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春明退朝录 卷中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a 页 WYG0862-051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明退朝录卷中    宋 宋敏求 撰
予尝判官告院知制诰时又提举兵吏司封官告院而
不白司勋恐遗之也凡文臣及节度观察防团刺史诸
司使副内殿承制崇班皆用吏部印管军至军校环卫
官用兵部印封爵命妇用司封印加勋用司勋印
凡官告之制后妃销金云龙罗纸十七张销金褾袋宝
装轴红丝网金𢁥㭼公主销金大凤罗纸十七张销金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b 页 WYG0862-0511d.png
褾袋玳瑁轴红丝网涂金银𢁥㭼(按皇后当降制诞告/不装告身而用册本)
(朝诸后皆止用告景祐元年立/后始用册治平熙宁皆循之)
亲王宰相使相白背五色金花绫纸十七张晕锦褾袋犀
轴色带紫丝网银𢁥㭼枢密使三师三公前宰相至仆
射东宫三师嗣王郡王节度使白背五色金花绫纸十
七张晕锦褾袋犀轴色带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知院同
知院签书院事宣徽使仆射东宫三师御史大夫宗室
率府副率以上白背五色绫纸十七张晕锦褾袋牙轴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2a 页 WYG0862-0512a.png
色带尚书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东宫三少六
统军上将军留后观察使同上惟用法锦褾(近者用翠/毛狮子锦)
(以晕锦非/旧制也)三司使翰林学士承旨至直学士待制丞郎
御史中丞大两省宾客大卿监祭酒詹事庶子大将军
防团刺史横行使内诸司使军职遥郡枢密都承旨初
除驸马都尉白绫大纸七张法锦褾大牙轴色带三司
副使少卿监司业起居郎至正言知杂至监察御史郎
中员外郎四赤令谕德少詹事家令率更令太子仆太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2b 页 WYG0862-0512b.png
常博士节度行军司马副使横行副使诸司副使枢密
副承旨军职都指挥使忠佐马军步军都军头以上藩
方马步军都指挥使并不遥郡者白绫大纸七张大锦
褾牙轴青带国子博士至洗马通事舍人诸王友六尚
奉御诸卫将军承制崇班閤门祇候五官正诸州别驾
枢密院诸房承旨(如官至将军以上用/大绫纸锦褾大牙轴)两使判官防团
副使率府率副率京官馆职堂后官中书枢密院主事
诸军职都虞侯忠佐马军步军副都军头诸班指挥使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3a 页 WYG0862-0512c.png
藩方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内供奉官至内品白
绫中纸五张中锦褾中牙轴青带秘书郎至将作监主
簿白绫小纸五张黄锦褾角轴青带幕职州县官灵台
郎保章正诸州长史司马中书录事主书守当官枢密
院令史书令史诸军指挥使内品待诏书蓺白绫小纸
五张小锦褾木轴青带诸蕃蛮子大将军司阶司戈司
候郎将以上并白绫大纸法锦大牙轴色带凡修仪婉
容才人贵人美人销金小凤罗纸七张销金褾袋玳瑁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3b 页 WYG0862-0512d.png
轴红丝网金涂金银𢁥㭼司言司正尚衣尚食典宝常
使金花罗纸七张法锦褾袋内降夫人郡君团窠罗纸
七张晕银褾袋宗室妇常使金花罗纸七张法锦褾袋
宗室女素罗纸七张法锦褾袋国夫人销金团窠五色
罗纸七张晕锦褾袋郡夫人常使金花罗纸七张(见任/两府)
(母妻使/团窠)法锦褾袋(以上至司言司正等皆/用玳瑁紫丝网𢁥㭼)郡君县太君
遥郡刺史正郎以上妻并销金常使罗纸七张馀命妇
并素罗纸七张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4a 页 WYG0862-0513a.png
凡封赠父祖为降麻官用白背五色绫纸法锦褾大牙
轴馀虽极品止给大绫纸法锦标大牙轴
凡朝士父在经大礼推恩得致仕官不给奉父任升朝
官以上致仕自得奉旧制若因其子更加秩则不给奉
凡宰相使相母封国太夫人妻封国夫人枢密使副使
参知政事尚书节度使母封郡太夫人妻封郡夫人(枢/密)
(参政母经南郊/封国太夫人)直学士以上给谏大卿监观察使母封
郡太君妻封郡君(旧制学士官至谏议大夫以/上方得郡封天禧中诏改之)少卿监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4b 页 WYG0862-0513b.png
