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常谈 常谈
常谈 常谈 第 1a 页 WYG0864-023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常谈          宋 吴箕 撰
书之酒诰所以为酒之戒者至矣群饮者杀或者以为
纣之故俗习于淫末不可不重为之禁其实不然汉律
三人以上会饮者有罚盖为民之蠹者莫甚于酒诚不
可不禁自孝武创为𣙜酤法始自京师稍及名都大邑
至唐遂甚官既以𣙜为利则唯恐民之饮者不众且多
也与周汉之意大戾矣兵民既分国用无涯𣙜酤之利
常谈 常谈 第 1b 页 WYG0864-0239b.png
殆不可巳谷之靡于酒醪者多民田种秫几三之一是
民食之入于三分之中仅有其二谷安得而不贵又重
以曲蘖之费一有水旱立致菜色则种秫者多为民之
蠹也细民之家铢积寸累财物无几亲戚往来吉凶庆
吊习熟于酒甚者赊贷以供饮费生理益空为民之蠹
也斯甚矣家之戾夫乡曲之儇子因酒諠哗自干刑宪
败坏风俗为民之蠹也又甚矣而后知周之所以杀者
不独为商之遗民也
常谈 常谈 第 2a 页 WYG0864-0239c.png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谓葑菲之质上善下恶食之者不
可以其恶而弃其善也
畜马之盛莫如周王畿之地其方千里而戎车万乘万
乘之车为马四万匹从横各不过二百五十里而戎马
至四万匹其间又有天子车御之马祭祀而颁毛马六
种十有二闲之富何其马之多也下而公卿大夫士出
必乘车车必驾马一畿之内马纷如也后世之马曾不
逮此汉高帝时天子至不能具醇驷武帝从事征戎尤
常谈 常谈 第 2b 页 WYG0864-0239d.png
切于马骠骑出塞马物故者多师徒寖衰然其出师最
盛时公私之马不过十四万而止耳唐自贞观至麟德
牧马遂七十万有馀天宝以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自
周而下国马之盛又未有如唐者
史记弟子列传子贡说齐使吴使越事甚美以余观之
窃又以为不然子贡在孔门固列科言语然岂若苏张
辈利口反覆倾乱天下者哉此特齐晋好事者造作夸
说以附著子贡尔不然子贡虽有存鲁之功而得罪于
常谈 常谈 第 3a 页 WYG0864-0240a.png
天下多矣迁择之不精故载之史记其说与世家皆不
合世家言吴越事最详夫差之十四年春始北会诸侯
黄池是年夏六月丙子越王勾践始伐吴丙戌掳吴太
子丁亥入吴七月辛丑吴王方与晋定公盟而争长巳
盟而归士皆罢敝乃厚币以与越平后二十年勾践复
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方败吴
而灭之左传亦载黄池之会吴王有墨太子死乎与世
家正同是冬吴及越平哀十七年吴有笠泽之败二十
常谈 常谈 第 3b 页 WYG0864-0240b.png
二年吴始灭今子贡传乃云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
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
晋而归与越王战于五湖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
王宫杀夫差傥如其言则是越王灭吴于夫差之十四
年不俟于二十三年也其不可信审矣世家诸书载伍
员谏夫差事至备夫差初无意于伐越也今乃曰越王
苦身养士有报吴心待我伐越而听子谋是夫差先有
伐越之意特以子贡之说而后不行此又其不足信者
常谈 常谈 第 4a 页 WYG0864-0240c.png
子贡传乃载越用子贡谋帅众助吴之事此又出于子
贡传尔非足为据也不然则子贡者岂圣人之徒欤
史记载赵高之所以蔽二世者不无过辞二世之昏愚
固可蒙塞然不至于深居自隐绝不与臣下相闻也叔
孙通传载陈胜初起兵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
儒生问之秦至斥恶儒学一旦有警犹进博士辈询之
则在廷之臣岂不一见而言乎可知其不无过辞
史记伯夷传以臣弑君弑当作伐盖武王方欲伐纣安
常谈 常谈 第 4b 页 WYG0864-0240d.png
得便言弑史记晋世家重耳在狄惠公欲杀之赵衰等
曰夫齐桓公好善志在伯王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
得贤佐盍往乎于是遂行是时小白在位方无恙不得
预称日桓公史衍一字
夷齐父名初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齐名智字公
达夷齐其谥也其说皆吕不韦等诞辞无所取信曰伯
夷叔齐而止耳至皇甫士安又尽取古人无字谥者悉
为之说不典弥甚孟轲字则未闻而曰字子舆不知何
常谈 常谈 第 5a 页 WYG0864-0241a.png
