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脚气集 提要
脚气集 提要 第 1a 页 WYG0865-05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十
 脚气集        杂家类三(杂说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脚气集二卷宋车若水撰若水字
    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
    一跋盖成于咸淳甲戌因病脚气作书自娱
    故名曰脚气集书中论孟子集义章一条下
    有细字夹注云此二章是癸酉八月所书今
脚气集 提要 第 1b 页 WYG0865-0505b.png
    录于此则馀皆是冬所著也若水少师事陈
    耆卿学为古文晚乃弃去改师陈文蔚刻音
    讲学书中所谓筼窗先生者耆卿号克斋先
    生者文蔚号也故此书体例颇与语录相近
    其论诗攻小序论春秋主夏正论礼记掊击
    汉儒皆坚持门户之见论周礼冬官讥俞廷
    椿断定拨置其说甚正然必證以周官尚存
    三百五十谓冬官不亡则仍留柯尚迁等割
脚气集 提要 第 2a 页 WYG0865-0506a.png
    裂之根论诗三百篇为汉儒所伪托与王柏
    之说相同论礼记之畏压溺以畏为疫气传
    染尤为杜撰其论史谓诸葛亮之劝取刘璋
    为申明大义其论文谓李邕诸碑文不成文
    理不成理亦皆乖剌然如论周礼载师乃园
    廛之征非田赋之制驳苏洵说之误论春秋
    蔑之盟主程子盟誓结信先王不禁之说及
    宋人盟于宿主公羊以及为与之说宰咺归
脚气集 提要 第 2b 页 WYG0865-0506b.png
    赙主直书天王而是非自见之说均有裨经
    义于朱子四书集注服膺甚至惟谓大学格
    物难以训至当从玉篇旧训作比方思量之
    义谓论语惟求则非邦也与以后皆圣人之
    言稍立异同然大旨不殊又谓诗集传当于
    纲领之后列诸家名氏使之有传此书不比
    论孟自和鸣摰别以下皆是取诸家见成言
    语若不得前人先有此训诗亦懵然亦为公
脚气集 提要 第 3a 页 WYG0865-0506c.png
    论其他论蔡琰十八拍之伪论白居易长恨
    歌非臣子立言之体论文中子鼓荡之什为
    妄论钱塘非吴境不得有子胥之潮论子胥
    鞭尸为大逆论王羲之帖不宣字皆凿然有
    理论击壤为以杖击地论应劭注汉书误以
    夏姬为丹姬皆足以备一说论杜鹃生子百
    鸟巢一条虽未必果确亦足以广异闻也乾
    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脚气集 提要 第 3b 页 WYG0865-0506d.png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脚气集 提要 第 4a 页 WYG0865-05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脚气集        宋 车若水 撰
潘默成磨镜帖甚佳
 帖云仆自喻昏镜喻书为磨镜药当用此药揩磨尘
 垢使通明莹彻而后已倘积药镜上而不施揩磨之
 功反为镜之累故知托儒为奸者曾不若愚夫愚妇
 也
夫子诛诸侯无王孟子劝诸侯为王诸儒安得无疑孟
脚气集 提要 第 4b 页 WYG0865-0507b.png
 子卑管晏陋霸道乃与公孙衍张仪之徒异口同音
 共□掇诸侯为此事反不肯做齐威晋文事业方道
 周室衰微与孔子时不同当时韩赵魏齐列为诸侯
 尚皆待有王命其间要霸者必去朝周诸侯又何曾
 不知是个共主只有楚无状其自殷周以来如此不
 足怪也孟子固有说矣当时诸侯欲王之意不可遏
 四方游说之士无不向上称说尚以王为下而欲为
 帝若孟子劝其循诸侯之礼岂足以回其胶固之心
脚气集 提要 第 5a 页 WYG0865-0507c.png
 孟子尝说好货好色事乘时君之趍向而语之劝行
 王政即此意也要行王政须从理义做来自农桑上
 做家计起当其做家计时便是五十可以衣帛七十
 可以食肉斑白不负戴于道路件件有个长上家家
 有个长上此时终不胜灭周而改物又终不胜与周
 而并王其尊周之理便在此乎便自有不容已者便
 可兴周周便可为政于天下此孟子之志也好货好
 色且不与他较待其仁义之说行时君之心转移一
脚气集 提要 第 5b 页 WYG0865-0507d.png
 洗旧习相与维持(一本/作新)件件蝉蜕矣孟子此意只是
 不说只漏泄数句曰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
 燕于子哙又曰唯天吏则可以伐之何曾无周
自晋承曹魏之后迤逦相承皆曹氏之禅代也于是二
 三百年无公论二三百年无公论则公论已矣此诸
 葛孔明孔北海之徒每遭诋议有善则没之如取刘
 璋事埋没来历后人只说孔明不是
李文靖公(宗勉/)为守于台与陈文逸民饮玉霄亭上良
脚气集 提要 第 6a 页 WYG0865-0508a.png
 久忽移过君子堂陈文告曰此间不如玉霄之爽文
 靖曰下面人家掷骰赌博争注喧哗姑避之寻常事
 至而应不要先有心(阙/)(一作/清)
东坡说蔡琰悲愤诗非真极看得好然胡笳十八拍乃
 隋唐衰世之人为之其文辞甚可见晦庵乃以为琰
 作也载之楚词
尧典克明俊德孔氏注以为贤俊大学克明峻德康成
 以为大德大德在我方合自明之意按大戴礼正月
脚气集 提要 第 6b 页 WYG0865-0508b.png
 时有俊风俊者大也大风南风也何大乎南风也合
 冰必于南风解冰必于南风生必于南风收必于南
 风故大之也俊训大可见
唐明皇天宝之事诗人极其形容如长恨歌全是调笑
 君父无悲哀恻怛之意连昌宫词差胜故东坡喜书
 之杜子美北征云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奸臣竞
 菹醢同恶随荡析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读之使
 人感泣有功名教
脚气集 提要 第 7a 页 WYG0865-0508c.png
桑中等篇朱子诗传之说己当先曾与东莱议论东莱
 力以为诗人所刺晦庵辨之不信也先祖(阙/) 论尝
 谓圣人不应收此邪诗于三百篇则邪诗之说先祖
 固言之矣先祖自信其家学不曾往见文公因读杨
 诚斋文字不乐遂并同时诸书皆不过目然其所见
 乃暗与文公合其稍异者则文公云夫子取之为戒
 如圣人固不语乱而春秋所记无非乱臣贼子之事
 盖不如是无以见当时风俗事变之实而垂戒于后
脚气集 提要 第 7b 页 WYG0865-0508d.png
 世故不得已而存之先祖则曰今永嘉谓山歌为邪
 诗周道衰纲常毁败淫靡胥沦正声不发于人心而
 邪诗充悦于人耳咏之愈多传之愈广夫子删其芜
 秽笔之简册者皆正诗也而邪诗入(一作/习)熟于时人
 之口耳布传于室家之简册者犹在天下夫子岂能
 删之哉秦祸之酷天地否塞汉兴以来诸儒收拾残
 编断简于坏亡之馀补缀遗逸而诗之三百大抵不
 全取天下口传之诗以补秦火之馀非夫子所删三
脚气集 提要 第 8a 页 WYG0865-0509a.png
 百之全文也又文公不尽信小序先祖亦谓小序为
 汉人专门名家之辞其意亦同文公尝谓李敬室祀
 云东莱以桑中溱洧为刺淫奔之诗婺州若有人淫
 奔东莱何不作一诗刺之此语又简而明矣
家语虽俚伪杂揉犹是当时文字去圣人未甚远不比
 孔丛子其载周公冠成王命祝雍作颂曰令月吉日
 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心哀恐当衮职(此句必有阙/文大戴礼记)
 (亦有文还同/哀一作衰)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
脚气集 提要 第 8b 页 WYG0865-0509b.png
 无极今仪礼士冠礼大略正同仪礼久不出即此可
 證为周公古时传流之书又即仪礼可见家语虽后
 时俚人所录乱说自有之终与孔丛子不同孔丛子
 句句伪
永嘉郑伯谦云天官之职自玉府内府而下今皆收入
 内藏库自宫人掌舍以下今皆收入脩内司自医师
