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853-00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外杂抄卷一
            宋 魏了翁 撰
萧望之传弘恭石显等建白望之前将军辅政欲排退
 许史专权擅朝幸得不坐复赐爵邑与闻政事不悔
 过服罪深怀怨望教子上书归非于上师古曰言归
 恶于天子也师丹传归非于朕朕隐君不宣为君受
 愆又云获虚采名谤讥匈匈愚按归非归恶等此已
卷一 第 1b 页 WYG0853-0070d.png
 有之
范滂传投劾去郭林宗让陈蕃曰今成其去就之名得
 无自取不优之讥
魏主焘谓上表显谏者彰君之短明己之直 愚按求
 名之说此已有之
至道初吕蒙正罢相以仆射奉朝请上曰蒙正今退在
 班列寂寞想其目穿望复位矣刘昌言曰仆射非寂
 寞之地且亦不闻蒙正郁悒刘昌言罢上问赵镕等
卷一 第 2a 页 WYG0853-0071a.png
 曰频见昌言否涕泣否曰与臣等谈多至流涕钱若
 水曰实未尝涕泣镕等迎合上意若水因自念上待
 辅臣若此盖未尝有秉节高迈不贪名势能全进退
 之道以感动人主遂贻上之轻鄙将以满岁移疾遂
 草章求解职会晏驾不果上及今上之初年再表逊
 位乃得请至道元年赵镕刘昌言向敏中俱为同知
 密院正月昌言罢钱若水代之 愚谓若水既知为
 上所鄙而不即去乃谓将以满岁移疾遂草章求解
卷一 第 2b 页 WYG0853-0071b.png
 政会晏驾不果上然则是终太宗之世无一人引去
 者宜为人主所薄也且刘昌言能明吕公未尝郁悒
 则必不以己之罢政对人流涕小人鄙浅逢迎以坏
 人主心术大抵若此 至道元年正月吕端寇准为
 参政镕若水与敏中俱为同枢然则若问西府敏中
 亦闻上语也而独无一言何哉
晋郭奕字大业为野王令羊祜尝过之奕叹曰羊叔子
 何必减郭大业少选复往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
卷一 第 3a 页 WYG0853-0071c.png
 遂送祜出界数百里坐此免官 陈后山为徐州教
 授东坡知杭州道由南京陈告守孙觉愿往见而觉
 不许乃托病谒告来南京送别同舟东下至宿而归
 为刘安世所弹所赋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诗以
 此 唐杨凭贬临贺尉姻友惮累无往候者善客徐
 晦独至蓝田慰饯李夷简遽表为监察御史曰君不
 负杨临贺肯负国乎 太学生薛约师事阳城坐言
 事徙连州城送之郊上以为党出城道州刺史 三
卷一 第 3b 页 WYG0853-0071d.png
 事相类
陆机汉高功臣赞茫茫宇宙上墋下黩墋楚锦反黩浊
 也
甘延寿传试弁为期门 哀帝赞卞射(注/)并以弁卞为
 手抟
何武等赞故曰依世则废道违俗则危殆此古人所以
 难于受爵位也上文云武嘉区区以一篑障江河用
 没其身丹与董宏更受赏罚言宏用则丹兔丹黜则
卷一 第 4a 页 WYG0853-0072a.png
 宏封最后宏为庶人丹受国邑故曰者必古有是语
 注不及
刘禹锡诗向来行哭里门道昨夜画堂歌舞人白乐天
 燕子楼诗亦此意陈后山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妍又云向来歌舞地夜雨鸣
 寒蛩
唐张后传端午日肃宗召山人李唐方拥幼女顾唐曰
 我念之无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念陛下陈诗吾
卷一 第 4b 页 WYG0853-0072b.png
 母亦念我与尔宁相忘
欧公诗后世苟不公至今无圣贤后山亦云若无天下
 议美恶并成空
陈诗去远即相望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
 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可知不是梦忽忽心未
 稳 示三子诗三子方归自郭大夫家
南史梁忠烈世子方等传尝曰吾不及鱼鸟远矣鱼鸟
 飞浮任其志性吾之志性常在掌握陈诗云倏看双
卷一 第 5a 页 WYG0853-0072c.png
 鸟下已负百年身
柳子厚荅元饶州论陆先生春秋曰若吾生距此数十
 年则不得是学矣今适后之不为不遇也 陈诗生
 世何用早我已后此翁(六一堂/图书)
元丰三年王尧臣之子同老上书言其父定策之功诏
 赠太师元祐五年殿中贾易言尧臣掩韩琦之大勋
陈诗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按是时东坡正为郡守
 又后山元以坡荐得官
卷一 第 5b 页 WYG0853-0072d.png
尔雅释丘曰如覆敦者敦丘注云敦盂也
李太白枯鱼过河泣曰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又古
 乐府枯鱼过河泣何时复还入作书与鲂鱮相教谨
 出入
陈诗日来霜露后更觉天宇净
