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第 1a 页 WYG0859-006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艺林汇考栋宇篇卷六
蓬莱县知县沈自南撰
寺观类
纪原王母授黄帝元始真容置高观之上观名始此
云麓漫抄秦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
咸阳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相通于此候神
仙汉武故事于上林作飞廉观高四十丈长安作桂馆
艺林汇考栋宇篇卷六
蓬莱县知县沈自南撰
寺观类
纪原王母授黄帝元始真容置高观之上观名始此
云麓漫抄秦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
咸阳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相通于此候神
仙汉武故事于上林作飞廉观高四十丈长安作桂馆
卷六 第 1b 页 WYG0859-0062d.png
益寿馆以候神人犹未居道士元帝被疾远求方士汉
中送道士王仲都能忍寒遂即昆明观处仲都故自后
道士所居曰观六朝多曰馆
说略汉郊祀志云武帝因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
令长安作蜚廉桂馆甘泉作益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
而候神人颜师古曰益寿延寿二馆也按太史公纪作
益寿馆而近岁雍耀间耕夫有得古瓦其首有益延寿
三字其瓦径尺字书奇古即此观时瓦也又按括地志
中送道士王仲都能忍寒遂即昆明观处仲都故自后
道士所居曰观六朝多曰馆
说略汉郊祀志云武帝因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
令长安作蜚廉桂馆甘泉作益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
而候神人颜师古曰益寿延寿二馆也按太史公纪作
益寿馆而近岁雍耀间耕夫有得古瓦其首有益延寿
三字其瓦径尺字书奇古即此观时瓦也又按括地志
卷六 第 2a 页 WYG0859-0063a.png
云延寿观在雍州云阳县西北八十一里通天台西八
十步正今耀州北也然则当以史记为正但一观名益
延寿三字耳馆当从史记作观观馆古多相通唐以前
六朝时凡今道观皆谓之某馆至唐始定谓之观也
石林燕语东汉以来九卿官府皆名曰寺与台省并称
鸿胪其一也本以待四夷宾客故摩腾竺法兰自西域
以佛经至舍于鸿胪今洛中白马寺摩腾真身尚在或
云寺即汉鸿胪旧地摩腾初来以白马负经既死尸不
十步正今耀州北也然则当以史记为正但一观名益
延寿三字耳馆当从史记作观观馆古多相通唐以前
六朝时凡今道观皆谓之某馆至唐始定谓之观也
石林燕语东汉以来九卿官府皆名曰寺与台省并称
鸿胪其一也本以待四夷宾客故摩腾竺法兰自西域
以佛经至舍于鸿胪今洛中白马寺摩腾真身尚在或
云寺即汉鸿胪旧地摩腾初来以白马负经既死尸不
卷六 第 2b 页 WYG0859-0063b.png
坏因留寺中后遂以为浮屠之居因名白马今僧居槩
称寺盖本此也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当时经函放
光事而不及摩腾不可解衒之元魏时人也(师古注汉书凡府廷
所在皆谓之寺)
五杂组古者官舍槩谓之省寺汉书何并传王林卿度
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唐制中书两府
谓之三省宋惟有中书省国朝去中书而外藩司原有
行省之设故俗谓之十三省云寺则一二九卿如大理
称寺盖本此也然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载当时经函放
光事而不及摩腾不可解衒之元魏时人也(师古注汉书凡府廷
所在皆谓之寺)
五杂组古者官舍槩谓之省寺汉书何并传王林卿度
泾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唐制中书两府
谓之三省宋惟有中书省国朝去中书而外藩司原有
行省之设故俗谓之十三省云寺则一二九卿如大理
卷六 第 3a 页 WYG0859-0063c.png
光禄之类盖亦仍其旧称而佛宫槩谓之寺矣相传起
