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a 页 WYG0174-03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杜解补正卷下
             昆山顾炎武撰
昭元年商有姺邳 竹书纪年外壬元年邳人姺人叛
 河亶甲三年彭伯克邳五年姺人入于班方彭伯韦
 伯伐班方姺人来宾
令尹自以为王矣何如 大明之首章曰天位殷适使
 不挟四方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b 页 WYG0174-0322b.png
子皮赋野有死麇之卒章 赵子常曰厖以喻楚诸侯
 恶楚公子围故欲赵孟安徐驯扰之
归取酬币终事八反 傅氏曰此盖度其道里以次第
 舍车各预置酬币于车中复计其远近使之先日续
 发约享日仍以每享次第而至
国于天地有与立焉 其先世必有大功德于民
鲜不五稔 言少有不至五年者
请皆卒自我始 盖古未有此法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a 页 WYG0174-0323a.png
迁实沈于大夏 解大夏今晋阳县定四年命以唐诰
 而封于夏虚解夏虚大夏今太原晋阳也按晋之始见
 春秋其都在翼今平阳府翼城县也括地志故唐城
 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尧裔子所封所谓成王灭
 唐而封大叔者也北距晋阳七百馀里即后世迁国
 亦远不相及况自霍山以北皆戎狄之地自悼公以
 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又史记晋世家曰成
 王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翼城正在二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b 页 WYG0174-0323b.png
 水之东而晋阳在汾水之西又不相合窃疑唐叔之
 封以至侯缗之灭并在于翼史记屡言禹凿龙门通
 大夏正义引括地志云大夏今并州晋阳及汾绛等
 州是然则杜氏专指晋阳者非也吕氏春秋言龙门
 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则所谓大夏者正今
 晋绛吉隰之间也封禅书齐桓公西伐大夏考之于
 传则曰至高梁而还高梁在今临汾县
四姬有省犹可 省减也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a 页 WYG0174-0323c.png
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
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傅氏曰乐有五声宫商
 角徵羽其相生大小之次皆有节焉先王所以成乐
 而用之以节百事其迟速本末皆有伦序以及于中
 五声固本以黄钟为宫然还相为宫则其馀十一律
 皆可为宫宫必为君而不可下于臣商必为臣而不
 可上于君角民徵事羽物皆以次降杀其有臣过君
 民过臣事过民物过事者则不用正声而以半声应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b 页 WYG0174-0323d.png
 之是为五降五降得其节则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而
 可弹若自五降而后则非复正声如郑卫之乐君子
 弗听故不容弹周礼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
 声光武使桓谭鼓琴而好其烦声宋弘所恶者是也
女阳物而晦时 女阴也阴中有阳其物属火故为阳
使后子与子干齿 傅氏曰齿犹齐列也
庚戍卒 终穆叔刘定公秦后子之言
二年敢辱大馆 解敢不敢当移在敢辱郊使之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4a 页 WYG0174-0324a.png
国则不共而执其使 言齐国不共非使人之罪解非
三年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 数列也音
 色主反
此其极也能无退乎 张趯之言止此传于下文因言
 晋衰将失诸侯故二大夫退而大叔称之
诸侯求烦不获 言所求日烦而诸侯不能应也解非
 (按求烦不获言欲/烦而不可得也)
其犹在君子之后乎 言庶几可以为君子也盖人臣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4b 页 WYG0174-0324b.png
 虽有讳国之礼然或忧其将乱而私语之于友不害
 为忠此叔向晏子之言所以不讥于君子也(按言在/君子之)
 (后是寓贬/于褒也)
豆区釜钟 毛晃曰豆当音斗后人误作俎豆之豆用
 之考工记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豆古斗字
