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识小编 卷上
识小编 卷上 第 1a 页 WYG0861-05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识小编卷上
           东流知县董丰垣撰
  唐虞五服成周九服考
案王制九州州方千里是方三千里之地积之为方千
里者九也与禹贡五服职方氏九服皆不合郑康成谓
禹承尧舜要服之内地方七千里殷承夏末更制中国
方三千里之界分为九州而建千七百七十三国周公
识小编 卷上 第 1b 页 WYG0861-0522b.png
复唐虞之旧域分其五服为九其要服之内亦方七千
里广其土增其爵此以王制为殷制而职方氏为周制
也不知禹贡言面与周礼言方不同言面则两面相距
为千里言方则每面各二百五十里非一面五百里也
禹贡五服帝畿在内各数其一面五服总二千五百里
两面相距为五千里职方九服王畿不在内通举其两
面九服总四千五百里并王畿为五千五百里增于禹
者特五百里之藩服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即是其
识小编 卷上 第 2a 页 WYG0861-0522c.png
地其名虽增而地未尝增也陆氏佃易氏韨金氏吉甫
之说足以破千载之疑矣(许慎以汉地理志考之自黑/水至东海衡山之阳至朔方)
(经略万里盖计其延袤而言非开方也又贾公彦云若/据鸟飞直路此周之九服亦止五千若随山川屈曲则)
(禹贡亦万里彼此不异也是禹服周服实皆五千但书/据鸟飞直路礼计山川屈曲故多寡不同耳案二经里)
(数皆以开方言之无计人迹屈/曲之理禹贡锥指已辨之矣)由斯言之禹贡五服共
五千里王制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外曰采曰流(采即/百里)
(采流即二百里流/举首尾以该中)国语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
(卫所谓奋武/卫即绥服也)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皆虞夏之制也职方
识小编 卷上 第 2b 页 WYG0861-0522d.png
王畿并九服(大司马/作九畿)共五千五百里周官称六服群辟
者孔疏谓夷镇藩在九州之外王者羁縻而已不可同
华夏也又称五服一朝者孔疏谓要服路远不能常及
期故不数也若王制之方三千里所谓东不尽东海西
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北不尽恒山专指井田之实数
言之也周官之五千五百里所谓东渐于海西被于流
沙朔南暨兼邑居道路山川林麓言之也不然如郑康
成之说方三千里者是方千里者九也方七千里者是
识小编 卷上 第 3a 页 WYG0861-0523a.png
方千里者四十九也周之于殷五倍其地而有奇而周
公斥大九州之界经无明文何由三千里而拓至七千
里耶
 案大戴礼朝事篇云千里之内岁一见千里之外千
 五百里之内二岁一见千五百里之外二千里之内
 三岁一见二千里之外二千五百里之内四岁一见
 二千五百里之外三千里之内五岁一见三千里之
 外三千五百里之内六岁一见与职方里数不同盖
识小编 卷上 第 3b 页 WYG0861-0523b.png
 职方九服王畿不在数内大戴礼则并王畿数之耳
  周礼封疆孟子王制田地说
周礼言封疆自方五百四百三百以至二百一百里孟
子言地王制言田自方百里以至七十五十里周礼之
男邦当孟子王制之公侯有说乎曰成周幅𢄙之广未
有过于汉者请以汉地理志證之汉时天下之地东西
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提封田
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
识小编 卷上 第 4a 页 WYG0861-0523c.png
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
麓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
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帝王世纪禹/贡九州之地)
(凡二千四百三十万八千二十四顷定垦者九百一十/万八千二十四顷不垦者千五百万二千顷本诸孝经)
(援神契与/汉志不同)季氏本曰其曰定垦者汉时已垦之田也可
垦者通计周时井授之田而荒芜者尚在其中也然汉
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当周步百之亩二亩四分每顷当
周二百四十亩可垦之田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
识小编 卷上 第 4b 页 WYG0861-0523d.png
十七顷当周七千七百四十九万八千二百七十二顷
