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震泽长语 卷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a 页 WYG0867-02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震泽长语卷下      明 王鏊 撰
  文章
世谓六经无文法不知万古义理万古文字皆从经出
也其高者远者未敢遽论即如七月一篇叙农桑稼圃
内则叙家人寝兴烹饪之细禹贡叙山水脉络原委如
在目前后世有此文字乎论语记夫子在乡在朝使摈
等容宛然画出一个圣人非文能之乎昌黎序如书铭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b 页 WYG0867-0213d.png
如诗学书与诗也其它文多从孟子遂为世文章家冠
孰谓六经无文法
六经之外昌黎公其不可及矣后世有作其无以加矣
原道等篇固为醇正其送浮屠文畅一序真与孟子同
功与墨者夷之篇当并观其它若曹成王南海神庙徐
偃王庙等碑奇怪百出何此老之多变化也尝怪昌黎
论文于汉独取司马迁相如扬雄而贾谊仲舒刘向不
之及盖昌黎为文主于奇马迁之变怪相如之闳放扬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a 页 WYG0867-0214a.png
雄之刻深皆善出奇董贾向之平正非其好也然上宰
相第一书亦自刘向疏中变化来先秦文字无有不佳
余所尤爱者乐毅答燕惠王书李斯上逐客书韩非子
说难可谓极文之变态也其后汉文帝赐匈奴南粤王
书亦似之文帝其所谓有德者之言乎
太极图西铭未论义理其文亦高出前古
为文必师古使人读之不知所师善师古者也韩师孟
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不觉其为韩也若拘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b 页 WYG0867-0214b.png
拘规效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则陋矣所谓师其
意不师其词此最为文之妙诀
圣贤未尝有意为文也理极天下之精文极天下之妙
后人殚一生之力以为文无一字到古人处胸中所养
未至耳故为文莫先养气莫要穷理
韩子进学解准东方朔客难作也柳子晋问准枚乘七
发作也然未尝似之若班固宾戏曹子建七启吾无取
焉耳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a 页 WYG0867-0214c.png
史记货殖传议论未了忽出叙事叙事未了又出议论
不伦不类后世决不如此作文奇亦甚矣
吾读柳子厚集尤爱山水诸记而在永州为多子厚之
文至永益工其得山水之助耶及读元次山集记道州
诸山水亦曲极其妙子厚丰缛精绝次山简淡高古二
子之文吾未知所先后也唐文至韩柳始变然次山在
韩柳前文已高古绝无六朝一点气习其人品不可及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b 页 WYG0867-0214d.png
史记不必人人立传孟子传及三驺子荀卿传间及公
孙龙剧子尸子吁之属卫青霍去病同传窦婴田鼢灌
夫三人为一传其间叙事合而离离而复合文最奇而
始末备汉书两龚同传亦得此意
史记不与张骞立传其始附卫青而于大宛传备载始
末盖大宛诸国土俗皆骞所归为武帝言者也骞没后
诸使西域者亦具焉事备具而有条理若汉书则大宛
张骞各自为传矣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4a 页 WYG0867-0215a.png
史记董仲舒传不载天人三策贾谊与屈原同传不载
治安等疏视汉书疏略矣盖史记宏放汉书详整各有
所长也
史记张苍传叙至迁御史大夫忽入周昌周昌后又入
赵尧赵尧抵罪又入任敖任敖后仍入张苍事核而文
奇四人皆相继为御史大夫者也
太史公伯夷屈原传时出议论其亦自发其感愤之意
也夫退之何蕃传亦放此意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4b 页 WYG0867-0215b.png
太史公作传亦不必人人备著颠末严安徐乐一书足
矣蔡泽传亦然
班固西汉书典雅详整无愧马迁后世有作莫能及矣
固其良史之才乎然予观文选所载固文多不称唯两
京赋最其加意然亦无西京之体何固之长于史而短
于文乎颇疑汉书多出其父彪而固蒙其名然无它左
證偶读西京杂记谓家有刘子骏汉书一百卷无首尾
题目但以甲乙丙丁纪其卷数其父传之歆欲撰汉书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5a 页 WYG0867-0215c.png
未及而亡试以此记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书小
异同耳固所不取者二万许言录为二卷名曰西京杂
记以裨汉书之缺乃知固书其多取诸歆乎或谓西京
杂记亦伪书不知果何如也晋傅玄之言曰孟坚汉书
实命世奇作及与陈宗尹敏杜抚马严撰中兴纪传其
文曾不足观岂拘于时乎何不类之甚也
越绝书十五卷相传以为子贡作其未然乎其缺文讹
字断简几不可读计倪请籴宝剑九术军气春申君篇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5b 页 WYG0867-0215d.png
亦已往往见于史记吴越春秋等书其记地传乃出秦
皇汉武及更始建武中事乌在其为子贡作乎或子贡
有作后人附会合杂以成之乎然古书之存于今者寡
矣其间亦有异闻焉安可废之
世谓诗有别才是固然矣然亦须博学亦须精思唐人
用一生心于五字故能巧夺天工今人学力未至举笔
便欲题诗如何得到古人佳处
杜诗前人赞之多矣予特喜其诸体悉备言其大则有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6a 页 WYG0867-0216a.png
