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855-07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谭苑醍醐卷六
             明 杨慎 撰
  易字说
说文引秘书说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参同契之说亦
与此同罗泌云日月为易而文正为勿勿者月彩之散
者也故曰散于日下则为易散于日上为曶相对为明
对而亏为昒易者朔也所谓朔易昒者晦也明者望也
卷六 第 1b 页 WYG0855-0716b.png
昒者望而食者也是故西曰昒谷明都在东南而朔易
二郡俱著于北此皆罗泌之说也慎按昒即昧字史记
昧爽作昒爽庄子云冉求问于仲尼曰昔吾昭然而今
昒然何也曰昔之昭然神者先受之今之昒然且为不
神者求也是昒即昧之證也古字晹谷作易谷昧谷作
昒谷易取日中于地而月彩沉也后世字从日为晹是
有二日也
  三易
卷六 第 2a 页 WYG0855-0717a.png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干令升注云天地定位山泽通
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此小成之易也帝出乎震齐
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
言乎艮此连山之易也初乾初初艮初兑初荦初离
初釐初巽此归藏之易也小成者伏羲之易也而文王
因之连山者列山氏之书也而夏人因之归藏轩辕氏
之书也而商人因之夏得人统故岁首建寅而卦首艮
商得地统故岁首建丑而卦首坤周得天统故岁首建
卷六 第 2b 页 WYG0855-0717b.png
子而卦首乾伏羲之易小成为先天神农之易中成为
中天黄帝之易大成为后天予按邵康节之易先天后
天其源出于此今之读易者知有先天后天而不知有
中天读尚书者知有古文今文而不知有中文可乎(中/文)
(尚书见/后汉书)
  卦爻名义
易者庐之名守宫是矣(守宫即蜥蜴也与龙通气故/可祷雨与蚪同形故能呕雹)
身色无恒日十二变是则易者取其变也彖者茅犀之
卷六 第 3a 页 WYG0855-0717c.png
名狶神是矣(彖亦曰茅犀状如犀而小角善知/吉凶交广有之土人名曰猪神)犀形独
角知几知祥是则彖者取于几也象大荒之兽也人希
见生象也按其图以想其形名之曰像故其为字从人
于象也孔颖达曰卦者挂也挂之于壁也盖悬物之杙
也木经云爻者交疏之匆也其字象匆形今之象眼匆
也所取于爻者义取于旁通所取于卦者悬有小大也
  卦字解
孔颖达曰卦者卦也挂之于壁也盖悬物之杙也诸儒
卷六 第 3b 页 WYG0855-0717d.png
皆用其说无有他解予以为非杙则可卦于壁易卦岂
可卦于壁乎卦者圭也古者造律制量六十四黍为一
圭则六十四象总名为卦可也应劭曰圭者自然之形
阴阳之始卦者亦自然之形阴阳之象其为字也从卜
为义从圭为声亦兼义也古文圭亦音卦今挂字从手
为义从圭为声则圭即音卦可證矣(卦古文圭字爻/古字象交匆形)
  易重一斤
十黍为累十累为铢八铢为锱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
卷六 第 4a 页 WYG0855-0718a.png
为一斤一斤凡三百八十四铢或问程子曰易重几何
程子曰易重一斤盖言易有三百八十四爻也汉志注
二篇之策阴阳变动之象十六两者四时乘四方之象
程子之言盖出于此
  太极两仪
京氏易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
八卦固非今日有太极而明日方有两仪后日而乃有
四象八卦也又非今日有两仪而太极遁明日有四象
卷六 第 4b 页 WYG0855-0718b.png
而两仪亡后日有八卦而四象隐也太极在天地之先
