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a 页 WYG0174-03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杜解补正卷中
             昆山顾炎武撰
文元年于是闰三月非礼也 古人以闰为岁之馀凡
 置闰必在十二月之后故曰归馀于终考经文之书
 闰月者皆在岁末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哀公五年闰月葬齐景公是也而左传成公十七年
 襄公九年哀公十五年皆有闰月亦并在岁末是以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b 页 WYG0174-0303b.png
 经传之文凡闰不言其月者言闰即岁之终可知也
 今鲁改历法置闰在三月故为非礼汉书律历志曰
 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是也又按汉书高
 帝纪后九月师古曰秦之历法应置闰者总致之于
 岁末此意当取左传所谓归馀于终耳何以明之据
 汉书表及史记汉未改秦历之前屡书后九月是知
 历法故然
更伐之我辞之 补云辞之者为之请平于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a 页 WYG0174-0304a.png
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 补云言君之春秋
 富而内嬖多将来必有易树之事则乱从之矣
二年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 朱鹤龄曰二语出汲冢
 周书大匡解
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 解厌犹损也未是傅氏
 曰厌临也以尊临卑如汉人所云厌胜之耳
陈侯为卫请成于晋执孔达以说 此即上所谓我辞
 之者也解不合宜删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b 页 WYG0174-0304b.png
是以鲁颂曰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
君子曰礼谓其后稷亲而先帝也诗曰问我诸姑遂及
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 补云言僖公于
 文有父之亲而闵公于僖有君之尊礼不敢以其所
 亲加之于尊故引二诗为證
废六关 家语作置六关注谓文仲置关以税行者故
 为不仁
襄仲如齐纳币礼也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姻娶元妃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a 页 WYG0174-0304c.png
以奉粢盛孝也 即以僖公之薨为十一月亦甫及大
 祥耳未毕二十五月之数何得云谅闇已终解谬
 按此传通言娶夫人之礼则可若在文公丧制未终
 而使卿纳币违礼拂经甚矣
三年雨螽于宋 解宋人以其死为得天祐喜而来告
 故书然则陨石退鹢岂亦喜而来告乎
四年夏曹伯如晋会正 会正即朝正也周之三月晋
 之正月襄二十二年随于执事以会岁终杜氏解曰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b 页 WYG0174-0304d.png
 朝正是也此解以正为政似因传文夏字而曲为之说
君子曰诗云惟彼二国其政不获惟此四国爰究爰度
 其秦穆之谓矣 解意太迂愚谓引诗盖取上帝监
 观四方求民之莫之义言恐惧可以致福
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湛露之诗
 只是宴乐之意取此为兴耳天子当阳言向明而治
 也解太巧
五年皋陶庭坚 十八年季孙行父所称八凯有庭坚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4a 页 WYG0174-0305a.png
 杜氏以为皋陶字罗泌以为六皋陶之后蓼庭坚之
 后陆氏据焦氏易林尨降庭坚为陶叔后谓二国皆
 皋陶后而庭坚则或以支子别封自为其国之祖故
 文仲并举之也未详孰是
德之不建民之无援 德之不建言二国不能自强于
 为善民之无援言中国诸侯不能恤小寡解非
沈渐刚克 补云渐书作潜
六年树之风声 陆氏曰树立其风化声教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4b 页 WYG0174-0305b.png
为之律度 钟律度量皆有一定之法以遗后嗣书所
 谓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者也
晋人以难故欲立长君 解立少君恐有难非也谓连
 年有秦狄之师楚伐与国
先君爱之 补云先君谓文公
难必抒矣 抒服虔作纾
杜祁以君故让偪姞而上之 补云君谓襄公
七年宣子与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偪 畏穆嬴之偪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5a 页 WYG0174-0305c.png
