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a 页 WYG0174-02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杜解补正卷上
             昆山顾炎武撰
 北史言周乐逊著春秋序义通贾服说发杜氏违今
 杜氏单行而贾服之书不传矣吴之先达邵氏宝有
 左觿百五十馀条又陆氏粲有左传附注傅氏逊本
 之为辨误一书今多取之参以鄙见名曰补正凡三
 卷若经文大义左氏不能尽得而公谷得之公谷不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b 页 WYG0174-0289b.png
 能尽得而啖赵及宋儒得之者则别记之于书而此
 不具也东吴顾炎武
隐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解寐寤而庄公已生恐无
 此事应劭风俗通曰儿堕地能开目视者为寤生
不如早为之所 解使得其所宜改云言及今制之
未尝君之羹 解食而不啜羹非也改云尔雅肉谓之
 羹
吊生不及哀 杜氏主短丧之说每于解中见之谓既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a 页 WYG0174-0289c.png
 葬除丧谅闇三年非也改云不当既封反哭之时
二年莒人入向 解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非也于
 钦齐乘言今沂州西南一百里有向城镇桓十六年
 城向宣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
 取向襄二十年仲孙速会莒人盟于向杜氏于宣四
 年解曰向莒邑东海承县东南向城远疑也按春秋
 向之名四见于经而杜氏解为二地然其实一向也
 先为国后并于莒而或属莒或属鲁则以摄乎大国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b 页 WYG0174-0289d.png
 之间耳龙亢在今凤阳之怀远尤远惟沂州之向城
 近之
三年蘋蘩蕴藻之菜 玉篇蕴于粉切菜也毛晃曰蕴
 亦水草
四年老夫耄矣 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自称曰老夫
五年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 解邢国在广平襄
 国县按此解宜移在上年卫人逆公子晋于邢之下
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 无解子元疑即厉公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3a 页 WYG0174-0290a.png
 字昭十一年申无宇之言曰郑庄公城栎而寘子元
 焉使昭公不立杜以为别是一人厉公因之以杀曼
 伯而取栎非也盖庄公在时即以栎为子元之邑如
 重耳之蒲夷吾之屈故厉公于出奔之后取之特易
 曼伯则为昭公守栎者也九年公子突请为三覆以
 败戎桓五年子元请为二拒以败王师固即厉公一
 人而或称名或称字耳合三事观之可以知厉公之
 才略而又资之以岩邑能无篡国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3b 页 WYG0174-0290b.png
诸侯用六 解曰六六三十六人东坡志林引宋书乐
 志文帝元嘉十五年给彭城王义康舞伎三十六人
 太常傅隆以为左传诸侯用六杜预以为三十六人
 非是舞所以节八音故必以八人为列自天子至士
 降杀以两两者减其二列尔若如预言至士止有四
 人岂复成乐服虔注左传与隆同襄十一年晋悼公
 纳郑女乐二八以一八赐魏绛此乐以八人为列之
 證隆言是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4a 页 WYG0174-0290c.png
未及国 解忿公知而故问责穷辞按此非人情改云
 使者未知公之闻入郛讳之不以实告
叔父有憾于寡人 按僖伯孝公之子惠公之弟故曰
 叔父杜解诸侯称同姓大夫长曰伯父少曰叔父此
 乃通称之辞当移在庄十三年上大夫之事吾愿与
 伯父图之之下
七年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此非僖二年所城之楚
 丘解曰卫地非也其曰在济阴成武县西南则是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4b 页 WYG0174-0290d.png
 春秋时为曹地
八年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 陆氏按郑康成駮许
 叔重五经异义引此传文云诸侯以字为氏今作谥
 者传写误也朱子曰以字为氏如郑之国氏本子国
 之后驷氏本子驷之后下云公命以字为展氏是也
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
 佯为不知而使军士诅之
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 解欲以弑君之罪加寪氏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5a 页 WYG0174-0291a.png
 而复不能正法诛之传言进退无据改云言非有名
 位之人盖微者尔如司马昭族成济之类
桓公二年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 补云达哀伯名庄
 十一年臧孙达是也
其弟以千亩之战生 解西河界休县南有地名千亩
 非也穆侯时晋境不得至界休按史记赵世家周宣
 王伐戎及千亩战正义曰括地志云千亩原在晋州