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王若虚曰燠温煦安息之意
以乐慆忧 傅氏曰慆慢也以淫乐而慢其忧祸
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 懿伯惠伯之叔父而敬子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5a 页 WYG0174-0324c.png
 五从祖也陈可大曰忌忌日适及滕郊而遇此故敬
 子欲至次日乃入
其或寝处我矣 本上襄二十八年卢蒲嫳譬之如禽
 兽吾寝处之矣之语
四年是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亨神人 亨古享字
晋君少安不在诸侯 少安犹言少惰二十六年晏子
 对景公曰后世若少惰
将焉用之 言将用何为辞(按杜解云焉用/宋盟似得语气)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5b 页 WYG0174-0324d.png
火出而毕赋 补云周礼夏颁冰
秋无苦雨 傅氏曰雨过白露时物得之则伤宋玉九
 辨所谓皇天淫溢而秋霖者也
王使椒举侍于后以规过 陆氏曰规正会礼之失
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寡君将堕币焉 傅氏曰楚武
 城必有先君之庙故田猎以祭祭用币毕瘗之故云
 堕币也恨其后至托此为辞
庆封唯逆命 谓弑君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6a 页 WYG0174-0325a.png
不见既自见矣 邵氏曰言叔孙不见仲于公而仲已
 自见公矣
求之而至又何去焉 傅氏曰牛宠任日久泄卒不虞
 其恶之至此未喻其意而云求食可得无须去之
五年舍中军 邵氏曰舍中军毁三而为四也此季孙
 之志也故不曰作四军而曰舍中军中军季孙之所
 有也中军既舍则其势不得不二不得不二则不得
 不四此季孙之志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6b 页 WYG0174-0325b.png
竖牛祸叔孙氏使乱大从 傅氏曰大从犹云乱大作
 盖不忍斥言杀其父耳
民食于他 民生于三而君食之今昭公不能养民而
 民食于三家不知有君(按昭二十五年子家子曰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
 (正所谓民/食于他也)
朝聘有圭享頫有璋 傅氏曰朝聘皆以圭为信周礼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榖璧男执蒲璧
 朝觐于王诸侯相见同之聘用圭璧其饰与君同其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7a 页 WYG0174-0325c.png
 长各降君一等是圭璧兼用而独言圭者据公侯伯
 言之也享頫朝聘之礼使执玉以授主国之君乃行
 享礼献国之所有享献也頫见也按行人合六币圭
 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郑玄云
 上公享王圭以马享后璋以皮馀以次降此言璋者
 据上公享后言之也
重之以睦 陆氏曰睦于楚
六年乱狱滋丰 丰者繁多之意易曰丰多故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7b 页 WYG0174-0325d.png
七年为身无义而图说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 邵
 氏曰立以存绝不以厉所立在此所说在彼政者正
 也反之非正矣故或反之以媚于民
人生始化曰魄 解魄形也傅氏曰左氏所谓魄不专
 指形而言如下文所云魂魄能凭依于人及前所云
 夺伯有魄皆非形也说文曰魄阴神也韵书云魂神
 也阳也气也魄精也阴也形也则形亦可以言魄而
 魄则不可以训形矣昭十五年宋乐祁曰心之精爽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8a 页 WYG0174-0326a.png
 是谓魂魄
二卦皆云 初卜得屯其彖曰利建侯次卜得屯初九
 其爻辞亦曰利建侯
弱足者居 屯初九爻辞曰磐桓利居贞昔人以居字
 为句魏明帝之徵管宁曰盘桓利居
八年舆嬖袁克杀马毁玉以葬 舆嬖嬖大夫也掌君
 之乘车如晋七舆大夫之类马陈侯所乘玉陈侯所
 佩杀马毁玉不欲使楚人得之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8b 页 WYG0174-0326b.png
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鹤山魏氏曰由义如书盘
 庚若颠木之有由蘖木生条也
九年魏骀芮岐毕 骀诗作邰
蒲姑商奄 王氏曰说文䣍国在鲁括地志兖州曲阜
 县奄里即奄国之地
肃慎燕亳 王氏曰史记秦本纪宁公与亳战亳王奔
 戎皇甫谧云西夷之国也
后稷封殖天下 封殖封厚蕃殖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9a 页 WYG0174-0326c.png
