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854-040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困学纪闻卷十四
            宋 王应麟 撰
  考史
唐府兵之数兵志云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而关内二
 百六十一百官志凡六百三十三陆贽云府兵八百
 所而关中五百杜牧云折冲果毅府五百七十四旧
 志六典云天下之府五百九十四会要云关内置府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854-0408b.png
 二百六十一又置折冲府二百八十通计旧府六百
 三十二通典云五百七十四理道要诀云五百九十
 三邺侯家传云诸道共六百三十府今以地理志考
 之十道共有府五百六十六关内二百七十三馀九
 道二百九十三参以志传差互不齐神宗问何处言
 府兵最备王文公对曰李邺侯传言之详备然府数
 与诸书亦不同
了斋(若璩按了/斋陈瓘号)云颜回配飨先圣其初但为立像至开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854-0409a.png
 元中始与十哲合为一座按唐志开元八年诏十哲
 为坐像(集古录李阳冰缙云孔子庙记云换夫子之/容貌增侍立者九人盖独颜回配坐而闵损)
 (等九人为立像阳冰修庙在肃宗/上元二年其不用开元之诏何也)
魏徵传帝谓群臣曰此徵劝我行仁义既效矣新史润
 色之语也贞观政要云太宗谓群臣曰贞观初人皆
 异论云当今必不可行帝道王道唯魏徵劝我既从
 其言不过数载遂得华夏安宁远戎宾服突厥自古
 已来尝为中国勍敌今酋长并带刀宿卫部落皆袭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854-0409b.png
 衣冠使我遂至于此皆魏徵之力新史于罽宾传又
 云惟魏徵劝我修文德安中夏以通鉴考之与政要
 所载同一事(或谓太宗以既/效自满非也)
郑毅夫(若璩按毅夫名獬安陆人进士/第一官翰林学士宋史有传)谓唐太宗功业
 雄卓然所为文章纤靡浮丽嫣然妇人小儿嘻笑之
 声不与其功业称甚矣淫辞之溺人也神宗圣训亦
 云唐太宗英主乃学庾信为文(温泉铭小山/赋之类可见)
新史论张公谨之抵龟曰投机之会间不容穟郑伯克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854-0409c.png
 段于鄢春秋所以纪人伦之大变也曾是以为投机
 乎晋栾书将弑厉公召士丐韩厥二人皆辞太宗临
 湖之变问李靖李绩二人皆辞靖绩贤于公谨远矣
 (若璩按郑伯以下/乃王氏论新史论)
唐太宗赠尧君素蒲州刺史诏曰虽桀犬吠尧乖倒戈
 之志而疾风劲草表岁寒之心我艺祖赠韩通中书
 令制曰易姓受命王者所以徇至公临难不苟人臣
 所以明大节大哉王言表忠义以厉臣节英主之识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854-0409d.png
 远矣欧阳公五代史不为韩通立传刘原父讥之曰
 如此是第二等文字(通附传在建隆实录袁齐武帝/使沈约撰宋书疑立 粲传审)
 (之于帝帝曰袁粲自是宋室/忠臣惜乎欧阳子念不及此)
贤臣久于位则其道行房乔以之成贞观之治奸臣久
 于位则其欲肆林甫以之成天宝之乱(若璩按唐房/杜并称而杜)
 (以贞观二年正月相三年十二月罢故/止及房房相二十三年李相十九年)
唐史发潜谓武氏之起袁天纲言其贵不可言李淳风
 云当有女主王天下已在宫中此必武氏僭窃之后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854-0410a.png
 奸佞之徒神其事言天之所启非由人事也愚谓左
 氏载陈敬仲毕万之筮太史公载赵简子之梦皆此
 𩔖
佩鱼始于唐永徽二年以李为鲤也武后天授元年改
 佩龟以玄武为龟也
治平末年始鬻度牒考之唐史肃宗时裴冕建言度僧
 道士收赀济军兴此鬻牒之始也(若璩按出裴冕传/食货志则前此安)
 (禄山反杨国忠遣侍御史崔众至太原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得百万缗明年御史郑叔清与宰相裴冕)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854-0410b.png
 (议度道士僧尼实不始于冕至令祠/部给僧尼牒则天宝六载五月制也)
钟绍京为宰相而称义男于杨思勖之父史不载也而