而不为先在天地之后而不为后此说精明可以补注
疏之遗
  性情
万沤起而复破水之性未尝亡也万灯明而复灭火之
性未尝亡也沤灯情也水火性也情与性魄与魂也
  魂魄
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精为魄气为魂二者既合然
卷六 第 5a 页 WYG0855-0718c.png
后有物及其散也则魂游而为神魄散而为鬼矣子产
有言物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孔子曰气也者神
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郑氏注曰嘘吸出入者气也
耳目之精明者为魄气则魂之谓也淮南子曰天气为
魂地气为魄高诱注曰魂人阳神也魄人阴神也魂魄
性情也约情合性为圣人载营魄勿滑而魄为仙人故
曰轻清者魄从魂升重浊者魂从魄降升魂为贵降魄
为贱灵魂为贤厉魄为愚轻魂为明重魄为暗扬魂为
卷六 第 5b 页 WYG0855-0718d.png
羽钝魄为毛众人以魄摄魂圣人以魂运魄盖魄之藏
魂拘之魂之游魄囚之魂昼属目魄夜属肝寓目能见
舍肝能梦故魂能知来魄能藏往
  花足曰萼
或问花蒂何以曰跗曰蒂者花足也故其字从足束晢
补亡诗白华素足亦指花蒂为足也字从音吁
与华字不同今作韡非韡从韦为义从华为声古者联
墙之履曰韡今俗作靴字从为义从韦为声
卷六 第 6a 页 WYG0855-0719a.png
木下垂也非精于六书者不能别此也
 平王之孙
诗平王之孙齐侯之子平王非周平王齐侯非姜氏之
后也犹书称宁王格王易称康侯礼曰宁侯之类也汲
冢周书云明王奉法以明幽幽王奉幽以废法国语曰
兴王赏谏臣逸王法之其称谓皆类后世之谥耳
  孟子注
孟子注疏非礼之礼注云陈质娶妻而长拜之西子蒙
卷六 第 6b 页 WYG0855-0719b.png
不洁注云西施越之美女过市欲见者先输金钱一文
此二事不见于他书若质者古今畏内之最以西施事
尤可笑亦后世摇钱树之比乎
  楚学奇邪
有为神农之言许行自楚之滕傅休奕云楚去中国远
战国之世有奇邪之学按尸子云神农氏夫负妻戴以
治天下尧曰朕之比神农犹昏之仰旦也汉志注尸子
楚人盖与许行后先故其言如此易曰神农氏作通变
卷六 第 7a 页 WYG0855-0719c.png
不倦神化宜民焉有夫负妻戴之理哉
  宿诺宿问
子路无宿诺宰我无宿问(大戴礼宰我云/小子无宿问)
  近思录
朱子作近思录黄勉斋云此书首言太极非近思乃远
思也勉斋此言固朱子之忠臣也
  朱子自言传注
朱子自言平生传注大学中庸论语所得为多易与诗
卷六 第 7b 页 WYG0855-0719d.png
所得仅如鸡肋盖不满于易本义与诗传也今世乃规
规然一不敢议岂朱子所望于后贤之心乎
  阴符经
阴符经非黄帝书盖出后汉末唐人文章引用者惟吴
武陵上韩舍人行军书有禽之制在气一语梁肃受命
宝赋有天人合发区宇乐推一语冯用之机论权论两
引之此外绝无及之者
  滕王
卷六 第 8a 页 WYG0855-0720a.png
杜工部有滕王亭诗王建诗榻得滕王蛱蝶图皆称滕
王湛然非元婴也王勃记滕阁则是元婴耳
  四载
罗泌四载说云许叔重注淮南子云水宜舟陆宜车沙
地宜肆泥地宜楯孔安国云水舟陆车泥楯山樏而夏
本纪云泥乘橇山乘檋橇尸子作蕝祖芮切檋音鞠河
渠书云山即桥沟洫志云山即拘诸儒皆以檋为邱遥
切此意言之音橇为蕝尔按说文四载水舟陆车无可
卷六 第 8b 页 WYG0855-0720b.png
异者惟山乘樏泽乘䡅为不同尸子云行涂以楯行险
以撮行山乘樏行沙乘轨樏与欙同力追切楯与䡅同
敕伦切尸子之说盖得其传橇非䡅也宜音撮险所乘
者檋与梮同即樏也当读如济漯之漯其音作桥者殆
梮之转音如淳云橇以板置泥上通行檋以铁如锥头
长半寸拖之履下以上山使不跌孟康谓木橇形如箕
摘行泥上诸说不同如此然曰载曰乘则不应为履与
板矣輴轨樏橇是曰四载舟车常所乘宜不在四内也