 岳阳县北九十里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5b 页 WYG0174-0291b.png
五年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解王师败不书不以
 告非也改云王师败不书不可书也为尊者讳
六年亲其九族 孔氏书傅曰九族高祖至玄孙之亲
遂辞诸郑伯 邵氏曰娶妻必告父母故告诸郑伯而
 辞之杜氏以为假父之命非
接以太牢 解以礼接夫人傅氏曰以太牢之礼接见
 太子
不以国 解国君之子不自以本国为名焉有君之子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6a 页 WYG0174-0291c.png
 而自名其国者乎改云若定公名宋哀公名蒋
以国则废名 解国不可易故废名非也谓若秦庄襄
 王名楚改楚为荆
与吾同物 史记鲁世家与桓公同日
八年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 君谓随侯王谓楚
 王两军相对随之左当楚之右言楚师左坚右瑕君
 当在左以攻楚之右师 李云沾曰桓公五年繻葛
 之战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6b 页 WYG0174-0291d.png
 陈人是以左当其右右当其左之證也(耒按此说虽/巧然玩传文)
 (语势君字仍/指楚君为当)
十一年郑忽出奔卫 解郑人贱之以名告非也盖未
 成君之辞
十三年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
败绩 解或称人或称师史异辞也改云燕独称人其
 君不在师 解又云卫宣公未葬惠公称侯以接邻
 国非礼也案春秋诸侯踰年即位则得称君如宣十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7a 页 WYG0174-0292a.png
 一年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是时灵公被弑贼未
 讨君未葬已称陈侯是踰年称君古之常例也
十五年郑世子忽复归于郑 解云逆以太子之礼非
 也忽未踰年而出奔奔四年而复国未即位不得成
 之为君曰世子者当立之辞也
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 补云次年有会禚之文则
 不久而复还于鲁其不书还盖夫子削之
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解文姜未还据下夫人孙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7b 页 WYG0174-0292b.png
 齐则固在鲁矣改云继弑君不书即位臣子之情所
 不忍也左氏未得其旨而见下有夫人孙于齐之文
 所谓缘此不忍书耳
绝不为亲礼也 刘原父曰谓鲁人绝文姜不以为亲
 乃中礼尔然则母可绝乎宋襄之母获罪于君归其
 父母之国及襄公即位欲一见之而义不可得作河
 广之诗以自悲然宋襄亦不迎而致也为尝获罪于
 先君不可以私废命也孔子论其诗而著之以为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8a 页 WYG0174-0292c.png
 姬不为不慈襄公不为不孝今文姜之罪大绝不为
 亲何伤于义哉
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 解夫人行不以礼故还
 皆不书非也夫人之礼降于君故书行不书还史之
 旧文
六年不知其本不谋知本之不枝弗强 不谋犹言失
 计不知黔牟之不足与立是不谋也知其为君之孤
 立而无助则不能自强而有其国矣(按弗强言不/必强立之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8b 页 WYG0174-0292d.png
八年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 今书大禹谟
十二年萧叔大心 解萧叔大夫名按大心当是其名
 而叔其字亦非萧大夫也二十三年萧叔朝公解曰
 萧附庸国叔名按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宋戴公生子
 衎字乐父裔孙大心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于萧以为
 附庸今徐州萧县是也其后楚灭萧
手足皆见 补云言万力能决犀
十四年傅瑕贰 解有二心于己傅氏曰如此则汉祖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9a 页 WYG0174-0293a.png
 之斩丁公也在厉公当不然矣改云虽纳我仍有二
 心
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解见哀十六年
庄公之子犹有八人 解庄公子传唯见四人子忽子
 亹子仪并死独厉公在八人名字记传无闻按犹有
 八人者谓除此四人外尚有八人见在也桓十四年
 郑伯使其弟语来盟传称其字曰子人亦其一也
二十一年郑伯享王于阙西辟 补云辟偏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9b 页 WYG0174-0293b.png
二十二年夏五月 补云书五月史阙误
翘翘车乘 解曰翘翘远貌傅氏曰高貌按诗翘翘错
 薪钱氏曰翘翘高竦貌此于车乘亦当训高
山岳则配天 解得太岳之权则有配天之大功改云
 诗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言天之高大惟山岳足以
 配之