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地平江动蜀天远树浮秦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
影动摇之类言其小则有若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仰蜂黏落絮倒蚁上枯篱脩竹不受暑轻燕受风斜之
类而尤可喜者如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人与物偕
有吾与点也之趣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又若与物
俱化谓此翁不知道殆未可也
子美之作有绮丽秾郁者有平澹酝藉者有高壮浑涵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6b 页 WYG0867-0216b.png
者有感慨沈郁者有顿挫抑扬者后世有作不可及矣
若夫兴寄物外神解妙悟绝去笔墨畦径所谓文不按
古匠心独妙吾于孟浩然王摩诘有取焉
格调虽不甚高而工于模写人情物态悲欢穷泰吐出
胸臆如在目前吾于乐天有取焉微之效嚬而终不似
才有馀韵不足也
余读诗至绿衣燕燕硕人黍离等篇有言外无穷之感
后世唯唐人诗尚或有此意如薛王沉醉寿王醒不涉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7a 页 WYG0867-0216c.png
讥刺而讥刺之意溢于言外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言怅
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凝碧池头奏管弦不言亡国
而亡国之痛溢于言外溪水悠悠春自来不言怀友而
怀友之意溢于言外潮打空城寂寞回不言兴亡而兴
亡之感溢于言外得风人之旨矣
摩诘以淳古淡泊之音写山林閒适之趣如辋川诸诗
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及其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
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7b 页 WYG0867-0216d.png
树万人家又何其伟丽也
为文好用事自邹阳始诗好用事自庾信始其后流为
西昆体又为江西𣲖至宋末极矣
唐人虽为律诗犹以韵胜不以饤饾为工如崔灏黄鹤
楼诗鹦鹉洲对汉阳树李太白白鹭洲对青天外杜子
美江汉思归客对乾坤一腐儒气格超然不为律所缚
固自有馀味也后世取青媲白区区以对偶为工鹦鹉
洲必对鸬鹚堰白鹭洲必对黄牛峡字虽切而意味索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8a 页 WYG0867-0217a.png
然矣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后
世此意久泯刘禹锡看花诸诗属意微矣犹以是被黜
蔡确车盖亭诗亦未甚显遂搆大狱东坡为诗无非讥
切时政借曰意在爱君亦从讽諌可也乃直指其事而
痛诋之其间数诗或几乎骂矣以诗得罪非独李定诸
人之罪也
  音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8b 页 WYG0867-0217b.png
音律惟黄钟为难定黄钟之度长九寸空围九分积八
十一分自子之一历十一辰每三之至于亥得一十七
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钟之实固有定法矣而古今之
度易差差之忽微则其音高下顿殊馀十一律皆失其
度古之神瞽心谙天地之中声先立黄钟之管以定十
一律自上生下则三分损一自下生上则三分益一十
二律旋相为宫无弗协者黄钟之管长九寸黍度之所
由起也容千二百黍量之所由起也重十有二权衡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9a 页 WYG0867-0217c.png
所由起也度量权衡皆起于黄钟故曰黄钟为万事之
根本后世儒者莫知声气之元乃区区累黍为尺以制
律古法律管当实黍千二百粒而古今之黍圆长大小
不同难以为准其容受卒不能合胡瑗乃取羊头山黍
筛取其中范镇增损汉书以求合其度而卒莫之合晋
荀勖取古铜管据以造律后周取古玉斗丁度用汉泉
货尺和岘用洛阳景表尺梁武用汲家玉律隋定尺十
五种它如以马尾以蚕丝纷纷卒莫能定何哉由不能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9b 页 WYG0867-0217d.png
识天地之中声不以律制尺而以尺定律故也后世既
无神瞽之神解则如之何缇室葭琯以候气多为管以
参验如蔡元定之法其亦庶乎其可也
京房曰六十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
上皆三生四房又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
准之状如瑟长丈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以应黄钟之律
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画分寸六十律以为清浊之节均
其中弦令与黄钟相得案画以求诸律无不如数而应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0a 页 WYG0867-0218a.png
者矣
或问琴五弦其二弦云周文武所增信乎曰唐杨收有
言若是少商武弦也文世安得武声予谓五者宫商角
徵羽其二变宫变徵也变宫变徵其始于武王乎周景
王问伶州鸠曰七律者何州鸠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
鹑火星在天鼋自鹑及驷七列也(鹑火之分张十二度/驷房五度从张至房)
(合七宿张翼轸/角亢氐房也)南北之位七同也(鹑火午天鼋子自/午至子其度七也)