据而然宋璟唐贤宰相名称甚著而史不书字颜平原
书广平碑只云名璟而不言字字之有无不必臆为之

范雎游说之士变诈浮浅固不足以语士君子之行然
其辨慧似亦可喜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
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方其欲仕魏王贫而无资自
候须贾之门谈笑嚬伸必有颖脱而出者贾不之知魏
之君臣不之知一旦至齐而齐王已闻其辩是魏之仕
常谈 常谈 第 5b 页 WYG0864-0241b.png
于朝者无一知人者也而反忌牛酒之饷谓以阴事告
齐贾与魏齐何不智也脱死箦中留秦六年致身相位
千里之魏犹以为张禄何昧昧也贾方忧死之不暇而
曰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呜呼齐与
贾直所谓庸鄙妄人岂足云哉
魏文侯时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
上下和合未可图也秦强魏弱其来久矣文侯好贤虽
强秦不敢伐谁谓贤者无益人之国也
常谈 常谈 第 6a 页 WYG0864-0241c.png
货殖传中所载富者固曰甚盛然求之近代似不足道
樊嘉以五千万为天下高赀五千万钱在今日言之才
五万贯尔中人之家钱以五万缗计之者多甚何足传
之于史盖汉时兼并之风犹未至甚民之富者特止于
是自唐以来财产蓄于私室而贫民无立锥宜乎货殖
之多于古也
苏代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代诚知
事势者然不能劝主以仁义则亦徒言之而已
常谈 常谈 第 6b 页 WYG0864-0241d.png
司马迁谓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以晏子
能解左骖赎越石父之罪也
司马贞谓族者氏之别名舜之生姚墟以姚为姓封之
有虞即号有虞氏是也若后子孙更不赐姓则遂以虞
为姓云
历之为用大矣自汉以来其法屡变率十数年一差虽
至精者亦不足以持久说者以为日月星辰运行于上
虽曰有形而无所终穷积算之数本之一定而不能无
常谈 常谈 第 7a 页 WYG0864-0242a.png
差以一定之数且不能无差而欲究诸无所终穷其失
也固宜然历之所以为法者由秦而上皆不可知不过
曰历象日月星辰而止耳其所以历象者不知数用何
法也惟汉之邓平其法以律起涉千数百年而下历之
名屡变而其历之法则未尝变也至唐一行始变其法
而用大衍律虽本之黄钟而律之九六不外乎易大衍
之数是亦一道也自兹而下世之言历者多矣然亦未
有他为之法者不过于积算以求其差尔邓平之法求
常谈 常谈 第 7b 页 WYG0864-0242b.png
日以九数九九得八十一分以八十一分而积之一日
日一有失其差必多理固无疑后之为历者其法不精
始分一日之数以千万计其曰万分历者是也一昼夜
之百刻而千万分之虽有差讹而所失微矣然亦知其
术之不精也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是也北
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
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去极近故晷短冬至至于牵牛
远极故晷长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故晷中盖日去
常谈 常谈 第 8a 页 WYG0864-0242c.png
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则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
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
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
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月西从白道
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
于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日月之行要不过是
然青白二道亦未可遽推也今月魄初生有仰偃之不
同是岂从所行之道而然欤
常谈 常谈 第 8b 页 WYG0864-0242d.png
风阳中之阴物藉之以发生亦由之以摧谢故风之为
言亦多不同宋玉风赋有大王庶人之分虽曰托物以
见意而所以名状乎风者抑至矣人君之化所以谓之
风化而诸侯之政其是非得失形于诗歌者亦谓之风
