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a 页 WYG0866-054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下
            元 盛如梓 撰
罗邺望仙诗千金叠上望三山云鹤无从羽卫还若说
 神仙求便得荗陵何事在人间可为服食伪学者之
 戒
张橘轩与元遗山为斯文骨肉张云富贵倘来良有命
 才名如此岂长贫元改倘来为逼人此为子又云半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b 页 WYG0866-0540d.png
 篙溪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曰佳则佳矣而
 有未安既曰一树乌得为何处不如通作一句改一
 树为几点壬辰北渡寄遗山诗万里相逢真是梦百
 年垂老更何乡元改里为死垂为归如光弼临军旗
 帜不易一号令之而百倍精采
杨慈湖道学老儒有诗云莫学唐人李杜痴作诗须作
 古人诗世传李杜文章伯问着关雎恐不知李杜读
 书破万卷岂不知关雎之义好议论而失言矣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a 页 WYG0866-0541a.png
静修文集读史诗云纪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
 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殊非确论修
 史自有定例谓如其人功十而过一本传不书其过
 十功岂不能赎一过其过必于他传见之其人过十
 而功一传必书其功谓其人岂无一善可书或有当
 书之事本传不载者必于他传见之其例甚多未易
 缕陈诸儒史说备见之又咏曾点云独向舞雩风下
 来坐忘门外欲生苔归时过着颜家巷说与城西花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b 页 WYG0866-0541b.png
 正开此尤非也坐忘乃庄子之说借孔颜之名以形
 容道妙非孔门实事以此求颜子则误矣未可以私
 意立说轻于訾毁圣贤况颜子与圣人仅隔一壁城
 西之花岂足动其心语意大欠治择近临江前辈著
 古史诗鉴论之尤详
陈伯通宣慰云中人跛而眇目述云肢伤一体娄师德
 目眇三分李雁门有海青马生肺诗颇工金符飞下
 渥洼龙鞭影轻抟六翮风耳窍风声闻斗蚁眼花云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a 页 WYG0866-0541c.png
 影疾惊鸿未容骏骨辽东老已得英名冀北空一缕
 红尘江汉捷天庭不为荔支红催荐中厨语未阑控
 拳豪客簇雕盘翠翻云叶并刀乱冰透霜花楚玉寒
 一吮味甘牙齿滑十分香散鼻头酸梦魂不到鲈鱼
 鲙醉眼江湖特地宽惊呼乳盎意匆匆便觉馀香鼻
 观通露滴冰盘蓝玉软风生霜刃碧囊空舞娘惊溅
 罗衣绿酒客潜消醉脸红若使昔人知此味羊头烂
 煮不成功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b 页 WYG0866-0541d.png
左丞崔公仲文斌弘州人资兼文武重道崇儒统兵平
 湖湘时潭帅李肯斋芾城将破举家自刑继之以火
 忠义大节天下咸知公以诗吊云忆昔司空抚御床
 祖龙未死国先亡(阙/)      致使南州总战
 场湘水一川骸骨满肯斋千古姓名香我来不见先
 生面独对西风酹一觞李两山使交趾道由长沙亦
 吊云天地由来有废兴义无两大一身轻封疆社稷
 若不死妇女须眉安用生纽解三纲重接续灰寒万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4a 页 WYG0866-0542a.png
 劫独光明便当配食三闾庙启迪民彝见太平
庐陵胡贯斋挽文山二诗裂指秋风感别离乾坤人物
 大瑰琦生为孝子忠臣劝死结皇天后土知万折江
 流鱼腹石千年人立首阳碑一门史氏春秋笔愁绝
 湖光入画时金骨神仙玉色人千霜万雪见吾真圣
 贤尽节心弥寿天地为棺道不贫河汉横流豪杰泪
 风霆怒发鬼神嗔先生出入骑箕尾长现纲常四大
 身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4b 页 WYG0866-0542b.png
太常徐威卿赠文山诗大元不杀文丞相君义臣忠两
 得之义若汉皇封齿日忠如蜀将斫颜时乾坤德泽
 华夷见山斗威名草木知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
 泪赋新诗
张寓轩相公少年与孙德谦于东平严侯府从元遗山
 读书其归也命二子送行及别求诗以东平二字为
 韵孙得诗云㟙山一带伤心碧羡杀孙郎马首东公
 得诗云汝伯英年发如漆看渠着脚与云平孙竟不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5a 页 WYG0866-0542c.png
 永年公之诗亦不知何人藏去阅四十年公签汴省
 分治扬州里人高山甫一日以元诗归之公喜甚命
 余纪其事或者谓孙郎诗有杀孙郎语不祥如此则
 诗果有谶乎
金朝学士赵秉文奉使西夏中途闻夏主殂而回杨尚
 书之美以诗戏之云中朝人物谪仙才金节煌煌使
 夏台得句逢人唾珠玉挥毫落纸散琼瑰一封书贷
 扬州牧半夜雷轰荐福碑穷达书生略相似满头风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5b 页 WYG0866-0542d.png