 食医以下皆入御药院自膳人庖人而下皆入御前
 供奉自汉晋以后先王所以招使士大夫在宫内者
脚气集 提要 第 9a 页 WYG0865-0509c.png
 稍稍推出却将天子服食掌于外朝者稍稍引入(伯/谦)
 (字节/卿)
任重而道远任当作平声孟子曰门人治任将归任重
 谓仁以为己任担子重也任重是治任之任仁以为
 己任则是任天下之重之任任却作去声
潘子善先生乃吾邦人曾有诗云老大倦追随得坐且
 终日所以见春去亦不甚爱惜予甚咏之不置咸淳
 癸酉六月塘下戴正子访予出其先公诗八句云幽
脚气集 提要 第 9b 页 WYG0865-0509d.png
 栖才一室意足便为安片石星霜老八窗风月寒已
 无蜗角累自号鹿门看清夜谁同语横琴试一弹此
 诗亦佳今人只识花言绣语便相传讽佳句岂知此
 哉
圣人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胡文
 定曰知孔子者谓此书遏人欲之横流存天理于既
 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此说是矣又曰罪孔子者无
 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
脚气集 提要 第 10a 页 WYG0865-0510a.png
 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此语非也圣人岂愿乱臣贼
 子之戚哉知我罪我皆说后圣春秋天子之事圣人
 作之后圣不容不罪罪至于后圣当此时又自作春
 秋
沈继祖丑诋晦翁以求官爵自不足道李果斋作年谱
 备载之谓削之反涉忌讳此说不然汲冢书所谓舜
 囚尧禹放舜之类千载而下忽然有个轻薄子如刘
 知几者出来与之敷演虽曰无伤于日月之明然害
脚气集 提要 第 10b 页 WYG0865-0510b.png
 理不少害人心不少曹操曰舜禹之事吾知之矣若
 当时见刘知几许多说话岂不更无藉耶
东坡云夫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
 欲画者疾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
 落少纵则逝矣此语甚妙岂但画竹
天地本黑也以日为光本寒也以日而暖日入则复黑
 日远则复寒矣(而一/作为)
胡氏谓周之至德不但称文王亦称武王是也武王十
脚气集 提要 第 11a 页 WYG0865-0510c.png
 三年前皆是事殷之时至谓诚使文王无广周于天
 下之心曷不专守分地而取其三分之一乎此语大
 不然三分天下有其二谓人心归之也岂割据之比
 乎戡黎胜之而已伐崇降之而已非辟地也大会于
 孟津不期而至者八百国果归周之多也
孟子集义章先儒被孟子说揠苗处多了将谓是告子
 助长然告子正是不曾集义惟恐助长只待义自外
 来袭(一本无/外字)所谓不得于心勿求于言勿求于气者
脚气集 提要 第 11b 页 WYG0865-0510d.png
 也孟子必有事了方说勿正勿忘了方说勿助长耘
 苗了方说揠苗次第甚明但其说揠苗处详人遂谓
 孟子以揠苗之戒为重掉了告子真病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此告子求不
 动心之法自以为善也孟子则不然不得于言必求
 于心有得于心不求于气终而至诐淫邪遁开口便
 觉则告子之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者不足道矣行之
 既熟浑身是理理充而气浩然视告子之区区护此
脚气集 提要 第 12a 页 WYG0865-0511a.png
 气而不敢动者又不足言矣是道也要𦂳在必有事
 与勿忘上工夫自到又不可责近效所谓大段着力
 不得者也大段着力则气壹动志前功不保矣勿正
 是为常有事者言也勿助是为勿忘者言也揠苗为
 己耘苗者言也不曾耘苗苗草相乱将见草长而苗
 不存又何苗之可揠乎告子不肯做必有事与勿忘
 功夫只愿勿正勿助其曰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是欲
 勿正勿助也其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是不曾有事
脚气集 提要 第 12b 页 WYG0865-0511b.png
 勿忘也不知集义呆然但欲勿动此气此后世释氏
 之不动心非儒者之不动心也孟子谓其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此是其勿正勿助之意未为全不是但以
 义为外不曾于知格上下工夫不得于言未尝求之
 于心不思义理在心却待于应接处听道理见成自
 从外来所谓彼长而我长之里面全无一事是欲义
 自外来袭而取之也既无集义不知自反直与不直
 区区求保此气亦难矣如此则不但人之蔽陷离穷
脚气集 提要 第 13a 页 WYG0865-0511c.png
 不可得而知而我之诐淫邪遁亦不自觉矣(此二章/是癸酉)
 (八月所书/今录于此)
濂溪不言知格径说定之以仁义中正而主静已上皆
 知格也厥章厥微匪灵弗莹其知格也至矣定之仁
 义中正则着实主静则立本其知格也至矣
四子言志夫子自先定四子之次第矣子路率尔而对
 夫子亦知其必然矣据次第而问始及于晰也伊川
 先生云子路之志亚于曾点盖其所言虽不让却是
脚气集 提要 第 13b 页 WYG0865-0511d.png
 真实此意千古未有人说人见夫子哂子路便道子
 路不如诸子朱文公谓求赤皆退让却因见子路被
 哂后如此到底子路是真斯言尤为著明(可使有勇/是作其忠)
 (义之/气)
友人王贲字蕴文今之隐君子也今亡矣其曰惟求则
 非邦也与以后皆圣人之言非曾晰之问此语确然
 可信曾晰不应如此问其问无味
古云虎狼知父子只有母子无父子也兽知母而不知
脚气集 提要 第 14a 页 WYG0865-0512a.png
 父父亦不能知子但其母见从他身上出来自惜
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国王于出征以佐天子于曰也
 王命也左传载楚自克庸以来其君讨国人而训之
 于民生之不易于胜之不可保即此于字三十里则
 是语助
自汉高祖自为新乐于是二南雅颂不复有人习惟一
 制民能知雅音而不通其义古音浸亡魏武平刘表
 得汉雅乐即惟知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明帝太
脚气集 提要 第 14b 页 WYG0865-0512b.png
 和末又亡其三惟鹿鸣尚存至晋而鹿鸣亡矣只有
 文在方册中无其声矣文中子援琴鼓荡之什盖妄
 言也
太宰以九职任万民无一人游手无一人失业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此父兄
 便是前辈长上
高祖不读书其歌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
 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又云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脚气集 提要 第 15a 页 WYG0865-0512c.png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
 尚焉所施陈后主是做文章人其辞云秋风动竹烟
 水惊波几人樵径何处山河今时日月宿昔绮罗天
 长路远地久云多亡国之音与兴国自别
曾子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便与颜子不同颜
 子自反而缩也不往
刘漫塘云向在金陵亲见小民有行院之说且如有卖
 炊饼者自别处来未有其地与资而一城卖饼诸家
脚气集 提要 第 15b 页 WYG0865-0512d.png
 便与借市某送炊具某贷面料百需皆裕谓之护引
 行院无一毫忌心此等风俗可爱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不独是将尧舜来證性善正