风之名虽同而所以谓之风者则异是亦取其有发生
摧谢之别尔
正月正读当作政毛诗正月正音政秦始皇以正月旦
生故名政世本政作正宋忠云以正月旦生故名正祖
常谈 常谈 第 9a 页 WYG0864-0243a.png
龙以威暴天下计当时避其讳严甚讹正为征后世不
之改尔
项羽弑义帝其行不善争天下者为缟素举兵而西诚
莫大之利盖足以声羽之罪而收天下之心然萧何辈
既不知出此张良自韩往陈平自楚往又皆不之知而
新城老人乃独知而言之汉有天下其定于此然后知
天下之事惟出于利害之外者能知之而匹夫之谋为
不可忽也沛公之破秦入关虽仗义而西足以决胜然
常谈 常谈 第 9b 页 WYG0864-0243b.png
非项羽先破章邯以存赵则沛公亦未能成功如是之
易也秦三年正月羽大破秦军钜鹿下虏王离六月章
邯举军降羽八月沛公方攻武关向使章邯下钜鹿平
河北引兵而南挟战胜之威诸侯解散武关未易下也
盖河北之胜乃所以壮入关之势羽不可谓无功及汉
祖既定天下使项籍之故臣皆名其主之名无乃所见
之隘乎籍一代英雄徒以强暴而亡在汉非有世仇也
今既败灭高祖有天下之初正当廓然大变与海内更
常谈 常谈 第 10a 页 WYG0864-0243c.png
始示无所憾而区区欲令其故臣名主之讳以报羽力
战之愤予恐非帝王之度也郑君不以大夫为荣而不
之易此可赏也又逐死之呜呼惜哉高祖既灭项籍谓
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者丁公也令后为人臣者无效丁
公至项伯则赐姓封侯使项王失天下者项伯也岂丁
公哉或戮之或赏之岂高祖不忘丁公之迫而德项伯
之免巳欤项羽虽云悍忍然亦可说之以理外黄小儿
从容进言遂免城东之坑斯岂妇人之仁乎
常谈 常谈 第 10b 页 WYG0864-0243d.png
荀子谓越为干越汉书货殖传叙谓为于越颜师古谓
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于越犹勾吴耳此说为有
理然说者又以干为越地名今番阳有馀干县而淮南
王上书亦言越人欲为变必先由馀干界中而地理志
豫章郡有馀汗汗音干盖干乃越之地名而非可尽以
越为干越也于越为干越特传写之误而后世见番阳
有馀干即以干为是春秋作于越于于声相近
高祖有天下之初莫急于命相以爱私之故首以赵尧
常谈 常谈 第 11a 页 WYG0864-0244a.png
任敖为御史大夫文帝择相知窦广国之贤置而不用
乃用无学之申屠嘉
惠帝崩吕后哭而不哀张辟疆谓丞相平请拜吕台吕
产为将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
安臣等幸脱祸矣平如辟疆计吕氏权由此起几亡汉
室辟疆之见止于欲大臣脱祸平轻从其说亦以太后
多权诈未可遽图臣主之势不容龃龉而然尔或曰向
令太后寿考平前死之则事有不可言者当不如王陵
常谈 常谈 第 11b 页 WYG0864-0244b.png
廷争之美殊不知大臣之谊当危疑时必以安社稷为
事吕后之心方以大位自疑如其尸平勃诸人专任产
禄于天下之人必有假义而起者吕氏扫除而汉业终
焉岂不大可虑哉
惠帝为太子时不易其位固四老人者力然亦是叔孙
通周昌辈以死力争之于前上阳许之矣故四皓一侍
其侧而如意王赵苟非二人力争于前四皓未必成功
之易及观惠帝柔懦吕氏几危社稷则留侯之策未知
常谈 常谈 第 12a 页 WYG0864-0244c.png
其是否然大业甫就似非稚子弱母所能君也
曹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择郡国长史讷于
文辞谨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言文刻深欲务要
名辄斥去之见人之有细过掩匿覆盖之此真得天下
初定安静之体盖公清心之言有以先入之也
孝武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不治时义纵为右内史
上怒曰纵以我为不行此道乎衔之未几以微文弃纵
市上官桀为厩令孝武体尝不安及愈见马多瘦上大
常谈 常谈 第 12b 页 WYG0864-0244d.png
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也欲下之吏二事正相似而桀
以浮辞自解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诚不在马泣
数行下上以为忠由是亲近迁至太仆遂与霍光皆受
遗诏辅少主未几桀父子以私故召燕盖之变几亡汉
室汉武能诛纵而不杀桀盖惑于其言也呜呼人臣之
忠是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兹不可不察
汲黯严助俱事武帝方东越相攻上使黯视之至吴而
还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助乃斩
