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854-042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困学纪闻卷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考史
孟子曰天下可运于掌又曰以齐王由反手也岂儒者
 之空言哉自唐肃宗之后纪纲不立叛兵逐帅叛将
 胁君习以为常极于五季君如逆旅民坠涂炭我艺
 祖受天明命澡宇宙而新之一阶一级全归伏事之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854-0421b.png
 仪发于圣训著于令甲于是上下之分定朝廷之体
 尊数百年陵犯之习片言而革至若饿狼馁虎肉视
 吾民而咀啖之艺祖用儒臣为郡守以收节度之权
 选文臣为县令以去镇将之贪一诏令之下而四海
 之内改视易听运掌反手之言于是验矣
高宗之诏曰廷尉天下之平也高柔不以明帝喜怒而
 毁法游肇不以宣武敕命而曲笔况可观望臣庶而
 容心者乎曹刿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为忠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854-0421c.png
 之属也可以一战不其然乎布告中外为吾士师者
 各务仁平济以哀矜天高听卑福善祸淫莫遂尔情
 罚及尔身置此座右永以为训大哉王言几于典诰
 矣
崔伯易感山赋以皇祐之版书较景德之图录虽增田
 三十四万馀顷反减赋七十一万馀斛会计有录非
 以增赋也陈君举奏疏云自建隆至景德四十五年
 南征北伐未尝无事而金银钱帛粮草杂物七千一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854-0421d.png
 百四十八万计在州郡不会藏富于州县所以培护
 本根也(若璩按亡友顾景范以通鉴地理通释载感/山赋来问崔何时人余取宋史崔公度传以)
 (覆曰伯易其字也高邮人欧阳修得其所作感山赋/示韩琦琦上之英宗即宣付史馆赋全载宋文鉴卷)
 (之六以伯易为其名感山赋原名太行山赋以太行/近时忌故改曲辕先生作见孙公谈圃 有天下者)
 (上之藏富于民次则藏富于州县至藏/富于国斯下矣宋祖宗时可谓得中策)
真文忠公言本朝治体曰立国不以力胜仁理财不以
 利伤义御民不以权易信用人不以才胜德恩结乎
 人心富藏乎天下君民相孚而猜忌不作材智不足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854-0422a.png
 而忠信有馀
袁机仲(若璩按禨仲名枢建安人/即作通鉴纪事本末者)言于孝宗曰威权在
 下则主势弱故大臣逐台谏以蔽人主之聪明威权
 在上则主势强故大臣结台谏以遏天下之公议机
 仲之言未尽也台谏为宰相私人权在下则助其搏
 噬以张其威权在上则共为蔽蒙以掩其奸刘时可
 (应起/名)谓台谏之议论庙堂之风旨颇或参同夹袋之
 欲汰白简之所收率多暗合此犹婉而言之也开庆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854-0422b.png
 (按理宗在位三十/五年己未改元)初边事孔棘御史有疏云敌虽强
 而必亡之势己见咸淳(按度宗初即/位乙丑改元)初召洪君畴(按/君)
 (畴名天锡晋江人以待御史召在道为监察/御史张桂劾罢后官端明殿学士谥文毅)长台端
 御史自造谤诗以尼其来罔上诬善至此岂但参同
 暗合而已哉是以天子之耳目勿用憸人其惟端士
汉高帝三章之约我艺祖陈桥之誓所谓若时雨降民
 大悦者也
周益公云续通鉴长编多采近世士大夫所著如曾子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854-0422c.png
 宣日记之偏王定国甲申录之妄咸有取焉然李微
 之旧闻證误执政不坐奏事以王定国闻见录为證
 与王沂公笔录不同修长编时未见定国书故专用
 笔录然则长编所采摭犹有遗也(若璩按李仁父长/编用力四十年而)