 也以君夫人之尊故解非
败秦师于令狐至于刳首 水经注引阚骃曰令狐即
 猗氏刳首在西三十里后汉卫敬侯碑阴文城惟解
 梁地即郀首山对灵足谷当猗口刳字作郀玉篇郀
 口孤切秦地在河南当是河东之误
凡会诸侯不书所会后也后至不书其国辟不敏也
 补云公既不及于会则不知班位之次序故不书诸
 国以辟不敏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5b 页 WYG0174-0305d.png
夏书曰戒之用休 今大禹谟
八年致公婿池之封自申至于虎牢之境 傅氏曰自
 申至于虎牢皆郑地也不得致之于卫窃以上文言
 匡戚归卫田也此言自申至虎牢归郑田也故杜于
 上年解云为晋归郑卫田张本而此则专言归卫此
 杜氏之阙漏尔按自申至于虎牢郑地晋取之以封
 公婿池今乃归之传文不言郑言申虎牢则郑可知
 矣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6a 页 WYG0174-0306a.png
九年获公子茷 按成十六年鄢陵之战囚楚公子茷
 距此四十四年疑别是一人
十年沿汉溯江将入郢 补云欲入郢为乱
十一年皇父之二子死焉 传本云皇父之二子解乃
 云榖甥牛父误 三大夫亦应有赏传特以耏门之
 名追录其受赏之由馀不及载耳
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 按此年世太远陆氏曰史
 记鲁世家引此传文作齐惠公之二年又齐世家曰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6b 页 WYG0174-0306b.png
 惠公二年长翟来王子城父攻杀之十二诸侯年表
 亦于齐惠公二年书王子城父败长翟三文皆同按
 惠之二年即鲁宣公之二年也在晋灭潞之前仅十
 三年尔此传以惠公为襄公盖传写之误也 因此知
 解云长三丈者亦未可信考工记曰戈柲六尺有六
 寸假如长三丈之人富父终甥何由得以戈桩其㗋
 邪 云长翟之种绝者亦非传云亡者特其国亡耳
 杜以后世不闻有长人故云种绝然张苍长八尺馀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7a 页 WYG0174-0306c.png
 父不满五尺其子复长至其孙长止六尺馀岂可以
 此论邪
十二年郕伯来奔 刘原父曰此郕太子也鲁以诸侯
 逆之即谓之郕伯而春秋又没其专土叛君之罪反
 谓之诸侯而尊之岂其然乎意者郕伯以去年卒太
 子今即位而不能自安遂出奔夫踰年即位则真郕
 伯矣以其日浅或谓之太子而左氏则误以为太子
 出奔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7b 页 WYG0174-0306d.png
且请绝叔姬而无绝昏公许之 啖叔佐曰左氏事迹
 倒错者甚多此文当在成四年把伯来朝归叔姬故
 也之下误书于此
十三年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 上年晋人
 秦人战于河曲注云在河东蒲坂县南秦师夜遁复
 侵晋入瑕则瑕必在河外僖三十年注曰焦瑕晋河
 外五城之二邑水经河水又东径湖县故城北注云
 晋书地道记太康记并言胡县汉武帝改作湖其北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8a 页 WYG0174-0307a.png
 有林焉名曰桃林古瑕胡二字通用礼记引诗心乎
 爱矣瑕不谓矣郑注云瑕之言胡也瑕胡音同故记
 用其字瑕转为胡又改为湖今为阌乡县治瑕邑即
 桃林之塞而道元以为郇瑕之地误矣
不如随会能 邵氏曰能字句绝能言才也如孟子能
 者在职之能正义属下文以为能处贱非(按能字仍/当属下句)
 (能贱犹云为贵/当可使复贱也)
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补云傅氏曰盖绕朝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8b 页 WYG0174-0307b.png
 曾言于秦伯请留之
文子赋四月 解云不欲还晋以传考之但云成二国
 不言公复还晋四月之诗当取乱离瘼矣维以告哀
 之意耳
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解既见而后入北
 斗非也改云有者非常之辞孛妖星之有光芒者也
 如帚者则谓之彗刘向以为君臣乱于朝政令亏于
 下则上浊三光之精五星赢缩变色逆行甚则为孛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9a 页 WYG0174-0307c.png
 北斗人君象孛星乱臣象篡弑之表也于大辰于东
 方皆不言入此其言入何榖梁子曰斗有环域也
子叔姬妃齐昭公 按僖二十七年经齐侯昭卒今此
 昭公即孝公之弟不当以先君之名为谥而经不书
 葬无可考正疑左氏之误然僖公十七年传曰葛嬴
 生昭公前后文同(史记/同)先儒无致疑者
不出七年宋齐晋之君皆将死乱 刘歆曰斗天之三
 辰纪纲星也宋齐晋天子方伯中国纲纪故当之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9b 页 WYG0174-0307d.png
 斗七星故曰不出七年
终不曰公曰夫己氏 夫己氏犹言彼己之子
十五年鲁人以为敏 传以华孙辞宴为合于礼解失
 之