卷六 第 9a 页 WYG0855-0720c.png
右罗氏本说如此予合前说再考诸为之云行涂以楯
行险以撮行山乘樏行沙乘轨涂泥也楯即輴也輁也
檋也状如长床穿桯前后著两金而关轴焉其状庳下
而宽广故行涂用之樶即橇也如晋人登山屐今人之
脚涩中用木故字从木上系用绳故字从毳下用铁钉
之使不跌故行险用之樏即欙与周礼輁车同制如今
之登山轿以人拽绳为牵(去/声)周礼所谓挽以任载器也
故登山乘之轨车最使沙不能陷故行沙乘之行涂行
卷六 第 9b 页 WYG0855-0720d.png
险曰以行沙曰乘盖有升车与徒步之别总名之曰四
载云
  禹九州
禹贡奠高山大川其九州之名以地名州而不以州分
地盖荆衡万古不徙之山而河济者万古不泯之水也
以故荆兖之名得附河济荆衡而不灭万世而下求禹
贡九州之域者皆可得而考也九州惟冀无所至者举
八州而界自见亦所以别帝都而大一统也九畴之皇
卷六 第 10a 页 WYG0855-0721a.png
极贡法之公田见于此矣扬不言南青雍不言北则以
其境接蛮狄提封叛服不常乎
  三江味别
苏子瞻志林有三江味别之说蔡传深非之然以禹贡
本文论之扬江言三江既入而于经言江汉朝宗于海
则同流而自为道可知矣许敬宗谓济入河洑地南出
亦以味别以今扬子江心有南零北零之异则知其入
而不合正不疑也古有五行之官水官得职则能辨其
卷六 第 10b 页 WYG0855-0721b.png
性味潜而复出合而更分皆可辨之故师旷易牙俞儿
张华王劭陆羽张又新刘白刍李季卿品天下之水性
味不同盖古水官之遗法岂独为口腹哉苏子之说盖
本于此味别之说恐不可废况蔡氏于后章之传亦性
别咸苦之说何独怪苏子哉
  味别
又考郭缘生述征记缘生于河上遇一书生问之曰何
知济与河上源不异物之不同犹铅锡也比济既入于
卷六 第 11a 页 WYG0855-0721c.png
河性与河别不能合混渗漉入地洑行而溢为荥尔今
之历下发地悉是流水济所过也东阿之正济所溢故
今阿胶上浊住吐下膈疏痰正以性趋下清而且重故
治淤浊逆上之痾譬如油之与水固不同情九夏之辰
冷热之风亦各为队岂必谓无水过水哉泾渭分曹南
北异零此理不少郑樵谓山过山则分水过水则合世
无山过山水过水之理谓汉入于江其文止此有脱文
沇入于河其文亦止于此而溢为荥之上当更有导沇
卷六 第 11b 页 WYG0855-0721d.png
水数句说经不通不以为脱必以为误此书生之竺疾
也慎尝辟其说云山过山则分虽分而性不分如罗浮
二碣以风雨而合离蓬莱两山随波涛而上下玄中记
云名山有孔窍相通是也水过水则合虽合而性不合
沈括云水以漳名者从水于章章者别也文也谓两物
相合有文章可别也清漳浊漳合于上党当阳者沮漳
合流也赣上者章贡合流也鄣郡者西江合流也亳漳
者漳涡合流也云梦者漳郧合流也凡此数处皆清浊
卷六 第 12a 页 WYG0855-0722a.png
合流色理如螮蝀又数十里如璋璋者判合之器也白
公问于孔子曰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味易牙
能知之斯固味别之说也蔡氏之讥苏子亦过矣
  水性
或问余水味之说则详矣水性之别何如曰班固司马
迁货殖传地理志备矣论其极则庭州灞水金铁皆漏
(庭州灞水在大荒之外以金铁承之皆漏惟/角与瓠叶则否拘夷山中有流水亦如之)鄜延之川
日脂流(即延安石油也以为烟墨松脂不及唐/诗二郎山下雪纷纷石烟多于洛阳鹿)弱水弱
卷六 第 12b 页 WYG0855-0722b.png
毛黑溪玄膑(南荒黑有溪水其水以涂古象至辙不去/昆仑而以涂身即能乘象如家畜古所谓)
(黑昆仑今/之象奴也)悉唐制角畔怯腐手(见佛/经)水性不同有如此
者学所以贵博物也
  汲冢文诬
汲冢璅语其文极古然多诬而不信如谓舜囚尧太甲
杀伊尹又谓伊尹与桀妃末喜交其诬若此小人造言
不起自战国之世伊尹在相位日被其黜僇者为之也
然则何以知之曰其文不类战国
卷六 第 13a 页 WYG0855-0722c.png
  夔钟
夔州府近掘地得一钟形如戽斗匾而长一面凸为十