 石刻传于后世人皆见之恶之不可掩如是臧坚以
 刑人之唁为辱此何人哉林甫国忠因力士以相其
 原见于此李揆当国以子姓事辅国不耻也绍京何
 责焉(若璩按绍京起家录事耳故王/氏谓不敢望第一人之李揆)
郑薰传云宦人用阶请荫子薰却之不肯叙亦庶几有
 守矣文苑英华有薰所撰仇士良神道碑云孰称全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854-0410c.png
 德其仇公乎其叙甘露之事谓克歼巨孽乃建殊庸
 以七松处士而秉此笔乃得佳传于新史岂作史者
 未之考欤碑云大中五年念功录旧诏词臣撰述不
 敢虚美以元恶为忠贤犹曰不虚美乎宣宗所褒表
 者若此唐之不竞有以哉(宣宗召韦澳问内侍权势/何如对曰陛下威断非前)
 (朝比上闭目摇手曰尚畏之在士/良之立碑其亦畏昏㭬之党欤)
席豫未尝草书曰细犹不谨而况巨然豫为黜陟使
 言安禄山公直无私其迷国之罪大矣安在其能谨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854-0410d.png
 哉唐史立传褒之未有著其罪者何小人之多幸也
 (席建侯即豫也唐史避代宗讳称字禄孔光党王莽/则不言温室树不足以为谨席豫党 山则未尝草)
 (书不足/以为谨)
容斋续笔辩严武无欲杀杜甫之说愚按新史严武传
 多取云溪友议宜其失实也
通鉴载李德裕对杜悰称小子闻御史大夫之命惊喜
 泣下致堂谓德裕岂有是哉杜悰李宗闵之党故造
 此语以陋文饶史掇取之以文饶为人大槩观焉无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854-0411a.png
 此事必矣愚按此事出张固所撰幽閒鼓吹杂说不
 足信也
李泌传加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泌建言学士加大始
 中宗时及张说为之固辞乃以学士知院事至崔圆
 复为大学士亦引泌为辞而止愚按崔圆相肃宗在
 泌前会要贞元四年五月泌奏张说恳辞大字众称
 达礼至德二年崔圆为相加集贤大学士因循成例
 望削去大字此乃泌引圆为辞传误矣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854-0411b.png
韦济试理人策第一致堂谓济被识擢不闻以循良称
 是实不副言矣愚考通鉴开元二十二年相州刺史
 韦济荐方士张果盖逢君之恶者不但实不副言也
 (少陵赠韦左/丞诗即济也)
旧史敬宗纪李翱求知制诰面数宰相李逢吉过愚谓
 翱为韩文公之友此逢吉所深忌也面数其过可谓
 直矣求知制诰乃诬善之辞荆公尝辩之曰世之浅
 者以利心量君子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854-0411c.png
老学庵笔记云旧制两省中书在门下之上元丰易之
 愚观李文简历代宰相表云中书门下班序各因其
 时代宗以前中书在上宪宗以后门下在上大历十
 四年崔祐甫与杨炎皆自门下迁中书不知何时升
 改放翁所记盖未考此
李靖兵法世无全书略见于通典今问对出阮逸因杜
 氏所载附益之
唐六典太子令书画诺本朝至道初改为准此东宫画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854-0411d.png
 诺也陆龟蒙说凤尾诺云东宫曰令诸王曰教其事
 行则曰诺犹天子肯臣下之奏曰可也晋元帝为琅
 邪王批凤尾诺南齐江夏王学凤尾诺则诸王亦画
 诺矣后汉书云南阳宗资主画诺梁江州刺史陈伯
 之目不识书得文牒辞讼惟作大诺则郡守刺史亦
 画诺矣
唐六典开元礼宣示中外未有明诏施行见吕温集南
 丰谓六典本原设官因革之详上及唐虞以至开元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854-0412a.png
 其文不烦其实甚备可谓善于述作者
李德裕传韦弘质建言宰相不可兼治钱榖嘉祐六年
 制策(胡武/平撰)钱榖大计也韦贤之言不宜兼于宰相盖
 弘字避讳误以质为贤(若璩按今栾城应诏/集韦贤贤正作质)
刘秩为祭酒上疏曰士不知方时无贤才臣之罪也元
 稹守同州旱灾自咎诗曰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
 秩稹可谓知所职矣其言不可以人废(若璩按韦应物/诗云身多疾病)
 (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何读之恻恻动人)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854-0412b.png