防团以下至升朝官母封县太君妻封县君
凡辅臣宣徽使初入封三代为东宫三少(曾祖为少保/祖为少傅父)
(为少/师)因进官或遇大礼进加至太师两令国公使相节
度使亦封三代尚书资政殿大学士三司使封二代至
太尉(大学士自/如两府例)学士至待制封一代至太尉馀升朝官
以上至吏部尚书(父历两府赠至师令国公/历两制大两省赠至大尉)唐相止赠
一代权德舆罢相为检校吏部尚书兴元节度使自润
州改葬其父于东都亡祖之域其祖倕终右羽林军录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5a 页 WYG0862-0513c.png
事参军因表纳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请回赠祖
一官诏不许纳官特赠倕尚书礼部郎中(德舆在迁祔/式假内公事)
(皆差官服惨服句当有敕使/及别奉诏命即令权承进止)
唐制宰相不兼尚书左右丞盖仆射常为宰相而丞辖
留省中令事元和中韦贯之为右丞平章事不久而迁
中书侍郎又仆射给諌皆不为致仕官然杨于陵为左
仆射致仕(本朝沈相伦亦/以仆射致仕)
唐节度使除仆射尚书侍郎谓之纳节皆不降麻止舍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5b 页 WYG0862-0513d.png
人院出制天禧中丁晋公自保信军节度使除吏部尚
书参知政事先公在西阁当制至和中韩魏公自武康
军节度使除工部尚书三司使降麻非故事也
皇祐中宗衮请置家庙下两制礼官议以为庙室当灵
长若身没而子孙官微即庙随毁请以其子孙袭三品
阶勋及爵庶常待奉祀不报
秘府有唐孟诜家祭仪孙氏仲飨仪数种大抵以士人
家用台卓享祀类几筵乃是凶祭其四仲吉祭当用平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6a 页 WYG0862-0514a.png
面毡条屏风而已
汉乾祐中除枢密使如降麻如将相之制本朝循之石
元懿罢为仆射亦降麻高文庄田宣简吕宝臣罢止舍
人院出告
天圣中修国史王安简谢阳夏李邯郸黄唐卿为编修
官安简神情冲澹唐卿刻意篇什谢李尝戏为句曰王
貌闲如鹤黄吟苦似猿
天圣中钱文僖留守西都而应天院有三圣御像去府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6b 页 WYG0862-0514b.png
仅十里朔望集众官朝拜未晓而往朝拜毕三杯而退
文僖戏为句曰正好睡时行十里不交谈处饮三杯又
有人送驴肉复曰厅前捉到须依法合内盛来定付厨
宗衮尝赏黄子温诗子温名孝恭天圣八年登进士第
为大理寺丞失官其从兄子思亦善诗咏怀曰日者未
知裴令贵世人争笑祢生狂重午曰风檐燕引五六子
露井榴开三四花子思名孝先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终
太常博士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7a 页 WYG0862-0514c.png
治平三年予为知制诰夏六月梦丞相遣朱衣吏召命
草某人为邃清殿学士制既寤不能记其姓名及其文
词也明年五月甲辰丞相遣朱衣吏召当制舍人吕缙
叔草制除邵不疑为宝文阁学士后数日得承旨张公
所作诏云乃规层宇邃在西清恍然记去岁之梦与
诏文离合其名若符契焉
尊号起于唐中宗称应天神龙皇帝后明皇称开元神
武皇帝自后率如之陆贽尝以谏德宗宗衮著尊号录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7b 页 WYG0862-0514d.png
一篇系以赞云损之又损天下归仁盖托讽焉上即位
群臣凡称上尊号率不许
李尚书维有三兄文靖丞相贽尚书虞部员外郎源太
子中舍皆五十八而终尚书亦是岁大病恳言于朝乃
罢翰林学士换集贤院学士出知许州王给事博文与
其子景彝皆贰枢然并踰月而终
欧阳少师言为河北都转运使冬月按部至沧景间宿
于野亭夜半闻车旂马兵之声几达旦不绝问彼处人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8a 页 WYG0862-0515a.png
云此海神移徙五七年间一有之
致政王侍郎子融言天圣中归其乡里青州时滕给事
涉为守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以纸摹之其家
尚馀数幅
凡节度州为三品刺史州为五品唐内臣为中尉惟赠
大都督国初曹翰以观察使判颖州是以四品临五品
州也品同为知隔品为判自后惟辅臣宣徽使太子太
保仆射为判馀并为知州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8b 页 WYG0862-0515b.png
参知政事父见其进拜者卢朱崖吴正肃与尚书张公
安道枢副陈尧叟张文孝吴文肃由登用而朝廷多峻
加其父恩命