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言伯父犹然则戎狄亦无所
 惮矣
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
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
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 汉书五行志
 说曰颛顼以水王陈其族也今兹岁在星纪后五年
 在大梁大梁昴也金为水宗得其宗而昌故曰五年
 陈将复封楚之先为火正故曰楚所相也天以一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9b 页 WYG0174-0326d.png
 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
 土五位皆以五而合而阴阳易位故曰妃以五成然
 则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故水以天一为
 火二牡木以天五为土十牡土以天五为水六牡火
 以天七为金四牡金以天九为木八牡阳奇为牡阴
 耦为妃故曰水火之牡也火水妃也于易坎为水为
 中男离为火为中女盖取诸此也自大梁四岁而及
 鹑火四周四十八岁凡五及鹑火五十二年而陈卒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0a 页 WYG0174-0327a.png
 亡火盛水衰故曰天之道也 邵氏曰天一生水至
 地六乃成越五数矣故曰妃以五成
膳宰屠蒯 记作杜蒉
学人舍业 补云舍业谓不习乐
又饮外嬖嬖叔 外嬖嬖大夫职司察外事
十年居其维首而有妖星焉 解客星居玄枵之维首
 傅氏曰非也言婺女居于玄枵之维首而有妖星见
 焉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0b 页 WYG0174-0327b.png
戊子逢公以登 补云逢公亦姜姓见国语
彼虽不信闻我授甲则必逐我 彼谓栾高言虽不实
 有此事闻我授甲必不能容我
公卜使王黑以灵姑銔率吉请断三尺焉而用之 戴
 氏疑以为旗不可断三尺而用李云沾曰此如芋尹
 无宇之断王旌断其斿也
战于稷 稷地名七国时齐有稷下馆
用币必百两百两必千人千人至将不行 傅氏曰用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1a 页 WYG0174-0327c.png
 车百乘则徒千人人众则费广将不能行必尽用以
 给之
夫子知之矣我则不足 言非知之难而行之难夫子
 知之以告我而我不能行此我之不足也
难不慎也 补云言不可不慎
弃德旷宗 使其宗庙旷而不祀
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 补云楚子围改名曰虔
然壅也 壅如以土壅水积之多而后决之骤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1b 页 WYG0174-0327d.png
是以无拯不可没振 邵氏曰出溺为拯凡溺皆难为
 力而没者为甚不可没振申无拯之意而极言之
物以无亲 物人也
十二年子产相郑伯辞于享请免丧而后听命晋人许
之礼也 子产能守丧制晋人不夺皆为得礼
壶何为焉其以中儶也 邵氏曰言壶何为焉而以其
 中为儶异
今犹古也齐将何事 言晋疆不异于昔齐将何所为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2a 页 WYG0174-0328a.png
 乎解非
遂入昔阳 汉书地里志钜鹿下曲阳应劭曰晋荀吴
 灭鼓今鼓聚昔阳亭是也此鼓之都而非肥都其曰
 在乐平沾县尤误正义载刘炫之辨甚明
外强内温忠也和以率贞信也故曰黄裳元吉 惠伯
 释其义言蒯无以当之人臣刚彊以禦外温顺以事
 主斯谓之忠秉坚贞之节而和以率之斯谓之信此
 所以为黄裳元吉也 邵氏曰本卦为内之卦为外六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2b 页 WYG0174-0328b.png
 五阴变为阳外彊也然本八也故曰内温
供养三德为善 傅氏曰三德忠信共也
是四国者专足畏也 刘炫据楚语陈蔡与不羹为三
 国秪有一不羹古四字积画以成盖三之误未知是
 否水经注汝水又东南流径西不羹城南是有二不
 羹 李云沾曰按贾谊新书楚灵王问范无宇曰我
 欲大城陈蔡叶与不羹正合四国之数或是传文脱
 叶字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3a 页 WYG0174-0328c.png
王是以获没于祗宫 正义马融云圻内游观之宫按
 竹书纪年穆王元年作祗宫于南郑
式如玉式如金 犹言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言令德也
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苏子瞻曰以民力从王事
 当如饮食适于饥饱之度而已若必至于醉饱则民
