一作/聚)
辅翼人赡理脑定升玄子处中得安存来去游不出门
渐成大情性纯却归一还本元善爱敬如君臣至一周
甚辛勤密防护莫迷昏途路远复幽玄若达此会乾坤
说郛 卷七上 第 84a 页 WYG0876-0356a.png
刀圭沾净魄魂得长生居仙村乐道者寻其根审五行
定铢分谛思之不须论深藏守莫传文御白鹤驾龙鳞
游太虚谒仙君箓天图号真人
  补塞遗脱章第三十三
参同契者敷陈梗槩不能纯一泛滥而说纤微未备阙
略髣髴今更撰录补塞遗脱润色幽深钩援相逮旨意
等齐所趋不悖故复作此命三相类则大易之情自此
尽矣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黄老用究较而可御炉火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84b 页 WYG0876-0356b.png
事真有所据三道由一俱出径路枝茎花叶果实垂布
正在根株不失其素诚心所言审而不误象彼仲冬节
竹木皆摧伤左阳诘贾旅人君深自藏象时顺节令闭
口不用谈天道甚浩广太玄无形容虚寂不可睹匡廓
以消亡谬误失事绪言还自败伤别序斯四象以晓后
生盲
  自做启后章第三十四
会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槿荣栖迟僻陋忽
说郛 卷七上 第 85a 页 WYG0876-0356c.png
略利名执守恬淡希时安宁晏然閒居乃撰斯文歌叙
大易三圣遗言察其旨趣一统共伦务在顺理宣耀精
神神化流通四海和平表以为历万世可循序以御政
行之不烦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元近
在我心不离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长存配以伏食雌雄
设陈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审类成物世俗所珍罗列三
条枝茎相连同出异名皆由一门非徒累句谐偶斯文
殆有其真砾硌可观使予敷伪却被赘愆命参同契微
说郛 卷七上 第 85b 页 WYG0876-0356d.png
览其端辞寡意大后嗣宜遵委时去害依托丘山循游
寥廓与鬼为邻化形而仙沦寂无声百世一下遨游人
间陈敷羽翮东西南倾汤遭厄际水旱隔并柯叶萎黄
失其华荣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
说郛 卷七上 第 86a 页 WYG0876-0357a.png
  阴符经序
所谓命者性也性能命通故圣人尊之以天命愚其人
而智其圣故曰天机张而不死地机弛而不生观乎阴
符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故圣人藏之于心所以陶
甄天地聚散天下而不见其迹者天机也故黄帝得之
以登天下汤武得之以王天下五霸得之以统诸侯夫
臣易而主难不可以轻用太公九十非不遇盖审其主
焉若使哲士执而用之立石为主刻木为君亦可以享
说郛 卷七上 第 86b 页 WYG0876-0357b.png
天下夫臣尽其心而主反怖有之不亦难乎呜呼无贤
君则义士自死而不仕莫若散志岩石以养其命待生
于泰阶世人以夫子为不遇以秦仪为得时不然志在
立宇宙安能驰心下走哉丈夫所耻呜呼后世英哲审
而用之范蠡重而长文种轻而亡岂不为泄天机天机
泄者沈三劫宜然故圣人藏诸名山传之同好隐之金
匮恐小人窃而弄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87a 页 WYG0876-0357c.png
  阴符经(张良/)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太公曰其一贼命其次贼物其次贼时其次贼功其
 次贼神贼命以一机天下用之以味贼物以一急天
 下用之以利贼时以一信天下用之以反贼功以一
 恩天下用之以怨贼神以一验天下用之以小大鬼
 谷子曰天之五贼莫若贼神此大而彼小以小而取
说郛 卷七上 第 87b 页 WYG0876-0357d.png
 大天地莫之能神而况于人乎筌曰黄帝得贼命之
 机白日上升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管仲得贼
 时之信九合诸侯范蠡得贼物之急而霸南越张良
 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太公曰圣人谓之五贼天下谓之五德人食五味而
 生食五味而死无有怨而弃之者也心之所味也亦
 然鬼谷子曰贼命可以长生不死黄帝以少女精气
说郛 卷七上 第 88a 页 WYG0876-0358a.png
 感之时物亦然且经冬之草覆之而不死露之即见
 伤草木植性尚犹如此况人万物之灵其机则少女
 以时广成子曰以为积火焚五毒五毒即五味五味
 尽可以长生也筌曰人因五味而生五味而死五味
 各有所主顺之则相生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薰
 蒸人腐五脏殆至灭亡后人所以不能终其天年者
 以其生生之厚矣是以至道淡然胎息无味神仙之
 术百数其要在抱一守中少女之术百数其要在还
说郛 卷七上 第 88b 页 WYG0876-0358b.png
 精采气金丹之术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治国之术
 百数其要在清净自化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
 权谋此五事者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
 于地宇宙瞬息可在人之手万物荣枯可生人之身
 黄帝得之先固三宫后治万国鼎成而驭龙上升于
 天也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亮曰以为立天定人其在于五贼
说郛 卷七上 第 89a 页 WYG0876-0358c.png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
 范曰昔伊尹佐殷发天杀之机克夏之命尽而事应
 之故有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太公曰不耕
 三年大旱不凿十年地坏杀人过万大风㬥起亮曰
