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853-004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考古质疑卷四
            宋 叶大庆 撰
说苑曰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
赫无功而受上赏张孟谈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
之上赏何也襄子曰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惟赫
也子虽有功皆骄寡人与赫上赏不亦可乎仲尼闻之
曰赵襄子可谓善赏士乎赏一人而天下之人臣莫敢
卷四 第 1b 页 WYG0853-0040b.png
失君臣之礼矣(原注见第/六复恩篇)按晋阳罢围乃贞定王十六
年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周敬王四十一年也后
一年而元王立九年而贞定王立至十六年时孔子卒
已二十六年此谓赵襄子善赏士为仲尼之言考其年
岁先后则知其误也
说苑楚庄王筑层台大臣諌者七十二人皆死矣诸御
已违楚百里而耕谓其耦曰吾将入见于王其耦曰说
人主者皆閒暇之人也然且至而死矣今子特草茅之
卷四 第 2a 页 WYG0853-0041a.png
人尔诸御已曰若与予同耕则比力也至于说人主则
不与子比智矣委其耕而入见王曰虞不用宫之奇而
晋并之陈不用子家羁而楚并之曹不用僖负羁而宋
并之莱不用子孟而齐并之(案子孟说苑作子猛或/叶氏所见本异今仍之)
不用子胥而越并之秦不用蹇叔而国危桀杀关龙逢
而汤得之纣杀比干而武王得之宣王杀杜伯而周室
卑此三天子六诸侯皆不能尊贤用士故身死国亡遂
趋而出王遽追之曰子反矣吾将用子之谏明日遂解
卷四 第 2b 页 WYG0853-0041b.png
层台而罢民(原注见第/九正谏篇)大庆按左传楚庄王立于鲁文
公十四年卒于宣公十八年越并吴事乃哀公二十二
年相去凡一百十八年安得诸御已预以子胥事谏楚
庄王也况齐之灭莱据左传在襄公六年亦是楚庄既
卒之后其误亦与上子胥事一同览者不可不知
范蔚宗赞耿恭曰追诵龙蛇之章以为叹息大庆观龙
蛇之章载于说苑者有二其一则介子推事其一则舟
之侨事联载之曰晋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
卷四 第 3a 页 WYG0853-0041c.png
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母
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母曰能
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悬书宫门曰
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
蛇割股龙反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
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曰嗟乎此介子推也吾方忧
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
上山中于是表而封之号曰介山又云晋文公出亡周
卷四 第 3b 页 WYG0853-0041d.png
流天下舟之侨去虞而从焉文公反国择可爵而爵之
可禄而禄之侨独不预文公酌诸大夫酒酒酣文公曰
二三子盍为寡人赋乎舟之侨进曰君子为赋小人请
陈其辞辞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一蛇从之周流天下
龙反其渊安宁其处一蛇耆乾独不得所文公瞿然曰
子欲爵耶请待旦日之期子欲禄耶请命廪人舟之侨
曰请而得其赏廉者不受也遂历阶而去文公求之不
能得终身诵甫田之诗(原注以上并见/第六复恩篇)所谓龙蛇之章
卷四 第 4a 页 WYG0853-0042a.png
二事如此大庆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舟之
侨先归及振旅入晋杀舟之侨以徇于国民于是大服
夫侨既犯师律文公戮之以徇民乃大服安有所谓文
公求之不得终身诵甫田之诗乎以此而观龙蛇之章
乃介子推事刘向惑于多闻而不知笔削遂联载之以
为舟之侨事非也
说苑奉使篇(原注第/十二)晏子使吴吴王谓行人曰吾闻晏
婴北方之辩于辞而习于礼者也命傧者客见则称天
卷四 第 4b 页 WYG0853-0042b.png
子明日晏子有事行人曰天子请见晏子憱然者三曰
