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日闻录 日闻录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a 页 WYG0866-04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日闻录         元 李翀 撰
周礼掌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郑氏
曰旌节今使者所拥节是也按旌与节非一物符节以
合符为信玺节以印封为信则旌节以旌旗为信又非
瑞节之谓也旌节旗类孑孑干旌招虞人以旌为其有
柄可揭有斿可垂故能建之于城来者可指以为望也
若夫节者汉之铜虎竹使符唐之铜兽龟鱼皆一类而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b 页 WYG0866-0419b.png
异名也考其意制一物中分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
半以待参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礼有异数故立为
差等上公以九为节其宫室车旗衣服皆以九侯伯以
七子男以五皆是礼也守邦国者以玉为节守都鄙者
以角为节亦其一器而中分者也中分为二一留王所
一付守臣为守土之信矣是皆两判可合无柄无斿非
旌旗之比也后世但见周官旌与节同出而联文遂以
旗为节误矣且三节之出皆辅以英簜英簜者断大竹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a 页 WYG0866-0419c.png
两节间以为函也汉世之节则可仗可执其制全非符
节之比矣苏武仗节牧羊节旄尽落汉节本垂赤旄因
戾太子之变而加黄旄则此节正与旌类不复古制矣
宣和卤簿图曰节者黑漆竿上施圆盘周缀红丝拂盘
八层碧油笼之执人骑从也又曰汉官仪节以竹为之
柄长八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崔豹以为秦制也今
王公通用之则夫以旌为节秦世亦然汉特因之耳唐
命节度使有司给门旗二龙虎旗一节一麾枪二豹尾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b 页 WYG0866-0419d.png
二则是节变为旗异于古矣若夫汉世节柄必用竹不
用木者正是附以英簜之义以求近古也簜者竹之大
者也禹贡筱簜之簜是也竹身大而节间长其中可以
藏节故周人因竹而名之为节汉人疑其为竹而遂用
竹为柄非也英者精英之义谓为画函未必不是加画
于竹以严其制也汉武天汉二年遣使者暴胜之等衣
绣衣持节虎符发兵逐捕盗贼以军法从事得斩二千
石以下后世凡衔𢃄使持节者得擅斩杀盖自汉始也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3a 页 WYG0866-0420a.png
汉以下又有所谓建麾崔豹曰麾所以指麾乘舆以黄
诸公以朱刺史二千石以纁是则自人主以至二千石
皆可建以麾也
古者使有节传节操也瑞信也谓持节者必尽人臣之
节操长一尺二寸秦汉以下改为旌幢之形渐长数尺
传则驰传也谓奉之而疾行也传以木为之长尺五寸
书符于上又以一板偕封以御史印章所以为信也魏
武奏事有急则以鸡羽插木檄谓之羽檄说文云檄以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3b 页 WYG0866-0420b.png
木简为之长尺二寸若战克乃书帛于漆竿之上以明
告中外名曰露布汉季李云露布上书移副三府时劾
宦官用事欲众闻知亦为露布
古人拜稽首揖各有差等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
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则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
寡君无所稽首言鲁据周礼不肯答齐稽首也盖平衡
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平衡曰罄折头与腰如