常谈 常谈 第 13a 页 WYG0864-0245a.png
都尉发兵迎悦上意以倡威武二人之贤不肖有间矣
其后助卒以罪诛而黯为名臣子偃复至诸侯相天之
报施岂私哉汲黯之正直好谏本其气质非学而得之
然以不学之故昧于大道故耻为令而有积薪之叹
汉武即位多求俊拔之士与之议论游处如严助吾邱
寿王辈然多浮靡轻薄之徒言语不根其实无益于人
之国独主父偃其论为尚而大臣奏事上每令助等相
与辨论大臣数诎自公孙宏后为宰相者率救过不给
常谈 常谈 第 13b 页 WYG0864-0245b.png
龌龊守位信小臣之言而忽大臣之论宜乎在高位者
之无贤人也
卫青凡七击匈奴斩捕五万馀级霍去病凡六击匈奴
斩捕十一万馀级汉之名将曰卫霍当武帝时攘却匈
奴无出二人右者生获级共一十六万然汉之所丧士
马殆不止是定襄之师马之不返者已十一万匹赵信
李广利李广李陵皆全师陷覆武帝之功微矣
息夫躬首摭东平王事东平王云后谒及伍宏俱以冤
常谈 常谈 第 14a 页 WYG0864-0245c.png
死其后躬以桑枝祝盗死母圣以祠灶死呼天绝咽尚
谁咎哉
田叔被召按梁孝王事使还叔以太后为解而梁事遂
释及相鲁民有以王取财自言者叔怒笞民王惭而偿
之王好猎叔尝暴坐以故不大出叔方召见时汉廷臣
无出其右者兹可知矣
世皆谓伍被之死由张汤排陷之被死盖其罪也其游
辞多谈汉美非果忠于汉此特欲为淮南画巧计使之
常谈 常谈 第 14b 页 WYG0864-0245d.png
必从耳正如卫鞅将说秦以强兵而先之以帝王不然
岂有为臣忠义而与谋诸侯王之畔哉淮南事成被为
谋主使其不成而以虚言获免奸人之计何往而不得
汤之诛被其理之当然非曰排陷也
轿今人所乘竹舆也汉书严助传舆轿而踰岭轿之义
与今正同服虔音桥谓桥梁隘道舆车也臣瓒谓今竹
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项昭音旗庙反师古以
服音为是而项氏为缪以今世俗所呼则服音为缪古
常谈 常谈 第 15a 页 WYG0864-0246a.png
今之物称谓不同如此
何比干孝武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汤持法深而比
十务仁恕数与汤争所济活者以千数其子孙仕至肃
宗时犹有贤者汤之后亦累叶贵盛至东都益显善恶
之报果何如耶
汉霍去病传合短兵鏖皋兰下晋灼注世俗谓尽死杀
人为鏖糟
车千秋传尉安颜师古云尉安之尉字本无心是以汉
常谈 常谈 第 15b 页 WYG0864-0246b.png
书往往存古体字汉书字之存古者甚多奚独尉安然
在汉时人习篆𨽻古体多亡成哀间唯扬雄好古乐道
间有从作奇字者今太元与诸赋用字多古则古体之
存在班固时已为可贵
史臣讥汉宣帝为不用儒宣帝非不用儒其不用者妄
儒尔且汉之贤辅孰如魏相刚直笃学孰如萧望之帝
则任相为宰相又以望之经明持重议论有馀材任宰
相既详试其政事位御史大夫相明经以贤良登第相
常谈 常谈 第 16a 页 WYG0864-0246c.png
与望之非儒而何张禹匡衡当时皆有荐者又经试问
疑若可用帝悉罢归其后二人皆怀奸罔匡衡之畏事
石显见劾张禹之依阿王氏终亡汉室至于僮乡之封
几同龙断肥牛之请贪污身后汉之大奸无若二人帝
之不用儒者如此贤矣哉
今人有子艰育者多乞他姓其来盖久后汉灵帝数失
子何后生子养史道人家号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协董
太后自养号曰董侯以他姓为小字非独今世也
常谈 常谈 第 16b 页 WYG0864-0246d.png
中行说赵信皆汉叛臣为匈奴谋者然信之为计不逮
说适足亡匈奴尔何则信教单于远徙漠北以敝汉非
也兵以气胜耳今无故而弃地是弃其族类也族类犹
弃国何以不败乎霍去病等提军深入如蹈无人之境
水草牛羊固自不乏何敝之有休屠惧罪来降边隅少
患实本于此北匈奴饥饿溃散南部上言欲兵并灭北
庭乞中国为援正如摧枯拉朽初不费力窦宪燕然之
功何足道哉使其当武帝时不为匈奴所擒者几希
常谈 常谈 第 17a 页 WYG0864-0247a.png
讨莽何罗功止金日磾馀子何与遗诏封三侯事若可
疑霍光既受疑赏又酖王忽日磾独不受封其为人固
贤于光远甚光亲闻显杀许后事犹豫不忍不知赤族
之祸实本于此显以妾为夫人而素与子都奸光不之
知皆不学之过宣帝以昌邑之废心实忌光啖之以高
爵重赏光受之不辞略无逊避意皆擅权之过也世言
霍禹山云怀恶不终以陨光之世为恨禹辈资下且尝
毒死许后事固当然然亦宣帝挟忌嫉之心有以激之
常谈 常谈 第 17b 页 WYG0864-0247b.png
尔赵广汉尝事光者光死乃躏藉之至于将吏卒突入
其门廋索私屠酤椎破卢罂斩其关而去皇后泣诉帝
不之责也班固知之故于广汉传详言其事且曰广汉
心知微指又曰帝心善之所谓微指者是必帝有捃摭
禹家意明矣夫以光之大勋子弟岂不念之一旦所援
立之人反相忌害广汉辈得肆其暴心实不聊下愚之
人不知分义愤发无告秪有反耳其反也固不容不诛
然幸其速反而诛亦宣帝意也
常谈 常谈 第 18a 页 WYG0864-0247c.png