 (成明正嘉间人犹见全书天启中闾学士只于内阁/钞卷初五大本绛云楼灾遽归天上近四十年前无)
 (锡顾孝廉始从嘉兴高氏购得之凡三易主而归传/是楼余假馆楼下且读且钞穷日夜不少休然止及)
 (治平馀仍放失有劝主人宜集众以续此编者余极/摇手以戒主人笑以为知言云 李焘传乾道四年)
 (上续通鉴长编自建隆至治/平凡一百八卷今卷数正合)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854-0422d.png
晁景迂谓今赋役几十倍于汉林勋谓租增唐七倍又
 加夏税钱通计无虑十倍李微之谓布缕之征三榖
 粟之征三力役之征四盖用其十矣
止斋谓本朝名节自范文正公议论文章自欧阳子道
 学自周子三君子皆萃于东南殆有天意(若璩按王/元美论从)
 (祀欲进仲淹而黜修盖原知/其以濮议祀非以功同昌黎)
两朝国史非寇准而是丁谓托之神宗圣训盖蒲宗孟
 之笔也王允谓不可令佞臣执笔谅哉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854-0423a.png
绍兴(若璩按高宗在位/五年辛亥改元)重修哲宗实录独元祐八年事
 皆无存者至参取玉牒日历诸书以足之仅得成书
 中兴后事绍兴八年至二十五年最为疏略鹤山谓
 小人为不善于传世诒后之书必遏绝之自唐许李
 至近世莫不然
李常宁曰天下至大宗社至重百年成之而不足一日
 坏之而有馀(元祐中/对策)刘行简曰天下之治众君子成
 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馀(绍兴中/奏疏)皆至论也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854-0423b.png
太祖在位十七年四行郊礼太宗二十有三年五讲郊
 礼真宗东封西祀率三年一行仁宗后三岁一郊为
 定制
元城语录艺祖造熏笼事周益公谓误以元丰后官制
 为艺祖时官制
吕正献公书坐右曰不善加已直为受之本后汉张霸
 戒子之语吕居仁杂录曰少年毋轻议人毋轻说事
 本魏李秉家诫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854-0423c.png
吕氏童蒙训云前辈有编类国朝名臣行状墓志取其
 行事之善者别录出之以自警戒亦乐取诸人以为
 善之义朱文公亦云籍溪胡先生教诸生于功课馀
 暇以片纸书古人懿行或诗文铭赞之有补于人者
 粘置壁间俾往来诵之咸令精熟此二事可以为法
周元公生于道州二程子生于明道元二间天所以续
 斯道之绪也
元祐之党刘元城谓止七十八人后来附益者非也庆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854-0423d.png
 元(若璩按宁宗初/即位乙卯改元)之党黄勉斋谓夲非党者其多群
 小欲挤之借此以为名耳
欧阳公为周君墓表云笃行君子孝于其亲友于其兄
 弟而集缺其名与字周益公考之舂陵志乃周尧卿
 字子俞东都事略有传其行事与墓表合而字子馀
 未知事略据何书而立传也荆公为征君墓表云淮
 之南有善士三人杜婴徐仲坚而征君之名字亦缺
 焉三人皆居真之扬子当求郡志而补之(二表皆载/于文鉴)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854-0424a.png
宗庙乐有舞建隆初窦俨定太庙四舞僖祖曰大善顺
 祖曰大宁翼祖曰大顺宣祖曰大庆列圣皆以大为
 名中兴后自僖祖基命至钦宗端庆以原庙殿名为
 舞名礼官之失也
长编宣和五年求石晋故疆不思营平滦三州乃刘仁
 恭遗敌敌不肯割按五代史刘仁恭无割地遗敌之
 事四夷附录云契丹当庄宗明宗时攻陷营平二州
 (唐无滦州武经总要石晋割赂燕蓟易定帅王都驱/其民入契丹因以乌滦河为名以居之按贾耽说西)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854-0424b.png
 (北渡滦河至卢龙镇唐贾循传张守/圭北伐次滦河薛讷传师至滦河)
仁宗时制科十五人天圣何泳富弼景祐苏绅吴育张