唐时黄河不闻有决溢之患唐书惟载薛平为郑滑节
度使始河溢瓠子东泛滑矩城才二里许平按求故道
出黎阳西南因命其从事裴弘泰往请魏博节度使田
弘正弘正许之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他地疏导二十
里以杀水悍还壖田七百顷于河南自是滑人无患此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9a 页 WYG0862-0515c.png
外无所纪盖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臣而事不闻朝廷
也而汴河亦不闻疏通之事惟郑畋集载为相时汴河
淀塞请令河阳节度使于汴口开导仍令宣武感化节
度使严帖州县封闭公私斗门感化即徐州也
唐两京皆有三馆而各为之所所以逐馆命修撰文字
本朝三馆合为一并在崇文院中景祐中命修总目则
在崇文院馀各置局他所盖避众人所见
太宗实录在诸王赐食厅真宗实录在元符观祥符中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9b 页 WYG0862-0515d.png
修册府元龟王文穆为枢密使领其事乃就宣徽南院
厅以便其事自后遂修国史会要名曰编修院又修仁宗
实录而英宗实录同时并修遂在庆宁宫史馆领日历
局置修撰二员宰相为监修自置编修院以修撰一人
主之而日历等书皆析归编修院
唐在京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官五品
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参武官五品
以上仍每月五日十一日二十一日二十五日参三品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0a 页 WYG0862-0516a.png
以上九日十九日二十九日又参(王沂公家一本云四/品以上九日十九日)
(二十九/日再参)其长上折冲果毅若文武散官五品以上直诸
司及长上者各准职事参其弘文馆及国子监博士学
生每季参若雨雪沾服失容及泥潦并停(以上唐/仪制令)凡京
百司有常参官谓五品以上职事官八品以上供奉官
(以上唐/六典)贞元二年敕文官充翰林学士皇太子诸王侍
读武官充禁军职事并不常朝参其在三馆等诸职掌
者并朝参讫各归所务是年御史中丞窦参奏常参文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0b 页 WYG0862-0516b.png
武官准令每日参自艰难以来遂许分日待戎事稍平
即依常式其武官准令五品以上每月六参三品以上
更加三参顷并停废今请准令却复旧仪十三年御史
台奏诸司常参文武隔假三日以上并以横行参假其
武班每月先配九参六参(九参谓一月九次/六参谓一月六次)今后每经
三节假满纵下是本配入日并依文官例横行参假(以/上)
(唐会/要)后唐同光二年四方馆奏今后除随驾将校及外
方进奉专使文武两班三品以上官可以内殿对见其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1a 页 WYG0862-0516c.png
馀并诣正衙从之天成元年御劄赐文武百僚每日正
衙常朝外五日一赴内殿起居每月朔望日赐廊下食
唐室承平时常参官每日朝退赐食谓之廊餐自乾符
乱离罢之惟月旦入閤日赐食明宗即位谏官请文武
百僚五日一起居见帝于便殿李琪以为非故事以五
日为繁请每月朔望日入閤赐廊下食罢五日起居之
仪至是宣旨朔望入閤外五日一起居以为常天成元
年敕今后若遇不坐正殿日未御内殿前便令閤门使宣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1b 页 WYG0862-0516d.png
不坐放朝班退是年御史台奏凡新除官及差使者合
于正衙谢辞每遇内殿起居日百官不于正衙叙班其
差使及新除官辞谢不令参谢每内殿起居日百僚先
叙班于文明殿庭候辞谢官退则班入内殿从之晋天
福二年中书门下奏在内廷诸司使等每除正官请令
赴正衙谢后不赴常朝其京官未升朝官祇赴朔望朝
参从之(以上五/代会要)国朝诸在京文武升朝官每日朝其有
制免常朝者五日一参起居(国朝/令文)按唐制文武职事官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2a 页 WYG0862-0517a.png
并不赴常参武班五日一参又有三日一参(五日参并/朔望为六)
(参三日参/乃九参)所谓常参官未有无职事者由后唐同光中
乃分常朝内殿凡随驾将校外方进奉使文武三品以
上官即于内殿对见其馀并诣正衙至天成初诏文武
百官每日常朝外五日一赴内殿起居其趋朝官遇宣
不坐放朝各退归司本朝视朝之制文德殿日外朝凡
不釐务朝臣日赴是谓常朝垂拱殿曰内殿宰臣枢密