于汉明帝崇重佛教比于公卿之爵故以寺名其居今
则非敕赐者不得称也
识遗汉世官有九寺之目刘昭注曰寺官舍也风俗通
曰寺司也又曰寺嗣也理事之吏嗣续其中则非独为
佛也观之义亦远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盖鲁有两观门旁高处也尔雅释观为阙孙炎曰宫门
双阙悬法象使民观之阙居巍巍高处因名象魏谓之
于汉明帝崇重佛教比于公卿之爵故以寺名其居今
则非敕赐者不得称也
识遗汉世官有九寺之目刘昭注曰寺官舍也风俗通
曰寺司也又曰寺嗣也理事之吏嗣续其中则非独为
佛也观之义亦远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盖鲁有两观门旁高处也尔雅释观为阙孙炎曰宫门
双阙悬法象使民观之阙居巍巍高处因名象魏谓之
卷六 第 3b 页 WYG0859-0063d.png
阙者观法象则可阙去疑事春秋晋楚邲之战潘党请
收晋尸筑为京观封土观示后人也胡澹庵言观有四
一曰朵楼鲁两观是也一曰藏书所汉东观是也一曰
游观处谢玄晖赋属玉观是也一曰高可望皇帝内传
置元始真容于高观上是也今老氏居疑本内传详此
观非老可专凡高可纵观皆观也至于藏只贮藏之义
狐兔穴居例名藏老聃为周守藏吏名柱下吏藏乃藏
书所汉东观藏书号柱史藏室书所在也释道法其制
收晋尸筑为京观封土观示后人也胡澹庵言观有四
一曰朵楼鲁两观是也一曰藏书所汉东观是也一曰
游观处谢玄晖赋属玉观是也一曰高可望皇帝内传
置元始真容于高观上是也今老氏居疑本内传详此
观非老可专凡高可纵观皆观也至于藏只贮藏之义
狐兔穴居例名藏老聃为周守藏吏名柱下吏藏乃藏
书所汉东观藏书号柱史藏室书所在也释道法其制
卷六 第 4a 页 WYG0859-0064a.png
度佛经遂为二氏之私今复以事祈禳岂以经典所在
福可集乎若铎钹胡致堂谓本西夷乐夷俗吉凶并奏
今华俗专以送凶不察夷亦以从吉也
说略佛刹名寺按风俗通云寺司也官府所止故曰寺
李华杭州开元寺塔碑云汉永平中佛教初至洛阳始
置寺度腾兰二德古者官之庭府称寺盖宾而尊之比
于曹署此其源也翻译名义集云寺者释名曰嗣也治
事者相嗣续于内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止
福可集乎若铎钹胡致堂谓本西夷乐夷俗吉凶并奏
今华俗专以送凶不察夷亦以从吉也
说略佛刹名寺按风俗通云寺司也官府所止故曰寺
李华杭州开元寺塔碑云汉永平中佛教初至洛阳始
置寺度腾兰二德古者官之庭府称寺盖宾而尊之比
于曹署此其源也翻译名义集云寺者释名曰嗣也治
事者相嗣续于内本是司名西僧乍来权止公司移止
卷六 第 4b 页 WYG0859-0064b.png
别居不忘其本还标寺号法苑珠林云古德寺诰乃有
多名或名道场即无生廷也或名为寺即公廷也或名净住
舍或名法同舍或名出世间舍或名精舍或名清净无
极园或名金刚净刹或名寂灭道场或名远离恶处或
名亲近善处并随义立名各有所表今道俗杂居岂得
称名也
初学记按文殊师利菩萨经曰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
伽耶山寺又增一阿含经曰波斯匿等五王白世尊此
多名或名道场即无生廷也或名为寺即公廷也或名净住
舍或名法同舍或名出世间舍或名精舍或名清净无
极园或名金刚净刹或名寂灭道场或名远离恶处或
名亲近善处并随义立名各有所表今道俗杂居岂得
称名也
初学记按文殊师利菩萨经曰佛初得道在摩伽陀国
伽耶山寺又增一阿含经曰波斯匿等五王白世尊此
卷六 第 5a 页 WYG0859-0064c.png
僧伽户水侧福妙最是神地欲造寺世尊曰汝等五王
此处造寺长夜受福世尊即伸右手从地中出迦叶如
来而告曰欲作神寺当依此法佛游天竺本记曰达嚫
国有伽叶佛伽蓝穿大石山作之有五重最下为雁形
第二层作师子形第三层作马形第四层作牛形第五
层作鸽形名为波罗越(波罗越盖彼国名鸽)譬喻经曰阿育王起
十八百寺高僧传曰汉明帝于城门外立精舍以处摩
腾焉即白马寺是也名白马者相传云天竺国有伽蓝
此处造寺长夜受福世尊即伸右手从地中出迦叶如
来而告曰欲作神寺当依此法佛游天竺本记曰达嚫
国有伽叶佛伽蓝穿大石山作之有五重最下为雁形
第二层作师子形第三层作马形第四层作牛形第五
层作鸽形名为波罗越(波罗越盖彼国名鸽)譬喻经曰阿育王起
十八百寺高僧传曰汉明帝于城门外立精舍以处摩
腾焉即白马寺是也名白马者相传云天竺国有伽蓝
卷六 第 5b 页 WYG0859-0064d.png
名招提其处大富有恶国王利于财将毁之有一白马
绕塔悲鸣即停毁自后改招提为白马诸处多取此名
焉