八十亩王制以为八千一百万顷举大略也今通计王
制井田之数天子田方千里积九百万顷公侯二百四
十国积二千一百六十万顷伯四十八国积二千一百
一十六万八千顷子男九百六十国积二千一百六十
万顷馀四百一十三万三百七十二顷八十亩以为附
庸閒田(春秋繁露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里人氏者方十五里)附庸之数大
率倍于子男则馀田不给于封矣况閒田乎愚按王制
识小编 卷上 第 5a 页 WYG0861-0524a.png
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亦举大略而言岂足尽信哉(朱/子)
(语录王制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及诸建国之数恐/只是诸儒做个如此算法其实不然建国必因其山川)
(形势无截然可方之理又冀州最阔今河东河北数路/都属冀州雍州亦阔陜西秦凤皆是至青徐兖豫四州)
(皆相近做一处其疆界又自窄小其间山川险夷又自/不同难槩以三分去一言之张氏栻以王制三分去一)
(为傅者/之失)若周官九服方五千五百里为方千里者二十
七方百里者二十五提封田二万万六千五百五十万
顷汉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
顷当周田三万万四千八百三十二万七千三百七十
识小编 卷上 第 5b 页 WYG0861-0524b.png
五顷增于周者八千二百八十二万七千三百七十二
顷汉武帝东置玄莬乐浪西置张掖酒泉南置南海郁
林苍梧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犍为等郡北置朔方故疆
域之广非前代所及也由是观之孟子言地王制言田
皆班禄之实数所谓土其田也汉志可垦之田是也周
礼之封疆犹诗之大启左传之赐履论语之邦域韩之
奄受北国卫之封畛土略所谓制其域也不特兼山川
附庸言之汉志邑居道路山川林麓群不可垦者皆在
识小编 卷上 第 6a 页 WYG0861-0524c.png
其中也
 案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
 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当作十/一伯)方二百里
 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似不可尽泥盖诸公之
 地封疆方五百里犹云今鲁为方百里者五非为方
 百里者二十五也如国策楚地方五千里止方千里
 者五非为方千里者二十五也
  有虞氏郊尧宗尧辨
识小编 卷上 第 6b 页 WYG0861-0524d.png
鲁语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祭法更其
文曰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愚谓郊尧则可宗
尧则不可何以言之夏之郊鲧也殷之郊冥也盖鲧障
洪水而殛死冥勤其事而水死皆以死勤事之例也(杞/始)
(以祖禹者郊禹宋以祖契者郊契故礼/运曰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舜父无功不足
以配天故郊以尧也尚书大傅维十有三祀帝入唐郊
犹以丹朱为尸按晋语祀夏郊董伯为尸韦昭注谓神
不歆非类而以董伯为姒姓使虞不郊尧安用丹朱为
识小编 卷上 第 7a 页 WYG0861-0525a.png
尸哉至于虞之庙制虽不可考然以商周例之则当自
立七庙不得承尧之祖庙也案大戴帝系篇黄帝产玄
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
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
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
瞍瞽瞍产重华是为帝舜玄嚣即青阳所谓少昊也使
从祭法而宗尧则尧为父庙喾为王父庙颛顼非喾父
以受国为曾王父庙少昊为高王父庙黄帝尚在五庙
识小编 卷上 第 7b 页 WYG0861-0525b.png
之列颛顼安得为太祖且颛顼受国于少昊何得祧少
昊禘黄帝而以颛顼配乎惟从鲁语而宗舜则颛顼至
舜七世得为太祖矣颛顼父昌意不在帝位故不禘昌
意而禘黄帝也且虞之自立其庙也有明徵矣中庸宗
庙飨之益稷祖考来格生事之则死飨之矣岂有弃其
亲庙而宗尧之理乎益稷虞宾在位孔傅丹朱为王者
后故称宾史记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
祀朱既奉其祀于丹而舜复宗其庙于虞其可乎惟舜
识小编 卷上 第 8a 页 WYG0861-0525c.png
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疏谓此犹是尧之文祖自
此以后舜当自立文祖之庙尧之文祖当迁于丹朱之
