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a 页 WYG0850-0303a.png
钦定四库全书卷
东观馀论卷上 宋 黄伯思 撰
法帖刋误叙
淳化中内府既博访古遗迹时翰林侍书王著受诏绪
正诸帖著虽号工草𨽻然初不深书学又昧古今故秘
阁法帖十□中璠珉杂糅论次乖讹世多耳观遂久莫
辩故礼部郎米芾元章笔翰妙荐绅间在淮南幕府日
尝跋□尾作数百语颇有条流但槩举其目疏略甚多
东观馀论卷上 宋 黄伯思 撰
法帖刋误叙
淳化中内府既博访古遗迹时翰林侍书王著受诏绪
正诸帖著虽号工草𨽻然初不深书学又昧古今故秘
阁法帖十□中璠珉杂糅论次乖讹世多耳观遂久莫
辩故礼部郎米芾元章笔翰妙荐绅间在淮南幕府日
尝跋□尾作数百语颇有条流但槩举其目疏略甚多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b 页 WYG0850-0303b.png
故诸部中或伪迹甚著而不觉者若李怀琳所作卫夫
人书逸少阔别稍久帖之类有虽审其伪而讥评未当
者若知伯英大令诸草帖为唐人书而不知乃书晋人
帖语之类有讥评虽当主名昭然而不能辩者若以田
畴字为非李斯书而不知乃李阳冰明州碑中字之类
有误著其主名者若以晋人章草诸葛亮传中语遂以
为亮书之类是也其馀舛午尚多书家责能书者备故
仆于元章慨然古语有之善书不鉴善鉴不书仆自幼
人书逸少阔别稍久帖之类有虽审其伪而讥评未当
者若知伯英大令诸草帖为唐人书而不知乃书晋人
帖语之类有讥评虽当主名昭然而不能辩者若以田
畴字为非李斯书而不知乃李阳冰明州碑中字之类
有误著其主名者若以晋人章草诸葛亮传中语遂以
为亮书之类是也其馀舛午尚多书家责能书者备故
仆于元章慨然古语有之善书不鉴善鉴不书仆自幼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a 页 WYG0850-0303c.png
观古帖至多虽豪墨积习未至而心悟神解时有所得
故作法帖刋误凡论真伪皆有据依使钟王复生不易
此评矣元章今已物故恨不示之后有高识赏予知言
大观戊子岁六月七日西都府院东斋序
法帖刋误上
第一帝王书
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谓之草犹古𨽻之
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然本无章名因汉建初
故作法帖刋误凡论真伪皆有据依使钟王复生不易
此评矣元章今已物故恨不示之后有高识赏予知言
大观戊子岁六月七日西都府院东斋序
法帖刋误上
第一帝王书
凡草书分波磔者名章草非此者但谓之草犹古𨽻之
生今正书故章草当在草书先然本无章名因汉建初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b 页 WYG0850-0303d.png
中杜操伯度善此书章帝称之故后世目焉今此卷首
帖偶章草便以为章帝书误矣然此书亦前代作但录
书者集成千字中语耳米径以此辩之未中其病米云
晋武书当是孝武非也仆案省启帖与后谯王帖虽在
疑录似非一家书续帖中炎报帖颇与此笔法同炎晋
武名非孝武也然皆后人依放此帖末云故遣信还古
者谓使为信故逸少帖云信遂不取答真诰云公至山
下又遣一信见告谢宣城传云荆州信去倚待陶隐居
帖偶章草便以为章帝书误矣然此书亦前代作但录
书者集成千字中语耳米径以此辩之未中其病米云
晋武书当是孝武非也仆案省启帖与后谯王帖虽在
疑录似非一家书续帖中炎报帖颇与此笔法同炎晋
武名非孝武也然皆后人依放此帖末云故遣信还古
者谓使为信故逸少帖云信遂不取答真诰云公至山
下又遣一信见告谢宣城传云荆州信去倚待陶隐居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a 页 WYG0850-0304a.png
帖云明旦信还仍过取反凡言信者皆谓使人也近世
犹有此语故虞永兴帖云事己信人口具而今之流俗
遂以遣书馈物为信故谓之书信而谓前人之语亦然
不复知魏晋以还所谓信者乃使之别名耳
阿史病转差帖云晋宣帝亦未然
安军破堈数朝三草书笔势糺绕若一其伪不疑仆幼
时尝观世传七贤书末有白字皆连名作点七人所作
了无小异虽当时笔法传授或同然人书不同亦如面
犹有此语故虞永兴帖云事己信人口具而今之流俗
遂以遣书馈物为信故谓之书信而谓前人之语亦然
不复知魏晋以还所谓信者乃使之别名耳
阿史病转差帖云晋宣帝亦未然
安军破堈数朝三草书笔势糺绕若一其伪不疑仆幼
时尝观世传七贤书末有白字皆连名作点七人所作
了无小异虽当时笔法传授或同然人书不同亦如面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b 页 WYG0850-0304b.png
焉不应乃尔无别固疑其伪是时宿辈长者或谓不然
后观窦暨书赋始知七贤帖果李怀琳伪作此三帝草
书亦是类也
米云梁高当是齐高非也此帖末云萧衍正梁武名梁
武庙号高祖此书目误以祖为帝耳
宋明帝帖云报休祐休范二家内人知祐晋平王也范
桂阳王也宋史以休祐为休祐盖册牍转写之讹当以
祐为是
后观窦暨书赋始知七贤帖果李怀琳伪作此三帝草
书亦是类也
米云梁高当是齐高非也此帖末云萧衍正梁武名梁
武庙号高祖此书目误以祖为帝耳
宋明帝帖云报休祐休范二家内人知祐晋平王也范
桂阳王也宋史以休祐为休祐盖册牍转写之讹当以
祐为是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a 页 WYG0850-0304c.png
吊江叔帖非唐文皇书案高宗永隆元年七月丙申江
王元祥薨即此帖所谓江叔也高宗多以国呼诸父如
滕叔不须赐谓滕王元婴犹以元祥为江叔此正高宗
书也叔蓺韫多材帖亦高宗书中云聊以示蔼谓鲁王
灵夔之子范阳王蔼也灵夔亦高宗叔史称其笃学善
草𨽻此帖所谓叔蓺蕴多材慈深善诲蔼夙奉趋庭之
训早擅临池之工者以此后有答进枇杷并移营五桥
南二帖皆高宗书此数段并误入太宗帖中
王元祥薨即此帖所谓江叔也高宗多以国呼诸父如
滕叔不须赐谓滕王元婴犹以元祥为江叔此正高宗
书也叔蓺韫多材帖亦高宗书中云聊以示蔼谓鲁王
灵夔之子范阳王蔼也灵夔亦高宗叔史称其笃学善
草𨽻此帖所谓叔蓺蕴多材慈深善诲蔼夙奉趋庭之
训早擅临池之工者以此后有答进枇杷并移营五桥
南二帖皆高宗书此数段并误入太宗帖中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b 页 WYG0850-0304d.png
陈文帝谓宣帝我名子以伯汝宜以叔此□陈永阳王
伯智书误录在长沙王叔怀后又据陈史长沙王但有
叔坚而无叔怀其昆亦无此名观帖尾作名处疑是叔
慎叔慎陈岳阳王也盖摹传之变
第二汉魏吴晋人书
唐文皇右军传赞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当是时
远购冥搜古帖毕出而御府所蓄其富无伦尚无伯英
书后世岂可复得非特唐也晋世见者亦寡故庾翼与
伯智书误录在长沙王叔怀后又据陈史长沙王但有
叔坚而无叔怀其昆亦无此名观帖尾作名处疑是叔
慎叔慎陈岳阳王也盖摹传之变
第二汉魏吴晋人书
唐文皇右军传赞云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当是时
远购冥搜古帖毕出而御府所蓄其富无伦尚无伯英
书后世岂可复得非特唐也晋世见者亦寡故庾翼与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a 页 WYG0850-0305a.png
右军书云昔得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叹妙迹永
绝此卷章草芝白一帖差近古亦疑先贤摹放也前知
汝殊愁以下五帖米云皆张长史书信然但帖中有云
数往虎丘祖希时面祖希张玄之字也玄之与大令同
时虎丘地在江左当是长史书二王帖辞耳
崔子玉书云数附书知闻以解其忧唐人书也字亦非
汉
尚书宣示钟书真迹本在王丞相导家导过江时藏衣
绝此卷章草芝白一帖差近古亦疑先贤摹放也前知
汝殊愁以下五帖米云皆张长史书信然但帖中有云
数往虎丘祖希时面祖希张玄之字也玄之与大令同
时虎丘地在江左当是长史书二王帖辞耳
崔子玉书云数附书知闻以解其忧唐人书也字亦非
汉
尚书宣示钟书真迹本在王丞相导家导过江时藏衣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b 页 WYG0850-0305b.png
带中以遗逸少逸少以遗王脩脩死其母以脩平日所
宝并入棺真迹遂绝此本右军所临者
白骑遂帖乃王大令临唐开元中在滑台人家并逸少
临宣示帖藏之故误录在钟部长风帖乃逸少早年书
殊未变钟体故亦误寘此长风范母子等语二王帖间
多有米云齐梁人书非也
皇象文武帖盖写汉东观校书郎中高彪送幽州督军
御史弟五永箴耳结字亦古史本云吕尚七十此云师
宝并入棺真迹遂绝此本右军所临者
白骑遂帖乃王大令临唐开元中在滑台人家并逸少
临宣示帖藏之故误录在钟部长风帖乃逸少早年书
殊未变钟体故亦误寘此长风范母子等语二王帖间
多有米云齐梁人书非也
皇象文武帖盖写汉东观校书郎中高彪送幽州督军
御史弟五永箴耳结字亦古史本云吕尚七十此云师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a 页 WYG0850-0305c.png
尚七十史本云明其果毅此云昭其果毅盖作史者避
晋讳当以此为是五将三门下当云地有九变丘陵山
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无曰已能
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
谓无人莫识已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后无
所观先公高节永越可遵佩藏斯戒以厉终身时蔡邕
辈并赋诗送永独彪作此箴邕等甚美之以为莫尚也
全章见东汉书此段轶之象书人间殊少惟建业有吴
晋讳当以此为是五将三门下当云地有九变丘陵山
川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无曰已能
务在求贤淮阴之勇广野是尊勿谓时险不正其身勿
谓无人莫识已真忘富遗贵福禄乃存枉道依合后无
所观先公高节永越可遵佩藏斯戒以厉终身时蔡邕
辈并赋诗送永独彪作此箴邕等甚美之以为莫尚也
全章见东汉书此段轶之象书人间殊少惟建业有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b 页 WYG0850-0305d.png
时天发神谶碑若篆若隶字势雄伟相传乃象书也张
怀瓘目以沈著痛快真得其笔势云皇象后章草一表
盖唐人伪作其体正与世传曹植书鹞雀赋同皆非真
迹至若孙皓上晋武表亦章草书字画高古与此有间
矣王小令此年帖本唐人所畜与二钟虞松三帖为一
□珉帖末云辅国司马君笔势婉雅与此有间矣此亦
无后五字
谢安后一帖传摹远真米以为伪者盖以惶恐再拜当
怀瓘目以沈著痛快真得其笔势云皇象后章草一表
盖唐人伪作其体正与世传曹植书鹞雀赋同皆非真
迹至若孙皓上晋武表亦章草书字画高古与此有间
矣王小令此年帖本唐人所畜与二钟虞松三帖为一
□珉帖末云辅国司马君笔势婉雅与此有间矣此亦
无后五字
谢安后一帖传摹远真米以为伪者盖以惶恐再拜当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a 页 WYG0850-0306a.png
时罕用然施于尊老或有之陶华阳真诰中有帖云许
玄惶恐再拜正晋世体也
王世将二十四帖与第一卷数朝等伪帖字势无异惟
后两表极古信能传钟氏笔意而右军学之也表中有
云顿乏勿勿按颜氏家训云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
如此莫原其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阙耳说文勿者
州里所建之旗盖以趋民事故悤遽者称勿勿仆谓颜
氏以说文證此字为长而今世流俗又妄于勿勿字中
玄惶恐再拜正晋世体也
王世将二十四帖与第一卷数朝等伪帖字势无异惟
后两表极古信能传钟氏笔意而右军学之也表中有
云顿乏勿勿按颜氏家训云世中书翰多称勿勿相承
如此莫原其由或有妄言此忽忽之残阙耳说文勿者
州里所建之旗盖以趋民事故悤遽者称勿勿仆谓颜
氏以说文證此字为长而今世流俗又妄于勿勿字中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b 页 WYG0850-0306b.png
斜益一点读为悤字弥失真矣按祭义云勿勿诸其欲
其飨之也注勿勿犹勉勉也悫爱之貌杜牧之诗浮生
长勿勿是知勿勿出于祭义唐人诗中用之不特称于
书翰耳
第三晋宋齐人书
庾亮书云奉告书箱先为媞子作案江淮之间谓母曰
媞此云媞子未知目何戚也(尔疋云媞/媞安也)
庾翼帖称故吏从事中郎按翼尝为陶侃太尉府从事
其飨之也注勿勿犹勉勉也悫爱之貌杜牧之诗浮生
长勿勿是知勿勿出于祭义唐人诗中用之不特称于
书翰耳
第三晋宋齐人书
庾亮书云奉告书箱先为媞子作案江淮之间谓母曰
媞此云媞子未知目何戚也(尔疋云媞/媞安也)
庾翼帖称故吏从事中郎按翼尝为陶侃太尉府从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8a 页 WYG0850-0306c.png
中郎此当是与侃启也
杜预十一月二十四日帖云道远书问又简间得来况
非当时尺牍中语或是江左人书不特亲故帖伪也亲
故末云数附书信以慰吾心亦近世流俗语耳
晋刘超为人慎密自以书类元帝不敢与外书此帖不
应尚传又字势与元帝大别其伪甚矣谢庄首终仕宋
而题曰晋大误王著叙王坦之书列于逸少诸子间意
以名皆从之殊不知坦之乃述子自太原王耳非琅邪
杜预十一月二十四日帖云道远书问又简间得来况
非当时尺牍中语或是江左人书不特亲故帖伪也亲
故末云数附书信以慰吾心亦近世流俗语耳
晋刘超为人慎密自以书类元帝不敢与外书此帖不
应尚传又字势与元帝大别其伪甚矣谢庄首终仕宋
而题曰晋大误王著叙王坦之书列于逸少诸子间意
以名皆从之殊不知坦之乃述子自太原王耳非琅邪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8b 页 WYG0850-0306d.png
族也非通古甚那至尔(川本去此七字意/非字下有不字)
刘瑰之乃东晋时善八分者大令既不肯书太极殿榜
谢安石遂令瑰之以八分题之今此草帖非真与王廙
二十四日帖无异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皆真帖逸
少七子上四人与子敬书具传惟玄之肃之遗迹未见
馀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是善学逸少书者犹颜延年
对宋文帝论其诸子自谓竣得臣笔测得臣文㚟得臣
义跃得臣酒书亦犹是也仆今以拟王氏诸子则逸少
刘瑰之乃东晋时善八分者大令既不肯书太极殿榜
谢安石遂令瑰之以八分题之今此草帖非真与王廙
二十四日帖无异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皆真帖逸
少七子上四人与子敬书具传惟玄之肃之遗迹未见
馀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是善学逸少书者犹颜延年
对宋文帝论其诸子自谓竣得臣笔测得臣文㚟得臣
义跃得臣酒书亦犹是也仆今以拟王氏诸子则逸少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9a 页 WYG0850-0307a.png
之书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
貌献之得其源然而大令之书特知名而与逸少方驾
者盖能本父之书意所循者大故也真行则法钟草圣
则师张二家之法逸少所自出从而效之所以特高于
诸王犹鲁堂诸子由赐商偃皆以儒称卒之得其传者
子渊而已
索靖七月二十六日帖本七纸晋王平南廙每宝玩之
值永嘉乱乃四叠缀衣中以度江唐蒲州桑泉令豆卢
貌献之得其源然而大令之书特知名而与逸少方驾
者盖能本父之书意所循者大故也真行则法钟草圣
则师张二家之法逸少所自出从而效之所以特高于
诸王犹鲁堂诸子由赐商偃皆以儒称卒之得其传者
子渊而已
索靖七月二十六日帖本七纸晋王平南廙每宝玩之
值永嘉乱乃四叠缀衣中以度江唐蒲州桑泉令豆卢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9b 页 WYG0850-0307b.png
器得之叠迹犹存今所录惟一纸耳摹传失真无复意
象
纪瞻帖中有云贫家无以将意所谓物微意全也观此
语不待见笔迹可判其伪矣山涛启事与李怀琳所撰
七贤书中涛书自相戈盾但此启事文是而书非七贤
帖中笔语皆妄也
此卷伪帖甚众如庾翼后一帖与沈嘉王循司马攸刘
穆之王劭王廞张翼陆云羊欣卞壸谢发与前杜预一
象
纪瞻帖中有云贫家无以将意所谓物微意全也观此
语不待见笔迹可判其伪矣山涛启事与李怀琳所撰
七贤书中涛书自相戈盾但此启事文是而书非七贤
帖中笔语皆妄也
此卷伪帖甚众如庾翼后一帖与沈嘉王循司马攸刘
穆之王劭王廞张翼陆云羊欣卞壸谢发与前杜预一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0a 页 WYG0850-0307c.png
帖及刘超刘瑰之纪瞻山涛等帖皆一体伪作
孔琳之帖有恨恨脚中转剧近明散未觉益十二字偏
小盖行侧注字摹帖者妄以入行耳当依本为胜
王僧虔两启皆佳结字与拟王琰乞江郢所统郡启同
书声信不虚得
第四梁陈唐人书
齐豫章王嶷孙确子范之子在梁位司徒右长史此云
征南将军不知何据恐是梁邵陵王纶之子确也其书
孔琳之帖有恨恨脚中转剧近明散未觉益十二字偏
小盖行侧注字摹帖者妄以入行耳当依本为胜
王僧虔两启皆佳结字与拟王琰乞江郢所统郡启同
书声信不虚得
第四梁陈唐人书
齐豫章王嶷孙确子范之子在梁位司徒右长史此云
征南将军不知何据恐是梁邵陵王纶之子确也其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0b 页 WYG0850-0307d.png
孝经一章亦近世伪体非江左书阮研帖亦然
萧子云有章草史孝山出师颂一章甚古雅与此卷正
书列子远矣纸中王濛笔下徐偃信笃论也
陈逵者晋西中郎将也此云陈朝陈逵书误矣
褚河南潭府帖末云舅遂良报薛八侍中前外舅张知
常以为河南谪潭时无有薛姓为侍中者仆尝考之信
然按遂良以高宗永徽六年贬潭州都督前此上至神
尧时为侍中者裴矩齐王元吉杜如晦王圭魏元成杨
萧子云有章草史孝山出师颂一章甚古雅与此卷正
书列子远矣纸中王濛笔下徐偃信笃论也
陈逵者晋西中郎将也此云陈朝陈逵书误矣
褚河南潭府帖末云舅遂良报薛八侍中前外舅张知
常以为河南谪潭时无有薛姓为侍中者仆尝考之信
然按遂良以高宗永徽六年贬潭州都督前此上至神
尧时为侍中者裴矩齐王元吉杜如晦王圭魏元成杨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1a 页 WYG0850-0308a.png
师道刘洎张行成高季辅宇文节韩瑗凡十一人未有
薛姓者至仪凤中薛元超始作相既在遂良后又不作