 是将尧舜望天下之人其曰世子疑吾言乎又曰彼
 丈夫也我丈夫也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
 是是世子是慊愧了不敢望尧舜故有是说
礼运首章载孔子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至于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始以城郭沟池为固礼义为纪禹汤以
脚气集 提要 第 16a 页 WYG0865-0513a.png
 后六君子皆由于此不知自有天地便有五行便有
 礼义鸿蒙之世人未甚觉知伏羲尧舜有作天叙天
 秩始焕然于天地之间后来六君子因脩而用之岂
 曰大道既隐方将礼义出来用且与城郭沟池并言
 离礼义以言道是老子之言也大古之世生民如野
 鹿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则诚有之而谓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皆作一个笼统则亦未必然
夫子之得邦家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
脚气集 提要 第 16b 页 WYG0865-0513b.png
 和便是尧舜气势生者得其所以生死者得其所以
 死便是尧舜之民荣者生之理也哀者死之理也
赵几道说诚无为几善恶作一图上写一诚字直落写
 个善字偏旁一丝写个恶字以恶是诚之庶孽善是
 宗嫡友人沈可亨疑之以问此疑甚善几道自谓可
 胜胡氏同体异用之说不知其尤非也且如喜怒哀
 乐未发谓之中当其未发只是至善至于发时始有
 中节与不中节中节者是不走作这中不中节者是
脚气集 提要 第 17a 页 WYG0865-0513c.png
 走作这中却不是这中先生个中节旋生个不中节
 如水之清有以浊之不是当初带得这浊来若是庶
 孽须亦从他身上出不枉屈
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是圣人之言祀之郊也
 禹也宋之郊也契也非圣人之言是后人发明因而
 遂以为圣人之言耳二王后安得有郊周既改物禹
 汤便不配天若说后来有僣则祀用夷礼渐习鄙陋
 宋以桑林享晋侯桑林殷天子之乐荀莹以为非礼
脚气集 提要 第 17b 页 WYG0865-0513d.png
 之罪犹有鬼神宋宜当之见得是宋自僣又见得宋
 不当僣又见得非宋所常用祀宋之郊无明文(殷之/未丧)
 (师克配上帝既丧/师后如何又配)
春秋时吴越分界自在今日嘉兴之境春秋于越败吴
 于槜里槜里乃越地正嘉兴也钱塘江乃是越地吴
 投子胥于江何曾是钱塘今乃谓潮头为子胥怒潮
 吴山祀子胥正不安王荆公碑亦说错五代僧钱塘
 诗云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不知略至
脚气集 提要 第 18a 页 WYG0865-0514a.png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集注云终者人之所易
 忽亲终之时苦痛哀迷则于必诚必信勿之有悔焉
 者必有精神不到照管不及者矣此忽非轻忽之忽
 乃楚辞荒忽之忽当此之时须当加谨无一毫可悔
 是谓谨终
黑水逾河而至于南海济逾河而溢于荥后世都无异
 论是有此理
禹贡载四海九州无限路程不误一字孟子说两句便
脚气集 提要 第 18b 页 WYG0865-0514b.png
 有一句误排淮泗而注之江当时淮不曾通江后来
 吴王开䢴沟然后通江纪载与议论不同议论得实
 固好若误些少不以文害辞主意不在此句纪载则
 不可
天下有贵物乃不如贱者只如眼前海莱以紫菜为贵
 海藻次之海藻所谓大菜也苔为下紫菜爽口乃发
 百病大菜病人可食苔之好者真胜前两菜且无渣
 滓夲草谓其能消食也贵公子只是吃贵物
脚气集 提要 第 19a 页 WYG0865-0514c.png
伊川先生云春秋所书事同则辞同然有事同而辞异
 者盖各有义非可例拘也直至言也此说自卫州吁
 发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此章正与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意圣人此说甚多不知而作
 与诗人吾岂不知而作不同乃是不勉而中不思而
 得之意其言曰固有圣人天纵从容中道不待知而
脚气集 提要 第 19b 页 WYG0865-0514d.png
 作我不到此地位也我只是学而知之多闻择其善
 者而从之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所以能有所得我
 非生知知之次也此意甚分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不复又下择字多见而识之不复又
 下择其善者四字自是作文之法如切如磋者道学
 也如琢如磨者自脩也不必更说道字古人文字如
 此甚多
周礼冬官不亡散在诸官之中而地官尤多自编帙散
脚气集 提要 第 20a 页 WYG0865-0515a.png
 乱俗儒补缉不得其说不识周礼所谓天官地官者
 是如何遂以田野诸职并附地官如此则冯相保章
 挈壶之类皆可附天官耶金叔明作周礼十疑十答
 用意勤甚予遂授以俞氏复古编复古编者盖著冬
 官不亡将周礼旧本再一證(一本/作正)之叔明得之甚喜
 董华翁又辨复古编之不可凭此是忠厚不欲轻动
 古书之意予后来会叔明云复古编甚是某又与之
 考有一證据甚佳周官三百六十今已存三百五十
脚气集 提要 第 20b 页 WYG0865-0515b.png
 只亡其十岂可谓冬官亡也此说痛快但冬官之不
 亡只可说数句證以地官使人自晓自推足矣俞氏
 乃断定拨置此在天官此在地官此在某官以二千
 馀载以下之几夫而妄意圣人之述作其不审如此
 盖其浅浅之为人偶得此说喜不自持不觉成此其
 为此说之累多矣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蔡书传以为建寅之月张
 主一春秋传引书序一月戊午以为建子之月
脚气集 提要 第 21a 页 WYG0865-0515c.png
程子春秋传春王正月正月非春假天时以立义此说
 至正张主一乃以为非却又云天统建子之月阳气
 潜萌于黄钟之宫此天之所以为天而万物之所由
 生也独不谓之天统之春乎正不必如此巧说
汉时士大夫奏事宫中要便入来只是不到后庭所以
 公孙弘燕见武帝或时不冠又不冠不见汲黯此犹
 是周礼古意自武帝以宦者典章奏而士大夫遂疏
 后来门禁森严全隔绝矣于是亲宦官宫妾之时多
脚气集 提要 第 21b 页 WYG0865-0515d.png
 亲士大夫之时少
诗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苦菜也周礼掌荼以供丧事
 取其苦也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近世乃以
 今之茶为荼茶今人以清头目自唐以来上下好之
 细民亦日数碗岂是荼也茶之粗者为茗
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先之以子夏申之以冉有读此
 使人失笑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不成说话死不欲速
 朽亦不成说话
脚气集 提要 第 22a 页 WYG0865-0516a.png
周礼乱失既以司空土地之事属地官且并掌染角人
 羽人掌葛诸职皆强附之若果如此其褺掌邦教也
 又甚矣尚可为之说曰富而教之此何为者耶
子服惠伯曰易不可以占险横渠先生曰易为君子谋
 不为小人谋事之善恶人之灵未尝不知其不善之
 事敢以谋之鬼神其假尔太筮有常之时亦须嗫嚅
唐小说载隋炀帝昏淫狂肆恍忽见陈后主曰每忆与
 张丽华凭临春馆作璧月词未终而韩擒虎兵至遂
脚气集 提要 第 22b 页 WYG0865-0516b.png
 至今日始谓君致治尧舜之上今日还此佚游曩时
 何见罪之深也莫管此说真伪真是问得好然晋王
 广之得帝位自是造物之所不容陈后主之鬼依然
 未识大处
