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a 页 WYG0853-000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坦斋通编
损之六五益之六二皆曰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自
王辅嗣有朋龟献策之说学者类以十朋之龟为绝句
闻明易者以或益之为一句十朋之为一句龟弗克违
为一句盖十人朋而益之虽龟亦不能违如询谋佥同
则鬼神其依而龟筮亦协从矣(原注近见杨诚斋/易解与此说同)
左传执冰而嬉杜预以冰为箭筒初疑其不然及观诗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b 页 WYG0853-0002d.png
大叔于田抑释掤忌注掤冰所以覆矢鬯弓师古释文
掤音冰所以覆矢也马氏曰椟圆盖也今韵略注云箭
房之盖掤通作冰乃知预之说为有据也
诗称文母即文王之母亦犹启母则启之母也毛诗于
雍诗乃以文母为太姒误矣论语乱臣十人有妇人焉
九人而已马氏云一人谓文母幸而刘侍读以为子无
臣母之理妇人谓邑姜是矣但文母者实武王之祖母
亦非太姒也思齐太任文王之母当以是为證予既辩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a 页 WYG0853-0003a.png
文母为太任于前矣载考杜邺方正策云礼有三从之
义虽有文母之德必系于子颜师古注文母文王之妃
太姒也刘仲冯驳之曰文母文王之母也所谓系于子
也何预太姒乃知先儒已有此论予之说偶与之合尔
月令雉入大水为蜃解者皆曰入淮为蜃(原注从辰从/虫系蛤之大)
(者/)夫蜃吐气如楼燕雀来栖乃吸而食之此岂蚌蛤之
所能为盖雉与蛇交生卵于深谷岁久产蛇所谓深山
大泽实生龙蛇盖是物也其发洪而出山摧石裂漂荡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b 页 WYG0853-0003b.png
人家吾乡屡遭此患若龙而无角俗呼为蛟蜃广韵蜃
字在上声者注云大蛤在去声者注云蛟蜃坡诗愿随
壮士斩蛟蜃不愿腰间缠锦绦亦合蛟蜃而言
说苑伍子胥曰白龙下清冷之渊化而为鱼豫且射中
其目诉于天帝帝曰鱼固人之所射豫且何罪可證春
秋矢鱼之说又说苑尊贤篇有曰非其人而欲有功譬
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益知射鱼古人常事而儒者常谈耳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3a 页 WYG0853-0003c.png
庄公二十四年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字
无音十一年齐侯来逆共姬共音恭而不曰后仿此人
多读如字谓俭者德之同共若会聚然也予每疑之盖
奢则不逊与俭之为恭正相反及观东汉翟酺上疏曰
俭德之恭政存约节唐王仁皎以皇后父诏坟高五丈
一尺宋璟还诏曰俭德之恭侈恶之大二者正作恭字
前疑遂释
左氏等书称母弟者谓同母之弟也班史季布传既曰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3b 页 WYG0853-0003d.png
布弟季心气盖关中又曰布母弟丁公则丁公者盖布
母之弟耳称母弟非是迁史已误固因之也索隐乃云
布之舅也得之矣
先儒言仁以桃仁为喻意谓仁为理之所从生如果中
心亦能生也然桃杏之心本是人字作仁非也坡诗岁
月翩翩下坂轮归来杏子已生人是矣
物类相感志龙之为性粗而畏铁梁人堰淮有献此策
者乃冶铁数千万斤沉之亦不能固则古语何可尽信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4a 页 WYG0853-0004a.png
本朝岁修河堤其费甚广山谷在馆中时有献铁龙爪
之策山谷以儿戏书之盖亦知其无益也
茶取其味以爽神思山谷云或济以盐钩贼破家滑窍
走水又况鸡苏之与胡麻言不容杂以他物也坡诗脂
麻白玉须盆研一半已入姜盐煎故陈后山诗愧无一
缕破双团惯下姜盐枉肺肝俗尚不同如此夔门有曲
鳝瘴以茱萸煎茶饮之良愈谓之辣茶又一异也
范蜀公镇尝言江南有红盐然江南何尝有此按蔡君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4b 页 WYG0853-0004b.png
谟荔枝谱红盐者以盐梅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