衡之平也公羊僖二年荀息进献公揖而进之注以手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4a 页 WYG0866-0420c.png
通指曰揖文六年赵盾北面再拜稽首注以头至地曰
稽首头至手曰拜手即今叉手谓身屈首不至地
白屋者庶人屋也春秋丹桓宫楹非礼也在礼楹天子
丹诸侯黝垩大夫苍士黈黄色也案此则屋楹循等级
用采庶人则不许是以谓之白屋也后世诸王皆朱其
邸及官寺皆施朱非古矣南史有一隐士多游王门或
讥之荅曰诸君以为朱门贫道如游蓬户又主父偃曰
士或起白屋而致三公颜注云以白茅覆屋非也古者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4b 页 WYG0866-0420d.png
宫室有度官不及数则屋室皆露本材不容僣施采画
是为白屋也是故山节藻棁丹楹刻桷以诸侯大夫而
越等用之犹见讥诮则庶人之家其屋当白屋也白茅
覆屋古今无传后世诸侯王及达官所居之室既饰以
朱故曰朱门又曰朱邸以别于白屋也故凡庶人所居
皆曰白屋矣
诛责也曲礼曰以足蹙路马刍有诛孔子曰于予与何
诛其在国法虽小罚皆可名为诛也汉法不下殿门罚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5a 页 WYG0866-0421a.png
金四两蹙路马之刍以为不敬有罚他马有与路马同
道不自敛退乃与路马齐行是谓之齿有罚故曰齿路
马有诛慎子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
履当刖以艾韡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此有虞之诛也
斩人支体凿其肌肤谓之刑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
世用戮而民不犯后世用刑而民不从
通俗文曰门首饰谓之铺首风俗通曰门户铺首扬雄
甘泉赋曰排玉户而扬金铺兮发兰蕙与芎藭是也说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5b 页 WYG0866-0421b.png
文曰门扇镮谓之铺首李尤平乐观赋曰过洞房之辅
闼历金镮之华铺是也风俗通引百家书曰输般见水
土蠡谓之曰开汝头见汝形蠡适出其头般以足画图
之蠡引闭其户终不可开设之门户欲使闭藏如此固
密也义训曰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鏂鏂音讴今俗谓
浮沤丁者也刘孝威诗金铺玉琐琉璃扉花钿宝镜织
成衣江总诗兔影脉脉照金铺虬水滴滴泻玉壶沈佺
期诗梅楼翠幌教春住舞閤金铺借日悬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6a 页 WYG0866-0421c.png
古者印绶必自佩之天子视朝玺亦自佩也汉元后传
高祖即位即服秦传国玺王莽时孺子婴未立玺藏长
乐宫故昌邑王传所谓而听人脱其玺绶乎按此天子
之玺每朝即自佩之也
鱼袋本唐制也盖所以明贵贱应宣召左二右一其饰
有玉金银三等其符题云某位某姓某名书已乃析而
二之右付其人所谓右一者也左则藏之于内或有宣
召即内出左契以与右合而参验之也汉太守之官必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6b 页 WYG0866-0421d.png
得左符以出至郡用以为验盖右符先已留州故令以
左合右也唐世刺史亦执左鱼至州与右鱼合契亦其
制也左鱼之外又有敕牒将之故兼名鱼书武后改鱼
为龟宋袭唐制案官品而授之使得佩𢃄而为显荣则
合符之制不复举用也
唐制五品以上皆金𢃄至三品则兼金玉开元初敇百
官所服𢃄三品以上听饰以玉至宋玉𢃄则出特赐须
得閤门关子许服方敢用以朝谒则体益以重后亲王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7a 页 WYG0866-0422a.png
皆服玉𢃄元丰中创造玉鱼赐嘉岐二王易金鱼不用
自此遂为亲王故事
唐天宝元载敕面以三斤四两为一斗开元九年敕度
以十寸为尺尺二寸为大尺量以十升为斗斗三升为
大斗皆以秬黍为定又通典叙六朝赋税谓王制曰古