二十五年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非常
也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用币于社伐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0a 页 WYG0174-0293c.png
鼓于朝 周之六月夏之四月所谓正月之朔也然则
 此其常也而曰非常者何盖不鼓于朝而鼓于社不
 用币而用牲此所以谓之非常礼也杜氏不得其说
 而曰以长历推之是年失闰辛未实七月朔非六月
 也此则咎在司历不当责其伐鼓矣又按唯正月之
 朔以下乃昭十七年季平子之言今载于此或恐有
 误
二十八年小戎子生夷吾 解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0b 页 WYG0174-0293d.png
 陆氏曰据传云允姓之奸居于瓜州自惠公始诱以
 来则此非允姓别一戎而子则其姓尔
狄之广莫于晋为都 解谓遣二公子出都之非也都
 者大邑之名隐元年传曰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是也
 傅氏曰以狄地之旷绝而在晋则为都其威远树宜
 辟土之广
晋人谓之二五耦 言相比为奸也古人共耕曰耦共
 射亦曰耦僖九年传曰耦俱无猜此解云垦伤晋室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1a 页 WYG0174-0294a.png
 太巧
三十二年狄伐邢 邢解已见隐五年此重出
城小榖为管仲也 小榖不系齐疑左氏误范宁解榖
 梁传曰小榖鲁邑春秋发微曰曲阜西北有故小榖
 城按史记汉高帝以鲁公礼葬项王榖城当即此地
 杜解以此小榖为齐邑济北榖城县城中有管仲井
 刘昭郡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皆同按春秋有言榖不
 言小者庄二十三年公及齐侯遇于榖僖二十六年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1b 页 WYG0174-0294b.png
 公以楚师伐齐取榖文十七年公及齐侯盟于榖成
 五年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榖四书榖而一书小榖
 别于榖也又昭十一年传曰齐桓公城榖而寘管仲
 焉至于今赖之则知春秋四书之榖及管仲所封在
 济北榖城而此之小榖自为鲁邑尔况其时齐桓始
 霸管仲之功尚未见于天下岂遽勤诸侯以成其私
 邑哉
而以夫人言许之 以夫人言为句公语以立之为夫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2a 页 WYG0174-0294c.png
 人也许之孟任许公也
能投盖于稷门 当从刘炫之说以盖为车盖正义谓
 车盖轻而帆风非可投之物不知投重物易高投轻
 物而使之高则其人为有力矣汉书上官桀传从武
 帝上甘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
 常属车雨下盖辄御事亦类此
子般即位次于党氏 补云盖适母家也
闵元年安而能杀 补云国语曰车有震武也震有威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2b 页 WYG0174-0294d.png
 武之象故曰杀
二年立戴公以庐于曹 补云曹诗作漕郑志答张逸
 曰漕邑在河南今大名府滑县南二十里有白马故
 城是也
君失其官 解太子统师是失其官也改云失官人之
 道
用其衷则佩之度 刘奉世曰佩之合法度也记云世
 子佩瑜玉而綦组绶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3a 页 WYG0174-0295a.png
尨凉冬杀金寒玦离 林氏曰衣之尨杂则有凉薄之
 意命以穷冬则有肃杀之意金属秋方其性刚而寒
 玦如环而缺离不相连属
金玦不复 补云人臣赐玦则去故曰不复
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适大都耦国 解骊姬为
 内宠二五为外宠奚齐为嬖子曲沃为大都按曲沃
 即申生所居岂可谓其生乱乎陆氏曰古人引言但
 取大意不必事事符同秪取内宠嬖子二事今从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3b 页 WYG0174-0295b.png
 改曰骊姬宠奚齐嬖乱之本也
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补云国语申生败狄于稷桑而
 反谗言益起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 解云盖用诸侯谅闇之
 服非也陆氏曰言其俭朴
僖元年公败邾师于偃虚丘之戍将归者也 鲁与邾
 之寻师多矣诈而败其戍兵不必为哀姜故也解凿
二年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 服虔谓鄍晋邑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4a 页 WYG0174-0295c.png
 也冀伐晋虞助晋人伐冀师故言冀之既病则亦惟
 君故将假道故称前恩以诱之其说为长(按此两言/自指冀之)
 (伐虞观下文称侵敝邑南鄙语气自别杜/说未可非况鄍与颠軨皆为虞地可考乎)
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 邵氏曰逆旅近晋南鄙
 之客舍也出则侵退则保
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 解晋犹主兵不信虞
 按请先伐虢者为之导也晋以师会之未见晋不信