国也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孔疏谓神宗当舜
之始祖为黄帝颛顼之等庶近之矣然帝系所载帝王
世次亦不可尽信也尧典有鳏在下曰虞舜(路史其先/国于虞始)
(为虞/氏)晋语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与夏禹商
契周弃并列其为始封之君无疑韦昭以为舜后虞思
谬也左传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鲁语亦云幕能帅颛
识小编 卷上 第 8b 页 WYG0861-0525d.png
顼者也有虞氏报焉而帝系自颛顼至瞽瞍无幕名惟
舜之自立祖庙则断无疑者鲁语凡禘郊宗祖报此五
者国之典祀也幕舜之先也非尧之先也虞既报幕则
郊尧而不郊喾宗舜而不宗尧益明矣韦昭谓舜在时
则宗尧舜崩则子孙宗舜故郊尧亦曲说也
  论丹朱为尧尸荅曹丈大斌
承谕丹朱为尧尸与孙为王父尸未合窃谓昭穆之名
起于太庙中祫祭位乡书称乃穆考文王诗谓武王为
识小编 卷上 第 9a 页 WYG0861-0526a.png
昭考是祖宗之昭穆也左传文昭武穆周公之胤是子
孙之昭穆也古者孙为王父尸子不为父尸以昭穆不
可乱也若郊尧之日本无昭穆何父子之嫌哉客更有
难者曰天非人鬼安得有尸曰节服氏送逆尸从车张
子谓后稷配天而有尸则郊尧有尸明矣如冢人凡祭
墓为尸丹朱奉尧之祀亦犹冢人之守墓也以为尧尸
不亦可乎
  太社在北郊辨
识小编 卷上 第 9b 页 WYG0861-0526b.png
郊社之聚讼也自汉立南北郊始也余谓礼有郊天而
无郊地有南郊而无北郊何以言之按大宗伯以禋祀
祀昊天上帝以血祭祭社稷司服王祀昊天上帝则服
大裘而冕祭社稷则希冕月令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
飨皆社稷对举而别无地祇之祀大司乐但言冬日至
祭天于地上之圜丘夏日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而无
南北郊之说至郊特牲云兆于南郊家语兆丘于南尚
书大傅祀上帝于南郊逸周书设丘兆于南郊而北郊
识小编 卷上 第 10a 页 WYG0861-0526c.png
无文(汉志引礼记日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兆于南郊所以定天位也祭地于泰折在)
(北郊所以就阴位也下四句乃/申说祭法之意非礼记本文)以是知祭地之太社周
礼谓之方丘亦谓之大示祭法谓之泰折诗书谓之冢
土亦谓之神后后土实在库门之内右而非在北郊明
矣或曰泽中方丘周礼有明文而谓在库门之右有说
乎曰召诰用牲于郊乃社于新邑郊不曰新邑者郊在
国外社在国内也礼运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郊特/牲云)
(于郊故谓之郊则/社不名郊可知)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
识小编 卷上 第 10b 页 WYG0861-0526d.png
庙匠人营国左祖右社郑注谓库门内雉门外之左右
(诗乃立冢土与皋门应/门并举亦在国之一證)是太社在库门之右一名方泽
为二方坛东社西稷也郊特牲云卜之日王立于泽亲
听誓命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太庙之命戒百姓是泽
宫与祖庙同在库门内也又云王亲誓社以习军旅射
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司弓矢云泽供射椹质之
弓矢是太社坛周以泽宫泽北正中为桥桥内近北空
地为习射处也祭时王自应门而西由桥以至泽中方
识小编 卷上 第 11a 页 WYG0861-0527a.png
丘也近蔡氏德晋论之详矣或曰礼兆天于南郊兆五
帝于四郊则地在北郊无疑而子辟之何也曰地祇与
天神不同按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月令迎春东郊迎
夏南郊迎秋西郊迎冬北郊而惟冬至郊称皇天亦曰
上帝是圜丘为南郊对五帝之在四郊者言之也所以
祀天神也祭法太社以下有王社国社侯社置社而惟
夏至太社称皇地亦曰后土是方丘为太社对王社以
下者言之也所以享地祇也或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
识小编 卷上 第 11b 页 WYG0861-0527b.png
社稷何以地外有社乎曰地即社也诸侯不曰地而曰
社者犹公羊子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尔家君谓天子太
社祭率土大示故谓之地王社祭畿内土示国社侯社
祭一方土示故但谓之社也是也或曰郊社有常期曲
礼大飨不问卜是已而大宗伯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