之曝乾而味甘酸非真盐也北史高昌出赤盐中国无
之物类相感志亦止言落橄榄酸枣用盐而已
土物之贡有人所不识者如伊凉庭州之阴牙角妫州
之胡禄五不知为何物盖以地远见闻所不逮也
天地生物养人不止九榖周官九职臣妾聚疏材草木
根实可食者也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李恂拾橡
实以自资元魏以桑葚代租皆是也河北被水范文正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5a 页 WYG0853-0004c.png
公往赈救得饥民所食乌昧草以献江西每遇岁俭即
食蕨根所谓疏材不止此数物也(原注魏道武乏军/粮崔逞请赋桑葚)
许泛曰陈元龙自卧大床卧客于下床刘玄德曰如我
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下则卧百尺楼者玄德也坡诗
曰恨无扬子一区宅欲卧元龙百尺楼京魏公定风波
词云休卧元龙百尺楼眼高照破古今愁皆相承之误

诗人好改易地名以就句法如大孤山旁有女儿港小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5b 页 WYG0853-0004d.png
孤山对面有澎浪矶韩子苍诗小姑已嫁彭郎去大姑
常随女儿住四者之中所不改者女儿港耳蜀大散关
有喜欢铺东坡入赣诗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
孤臣自下而上第一滩在万安县前名黄公滩坡乃更
为惶恐以对喜欢庐陵志二十四滩坡诗乃云十八滩
头一叶身亦非也
汉宣帝云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
眩字作去声则不犯庙讳然庄子此字通作平声程文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6a 页 WYG0853-0005a.png
中不必用也
淳熙间隆兴解试小经题身中清异于白按孟子异于
白马之白也合作一句谓马之白吾从而白之亦犹白
人之白耳庆元间高秉儒内翰困士子以难题如大畤
紫坛八觚之类省试乃取天子大采朝日赋按古者太
字皆省一点以少采夕月言之则为太采可知如太宰
少宰太牢之类主文既不悟其太士子亦只作大字押
韵况此事见国语乃公父文伯之母之言前此亦未有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6b 页 WYG0853-0005b.png
用妇人之言为省题者
洪范曰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又曰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注云箕星好风毕星好雨月经于箕则多风月离于毕
则多雨此占法也而孙子火攻之法乃曰起火有日日
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四宿者风起之日也自箕之外又
有璧翼轸三星好风焉意者风角等占自有一家之说

日月薄食历家可以预定顷在馆中食前一日差馆职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7a 页 WYG0853-0005c.png
按验时刻分数无甚差忒若地震未闻有预定者晏子
语柏常骞曰昔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其动骞对曰然
是观天象可以知地震也张衡造候风地动仪柱外八
龙首衔铜圆机发吐圆知震之所在尝一龙机发地震
陇西是数寓于铜仪可以前定也二者之法今无传焉
班史有旬岁旬月解者或有两说翟方进为丞相司直
旬岁间免两司𨽻注云旬岁犹云满岁也至旬月往往
作十阅月田千秋为大鸿胪数月代屈氂为丞相后云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7b 页 WYG0853-0005d.png
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殆不止满月而已至
扬雄上疏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旂近不过旬月之役
远不离二时之劳以旬月为近二时为远二时止六阅
月耳则旬月若止满月与千秋事又不同
垂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意普天之下同一象也星流雨