 雪却回来
安西府咨议寓庵李显卿庭咸阳怀古诗连鸡势尽霸
 图新兀兀宫墙压渭滨指鹿只能欺二世沐猴那解
 定三秦倚天楼观馀焦土落日河山几战尘今古悠
 悠同一辙不须作赋吊前人语意格律俱妙有唐体
杨诚斋升平不在箫韶里只在诸村打稻声即东坡吾
 君勤俭倡优拙自是丰年歌笑声
虎邱二诗久尘黄阁侍威颜忽拥高牙出帝关玉佩乍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6a 页 WYG0866-0543a.png
 辞文石陛锦衣重到武邱山仙飙时旁潺湲起珍羽
 多从杳霭间官大宠深难得暇林泉忆旧是偷閒昔
 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云寒不出寺剑净未离潭幽
 步萝垂径寒泉雪闭庵吴都十万户烟瓦亘东南七
 言丁谓五言范文正公皆有石刻不惟二诗自有高
 下然人品志趣皆见之矣
王荆公促织诗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可
 谓有恤人之心然青苗之法和买和顾不恤之政民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6b 页 WYG0866-0543b.png
 受其害不能逃君子之责矣其咏商鞅云今人未可
 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荆舒之心尽见于此
题浯溪中兴颂玉环妖血无人扫世以为张文潜作实
 少游笔也时被谪忧畏又持丧乃托名文潜以名书
 耳
陆放翁次韵李季章参政焚香黄阁退朝归道语时
 时正要提九十老翁缘底健一生强半是单栖赠王伯
 长主簿诗云学诗大略似参禅且下工夫二十年君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7a 页 WYG0866-0543c.png
 要亲尝狮子吼法须尽吐野狐涎几人错会先师话
 吾辈元齐古佛肩天遣放翁穷不死茶山钵袋未曾
 传观此诗可易言哉追怀曾公诗云律令合时方妥
 帖工夫深处却平夷
老君洞石刻记唐明皇尝遇老君于此公诗云太清宫
 阙俱煨烬岂亦南来避贼锋题传神白发萧萧虽惫
 矣时来或得渡辽诗(李英公平辽东/时年八十馀)
公集载独孤策字景略河中人工文善射喜击剑一世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7b 页 WYG0866-0543d.png
 奇士也有自峡中来者言其已死感涕赋诗有云气
 钟太华中条秀文在先秦两汉间宝剑凭谁占斗气
 名驹竟失养天闲又有怀景略诗喑呜意气千人废
 娴雅文流一座倾韬略岂劳平大敌文章自足主齐
 盟其人可知惜不成名于世
公集载城南陈翁以卖花为业得钱悉供酒家不能独
 饮逢人辄强与共醉一日过而访之败屋一间妻子
 饥寒此翁已大醉矣大隐者也为赋诗一首君不见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8a 页 WYG0866-0544a.png
 会稽城中卖花翁以花为粮如蜜蜂朝卖一株紫暮
 卖一株红屋破见青天盎中米尝空卖花得钱付酒
 家取酒尽时还卖花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
 无涯亦不知天子殿前宣白麻亦不知相公门前筑
 堤沙客来与语不能答但见醉发覆面白鬖髿
公示子聿绝句云儒林早岁窃虚名白首何曾负短檠
 堪叹一衰今至此梦回闻汝读书声
孝宗命洪迈编唐人绝句总万首赐黄金百两事见本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8b 页 WYG0866-0544b.png
 集
刘朔斋宣城得代以词别吴履斋末句云想绿野堂边
 刘郎去后谁伴老裴度履斋见之垂泪送金百两当
 日怜才如此
理宗圣学高明尤工于文周汉国公主薨志铭诏杨平
 舟撰挽诗以刘后村为第一孝谨亲颜悦温恭妇德
 修鹊桥方纪节鸾扇忽惊秋鲁笔王姬卒湘弦帝子
 愁愿言宽圣抱已返蕊宫游赐馆恩通内妃茔诏卜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9a 页 WYG0866-0544c.png
 邻来应自仙佛去尚恋君亲望送龙绡湿封崇鹤表
 新不能秉彤管羞愧作词臣
何探花梦桂留中斋知举日及第留归赠以诗昆明灰
 劫化尘缁梦觉功名黍一炊钟子未甘南操改庾公
 空作北朝悲归来眼底吴山在别后心期浙水知白
 发门生羞未死青衫留得裹遗尸
中丞容斋徐公人物魁岸襟度宽洪文学吏才笔不停
 思题莱州海神庙云龙宫高拱六鳌头六合乾坤日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9b 页 WYG0866-0544d.png
 夜浮贝殿走珠蛟搆室戟门烘雾蜃喷楼中原北顾
 真孤岛外域东渐更九州咫尺深航倭濊近好将风
 浪戒阳侯通之狼山僧舍有墨莲公肆笔成长篇尤
 工致建台扬州日确斋荀公雪楼程公校官胡石塘
 唱和无虚日亦一时之文会也
左丞崔公仲文题金山诗浩浩长江天际来中流砥柱
 独崔巍风摇万壑秋声动潮捲千堆雪浪回山势参
 差现灵鹫海波辽阔隔蓬莱夕阳不尽登临意倒泻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0a 页 WYG0866-0545a.png
 沧溟入酒杯
宣慰耶律柳溪咏剪子诗体出并州性自刚箧中依约