侍中当时在外镇未有兼此官者及观字势亦敩褚作
妩媚态其伪必矣后家侄至一帖乃真河南得意书翩
翩有逸敬体以前帖视之犹蓬葭倚瑶林也
山河帖乃褚河南所书枯树赋中钞出耳此庾子山作
而褚书之后褚遂良述四字后人妄益
虞永兴大运帖欧阳率更比年帖皆集二公碑中字为
薛姓者至仪凤中薛元超始作相既在遂良后又不作
侍中当时在外镇未有兼此官者及观字势亦敩褚作
妩媚态其伪必矣后家侄至一帖乃真河南得意书翩
翩有逸敬体以前帖视之犹蓬葭倚瑶林也
山河帖乃褚河南所书枯树赋中钞出耳此庾子山作
而褚书之后褚遂良述四字后人妄益
虞永兴大运帖欧阳率更比年帖皆集二公碑中字为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1b 页 WYG0850-0308b.png
之
柳少师与弟帖末云诚悬呈人多疑之以颜籀注汉书
丞相衡传云字以表德岂人所自称柳不当称字然尝
观逸少敬谢帖自云王逸少白庐山远公集卢循与远
书自云范阳卢子先叩头则古人称字盖或有之
陆柬之帖云近得告为慰上下无恙不得吴兴近问悬
心得药书散势耿耿尝也殊不类唐人语当是临晋宋
人帖不尔效其语作此耳
柳少师与弟帖末云诚悬呈人多疑之以颜籀注汉书
丞相衡传云字以表德岂人所自称柳不当称字然尝
观逸少敬谢帖自云王逸少白庐山远公集卢循与远
书自云范阳卢子先叩头则古人称字盖或有之
陆柬之帖云近得告为慰上下无恙不得吴兴近问悬
心得药书散势耿耿尝也殊不类唐人语当是临晋宋
人帖不尔效其语作此耳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2a 页 WYG0850-0308c.png
薄绍之宋世为丹阳尹书与羊欣齐名时号羊薄此卷
目为唐人谬甚矣
第五杂帖
自苍颉至程邈书皆伪史籀书传此者岐鼓耳今此书
云扬州裴易德系字殊无三代体与其辞皆唐人笔也
李斯书米云不知何人书仆按其文云田畴耕耨为政
期月而致法令使父子为邹鲁乃李阳冰篆王密所撰
明州刺史河东裴公纪德碣中字也其碑略云惊逋复
目为唐人谬甚矣
第五杂帖
自苍颉至程邈书皆伪史籀书传此者岐鼓耳今此书
云扬州裴易德系字殊无三代体与其辞皆唐人笔也
李斯书米云不知何人书仆按其文云田畴耕耨为政
期月而致法令使父子为邹鲁乃李阳冰篆王密所撰
明州刺史河东裴公纪德碣中字也其碑略云惊逋复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2b 页 WYG0850-0308d.png
田畴辟教以耕耨故为政可期月而致宽之则法令非
行公之化夷俗为邹鲁使父子长幼各得其宜此帖乃
摹田畴等十八字为斯书与碑中篆无铢黍差而米云
不知何人书盖未尝见此碑耳
程邈在秦云阳狱作隶字乃今汉碑中字是也有此隶
方生今正书不应邈巳作之
宋儋唐明皇帝时人学钟书但作侧戾殊失大势王著
录此书不知乃唐士意为远古人故与斯邈并列其误
行公之化夷俗为邹鲁使父子长幼各得其宜此帖乃
摹田畴等十八字为斯书与碑中篆无铢黍差而米云
不知何人书盖未尝见此碑耳
程邈在秦云阳狱作隶字乃今汉碑中字是也有此隶
方生今正书不应邈巳作之
宋儋唐明皇帝时人学钟书但作侧戾殊失大势王著
录此书不知乃唐士意为远古人故与斯邈并列其误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3a 页 WYG0850-0309a.png
至此儋有嵩山圭禅师等碑传于世字亦不甚工
卫夫人帖盖唐初李怀琳作事见窦暨述书赋如续帖
中嵇康绝交书世传七贤帖皆怀琳伪迹也此与师帖
尤疏谬按梁萧子云答武帝敕云臣昔不能拔赏随时
所贵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
传欲作论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许年始见敕
旨论书一卷商略笔状洞彻字体始变子敬全范元常
逮尔巳来自觉功进此伪帖云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钟
卫夫人帖盖唐初李怀琳作事见窦暨述书赋如续帖
中嵇康绝交书世传七贤帖皆怀琳伪迹也此与师帖
尤疏谬按梁萧子云答武帝敕云臣昔不能拔赏随时
所贵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
传欲作论草隶法言不尽意遂不能成十许年始见敕
旨论书一卷商略笔状洞彻字体始变子敬全范元常
逮尔巳来自觉功进此伪帖云但卫随世所学规摹钟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3b 页 WYG0850-0309b.png
繇遂历多载年二十著诗论草隶又云笔势洞精字体
遒媚皆窃取子云启中语欲小改之遂失其句读今世
高识岂无何不悟此又卫夫人乃晋李距妻李充母名
铄字茂猗既与师书自当著名不但称夫族及姓也以
数事考之其伪不疑又前辈论此帖以其敇字从力馆
从舍为伪未中其病盖自二王以来讹字甚多陈为阵
策为筴皆二王辈自制不可据此定真伪也
隋诏书中敬字缺其波盖淳化中摹此书时特省去避
遒媚皆窃取子云启中语欲小改之遂失其句读今世
高识岂无何不悟此又卫夫人乃晋李距妻李充母名
铄字茂猗既与师书自当著名不但称夫族及姓也以
数事考之其伪不疑又前辈论此帖以其敇字从力馆
从舍为伪未中其病盖自二王以来讹字甚多陈为阵
策为筴皆二王辈自制不可据此定真伪也
隋诏书中敬字缺其波盖淳化中摹此书时特省去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4a 页 WYG0850-0309c.png
讳耳或指此目为伪帖非也梁武帝书评乃命袁昂作
者其答启云奉敕遣臣评古今书臣愚短岂敢辄量江
海但天旨诿臣斟酌是非谨品字法如前此云梁武评
书误矣袁昂不以书名而评裁诸家曲尽笔势然论者
以其评张芝书云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则欲仙而已
至况薄绍之书乃云如仙人啸树则真仙也为比拟失
伦此亦一病也写此者字法局束天然太少疑非智果
书果号得右军骨借誉浮其实亦不至尔
者其答启云奉敕遣臣评古今书臣愚短岂敢辄量江
海但天旨诿臣斟酌是非谨品字法如前此云梁武评
书误矣袁昂不以书名而评裁诸家曲尽笔势然论者
以其评张芝书云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则欲仙而已
至况薄绍之书乃云如仙人啸树则真仙也为比拟失
伦此亦一病也写此者字法局束天然太少疑非智果
书果号得右军骨借誉浮其实亦不至尔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4b 页 WYG0850-0309d.png
何氏书若云何人耳或以为何姓非也米以二帖为欧
阳率更书良是
敬祖鄱阳二帖大令部中已有此重出耳敬祖王导子
武冈侯协也与大令不同时恐非其书
孤不度德量力与亮白董卓以来二帖皆诸葛传中与
昭烈问答语有一段自孙权据有江东以下与此文相
接误寘第十卷王大令部中皆章草书虽字画大小微
异而笔势若一大是全写亮传首语此文虽出亮言亦
阳率更书良是
敬祖鄱阳二帖大令部中已有此重出耳敬祖王导子
武冈侯协也与大令不同时恐非其书
孤不度德量力与亮白董卓以来二帖皆诸葛传中与
昭烈问答语有一段自孙权据有江东以下与此文相
接误寘第十卷王大令部中皆章草书虽字画大小微
异而笔势若一大是全写亮传首语此文虽出亮言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5a 页 WYG0850-0310a.png
史家润色之又中云亮曰亦史家所记米遂谓亮书差
千里矣仆谓此帖当是逸少书盖与此公章草豹奴帖
笔法同
移屋有意适閒旷二帖真羊中散书与唐薛邕家所蓄
笔精帖字势同与法帖本部中三月六日帖殊不类彼
六日帖乃伪也笔精帖真羊公得意书或以为逸少则
过矣
法帖刋误下
千里矣仆谓此帖当是逸少书盖与此公章草豹奴帖
笔法同
移屋有意适閒旷二帖真羊中散书与唐薛邕家所蓄
笔精帖字势同与法帖本部中三月六日帖殊不类彼
六日帖乃伪也笔精帖真羊公得意书或以为逸少则
过矣
法帖刋误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5b 页 WYG0850-0310b.png
第六王会稽书上
自适得书至慰驰疏(或作/竦)耳中间诸帖除穆松及秋中
二帖差似逸少书馀并近世不工书者伪作耳非特笔
无晋韵又宅上静眠过此如命等乃今流俗语不待观
笔迹已可辩之
酸感至比加(一作/和)下及宰相并啖豆鼠伏想㛐等亦伪
作盖以逸少别帖垂三十年比加下㿃等语厕其间或
云宰相安和帖乃郗愔书谓宰相者简文作相王时也
自适得书至慰驰疏(或作/竦)耳中间诸帖除穆松及秋中
二帖差似逸少书馀并近世不工书者伪作耳非特笔
无晋韵又宅上静眠过此如命等乃今流俗语不待观
笔迹已可辩之
酸感至比加(一作/和)下及宰相并啖豆鼠伏想㛐等亦伪
作盖以逸少别帖垂三十年比加下㿃等语厕其间或
云宰相安和帖乃郗愔书谓宰相者简文作相王时也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6a 页 WYG0850-0310c.png
殷生者殷浩也然此或是书郗愔帖语耳而结字实近
世人伪作愔书自与逸少早年抗衡而此帖了无晋韵
其非审矣
鲤鱼帖敬字行成帖殷字皆缺语在第五章夫人及蔡
家二帖亦后人依放贾曾送张说赴朔方序中云备官
而行成旅比从下云有诏具寮爰开祖宴且申后命宠
以蕃锡此卷有此文自行字上祖字下皆亡之而作草
书多不缀属当是集逸少书写此序耳先辈以为张说
世人伪作愔书自与逸少早年抗衡而此帖了无晋韵
其非审矣
鲤鱼帖敬字行成帖殷字皆缺语在第五章夫人及蔡
家二帖亦后人依放贾曾送张说赴朔方序中云备官
而行成旅比从下云有诏具寮爰开祖宴且申后命宠
以蕃锡此卷有此文自行字上祖字下皆亡之而作草
书多不缀属当是集逸少书写此序耳先辈以为张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6b 页 WYG0850-0310d.png
送贾至文非也米亦以自是月下为伪殊不知自行成
下已伪盖此帖失其首尾而米未尝考贾会文也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帖末云遇信悤遽万不一陈字既
甚恶而笔语乃尔非逸少书无疑吾昨得一日一起帖
米以为张长史书有之但米论书多以草字差大者为
非二王书一概求之理恐未竟
追寻帖米以为大令书非也字势圜𦂳既非献之体而
中云吾老矣馀愿未尽惟在子辈耳案大令寿四十三
下已伪盖此帖失其首尾而米未尝考贾会文也
阔别稍久眷与时长帖末云遇信悤遽万不一陈字既
甚恶而笔语乃尔非逸少书无疑吾昨得一日一起帖
米以为张长史书有之但米论书多以草字差大者为
非二王书一概求之理恐未竟
追寻帖米以为大令书非也字势圜𦂳既非献之体而
中云吾老矣馀愿未尽惟在子辈耳案大令寿四十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7a 页 WYG0850-0311a.png
初无后嗣与此不合又法书要录逸少帖内有此语固
宜在此卷
二十日以下二帖结体虽疏词笔皆有王氏风气殆是
唐人纵笔临放非摹拓也
不得临川问帖亦非逸少书庾子嵩非同时人也
朱处仁帖在十七帖间其中有云往得其书信遂不取
答谓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耳而世俗遂误
读为往得其书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自连下语非
宜在此卷
二十日以下二帖结体虽疏词笔皆有王氏风气殆是
唐人纵笔临放非摹拓也
不得临川问帖亦非逸少书庾子嵩非同时人也
朱处仁帖在十七帖间其中有云往得其书信遂不取
答谓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耳而世俗遂误
读为往得其书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自连下语非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7b 页 WYG0850-0311b.png
若今之所谓书信也第一篇晋武帖中已详辩之
第七王会稽书中
得都下九日帖中云蔡公者蔡谟也仁祖者谢尚也晋
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公破姚襄至洛故此云久当至
洛是时将以谢尚镇司州以病止故此云得仁祖二十
六日问疾更委笃与陶榖家所畜逸少破羌帖中所书
事正同其帖云知虞帅云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
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
第七王会稽书中
得都下九日帖中云蔡公者蔡谟也仁祖者谢尚也晋
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公破姚襄至洛故此云久当至
洛是时将以谢尚镇司州以病止故此云得仁祖二十
六日问疾更委笃与陶榖家所畜逸少破羌帖中所书
事正同其帖云知虞帅云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
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8a 页 WYG0850-0311c.png
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知仁祖小差
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
书示君仆尝跋之云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
襄于伊水遂至洛时将以谢尚镇之属病不行所云桓
公摧破羌贼及仁祖小差正当时事也是时逸少去会
稽内史巳岁馀方遁迹山水间宜不复以世务经怀而
此书乃叹宣武之威略悲旧都之始平忧国嗟时志犹
不息惜其一愤远引使才猷约结弗光于世独区区遗
此慰可言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故须后问为定今以
书示君仆尝跋之云晋穆帝永和十二年秋桓温破姚
襄于伊水遂至洛时将以谢尚镇之属病不行所云桓
公摧破羌贼及仁祖小差正当时事也是时逸少去会
稽内史巳岁馀方遁迹山水间宜不复以世务经怀而
此书乃叹宣武之威略悲旧都之始平忧国嗟时志犹
不息惜其一愤远引使才猷约结弗光于世独区区遗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8b 页 WYG0850-0311d.png
翰见宝后人览之深为兴叹此帖草法极工惜不载法
帖间故附见此条
与足下意政同政当作正盖逸少祖尚书郎名正故王
氏作书正月或作初月或作一月他正字皆以政代之
后人相承敩之非也
自初月二日至前从洛帖皆伪如初月有云羲之呈耳
愿知心素致使如然也愿足下莫见责乃俗人伪作弟
恐是著书观其所补永禅师千字格韵与此正同
帖间故附见此条
与足下意政同政当作正盖逸少祖尚书郎名正故王
氏作书正月或作初月或作一月他正字皆以政代之
后人相承敩之非也
自初月二日至前从洛帖皆伪如初月有云羲之呈耳
愿知心素致使如然也愿足下莫见责乃俗人伪作弟
恐是著书观其所补永禅师千字格韵与此正同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9a 页 WYG0850-0312a.png
十月七日帖米以为集成予谓昨见君帖亦然盖二帖
字意皆不相属而十月帖颇取十七帖中足慰前可令
必达以副此志远想慨然等帖中语厕其间如云足下
尚停数日得告承长平未佳足下大小佳也知比得丹
阳书热日更甚期已至旦反想至七帖皆后人依放中
有云不易可得过夏知有患者早乘凉行皆非当时人
语承足下还来一帖不论可见其伪
荀侯帖云安好音信明公还得归洛也词笔皆如初月
字意皆不相属而十月帖颇取十七帖中足慰前可令
必达以副此志远想慨然等帖中语厕其间如云足下
尚停数日得告承长平未佳足下大小佳也知比得丹
阳书热日更甚期已至旦反想至七帖皆后人依放中
有云不易可得过夏知有患者早乘凉行皆非当时人
语承足下还来一帖不论可见其伪
荀侯帖云安好音信明公还得归洛也词笔皆如初月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19b 页 WYG0850-0312b.png
帖(刘次庄释云安好音/信那可遇得归洛也)
深以自慰晚复毒热二帖唐文皇所临者羲之白耳帖
不论可见其伪
仆近脩小园子殊佳帖米以为子敬书仆谓处动静以
下方是子敬笔前两行乃唐人书字势帖语与后迥殊
第八王会稽书下
羲之死罪小大悉佳帖书殊恶末云因缘不多亦近代
所为耳
深以自慰晚复毒热二帖唐文皇所临者羲之白耳帖
不论可见其伪
仆近脩小园子殊佳帖米以为子敬书仆谓处动静以
下方是子敬笔前两行乃唐人书字势帖语与后迥殊
第八王会稽书下
羲之死罪小大悉佳帖书殊恶末云因缘不多亦近代
所为耳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0a 页 WYG0850-0312c.png
足下各如常亦唐人作比初月帖差胜中云淡闷干呕
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
乾非也据此当亦非今人所作
阔转久帖末云卒未近缘如何非晋士语阮公故尔一
帖非逸少书
蒸湿帖米云大令代父书非也盖结字殊不同词亦异
晋体
修龄王胡之也重熙郗昙也安西庾翼也其云一昨得
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
乾非也据此当亦非今人所作
阔转久帖末云卒未近缘如何非晋士语阮公故尔一
帖非逸少书
蒸湿帖米云大令代父书非也盖结字殊不同词亦异
晋体
修龄王胡之也重熙郗昙也安西庾翼也其云一昨得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0b 页 WYG0850-0312d.png
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说故不复付送让都督表亦
复常言耳按翼之镇荆州以石虎衰暴娄表请北伐康
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孙绰辈亦致书谏之则逸少所
见之表殆亦论北伐事也翼之此举朝论弗以为然故
逸少以为常言及闻其迁襄阳乃云稚恭遂进镇东西
齐举想尅定有期也则始虽同群议而终以为当犹赵
充国之计罕羌初是之者十三中十五最后十八有诏
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无足怪也然翼有志无年徒
复常言耳按翼之镇荆州以石虎衰暴娄表请北伐康
帝及朝士皆遣使譬止孙绰辈亦致书谏之则逸少所
见之表殆亦论北伐事也翼之此举朝论弗以为然故
逸少以为常言及闻其迁襄阳乃云稚恭遂进镇东西
齐举想尅定有期也则始虽同群议而终以为当犹赵