雹不无偏异若丹曦素魄何有不同古者十日并出人
皆见之至汉延和元年正月魏郡日食而京师不见(黄/琬)
(传/)前赵刘聪时三日并照唐贞观时突厥境内五日并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8a 页 WYG0853-0006a.png
出三月连明而晋唐不然岂天之示警有时特异使人
不可得而测耶
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如甲子为刚乙丑为柔至为
简易甲午治兵壬午大阅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皆外事
也故用刚日丁丑烝乙亥尝凡祭之用丁用辛内事也
故用柔日然社祭用甲郊以日至亦不拘也后世术家
既多互相矛盾褚先生云武帝聚会占家问某日可娶
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又有建除丛辰天人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8b 页 WYG0853-0006b.png
太乙历家凡七种所言吉凶相半制曰避诸死忌以五
行为主今观诸历一日之内有吉有凶当如武帝主一
家可也郑鲜之启宋武明旦见蛮人是四废日答曰吾
初不择日此亦可法
阴阳家五行之说多有乖谬者不可不辨且黄帝二十
五子得姓者凡十四人迨其后或以国或以官又如姬
姓文昭武穆周公之裔得国五十有馀可同音乎汉唐
赐姓为刘为李可同音乎京房姓李以律推之改姓京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9a 页 WYG0853-0006c.png
陆羽不知姓自筮得渐遂姓陆员半千祖刘凝之慕伍
员忠烈而更之盛彦师祖奭苞避汉元帝讳而易之又
可同音乎今择时日论地理猥曰某音吉某音凶知书
者当勿用也
明道撰家传上谷郡君侯氏初从夫程珦为庐陵尉公
宇多怪家人曰有物击鼓夫人曰有椎乎可与之家人
不复言怪怪亦不复作矣遂获安居
淳熙丁未京魏公充报谢使至汴京金人设宴张乐公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9b 页 WYG0853-0006d.png
以方有国恤力争之至厉声云若不撤乐但来斫取头
去自朝及晡麾三节人出留汴十日金人竟不能夺归
未渡淮八厢飞申巳彻上听上语宰执曰京镗争乐至
留汴十日士大夫好论名节遇事方见此一节可取暨
入见抚劳再三翌日御札京镗将命执礼可嘉可特除
权工部侍郎
元魏太史问周宣曰吾梦刍狗何也宣曰君得美食再
问如初宣曰君堕车折足后又问如初宣一曰君家失火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0a 页 WYG0853-0007a.png
所言皆验太史曰吾皆不梦也宣曰此神灵动君使言
与真梦无异耳
梁天监中因魏降人王足之言遏淮水灌寿阳劳役费
用不可胜计百里内木石俱尽负檐肩穿疫死枕籍本
欲病人适以自病水既瀰漫魏人筑城于八公山以备
城坏堰破而城存未必不堕魏人反间之计姚察乃曰
镇星守天江而堰兴退舍而堰决如此却是天启其为
以殒十万人性命岂其然欤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0b 页 WYG0853-0007b.png
今之累朱漆而刻画为纹以作器皿名曰犀皮意海犀
之皮必不如是匈奴传文帝遗单于黄金犀毗一注云
带钩也按毗字训厚训辅若他无所本当作此毗字
周亚夫东击吴楚至霸上赵涉说曰吴王必置人于殽
渑之间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诸侯闻
之以为从天而下如其计果破吴楚曹操征鲜卑军次
无终敌塞蹊要不得进田畴谓曰若回军从卢龙口越
白檀之险路近而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擒操以畴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1a 页 WYG0853-0007c.png
为引导遂克之刘裕伐慕容超广固城侧有五龙口险
阻难攻元文谓裕曰宜塞五龙口裕从之遂擒超三者
皆用人谋得地利成功若是之速故用兵不可无向𨗳

河图之数种放得于陈抟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
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取白黑碧绿黄赤紫配之以定