 方平田况庆历钱明逸彦远皇祐吴奎嘉祐夏噩陈
 舜俞钱藻苏轼辙王介东坡诗先帝亲收十五人注
 者多误(若璩按仁宗本纪书策制举人见天圣八年/景祐元年宝元元年庆历二年六年皇祐元)
 (年五年嘉祐二年四年六年与此亦不甚合惟玉海/科举所载合又云父子则钱易明逸彦远兄弟则二)
 (苏二钱再举制科则张方平仁/皇亲擢卜五人盖钱易在前故)
乾道(若璩按孝宗在位/三年乙酉改元)元年郊赦文云前事俱捐弗念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854-0424c.png
 乎薄物细故烝民咸乂靡分乎尔界此疆洪文惠所
 草也朱文公与陈正献书曰卑辞厚礼乞怜于仇雠
 之戎狄幸而得之肆然以令于天下曰凡前日之薄
 物细故吾既捐之矣孰有大于祖宗陵庙之雠者而
 忍以薄物细故捐之哉
孝皇独运万几颇以近习察大臣中庸或问敬大臣之
 说大事记大臣从臣之说皆以寓箴讽之意文鉴所
 取如徐鼎臣君臣论文潞公晁错论苏明允任相论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854-0424d.png
 秦少游石庆论之类皆谏书也
真文忠公奏疏曰乾道淳熙间有位于朝者以馈遗及
 门为耻受任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然朱文公封
 事言浙中风俗之弊甚者以金珠为脯醢以契券为
 诗文则此习犹未革也
高宗庙号未定有议为光宗宁宗者见周益公思陵录
 其后两朝用之高宗陵名尝拟永阜其后孝宗用之
淳熙皇太子参决庶务手诏洪景卢所草也礼部太常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854-0425a.png
 官堂白手诏用贞观天禧事皆非所宜
胡文定言崇宁以来奄寺用王承宗故事而建节旄宗
 字误当云承休五代史蜀王衍以宦者王承休为天
 雄军节度使(致堂原乱赋建承/宗之旄纛亦误)
李微之问勉斋云南轩赐章服两为胡忠简缴还而不
 闻引避东莱除职既遭陈叔进行词丑诋乃复受之
 而不辞皆所未晓勉斋荅云先辈非后学所敢轻议
 然辞受合尚严今当严者反宽是以不免为具眼者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854-0425b.png
 勘破学者所当戒也
微之又云东莱之学甚正而优柔细密之中似有和光
 同尘之弊象山之学虽偏而猛厉粗略之外却无枉
 尺直寻之意
演蕃露明道二年奉安庄献神御于慈孝寺彰德殿则
 庄献不入景灵按景灵宫建于祥符五年以奉圣祖
 其为原庙自元丰五年始前此帝后馆御寓佛老之
 祠者多矣非止庄献也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854-0425c.png
攻愧跋曹子方书以为祐陵时上书论时事靖康至枢
 筦愚谓有两曹辅其一字子方与苏黄游若论事为
 枢筦者字载德龟山为铭合为一人非也又淮海楼
 记考国史传秦少游调定海主簿而文集无一语及
 之愚谓少游为蔡州教授时选人七阶未改主簿乃
 初阶非历此官也
律疏与刑统不同疏依律生文刑统参用后敕虽引疏
 义颇有增损天圣中孙奭校定律文及疏为音义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854-0425d.png
江休复杂志驾头初即阼所坐王原叔曰此坐传四世
 矣按国史舆服志驾头七宝床也覆以绯罗绣帕内臣
 马上捧之(嘉祐六年辛睦亲宅内侍堕马驾头坏遂/以阁门祗候内侍各二员挟驾头左右次)
 (扇筤又以皇城亲从/兵二十人从其后)
景祐二年郊赦梁适上疏论朱全忠唐之贼臣今录其
 后不可以为劝仁皇是其言记姓名禁中石介亦论
 赦书不当求朱梁刘汉后遂罢不召其言一也而黜
 陟异焉岂遇不遇有命乎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854-0426a.png
乾道中张说王之奇签书枢密院事辞免降诏直学士
 院周必大奏唐元和间白居易在翰林奉宣草严绶
 江陵节度使孟元阳右羽林统军制皆奏请裁量未
 敢便撰元祐中师臣避免拜之礼执政辞迁秩之命
