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866-01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隐居通议卷十六
             元 刘埙 撰
 文章四
  张侍郎简牍
侍郎张公渊微字孟博建昌新城人父介登进士科仕
至湖南运干公明易工文词而不利于乡举淳祐丙午
流寓湖北赴运司试中选贡礼部明年擢进士第一人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866-0142b.png
授承事郎签书昭庆军判官厅公事累更朝迹权吏部
侍郎忤贾似道免归以集英殿修撰起知饶州未行以
御史疏罢奉宫观禄又以舒有开疏罢而卒公为文斩
截峻刻得左氏文法屡求其稿子孙无在者亡矣适得
其简牍二三俱可观因录存之且纪其旧闻曰建昌乡
试取士解额三十七名而周易义当其一宝祐乙卯岁
公服丧里居是岁贡举试士时旴城张天民明易其文
笔冠一时而同经之能者又五十有二人意其间必有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866-0143a.png
一中选矣及榜出则中者乃余裕新城俗子也大失众
望于是天民等五十三人联名致书于公言余非才冒
举辱易经负举选意若以公为本经盟主而赴愬之公
因易以答笔力甚伟其书曰
某自罹陟岵之忧庐深山莫与往来厌讳氏名不得通
于故交时英游鳞何从尺素书抵寓驿中自冢上归得
之亟薰香奉观视其题条冰之光修史学士其人伸其
幅联璧之辉先觉天民其元某何人何以得斯何以称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866-0143b.png
哉谨再三读文采钜丽词势纵横主易经之齐盟立善
类之赤帜足张吾军不胜击节惟是洁静精微之学昔
尝从事于斯而不得其师惟天民诸君子发天之秘扩
圣之疆精祲六爻之梦度越九师之说竞秀于旴名震
于京师盖所愿学而未遇者明天子兴贤卿大夫荐书
此一举也群五十三隽铿鍧乎文鸣杨陆张黄胡涂王
(此八人者当/时考试官也)固已蹶动耸遌相顾太息吾旴之有人
于此五十三隽复拔其尤以先登犹有二十八宿为云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866-0143c.png
台之储二十四气当凌烟之选也顾舍是而他有一焉
黄钟弃而瓦缶鸣贤士无闻如来翰之所云云辱经辱
旴辱科岂不大骇观听耶试为诸君子说筮云是谓暌
之归妹秽甚负涂之豕变为无血之羊始于载鬼终于
虚筐暌卦不在三十七数而归妹又不在五十三数以
暌之三十八而厕诸三十七人之列非据也以归妹之
五十四而加诸五十三人之上非人也非据则名必辱
非人则身必危既辱且危祗掇祸也是卦也离之震亦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866-0143d.png
震之离晋献公筮嫁伯姬亦遇之是反覆同一凶也且
其繇曰士刲羊无血也女承筐无贶也西邻责言不可
偿也彼妄一人以柔乘刚以小人乘君子之器蒺藜之
据已甚高墉之射莫逃无号终有凶耳岂特责言不可
偿殆有甚焉史苏不云乎车脱火焚归妹暌孤六年其
逋明年其死于高梁之虚吁可畏也是岂特终朝之三
褫也欤识者窃为彼悲之尝试为诸君布蓍四营而得
艮之渐艮之止时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866-0144a.png
之进也是盖易之五十三卦也其在五言有序中正之
言终莫之胜吉艮之渐三岁得所愿也三年将寻师焉
拔茅连茹以其汇征吉矣今日院竖子顾劳悉师邪抑
天民有言虽圣人不敢尽其机或因邓侯从天民愿学
而得所谓机焉其亦有以折衷乎此不宣
  荅饶兰坡士尧赴省试书
某不材见弃于时桑梓羞之归省先人之墓而不敢居
以是不得侍于下风东上维时济济者众峨峨缨冠其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866-0144b.png