充国之计罕羌初是之者十三中十五最后十八有诏
诘前言不便者皆顿首服无足怪也然翼有志无年徒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1a 页 WYG0850-0313a.png
奋十倍之气而蔑一统之功此志士所嗟慨者逸少所
书进镇帖唐张彦远载于书录今闻在王仲脩家
月半帖虽晋人语字不合作盖后人写二王尺牍中语
耳
此郡帖米谓与王述书非也逸少与蓝田方隙而为属
郡既检察苛急主者疲于课对正救过不暇岂复尺牍
间自彰其逋滞哉此帖官本传摹甚失真如以就劳为
能劳小却为小都皆转失草法也
书进镇帖唐张彦远载于书录今闻在王仲脩家
月半帖虽晋人语字不合作盖后人写二王尺牍中语
耳
此郡帖米谓与王述书非也逸少与蓝田方隙而为属
郡既检察苛急主者疲于课对正救过不暇岂复尺牍
间自彰其逋滞哉此帖官本传摹甚失真如以就劳为
能劳小却为小都皆转失草法也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1b 页 WYG0850-0313b.png
适欲遣书帖非逸少书
逸少十七帖本唐贞观御府中书张彦远云王草书中
烜赫著名帖也仆谓当时书卷首帖有十七日字故诸
帖总谓之十七耳非帖数也本二十七条今官法帖有
其十五散寘逸少书三卷中又续法帖有五而邛竹杖
丝布衣汉讲堂诸葛颙天鼠膏四果种虞安吉七条不
载当是亡轶而世有完卷者传摹殊精非此比也此卷
有帖云周益州送此邛竹杖卿尊长或须今送仆按十
逸少十七帖本唐贞观御府中书张彦远云王草书中
烜赫著名帖也仆谓当时书卷首帖有十七日字故诸
帖总谓之十七耳非帖数也本二十七条今官法帖有
其十五散寘逸少书三卷中又续法帖有五而邛竹杖
丝布衣汉讲堂诸葛颙天鼠膏四果种虞安吉七条不
载当是亡轶而世有完卷者传摹殊精非此比也此卷
有帖云周益州送此邛竹杖卿尊长或须今送仆按十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2a 页 WYG0850-0313c.png
七帖有云去夏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
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以前帖观之即知此
帖盖与周益州矣自昔相传十七帖乃逸少与蜀太守
者未必尽然然其中问蜀事为多是亦应皆与周益州
书也但来禽一帖则或以为与桓温而已本朝僧邦者
有寄李昌武翰林诗云来禽简寄桓宣武不知何据按
此帖有云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
也逸少视桓公位殊辽绝与书不当尔耳然当时真长
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至以前帖观之即知此
帖盖与周益州矣自昔相传十七帖乃逸少与蜀太守
者未必尽然然其中问蜀事为多是亦应皆与周益州
书也但来禽一帖则或以为与桓温而已本朝僧邦者
有寄李昌武翰林诗云来禽简寄桓宣武不知何据按
此帖有云今在田里惟以此为事足下致此子者大惠
也逸少视桓公位殊辽绝与书不当尔耳然当时真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2b 页 WYG0850-0313d.png
子猷辈犹嫚侮桓公彼亦能容逸少作书若交友盖无
足怪温飞卿诗云画图惊畏兽书帖得来禽此帖垂宝
非一世也
第九王大令书上
此卷王大令部伪者最少相过无复日借匪献之韵自
可赏
鹅还慰姊意帖鹅者王氏子姓之小字耳犹袁羊顾虎
之类或以此鹅即逸少所爱之鹅甚可鄙笑二十九日
足怪温飞卿诗云画图惊畏兽书帖得来禽此帖垂宝
非一世也
第九王大令书上
此卷王大令部伪者最少相过无复日借匪献之韵自
可赏
鹅还慰姊意帖鹅者王氏子姓之小字耳犹袁羊顾虎
之类或以此鹅即逸少所爱之鹅甚可鄙笑二十九日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3a 页 WYG0850-0314a.png
帖云昨遂不奉恨深此近世人语非子敬书静息帖云
赖消息内外极生冷内外二字本行旁注故字差小而
昧者摹填著行中非也当依本为胜诸帖中此例甚多
如十七帖中远想慨然孔琳之帖恨恨脚中转剧等字
本皆侧注后人摹以入行虽失格体犹于理未害至于
读兰亭叙者以不知老之将至旁一僧字为逸少作曾
字之误借使摹入行中则害理矣案古兰亭叙本二十
八行至第十四行间特阔者盖接纸处而不与知字适
赖消息内外极生冷内外二字本行旁注故字差小而
昧者摹填著行中非也当依本为胜诸帖中此例甚多
如十七帖中远想慨然孔琳之帖恨恨脚中转剧等字
本皆侧注后人摹以入行虽失格体犹于理未害至于
读兰亭叙者以不知老之将至旁一僧字为逸少作曾
字之误借使摹入行中则害理矣案古兰亭叙本二十
八行至第十四行间特阔者盖接纸处而不与知字适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3b 页 WYG0850-0314b.png
在此行之末梁舍人徐僧权于其旁著名当时谓之押
缝梁御府中法书率如此而此帖僧字下亡其权字近
世人殊不知此乃云僧者曾之误因读为曾不知老之
将至非也又案晋史逸少本传及书录第十卷皆载此
叙但云不知老之将至而无曾字益可是正乃知善摹
帖者勿问其黵灭注缺横斜细大一放其本而不小异
乃不失真矣今法帖多妄更易之至以注字入行大小
既殊体不缀属后人不晓从而效之一行之中洪纤顿
缝梁御府中法书率如此而此帖僧字下亡其权字近
世人殊不知此乃云僧者曾之误因读为曾不知老之
将至非也又案晋史逸少本传及书录第十卷皆载此
叙但云不知老之将至而无曾字益可是正乃知善摹
帖者勿问其黵灭注缺横斜细大一放其本而不小异
乃不失真矣今法帖多妄更易之至以注字入行大小
既殊体不缀属后人不晓从而效之一行之中洪纤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4a 页 WYG0850-0314c.png
异号子母体如第五卷近世伪作释智果书是也每一
观之使人深慨
静息帖云礜石深是可疑事兄憙患散辄发痈散者寒
食散之类散中盖用礜石是性极热有毒故云深可疑
也刘表在荆州与王粲登障山见一冈不生百草粲曰
此必古冢其人在世服生礜石热蒸出外故草木焦灭
凿看果墓礜石满茔又今洛水冬月不冰古人谓之温
洛下亦有礜石今取此石置瓮水中水亦不冰又鹳伏
观之使人深慨
静息帖云礜石深是可疑事兄憙患散辄发痈散者寒
食散之类散中盖用礜石是性极热有毒故云深可疑
也刘表在荆州与王粲登障山见一冈不生百草粲曰
此必古冢其人在世服生礜石热蒸出外故草木焦灭
凿看果墓礜石满茔又今洛水冬月不冰古人谓之温
洛下亦有礜石今取此石置瓮水中水亦不冰又鹳伏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4b 页 WYG0850-0314d.png
卵以助暖气其烈酷如此固不宜饵服子敬之语实然
聊附于此
授衣帖历世所传自为一卷法帖中亡其帖尾政在此
耳下当云当今可复使不万全不愿其以多算难易得
之便自可令不为因累耳比者忉怛当不可言当不可
言献之死罪法帖无此四十三字叉其间多有燥笔及
鱼食处而官帖不复依本其失多矣
奉对帖云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反
聊附于此
授衣帖历世所传自为一卷法帖中亡其帖尾政在此
耳下当云当今可复使不万全不愿其以多算难易得
之便自可令不为因累耳比者忉怛当不可言当不可
言献之死罪法帖无此四十三字叉其间多有燥笔及
鱼食处而官帖不复依本其失多矣
奉对帖云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反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5a 页 WYG0850-0315a.png
至此当是与郗家帖也案子敬病笃请道士上章法应
首过子敬曰不忆馀事惟省与郗家离婚子敬前室郗
昙女也郗氏自太尉鉴后为江左名族其姓读如絺绣
之絺而世人以俗书郗字作郤因读为却诜之却非也
却诜乃春秋晋大夫却縠郗鉴乃汉御史大夫郗虑之
后姓原既异音读迥殊后世因俗书相乱郗却二姓遂
不复辩亦近代氏族及小学二家之学不讲故也陆鲁
望博古矣其诗有云一段清香染郤郎亦误读也今因
首过子敬曰不忆馀事惟省与郗家离婚子敬前室郗
昙女也郗氏自太尉鉴后为江左名族其姓读如絺绣
之絺而世人以俗书郗字作郤因读为却诜之却非也
却诜乃春秋晋大夫却縠郗鉴乃汉御史大夫郗虑之
后姓原既异音读迥殊后世因俗书相乱郗却二姓遂
不复辩亦近代氏族及小学二家之学不讲故也陆鲁
望博古矣其诗有云一段清香染郤郎亦误读也今因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5b 页 WYG0850-0315b.png
郗氏帖聊尔及之以纠俗缪
梁中书郎虞和表云逸少为会稽子敬为吴兴故三吴
之地偏多遗迹又是暮年遒美之时今此卷中亦时有
吴兴帖然大令帖传于世佳者尚多如乞假表庾公帖
周姊帖洛神赋刘氏所藏十二字等帖官帖中皆遗之
仆顷以韵语题河南王氏所藏子敬帖云君家大令书
盈纸笔势翩翩趣多媚虽云沓拖如少年岂至拘挛同
饿𨽻会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风槩尤超诣太极璇题犹
梁中书郎虞和表云逸少为会稽子敬为吴兴故三吴
之地偏多遗迹又是暮年遒美之时今此卷中亦时有
吴兴帖然大令帖传于世佳者尚多如乞假表庾公帖
周姊帖洛神赋刘氏所藏十二字等帖官帖中皆遗之
仆顷以韵语题河南王氏所藏子敬帖云君家大令书
盈纸笔势翩翩趣多媚虽云沓拖如少年岂至拘挛同
饿𨽻会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风槩尤超诣太极璇题犹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6a 页 WYG0850-0315c.png
重书(谓不书太/极殿榜)一时凛凛标英气半袖精祴众争求数
幅新裙世尤贵当时亲遇得已难况复传今仅千岁龙
珠归浦剑还津此帖君藏真得地才披尺许目增明鸾
跂鸿惊欲飞逝硬黄响榻若传吾完碧摹刋愿垂世聊
尔以记大令书事漫附于此
玄度时来一帖米以为无名人作仆谓此真晋人语但
笔势疏缓多失落耳谓大令书则非盖中云仁祖欲请
为军司案献之以晋孝武太元十一年年四十三卒上
幅新裙世尤贵当时亲遇得已难况复传今仅千岁龙
珠归浦剑还津此帖君藏真得地才披尺许目增明鸾
跂鸿惊欲飞逝硬黄响榻若传吾完碧摹刋愿垂世聊
尔以记大令书事漫附于此
玄度时来一帖米以为无名人作仆谓此真晋人语但
笔势疏缓多失落耳谓大令书则非盖中云仁祖欲请
为军司案献之以晋孝武太元十一年年四十三卒上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6b 页 WYG0850-0315d.png
推谢尚于穆帝升平元年卒时献之方年十三请军司
又在升平前大令是时才十许岁安得巳作书论时事
殆是穆帝时他人书后玄度何来迟亦此类
薄泠益部二帖米以为欧率更书实然但米误以益部
字为益郎盖下接耆旧传字此帖盖借陈寿所著益部
耆旧传也
咏史诗郁郁涧底松数句乃集大令书
一月二十九日黄门帖亦王氏书而非大令也
又在升平前大令是时才十许岁安得巳作书论时事
殆是穆帝时他人书后玄度何来迟亦此类
薄泠益部二帖米以为欧率更书实然但米误以益部
字为益郎盖下接耆旧传字此帖盖借陈寿所著益部
耆旧传也
咏史诗郁郁涧底松数句乃集大令书
一月二十九日黄门帖亦王氏书而非大令也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7a 页 WYG0850-0316a.png
第十王大令书下
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帖米以为张长史书虽未必然要
非大令书也案此帖不至恶但纵任近俗无晋世清韵
真非大令书但殊不知亦写右军帖词耳张彦远右军
帖录有此语此卷亡其半其上略云汝决欲来下(张录/于来)
(下之字下有三十/九字续帖略同)上方大枋想汝不过数枋足人方足
(张录云人/力当粗足)不果尔可白吾当托桓江州助汝
续帖逸少部中有前段结字殊应规矩盖王氏子弟临
吾当托桓江州助汝帖米以为张长史书虽未必然要
非大令书也案此帖不至恶但纵任近俗无晋世清韵
真非大令书但殊不知亦写右军帖词耳张彦远右军
帖录有此语此卷亡其半其上略云汝决欲来下(张录/于来)
(下之字下有三十/九字续帖略同)上方大枋想汝不过数枋足人方足
(张录云人/力当粗足)不果尔可白吾当托桓江州助汝
续帖逸少部中有前段结字殊应规矩盖王氏子弟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7b 页 WYG0850-0316b.png
逸少书胜此远矣
疾不退至分张帖诸大草字语类江表人玄度何来亦
似逸少语其字皆张长史藏真辈伪作或自书二王帖
语耳与第二卷知汝殊愁及藏真长史部中诸帖一手
也豹奴桓嗣也王氏甥故二王帖中时及之如云豹奴
晚归家之类然此豹奴惟省一书帖亦后人依放
极热敬惟府君帖云来时几得问希此消息极闷闷又
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云云极济事耶又服油帖云不
疾不退至分张帖诸大草字语类江表人玄度何来亦
似逸少语其字皆张长史藏真辈伪作或自书二王帖
语耳与第二卷知汝殊愁及藏真长史部中诸帖一手
也豹奴桓嗣也王氏甥故二王帖中时及之如云豹奴
晚归家之类然此豹奴惟省一书帖亦后人依放
极热敬惟府君帖云来时几得问希此消息极闷闷又
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云云极济事耶又服油帖云不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8a 页 WYG0850-0316c.png
至绝艰辛也皆近世俗言字势亦不至佳非王氏帖明
甚(帖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耶)
七月二日献之白七字人伪作也下章草云孙权据有
江东以历三世亦蜀志中语与第五卷章草不可争锋
也语相接字虽大小异乃一人书语已见本章此段世
字阙中画盖唐人临摹时去之以避讳犹今集法帖时
殷敬二字多省其波也但东连吴会与用武之国连武
二字章草体差相乱摹者谬互置之
甚(帖云意甚无赖君有好药必/时复与府中多少极济事耶)
七月二日献之白七字人伪作也下章草云孙权据有
江东以历三世亦蜀志中语与第五卷章草不可争锋
也语相接字虽大小异乃一人书语已见本章此段世
字阙中画盖唐人临摹时去之以避讳犹今集法帖时
殷敬二字多省其波也但东连吴会与用武之国连武
二字章草体差相乱摹者谬互置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8b 页 WYG0850-0316d.png
复而悲积宋齐人书
㛐等帖王氏书亦非大令
鹅群帖前辈谓此墨帖乃大令真笔仆观此书殊不恶
但怒张狂劲无晋诸贤韵味而前辈乃云此帖笔势险
远如从空中数丈外掷下恐是真笔此非仆之所敢知
也又此帖词云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须
向彼谢之亦非当时尺牍体盖以大令父逸少尝书道
德经换鹅而山阴昙𥗝村道士举群赠之故以此事傅
㛐等帖王氏书亦非大令
鹅群帖前辈谓此墨帖乃大令真笔仆观此书殊不恶
但怒张狂劲无晋诸贤韵味而前辈乃云此帖笔势险
远如从空中数丈外掷下恐是真笔此非仆之所敢知
也又此帖词云崇虚刘道士鹅群并复归也献之等须
向彼谢之亦非当时尺牍体盖以大令父逸少尝书道
德经换鹅而山阴昙𥗝村道士举群赠之故以此事傅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9a 页 WYG0850-0317a.png
会作是帖耳案崇虚馆乃宋明帝泰始四年建子敬晋
人相去亡虑五十馀年何得已称之其伪可无疑又按
魏收释老志太和十五年诏立道家寺宇于桑乾之阴
名崇虚寺去晋愈远矣予前所校量诸书讵敢自谓竟
理要非臆决目论盖书虽小道亦六艺之一能之既艰
知亦匪易然天下理当为天下士言之真赏难遇岂独
论书哉
长睿顷官于洛因得从之游尝阅吾家所藏内府帖
人相去亡虑五十馀年何得已称之其伪可无疑又按
魏收释老志太和十五年诏立道家寺宇于桑乾之阴
名崇虚寺去晋愈远矣予前所校量诸书讵敢自谓竟
理要非臆决目论盖书虽小道亦六艺之一能之既艰
知亦匪易然天下理当为天下士言之真赏难遇岂独
论书哉
长睿顷官于洛因得从之游尝阅吾家所藏内府帖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29b 页 WYG0850-0317b.png
且以米老跋尾辨之惜其疏略遂著此书议论精确
悉有證据使真赝了然诚前人所未到也是书之作
实自余发之尝作诗题吾家大令帖见于第九章云
政和甲午正月十三日周南王玠晋玉题于开封尹
厅之东斋(川本无/)
余待罪天禄与观中秘古迹石刻所本其真易识盖
了然知其伪者十九而后乃知黄子之作此书拔赏
者寡而掊击者多故有以也书之考引载籍则昭昭
悉有證据使真赝了然诚前人所未到也是书之作
实自余发之尝作诗题吾家大令帖见于第九章云
政和甲午正月十三日周南王玠晋玉题于开封尹
厅之东斋(川本无/)
余待罪天禄与观中秘古迹石刻所本其真易识盖
了然知其伪者十九而后乃知黄子之作此书拔赏
者寡而掊击者多故有以也书之考引载籍则昭昭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0a 页 WYG0850-0317c.png
矣至其洞察真赝品藻高下水墨之间毫釐千里则
非书家者流心知其意未易不惑余是以道余所见
于天禄者使世知其论刺之严如此皆不妄也政和
五年三月中浣襄陵许翰崧老跋(川本无/)
米元章跋秘阁法帖
唐太宗购王逸少书使魏徵褚遂良定真伪我太宗购
古今书而使王著辨精觕定为法帖此十卷是也其间
一手伪帖大半甚者以千字文为汉章帝张旭为王子
非书家者流心知其意未易不惑余是以道余所见
于天禄者使世知其论刺之严如此皆不妄也政和
五年三月中浣襄陵许翰崧老跋(川本无/)
米元章跋秘阁法帖
唐太宗购王逸少书使魏徵褚遂良定真伪我太宗购
古今书而使王著辨精觕定为法帖此十卷是也其间
一手伪帖大半甚者以千字文为汉章帝张旭为王子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0b 页 WYG0850-0317d.png
敬以俗人学智永为逸少如其閒以子敬及真智永为
逸少者犹不失为名帖余尝于检校太师李玮第观侍
中王贻永所收晋帖一卷内武帝王戎谢安陆云辈法
若篆籀体若飞动著皆委而弗录独取郗愔两行入十
卷中使人慨叹又刘孝孙处见柳公权所收跋子敬送
梨帖然于太宗卷中辨出乃以逸少一帖连在后而云
又一帖不知为逸少也公权唐名家尚如此顾何议著
今长安李氏所收逸少帖贞观所收第一帖著名已非
逸少者犹不失为名帖余尝于检校太师李玮第观侍
中王贻永所收晋帖一卷内武帝王戎谢安陆云辈法
若篆籀体若飞动著皆委而弗录独取郗愔两行入十
卷中使人慨叹又刘孝孙处见柳公权所收跋子敬送
梨帖然于太宗卷中辨出乃以逸少一帖连在后而云
又一帖不知为逸少也公权唐名家尚如此顾何议著