唐宗室表宰相十一人林甫回程石福勉夷简宗闵适
 之岘知柔传止云九人盖不数福宗闵宗室为状头
 有李肱(若璩按李肱即开成元年赋霓/裳羽衣曲仄韵长律登第者)
唐制举之名多至八十有六凡七十六科至宰相者七
 十二人本朝制科四十人至宰相者富弼一人而已
 中兴复制科止得李垕一人(若璩按孝宗乾道七年/十一月戊寅锡李垕制)
 (科出身官/终著作郎)
唐宏词之论其传于今者唯韩文公颜子不贰过制举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854-0412c.png
 之策其书于史者唯刘蕡一篇不在乎科目之得失
 也(若璩按王应麟传初登第言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沾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典章制度漫不省非国家)
 (所望于通儒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词科自见/假馆阁书读之宝祐四年中是科后弟应凤亦中是)
 (科此即昌黎所应之词科也李焘传子垕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焘素谓唐三百年不愧此科者惟刘)
 (去华心慕之尝以所著通论五十篇见蜀帅张焘欲/应诏不果其友晁公溯以书勉之焘答以当修此学)
 (必不从此举既不克躬试命二子垕塾习焉至是吏/部尚书汪应辰荐垕可应诏故有是命此即刘蕡所)
 (应之制科也人/多混而莫辨)
李泌父承休聚书二万馀卷诫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854-0412d.png
 者别院供馔(见邺侯/家传)邺侯家多书有自来矣
艺文志员俶太玄幽赞十卷开元四年京兆府童子进
 书召试直弘文馆李泌传云开元十六年员俶九岁
 升坐词辩注射帝异之年岁皆不同盖泌传所载本
 邺侯家传当以志为正
韦应物史逸其传沈作哲为应物传叙其家世云夐之
 孙待价仕隋为左仆射封扶阳公盖据林宝姓纂唐
 书韦待价乃挺之子武后时拜文昌右相岂二人同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854-0413a.png
 名欤当考(若璩按晋尚清言而晋书无许询传唐/尚诗歌而旧新两唐书无韦应物传)
刘辟乱于蜀其嫂庾氏弃绝不为亲白乐天为诗赠樊
 著作与阳城元稹孔戡并称欲其著书编为一家言
 而唐史于庾氏无述焉故表而出之
唐六典记南内龙池程泰之雍录谓谄辞皆出李林甫
 而非张九龄所得知也愚按九龄集有龙池圣德颂则
 誇诩符瑞虽贤者不免
郑馀庆采士庶吉凶书疏之式杂以当时家人之礼为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854-0413b.png
 书仪两卷后唐刘岳等增损其书司马公书仪本于
 此(若璩按唐艺文志有王俭吊荅书仪十/卷皇室书仪七卷书仪之名又始于此)
唐开元之任将以久任而兆乱其权专也我艺祖之任
 将以久任而成功其权分也柳氏家学录谓贞观故
 事边将连帅三年一易收其兵权然用得其人御得
 其道不在于数易也
忌日行香始于唐崔蠡奏罢之本朝宋景文公奏云求
 于非福则是谄祭忏于无罪则是诬亲其言不行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854-0413c.png
诚斋易传云文宗陷于宦寺之险而未能出惟裴度可
 以出之然度自陷于程异元稹浸润之内愚谓稹在
 穆宗时异在宪宗时非文宗事也
颜鲁公为郭汾阳家庙碑云端一之操不以险夷槩其
 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斯言也鲁公亦允蹈
 之
杨绾赠官制云历官有素丝之节庀家无匹帛之馀史
 臣(若璩按史臣谓/刘煦旧唐书)谓当时秉笔者无愧色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854-0413d.png
唐时午日扬州江心铸镜供进又千秋节进镜潏水李
 氏收其一乃方镜背鼻有篆文五日字面径八寸重
 五十两盛露囊千秋节戚里皆进华山记云弘农邓
 绍八月晓入华山见童子执五䌽囊盛柏露食之又
 荆楚风土记以五䌽结眼明囊相传赤松子以囊盛
 柏露饮之而长生皆八月中事
旧史德宗纪贞元六年岐州无忧王寺有佛指骨寸馀
 先是取来禁中供养二月乙亥诏送还本寺此迎佛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854-0414a.png