八乳一阴一阳总为九乳古诗春钟九乳鸣疑此钟应
春宫律也一面古篆七十馀字人不能识惟夔字可辨
水经注云夔乡观此可信云
  化益
世本云化益作井宋衷曰化益伯益也荀子成相萹传
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卷六 第 13b 页 WYG0855-0722d.png
吕氏春秋云得陶化益直成横革之交五人佐禹化益
即伯益真成即直成也
  阿堵
晋书云王衍口不言钱晨起见钱堆床前曰阿堵近世
不解此遂谓钱曰阿堵可笑晋人云阿堵犹唐人曰若
个今曰这个也故殷浩看佛经曰理亦应在阿堵中顾
长传神曰精神妙处正在阿堵中谢安谓桓温曰明公
何用壁后置阿堵辈是也凡观一代书须晓一代语观
卷六 第 14a 页 WYG0855-0723a.png
一方书须通一方之言不尔不得也
  宁馨
馨字晋人以为语助辞王衍传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
世说刘真长语桓温曰使君如馨地宁或斗战求胜王
道与何次道语举手指地曰正自尔馨王胡之雪中诣
王螭持其臂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刘
惔讥殷浩云田舍儿强学人作尔馨语合此观之其为
语辞了然唐刘禹锡诗几人猛省得宁馨得晋人语意
卷六 第 14b 页 WYG0855-0723b.png

  世说误字
古书转刻转谬盖病于浅者妄改耳如近日吴中刻世
说右军清真谓清致而真率也李太白用其语为诗右
军本清真是其證也近乃妄改作清贵兼有诸人之差
谓各得诸人之参差近乃妄改差作美声鸣转急改鸣
作气义学改作学义皆大失古人语意聊举一二他不
能尽
卷六 第 15a 页 WYG0855-0723c.png
  六么
古之六博即今骰子也晋谢艾传枭者邀也六博得邀
者胜是知枭即骰子之么也曲名有六么序义取六博
之采小说云绿腰又云录要皆是妄说如谓律令为雷
边迅鬼皆古之妄人撰说而文士或信之此亦道听涂
说也
  巾帼
诗有頍者弁士冠礼注滕薛名帼为頍今未笄冠者著
卷六 第 15b 页 WYG0855-0723d.png
卷帻頍象之所生也后汉乌桓传妇人著句决饰以金
碧若中国之簂步摇舆服志夫人有绀缯帼古画妇女
有头施绀羃者即此制也诸葛孔明以巾帼遗司马懿
巾帼女子未笄之冠燕京名云髻蜀中名昙笼盖笑其
坚壁不出如闺女之匿藏也帼音与愦同古对切今音
与国同非也
  需头
蔡邕独断载汉代章奏之式所谓需头者盖空其首一
卷六 第 16a 页 WYG0855-0724a.png
幅以俟诏旨批荅陈请之奏用之不需头者申谢之奏
用之杨万里知筠州谢表云需章丐外退以其私便郡
疏恩出于自择需章字用独断语也晋人简帖后空一
幅仍书空著后以俟朋友之批荅故谢安批子敬之帖
尾合二事观可见古人章奏尺牍之制
  尚字平音
刘熙释名曰尚书者何也尚上也言最在上总领之也
韦昭辩释名云尚犹奉也百官言事当省案平处奉之
卷六 第 16b 页 WYG0855-0724b.png
故曰尚书也尚衣尚食亦然慎按春秋传曰百官承事
朝而不夕承事者言事而奉其文书也汉世官名尚书
义实取此如淳汉书注曰主天子文书曰尚书如主婿
曰尚主汉制娶天子女曰尚公主娶诸侯女曰承翁主
则尚犹承也尚犹奉也韦昭之解上合左传下协汉制
比于刘熙依字音杜撰远矣
  六尚
周礼司会注计官之长若今尚书陆德明音常今之官
卷六 第 17a 页 WYG0855-0724c.png
名亦然但尚书音常则尚衣尚食尚方皆宜同此音其
义同也今皆音上不知何以分别如是
  以手通指
何休公羊注以手通指曰揖谓揖以敬人以手通意也
指意也又云以目通指曰瞬瞬与瞬同史云颐指气使
亦是以颐通指也指与旨同陆佃易爻观我朵颐注云
以颐通指曰朵刘敞汉书补注蹑足附耳注以足通指
曰蹑
卷六 第 17b 页 WYG0855-0724d.png
  蜀取刘璋
汉昭烈于十六年冬从刘璋之迎而击张鲁是时孔明
留守荆州至明年乃自葭萌据涪出正之计昭烈亦强
忍从之若使孔明在举措当不如此今以取刘璋为孔