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六分度量
三升当今一升秤以三两当今一两尺以一尺二寸当
今一尺注云今谓即时盖指杜佑之时也唐时一尺皆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7b 页 WYG0866-0422b.png
六朝制一尺二寸也
宋二相以下阶衔分左右有出身人冠左无出身人冠
右则因坐位而致误也古人得罪下迁者皆名曰左迁
汉法仕于诸侯者亦名为左官则以左为卑其来久矣
琼说文赤玉也左传楚子玉琼弁玉缨按此则玉与琼皆
对别言之若等是玉不分言也今人以琼比梅雪误矣
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玉篇葑芜菁也菲菜也古者
祭之用牲以上体为贵羊首牛首肩臑心肺皆上体也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8a 页 WYG0866-0422c.png
至于肾肠臀足之类皆不用以其在下而污秽也芜菁
之叶可食而不如其根之美故不弃下体也
古者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卿卿臣大夫大夫臣士士
臣皂皂臣舆舆臣𨽻𨽻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又有所谓
厮养者厮析薪者养养马者今人称从人为皂𨽻称奴
婢为重台又古者诸侯之臣自称于天子曰陪臣陪重

皇元累朝即位之初必降诏天下惟西番一诏用青纻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8b 页 WYG0866-0422d.png
丝书粉诏文绣以白绒穿珍珠网于其上宝用珊瑚珠
盖之如此赍至其国张于帝师所居殿中可谓盛哉
古无纸专用简牍简以竹为之牍以木为之郑康成释
诗别为注文以附毛公本文之下以片竹书之故特名
之为笺其字亦从竹
国朝故事以蒙古色目不谙政事必以汉人佐之官府
色目居长次设判署正官谓其识治体练时务也近年
以来正官多不识字至正年间淮东有一路总管在任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9a 页 WYG0866-0423a.png
省劄行下辩验收差课程钱榖唤该吏怒曰省劄云便
检钱许多钞在库如何不便检错以辩验为便检也又
一县令修理谯楼读谯为醮又读羁管为霸管又以首
领官只管祇候至今以为笑谈唐萧炅为户部侍郎素
不学一日在中书读伏腊为伏猎严挺之讥之曰中书
岂容伏猎侍郎耶一语之失载诸史册千古之耻
月者太阴之精其行之道斜𢃄黄道有迟有疾十三日
有奇在黄道表十三日有奇在黄道里表里极远者去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9b 页 WYG0866-0423b.png
黄道六度日光照之则见其明日光所不照则谓之魄
郑夹漈云月望之日日月相望人居其间尽睹其明故
形圆也二弦之日日照其侧人观其旁故半魄也晦朔
之日日照其表人在其里故不见也扬子云曰月未望
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其溯于日乎理固该尽
而不如沈括之言能发越其状也沈括曰月如银圜圜
本无光日耀之乃有光矣用其说思之则其魄是银圜
之背日而暗者也其明是银圜得日而光彩溢者也月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0a 页 WYG0866-0423c.png
十五日两曜相当银圜通身皆受日景故全轮皆白而
人以为满也此所谓人在其间而尽睹其明也过望则
月轮转与日远其圜但偏侧受照而光彩不全故其暗
处遂名为魄此所谓人观其旁而不能尽睹也究其实
致则是日光所及有全有不全而月质本无圆缺也郑
氏扬子之说既得其理沈氏耀圜之说又能尽发其状
矣张衡曰日光不照谓之闇虚闇虚逢日则日蚀值星
则星亡朱子曰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0b 页 WYG0866-0423d.png
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日一岁一周天月则
二十九日有奇而行一周天又逐及日而与之会以成