神人以数合之以声昭之故以七同其数而以律和其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0b 页 WYG0867-0218b.png
声于是乎有七律故曰武王也
朱子语录问国语六律者立均出度韦昭注云均谓均
钟木长七尺系之以弦不知其制如何曰均只是七均
如以黄钟为宫便以林钟为徵大簇为商南吕为羽姑
洗为角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这七律自为一均其
声自相谐应古人要合声须先吹律使众声皆合于律
方可用后来人不解逐律吹京房始有律准乃先做下
一个母子调得正了后来只依此为准国语谓之均梁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1a 页 WYG0867-0218c.png
武帝谓之通其制十三弦一弦是全律黄钟只是散声
又自黄钟起至应钟有十二弦要取甚声用柱子来逐
弦分寸上柱定取声立均之意本是如此
周世宗时王朴上疏曰黄钟为乐之端半之清声也倍
之缓声也三分其一以损益之相生之声也十二变而
复黄钟声之总数也命之曰十二律旋迭为均均有七
调合八十四调播之于八音自秦而下旋宫声废历代
所存黄钟之宫一调而已十二律中唯用七声其馀五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1b 页 WYG0867-0218d.png
调谓之哑钟不用也唐太宗用祖孝孙张文收考正雅
乐旋宫八十四调复见于时在悬之器才无哑者至五
代复坏缺臣依周法以秬黍校定尺度长九寸虚径三
分为黄钟之管以上下相生之法推之得十二律管以
众管至吹用声不便乃作律准十三弦宣声长九尺各
如五钟之声以第八弦六尺设柱如林钟第三弦八尺
设柱为大簇第十弦五尺三寸四分设柱为南吕第五
弦七尺一寸三分设柱为姑洗第十二弦四尺七寸五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2a 页 WYG0867-0219a.png
分设柱为应钟第七弦六尺三寸三分设柱为蕤宾第
二弦八尺四寸四分设柱为大吕第九弦五尺六寸三
分设柱为夷则第四弦七尺五寸一分设柱为夹钟第
十一弦五尺一分设柱为无射第六弦六尺六寸八分
设柱为中吕十二弦四尺五寸设柱为黄钟之清声十
二声中旋用七声为均为均之主惟宫徵商羽角变宫
变徵次焉发其均主之声归乎本音之律七声迭应而
不乱乃成其调均有七调声有十二均合八十四调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2b 页 WYG0867-0219b.png
宫之声如此
晋荀勖号知音律初勖常于路逢赵贾人牛铎及掌乐
事律吕未谐曰得赵人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
铎果得谐者然论者谓勖为暗解时阮咸达八音时谓
神解咸常心讥勖新律高近哀思不合中和每公会作
乐勖自以不及咸意咸异已乃出咸为始平相后有田
夫得周玉尺以校前所理钟石丝竹皆短校一米益伏
咸之妙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3a 页 WYG0867-0219c.png
北齐神武时信都芳世号知音能以管候气仰观云色
常与人对语则指天曰孟春之气至矣人验管而灰已
飞每月所候言皆无爽又为轮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测
二十四气一气感则一扇自动它扇并住与管灰相应
若合符契
万宝常常与人论及乐调时无乐器因取前食器及杂
物以箸叩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文帝召问郑译所定
音乐对曰此亡国之音也遂极言乐声哀悲非雅正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3b 页 WYG0867-0219d.png
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遂造诸乐其声率下于译
调二律并论旋相为宫之法改丝移柱之变为八十四
调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千百八声见者嗟异然其声
雅澹不为时所好
总章中润州得磬以献张文收扣其一曰是晋某岁闰
月造得月数当十三今缺其一于黄钟东九尺掘必得
焉下州求之如其言而得大乐有古钟十二近代唯用
其七馀号哑钟文收吹律调之乐皆响彻时人咸服其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4a 页 WYG0867-0220a.png
妙文收既定乐复铸铜律三百六十藏于大乐署
裴知古武后朝以知音直大常路逄乘马者闻其声切
云此人当坠马行未至半里马惊坠地死又观人迎妇
闻妇佩玉声曰此妇不利姑是夕姑有疾亡
洛阳有僧房磬日夜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曹绍
名知音来问疾僧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
明日可设盛馔当与除之僧虽不信冀其或效乃具馔
以待夔至出怀中错炉磬数处而去声遂绝僧苦问其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4b 页 WYG0867-0220b.png
所以夔云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僧大喜疾亦愈
世常患黄钟难定若得阮咸张文收万宝常曹绍夔之
属亦何难定之有哉
  音韵
邵康节之父古字天叟谓天有阴阳地有刚柔律有翕
辟吕有倡和一辟一翕而平上去入备焉一倡一和而
开发收闭备焉律感吕而声生焉吕应律而音生焉开
闭者律天清浊者吕地先闭后开者春也纯开者夏也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5a 页 WYG0867-0220c.png
先开后闭者秋也冬则闭而无声冬为春声阳为夏声