 苏轼当撰荅诏言其不可卒如所请今除用执政非
 节度统军免拜迁秩比二人辞免不允诏书臣未敢
 具草绍熙(若璩按光宗初/即位庚戌改元)中谯熙载自遥郡观察使
 除正任辞免降诏倪思封还词头亦引苏轼论不当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854-0426b.png
 撰辞免不允诏者凡三嘉定中师𢍰知临安府辞免
 蔡幼学当草诏奏曰不允必有褒语臣无词以草淳
 祐(按理宗在位十/七年辛丑改元)中别之杰参知政事尤煜不草荅
 诏此禁林缴奏故事也唐末韦贻范起复命韩偓草
 制偓曰腕可断麻不可草上疏论之明日百官至而
 麻不出此非盛世事故前辈不以为故实
蒋希鲁居姑苏延卢仲甫(秉/)后圃希鲁曰亭沼粗适恨
 林木未就仲甫曰亭沼譬爵位时来则有之林木譬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854-0426c.png
 名节非素修弗成
欧阳公辨尹师鲁志曰若作古文自师鲁始则前有穆
 修郑条辈及有先达甚多不敢断自师鲁始也条之
 名不著馆阁书目有郑条集一卷条蜀人自号金斗
 先生名其文金斗集
祁宽问和静尹先生曰伊川谓欧阳永叔如何先生曰
 前辈不言人短每见人论前辈则曰汝辈且取它长
 处吕成公与朱文公书曰孟子论孟施舍北宫黝曰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854-0426d.png
 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所以委
 曲如此者以其似曾子子夏而已若使正言圣门先
 达其敢轻剖判乎文公荅曰和静之言当表而出之
刘应起时可淳祐初为太学博士言定大计曰谋之而
 臧则文子文孙宜君宜王谋之不臧则生天王家以
 为大戚此人所难言也
建炎(若璩按高宗初/即位丁未改元)李纲去而潜善伯彦相绍兴赵鼎
 张浚去而桧相桧死其党迭为相隆兴(按孝宗初即/位癸未改元)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854-0427a.png
 至淳熙万几独运而大臣充位庆元后政在侂胄嘉
 定后政在弥远端平(按理宗在位十/年甲午改元)讫景定更一相
 则曰更化然奸臣弄权之日常多阳淑消而阴慝长
 危亡之證所由来渐矣阴凝冰坚极于似道邵子谓
 祸在夕阳亭一语遂与西晋同辙哀哉
苏绅梁适谓之草头木脚其害在士大夫薛极胡矩谓
 之草头古天下苦其害在民
朝杂记载开禧(若璩按宁宗在位/十一年乙丑改元)贪浊之事详矣继其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854-0427b.png
 后者又甚焉当时谓侍从之臣无论思有献纳他可
 知矣以阴召阴极于天下无邦
仁宗阅审刑奏案有次公而梁适对以黄霸盖宽饶字
 高宗阅刑部奏案有生人妇而汤思退对以见魏志
 杜畿传皆简上知至辅相然以记问取人则许敬宗
 贤于窦德玄矣
四渎济水独绝朱全忠篡唐降昭宣帝为济阴王嘉定
 末济王之封岂权臣亦取济水之绝乎又萧衍篡齐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854-0427c.png
 降和帝为巴陵王而济王亦降封巴陵公非令典也
 为大臣者不知则不学知之则何以示后(若璩按宗/室镇王竑)
 (传德祐元年试礼部侍郎兼中书舍人王应麟请更/封大国表墓锡谥议者谓迎善气销恶运莫先于此)
 (升封镇王谥昭肃以田万/亩赐其家遣应麟致祭)
绍兴建储欲更名晔周益公谓与唐昭宗同(若璩按孝/宗本纪漏)
 (音字盖唐/昭宗名晔)而亟改之景定建储更名乃与蜀汉后主
 太子同咸淳末命嗣君之名又与唐中宗同而当时
 无言者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854-0427d.png
范正献公曰后世人君观史而宰相监修欲其直笔不
 亦难乎其论正矣然自唐奸臣为时政记而史益诬
 近世尤甚余尝观宝庆日历欺诬之言所谓以一手
 掩天下之目所恃人心公议不泯耳