百物劳动之后须有安息之时故曰朝以访问书以听
 政夕以脩令夜以安身岂特人哉精神会有倦时予
 家侧有鹱鸟来巢母子相呼其声喋喋无夜无书何
 其健也百鸟皆不然
脚气集 提要 第 23a 页 WYG0865-0516c.png
妇人缠脚不知起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
 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后汉戴良嫁
 女练裳布裙(一本/作被)竹笥木屐是不干古人事或言自
 唐杨太真起亦不见出处
王右军帖多于后结写不具犹言不备也有时写不备
 其不具草书似不一一蔡君谟帖并写不一一亦不
 失理然则专学精到者亦有误看耶
载师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税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
脚气集 提要 第 23b 页 WYG0865-0516d.png
 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惟其漆林之征二十而
 五此太宰九赋之征一曰邦中之赋二曰肆郊之赋
 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所教切家田/也一亦作稍)之赋五曰邦
 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与关市山泽币馀通而为九
 而以财贿为敛与助彻之法迥不相干而苏老泉乃
 谓周自以十一名其实取于民者自重渐轻而至十
 一耳盖惑于前面以某田任某地而以为田制也予
 尝曰远郊四万并甸稍县都九十六万井王畿通百
脚气集 提要 第 24a 页 WYG0865-0517a.png
 万井而九十六万为十二是周人废夏商之制厚取
 于民而孟子为妄言矣盖司徒田制而载师园廛之
 制也国之园廛邦中之赋是也郊甸削县都之园廛
 郊甸稍都之赋是也载师六句相承上既言国故园
 廛不言国上既言园廛故甸削县都不言园廛也其
 曰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即此见国宅
 无征园廛二十而税一是一句相承下文皆相承其
 曰以某田任某地者田制定后方就田之中而起地
脚气集 提要 第 24b 页 WYG0865-0517b.png
 之税耳子有辨说不详载古人重本抑末故地税常
 重而田租常轻
文字只管要好乃有愈改而不如前者山谷有诗云花
 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寻思访道鱼千里
 盖世功名黍一炊又曰卧冰泣竹慰母饥天吴紫凤
 补儿衣腊雪在时听嘶马长安城中花片飞后来改
 云花上盈盈人不归枣下纂纂实已垂腊雪在时听
 嘶马长安城下花片飞从师学道鱼千里盖世成功
脚气集 提要 第 25a 页 WYG0865-0517c.png
 黍一炊日日倚门人不见看尽林乌反哺儿乃不如
 原作
子胥鞭尸之事是大逆无道不知者乃以为复雠乃以
 为孝卫人杀子路送醢于孔子礼记乱道
春王正月天统是春之说予尝以语华翁华翁亦以为
 未稳谓亦尝疑之其书云集注可取处多未可以一
 条伤巧而悉弃之也春王正月伊川谓假天时以立
 义不无可疑曰假曰立是夫子独见援笔以改之也
脚气集 提要 第 25b 页 WYG0865-0517d.png
 名曰春秋毕竟具四时以春为首不应如秦史以冬
 为首也若夫子假春以立义则鲁史旧文宜如何写
 七月之诗曰七月八月九月皆夏正见得殷以前未
 尝改也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皆周正改月之證多
 于周书见之安知周家之历不以子月为春正月如
 春秋之文耶华翁此说亦有思量但周书惟三月哉
 生魄惟二月既望在十有二月惟三月之类并不曾
 以时冠月汲冢竹书文字之最古者虽战国策士诬
脚气集 提要 第 26a 页 WYG0865-0518a.png
 先王以诱时君然不可谓非先秦古书也其书无月
 则书年有月则书月他是寅正写时为顺尚且如此
 何况建子不是春乃写个春字非史氏职分所敢也
 此一字分明是圣人所书程子春秋云天时正月王
 正示人君当上奉天时下承王正明此义则知王与
 天同大而人道立矣此说不可昜若从来有冬字而
 圣人改为春则圣人不是若从来无冬字圣人假天
 时立义其假其立有不可
脚气集 提要 第 26b 页 WYG0865-0518b.png
公及邾仪父盟于蔑程子曰誓以结信出于人情先
 王所不禁也后世屡盟而不信则罪也诸侯交相盟
 誓乱世之事也此语极其完全是与不是皆已著明
 胡氏传刑牲歃血殆不获已即位之初而汲汲以求
 焉恶隐公之私也此语已是伤巧张主一云书公之
 及盟以讥其徇习俗之私而不出(一本有/于字)由衷之信
 鲁邾之好卒不能以久成尤巧矣圣人春秋写一句
 在这里则物无遁形如何有许多工夫讥人圣人固
脚气集 提要 第 27a 页 WYG0865-0518c.png
 有特笔处却不在此只消写一句是非自见私意不
 公也见屡盟长乱也见好不久成也见
公羊及者何与也此说是及犹汲汲也便不是谷梁及
 者内为志亦不是故刘氏曰及齐高傒盟及晋处父
 盟岂复内为志耶
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写此一句便见赗诸
 侯之妾毁坏纲常更不必问其他书法天王两字春
 秋方是此第一句书王室事之不可不书天王继天
脚气集 提要 第 27b 页 WYG0865-0518d.png
 为王举动如此言外自可见春秋只消如此平看
朝廷禁捕蛙以其能食蝗也周礼蝈氏掌去蛙黾焚牡
 菊以杀之又曰以其烟被水则水虫无声是恶其声
 之聒人有甚害处似乎前后数官皆是后来方术此
 处不可晓林少颖谓狸歌之愈鼠鸡助之(阙/) 也痿
 膏之杀鳖鳖荆之中猬坏漆以蟹浣锡以鱼散血以
 藕皮毁金刚以羊角皆出于自然之理所谓知实(一/作)
 (变/)化之道而知神之所为也然圣人不应为虾蟆声
脚气集 提要 第 28a 页 WYG0865-0519a.png
 闹特为置官周礼此处甚多
叶水心辟系辞得崇高莫大乎富贵一句以为奇货屡
 屡言之谓为语言大病若据说似亦惑人崇高莫大
 乎富贵有甚怪异辨上下定民志天大地大王亦大
 富贵极于君崇高莫大于君初非异说
禅家之法只是要人静定痴守一句更不思别路久而
 自能通达此吾儒至诚如神之绪馀吾儒公漙他只
 是自私他要不落窠臼诚是不落窠臼然亦有可抟
脚气集 提要 第 28b 页 WYG0865-0519b.png
 摸者问如何是佛祖西来意曰庭前柏树子此语最
 好是吾儒一个仁字也如何是佛曰乾屎撅谓前人
 往矣我自当作工夫说前人甚么此句与吾儒别有
 问请师安心曰将心来与汝安百丈谓沩山曰汝拨
 炉中有火否沩山拨云无火百丈起深拨得火云此
 不是火吾儒亦如此教人但今听之者不把作事看
 反不如他能信向服行也然既曰悟道必当首先悟
 吾父母是如何三纲五常身体发肤七颠八倒反借
脚气集 提要 第 29a 页 WYG0865-0519c.png
 吾儒名分之说与四海五湖无所系著之人捏今交
 道而自谓高于一世而人亦以是高之然若无朝廷
 见成饭与吃见成法与维持亦定坐禅不成也
曾子问礼于孔子如此其细密如檀弓所载乃件件不
 如子游记礼者但欲尊崇礼家借曾子之大名而抑
 之又借子游之名而入于礼家且未小敛则裼裘此
 是当时之礼闾巷之人亦能之何足以誉子游至于
 主人既祖特敬曾子之来反柩而受吊虽世俗亦知
脚气集 提要 第 29b 页 WYG0865-0519d.png
 其不可也
程子令人类聚论语言仁处玩味此最切于教人仁实
 是难训看来看去自晓得可也上蔡识痛痒之语亦
 切盖出于程子痿痹不仁之意愚尝讲程子观鸡雏
 可以观人仁说得几句自谓有功于诸儒
张主一有春秋集注集传予未尝见忽得本于瑞州守
 董华翁盖其刻在瑞州见惠新本也病中未及看偶
 华翁归自朝盛称之方能略看中间义理自善但春
脚气集 提要 第 30a 页 WYG0865-0520a.png
 秋一书质实判断不得文公论之详矣除非起孔子
 出来如范明友好再生说当时之事与所以褒贬去
 取之意方得今作集注便是要质实判断了此照语
 孟例不得语孟是说道理春秋是纪事且首先句便