阴阳寒暑之节一岁凡十二会方会则月光都尽而为
晦已会则月光复苏而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
对则月光正满而为望晦朔而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
北同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蚀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
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蚀是皆有常度矣传曰天有十
二次日月右行每晦日共会于一次之中名之会朔次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1a 页 WYG0866-0424a.png
者位也日月所会谓之辰即十二辰之次也盖以九州
之地十二国之分野系焉正月会于亥娵訾之次卫国
分野二月会于戌降娄之次鲁之分野三月会于酉大
梁之次赵之分野四月会于申实沈之次晋之分野五
月会于未鹑首之次秦之分野六月会于午鹑火之次
周之分野七月会于巳鹑尾之次楚之分野八月会于
辰寿星之次郑之分野九月会于卯大火之次宋之分
野十月会于寅析木之次燕之分野十一月会于丑星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1b 页 WYG0866-0424b.png
纪之次吴越分野十二月会于子元枵之次齐国分野
凡官寺吏卒率以晨餔两时致礼俗呼衙府说文云吏
以餔时听事申旦政也则凡官府日再听事吏卒因之
亦两致其敬当用衙餔字府餔声之讹也
背嵬者大将帐前骁勇人也章氏槁简赘笔云背嵬即
团牌也以皮为之朱漆金光焕耀向日即今军旅所用

至正壬辰平江郡守六十差民夫筑城传言于旧城址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2a 页 WYG0866-0424c.png
下得一石上镌云三十八十八子寅卯年至辰巳合收
张翼同为列国不在常不在祥切须款款细思量旦卜
水暮愁米浮图倒地莫扶起修古岸重开河军民拍手
笑呵呵日出屋东头鲤鱼山上游星从月裹过会在午
年头访问不得其实予后于松江偶见前人一日录亦
载此语乃知此语不特见于平江盖已谶于前矣
至正甲辰秋七月十七日夜雷电大作馀杭武康山中
一时洪水泛涨山石崩裂数十馀处大风拔树漂流民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2b 页 WYG0866-0424d.png
居山路化为溪涧溪涧反塞为平路死伤者众后二年
有兵兴之变
国朝通例妇人犯盐罪坐夫男至正丁亥李堂卿为两
浙运司海宁州一妇人犯私盐上有翁在李改一检云
舍翁论妇于理未然舍妇论翁于法未当合下仰照验
施行遂两释之可谓权宜矣
至元年间徐子方为陜西省郎中有属路申解内漏落
头行一圣字吏欲问罪以为不敬徐公改检云照得来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3a 页 WYG0866-0425a.png
解第一行脱漏第三字今将元文随此发去仰重别具
解申来亦可以为吹毛求疵之戒
晋魏之后官至贵品者其门得施行马行马者即今官
府前叉子是也周礼谓之梐枑行马枑木也互其木遮
阑于门
西都赋后宫兰掖椒房乃后妃之室吕向曰掖庭在天
子左右如肘腋也
古者师出无常处所在张幕居之以将帅得称府故曰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3b 页 WYG0866-0425b.png
幕府
古者斩人必加鍖上而斫之故曰伏鈇质质者鍖也
扁题字数奇而不偶者古今往往皆增一之字如大成
殿则曰大成之殿此不知起于何时
罗国器杭州人后至元丙子为行金玉府总管有一匠
慢工案具而恕之同僚问其故罗曰吾闻其新娶若挞
之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口舌之馀则有不测之事存
焉余按宋曹彬知徐州有吏犯罪既具逾年而杖之人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4a 页 WYG0866-0425c.png