 虞之意解可删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4b 页 WYG0174-0295d.png
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解不知其故而问
 之非也改云齐侯以为楚罪而问之
共其资粮屝屦 解屝草屦按刘熙释名齐人谓韦屦
 曰屝
五年忧必雠焉 雠应也如诗言无言不雠之雠汉书
 律历志注郑德云相应为雠
孔叔止之 孔叔解已见三年此重出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此二句一意乃是谚语吕氏春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5a 页 WYG0174-0296a.png
 秋宫之奇谏曰虞之有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辅
 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注车牙也辅颊也与杜氏
 同牙车字出素问
太伯不从 不从者谓太伯不在太王之侧尔史记述
 此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
 以亡去为不从其义甚明杜氏误以不从父命为解
 而后儒遂傅合鲁颂之文谓太王有剪商之志太伯
 不从此与秦桧之言莫须有者何以异哉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5b 页 WYG0174-0296b.png
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今书蔡仲之命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今书君陈
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今书旅獒
均服振振 汉书五行志作袀服师古曰袀服黑衣吴
 都赋六军袀服
六年后出同走罪也 史记述冀芮之言曰重耳已在
 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左氏文简非
 此数语不明杜解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6a 页 WYG0174-0296c.png
围新密郑所以不时城也 实密而经云新城故传释
 之以为郑惧齐而新筑城因谓之新城也解云郑以
 非时兴土功齐桓声其罪以告诸侯夫罪孰大于逃
 盟者而更责其非时兴土功不亦细乎且上文固曰
 以其逃首止之盟则不烦添此一节矣
七年申侯申出也 补云盖楚女嫁于申所生
作而不记 传云无国不记解乃云齐史隐讳非也改
 曰不记言不可记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6b 页 WYG0174-0296d.png
八年不殡于庙 邵氏曰殡于庙谓启殡而朝祖也凡
 柩行而止皆谓之殡
九年以是藐诸孤 藐小也
能欲复言而爱身乎 补云言欲践其言自不得爱其
 身
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 郤芮解宜在六年伐
 屈条下
十年帝许我罚有罪矣 傅氏曰有罪谓烝于贾君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7a 页 WYG0174-0297a.png
十二年王曰舅氏余嘉乃勋应乃懿德谓督不忘往践
乃职无逆朕命 按此数语与书微子之命相类从书
 作曰笃不忘较明古字通用或传讹未可知也
管氏之世祀也宜哉 史记索隐曰世本云庄仲山生
 敬仲夷吾夷吾生武子鸣鸣生桓子启方启方生成
 子孺孺生庄子卢卢生悼子其夷其夷生襄子武武
 生景子耐步耐步生微
十五年卜徒父筮之 解卜人而用筮不能通三易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7b 页 WYG0174-0297b.png
 占非也卜徒父秦之卜人兼掌筮者周礼大卜掌三
 兆三易三梦之法是古之筮皆兼掌于卜人也
涉河侯车败 解秦伯之军涉河则晋侯车败非也秦
 师及韩晋尚未出何得言晋侯车败当是秦伯之车
 败故穆公以为不祥而诘之耳涉河侯车败五字乃
 事实非卜人之言也如石门之盟郑伯之车偾于济
 春秋时固常有是事今特泥下文不败何待之语谓
 是晋车败不知古人用字自不相蒙况下文又曰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8a 页 WYG0174-0297c.png
 谏违卜固败是求岂亦是车败乎 三败及韩当依
 疏引刘炫之说是秦伯之车三败
千乘三去三去之馀获其雄狐 邵氏曰千乘侯国之
 车数也去犹算法所谓除也一除则三百三十三二
 除则六百六十六三除则九百九十九三除之馀所
 剩惟一非君而何 按此与成十六年南国䠞射其
 元王中厥目并是夏商之占如连山归藏之类故不
 言易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8b 页 WYG0174-0297d.png
一夫不可狃况国乎 广韵狃相狎也言一夫尚不可
 狎况以吾晋国之众乎
入而未定列 解列位也陆氏曰谓师之伍列
以太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 傅氏曰履薪
 示欲自焚
瑕吕饴甥 吕氏也瑕其邑名如成元年瑕嘉之瑕盖
 兼食瑕阴二邑非姓也
败于宗丘 刘熙释石曰宗丘邑中所宗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9a 页 WYG0174-0298a.png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 解以数