士惟守节不变者为难张禹一忤王根而诡对日食孔
光一忤傅氏而更附王莽由今观之二人之罪大于王

汉成帝报张禹曰朕以幼年执政则人君临政亦可谓
之执政贾生曰执此之政坚如金石则人君之谓执政
所当然耳
翟方进平日任数用术陷斥官友不以一计及其为相
阴险益甚身既不免非命子义卒致赤族此亦可为阴
常谈 常谈 第 18b 页 WYG0864-0247d.png
险者之戒
汉元帝能隤铜丸擿鼓声中严鼓之节虽习知音律者
不能学而少子定陶王能之上数称其材欲代太子史
丹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
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徽高于匡衡可相
国也于是上默然人君之器材惟无以不材为材可也
丹之论虽有所主然其所以论材则是也
王莽区区以鬼神诳惑天下以至攘窃彼盖习闻汉家
常谈 常谈 第 19a 页 WYG0864-0248a.png
重鬼神祷祠之礼如神光山呼等事当时之人往往夸
异故莽假之以欺天下想见天下之人信其果有天命
者必十室而九向使其不作井田不更钱币不事四夷
不务改作则天下之人未必叛莽舂陵苗裔虽必中兴
亦未能起之遽也国家之好尚可不重其始哉
王莽败省中黄金以万斤为匮者尚六十馀匮其他处
处有数匮金如是之多者盖莽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
金输府受直故尽裒于内
常谈 常谈 第 19b 页 WYG0864-0248b.png
方望始说隗嚣勿归更始嚣不从后果为更始所忌脱
死西还望先辞去嚣方危殆时必中心深思望之先见
以为不当以国归人故光武累书开谕而终不至思望
言也更始不当归而归之光武当归而不归嚣之无识
也如此
费贻不肯仕于公孙述漆身为癞佯狂以避之同郡任
永冯信皆托青盲以辞徵命
世俗于清明前二日谓之寒食在春最为佳节其俗以
常谈 常谈 第 20a 页 WYG0864-0248c.png
为由介子推火死故为之不举火而食熟物寒食之义
盖始于此然以史考之周举为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
俗以介子推火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
乐举火由是士民辄冬中一月寒食莫敢烟爨民甚不
堪岁多死者举乃作吊书以寘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
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所忍为民俗难革即此考之则子
推之死当在十一月民寒食故在冬中也今之寒食乃
在三月初节与盛冬盖远岂亦自有所谓龙忌之禁章
常谈 常谈 第 20b 页 WYG0864-0248d.png
怀以心星为言亦未必不然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
百五日必有风雨谓之寒食魏武令云冬至后一百五
日民多寒食又岂周举所谓盛冬去火残损民命者也
黄琼以公车召李固素慕于琼以书逆遗之有曰峣峣
者易缺皎皎者易污近鲁阳樊君被召言行所守一无
所缺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
乎唯小人喜称君子之过而相与群攻之盻盻然伺其
隙而觊乎人主之不用纤瑕小颣则曰某与某号为君
常谈 常谈 第 21a 页 WYG0864-0249a.png
子者而过也如是其党之为小人者则巧为讳避隐而
不闻责人则重以周待已则轻以约已不为善而恶人
之善已不为忠而恶人之忠峣峣者必使之缺皎皎者
必使之污毁谤布流盖其宜尔
张平子西京赋言小说九百家然班固所志仅十五家
多寡之不同如此
天下之恶特去其甚者尔必欲天下无小人则无是理
也张汎以技巧挟势岑晊张牧既捕而杀之矣赦书与
常谈 常谈 第 21b 页 WYG0864-0249b.png
中外更始二子违上命而诛之并及其党二百馀人晊
辈不为无过成瑨由二子而下吏不闻引罪自归陷瑨
于死而遁逃自免其视贯高辈岂不愧甚贾彪以为不
能奋戈相待斯言诚当党锢之祸要知其徒有以趣之
贾伟节真贤君子也
后汉中山简王传吾国各官骑百人称娖前行注娖楚
角反犹齐整也今俗曰整娖必据此而讹也
朱博为琅邪太守齐部舒缓尚仪止博齐之以法律视
常谈 常谈 第 22a 页 WYG0864-0249c.png
事数年大改其俗掾吏礼节如楚赵由是观之上之化
下恶有不从而俗吏之不可用者如此
宋景文公笔记孙炎作反切语本出俚俗常言尚数百
种故谓就为鲫溜凡不慧者曰不鲫溜谓孔曰窟笼谓
团曰突栾不可胜举唐卢仝诗曰不鲫溜钝汉宋林逋
诗团栾空绕百千回是不晓俚人反切语虽变突为团
亦其谬也
缃素杂记古语有二音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