 不堪命易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节饮食又曰节以
 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同一道也
十三年围固城克息舟城而居之 窃意固城息舟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3b 页 WYG0174-0328d.png
 乃二城之名(按传书克邑未有书克某邑之城者固/城息舟皆二字地名城而居之别为一)
 (句言筑城/而守之也)
依陈蔡人以国 陆氏曰依陈蔡之众以立国
弃礼违命 弃事神之礼
同恶相求 傅氏曰同恶谓同谋造乱之人如薳居蔓
 成然之属
无与同好 傅氏曰言子干无党于内
齐桓晋文不亦是乎 傅氏曰皆出亡因乱而入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4a 页 WYG0174-0329a.png
怀锦奉壶饮冰以蒲伏焉 陆氏曰此夏之六月晋人
 以幕蒙季孙当不堪其热故饮之以冰不当以为箭
 筒也
十四年司徒老祁虑癸 当从服氏说以二人为季氏
 家臣其请于南蒯亦称臣者古人之谦辞耳史记高
 祖纪注张晏曰古人相与言多自称臣犹今人相与
 言自称仆也
十五年将禘于武公 按此乃时禘记所谓春禘秋尝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4b 页 WYG0174-0329b.png
 之禘而非五年大祭追远之禘也二十五年将禘于
 襄公定八年禘于僖公并同惟是闵二年吉禘于庄
 公解云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庙庙之远主当
 迁入祧因是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
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 礼为长子斩衰三年丧
 妻虽期年而传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也是
 亦有三年之义在王虽无再娶之礼而其馀哀则同
 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5a 页 WYG0174-0329c.png
一动而失二礼 朱申曰谓求器宴乐
十六年几为之笑而不陵我 言宁有几次为之笑而
 不陵我者乎与十年传几千人而国不亡二十四年
 传几如是而不亡郢义同
刑之颇类 类当作颣二十八年解颣戾也
立而无令名之患 立立乎其位
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终乎 傅氏曰人情相
 与玩习恒不善其终惟有是警戒当能终于好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5b 页 WYG0174-0329d.png
十七年辰不集于房 今胤征
夫子将有异志不君君矣 日者人君之表不救日食
 是有无君之心解非
故使穆子帅师献俘于文宫 傅氏曰以告成事
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 八月辰星在西方孛从其
 西过星东及汉
其与不然乎 邵氏曰其与语辞犹曰其诸
十八年大人患失而惑又曰可以无学 邵氏曰夫必多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6a 页 WYG0174-0330a.png
 有是说而后及其大人言不学之俗自下始也患失恐
 违众而失位也陆氏曰大人惧违众而失位心志惑乱
 故徇流俗之说而亦曰可以无学解非
振除火灾 振如振衣之振犹火之著于衣振之则去
 也
过期三日 陆氏曰大叔庙寝之间其庭小不便于蒐
 宜除大叔不忍毁庙故过期三日须子产见之而有
 后命也解非 此传与十二年郑简公卒将为葬除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6b 页 WYG0174-0330b.png
 不毁游氏之庙乃是一事而传误重出又或以为葬
 或以为蒐
许不专于楚郑方有令政 邵氏曰当是时许迁于叶
 矣然以旧国故不专心事楚以不专心事楚之许而
 不礼于方有令政之郑郑得晋助而伐之不难矣此
 所以欲迁许也
许曰余旧国也 先许迁而郑得其地成十五年许灵
 公畏偪于郑迁于叶郑人因有旧许之地襄十年东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7a 页 WYG0174-0330c.png
 侵及许是也解以为许先郑封非
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 释文引裴松之注魏志云
 古人谓藏为去亦作弆汉书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
 而食之师古曰去谓藏之也陈遵传皆藏去以为荣
 师古曰去亦藏也魏志华佗传去药以待不祥臣松
 之案古语以藏为去
禳之则彼其室也 言渊固龙之室也岂能禳而去之