吉凶谓之九宫详考此法正今之顺飞九宫也吉凶有
辨其来尚矣外此俗禁宜无拘泥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1b 页 WYG0853-0007d.png
乾道辛卯江南赤旱王宁为武宁宰务从宽厚号王佛
子至是恶少强取人米谷予家充里正擒逃军林姓者
解之县宁命敲折手足以示众乡邑帖然成都丙记云
乾道三年邛州不熟浦江宰邵隆年捕得盗麦者闻于
州太守冯觉不理因此攘夺群起茶马张茂材领马纲
之卒及成都禁兵至延贡镇搜匿奸渠魁杀之诖误者
给牒遣归俗乃安妥宣抚司奏其事始于邛之安仁有
旨冯觉及通判蒲𤩰各镌三官放罢安仁宰宋琛追官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2a 页 WYG0853-0008a.png
编管五百里茂材赐诏奖谕戢奸亦救荒之切务也
惠州罗浮山图陈文惠公赞序谓浮山即蓬莱别岛尧
时洪水浮至依罗山而住唐图志如之段成式杂俎齐
郡历山上有一小山铁锁缠绕世传海神锁之索断飞
来予谓山峙而静无远徙之理如灵隐寺前飞来峰所
传皆诞也
丁公尝窘高祖高祖曰两贤岂相厄哉既得天下丁公
谒见帝曰丁公为臣不忠使项羽失天下戮之以徇司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2b 页 WYG0853-0008b.png
马温公取其示人臣以礼义然鸿门之会项庄舞剑欲
击沛公项伯以身翼蔽之脱高祖于厄既得天下乃赐
姓封侯同罪异罚安在示人臣以礼义乎
予尝至襄阳问唐时所贡库路真及倅庐陵问所贡陟
釐土人皆不能晓襄州出髹器谓之襄样意其即此物

圣贤言性毫釐不差曰存性曰率性曰养性勿忘勿助
长之一意也至扬雄曰学以修性夫天命之谓性止可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3a 页 WYG0853-0008c.png
率而修之率性之谓道然后修其四端施之于教自恻
隐充之而为博爱羞恶充之而为得宜辞逊充之而为
品节是非充之而为致和而本然之性未尝以人力强
揠之也彼荀卿谓大心天而道夫道出于天而根于心
心大而后天由天而至于道理皆颠错朱文公谓扬雄
言性犹隔靴爬痒愚谓荀卿尤甚若王通以仁为五常
之首性为五常之本道为五常之一荀扬之所不逮也
唐书赞封常清等曰主德耄勤节省耄期倦勤之语则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3b 页 WYG0853-0008d.png
若老而尚勤矣此太简之过也至当简处又失之烦如
张嘉贞传玄宗欲拜嘉贞为相而忘其名夜分且半阅
章奏而得之夫夜分即是夜半光武夜分乃寐是也益
以且半二字赘矣
作诗文之类如用马援事但曰伏波则不可须加一马
字乃是盖前汉已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矣见史记卫
青传从霍骠骑军有功封符离侯
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卒无所得可以监矣而唐之宪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4a 页 WYG0853-0009a.png
穆复为方士所误李抱真鹖弁不足多责韩退之大儒
亦以丹自贼何也惟裴潾諌宪宗曰药剂所以御疾非
常进之饵张皋谏穆宗曰神虑澹则血气和嗜欲胜则
疾疢作药以攻疾无疾不用药真卫生之良方也古诗
有之服药求长年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

狄梁公使江南毁淫祠千七百所王仲舒为江西观察
有兴浮屠祠屋者悉驱出境皆所以善俗也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4b 页 WYG0853-0009b.png
列子述孔子曰西方有圣人佞佛者以为指释氏而言
盖妄也国语姜氏曰西方之书有之曰怀与安实疚大
事注云诗谁将西归西方之人皆谓周也予谓孔子果
有是言谓昔文王也于佛何与至王通直指佛西方圣
人其学可知矣
范祖禹作唐鉴削武后本纪每岁首书帝在房陵自以
为用春秋之法然唐沈既济已建此论请省天后纪每
岁首必书帝在房陵太后行某事改某制纪称中宗而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5a 页 WYG0853-0009c.png
事述太后名不失正事不违常乃知范公正用其说而
欧阳公作纪则述吴兢所撰史也