 骨之始也韩愈传云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内
 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寺名与/前不同)贞元元和咸通迎佛骨
 者三(若璩按癸丑冬薄游汧陇经过扶风县北之法/门寺买唐天祐碑始知即无忧王寺扁尚存)
萧颖士与韦述书欲依鲁史编年著历代通典起汉元
 十月终义宁二年约而删之勒成百卷于左氏取其
 文榖梁师其简公羊得其覈综三传之能事标一字
 以举凡然其书今无传焉略见于本传而不著通典
 之名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854-0414b.png
杨文庄公徽之(若璩按徽之字仲猷浦城人真宗特/置侍读学士官之本传不载其谥)
 言唐朝士族阅讳行录悉能记之按馆阁书目讳行
 录一卷以四声编登科进士族系名字行第官秩及
 父祖讳主司名氏(起兴元元年/尽大中七年)宋敏求续为后录五
 卷
温彦博传我见其不逮再稘矣出说文引虞书稘三百
 有六旬李密传敖庾之藏有时而赐(若璩按今/本作儩)出诗
 王赫斯怒郑笺斯音赐尽也新史尚奇类此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854-0414c.png
马总通历所载公子曰先生曰者皆虞世南帝王略论
 (略论五卷起太吴/讫隋假公子答问)
李翱为史官请作行状者指事说实直载其词然我朝
 名公秉笔亦有误者欧阳公为范文正碑云至日大
 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太后寿公上疏其事遂已其
 后老泉编太常因革礼有巳行之明验质之欧公公
 曰谏而不从碑误也东坡为张文定铭云神宗问元
 昊初臣何以待之公曰臣时为学士誓诏封册皆臣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854-0414d.png
 所草李微之(若璩按微之名心传井研人舜/臣之子道传之兄见儒林传)考国史
 誓诏在庆历四年十月封册在十二月明年二月文
 定始为学士(封册乃宋/景文撰)朱文公为张忠献行状其后
 语门人云向只凭钦夫写来事实后看光尧(按光尧/高宗尊)
 (号/)实录其中多有不相应处以三事观之罔罗旧闻
 可不审哉
唐配帝皆一后唯睿宗二后昭成明皇之母开元四年
 升祔此失礼之始也(若璩按肃明皇后睿宗之元妃/明皇之嫡母也纵二后并配当)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854-0415a.png
 (行于开元四年不当迟至二十一年始/祔失礼之中又失礼矣王氏析犹未精)
龙朔改左右散骑常侍曰左右侍极职源误以左史为
 左侍极而近世制词多踵其误
石林序卢鸿一草堂图云唐旧史鸿一盖二名与中岳
 刘真人碑所书合新史删去一字不知何据当以旧
 史为正愚按南齐张融曰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明
 越人以为凫楚人以为乙人自楚越鸿常一耳鸿一
 之义取于此(若璩按历代名画记卢鸿一名浩然高/士也新唐书作卢鸿字颢然亦各有本)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854-0415b.png
 (异张融语出南史隐逸顾欢传撰通鉴考/ 引中岳真人刘君碑云庐鸿 无一字)
考古编以通鉴贞观十三年房玄龄请解机务诏断表
 为今断来章之祖愚按晋山涛传手诏曰便当摄职
 令断章表此断表之始非昉于唐也(若璩按胡三省/通鉴唐纪注今)
 (之让官者奉表三让不许敕断来章则/阁门不复受其表即唐制之断表也)
韩柳方驾而其行殊元白齐名而其操异(管华嵇/阮亦然)
唐亦有蔡京(咸通三年岭南节度使以贪/虐诛京始末见云溪友议)此奸臣名氏
 之同者吴有桓彝晋亦有桓彝此忠臣名氏之同者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854-0415c.png
 若两曾参两毛遂则贤否分矣(两毛遂见西京杂记/员半千诗用之 若)
 (璩按名氏之同之奇者莫过王莽之/前有王莽朱买臣之后有朱买臣)
颜鲁公为刑部尚书有举家食粥之帖盖自元载制禄
 厚外官而薄京官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杨
 绾既相奏加京官俸鲁公以绾荐自湖州召还意者
 俸虽加而犹薄欤