示帅执事而卜日何与曰此谓国有大故如天子将出
祀上帝及四望类于上帝宜于社以非常祀故卜日尔
非正祭也(本刘/氏敞)
识小编 卷上 第 12a 页 WYG0861-0527c.png
 案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列举昊天上帝
 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
 川泽四方百物而独不及地小宗伯建国之神位左
 宗庙右社稷列举四望四类山川丘陵坟衍之兆而
 亦不及地则大示即社也祭法祭天祭地祭时祭寒
 暑祭日祭月祭星祭水旱祭四方山林川谷丘陵而
 不及社司服祀昊天上帝祀五帝享先王先公飨射
 祀四望山川祭社稷五祀祭群小祀而不及地则社
识小编 卷上 第 12b 页 WYG0861-0527d.png
 为地祭明矣郊特牲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神地
 道于郊曰报本反始于社亦曰报本反始泰誓郊社
 不修中庸郊社之礼曾子问尝禘郊社皆与郊对举
 则社非祭地而何召诰用牲于郊乃社于新邑礼运
 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则社
 非在国而何社在库门之内自不得以郊名矣
  郊用辛社用甲说
或曰冬日至祭天夏日至祭地皆有常期而郊特牲郊
识小编 卷上 第 13a 页 WYG0861-0528a.png
用辛社用甲何也曰周郊以日至(武成庚戍柴召诰丁/巳用牲于郊是告祭)
(非正/祭)祈榖以元日(郑康成以/为上辛)但卜牲而不卜日鲁僭祈
榖之礼而名曰郊明堂位孟春(寅/月)祀帝于郊左传启蛰
而郊郊而后耕是也杂记引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
有事于上帝可以者献子谓此月宜郊明前此未尝用
也不用日至之郊降于天子也其日皆用辛成十七年
辛丑用郊定十五年夏五月辛亥郊哀元年夏四月辛
巳郊是也鲁人卜牲又卜日者公羊传曰卜郊非礼也
识小编 卷上 第 13b 页 WYG0861-0528b.png
鲁郊非礼也何氏休谓礼天子不卜郊鲁郊非礼故卜
尔是也(鲁郊以启蛰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啖氏助/谓当以周二月卜三月上辛不吉则卜中辛又)
(不吉则卜下辛正与少牢筮句有一日不吉则筮远日/曲礼旬之内曰近某日旬之外曰远某日吉事先近日)
(之例相符榖梁以为踰月乃卜者非是其以/正月至三月为郊之时亦与启蛰而郊不合)郊特牲郊
之用辛也周之始郊日以至(武成庚戍柴非日至/之郊不得为始郊)家语
周之始郊其月以日至其日用上辛盖周日至之始郊
适遇辛日故鲁人诹用之非周礼也至于社之用甲与
月令仲春择元日命民社正合乃春祈社稷亦非夏至
识小编 卷上 第 14a 页 WYG0861-0528c.png
方丘之祀矣
  禘祫一事并岁举以午月鲁禘不追所自出辨
礼大傅(丧服小/记同)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
其祖配之證以国语祭法而其义甚明虞夏禘黄帝殷
周禘喾即自出之帝也虞夏祖颛顼殷祖契周祖文王
(当祖后稷/别有辨)即配之之祖也犹公羊传郊则曷为必祭稷
王者必以其祖配也春秋文二年八月大事于太庙公
羊传大事者何大祫也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
识小编 卷上 第 14b 页 WYG0861-0528d.png
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榖/梁)
(傅/同)五年而再殷祭但言毁庙未毁庙之主而不及所自
出则大祫之非禘昭昭矣赵氏匡分禘祫为二朱子取
之杨氏复又推广之一破汉魏支离之说万氏斯大乃
欲合为一事并谓禘岁举以午月鲁禘不追所自出是
大不然大傅以祖配之与孝经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
文王以配上帝一例无群祖并配之文(既云禘其祖之/所自出又云以)
(其祖配之决无上指始祖下包群祖之理且合禘祫/为一则周禘时后稷亦屈从南北之班而昭穆乱矣)
识小编 卷上 第 15a 页 WYG0861-0529a.png
谓始祖而下皆曰祖以祖配之可以包诸祖谬一也礼
运鲁之郊禘非礼也则郊禘并重矣(国语祭法皆以/郊禘对言之)
雅禘大祭也盖取报本追远之意若以不合昭穆而小
之则孟春祀帝于郊配以后稷不及群祖亦不得名大
祭乎谬二也诗周礼公羊尔雅明堂位皆云春祠夏礿
秋尝冬烝亦有谓之禘者三年丧毕之际谓之吉禘如
春秋吉禘于庄公(按杜氏预注三年丧毕致新死者之/主于太庙庙之远主当迁入祧因是)
(大祭以审昭穆谓之禘近毛氏奇龄谓禘祭有三而无/祫名一曰大禘一曰吉禘一曰时禘吉禘即大祫惟三)
识小编 卷上 第 15b 页 WYG0861-0529b.png
(年丧毕有之愚谓大祫是合毁与未毁之主当在太庙/而不得在祢宫矣全氏祖望曰吉禘之祭周时或有其)