此见作韵者亦有所至也衔凡冬声也横渠张子曰商
角徵羽出于唇齿喉舌独宫声全出于口以兼五声也
徐景安乐书凡宫为上平商为下平角为入徵为上羽
为去米元章云五声之音出于五行沈隐侯只知四声
求宫声不得乃分平声为二郑樵曰江左始为韵书然
识四声而不识七音知纵有平上去入四声而不知衡
有宫商角徵羽半徵半商为七音纵成经横成纬经纬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5b 页 WYG0867-0220d.png
不交所以失立韵之原也七音之韵起自西域以三十
六字为母天地万物之音备于此虽鹤唳风声鸡鸣狗
吠皆可译也况人言乎
今宣尼之书东则朝鲜西则凉夏南则交阯北则朔易
皆吾故封也瞿昙之书能入诸夏而宣尼之书不能至
跋提河者以声音之道障阂耳所以日月照处甘传梵
书者为有七音之图以通百译之义也
梵人别音在音不在字华人别字在字不在音故梵有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6a 页 WYG0867-0221a.png
无穷之音华有无穷之字梵则音有妙义而字无文采
华则字有变通而音无锱铢梵人长于音所得从闻入
华人从见入故以识字为贤知释氏以参禅为大悟通
音为小悟
七音韵鉴出自西域应琴七弦从衡正倒展转成图不
比华音平上去入而已华有二合之音如汉书元元之
类无二合之字梵有二合三合四合之音亦有其字华
书惟琴谱有之盖琴尚音一音难可一字该必合数字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6b 页 WYG0867-0221b.png
之体以取数字之文华音论读必以一音为一读梵音
论讽虽一音而一音之中自有抑扬高下二合者其音
易三合四合者其音转难大氐华人不善音今梵僧咒
雨则雨应咒龙则龙见华僧虽学其声而无验者实音
声之道有未至也
  字学
六书之学说文备矣后世纷纷有作若郑樵周伯琦赵
撝谦其义益密而撝谦尤精别以形声事意母生子子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7a 页 WYG0867-0221c.png
生孙后虽有作无以加矣顾其间尚有一二疑义试举
以质深于字学者
仓颉制字凡有形可象必象其形无形可象有意可会
则会其意无形可象无意可会则谐其声无形可象无
意可会无声可谐于是乎有转注有假借二者皆不得
已也亦必其琐屑者乎若夫乾天也伏羲画卦已有其
(说文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此说似为得之)故曰乾健也安得无其字
乃借乾燥字为之自夏商则有易故曰易变易也日月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7b 页 WYG0867-0221d.png
为易岂得借蜥易字为之日出木上为东则日入地下
为西岂借鸟栖之栖为之人向南背北北以背为意则
南宜以向为意或从丙为意岂以半为之愚于是不能
无惑也
日见地上为旦日入地中为冥则西宜亦为冥之义说
文丙位南方万物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门
一者阳也丙承乙象人肩
郑樵曰十辰十二日皆为假借甲本戈甲乙本鱼肠丙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8a 页 WYG0867-0222a.png
本鱼尾丁本虿尾戊本武已本几庚鬲也辛被罪也壬
怀妊也癸草本实也子人子之也丑手械也寅膑也卯
门也辰未详巳蛇属也午未详未木之滋也申特简也
酉卣也戌与钺戚同意亥豕属也惟亥已有义馀并假

予谓礼记鱼去乙谓鱼骨有似乙字非乙字之为鱼骨
也鱼尾有似丙字非丙字之为鱼尾也虿尾有似丁字
非丁字之为虿尾也从二户开辟之形为日出物生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8b 页 WYG0867-0222b.png
之义取象于门非以为门也酉从二户相合之形为日
入物收之义取象于牖非以为牖也其馀史记说文亦
皆有说何为不可从乎史记历律志云甲言万物剖符
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然也丙者言阳道著明
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庚者言阳气庚万物辛者言万
物之辛生壬之为言任也言阳气任养万物于下也癸
之为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也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
下也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厄纽未敢出也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9a 页 WYG0867-0222c.png
寅言万物始生螾然引也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
辰言万物之蜃振也巳言阳气之巳尽也午言阴阳之
交愕布子午也未言万物皆有滋味也申者言阴用事
申贼万物又言物坚于申也酉者言万物之老也戌者
言万物尽灭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周伯琦云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之形又云古人因事
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也后人借为助
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19b 页 WYG0867-0222d.png
吁字鸢字此说似为得之
𨽻之作凡以趋简易也而有视篆为繁者如市之为韨
□之为端□之为号丂之为考□之为吁□之为攀□
之为膂□之为卢□之为仆□之为辩亚之为恶□之
为匡□之为隐□之为节□之为奏□之为幂己之为