莫知其故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必以为不利而朝夕
笞詈之使不能自存故缓其事然法未尝屈焉二事相
符仁人之用心也
国初杭城每岁三月初八日迎佛会有一士人建言欲
援例迎夫子会事上有司申省省送江浙儒司定议省典
傅景文作词云省府相度当为不为与不当为而为皆
非圣人之道孔子教垂宪万世今杭州路申前件事仰
连送江浙儒司考覈典故稽诸经史可以施之于今行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4b 页 WYG0866-0425d.png
之于后无愧于古保结连呈
托欢(旧作脱欢/今改正)为江浙相日忽御赐龙衣一袭才服于
身偶一宣使在傍研墨失手误溅其衣宣使大惧叩头
请罪丞相徐徐笑曰汝非故也何以惧为又一日有一
省典伪为省文效丞相押字事发属司欲送理问案治
丞相取其文观之手裂其纸乃曰此押字正是我的如
何是伪置之不理其大度皆此类
阿抡特穆尔(旧作阿怜帖/木儿今改正)北庭王一日往访西镇国吉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5a 页 WYG0866-0426a.png
哩什迪(旧作吉剌失/的今改正)长老长老迎之甚喜留坐嘱侍者
取床后好酒一尊为礼长老执杯王尽饮之长老曰尊
客远来当进两杯王复饮之回盏及唇长老大惊乃酽
醋也即欲捶侍者王曰酒醋皆米为我不厌之何怒耶
长老怒不能释王曰汝留我坐须勿怒我有佳酝取来
尽欢而罢
至元年间有一御史分巡民以争田事告之曰此连年
不绝官事以为务停御史乃曰传我言语开了务者又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5b 页 WYG0866-0426b.png
至正年间松江一推官提牢见重囚问之曰汝是正身
替头狱卒闻之掩口又一知府到任村民告里正把持
知府怒曰三十七打罢这厮昔宋仁宗朝张观知开封
府民犯夜禁问之曰见有人否一言之失书之史册百
世之耻可不慎欤
俗言三世仕宦方会着衣吃饭愚谓三世仕宦子孙必
是奢侈享用之极衣不肯着浣濯补缀必欲鲜华食不
肯餐蔬粝菲薄必欲精凿此所谓着衣吃饭也殊不知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6a 页 WYG0866-0426c.png
富贵者贫贱之基奢侈者寥落之由丰腆者困苦之自
盖子孙不学而颛蒙穷奢极欲而无德以将之其衰必

白玉蟾降笔跋其像云这先生神气清玉之英蟾之精
三光之明万物之灵大道无名元亨利贞
赵子昂令陈鉴如写神援笔至唇乃曰何以谓之人中
今若试以一身之中言之当在脐腹间指此谓之中何
也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此以下口及二便皆单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6b 页 WYG0866-0426d.png
窍成一泰卦耳故因此名中也满坐叹服
真西山题一三教图佛道同坐夫子拜下题云老子喜
说虚无释迦只谈舍利夫子闻之笑倒在地又一三教
图题云子曰佛说道言所喻无非至理三人必有我师
一以贯之曰唯
江行录云禽鸟翻飞天色昏淡云行急头腮热日月昏
晕参宿动摇灯火焰明作声皆有大风之兆当预防不
测又云酉毛招风乙酉丁酉日烧三岁雄雉鸡羽扬灰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7a 页 WYG0866-0427a.png
风立至
扬州路儒学书阁魁星赞曰杓携龙角魁枕参首韪哉
变化蹴踏星斗弭风驾云来游帝旁斡旋枢机霖雨八

三代后惟佛为盛为佛者曰佛能为福田利益也非佛
者曰事佛求福反更得祸佛不足信为佛者曰福祚皆
佛报也非佛者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散所坠之
地不同故贵贱各有殊途天下本无佛也以愚考之佛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7b 页 WYG0866-0427b.png
岂为祸福者哉祸福自各以其类至尔岂佛之所能为
哉佛本自谓西域国王之子正以厌苦人间事舍俗出
家而称佛佛之言觉也觉人世之事皆非也为佛而惟
求寂灭曰寂曰灭死即已矣无复馀事也安得既死之