 冷光芒双环对曲蜂腰细叠刃齐开燕尾张惯爱分
 花沾雨露偏憎裁锦被鸳鸯可怜戍妇寒窗下一剪
 边衣一断肠
平阳士友周焘昔侍亲栋仕于淮年少工文二十馀诣
 浙漕举寓扬旅邸一日诸公以诗言易众未知周之
 才周亦鄙众之作因次韵而成咸敬之循环一理到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0b 页 WYG0866-0545b.png
 于今根本崇阳在抑阴姤谨初爻防蹢躅同人大义
 熟知音欲扶鳌极纲常事先识羲皇造化心奥学直
 须关世教凭栏对雨自清吟理义精到属意尤深闻
 兵革中不得其死哀哉
刘太保三奠子念行藏有命烟水无涯嗟去雁羡归鸦
 半生身累影一事鬓成华东山客西蜀道且还家
 壶中日月洞里烟霞春不老景长佳功名眉上锁富
 贵眼前花三杯酒一觉睡一瓯茶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1a 页 WYG0866-0545c.png
李屏山乐府几番冷笑三闾算来枉向江心堕和光混
 俗随机应变有何不可清浊从他醉醒由己分明识
 破待用时即进舍时便退虽无福亦无祸 你试回
 头觑我怕不待峥嵘则个功名半纸风波千丈图个
 甚么云栈扬鞭海涛摇掉争如閒坐但樽中有酒心
 头无事葫芦提过
曹东畎赴省陆行良苦以词自慰其足云春闱期近也
 望帝京迢迢犹在天际懊恨这一双脚底一日厮赶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1b 页 WYG0866-0545d.png
 上五六十里 争气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
 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更选个弓样鞋夜间伴
 你
王澡落梅词疏明瘦直不受东皇识留取伴春应肯万
 红里怎著得夜色何处笛晓寒无那力若在寿阳宫
 里一点点有人惜萧泰来梅词千霜万雪受尽寒磨
 折赖得生来瘦硬尽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
 惟有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皆佳作也二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2a 页 WYG0866-0546a.png
 公命意措词大略相似王四明人有瓦全集萧临江
 人有大山集
陈藏一雪词讥贾秋壑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
 地不论高低并大小平白教都一例鼓弄滕神招邀
 巽二一恁张威势识他不破至今道是祥瑞最是鹅
 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挨
 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红日万事随流水东皇
 笑道山河元是我底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2b 页 WYG0866-0546b.png
甄龙友题赤壁蛾眉仙客四海文章伯来向东坡游戏
 人间世着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但见尊
 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北方士又传沙漠小词三阕颇能状其景
 瘦藤老树昏鸦远山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斜阳
 西下断肠人去天涯
 平沙细草班班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
 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3a 页 WYG0866-0546c.png
 西风塞上胡笳月明马上琵琶那底昭君恨赊李陵
 台下淡烟衰草黄沙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3b 页 WYG0866-0546d.png
 
 
 
 
 
 
 
 庶斋老学丛谈卷中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4a 页 WYG0866-054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庶斋老学丛谈卷下
            元 盛如梓 撰
四六文字变于后宋南渡前只是以文叙事不用故事
 堆垛末年尚全句前辈谓赋体也或无裁制塞滞不
 通且冗长使人厌观作者用之方为得体如程学士
 珦宁宗遗表云虽不明不敏有惭四海望治之心然
 无怠无荒未尝一日纵己之欲人以为画就一宁宗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4b 页 WYG0866-0547b.png
 传伯寿行晦庵先生辞次对职名制前受之是今受
 之非讵能无惑大逊如慢小逊如伪夫岂其然云云
 厌承明劳侍从既违持橐之班归乡里授生徒往究
 专门之学马碧梧贺江古心除湖南帅帝咨四岳公
 领三湘壮猷先启于戎行方叔莅止美化旁行乎南
 国周公主之楚水无波衡云早霁云云鈇钺下青冥