二十年相从为愈 愈于相从俱死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7b 页 WYG0174-0330d.png
使华寅肉袒执盖以当其阙 傅氏曰肉袒示必死
阿下执事 傅氏曰阿下亲附而卑下之
齐侯疥遂痁 正义曰疥当作痎
四物七音 傅氏曰四物律度量衡也七音以宫商角
 徵羽而加变宫变徵也
二十一年吾小人可藉死而不能送亡 亡字句
二十二年无亢不衷以奖乱人 举而高之曰亢不衷
 犹言不端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8a 页 WYG0174-0331a.png
牺者实用人人牺实难已牺何害 邵氏曰自牺者实
 用人以下皆指人而言人牺则用在人故曰实难喻
 刘单之立王猛已牺则用舍在己故曰何害喻王自
 立子朝盖是时太子既卒废立之谋生矣
五月庚辰见王 不待葬而见王子猛于朝
毁其西南 唐石经此下有子朝奔郊四字
二十三年乃皆执之 傅氏曰鲁不直
又将叛齐 补云上年与齐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8b 页 WYG0174-0331b.png
先君之力可济也 先君谓周之先王书言昔我先君
 文王武王是也
吴太子诸樊入郥 吴子诸樊乃王僚之伯父不应太
 子与之同名且僚子尚幼此必诸樊之太子光正义
 亦以为传写之误
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陆氏曰言其亲疏伦序比象于天文之行列也
季氏介其鸡 吕氏春秋注介甲也作小铠著鸡头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9a 页 WYG0174-0331c.png
此之谓不能庸先君之庙 解盖襄公别立庙陆氏曰
 周衰礼废诸侯典祀盖有独丰于昵者如闵二年禘
 于庄公赵匡曰不及于祖也今此禘于襄公亦然杜
 谓别立庙谬矣武宫炀公之立经皆书之即别立二
 公庙无缘不书
事若不克君受其名 言徒以虚名受祸
使有司待于平阴为近故也 近谓近鲁平阴近鲁野
 井近齐邵氏曰齐侯言为鲁之故使有司先待于平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19b 页 WYG0174-0331d.png
 阴将自往迎之而鲁侯已至于野井此寡人之罪也
失鲁而以千社为臣 傅氏曰言臣千社之人
二十六年万民弗忍居王于彘 刘炫曰不忍王之虐
 也解非
诸侯释位以间王政 陆氏曰史记言厉王奔彘周公
 召公行政号曰共和非也汉书古今人表有共伯和
 师古曰共国伯爵和名汲冢纪年厉王十二年出奔
 彘十三年共伯和摄行天子事号曰共和二十六年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0a 页 WYG0174-0332a.png
 王陟于彘周定公召穆公立太子靖为王共伯和归
 其国又庄子称共伯得乎共首司马彪曰共伯名和
 诸侯知其贤请以为天子即王位十有四年大旱屋
 焚卜曰厉王为祟乃立宣王共伯复归于宗逍遥得
 意于共山之首吕氏春秋曰共伯和其行好贤仁厉
 王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请矣据此诸书所说
 皆同则释位以间王政者共伯其人也
携王奸命 解云幽王少子伯服朱鹤龄曰幽王在位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0b 页 WYG0174-0332b.png
 十一年计伯服之生不过数岁而褒姒为犬戎所虏
 必无复立其子之理正义引汲冢纪年幽王既弑申
 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太子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
 余臣于携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侯所杀
 是携王者余臣也 按此则携王之携乃是地名犹
 厉王流彘诗人谓之汾王或以谥法怠政交外曰携
 非也梁元帝用尚书左丞刘榖议谥其兄邵陵王纶
 为携王取此名而义不同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1a 页 WYG0174-0332c.png
帅群不吊之人 傅氏曰好行祸乱不相吊恤之人
二十七年延州来季子 解宜在襄三十一年延州来
 季子其果立乎之下
王可弑也母老子弱是无若我何 史记曰王僚可弑
 也母老子幼而两公子将兵伐楚楚绝其路外困于
 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按传下文云阖/庐以其子为卿)
 (则解云欲以老/弱托光是也)
铍交于胸遂弑王 铍交于胸而鱄设诸不为之动所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1b 页 WYG0174-0332d.png
 以能弑王也然鱄设诸亦死矣阖庐既立以其子为
 卿史竟言之
国人投之遂弗爇也令尹炮之 邵氏曰国人取菅秆
 投之而弗举火令尹乃举火然之
事君如在国 当时诸侯出奔其国即别立君惟鲁不