 按楚杀汉兵数万大风杳冥昼晦有若天地反覆
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良曰从此一信而万信生故为万变定基矣筌曰大
 荒大乱兵水旱蝗是天杀机也虞舜陶甄夏禹拯骸
说郛 卷七上 第 89b 页 WYG0876-0358d.png
 殷系夏台周囚羑里汉祖亭长魏武乞丐俱非王者
 之位乘天杀之机也起陆而帝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权臣擅威百姓思乱人杀机也成汤放桀周武伐纣
 项籍斩嬴婴魏废刘协是乘人杀之机也覆贵为贱
 反贱为贵有若天地反覆天人之机合发成败之理
 宜然万变千化圣人因之而定基业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良曰圣人见其巧拙彼此不利者其计在心彼此利
说郛 卷七上 第 90a 页 WYG0876-0359a.png
 者圣哲英雄道焉况用兵之务哉筌曰中欲不出谓
 之启外邪不入谓之闭内启是其机也难知如阴不
 动如山巧拙之性使人无间而得窥也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太公曰三要者耳目口也耳可凿而塞目可穿而眩
 口可利而讷兴师动众万夫莫议其奇在三者或可
 动或可静之筌曰两叶掩目不见泰山双豆塞耳不
 闻雷霆一椒掠舌不能立言九窍皆邪不足以察机
说郛 卷七上 第 90b 页 WYG0876-0359b.png
 变其在三者神心志也机动未眹神以随之机兆将
 成心以图之机发事行志以断之其机动也与阳同
 其波五岳不能镇其隅四渎不能界其维其机静也
 与阴同其德智士不能运其荣深闻不能窍其谋天
 地不能夺其时而况于人乎
火生于木祸发必尅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鍊谓
之圣人
 筌曰火生于木火发而木焚奸生于国奸成而国灭
说郛 卷七上 第 91a 页 WYG0876-0359c.png
 木中藏火火始于无形国中藏奸奸始于无象非至
 圣不能修身鍊行使奸火之不发夫国有无军之兵
 无灾之祸矣以箕子逃而缚裘牧商容囚而蹇叔哭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良曰机出乎心如天之生如天之杀则生者自谓得
 其生一死者自谓得其死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
说郛 卷七上 第 91b 页 WYG0876-0359d.png
才既安
 鬼谷子曰三盗者彼此不觉知但谓之神明此三者
 况车马金帛弃之可以倾河填海移山覆地非命而
 动然后应之筌曰天地与万物生成盗万物以衰老
 万物与人之服御盗人以骄奢人与万物之上器盗
 万物以毁败皆自然而往三盗各得其宜三才递安
 其任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说郛 卷七上 第 92a 页 WYG0876-0360a.png
 鬼谷子曰不欲令后代人君广敛珍宝委积金帛若
 能弃之虽倾河填海未足难也食者所以治百骸失
 其时而伤百骸动者所以安万物失其机而伤万物
 故曰时之至间不容瞬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及
 是以贤者守时不肖者守命也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筌曰人皆有圣人不贵圣人之愚既睹其圣又察其
 愚复睹其圣故书曰专用聪明则事不成专用晦昧
说郛 卷七上 第 92b 页 WYG0876-0360b.png
 则事皆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伊尹酒保太公屠牛
 管仲作革百里奚卖粥当衰乱之时人皆谓之不神
 及乎逢成汤遭文王遇齐桓值秦穆道济生灵功格
 宇宙人皆谓之至神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鬼谷子曰后代伏思之则明天地不足贵而况于人
 乎筌曰一岁三百六十五日日之有数月次十二以
 积闰大小馀分有定皆禀精气自有不为圣功神明
说郛 卷七上 第 93a 页 WYG0876-0360c.png
 而生圣功神明亦禀精气自有不为日月而生是故
 成不贵乎天地败不怨乎阴阳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
之轻命
 诸葛亮曰夫子太公岂不贤于孙吴韩白所以君子
 小人异之四子之勇至于杀身固不得其主而见杀
 矣筌曰季主凌夷天下莫见凌夷之机而莫能知凌
 夷之源霸王开国之机而莫能知开国之机而莫能
说郛 卷七上 第 93b 页 WYG0876-0360d.png
 知开国之源君子得其机应天顺人乃固其躬小人
 得其机烦兵黩武乃轻其命易曰君子见几而作不
 俟终日又曰知几其神乎机者易见而难知见近知
 远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
师万倍
 尹曰思之精所以尽其微良曰后代伏思之耳目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94a 页 WYG0876-0361a.png
 利绝其一源筌曰人之耳目皆分于心而竟于神心
 分则机不精神竟则机不微是以师旷薰目而聪耳
 离朱漆耳而明目任一源之利而反用师于心举事
 发机十全成也退思三反经昼历夜思而后行举事
 发机万全成也太公曰目动而心应之见可则行见
 否则止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筌曰为天下机者莫近乎心目心能发目目能见机
说郛 卷七上 第 94b 页 WYG0876-0361b.png
 秦始皇东游会稽项羽目见其机心生于物谓项梁
 曰彼可取而代也晋师毕至于淮淝苻坚目见其机
 心死于物谓苻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则知生死
 之心在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焉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良曰熙熙哉太公曰诫惧致福筌曰天心无恩万物
