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864-072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梁溪漫志卷六      宋 费衮 撰
  成都大成殿
成都大成殿建于东汉初平中气象雄浑汉人以大隶
记其修筑岁月刻于东楹至今千馀年岿然独存殆犹
鲁灵光也绍兴丙辰高宗因府学教授范仲殳有请亲
御翰墨书大成之殿四字赐之其后胡承公(世将/)宣抚
川陜治成都诣殿周视栋梁但为易其太腐者增瓦数
卷六 第 1b 页 WYG0864-0728d.png
千而不敢改其旧云
  蜀中石刻东坡文字藁
蜀中石刻东坡文字藁其改窜处甚多玩味之可发学
者文思今具注二篇于此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劄子
学问日新下云而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于臣字上涂
去而字窃以人臣之献忠改作纳忠方多传于古人改
作古贤又涂去贤字复注人字智如子房而学则过改
学字作文但其不幸所事暗君改所事暗君作仕不遇
卷六 第 2a 页 WYG0864-0729a.png
时德宗以苛察为明改作以苛刻为能以猜忌为术而
贽劝之以推诚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好聚财而贽
以散财为急后于逐句首皆添注德宗二字治民驭将
之方先写驭兵二字涂去注作治民改过以应天变改
作天道远小人以除民害改作去小人以陛下圣明若
得贽在左右则此八年之久可致三代之隆自若字以
下十八字并涂去改云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
即如臣主之同时昔汉文闻颇牧之贤改汉文闻三字
卷六 第 2b 页 WYG0864-0729b.png
作冯唐论取其奏议编写进呈涂去编字却注稍加校
正缮五字臣等无任区区爱君忧国感恩思报之心改
云臣等不胜区区之意获鬼章告裕陵文自孰知耘耔
之劳而下云昔汉武命将出师而呼韩来廷效于甘露
宪宗励精讲武而河湟恢复见于大中后乃悉涂去不
用犷彼西𦍑改作憬彼西戎号称右臂改作古称非爱
尺寸之疆改作非贪自不以贼遗子孙而下云施于冲
人坐守成算而董毡之臣阿里骨外服王爵中藏祸心
卷六 第 3a 页 WYG0864-0729c.png
与将鬼章首犯南川后乃自与将而上二十六字并涂
去改云而西蕃首领鬼章首犯南川爰敕诸将改作申
命诸将盖酬未报之恩改作争酬生擒鬼章改作生获
其下一联初云报谷吉之冤远同彊汉雪渭水之耻尚
陋有唐亦皆涂去乃用此二事别作一联云颉利成擒
初无渭水之耻郅支授首聊报谷吉之冤末句务在服
近而柔远改作来远
  温公论碑志
卷六 第 3b 页 WYG0864-0729d.png
温公论碑志谓古人有大勋德勒铭钟鼎藏之宗庙其
葬则有丰碑以下棺耳秦汉以来始命文士褒赞功德
刻之于石亦谓之碑降及南朝复有铭志埋之墓中使
其人果大贤耶则名闻昭显众所称颂岂待碑志始为
人知若其不贤也虽以巧言丽辞强加采饰徒取讥笑
其谁肯信碑犹立于墓道人得见之志乃藏于圹中自
非开发莫之睹也盖公刚方正直深嫉谀墓而云然予
尝思之藏志于圹恐古人自有深意韩魏公四代祖葬
卷六 第 4a 页 WYG0864-0730a.png
于赵州五代祖葬于博野子孙避地历祀绵远遂忘所
在魏公既贵始物色得之而疑信相半乃命仪公祭而
开圹各得铭志然后韩氏翕然取信重加封植而严奉
之盖墓道之碑易致移徙使当时不纳志圹中则终无
自而知矣故予恐古人作事必有深意藉志以谀墓则
固不可若止书其姓名官职乡里系以卒葬岁月而纳
诸圹观韩公之事恐亦未可废也
  唐严火禁
卷六 第 4b 页 WYG0864-0730b.png
唐火禁严甚罪抵死元微之连昌宫词叙觅念奴事云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街中然烛亦常事
至特敕乃许则火禁之严可知然吴元济拒命禁人偶
语于途夜不然烛裴晋公既平蔡遂弛其禁往来不限
昼夜蔡人始知有生之乐而中朝之法亦严不知裴公
弛禁之后当时又何以处此邪
  二唐论宰相