今长安李氏所收逸少帖贞观所收第一帖著名已非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1a 页 WYG0850-0318a.png
逸少真迹馀可知矣独未知徐璹(徐浩子/能别书)所访者何如
耳余抱疾端忧养目文艺思而得之粗分真伪因跋逐
卷末以贻好事同志百年之后必有击节赏我者余无
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每涤一砚展一轴不知疾雷之
在旁而味可忘尝思陶弘景愿为主书令史大是高致
一念不除行年四十恐死为蠹书鱼入金题玉躞间游
而不害元祐三年维扬倦游閤襄阳漫士米芾元章书
第一
耳余抱疾端忧养目文艺思而得之粗分真伪因跋逐
卷末以贻好事同志百年之后必有击节赏我者余无
富贵愿独好古人笔札每涤一砚展一轴不知疾雷之
在旁而味可忘尝思陶弘景愿为主书令史大是高致
一念不除行年四十恐死为蠹书鱼入金题玉躞间游
而不害元祐三年维扬倦游閤襄阳漫士米芾元章书
第一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1b 页 WYG0850-0318b.png
汉章 晋元 晋武 齐高 梁武 梁高 简文
右七帖并一人手写伪帖晋武当是孝武梁高当
是齐高
第二
张芝后一帖是 前五帖并张旭 崔子玉 钟繇
长风齐梁人书 皇象后臣象言同章帝(一手/伪帖)王廙
二十四帖同上 谢安前一帖是后六月帖同上
第三
右七帖并一人手写伪帖晋武当是孝武梁高当
是齐高
第二
张芝后一帖是 前五帖并张旭 崔子玉 钟繇
长风齐梁人书 皇象后臣象言同章帝(一手/伪帖)王廙
二十四帖同上 谢安前一帖是后六月帖同上
第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2a 页 WYG0850-0318c.png
庾翼已向帖 杜预亲故帖 王循 司马 王劭
刘瑰之 刘穆之 王廞 张翼 陆云 山涛
卞壸 谢发 羊欣
右皆与汉章一手伪帖
第四
阮研 萧确(并同/章帝)虞世南临乐毅论者俗人伪帖馀
皆真 欧阳询比年亦俗人伪作
第五
刘瑰之 刘穆之 王廞 张翼 陆云 山涛
卞壸 谢发 羊欣
右皆与汉章一手伪帖
第四
阮研 萧确(并同/章帝)虞世南临乐毅论者俗人伪帖馀
皆真 欧阳询比年亦俗人伪作
第五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2b 页 WYG0850-0318d.png
李斯书(未知何/人书)程邈(与章帝/一手)蔡琰同上 何氏二帖
(欧阳/询)敬祖鄱阳二并子敬 孤不度德亮白二并诸
葛书 怀素同程邈 既移屋 足下并羊欣末有
欣白字
第六
适得书 知欲 差凉 比奉对 兄灵 伏想㛐
宰相安和 又不能 疾不退 夫人 想大小
知足下连不快(智/永) 小佳 是月也 吾昨得(张/旭)
(欧阳/询)敬祖鄱阳二并子敬 孤不度德亮白二并诸
葛书 怀素同程邈 既移屋 足下并羊欣末有
欣白字
第六
适得书 知欲 差凉 比奉对 兄灵 伏想㛐
宰相安和 又不能 疾不退 夫人 想大小
知足下连不快(智/永) 小佳 是月也 吾昨得(张/旭)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3a 页 WYG0850-0319a.png
追寻(子/敬) 疾患 二十馀日可耳(刘释文/馀作仆)定登(刘释/文作)
(定/听)
右不注出者皆伪
第七
初月二日 足下时事吾怪足下 前从洛 十月
七日(集/成) 当力 承足下(子/敬) 荀侯 足下家极知
仆近修小园
右不注出者皆伪
(定/听)
右不注出者皆伪
第七
初月二日 足下时事吾怪足下 前从洛 十月
七日(集/成) 当力 承足下(子/敬) 荀侯 足下家极知
仆近修小园
右不注出者皆伪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3b 页 WYG0850-0319b.png
第八
此蒸湿(子敬/代父)月半同上 尊夫人(伪/) 适欲遣书(智/果)
第九
相过终无复日 玄度时往来 前告先以陈 慕
容(并无名/人伪帖) 薄泠 益郎(并欧/书)
第十
吾当托桓江州 消息 疾不退 省前书 近与
铁石 知铁石 玄度何来迟 忽动(大唐左卫长/史张旭书)
此蒸湿(子敬/代父)月半同上 尊夫人(伪/) 适欲遣书(智/果)
第九
相过终无复日 玄度时往来 前告先以陈 慕
容(并无名/人伪帖) 薄泠 益郎(并欧/书)
第十
吾当托桓江州 消息 疾不退 省前书 近与
铁石 知铁石 玄度何来迟 忽动(大唐左卫长/史张旭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4a 页 WYG0850-0319c.png
承冠军故尔复面悲积 还此 得西问 海监诸
舍(并未详/何人书)献之白不审疾 鄱阳归(右并/羊欣)
第八此郡之弊苏大简子耆谓之与王述书及一
昨得安西及增慨三帖真迹自苏氏归吾家
记与刘无言论书
刘宪御史焘无言来予与论书刘因言政和初人于陜
西发地得木竹简一瓮皆汉世讨羌戎驰檄文书若今
吏案行遣皆章草书然断续不缀属惟邓骘永初二年
舍(并未详/何人书)献之白不审疾 鄱阳归(右并/羊欣)
第八此郡之弊苏大简子耆谓之与王述书及一
昨得安西及增慨三帖真迹自苏氏归吾家
记与刘无言论书
刘宪御史焘无言来予与论书刘因言政和初人于陜
西发地得木竹简一瓮皆汉世讨羌戎驰檄文书若今
吏案行遣皆章草书然断续不缀属惟邓骘永初二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4b 页 WYG0850-0319d.png
六月一篇成文尔(见前/篇)今宗室仲忽及梁师成家尚多
得之石本乃就简上摹得者予因言见汉魏间人章表
亦多用章草书今犹有存者如司马孚孙皓表奏世或
传之疑所谓章草上章用之不因汉章帝好之因谓之
章草也盖此虽草书而有波磔若正书之有分隶既不
颠放易晓又可赴急宜汉人以作檄书也刘言续帖中
李怀琳所书绝交书多有古字若□□□□□□
□□□等字宜有所受非怀琳自能作也予云张彦
得之石本乃就简上摹得者予因言见汉魏间人章表
亦多用章草书今犹有存者如司马孚孙皓表奏世或
传之疑所谓章草上章用之不因汉章帝好之因谓之
章草也盖此虽草书而有波磔若正书之有分隶既不
颠放易晓又可赴急宜汉人以作檄书也刘言续帖中
李怀琳所书绝交书多有古字若□□□□□□
□□□等字宜有所受非怀琳自能作也予云张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5a 页 WYG0850-0320a.png
远言昔嵇叔夜自书绝交书数纸人以右军数帖来易
惜不与之则叔夜书唐世尚有之疑怀琳尝见之故放
焉决非自能作也盖怀琳尝伪作卫夫人及七贤帖不
逮此远矣故窦暨云乃有怀琳厥迹疏壮假他人之姓
字作自己之形状则知绝交书诚有所放也其卷尾云
右军书盖误云今世有萧子云章草书出师颂甚古雅
与子云他书全不类疑亦放汉人书也盖东汉人喜作
分隶与章草他书传世者鲜矣予言淳化法帖中有南
惜不与之则叔夜书唐世尚有之疑怀琳尝见之故放
焉决非自能作也盖怀琳尝伪作卫夫人及七贤帖不
逮此远矣故窦暨云乃有怀琳厥迹疏壮假他人之姓
字作自己之形状则知绝交书诚有所放也其卷尾云
右军书盖误云今世有萧子云章草书出师颂甚古雅
与子云他书全不类疑亦放汉人书也盖东汉人喜作
分隶与章草他书传世者鲜矣予言淳化法帖中有南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5b 页 WYG0850-0320b.png
唐人一手伪帖颇多如伪作山涛崔子玉谢发卞壸皆
是一手写古人帖语耳第三卷最多今秘阁有数匣尚
存皆澄心堂纸书分明题曰仿书不作传摹与真迹而
当时侍书王著编汇殊不晓特取名以入录故与真迹
混淆却多有好帖不入殊可惜也予法帖正误中论之
甚详刘言邓骘简书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
寅而东汉纪是年七月复有丙寅恐史误也简书当时
文字又有月朔不应差云又云欧阳询举世呼为率更
是一手写古人帖语耳第三卷最多今秘阁有数匣尚
存皆澄心堂纸书分明题曰仿书不作传摹与真迹而
当时侍书王著编汇殊不晓特取名以入录故与真迹
混淆却多有好帖不入殊可惜也予法帖正误中论之
甚详刘言邓骘简书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
寅而东汉纪是年七月复有丙寅恐史误也简书当时
文字又有月朔不应差云又云欧阳询举世呼为率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6a 页 WYG0850-0320c.png
传亦书其终于率更而有八分书一碑乃银青光禄大
夫为给事中史未尝书也予云此例甚多如唐史王方
庆传云自褒至方庆五世封石泉而今宝章集中方庆
官云琅琊县开国子则是方庆尝封琅琊后徙石泉也
亦史误云至于世之称谓则不常如杨凝式终太子太
傅而今人但呼为杨少师之类刘云杨书赛过珊瑚树
一帖乃在洛中一僧房中于书㨭上写之即俗所谓书
襻者予云洛阳文潞公家有杨书诗帖十一纸字与珊
夫为给事中史未尝书也予云此例甚多如唐史王方
庆传云自褒至方庆五世封石泉而今宝章集中方庆
官云琅琊县开国子则是方庆尝封琅琊后徙石泉也
亦史误云至于世之称谓则不常如杨凝式终太子太
傅而今人但呼为杨少师之类刘云杨书赛过珊瑚树
一帖乃在洛中一僧房中于书㨭上写之即俗所谓书
襻者予云洛阳文潞公家有杨书诗帖十一纸字与珊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6b 页 WYG0850-0320d.png
瑚帖相类今洛亦有石本而不能尽载也杨多书僧壁
而传于楮素者甚少今壁书亦自少洛阳惟有广爱寺
西禅院两壁胜果院一壁天宫寺一壁而巳因甲子岁
大水损失者多矣刘言瀛州有邢峦碑甚完金陵有唐
高正臣书本埋没圃中其父宜翁令人发出立之今易
致其字画殊有虞褚法也又云续帖中春朝微雨一帖
乃陆柬之书余云法帖中有柬之一帖乃晋人语恐柬
之临学者予又云裴行俭以书知名而世人罕传之尝
而传于楮素者甚少今壁书亦自少洛阳惟有广爱寺
西禅院两壁胜果院一壁天宫寺一壁而巳因甲子岁
大水损失者多矣刘言瀛州有邢峦碑甚完金陵有唐
高正臣书本埋没圃中其父宜翁令人发出立之今易
致其字画殊有虞褚法也又云续帖中春朝微雨一帖
乃陆柬之书余云法帖中有柬之一帖乃晋人语恐柬
之临学者予又云裴行俭以书知名而世人罕传之尝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7a 页 WYG0850-0321a.png
见一帖写兵法字甚怪放恐非真也刘云尝见行俭所
书千字亦工云又云宝章集题者小字乃钟绍京书予
云绍京碑今有存者盖师薛稷也予又云焦山鹤铭俗
传王逸少书非也一小书中载云陶隐居书此或近之
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瓒书
抑瓒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刘曰尝亲至彼观疑即瓒
书也下有云皇山樵人逸少书非王逸少也盖唐有此
人亦号逸少耳又云作钟鼎须用竹笔书乃佳予云不
书千字亦工云又云宝章集题者小字乃钟绍京书予
云绍京碑今有存者盖师薛稷也予又云焦山鹤铭俗
传王逸少书非也一小书中载云陶隐居书此或近之
然此山有唐王瓒一诗刻字画全类此铭不知即瓒书
抑瓒学铭中字而书此诗也刘曰尝亲至彼观疑即瓒
书也下有云皇山樵人逸少书非王逸少也盖唐有此
人亦号逸少耳又云作钟鼎须用竹笔书乃佳予云不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7b 页 WYG0850-0321b.png
然今钟鼎字若季㜏鼎伯戋盦字皆两头纤纤若使竹
笔何能如此刘又言顷谒苏子容丞相未出閒见传唐
人一书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
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此书偶忘其
名有朝士施结者喜收古今人押字不远千里求之所
藏甚多类而成书矣尝欲为作序偶忘此事所出遂不
用予云魏晋以来法书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唐怀
充沈炽文姚怀珍等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或谓之押
笔何能如此刘又言顷谒苏子容丞相未出閒见传唐
人一书中云文皇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
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韦陟五朵云是也此书偶忘其
名有朝士施结者喜收古今人押字不远千里求之所
藏甚多类而成书矣尝欲为作序偶忘此事所出遂不
用予云魏晋以来法书至梁御府藏之皆是朱异唐怀
充沈炽文姚怀珍等题名于首尾纸缝间故或谓之押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8a 页 WYG0850-0321c.png
缝或谓之押尾秖是谓书名耳后人花押乃以草书记
其自书故谓之押字或谓草字盖沿习此耳唐人及国
初前辈与人书牍或只用押字与名用之无异上表章
亦或尔近世遂施押字于檄移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
形模非也
米元章礼部所作法帖题跋一卷真迹藏西洛王
晋玉家经靖康之乱已散亡矣先君学士法帖刋
误盛行于世博访米氏题跋藏书家俱未之见偶
其自书故谓之押字或谓草字盖沿习此耳唐人及国
初前辈与人书牍或只用押字与名用之无异上表章
亦或尔近世遂施押字于檄移或不书己名字而别作
形模非也
米元章礼部所作法帖题跋一卷真迹藏西洛王
晋玉家经靖康之乱已散亡矣先君学士法帖刋
误盛行于世博访米氏题跋藏书家俱未之见偶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8b 页 WYG0850-0321d.png
检故书忽见先君子亲写米氏题跋得之喜甚草
书间有难解者取法帖逐卷中语释出斯文遂成
全书乃命笔史抄录附刋误之后绍兴癸亥冬十
一月二十二日武阳黄䚮识
记石经与今文不同
临汉石经与今文不同者殊多今略记之书女母翕侮
成人(今本女无/侮老成人)保后胥高(保后/胥戚)女永劝忧(汝诞/劝忧)女有近
则在乃心(今近/作戕)女比犹念以相从(今作汝/分猷)各翕中(各设/中)
书间有难解者取法帖逐卷中语释出斯文遂成
全书乃命笔史抄录附刋误之后绍兴癸亥冬十
一月二十二日武阳黄䚮识
记石经与今文不同
临汉石经与今文不同者殊多今略记之书女母翕侮
成人(今本女无/侮老成人)保后胥高(保后/胥戚)女永劝忧(汝诞/劝忧)女有近
则在乃心(今近/作戕)女比犹念以相从(今作汝/分猷)各翕中(各设/中)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9a 页 WYG0850-0322a.png
尔惠朕曷祗动万民以迁(尔谓朕/曷震动)天既付命(今付/作孚)曰陈
其五行(今汨/陈)严恭寅畏天命自亮以民祗惧(今亮作度/以作治)
怀保小人惠于矜寡(今人作民/于作鲜)母兄曰(无皇/曰)则兄自敬
德(兄作/皇)旦以前人之微言(今作/徽言)是罔显哉厥世(今哉/作在)文
王之鲜光(今作/耿光)通殷就大命(达殷作/大命)论语意与之与(今/意)
(作/抑)孝于惟孝(今于/作乎)朝闻道夕死可也(今也/作矣)是鲁孔丘与
曰是是知津矣(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扰不辍子路以告子
怃然(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置其杖而耘(今置/作植)其斯以乎(其/斯)
其五行(今汨/陈)严恭寅畏天命自亮以民祗惧(今亮作度/以作治)
怀保小人惠于矜寡(今人作民/于作鲜)母兄曰(无皇/曰)则兄自敬
德(兄作/皇)旦以前人之微言(今作/徽言)是罔显哉厥世(今哉/作在)文
王之鲜光(今作/耿光)通殷就大命(达殷作/大命)论语意与之与(今/意)
(作/抑)孝于惟孝(今于/作乎)朝闻道夕死可也(今也/作矣)是鲁孔丘与
曰是是知津矣(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扰不辍子路以告子
怃然(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置其杖而耘(今置/作植)其斯以乎(其/斯)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39b 页 WYG0850-0322b.png
(而已/矣)譬诸宫墙(今诸/作之)贾诸贾之哉(今贾/作沽)又论语每篇各
计其章数其最后云凡二十篇万五千七百一十字又
记诸家异闻之语若曰在于萧墙之内盖毛包周氏于
今论语无盖氏毛氏书此石刻在洛阳本在洛宫前御
史台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若骐骥一毛
虬龙片甲今张焘龙学家有十版最多张氏婿家有五
六版王晋玉家有小块洛中所有者止此予皆得其拓
本论语之末题云诏书与博士臣左立(刘本无/立字)郎中臣
计其章数其最后云凡二十篇万五千七百一十字又
记诸家异闻之语若曰在于萧墙之内盖毛包周氏于
今论语无盖氏毛氏书此石刻在洛阳本在洛宫前御
史台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若骐骥一毛
虬龙片甲今张焘龙学家有十版最多张氏婿家有五
六版王晋玉家有小块洛中所有者止此予皆得其拓
本论语之末题云诏书与博士臣左立(刘本无/立字)郎中臣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0a 页 WYG0850-0322c.png
书上臣下皆缺当是著书者姓名或云此即蔡邕书姓
名既亡无以辨之独刻者陈兴姓名甚完何其幸欤又
有一版公羊不知谁氏所得其末云溪典谏议大夫臣
马日磾臣赵域议郎臣刘弘郎中臣张文臣苏陵臣傅
桢杂(杂未/详)下溪上缺溪上当是堂谓堂溪典也此盖鸿
都一字石经然经各异手书不必皆蔡邕也三字者不
见真刻独此一字者乃当时所刻字画高古精善殊可
宝重开元中尝藏拓本于御府以开元二字小印印之
名既亡无以辨之独刻者陈兴姓名甚完何其幸欤又
有一版公羊不知谁氏所得其末云溪典谏议大夫臣
马日磾臣赵域议郎臣刘弘郎中臣张文臣苏陵臣傅
桢杂(杂未/详)下溪上缺溪上当是堂谓堂溪典也此盖鸿
都一字石经然经各异手书不必皆蔡邕也三字者不
见真刻独此一字者乃当时所刻字画高古精善殊可
宝重开元中尝藏拓本于御府以开元二字小印印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0b 页 WYG0850-0322d.png
与法书名画同藏盖唐世以前未录前代石刻独此见
收其可宝如此(立字杂字案石/经古本皆有之)