演繁露国史补曰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
字至今一字犹在李约竭产自江南买之并洛建水亭
目曰萧斋按此则萧寺者乃因萧字而名也刘禹锡送
如智法师曰前日过萧寺看师上法筵则是槩以僧寺
为萧寺恐不然也今人亦多误用
绕塔悲鸣即停毁自后改招提为白马诸处多取此名
焉
演繁露国史补曰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
字至今一字犹在李约竭产自江南买之并洛建水亭
目曰萧斋按此则萧寺者乃因萧字而名也刘禹锡送
如智法师曰前日过萧寺看师上法筵则是槩以僧寺
为萧寺恐不然也今人亦多误用
卷六 第 6a 页 WYG0859-0065a.png
秇林伐山楼观本尹喜之居有草楼焉后人创立道宫
名曰楼观今在终南之阴盩厔县韩翃有题楼观诗
丹铅录后汉楚王元英传远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
祠仁祠指佛寺唐时多以寺为仁祠权载之诗逸气凌
颢清仁祠访金碧是也温公通鉴及纲目以祠为慈并
非
丹铅录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江总诗息舟侯香阜怅
别在寒林高适诗香界泯群有
名曰楼观今在终南之阴盩厔县韩翃有题楼观诗
丹铅录后汉楚王元英传远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
祠仁祠指佛寺唐时多以寺为仁祠权载之诗逸气凌
颢清仁祠访金碧是也温公通鉴及纲目以祠为慈并
非
丹铅录佛寺曰香界亦曰香阜江总诗息舟侯香阜怅
别在寒林高适诗香界泯群有
卷六 第 6b 页 WYG0859-0065b.png
秇林伐山佛寺曰仙陀(金山也)又曰仁祠又曰宝坊又曰
香阜又曰柰园寺称柰园者白马寺有柰林也见洛阳
伽蓝记王勃诗柰园欣八正○柰祗园出拂菻国佛寺
曰柰苑祗园本此
说楛西域有柰树生果果中有一女子王收为妃乃以
苑地施佛为伽蓝故曰柰苑又阐义云庵罗树其果似
桃或云似柰此树开华华生一女国人叹异以园封之
故言庵罗树园宿善冥熏见佛欢喜以园奉佛佛即受
香阜又曰柰园寺称柰园者白马寺有柰林也见洛阳
伽蓝记王勃诗柰园欣八正○柰祗园出拂菻国佛寺
曰柰苑祗园本此
说楛西域有柰树生果果中有一女子王收为妃乃以
苑地施佛为伽蓝故曰柰苑又阐义云庵罗树其果似
桃或云似柰此树开华华生一女国人叹异以园封之
故言庵罗树园宿善冥熏见佛欢喜以园奉佛佛即受
卷六 第 7a 页 WYG0859-0065c.png
之而为所住二事甚类疑当为一
秇林伐山仙传燕昭王得洞光之珠以饰宫王母三降
其地名曰洞宫刘沧有宿洞宫诗沐发清斋宿洞宫又
唐人称道院曰洞宫杨巨源诗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
应从鸟外还
秇林伐山王勃寺碑高台与雁塔俱平曲岸与猴池共
尽佛有五精舍猕猴江其一也○佛国五精舍一给孤
园二灵鹫山三猕猴江四庵罗树五竹林园韦苏州诗
秇林伐山仙传燕昭王得洞光之珠以饰宫王母三降
其地名曰洞宫刘沧有宿洞宫诗沐发清斋宿洞宫又
唐人称道院曰洞宫杨巨源诗洞宫曾向龙边宿云径
应从鸟外还
秇林伐山王勃寺碑高台与雁塔俱平曲岸与猴池共
尽佛有五精舍猕猴江其一也○佛国五精舍一给孤
园二灵鹫山三猕猴江四庵罗树五竹林园韦苏州诗
卷六 第 7b 页 WYG0859-0065d.png
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
学林新编晋书孝武帝幼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沙
门居之因此世俗谓佛寺为精舍按古之儒者教授生
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故后汉包咸传曰咸住东海立
精舍讲授又刘淑传曰隐居之精舍授讲又檀敷传曰
立精舍教授又姜肱传曰盗就清庐求见注曰清庐即
精舍也以此观之精舍本为儒士设至晋孝武立精舍
以居沙门亦谓之精舍非有儒释之别也
学林新编晋书孝武帝幼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沙
门居之因此世俗谓佛寺为精舍按古之儒者教授生
徒其所居皆谓之精舍故后汉包咸传曰咸住东海立
精舍讲授又刘淑传曰隐居之精舍授讲又檀敷传曰
立精舍教授又姜肱传曰盗就清庐求见注曰清庐即
精舍也以此观之精舍本为儒士设至晋孝武立精舍