纪□之为契□之为贯弓之为托□之为纠屯之为□
□之为包集之为集□之为斤□之为堆□之为阜□
之为岸□之为冂之为畎浍之为浍□之为主□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0a 页 WYG0867-0223a.png
为艾卝之为矿□之为蹂岂以其太简难辩故反繁之

宣和书谱曰为八分之说者多矣然秦汉以来石刻特
存篆𨽻行草所谓八分者何有至唐始有八分书其典
刑盖类𨽻而变方广作波势岂在唐始有之耶古今名
称稍异今之正书乃古所谓𨽻书今之𨽻书乃古所谓
八分至唐又于𨽻书中别为八分以别之然则唐之
所谓八分非古所谓八分也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0b 页 WYG0867-0223b.png
周越书苑云郭忠恕云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𨽻
书出𨽻书悖而行书作行书狂而草书圣以此知𨽻书
乃今之真书也赵明诚谓误以八分为𨽻自欧阳公始
玉箸篆李斯作李阳冰善此体至今用之奇字甄丰定
大篆史籀变古文为此体小篆胡母敬作上方大篆程
邈饰李斯之法坟书周媒氏配合男女书證穗书神丽
因上党生嘉禾作倒薤篆仙人务光见薤偃风作柳叶
篆卫瓘作芝英篆陈遵因芝生汉殿作转宿篆司星子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1a 页 WYG0867-0223c.png
韦作垂露篆曹喜作垂云转篆黄帝因庆云见作碧落
篆唐韩王元嘉子李撰作龙爪篆羲之见飞字龙爪作
鸟迹书苍颉观鸟迹始制文字雕虫篆鲁秋胡妻春居
玩蚕作科斗书源出古文或云颛顼制鸟篆史佚因赤
雀丹乌二祥作鹄头书汉家尺一之简如鹄首麟书获
麟弟子为素王纪瑞作鸾书少皞以鸟纪官作龟书尧
因轩辕时龟负图作龙书太皞获景龙之瑞作剪刀篆
韦诞作缨络篆刘德升夜观星宿作悬针篆曹喜作飞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1b 页 WYG0867-0223d.png
白书蔡邕见人以亚帚字作殳篆伯氏所职故制此金
错书韦诞作古钱名也刻符篆秦坏古文定八体此其
一钟鼎篆三代以此体刻铭钟鼎
右宋灵隐寺僧莫庵道肯集篆书金刚经备诸体虽未
必尽然亦可见历代书法之变
  姓氏
姓与氏不分久矣今人多以氏为姓按左传鲁众仲之
言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天子立/有德为)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2a 页 WYG0867-0224a.png
(诸侯因其所由生以赐姓若舜由妫汭而生故以妫为/姓因所封之地为之氏若胡公封于陈命曰陈氏也)
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诸侯不得赐姓但使/其臣以王父字为氏)官有世
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若赵氏韩氏/魏氏之类)国语帝嘉禹治水
功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命四岳为侯伯赐姓曰姜氏曰
吕姓以系百世之正统氏以别子孙之旁出族则氏之
所聚而已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是也氏于谥则文武成
宣是也氏于官司马司徒是也氏于爵则王孙公孙氏
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氏于志则三乌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2b 页 WYG0867-0224b.png
五鹿氏于事则巫士匠陶是也盖别姓则为氏别氏则
为族族无不同之氏氏有不同之族故八元八凯出于
高阳氏高辛氏而谓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宋氏
华氏谓之戴族向氏谓之桓族是族无不同氏也诗曰
振振公姓振振公族(太史公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故黄帝为有熊氏颛)
(顼为高阳氏帝喾为高辛氏帝尧为陶唐氏舜为有/虞禹为夏后氏皆姒姓也契商姓子氏弃周姓姬氏)
太史公又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
氏郯氏莒氏钟离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3a 页 WYG0867-0224c.png
脩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按嬴姓也馀十四皆
为氏又如周本姬姓其子孙如鲁卫毛那郜雍曹滕毕
原郇封邘晋应韩凡蒋嬴茅各以国氏而皆姬姓也后
之文人多不辩惟昌黎公知之故曰韩姬姓又曰何与
韩同姓为近
  杂论
诸葛武侯宋范希文皆三代以上人物也昔朱子谓文
正公为宋朝第一流人物余始亦疑之谓有宋名臣最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3b 页 WYG0867-0224d.png
多若韩忠献之丰功伟量司马公之清忠粹德它如李
文靖富郑公尚多有之安得便为第一久乃信之宋自
仁宗以前吕端诸人养成一代忠厚之风公始倡为直
言上寿之仪晏殊等皆不能堪英果之气自公作之
其忠鲠之节可知当是时道学未倡公始以中庸授横
渠开道学一脉其先忧后乐之义前人所未发于草莱
中拔胡安定李泰伯孙明复之流其学术之醇正可知
元昊之叛韩公欲用攻策公唯主守卒之韩公有好水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4a 页 WYG0867-0225a.png
之败刘沪失守富公等皆谓当诛公独不言谓诸公劝
人主杀人手滑他日吾辈恐亦不免富公后服其见以
为范六丈真圣人也营洛之议若预见有靖康之祸者