十七年鹿死不择音 言其鸣急切庄子兽死不择音
 郭象注曰野兽蹴之穷地意急情尽则和声不至是
 也当从服虔之说
赵穿公婿池为质焉 赵穿与池皆晋侯女婿故以为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0a 页 WYG0174-0308a.png
 质
十八年仲杀恶及视而立宣公 杀视及叔仲惠伯不
 书亦讳之耳解非
浑敦穷奇梼杌饕餮 此与孟子四罪不同解云驩兜
 共工鲧恐未必然至缙云氏有不才子则杜亦不能
 以三苗释之矣 四凶事当以虞书孟子为正 鲧
 婞直以亡身其为人傲而自用则有之不至如所云
 梼杌也帝之殛之亦秪遏在羽山而已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0b 页 WYG0174-0308b.png
宣二年倒戟而出之获狂狡 邵氏曰倒戟犹倒戈也
 坐此迟缓反为郑人所获
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 邵氏曰听犹听政之听解
 谓常存于耳似迂
文马百驷 丘光庭曰文马马之毛色有文采者
触槐而死 麑退而触槐则非赵盾庭槐明矣解可删
六年使疾其民以盈其贯将可殪也 刘炫曰以绳穿
 物谓之贯书云商罪贯盈言纣之为恶如物之满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1a 页 WYG0174-0308c.png
 贯也殪杀也解非
八年楚为众舒叛故伐舒蓼灭之 解舒蓼二国名罗
 泌曰僖三年徐取舒文五年楚灭蓼今云舒蓼者当
 自是一国名傅氏曰此盖群舒之一如舒庸舒鸠之
 属
九年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
 以上辟为僻下辟为法当时有此解昭二十八年晋
 司马叔游引此诗亦同汉张衡思玄赋览蒸民之多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1b 页 WYG0174-0308d.png
 僻兮畏立辟以危身正用此也 家语孔子曰泄冶
 之于灵公位在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仕于乱
 朝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
 捐矣
十年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 绎注已见文十三年
 此重出按文十三年传曰邾文公迁于绎然则此之
 取绎岂取其国都乎盖文公虽迁后复还其故都耳
十一年使封人虑事 虑筹度也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2a 页 WYG0174-0309a.png
其从之也 补云言往而会狄
十二年使改事君夷于九县 九县庄十四年灭息十
 六年灭邓僖五年灭弦十二年灭黄二十六年灭夔
 文四年灭江五年灭六灭蓼十六年灭庸又有武王
 灭权文王灭申凡十一国傅氏曰时楚适有九县故
 郑愿得比之言服事恭谨如其县邑耳非必追记其
 所灭之国也
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傅氏曰言楚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2b 页 WYG0174-0309b.png
 分其三军为五部而使之各专其职
有律以如己也故曰律否臧且律竭也盈而以竭夭且
不整所以凶也 傅氏曰将师之贵于法律者能使其
 下如己之志故谓之律所谓顺成而臧也否臧则律
 且竭而败矣夭屈也言其法律如水之壅而盈则必
 竭屈而不伸散而不整故为凶
其君之戎分为二广 其君之戎谓戎车傅氏曰广楚
 乘车名以其亲兵分左右二部故名二广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3a 页 WYG0174-0309c.png
广有一卒卒偏之两 邵氏曰楚人易古偏法而为广
 广之所有百人故曰一卒亦古偏法也一卒之外又
 有承副之卒焉其数如偏之两两二十五人也广之
 所有一卒一卒百人也一卒之外又有馀卒为承副
 者二十五人为两故曰卒偏之两车法在古为偏在
 今为广盖举古今错言之不直曰若干人而必曰卒
 曰偏曰两者今法不离于古也
内官序当其夜 邵氏曰若今宿直递持更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3b 页 WYG0174-0309d.png
御下两马掉鞅而还 邵氏曰两马掉鞅掉两马之鞅
 也盖骖马车旋则其鞅须掉之而示閒暇之意亦在
 其中矣
士季使巩朔韩穿帅七覆于敖前故上军不败赵婴齐
使其徒先具舟于河故败而先济 传因士季语竟言
 之
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 傅氏曰兵法车十五
 乘为偏今楚用旧法而易其名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4a 页 WYG0174-0310a.png
屈荡户之 户止也古人以守户之人谓之户者取其能
 止人也汉书樊哙传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王嘉传坐户
 殿门失阑免唐书李绅传击大毬户官道车马不敢前
楚人惎之 定四年管蔡启商惎间王室解惎毒也傅