 敢故昭公虽在外而意如犹以君礼事之
使宰献而请安 燕礼司正命卿大夫以安皆享臣下
 之礼卑公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2a 页 WYG0174-0333a.png
二十八年盂丙为盂大夫 今本作孟丙者非汉书地
 理志云盂晋大夫盂丙邑以其为盂大夫而谓之盂
 丙犹魏大夫之为魏寿馀阎大夫之为阎嘉邯郸大
 夫之为邯郸午也
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 言非素识
二十九年人实不知非龙实知 言人自无扰龙之术
 故不生得耳非龙之知也
有烈山氏之子曰柱 贾郑皆云烈山炎帝之号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2b 页 WYG0174-0333b.png
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 王肃家语注曰三十斤
 为钧钧四为石石四为鼓盖用四百八十斤铁
三十年共其职贡与其备御不虞之患 备御不虞谓
 三军之事
虽士大夫有所不获数矣 言不得备数
将自同于先王 言欲自比于先周盛王
若为三师以肄焉 肄习也
三十一年我受其无咎 受犹任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3a 页 WYG0174-0333c.png
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 傅
 氏读至夫字为句言人以有名为贵又有所谓有名
 不如无名者(按有所犹/言有处也)
欲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 王应麟曰欲求名而
 不得如向戌欲以弭兵为名而宋之盟其名不列焉
 或欲盖而名章如赵盾伪出奔崔杼杀太史将以盖
 弑君之恶而其恶益著焉推此类言之可见谨严之
 法求名非谓齐豹名章亦不止三叛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3b 页 WYG0174-0333d.png
日月在辰尾 傅氏曰辰尾居东吴在楚东故知必吴
 入郢也
三十二年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 吴越虽同星
 纪之分而所入宿度不同故岁独在越
属役赋丈 属役属所役人数
定元年魏子涖政 此即上年南面之事而传再书之
 者两收而失删其一也盖周之正月为晋之十一月
 而庚寅即己丑之明日士弥牟既已分役岂有迟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4a 页 WYG0174-0334a.png
 两月而始栽宋仲几乃不受功者乎且此役不过三
 旬而毕矣
二年以师临我我伐桐为我使之无忌 邵氏曰以师
 临我我伐桐二我我舒鸠也为我使之无忌吴自我
 也盖吴将诱楚欲使之不忌吴于是桐适叛楚故使
 舒鸠人谓楚以师伐我我则伐桐如此者为我使之
 无忌也不然楚方忌吴安肯出师于近吴之地哉此
 致人之术所谓多方以误之也(按传下文言楚囊瓦/伐吴不言伐舒鸠则)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4b 页 WYG0174-0334b.png
 (杜解为得又襄公二十/五年楚已灭舒鸠矣)
四年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 傅氏曰柏举楚
 地在今河南西平县本柏子国
啧有烦言 啧争言也管子有啧室之议荀子啧焉而
 不类
命以伯禽 孙宝侗曰于书当有伯禽之命而今逸之
相土之东都 相土商之先君郑氏诗笺曰相土居夏
 后之世承契之业入为王官之伯出长诸侯其曰东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5a 页 WYG0174-0334c.png
 都不可知为何地也
密须之鼓 密须解己见昭十五年此重出
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 服云畀我季芈之字下
 文但言季芈知非二人
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 傅氏曰云中云梦泽中盖
 江北之梦在今湖广德安府考睢汉二水皆入江楚
 子既涉睢而西复还入睢由睢而入江绕吴兵之南
 而北济以入郧自郧而奔随也解以为江南之梦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5b 页 WYG0174-0334d.png
不敢以约为利 陆氏曰不敢乘君父困约之时以为
 利
五年卒于房 房疑即防字古阝字作𨸏脱其下而为
 □字汉仙人唐公□碑可證也汉书汝南郡吴房孟
 康曰本房子国而史记项羽纪封扬武为吴防侯字
 亦作防汉书武帝纪济川王明废迁防陵常山王勃
 废徙房陵一卷之中字体不同又防房二字相通之
 一證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6a 页 WYG0174-0335a.png