 固尔居莫如南土衮衣立霄汉用我者其为东周洪
 阳岩贺碧梧除同签以子宁武图功方切忧民之务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5a 页 WYG0866-0547c.png
 亦惟旧人共政岂容遁野之遗云云填海之志难成
 出山之泉易浊烛之武老矣愧不如人乐政子强乎
 喜闻与政
吕正献公为侍从闻濂溪周先生之名初不相识力荐
 于朝自常调除转运判官先生以启谢云在薄宦有
 四方之游于高贤无一日之雅当时风俗犹可想见
 马碧梧荐文山文山谢云大人格心正君而国自定
 宰相有体荐贤而人不知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5b 页 WYG0866-0547d.png
文山曾遭某人弹章后为交代某官通启云率尔而言
 聊责春秋之备所过者化何伤日月之明文山回云
 人生何处不相逢岂宜著意世事转头皆是梦便可
 忘言
前辈谓科举之法虽备于唐然是时考真卷有才学者
 士大夫犹得以姓名荐之有司犹得以公论取之如
 吴武陵以阿房宫赋荐杜牧必欲寘首选是也宋自
 淳化中立糊名之法祥符中立誊录之制进士得失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6a 页 WYG0866-0548a.png
 始一切付之幸不幸虽欧公欲黜刘几坡公欲取李
 廌不可得矣士舍科举之外他无进取之门苟有毫
 隙可乘则营回以趋之冒法以为之明知其罪不暇顾矣
金国议以时务策诸生兴女直进士科礼部以所学与
 词赋劳佚不同不可槩称进士诏耶律公定其事公
 谓进士之科兴于隋大业中始试策一道唐初不改
 至高宗时杂以箴铭赋临时不一逮至文宗始专用
 赋既进士初设止试以策而今女直诸生以策试进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6b 页 WYG0866-0548b.png
 士于理为得世宗大悦遂施行女直进士科自此始
理宗淳祐七年殿试上讶进士入迟左右言尚书郑岂
 潜建议搜怀挟上曰非所以待士诏勿搜后入者皆
 免遂为例不搜闻济南名士扬叔能入试院见搜怀
 挟曰待士之礼不如此遂不试而出
刘元城先生云诗赋经术皆是朝廷取人科目使如三
 代两汉晋魏之时采取名誉岂不得人殿试用诗赋
 策问固无优劣人以得失为重岂敢极言时政阙失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7a 页 WYG0866-0548c.png
 自取黜落朝廷设科无有难易只以四句诗取人人
 亦来试亦有得失或使尽治五经十七史人亦来试
 况登科之初未见人才及仕宦方可别君子小人
马碧梧知贡举日有事宜状论科举文字之弊末云国
 家三岁取士非不多矣上之人犹有乏才之叹下之
 人犹有遗才之恨者何也士一日之长不能究其终
 身之抱负有司一时之见又不能罄士之底蕴于是
 新进小生有以词艺偶合而获选醇儒硕学有以意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7b 页 WYG0866-0548d.png
 见稍拂而见遗岂不重可惜哉祖宗时常有度外之
 事如张咏得以举首而逊其友宋郊得以第一而与
 其兄又如孙复苏洵雷简夫姚嗣宗之徒何尝尽以
 科目进乎先帝尝采士论命山林逸士以初品官而
 使之分教矣臣愿续此意而充广之是又于寻常尺
 度之中略出神明特达之举也(碧梧少年高科而有/此论可谓盛德百世)
 (之下使/人景慕)
宋神宗庆历中尝赐辽使刘六符飞白书八字曰南北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8a 页 WYG0866-0549a.png
 两朝永通和好六符知贡举即以两朝永通和好为
 赋题于时举场只以时事为题此意最好可以觇人
 之才如施宜生至金国试天子日射三十六熊赋吕
 中公试卷对春秋论语默义各十条多者无百字少
 者五字偶不记即云未审可见古人真实春秋五通
 论语四通虽不通者多亦不黜落自王荆公熙宁变
 法科举之文始日弊矣
孝宗乾道中用王秬为起居舍人又兼权中书舍人秬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8b 页 WYG0866-0549b.png
 字嘉叟初寮孙也辞以臣无科第上曰眼前中科第
 者皆不及卿然科第者假入仕耳其高才硕学皆及
 第后读书之功
裴晋公贞元中作铸剑戟为农器赋其首云皇帝之嗣
 位三十载寰宇镜清方隅砥平驱域中尽归力穑示
 天下不复用兵
白乐天一举及第时年二十七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省试赋性习相近远破云下自人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9a 页 WYG0866-0549c.png
 上达君咸德以慎立而性由习分李凉公大奇之
李庆孙有文名所谓洛阳才子安鸿渐天下文章李庆
 孙时翰林学士宋白亦以文名庆孙尝谓白弗为礼
 曰翰长所以得名者仙掌赋耳以某观之殊未为佳
 白愕然问其故曰公赋云旅雁宵征讶控弦于碧汉
 行人早起疑指路于云间此乃拳头赋也白曰君行
 欲何云某一联云赖是孤标欲摩挲于霄汉如其对
 峙应抚笑于人寰白遂重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19b 页 WYG0866-0549d.png
唐以赋取士韵数平仄元无定式有三韵者花萼楼赋
 以题为韵有四韵者蓂荚赋以呈瑞圣朝为韵舞马