往又是一番新郎君谓吾衰而与吾雪耻乡之士如吾
士尧吾所望是以寓拳拳朝夕引领魁旆于征其道旴
城其当庆饯于道周明年其魁兰宫是吾兰坡则吾所
深期朝夕是赞是祝矣书来逊未遑曰朽踪而灰心此
非子游所望于子綦也且闻夫子之足瘳矣犹曰未果
于行也何居我是用劝往哉用所学以昌斯世在此行
母怀宝而迷邦人之赖士尧其无斁顷贶水芝澡料一
物之寓一理存无塞其心而澡其德敢不承厚意焉不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866-0144c.png
(按荷为水/芝见本草)
  约乡友会饮帖
枌社数交朋萍踪几聚散小山良集以诚子之还诸宾
主皆归荣途而几道赴新任伯雨趁新阙惟老我与方
塘翁尚一丘一壑可无尊酒论别偕仲华惠卿诸君子
联骑我顾幸甚草草不枝幅
  二友争山界为劝和作盟书
某侧闻某氏某氏各有词于官各为其先茔皆孝子之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866-0144d.png
争识者闻而义之义之将助之助之云何助之争而已
彼两争此不可两助两助之不可惟两助而两平之其
可窃惟两墓共一山久为比邻本自无所争一山覆两
墓互为掩映本亦在所不必争得无有傍人斗谍于其
间窃以斗谍者不过曰某地是某家业今乃为某家封
植某木在某山今乃为某家保障由是两者之言入而
两家之讼兴其闻官则又将烦邑纠呼里正集邻保入
山林相亩步视高下立标表量丈尺如是动众山灵不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866-0145a.png
宁曾谓两家子以孝闻而以是动先灵乎是必非所愿
是以断之曰甲之墓以乙之山为保障则乙之保是山
犹吾保是山也乙之山以甲之墓为屏蔽则甲之保是
山犹吾保是山也毋斩一木毋侵轶毋以平常之地起
争端有渝此盟山灵殛之俾坠其家无克祚世于是荐
酒结券二子咸举首曰命之矣复以是载书盟于官以
重其信焉
  龚祥甫墓志铭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866-0145b.png
新城有士曰刘尚父梦桂与张公友善亦工古文景定
辛酉岁以诗义魁乡荐不第而终壬戌之秋予尝访之
叙宗盟殊笃有书斋扁曰方塘即前所谓方塘翁者也
尝为里友龚祥甫墓志其文曰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昔闻其言于师聃而于里中龚祥
甫疑焉子不终养而先逝妇勉守志而病狂一老憖遗
闵斯鞠孙呜呼独也无子视孙孤也无父视祖祖孙二
人独孤相视而祥甫年已七十视荫不能待矣以景定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866-0145c.png
二年十一月某日卒子声道去之已十年妇黄今犹寡
佛老今承重有妄意室中之藏者持其家事昵亲养共
观弗救镪耗于室粒耗于仓弗考或牵之牛货之豕弗
治诱是藐孤博与游弗迪意将荡其志而毁其家言念
租荼漂摇风雨斯天不与善乎申包胥有言人众者胜
天天定者亦能胜人祥甫受学我先师中奉大夫龙山先
生张公介先生之子渊微今为吏部侍郎于祥甫父子
若孙世契也里居闻讣为泫然曰善人也而逝其孙畴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866-0145d.png
依既又目击人众者之为抱不平曰不可使亡友肉未
寒而有此今惟其孤是恤惟祥甫襄事是图非有司无
以杜邻胥戕者为白于官首黜其仆而警其族之不咸
责亲房扶持之铢铜勺粟毕登之籍先是祥甫为佛老
请婚于予侄孙委禽矣侍郎谓可以相其孤奉母也属
持柯者有抑塞又白于官移文二家同养焉自是得所
翼冯外禦其侮而天者其定矣初侍郎庐母夫人墓登
云荫山望溪南中坑气势郁郁以杖叩老龙曰噫将谁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866-0146a.png
之藏也以劝祥甫为自谋至是卜葬向以癸食厝以壬