明病盖亦未之考也
  冯京
余观氏族言行录载冯京之父名式京生而隽迈不群
式一日取其所诵书题其后曰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
卷六 第 18a 页 WYG0855-0725a.png
府事冯京式既退官十一年京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
通判荆南如式之言时人谓式为知子氏族录宋人所
编当得其实也传冯商还妾事以为京父考之此文京
父未尝为商又不名商也小说不足信当依正史之传
可也
  豨首
尔雅茢薽豕首吕氏春秋云豨首生而麦无叶神农本
草经云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豕首图经药录谓之
卷六 第 18b 页 WYG0855-0725b.png
天名精一名天蔓菁名精即蔓精转语也又名蟾蜍兰
今俗名豨莶是也又蠡实亦名豕首即月令所谓荔挺
也以冬至生与此同名异物
  霸伯同
论语宪问篇注曰霸与伯同长也左传成公二年齐国
佐对晋人曰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五伯之霸
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黄震曰天下之主谓之王诸侯
之长谓之伯此指其定位而名也以德方兴而为天下
卷六 第 19a 页 WYG0855-0725c.png
所归则王(平/声)转声而为王(去/声)王政不纲而诸侯之长自
整率其诸侯则伯(入/声)转声而为伯(去/声)皆有为之称也正
音为静字转声为动字以此證之左传四王之王上如
字下音旺五伯之霸上伯字入声下霸字去声王字无
别体故同用王字伯字有霸字为别体故上用伯下用
霸左传不惟文精用字亦不苟矣注疏未发明故特著

  唇齿
卷六 第 19b 页 WYG0855-0725d.png
左传唇亡齿寒盖古谚也战国策作唇揭齿寒揭与寒
叶韵(揭叶/音掀)
  问诸水滨
左传屈完对管仲云君其问诸水滨杜预曰当时汉水
未属楚李善夷曰杜之注其为谬哉且楚实殷之始封
楚苦县濑乡在汉水东北则汉水于西周之际岂未属
楚乎又诗云奋伐荆楚罙入其阻郑注云罙入方城之
阻也方城在今汉水北岂昭王时未属楚乎屈完以齐
卷六 第 20a 页 WYG0855-0726a.png
桓所问之大不敢他对但请自问于水滨而人莫之知
也汉水实属楚也久矣
  巧说少信
史记货殖传南楚好辞巧说少信诸家不解此句余谓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庄周与惠子俱濠人
宋玉作大小言赋又作神女高唐赋韩诗外传载孔子
与子贡交辞于漂女皆南楚巧说少信之明證也
  养以之福
卷六 第 20b 页 WYG0855-0726b.png
汉酸枣令刘熙碑猗与明哲秉道之枢养以之福惟德
之隅左传古本养以之福今本作养之以福非
  变置社稷
孟子曰旱乾水溢则变置社稷解者不达谓迁其坛壝
非也左传曰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有
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
商以来祀祭法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
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霸九
卷六 第 21a 页 WYG0855-0726c.png
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是言变置之
事也尚书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孔安国曰汤革命