 有心归恩于天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
 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以施而不求其报生而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95a 页 WYG0876-0361c.png
 有其功及至迅雷烈风威远而惧迩万物蠢然而怀
 惧天无威而惧万物万物有惧而归威于天圣人行
 赏也无恩于有功行罚也无威于有罪故赏罚自立
 于上威恩自行于下也
至乐性馀至静性廉
 良曰天机在于是也筌曰乐则奢馀静则贞廉性馀
 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泉神清则智明智者
 心之府智公则心平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澄水以
说郛 卷七上 第 95b 页 WYG0876-0361d.png
 其清且平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夫圣人者不淫
 于至乐不安于至静能栖神静乐之间谓之守中如
 此货利不能诱声色不能荡辩士不能说智者不能
 动勇者不能惧见祸于重关之外虑患于杳冥之内
 天且不违而况于兵之诡道者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尹曰治极微良曰其机善虽不令天下而行之天下
 所不能知天下所不能违筌曰天道曲成万物而不
说郛 卷七上 第 96a 页 WYG0876-0362a.png
 遗椿菌鹏鴳巨细脩短各得其所至私也云行雨施
 雷电霜霓生杀之均至公也圣人则天法地养万民
 察劳苦至私也行政令施法象至公也孙武曰视卒
 如爱子可以俱死视卒如婴儿可与之赴深溪爱而
 不能令譬若骄子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禽之制在气
 太公曰岂以小大而相制哉尹曰气者天之机筌曰
 玄龟食蟒鹯隼击鹄黄腰啖虎飞鼠断猿蜍蛭哜鱼
说郛 卷七上 第 96b 页 WYG0876-0362b.png
 狼犿啮鹤馀甘柔金河车服之无穷化玉雄黄变铁
 有不灰之木浮水之石夫禽兽木石得其气尚能以
 小制大况英雄得其气而不能净寰海而御宇宙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太公曰损己者物爱之厚己者物薄之筌曰谋生者
 必先死而后生习死者必先生而后死鹖冠子曰不
 死不生不断不成孙武曰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
 地而后存吴起曰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
说郛 卷七上 第 97a 页 WYG0876-0362c.png
 生则死恩者害之源害者恩之源吴树恩于越而害
 生周立害于殷而恩生死之与生也恩之与害相反
 糺缠也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太公曰观鸟兽之时察万物之变筌曰景星见黄龙
 下翔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满溢海不扬波日月
 薄蚀五星失行四时相错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
 夏霜愚人以此天地文理为理乱之机文思安安光
说郛 卷七上 第 97b 页 WYG0876-0362d.png
 被四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六府三事无相夺伦百
 谷用成兆民用康昏主邪臣法令不一重赋苛政上
 下相蒙懿戚贵臣骄奢淫纵甘酒嗜音峻宇雕墙百
 姓流亡思乱怨上我以此时物文理为理乱之机也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

 筌曰贤哲之心深妙难测由巢之迹人或窥之至于
 应变无方自机转而不穷之智人岂虞之以迹度心
说郛 卷七上 第 98a 页 WYG0876-0363a.png
 乃为愚者也
故曰沈水入火自取灭亡
 良曰理人自死理军亡兵无死则无不死无生则无
 不生故知乎死生国家安宁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尹曰静之至不知所以生
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良曰天地之道浸微而推胜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98b 页 WYG0876-0363b.png
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良曰阴阳相推激至于变化在于目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良曰大人见之为自然英哲见之为制愚者见之为
 化尹曰知自然之道万物不能违故利而行之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良曰观鸟兽之时察万物之变鸟兽至静律历所不
 能契从而机之
说郛 卷七上 第 99a 页 WYG0876-0363c.png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良曰六癸为天藏可以伏藏也
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亮曰奇器者圣智也天垂象圣人则之推甲子画八
 卦考蓍龟稽律历则鬼神之情阴阳之理昭著乎象
 无不尽矣亮曰八卦之象申而用之六十甲子转而
 用之神出鬼入万明一矣良曰万生万象者心也合
 藏阴阳之术日月之数昭昭乎在人心矣广成子曰
说郛 卷七上 第 99b 页 WYG0876-0363d.png
 甲子合阳九之数也卦象出师众之法出师以律动
 合鬼神顺天应时而用鬼神之道也
 
 
 
 
 
 说郛卷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