 氏曰言楚人将毒害之而晋人乃脱扄拔旆投衡而
 出耳未详(按杜解惎为教于义为长盖晋人困厄而/楚人顾教之脱险既脱而复有谑言故传)
 (书之以纪异若如傅氏说则军中/常事何可胜书且末语尤无谓矣)
宵济亦终夜有声 言其军嚣无复部伍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4b 页 WYG0174-0310b.png
遂围萧萧溃 下有明日萧溃之文此处疑衍若此云
 萧溃下便不得言遂傅于萧也
十三年君子曰清丘之盟唯宋可以免焉 邵氏曰清
 丘晋与宋卫盟既而卫背盟而救陈晋背盟而不救
 宋故曰唯宋可免责晋卫也
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鄙我犹言轻我
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
及于蒲胥之市 邵氏曰寝门之外远于窒皇蒲胥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5a 页 WYG0174-0310c.png
 市远于寝门之外屦人进屦追而及于窒皇前此未
 及屦也剑人进剑追而及于寝门之外前此未及剑
 也车人驾车追而及于蒲胥之市前此未及车也盖
 兴师之速如此
聘而献物于是有庭实旅百 刘炫曰实百品于庭以
 为献物
十五年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 傅氏曰华元
 登床乘其不虞劫之与盟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5b 页 WYG0174-0310d.png
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 邵氏曰子反何为而惧惧华
 元之胁也盟岂得已哉观惧之一言则华元之情状
 可见矣论者谓其轻见情实殆非知华元者
吾从其治也 治谓病间之时凡人病未昏酒未醉皆
 曰治列子邓析谓子产曰子奚不时其治也谓伺其
 醒时
尔用先人之治命 石经作尔用而先人之治命
十六年夏成周宣榭火 吕大临考古图𨚕敦铭曰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6a 页 WYG0174-0311a.png
 格于宣榭宣榭者盖宣王之庙也榭射堂之制也其
 文作印古射字执弓矢以射之象因名其堂曰射(后/从)
 (木/)其堂无室以便射事故凡无室者皆谓之榭(尔雅/云)
 宣王之庙制如榭故谓之宣榭春秋记成周宣榭火
 以宗庙之重而书之如桓僖宫之比二传云藏礼乐
 之器非也
十七年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
 傅氏曰言三子见执齐人必悔有遣使之心今又久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6b 页 WYG0174-0311b.png
 之必将背晋
成元年作丘甲 周制四丘为甸旁加一里为成共出
 长毂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则丘得十八人
 不及一甲今作丘甲令丘出二十五人一甸之中共
 出百人矣解云丘出甸赋骤增三倍恐未必然山堂
 考索载唐太宗问李靖楚广与周制如何靖曰周制
 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亦二十五人为甲凡
 三甲共七十五人然则一丘所出十有八人积四丘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7a 页 WYG0174-0311c.png
 具一乘则今作丘甲者即丘出一甲向之十有八人
 者今增而为二十五人是一甸之中共百人为军矣
 所未可知者其三甸而增一乘乎抑每乘而增一甲
 乎鲁昭公时尝蒐于红革车千乘则计甸而增乘未
 可知也楚人二广之法一乘至用百五十人则鲁每
 乘而增一甲亦未可知也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
 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非若杜氏之所
 谓丘出一甸之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7b 页 WYG0174-0311d.png
二年与先大夫之肃 先大夫谓原轸狐偃栾枝之辈
三周华不注 补云华不注在今山东济南历城县东
 北下有华泉
伤而匿之 在军中不敢言病故匿其伤
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陆氏曰如昭三十二年传物土
 方之物谓相土之所宜
畏君之震 震威也
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 言即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8a 页 WYG0174-0312a.png
 幸而胜亦从晋命况于不幸
遂常以葬 补云以丧礼有进无退
三年叔孙侨如围棘 侨如解宜在二年战于鞍下
四年楚虽大非吾族也 言蛮夷
六年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 为仆大夫则君