戌八月某日食诛茅开阡见者曰吉天殆兴龚氏也夫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而地理书亦云天地惜至宝以赏
善人祥甫早岁属文有声庠序遭寇乱无仕进意遂罢
举子业而侍郎每称吾老友必有取矣殆裒虽不言而
四时之气备欤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戚以礼抚臧获以
恩未尝疾言厉色家量出入尝值岁凶闭之粜者皆是
已独发廪如常时夫是以乡里称善人吾是以必其必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866-0146b.png
有报也祥甫字也名应龙世家新城葬之前五日佛老
谋所以志诸幽者侍郎谓余子于祥甫亲家也宜铭之
铭曰人心之初有善无恶无恶即善勿刻其璞璞也能
存宜尔恂恂归于其真善人之坟郁郁千春尚克昌而
子孙
  嗣汉三十六代天师简斋张真人墓志铭
昔庐山江丞相万里为三十五代天师志墓其文奇伟
超卓读之不厌近庐陵刘太博辰翁亦为三十六代天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866-0146c.png
师志墓虽极刻斲摩厉之工而趣味有不及焉辄录于

自昌意以来号称神明之胄者既无不历乱磨灭独汉
天师张氏祖讳良以剑印传如禹鼎延至魏晋六朝隋
唐五季逾久而著其承家至此必亦有尤异取信不惑
者然犹未至益人国也入宋祥符冠褐始召崇观符箓
始盛其时有虚靖先生道始显至穆陵赐号观妙先生
可大甫三十五代其退潮拯旱尤信由是龙虎山宫观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866-0146d.png
压东南为福地第一化人之蒙袂四出者致方物修士
之赢粮访道者贾挚币祈者谢者不宁令者膝行而踵
至居如市市如邑儿童下走顺风而呼𧸛而售者滋富
至莫辨于是用物宏矣乃三十六代天师宗潢起绍陵
讫德祐且十年方禁中奉秘祝谨然不召至乙亥丙子
间金陵已不守信未下然北使已先传张天师召召且
亟当是时环江南之冰泮者无息壤兹山独师是恃而
师不自保然未几时而锡冠剑陟师号予护持免徵发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866-0147a.png
掌教事度诸品若曰神仙子孙而不名由是宠光赫然
又前代盛时所未有由是士大夫有不能出者贫无处
者阡陌之负耒耜者亲者故者莫不挂冠易服庇风雨
寒暑由是入其境者若华胥军行而狼顾者曰天师之
赐履也催科而旦适者曰天师之所抚存也物之熙熙
然者不惟不知陵谷亦不知谁氏之子如是者十又七
年而演道灵应冲和真人死其君子曰是号简斋真能
简者也其弟子曰吾师度世解厄非死也殆天师复生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866-0147b.png
先是相傅其教三十六代厄故一终一摄不以闰居正
惧及也至师而遭讫箓之难或谓道盈亦无所逃于数
然惟师以愚守智惟师以俭致福惟师以清静禦外物
故能涉乎边境而不祸抟乎九万而不中道夭而又能
以馀力济世得名又非特脱于其厄而已乃至是始昌
若论其存亡绝续之际有不可胜述者焉其从容若不
得已而应其寡默善为上而不争或曰天师非世人也
盖必有出乎人间耳目之表者独恨不尽知耳闻其初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866-0147c.png
至北也不敢挟剑以行及其呼剑而剑至又云北有二
虎抚之汝吾左汝吾右皆靡然如命凡流俗好怪所傅
闻皆若此皆如说东方朔者非实也亦非道也道在平
易即简斋者是已吾方以其简为近道而彼欲以小夫
曲说神之以此胜魔非魔道耶然吾闻山中人言其将
逝也亦不能无小异最后北行之日所居面里所山崩
辛卯得白兔然不死此其可信者其三代见世系其子
孙见碑阴生淳祐甲辰死至元辛卯葬里之澥田实已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866-0147d.png