臣受命敝邑之君将使于吴王之所不佞而迷惑入于
天子之朝敢问吴王恶乎存吴王曰夫差请见见以诸
侯之礼大庆按左传吴王夫差立于定之十四年按史
记齐世家晏子卒于定之十年二书皆出于刘向之前
合是而观晏子卒而夫差未为吴王夫差立而晏子已
卒四年矣然则此事为误明矣
说苑权谋篇(原注第/十三)晋太史屠馀见平公之骄而无德
卷四 第 5a 页 WYG0853-0042c.png
义也以其国法归周周威公见而问焉曰天下之国其
孰先亡对曰晋先亡威公问其说对曰臣不敢直言示
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不当曰是何能然示以人事
多不义百姓多怨曰是何伤示以邻国不服贤良不兴
曰是何害是不知所以存所以亡故曰晋先亡居三年
晋果亡大庆按晋平公以鲁昭十年卒自是年以至春
秋之终又历七十四年晋虽衰而未亡也今举晋平公
之事而曰居三年晋果亡晋何尝亡耶又周威公乃当
卷四 第 5b 页 WYG0853-0042d.png
考王威烈王之世恐所谓晋平公者误矣又曰晋人已
胜智伯归而缮甲砥兵楚王恐召梁公弘曰晋人已胜
智伯而缮甲兵其以我为事乎曰不害患其在吴乎吴
君恤民而同其劳使其民重上之令而轻其死勿已乎
其备之明年阖庐袭郢大庆按杜氏注左传晋人胜智
氏事在春秋后二十七年所谓春秋后者自哀十七年
始而阖庐入郢乃定公四年相去五十四年况智伯亡
而吴灭已久此事误矣又云越破吴请师于楚以伐晋
卷四 第 6a 页 WYG0853-0043a.png
楚王与大夫皆惧将许之左史倚相曰此恐吾攻已故
示我不病请为长毂千乘卒三万与分吴地也庄王听
之遂取东国(原注以上并/见权谋篇)大庆按楚庄王至越破吴时
相去凡一百八十年庄王字必误
杂言篇(原注第/十七)曾子从孔子于齐齐景公以下卿礼聘
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赠人以财不若
赠以言君子居必择处游必就士居必择处所以求士
也游必就士所以修道也吾闻反常移性者欲也不可
卷四 第 6b 页 WYG0853-0043b.png
不慎也大庆按孔子家语及史记皆言曾子少孔子四
十六岁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则是曾子生于定
公四年观齐世家晏子死齐鲁会于夹谷之岁乃定十
年也时曾子方七岁安得晏子送行之辞家语亦载齐
欲聘曾子为卿事恐是后来如晏子送行之言彼此必
有误也
尊贤篇(原注/第八)晋荆战于邲晋师败绩荀林父归请死昭
公将许之士贞伯曰不可林父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
卷四 第 7a 页 WYG0853-0043c.png
过社稷之卫也今杀之是重荆胜也公曰善乃使复将
大庆按邲之战在宣十二年左传亦传此事时当晋景
公之世昭字误无疑矣
善说篇(原注第/十一)赵襄子谓仲尼曰先生委质以见人主
七十君矣而无所通不识世无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
不通乎仲尼不对异日襄子见子路曰尝问先生以道
先生不对隐也隐则安得为仁若信不知安得为圣子
路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莛岂能发其声乎君问
卷四 第 7b 页 WYG0853-0043d.png
先生无乃犹以莛撞钟乎大庆按孔子欲适赵闻其杀
大夫鸣犊而还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
此命也夫是孔子未尝适赵也安得与襄子问荅事况
襄子非与孔子并世此事亦误
大庆观孔丛子诘墨篇曰墨子称景公问晏子以孔子
而不对又问三皆不对公曰以孔子语寡人者众矣俱
以为贤圣而不对何也晏子曰婴闻孔子之荆知白公
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劝下乱上非圣贤之行也诘之曰
卷四 第 8a 页 WYG0853-0044a.png
楚昭王之世夫子应聘如荆不用而反周旋乎陈宋齐
卫昭王卒惠王立十年令尹子西乃召王孙胜以为白
公是时鲁哀公十五年也一年然后作乱在哀公十六
年秋夫子已卒十旬矣墨子虽欲谤毁圣人虚造妄言
奈此年世不相值何(原注以上乃孔丛子所/载孔鲋子鱼诘墨之词)大庆谓战
国之世诸子横议如墨子假托晏子之言以毁圣人子
鱼以年世辨之则墨子之妄固可见矣大庆又考之鲁
定公十年孔子相夹谷之会史记于齐世家载夹谷之
卷四 第 8b 页 WYG0853-0044b.png
会云是岁晏婴卒然则白公之乱婴死已二十二年矣
左传齐景公薨于鲁哀公之五年是时景公亦死十年
矣是知孔子非特无是事而景公晏子亦无是问荅皆
墨子凿空造谤宜乎孟轲辟之以禽兽
马侍读大年云仆任夏县令一日会客莲池上苦蛙声
坐中有州官乃长安人以微言相戏妄谓仆南人食此