 之亲臣故独令之从公而入寝庭也
其恶易觏 陆氏曰言垢秽易见
且民从教 言驯习于上之教令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8b 页 WYG0174-0312b.png
七年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 王应麟曰国语史
 伯曰当成周者南有申吕汉地理志南阳宛县申伯
 国诗书及左氏解不言吕国所在史记正义引括地
 志云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徐广云吕在宛县水
 经注亦谓宛西吕城四岳受封然则申吕汉之宛县
 也
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 傅氏曰古人一车
 谓之一两诗百两御之孟子革车三百两非二十五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9a 页 WYG0174-0312c.png
 人为两之两也盖楚广之制本用一卒故云以两之
 一卒其云舍偏两之一者车之半边为偏偏五十人
 今留二十五人也
八年唯或思或纵也 陆氏曰有思开封疆者有纵弛
 而不设备者故多兼并以成大国
十年忠为令德非其人犹不可况不令乎 陆氏曰非
 其人谓叔申本非贤者虽欲效忠不见信于君适以
 自害耳(按叔申既忠于郑何以见其/非贤者杜解不得其人较胜)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19b 页 WYG0174-0312d.png
十二年及其乱也诸侯贪冒侵欲不忌争寻常以尽其
民略其武夫以为己腹心股肱爪牙 傅氏曰世治尚
 文德武夫惟使之在外捍难故曰干城世乱尚武力
 公侯用武夫侵暴邻国以为搏噬之用故委任之无
 所不至
天下有道则公侯能为干城而制其腹心 傅氏曰言
 能制御武夫之腹心者使不为害
晋侯及楚公子罢盟于赤棘 赤棘解见元年此重出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0a 页 WYG0174-0313a.png
十三年能者养之以福 陆氏曰汉书律历志引此语
 作能者养以之福颜师古注之往也往就福也孔颖
 达左传正义亦云往适于福也盖古本如此姚宽西
 溪丛语曰玩注亦当是养以之福传本误也今本作
 养之以福谓养之以致福耳于义亦通但杜颜注此
 云养威仪以致福则恐非是窃谓养是养所受之中
 盖敬慎于动作威仪之间乃所以养此中耳 杨用
 修引汉酸枣令刘熊碑辞猗与明哲秉道之枢养以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0b 页 WYG0174-0313b.png
 之福惟德之隅
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一篇之中称寡君者三
 我君者一寡人者五当是属文之时未曾参订然古
 人之文亦往往不拘如文十七年传郑子家与赵宣
 子书前称寡君后云夷与孤之二三臣亦其类也
十六年德刑详义礼信 正义曰详祥也古字同李巡
 曰祥福之善也
致死以补其阙 陆氏曰军国之事有所阙乏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1a 页 WYG0174-0313c.png
邲之师荀伯不复从 谓不复从事于楚解非
南国䠞 易以外卦为南明夷之九三曰明夷于南狩
 是也复一阳浸长而至于乾有南国䠞之象
败者壹大我不如子 败者壹大恐君之不免也我不
 如子子之才能以君免也解谓军大崩为壹大及御
 与车右不同者非
不亦识乎 邵氏曰识记也谓其能记往日好整好暇
 之言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1b 页 WYG0174-0313d.png
若之何忧犹未弭 谓君薨太子杀
夏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今五子之歌
十七年施氏卜宰 施氏之家臣也如论语仲弓为季
 氏宰之宰解冢宰非
孟姬之谗吾能违兵 傅氏引晋语注曰违其兵难卒
 存赵氏
十八年不然而收吾憎使赞其政 林氏曰吾憎谓吾
 所憎之人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2a 页 WYG0174-0314a.png
襄二年官命未改 陆氏曰官命犹言公命
三年克鸠兹至于衡山 疑即丹阳县之衡山今名横
 山去鸠兹不远
四年定姒薨不殡于庙无榇不虞 啖叔佐曰此传误
 宜在定十五年姒氏卒下按如啖说则季文子当作
 桓子
靡奔有鬲氏 杜氏曰靡夏遗臣事羿者仁山金氏遂
 以为左氏之误今按此文亦未见靡之事羿盖夏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2b 页 WYG0174-0314b.png
 相之将亡而靡乃出奔尔古人之文或以二事连属
 言之然寒浞先杀羿而后灭相则亦未为谬也
有穷由是遂亡 解云浞因羿室不改有穷之号非也
 哀元年称有过浇矣此特承上死于穷门而言以结
 所引夏训之文尔
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 补云国语曰与之货
 而获其土