以居沙门亦谓之精舍非有儒释之别也
卷六 第 8a 页 WYG0859-0066a.png
能改斋漫录按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曰于吉来吴立精
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然则晋武以前道士
亦立精舍矣
宛委馀编僧寺言精舍王观国谓晋孝武帝奉佛立精
舍于殿内引沙门居之以为始此非也本见佛经盖佛
所居竹林曰精舍晋武因之耳观国又引后汉包咸刘
淑擅敷传儒者立精舍讲授吴曾引江表传于吉立精
舍烧香读道书制符水按谢承后汉书赵昱请处士綦
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疗病然则晋武以前道士
亦立精舍矣
宛委馀编僧寺言精舍王观国谓晋孝武帝奉佛立精
舍于殿内引沙门居之以为始此非也本见佛经盖佛
所居竹林曰精舍晋武因之耳观国又引后汉包咸刘
淑擅敷传儒者立精舍讲授吴曾引江表传于吉立精
舍烧香读道书制符水按谢承后汉书赵昱请处士綦
卷六 第 8b 页 WYG0859-0066b.png
毋君公杨奇于缑氏界周磐自重合令还张奂在扶风
俱立精舍教授盖精舍不惟释门儒与道士俱可用但
不宜用之俗地耳
困学纪闻精庐见后汉姜肱传乃讲授之地即刘淑包
咸檀敷传所谓精舍也文选任彦升表用精庐李善注
引王阜事五臣谓寺观谬矣
秇林伐山治古音迟如治国之治及官名治中之治又
谚曰有病不治乃得中医可證也转音作稚如蜀刺史
俱立精舍教授盖精舍不惟释门儒与道士俱可用但
不宜用之俗地耳
困学纪闻精庐见后汉姜肱传乃讲授之地即刘淑包
咸檀敷传所谓精舍也文选任彦升表用精庐李善注
引王阜事五臣谓寺观谬矣
秇林伐山治古音迟如治国之治及官名治中之治又
谚曰有病不治乃得中医可證也转音作稚如蜀刺史
卷六 第 9a 页 WYG0859-0066c.png
治成都扬州刺史治会稽是也又六朝诗话云钱塘杜
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灵运生于会稽其
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故名客
儿诗家称谢客是也注治音雉奉道之家谓治室也今
按道室称治犹今之观也又奉道之室曰化蜀有文昌
二十四化又有主簿化化也治也犹今之曰宫曰观耳
然亦罕知之治又音怡水名汉雁门郡阴馆县治水所
出东入于海
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灵运生于会稽其
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故名客
儿诗家称谢客是也注治音雉奉道之家谓治室也今
按道室称治犹今之观也又奉道之室曰化蜀有文昌
二十四化又有主簿化化也治也犹今之曰宫曰观耳
然亦罕知之治又音怡水名汉雁门郡阴馆县治水所
出东入于海
卷六 第 9b 页 WYG0859-0066d.png
黄山谷云今俗书庵字既于篆文无有又庵非屋不当
从广三国志焦光传云居蜗牛庐中意今庵也后汉皇
甫规为中郎持节监关中兵会军大疫死者十三四亲
入庵庐巡视三军感悦即用此庵字为有据
苕溪渔隐曰广韵云庵小草舍也庵庵䕡果又庵罗果
也集韵云庵庵圜屋曰庵或从草庵庵庵䕡草名或作
庵鲁直以庵非屋不当从广然与广集二韵合不合殆
亦难用殊不知汉史从省文借用为庵字耳
从广三国志焦光传云居蜗牛庐中意今庵也后汉皇
甫规为中郎持节监关中兵会军大疫死者十三四亲
入庵庐巡视三军感悦即用此庵字为有据
苕溪渔隐曰广韵云庵小草舍也庵庵䕡果又庵罗果
也集韵云庵庵圜屋曰庵或从草庵庵庵䕡草名或作
庵鲁直以庵非屋不当从广然与广集二韵合不合殆
亦难用殊不知汉史从省文借用为庵字耳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59-0067a.png
丹铅录今人别号庵字印章往往不同缘说文本无庵
字庵近俗也予尝考之庵字古书所用者蜀都赋八方
庵蔼王充论衡桃李梅杏庵丘蔽野此取庵覆之义至
三国及晋始有庵幔庵闾之语与今人所用庵字义同
庵字不可谓不古也但篆籀以说文为宗说文不载之
字用于印章似为未安又按古篆有作庵者又止借弇
者石鼓文作其字从穴穴亦人居也近见温陵古寺
一册有元人止庵印章庵字作盦详玉篇皿部盦乌合
字庵近俗也予尝考之庵字古书所用者蜀都赋八方
庵蔼王充论衡桃李梅杏庵丘蔽野此取庵覆之义至
三国及晋始有庵幔庵闾之语与今人所用庵字义同
庵字不可谓不古也但篆籀以说文为宗说文不载之