汉简辨
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往往
散乱不可考独永初二年讨羌符文字尚完皆章草书
书迹古雅可喜其词云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
丙寅得车骑将军莫府文书上郡属国都中二千石守
(此五字/古本缺)丞廷义县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绶发夫
收其可宝如此(立字杂字案石/经古本皆有之)
汉简辨
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往往
散乱不可考独永初二年讨羌符文字尚完皆章草书
书迹古雅可喜其词云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
丙寅得车骑将军莫府文书上郡属国都中二千石守
(此五字/古本缺)丞廷义县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绶发夫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1a 页 WYG0850-0323a.png
讨畔羌急急如律令按范晔后汉书安纪永初元年夏
先零种羌畔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讨之二
年正月骘为羌所败于冀西七月戊辰诏有羌貊畔戾
夙夜克己之语其年十月庚寅任尚与羌战于平襄十
一月辛酉拜骘大将军召还则此简所谓车骑将军者
即邓骘也所讨畔羌者即先零也然以纪所书日月及
汉简参考之简云六月丁未朔则二十日正得丙寅而
戊辰乃此月二十二日也六月末既有戊辰则七月不
先零种羌畔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讨之二
年正月骘为羌所败于冀西七月戊辰诏有羌貊畔戾
夙夜克己之语其年十月庚寅任尚与羌战于平襄十
一月辛酉拜骘大将军召还则此简所谓车骑将军者
即邓骘也所讨畔羌者即先零也然以纪所书日月及
汉简参考之简云六月丁未朔则二十日正得丙寅而
戊辰乃此月二十二日也六月末既有戊辰则七月不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1b 页 WYG0850-0323b.png
应复有之而安纪是年复有戊辰之诏盖纪误也又据
安纪是年七月之后继书闰月闰月有辛丑九月有庚
子亦当复有辛丑则是年闰当在七月据汉简六月丁
未朔则后百二十日得两丁未故简又云十月丁未正
合也而据纪于七月闰则丁未当在九月矣又与简不
相合亦纪误也又纪书永初元年夏羌畔遣骘讨之二
年冬始召还而骘本传云永初元年夏羌畔于是诏骘
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及诸部兵击之西屯汉阳冬召
安纪是年七月之后继书闰月闰月有辛丑九月有庚
子亦当复有辛丑则是年闰当在七月据汉简六月丁
未朔则后百二十日得两丁未故简又云十月丁未正
合也而据纪于七月闰则丁未当在九月矣又与简不
相合亦纪误也又纪书永初元年夏羌畔遣骘讨之二
年冬始召还而骘本传云永初元年夏羌畔于是诏骘
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及诸部兵击之西屯汉阳冬召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2a 页 WYG0850-0323c.png
骘班师据纪讨羌在元年夏召骘在二年冬汉简亦有
二年之文正与纪合而传云元年召还班师者亦误也
简书甚明乃当时文字又日月首尾相应非如史之先
后差谬宜以简所书为正于戏千载之下幸是简偶存
得以考正范史所书之误是以君子贵乎博学而多识
也
铜戈辩
右舟之戈其铭曰舟其质则铜按周官考工记冶氏戈
二年之文正与纪合而传云元年召还班师者亦误也
简书甚明乃当时文字又日月首尾相应非如史之先
后差谬宜以简所书为正于戏千载之下幸是简偶存
得以考正范史所书之误是以君子贵乎博学而多识
也
铜戈辩
右舟之戈其铭曰舟其质则铜按周官考工记冶氏戈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2b 页 WYG0850-0323d.png
之制有内有胡有援郑氏曰戈今句孑戟也或谓之鸡
鸣或谓之拥颈内谓胡以内接柲者也援直刃也今详
此戈之制两旁有刃横置而末锐若剑锋者所谓援也
援之下如磬折稍刓而渐直若牛颈之垂胡者所谓胡
也胡之旁有可接柲之迹者所谓内也援形正横而郑
氏以为直刃礼图从而绘之若矛槊然误矣盖戈系兵
也可句可啄而非用以刺也是以衡而弗从故冶氏之
职又云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郑氏亦云倨谓胡微
鸣或谓之拥颈内谓胡以内接柲者也援直刃也今详
此戈之制两旁有刃横置而末锐若剑锋者所谓援也
援之下如磬折稍刓而渐直若牛颈之垂胡者所谓胡
也胡之旁有可接柲之迹者所谓内也援形正横而郑
氏以为直刃礼图从而绘之若矛槊然误矣盖戈系兵
也可句可啄而非用以刺也是以衡而弗从故冶氏之
职又云已倨则不入已句则不决郑氏亦云倨谓胡微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3a 页 WYG0850-0324a.png
直而邪多以啄人则不入句谓胡曲多以啄人则创不
决既谓之啄则若鸟咮然不容其刃之端上向而直也
今观夏商彝器铭款有作人形执戈者荷戈者其戈皆
横如斧钺而锐若鸟咮又胡垂柲直正与此戈之制同
此最可證云其铭曰舟者盖人名也按陶弘景刀剑录
夏孔甲之剑铭一字曰甲今内府所藏公非之鼎其名
曰非公孙虿之鼎其铭曰虿文亦皆一则知舟者亦人
名其字象形比他铭识尤古质盖夏商之器也夫兵器
决既谓之啄则若鸟咮然不容其刃之端上向而直也
今观夏商彝器铭款有作人形执戈者荷戈者其戈皆
横如斧钺而锐若鸟咮又胡垂柲直正与此戈之制同
此最可證云其铭曰舟者盖人名也按陶弘景刀剑录
夏孔甲之剑铭一字曰甲今内府所藏公非之鼎其名
曰非公孙虿之鼎其铭曰虿文亦皆一则知舟者亦人
名其字象形比他铭识尤古质盖夏商之器也夫兵器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3b 页 WYG0850-0324b.png
率用利铁而此戈乃铜为之又今人得古刀剑矛戟矢
镞之类率皆铜者按太史公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收
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应
劭注曰古者以铜为兵又按春秋传僖十六年郑伯朝
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遂以铸
三钟杜预注曰古者以铜为兵夫五金皆金也然秦之
金人及古钟皆用铜则秦所销之兵与楚盟郑母铸兵
之金皆铜可知矣应杜之说诚然又按山海经中山西
镞之类率皆铜者按太史公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收
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应
劭注曰古者以铜为兵又按春秋传僖十六年郑伯朝
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遂以铸
三钟杜预注曰古者以铜为兵夫五金皆金也然秦之
金人及古钟皆用铜则秦所销之兵与楚盟郑母铸兵
之金皆铜可知矣应杜之说诚然又按山海经中山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4a 页 WYG0850-0324c.png
二百里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郭璞传曰此山出名铜
色赤如火以之作刀切玉如割泥周穆王时西戎献之
尸子所谓昆吾之剑者也越绝书曰赤堇之山破而出
锡若邪之谷涸而出铜欧冶用以为纯钧(越王句/践宝剑)之剑
近汲冢中得剑一长三尺五寸乃今所名为干将者亦
(阙五/字)皆非铁明古者通以锡杂铜为兵器也又按刀剑
录夏少康三年商太甲四年各铸铜剑一其文曰定光
则古之兵器用铜盖无疑矣况铜为物至精不为燥湿
色赤如火以之作刀切玉如割泥周穆王时西戎献之
尸子所谓昆吾之剑者也越绝书曰赤堇之山破而出
锡若邪之谷涸而出铜欧冶用以为纯钧(越王句/践宝剑)之剑
近汲冢中得剑一长三尺五寸乃今所名为干将者亦
(阙五/字)皆非铁明古者通以锡杂铜为兵器也又按刀剑
录夏少康三年商太甲四年各铸铜剑一其文曰定光
则古之兵器用铜盖无疑矣况铜为物至精不为燥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4b 页 WYG0850-0324d.png
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确乎有常若士君
子之行是以昔人上之又况形范正工冶巧火齐得剥
脱砥砺其铦至可以剸玉虽楚铁剑之利亦亡以加顾
三代金工鍊液之法亡矣今人所不能为也则古兵用
铜而后世不复为者亦奚足怪(李贺有金铜/仙人辞汉歌)
鹞雀赋辨
顷传长安人有得思王真迹鹞雀赋者及得张芸叟侍
郎所刻本观之乃近代伪帖也按草法亦如真行孳乳
子之行是以昔人上之又况形范正工冶巧火齐得剥
脱砥砺其铦至可以剸玉虽楚铁剑之利亦亡以加顾
三代金工鍊液之法亡矣今人所不能为也则古兵用
铜而后世不复为者亦奚足怪(李贺有金铜/仙人辞汉歌)
鹞雀赋辨
顷传长安人有得思王真迹鹞雀赋者及得张芸叟侍
郎所刻本观之乃近代伪帖也按草法亦如真行孳乳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5a 页 WYG0850-0325a.png
寖多故后代草字有唐以前所无者如于字必字之类
魏晋六朝人草此字止如行书于必(如此/作)至隋唐以来
始省为□□(如此/作)故前辈云于字必字无草书是也今
伪书鹞雀赋三字皆如唐人草法此一妄又赋之首既
书赋目复冠以曰字此殆妄人录类书中子建此赋书
之故妄去(去字未详何/本以妄为志)曰字其陋如此今艺文类聚亦
有此赋此二妄末有武攸暨题字乃作今市井人所作
俗古篆仍云以永其傅此近人语唐世未之有也此三
魏晋六朝人草此字止如行书于必(如此/作)至隋唐以来
始省为□□(如此/作)故前辈云于字必字无草书是也今
伪书鹞雀赋三字皆如唐人草法此一妄又赋之首既
书赋目复冠以曰字此殆妄人录类书中子建此赋书
之故妄去(去字未详何/本以妄为志)曰字其陋如此今艺文类聚亦
有此赋此二妄末有武攸暨题字乃作今市井人所作
俗古篆仍云以永其傅此近人语唐世未之有也此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5b 页 WYG0850-0325b.png
妄又数印章云唐人印乃与今市肆所作印篆形模字
画无异及末有静华二字乃摹法帖子敬字中动静及
华新妇字此四妄其末又有子建画像神气甚俗衣冠
笔势亦若今画院画史所为前人画不如此也此五妄
既作伪帖又画其像而伪章题署甚多汲汲然恐人之
不信也其陋至此而不悟以为笔法在二王上使人骇
叹是知非书之难知者亦难此与俗传石本王摩诘所
画四时山水上有摩诘薛邕等印同科盖亦今浅俗所
画无异及末有静华二字乃摹法帖子敬字中动静及
华新妇字此四妄其末又有子建画像神气甚俗衣冠
笔势亦若今画院画史所为前人画不如此也此五妄
既作伪帖又画其像而伪章题署甚多汲汲然恐人之
不信也其陋至此而不悟以为笔法在二王上使人骇
叹是知非书之难知者亦难此与俗传石本王摩诘所
画四时山水上有摩诘薛邕等印同科盖亦今浅俗所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6a 页 WYG0850-0325c.png
为见之令人鄙吝生而士大夫或收藏甚者张于墙壁
是可叹也
古瓦辨
欧阳公研谱云相州真古瓦朽腐不可用世俗尚其名
尔今人乃以澄泥如古瓦状埋土中久而研之然近有
长安民献秦武公羽阳宫瓦十馀枚若今人筒瓦然首
有羽阳千岁万岁字其瓦犹今旧瓦殊不朽腐其比相
州瓦又增古矣则知相州古瓦未必朽腐盖传闻之误
是可叹也
古瓦辨
欧阳公研谱云相州真古瓦朽腐不可用世俗尚其名
尔今人乃以澄泥如古瓦状埋土中久而研之然近有
长安民献秦武公羽阳宫瓦十馀枚若今人筒瓦然首
有羽阳千岁万岁字其瓦犹今旧瓦殊不朽腐其比相
州瓦又增古矣则知相州古瓦未必朽腐盖传闻之误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6b 页 WYG0850-0325d.png
尔
王敬武书辨
太医丞乐君珍畜唐人一帖题云委曲付师范跋之者
以后有彭城私记为刘梦得书以中云大驾归定为德
宗自兴元还时皆非也余按此乃唐平卢节度使王敬
武与其子师范书也纸背有王珙署衔甚详上云谨谨
上相公下云从侄保义军节度陜虢观察等使珙状封
此珙与敬武书敬武就其纸作家问寄师范耳大驾归
王敬武书辨
太医丞乐君珍畜唐人一帖题云委曲付师范跋之者
以后有彭城私记为刘梦得书以中云大驾归定为德
宗自兴元还时皆非也余按此乃唐平卢节度使王敬
武与其子师范书也纸背有王珙署衔甚详上云谨谨
上相公下云从侄保义军节度陜虢观察等使珙状封
此珙与敬武书敬武就其纸作家问寄师范耳大驾归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7a 页 WYG0850-0326a.png
定盖僖宗自凤翔还时也按中和元年王铎为都统征
黄巢制授敬武平卢节度使三年进敬武检校太尉同
平章事而光启三年王重盈入河中留其子珙领陜虢
节度事光启在中和后此珙所以呼敬武作相公自题
保义节度衔也敬武书此帖后一载龙纪元年卒师范
始为留后余以此考之是帖非梦得书明甚又梦得自
以系出中山常著其望而此印章乃彭城弥知非是珍
以相示聊为辨之
黄巢制授敬武平卢节度使三年进敬武检校太尉同
平章事而光启三年王重盈入河中留其子珙领陜虢
节度事光启在中和后此珙所以呼敬武作相公自题
保义节度衔也敬武书此帖后一载龙纪元年卒师范
始为留后余以此考之是帖非梦得书明甚又梦得自
以系出中山常著其望而此印章乃彭城弥知非是珍
以相示聊为辨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7b 页 WYG0850-0326b.png
汝州新刻诸帖辨
顷在洛中闻汝州新镌诸帖谓之汝刻其名已弗典矣
意谓其汇择必佳及见之乃大不然杂取法帖续帖中
所有者时载之又珉玉间簉不能辨也此犹亡害至其
集古帖及碑中字萃为伪帖并以一帖省其文别为帖
语及强名者甚多稍识书者便可别之如以逸少帖春
秋辄为患不得北军问远近清和等语乃擿取北军远
近春秋等字集为一帖强为王衍书以续帖中诸县故
顷在洛中闻汝州新镌诸帖谓之汝刻其名已弗典矣
意谓其汇择必佳及见之乃大不然杂取法帖续帖中
所有者时载之又珉玉间簉不能辨也此犹亡害至其
集古帖及碑中字萃为伪帖并以一帖省其文别为帖
语及强名者甚多稍识书者便可别之如以逸少帖春
秋辄为患不得北军问远近清和等语乃擿取北军远
近春秋等字集为一帖强为王衍书以续帖中诸县故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8a 页 WYG0850-0326c.png
佳字强名为王桢之书取汝州东汉州辅碑中数字强
名为蔡中郎书取卫州魏孝文吊比干文中数行强名
为崔浩书如北齐碑便目为温子升后魏碑便目为沈
法会如此者甚多且如吊比干文魏孝文作而崔浩之
死在太武时乃目为浩书其不稽古如此至若张华帖
内杂以宝章集中王慈字薛稷帖中杂以法帖内子敬
字皆集成之字意全不相属取王筠帖中和南清豫一
帖(疑有/阙文)如是者不可具载幸世尚多古帖极有未传者
名为蔡中郎书取卫州魏孝文吊比干文中数行强名
为崔浩书如北齐碑便目为温子升后魏碑便目为沈
法会如此者甚多且如吊比干文魏孝文作而崔浩之
死在太武时乃目为浩书其不稽古如此至若张华帖
内杂以宝章集中王慈字薛稷帖中杂以法帖内子敬
字皆集成之字意全不相属取王筠帖中和南清豫一
帖(疑有/阙文)如是者不可具载幸世尚多古帖极有未传者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8b 页 WYG0850-0326d.png
自可刻其全篇何必区区作伪以误后学但贻识者蚩
笑耳汝州既以石十馀刻之而越州复传其本又刻之
二州之石殊可吊也信知识真者少何足怪云(桢之字/公干徽)
(之子避庙讳/旧改为柩之)
二馆辨
汉郊祀志云武帝因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令长
安作飞廉桂馆甘泉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
候神人颜师古曰益寿延寿二馆也予按太史公记作
笑耳汝州既以石十馀刻之而越州复传其本又刻之
二州之石殊可吊也信知识真者少何足怪云(桢之字/公干徽)
(之子避庙讳/旧改为柩之)
二馆辨
汉郊祀志云武帝因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令长
安作飞廉桂馆甘泉作益寿延寿馆使卿持节设具而
候神人颜师古曰益寿延寿二馆也予按太史公记作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9a 页 WYG0850-0327a.png
益延寿观而近岁雍耀间耕夫有得古瓦其首作益延
寿三字其瓦长径尺字书奇古即此观当时瓦也又按
括地志云延寿观在雍州云阳县西北八十一里通天
台西八十步正今耀州地也然则当以史记为正但一
观名益延寿三字耳师古谓益寿延寿二馆非是馆当
从史记作观观馆古多相通自唐以前六朝时凡今道
观皆谓之某馆至唐始定谓之观也古人用字有相承
通用如鹄鹤旌旌之类皆莫原其始观武帝求神仙勤
寿三字其瓦长径尺字书奇古即此观当时瓦也又按
括地志云延寿观在雍州云阳县西北八十一里通天
台西八十步正今耀州地也然则当以史记为正但一
观名益延寿三字耳师古谓益寿延寿二馆非是馆当
从史记作观观馆古多相通自唐以前六朝时凡今道
观皆谓之某馆至唐始定谓之观也古人用字有相承
通用如鹄鹤旌旌之类皆莫原其始观武帝求神仙勤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49b 页 WYG0850-0327b.png
勤如此卒不遇真而东晋杨君周君乃不出户庭亲接
灵仙卒皆仙去乃知得道虽假修习然在定分也
弡仲𠤱辨
刘原父弡仲𠤱铭以隶写之云弡仲作宝簠择之金鏖
锐鏖炉其纁其玄其黄用盛诸旇米用飨大正音王
寘䬫具召饲弡仲受无疆福必共餐饲具(与同/音饱也)弡
仲眉寿所谓镳炉即广雅所载此二字乃赵生所释予
亦然之然赵初不知广雅有此语及观之弥可信也弡
灵仙卒皆仙去乃知得道虽假修习然在定分也
弡仲𠤱辨
刘原父弡仲𠤱铭以隶写之云弡仲作宝簠择之金鏖
锐鏖炉其纁其玄其黄用盛诸旇米用飨大正音王
寘䬫具召饲弡仲受无疆福必共餐饲具(与同/音饱也)弡
仲眉寿所谓镳炉即广雅所载此二字乃赵生所释予