 难明了惠公仲子不知惠公之仲子耶或惠公同仲
 子耶尹氏卒一边道是妇人一边道天子之世卿诸
 儒讥世卿之说自是明训恐是举烛尚明之论理自
 是而事则非也此自是一说至于三统之说予尝以
脚气集 提要 第 30b 页 WYG0865-0520b.png
 告华翁华翁亦以为未稳暨再阅至夫人子氏薨忽
 云不书葬者妇人从君故君存则葬礼未备待君薨
 而合祔也夲朝后虽先崩必俟合葬于山陵盖古之
 遗制与此说可骇此看先儒之言不分晓而又不晓
 事也榖梁云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程子云公
 在故不书葬于此见夫妇之义矣此不过所尊有嫌
 遂不书葬耳安得待君薨而合祔也夲朝后先崩必
 备葬礼而葬但未归太庙而神主享于别庙暨帝崩
脚气集 提要 第 31a 页 WYG0865-0520c.png
 既葬然后以神主合归于太庙典故甚明安得如张
 氏之言也魏徵谓太宗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
 陵臣固见之是太宗后之葬而陵名且定张氏何不
 知之
明道先生说今学者敬而不见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
 亦是太以敬来做事得重此恭而无礼则劳也恭者
 私为恭之谓也礼者非体之礼是自然底道理也只
 恭而不为自然㡳道理故不自在也人把礼者非体
脚气集 提要 第 31b 页 WYG0865-0520d.png
 之礼作句所以都说不得礼者非体之是一句礼是
 自然底道理是一句礼者不是将我身体得出来乃
 是自然底道理才说体之则便非自然便身与礼为
 二
平翁先生送乃子温倅清父生日以香一片写四句其
 上云始于克已终于舍已圣学终始有立卓尔永嘉
 名公多有跋皆不能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此颜子克已处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
脚气集 提要 第 32a 页 WYG0865-0521a.png
 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此颜子舍已处也
 二已不同私者既尽八荒洞然不见人我之异其始
 终如此(跋字下有/一予字)
尧民击壤自唐以来画为图乃是行坐捧腹牵挽快乐
 之样李伯时临本极佳不见所谓击壤者艺经谓壤
 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寸阔三寸将戏先侧一
 壤于地远二十四步(一本作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
 为上此戏甚好比之投壶尤见为朴质也然予谓此
脚气集 提要 第 32b 页 WYG0865-0521b.png
 说亦未必然壤即泥也以手拭(一本/作式)杖击壤以为音
 节而歌其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
 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真是太平之语真好文章立我
 烝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更好
晦翁语录云吴公济云逐日应接事物之中须得一时
 辰宁静以养卫精神要使事愈繁而心愈暇彼不足
 而我有馀其言虽出于异说而试之亦略验岂周夫
 子所谓主静者耶予谓此恐未必文公之言文公云
脚气集 提要 第 33a 页 WYG0865-0521c.png
 寂者无时而不感感者无时而不寂又何健羡于一
 时之宁静一时之宁静又足以方周子之主静耶然
 而其说自好以邢和叔之意初学得此岂不甚善
平翁先生云有人一子名光一子名梵一子名晃其父
 远出不归光者子细探其踪迹知其北往求之幽燕
 梵者子不细探讨乃求之南闽晃者在家嬉游而已
 一日光者得其父以归梵者索然而归光以责梵晃
 亦以责梵光可言也晃不可言也梵虽行路差尚曾
脚气集 提要 第 33b 页 WYG0865-0521d.png
 求父也晃坐于家不曾求父乃责梵之不善于求父
 今之人未尝求道而空空以议人何以异此释氏行
 路差尚曾求道也
董公遮说汉王一事人以为汉王得此正大之论而汉
 业成于此按董公言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
 事故不成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王放弑其主天下
 之贼也大王宜率三军为之素服以告诸侯而伐之
 则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王之举也于是高祖为
脚气集 提要 第 34a 页 WYG0865-0522a.png
 义帝发丧率诸侯兵五十六万讨羽入彭城一时响
 应甚么气势而高祖入彭城之后乃收美人货赂置
 酒高会此是为义帝发丧耶高祖不是三王骨子夲
 意不是伐罪救民得董公此说且做一个题目既得
 志便掉了羊质虎皮事体便败项羽大破汉兵获太
 公吕后高祖之狼狈未有如此役也如此则反是董
 公误之其曰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此是谋利计功之
 说诸葛孔明定不如此说
脚气集 提要 第 34b 页 WYG0865-0522b.png
先主问孔明谋伸大义于天下而孔明乃答以刘璋闇
 弱可取此是伸大义乎盖史家阙文或承袭魏氏私
 史也行不义杀不辜以为兴国之基孔明为之哉刘
 璋之父刘焉汉之贼也初以益州有天子气求领益
 州此意己可诛未几有董卓之乱诸镇皆起兵讨贼
 焉亦起兵不讨贼遂据益州杀汉中太守断蜀道帝
 使其子刘璋谕旨璋不反命遂留蜀焉自作乘舆任
 政贾龙讨焉不克当时黄巾既定董氏又灭刘虞死
脚气集 提要 第 35a 页 WYG0865-0522c.png
 节曹操未动汉之亡刘焉为之首也焉死而璋产悖
 逆相承曹操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止可徐图未易轻
 举孔明欲伸大义安得舍璋而他务乎灭刘璋正是
 为汉讨贼既讨贼遂据以为资以俟驱驰于中原孔
 明之规模如此史不足据也魏晋之史皆是魏边人
 为之当时汉家忠臣被他埋没多少
孔子门人与孟子门人不同孔子门人只有陈子禽识
 见卑下三番开口都不成说话孟子门人都低如公
脚气集 提要 第 35b 页 WYG0865-0522d.png
 孙丑万章之徒有甚难疑答问枉教孟子应他如此
 乐正子克之外尚有充虞
金国以赵妃亡盖天意耶
颜子问仁章程子曰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仲弓在邦
 无怨在家无怨程子亦只就仲弓自说如求仁得仁
 何怨之意不干别人事朱子则曰一日克己复礼则
 天下皆与其仁又曰在家无怨是一家归仁在邦无
 怨是一邦归仁至颜子则天下归仁人以吕与叔八
脚气集 提要 第 36a 页 WYG0865-0523a.png
 荒洞然皆入我闼为非乃又自载程子事事皆仁之
 说于集注毕竟两存自善愚尝记得朱子语录有一
 段云克己复礼为仁言一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
 胸中薰然慈祥恺悌视天下之物无一不在吾所爱
 之中也尝题在窗中今语录寻不见从弟子刚云此
 是初年之说然似语录之说亦不可破反更安稳真
 个一日克己复礼天下有归仁之理但就身上推不
 务于外不知文公去取之本意如何
脚气集 提要 第 36b 页 WYG0865-0523b.png
李邕文章声名在唐甚盛所谓干将镆铘谁敢交锋者
 予家无李邕集曾见其自书数碑乃其自作者理不
 成理文不成文仅足资笑其曰性有习道有因止于
 心友于照习也者坐乎树居乎上因也者他添两个
 者字移撷两句前后以为奇也岂不可笑如此甚多
 其形容麓山寺云化城未真梵天犹俗僧家只是广
 张天也不如他(一本有/而字)所以佛坐其上而天居其下
 佛非今人所见可以愚世俗麓山不过是个寺院也
脚气集 提要 第 37a 页 WYG0865-0523c.png