字用于印章似为未安又按古篆有作庵者又止借弇
者石鼓文作其字从穴穴亦人居也近见温陵古寺
一册有元人止庵印章庵字作盦详玉篇皿部盦乌合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59-0067b.png
切覆盖也考古阁有伯戋馈盦盦器皿而借为庵舍字
恐舍形似器亦犹汉阙之觚稄其形亦本酒器也未知
是否以俟知者
秕言博雅云屠苏酒名元日饮之除瘟气然不详屠苏
之义四时纂要云孙思邈有道术作庵名屠苏谓屠绝
鬼气苏醒人魂与除瘟气之说意正相合酒名庵名虽
异义则一也
丹铅录萧子云雪赋曰韬罦罳之飞栋没屠苏之高影
恐舍形似器亦犹汉阙之觚稄其形亦本酒器也未知
是否以俟知者
秕言博雅云屠苏酒名元日饮之除瘟气然不详屠苏
之义四时纂要云孙思邈有道术作庵名屠苏谓屠绝
鬼气苏醒人魂与除瘟气之说意正相合酒名庵名虽
异义则一也
丹铅录萧子云雪赋曰韬罦罳之飞栋没屠苏之高影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59-0067c.png
始飘舞于圆池终停华于芳井杜工部冷淘诗曰愿凭
金騕袅走置锦屠苏屠苏庵也广雅云屠苏平屋也通
俗文曰屋平曰屠苏魏略云李胜为河南太守郡厅事
前屠苏坏唐孙思邈有屠苏酒方盖取庵名以名酒后
人遂以屠苏为酒名矣何逊诗郊郭勤二顷形体憩一
苏又大冠亦曰屠苏礼曰童子帻无屋凡冠有屋者曰
屠苏晋志元康中商人皆著大鄣谚曰屠苏鄣日覆两
耳会见儿童作天子
金騕袅走置锦屠苏屠苏庵也广雅云屠苏平屋也通
俗文曰屋平曰屠苏魏略云李胜为河南太守郡厅事
前屠苏坏唐孙思邈有屠苏酒方盖取庵名以名酒后
人遂以屠苏为酒名矣何逊诗郊郭勤二顷形体憩一
苏又大冠亦曰屠苏礼曰童子帻无屋凡冠有屋者曰
屠苏晋志元康中商人皆著大鄣谚曰屠苏鄣日覆两
耳会见儿童作天子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59-0067d.png
名义考博雅廜㢝庵也通俗文屋平曰廜㢝四时纂要
作屠苏又广韵酴酥酒名玉篇麦酒不去滓饮是屠苏
为屋酴酥为酒本不相混也唐人诗手把屠苏让少年
先把屠苏不让春误以屠苏为酴酥后人遂谓屠苏又
为酒古人正旦饮酒以少者得岁故先饮老者失时故
后饮是日酒皆然亦无屠苏先饮之说或云屠绝鬼气
苏醒人魂妄说也
困学纪闻通鉴考异云会要元和二年薛平奏请赐中
作屠苏又广韵酴酥酒名玉篇麦酒不去滓饮是屠苏
为屋酴酥为酒本不相混也唐人诗手把屠苏让少年
先把屠苏不让春误以屠苏为酴酥后人遂谓屠苏又
为酒古人正旦饮酒以少者得岁故先饮老者失时故
后饮是日酒皆然亦无屠苏先饮之说或云屠绝鬼气
苏醒人魂妄说也
困学纪闻通鉴考异云会要元和二年薛平奏请赐中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59-0068a.png
条山兰若额为大和寺盖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
提兰若杜牧所谓山台野邑是也(杭州南亭记武宗去山台野邑四万所)
困学纪闻世说王丞相导拜扬州因过胡人前弹指云
兰阇兰阇此即兰若也
今按世说注云王丞相善周旋座客皆赞美时有僧在
座上亦称之曰兰阇兰阇盖赞美之词也
留青日札梵言阿兰若皆知曰寺也或曰无诤也或曰
空静处也殊不知兰香草也若乾草也即所谓清净草
提兰若杜牧所谓山台野邑是也(杭州南亭记武宗去山台野邑四万所)
困学纪闻世说王丞相导拜扬州因过胡人前弹指云
兰阇兰阇此即兰若也
今按世说注云王丞相善周旋座客皆赞美时有僧在
座上亦称之曰兰阇兰阇盖赞美之词也
留青日札梵言阿兰若皆知曰寺也或曰无诤也或曰
空静处也殊不知兰香草也若乾草也即所谓清净草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59-0068b.png
庵之意
能改斋漫录兰若二字白乐天诗作惹字押尔雅于操
切上官仪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诗中四句
云东望安仁署西临子云阁长啸求烟霞高步寻兰若
此又作日灼切也
西溪丛语唐会昌五年毁招提兰若四万馀区又会要
元和二年官赐额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僧辉记梵
云拓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但传笔者讹拓为招去斗
能改斋漫录兰若二字白乐天诗作惹字押尔雅于操