南史沈炯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略曰茂陵玉碗
 遂出人间
魏志徐邈传或问卢钦徐公当武帝之时人以为通自
卷一 第 6a 页 WYG0853-0073a.png
 在凉州及还京师人以为介何也钦曰往者毛孝先
 崔季圭用事贵清素之士于时皆变易车服以求名
 高而徐公不改其常故人以为通比来天下奢靡转
 相仿效而徐公雅尚自若不与俗同故前日之通乃
 今日之介也是世人之无常而徐公之有常也 东
 坡通介宁随薄俗移后山取性无通介随时有异同
南史丘灵鞠传王俭曰丘公仕宦不达才亦尽又江淹
 任昉人皆谓之才尽欧公诗篇自觉随年老后山亦
卷一 第 6b 页 WYG0853-0073b.png
 曰才随年尽不重奇 杜寄高彭州(适/)岑虢州(参/)
 去才虽尽秋来兴甚长 愚按才尽者皆随血气盛
 衰者也圣贤无此论
白乐天诗性将时共背病与老俱来后山老将衰疾至
 人与岁时迁(题鲁直深/明阁陈留)
山谷自评元祐间字云字中有笔犹禅家句中有眼
诗家有影对如无可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又曰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后山亦曰辉辉垂重露点
卷一 第 7a 页 WYG0853-0073c.png
 点缀流萤皆是以上句对下句
秦始皇避雨封松为五大夫而樊宗师绛守园亭记后
 山柏诗皆以柏为苍官
清游岂有极喜事戒多取(后山和魏/衍黄楼)
孙楚除妻服作诗示王武子王曰未知文于情生情于
 文生览之悽然增伉俪之重而黄诗意不及此文生
 哀陈诗情生文自哀二人之意各不同
后山送魏衍移沛子也尚不容吾代诸公羞此司马迁
卷一 第 7b 页 WYG0853-0073d.png
 所谓羞当世之士
南史庾肩吾传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论文体丽靡曰
 徒以烟墨不言受其驱染纸札无情任其摇襞欧公
 作蔡君山墓志曰媪色有冤吾不可不为理后山云
 至宝不受辱隐默亦称冤(胡德墨/)
沈约宋书曰颜延之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山涛王
 戎以贵显被黜东坡尝云他年五君咏山王五君咏
 后山亦云未可弃山王
卷一 第 8a 页 WYG0853-0074a.png
前辈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后山亦云每逢无可
 语暂阻即相求此用阮修意有所思率尔褰裳不避
 晨夕至或无言但忻然相对
世说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陈诗秀润如行琮
 璧间清明似引星辰上
沈怀文素不饮酒又不好戏宋武谓故欲异己谢庄尝
 戒曰卿每与人异亦何可及怀文曰非欲异物性之
 所不能耳
卷一 第 8b 页 WYG0853-0074b.png
后山诗成已作客儿语客儿谢灵运小名
苏文定志文忠之卒曰讣闻于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
 涕太学儒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惠林佛舍 数百人
 儒士而饭僧以荐东坡何为者哉
苏文忠尝云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石徂徕诗勉师
 愚等汝不闻图王不成犹可霸舜与吾俱人学之则
 舜也苏以前固有此语
吕东莱策问诸生云夫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萃百王
卷一 第 9a 页 WYG0853-0074c.png
 致治之法而著之六经成而不试付其责于后人以
 俟其验至于今千有馀年矣(云云/)自六经既成之后
 尚为未试之书也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
 路阻且长会面安可期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
 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
 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卷一 第 9b 页 WYG0853-0074d.png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匆阿阁三重阶上
 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
 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冉三叹慷慨有馀哀不