亥九月癸酉嗣天师与棣赐号体元宏通广教真人是
为三十七代前观妙先生铭吾师庐山相国老笔也今
天师能不远介其徒以属我曰斯文托再世矣以吾从
古心之后为有愧也乃依楚歌为辞以系之辞曰山龙
衣兮翠黄英琼瑶兮五梁俨归奏兮玉皇我祖兮抚我
大荒途迷兮屏翳骖左指穷于薪兮不穷于火阳平兮
赐履于讴于讴兮山中之子风枝号兮老龙言死我祖
兮在天览揆锡兮兹万千重斯文兮以傅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866-0148a.png
江公作观妙真人志笔力跌荡真如天马游龙不可羁
絷而又渊然其光油然其味诚老笔也须溪此篇颇觉
缠绕有窘态滞碍少活意且又辞费或者未足以继乃
师欤
予近作桂舟先生墓志时不曾观此篇偶信意作招辞
以铭之闻有一游士见而评曰墓铭不应作骚体观其
文字考其议论真须溪焉耳或以见告因笑曰谓吾文
似须溪固非欺我而谓铭不用骚体亦未可以律我昔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866-0148b.png
惟韩曾不作此体欧阳公铭石守道梅圣俞皆长言之
其说曰言之长哀之深也几案偶有汪龙溪文刘后村
集在焉取而观之铭以楚词者甚多何止须溪乃知吾
党持论不可草草刘公玉渊曾为人铭墓亦用此体时
有一名公见之曰铭作招词甚佳事载集中
  药王赞
庐陵刘太博辰翁作药王赞词甚朴而旨有在可发一
笑赞曰左畔龙树王望龙右畔孙真人骑虎惟有药王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866-0148c.png
屹立于其中不龙不虎独与犬为伍不解何故
  吴司封上陈丞相书
临川吴司封镒上陈丞相书有曰天下事非善类之众
不可为也一齐众楚薛居州不能善其君一暴十寒虽
孟子不能智其主今日牛畜侍以仁义明日荀欣侍以
选练明日徐越侍以节俭而歌者之田止御史中丞谏
议大夫则言翰林学士给事中则言度支使盐铁使京
兆尹则言而制使之职削盖众正进然后群枉消以上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866-0148d.png
数事相类剀切动人
  程汉翁诗序
近尝见叠山谢先生枋得为程汉翁诗序曰诗亡而春
秋不可续宇宙一大变也程君汉翁出云栖吟稿一编
示予予诵怀古四诗涕泗交颐不能禁览尽卷乃欣喜
雀跃知天下尚有英才黍离之悲无衣之壮匪风下泉
之思尽在此矣江北多英雄吾有望焉因诗以见志汉
翁所蕴蓄所树立所成就岂易量吾于是重有感焉艺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866-0149a.png
祖最重读书人虽超世拔俗之才不由科举程文奋身
必不得行其志三百年后以学术杀天下者皆科举程
文之士万世傅笑儒亦无辞以自解矣予从先朝名将
相游泛论边事自端平甲午至景定甲子儒以时文名
而捐躯报国不畏锋镝能使武夫心服为国家延数十
年之命者仅得曹毅节彭文子余义夫徐有功王景宋
五人焉至有功贬死吾知国不可以为国矣汉翁勉旃
陆宣公有言兴王之良佐皆季代之弃材在季而愚当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866-0149b.png
兴而智汉翁岂肯终为愚者乎故曰天下英雄必有借
汉翁为儒解嘲者喜谈乐诵当过于五人矣吾之敬爱
汉翁岂特诗道而已也
叠山翁信州贵溪人素有文名笔力奇劲此序不尽其
所长而忠愤之意见于言外独其贬驳科举程文之士
误我国家傅笑万世此则诚为至论有合于先儒之旨
序所谓曹毅节则有闻也与彭文子余义夫皆伟然英
杰之士有大功于西陲者景宋名登义夫之幕客殊有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866-0149c.png
才略惟徐有功虽号帅才而狂疏诞谩无显绩庚申临
江之祸公议非之然义夫乃赵信庵识拔入官非由科