唐质肃公尝论文潞公灯笼锦而唐林夫(坰/)尝以新法
卷六 第 5a 页 WYG0864-0730c.png
弹王荆公后人文字间多误谓父子论宰相为唐氏一
门盛事原其致误之由盖质肃之子淑问林夫之父彦
(询/)俱尝为监察御史唐氏父子皆为台官则有之至
论宰相则非出于一家也
  文字用语助
文字中用语助太多或令文气卑弱典谟训诰之文其
末句初无耶欤者也之辞而浑浑灏灏噩噩列于六经
然后之文人多因难以见巧退之祭十二郎老成文一
卷六 第 5b 页 WYG0864-0730d.png
篇大率皆用助语其最妙处自其信然邪以下至几何
不从汝而死也一段仅三十句凡句尾连用邪字者三
连用乎字者三连用也字者四连用矣字者七几于句
句用助辞矣而反覆出没如怒涛惊湍变化不测非妙
于文章者安能及此其后欧阳公作醉翁亭记继之又
特尽纡徐不迫之态二公固以为游戏然非大手笔不
能也
  夏英公四六
卷六 第 6a 页 WYG0864-0731a.png
欧阳公归田录载夏英公辞免奉使启云义不戴天难
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靺鞨之音欧阳公称之其
中又有一联云王姬作馆接仇之礼既嫌曾子回车胜
母之游遂辍亦不减前语然是时文章方扫除五代鄙
陋之习故此等语见称于时自是而后四六之工盖十倍
于此矣
  翟忠惠四六
翟公巽参政(汝文/)守越以擅免民间和买缣帛四十馀
卷六 第 6b 页 WYG0864-0731b.png
万为部使者所劾贬秩公谢表云欲安刘氏无嫌晁氏
之危岂若秦人坐视越人之瘠迨去郡郡人安其政将
相率投牒借留公知之命取其牍以来即书其上云固
知京兆姑为五日之留无使稽山复用一钱之送其用
事精当若此
  四六用事
四六用事固欲切当然雕镌太过则反伤正气非出自
然也国初有年八十二而魁大廷者其谢启云白首穷
卷六 第 7a 页 WYG0864-0731c.png
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此语殆近
乎俳近有士子年十有九以诗赋擢第予为之作启云
年踰贾谊亦滥置于秀林齿少陆机顾何能于文赋盖
二者之年齿适相上下也
  吴丞相著书
吴元中丞相(敏/)宣和间著中桥见闻录记当时事不敢
斥言大抵多为廋语其称安者谓蔡攸盖攸字居安实
者谓童贯才者谓林灵素或朱勔也他皆类是
卷六 第 7b 页 WYG0864-0731d.png
  懒真子辨太公名
马大年(永卿/)著懒真子录言前汉初去古未远风俗质
略故太公无名母媪无姓然唐宰相世系表叙刘氏所
出云丰公生煓字执嘉生四子邦汉高帝也噫高皇之
父汉史不载其名而唐史乃载之此事亦可一笑予谓
风俗虽质略安有无姓之理母媪无姓特史逸之尔至
于太公之名则汉史已具载按后汉章帝建初七年冬
十月癸丑西巡狩幸长安丙辰祠高庙遂有事十一陵
卷六 第 8a 页 WYG0864-0732a.png
遣使者祠太上皇于万年注太上皇高祖父也名煓一
名执嘉欧阳公盖本此特误以执嘉为字然太公之名
初非唐史创书之也
  晋人言酒犹兵
晋人云酒犹兵也兵可千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无备
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饮流多喜此言予
谓此未为善饮者饮酒之乐常在欲醉未醉时酣畅美
适如在春风和气中乃为真趣若一饮径醉酩酊无所
卷六 第 8b 页 WYG0864-0732b.png
知则其乐安在邪东坡和渊明饮酒诗序云吾饮酒至
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
然盖莫能名其为醉其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
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馀因和渊明饮
酒诗庶几髣髴其不可名者东坡虽不能多饮而深识
酒中之妙如此晋人正以不知其趣濡首腐胁颠倒狂
迷反为所累故东坡诗云江左风流人醉中亦求名此
言真可以砭诸贤之肓也
卷六 第 9a 页 WYG0864-0732c.png
  地里指掌图