 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
 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
 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
 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卷一 第 10a 页 WYG0853-0075a.png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
 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南山陂思
 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
 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
 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
 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
卷一 第 10b 页 WYG0853-0075b.png
 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己厉游子寒无衣锦
 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
 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长巧笑携手同车归既
 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
 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右古诗十九首中漫摘数首或可资暇日閒吟也
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遗迹美即美矣惜其
卷一 第 11a 页 WYG0853-0075c.png
 未有点画但偏旁模刻而已缅想圣达立制造书之
 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
 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于云霞草
 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
 于须眉口鼻得喜怒惨舒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
 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拉咀嚼之势随手万变
 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气象备万物之情状者矣
 常痛孔壁遗文汲冢旧简年代浸远谬误滋多蔡中
卷一 第 11b 页 WYG0853-0075d.png
 郎以礼同丰李丞相将束为束鱼鲁一惑泾渭同流
 学者相承靡所迁复每一念至未尝不废食雪泣揽
 笔长叹焉
  右李阳冰上李大夫论古篆书(阳冰冰与凝同杜/工部诗有凝潮)
古之君子无须臾而不学故其为德无须臾而不进鸡
 鸣而兴莫夜而休一日之间出则涖官治民事师友
 对宾客入则事其亲抚其家教其幼贱振其族姻与
 夫诵说讲辨上世圣贤之言语文章制度服物而燕
卷一 第 12a 页 WYG0853-0076a.png
 乐则御琴瑟布尊俎拜俯升降酬酢相侑勉勉汲汲
 无须臾之间不习其事学其礼通其曲折而服其训
 戒盖其学无顷刻而去其心非特其迹然也安居无
 事精思而深念矫揉其心志调伏其血气观天地之
 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德之微妙而通性命死生之
 终始者亦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德日进而不可
 止盖自其不息而察之则岂特日进也哉昼之所达
 过其旦夜之所得加于晡岂特旦暮晡夜之别哉一
卷一 第 12b 页 WYG0853-0076b.png
 语一默一起居而新故不相袭矣自其为士而至圣
 人如日之运于天小之为旦夜中昃之变大之为寒
 暑春秋之异然微细而察之则虽求毫釐丝忽之间
 而不可得呜呼士之欲进于道其勤苦勉强盖必如
 是而后至则亦已劳矣后世之士其不至于圣人也
 亦可知矣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死生之际未尝