 赋奏之天庭为韵有五韵者金茎赋以日华川上动
 为韵有六韵者止水魍魉人镜等赋有七韵八韵者
 其韵有三平五仄者有五平三仄者有六平二仄者
 至宋太平兴国三年方定
孝宗朝麻城县郑显文遣男之翰经御史台论吴曾所
 著漫录事涉谤讪臣僚奏吴曾不合以此等言语印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0a 页 WYG0866-0550a.png
 行然郑之翰告讦不可长上曰告讦之风岂可长令
 并行遣吴曾郑显文可各降两官之翰送兴国事听
 读臣僚又言切以告讦之恶古今之所共嫉而不赦
 者也陛下患风俗之不美至于下明诏丁宁戒饬害
 风俗之大者岂复有过于告讦者乎为士至此其人
 可知倘不深治无以戒后有所录黄臣未敢书行上
 曰缴得极是有旨郑某已降两官仍罢新任之翰送
 汀州编管后京相仲远爱其书遂版行于世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0b 页 WYG0866-0550b.png
高宗置甲库凡乘舆所需图书什物有司不能供者悉
 取于甲库百工技艺精巧皆聚其间禁中既有内酒
 库而甲库所酿尤胜以其馀沽卖颇侵户部课额吏
 部尚书张焘因对论甲库萃工巧以荡上心沽良酝
 以夺官课教坊乐工员数日增俸给赐赉耗费不赀
 皆可罢上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明日罢甲库诸局以
 酒库归有司减乐工数百人
绍兴二十七年除民间耕牛之税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1a 页 WYG0866-0550c.png
孝宗至明远楼下顾谓皇太子曰近日资治通鉴已熟
 别读何书对曰经史并读上曰先以经为主史亦不
 可废
乾道八年天申节知光州滕瑞奏臣自书圣寿万岁四
 字约二丈馀用绢褙投进上曰滕瑞不修郡政以此
 献谀特降一官
南轩先生赴静江至杨楼桥市方食吏执名纸立于庭
 下食毕先生呼吏见客曰已留名刺去矣曰吾无语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1b 页 WYG0866-0550d.png
 尔辄遣之速请来市仅数家一呼皆至衣冠鄙陋举
 止周章先生历问其读何书各勉以学而退宇文正
 甫曰此辈便不请见亦何害先生曰吾亲却不知某
 意荒凉小市有此三两人已自难得彼以儒名于一
 市见一官员不得将揶揄于市人矣诱而进之亦劝
 之之道
先生赴江陵僮仆仅二人及入境又悉遣归或问亲随
 止二人今若遣回恐官所不可无亲仆先生曰到官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2a 页 WYG0866-0551a.png
 所何患无人若带亲仆稍防闲不谨便生事端
马方山(天骥/)龙游人家贫好学行供衢庠宿斋课业
 学邻郡之射圃一日有箭射于斋中石榴树上马曰
 吾甲子石榴木今秋必发荐众哂之是年果预计偕
 一举及第御试第二名仕至宰执司造化者示其兆
 矣
马裕斋帅越日春阅武主将张某统军下教场福王令
 诸仆被甲擒去责其不下马悬于王门挞之流血公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2b 页 WYG0866-0551b.png
 于是夜托辞请诸仆解纷至则皆刺配之事讫具奏
 理宗下诏抚谕福移食嘉兴马某别加旌表诏旨责
 王尤峻末云在弟则封虽是圣人之德齐家以治将
 期天下之平此与魏绛戮杨干仆类晋侯欲杀绛绛
 有辞幸免理宗贤于晋君远矣
昔在宋时建制阃于扬事大体重既兼州事又以调度
 浩繁仍兼盐司财计可以那融仓场库务尤多仓有
 常平屯田桩管大军平籴交受赵节斋又建百万仓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3a 页 WYG0866-0551c.png
 库有军资激赏钱物分制司帅司有犒赏公使者四
 又有受给排办从物等库酒库有都造公使整暇集
 思酒旧名云液坡诗扬州云液却如酥后名琼花露
 场有都木造船剚造备禦柴场十桩积柴场二赈卖
 柴场二炭场三马草场二都作院曲院贡院糯米场
 猪场监仓酱场便民解库惠民药局
扬州宝祐城贾秋壑开间日筑不仰科降于诸色科名
 钱那办申省状云计厥费为楮一千三百馀万米九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3b 页 WYG0866-0551d.png
 万五千馀石钱谷之问不及庙堂皆某连年铢粒撙
 节迄济斯用又云照得此城高深广袤无异一郡旧
 名堡城不当用既废之名今名宝祐城是役也用军
 三万人日羹饭三顿支担索屝屦等钱番更将士民
 不知役五日小犒十日中犒一月大犒有违令者以
 军法从事重则处死赏罚信必无敢欢哗始于二年
 七月十五日至三年正月二十日告成
公自江陵易阃两淮考三十岁有饯以词者后云握虎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4a 页 WYG0866-0552a.png
 符持玉节佩金鱼三十正当方面此事世间无寄语
 东淮父老夺我诗书元帅于汝抑安乎早早归庙廊
 天下尽欢娱亦当时之豪杰也随行银数十万两黄
 金数万两皆其所蓄沿淮巡警犒赏过半如城海州
 城通州城宝应朝廷科降不足皆捐助之惜乎拜相
 之后恃功固位怙宠专权度宗待以师相言听计从
 凡勋名相轧者皆忌害之子孙至于流离丐贷不能
 防满不知归老以致亡国杀身然而天命有归宋祚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4b 页 WYG0866-0552b.png