后尚为祸福如今人所云者假如今之说能为人祸福
也为祸福于昭昭使人皆期颐也世岂有人皆期颐者
乎免贫贱使尽富贵除灾阨使尽安乐也世岂有尽富
贵尽安乐者乎为祸福于冥冥使有罪者出之地狱置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8a 页 WYG0866-0427c.png
之天堂也死者日或万人求佛牒而出之者日亦万人
是天下之造恶者皆得生天阎罗王日受关节不暇一
不得直笔于其间阎罗王之司存遂可废罢而佛为幽
冥中受嘱行私不顾是非曲直强羁公事之渠魁也有
此理否乎佛其肯为之乎阎罗王其肯徇之乎然则何
为而有祸福之说也呜呼是可知矣世俗传讹觌面不
同字经三写乌焉成马况隔万里之远又经重译而来
其有杂伪孰从而辨故凡祸福之说特冒佛之名皆吾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8b 页 WYG0866-0427d.png
中国之人依仿而托之者也佛书之初入中国也仅四
十二章本不言祸福其说知足本于老子其书分章本
于孝经盖中国之人译之然也言天堂则宋玉天门九
关之说言地狱则宋玉幽都土伯之说言轮回则汉书
载鬼之说因列子寓言西极化人遂生西方极乐因离
骚寓言女岐九子遂生九子母因邹衍以禹九州演为
九九复演为九之又九遂增展为十万亿国土因道家
谓昆崙山高二千五百里日月常相隐避以为光明遂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9a 页 WYG0866-0428a.png
推广而为日月循环须弥山照临四世界因孟子道性
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于是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汝等
来世皆当作佛因墨子言兼爱视其邻之子犹其兄之
子于是谓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子皆我母因老子
言为吾大患者以吾有身于是谓肉身为血肉皮耳目
口鼻身意为六根因老子言可道非道可名非名于是
谓一切有相皆为非相因庄子言死灰其心槁木其形
于是谓禅寂入定坐脱立亡凡尔皆吾中国之人译之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19b 页 WYG0866-0428b.png
然也佛书之称自西域来者不出此数端而已皆译者
遍猎中国之书而为之其后虽称唐僧取西域经律论
辏成三藏五千四十八卷其事通鉴所不载唐僧法明
欲谄武后为弥勒下生撰大云经四卷上之朱文公谓
楞严经本口咒语中间道理皆房融添入李伯纪之子
谓维摩经是南北朝时一贵人所撰黄山谷亦谓普通
中事本不从葱岭来司马公又谓佛书独般若经最多
至六百卷后人撮其要为心经而圆觉经裴休所为盖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0a 页 WYG0866-0428c.png
皆文人绮语艳而眩人世俗悦于其文因反指为佛之
精语耳汉末甘忠可造包元太平经北魏董谧献服饵
仙经宋妖贼亦尝为五龙滴泪经占候则有地母经谶
语则有博文经况译经有使润文有官其制近宋尚存
太平兴国中置译经院延梵学僧翻译新经每岁诞节
必进新经佛灭度巳几年而经乃有新经唐三藏后取经
者何人而经乃有岁进其曰经云者盖因汉人名孔子
之书为经故亦例名其书为经不知经之言常也孔子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0b 页 WYG0866-0428d.png
之道万世常行其书可以名经佛说无常正与经相反
不可以经名也其寺云者盖因汉世处天竺僧于鸿胪
寺故亦就名其屋为寺不知寺之言侍也鸿胪官舍近
联禁署所以名寺佛说不许亲近国王大臣正与侍相
反不可以寺名也其曰斋云者因三代斋戒以事鬼神
为斋故亦饰名其敛膝就食为斋不知斋之言齐也端
居静念其心齐一可以名斋饮食人之大欲佛法节其
所欲日仅一得食及其仅而得食饥渴已迫贪馋乘之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1a 页 WYG0866-0429a.png
其心纷乱正与斋相反不可以斋名也古者祖有功宗
有德皆以圣帝明王大济生民为功德今乃梵呗歌声