常谈 常谈 第 22b 页 WYG0864-0249d.png
为盍从西域二合之音切字之原也龙钟潦倒正如二
合之音(龙钟切癃字/潦倒切老字)
关云长有功于魏舍之而去不畔先主此有古国士风
亦足以见先主之得人心
毌邱兴为安定太守将之官曹操戒之曰羌人欲与中
国通自当遣人来勿遣人往善人难得必将教羌人妄
有所请求因欲以自利不从便为失异俗意从之则无
益于事兴至遣校尉范陵至羌中陵果教羌使自请为
常谈 常谈 第 23a 页 WYG0864-0250a.png
属国都尉公曰吾预知当尔非圣也但更事多尔乃知
人更事多则料事自审
缁重缁衣也重谓载重物车也故行者之资总曰缁重
然缁重自是两车名今人多以缁重为辎重藏物之车
孙子为师居辎车是也其义亦可两通
魏氏春秋曰袁绍之败孔融与曹操书曰武王伐纣以
妲己赐周公讥其取甄氏也操以融学博谓书史所纪
后见问之对曰以今度之想其当然尔融坐弃市文举
常谈 常谈 第 23b 页 WYG0864-0250b.png
虽负气豪迈然出言有章援引明审不致作无根之语
以速其祸斯好事者之言未足信也裴松之能辩文举之
死以为不然而不及妲己之谬何也
雒阳洛字或从水或从佳案魏略诏云汉火行也火忌
水故雒字去水而加佳魏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水得
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而为洛
王吉以清德懿行显名汉世更三百年馀至祥览始大
祥之纯孝览之友弟虽三代之盛未易多见也德行孝
常谈 常谈 第 24a 页 WYG0864-0250c.png
弟圣贤之所向而天地鬼神之所佑也其后遂昌与江
左相为盛衰其所积者厚故其流也远
王述性沉静人谓之痴父桓温建迁洛之议举朝疑惧
虽并知不可莫敢先谏孙兴公仅能上疏言其未可温
之情伪无能判者傥遣侍中止温适中其奸计资长声
势耳述独能测其虚声俾从其请温谋遂屈述之智画
能越群辈而为名臣者正以其沉静而然殷浩辈徒以
浮浅得虚名岂足以语此
常谈 常谈 第 24b 页 WYG0864-0250d.png
晋书兖州八伯太山羊曼为濌伯唐书人谓常衮为濌
伯注曰猥冗不肖之貌也
胡威尝谏晋武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
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
肃化明法尔人君行法不能施于贵近而仅及于疏贱
其为号令顾亦虚文尔
李延寿作南北史于北史多溢美而书之亦甚详书北
事则曰某皇帝书南事则曰某帝盖唐承隋祚其来自
常谈 常谈 第 25a 页 WYG0864-0251a.png
北而高祖之前与延寿累叶皆仕北朝其私意如此
刘裕起一介平桓元之乱可谓天下之英雄王谧以社
钱之恩贷其恶而不诛就居端揆其何以劝事君者观
汉祖戮丁公之事斯有愧矣至韩延之报书则以示将
佐谓事人当如此舍其大而取其小非所以为训也
宋刘方平天下乱与母俱匿野泽中朝出求食逢饿贼
欲烹平平叩头曰今且为老母求食老母待平为命愿
先归食母毕还就死因涕泣贼见诚哀而遣之平既还
常谈 常谈 第 25b 页 WYG0864-0251b.png
食母讫因白曰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众皆大
惊曰尝闻烈士今乃见之子去矣吾不忍食子于是得
全平之不欺固善矣然盗贼虎狼也方馋喙流涎而啜
之母匿野间何以自食或悲伤思平而卒是并杀其母
也杀身希信不顾其母未为是也大人者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焉有以身喂贼亲之不恤
而可谓之信乎
富贵而不知道适足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
常谈 常谈 第 26a 页 WYG0864-0251c.png
虽欲过之奚损人之性寿物者汨之故不得寿物也者
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
物吕不韦著书曰春秋时亦有可取如此类者汉儒附
著其月令于六经不可以人废言也
陆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然在
宋以议皇后讳应称姓徐爰引春秋逆王后于齐并不
言姓坐免官又上表言旧例无左丞纠中丞之议褚彦
回检宋以来左丞纠正者甚众奏澄謏闻肤见遂出白
常谈 常谈 第 26b 页 WYG0864-0251d.png
衣领职不知所谓博览无所不知者何也
袁顗见疑于宋明帝诡辞求出为雍州舅蔡兴宗亦出
南郡兴宗辞不行顗与兴宗曰在内大臣朝不保夕今
得间不去后求出岂可得耶兴宗曰吾素门平进与主
上甚疏未容有患汝欲在外求全我欲居中免祸各行
其志不亦善乎及更子勋之乱衣冠流离外难百不一
存兴宗从容如平时人皆谓兴宗有先见兴宗之见盖
先于平进甚疏耳岂有内外之间哉
常谈 常谈 第 27a 页 WYG0864-0252a.png