切上官仪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诗中四句
云东望安仁署西临子云阁长啸求烟霞高步寻兰若
此又作日灼切也
西溪丛语唐会昌五年毁招提兰若四万馀区又会要
元和二年官赐额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僧辉记梵
云拓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但传笔者讹拓为招去斗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59-0068c.png
奢留提字也招提乃十方住持耳
说略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造伽蓝创立招提之名释
书云寺谓之招提或名伽蓝按招提梵音本拓斗提奢
后人传写误以拓为招又省去斗奢二字见西溪丛语
阿兰若或名阿练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多论翻閒静
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閒无愦闹名之为静或翻
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应法师翻
空寂四分律云空静处若字白乐天诗作惹字押尔者
说略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造伽蓝创立招提之名释
书云寺谓之招提或名伽蓝按招提梵音本拓斗提奢
后人传写误以拓为招又省去斗奢二字见西溪丛语
阿兰若或名阿练若大论翻远离处萨婆多论翻閒静
处天台云不作众事名之为閒无愦闹名之为静或翻
无诤谓所居不与世诤即离聚落五里处也应法师翻
空寂四分律云空静处若字白乐天诗作惹字押尔者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59-0068d.png
切上官仪怀友诗又作日灼切恐误也僧伽蓝译为众
园僧史略云为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
植道芽圣果也唐高宗沙汰诏曰伽蓝之地本曰净居
栖心之所理尚幽寂要览云或云毗阿罗此云游止处
秕言胡继宗云拓提今误为招提梵语中有拓斗提奢
之说按释书招提菩萨皆古佛号因以名寺非拓提之
误也孟浩然诗清夜宿招提若为拓提则韵不谐矣
名义考曲礼席间函丈函容也十尺为丈谓席间之地
园僧史略云为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
植道芽圣果也唐高宗沙汰诏曰伽蓝之地本曰净居
栖心之所理尚幽寂要览云或云毗阿罗此云游止处
秕言胡继宗云拓提今误为招提梵语中有拓斗提奢
之说按释书招提菩萨皆古佛号因以名寺非拓提之
误也孟浩然诗清夜宿招提若为拓提则韵不谐矣
名义考曲礼席间函丈函容也十尺为丈谓席间之地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59-0069a.png
可容十尺也盖席制三尺三寸三分寸之一远近间三
席是一丈或谓丈作杖容杖以指挥非是孟子食前方
丈谓食物前列者方一丈唐显庆中王玄策使西域至
毗耶离城有维摩居士石室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
名方丈室后人谓僧舍皆曰方丈周礼伊耆氏共杖函
函匮也以函藏杖也
郁冈斋笔麈梵语佛陀达摩僧伽即三宝也浮屠即佛
陀之转音而唐人率呼僧与塔皆为浮屠后人因误承
席是一丈或谓丈作杖容杖以指挥非是孟子食前方
丈谓食物前列者方一丈唐显庆中王玄策使西域至
毗耶离城有维摩居士石室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
名方丈室后人谓僧舍皆曰方丈周礼伊耆氏共杖函
函匮也以函藏杖也
郁冈斋笔麈梵语佛陀达摩僧伽即三宝也浮屠即佛
陀之转音而唐人率呼僧与塔皆为浮屠后人因误承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59-0069b.png
袭之
演繁露通典东夷马韩祭鬼神立苏涂建大木以垂铃
鼓注苏涂有似浮涂按浮涂即浮图浮图即塔也
六一居士跋永乐十六角题名不知为何时碑似是东
魏北齐人所书十六角者庸俗所造佛塔其后又书云