大德灭小怨 傅氏曰大德谓其弟怀初谋弑王故子
 西欲舍之王怜其念父以其兄有大功故并赏
六年定之鞶鉴 鞶鉴解己见庄二十一年此重出
阳虎若不能居鲁而息肩于晋所不以为中军司马者
有如先君 恐晋阴厚之故为此言邵氏曰孟孙何为
 而遽誓哉见虎有不容之势焉有不可言之恶焉而
 已有不得已之情焉欲晋君臣于言外得之而豫图
 所以待之也凡誓辞曰有如日有如河有如先君云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6b 页 WYG0174-0335b.png
 者若谓苟不如此将如日何如河何如先君何若谓
 其神临之必降之祸也此所谓彊为之请以取入焉
 者也
八年主人出师奔 贾云主人出鲁人奔郤
卫人请执牛耳 盟礼卑者执牛耳尊者涖之卫侯与
 晋大夫盟自以当尊故请晋执之
涉佗捘卫侯之手及捥 捘捉持之也捥腕同掌臂交
 曲处捘之上及于捥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7a 页 WYG0174-0335c.png
寡人从焉 言事之
九年子明谓桐门右师出 刘用熙曰子明盖与右师
 同居逐之使出各居也
东郭书让登犁弥从之曰子让而左我让而右使登者
绝而后下书左弥先下 邵氏曰登登城也下既登
 而入城也左右非谲辞绝而后下乃谲辞也
书与王猛息猛曰我先登书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
焉猛笑曰吾从子如骖之靳 邵氏曰上言犁弥从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7b 页 WYG0174-0335d.png
 则书先登矣既登又让下让而左右不以先后弥为
 先下地也登绝后下此言亦然让登争先也让下亦
 争先也曩与犁弥既不得先难也今猛又言登之先
 是又难也如骖之靳则书曰先而猛略后焉所谓先先
 于众非先于书也何难之有故笑而言之
晰帻而衣狸制 傅氏曰晰白晰帻以巾发卑贱所服
 狸制狐皮之衣
十年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 在今莱芜县按杜解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8a 页 WYG0174-0336a.png
 及史记服虔注皆云在东海祝其县今淮安府之赣
 榆远非也水经注莱芜县曰城在莱芜谷当路岨绝
 两山间道由南北门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
 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禹贡所谓莱夷也夹谷之
 会齐侯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宣尼称夷不乱华是也
 是则会于此地故得有莱人非召之东莱千里之外
 也不可泥祝其之名而远求之海上矣
十三年卫是以为邯郸而寘诸晋阳绝卫之道也 邵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8b 页 WYG0174-0336b.png
 氏曰寘诸邯郸卫之意也寘诸晋阳非卫之意也故
 曰绝卫之道
十四年使死士再禽焉不动 傅氏曰禽如鸷鸟之发
 急持以冲其陈吴陈坚不可动
哀元年死知不旷 旷空也言不为徒死知上必有以
 恤之
二年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陈 傅氏曰设旆于
 军前盛为军容与罕驷兵车在前者相对彼自后望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9a 页 WYG0174-0336c.png
 之不知虚实故惧
谋恊以故兆询可也 故兆始谋伐二子卜得吉兆
赵孟喜曰可矣 以范中行氏失援粮竭必将亡
四年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左师军于菟和右
师军于仓野 发二邑之兵与戎狄之众以临上雒而
 分军为二以胁晋人
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 晋大夫守阴地者
五年诸子鬻姒之子荼嬖 诸子见襄十九年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29b 页 WYG0174-0336d.png
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 邵氏曰二不
 与皆指群公子
六年再败楚师不如死 刘炫曰前败于柏举若此战
 更败是再败
潜师闭涂 史记司马贞注曰闭涂即礼记所谓菆涂
 者谓匿其丧也
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也今书无帅彼天常一句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0a 页 WYG0174-0337a.png
出莱门而告之故 解鲁郭门也按定九年解莱门阳
 关邑门
君举不信群臣乎 悼公忌荼恐诸大夫复立荼而废
 己欲使除之故僖子以为疑已
