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x 页
愧郯录卷十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865-016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十一(五则/)    宋 岳珂 撰
   制举科目
制科之设自汉有之矣至唐而其名特多犹止于御试
策而已国初制三科一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曰
经学优深可为师法三曰详閒吏理达于教化并州府
解送吏部试论三道共三千字以上当日内取成文理
优长人物爽秀者中选而设科之后竟无试者乾德元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865-0163d.png
年正月十五日始诏不限内外职官前资见任黄衣布
衣并许直诣閤门进奏请应朕当亲试以进时贤下诏
之七十五日而前博州军事判官颖贽首应诏自荐临
轩召试贤良科称旨遂拜秘书省著作郎其四年贤良
科则又有姜涉经学科则有郝益出焉五月二十七日
艺祖御紫云楼策试而陶榖窦仪王著卢多逊王祐尹
拙姚恕冯英并命参校涉等皆以疏略赐罢犹赐酒食
以遣之定陵右文益笃斯志林陶应制举试学士院不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865-0164a.png
及格犹赐同进士出身见于咸平三年四月十五日之
诏其市骏骨之意灼然可见矣然乾德紫云之试距今
三十有四年元无一人嗣膺此选不知中间何时遂增
学士院一试也明年四月十三日始以贤良科试查道
陈越王晓而李邈鲁骧不入等其八月十日又试何亮
孙暨孙仅丁逊皆入第四等及第四次等考官宋白梁
周翰师颃李宗谔赵安仁薛映杨亿殊不闻前有别试
亦无学士院考定之文至景德二年之七月十八日诏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865-0164b.png
复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材识
兼茂明于体用武足安边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等科诏
书有曰宜委中书门下先加程试如器业可观具名闻
奏朕将临轩亲试则未御试之前再加一试疑自此始
然贤良方正之举得人仅在四年之前而诏乃明言复
置此科殊不见罢科之日为不可晓也明年七月二十
九日以考定官迥重考官吕文仲吕祐之戚纶陈彭
年所考当应制举人所纳文卷付中书详较会要书其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865-0164c.png
事以为真皇之意盖恐遗才当是所考有不中格者而
复加详审尔此仅与今进卷策论付侍从后省看详者
同而非试也八月二十二日诏赵宗古陈绛令狐颂陈
渐陈贯令依例付中书试盖即前详较不中者之姓名然
中书所试亦未详以何等文字九月十七日御崇政殿
策试乃钱易石待问二人又与前名不同考之登科记
则言二年之诏已有委中书试论六首之旨是年乃不
纪论题又明年中书门下考试陈绛夏竦乃肇见六论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865-0164d.png
一曰定四时别九州圣功孰大二曰考定明堂制度三
曰光武二十八将功业先后四曰九功九法为国何先
五曰舜典为禹勤事功业孰优六曰曾参何以不列四
此盖试论之始而绛又去年所召至今乃中者也自
是而后旷岁无之仁宗天圣七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复
诏置六科惟增详明吏理可使从政馀皆如景德之诏
是科元未尝罢而再称复置尤不可晓诏书又曰今复
置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博达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865-0165a.png
茂明于体用详明吏理可使从政识洞韬略运筹决胜
军谋宏远材任边寄六科应内外京朝官不带台省馆
阁职事不曾犯𧷢及私罪情轻者并许少卿监以上奏
举或自进状乞应上件科目仍先进所业策论五十首
诣閤门或附递投进委两制看详如词理优长具名闻
奏当降朝旨召赴阙差官试论六首以三千字以上为
合格即与御试又置高蹈丘园沉沦草泽茂才异等二
科应草泽及贡举人非工商杂类者并许本路转运逐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865-0165b.png
处长贰奏举或自于本贯投状乞应上件科目州县体
量实有行止别无玷犯者即令纳所业策论五十首本
州看详委实词理优长即上转运使覆更审访乡里名
誉选有文学佐官看详委实文行可称者即以文卷送
尚书礼部委判官看详选择词理优长者具名闻奏当
降朝旨召赴阙差官试论六首以三千字以上为合格
即与御试又置书判拔萃科武举其逐处看详官不得
以词理平常者一例取旨如违必行朝典仍限至十月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865-0165c.png
终以前具姓名申奏到阙更有合行事件委逐司条例
以闻其制加详矣明年六月十六日命盛度韩亿就秘
阁考试贤良科何咏茂才科富弼论各六首盖始就阁
试登科记明言茂才科六论与贤良同咏既有官弼为
进士当如诏书(阙/)贤良方正而下六科为有官者之试
高蹈丘园而下三科为未仕者之试其名不同而实一
耳景祐元年六月二十一日始于才识兼茂科得吴育
而张方平以进士中茂才宝元元年七月二十七日方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865-0165d.png