葛文康(胜仲/)与王黼书曰天下无事则宰相安宰相生
 事则天下危
胡文定公自登第逮休致凡四十年实历不登六载朱
 文公五十年间历事四朝仕于外者仅九考立于朝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854-0428a.png
 者四十日道义重而爵位轻所以立言不朽
邵公济筑室犍为之西山告家庙文曰少时得大父平
 生之言于汝颍大夫士曰世行乱蜀安可避居焉大
 父学通天人足以前知矣宣和国乱先人载家使蜀
 免焉(大父康节先/人伯温也)
梁世荣录南轩语云温公作相夫人闻其终夜长吁问
 之曰某所奏盗贼某所又奏某事吾为宰相使天下
 如此所以长吁也按温公集张夫人终于元丰五年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854-0428b.png
 此记录之误也
乾道壬辰黄定对策谓以大有为之时为改过之日月
 又云虽有无我之量而累于自喜虽有知人之明而
 累于自恃又云欲比迹太宗而操其所不用之术顾
 眄周行类不适用则曰腐儒曰好名曰是党耳于是
 始有弃文尚武亲内疏外之心何不因群情之所共
 违而察一己之独向其言皆剀切孝皇擢之第一有
 以见容直之盛德而秉史笔者未之纪焉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854-0428c.png
徐景说(霖/)以书义冠南宫上书言时宰奸深之状曰不
 与天下之公议争而与陛下之明德为仇每潜沮其
 发见之端周防其增益之渐使陛下之明德不得滋
 长广充以窥见其奸而或觉之也其先也夺陛下之
 心其次夺士大夫之心而其甚也夺豪杰之心景说
 由是著直声
唐及国初策题甚简盖举子写题于试卷故也庆历后
 不复写题寖失之繁今有数千言者问乎其不足疑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854-0428d.png
 (若壉按蒋之奇传英宗时举贤良方正及对/策失书问目报罢则谓庆历后云云者恐误)
嘉祐制策曰治当先内或曰何以为京师此晋谢安之
 言也命秩之差虚实之相养此唐陆贽之言也二(若/璩)
 (按二当/作大)苏公之对不能无所遗(若璩按东坡止对不/可挠狱市为曹参不)
 (及谢安止对钱货轻重之相权为召穆公不及陆贽/故曰有遗且此乃景王时单穆公非厉王时召穆公)
 (虎也/尤误)
龟山志游执中曰尝以昼验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
 否也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未也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854-0429a.png
绍兴隆兴主和者皆小人开禧主战者皆小人(若璩/按时)
 (辛弃疾亦主战余谓此即西涯乐府云议和生议战/死生国雠死国耻两太师竟谁是潘辰评都无一是)
 (者/也)
吕文靖为相非无一疵可议子为名相而扬其父之美
 史直翁为相非无一善可称子为权臣而掩其父之
 美易曰有子考无咎
嘉定癸未礼闱策士云发德音下明制宁皇(若璩按皇/当作宗)
 遗诏下谓之遗诰盖避时宰家讳也蒋良贵签判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854-0429b.png
 安吉州时水灾后修城郡守赵希观属良贵作记用
 浩浩字希观欲改良贵不可曰以宗室而避宰相父
 名此非艺祖皇帝所望于金枝玉叶也闻者壮之
胡文定父子奏疏以春秋之义扶世道正人心可以立
 懦夫之志此义不明人欲横流始也不知邪正终也
 不知逆顺
唐内殿无逸图代以山水开元天宝治乱所以分也仁
 宗宝元初图农家耕织于延春阁哲宗元符间亦更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854-0429c.png
 以山水勤怠判焉徽宗宣取秘书省图画进览陈师
 锡奏曰六经载道诸子谈理历代史籍祖宗图书天
 人之蕴性命之妙治乱安危之机善恶邪正之迹在
 焉以此为图天地在心流出万物以此为画日月在