(礼但曰吉禘则与大禘不同而所谓审昭穆者亦仍当/在太祖之庙不应在祢庙耳其谓吉禘即大祫则果谬)
(也/)左传晋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是也四时之祭谓之
时禘左传之烝尝禘于庙王制之春礿夏禘祭义郊特
牲之春禘秋尝荀子之礿禘烝尝左传昭十五年春禘
于武公而经书有事于武宫二十五年禘于襄公而经
不书定八年冬十月辛卯禘于僖公而经书从祀先公
变礿之名而曰禘者盖小禘也原非禘也犹冬烝之在
识小编 卷上 第 16a 页 WYG0861-0529c.png
三年谓之祫而每年则小祫也亦非祫也万氏专据夏
禘之文并杂记七月而禘献子为之也谓鲁初以六月
行禘(明堂/位)其定以七月则由献子且援日至郊天之例
每岁午月举行谬三也天保之诗但言礿祠烝尝于公
先王而不及自出之帝则禘非时祭可知万氏乃以诗
作于文武实诸侯之礼其追王上祀而春礿夏禘至周
公相成王而后定窃谓既不追王诗安得有先王且中
庸言武周达孝明云禘尝之义武成金縢已有太王王
识小编 卷上 第 16b 页 WYG0861-0529d.png
季文王之号(中庸追王盖/在相武王时)则禘郊大典自武周已制矣
谬四也万氏又据公羊五年再殷祭谓鲁虽僣禘然自
为殷祭间岁一行不若周之岁举故王制亦有祫则不
禘之言公羊所言盖鲁禘也案此亦本王制禘一犆一
祫而言然谓五年两禘亦与间岁一行不合谬五也曾
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此据诸侯若天子/则祝迎六庙之主)
羊传大事于太庙则合祭毁庙未毁庙之主荀子礿禘
烝尝之外又有大祫是大祫与时祫为二也尔雅春祠
识小编 卷上 第 17a 页 WYG0861-0530a.png
夏礿秋尝冬烝又云禘大祭也是禘与时祫又二也禘
必上追乎自出而祫则旁及乎祧主是禘又非祫也万
氏既合禘祫为一又合大祫时祫为一妄谓曾子问祫
祭于祖通指尝禘烝三祫公羊大祫专指夏禘之祫烝
尝之祫通乎诸侯夏禘大祫专于天子谬六也万氏泥
于明堂位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而不言文王谓鲁但
用禘礼而不追所自出夫明堂位不云升歌清庙下管
象舞清庙之诗云济济多士秉文之德象武之诗云允
识小编 卷上 第 17b 页 WYG0861-0530b.png
文文王克开厥后皆祀文王之乐歌其彻以雍也曰皇
考曰烈考曰文母又祀文王之诗盖鲁用以彻禘祭之
俎而序者遂以为禘太祖也使鲁但用禘礼而不及文
王又何以升歌清庙下管象而彻以雍乎谬七也(姚大/世钰)
(曰但用禘礼而不追所自出先儒之说明堂位者亦多/有此言愚则第就春秋传临于周庙之文并杜注所称)
(文王庙推之则庙且得立岂有祭而不追所自出者乎/经文又言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则稷且得郊其禘文王)
(更不言/可知矣)或曰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礼纬之言也而子信
之可乎曰按学记未卜禘不视学解者谓禘在五年小
识小编 卷上 第 18a 页 WYG0861-0530c.png
成之年家语禘者皆五年大祭之所及也刘向说苑三
岁一祫五年一禘后汉张纯奏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
亦据一闰再闰定禘祫之期说文亦引周礼三岁一祫
五岁一禘则其说不始于礼纬矣(家君云纬书起于哀/平之际刘向尚是元)
(成间人家语虽非孔壁之书而所论禘郊祖/宗与祭法相表里不必以经无明文而致疑)予尝考周
礼仪礼无禘祫名而有其礼丧服曰天子及其始祖之
所自出此禘也诸侯及其太祖即祫也司尊彝有四时
之间祀追享朝享追享即禘朝享即祫也大禘虽非时
识小编 卷上 第 18b 页 WYG0861-0530d.png
祭往往与夏祭相连明堂位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
太庙今四月也杂记七月而禘今五月也是以张纯谓
禘在四月崔灵恩谓宜在五月则禘在夏月明矣大祫
见于公羊传而国语自玄王以及主癸莫若汤自稷以
及王季莫若文武商周之烝也未尝跻汤文武为不踰
(左传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王不先不窋亦兼毁庙言之)盘庚兹予大享于先王
尔祖其从与享之(朱子以长发为大祫/之诗阿衡亦与其间)周礼凡有功者
祭于大烝是时祫之年止谓之烝而大祫之年乃谓之
识小编 卷上 第 19a 页 WYG0861-0531a.png
大烝亦谓之大享也张纯亦谓祫在十月则祫在冬月
明矣(国语明言烝将跻僖公则祫为/冬祭可知经书八月盖不时也)夫禘在夏月祫在
冬月其年月各异而合为一事可乎曰三年五年不知
从何年算起若从君立之元年则偶有未及三年五年
者奈何若从开国之元年则或遭崩薨之事奈何曰案
曾子问曰天子尝禘郊社五祀之祭簠簋既陈天子崩
后之丧如之何孔子曰废则前君既薨废而不举当从
新君之立年始矣如三年祫五年禘八年祫十年又禘
识小编 卷上 第 19b 页 WYG0861-0531b.png