平又以秘书省校书郎再对贤良方正之策则是制科
人有再试再中者矣至皇祐元年八月二日上封者言
伏见国家每设制科以收贤科中选之后多至大用以
此知不独取于刀笔盖将观其器能也旧制秘阁先试
六论合格者然后御试策一道先论者盖欲探其博学
后策者又欲观其才用近来御前所试策题其中多问
典籍名数及细碎经义乃是又重欲探其博学竟不能
观其才用岂朝廷求贤材之意耶欲乞将来御试策题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865-0166a.png
中止令问事关治乱体系安危用之则明昌舍之则微
弱往古之巳试当今之可行者十馀条限三千字以上
成所对人若文理优长识虑深远其言真可行于世其
论果有补于时者即为优等若是文意平常别无可采
者即为末等量与恩泽所有名数及细碎经义更不详
问如此则不为空言可得实效诏撰策题官先问治乱
安危大体其馀所问经史名数自依旧制则其制益加
详焉至熙宁七年五月十四日以御试举人既有策从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865-0166b.png
中书门下之言并罢此举时吕惠卿力主之冯京力争
而不能得元祐元年闰二月二日用侍御史刘贽之言
复贤良茂才科明年九月二十四日首得布衣谢悰未
仕而中贤良科肇见于此绍圣元年九月十二日哲宗
用章惇李清臣郑雍之议又诏罢制科高宗中兴绍兴
元年正月一日德音首诏复置贤良一科且令讲求典
故于是仪曹之奏曰旧制科场年春降诏九月赴诏命
尚书两省谏议大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各举一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865-0166c.png
人不拘己未仕命官不拘有无出身仍以不曾犯𧷢私
罪充各具辞业策论五十篇分为十卷缴进入举词送
两省侍从参考分为三等文理优长为上等次优为中
等平常为下等考试缴奏次优以上召赴阁试今详
圣七年复置六科诏书首云皆考士节之无瑕采乡评
之共许嘉祐二年诏举九科亦令采察文行若不如所
举并坐举者四年旌德县尉汪辅之已试六论过阁及殿
试亦考入第四等而言者以无士行罢之故苏文忠轼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865-0166d.png
有云凡预言书之诏命已为天下之选人然犹使御史
得以求其疵谏官得以考其素一陷清议辄为废人盖
国家自昔制科取人中选之后多至大用其考察之严
不得不尔令乞今后遇有应者并须尚书两省諌议大
夫以上御史中丞学士待制三人奏举先考其素行无
愧于清议然后诏试举非其人者坐之其阁试旧制一
场论六首每篇限五百字以上题目于九经十七史七
书国语荀子扬子管子文中子正文及注疏内出内一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865-0167a.png
篇暗数一篇明数如绍圣元年阁试舜得万国之驩心
论出史记乐书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
得万国之驩心故天下治也此谓暗数谨事成六德论
出毛诗皇皇者华笺注此谓明数四通以上为合格仍
分五等入四等以上召赴殿试论引上下文不全上下
文有度数及事类暗数引不尽并为粗差翰林学士两
省官考试于秘阁御史台官监试及差封弥誊录官考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865-0167b.png
讫以合格试卷缴奏御前拆号窃详旧制兼注疏内出
题今复科之初欲权罢疏义馀依旧制诏疏义出题临
时取旨珂尝考之所谓旧制盖祖宗之制也自贤良以
至边寄谓之六增高蹈等三科谓之九此则甚明特所
举官之名称前乎元丰则不能详所出题之详略因乎
元祐而不能举遂使外台参荐之制尼不复见而临时
取旨之诏高宗犹意其更祖宗之已行益有以启上心
之疑而未之亟许焉明年正月二日遂下诏今后科场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865-0167c.png
复置贤良科举官缴词业一如仪曹之奏不复许在外之
明𫾻者至四年三月十一日七年二月九日十年三月
二十三日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十七年四月二日二
十年五月四日二十三年五月一日二十六年四月三
日二十九年三月十九日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凡
十一诏而迄无应书孝宗即位诏令郡国皆听荐举乾
道五年十一月四日始得李垕复就中书试焉尔后李
塾郑建德庄冶姜凯滕𡷫杜旟之流时不乏人或试而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865-0167d.png
不合或召而不试或荐而不召寥寥寂响迄未复振良
以此也按荐举之制咸平四年二月二十五日诏令学
士两省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诸司四品以上于内
外京官幕职州县官及草泽中举贤良方正之士各一
人三月十九日诏所举贤良方正应已贴馆职及任转
运使者不在举限天圣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屯田员外
郎刘夔请应制科翰林学士宋绶言其已任尚书六品
官罢之景祐元年二月四日诏六科今后应京朝官幕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865-0168a.png
职州官不犯赃罪及私罪情轻者并许应京朝官须是