亦然之然赵初不知广雅有此语及观之弥可信也弡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0a 页 WYG0850-0327c.png
音其勿反侧角反早取榖也䬫徒兮反饲音祀弡字
原父误释为张字遂以为张仲之器欧公从而文之以
数百言盖失之矣古器中又有弡伯敦岂仲之兄乎
古器辨
鼎属七甲鼎乙鼎非鼎乃甗也盖甑之类丙鼎中有人
形盖古子孙字丁鼎戊鼎中文在两目之间非鼻乃父
字耳上两目乃古瞿字盖其人曰瞿父也已敦也古盛
黍稷器仪礼所谓全敦非鼎也庚此汉人香卢耳非鼎
原父误释为张字遂以为张仲之器欧公从而文之以
数百言盖失之矣古器中又有弡伯敦岂仲之兄乎
古器辨
鼎属七甲鼎乙鼎非鼎乃甗也盖甑之类丙鼎中有人
形盖古子孙字丁鼎戊鼎中文在两目之间非鼻乃父
字耳上两目乃古瞿字盖其人曰瞿父也已敦也古盛
黍稷器仪礼所谓全敦非鼎也庚此汉人香卢耳非鼎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0b 页 WYG0850-0327d.png
也钟属四其三是钟最后丁号者柄差长当是钲也尊
爵属四甲是卣中尊也中有人形亦古子孙字乙爵也
文曰祖甲丙爵丁爵鉴二甲其文曰仙山并照智水齐
名花朝艳彩月夜流明龙盘五瓀鸾舞双精传闻仁寿
始验销兵文体乃唐人镜其体制亦不甚古乙铭曰青
羊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安人民(一字/不明)外夷殄灭天下得
一雨旸节五资(上二字/不明)长保二亲(下一字/不明)凡三十字内
有三字不明此乃汉鉴胜前一鉴远甚(乙铭不可晓考/之博古图汉有)
爵属四甲是卣中尊也中有人形亦古子孙字乙爵也
文曰祖甲丙爵丁爵鉴二甲其文曰仙山并照智水齐
名花朝艳彩月夜流明龙盘五瓀鸾舞双精传闻仁寿
始验销兵文体乃唐人镜其体制亦不甚古乙铭曰青
羊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安人民(一字/不明)外夷殄灭天下得
一雨旸节五资(上二字/不明)长保二亲(下一字/不明)凡三十字内
有三字不明此乃汉鉴胜前一鉴远甚(乙铭不可晓考/之博古图汉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1a 页 WYG0850-0328a.png
(青盖鉴铭青羊作青盖又宜/子孙鉴铭五资作五榖熟)
永建石章辨与滕子济
垂示永建石章珍荷是年龙集辛未故书太岁在未也
我有之者恐与君子有之之意同意不以其魂无知而
忘之尚冀其疾来归也(旧有不字从/川本去之)故云我有之来归
上一字于隶法疑是疾字意谓尔未审果否
杜子美诗笔次序辨
董君新序称甫为淑妃皇父碑在开元二十三年最少
永建石章辨与滕子济
垂示永建石章珍荷是年龙集辛未故书太岁在未也
我有之者恐与君子有之之意同意不以其魂无知而
忘之尚冀其疾来归也(旧有不字从/川本去之)故云我有之来归
上一字于隶法疑是疾字意谓尔未审果否
杜子美诗笔次序辨
董君新序称甫为淑妃皇父碑在开元二十三年最少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1b 页 WYG0850-0328b.png
作也予按是年甫才二十四岁宜为少作然按碑文妃
卒葬皆在二十年然此碑乃其子婿郑潜耀令甫作未
必在是年碑末云甫忝郑庄之宾客游窦主之园林以
白头之嵇阮岂独步于崔蔡野老何知斯文见托若其
葬年所作岂得序称白头嵇阮与野老何知哉又其铭
云日居月诸丘垄荆把列树拱矣丰碑缺然则其立碑
盖在葬后六年非甫年二十四当开元二十三年皇父
葬时所作也盖董君不考立碑年但考其葬年故误尔
卒葬皆在二十年然此碑乃其子婿郑潜耀令甫作未
必在是年碑末云甫忝郑庄之宾客游窦主之园林以
白头之嵇阮岂独步于崔蔡野老何知斯文见托若其
葬年所作岂得序称白头嵇阮与野老何知哉又其铭
云日居月诸丘垄荆把列树拱矣丰碑缺然则其立碑
盖在葬后六年非甫年二十四当开元二十三年皇父
葬时所作也盖董君不考立碑年但考其葬年故误尔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2a 页 WYG0850-0328c.png
董君新序称永泰元年严武移山南崔旰乱甫避秦川
定后还成都即浮江东欲适吴楚案武卒于成都故有
哭严仆射诗则武未尝移镇山南也又有将适吴楚留
别章使君当在武未再尹成都之前非崔旰乱之后此
二事舛讹又至鄜迎家后收京扈从还长安董于归鄜
便言移华州漏还京一节王原叔集杜诗古诗甫与章
梓州诗及游惠义寺等皆武初尹之前律诗则在初尹
之后二者必有一误据王序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往
定后还成都即浮江东欲适吴楚案武卒于成都故有
哭严仆射诗则武未尝移镇山南也又有将适吴楚留
别章使君当在武未再尹成都之前非崔旰乱之后此
二事舛讹又至鄜迎家后收京扈从还长安董于归鄜
便言移华州漏还京一节王原叔集杜诗古诗甫与章
梓州诗及游惠义寺等皆武初尹之前律诗则在初尹
之后二者必有一误据王序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往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2b 页 WYG0850-0328d.png
来非一则律诗所序是也古诗田父美严中丞一篇次
序误矣原叔以召补京兆功曹不赴欲如荆楚在严公
初尹前非是盖律诗寄巴州注云时甫除功曹在东川
在武初尹之后故误也政和四年八月十六日观杜集
二序因正之
论飞白法
观唐玄度十体书因思张怀瓘云飞白全用隶法盖八
分之轻者今世人为此书乃全用草法正与古背驰矣
序误矣原叔以召补京兆功曹不赴欲如荆楚在严公
初尹前非是盖律诗寄巴州注云时甫除功曹在东川
在武初尹之后故误也政和四年八月十六日观杜集
二序因正之
论飞白法
观唐玄度十体书因思张怀瓘云飞白全用隶法盖八
分之轻者今世人为此书乃全用草法正与古背驰矣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3a 页 WYG0850-0329a.png
又鲍照飞白用豪笔乃能成字或轻或重也盖或轻若
丝发或重若云山浓淡相错乃成字若不用豪笔书之
则不能若此今观十体中飞龙二字作飞白书正用豪
笔作与散隶颇相近坦(当作/但)增缥缈萦举之势又全用
楷法洛阳唐恭陵孝恭皇帝睿德之纪及牛口纪功碑
首唐太宗飞白亦如此作皆有豪笔点扫浓淡之势而
近世相承飞白皆用相思为片板若髹刷然以书殊不
用豪笔故作字无浓淡纤壮之变非古也当蔡邕于鸿
丝发或重若云山浓淡相错乃成字若不用豪笔书之
则不能若此今观十体中飞龙二字作飞白书正用豪
笔作与散隶颇相近坦(当作/但)增缥缈萦举之势又全用
楷法洛阳唐恭陵孝恭皇帝睿德之纪及牛口纪功碑
首唐太宗飞白亦如此作皆有豪笔点扫浓淡之势而
近世相承飞白皆用相思为片板若髹刷然以书殊不
用豪笔故作字无浓淡纤壮之变非古也当蔡邕于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3b 页 WYG0850-0329b.png
都下见工人以垩帚成字归而为飞白之书非便用垩
帚盖用笔效之而已今人便谓所用木笔为垩帚谬矣
又云飞而不白又云白而不飞盖取其若丝发处谓之
白其势飞举谓之飞而俚俗谰语又谓蔡中郎见帛飞
空中因作此字以白为帛此尤无稽也
论临摹二法
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
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
帚盖用笔效之而已今人便谓所用木笔为垩帚谬矣
又云飞而不白又云白而不飞盖取其若丝发处谓之
白其势飞举谓之飞而俚俗谰语又谓蔡中郎见帛飞
空中因作此字以白为帛此尤无稽也
论临摹二法
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
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4a 页 WYG0850-0329c.png
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
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与摹二
者迥殊不可乱也
论□字
小宋太一宫诗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吊开注云真诰谓
一卷为一吊殊不知真诰所谓卷即卷字盖从省文真
诰音亦尔非吊字也碧虚子陈景元据真诰以此字即
篇字盖亦误云
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与摹二
者迥殊不可乱也
论□字
小宋太一宫诗瑞木千寻竦仙图几吊开注云真诰谓
一卷为一吊殊不知真诰所谓卷即卷字盖从省文真
诰音亦尔非吊字也碧虚子陈景元据真诰以此字即
篇字盖亦误云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4b 页 WYG0850-0329d.png
论黄陵碑二女
黄陵碑引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郭璞疑
二女舜后不当降小水为其夫人因以二女为天帝之
女退之遂以璞为失殊不知山海经凡言帝者皆谓天
帝如所谓帝之密都帝之下都帝之平圃与帝之二女
皆谓天帝也至言帝俊帝颛则各兼称其号不但曰帝
也其论二女一篇最为详确据列仙传江婓二女与九
歌湘夫人称帝子者是矣退之难之非也余顷在道山
黄陵碑引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郭璞疑
二女舜后不当降小水为其夫人因以二女为天帝之
女退之遂以璞为失殊不知山海经凡言帝者皆谓天
帝如所谓帝之密都帝之下都帝之平圃与帝之二女
皆谓天帝也至言帝俊帝颛则各兼称其号不但曰帝
也其论二女一篇最为详确据列仙传江婓二女与九
歌湘夫人称帝子者是矣退之难之非也余顷在道山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5a 页 WYG0850-0330a.png
与翁养源论此亦以为然翁于江湘图志论中其说盖
与余合
论书八篇示苏显道
章草惟汉魏西晋人最妙至逸少变索靖法稍以华胜
世传书诸葛武侯对蜀昭烈语及豹奴等章帖皆逸少
书也萧景乔出师颂虽不迨魏晋人然高古尚有遗风
自其书中观之过正隶远矣隋智永又变此法至唐人
绝罕为之近世遂窈然无闻盖去古既远妙指弗传几
与余合
论书八篇示苏显道
章草惟汉魏西晋人最妙至逸少变索靖法稍以华胜
世传书诸葛武侯对蜀昭烈语及豹奴等章帖皆逸少
书也萧景乔出师颂虽不迨魏晋人然高古尚有遗风
自其书中观之过正隶远矣隋智永又变此法至唐人
绝罕为之近世遂窈然无闻盖去古既远妙指弗传几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5b 页 WYG0850-0330b.png
至于泯绝邪然世岂无兹人顾俗未之识耳
二
张怀瓘论书以会稽草书第八在世将茂宏辈诸人下
意谓其拘法度少纵放也予谓草之狂怪乃书之下者
因陋就浅徒足以障拙目耳若逸少草之佳处盖与纵
心者契妙宁可以不踰矩议之哉若怀瓘者以形模求
字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三
二
张怀瓘论书以会稽草书第八在世将茂宏辈诸人下
意谓其拘法度少纵放也予谓草之狂怪乃书之下者
因陋就浅徒足以障拙目耳若逸少草之佳处盖与纵
心者契妙宁可以不踰矩议之哉若怀瓘者以形模求
字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6a 页 WYG0850-0330c.png
昔人运笔侧掠努趯皆有成规若法度礼乐不可斯须
离及造微洞妙则出没飞动神会意得然所谓成规者
初未尝失今世人作一波画尚未知厝笔处徒规规强
效古人纵成但若印刻字耳
四
篆法之坏肇李监草法之弊肇张长史八分之俗肇韩
择木此诸人书非不工也而阙古人之(阙一字恐/是渊字)原教
俗士之升木于书家为患最深夫篆之方稳草之颠放
离及造微洞妙则出没飞动神会意得然所谓成规者
初未尝失今世人作一波画尚未知厝笔处徒规规强
效古人纵成但若印刻字耳
四
篆法之坏肇李监草法之弊肇张长史八分之俗肇韩
择木此诸人书非不工也而阙古人之(阙一字恐/是渊字)原教
俗士之升木于书家为患最深夫篆之方稳草之颠放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6b 页 WYG0850-0330d.png
八分之纤丽学便可至而天(一作/大)势失矣彼观钟彝文
识汉世诸碑王索遗迹宁不少损乎此可为知者道
五
流俗言作书皆欲悬腕而聚指管端真草必用此法乃
善予谓不然逸少书法有真一行草三以言执笔去笔
跗远近耳今笔长不过五寸虽作草书必在其三而真
行弥近今不问正草必欲聚指管端乃妄论也今观晋
宋及唐人画图执笔者未尝若此可破俗之鄙说
识汉世诸碑王索遗迹宁不少损乎此可为知者道
五
流俗言作书皆欲悬腕而聚指管端真草必用此法乃
善予谓不然逸少书法有真一行草三以言执笔去笔
跗远近耳今笔长不过五寸虽作草书必在其三而真
行弥近今不问正草必欲聚指管端乃妄论也今观晋
宋及唐人画图执笔者未尝若此可破俗之鄙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7a 页 WYG0850-0331a.png
六
凡书横难从易方正在二者间不悟书意而作衡法不
斜则浊此体惟钟索逸献真知也宋齐梁人似之陈隋
至唐皆不近也
七
陶隐居集杨许三仙君真迹论其书云杨君书最工不
今不古能细能大大较虽祖效郗法笔力规矩兼于二
王掾书乃是学杨而字体劲利偏善写经画符与杨相
凡书横难从易方正在二者间不悟书意而作衡法不
斜则浊此体惟钟索逸献真知也宋齐梁人似之陈隋
至唐皆不近也
七
陶隐居集杨许三仙君真迹论其书云杨君书最工不
今不古能细能大大较虽祖效郗法笔力规矩兼于二
王掾书乃是学杨而字体劲利偏善写经画符与杨相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7b 页 WYG0850-0331b.png
似郁勃峰势殆非人功所逮长史章草乃能而正书古
拙隐居昔见张道恩善别法书叹其神识今睹三君迹
一字一画皆望影悬了自思非智艺所及特天假此鉴
令有以显悟尔三君书迹今无复存独唐窦暨述书赋
著杨真人行书带名六行观隐居之论想见其清致也
惜哉今亦弗传矣隐居书自奇世传画版帖及焦山下
瘗鹤铭皆其遗迹也今人罕能辨之于戏妙识远矣古
人之知音益稀安得𨼆居道恩辈与之论书哉
拙隐居昔见张道恩善别法书叹其神识今睹三君迹
一字一画皆望影悬了自思非智艺所及特天假此鉴
令有以显悟尔三君书迹今无复存独唐窦暨述书赋
著杨真人行书带名六行观隐居之论想见其清致也
惜哉今亦弗传矣隐居书自奇世传画版帖及焦山下
瘗鹤铭皆其遗迹也今人罕能辨之于戏妙识远矣古
人之知音益稀安得𨼆居道恩辈与之论书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8a 页 WYG0850-0331c.png
八
王会稽七子凝操徽涣献五人书迹具传惟玄肃二子
未见馀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是善学逸少书者犹颜
延年对宋文帝自谓竣得臣笔测得臣文㚟得臣义跃
得臣酒书亦犹是也
论书六条
唐人更不作章草书近来有济及洪府人强学之所谓
不堪位置举止羞涩终不似真俗人未尝知古人用笔
王会稽七子凝操徽涣献五人书迹具传惟玄肃二子
未见馀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是善学逸少书者犹颜
延年对宋文帝自谓竣得臣笔测得臣文㚟得臣义跃
得臣酒书亦犹是也
论书六条
唐人更不作章草书近来有济及洪府人强学之所谓
不堪位置举止羞涩终不似真俗人未尝知古人用笔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8b 页 WYG0850-0331d.png
处见其人书者随众称善皆曰钟索复出矣(不堪位置/举止羞涩)
(乃梁武帝/评羊欣书)
二
凡书衡(一作/横)难从易方正在二者间不悟书意者强作
横书不斜则浊蜀中一人是已此体惟钟索尽古人之
妙宋齐时人似之梁陈隋至唐终不近也
三
后魏北齐人书洛阳故城多有遗迹虽差近古然终不
(乃梁武帝/评羊欣书)
二
凡书衡(一作/横)难从易方正在二者间不悟书意者强作
横书不斜则浊蜀中一人是已此体惟钟索尽古人之
妙宋齐时人似之梁陈隋至唐终不近也
三
后魏北齐人书洛阳故城多有遗迹虽差近古然终不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9a 页 WYG0850-0332a.png
脱毡裘气文物从永嘉来自北而南故妙书皆在江左
四
洛人好杨凝式少师书信可传宝但自唐中世来汉晋
书法不传如凝式辈所祖述者不远会稽父子笔法似
不如是洛人得杨真迹夸诩以为希世珍所谓子诚齐
人耳
五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
四
洛人好杨凝式少师书信可传宝但自唐中世来汉晋
书法不传如凝式辈所祖述者不远会稽父子笔法似
不如是洛人得杨真迹夸诩以为希世珍所谓子诚齐
人耳
五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59b 页 WYG0850-0332b.png
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此上清宝典李太白诗也
六
近世书人惟章申公能传笔意虽精巧不迨唐而笔势
超超意出褚薛上矣比来(空一字/疑襄字)阳号知古法然但能
行书正草殊不工爱观古帖而议论疏阔好摹古帖而
点画失真世言其拓本与真迹同然比李建中周越辈
则小过也
论虞书千文
六
近世书人惟章申公能传笔意虽精巧不迨唐而笔势
超超意出褚薛上矣比来(空一字/疑襄字)阳号知古法然但能
行书正草殊不工爱观古帖而议论疏阔好摹古帖而
点画失真世言其拓本与真迹同然比李建中周越辈
则小过也
论虞书千文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0a 页 WYG0850-0332c.png
闻曾家所藏虞帖未曾见但前辈写千文如智永辈不
正即草未有以行书写者世有欧率更行书千文一卷
乃是集其字为之者未知此虞本如何须他日见乃可
辩真否也然世人藏虞行书帖如汝南公主墓志积时
帖斋会帖(疑有/阙文)
论张长史书
始观张旭所书千字文至母图隶散等字怪逸过甚好
事者以长史喜狂书故效其迹及反覆徐观至雁门云
正即草未有以行书写者世有欧率更行书千文一卷
乃是集其字为之者未知此虞本如何须他日见乃可
辩真否也然世人藏虞行书帖如汝南公主墓志积时
帖斋会帖(疑有/阙文)
论张长史书
始观张旭所书千字文至母图隶散等字怪逸过甚好
事者以长史喜狂书故效其迹及反覆徐观至雁门云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0b 页 WYG0850-0332d.png