五年已则无信而杀人以逞不亦难乎 共王不谋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3a 页 WYG0174-0314c.png
 众背晋之盟以亡师于鄢遂失诸侯不知自反八年
 之中戮杀三卿是失刑也
夏书曰成允成功 今大禹谟
六年子罕善之如初 傅氏曰子荡已出子罕不复追
 其射门之怨若赵盾之于贾季也
七年衡而委蛇必折 傅氏曰委蛇自得之貌顺道则
 可以自得横不顺道而妄焉自得必毁折矣
八年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诗笺云不行而坐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3b 页 WYG0174-0314d.png
 图远近故不得于道路也此解曰匪彼也行迈谋谋
 于路人也不得于道众无适从按诗上文云谋夫孔
 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则此解为长古
 人有以匪字作彼字用者二十七年引诗彼交匪敖
 作匪交匪敖
九年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内火 汉书
 五行志曰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季
 春昏心星出东方而咮七星鸟首正在南方则用火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4a 页 WYG0174-0315a.png
 季秋心星伏在日下则止火以顺天时救民疾帝喾
 则有祝融尧时则有阏伯民赖其德死则以为火祖
 配祭火星故云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也相土商祖契
 之曾孙代阏伯后主火星宋其后也世司其占故先
 知火灾贤君见变能修道以除凶乱君无象天不谴
 告故不可必也
遇艮之八 陆氏曰刘禹锡称董生之说曰揲蓍者九
 与六为老老为变爻七与八为少少为定位国语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4b 页 WYG0174-0315b.png
 公子筮得贞屯悔豫皆八八非变爻故不曰有所之
 穆姜筮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夫艮之随唯二
 不动斯遇八也馀五位皆九六故反焉筮法以少为
 卦主若定者五而变者一即宜曰之某卦观之否师
 之临之类是也今变者五定者一宜从少占艮之六
 二曰艮其腓不拯其随我心不快史以遇此为不利
 故从变爻而占曰是谓艮之随苟以悦于姜耳而杜
 元凯以为杂用三易故有遇八之云非也傅氏曰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5a 页 WYG0174-0315c.png
 艮五爻皆变唯二得八不变之随筮法五爻皆变则
 占之卦定爻得随之六二系小子失丈夫是明示穆
 姜以通于侨如之秽姜亦自知之而以彖辞为说也
肆眚围郑 正义曰赦诸侯之军犯法者
以先君之祧处之 鹤山魏氏曰祧者取庙外之兆域
 为义祧即庙也昭元年其敢爱丰氏之祧丰氏仅大
 夫两世未有远祖也
输积聚以贷 傅氏曰输者以车辇运其物四出以就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5b 页 WYG0174-0315d.png
 民所居而贷之也
十年请以桑林 宋洪氏容斋四笔引吕氏春秋云武
 王胜殷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高诱注曰桑山
 之林汤所祷也故使奉之淮南子云汤旱以身祷于
 桑山之林许叔重注曰桑山之林能兴云致雨故祷
 之陆氏曰庄子有桑林之舞则桑林者乐名也
楚令也 犹云从楚之盟故也解云亦兼受楚之敕命
 者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6a 页 WYG0174-0316a.png
诸侯之师还郑而南 还与环同
犹将退也 邵氏曰犹言同一将退也
牲用备具 傅氏曰牲牺牲用器用
十一年政将及子子必不能 解谓鲁次国而为大国
 之制贡赋必重故忧不堪非也谓鲁国之政将归于
 季孙以一军之征而供霸国之政令将有所不给则
 必改作其后四分公室而季氏择二盖亦不得已之
 计叔孙固已豫见之矣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6b 页 WYG0174-0316b.png
孟氏使半为臣若子若弟 若犹或也邵氏曰于三分
 得一之中使半为臣臣其子则父归公臣其弟则兄
 归公所谓半也
十二年吴子寿梦卒 梦古音莫腾反一言为乘二言
 为寿梦非号也解可删
夫妇所生若而人 若而人犹言某某
十三年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
 窀穸墓穴也古者既葬而谥故以为言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7a 页 WYG0174-0316c.png
楚人归之 补云良霄果乱郑
十四年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 邵氏曰役无
 虚时故曰相继于时
子叔齐子 齐子叔老谥也解作字盖传写之误
于是齐崔杼宋华阅仲江会伐秦不书惰也 二国大
 夫后济解云惰慢未明