创制欲变置社稷而后世无及句龙者故不可而止陈
后山谈丛云句容有盗改置社稷而盗止下邳多盗迁
社稷于南山之上盗亦衰息皆不通古礼而妄为者其
盗之止亦偶然耳后山乃取而笔之书亦失考也
  化治生民
书旅獒传明王以德义为益器用为贵所以化治生民
卷六 第 21b 页 WYG0855-0726d.png
疏云化治生民化世俗养下民也此言生民与宣公十
二年左传云分谤生民皆为生活民也如书云生民保
厥居孝经生民之本尽矣则言民生于世与化治生民
之义异
  坟墓字异
方言凡葬无坟者谓之墓有坟者谓之抚檀弓古者墓
而不坟也邯郸淳曹娥碑丘墓起坟盖言丘其平墓而
为高坟也后世以坟墓混为一遂疑其重复改为立墓
卷六 第 22a 页 WYG0855-0727a.png
起坟非也曾见上虞谢狷斋为予言此
  蜀志遗事
孔子弟子商瞿世本作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作商瞿
上宋景文公作成都先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考之路
史及舆地纪瞿上城在双流扬雄蜀本纪云黄帝娶于
蜀山氏蜀山氏女茂州人也鱼凫津在彭山县彭祖生
于此乡以上三事并可入蜀志
  张有论六书
卷六 第 22b 页 WYG0855-0727b.png
张谦中复古编谓象形者文之纯肇于此指事者文之
加滋于此会意者字之纯广于此谐声者字之加备于
此假借者因其声借其义转注者转其声注其义文字
之变化无穷矣
  蜀姓
宋章定名贤氏族录以韵分姓蜀姓在八齐韵音暌按
说文葵中蚕名蜀又诗吉蠲为饎蠲音圭汉书引诗云
吉圭为饎文翁石室图七十二子名石作蜀其字蜀书
卷六 第 23a 页 WYG0855-0727c.png
为蜀姓苑又作形异而音同今蜀与分为二姓
  尊宗同音
古帝尊卢氏一作宗卢宗尊古通用故贾逵以宗盟为
尊盟谷梁以伯宗为伯尊
  宗升同音
仪礼注布八十缕为一宗宗古之升字也按古音升作
宗易彖传曰天险不可升也与以刚中也叶是其證
  由农字通
卷六 第 23b 页 WYG0855-0727d.png
说文无由字韩诗内传云东西耕曰从南北耕曰由吕
氏春秋管子皆云尧使稷为由载考钱谱神农币文农
作由乃知由与农通下与吕氏春秋管子韩诗义皆合

  神荼
山海经云神荼郁垒二神人主执恶鬼风俗通作郁律
陆法言集韵垒音律神荼者神舒也郁律者苑结也周
代以荼为舒夏后荼公子荼是也沈休文曰郁垒者屈
卷六 第 24a 页 WYG0855-0728a.png
律也又为王充云郁垒㟪𡾊之类
  叆霼字音
说文引诗僾而不见李登声类云僾音倚僾俙彷佛也
字一作叆霼又作古词香雕盘僾俙之作叆霼字
从云犹奄忽之作䬍字从风僾俙不明莫如云奄忽
迅速莫如风也
  匽晁
说文解晁字云匽晁也徐铉云虫名盖亦不知何物也
卷六 第 24b 页 WYG0855-0728b.png
余近观临海水上志云晁似𪓟一名匽晁又名晁鼊一
枚有三斛膏
  乙字音义
史记东方朔传止辄乙其处乙音𪐴有所绝止𪐴而记
之曰乙如今士人读书以朱志其止处也又文字有遗
落勾其旁而添之亦曰乙唐试士式涂几字乙几字是
也今试式亦然而字作注非也注乃𪐴之讹耳又官府
文书以朱书𪐴其要处亦曰乙周礼注治中治簿书之
卷六 第 25a 页 WYG0855-0728c.png
要也当其中而𪐴之曰中
  㢥㢦
汉有牂柯郡字一作㢦又作㢥㢦其字从弋弋杙也
系船木也说文与汉书注旧解如此牂柯今贵州地也
其江水迅疾难于济渡立两杙于两岸中以绳絙之舟
人循绳而渡予过其地见盘江与崇安江皆然因悟古
人制字之义郭忠恕佩觿集云㢦从戈谬之甚矣然
则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者亦不能识字也信矣
卷六 第 25b 页 WYG0855-0728d.png
  䄜魅
魑魅字汉碑作䄜魅其字从示盖䄜魅亦山之神也
  蕺蕊同字
蕺广苍云蒩也文选注蒩草名亦名土茄覆地而生根