 当尽抑非人力所能及也
印习隐开阃澧上未半载一夕二鼓后唤直宿都吏刘
 某曰市河淤塞今欲疏轑其长几何合用几人几工
 刘曰长二千丈用二千人倒坝去水二十日可毕合
 用器具于城庄农科借公曰如此则又扰民令都
 作院造桶一千副都木场拨木縳脚道二千人日支
 食钱五日一犒半月毕工民不知也
公寓居常熟制阃接人至官属将吏各持榜书名以次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5a 页 WYG0866-0552c.png
 参至柴牙部头某人公曰甚感尔来扬州军民数十
 万家柴甚艰得我理任后如一日缺柴便斫了尔头
 其人闻之股慄到任官为籍定船各与牌号某日卖
 毕去限某日柴到稍迟本人自往催时刻不违到日
 于某官厅呈样每束几斤每贯合买几束每船插标
 示之人日择买
东淮飞蝗公令驱逐过江或曰朝廷恐有言语公曰无
 虑是日南北风大作蝗皆入江矣邦人至今神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5b 页 WYG0866-0552d.png
公一日升厅例是五更初燃烛焚香署事公令取披秉
 排香案对天默祷礼毕复坐署事少顷问诸吏曰尔
 曹谓适祷何事吏曰不晓钧意公曰腊月尚无雪麦
 苗不长适祈雪也未午云腾而微雨薄暮而雪入夜
 大作二鼓数寸矣三鼓银牌批瑞雪应时祈求感应
 州治上宿官属将吏兵卒等第支犒一支不下数万
 贯
公太学出身治书义号铁脚鸡决事判笔如飞有萧某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6a 页 WYG0866-0553a.png
 者吉州老儒曾摄邑簿二子儒业行橐稍厚晚纳一
 妇艳而黠一日携其赀同奸夫逃去随获之公已断
 罪遣离萧簿令二子陈词乞留其妇公判云甑已破
 矣视之何益阿危之所为如此萧某不得以为妻士
 俊兄弟得以为母乎恐是此状出于萧某之意遣其
 子有请果尔真是日暮途远倒行而逆施者矣萧某
 非爱其身士俊兄弟非爱其父门示(门示者具众状/各书钧判揭之)
 (府门陈词者就/观之比乃通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6b 页 WYG0866-0553b.png
都吏王琳二妻次妻有子及婿二妇常不和琳死有词
 互诉公判云王琳存日阿张因阿顾为之不平久矣
 一朝琳死阿张未必不暗以为喜也昨张焕有词官
 司以为阿张作主今阿张复有词不恤其子婿是不
 恤其夫也王琳固有不足恤者矣不思家业何人做
 来当以此为念与阿顾子母及婿和同过活则乡里
 以阿张为晓事今互相攻击迭兴词讼王琳肉未及
 冷何忍为之各念究断姑且从恕仰遵照使府所行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7a 页 WYG0866-0553c.png
 如再有词各坐以不孝不义之罪籍没家产门示
里人周竹坡守产閒居颇涉猎方册为佃客告其私酒
 签厅照条拟罪公判云私酝有禁不沽卖者其罪轻
 然告主之罪大此风不可长周某杖八十赎铜佃者
 杖一百闻者快之
制阃每岁端午重九会诸武将小校惟射以赏钱物贴
 写于侯的缀以银碗随所中给之各分军队不一而
 止大将击丸赏格数筹不等第一筹银鞍马百两银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7b 页 WYG0866-0553d.png
 盆纻丝十酒五石坐下钱三千贯西城都统孙应武
 众中屡得毬不得过后止中第二筹公银牌判云孙
 都统得筹虽后得毬最多且马上换马驰驱过人真
 将军师表也可特照头筹支送然后入筵宴罢鼓吹
 妓乐送九日但不射柳
可斋李公开阃日士人吴南金假馆于恋妓人周惜及
 归行囊枵然周亦厌之吴悔之将别饮于其家令仆
 碎其器具吴捶周有伤讼于官吴供状甚文公喜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8a 页 WYG0866-0554a.png
 签厅议罪其仆吴罚赎公花判云娼馆寓情斯游未免
 讼庭交恶有识所羞吴某以新丰逆旅之馀为樊川
 街吏之报傍人骑马月束几何命侣骖鸾风流如许
 但慕子云之载酒不思元亮之无钱半年鱼水之欢
 迷于当局一旦鹬蚌之隙做此出场既乏孔方兄之
 交是宜沙吒利之属何事风僝雨僽顿令玉挫花摧
 甑已破矣奈何镜欲圆而莫得鲍其知我者岂止于
 斯秦真少恩哉不思甚矣切详佥议不审事情止以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8b 页 WYG0866-0554b.png
 主人之失罪仆何辜岂以营妓之词寘士于罚一笔
 钩断两家罢休吴某亟思梓里之归休作桃源之梦
 周惜责杖附案勿相往来如复延纳登门定行重罚
夏左丞淳祐辛亥知寿州日北关外筑圃掘濠得废寺
 墓石碣存焉知为徐君墓季札挂剑处遂于州城创
 寺名崇阳立其古碣为两淮咨议一日出至市桥有
 老妪拦马陈词视之大骇妪有夫与公同姓名为金
 山水军统制下海不归人言公是也俾之随马至家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9a 页 WYG0866-0554c.png
 公令子孙眷属咸出引此妪认之即拜谢曰老妇误
 听早间冲马已知不是欲收状不能甘伏罪公怜其
 情而厚赠之秋壑闻之笑谓公曰此妪幸咨议而得
 钱物此厚德也公为小校时部役必使军士归饭左
 右告例是送饭公曰送则各务夸美必置鱼肉皆出
 强为归则老小团聚随其有无亦仁人之用心也