 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殽烝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
 学也曾晰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
卷一 第 13a 页 WYG0853-0076c.png
 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箦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
 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攘掇其土苴比于古
 之人大可愧矣然少而习之未几见而自以为业成
 者十九也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
 以其灭裂苟媮之习而亟舍于既仕之日故后世之
 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
 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古之君子其
 学内以修身外以治人所学愈高所治益修而成功
卷一 第 13b 页 WYG0853-0076d.png
 愈崇是故君子立于世则天下被其福呜呼三代之
 衰儒者之功不大见于世而生民之望于君子者未
 能厌满其欲岂非士之学未至而道未立哉
  右张右史进学斋记
邴原性刚直清议以格物(范蔚宗格/物字乃尔)
黄太史跋送穷文拟扬子云逐贫赋语稍庄文采过之
 如子云解嘲拟宋玉荅客难退之进学解拟子云解
 嘲柳子厚晋问拟枚乘七发皆文采之美也至于追
卷一 第 14a 页 WYG0853-0077a.png
 琢前人如班孟坚之宾戏崔伯庭之达旨蔡伯喈之
 释诲仅可观焉况其下者乎
司马公尝言楚怀王惑张仪之口而耳目不能自守见
 欺而不悟亡师而不悔
独乐园记逍遥相羊惟意所适行无所牵止无所柅耳
 目肺肠尽为己有 元次山歌曰我鼻我目我口我
 耳歌已矣(元心/规)此两段论耳目极有味
刘泽发于田生权激吕氏然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事发
卷一 第 14b 页 WYG0853-0077b.png
 相重岂不伟哉(史记刘/泽赞)案太史公伟其有成而班固
 作岂不危哉刘贡父曰观南面称孤者三世疑危字
 本是伟字后人不晓改之然愚谓危字为是刘泽以
 金与田生生以事张卿行说于吕氏封吕产又以激
 吕氏使封刘氏虽幸而有成然行险徼幸者也太史
 公以其三世称孤而伟之班固以其行险徼幸而危
 之故曰事发相重岂不危哉若言万一事觉则相随
 累误也虽然是皆以利言耳
卷一 第 15a 页 WYG0853-0077c.png
文翁传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师古曰少府郡掌
 财物之府以供太守者也
田叔传鲁王发中府钱以偿民师古曰中府王之财物
 藏也
宋玉招魂像设君室静閒安些 按此则人死而设形
 貌于室以事之乃楚俗也
古今星象之书巫咸甘德石申所记司马迁班固所注
 既已不同而张衡灵宪中外官常明者一百二十可
卷一 第 15b 页 WYG0853-0077d.png
 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微星之数万一千五
 百二十今往往失其传三国时吴太史令陈卓始备
 列巫咸甘德石申三家之星总二百八十三星为一千
 四百六十四星后虽有知者如张子信李淳风之徒
 亦不敢妄注一二于其间矣且以三家星言之虽曰
 近日而隐远日而显然皆不离其次居中如毂遍入
 于列舍者紫微垣也散之于外如辐而翼于垣者二
 十八舍也起翼之初度尽轸之末度者太微垣也西
卷一 第 16a 页 WYG0853-0078a.png
 离于氐东入于斗者天市垣也其他杂星皆在紫微
 垣之外分布于列舍之间在赤道内者谓之中官在
 赤道外者谓之外官星名既异去极不同入宿亦别
 或象天官或象庶物或主人君或主后妃或主太子
 或主夷狄其详虽各载之本篇其大略可得而举石
 申紫微垣东藩左骖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
 卫上丞西藩右骖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少丞
 北极北斗辅星钩陈天一太一天枪相天牢太阳守
卷一 第 16b 页 WYG0853-0078b.png
 文昌天棓阁道共一十三坐计六十四星太微垣内
 屏五帝坐郎位常陈郎将共六坐计四十二星天市
 垣帝坐候宗正宗人宗星宦者斗共八坐计四十一
 星列舍二十八宿并附官钩钤神宫坟墓离宫附耳
 钺左右辖共三十五坐计一百八十二星中官摄提
 大角天戈招摇七公梗河天纪贯索织女女床右旗
 河鼓天津匏瓜螣蛇王良附路天大将军大陵天船