李康运命论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大宝
 箴用之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854-0415d.png
李方玄曰沈约年八十手写簿书本杜牧所作方玄墓
 志本朝建隆诏亦云沈约为吏手写簿书愚按理道
 要诀云宋光禄大夫傅隆年过七十手写籍书梁尚
 书令沈约位已崇高议请宝重盖误以傅隆为沈约
 也(若璩按宋书傅隆传谨于奉公/常手抄书籍梁书沈约传无)
孝宗问周益公云唐孙樵读开元录杂报数事内有宣政
 门宰相与百僚廷诤十刻罢遍检新旧唐史及诸书
 并不载益公奏太平御览总目内有开元录一书祖宗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854-0416a.png
 朝此本尚存近世偶不传耳容臣博加询访
萧遘与其子三儿生日诗曰吾家九叶相尽继明时出
 唐史云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此云九叶宰相世系
 表梁贞阳侯之后有邺相宣宗(若璩按俱表所/云齐梁房者也)
姚崇十事见开元升平源通鉴不取(若璩按通鉴不取/非也明王三原应)
 (召至都邹智见曰三代而下人臣不得见君所以事/事苟且公勿拜官先请见君历陈时政于上前庶其)
 (有济一受官职再无可见/之时矣说正与姚元之同)
王起广五位图旧史云五运图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854-0416b.png
李白上宣唐鸿猷一篇即本传所谓召见金銮殿奏颂
 一篇者也今集中阙
绯衣小儿之谣朝野佥载谓裴炎也而张权舆以谗裴度
韩文公子昶虽有金根车之讥而昶子绾衮皆擢第衮
 为状元君子之泽远矣
孔戣为华州刺史奏罢明州岁贡淡菜蛤蚶之属(见昌/黎集)
 元稹为越州复奏罢之(见白乐天集集若璩/按亦见本人 状中)盖尝罢
 于元和而复贡于长庆也(若璩按状云海味起自元/和四年而九年以一县令)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854-0416c.png
 (论罢十五年复令供进至孔戣奏罢则在元和二年/只当云一罢于元和二年孔戣再罢于元和九年某)
 (县令三罢于长庆二年/元稹也方合乡邦故实)
毕炕天宝末为广平太守拒安禄山城陷覆其家唐史
 附于父构传盖取韩文公所撰毕坰志然炕之名不
 书于忠义传故文公谓广平死节而子不荷其泽愚
 谓广平之节如此河北二十四郡不止一颜平原也
 通鉴亦不书其事
广德元年十一月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请斩程元振于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854-0416d.png
 是削元振官爵放归田里东坡谓及其有事且急也
 虽代宗之庸程元振之用事柳伉之贱且疏而一言
 以人之不终朝而去其腹心之疾愚按登科记伉乾
 元元年进士翰林院故事载宝应已后伉自校书郎
 充学士出鄠县尉改太常博士兵部员外谏议大夫
 皆充学士新唐史程元振传云太常博士翰林待诏
 柳伉上疏以翰林故事考之伉是时为学士非待诏
 也伉以博士在禁林职近而亲不可谓贱且疏唐史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854-0417a.png
 不为伉立传故详著其事俾览者知词臣之献替不
 独陆贽李绛也
东坡谓学韩退之不至为皇甫湜学湜不至为孙樵朱
 新仲曰樵乃过湜如书何易于褒城驿壁田将军边
 事复佛寺奏皆谨严得史法有补治道
林宝元和姓纂十卷自皇族之外各依四声类集每韵
 之内以大姓为首邓名世谓稍能是正数十条而齐
 秦之属亦所未暇至锄丘茅夷指为复姓又不胜其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854-0417b.png
 谬郑樵谓宝不知自姓所由来
刘允济曰班生受金陈寿求米(受金事未详班若璩按/文心雕龙云 固述汉)
 (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愆公理辨之究矣公理/仲长统字辨之究犹上文论之详非辨其诬也而其)
 (实二句纯用北史柳虬传班固致受金之名陈寿有求/米之论 何屺瞻曰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
 (男口安得晋时犹/有子在觅米事诬)
刘知几领史事言五不可曰孙盛取嫉权门王劭见雠