 为象数之数恐非言先君之败德及今言之其可悉
 数乎虽有史苏之占而献公心志昏乱不从其言亦
 何益也是则败亡之祸人实为之矣 或曰献公从
 史苏之言其可免乎曰此韩简就惠公所问而言其
 意以败德为主不在穆姬一事也抑考国语献公胜
 国得妃史苏告以不吉然则史苏之为人固能以卜
 筮諌者与 傅氏曰先君以败德致咎史苏之占从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19b 页 WYG0174-0298b.png
 不从皆无益也古文语急故略其字耳亦通
十六年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吉凶由人 傅氏
 曰言阴阳顺逆为吉凶之兆而非吉凶之所由生吉
 凶由于人之善恶所感必先有以感之而后见于兆
 讥襄公不修人事而徒问物变
十八年狄师还 解云邢留距卫非也狄强而邢弱邢
 从于狄而伐者也言狄师还则邢可知矣 下年卫
 人伐邢盖惮狄之强不敢伐而独用师于邢也解云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0a 页 WYG0174-0298c.png
 邢不速退所以独见伐亦非
十九年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 解三亡国鲁卫
 邢疑鲁是大国且特内乱未尝亡也傅氏曰三亡国
 邢卫把
义士犹曰薄德 言其德不若古圣王
得死为幸 得死犹云考终
二十二年大司马固諌曰 大司马即司马子鱼也固
 谏坚辞以谏也隐三年言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0b 页 WYG0174-0298d.png
 焉桓二年言孔父嘉为司马知大司马即司马也文
 八年上言杀大司马公子卬下言司马握节以死知
 大司马即司马也定十年公若藐固谏知固谏之为
 坚辞以谏也杜以固为名谓庄公之孙公孙固者非
 朱鹤龄曰按史记宋世家则前后俱子鱼之言
弗可赦也已 犹书言不可逭傅氏曰言违天天必不
 宥注以赦为赦楚非
三军以利用也 利用犹云弧矢之利注云为利兴非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1a 页 WYG0174-0299a.png
金鼓以声气也 声如金声而玉振之之声刘用熙曰
 声宣也宣倡士卒之勇气
戎事不迩女器 傅氏曰戎事尚严不近女子所御之
 物况使妇人至军中又示以俘馘乎
二十三年其人能靖者与有几 邵氏曰此倒语也若
 曰其有几人能靖者与陆氏释文与字绝句
策名委质 解名书于所臣之策屈膝而君事之疏云
 质形体也谓拜而屈膝委身体于地也傅氏曰质古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1b 页 WYG0174-0299b.png
 贽字管子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虎之皮晋
 语臣委质于翟之鼓韦昭注质贽也士贽以雉是凡
 言委质皆委贽也愚按孟子出疆必载质庶人不传
 质为臣皆是贽字
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疑此三句俱
 谓未同盟者盖恐不审其实而有误故不书名史氏
 之体也
闻其骈胁 程大昌曰骈者胁骨之生两两相并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2a 页 WYG0174-0299c.png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当读至夫子为句夫子即公
 子(按此陆氏说也玩文势/仍当从杜以相句绝)
二十四年晋侯夷吾卒 疑此错简当在二十三年之
 冬传曰九月晋惠公卒晋之九月周之冬也
使杀怀公于高梁 高梁解见九年此重出
实纪纲之仆 傅氏曰言其可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 之推既隐求之不得
 未几而死乃以田禄其子尔楚辞九章云思久故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2b 页 WYG0174-0299d.png
 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明文公在时之推已死史记
 则云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
 为介推田号曰介山然则受此田者何人乎于义有
 所不通矣 杜解西河界休县有地名绵上今按绵
 上又见襄十三年定六年疑是近绛之地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 按魏陈思王表曰昔周公吊
 管蔡之不咸是则二叔谓管叔蔡叔也但下有封建
 之云首列管蔡故杜氏以为夏殷之叔世昭六年三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3a 页 WYG0174-0300a.png
 辟之兴皆叔世也古人以末世谓之叔季国语史苏
 以桀纣及幽王为三季之王
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
 常棣之诗序以为周公之作而此文则以为召穆公盖
 各有所传不必同也
弃嬖宠而用三良 解引杀子华未当古人只是大槩
 言耳又以用三良为尊贤亦未合正义曰此见郑伯
 之贤王当尊之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3b 页 WYG0174-0300b.png
夏书曰地平天成 今书大禹谟
郑伯与孔将锄石甲父侯宣多省视官具于汜 解省
 官司具器用傅氏曰官官司具器具较明