其谋虑之深长可知荒岁省役善政也公独因之兴作
官得其力民得其食公私两利焉真能见人所未见其
置义田曰吾宗族固有亲疏自祖宗视之无亲疏南
园之地术者以为种生公卿曰与其私于一家孰若
公于一郡于嘑是心也其圣贤之心乎盖其识见非特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4b 页 WYG0867-0225b.png
异于一世之人视当时名公皆出一等南丰曾巩论之
曰事有天下非之君子非之而公独曰是天下是之君
子是之而公独曰非其既也君子皆自以为不及天下
亦曰范公之守是也公之于道何如哉其亦能知公
者矣
古人行事殊非今人所及而今人过古亦有一二事焉
古人多务厚葬观西京杂记广川王去疾发魏襄王哀
王晋灵公之冢金玉珍怪甚侈盖不独秦始皇吴阖闾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5a 页 WYG0867-0225c.png
也近世山东河南粥钟鼎尊匜穷极巧丽皆墓中物也
今人自棺椁衣衾之外虽富贵之家一物不以殉不独
不为生者之费亦不为死者无穷之累此其过古人一
也古之讳忌拘甚父名晋子不得举进士父名中不肯
受中奉大夫父名皋子不得于主司高锴下及第此何
理也以庄讳则光为严光助为严助州为严州以一时
之讳易千古之称甚无讳也今人二名嫌名一无所讳
临文则又不讳此其过古人者二也此外吾不知也(宋/朝)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5b 页 WYG0867-0225d.png
(庙讳有至十五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暗行黜落士大夫除官官称及州府曹局)
(名犯家讳/者听回避)
古称大器晚成马况所以知朱勃非远到之器也以我
朝诸公论之故少师李东阳五岁能作大字以神童入
禁中十七登进士少傅杨一清亦以神童举十七登进
士今少师杨廷和十二占乡试少傅蒋冕十八为解元
费宏十九为状元官皆极品年寿亦高晚成之说殆
未信也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6a 页 WYG0867-0226a.png
人之贵贱贫富寿夭由人乎由天乎孟子之言曰祸福
无不自己求之者盖亦求诸人事而已后世星数之说
行谓人之贵富贫贱寿夭莫不定于有生之初故人一
切委之天自阴阳地理之说行谓人之贵贱寿夭皆系
于葬地故人一切求诸地夫委诸天犹有说也而以人
之贵贱贫富寿夭系于一抔之土何哉而世人信之趋
者澜倒江西尤甚士夫酷好之至谓某以是而得高科
某以是而得显位噫不求之已而求之天不求之天而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6b 页 WYG0867-0226b.png
求之地亦异矣哉
尝疑公山不狃之叛也而孔子欲往然不狃叛季氏非
叛鲁也孔子欲往安知其不欲因之以张公室乎按左
传吴将伐鲁叔孙辄劝之不狃曰非礼也君子违不适
雠国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君子不以所恶
发乡今子以小恶而欲覆宗国不亦难乎及吴使不狃
将故道险由武城其不忘故国如此其以费叛也非
以张公室乎余故表而出之以明孔子欲往之意(公孙/辄与)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7a 页 WYG0867-0226c.png
(不狃皆鲁人/出亡于吴)
正德中籍没刘瑾货财
金二十四万锭又五万七千八百两元宝五百万锭银
八百万又一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宝石二斗金甲
二金钩三千玉带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狮蛮带二束金
银汤䀇五百蟒衣四百七十袭牙牌二匮穿宫牌五百
金牌三衮袍四八爪金龙盔甲三千玉琴一玉宝印一
颗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万七千八百两银共二万五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7b 页 WYG0867-0226d.png
千九百五十八万三千六百两
嘉靖初籍没朱宁货财
金七十扛共十万五千两银二千四百九十扛共四百
九十八万两碎金银四箱碎银十匮金银汤䀇四百金
首饰五百十一箱珍珠二匮金银台盏四百二十副玉
带二千五百束金绦环四箱珍珠眉带缨络七箱乌木
盆二花盆五沉香盆二金仙鹤二对织金蟒衣五百箱
罗钿屏风五十大理石屏风三十三座围屏五十三扛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8a 页 WYG0867-0227a.png
苏木七十扛胡椒三千五十石香椒三十扛段疋三千
五百八十扛绫绢布三百二十扛锡器磁器三百扛佛
像一百三十匮又三十扛祖母禄一尊铜铁狮子四百
车铜盆五百古铜炉八百三十古画四十扛白玉琴一
金船二白玉琵琶一铜器五十扛巧石八十扛
于嘑胡椒八百斛世以为侈也而盛传之今观二逆贼
所籍视元载何如也闻昔王振曹吉祥之籍尤多官家
府库安得不空百姓脂膏安得不竭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8b 页 WYG0867-0227b.png
国家富有四海非若宋之偏安宋有西北二边岁币百
万百官祠禄郊赐之类今皆无之宋制台省六品诸司
五品一郊而任一人两制以上一岁而任一人子又任
其孙孙又任其子任侄任甥亦有之今三品以上才得
一子入监可谓至窄
宋民间器物传至今者皆极精巧今人卤莽特甚非特
古今之性殊也盖亦坐贫故耳观宋人梦华录武林旧
事民间如此之奢虽南渡犹然近岁民间无隔宿之储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9a 页 WYG0867-0227c.png
官府无经年之积此其故何也人皆曰本朝藩府太多
武职太冗是固然矣又有一焉而人莫之及古称天下
之财不在官则在民今民之膏血已竭官之府库皆空
岂非皆归此辈乎为国者曷以是思之
  仙释