今世所传地里指掌图不知何人所作其考究精详诠
次有法上下数千百年一览而尽非博学洽闻者不能
为自足以传远然必托之东坡其序亦云东坡所为观
其文浅陋乃举子缀辑对策手段东坡安有此语最后
有本朝升改废置州郡一图乃有崇宁以后迄于建炎
绍兴所废置者此岂出于东坡之手哉
  大观廷策士
卷六 第 9b 页 WYG0864-0732d.png
大观三年徽宗临轩策士赐贾公(安宅/)以下六百八十
八人及第时方行三舍法先一岁辟雍会试郡国贡士
凡数千人其升诸司马命于天子者仅百有四十人而
吾州至三十有二人为天下最其用他州户籍而登名
者又不止是徽宗大喜命推赏守臣教官下诏曰学校
兴崇人材乐育法备令具劝惩已行深虑有司失实尚
有遗材传不云乎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阅前日宾
兴之数校其试中多寡惟常州为众苟依常格推恩非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64-0733a.png
古人尚赏之意其知州教授特与转一官于是知州事
若蒙进官朝请大夫州学教授虙迁宣德郎诸生相与
刻诏书于石而信安程子山(俱/)为之碑是榜晋陵张氏
(宰采后改/名宧宇)无锡李氏(上行/端行)兄弟皆中选初张氏崇宁中
参政公(守/)既擢第至是三兄弟又同升而弟泰州通判
(实/)复以上舍试礼部中优等偶戾式被驳于是郡太守
徐公(伸/)取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榜其闾曰椿
桂坊是举也邦人仕于朝者多知名宦达者踵相蹑先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64-0733b.png
大父(讳肃/)亦是岁贡士也高宗开大元帅府于郓实在
馈运幕中后驻跸广陵首召入馆馆罢归隐锡山建炎
末枢密富公(直柔/)为中执法以先大父及参政陈公(与/)
(义/)中书舍人张公(阙名/)论荐高宗记忆先大父姓名亟
加收召二公既赴阙并跻显用而先大父独不起参政
张公(守/)累书勉谕卒不行天下高之建炎召札今名儒
钜公嘉尚清节题跋盈轴云
  青唐燕山边费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64-0733c.png
先大父有手记云余靖康丁未正月六日被随军漕檄
差专一主管受给兵马大元帅府犒军金帛钱物二十
万贯匹两因见梁正夫说收复燕山时童贯于瓦桥置
司朝廷支一百万贯匹两犒军曰降赐库而河朔诸郡
助军之数不与焉是时吕元直为河北转运使以本司
钱四十万缗献之贯顾吕公笑曰此甚微末公以为功
耶贯昨收复青唐时朝廷支降一千八百万贯辟置官
属六百馀员每一次犒赏得金盂重五十两比比皆是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64-0733d.png
至结局第功上等转五官升五职其下增秩亦如之
  道乡记毗陵后河
吾州道乡先生书郡中后河兴废曰郡城中所谓后河
者乃旧守国子博士李公馀庆创开李公精地理诱率
上户共成此河且曰自此文风寖盛士人相继登高科
三十年当有魁天下者尔之子孙咸有望焉河成未几
学者果盛已而紫微钱公公辅登第为第三右丞胡公
宗愈继为第二吏部余公中遂魁天下其去河成之日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64-0734a.png
适三十年盖熙宁癸丑也自后濒河之民多侵岸为屋
及弃物水中由是堙塞久不通舟崇宁初年给事中朱
公彦出守于此询究利病得其实于是浚而通之向之
形胜复出矣今给事中霍公端友遂于次年魁天下士
是岁岁在癸未去熙宁癸丑适又三十年霍氏居河上
游河势曲折朝揖其门钟聚秀气世有名人今知太平
霍公汉英与其侄给事数十年间相望起东南为时
显用然则形胜之助孰谓不可信乎(李公葬州之横山/民病店者取其坟)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64-0734b.png
(土服之辄愈今朝/散郎撰乃其孙也)右道乡所记详悉如此盖有望于后
之人是河自罗城南水门分荆溪之流经月斜金斗顾
塘葛桥至于土桥以入于漕渠近岁堙塞将成通衢矣