 目光宅四海观心于此则天地冲气生焉注目于此则
 日月祥光丽焉心以道观则正目以德视则明噫使
 徽宗能寘其言于坐右则必能监成败别淑慝矣以
 规为瑱听之藐藐而画学设焉黍离麦秀之风景其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854-0429d.png
 可画乎
绍兴间李谊言汉循吏传六人而五人出于宣帝酷吏
 传十二人而八人出于武帝唐循吏传十五人而出
 于武德贞观之时者半酷吏传十二人而出于武后
 之时者亦半吏治视上之趋向(若璩按旧唐书良吏/上下四十一人酷吏)
 (上下十/八人)
富文忠公出使还迁翰林学士枢密副使皆力辞愿思
 敌国轻侮之耻坐薪尝胆不忘修政嘉定初讲解使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854-0430a.png
 还中书议表贺又有以和戎为二府功欲差次迁秩
 倪文节公思曰澶渊之役捷而班师天子下诏罪已
 中书枢密待罪今屈已盟戎奈何君相反以为庆乃
 止
延平先生论治道必以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厉廉耻
 为先
王时雍徐秉哲等为卖国牙郎而不忍以宋宗族交与
 敌人者开封捉事使臣窦鉴也李邺以越守降敌而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854-0430b.png
 袖石击虏伪守者亲事官唐琦也
朱文公谓蔡季通曰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
 者为之(出荀子/修身篇)李诚之尝语真希元曰笃信好学守
 死善道此吾辈八字箴
元祐中李常宁对策曰天下至大宗社至重百年成之
 不足一日坏之有馀擢为第一景定中有擢伦魁者
 其破题云运一心之乾开三才之泰可以观世道之
 消长矣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854-0430c.png
先儒论本朝治体云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名胜相望
 而干略未优(若璩按出吕祖谦传所/谓视前代有未备者)然考之史策宋
 与契丹八十一战其一胜者张齐贤太原之役也非
 儒乎一韩一范使西贼骨寒胆破者儒也宗汝霖李
 伯纪不见沮于耿汪黄三奸则中原可复雠耻可雪
 采石却敌乃眇然幅巾缓带一参赞之功儒岂无益
 于国哉搢绅不知兵介胄不知义而天下之祸变极
 矣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854-0430d.png
元祐诸贤不和是以为绍圣小人所乘元符建中韩曾
 不和是以为崇宁小人所陷绍兴赵张不和是以为
 秦氏所挤古之建官曰三公公则无私矣曰三孤孤
 则无朋矣无私无朋所以和也
蔡京之恶极矣曾布张商英是以窃君子之名
止斋曰国初以科举诱致偏方之士而聚之中都由是
 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
夬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孚有厉以危小人之复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854-0431a.png
 元祐诸贤似未知其危乃光之义
胡文定公曰宰相时来则为不可擅为己有余谓宰相
 非久居之地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己元祐司马公
 是也誇者死权绍兴之秦绍定(若璩按理宗在位/四年戊子改元)
 史是也
陈恕定茶法以中等为可行张方平论盐法以再𣙜为
 不可(若璩按陈恕传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各/条利害恕阅之第为三等曰吾观下等固灭裂)