七年周之王也制礼上物不过十二 陆氏曰如冕如
 旂俱十二旒玉路繁缨十二就之类
对曰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今其存者无数
十焉唯大不字小小不事大也知必危何故不言鲁德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0b 页 WYG0174-0337b.png
如邾而以众加之可乎不乐而出 傅氏曰大夫对以
 夏时诸侯以万计惟大小相攻伐故胥以亡今背盟
 伐邾既不字小又不事大不相趋于亡乎何不言但
 言而不听耳凡以兵加人德足以胜之而后可今德
 不过邾而伐之其可乎盖诸大夫皆以伐邾有吴患
 不能回季孙之意故不乐杜解皆误
八年所托也则隐 若已托于他国而臣事之虽不奔
 命犹为之隐讳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1a 页 WYG0174-0337c.png
鲁虽无与立必有与毙 言鲁平时虽无党急则必有
 共其患
王犯尝为之宰澹台子羽之父好焉国人惧 傅氏曰
 吴既克武城则其人以二子之故将固与吴吴得据
 之以为鲁患故惧
吴人行成 此鲁求成耳而言吴人行成者内外之辞
十一年国书高无丕帅师伐我及清 清解己见隐四
 年此重出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1b 页 WYG0174-0337d.png
有子曰就用命焉 刘原父曰有子当为子有
州仇奉甲从君而拜 邵氏曰州仇奉甲从君者对王
 言拜者受之之礼
使于齐 子胥为吴王使于齐也古者兵交使在其间
 史记曰吴子使子胥于齐
为王孙氏 傅终言之亦犹夫槩王奔楚为堂溪氏也
 解谓改姓辟吴祸非
十二年孔子与吊适季氏季氏不絻放绖而拜 傅氏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2a 页 WYG0174-0338a.png
 曰孔子与吊吊于公也适季氏吊毕而适季氏也见
 季孙之不絻则亦去其绖礼之称也拜者宾主之拜
 也古者吊无拜礼
从之固矣 固如与人而不固之固
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 解夫差欲霸中国
 尊天子自去其僭号而称子以告令诸侯故史承而
 书之非也四夷虽大皆曰子
越子伐吴为二隧 解隧道也按隧即古队字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2b 页 WYG0174-0338b.png
十四年成子兄弟四乘如公 傅氏曰四乘四人同乘
 也如文十一年富父终甥驷乘解云兄弟八人不必
 皆在
十五年废日共积 陆氏曰共积为共给委积盖言倍
 日而行以二日之用为一日之用
利不可得而丧宗国 傅氏曰丧失也成鲁宗室背鲁
 出奔是丧宗国
十六年使贰车反祏于西圃 解西圃孔氏庙所在祏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3a 页 WYG0174-0338c.png
 藏主石函戴侗曰庄十四年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
 司宗祏注宗庙中藏主石室也昭十八年郑灾使祝
 史迁主祏于周庙注庙主石函也此注同按说文云
 祏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宫石室一曰大夫以石为主
 今许公为得祏于橐中非石室亦非石函矣
十七年太子又使椓之 陆氏曰椓字古与诼通吕氏
 春秋椓崔子之子使之争
裔焉大国灭之将亡 当以裔焉大国为句言其边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3b 页 WYG0174-0338d.png
 大国将见灭而亡
十八年夏书曰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 今大禹
 谟
二十一年唯其儒书以为二国忧 傅氏曰二国齐鲁
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备弥甥也 傅氏曰弥增也
其可以称旌繁乎 傅氏曰称副也马以驾车车有旌
 旄仍以繁缨饰马皆国君之服谦言可以称此否
二十六年申开守陴 申如易申命之申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4a 页 WYG0174-0339a.png
二十七年三子皆从康子病之 解耻从蛮夷盟慈溪
 黄氏曰非也盖康子恐其君借势于越以去已与越将
 妻公康子纳赂太宰嚭而止同意岂以盟蛮夷为耻哉
公吊焉降礼 陆氏曰过自贬屈
故寡君使瑶察陈衷焉 傅氏曰衷中也察其中见灭
 之由
故韩魏反而丧之 补云终陈成子之言 自是晋益
 微至靖公三年韩魏赵三分其地靖公迁为家人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下 第 34b 页 WYG0174-0339b.png
 
 
 
 
 
 
 
 左传杜解补正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