亭愚蒙瞻仰等字与后题月日则雄隐轩举槎蘖丝缕
千状万变虽左驰右骛而不离绳矩之内犹纵风鸢者
翔戾于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歘
忽若神而器不离身驻目视之若龙鸾飞腾然后知其
真长史书而不虚得名矣世人观之者不知其所以好
者在此但视其怪奇从而效之失其指矣昔之圣人纵
心而不踰规矩妄行而蹈乎大方亦犹是也尝观庄周
书其自谓谬悠荒唐而无端涯然观其论度数形名之
千状万变虽左驰右骛而不离绳矩之内犹纵风鸢者
翔戾于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歘
忽若神而器不离身驻目视之若龙鸾飞腾然后知其
真长史书而不虚得名矣世人观之者不知其所以好
者在此但视其怪奇从而效之失其指矣昔之圣人纵
心而不踰规矩妄行而蹈乎大方亦犹是也尝观庄周
书其自谓谬悠荒唐而无端涯然观其论度数形名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1a 页 WYG0850-0333a.png
际大儒宗工有所不及其道之所以无为而无不为矣
于戏观旭书尚其怪而不知入规矩读庄子知其放旷
而不知其入律皆非二子之钟期也
齐景公招虞人以旌说
周官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又道路用旌节即此旌也顾
恺之画苏武所执之旌上员如幢下复数层红羽鬖鬖
然如夜合花即周官所谓析羽也今卤簿中节亦颇类
此其首亦员相去尺馀有数层员版以氂牛毛缀之亦
于戏观旭书尚其怪而不知入规矩读庄子知其放旷
而不知其入律皆非二子之钟期也
齐景公招虞人以旌说
周官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又道路用旌节即此旌也顾
恺之画苏武所执之旌上员如幢下复数层红羽鬖鬖
然如夜合花即周官所谓析羽也今卤簿中节亦颇类
此其首亦员相去尺馀有数层员版以氂牛毛缀之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1b 页 WYG0850-0333b.png
鬖鬖然盖析羽之遗法然汉节但旌节之制耳至于龙
节虎节玉节之类乃后世虎符之属是也但可合符者
皆谓之节不必尽若旌幢也故汉人所持节俱(阙/)合符
之制今观顾画节首之下悬一物若书卷疑此可用合
符也今卤簿节乃无此
秦昭和钟铭说
此钟盖庆历中叶翰林清臣守长安所得上之大乐考
之音中大吕胡恢题云世家言秦侯至穆公十三世而
节虎节玉节之类乃后世虎符之属是也但可合符者
皆谓之节不必尽若旌幢也故汉人所持节俱(阙/)合符
之制今观顾画节首之下悬一物若书卷疑此可用合
符也今卤簿节乃无此
秦昭和钟铭说
此钟盖庆历中叶翰林清臣守长安所得上之大乐考
之音中大吕胡恢题云世家言秦侯至穆公十三世而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2a 页 WYG0850-0333c.png
中间出子遇杀岂不得列于世数邪欧阳文忠题云据
史记年表始秦仲至康公为十二公此钟则为共公时
作也据本纪始襄公至桓公为十二公此钟则为景公
时作也予按本纪周孝王命非子曰昔柏翳为舜主畜
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
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嬴生秦侯
次公伯秦仲庄公襄公文公靖(史记/作竫)公不立宁公出子
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穆公康公共公桓公以铭所谓十
史记年表始秦仲至康公为十二公此钟则为共公时
作也据本纪始襄公至桓公为十二公此钟则为景公
时作也予按本纪周孝王命非子曰昔柏翳为舜主畜
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
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嬴生秦侯
次公伯秦仲庄公襄公文公靖(史记/作竫)公不立宁公出子
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穆公康公共公桓公以铭所谓十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2b 页 WYG0850-0333d.png
二公考之若以非子始为附庸则至成公为十二公若
以秦仲始为周大夫襄公始为诸侯则如欧阳说至康
公以桓公为十二公然据铭云不显朕皇祖奄有下国
十有二公言皇祖奄有下国盖谓始有土之君则当以
非子为始虽曰附庸盖亦国也况有周锡命分土之文
得不为奄有下国乎自非子至成公十有二世则是钟
为成公作无疑矣又所谓十有二公盖自始祖而下至
今为公之数而欧阳公以为十二公者先公也而言作
以秦仲始为周大夫襄公始为诸侯则如欧阳说至康
公以桓公为十二公然据铭云不显朕皇祖奄有下国
十有二公言皇祖奄有下国盖谓始有土之君则当以
非子为始虽曰附庸盖亦国也况有周锡命分土之文
得不为奄有下国乎自非子至成公十有二世则是钟
为成公作无疑矣又所谓十有二公盖自始祖而下至
今为公之数而欧阳公以为十二公者先公也而言作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3a 页 WYG0850-0334a.png
钟者为十三世亦非也案铭之首称秦公曰则知见为
君者固自称公春秋时列国皆然不必言先公方谓之
公也
商著尊说
按两器皆皇祐中得之是时阮逸胡瑗等议以谓此器
有脰无足据有脰则可名壶尊著地无足则可名著尊
是时逸与瑗未能定其主名今按凡以尊名者未尝无
脰则脰不足以别尊之名而足之有无乃可为异此器
君者固自称公春秋时列国皆然不必言先公方谓之
公也
商著尊说
按两器皆皇祐中得之是时阮逸胡瑗等议以谓此器
有脰无足据有脰则可名壶尊著地无足则可名著尊
是时逸与瑗未能定其主名今按凡以尊名者未尝无
脰则脰不足以别尊之名而足之有无乃可为异此器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3b 页 WYG0850-0334b.png
既无足自可谓之著尊不必因其有脰而以壶尊致疑
也鼎之无足者曰著鼎义亦如此礼明堂位商尊曰著
今观内府古器中有周之著尊文饰华巧脰作夔龙蟠
屈之势腹著云雷回旋之状而足皆著地盖因于商礼
而加文耳今此二尊形模古质殊无虫镂第以兽饰腹
以双耳挟肩比周物为朴正商代之著尊也腹之兽首
若傅翼而飞举然观古宝器有为蚩尤之象者皆为飞
兽而傅以肉翅昔人著其状于彝器者以示贪暴之戒
也鼎之无足者曰著鼎义亦如此礼明堂位商尊曰著
今观内府古器中有周之著尊文饰华巧脰作夔龙蟠
屈之势腹著云雷回旋之状而足皆著地盖因于商礼
而加文耳今此二尊形模古质殊无虫镂第以兽饰腹
以双耳挟肩比周物为朴正商代之著尊也腹之兽首
若傅翼而飞举然观古宝器有为蚩尤之象者皆为飞
兽而傅以肉翅昔人著其状于彝器者以示贪暴之戒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4a 页 WYG0850-0334c.png
此尊之饰盖蚩尤也
商素敦说
按古敦之存于今者若周宰辟父敦散季敦牧敦戠敦
虢姜敦之属率皆有款识言时称伐比他器为详大抵
皆周器也此敦中无款识外无文镂质古不华疑若商
器然又诸敦之有铭者往往皆宗器也此既无铭岂非
燕飨所用与周大方鼎同义乎其制为两蜼首以吞吐
双耳下有两珥承之犹其尾然盖若宗彝之章以智为
商素敦说
按古敦之存于今者若周宰辟父敦散季敦牧敦戠敦
虢姜敦之属率皆有款识言时称伐比他器为详大抵
皆周器也此敦中无款识外无文镂质古不华疑若商
器然又诸敦之有铭者往往皆宗器也此既无铭岂非
燕飨所用与周大方鼎同义乎其制为两蜼首以吞吐
双耳下有两珥承之犹其尾然盖若宗彝之章以智为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4b 页 WYG0850-0334d.png
义传曰知人者智夫智足以灼见俊心而知之故得忠
臣嘉宾而飨之然后得尽其心而成其礼然则燕飨之
敦设饰以蜼其意或寓于斯
商山觚圜觚说
按礼爵一升觚二升此三觚容受宜其比爵为多山觚
之脰饰以四山下为觚棱圜者但觚而已昔人所谓破
觚为圜故或棱或否具此二者不独棱者谓之觚也此
器用以酬酢故脰足之间可握可拱盖臣拜君酢跽而
臣嘉宾而飨之然后得尽其心而成其礼然则燕飨之
敦设饰以蜼其意或寓于斯
商山觚圜觚说
按礼爵一升觚二升此三觚容受宜其比爵为多山觚
之脰饰以四山下为觚棱圜者但觚而已昔人所谓破
觚为圜故或棱或否具此二者不独棱者谓之觚也此
器用以酬酢故脰足之间可握可拱盖臣拜君酢跽而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5a 页 WYG0850-0335a.png
受之端而饮仰而奠于地复拜与圭勿日相为用(自与/至用)
(川本去/上七字)故其为拱握之制而其腰间有穿若交午然盖
奉执之际贯之组以防坠失与圭之必璧之好同义亦
于宴饮之间象君臣之志通而无沉湎之失也三觚制
作合度而鲜文饰盖商器耳
周狸首豆说
按古宝器之有豆往往小殊而大同若姬寏母豆则镂
以山云疑生豆则承以四拱螭足豆之制有会可仰祖
(川本去/上七字)故其为拱握之制而其腰间有穿若交午然盖
奉执之际贯之组以防坠失与圭之必璧之好同义亦
于宴饮之间象君臣之志通而无沉湎之失也三觚制
作合度而鲜文饰盖商器耳
周狸首豆说
按古宝器之有豆往往小殊而大同若姬寏母豆则镂
以山云疑生豆则承以四拱螭足豆之制有会可仰祖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5b 页 WYG0850-0335b.png
癸豆之像其足无趺此豆之足殊类祖癸虽冶铸非精
而模矩质素盖商代所作云其侧兽面若狸首者案射
义诸侯以狸首为节狸首之诗逸矣其义弗可知然即
名以求其义盖取所田之物为名狸兽之小者言小兽
则大兽可知故国君用射于田以所获禽一为乾豆盖
以祀事为先此豆饰以狸首义或出此其庙享之器欤
周史伯硕父鼎说
右二器形制款识悉同而文字刓缺以二鼎参读而互
而模矩质素盖商代所作云其侧兽面若狸首者案射
义诸侯以狸首为节狸首之诗逸矣其义弗可知然即
名以求其义盖取所田之物为名狸兽之小者言小兽
则大兽可知故国君用射于田以所获禽一为乾豆盖
以祀事为先此豆饰以狸首义或出此其庙享之器欤
周史伯硕父鼎说
右二器形制款识悉同而文字刓缺以二鼎参读而互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6a 页 WYG0850-0335c.png
辨之可识者四十有三字不可见五字而已按史伯周
宣王臣硕父其字也郑桓公为周司徒问王室于史伯
史伯具以诸国及晋楚所以兴对春秋外传是之而汉
书古今人表于厉王宣王时皆书史伯疑非二人盖羡
文耳此二鼎铭文著史伯硕父所以作鼎曰朕皇考釐
仲王母舟母尊鼎而周器之拓文有曰史颖作朕皇考
釐仲王母舟母尊鼎款识字画大致皆同则知颖者盖
硕父之名三鼎之文互相见耳考之经传周有史佚卫
宣王臣硕父其字也郑桓公为周司徒问王室于史伯
史伯具以诸国及晋楚所以兴对春秋外传是之而汉
书古今人表于厉王宣王时皆书史伯疑非二人盖羡
文耳此二鼎铭文著史伯硕父所以作鼎曰朕皇考釐
仲王母舟母尊鼎而周器之拓文有曰史颖作朕皇考
釐仲王母舟母尊鼎款识字画大致皆同则知颖者盖
硕父之名三鼎之文互相见耳考之经传周有史佚卫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6b 页 WYG0850-0335d.png
有史䲡晋有史赵率以官为氏故硕父之名与字皆冠
以史曰伯者盖五十所加犹伯阳父仲山父之类是也
又幽王之臣有虢石父而晋有伯石于硕父亦近之然
虢石父虢公也未尝为史而晋之伯石乃杨食我耳非
天子之命卿弗可称伐于鼎是知史伯硕父非此二人
也古文周与舟同史伯周臣故称其王母曰周母犹周
之姜任大姒号曰周室三母亦以国著也以斯铭考之
釐仲者史伯之皇考而周母其王母也今先釐仲而后
以史曰伯者盖五十所加犹伯阳父仲山父之类是也
又幽王之臣有虢石父而晋有伯石于硕父亦近之然
虢石父虢公也未尝为史而晋之伯石乃杨食我耳非
天子之命卿弗可称伐于鼎是知史伯硕父非此二人
也古文周与舟同史伯周臣故称其王母曰周母犹周
之姜任大姒号曰周室三母亦以国著也以斯铭考之
釐仲者史伯之皇考而周母其王母也今先釐仲而后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7a 页 WYG0850-0336a.png
周母则釐仲实王父耳下言王母则上为王父可知故
但曰皇考铭之首曰惟六年八月初吉己子以己配子
则于十日刚柔疑若弗类然三代鼎彝铭刻若此者甚
多有之兄癸彝文曰丁子周戠敦文曰乙子今此鼎文
曰己子是也或曰戊与己同类古尚未分则所谓己子
乃戊子也或曰易之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配十日若
甲与己合古亦未分则所谓己子乃甲子也丁子乙子
义亦如之其说未知孰是铭之卒章曰用蕲绰绾眉寿
但曰皇考铭之首曰惟六年八月初吉己子以己配子
则于十日刚柔疑若弗类然三代鼎彝铭刻若此者甚
多有之兄癸彝文曰丁子周戠敦文曰乙子今此鼎文
曰己子是也或曰戊与己同类古尚未分则所谓己子
乃戊子也或曰易之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以配十日若
甲与己合古亦未分则所谓己子乃甲子也丁子乙子
义亦如之其说未知孰是铭之卒章曰用蕲绰绾眉寿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7b 页 WYG0850-0336b.png
晋姜鼎铭亦有此语盖祈天永命俾弗中绝故曰绾垂
裕后昆俾昌而大故曰绰与万年子孙永宝同意皆善
祷之辞也鼎唇之文镂为龙与饕餮之象而腹皆作龙
鳞与周寏父鼎颇相类皆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之义所
谓龙文之鼎盖取诸此
周举鼎说(铭款一字/)
案□古文举字也三代彝器有此文者颇多如爵有己
举卣有丁举之类是也戴记晋杜蒉洗爵扬觯以规平
裕后昆俾昌而大故曰绰与万年子孙永宝同意皆善
祷之辞也鼎唇之文镂为龙与饕餮之象而腹皆作龙
鳞与周寏父鼎颇相类皆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之义所
谓龙文之鼎盖取诸此
周举鼎说(铭款一字/)
案□古文举字也三代彝器有此文者颇多如爵有己
举卣有丁举之类是也戴记晋杜蒉洗爵扬觯以规平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8a 页 WYG0850-0336c.png
公时人因谓之杜举盖爵觯之属可举以献酬之器故
或目以举今此鼎亦铭以举而但一字又非可举以献
酬之器则此所谓举乃人名也与杜举己举异矣以载
籍考之宋之僖公名举楚有大夫伍举下蔡有史举燕
有唐举虽皆周人然史举贱而为监门唐举微而为相
者又皆周末人而此鼎乃非晚周之器今验其铭款若
非宋僖公举则伍举也僖公微子之后与周始终伍举
庄共之大夫为楚闻臣宜其制作传永而不亡然传以
或目以举今此鼎亦铭以举而但一字又非可举以献
酬之器则此所谓举乃人名也与杜举己举异矣以载
籍考之宋之僖公名举楚有大夫伍举下蔡有史举燕
有唐举虽皆周人然史举贱而为监门唐举微而为相
者又皆周末人而此鼎乃非晚周之器今验其铭款若
非宋僖公举则伍举也僖公微子之后与周始终伍举
庄共之大夫为楚闻臣宜其制作传永而不亡然传以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8b 页 WYG0850-0336d.png
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为铭之法而此鼎特著名而
不纪绩亦犹公非之鼎弟铭以非公孙虿之鼎弟名以
虿亦一字尔
周宋公鼎说(铭款六字/)
有盖铭六字按此鼎铭曰宋公䜌之餗鼎䜌者宋景公
也以史记年表考之则名头曼以汉书古今人表考之
则名兜栾独汲冢师春书宋之世次曰景公䜌者昭公
子与此铭合当以䜌为正然头曼兜栾音读相混汉书
不纪绩亦犹公非之鼎弟铭以非公孙虿之鼎弟名以
虿亦一字尔
周宋公鼎说(铭款六字/)
有盖铭六字按此鼎铭曰宋公䜌之餗鼎䜌者宋景公
也以史记年表考之则名头曼以汉书古今人表考之
则名兜栾独汲冢师春书宋之世次曰景公䜌者昭公
子与此铭合当以䜌为正然头曼兜栾音读相混汉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9a 页 WYG0850-0337a.png
稍近之第不知何据而云兜栾或景公初二名而后一
之若汉昭帝初名弗陵而后但弗也此鼎与宋君夫人
之餗釪鼎字画体一而釪鼎之盖文镂繁缛此鼎则朴
素无华岂当时以是别君与夫人之器邪以文字稽之
乃一时物也至于周䜌女及□䜌亦人名第字画意象
视餗鼎为古则□䜌与䜌女之器疑非景公作盖前此
别自一䜌耳(微款识作□/与微同妙也)
周方鼎说
之若汉昭帝初名弗陵而后但弗也此鼎与宋君夫人
之餗釪鼎字画体一而釪鼎之盖文镂繁缛此鼎则朴
素无华岂当时以是别君与夫人之器邪以文字稽之
乃一时物也至于周䜌女及□䜌亦人名第字画意象
视餗鼎为古则□䜌与䜌女之器疑非景公作盖前此
别自一䜌耳(微款识作□/与微同妙也)
周方鼎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69b 页 WYG0850-0337b.png
按古宝器鼎之方者多矣以其铭款考之鲁公文王方
鼎则谓之尊彝单子方鼎则谓之从彝王伯方鼎则谓
之宝齍惟陀员庚申方鼎乃谓之鼎然则诸器制度大
槩相类以其可尊而为法曰尊彝以其陪贰而非正故
曰从彝以其或用于齐盛若九嫔之赞玉齍故曰宝齍
其实皆鼎也故郑公孙侨辨黄熊之梦晋平公赐以莒
之二方鼎亦止谓之鼎今此二器制度与诸方鼎同盖
周器也故目以周方鼎其大也几可以函牺牛之全体
鼎则谓之尊彝单子方鼎则谓之从彝王伯方鼎则谓
之宝齍惟陀员庚申方鼎乃谓之鼎然则诸器制度大
槩相类以其可尊而为法曰尊彝以其陪贰而非正故
曰从彝以其或用于齐盛若九嫔之赞玉齍故曰宝齍
其实皆鼎也故郑公孙侨辨黄熊之梦晋平公赐以莒
之二方鼎亦止谓之鼎今此二器制度与诸方鼎同盖
周器也故目以周方鼎其大也几可以函牺牛之全体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0a 页 WYG0850-0337c.png
其文镂也淳美而不太华其中也略无款刻盖用于王
之燕飨而已与铭祖考之功而为祀器著自作之时而
为养器异矣他器无款刻者殆此类也此鼎腹之四周
皆饰以乳其数比他器为多盖亦推己以致养之义夫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先王宴飨以厚群臣
以仁嘉宾亦以养之也易鼎之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
而大亨以养圣贤此鼎形特大而乳极多盖大亨以养
圣贤之意得不为燕飨器乎鼎之四足皆衔以羊体所
之燕飨而已与铭祖考之功而为祀器著自作之时而