 (无取上等取利太深此可行于商贾不可行于朝廷/惟中等公私皆济吾裁损之可以经久于是始为三)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854-0431b.png
 (法行之货财流通张方平传初王拱辰议𣙜河北盐/方平见曰河北再𣙜盐何也帝曰始立法耳方平曰)
 (昔周世宗以盐课均之税中今两税盐钱是也/岂非再𣙜乎帝惊悟方平请直降手诏罢之)
王仲山以抚州降仲薿以袁州降禹玉之子也綦叔厚
 行责词云昔唐天宝之乱河北列郡并陷独常山平
 原能为国守者盖杲卿真卿二颜在焉尔等顷以家
 声屡尘仕版未闻亏失浸预使令为郡江西惟兄及
 弟力诚不支死犹有说临川先降宜春继屈鲁卫之
 政若循一途虽尔无耻不愧当时之公议顾亦何施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854-0431c.png
 而目见尔先人于地下哉(秦桧仲/山之婿)
虞公以玉失国楚子常以佩丧邦近岁(若璩按为理宗/景定四年癸亥)
 襄阳之事亦起于𣙜场之玉带(若璩按唐书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吐蕃欲)
 (成乌兰桥以过师知佖贪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以守与襄阳事绝类)
淳祐甲辰宰相起复太学诸生黄恺伯等上书曰弥远
 奔丧而后起复嵩之起复而后奔丧徐仁伯(元杰/)
 说书对经幄其言当帝心台谏刘晋之王瓒胡清献
 龚基先联章论仁伯上震怒夜出御笔逐四人遂寝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854-0431d.png
 起复之命而相范杜明年仁伯卒人以为毒也然其
 事竟不明白庸斋赵茂实志之徐景说铭之
自荆舒之学行为之徒者请禁读史书其后经筵不读
 国风而汤誓泰誓亦不进讲人君不知危亡之事其
 效可睹矣
小人之毁君子亦多术矣唐左拾遗侯昌业上疏极言
 时病而田令孜之党伪作谏疏有明祈五道暗祝冥
 官于殿内立揭谛道场本朝邹浩谏立刘后而章厚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854-0432a.png
 之党伪作谏疏有取他人之子之语其诬善丑正不
 谋而同然不可泯者千万世之清议也
邓志宏(肃钦若璩按肃沙县/人 宗时官左正言)谓崇宁以来蔡京群天
 下学者纳之黉舍校其文艺等为三品饮食之给因
 而有差旌别人才止付于鱼肉铢两间学者不以为
 羞且逐逐然贪之部使者以学宫成坏为州县殿最
 学校之兴虽自崇宁而学校之废正由崇宁盖设教
 之意专以禄养为轻重则率教之士岂复顾义哉(崇/宁)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854-0432b.png
 (学校之事槩见于此昔之所谓率教者/犹若此今之所谓率教者又可见矣)
大观八行因周礼之六行附以六德之忠和奸臣不学
 如此
真文忠公自箴曰学未若临邛之邃量未若南海之宽
 制行劣于莆田之懿居贫愧于义乌之安(临邛魏鹤/山了翁南)
 (海崔菊坡与之莆/田陈宓义乌徐侨)
上蔡先生初造程子程子以客肃之辞曰为求师而来
 愿执弟子礼程子受之馆于门侧上漏旁穿天大风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854-0432c.png
 雪宵无烛昼无炭市饭不得温程子弗问谢处安焉
 如是踰月豁然有省然后程子与之语
吕子约曰读明道行状可以观圣贤气象
谯天授(定/)之学得于蜀曩氏夷族袁道洁(溉/)之学得于
 富顺监卖香薛翁故曰学无常师(若璩按宋史曩氏/上有郭字世家南)
 (平非夷族溉作滋闽人香作酱遇于眉邛间二程子/所见则成都治篾箍桶叟郭曩氏及篾叟酱翁皆蜀)
 (之隐君子也故伊/川曰易学在蜀)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854-0432d.png
 
 
 
 
 
 
 
 困学纪闻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