世有恍惚不可知者三鬼神也神仙也善恶之报应也
若神仙者谓之有则平生未之见谓之无则古今所传
奇踪异迹不可胜纪国初周颠仙张铁冠张三丰灼灼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29b 页 WYG0867-0227d.png
在人耳目颠仙之事太祖亲立碑于庐山入火不爇入
水不濡不可诬也三丰则太宗命胡忠安旁求者数年
又有冷启敬者传闻颇不经余不敢信今见其仙奕图
三丰题识则其事不可谓无也因识之
蓬莱仙奕图者龙阳子湖湘冷君所作君武陵人名启
敬龙阳其号也中统初与邢台刘秉忠仲晦从沙门海
云书无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以
至众技多通之至元中秉忠参预中书省事君乃弃释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0a 页 WYG0867-0228a.png
从儒游霅川与故宋司户参军赵孟頫子昂于四明史
卫王弥远府睹唐李思训将军画顷然发之胸臆遂效
之不月馀其山水人物窠石等无异将军其笔法传彩
尤加纤细神品幻出由此以丹青鸣当时𨽻淮昜遇异
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悟真之旨颖然而悟如己作
之至正间则百数岁矣其绿发童颜如方壮不惑之年
时值红巾之暴君避地金陵日以济人利物方药如神
天朝维新君有画鹤之诬隐璧仙逝则君之墨本绝迹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0b 页 WYG0867-0228b.png
矣此卷乃至元六年五月五日为余作也吾珍藏之予
将访冷君于十洲三岛恐后人不知冷君胸中丘壑三
昧之妙不识其奇仙异笔混之凡流故识此特奉遗元
老太师淇园邱公览此卷则神清气爽飘然意在蓬瀛
之中幸珍袭之且以为后会云峕永乐壬辰孟春三日
三丰遁老书
冷谦字启敬国初为协律郎郊庙乐章多其所撰谦有
友人贫不能自存求济于谦谦曰吾指汝一所往焉慎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1a 页 WYG0867-0228c.png
勿多取过分取之乃于壁间画一门一鹤守之令其人
敲门门忽自开入其室金玉斓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
而不觉遗其引它日内库失金守藏吏以闻引有人姓
名曰必此人所盗也命所在执其人讯之词及谦因并
逮谦谦将至城门谓逮者曰吾死矣安得少水以救吾
渴守者以瓶汲水与之谦且饮且以足插入瓶中其身
渐隐守者惊曰汝无然吾辈皆坐汝死矣谦曰无害汝
但以瓶至御前至御前上问之辄于瓶中应如响上曰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1b 页 WYG0867-0228d.png
汝出见朕朕不杀汝谦对臣有罪不敢出上怒击其瓶
碎之片片皆应终不知所在与左慈事绝相类三丰所
谓画鹤之诬者非谓是耶
邵子有元会运世之说寅上为开物戍为闭物其论甚
奇然佛氏已有此论矣佛之言曰过去世界磨灭之后
经无量时起大重云遍覆梵天注大洪雨滴如车轴历
百千万年彼雨水聚渐渐增长乃至梵天雨止之后水
还自退有大风起吹彼水聚波涛沸涌生大沫聚吹置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2a 页 WYG0867-0229a.png
空中从上至下依旧见立天地自此始也非开物之论
乎又云大三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
置须弥山半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久久大风
取第三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
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七日出天下洞然直至梵天仍
旧建立此非闭物之论乎其事不可知与邵子之说亦
略相似
须弥山东有天下名东弗于建人三百岁山西有天下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2b 页 WYG0867-0229b.png
名西瞿陀尼人二百岁山南有天下名南阎浮提人百
岁山北有天下名北郁丹越寿千岁其亦邹衍九州之
外有九州之意乎
须弥山下复有三级下级坚守天住中级持鬘天住上
级常憍天住须弥山半有四天王宫殿上有三十三天
宫殿三十三天以上一倍夜摩天又一倍兜率陀天向
日重重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
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福生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3a 页 WYG0867-0229c.png
天福寿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
天色竟䆒天无边空处天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
想非非想处天其亦列子天地之外复有大天地之意
乎三十三天又分三界自在天以上为欲界未离贪欲
故梵众以上至色竟䆒天为色界无边空至非非想为
无色界皆名为有有生有死故曰不同凡夫永没三界
又不同二乘求出三界唯学佛人无生死可勉无三界
可出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3b 页 WYG0867-0229d.png
日绕须弥半常行不息南阎浮提日正中东弗婆提日
始没西瞿陀尼日初出北郁单越正夜半
日宫有影以阎浮提树高大影现月轮故有此影又云
此树有鸡王栖其上彼鸣天下鸡皆鸣(世谓日/中乌也)
海有八德大海渐深潮不过限不宿死尸百川来会而
无异称万流悉归而无增减出真宝珠众生皆住其中
同一咸味