禹贡扬州之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其于导漾导江有
北江中江之别孔安国云有北有中则南可知又云自
彭蠡既汇江分为三入震泽按彭蠡既汇乍分乍合孤
山而下同为一江以入于海而震泽在姑苏之东故后
世指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国语子胥谏夫差
曰夫吴之与越三江环之民无所移范蠡谏勾践曰与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5b 页 WYG0853-0009d.png
我争三江五湖之利者非吴耶韦昭谓三江五湖皆在
吴越为可据矣
予既辨三江为吴越之地载观汉地理志云吴有三江
五湖之利沟洫志云禹于吴则通渠三江其事益明第
松江浙右视之熟矣而浦阳江实未之见阅元和郡县
志以浦阳江源出婺州浦阳县西北四十里桑溪山东
入越之诸暨然后悉知三江之所在
荆公既自圣而蔡卞翼成之日录一书专任私意诬及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6a 页 WYG0853-0010a.png
祖宗其生也一为侍讲建请坐之议其没也设为坐像
受君父之拜后虽釐正犹厕从祠本朝醇儒继绝学淑
人心不在从祀之列而三经字说簧鼓群听学者至欲
以黄昏汤洗其肠胃乃获与焉正论安在
荆公素有德行刘元城称之平生不屈故自奇特程伊
川重之及观陈公瓘尊尧集则安石自圣造为神考圣
语鄙薄君上如曰朕仰慕卿道德如曰以朕比文王恐
为天下后世所笑既无尊卑之分他何足尚吕诲弹章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6b 页 WYG0853-0010b.png
云大奸似忠大诈似信老泉作论云不近人情鲜不为
大奸慝是时新法未盛行新学未甚广而切切言之又
韩魏公见其答杨忱一书知其只为一身优于翰林非
宰相器可谓有先见之明矣
庆元间钜珰王德谦干紊朝政京魏公欲去之未发间
忽报宣锁次早入朝乃德谦除节钺公不立班知院何
公澹不押麻文武皆退公上疏谏止御札屡颁不奉诏
翼日奏事上曰闻祖宗时有此典故公奏真宗以此语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7a 页 WYG0853-0010c.png
王旦旦力争乃别置使以处之至徽宗朝童贯以克复
河湟特令建节中原沦没实基于此上曰又闻非止童
贯一人公曰其后谭戬蓝熙从援例得之陛下曾不知
三人者皆不得其死丐寝此命庶保全德谦上从之未
几窜之遐陬草麻吴宗旦且有南康之行
妇功不可废妇无公事休其蚕织周设九嫔以教九御
而妇功之教甚严公父文伯之母言王后而下至列士
之妻或自成祭服或自成朝服未有无所事者孔子贤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7b 页 WYG0853-0010d.png
之而公仪休归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汉儒以为美谈
要之不夺工女之利可也尽废蚕织可乎
孙权闻曹丕受禅问群臣曰丕以盛年即位吾不及之
阚泽曰不及十年丕其没矣以字言之不十为丕果七
年而殂戴洋善风角庾亮镇武昌问气候洋曰武昌山
作八字数不及九吴用壬寅来创营城至己酉始下秣
陵陶公亦涉八年或以名或以山定吉凶于一字今之
相字者类此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8a 页 WYG0853-0011a.png
汉田鼢杀灌夫事上问朝臣韩安国言两人无甚别白
鼢召安国载怒曰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注
云言婴无官位版绶婴窦婴也婴救灌夫而长孺乃安
国之字以秃翁为婴已自可疑以秃翁为无官位版绶
尤无意义详观其文盖田鼢自谓与安国皆老成言语
当有决断不应持两端耳翁本老人之称而秃乃无发
者如头童之类明堂位揭豆注齐人谓无发为秃揭
张汤传鲁谒居使人告李文奸事汤杀文后谒居弟告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8b 页 WYG0853-0011b.png
其兄与汤文事为减宣穷竟汤自杀叙其转相怨仇凡
二百字汤死之因晓然朱买臣传谓因被汤凌折遂告
汤阴事汤自杀上亦诛买臣则汤之死又若出于买臣
此史氏失于点检
子虽齐圣不先父食颜回曾参子也享于殿上颜路曾
晰父也祀于廊庑没而有知其歆祀乎子思师也而列
于下孟轲门弟也而坐于上其亦可乎谓宜别立一堂