 如此广张岂不为识者所鄙
大凡得誉过当适足为累郑文宝诗云秋阴漠漠秋云
 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
 吹笙夲是好诗晏元献公题其后云此诗在处当有
 神佛护持一誉之过再看此诗便索然矣有甚不可
 及处谁不会做
有子本是好人挈将起来要当孔子被曾子说出便无
 光了且添史记许多谤议至今为笑前辈曰君子不
脚气集 提要 第 37b 页 WYG0865-0523d.png
 欲多取名自古只有人不知不愠之君子岂有取名
 之君子然若为下等说亦可以定民志
梁智藏法师碑萧几撰序湘东王绎撰铭唐述(圣/颂)奚拘
 (一作/玽)撰序吕向撰颂宗圣宫碑欧阳询撰序陈叔达
 撰铭夲朝不曾见出二手者恐亦有之謏(先子切/小也)
 未之见也
先祖赠傅上舍诗傅上舍数年后来云被好事者收了
 再求先祖写先祖不肯愚亦曾有诗赠人被其再来
脚气集 提要 第 38a 页 WYG0865-0524a.png
 求写便又与写此是轻不及前辈重厚处
文章可见兴亡可见时节未说道理且看文气大风起
 兮云飞扬兴国之言也妖姬脸似花含露亡国之音
 也(音一/作文)
偶步瓜园见有恶蜂捕一络纬上用口咬下用毒钉不
 堪其苦天地如何得知何所赴诉为之情怀不佳者
 数日
秦桧议和杀害名将后人犹以为爱东南金国迁汴之
脚气集 提要 第 38b 页 WYG0865-0524b.png
 时其直学士孙大鼎奏疏明言天会八年之冬诸大
 臣会于黑龙江之柳林相议谓宋臣如张浚赵鼎则
 志在复雠韩世忠吴玠则习知兵事既不可以威取
 复搆怨之良深势难先屈鲁王曰惟遣彼臣先归因
 示恐胁而使之顺我佯不从而勉强听之忠献王曰
 汝言是矣谁可使者忠烈王曰张孝纯可忠献曰此
 人在河东失节人谁不怨便去如何得位得志只有
 桧可用初言(一作初/来说)赵氏得人心必将有所推立说
脚气集 提要 第 39a 页 WYG0865-0524c.png
 张邦昌不为人悦服不及半年其言皆验我喜其人
 置之军中间语以利害桧谓南自南北自北且许说
 某着手时只依这规模今只用兵南亦未必终弱若
 纵其归国必是得志可济吾事是时南人羁困桧独
 温足果至彼得权位而谋始行废刘琦韩世忠张浚
 赵鼎杀岳飞而南北之势定忠烈王德之誓书之中
 必令不妄易首相而桧亦阴发宇文虚中之逆以报
 德表里恐喝一如忠献所料诛废其喜事之将相定
脚气集 提要 第 39b 页 WYG0865-0524d.png
 南疆北界之画秦桧自谓欺世不料后日金人自言
 之南迁录甚详当时胡编脩铨乞斩桧以谢天下岂
 为过论而后世至今有为桧出脱者可痛也
赵挺之除门下侍郎邹浩在贬所有诗云促膝论心十
 二年有时忠愤泪潸然不闻一事拳拳救但见三台
 每每迁天地岂容将计免国家能报乃身全他时会
 有相逢日解说何由复自贤句句好至今尚感动人
 予不晓音律觉其声音亦怨挺之为相子孙不吃着
脚气集 提要 第 40a 页 WYG0865-0525a.png
 到今日至如此诗千古削不去陈后山亦奇特拜祁
 遇寒情愿冻死不肯着他絮袄
诗传一出读书尽废真是著书手段其曰某传则不掩
 众人之长矣要好于前面纲领以后为列诸家名氏
 使之有传亦是美事此书不比论孟经大炉韝自和
 鸣挚别以下皆是取之诸家见成言语若不得前人
 先有此训诗亦懵然也
物理难知诗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
脚气集 提要 第 40b 页 WYG0865-0525b.png
 之直传到汉扬子云犹曰类我类我蜾蠃取螟蛉产
 子于其身上借其膏血以为养蜾蠃大螟蛉枯非变
 化也橘逾淮则为枳亦非也江南人有接树之法以
 橘枝接枳枳遂为橘其核不变再种则复为枳矣淮
 北之人不晓此也以此知古人之言亦有误者杜陵
 杜鹃诗云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亲(一作/嗔)殷勤哺其
 子礼若奉至尊亦不然杜鹃鹞属枭之徒也飞入鸟
 巢鸟见之而去于是生子于其巢鸟归不知是别子
脚气集 提要 第 41a 页 WYG0865-0525c.png
 也遂为育之既长乃欲啖母
晦庵既谓书序非孔氏作晦翁既没其门人后学如蔡
 西山诸人又皆确然以为是圣人之书然康诰篇分
 明是误往往圣人之笔不全矣西山并以康诰(一有/序字)
 为是依孔子说
予向作世运录时曾用晦翁说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
 先王辟避也管蔡流言周公避于东土星渚极以为
 然予后来思之居东二年东征又二年自我不见于
脚气集 提要 第 41b 页 WYG0865-0525d.png
 今三年其实只二年其辅成王幼冲之时亦浅矣蔡
 仲之命辟管叔于商依然辟是法字后来道统录中
 分纪遂依古说华翁极以为非遂又为改之晦翁辨
 得自明有益世教只是算年有些远两存之以俟后
 人
春秋传序先说二帝而上次说三王次说三王既一复
 作如秦见子丑寅之建正杜撰起来建亥汉知三王
 是忠质文又求之于忠质文之外以智力为之此都
脚气集 提要 第 42a 页 WYG0865-0526a.png
 是欲仿古之迹而私意妄为者也夫子生于周末以
 顺天应时之治不复有二帝而上不可得而追也于
 是作春秋为百王不易之大法以三王之道正后世
 之人春秋之法行则三王之道兴不必远追二帝以
 上而三王之治可行于后世岂不天下太平其意如
 此前说圣王不复作是说三王后说圣王不复作是
 说二帝以上其间所谓虽欲效古之迹不是说效古
 人之道只是要效其迹他有子丑寅我便有亥他有
脚气集 提要 第 42b 页 WYG0865-0526b.png
 忠质文我便有智力以具仿效其浅也如此看方分
 晓不然不复作者既不可望仿古之迹者又不可用
 是绝后世于无人也文章难看
东坡万言书前面说时事尽好至于厚风俗存纪纲处
 便淡薄枯槁盖其本源处欠所以如此
忠信所以进德也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是进而
 未已居是居而不迁修辞立其诚且把修辞一件做
 题目非礼勿视听言动也在此居处恭执事敬与人
脚气集 提要 第 43a 页 WYG0865-0526c.png
 忠亦在此言忠信行笃敬也在此动容貌正颜色出
 辞气亦在此
古者祭天地皆天子行礼至唐开元礼始定自郊天之
 外馀使有司摄之后来遂为故事
格物是穷理不可易也而以格为至则有可筹绎者格
 于上下可以训至格物难以训至曰致知在至物非
 辞也愚尝谓格且比方思量之谓此为是此为非此
 为正此为邪此为轻此为重今之谚欲知轻重则曰
脚气集 提要 第 43b 页 WYG0865-0526d.png
 以称格之此字必有传承王篇云格至也量也度也
 广韵亦然彼之字义多出于古时经注格至也是出
 尧典注不知度也量也出在何处以此训格正与今
 文合向曾以告星渚星渚以面看屋久之无说致知
 在格物格物在致知之初
何曾日食万钱乃子何劭便日食二万谚云教奢易教
 俭难
平江吴国都嘉兴越地相去百四十里吴王远远经略
脚气集 提要 第 44a 页 WYG0865-0527a.png
 破楚败齐而不能退取湖杭以钱塘为界岂但夫差
 之愚其先世亦疏矣
畏厌(乙甲切通作/压履坏也)溺三不吊只是恶病欲染人如疫之
 类若说有畏而死则子畏于匡如何说
自先王之礼不行人心放恣被释氏乘虚而入而冠礼
 丧礼葬礼祭礼皆被他将蛮夷之法来夺了冠礼如
 他初削发受戒之类其叮咛告戒甚严古时亦能有
 几个好僧不比今时受戒方新出坛便破也丧礼则
脚气集 提要 第 44b 页 WYG0865-0527b.png
 有所谓七次之说谓人死后遇第七日其魄必经由
 一阴司受许多苦至于七七过七个阴司又有百日
 有三年皆经阴司夲是欺罔愚夫惑其说遇此时亦
 能记得父母请僧追荐谓之做功德做功德了便做
 羔饭谓之七次羔饭随家丰俭今读书人既辟佛老
 不用其说而于吾礼之中自不曾尽朝夕奠无(一作/非)
 奠朔望无朔望饮酒食肉若罔闻知是夷狄之不若
 也葬是顺火化是逆今贫民无地可葬又被他说火
脚气集 提要 第 45a 页 WYG0865-0527c.png
 化上天葬礼亦被夺了施斛一节既荐祖先又与祖
 先请客而共享之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盖是理
 之必然后世小人但知自已饥饿何曾有思亲之心
 往往虽有子孙亦是若敖如此则施斛请客之说宁
 可信其有不失为长厚也毕竟是一个祭祀以僧代