至淳熙十四年林太守(祖洽/)始复浚之
  江西长老
绍兴末江西一僧忘其名住饶州荐福寺寺傍旧多隙
地寖为人侵渔僧自度力不能制乃谓其徒曰寺有主
者所以主张是寺也坐视地为他人有而不能直焉用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64-0734c.png
主者为吾甚愧之今当去矣即升座鸣鼓集众高吟曰
江南江北水云乡千顷芦花未着霜好景不将零碎卖
一时分付谢三郎遂闭目不语众愕眙视之已逝矣
  石刻多失真
石刻多失真者非惟摹拓肥瘠差谬而已至于刋造之
际人但知深刻可以传远设若所书字本清劲镌刻稍
深则打成墨本纸必陷入洎装褫既平以书丹笔画较
之往往过元本倍蓰此大弊也欧阳公记李阳冰书忘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64-0734d.png
归台铭等三碑比阳冰平生所篆最细瘦世言此三石
皆活岁久渐生刻处几合故细尔后之建碑者傥遇此
等石则其失真尤可知矣
  唐藩镇传叙
或云欧阳公取新唐书列传令子叔弼读而卧听之至
藩镇传叙叹曰若皆如此传叙笔力亦不可及此恐未
必然藩镇传叙乃全用杜牧之罪言耳政如项羽传赞
掇取贾生过秦论故奇崛可观而非迁固之文也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64-0735a.png
  退之赠李愿诗
退之赠李愿诗云往取将相酬恩雠夫得时得位而至
将相平生所学政欲施用顾乃悻悻然为酬恩雠设耶
古人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诚浅薄之论退
之亦为此言何也
  张横浦读书
张侍郎(九成/)谪南安病目执书倚柱向明而观者凡十
四年岁月既久塼上双趺隐然洎北归乃书此事于柱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64-0735b.png
后人为刻之
  楚词落英
王荆公有黄昏风雨满园林篱菊飘零满地金之句欧
阳公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
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荆公闻之引楚辞夕餐秋菊之
落英为据予按访落诗访予落止毛氏曰落始也尔雅
俶落权舆始也郭景纯亦引访予落止为注然则楚词
之意乃谓撷菊之始英者尔东坡戏章质夫寄酒不至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64-0735c.png
诗云漫绕东篱嗅落英其义亦然
  米元章拜石
米元章守濡须闻有怪石在河壖莫知其所自来人以
为异而不敢取公命移至州治为燕游之玩石至而惊
遽命设席拜于庭下曰吾欲见石兄二十年矣言者以
为罪坐是罢去其后竹坡周少隐过是郡见石而感之
为赋诗其略曰唤钱作兄真可怜唤石作兄无乃贤望
尘雅拜良可笑米公拜石不同调云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64-0735d.png
  孟子之平陆
孟子之平陆与其大夫言反复再四至言之齐王处然
后尽出其姓名首尾相避森然简严此文章之法也
  叵字
叵字乃不可二合其义亦然史传多连用叵可字盖重
出如安禄山传叵可忍之类是也
  论书画
书与画皆一技耳前辈多能之特游戏其间后之好事
卷六 第 16a 页 WYG0864-0736a.png
者争誉其工而未知所以取书画之法也夫论书当论
气节论画当论风味凡其人持身之端方立朝之刚正
下笔为书得之者自应生敬况其字画之工哉至于学
问文章之馀写出无声之诗玩其萧然笔墨间足以想
见其为人此乃可宝而流俗不问何人见用笔稍佳者
则珍藏之苟非其人特一画工所能何足贵也如崇宁
大臣以书名者后人往往唾去而东坡所作枯木竹石
万金争售顾非以其人而轻重哉蓄书画者当以予言
卷六 第 16b 页 WYG0864-0736b.png
而求之
 
 
 
 
 
 
 梁溪漫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