祀颜路曾晰子思庶存名分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9a 页 WYG0853-0011c.png
士大夫从政当行好事唐韦丹为江西观察使有吏主
仓十年覆其粮亡三千斛籍其家尽得文记乃为权吏
所夺召吏曰汝恃权取之罪也与汝约一月还之及期
无敢违者马少保亮通判常州吏有亡失官物械系妻
子连逮数百人亮一切纵去许自偿所负不逾月而足
官物既可复而无刑罚之施转重为轻特一念间耳
史之纪述有一传而相反者汉陈遵传前说日出醉归
曹事数废后说为校尉嗜酒大率常醉事亦不废始以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19b 页 WYG0853-0011d.png
酒废务后复不然何耶唐李吉甫传前说再辅政而稍
修怨罢李藩宰相而裴垍左迁李正辞与萧俛同召独
用俛而罢正辞人莫不畏惮后又云畏谨奉法不忮害
顾大体何耶
淳熙间冷公世光为殿院因见间语及谱系不能详究
第疑出于伶伦盖伶或作冷也予阅汉师丹传有冷褒
者论定陶共皇宜立庙京师事正作冷字解者不知姓
氏误音作零又前赵录有徐州刺史冷道字安义此冷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0a 页 WYG0853-0012a.png
氏之所自出也
分宁幕阜之阳其水东流为修水之源幕阜之阴其水
西流为汨罗之源唐郡县图志岳州华容县汨水自洪
州建昌县界西流经玉笥山及罗国故城为屈潭即屈
原怀沙自投之所又西入湘水初疑此发于分宁而玉
笥山在新淦及详考之建昌本𨽻洪州武后长安四年
割建昌置武宁县德宗正元十六年分武宁西界置分
宁县而玉笥则在湘阴县东北屈原尝居其下非新淦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0b 页 WYG0853-0012b.png
之玉笥也
事有重出者人见后之所纪用之既熟而本于前者往
往略之如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此前汉侯文对孙
宝之言后汉张纲有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之语今人但
指为张纲埋轮事耳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此邹阳谏吴
王濞之言孔融荐祢衡实用其言今之援引但曰祢衡
一鹗耳如樊准荐庞参亦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皆祖
邹阳说也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1a 页 WYG0853-0012c.png
吉赣地近瓯粤其俗右鬼父老言巫觋挟邪一登人门
妖怪随至当斥绝之因观汉武惑栾大之术至封侯赐
第大夜祠于家将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乃信父老
之言不诬
梁任昉曰地中有兽名弗述好食亡者脑畏柏而不畏
铜铁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罔两好食亡者肝而畏柏与
虎故植柏于墓琢石为虎所以驱之按周官方相氏入
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注云罔两也椁用柏黄杨为里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1b 页 WYG0853-0012d.png
表以石焉然则柏之用于圹植于墓古矣为子孙者宜
知之
李义山杂纂有杀风景之语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
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点茶松下喝道予谓清泉濯足
对花点茶尚庶几背山起楼之外诚可笑矣若山僧献
高茶而取消风散调之部使者惠方竹杖乃规圆而漆
之亦杀风景之类也
俗言有据锥刀之末叔向语也旁观必审当局称迷此
坦斋通编 坦斋通编 第 22a 页 WYG0853-0013a.png
元澹所著释疑也阮孚传有屏当(皆去/声)不尽之言
人之常谈多有所本如喷嚏此诗终风愿言则嚏说文
以知为鞮此王制西方曰狄鞮(注云鞮之/言知也)
范石湖诗草中科斗行如鬼科斗水居去尾生足曰虾
蟆乃上岸而跳梁
雀微物耳俗人常见入沮洳化为虾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