第故虽贵显犹以此自歉每称白鹿诸生序所称误也
勋名如义夫何必科第(按徐有功/名敏子)
  刘氏族谱序
吾宗之刘其源甚远逮族兄太史掞尝为江楼刘氏族
谱序所以纪迹流派者具备兹录以示我后之人使无
忘其世本云其序曰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866-0149d.png
刘氏尧之后散居江南者汉高祖封其弟元王交于楚
而衍之也唐季有自鄱杖一剑徙居南丰又自南丰分
而之广昌之新城之建宁江楼八居士宝藏初徙时剑
剑长三尺许有北斗星文志天汉元年铸绍定庚寅劫
火黄冠得之咒符水云密国曾公致尧铭居士墓载有
牛六十头手钞古书数百卷居士作江楼密公为赋五
言长韵见凫绎集其叔子与荆公为同门婿荆公之父
益之出守韶州居士同游石仙岩和诗有刻石在初庆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866-0150a.png
历诏州县立学宫居士一力任其费曾易占作记实
子固十八岁少笔居士生四子四子之子生孙孙生子
众而多微波流星散谱系益落缺不能尽详惟予大父
泰夫府君与从祖光夫(讳炎水/村大父)及定夫(讳止象/山高弟)二先生
三派子孙尚习诗书别刋善谱可得而考其他昔为士
而今无后与今有后而不为士者不能具载予老病日
侵自度进不能颂清庙退无可吟梁甫思息景山樊间
中巷德恭翁李大年弟兄力学而任运所居先庐犹是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866-0150b.png
南唐时柱石诚之永丰官满因而涂塈之定夫师象山
号子路与里人黄几先彭明甫相讲学予外舅丹霞翁
来南丰访定夫及沈德中后叹息久之此谱故可考也
太史公作古帝王圣哲世系采摭四方异闻甚备而卓
然可称述者殊少予闻盛德必有后盖不在乎元来云
礽之多而在乎风流文采之不可湮没也今刘氏之族
不系乎风俗之美恶不关乎文墨之兴衰若不必存而
存之仰存吾祖而已后谱纲目成题曰江楼刘氏族谱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866-0150c.png
畀大年今年七十有七喟然而叹曰有是哉诚之下世
而不见矣分三家子弟脱其稿世守之使后之识予心
者有稽焉淳祐庚戌立春日世孙方石掞序
方石太史自号也太史此序文气断续未得为工然书
刘氏原委则略备矣其录而存之为是故也按密国曾
公神道碑载公以大中祥符五年五月丁亥卒于官是
真宗朝也此序云密国实铭居士之墓则居士之卒当
在大中祥符以前矣至云庆历修学居士一力任其费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866-0150d.png
则庆历乃仁宗时距祥符已悬隔无乃谬误乎盖一力
上脱孙字学记所载云县之士刘德纯合同志而请德
纯则居士之孙也此一节又误在作江楼之上当在游
石仙岩和诗有刻石在之下既叙居士之叔子方及居
士之孙次第方妥太史平生为文极详谨不应此独疏
卤得非傅写者之伪邪其集所著如奏议碑铭皆卓绝
高古自成一家如馀清堂记朱丹林墓志符进士墓志
刘迪功墓志则其尤妙者也独此序差不逮他作云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866-0151a.png
  口铭
偶至一禅林见有口铭颇佳因录之其铭曰神以感通
心由口宣福生有兆祸来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蚁
孔贯河溜流倾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存亡之机开閤
之术口与心谋安危之原枢机之发荣辱存焉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866-0151b.png
 
 
 
 
 
 
 
 隐居通议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