使以下要近职事者并武班日赴是谓常起居每五日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2b 页 WYG0862-0517b.png
文武朝臣釐务不釐务并赴内朝谓之百官大起居是
则奉朝之制自为三等盖天子坐朝莫先于正衙殿于
礼群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
俟放朝乃退(唐有职事者谓之常参今𨽻/外朝不釐务者谓之常参)
唐日御宣政设殿中细仗兵部旂幡等于廷朝官退皆
赐食自开元后朔望宗庙上牙槃食明皇意欲避正殿
遂御紫宸殿唤仗入閤门遂有入閤之制在唐时殊不
为盛礼唐末常御殿更无仗遇朔望特设之趋朝者乃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3a 页 WYG0862-0517c.png
给廊下食所以郑谷辈多形于诗咏叹美而五代行之
不绝
祖宗数御文德殿行入閤礼熙宁二年予被诏修閤门
仪制以为文德入閤非是当唤仗御紫宸殿请下两制
与太常议之学士承旨王公圭等以为入閤是唐日坐
朝之仪不足行诏削去其礼予与閤门诸君因请如唐
御宣政礼量设仗卫御之诏乃可今朔望御文德殿始
于此也閤门有旧入閤图颇约其礼而简便之凡文武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3b 页 WYG0862-0517d.png
官百人执仗四百人其五龙五凤五岳五星旗御马皆
立殿门之外旧制凡连假三日而著于令者宰相至升
朝官尽赴文德殿参假谓之横行次日百官仍赴内殿
起居近年连假后多便起居而废横行之礼
吏部流内铨每除官皆云权判正衙谢复正谢前殿引
选人谢辞由唐以来谓之对扬判铨与选人同入起居
毕判铨于殿廷近北西向立选人谢辞讫出判铨官亦
谢而出近止令选人门谢辞判铨不复入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4a 页 WYG0862-0518a.png
魏野居于陕郊其地颇有水竹之胜客至必留连饮酒
真宗时聘召不起天禧中卒赠秘书省著作郎野子闲
有父风皇祐中天章閤待制李公昭遇守陕言于朝赐
号清逸处士
古者将葬请谥以易名近世多槁殡或已葬而请谥唐
独孤及谥郭知运而右司员外郎崔夏以为知运葬已
五十年今请易名窃恐非礼及以为请谥者五家皆在
葬后苗太师一年吕諲四年卢奕五年颜杲卿八年独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4b 页 WYG0862-0518b.png
知运遂以过时见抑且八年与五十年其缓一也与夺
殊制不可遂谥知运曰威
国朝以来博士为谥考功覆之皆得濡润庆历八年有
言博士以美谥加于人以利濡润有同纳赂有诏不许
收所遗于是旧臣子孙竞来请谥既而礼院厌其烦遂
奏釐革嘉祐中李尚书维家复来请谥博士吕缙叔引
诏以罢之
唐制兼官三品得赠官如韩文公曾为京兆尹兼御史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5a 页 WYG0862-0518c.png
大夫后终吏部侍郎而赠礼部尚书是也又观察使多
赠两省侍郎以就三品得谥国初以来惟正官三品方
得谥兼官赠三品不得之真宗命陈彭年详定遂诏文
武官至尚书节度使卒许辍朝赠至正三品许请谥而
史失其传宝元中光禄卿知河阳郑立卒而辍朝非故
事也
上元然镫或云沿汉祠太一自昏至昼故事梁简文帝
有列镫赋陈后主有光壁殿遥咏山镫诗唐明皇先天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5b 页 WYG0862-0518d.png
中东都设镫文宗开成中建镫迎三宫太后是则唐以
前岁不常设本朝太宗时三元不禁夜上元御乾元门
中元下元御东华门后罢中元下元二节而初元游观
之盛冠于前代
周礼四时变国火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
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而唐时
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惟赐辅臣
戚里帅臣节察三司使知开封府枢密直学士中使皆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6a 页 WYG0862-0519a.png
得厚赠非常赐例也
唐曲江开元天宝中旁有殿宇安史乱后尽圯废文宗
览杜甫诗云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因建
紫云楼落霞亭岁时赐宴又诏百司于两岸建亭馆太
宗于西郊凿金明池中有台榭以阅水戏而士人游观
无存泊之所若两岸如唐制设亭即踰曲江之盛也
太宗时建东太一宫于苏邸遂例十殿而五福君綦二太一