 贵族文粹云王韶直书见雠贵族宋王韶之为晋史
 序王珣货殖王廞作乱珣子弘廞子华并贵韶之惧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854-0417c.png
 为所陷深附结徐羡之傅亮等当从文粹为王韶新
 史误以韶为劭(韶之弑君之贼也身为枭獍而秉史/笔其谁服之传曰无瑕可以戮人)
 (若璩按晋安帝崩乃刘裕使王/韶之密加酖毒故曰弑君之贼)
李晟每战必锦裘绣帽自表而晟以胜宋殷孝祖每战
 常以鼓盖自随而孝祖以败兵岂有定法哉
闽俗比中州化于善也蔡人过夷貊化于恶也
汉党锢以节义群而不党之君子也唐朋党以权利比
 而不周之小人也汉之君子受党之名故其俗清唐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854-0417d.png
 之小人行党之实故其俗弊
奸臣唯恐其君之好学近儒非独仇士良也吴张布之
 排韦昭盛冲李宗闵之排郑覃殷侑亦士良之术
杜佑理道要诀朱文公谓非古是今之书
魏郑公曰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武
 帝之于汲黯卫青公孙弘明皇之于姚崇宋璟李林
 甫可见矣中庸之尊贤必以修身为本
善言不可离口善药不可离手孟诜之言也观物外篇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854-0418a.png
 取之(若璩按孟诜见/唐书隐逸列传)
张文潜云节度之强不起于河北之继袭而起于节度
 之有功愚考方镇之强始于仆固怀恩用贼党田承
 嗣李怀仙李宝臣分帅河北非有功之将也
司空图房太尉诗曰物望倾心久匈渠破胆频注谓禄
 山初见分镇诏书拊膺叹曰吾不得天下矣琯建遣
 诸王为都统节度而贺兰进明谗于肃宗以司空表
 圣之言观之则琯建此议可以破逆胡之胆新唐书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854-0418b.png
 采野史稗说而不载此语唯程致道著论(者璩按见/程俱房太)
 (尉传/后论)发扬之(晋以琅邪立江左之业我宋以康/王建中兴之基琯可谓善谋矣)
通鉴刘蕡不得仕于朝终于使府御史唐鉴云终于柳
 州司户以新史考之当从唐鉴(宦人深嫉蕡诬以/罪贬柳州司户)
颜真卿郑畋以兴复为己任倡义讨贼其志壮矣真卿
 权移于贺兰进明畋见袭于李昌言功不克就故才
 与诚合斯可以任天下之重
常衮与礼官议礼为君斩衰三年汉文帝权制三十六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854-0418c.png
 日我太宗遗诏亦三十六日群臣不忍既葬而除略
 尽四月高宗如汉故事玄宗以来始变天子丧为二
 十七日(世多以短丧议汉文帝而不知/二十七日之制自玄宗始也)
韩偓自书裴郡君祭文首书甲戌岁衔书前翰林学士
 承旨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昌黎
 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韩某是岁朱氏篡唐已八年
 为乾化四年犹书唐故官而不用梁年号(庆历中诏/官其四世)
 (孙奕如若璩按王氏晚岁自撰志铭有曰其仕其止/如偓 图闻者咸以为实录偓即韩偓图则卷二十)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854-0418d.png
 (之司空表圣丘迩求云始庆历当作景祐盖/庞籍为漕时奏上偓诗 得官其裔孙也)
仆固怀恩叛唐李日月为朱泚将而其母皆知逆顺之
 理良心不可泯也
李光弼与韦陟论战守曰辨朝廷之礼我不如公若夫
 军旅则公不如我陟无以应古者治军有军礼焉楚
 得臣以无礼败晋文公以有礼胜礼莫大于君臣之
 分光弼命召不至愧恨以没盖以礼与军旅为二物
 也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854-0419a.png
唐鉴曰人君观史宰相监修欲其直笔不亦难乎房魏
 为相总史事其父彦谦长贤皆得佳传况不如房魏
 者乎
独孤及福州新学碑铭云闽中无儒家流成公至而俗
 易(成公李椅也/在大历八年)家有洙泗户有邹鲁(常衮建中初为/闽人设乡校李)
 (椅在其前世若璩按唐宗室世系表/蜀王湛五 孙为福建观察使椅)
王福畤为博士执许敬宗之谥不改无忝河汾之学矣
许敬宗谥缪而更曰恭陈执中谥荣灵而更曰恭二事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854-0419b.png