过去名庄严劫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劫谓之三世有问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4a 页 WYG0867-0230a.png
佛劫为何量佛答有如全段石山百年一拂山已磨灭
此劫未终又言兜率天人一百年以六铢衣一拂至石
销尽以为一劫
庄严劫坏交贤劫初严浮人物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
过百年命减一年身减一寸如是递减至十岁身长一
尺则减劫之极也过尔之后复入增劫凡遇百年命增
一年身增一寸如是递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八丈则增
劫之极也一增一减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辘轳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4b 页 WYG0867-0230b.png
劫凡二十辘轳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自成
劫之后交往劫已经八减八增今当第九减劫每劫有
一佛出世至今减人年一百岁时释迦文佛出世已得
一万四千二百七十九万三千年也此去更过七千年
为减劫之极复入第九增劫渐增至二万岁时铁轮王
出世此增劫之极也复入第十减劫至八万岁时弥勒
下降是时阎浮真金为地地平如掌粳稻自生思衣衣
来思食食至无量快乐男女五百岁乃方婚嫁所有一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5a 页 WYG0867-0230c.png
切世界皆具此四种相劫谓成坏空成而即住住而复
坏坏而复空空而又成
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来各有身光飞行自在见有地
肥极为香美取食多者即失神足体重无光日月始生
因贪食故地肥灭没复生婆罗婆罗灭没复生粳米朝
割暮生食彼米故才分男女形相行不净行下而从之
虽然与吾圣人亦异矣
  梦兆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5b 页 WYG0867-0230d.png
周礼六梦有献吉梦赠恶梦之说诗亦有熊罴蛇虺旄
旟众鱼之兆其占审矣然后人日之所为扰扰昏乱夜
之所梦亦何能准其有应验者书之亦可见人事之有
定数也
徐文定公初试京师梦至一所若今文渊阁者上有三
老立焉授公以钥匙一握公出至门密数之其匙得六
后公入仕司经局左右春坊詹事府吏部至内阁司印
果六又公为詹事时服阕至苏城闻王时勉名医也令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6a 页 WYG0867-0231a.png
诊之时勉既诊以公脉有歇至不敢言公曰吾脉素有
异时勉曰如是则无妨然终不乐次谒范文正庙少憩
忽坐睡梦一衣冠伟人来谒曰勿忧也公之寿年还有
两干觉而思之以为二十年也其后二十二年卒盖干
之为字两十两一合为二十二云其神验如此庚戌会
试公与汪伯谐学士为主考余为同考一夕余送卷至
堂汪对余谓公日来不怡某问何也汪曰以不得好卷
既而曰公昨梦人馈一大钱何也某曰昔人谓文如青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6b 页 WYG0867-0231b.png
钱万选万中其有异卷乎汪曰公又梦人馈黄牡丹三
大本何也余未有以应时钱福有名场屋某退而思之
大钱之兆其在福乎独牡丹之说未得杨介夫曰此亦
福之兆也不闻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为
钱惟演故事乎斯人也高科兆矣而非端士是科会试
殿试福皆第一而不克终
乙未会试公与邱文庄公主考久之未得魁选公与文
庄约夕各默祷于天以祈梦兆明日公语文庄曰公有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7a 页 WYG0867-0231c.png
梦乎邱曰无也邱问公何梦公曰余梦至一所大浸茫
茫不见水端忽有一物若鼋焉昂首登岸余以三箭插
其上梦如是人颇异之而未详所主或以大浸渺漫其
湖广洞庭之间乎公不谓然鏊时新发解家在太湖公
以为其应也及揭榜某果忝第一谓三箭者三元也深
以状头望余而余不克副其意终未知梦之所属后余
在翰林久以公荐为学士又荐为少詹事余诣谢乃言
于公曰所谓三箭者应矣某不才辱公荐会试一也学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7b 页 WYG0867-0231d.png
士二也詹事三也非三箭而何公曰不然盖吾当时梦
有异其插箭也为品字之象其一品之兆乎某不敢当
而退公不禄后余以菲才谬登政府虽不久秩一品
公一日问余曰君德以刚为主何所出余对在汉监因
问公问此何为公曰吾梦科场出此题耳明日果然公
又言吾应举时梦庭有枯木复生其颠木之有由蘖乎
与同舍生言之入果是题也岂其心静而生明乎抑公
将大贵神明有告之者乎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8a 页 WYG0867-0232a.png
进士松江张黼言于余曰黼未第时尝梦中有人言若
登第在状元前觉而思之世岂有科名先状元者乎吾
殆无科名之望矣及丁未会试名在十五铅山费宏十
六是科宏状元及第计得梦时宏尚未生也
唐寅字子畏少有逸才发解应天第一横遭口语坐废
自吴至闽诣九仙蕲梦梦有人示以中吕二字归以问
余曰何谓也余亦莫知所指一日过余于山中壁间偶
揭东坡满庭芳下有中吕字子畏惊曰此余梦中所见
震泽长语 卷下 第 38b 页 WYG0867-0232b.png
也试诵之有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之句默然后卒年
五十三果应百年强半之语
 
 
 
 
 
 震泽长语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