颜竣为宋武陵王骏主簿佐骏即位遂任腹心之寄权
宠日甚父延之为金紫光禄大夫资供一无所受布衣
茅室萧然如故常乘羸牛笨车逢竣卤簿屏住道侧尝
语竣曰吾平生不喜见要人今不幸见汝竣创宅延之
曰善为之无令后世笑汝拙也卒后竣愈显未几并其
子诛之延之处乱世可谓明哲者乎
补官旧用板宋明帝泰始中因子勋之难板不能供始
用黄纸唐诰用绫然亦有用纸者士大夫亦多自书今
常谈 常谈 第 27b 页 WYG0864-0252b.png
颜平原诰有存者手笔极奇
齐建武二年北魏相州刺史高闾年老乞任本州诏曰
闾以悬车之年方求衣锦知进忘退有尘谦德可降号
平北将军朝之老成宜遂情愿徙幽州刺史存劝两修
恩法并举
陈司马申能候人主颜色有忤己者必以微言谮之申
尝昼寝于尚书省有乌啄其口流血时论以谓谮贤之
效乌羽族以好鸣见罪于人而能嫉谗如是使乌多力
常谈 常谈 第 28a 页 WYG0864-0252c.png
必能杀申不但于啄其口也
王通谓薛收善接小人远而不疏近而不狎颓如也小
人诚难处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如使之不疏不狎
诚有过人者
隋开皇中幽州人家以白杨木垂灶上积十馀年忽生
一条皆长三尺馀甚鲜茂汉时上林僵柳复生何柳之
好为怪也
孔子不喜与人辩孟子好与辩是非文中子复不喜与
常谈 常谈 第 28b 页 WYG0864-0252d.png
人辩其学孔子之道者欤或曰孟子之时亦其可与辩
者则辩之冀以明其教也文中子遭乱世而退河汾宜
乎不为之辩也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始遣使至西域摩揭陁国取熬糖
法即诏扬州上甘蔗沈如其剂为之色味胜西域远甚
然江表传载孙亮遣黄门以银碗并盖就中藏吏取交
州所献甘蔗饧乃甘蔗作糖旧矣何至唐始往西域取
法哉岂饧如今之冰糖而熬糖乃沙糖类乎
常谈 常谈 第 29a 页 WYG0864-0253a.png
突厥政乱诸将请遂讨之太宗以新歃血取之为失信
不取为失机计犹豫以问大臣萧瑀曰兼弱攻昧取之
便长孙无忌曰今我戢兵待彼或侵边乃可击使遂弱
且不能来又何求太宗曰善然卒取突厥无忌之言可
谓至善而太宗卒取之者亦诸将固请者之说有以激
之尔彼于瑀言盖未全信也
房元龄杜如晦皆同功一体之人元龄任公竭节心无
媢忌务为宽平宜若有后一传而隤其家曾不若如晦
常谈 常谈 第 29b 页 WYG0864-0253b.png
之后累叶宰辅与国终始何也史称元龄善谋如晦长
断岂阴谋之罪造物所不贷耶陈平亦曰我多阴谋道
家所忌吾世即废亦已矣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
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孟康曰白金
银也赤金丹阳铜也今不闻丹阳有铜曰赤金唐太宗
赐房元龄黄银带曰世言黄银鬼神畏之更取金带赐
杜如晦家今人亦不复见有黄银准南王与方士为药
金刘更生得其书几致杀身而寿春八公山至今有人
常谈 常谈 第 30a 页 WYG0864-0253c.png
时得药金于淮南祠旁者
宋广平清节刚正辉映一时而六子皆以不肖斥此何
哉岂天人之理果有时而舛耶人太察则失之不恕非
所以贻后
李绩不负李密单雄信斯可托孤矣然绩本以盗起不
知大义自谓平生事太宗无不至者叠州之斥出于非
意是岂不能阿意顺旨而然故其闻命之初怏怏亟去
高宗一旦还用之始为自全计由太宗之所以处绩者
常谈 常谈 第 30b 页 WYG0864-0253d.png
非其道也臣之于君以道合尔乌有恩不恩哉叠州之
出适所以沮绩之心又何恩邪
唐史称房琯以忠义自奋而用违所长使遭承平不失
为名宰相窃谓不然所谓名宰相者虽才不周变亦必
有德量诚信者焉琯初为诸生即作封禅书干张说其
后为给事明皇委之经度华清宫乃疏岩剔薮为天子
营游观之地所为如此其可为名宰相乎琯之为人佞
敏伪巧托名售私斩斩可观以欺世者尔当时如杜子
常谈 常谈 第 31a 页 WYG0864-0254a.png
美辈皆为所惑肃宗昧于知人畀以政事已自过矣贺
兰进明之言非谮也琯之为人亦诚如此琯不以国之
艰危为念忘其疏薄乃请自将侥倖一胜以杜人言此
何心哉使肃宗足知人之明必不使琯将及其败北士
死数万王室益殆而不能尸琯以儆奸妄何哉彼封常
清高仙芝皆屡著勋绩一旦败衄犹不免刑戮琯之罪
不大于二人乎乃舍不问肃宗之于刑赏也谬矣哉
五角六张谓五日遇角宿六日遇张宿此两日作事多
常谈 常谈 第 31b 页 WYG0864-0254b.png
不成一年之中不过三四日耳开元中有人以此为俳
语献明皇
世多伤裴炎以忠死者炎固忠矣惜其不明于大谊也
中宗欲以天下与后父此固不可然则天之惨酷孰不
知之一旦废帝而以天下之柄授则天可乎此盖大臣
遇事之难者乌可轻发
狄仁杰娄师德在唐俱为大臣狄之登用由娄荐拔及
其并位狄必欲挤娄于外何也为其所容而不自知狄
常谈 常谈 第 32a 页 WYG0864-0254c.png