为养器异矣他器无款刻者殆此类也此鼎腹之四周
皆饰以乳其数比他器为多盖亦推己以致养之义夫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先王宴飨以厚群臣
以仁嘉宾亦以养之也易鼎之彖曰圣人亨以享上帝
而大亨以养圣贤此鼎形特大而乳极多盖大亨以养
圣贤之意得不为燕飨器乎鼎之四足皆衔以羊体所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0b 页 WYG0850-0337d.png
谓羊鼎也又养于文从羊庠也美也亦如之皆有致养
充实之义此饰以羊意亦寓此鼎之唇缘其文镂也合
则为饕餮以著贪暴之戒散则为应龙以见居上泽物
之功凡龙之有翼曰应龙此器之龙如之至于足之中
空上彻于底而无碍则以澄肉洎之滓浊兼取其易饪
耳三代制器其寓于理也详其适于用也周故曰百工
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不然何以底此
周宝和钟说
充实之义此饰以羊意亦寓此鼎之唇缘其文镂也合
则为饕餮以著贪暴之戒散则为应龙以见居上泽物
之功凡龙之有翼曰应龙此器之龙如之至于足之中
空上彻于底而无碍则以澄肉洎之滓浊兼取其易饪
耳三代制器其寓于理也详其适于用也周故曰百工
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不然何以底此
周宝和钟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1a 页 WYG0850-0338a.png
右二钟铭皆曰走作朕皇祖文考宝和钟走其万年子
子孙孙永宝用享按尔疋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
曰年以此铭考之祝以万年盖周器也走之名于经传
无见盖昔人自以称谓犹孤寡不榖臣仆愚鄙皆谦损
之辞故司马迁自称曰太史公牛马走班固自称曰走
(汉书作仆/文选作走)亦不任厕技于彼列说者谓以犹今自称下
走之类此器所谓走者如此然则走之号非独始于汉
盖亦上矣此铭上言走下言朕与左氏所谓吾祖也我
子孙孙永宝用享按尔疋唐虞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
曰年以此铭考之祝以万年盖周器也走之名于经传
无见盖昔人自以称谓犹孤寡不榖臣仆愚鄙皆谦损
之辞故司马迁自称曰太史公牛马走班固自称曰走
(汉书作仆/文选作走)亦不任厕技于彼列说者谓以犹今自称下
走之类此器所谓走者如此然则走之号非独始于汉
盖亦上矣此铭上言走下言朕与左氏所谓吾祖也我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1b 页 WYG0850-0338b.png
知之同意其曰皇祖文考者按左氏卫庄公之祷曰敢
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此所谓皇祖文考
者亦犹卫侯所谓皇祖文王也走者周之宗室亦文王
后故称文王曰皇祖昔武王伐商以造周尝称文王曰
文考至其子孙距文王远矣犹曰考者盖推本而言之
至若赓之文考尊师艅之文考彝戠之文考敦但曰文
考而不曰皇祖其皆周初之器乎与此钟异矣是钟于
于鼓之间饰以双凤侧著一字亦象凤形若周乌钟之
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此所谓皇祖文考
者亦犹卫侯所谓皇祖文王也走者周之宗室亦文王
后故称文王曰皇祖昔武王伐商以造周尝称文王曰
文考至其子孙距文王远矣犹曰考者盖推本而言之
至若赓之文考尊师艅之文考彝戠之文考敦但曰文
考而不曰皇祖其皆周初之器乎与此钟异矣是钟于
于鼓之间饰以双凤侧著一字亦象凤形若周乌钟之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2a 页 WYG0850-0338c.png
制昔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盖在周文王之世而君
奭有曰我则鸣鸟不闻孔子亦思凤鸟之至皆有怀于
文王鸑鷟凤类也二钟之饰其鸑鷟欤所谓作宝和钟
者按国语泠州鸠之论钟曰大昭小鸣和之道也和平
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作乐所以成政也故秦
铭勋钟名曰昭和钟而此名曰宝和钟意盖若此文王
以徽柔懿恭之德脩和有夏后世于礼乐声容之间皆
象其德故相礼于清庙则曰肃雍作乐于钟则谓之宝
奭有曰我则鸣鸟不闻孔子亦思凤鸟之至皆有怀于
文王鸑鷟凤类也二钟之饰其鸑鷟欤所谓作宝和钟
者按国语泠州鸠之论钟曰大昭小鸣和之道也和平
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作乐所以成政也故秦
铭勋钟名曰昭和钟而此名曰宝和钟意盖若此文王
以徽柔懿恭之德脩和有夏后世于礼乐声容之间皆
象其德故相礼于清庙则曰肃雍作乐于钟则谓之宝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2b 页 WYG0850-0338d.png
和和平则久克成厥政宜子子孙孙宝用以传永也
周云雷钟说
按此钟形制与诸云雷钟同特于于鼓之侧别饰以一
云一雷亦犹周凤钟乌钟于于鼓之侧特为一凤一乌
以代铭款则知是钟盖周器也雷动而风行所以鼓万
物云族而雨流所以泽万物先王作乐崇德感人心而
天下和平鼓而泽之莫大于是故云雷之象不特识于
鼎彝以设义于饮食之间而作乐之意盖亦有寓乎此
周云雷钟说
按此钟形制与诸云雷钟同特于于鼓之侧别饰以一
云一雷亦犹周凤钟乌钟于于鼓之侧特为一凤一乌
以代铭款则知是钟盖周器也雷动而风行所以鼓万
物云族而雨流所以泽万物先王作乐崇德感人心而
天下和平鼓而泽之莫大于是故云雷之象不特识于
鼎彝以设义于饮食之间而作乐之意盖亦有寓乎此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3a 页 WYG0850-0339a.png
者
周罍周洗说
案冠礼设洗直(士冠礼/音值)于东荣水在洗东燕礼设洗于
阼阶东南当东霤罍水在东说者以谓水器尊卑皆用
金罍此罍与尊罍之罍名同而用异夫行礼之始务于
自洁故以罍洗为先洗于文从先用是故也罍洗设于
东南而雷鼓以春夏罍于文从雷用是故也古之制罍
既用金洗亦当然此罍也洗也其制皆金洗之饰以龟
周罍周洗说
案冠礼设洗直(士冠礼/音值)于东荣水在洗东燕礼设洗于
阼阶东南当东霤罍水在东说者以谓水器尊卑皆用
金罍此罍与尊罍之罍名同而用异夫行礼之始务于
自洁故以罍洗为先洗于文从先用是故也罍洗设于
东南而雷鼓以春夏罍于文从雷用是故也古之制罍
既用金洗亦当然此罍也洗也其制皆金洗之饰以龟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3b 页 WYG0850-0339b.png
鱼以涓洁为义罍之饰以云雷以润泽为义是二器也
形制淳妙意象高古非周人不能为也又其出也同地
其得也同时以罍承洗合若符棨而秘阁旧籍以洗为
瓫以罍为缶初未知其为是物也臣等因受诏捡校而
考辨之主上圣心灼见其然命有司取其制度以备新
作礼器之一乃知此器自周讫今载祀千馀隐秘弗见
以待圣人制作而后显于戏岂不韪欤岂不韪欤
周一柱爵说(素爵附/)
形制淳妙意象高古非周人不能为也又其出也同地
其得也同时以罍承洗合若符棨而秘阁旧籍以洗为
瓫以罍为缶初未知其为是物也臣等因受诏捡校而
考辨之主上圣心灼见其然命有司取其制度以备新
作礼器之一乃知此器自周讫今载祀千馀隐秘弗见
以待圣人制作而后显于戏岂不韪欤岂不韪欤
周一柱爵说(素爵附/)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4a 页 WYG0850-0339c.png
案古爵皆设两柱用以反坫则相承而安此前二爵制
皆一柱覆则欹倒岂以一于饮而不知节则有颠隮之
患用为彝酒之戒欤亦犹欹器以覆戒满之义也四器
皆无铭款其一腹篆隐起为饕餮云雷之象文镂深明
盖周人所作其一差简于前亦同时也后两柱爵朴素
无文然亦周器第非燕享所用耳
周云雷斝说
按礼爵夏以盏商以斝周以爵三器之名虽殊其实皆
皆一柱覆则欹倒岂以一于饮而不知节则有颠隮之
患用为彝酒之戒欤亦犹欹器以覆戒满之义也四器
皆无铭款其一腹篆隐起为饕餮云雷之象文镂深明
盖周人所作其一差简于前亦同时也后两柱爵朴素
无文然亦周器第非燕享所用耳
周云雷斝说
按礼爵夏以盏商以斝周以爵三器之名虽殊其实皆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4b 页 WYG0850-0339d.png
爵也以其三足象戈故曰盏以其两足文以禾稼故曰
斝以其形若飞爵然故曰爵形若爵者取其犹爵集以
春夏仁且有礼也柱以禾稼者取其饮以养阳而资于
尊所以上之也戈其足者所以示饮之戒伤斯为下矣
斝之制与爵同但多无咮尾此为小异耳其义则一也
此斝腹柱皆饰以云雷柱则略为禾稼腹则杂以饕餮
饕餮之为物食人未尽还齧其躯又其目在腋下山经
所谓狍鸮者故多以饰器之腋腹象其本形示为食戒
斝以其形若飞爵然故曰爵形若爵者取其犹爵集以
春夏仁且有礼也柱以禾稼者取其饮以养阳而资于
尊所以上之也戈其足者所以示饮之戒伤斯为下矣
斝之制与爵同但多无咮尾此为小异耳其义则一也
此斝腹柱皆饰以云雷柱则略为禾稼腹则杂以饕餮
饕餮之为物食人未尽还齧其躯又其目在腋下山经
所谓狍鸮者故多以饰器之腋腹象其本形示为食戒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5a 页 WYG0850-0340a.png
而杜预谓贪财为饕贪食为餮以此器观之则是象非
特为财与食之戒亦以儆彝酒也后一器文镂差简然
皆周器周具三代礼所以兼用商爵
周螭足豆说
按此豆体中素质无文与姬寏母无异然器之足篆以
盘螭是亦周器也其盖则可覆可仰可用以食古之簠
簋鼎敦之盖亦如之其名曰会特牲馈食礼曰佐食启
会却于豆南此谓佐食者取会却置而奠之以待尸入
特为财与食之戒亦以儆彝酒也后一器文镂差简然
皆周器周具三代礼所以兼用商爵
周螭足豆说
按此豆体中素质无文与姬寏母无异然器之足篆以
盘螭是亦周器也其盖则可覆可仰可用以食古之簠
簋鼎敦之盖亦如之其名曰会特牲馈食礼曰佐食启
会却于豆南此谓佐食者取会却置而奠之以待尸入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5b 页 WYG0850-0340b.png
而食也公食大夫礼曰宾卒食会饭此谓取饭于敦仰
会而食置其馀以待馂也豆虽以盛菹醢其食也亦仰
会取而哜焉非特于义为安盖亦适于用
周素盦汉小盦说
按说文曰盦覆盖也盖盛滫饭之器加盖以密之其盖
可却以分食若鼎敦之会然观晚周之器有邛仲孙伯
戋之馈盦与此前二盦形制略同然彼有盖文镂繁缛
此亡其盖而复无文亦周物也后一小盦虽有文镂而
会而食置其馀以待馂也豆虽以盛菹醢其食也亦仰
会取而哜焉非特于义为安盖亦适于用
周素盦汉小盦说
按说文曰盦覆盖也盖盛滫饭之器加盖以密之其盖
可却以分食若鼎敦之会然观晚周之器有邛仲孙伯
戋之馈盦与此前二盦形制略同然彼有盖文镂繁缛
此亡其盖而复无文亦周物也后一小盦虽有文镂而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6a 页 WYG0850-0340c.png
无古韵盖汉世所为
宋䪫钟说
右宋䪫钟六其铭款曰宋公成之䪫钟崇宁三年甲申
岁得于南都之崇福院寻贡之内府考其文则宋钟原
其出则宋地也圣诏有曰得英䪫之器于受命之邦即
此钟也是时帝作大晟即取以为钟法谨案乐纬叶图
證曰帝颛乐曰六茎宋均注曰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
也䪫即古文茎□帝颛而后历帝喾唐虞夏商以及于
宋䪫钟说
右宋䪫钟六其铭款曰宋公成之䪫钟崇宁三年甲申
岁得于南都之崇福院寻贡之内府考其文则宋钟原
其出则宋地也圣诏有曰得英䪫之器于受命之邦即
此钟也是时帝作大晟即取以为钟法谨案乐纬叶图
證曰帝颛乐曰六茎宋均注曰能为五行之道立根茎
也䪫即古文茎□帝颛而后历帝喾唐虞夏商以及于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6b 页 WYG0850-0340d.png
周六茎之制其传可谓远矣然周备六代之乐云门咸
池韶夏濩武皆存特五英六䪫无之惟宋商之后故宋
公犹得其传成者平公名也宋自微子启二十六世而
至平公其名始见于鲁昭公之十年春秋书曰宋公成
与此钟铭合而其立也以周简王之十年乙酉岁距皇
朝崇宁三年甲申凡一千六百八十年而䪫之器出于
受命之邦适丁圣上骏惠先烈登崇耆英制作之盛际
也大晟既成神人以和治音洋洋际天蟠地岂特为五
池韶夏濩武皆存特五英六䪫无之惟宋商之后故宋
公犹得其传成者平公名也宋自微子启二十六世而
至平公其名始见于鲁昭公之十年春秋书曰宋公成
与此钟铭合而其立也以周简王之十年乙酉岁距皇
朝崇宁三年甲申凡一千六百八十年而䪫之器出于
受命之邦适丁圣上骏惠先烈登崇耆英制作之盛际
也大晟既成神人以和治音洋洋际天蟠地岂特为五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7a 页 WYG0850-0341a.png
行之道立根茎哉且茎钟虽铸自宋公而实帝颛之乐
今也地不爱其宝为时而出盖以昭圣上盛德茂功比
隆五帝夏商以还弗足俪也又古钟之得于今者惟周
为众其制类多上设衡甬旁傅旋虫或内实而侧垂之
或仰通而中贯之率皆振掉弗安惟䪫钟也双螭蹲踞
以为平纽大晟之钟实取则焉故其垂之也正其鼓之
也和而无振掉弗安之患此其制作所以过于三代也
非五帝之乐何以及此
今也地不爱其宝为时而出盖以昭圣上盛德茂功比
隆五帝夏商以还弗足俪也又古钟之得于今者惟周
为众其制类多上设衡甬旁傅旋虫或内实而侧垂之
或仰通而中贯之率皆振掉弗安惟䪫钟也双螭蹲踞
以为平纽大晟之钟实取则焉故其垂之也正其鼓之
也和而无振掉弗安之患此其制作所以过于三代也
非五帝之乐何以及此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7b 页 WYG0850-0341b.png
汉金錞说
案周官鼓人以金錞和鼓说者以谓其形圜如碓首上
大下小今此器制度如此一名淳于南史称齐始兴王
鉴为益州刺史有以淳于献者高三尺六寸六分围三
尺四寸圜如筒色如桼甚薄上有铜马以绳系马去地
尺馀灌之以水又以器盛水于下以芒茎当心跪注淳
于则声如雷清响良久古所以节乐也今此器上有蹲
兽可系以绠与南史之说同但錞首巨而圜下乃寖小
案周官鼓人以金錞和鼓说者以谓其形圜如碓首上
大下小今此器制度如此一名淳于南史称齐始兴王
鉴为益州刺史有以淳于献者高三尺六寸六分围三
尺四寸圜如筒色如桼甚薄上有铜马以绳系马去地
尺馀灌之以水又以器盛水于下以芒茎当心跪注淳
于则声如雷清响良久古所以节乐也今此器上有蹲
兽可系以绠与南史之说同但錞首巨而圜下乃寖小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8a 页 WYG0850-0341c.png
非若筒也及舂之于地则声自上发回旋鍧磕于錞之
首磅礴不散甚大而宏亦若雷然清响良久不必注以
水而振以芒也此器本六长短相第其三已归内府制
作尤工皆周器也今此三器其一有汉泉文盖汉器耳
周錞之系兽邛首卷尾为蜼之状蜼智兽也智于方属
北阴阳相辨之时也王安石以錞于文从金从孰谓阴
与阳和而孰故曰和鼓以义考之和则可否相济辨而
和和而孰阴阳辨于北之时如之宜和鼓之器饰以智
首磅礴不散甚大而宏亦若雷然清响良久不必注以
水而振以芒也此器本六长短相第其三已归内府制
作尤工皆周器也今此三器其一有汉泉文盖汉器耳
周錞之系兽邛首卷尾为蜼之状蜼智兽也智于方属
北阴阳相辨之时也王安石以錞于文从金从孰谓阴
与阳和而孰故曰和鼓以义考之和则可否相济辨而
和和而孰阴阳辨于北之时如之宜和鼓之器饰以智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8b 页 WYG0850-0341d.png
物是器也秘阁旧籍目之为钟初未知其为錞臣等受
诏汇分而物辨之稽经而合庶可备采择之一焉
汉螭文瓿说
按说文瓿甂也大口而卑用以食此器如之刘歆戏扬
雄有覆瓿之语虽出于善谑然当时覆此器必以巾幂
之属为无盖故也今此器但可出纳而无盖又设饰纤
巧颇乏古象正汉世物也
汉象形壶说
诏汇分而物辨之稽经而合庶可备采择之一焉
汉螭文瓿说
按说文瓿甂也大口而卑用以食此器如之刘歆戏扬
雄有覆瓿之语虽出于善谑然当时覆此器必以巾幂
之属为无盖故也今此器但可出纳而无盖又设饰纤
巧颇乏古象正汉世物也
汉象形壶说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9a 页 WYG0850-0342a.png
按壶之象如瓜壶之壶豳诗所谓八月断壶盖瓜壶也
上古之时洼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因壶以为壶后世
弥文或陶或铸皆取象焉然形模大致近之不必全体
若真物也今此壶形羡若真壶然殆汉世取象太巧故
尔
汉小方壶说
按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今此壶形制绝小
非所以尊于阶楹铜薄而弗精非三代上齐之品与武
上古之时洼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因壶以为壶后世
弥文或陶或铸皆取象焉然形模大致近之不必全体
若真物也今此壶形羡若真壶然殆汉世取象太巧故
尔
汉小方壶说
按燕礼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今此壶形制绝小
非所以尊于阶楹铜薄而弗精非三代上齐之品与武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79b 页 WYG0850-0342b.png
安侯钫相类盖汉世物也钫即方壶之别名海上之山
亦谓之方壶其象如此古之为器必具方圜壶之有方
壶犹鼎之有方鼎盖备乾坤之象辨君臣之义故说者
谓燕礼之方壶为卿大夫而设以臣道直方义盖地道
也臣道也举一器可以兼之宜其用于燕礼
汉漏壶说
按汉器有丞相府漏壶与此形制同而上有盖盖有方
空所以出纳箭下有流筒若渴乌然所以节水也此方
亦谓之方壶其象如此古之为器必具方圜壶之有方
壶犹鼎之有方鼎盖备乾坤之象辨君臣之义故说者
谓燕礼之方壶为卿大夫而设以臣道直方义盖地道
也臣道也举一器可以兼之宜其用于燕礼
汉漏壶说
按汉器有丞相府漏壶与此形制同而上有盖盖有方
空所以出纳箭下有流筒若渴乌然所以节水也此方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80a 页 WYG0850-0342c.png
有(疑作/其字)盖馀制皆同然彼器脩九寸耳而此乃长倍蓰
之者盖孔壶为漏浮箭为刻水之循环有升降则器之
出纳有大小视今之漏壶制大小长短相次若陛墄然
则漏之有壶宜不一而足
之者盖孔壶为漏浮箭为刻水之循环有升降则器之
出纳有大小视今之漏壶制大小长短相次若陛墄然
则漏之有壶宜不一而足
东观馀论 卷上 第 80b 页 WYG0850-0342d.png
东观馀论卷上