暴妾使余 邵氏曰视嫡母如妾而使之加虐
余不说初矣 邵氏曰初从之出不得已耳今悔焉故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7b 页 WYG0174-0316d.png
 逃是不说初也
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 补云所谓贵戚之卿
商旅于市百工献艺 邵氏曰此二句承庶人谤而言
 旅于市陈其所尚之物而言从之是亦为谏也屦贱
 踊贵之类是已献艺工执艺以谏也
十六年书曰会郑伯为夷故也 傅氏曰不使郑伯夷
 于大夫也解非
十七年唯卿为大夫 邵氏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8a 页 WYG0174-0317a.png
 又曰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
 天子达今曰礼卿大夫士异何居斯礼也周其衰矣
 卫幕布鲁幕绡鲁卫之所谓礼也非三代之通礼也
 晏子之老所谓大夫之礼者亦然其曰唯卿为大夫
 姑就其言以答之也
十八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 解云故经书围非也围
 者围齐也非围防门也
楚师伐郑次于鱼陵 解鱼陵鱼齿山也在南阳犨县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8b 页 WYG0174-0317b.png
 北郑地范守己曰案上文言子庚治兵于汾注云襄
 城县东北有汾丘城兹乃谓鱼陵为鱼齿山在南阳
 岂子庚治兵于襄城及欲伐郑乃南还走南阳邪然
 则鱼陵之不为鱼齿山明甚况下文又言鱼齿山何
 故于此言鱼陵邪至于梅山若在密县东北则是新
 郑西北矣左氏何以云右回梅山侵郑东北也
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 令犹令龟之令言以德布于
 铭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9a 页 WYG0174-0317c.png
齐侯娶于鲁曰颜懿姬无子其侄鬷声姬 解云颜鬷
 皆姬母姓非也当云母氏
诸子仲子戎子 房玄龄注管子曰诸子内官之号杜
 氏盖未之考故以为诸妾姓子者至哀五年诸子鬻
 姒之子荼嬖则又以为庶公子皆非
二十一年季武子以公姑姊妻之 邵氏曰姑姊一人
 也其殆鲁之宗女于成为妹者乎故曰以姬氏妻之
 称姊尊之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29b 页 WYG0174-0317d.png
夏书曰念兹在兹 今大禹谟
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 讥其不能保身
书曰圣有谟勋明徵定保 今胤征
得罪于王之守臣 守臣谓晋侯玉藻诸侯之于天子
 曰某土之守臣某是也解非
庄公为勇爵 陆氏曰爵酒器也设之以觞勇士
二十二年见于尝酎 傅氏曰尝秋祭酎三重醇酒尝
 而以酎荐祖考曰尝酎汉书景帝纪高庙酎张晏曰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0a 页 WYG0174-0318a.png
 正月旦作酒八月成名曰酎武帝纪酎金服虔曰因
 八月献酎祭宗庙时使诸侯各献金来助祭今观此
 傅则知古有尝酎助祭之礼而汉因之也
无昭恶也 无昭子明之恶
二十三年礼为邻国阙 把孝公晋平公之舅尊同不
 降当服缌麻三月言邻国之丧且犹彻乐而况于母
 之兄弟乎
纳诸曲沃 傅氏曰曲沃晋祖庙所在盖诸卿分掌公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0b 页 WYG0174-0318b.png
 邑而此邑属栾氏注以为栾盈邑按晋世家至幽公
 时微极矣独有绛曲沃则平公之世未尝以宗邑与
 人也
我实不天子无咎焉 言虽事不集而死乃我自不为
 天所祐非子之咎也解非
陈文子见崔武子 解文子陈完之孙须无按史记世
 家乃完之曾孙
张武军于荧庭 今翼城县东南七十五里有荧庭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1a 页 WYG0174-0318c.png
 水经注紫谷水西径荧庭城南
戍郫邵 今济源县西一百二十里有邵原关唐武德
 二年置邵原县 按郫邵当是二地计其相去亦不
 甚远文公六年贾季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
 郫
封少水 水经注引京相璠曰少水今沁水也
二十四年在周为唐杜氏 竹书纪年成王八年冬十
 月王师灭唐迁其民于杜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1b 页 WYG0174-0318d.png
踞转而鼓琴 傅氏曰转当为轸诗小戎俴收注收轸
 也谓车前后两端横木踞之可以鼓琴
二十五年风陨妻不可娶也 陆氏曰当以风陨妻为
 句言夫既从风风能陨妻
将庸何归 东山赵氏曰即覆说上文君死安归之意
及处守者皆有赂 解云皆以男女为赂非
成公播荡又我之自入 辰陵之盟
鸠薮泽 陆氏曰若周官泽虞使其地之人守其财物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2a 页 WYG0174-0319a.png