公羊五年再殷祭谓五年之中一禘一祫也(尔雅以禘/为大祭则)
(殷祭是/禘无疑)宣八年经书有事于太庙而不书禘则非禘也
惟僖八年书禘于太庙者此鲁之失礼(春秋常/事不书)杨氏复
谓用禘礼合先祖叙昭穆用致夫人于庙而禘礼始与
祫混淆而无别是也曰诗序雍禘太祖也长发大禘也
子庸知禘之非祫乎曰杨氏复谓长发大禘但述玄王
以下而上不及于所自出之帝雍禘太祖无一词及其
喾稷而皆称述文王武王则安得谓之禘诗乎其词简
识小编 卷上 第 20a 页 WYG0861-0531c.png
而该矣曰大傅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继
曰诸侯及其太祖大夫士干祫及其高祖则似天子之
禘亦可谓之祫而诸侯之祫不可谓之禘矣曰非也谓
天子得以兼祫则可谓天子之禘即祫则不可所谓上
得兼下下不得兼上也
 禘祫为一事近代自万先生外如朱长孺毛大可皆
 主此论然异同之辞则自汉魏诸经师已纷如聚讼
 惟唐赵伯循之说朱子有取焉故宋儒亦称其言简
识小编 卷上 第 20b 页 WYG0861-0531d.png
 义该确不可易此文审谛经义而折其中殆欲以折
 充宗之角矣(姚蕙田/)
  东周祖文宗武辨
祭法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万氏斯大谓西周祖稷而
宗文武平王迁洛仍故有之文武庙祖文宗武故西周
之庙并世室而为九东周之庙合武王而为八又引周
官守祧奄八人洛诰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襄王赐
胙齐桓显王赐胙秦孝皆言文武为證愚谓不然周官
识小编 卷上 第 21a 页 WYG0861-0532a.png
守祧奄八人是时未有文武二世室贾疏谓守七庙并
姜嫄庙是也非晚周之制也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成王营雒邑为东都郊社并举岂有专立文武二庙而
不及他庙之理乎洛诰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孔傅
谓特加文武各一牛告白尊周公立其后为鲁侯是告
祭非正祭犹大雅之告于文人锡山土田国语命鲁孝
公于夷宫祭统所谓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
南乡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者也襄王显王之
识小编 卷上 第 21b 页 WYG0861-0532b.png
赐胙盖指其受命之君而言犹伊训之祗见厥祖商颂
之汤孙之将也非祖文宗武也且东周之祖稷经傅固
有明徵矣国语自玄王以及主癸莫若汤自稷以及王
季莫若文武商周之烝也未尝跻汤与文武为不踰也
是时东迁已久则周不祧稷明矣證一也诗长发有玄
王之文戴公时大夫正考甫得之以归祀其先王礼运
宋之郊也契也则宋尚祖契而谓东周不祖稷可乎證
二也家语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證三也周书
识小编 卷上 第 22a 页 WYG0861-0532c.png
作雒篇乃位五宫大庙宗宫考宫路寝明堂孔晃注大
庙后稷二宫祖考庙也證四也吴幼清谓周祖后稷文
武皆宗记言有失乃不刋之论
  天子诸侯太祖考
榖梁传始封必为祖韦氏玄成曰王者始受命与诸侯
始封之君俱为太祖愚按殷契周稷皆始封之君并不
以始受命者为祖也三代以下无始封之君宜立亲庙
六而虚其太祖以俟始受命者之入可也诸侯祖庙有
识小编 卷上 第 22b 页 WYG0861-0532d.png
三等一是先代之后如焦(神农/后)(黄帝/后)(帝尧/后)(帝舜/后)
此五庙俱实者(左传任宿须句颛臾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楚灭六而臧文仲谓皋陶庭坚不)
(祀宜从/此例)若把祖大禹宋祖契与汤(观礼运把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可)
(见/)修其礼物仍立七庙不止五庙也(左传宋祖帝乙特/使之上体先王耳)
(非鲁郑出王/庙之比也)一是始封之君如齐吕尚(左传尝于太公/之庙又云邀福)
(于太公/丁公)楚鬻熊秦非子类(左传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祝融之祀或楚自)
(立之非周典耳国语伯夷能礼于神以佐尧者也伯翳/能议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后皆不失祀案齐祖太公则)
(秦不祖伯/翳可知)此实四而虚一者(谓虚其太祖以/俟始封者之人)一是王子
识小编 卷上 第 23a 页 WYG0861-0533a.png
弟出封则五庙俱虚礼诸侯不敢祖天子是也鲁郑之
立周庙此庙也非祖也(左传以为郑/祖厉王者非)案左传临于周庙