也仆荅曰此是长安故事客曰未闻也仆取东方朔传
示之客始服武帝为上林苑朔谏以为此地土宜姜芋
卷四 第 9a 页 WYG0853-0044c.png
水多䵷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师古注䵷
即蛙字人亦取而食之马氏举是以为言盖谓长安人
食蛙也大庆考周礼秋官蝈氏注云今御所食蛙也然
则汉犹以蛙为御膳也又霍光传霍山曰丞相擅减宗
庙羔菟䵷可以此罪也注云羔菟䵷所以供祭然则汉
犹以蛙为宗庙之荐也马氏乃不及此何耶大庆因引
二事以广马氏之不及不必以食蛙为愧而且谓客言
为妄也
卷四 第 9b 页 WYG0853-0044d.png
前辈称李绹和杜祁公诗收得桑榆归物外种成桃李
满人间按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事见淮南子至
若种成桃李本狄仁杰与裴耀卿事尔按仁杰家传仁
杰荐张柬之袁恕己桓彦范崔元炜敬晖五公咸出门
下皆州县官拔置显位以为五公一代之盛桃李也又
谈薮王泠然上裴耀卿书曰拾遗补阙宁有种乎仆不
佞亦相公一株桃李也大庆观通鉴载仁杰事或曰天
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又唐
卷四 第 10a 页 WYG0853-0045a.png
人诗讥李德裕曰閒园不解栽桃李满地惟闻种蒺藜
杨汝士诗曰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本事
诗载贾岛下第怨愤题诗曰破郤千家作一池不栽桃
李种蔷薇蔷薇花落秋风后荆棘满庭君始知用桃李
事者多矣大概指荐贤种德而言大庆窃谓事之所本
其来自古非起于唐按韩诗外传云子质事魏文侯获
罪而北游谓简主曰(原注赵/简子也)从今已后不复树德于人
矣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
卷四 第 10b 页 WYG0853-0045b.png
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
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择而后种(原注见/第七卷)又说苑
云阳货得罪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矣简子曰何
哉曰堂上之人吾所树者过半朝廷之吏边境之士吾
所树者亦过半今堂上之人亲劫臣于君朝廷之吏亲
危臣于法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外简子曰惟贤者为能
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
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刺焉今子所树者蒺藜也非
卷四 第 11a 页 WYG0853-0045c.png
桃李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之无已树而择之(原注见/复恩篇)
二书所载皆以为赵简子之言虽或大同小异要之桃
李事当本于此后人皆用此事尔
抱朴子云班输不能削瓦石为芒针欧冶不能铸铅锡
为干将故不可为者虽鬼神不能为也不可成者虽天
地不能成也尝观传灯录嵩岳元圭禅师一日有异人
峨冠裤褶而至从者极多师观其形貌奇伟非常曰仁
者胡为而至彼曰师宁识我耶师曰我观佛与众生等
卷四 第 11b 页 WYG0853-0045d.png
吾一目之岂分别耶彼曰我岳神也能生死于人师安
得一目我哉师曰吾本不生汝焉能死云云神曰我神
通亚佛师曰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神悚然曰可得
闻乎师曰汝能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曰不能师
曰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曰不能师曰是谓
五不能(原注详见传/灯录四卷)盖至是然后知抱朴子所谓不可
为者虽鬼神不能为信哉斯言虽然东天行而西七曜
融五岳而结四海特四事尔何以谓之五不能始尝求
卷四 第 12a 页 WYG0853-0046a.png
其说而不得及观欧阳东坡之言方触类而通之东坡
云余家有歙砚底有款识云吴顺义元年处士汪少微
铭之曰松操凝烟楮英铺雪毫颖如飞人间五绝所颂
者三物而谓之五绝者岂砚与少微为五耶欧阳公自
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