可食人饥则以代粮张平子南都赋蓼蕺蘘荷注蕺香
莱根周处风土记蕊似茅根蜀人谓之香蒩蕊与蕺同
吴越春秋越有蕺山越王尝采蕺于此庾肩吾书品云
蕺山之扇竟未增钱即王羲之为市妪题扇处也蕊侧
卷六 第 26a 页 WYG0855-0729a.png
及切诸韵书亦不载独见文选注耳
  大凤
通史缴大凤于青邱戮脩蛇于洞庭大凤作大风内典
引古谶记凤凤逆序苍苍舛度注凤音梵凤字当作
从马非凤皇之凤也予旧著古音骈字古音附录亦
误从之今特正之于此
  二小为地
何燕泉引宋人易义一而大谓之天二而小谓之地一
卷六 第 26b 页 WYG0855-0729b.png
大二小天字示字也天曰神地曰示此易义乃姚孝宁
所作朱子亦尝称之慎按天曰神古韵天亦有作汀因
切者与神相近也例推之示亦有地音地亦有示音精
于字学者始知之
  字义
斦铁砧也从两斤别作锧赘矣㯥同匝也自东而复于
东故从两东官曹之曹从㯥其音义可知今别作遭赘
矣源委之委从两水火焰之焰从两火可以类推
卷六 第 27a 页 WYG0855-0729c.png
  崔希裕略古
二水为委三水为涉四水为散见崔希裕略古淼今音
渺古音涉
  㝵字
佛经无边无㝵无极无央㝵与碍同字书不载仅见此
尔无央者无中与边亦极言广大也
  稆
野稻不种而生曰稆刈稻明年复生曰
卷六 第 27b 页 WYG0855-0729d.png
  劳极洒洒
洗古音藓官名有洗马是也字一作洒神农本草劳极
洒洒如疟状素问洒洒恶寒注普音藓
  䜪极同义
尔雅䜪音剧郭璞曰疲极也相如子虚赋徼䜪受诎说
文䜪劳也燕人谓劳曰极字一作𠙆又作俗又作𠙆皆
笔势小变耳别作方言引春秋外传余病矣又作
㑰音义并同晋人但用极世说新语顾和谒王导导小
卷六 第 28a 页 WYG0855-0730a.png
极对之疲睡商芸小说载晋明帝问沐启云沐伏久劳
极不审尊体何如元帝荅之曰去垢甚佳身不极也后
读神农本草云劳极洒洒注极𤭏倦也则极字反古于
𤭏诸字晋人所用当是从本草未可以为俗书也
 酋夷
郑玄考工记酋矛注云酋夷皆发语声夷为长故开口
引声而言酋为短故合口促声而言酋夷即夷酋也楚
辞君不行兮夷犹亦此意也开口合口即后世切韵之
卷六 第 28b 页 WYG0855-0730b.png
法由此观之切韵中国元有之不始于胡僧明矣
  纳音
乾为天坤为地乾坤合而为泰德为父红为母德红合
而为东干为君支为臣支干合而纳音生此六十甲子
纳音之说其详见路史馀论梦溪笔谈南村辍耕录
  泣与涩同
素问脉泣则血虚又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又
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泣音义与涩同按说文沴
卷六 第 29a 页 WYG0855-0730c.png
水不利也沴与泪同泣亦水不利也泣与涩同亦可互

  甄音稽
春秋命历叙曰神农甄四海白阜脉山川白阜人名甄
注音稽锦带书云神农更王轩辕承纪甄野画疆爰封
众子佛经甄明之甄亦音稽此字集韵不收吴才老韵
补亦遗之
  斗音主
卷六 第 29b 页 WYG0855-0730d.png
古文易日中见斗斗作主郑玄注诗酌以大斗斗亦音
主仪礼司宫设罍于洗东有枓释文枓音主注枓㪺水
器也律历志聚于斗沟洫志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
且粪长我禾黍
  欸唶
欸也唶也呃也皆叹辞如噫吁之类后汉书光武纪舂
陵有望气者曰唶佳哉郁郁葱葱商君书多用呃字欸
与唉同史记范增曰唉竖子不足与谋扬子法言
卷六 第 30a 页 WYG0855-0731a.png
或问王剪曰始皇方猎六国而剪牙欸史记用之于句
首扬子用之于句末皆奇甚
 
 
 
 
 
 
卷六 第 30b 页 WYG0855-0731b.png
 
 
 
 
 
 
 
 谭苑醍醐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