叶西涧宁海人自政府归一日家庙焚香闻外喧鬨出
 视乃其子捶一渔者曰直阁买鱼几日不与钱今索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29b 页 WYG0866-0554d.png
 之见怒既碎我巾又加痛捶公曰取钱还又取自巾
 加于其首使去公入露髻坐于厅上不语子拜请罪
 不视进膳不食眷属冠帔皆出罗拜且告不答日昃
 未饭远近亲邻聚告俾甘罪结状公乃言我贫士出
 身草鞋腿绷自肩雨伞书厢往临安赴试受几许艰
 苦入太学忝科名至于今日君亲之恩未能报尔等
 生于富贵受荫入仕今日却凌虐细民乡里谓我何
 将庭训之(庭训者/行杖也)众又告免俾责状云如或再犯仍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0a 页 WYG0866-0555a.png
 甘闻奏追毁官诰公训子之道严矣哉(厉竹/溪说)
郎某临安人知东阳县有妇人同夫来告某人富家儿
 欲强奸不从咬伤乳头追至云却无此事吏欲究问
 公令取炊饼三个使各人咬而莫断对其齿痕乃其
 夫即杖之人服其明决
徐经畈衢州人以科第道学负重名初立朝便有气节
 学者起敬其甘澹泊事亲孝诚足以法但僻而好异
 似乎素隐行怪归柯山创书院讲太极立说颇异番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0b 页 WYG0866-0555b.png
 士齐德胜著太极辨不远数百里访而投之近年吉
 士李起宗作书与刘胥溪论其学术文字之失不知
 为士者好辨邪抑豪杰之士眼空四海立言之际有
 不暇思量适足以召之邪亦为学者各有所主邪然
 齐李二书中极有好议论
唐宋事体相似节镇府州各有科名钱物可以调用军
 民积欠官债至数十百万缗得以蠲放四阃帅臣其
 权尤重吏员月给丰腆正俸外有添支岁时有借请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1a 页 WYG0866-0555c.png
 名借而实与或遇朝阃盛事有特支节腊有酒肉柴
 炭皆是通例大略一月之俸可比三月之请举家温
 饱自无妄取或犯赃污轻则杖罪罢役重则黜籍子
 孙世守其业有读书登第而显宦者
理宗有戚畹某人除新安郡守马碧梧时为中书舍人
 不书行上遣左右宣谕云新安待次四年非见比且
 与书行决不令其赴上朕不误卿
陈丞相应求知福州日亲故干谒者沓至公说会置五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1b 页 WYG0866-0555d.png
 贯于前曰有一联能对者即席奉送三山出守应求
 何以应其求独一后生对云千里远来公使尽由公
 所使昔日州郡各有公使钱库供太守支用
刘介轩籈衢州人正夫之后性和易号满朝欢门生故
 吏宦于四方者多好发书荐士赵节斋为平江发运
 公为幕僚春谷方稚齿抱之膝上教以句读度宗在
 位公八旬日赴经筵隆寒感疾归春谷守衢谒之不
 能见未几易箦乃衫帽襆乌而哭之赙赠良厚当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2a 页 WYG0866-0556a.png
 时士大夫之礼如此
衢学耆宿言留中斋所生粗获也其父暮坐于庭其获
 过于前两目灿然如金光采射人问为谁左右以获
 对后生中斋状元及第官至宰相归附后为尚书岂
 偶然哉或者谓乃蟆蟆精身颇充肥中斋如之其子
 叔子亦如之放翁所记杨戬乃虾蟆精亦非常人
刘庭式不绝瞽女之婚而娶之东坡诗之事略纪之至
 今为美谈后山谈丛载华阴吕君举进士定妻寻亦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2b 页 WYG0866-0556b.png
 失明中第而归女家以疾辞吕不许遂娶之生五男
 皆中进士第其一人丞相汲公是也惜事略不纪非
 后山则世无闻焉
赵清献公未第时乡之户家陈氏延之教子其母岁与
 新履公乡荐陈厚赆其行随以家贫用而告乏复赆
 之亦然陈乃遣人赍行囊送入京一举及第仕寖显
 陈之子后因人命系狱或曰尔家昔作馆赵秀才今
 显官于朝可以为援陈乃谋诸妇妇曰翁当亲行我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3a 页 WYG0866-0556c.png
 仍制履送之翁至汴阍人不为通翁俟朝回为揖于
 前公命之入即送其履公持而入良久乃濯足穿以
 出叩其来意翁言其故公曰且留书院经旬馀不答
 所言乃申之唯唯而已月馀告归公曰且宽心两阅
 月公以翁家问示之其子已贷命矣公但使亲仆至
 衢日送饭狱中主者闻之得从末减衢士至今言之
乔孔山平章东阳人未第时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
 于青布褙袖中归燃灯读书本县周押司日见而揶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3b 页 WYG0866-0556d.png
 揄之故触瓶污衣孔山及第不十年为浙东帅本县
 夏纲丝绵至判云排军押出本县押司周某限几日
 一邑惊骇何谓其人自分必死轻则黥籍及至呈到
 状不判亦无语旬日再呈亦然月馀又呈公令押出
 公曰周押司无恙否周再拜告乞免性命公但指其
 座云此座是秀才都有分来坐得今后休欺凌穷秀
 才送一千贯压惊放之
方干造王大方连跪三拜因号方三拜跪如今人之礼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4a 页 WYG0866-0557a.png