(文王/庙)别于周公之庙子产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厉王/庙)
别于太宫则在五庙之外矣
  大夫适士官师庙制考
大夫三庙王制有太祖而无曾祖祭法有曾祖而无太
祖两说不同愚案大夫干祫及其高祖则未必有太祖
(春秋僖十五年震夷伯之庙传谓展氏之祖案夷伯/不知何人然无骇隐时赐族展氏僖去隐未远安见)
识小编 卷上 第 23b 页 WYG0861-0533b.png
(夷伯非其皇考庙乎至昭十二年左传郑简公卒将为/葬除及游氏之庙注谓子太叔之祖庙亦未见是太祖)
(也/)王制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观中庸祭葬/之制可见)世爵周之
末失也岂初制即立太祖耶若诸侯子弟始为大夫则
三庙俱虚礼大夫不敢祖诸侯是也惟别子得立出公
庙为收族教宗女之地故大宗不可绝而鱼石以向戍
在为桓氏虽亡亦偏也然必立于宗邑所以邑有先君
之庙曰都孟尝立庙于薛犹是此制若设于私家即为
非礼三桓是也
识小编 卷上 第 24a 页 WYG0861-0533c.png
王制士一庙祭法适士(上/士)二庙曰考庙曰王考庙显考
(当作/皇考)无庙官师(中下/士)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此/即)
(为士之/坛墠)二说不同案仪礼都邑之士则知尊祢学士大
夫则知尊祖是适士得祭祖异于中下士之祗祭祢也
王制似不如祭法之备矣至郑氏康成创为中士下士
祖祢同庙之说则祭法明云王考无庙而祭之显悖经
文毛氏奇龄駮之是也
  鲁庙制考
识小编 卷上 第 24b 页 WYG0861-0533d.png
王制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明堂位鲁
公之庙文世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则似鲁有七庙
矣愚谓不然春秋文十三年世室屋坏公羊传鲁公称
世室榖梁传伯禽曰大室是鲁公为世室在五庙之外
与周公之庙并百世不迁也成六年立武官公羊左氏
并讥之盖鲁人以鞍之战倚晋之功其为先君宫告成
事而已非宗于庙也若左传临于周庙杜氏预以为文
王庙此庙也非祖也故不与五庙之数也至于炀宫之
识小编 卷上 第 25a 页 WYG0861-0534a.png
立与武宫同失桓宫僖宫亲尽不毁皆礼之末失矣
  兄弟同昭穆辨
左传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管
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
应韩武之穆也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
也祖孙同昭穆父子异昭穆此世次之昭穆也王制天
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先入者为昭后入
者即为穆此庙祧之昭穆也天子诸侯不幸无后必以
识小编 卷上 第 25b 页 WYG0861-0534b.png
兄弟之子为嗣取其昭穆相当也若世次昭穆与庙祧
昭穆不同如桓王继平王则祖为昭而孙为穆定王继
匡王则兄为穆而弟为昭孝王继懿王则兄子为昭而
叔父为穆虽不得竟称为子而昭穆相承固有为后之
义矣自西京以下但知兄弟伯叔之序而不知臣子之
一体于是创为同堂异室之制谓父子异昭穆兄弟则
昭穆同其说似是而实非也何以言之春秋跻僖公三
傅皆以父子祖祢为言国语夏父弗忌曰明者为昭其
识小编 卷上 第 26a 页 WYG0861-0534c.png
次为穆则异昭穆之明證也使如何氏休之说谓隐桓
与闵僖同北面西上则兄弟未尝异昭穆特升其位次
耳国语何以云明者为昭其次为穆乎其不可一也书
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荀子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
事五世说者谓父子相继为一世兄弟同一世不知国
语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史记自中丁以来比九世乱自
武丁至纣凡九世皆数其弟无论行辈也假若兄弟同
昭穆傅弟者历世不祧傅子者乃祧一庙多傅一弟即
识小编 卷上 第 26b 页 WYG0861-0534d.png
多享一代之祭如沃丁太庚同一庙至小乙入庙而同
祧一享十六代一享十五代小甲雍已大戊同一庙至
武丁入庙而同祧享十五十四十三代不等仲丁外壬
河亶甲同一庙至祖庚入庙而同祧享十三十二十一
代不等是主之毁与未毁直系乎傅子傅弟耳参差不
一何以观德其不可二也(案徐邈曰若兄弟异昭穆设/兄弟六人为君当祀不及祖)
(祢刘氏敞駮之曰兄弟六人相代为君亦六代祀祖祢/矣假令非兄弟相代其祖亦当迁矣不得故存也是也)
曾子问七庙五庙无虚主又云庙有二主自齐桓公始
识小编 卷上 第 27a 页 WYG0861-0535a.png
也然则一庙一主经有明文同堂异室之制起于汉代
成周以上未之有也乃援考工记世室明堂皆五室之