二十五年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卫文公已葬成公称子者未踰年也春秋之例踰年即
 位然后称公文十八年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冬十
 月子卒是称爵称子系乎踰年未踰年而不在乎葬
 与未葬也解误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4a 页 WYG0174-0300c.png
王章也 言天子之典章
二十六年室如悬罄 罄国语作磬韦昭解府藏空虚
 但有榱梁如悬磬也傅氏曰礼记磬于甸人注引此
 传文正作磬
太师职之 太师周之太师主司盟之官解云太公为
 太师非
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 邵氏曰跃踊者皆绝
 地而起所谓跳也距跃直跳也曲踊横跳也横跳必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4b 页 WYG0174-0300d.png
 先直而旋故不曰横而曰曲百音陌犹阡陌之陌也
 三陌盖跃踊之度大约有此
楚子伏已而盬其脑 范守己曰盬者苦盐之名诗云
 王事靡盬勉之使无以为苦也晋侯梦楚子伏已而盬
 其脑当是以盬盐揉入脑中故子犯曰我且柔之矣
 杜氏训盬为啑非也
出入三觐 邵氏曰始至而见一觐也享醴受策二觐
 也去而辞三觐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5a 页 WYG0174-0301a.png
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 古人多以见为知吕氏春
 秋文侯不说知于颜色注知犹见也
杀士荣刖针庄子 晋人杀之刖之也邵氏曰犹商君
 刑太子师傅之意
宁子职纳橐饘焉 盖以饘寘橐中正义云橐以盛衣
 亦可盛食宣二年传为簟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是
 也
且使王狩 邵氏曰凡天子之出皆曰狩古之狩犹今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5b 页 WYG0174-0301b.png
 之幸也非田猎之狩也
齐桓公为会而封异姓 补云于齐则为异姓
二十九年介葛卢闻牛鸣 补云列子言东方介氏之
 国其人多解六畜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
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古者谓行人为行李亦曰行理
 此与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并作李昭
 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日不至作理国语周之秩官有
 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贾逵曰理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6a 页 WYG0174-0301c.png
 吏也小行人也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行理咨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补云阙损也
飨有昌歜白黑形盐 歜字误玉篇作徂敢切菖蒲
 菹也
三十二年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言师劳力竭而无所
 用则所经之国必有背距之心解云将害良善未当
 (按无所谓不知所往何地所作何事也与上/师知所为相反必有悖心言军士将怨嗟也)
中寿 李善文选注引养生经黄帝曰上寿百二十中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6b 页 WYG0174-0301d.png
 寿百岁下寿八十与正义同淮南子则云凡人中寿
 七十岁
三十三年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解云不同陈故
 言及非也及者殊夷狄之辞
晋人败狄于箕 解云太原阳邑县有箕城阳邑在今
 之太谷县疑襄公时未为晋境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九月十月之交草木黄落之日
 而陨霜不杀草李梅实此洪范所谓恒燠者也解曰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7a 页 WYG0174-0302a.png
 霜当微而重重而不能杀草非
其为死君乎 死君谓忘其先君犹范鞅之言死吾父
 也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滑国者晋之同姓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丧事有进无退已墨则
 不复反衰故遂墨以葬文公也后遂以墨为常则失
 礼甚矣盖以誇克敌之功犹楚之乘广自邲之师而
 先左也
左传杜解补正 卷上 第 27b 页 WYG0174-0302b.png
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 刘原父曰当以缓作主为一
 句此传经书文二年二月丁丑作僖公主之义卒哭
 而祔祔而作主今僖公以文元年四月葬二年二月
 始作主过祔之期
 
 
 
 左传杜解补正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