 非稽颡朱某者以劄千秋壑顿首万拜因号朱万拜
薛居正宅在汴昭德坊居正父仁谦仕周为太子宾客
 致仕初仁谦随唐庄宗入汴其宅为李宾所据仁谦
 复得之人告宾密藏金帛于宅后仁谦命其属尽出
 所藏方迁入
楚昭辅以疾致仕太宗临问讶其宅湫隘命广之昭辅
 奏恐侵邻地帝嘉之赐银万两令别市大第昭辅卒
 不易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4b 页 WYG0866-0557b.png
徐常侍铉自江南入汴居五龙堂侧宣徽角抵士遇内
 宴必先习于其中一日坐道斋诵黄庭闻外喧甚遣
 童视之回白众常侍习角抵铉笑曰此诸同僚难与
 接欢也盖铉与角抵士皆称常侍可发一笑铉至汴
 市宅以居后见宅主贫甚铉曰得非售宅亏价而至
 是耶余近撰碑获润笔二百千可偿尔矣其人坚辞
 不受亟命左右辇付之
沈存中博学无所不通晦庵亦尝称之观其明天文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5a 页 WYG0866-0557c.png
 历音乐医药之类诚足多尚然说置闰之法异焉见
 于经者唯尧典太古以前未知如何今乃专以朔定
 十二月而气反不得主此月之政或时虽已春犹是
 冬气或岁犹未尽已得新春莫若用十二气为一年
 立春之日为孟春之一日馀准此大尽三十一日小
 尽三十日岁岁齐尽永无闰馀文多不尽述且谓此
 论必见怒于当世千载之后必有用余说者
杨城之西有园西域人种植每岁以无花果酝醋供御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5b 页 WYG0866-0557d.png
 按内则注无花而实者名栭江东人以杨梅煎汁饮
 之内则名醷桃诸梅诸诸即菹也又曰滥即乾撩也
故蜀别院在城都西南十五里多梅有两大树夭矫如
 龙人谓梅龙苡薏人取其实为炊米饭香美唐安所
 出尤奇
巢菜有大巢小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
 中东坡所赋元修菜是也其中名漂摇草一名野蚕
 豆人不知取食耳放翁诗曰此行忽以慕津路自候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6a 页 WYG0866-0558a.png
 风炉煮小巢
放翁与村邻聚饮诗蟹供牢九美鱼煮脍残香自注闻
 人懋德言饼赋中所谓牢九今包子也又有食野味
 包子诗叠双初中鹄牢九已登盘或谓牢九者牢丸
 也即蒸饼宋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未知孰是
士大夫诗词用招隐事如使之休官归隐者与出处不
 合朱文公注此篇视汉诸作最为高古亦托意以招
 屈原谓山谷中幽深险阻非君子之所处故结句云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6b 页 WYG0866-0558b.png
 王孙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如放翁诗云诸公共
 赋反招隐方是
昔日僧道云游至于寺观有六验方留一度牒二公据
 三戒牒四免丁由五帐尾六假状
东坡响簧铁杖长七尺重三十两四十五节嵇康造(见/耶)
 (律双溪/文集)
王子猷谓竹为此君白乐天谓酒为此君
丁谓图书曰化鹤之裔时人称为鹤相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7a 页 WYG0866-0558c.png
前辈谓酒用于馈祀宴集以成礼若常饮则商刑所儆
 彝酒则周诰所戒无故日饮则神昏思乱安保其不
 舛谬哉士有倾囊酣饮于买书则吝而不肯惜哉
黄白之术初大茅君因丹阳岁歉人多饿死取丹头点
 银成金化铁为银以救饥者故后人煅粉点铜名曰
 丹阳以死砒点铜名曰点茅或名隔窗取母或名玉
 女翻身如汉王阳娄敬唐成弼宋主捷为之以助国
 用不可谓世无此法也但得之者如龟毛兔角为之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7b 页 WYG0866-0558d.png
 致祸者十常八九如韩魏公明道东坡得之而不为
 陈公亮为之即病指疽而死或为之以成缘事不私
 用一钱如克文禅师颜持约是也或遇仙授而亦不
 为如夷坚志载阳大明野语载许公言是也春渚纪
 闻第十卷皆说此事凡十馀条无非劝戒近代云间
 储君泳著袪疑说尤详备谓学之者多致败家皆仁
 人之用心也余谓彼有此术自能致富惟恐人知岂
 肯向人说故能者不说说者不能神仙传授必择可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8a 页 WYG0866-0559a.png
 付之人不待其求不要其谢自眩其能乃是骗术欲
 学之者已怀欺诈此鬼神之所不容可谓学道之士
 乎黄竹外文集载陈圭左道今江湖间此辈甚多谓
 之爇客近观中州为政九要谓人自取贫者有十一
 要贫学烧银其言简而切因书之以为规利学伪者
 之戒
章德元嘉温平阳人性善静文学老成讲解精到时官
 延之师席偕诣京师咸推重之献汉图会同赋诸公
庶斋老学丛谈 卷中下 第 38b 页 WYG0866-0559b.png
 称赏列荐除翰林编修在职将二年作诗云九十
 翁翁七十儿此时那可两分离客乡已是三年
 别人世应无百岁期春雁北飞频送目夕阳西下几
 颦眉何如及早成归计莫待山榴开满枝即告归侍
 焉
 
 
 庶斋老学丛谈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