造十六角镇国大浮图则知为塔矣其谓之十六角只
见此碑而后魏时又有常山义七级碑盖当时俚俗语
类皆如此
演繁露通典东夷马韩祭鬼神立苏涂建大木以垂铃
鼓注苏涂有似浮涂按浮涂即浮图浮图即塔也
六一居士跋永乐十六角题名不知为何时碑似是东
魏北齐人所书十六角者庸俗所造佛塔其后又书云
造十六角镇国大浮图则知为塔矣其谓之十六角只
见此碑而后魏时又有常山义七级碑盖当时俚俗语
类皆如此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59-0069c.png
说略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阿育王经云王杀八万四
千宫人夜闻宫中有哭声王悔为起八万四千塔今此
震旦亦有在者又法苑珠林三十八卷云如来在日行
化乞食因遇童子戏弄沙土以为米面以土面施佛佛
感其善心为受涂壁记此童子吾灭度后百年作王出
世号为阿育作铁轮王王阎浮提一切鬼神并皆臣属
且使空中地下四十里内所有鬼神开往前入塔所获
舍利役诸鬼神于一日一夜一亿家施一塔广计八万
千宫人夜闻宫中有哭声王悔为起八万四千塔今此
震旦亦有在者又法苑珠林三十八卷云如来在日行
化乞食因遇童子戏弄沙土以为米面以土面施佛佛
感其善心为受涂壁记此童子吾灭度后百年作王出
世号为阿育作铁轮王王阎浮提一切鬼神并皆臣属
且使空中地下四十里内所有鬼神开往前入塔所获
舍利役诸鬼神于一日一夜一亿家施一塔广计八万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59-0069d.png
四千塔又庐山文殊师利像昔传云育王既统此洲学
鬼王制狱酷毒尤甚文殊现处镬中火炽水清生青莲
华王心感悟即日毁狱造八万四千塔建立形像其数
亦尔此其一也又释氏通鉴云周共和九年东天竺国
阿育王尽收西域诸塔及龙宫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宝
末造八万四千宝塔令耶舍尊者舒指放光八万四千
道令捷疾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遍娑婆界在此
震旦国者一十九所按此一事而四说不同汉译胡书
鬼王制狱酷毒尤甚文殊现处镬中火炽水清生青莲
华王心感悟即日毁狱造八万四千塔建立形像其数
亦尔此其一也又释氏通鉴云周共和九年东天竺国
阿育王尽收西域诸塔及龙宫舍利夜役鬼神碎七宝
末造八万四千宝塔令耶舍尊者舒指放光八万四千
道令捷疾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遍娑婆界在此
震旦国者一十九所按此一事而四说不同汉译胡书
卷六 第 16a 页 WYG0859-0070a.png
恣其假托傅奕之言信矣
懒真子长安慈恩寺塔有唐新进士题名虽妍媸不同
然皆高古有法度后人不能及也宣和初本路漕柳碱
集而刻之石亦为奇玩然不载雁塔本末仆读藏经因
谩记之唐玄奘法师贞观三年八月往五印度取经至
十九年正月复至京师得如来舍利一百五十粒梵本
六百五十七部始居洪福寺翻译至二十二年皇太子
治为文德皇后于宫城南晋昌里建大慈恩寺寺成令
懒真子长安慈恩寺塔有唐新进士题名虽妍媸不同
然皆高古有法度后人不能及也宣和初本路漕柳碱
集而刻之石亦为奇玩然不载雁塔本末仆读藏经因
谩记之唐玄奘法师贞观三年八月往五印度取经至
十九年正月复至京师得如来舍利一百五十粒梵本
六百五十七部始居洪福寺翻译至二十二年皇太子
治为文德皇后于宫城南晋昌里建大慈恩寺寺成令
卷六 第 16b 页 WYG0859-0070b.png
玄奘居之永徽二年师乃于寺造砖浮屠以藏梵本恐
火灾也所以谓之雁塔者用西域故事也王舍城之中
有僧娑窣堵波僧娑者唐言雁也窣堵波者唐言塔也
师至王舍城尝礼是塔因问其因缘云昔此地有伽蓝
依小乘食三净食三净食者谓雁也犊也鹿也一日众
僧无食仰见群雁翔飞辄戏言曰今日众僧阙供摩萨
埵宜知(好施谓之萨埵)其引前者应声而堕众僧欲泣遂依大
乘更不食三净仍建塔以雁埋其下故师因此名塔先
火灾也所以谓之雁塔者用西域故事也王舍城之中
有僧娑窣堵波僧娑者唐言雁也窣堵波者唐言塔也
师至王舍城尝礼是塔因问其因缘云昔此地有伽蓝
依小乘食三净食三净食者谓雁也犊也鹿也一日众
僧无食仰见群雁翔飞辄戏言曰今日众僧阙供摩萨
埵宜知(好施谓之萨埵)其引前者应声而堕众僧欲泣遂依大
乘更不食三净仍建塔以雁埋其下故师因此名塔先
卷六 第 17a 页 WYG0859-0070c.png
是师先翻瑜珈师地论成进御太宗制大唐三藏圣教
序时皇太子治又述三藏圣记有弘福寺僧怀仁集王