 天廪卷舌参旗五车天关五诸侯积水水位北河南
卷一 第 17a 页 WYG0853-0078c.png
 河积薪三台轩辕少微共三十四坐计二百三星外
 官西咸骑官积卒东咸龟天江傅说鱼杵天弁建鳖
 九坎离珠壁垒陈败旧北落师门羽林军士司空天
 仓天囷天苑玉井屏厕矢军市野鸡老人狼弧矢天
 稷长沙南门库楼平星共三十六坐计二百二十七
 星并用赤记甘德紫微垣四辅天皇大帝天柱女史
 柱史尚书阴德天床内厨五帝内坐华盖杠六甲传
 舍天厨扶箱三公天理势内阶策八榖共二十一坐
卷一 第 17b 页 WYG0853-0078d.png
 计一百二星太微垣太子从官幸臣三公九卿内五
 诸侯谒者共七坐计一十五星天市垣斛市楼二坐
 计十星中官天田平道周鼎亢池帝席天乳渐台辇
 道左旗败瓜司危司非司禄车府人臼杵土工吏造
 父雷电土公外屏右更军南门左更积尸天阿积水
 月砺石天谗天街诸王天节天高天潢咸池司怪水
 府座旗四渎关丘天樽爟酒旗内平灵台明堂进贤
 共四十九坐计一百七十九星外官析威车骑骑陈
卷一 第 18a 页 WYG0853-0079a.png
 将军陈车日糠农丈人狗天鸡狗国天田罗堰哭司
 命盖屋泣霹雳云雨八魁天溷鈇锧天庾刍藁九州
 殊口天园九斿军井丈人子孙天社天狗外厨天记
 天庙东瓯器府青丘天门共三十九坐计二百单五
 星并用墨记巫咸紫微垣大理御女三师勾陈共四
 坐计一十八星太微垣虎贲一星天市垣帛度屠肆
 别肆车肆共四坐计八星中官奚仲天厩天阴太尊
 长垣共五坐计二十四星外官阳门顿顽天辐从官
卷一 第 18b 页 WYG0853-0079b.png
 键闭罚天籥天渊天桴十二诸国离瑜天垒城天钱
 天纲虚梁斧钺天相军门土司空共一十九坐计九
 十三星并用黄记其间又有名同而所记之色不同
 所记之色同而星数之多寡或异者两三公各三星
 一在紫微垣外坐开阳之下黑记一在太微垣之内
 黑记两土司空一在翼宿度内四星黄记一在奎宿
 度内一星赤记两太子各一星一在太微垣之内黑
 记一在紫微垣北极之下赤记两从官一在太微垣
卷一 第 19a 页 WYG0853-0079c.png
 之内一星黑记一在房宿度内二星黄记两天田一
 在角宿度内二星一在牛宿度内九星并黑记两积
 水各一星一在昴宿度内黑记一在井宿度内赤记
 两御女一在权星之下一星赤记一在紫微垣之内
 四星黄记两杵各三星一在箕宿度内赤记一在危
 宿度内黑记韩楚周秦郑晋魏赵齐燕天市垣与十
 二诸国名同而所记之色不同其馀所不著者皆为
 无名之星自三国至国朝并遵用之皇祐所测与崇
卷一 第 19b 页 WYG0853-0079d.png
 宁所测有其间有分抄不同者并从崇宁为准
  邹淮以进士提领造历所演算历书其所撰载如
  此余所收天文书虽不能无少异而大略则不异
  也余本有三家星歌及李淳风乾象赋余琇为之
  注甚详密可爱此所述分三垣内外官而类之有
  条而不紊不可不记也
文有八象一曰象形二曰象貌三曰象气四曰象位五
 曰象数六曰象属七曰主象八曰托象象形者以形
卷一 第 20a 页 WYG0853-0080a.png
 可得而象也日月雨云天物之形山川井邑地物之
 形草木禾黍植物之形人夫子女人物之形鬼示囟
 离鬼物之形马牛鹿豕兽畜之形龟蛇鱼黾虫鱼之
 形舟车衣巾器服之形手足毛角体肤之形所谓象
 形者象此而已纠(居纠/切)毋束系著物之貌□剐凶桀
 残物之貌宀西广厂覆物之貌辵彳廴夂步趋之貌
 奞飞迅至飞翔之貌𠧪𠂹屮王(于况/反)生实之貌此之
 谓象貌似形而无形似皃而非貌者曰象气□亍气
卷一 第 20b 页 WYG0853-0080b.png
 乃丂号兮之类是也无形无貌而在定位者曰象位
 □又上下□□丨之类是也传曰物生而后有象象
 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一二三四是也谓之象数形貌
 不可体位数不可及于是乎有相属已不可状以属蛇
 故即蛇以立□亥不可收以属豕故即豕以立□是谓
 即物以求象故曰象属六象之中而不胜其象以其显
 者即一物而为之主曰主象子母之类是也禽兽虫鱼
 皆有子而子不胜举故即人之子而为凡子之象禽
卷一 第 21a 页 WYG0853-0080c.png
 兽虫鱼皆有母而母不胜举故即女子之为母者而
 为凡母之象焉是谓明象以主类故曰主象象不得
 而主以其象而托于其非象曰托象火本为炎上之
 文□㷼无尾象故托火以为尾㷼作□□作□
 匕本为刀匕之匕鸟乌无两足象故以匕为足鸟作
 □乌作□比本为联比之比鹿□无四足象故
 以比为足鹿作□□作□北本为背北之北燕
 无翼象以北为翼冰本为凌冰之冰鱼无鳞象故以
卷一 第 21b 页 WYG0853-0080d.png
 冰为鳞是之谓托象
  右郑樵字渔卿象类经八象第七也象类经十二
  卷八十五篇包括字书之要而文章灿然可爱又
  有字始连环八卷今并藏秘书省其说大抵以为
  八象行乎文六类行乎字假借行乎文字之间凡
  十有五书
 新编许氏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序