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然则神
固有四不能矣加以不能生死元圭是为五也愿与识
者共参之
卷四 第 12b 页 WYG0853-0046b.png
事物纪原论先农之祭曰汉文制书始耕于耤田官祠
先农以一太牢则其祀由汉兴也大庆按礼记郊特牲
论八蜡首之以先啬郑注以为神农周礼籥章氏祈年
于田祖郑注始耕田者谓神农也大司徒树之田主贾
公彦疏田主当在耤田中依树木为之即诗人所谓田
祖郊特牲所谓先啬皆谓始耕田者神农是也至于甫
田诗以御田祖孔颖达疏云始造田者谓之田祖先为
稼穑谓之先啬神其农业谓之神农名殊而实同也然
卷四 第 13a 页 WYG0853-0046c.png
则先啬也田主也田祖也皆谓神农也先农之祭岂非
神农欤是祭也考之诗礼固已有祭而曰由汉兴之非

王归叟诗话山谷书会稽公徐浩宝林寺诗云兹山昔
飞来远自琅邪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按尔雅山
有穴为岫今季海诗云孤岫龟形在乃不成语盖谢玄
晖云窗中列远岫已误用字季海又承误尔大庆尝因
是而观诸古如渊明云无心而出岫嵇中散幽愤诗采
卷四 第 13b 页 WYG0853-0046d.png
薇山阿散发岩岫亦谓散发于岩穴之间尔晋张协诗
荒林寂以閒山岫峭且深魏徐干七喻云栖迟乎穹谷
之岫陆士衡诗王鲔怀河岫抱朴子藏夜光于嵩岫又
云攻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尺璧也既曰山
又曰岫是其意皆如尔雅之言所谓山之穴也归叟之
言当矣然梁朱超诗高岫郁相连杜诗晨光映远岫(原/注)
(甘林/诗)又远岫争辅佐(原注木/皮岭诗)又巫岫郁嵯峨(案此句江/梅诗原本)
(脱/注)韩诗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欧阳诗依依带幽涧
卷四 第 14a 页 WYG0853-0047a.png
隐隐见孤岫直以岫为山其相承误用之欤玄晖诗又
云云端楚山见林表吴岫微及观汉张平子南都赋岫
绕缭而满庭是亦以岫为山又在玄晖之先矣归叟岂
不见此耶不然何以谓季海承玄晖之误也
对床听雨二苏兄弟酬荅多用之坡有东府雨中别子
由诗曰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初秋寄子由云雪堂
风雨夜已作对床声在郑别子由云寒灯相对记畴昔
夜雨何时听萧瑟在御史狱云他年夜雨独伤神李公
卷四 第 14b 页 WYG0853-0047b.png
择故居诗对床老兄弟夜雨听竹屋又初秋子由与坡
相从彭城赋诗云逍遥堂后千章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飘泊在彭城又子由使辽在神
水馆云夜雨从来对榻眠兹行万里隔冰天子由舟次
磁湖云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此其兄弟
所赋也故后人多以为兄弟事坡诗注子由与坡在怀
远驿读韦苏州诗至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
之乃相约早退为閒居之乐大庆观苏州此诗乃赠元
卷四 第 15a 页 WYG0853-0047c.png
常全真二甥又赠令狐士曹云秋霖滴滴对床寝山路
迢迢联骑行至白乐天亦有招张司业诗能来同宿否
听雨对床眠故坡送刘寺丞云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
对床听夜雨以是观之非独兄弟可用也
东皋杂录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又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郑笺云嘤嘤两鸟声正文与
注皆未尝及黄鸟自白乐天作六帖始类入莺门又作
诗每用之如谷幽莺暂迁不失迁莺侣莺迁各异年树
卷四 第 15b 页 WYG0853-0047d.png
集莺朋友之类后人多祖述用之缃素杂记载刘梦得
嘉话云今谓进士登第为迁莺者久矣盖自诗云伐木
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又曰嘤其鸣矣求
其友声并无莺字顷岁省试早莺求友诗又莺出谷诗
别书固无證据斯大误也余谓今人吟咏多用迁莺出
谷事又曲名喜迁莺皆循袭唐人之误故宋景文云晓
报谷莺朋友动又杏园初日待莺迁舒王云莺犹寻旧
友惟汉梁鸿思友人诗曰鸟嘤嘤兮友之期念高子兮
卷四 第 16a 页 WYG0853-0048a.png
仆怀思南史刘孝标绝交论云嘤鸣相召星流电激是
真得诗意苕溪渔隐曰涪翁诗千林风月莺求友亦承
唐人之误然自唐至今误用者众为时硕儒尚犹如此
馀何足怪洪驹父云古今诗人误用出谷迁乔为黄莺
按诗注嘤嘤两鸟声非莺也禽经称莺嘤嘤然要是后