处前殿冠通天冠服绛纱袍馀皆道服霓衣天圣中建西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6b 页 WYG0862-0519b.png
太一宫前殿处五福君綦大游三太一亦用通天绛纱之
制馀亦道冠霓衣熙宁五年建中太一宫内侍主塑像乃
请下礼院议十太一冠服礼院乃具两状一如东西二宫
之制一请尽服通天绛纱会有言亳州太清宫有唐太一
塑像上遣中使视之乃尽服王者衣冠遂诏如亳州之制
绿髹器始于王冀公家祥符天禧中每为会即盛陈之
然制自江南颇质朴庆历后浙中始造盛行于时
嘉祐初兖国公主降李玮时少师欧阳公长礼台与诸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7a 页 WYG0862-0519c.png
博士折衷婚礼颇仿古制治平中邵不疑以知制诰权
知谏院请选官撰本朝冠丧祭之礼乃诏礼院详定遂
奏请置局于本院不许因循寝之
皇祐二年七月李侍中用和卒诏辍视朝下礼院乃检
会李继隆例院吏用印纸申请自二十一日至五日辍
朝而二十四日太庙孟飨在辍朝之内同知院范侍郎
镇引春秋仲遂卒犹绎请罢飨判寺宋景文以日遽集
议不及止之会翻见大中祥符三年四月敕石保吉卒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7b 页 WYG0862-0519d.png
辍四日五日七日朝三日其六日太庙孟飨已是大祠
不坐又二十六日宣祖忌行香奉慰予时同知院欲请
移辍二十七日朝判寺王原叔言与申请反覆遂亦止
欧阳少师提总修太常因革礼遣姚子张辟见问太祖
建隆四年南郊改元乾德是岁十一月二十九日冬至
而郊礼在十六日何也乃检日历其赦制云律且协于
黄钟日正临于甲子乃避晦而用十六日甲子郊也及
修实录以此两句大质而削去之遂失其义皇祐二年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8a 页 WYG0862-0520a.png
当郊而日至复在晦宗衮遂建明堂之礼
张唐公言徐常侍谪邠州时柳仲涂开为守顷之郑仲
贤文宝
为陕西转运使郑即骑省门人也到官即来致
谒而仲涂郡务不举颇惮其来乃先恳于徐公郑既谒
见徐曰柳侯甚奉畏郑翌日而还
列子庙在郑州圃田其地有小城貌甚古相传有唐李德
裕王起题名而前辈留纪甚多景祐中王文惠公为章惠太
后园陵使还请增葺之于是旧迹都尽今其榜陈文惠之笔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8b 页 WYG0862-0520b.png
孟州汜水县有武牢关城城内有山数峰一峰上有唐
昭武庙按李德裕会昌一品集载昭武庙乃神尧太宗
塑像今殿内有二人立而以冠传付之貌或云失二帝
塑像而但存侍者故也
李文贞公罢相为仆射奉朝请居城东北隅昭庆坊去
禁门辽远每五鼓则兴置白居易集数册于荼镣中至
安远门仗舍然烛观之俟启钥则赴朝
雍熙二年三月诏中书申后两棒鼓出枢密院申后四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9a 页 WYG0862-0520c.png
棒鼓出
开宝六年六月敕参知政事薛居正吕馀庆于都堂与
宰臣赵普同议公事是月又敕中书门下押班知印及
祠祭行香今后宜令宰臣赵普与参知政事薛居正吕
馀庆轮知既而复有釐革
雍熙四年文德殿前始置参政塼位在宰相之后至道
中寇莱公为参知政事复与宰臣轮日知印正衙押班
其塼位遂与中书门下一班书敕齐列衔街衢并马宰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19b 页 WYG0862-0520d.png
相使相上事并有公事并升都堂及莱公罢遂诏只令
宰臣押班知印参政止得轮祠祭行香正衙塼位次宰
臣之下立凡有公事并与宰臣同升都堂如宰相使相
上事即不得升
景德四年六月敇臣僚自外到阙及在京主执如有公
事并日逐于巳时以前中书密院聚厅相见其后复分
厅见客庆历八年禁止之如景德之制
太宗制笏头带以赐辅臣其罢免尚亦服之至祥符中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20a 页 WYG0862-0521a.png
赵文定罢参知政事为兵部侍郎后数载除景灵宫副
使真宗命廷赐御仙花带与绣鞯遂服御仙带自后二
府罢者学士与散官通服此带遂以为故事予亲见蔡
文忠罢参知政事为户部侍郎服此带盖曾为学士用
诏文金带曾经赐者许系之(先公为翰林及侍读两学/士玉清灾落职为中书舍)
(人仍旧服金带旧例皆如/此景祐三年八月方著诏)其宰相罢免虽散官并依旧
服笏带李文定天圣中自秘书监来朝除刑部侍郎并
服笏带近有罢参政者黑带佩鱼而入非故事也入两
春明退朝录 卷中 第 20b 页 WYG0862-0521b.png
府自黑带赐笏带者太宗庙例甚多祥符中张文节自
待制为中丞而参政事天圣中姜侍郎自正司副使为
谏议大夫而枢密并赐如上
 
 
 
 
 春明退朝录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