 巫而求达于鬼神请父母而又与请客致死致生之
 道容或有是理也予先室死曾施斛祭之友朋来问
 云君素不信佛老何为施斛予曰我自不信我自施
脚气集 提要 第 45b 页 WYG0865-0527d.png
 斛既而友人吕居中云郑慥堂先生亦不信佛老亦
 不废斛曾有所感也以僧代巫却要择僧
渊明送一仆(今作/力)与乃子助其薪水之劳而曰彼亦人
 子也见得渊明知道王褒僮约无此事以文为戏后
 世虐用其下者乃以为口实可叹也
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
 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出纳之吝比
 上似轻何以亦谓之恶朱子谓当赏不赏当罚不罚
脚气集 提要 第 46a 页 WYG0865-0528a.png
 亦甚计利害看来上三件是阳恶下一件是柔恶其
 害一也集注引项羽刓印事项羽妇人之仁高祖在
 掌握内不能杀虽粗暴只是柔恶谓之有司堂堂主
 人只做得一司一职之事也
章雪崖平江隐君子也不曾见晦翁而时时有书问道
 晦翁答书见存有时常高声云世纷如何汨没得自
 家可以见其胸中之所存也顾斋胡文淳尝从之此
 顾斋说予每书此句于扇上人知敬圣贤之言方可
脚气集 提要 第 46b 页 WYG0865-0528b.png
 读书
檀弓曰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注谓父母形体在此
 礼其神也此今祀后土之礼也仪礼不说
易六经之祖河图易之祖
魏文侯自请于周为诸侯田和迁齐康公又为之请为
 诸侯吾以为卜子夏段干木耻矣
古者人鬼不相袭而相得也后世人求鬼鬼求人鬼亦
 非其鬼矣
脚气集 提要 第 47a 页 WYG0865-0528c.png
白乐天长恨歌叙事详赡后人得知当时实事有功纪
 录然以败亡为戏更无恻怛忧爱之意身为唐臣亦
 当知春秋所以存鲁之法便是草木亦将不忍盖祖
 父与身皆朝廷长养不可谓草茅不知朝廷吾之此
 说不是不容臣下做此语但有恻怛忧爱之心语言
 自重
颖考叔取蝥弧以先登纯孝者如此乎庄公受许之后
 其愧辞如此许又非其不共戴之雠
脚气集 提要 第 47b 页 WYG0865-0528d.png
张良弟死不葬虽以良之功名不可掩也史之有功类
 此也
天生烝民其命靡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初秉于天
 者无不具此良心而全归者鲜矣故曰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使天命之常者其功乃在人
无适也无莫也无可无不可也义之与比可以仕则仕
 可以止则止也不独论仕止
谷永云楚王绝丹姫以成霸功应劭注汉书便撰个丹
脚气集 提要 第 48a 页 WYG0865-0529a.png
 姫出来谷永集中乃夏姫也解注难看如此
崔浩谓老子非老𣆀所著此说可信
蘧伯玉信君子矣不若史鱼之直谏君之言也
圣人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而荀子曰
 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䲡不如盗也然则圣人亦被
 史鱼瞒了荀卿无忌惮
田单宣言令燕军劓齐卒掘齐人墓烧死人以激齐军
 之怒此当时策士形容田单谋策过当之言若果如
脚气集 提要 第 48b 页 WYG0865-0529b.png
 此足以亡齐决不足以复齐也(一作决不/能复齐也)
章雪崖有诗云掩关作夏计长日独清坐戎葵竞自花
 安榴粲成朵时芳讵容歇幽赏无不可微风忽吹来
 谅亦深知我可以见其胸次
绍兴间有钱弼者镇江士人喜谈兵能以气运推胜负
 绍兴辛巳金亮入境弼曰此耶律德光帝巴气运也
 亮果死又言秦庄襄王甲寅始皇即位是岁汉高祖
 生成帝宠赵后姤乱帝无嗣绥和二年乙卯岁召定
脚气集 提要 第 49a 页 WYG0865-0529c.png
 陶恭王之子立之是为哀帝改建平元年是岁光武
 生后唐天成元年洛阳大乱明年丁亥岁而夲朝太
 祖生于洛阳靖康之变北敌侵陵建炎元年丁未高
 宗即位于南京而金人伪立张楚子河北是岁孝宗
 生其言甚历历也孝宗真应恢复之运极有志焉而
 光尧以艰难之馀爱兵惜民往往宽之士大夫习安
 既久置之度外惟一陈同父以书生慷慨议论乃共
 骇愕以为怪人遂使金国侥倖少延水旱凶荒渐渐
脚气集 提要 第 49b 页 WYG0865-0529d.png
 自亡人事有负于天矣
北极正乎上南极正乎下故日月经星之运日日而然
 时时而然千万岁而然天之有静也春游过东三万
 里夏游过南三万里秋游过西三万里冬游过北三
 万里地之有动也天主于动所以有静者地镇之也
 地主乎静所以动者天挟之也天而无静则无昼夜
 地而无动则无寒暑(此下一有/旧今二字)
心生道也是总说人物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方是说
脚气集 提要 第 50a 页 WYG0865-0530a.png
 人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
 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说话仲弓可使南面而樊
 迟圣人分付更无两样南面者亦当如此农圃小人
 亦当如此
程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释氏所谓识心见性是也
 若存心养性一段则无矣愚谓释氏但能存其无用
 之心养其无实之性却不尽心知性也
脚气集 提要 第 50b 页 WYG0865-0530b.png
予登筼窗先生门方逾弱冠荆溪吴明辅先从筼窗已
 登科声誉甚振长予十有三年予系晚进筼窗一旦
 于人前见誉过当同门初不平久方浃洽相与作为
 新样古文每一篇出交相谀佞以为文章有格归呈
 先祖乃不悦私意谓先祖八十有馀必是老拙晓不
 得文字顾首顾尾有间有架且造语俊爽皆与老拙
 不合也既而先祖与筼窗皆即世吾始思念六经不
 如此韩文不如此欧苏不如此始知其非既而见立
脚气集 提要 第 51a 页 WYG0865-0530c.png
 斋先生见教尤切后以所作数篇呈之忽贻书四五
 百言痛说水心之文是时立斋已登侍从其意盖欲
 痛改旧习不止如前时之所诲也予此时文字已自
 平了但犹有作文之意而自家讲习多为外物所夺
 然未尝不自知先曾有诗呈立斋先生云童牙苦呫
 毕嚼瓜灯烬烂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精微隔几
 尘健笔抵流湍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千葩惭一
 实本根耐岁寒先生甚喜常常吟咏顾昏懦不能
脚气集 提要 第 51b 页 WYG0865-0530d.png
 大激励盖知世间学问只有一路矣先生不以文名
 而论作文之法极是切至予后来少作文字而旧习
 却都忘矣明辅终身守此一格初学者甚向之更以
 为好官职日进宾朋交接而明辅愈不得以自觉其
 非可念也
吴明辅为国录予偶在京相见便说其斋居赋此是尊
 兄少年之文可以删去明辅颇矜持(一有此/篇二字)以此言
 为骇予告之云突梯者之无耻兮踰垣者之为隘要
脚气集 提要 第 52a 页 WYG0865-0531a.png
 折衷于两可兮庶吾道其无悔如此则是处此身于
 突梯踰垣之间突梯是何等人明辅谓予不看上文
 予云只四句连续分晓何用看上文上文云颜陋巷
 以扫轨兮轲走死乎车轮如此则必有一个是踰垣
 一个是突梯明辅无说予意其后来改之有传其后
 来所印荆溪集则俨然在第一篇不易一字不知其
 意如何他不是全晓不得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文王卦辞元亨利
脚气集 提要 第 52b 页 WYG0865-0531b.png
 贞本只两意元而亨利于正而已今诸卦都是如此
 孔子文言自以所见折作四字说自是一项道理然
 非文王系卦之本意也孔子到此却又就文王本意
 作两件说自乾元发出豁达呈露生意遍满无不亨
 通所谓始而亨也然皆可见者气也须有理主于其
 中何尝有不好底生意盖纯粹至善(一有/是字)乾德之本