右军字勒二文于碑及雁塔成褚遂良乃书二帝序记
安二碑于塔上其后遂为游人咸集之地故章八元诗
云七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讶乌飞平地
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路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
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此诗人所脍炙
然未若少陵之高致也杜诗人易见不更录
序时皇太子治又述三藏圣记有弘福寺僧怀仁集王
右军字勒二文于碑及雁塔成褚遂良乃书二帝序记
安二碑于塔上其后遂为游人咸集之地故章八元诗
云七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却讶乌飞平地
上自惊人语半天中回梯暗路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
笼落日凤城佳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此诗人所脍炙
然未若少陵之高致也杜诗人易见不更录
卷六 第 17b 页 WYG0859-0070d.png
六一居士跋隋庐山西林道场碑渤海公撰西林道场
者伪赵将竺氏舍俗出家名昙现始居于此晋太和二
年光禄卿陶范始为现弟子慧永造寺而号西林按两
京记隋尝更名佛寺为道场此碑大业十三年建也说
楛临川王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甚大而惟一柱梁
刘孝绰诗经从一柱观出入三休台杜甫孤城一柱
观落日九江秋又唐韦述东京杂记东京紫微宫有一
柱观
者伪赵将竺氏舍俗出家名昙现始居于此晋太和二
年光禄卿陶范始为现弟子慧永造寺而号西林按两
京记隋尝更名佛寺为道场此碑大业十三年建也说
楛临川王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甚大而惟一柱梁
刘孝绰诗经从一柱观出入三休台杜甫孤城一柱
观落日九江秋又唐韦述东京杂记东京紫微宫有一
柱观
卷六 第 18a 页 WYG0859-0071a.png
秇林伐山中美纪闻揭谛神名与龙角力龙不能胜破
其山而去今破山寺是也
秇林伐山铁围山在西天佛经所称不知的在何处唐
初宋昱诗梵室开金地香龛凿铁围
留青日札重阳庵吴山之东地名道姑湾掘土五六尺
即见庵基砖瓦无恙且有假山皆太湖佳石土人云重
阳女庵或曰宋高宗二宫人出家于此西京赋曰集重
阳之清澄注曰神明台高既除去下地之埃秽上止于
其山而去今破山寺是也
秇林伐山铁围山在西天佛经所称不知的在何处唐
初宋昱诗梵室开金地香龛凿铁围
留青日札重阳庵吴山之东地名道姑湾掘土五六尺
即见庵基砖瓦无恙且有假山皆太湖佳石土人云重
阳女庵或曰宋高宗二宫人出家于此西京赋曰集重
阳之清澄注曰神明台高既除去下地之埃秽上止于
卷六 第 18b 页 WYG0859-0071b.png
天阳之宇清澄之中也道书言上为阳而清又为阳故
曰重阳
天中记洛阳伽蓝记柰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明帝所立
也题云苗茨之碑高祖于碑北作苗茨堂永安中年庄
帝马射于华林园百官皆来读碑疑苗字误国子博士
李同轨曰魏明英才世称三祖公干宣其羽翼但未知
本意如何不得言误也杨衒之时为奉朝请因即释曰
以蒿覆之故言苗茨何误之有众咸称善以为得其指归
曰重阳
天中记洛阳伽蓝记柰林南有石碑一所魏明帝所立
也题云苗茨之碑高祖于碑北作苗茨堂永安中年庄
帝马射于华林园百官皆来读碑疑苗字误国子博士
李同轨曰魏明英才世称三祖公干宣其羽翼但未知
本意如何不得言误也杨衒之时为奉朝请因即释曰
以蒿覆之故言苗茨何误之有众咸称善以为得其指归
卷六 第 19a 页 WYG0859-0071c.png
○水经云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
立也按衒之魏人亲释苗茨之义道元谓黄初所立误
矣玉海因之书于汉晋之间亦误也
立也按衒之魏人亲释苗茨之义道元谓黄初所立误
矣玉海因之书于汉晋之间亦误也
卷六 第 19b 页 WYG0859-0071d.png
艺林汇考栋宇篇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