公之贤其不及娄也审矣
张九龄悦萧诚之软美畏严挺之太劲若二人与九龄
友厚而亲软美者却欲明皇不宠牛仙客如何谏得也
唐史高郢传郢子定读书至汤誓诡问郢曰奈何以臣
伐君郢曰应天顺人何言伐耶对曰用命赏于祖弗用
命戮于社是顺人耶郢异之殊不知用命赏于祖自是
甘誓非汤誓也若尔则定之讹谬已自可笑岂足书哉
郭子仪自平安史功盖天下鱼朝恩深忌之及代宗立
常谈 常谈 第 32b 页 WYG0864-0254d.png
程元振嫉之尤甚乃罢子仪兵柄寘之京师及后吐蕃
入寇兵迫近郊上已出奔始命为关内元帅遣屯咸阳
是时子仪无兵麾下才数骑鱼程二人非有意于禦敌
也盖以之喂贼尔意以为寇兵甚盛师已近及子仪虽
有才望必不能以数骑抗敌进战则必危退去则因以
军法杀之子仪不死于寇必死于罪此二人意也所幸
天相忠义使之成功尔
衡岳有广成先生碑先生方士也大中五年萧邺撰云
常谈 常谈 第 33a 页 WYG0864-0255a.png
武宗朝擅权者欲以神仙绊睿思亟言天下术士可致
不死药可求乃命召先生除银青光禄大夫崇元馆大
学士加紫绶号曰广成先生创崇元馆铸印置吏唐之
时待方士如此其厚所谓擅权者非德裕而何大抵欲
专人之权者必有术焉苟其心一以神仙长年为事其
视天下之大真若敝屣至于庙堂又奚足较哉然以是
幻其君而已专其权则德裕亦可僇
技痒者懒真子云杜甫哀郑虔诗有荟蕞何技痒之句
常谈 常谈 第 33b 页 WYG0864-0255b.png
谓之有技艺不能自忍如人之痒也
杜少陵诗鹦鹉啄金桃金桃始出西域康居国贞观间
尝贡之兼以银桃诏植苑中鹦鹉亦出西域金桃岂其
所嗜哉
吐蕃平凉之盟当时无有知其劫盟只虑盟之不成及
盟之寒耳帝临轩矜语宰相者幸其盟之成也柳浑谓
吐蕃难信亦只是忧其既盟之后未免用兵也遂谓浑
为知吐蕃谋吾恐不然
常谈 常谈 第 34a 页 WYG0864-0255c.png
人君知人虽是难事然亦须子细考察其大节如李训
登进士能口诵诗书一见文宗便知扫除逆党之意岂
不甚快又欲复河北却外夷又尝以计诛陈洪志王守
澄文宗故信之也然训之进特由守澄其大节已不足
观侥倖成功盖知人难矣
唐崔元植与崔元略同位于朝时中丞阙议者属元植
元略欲得之适值元植入閤不如仪使御史弹之及宰
相进中丞果属元略亦可谓巧进者矣时又有欲图相
常谈 常谈 第 34b 页 WYG0864-0255d.png
位疑元略妨已路故劾其前为京兆造桥取赃事举疑
似以蔑染之元略遂竟龃龉乃知奸贪之相伺者有如
螳螂之捕蝉
大中遗事择贵人子弟之美者傅粉妆饰之名曰花郎
国人皆尊事之
白氏六帖祠部格云私家部曲客奴婢等不得入道如
别敇许出家还俗者追归旧主各依本色唐刘仁恭曰
旌节吾自有之但要长安本色耳
常谈 常谈 第 35a 页 WYG0864-0256a.png
外史梼杌孟蜀时潘在廷以财结权要或戒之乃曰非
是求援不欲其以冷语冰人耳
十三州记云钱湖阔十二丈周围三十里在钱唐县西
南十里灵隐寺正坐其山寺之东西溪二水源东曰龙
源横过寺前即龙溪是也冷泉亭在其上西曰泉源其
流洪大奔迅激越下山二里八十步过横坑桥入于钱
湖盖钱源之聚滀也钱湖一名金牛湖一名明圣湖旧
说云湖有金牛遇圣明即见故有二名钱湖即本名也
常谈 常谈 第 35b 页 WYG0864-0256b.png
今万松岭下西城第一门题曰钱湖门可验其实第二
门曰涌金门即金牛出见之所而钱塘记以为防海大
塘其初立时募致土一斛者与钱一千故号钱塘十三
州记则是钱因水得名而钱塘记以为因钱市土得名
史记以为钱唐字不从土钱塘记所载皆不然以唐字
为塘盖俗书尔
秦汉而下乱离之甚未有如五代者然良法美意可行
于后圣人亦为之不废盖治得其道岂有古今之间同
常谈 常谈 第 36a 页 WYG0864-0256c.png
归于是而已缘边置场市马板印五经百官五日起居
转对奏事民下不许越诉不能自书许执素纸漕运给
斗耗删律令为刑统行之至今昭然无害诚不可废也
则夫汉唐之有天下七百馀年其治与三代庶几者宜
焉封建井田之不可复盖存乎时昔人论之详矣
国史补宰制四方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不次押
名曰花押黄敕既下有所异同曰黄帖
长编元祐五年六月宰相吕大防与中书刘挚建言欲
常谈 常谈 第 36b 页 WYG0864-0256d.png
引用元丰党人以平旧怨谓之调停
东坡与滕达道书晚景若不打叠此事则大错虽二十
四州铁打不就也
宋景文公笔记云老子云无物之像古语亦有想像韩
非子曰人希见生像得死像图之又案其图以想其生
也故人所以意想者皆谓之想像然说亦怪矣王彦章
画像记述其以奇取胜以叹时事文字展转不穷
前辈文集惟集可存其别集遗文俱当删削不惟多
常谈 常谈 第 37a 页 WYG0864-0257a.png
有真赝之殊而当时亦有不得已而作者如韩文别集
所载不可存者尤多非有益于退之也
传灯录沩山谓仰山云我适来得一梦汝试为我原看
原或作圆南唐近事冯僎举进士时有徐文幼能圆梦
山谷诗松风佳客共茶梦小僧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