文为比谬亦甚矣其不可三也春秋丹桓宫楹刻桓宫
桷是桓自有宫不与隐同也左传献俘于文宫是文自
有宫不与惠同也若兄弟同昭穆则兄为弟后如闵僖
之类先弟后兄犹之可也设叔继兄子则当升祔于兄
庙先入者未祧后入者已毁天子不得享六代之祭诸
侯不得受四代之祀矣然犹各居一庙不压于所尊也
识小编 卷上 第 27b 页 WYG0861-0535b.png
至祫祭之时叔之为臣者既进位乎父行兄子之为君
者反退居于子列尊卑易位谓之非逆祀可乎其不可
五也然则公羊为人后者为之子指昭穆相当者言之
也曲礼称孝王某指昭穆不相当而但为后者言之也
(曲礼诸侯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全氏祖望以孝子二/字为衍文愚按某侯是外事之称当是孝侯某之误)
昭穆不相当则一切丧祭如为子之礼而不得竟称子
汉成帝不肯立中山王而立定陶王谓兄弟不得相入
庙岂主祭不入庙乎不以父昭子穆之礼入庙也故班
识小编 卷上 第 28a 页 WYG0861-0535c.png
固云昭而不穆是非同昭穆之说也谓虽序昭穆而非
父子也如此则达礼之变而不失其常矣
  迁庙藏毁主辨
曾子问天子崩诸侯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
及卒哭成事而后主各反其庙君去其国则太宰取群
庙之主以从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西升于太庙
毛氏奇龄据以駮韦氏毁主藏太祖之说曰群庙者四
庙之外正毁主所藏之庙也其庙曰迁庙又曰祧庙惟
识小编 卷上 第 28b 页 WYG0861-0535d.png
国有凶丧则敛而藏诸太庙今曰毁主藏太祖则是以
凶礼为恒礼而可乎又据公羊传周公为太庙鲁公为
世室群公为宫谓群公者考公以后诸祧公也成六年
立武宫昭十五年有事于武宫尔雅有东西厢者为庙
无东西厢者为宫曾子问王者兴师曷为载迁庙之主
以行孔子谓迁庙之主可虚七庙之主不可虚哀三年
桓僖宫灾傅谓火踰公宫及桓僖宫定八年从祀先公
是时桓距哀十一世闵僖距定七世八世正所谓毁主
识小编 卷上 第 29a 页 WYG0861-0536a.png
藏迁庙以一宫而合群公之宫者并文王世子国君出
疆公族无事者守公宫昏义教于公宫證之是迁庙另
一庙在七庙之外矣愚谓不然曾子问群庙之主即四
庙之主也不言毁主者藏诸太祖不必取也闵二年夏
五月乙酉吉禘于庄公傅曰其言于庄公何未可以称
宫庙也曷为未可以称宫庙在三年之中矣夫三年之
中称公则三年之外称宫矣毛氏偏据尔雅之文遂岐
宫与庙而二之不知尔雅云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
识小编 卷上 第 29b 页 WYG0861-0536b.png
厢有室曰寝并未尝云无东西厢曰宫也请以经傅折
之春秋庄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二十四年春刻桓宫
桷成三年新宫灾公羊子曰宣公之宫也则考庙也国
语命鲁孝公于夷宫则王考庙也诗閟宫左传卜临于
大宫朝于武宫求入于大宫盟于大宫则太祖庙也是
群公为宫即四亲之庙矣且曾子问迁庙之主犹公羊
子毁庙之主也七庙之主则未毁庙之主也非别为一
宫以藏祧主也春秋桓僖宫灾孔子在陈闻火曰其桓
识小编 卷上 第 30a 页 WYG0861-0536c.png
僖乎公羊传谓毁庙不当复立故灾家语亦详载其说
然则公宫即宗庙也桓僖之庙则当毁而不毁者矣文
王世子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公宫疏总下文正庙
宫室言之昏义明言祖庙未毁教于公宫未尝以为祧
主之庙也至定八年从祀先公当以合祭时正之如公
羊子毁庙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非有闵僖二
宫矣使考公以下诸祧公别有一宫以藏之则鲁立炀
宫立武宫皆未尝称庙不过迁庙中之二宫矣春秋又
识小编 卷上 第 30b 页 WYG0861-0536d.png
何以非之耶大戴礼白虎通许慎五经异义以及公羊
榖梁诸说皆云宗庙之主藏于太庙室壁韦玄成谓毁
庙藏于太祖者得之郑康成谓先公之迁主藏于后稷
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则文武未立世室时
太王王季已迁入太庙夹室矣朱子又谓自立文武世
室之后凡昭之祧主藏于武世室穆之祧主藏于文世
室不必藏于太祖窃谓惟文武二世室则可设太庙以
下止有一世室如鲁之伯禽(成六年立武宫与炀宫一/例明堂位误以为武世室)
识小编 卷上 第 31a 页 WYG0861-0537a.png
齐之丁公(据左传邀福于太公/丁公亦是不祧之庙)则昭之祧主入于世室
而穆之祧主又藏于何所乎恐当以太庙为正
 
 
 
 
 
 
识小编 卷上 第 31b 页 WYG0861-0537b.png
 
 
 
 
 
 
 
 识小编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