人傅会非诗本意已上诸公议论如此大庆按诗嘤嘤
虽非指莺然汉张衡归田赋王睢鼓翼仓庚哀鸣交颈
颉颃关关嘤嘤又东都赋雎鸠鹂黄关关嘤嘤盖仓庚
卷四 第 16b 页 WYG0853-0048b.png
鹂黄即所谓莺也张衡皆以嘤嘤言之则唐人以嘤嘤
为莺又未必不本于此若以为乐天始误窃谓不然盖
李峤莺诗乍离幽谷日先啭上林风李白荆门望蜀江
诗花飞出谷莺二李盖先于乐天矣况梁元帝言志赋
闻莺鸣而怀友陈杨谨从驾祀麓山庙诗窗幽细网合
阶静落花明檐巢始入燕轩树已迁莺自梁陈已用迁
莺事而曰承袭唐人之误非也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庆尝观庄子颜回之事
卷四 第 17a 页 WYG0853-0048c.png
方悟老子之意庄子大宗师篇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
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
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曰何谓坐忘曰
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
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
也观此一章老氏之言思过半矣盖老氏之言二句当
作一意且为学日益于何处见之以其为道日损也学
而至于为道日损之地如颜子之忘仁义忘礼乐以至
卷四 第 17b 页 WYG0853-0048d.png
于坐忘方可谓之日益扬子曰颜子以退为进其有知
于此乎
皇甫谧云计君乂授与司马相如传遂涉汉书读匈奴
传不识撑犁孤涂之字有胡奴执烛顾而问之奴曰撑
犁天子也匈奴之号单于犹汉人之有天子也予于是
旷然发悟以上皆元晏春秋说余观欧阳文忠公少时
代王状元谢及第启云陆机阅史尚靡识于撑犁枚皋
属文徒率成于骪骳文忠公以为陆机盖误也黄朝英
卷四 第 18a 页 WYG0853-0049a.png
缃素杂记以不知文忠用撑犁事为恨盖渠未读元晏
春秋尔(原注以上见/能改斋漫录)大庆谓漫录之言如此然尝观匈
奴传单于姓挛鞮氏(原注上力全/切下力兮切)其国称之曰撑犁孤
涂单于匈奴谓天为撑犁谓子为孤涂单于广大之貌
班固释其义非不详明使皇甫谧读匈奴传果何待胡
奴之说而后悟元晏春秋乃为是言何耶大庆谓朝英
不识欧公所使之事固已不见元晏春秋而吴氏漫录
举元晏春秋之说亦未必见汉匈奴传也
卷四 第 18b 页 WYG0853-0049b.png
程氏考古编云李济翁资暇集曰今人符咒后言急急
如律令者令音零律令雷鬼之最捷者谓当如律令鬼
之捷也按风俗通论汉法九章因言曰夫吏者治也当
先自正然后正人故文书下如律令言当承宪履绳动
不失律令也今道流符咒凡行移悉仿官府制度则其
符咒之后云如律令者正是效官府文书为之不必凿
以为雷鬼也大庆按文选袁绍檄豫州终曰如律令曹
公檄吴部曲终亦曰如律令是知李说之谬盖律者所
卷四 第 19a 页 WYG0853-0049c.png
以禁其所不得为令者所以令其所当为如律令者谓
如律令不得违也道家符咒正是效官府文书为之诚
如程氏说故大庆复以袁绍曹公之事而实之
书曰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此皋陶戒舜之言也注
云几微也言万事之微自汉王嘉上封事曰一日二日
万机旁加木故后人多作万机尝观魏相传宣帝始亲
万机循吏传帝始躬万机厉精为治后汉肃宗纪朕统
理万机惧失厥中牟融传显宗方勤万机钟离意疏愿
卷四 第 19b 页 WYG0853-0049d.png
陛下垂圣德揆万机(原注/本传)蔡邕曰陛下思惟万机以荅
天望(原注/本传)魏明帝诏华歆曰朕新莅万事一日万机及
观孙绰为丞相王导碑云虽管综时务一日万机夷心
以延白屋之士屈己以招岩穴之俊(原注见艺/文类聚)又世说
简文为相桓温甚患其迟常加劝勉简文曰一日万机
那得速时简文方为相是宰相称万机也虽然尝求其
所自始舜典曰纳于大麓注谓大录万机之政公羊僖
九年传曰宰周公者何天子之为政者也注当与天子
卷四 第 20a 页 WYG0853-0050a.png
参听万机汉百官志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至
于晋书顾荣笺曰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一沐三握发
何哉诚以一日万机不可不理由是观之宰相之称万
机岂不可哉
 
 
 
 
卷四 第 20b 页 WYG0853-0050b.png
 
 
 
 
 
 
 
 考古质疑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