 相𩔖
武德初以隋张衡死非其罪谥曰忠是奖弑君之贼也
 高祖相封德彝宜其以逆为忠也汉大纲正见于戮
 丁公唐无三纲见于赠张衡(若璩按赠张衡乃高祖/于义宁中事大宗贞观)
 (二年以裴虔通弑炀帝犹削爵流驩州父子刑赏/殆判若天渊矣故曰唐之天下太宗之天下也)
朝野杂记曰西汉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四十八
 口有奇东汉户口率以十户为五十二口可准周之
 下农夫唐人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五十八口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854-0419c.png
 有奇可准周之中次(其说本/程沙随)
欧阳子书唐六臣于唐亡之后贬其恶也朱子书晋处
 士于晋亡之后表其节也一字之惩劝深矣
五代史周世宗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叹曰此致
 治之本也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
 大均天下之田考之会要世宗见元稹在同州时所
 上均田表因制素为图赐诸道崔颂传云世宗读唐
 元稹均田疏命颂写为图赐近臣遣使均诸道租赋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854-0419d.png
 史谓元稹图误也稹集有同州奏均田(续通历云唐/同州刺史元)
 (稹奏均租赋帝览文集而/善之写其辞为图以赐)
欧阳子之论笃矣而不以天参人之说或议其失司马
 公之学粹矣而王霸无异道之说或指其疵信乎立
 言之难也
欧阳子谓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按纸钱始于
 开元二十六年王玙为祠祭使祈祷或焚纸钱类巫
 觋非自五代始也古不墓祭汉明帝以后有上陵之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854-0420a.png
 礼蔡邕议以为礼有烦而不可省者旧唐书开元二
 十年寒食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野祭盖起
 于此朱文公谓汉祭河用寓龙寓马以木为之已是
 纸钱之渐唐范传正谓惟颜鲁公张司业家祭不用
 纸钱本朝钱邓州(若璩按邓州/乃钱若水)不烧楮镪吕南公为
 文颂之
兔园册府三十卷唐蒋王恽令僚佐杜嗣先仿应科目
 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恽太宗子故用梁王兔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854-0420b.png
 园名其书冯道兔园册谓此也(若璩按宋艺文志亦/云杜嗣先晁公武以)
 (为虞世/南何也)
天子之废置出于士卒自唐明宗始也明宗以此得之
 而反尔之报在其后人
后唐天成元年吏部侍郎刘岳奏罢告身绫轴钱本朝
 复纳绫纸钱淳熙元年始免
周显德六年始去符契专以印章为验
欧阳子司马公之贬冯道春秋之法也我朝太宗谓范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854-0420c.png
 质欠世宗一死所以立万世为臣者之训(若璩按王/蠋忠臣不)
 (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之言直至宋代而明一明于/太宗责范质以死一明于程伊川谓饿死事小失节)
 (事大而后为人臣为人妇者之防始严故/宋大有功于纲常余闻诸前辈先生云)
唐后主不肯和亲而亡石晋父事契丹而兴晋之兴也
 乃其所以亡也桑维翰之兴晋即所以亡晋也
朱温之兄全昱杨涉之子凝式人心之公是非在其家
 者如此况天下千万人之心乎(若璩按凝式亦历事/梁唐晋汉周法书中)
 (所称杨/风子也)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854-0420d.png
梁太祖幸河北至内黄顾李珽曰何谓内黄珽曰河南
 有外黄下黄故此名内黄曰外黄下黄何在珽曰秦
 有外黄都尉今在雍丘下黄为北齐所废今在陈留
 按五代通录李珽曰河南有外黄小黄汉地理志陈
 留有外黄小黄(五代史记改小黄为/下黄误也当从通录)
 
 
 困学纪闻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