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太尉祭酒许叔重始为说文解字
卷一 第 22a 页 WYG0853-0081a.png
 十四篇凡五百四十部其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后二
 十一年当安帝建光元年叔重子冲乃具以献晋东
 莱惤令许忱继作字林五卷以补叔重所阙遗者于
 叔重部叙初无移从忱书甚简顾为他说揉乱且传
 写讹脱学者鲜通今往往附见说文盖莫知自谁氏
 始(古文籀文疑是吕忱始增入今或以附见说文或/在阳冰以前若说文原自有此则林罕不应谓忱)
 (补许氏遗阙也戎字当是增/入上字则说文元自有矣)陈左将军顾野王更因
 说文造玉篇三十卷梁武帝大同末献之其部叙既
卷一 第 22b 页 WYG0853-0081b.png
 有所升降损益其文又增多于叔重唐上元末处士
 孙强复修野王玉篇愈增多其文今行于俗者强所
 修也叔重专为篆学而野王杂以𨽻书用世既久故
 篆学愈微野王虽曰推本叔重而追逐世好非复叔
 重之旧自强以下固无讥焉大历间李阳冰独以篆
 学得名时称中兴更刋定说文仍祖叔重然颇出私
 意诋诃许氏学者恨之南唐二徐兄弟实相与反正
 由旧故锴所著书四十篇总名系传盖尊许氏若经
卷一 第 23a 页 WYG0853-0081c.png
 也惜其书未布而锴亡本朝雍熙三年锴兄铉初承
 诏与勾中正葛湍王惟恭等详校说文今三十卷内
 系传往往错见岂其家学同源果无异派与锴无恙
 时铉苦许氏偏旁奥密不可意知因令锴以切韵谱
 其四声庶几检阅力省功倍铉又为锴篆名曰说文
 韵谱其书当与锴系传并行今韵谱或刻诸学官而
 系传讫莫光显余蒐访岁久仅得其七八阙卷误字
 无所是正每用太息盖尝谓小学放绝久欲崇起之
卷一 第 23b 页 WYG0853-0081d.png
 必以许氏为宗而铉锴兄弟最其亲近者如阳冰林
 罕郭忠恕等辈俱当收拾采掇聚为一书使学者复
 睹纯全似非小补顾力有所不及耳韵谱诚便于捡
 阅然局以四声则偏傍要未易见乃因司马光所上
 类篇依五音先后悉取说文次第安排使若鱼贯然
 开编即可了也说文所无而类篇新入者皆弗取若
 有重音则但举其先而略其后虽许氏本在上去入
 声而类篇在平声亦移载平声大抵皆以类篇为定
卷一 第 24a 页 WYG0853-0082a.png
 类篇者司马光治平末所上也先是景祐初宋祁郑
 戬建言见行广韵乃陈彭年丘雍等景德末重修繁
 省失当有误科试乞别刋定即诏祁戬与贾昌朝同
 修而丁度李淑典领之宝元二年书成赐名集韵度
 等复奏集韵添字极多与彭年丘雍等所修玉篇不
 相参协乞别为韵篇即以命洙洙寻卒命胡宿代之
 宿奏委掌禹锡张次立同加校雠宿迁又命范镇代
 之镇出而光代之乃上其书自集韵类篇列于学官
卷一 第 24b 页 WYG0853-0082b.png
 而广韵玉篇微矣然小学放绝讲习者寡独幸其书
 具存耳所谓广韵则隋仁寿初陆法言等所共纂集
 次而唐仪凤后郭知玄等又附益之时号切韵天宝
 末陈州司法孙愐者以切韵为谬略复加刋正别为
 唐韵之名故在本朝太平兴国及雍熙景德皆尝命
 官讨论大中祥符元年改赐新名曰广韵今号集韵
 则又宝元改赐也切韵广韵皆莫如集韵之最详故
 司马光因以修类篇集韵部叙或与广韵不同错修
卷一 第 25a 页 WYG0853-0082c.png
 韵谱尚因之今五行先后并改从集韵盖类篇亦以
 集韵为定故也呜呼学无小而古则谓字书之学为
 小何哉亦志学乎当由此始尔凡物虽微必有理存
 何况斯文幼而讲习磨砻浸灌之久逮其长也于穷
 理乎何有不则躐等陵节君子不贵也今学者以利
 禄之路初不假此遂一切弃捐不省喜字书者求其
 心画端方已绝不可得但肆笔趁姿媚尔偏旁横坚
 且昏不知矧其文之理耶先儒解经固未始不用此
卷一 第 25b 页 WYG0853-0082d.png
 匪独王安石也安石初是说文覃思颇有所悟故其
 解经合处亦不为少独恨求之太凿所失更多不幸
 骤贵附和者愈众而愈凿盖字书自有六义而彼乃
 一之虽欲不凿得乎科试竞用其说元祐尝禁之学
 官导䛕绍圣复用嗜利禄者靡然风从凿说横流汨
 丧道真此吾苏氏力攻王氏而不肯置也若一切置
 此不道则又非是今国家既不以此试士为士者可
 以自学矣乃未尝过而问焉余窃哀之虽老矣犹欲
卷一 第 26a 页 WYG0853-0083a.png
 与后生共讲习此故先为此五音韵谱且叙其旨意
 云
  许氏说文五音韵谱实托新监江州大军仓贾端
  修从政编次端修尝为江夏令余识之颇知篆学
  黯曾孙也黯字直孺仁宗时号名卿国史有传
 后序
焘在武陵尝与贾直孺之孙端修因徐楚金兄弟说文
 解字韵谱别以类篇所次五音谱其部序仍用许叔
卷一 第 26b 页 WYG0853-0083b.png
 重旧次盖楚金兄弟本志止欲便于检阅故专以声
 相从叔重当时部叙固不暇存既不存当时部叙则
 于偏旁一切都置之宜矣然偏旁一切都置则字之
 有形而未审厥声者岂不愈难于检阅乎此宝元所
 以既修集韵必修类篇修类篇盖补集韵之不足处
 也集韵类篇两者相须则字之形声乃无所逃检阅
 之难果非所患故焘初作五音韵谱不敢紊叔重部
 叙旧次其偏旁皆安堵如故独依类篇取集韵翻切