花鼓优戏亦名功德老子以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名三
宝所指者德也今乃自贵其身与佛与法亦名三宝古
人席地而坐讲说者中留三席空地以备指画席各三
尺三寸三分合而成丈名方丈所指者地也今说法已
别有堂复崇大其寝室与佛殿相峥嵘亦名方丈众生
之字本出祭法供养二字本出左传布施之字本出鸿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1b 页 WYG0866-0429b.png
烈于意云何本后汉语何以故本晋人语精舍本曹操
语庵本王充语门徒本汉人从学之称寮本古人同官
之称前资本唐人仕宦者已去官之称今佛氏皆袭用
之考其字义则何往而非此犹袭取吾书之语也至于
自为门户尤更纷纷佛一也而分为三曰律曰教曰禅
律一也又分为二曰资待律曰南山律教一也亦分为
三曰天台教曰贤首教曰华严教禅一也复分为五曰
云门宗曰法聪宗曰沩仰宗曰曹洞宗曰临济宗凡此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2a 页 WYG0866-0429c.png
纷纷皆出近世又孰为佛之真耶因尝论佛与道类也
道之说出中国书同文不经译难于为欺者也犹且无
所不用其欺黄帝所葬桥山而云乘龙上天老子死于
中国而云乘青牛出函关老子亦人也而云剖母左腋
而生生而发已白甚至刘安以谋逆族诛而反誇鸡犬
亦仙叶静能以逆党枭首而尚侈天师灵迹难于为欺
者其欺犹至此甚佛之说出远夷书不同文屡经翻译
易于为欺莫此为甚其欺又将何所不至乎佛书言十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2b 页 WYG0866-0429d.png
万亿国之西有极乐世界犹道之言海上有三神山也
佛书言极乐世界有无量寿佛犹道之言三神山有长
生不死之仙也彼皆知人情贪生而恶死乐富贵而悲
贫贱故特铺张华侈穷极人欲指空画无切中其心髓
以深入之佛书则高于道家之说而其说弥巧道言三
神山近在海上求长生药不得方士往往腰斩伏辜佛
书推远于十万亿国土之外无可究诘者矣道言安期
生等庶几可遇而无其验佛书谓托生西方在此身死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3a 页 WYG0866-0430a.png
灭之后一切推堕于茫昧而不问矣夫佛亦人耳亦禀
天地之阴阳亦受父母之血气亦衣食以治生亦老病
而死惟其弃王公太子而出家辞宫居服食而行丐绝
类离群独洁其身前乎此时未有此人故见以为异闻
者益以为异四海之广千载之远传而闻之者愈益以
为异增饰誇大渐至于诞而好事者因附借之为伪书
耳以生日而九龙吐水幼时出游四门是生即为佛矣
何为娶妻生子方称出家修道又曰天龙八部国王大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3b 页 WYG0866-0430b.png
臣皆来座下以听法是已受人天供养矣何为跣足持
钵自出乞食行道又曰眉间放白毫光照见东方十万
亿国土皆在座下以听说法是天竺以东无一国不在
其法会矣何天竺在月氏去洛阳万六千三百七十里
所隔不过拘弥可寘西夜德若条枝安息大康数国自
洛阳东至大海仅踰千里即与大海中日本国为界日
本以东有去无返人舟不可复向方言谓之泻书传谓
之尾闾殆即天地极处是天竺以东才十馀国而大言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4a 页 WYG0866-0430c.png
十万亿国可乎若天竺以西则班超尝分使至西海极
处自中国而往行四万里又安得大言天竺之西过十
万亿国更有极乐世界无穷无尽者乎盖尝讶其欺诞
之太甚戏问佞佛者曰佛父母所生血肉之躯也何为
而有丈六金身曰既成佛而变也余曰血与肉柔者也
尚变而为金之刚齿与骨刚者也何反不并变为金乃
以常人之齿骨来中国为羚羊角一扣而碎其人无以
对又问之曰佛中年出家晚年成道仅年七十馀而终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4b 页 WYG0866-0430d.png
不知于何时说法而经至有八万四千卷之多曰佛能
缩无量劫为刹那顷人见其住世甚短而不知其说法
之时甚长也余曰佛若自旷劫以来即便说法则缩长
为短无由可知今明云生周昭王之二十四年没于周
穆王之五十二年岁月有定于何而缩亦无以对又问