 然乾之性情只是利于正也乾之情性如此则凡资
 始于乾者皆如此是故人可以为善不可以为恶盖
脚气集 提要 第 53a 页 WYG0865-0531c.png
 其夲来情性只利于正也
吴潜在经筵曾说学以聚之是圣希天仰观俯察天学
 也问以辨之是贤希圣君畴务成之学人学也予尝
 辨其过当学以聚之即是慱学问以辨之即是审问
 明辨圣人问以辨之在贤人问便着审辨便着明又
 著谨思只争此耳圣希天是纯亦不已
象山谓仲弓胜颜回盖见圣人所语颜子大段用力而
 语仲弓则似不甚费力便是仲弓强了不知颜子有
脚气集 提要 第 53b 页 WYG0865-0531d.png
 这力得用故圣人教他用了一切扫令净洁免得次
 第逐件尽有辛苦他人无颜子之力若教他如颜子
 之用便是不量力且当旋旋做去他日工夫亦到有
 力可用之时一扫净洁之境三省吾身是曾子出门
 如见大宾之时斯远鄙倍是曾子克已复礼之时但
 看他力到力未到易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非礼勿
 履此是甚等气势如何教仲弓便做得
两赤壁赋见得东坡浩然之气是他胸中无累吐出这
脚气集 提要 第 54a 页 WYG0865-0532a.png
 般语言却又与孟子浩然不同孟子集义所生东坡
 是庄子来人学不得无门路无阶梯成者自成攧者
 自攧不比孟子有绳墨有积累也本朝过岭诸贤虽
 不怨尤亦不快活东坡七千里渡海有是快活海涛
 涌汹则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吾侪必济又曰平生万
 事足所欠惟一死海外诸诗甚佳著论尤奇其曰武
 王非圣人自是怪说而观过知仁见得此老忠义之
 气峻极可畏虽武王亦不顾皆是浩气刘元城先生
脚气集 提要 第 54b 页 WYG0865-0532b.png
 云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在
 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祐则虽与温公
 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人也惟己之是信是
 他浩然
西伯戡黎窃恐是武王诗中载文王兵事如崇如密如
 昆夷甚详不见说黎史记载武王亦曾为西伯矣第
 康节经世书纣二十年西伯戡黎二十三年文王薨
 遂命武王为西伯恐康节能推其实予于世运录亦
脚气集 提要 第 55a 页 WYG0865-0532c.png
 只依康节也
桀以三十三年始嬖妺喜纣以八年始嬖妲己周幽王
 以三年始嬖褒姒既是康节推出必是实也
先祖尝言韩信枉屈诛夷千古无人与他辨说愚曾见
 朱文公语录云韩信反无證佐可谓见破史书惜乎
 只说一句便休不做一件事看与他溅洗他是个人
 物不可教他(一有/既字)枉屈死又枉屈被后世骂击壤集
 有十诗中间两篇云韩信事刘元不叛萧何感汉意
脚气集 提要 第 55b 页 WYG0865-0532d.png
 生疑当初若听蒯通语高祖功名未可知又云韩信
 恃功前虑寡汉皇负德尚权安幽囚必欲擒来斩固
 要加诛甚不难
大田王老先生讳象祖字德甫尝以文见水心水心所
 谓尘垢拭杯案者也其文简古老健虽筼窗亦畏之
 第于𥚹不及筼窗圆活然非有意不为文非有味不
 为句尤未易及但所见自僻尝有诗云皋夔周公佐
 中古萧曹房杜兴汉唐因时因事修治效不谈道学
脚气集 提要 第 56a 页 WYG0865-0533a.png
 亦何妨此意到老强项予弱冠时尝投其书答书有
 云文字之趋日靡矣皇朝文统大而欧苏曾王次而
 黄陈秦晁张皆卓然名家辉映千古中兴以来名公
 钜儒不自名家张吕朱氏造儒术而非文艺独水心
 持作者之权一时门人孰非升堂孰为入室晚得陈
 筼窗而授之柄今筼窗之门亦夥矣求其可授者未
 有也人才之续绝天运之盈亏也斯文之隆替国家
 之治乱也前者夐出后者貌然则识者惧矣乡邦之
脚气集 提要 第 56b 页 WYG0865-0533b.png
 彦嘲风露而写光影借比兴而盗离骚句吟字鍊岂
 无一得而与之读檀弓谈左传评国语及太史公贾
 谊扬雄韩柳欧苏之作求其一言之几于道莫得也
 议论甚不是文章自好甚么文气(气疑/作柄)未有可授者
 也元云求其可授者未有也以纸帖其上云未有可
 授者也今真迹尚存王行志编其先集求序于荆溪
 改作可授者可数也盖恐荆溪以为妨也
东坡每健羡白乐天乐天如何敢望东坡东坡大节照
脚气集 提要 第 57a 页 WYG0865-0533c.png
 映古今乐天些小升沈便动色力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
 人以栗曰使民战栗此句是周人之言当时周人自
 失言了宰我不当举出故圣人曰成事不说遂事不
 谏既往不咎其说晓然
唐诂酒诰梓材断然武(阙/) 封康叔之书不但朕其弟
 小子封之可證也管蔡以武庚叛幸而获平是当时
 至大至重之事更不引一句分明是武王时诰命然
脚气集 提要 第 57b 页 WYG0865-0533d.png
 此一段事后人说(阙/)得并无考处其有考处皆成王
 也郑康成不足信太史公亦是成王太史公又不
 信左传载卫祝鮀之言亦是成王方道兄弟皆武王
 所封而周公封鲁又是成王诗颂分明载也且当时
 若已封武庚则(阙/)邦无得封卫若已封卫则弼鄘卫
 无得与武庚及三监岂武王当时已作诰命将封康
 叔又思以旧地存武庚既平武庚成王始宣武王之
 诰以封康叔耶不可晓也
脚气集 提要 第 58a 页 WYG0865-0534a.png
东坡超然台记中数语本是习凿齿旧文东坡蹈袭之
 一入东坡手精神百倍不是吃烟火食人说话习云
 每定省舅家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
 白沙思凤雏之声北临焚墟存邓老之高南眷城邑
 怀羊公之风若乃魏武之所置酒孙坚之所陨毙遗
 事犹存碌碌凡士安足以感其方寸哉东坡云园之
 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
 意肆志为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远若近庶几
脚气集 提要 第 58b 页 WYG0865-0534b.png
 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庐遨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
 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甚是妙语人能推此便可晓做文字之法然自古大
 文章之家只有东坡不怕蹈袭馀人当谨
尧之九年洪水不是经年经岁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盖
 有滔天之时亦有稍退之时只因下流壅塞所以遇
 洪流暴涨便滔天也使怀山襄陵之久民何所得食
脚气集 提要 第 59a 页 WYG0865-0534c.png
 人类将灭岂但咨怨昏垫而已禹又何所措手足只
 是川流有梗如龙门等处素来逼侠又添淤塞所以
 不胜得暴涨霜降水涸之时亦必能退尧时必是四
 时雨多昆崙盐泽凡上流诸处必是泛滥下面阻障
 未开所以只见尧时大水今山各有溪去处或有山
 阻之遇秋雨淋淫濒溪者必被此害民避水下屋脊
 有骑屋漂流者安土重迁昏垫怨咨而已水退又作
 生产作业
脚气集 提要 第 59b 页 WYG0865-0534d.png
  咸淳甲戌冬伯父脚气病作时以书自娱随所见
  而录寖复成编因目曰脚气集嗣岁春仲不幸倾
  亡亦绝麟之笔也凡平昔有书之别帙者可胜纪
  哉兵火祸滋咸为煨烬惟赖此编之独存亦云幸
  矣从子惟一百拜谨识
  此书乃管而敏家藏本借录于城南寓舍映雪竹
  斋时吴元年岁在丁未腊月二十八日庚午华亭
  孙道明叔时年七十有一
脚气集 提要 第 60a 页 WYG0865-0535a.png
 
 
 
 
 
 
 
 
脚气集 提要 第 60b 页 WYG0865-0535b.png
 
 
 
 
 
 
 
 脚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