 以入之于王
表淳卤 陆氏曰淳卤地宜咸者按上下皆以二字成
 文未解淳为何等之地
诗所谓我躬不说皇恤我后者 谷风小弁皆有此文
 说诗作阅皇诗作遑
书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今蔡仲之命
二十六年吾子独不在寡人 在如乃心罔不在王室
 之在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2b 页 WYG0174-0319b.png
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 如宋之盟赵孟
 为客子木与之言弗能对使叔向侍言焉子木亦不
 能对是也
夏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大禹谟
晋人将与之县以比叔向 陆氏曰令其禄秩比叔向
 解非
君子是以知平公之失政也 补云讨罪而取其女且
 同姓故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3a 页 WYG0174-0319c.png
二十七年公丧之如税服终身 傅氏曰诸侯绝期无
 兄弟之服今献公独为此服者痛子鲜之甚也陆氏
 曰税如字礼日月已过闻丧而追服谓之税
仲尼使举是礼也以为多文辞 沈氏曰举谓记录之
 也
单毙其死 言未有不亡
且吾因宋以守病则夫能致死与宋致死虽倍楚可也
 邵氏曰入于宋则因宋以守也病谓楚攻而病也夫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3b 页 WYG0174-0319d.png
 犹言人人也言人人能致死与人同力故可以倍楚
 (守字句绝按夫/犹彼也谓宋也)
何以恤我我其收之 周颂
二十八年使诸亡人得贼者以告而反之 邵氏曰亡
 人谓庄公之党崔氏名之为贼者也得贼以告犹今
 律所谓能自捕得者也不然何从而知之何从而反
 之
陈文子谓桓子曰祸将作矣吾其何得对曰得庆氏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4a 页 WYG0174-0320a.png
木百车于庄文子曰可慎守也已 邵氏曰此三言者
 陈氏父子为隐语以相谕也知祸将作而以何得问
 其子既得得木之对则知其知所从违矣故以慎守
 坚之守谓守志非守其木愚谓木者作室之良材庄
 者国中之要路言将代之执齐国之权
国人犹知之皆曰崔子也 言其尸真
二十九年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殡 郑氏周礼注茢苕
 帚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4b 页 WYG0174-0320b.png
先君若有知也不尚取之 服虔曰不尚尚也言先君
 当取叔侯于地下治之
犹未也 言王化局于一方犹未大行也
是其卫风乎 言三国同是卫风
国未可量也 服氏曰言其国之兴衰世数长短未可
 定也
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 服虔以为此谓
 变小雅也华阳范氏曰二雅篇数多当时乐工或间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5a 页 WYG0174-0320c.png
 歌其一二季子因就所闻而评之也
盛德之所同也 商周同此盛德非必及鲁
见舞象箾南籥者 补云孔氏曰维清奏象舞也即此
 象箾之舞程大昌曰南籥者二南之籥鼓钟之诗所
 谓以雅以南以籥不僭者也
勤而不德 不矜不伐是勤而不德也
美哉犹有憾 犹未洽于天下
是以免于栾高之难 解难在昭八年当作十年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5b 页 WYG0174-0320d.png
三十年其季于今三之一也 季犹畸也(按季犹末也/指最后甲子)
 (而/言)
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邵氏曰二首
 亥字上二画也六身亥字中三画也三画而谓之六
 者其形如算之六也下二如身谓下二画亦如算之
 六故曰如身盖古字体如此绛老既为隐语师旷史
 赵因之师旷以故事史赵以字画皆隐语也(按下二/如身当)
 (从杜解下亥上二画竖置身旁邵解六身亦未当盖/古文亥下三曲皆如布算之六计为二者一为六者)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6a 页 WYG0174-0321a.png
 (三故成二万六/十六百六旬也)
嘻嘻出出 傅氏曰说文嘻痛也
唯君用鲜众给而已 陆氏曰杀新为鲜傅氏曰众给
 者不必用鲜惟物之足而已
取我衣冠而褚之 陆氏曰褚衣之橐也庄子曰褚小
 者不可以怀大按传成三年郑贾人有将寘诸褚中
 以出是也
三十一年我问师故 问齐人用师之故解鲁以师往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中 第 36b 页 WYG0174-0321b.png
 非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今泰誓有此文
岂不遽止 遽亟也
 
 
 
 
 左传杜解补正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