太常博士以下不得带省府推判官馆阁职事并发运
转运提点刑狱差任者其幕职州县官须经三考以上
其见任合该移入沿边不般家地分及川广福建等处
者候回日许应高蹈丘园沉沦草泽茂材异等等三科
及武举应进士诸科取解不获者不得应庆历六年六月十八日诏自今制科并随贡举为定制须近臣论荐
无得自举嘉祐二年六月十九日诏自今太常博士而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865-0168b.png
下不充台省馆阁职及提点刑狱以上差任选人不限
有无考第并草泽人并听待制以上举即不得自陈内
草泽人并许本路转运使采察文行保明奏举如程文
荒浅不中选才行不如所举者坐之出题之制景祐四
年闰五月四日命两制各上策问参以经义元祐七年
月十一日诏秘阁试制论科于九经兼经正史孟扬
荀国语及注内出题其正义毋出又国初以宰相撰题
绍圣元年命翰林学士林希撰题乾道七年九月命宰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865-0168c.png
相叶衡撰题是皆国朝科目沿革之制先后互考尤可
见其变也初熙宁变更王荆公用事恶人议已欲撼成
制二年十二月九日始诏削制科恩数迄于罢举绍圣
章惇奏对遂有复科无补谢悰王当司马槱等皆极疏
谬之说是不足论而皇祐五年八月试者十八人时宰
相密谕考官只放一人过阁惟太祝赵彦若与选及对
策又黜之则深可为治朝惜若嘉祐八年六月十七日
诏制科十七人赵卨等权罢将来科场便赴秘阁就试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865-0168d.png
盖一时有所不暇非故事也然天圣嘉祐之诏绍兴之
议考之素行又为取人之要云
   追册后国初追册后始于孝惠建隆三年四月追册为皇后乾
德二年三月谥曰孝惠太常上议摄太尉皇弟开封尹
奉册继之者淑德懿德章怀章穆温成明达明节成穆
凡八行焉母后又不与也惟明道二年十月三十日追
册美人张氏为皇后十一月三十日诏追册皇后官告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865-0169a.png
焚黄进入内是时郭后正位中宫仁宗追念遗徽特崇
位号故不尽用后制然以俪体宸极乃舍册用告下侪
妃嫔虽曰欲从杀礼然予名捐实订礼者要失所据矣
其后温成卒奉册孙威敏沔以枢密副使力争不肯行
事亦可见当时之公议焉
   后陵名乐舞
国朝陵名自昌熙而下皆联永字定于宰臣皇后皆祔
葬或从姑未尝独制陵名上谥皆繇太常乐舞制于学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865-0169b.png
士如大安之乐虽定于皇祐三年七月丁巳然自开国之初建隆元年四月癸酉固已以十二安易周十二顺
矣惟章怀后追册以至道三年六月十三日降制而七
月二十四日直秘阁朱昂请上谥八月三日昂又上陵
曰保泰舞曰永和溯考是时诸后在清祏孝明曰惠安
孝惠曰奉安孝章曰懿安懿德曰顺安淑德曰嘉安章
穆曰理安又皆有乐曲名独此为不然殆不可晓且以
直秘阁而议典礼上庙谥制陵名定乐舞以后庙而特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865-0169c.png
起陵名且用二字皆典故所无也
   上后谥官
建隆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太常少卿冯吉上昭宪皇后
初谥曰明宪自后以为故事惟孝章以翰林学士承旨
宋白元德以秘阁校理舒雅章懿则命翰林学士冯元
如孝惠则阙上议之官温成则有赐谥之诏它皆以判
太常寺二卿之议而行之自慈圣光献以母仪四朝始
用翰林学士章惇仍始受成于祖宗之庙以后乃归之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865-0169d.png
翰苑以为常制章穆之为庄穆仍有吏部尚书张齐贤
等覆谥又不同云
   告谥祖庙
受后谥于祖庙自国初已有此议已而莫之能行昭宪
之谥建隆二年七月八日太常礼部言准诏议定皇太
后谥按唐宪宗母王太后崩有司集议以百官谥状读
于太庙然后上之取受成于祖宗之义也周宣懿皇后
谥号即有司撰定奏闻未尝集议制下之日亦不告郊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865-0170a.png
庙修谥册毕始告庙还读于灵座前诏从周制是初有
请而未从也孝明之谥乾德二年正月七日太常礼院
言按唐会要元和十一年顺宗皇后王氏崩谥曰庄宪
初太常少卿韦纁进谥议公卿集定欲告天地宗庙礼
官奏议曰按曾子问贱不诔贵幼不诔长礼也古者皇
后之谥则读于庙江都集礼引白虎通曰皇后何谥谥
之于庙又曰皇后无外事无为于郊所以必谥于庙者
谥宜受成于祖宗故皇后谥成于庙请准礼集百官连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865-0170b.png
书谥讫读于太庙然后上谥于两仪殿今孝明皇后
上谥望如旧礼诏令尚书省集官议定以闻是又惟从
其集议而已迨于神宗追孝仁祖为天下得人之德慈
圣光献凡礼皆异于前于是用翰林学士章惇之议始
集中书枢密院侍从官御史台五品尚书省四品诸
三品宗室正任团练使以上赴太庙行请谥之礼遂诏
作册宝告于天地宗庙社稷读于庆寿殿时元丰二年
十一月十三日也以后又有母后中闱之别盖有唐已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865-0170c.png
定之制有司屡请迄六世而后克从以是知议礼聚讼
岂不难哉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865-0170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