卷一 第 27a 页 WYG0853-0083c.png
 所得本音以序安顿粲然珠连不相杂蹂古文奇字
 并陈毕见颇自谓于学者披阅径捷不愧楚金兄弟
 之言矣书既成未敢出也会得请归眉山惟吾乡家
 氏三世留意篆学多所纂述每欲持此书相与考评
 精粗或增或损而去乡踰一星终及归则旧游零落
 尽矣后生虽多俊才顾不肯以小学为事所谓五音
 谱者遂束之高阁兹来遂宁适与馀杭虞仲房相遇
 仲房能为古文奇字声溢东南凡江浙扁榜与其他
卷一 第 27b 页 WYG0853-0083d.png
 金石刻多仲房笔焘则乘暇则出五音谱求是正焉
 仲房喜曰此要书也便可刋刻与后学共之复何待
 焘曰姑徐之试为我更张其不合者已而仲房谓焘
 五音谱发端实因徐氏则此谱宜以徐氏为本以徐
 氏为本则所谓以声相从其平上去入自有先后固
 不容颠倒叔重部叙亦何可独异即用徐氏旧谱参
 取集韵卷第起东从甲而偏旁各以形相从悉依类
 篇若此则说文解字形声具存此谱于检阅岂不愈
卷一 第 28a 页 WYG0853-0084a.png
 径捷但不免移徙叔重部叙尔焘曰叔重部叙旧次
 起一终亥世固未有能通其说者楚金实始通之其
 书要自别行两不相伤赋诗断章取所求而已复何
 待亟谓仲房镂板流布嗟夫小学放绝久矣自是其
 复兴乎若论小学源委则载前记矣由崇宁以来用
 篆籀名一时者吴兴则张有谦仲历阳则徐竞明叔
 而仲房最所喜者独张谓焘曰明非谦敌也谦作复
 古编其笔法实继斯冰其辨形声分点画剖判真伪
卷一 第 28b 页 WYG0853-0084b.png
 计校毫釐视楚金兄弟及郭忠恕尤精密其有功于
 许氏甚大其书今具在明何敢望耶焘曰明非谦敌
 信然谦不务进取用心于内成此书时年五十馀矣
 晚又弃家为黄冠师殆世外士陈莹中实爱之重之
 特识篇首夫岂若明之攀援姻戚苟入书艺局登进
 未几旋遭汰斥乎两人相去何翅九牛毛因是亦可
 得吾仲房胸怀本趣遂并复古编重刋刻云
  旧编五音谱凡许氏所无而类篇新入者皆弗取
卷一 第 29a 页 WYG0853-0084c.png
  若有重出则但举其先而略其后虽许氏本在上
  去入声而类篇在平声亦移在平声大抵皆以类
  篇为定今编既改部叙从徐氏则其五音先后亦
  不复用类篇但取许氏本音次第之庶学者易晓
  二书要须各行乃曲当云
  右二篇皆巽岩先生文夫字有六体而编次检阅
  必本形声说文解字玉篇类篇始一终亥则其形
  也广韵集韵始东终法则其声也说文解字及玉
卷一 第 29b 页 WYG0853-0084d.png
  篇时未有韵书许氏之书元无反切后人渐加附
  益至徐鼎臣等被旨校正始以孙愐唐韵音切为
  定则字之本乎偏旁尚矣五音谱锓木遂宁刻于
  莫简之变其先收藏人家者往往皆珍惜之其书
  始东终甲不用许氏部叙大类蜀中俗本玉篇与
  先生初意不同及读至后序乃是虞仲房仲房虽
  有分间布白之能观其篆𨽻笔迹若不解书意者
  似此诠次乃不若只用贾端修所定尚不远许氏
卷一 第 30a 页 WYG0853-0085a.png
  之旧也后序及跋尾要自别行要须各行等语先
  生岂亦不足于是耶前序注云古文籀文疑是吕
  忱所增入按叔重自序今叙篆文合以古籀所记
  可以无疑说文解字韵谱十卷自有反切不全用
  孙愐唐韵反切系传四十篇今行于世者每说文
  解字一卷釐为二卷共二十八卷朱翱反切不用
  孙愐唐韵通释部叙通等十二卷为许氏义疏亦
  自有益若韵谱虽不作可也
卷一 第 31a 页 WYG0853-0085c.png
东卿自学易以来读易家文字百有馀家所可取者古
 先天图扬雄太玄经关子明洞极经魏伯阳参同契
 邵尧夫皇极经世书而已惜乎雄之太玄子明之洞
 极仿易为书泥于文字后世忽之以为屋上架屋头
 上安头也伯阳之参同契意在于锻鍊而入于术于
 圣人之道又为异端也尧夫毅然摆去文字小术而
 著书天下又不顾之但以为律历之用难矣哉四家
 之学皆兆于先天图先天图其易之源乎复无文字
卷一 第 31b 页 WYG0853-0085d.png
 解注而世亦以为无用之物也今予作方圆相生图
 为先天图注脚比之四家者为最简易而四家之意
 不出于吾图之中于易之学为最要易曰广大配天
 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是天地四时日月
 之理也苟不能髣髴其理讵敢欺我同志乎有意于
 易者请自此图始孔子有言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思本于心非耳目与口也区区耳目口之
 学者无观我之图焉学者能自此图以达古圣贤之
卷一 第 32a 页 WYG0853-0086a.png
 用心则吾之愿也吾小人耳又何足学哉
  异时观杨鼎卿易图先天方圆图下有此一本不
  著其所自但云相传以为先天图注脚顾不解其
  义后于张学古得此乃知为郑少梅所作乾兑离
  震巽坎艮坤如先天之序八卦相次而各相配不
  用先天之位理趣亦深密少梅长于易有书行世
  此其所自得也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终南据张衡西京