之曰佛以人间为苦海人事为火宅唯恐去之不速幸
而一旦得死是脱苦海离火宅得返安乐清凉之界也
宜何如其喜今乃十大弟子噫嘤涕泣无异世俗儿女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5a 页 WYG0866-0431a.png
子悲恋之情是以生为苦耶死为苦耶人世为乐耶佛
国为乐耶又惊怛不知所对凡若此者何也撰佛之书
务佛之神故肆其诬诞务以惊动愚俗而不暇计其理
之所无说之易穷也此其为书以誇佛者其欺已如此
若其假佛以说者其欺又岂为少哉佛书莫重于金刚
般若其说主于荡空若曰如来说佛即非是佛是名是
佛大要不出此一语而止乃复从而遍引事物曰即非
某是非某以至涉为千百无非此一语而佛亦何若是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5b 页 WYG0866-0431b.png
之不惮烦因其一语演为一卷欧阳公谓佛书数十万
言数谈可尽正指此类今乃谓金刚经未入中国尚千
卷一语已演一卷更演千卷乎又莫重于法华其书号
为大乘乃高自称誉谓若持此经当获其福若此书正
非此经而特出于他人之赞扬者不知法华正经其果
何在其言天堂谓三十三天其上一半本身皆有光明
至山腹下始伏日月之光大抵光明在上其下无有不
烛若其上一半合十五天诸天之光岂不能下照而待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6a 页 WYG0866-0431c.png
日月以补缺诸天光明岂流萤自照者比耶其言地狱
谓最下为无间地狱无数罪人狱满罪人亦满是罪人
之在地狱如鸡子黄充实鸡子壳无复更有馀地则刀山
剑树于何地而设凶险牛头狱卒于何处而施拷掠又
谓地狱火烧日夜之间万亿成坏是罪人哀动其中乱
起乱灭细于微尘速于瞬息岂复知有苦恼而司地狱
者亦何时而定其罪成其狱耶他如既说无常又言常
住既言一尘不染又言万法俱摄既说不许亲近国王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6b 页 WYG0866-0431d.png
大臣又言佛法付托国王大臣既说不可以色求我以
声音求我又言黄金布地音乐自然既说佛以多劫修
来方得成佛又言众生随念即得往生既说大阿罗汉
屡劫修行未得成佛又言阿阇世王弑君杀父当入无
间地狱一求事佛即得生天言语反覆如此果何者为
佛之真耶甚至如如居士语录称舍田一亩入寺生某
天出某经入寺费汤一杓坏烂其身出某经佛于桑下
不敢三宿于何有寺而令人舍田佛既不曾有寺于何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7a 页 WYG0866-0432a.png
设浴而禁人费汤此等之经果出于佛否耶或出于佛
则舍田之赏何如此之大滥费汤之罚何如此之大惨
佛号以利益一切为心乃不量本情不问轻重贪忍自
私一至此极乎佛书之多欺伪至此益彰彰明甚而伪
为佛书者之谋衣食穷迫一至于此亦可哀矣奈何浸
淫之久尊信之笃无一觉其为伪然有一说可证其伪
日月东出而西没有目者所共睹今乃云日月无出没
乃从须弥山循环而转若果其然当以循环之渐次为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7b 页 WYG0866-0432b.png
昏明何为天下之广皆卯而旦酉而昏亦当以东西之
相望为均平何为一岁之间冬夏有长短朔望有交蚀
是其言日月者既妄矣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一日月所经行不过一百七万四千里明历者所共知
今乃云须弥山外先以七重宝山山各四万二千由旬
七重山外维以二十三重之林林之间各有池亦数百
由旬由旬者华言四十里不知合而计之当几亿万里
若果其然则日南之邑北景阴山之地夏雪何为天地
日闻录 日闻录 第 28a 页 WYG0866-0432c.png
之间南北相去无几四夷之外皆海四海之外皆冥漠
何为周匝皆水不见高山巨林次第层地而登天是其
言天地者又妄矣天地日月人所知见者其说且妄况
其言天地日月之外人所不知不见者乎考论至此是
灼然无须弥山无须弥山则无东西方十万亿国无东
西方十万亿国则亦无此世界外三千大千世界彼愚
不肖者真以为有而惑之则大可怜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