卷一 第 32b 页 WYG0853-0086b.png
 赋云终南太一隆窟崔崒潘岳西征赋云九嵏巀嶭
 太一巃崧面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然则
 终南太一非一山也
按周礼玉之美者曰球其次为蓝盖以县出美玉故曰
 蓝田苦泉在朝邑县西北三十里其水咸苦羊饮之
 肥而美今于泉侧置羊牧故俗谚云苦泉羊洛水浆
石鼓文在天兴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
 纪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迹也正观中吏
卷一 第 33a 页 WYG0853-0086c.png
 部侍郎苏勖纪其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岁久
 讹阙遗迹尚有可观而历代纪地理者不存记录尤
 可叹息
后魏孝明帝神龟元年置大斌县属上郡周隋不改大
 斌者取稽胡怀化文武杂半之义
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不置壅门及曲敌战具或问曰边
 城禦贼之所不为守备何也仁愿曰寇若至此当并
 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
卷一 第 33b 页 WYG0853-0086d.png
 心其后常元楷为总管始筑壅门议者劣之
开元二十二年裴耀卿为相兼转运都使
宋高祖经略中原以彭城险要置府于此
滕县本故滕国汉蕃县也属鲁国宋属彭城郡汉末太
 傅陈蕃子逸为鲁相改音皮
苏秦说韩王曰韩有剑戟出于棠溪蔡州西平县西界
 棠溪村是也县又有龙泉水可以淬刀剑
濠州字中间误去水元和三年字有加水焉
卷一 第 34a 页 WYG0853-0087a.png
钜鹿县本汉南栾县地栾力玄反
魏长贤贞观七年追赐定州刺史即徵父也
吴以陆逊为江陵使东晋王忱督荆州忱始于江陵营
 城府
叠州周武帝建德六年西逐诸戎始统有其地乃置叠
 州盖取山川重叠为义白水一名垫江水在州西六
 十里
肃州白亭海方俗之间河北得水便名为河塞外有水
卷一 第 34b 页 WYG0853-0087b.png
 便名为海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录此书比其他地
 志颇为有益于学者上焉纪三国南北朝迁改稍详
 下焉接乎本朝郡县之制不甚相远而又纪载阨塞
 贡赋得书事之实吉甫在唐不得为贤宰相然体国
 经野于此尚可考不可以人废言也
或问明堂当在甚处先生曰合在应门之内路寝之前
 祖既在左社既在右则明堂自合居中况应门政为
 应天而设则明堂在内可无疑矣然则亦有据乎曰
卷一 第 35a 页 WYG0853-0087c.png
 有据在明堂朝位武王没周公摄政四方诸侯大会
 欲于外朝则情不安欲于祖庙则地狭不足以容众
 因明堂有三阶四门故因而用之置三公九卿五等
 于三阶之前置四夷之国于四门之外故知明堂之
 位在应门之内路寝之前也然则先儒置明堂于郊
 四面各置五门以朝诸侯兼以享帝其规模壮观亦
 无取乎曰明堂本非朝位但是享帝之宫礼与其奢
 也宁俭故清庙茅屋止取其恭明堂夹窗止取其明
卷一 第 35b 页 WYG0853-0087d.png
 初无事于壮观况五门之设皆有所为路门则为路
 寝应门则为明堂库门则为厩库皋门则为外朝号
 令所出雉门则为两观外达雉堞若置堂于郊四面
 各置五门则路库皋雉复何为而设乎故唐儒颜氏
 云门有皋应不应施在郊野汉儒郑氏云明堂本非
 朝位周公权用之此说最为合理可以为明据矣
 或问明堂建立之地合在甚处先生曰合在应门之
 内祖社之间如仁庙就大庆殿权夹五室为之可谓
卷一 第 36a 页 WYG0853-0088a.png
 吻合礼意曰在徽庙时尝欲建明堂于内殿之前议
 者谓辇路不得由中而罢先生曰古者辇路未尝由
 中故有宾阶有阼阶书云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
 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政缘明堂在中诸侯
 不得直入故分而为左右耳尚何疑于此哉
  环溪先生问对中录出先生名沆字德远抚州人
  其学长于周礼有书行于世魏公得其书称其该
  洽兄弟叔侄皆能诗虎臣亦其族也按周礼匠人
卷一 第 36b 页 WYG0853-0088b.png
  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郑氏谓世室宗
  庙也重屋王宫正堂若大寝也或举宗庙或举王
  寝或举明堂互言明其同制周书亦曰太庙路寝
  明堂咸有四阿重亢重廊复格藻井设移旅楹南
  阶玄陛提唐山墙台门玄阃其言三古同制吴说
  为长(此李肩/吾录)
 
 经外杂抄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